人类历史科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类历史科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类历史科学原理

篇1

【关键词】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导言

本文以财经类本科院校为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新要求,对管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其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跟时代趋势,并培养出适应于经济转型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二、文献综述

林孝贵(2002)以广西工学院为例,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合广西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创新设计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发展方向,并具体设计各个方向的相应课程。朱海霞(2005)通过回顾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历程,总结分析了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思想、具体做法与成效。王周火、谢恒(2008)以地方高校湖南邵阳学院为例,从本校管理科学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钟映f、黄深泽(2009),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具体学院的特点,探讨了管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以及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成果更多地集中于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针对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方面的研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立足与原有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是否做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否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缺乏研究。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新要求

通过2012年版与1999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表述相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1999年版的要求为培养“专门人才”。专才的专业知识比较精深,可以在对口的专业岗位中做出成绩,但过窄的知识面容易限制其视野和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以及人才流动性大的现代社会中易显后劲不足,并难以创新。与专才相比,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造诣可能没有专才深,但其知识面较宽,从而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力较强,迁移性也比较好,在现代社会里,其适应性更强,后劲更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强。

(二)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要求“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与之相比1999年版的要求为“应用优化算法”。优化算法属于定量分析,优化算法有很多,关键是针对不同的优化问题,应用不同的算法。现代定性分析方法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与拓展

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向要求为“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相比于1999年版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等管理类工作和现代业务管理工作”,专业发展方向更加具体,覆盖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技术发展,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学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领,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财经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

培养模式概括为:“彰显本色-夯实基础-凝聚特质-实践融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三个层次,一个延伸,一个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研究、软件应用、评估决策、管理咨询的实践技能。

五、总结

鉴于管理科学本身内涵丰富的特点, 其专业方向的定位应与时俱进,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最终的定位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因此, 我们的专业方向规划的过程中也应关注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 使我国管理科学专业培养出既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又能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篇2

从澄清一些人对会计学的错误认识出发,笔者曾于2009年在《会计研究》第8期发表了《人类会计思想的历史起点》一文,通过考证,把作为采集经济时代的基础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原始计量记录思想与处事原理发生的时间,确定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二三十万年至一点五万年以前),其基本观点已受到国内外会计学界的重视。为树立“管理基础论”的观点,本文从史前人类计量记录思想与处事原理应用的角度,作进一步的研究。根据人类学家在考古研究中所作出的结论,从猿进化到猿人的过渡时期,相当于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至蒙昧时代中级阶段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先后经历了早期猿人与晚期猿人两个阶段。这时,尽管猿人已经开始有了人的思维方式,然而,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束缚,其思维能力还极其有限,以致他们还不能通过思维活动考虑到对采集食品的筹措、储备与分配,解决人种的繁衍问题。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阶段(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五万年以前),由于人脑的容量已相当于现代人,故其思维活动出现了实质性进步。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所作出的结论,这时的人类已经在考虑采集食品筹划、储备中的计量记录问题了(柴尔德,2008)。晚期智人就是现代人类(崔连仲,1997),他们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五至一点五万年以前。中国山西朔县的峙峪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从考古发现的刻石、刻骨、绘图与雕塑可见,解决采集食品筹划、储备与分配的计量记录行为在这里已经发生了(尤玉柱,1982)。对待上述史实,首先,我们必须以的认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在采集经济环境影响之下,人们开始认识到越冬之前食品筹划与储备对于维持生存的重要性,故起初围绕食品越冬储备,人们的形象思维活动渐自向理性思维活动转化,其后在理性思维活动的引导下,人们考虑到筹划越冬储备食品的数量,并联系考虑到储备食品于越冬之际在血缘家族中的分配问题。随着筹划食品储备与分配关系的复杂化,部落的主事人渐自感到不胜其烦,于是便力求在脑外寻找帮助处理筹划、储备与分配事宜的载体。由此,在上述思想支配之下,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处理规则与行为便产生了。恩格斯在论及哲学上的认识论时,曾经把人类的通晓思维作为理性思维建立的基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而这种认识的基础便包括人类史前认识的源头及其在这个源头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理性认识成就。由此推论可知,当今人们会计思维活动的心理结构,正是包括人类史前的理性认识在内,或者包括史前的“心智”活动在内,并经过历史上所有理性认识积累或沉淀下来的结果。其次,史前认识研究者认为“:人类的认识从产生时就总是包括两个方面,即逻辑—数学的和认识论—心理学的侧面,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认识的形式及其内容的统一。”(李景源,1989)从认识论—心理学的侧面,人们感知到把对食品采集的筹划、储备与分配的思想、处事原理与计量记录行为统一起来,以杜绝人食人现象再发生,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从逻辑—数学的侧面来分析,智人,尤其是晚期智人之所以能动手进行计量记录,则完全是由他们的神经系统、感知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生理系统进步所决定的。进而言之,即取决于人类已经进化到他们的大脑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使他们产生了“口语对于计算的特殊要求”(理查德•利基,1995),这时,“语言,尤其是符号,使得抽象成为可能”(理查德•利基,1995)。同时,在此阶段,“随着脑子在进化过程中的增大,它能够更完全地驾驭更多的感觉信息的渠道”(理查德•利基,1995)。由此可见,正是从逻辑—数学的侧面,从史前开始,形成了会计学与数学共生与共建的基础,并使其从今往后在这个基础上一直相关联地发展。如前述及,一方面数学的发展成为会计学发展的一大支柱,它自始至终对会计学的发展具有主导性作用,而另一方面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丰富了应用数学的内容,并通过不断开拓着应用数学的新领域,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总而言之,人的思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其中某种思想的产生则是人类理性思维进化的结果。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人类的处事原理,而这种原理又支配着行为,并在经历了实践之后,又促进了处事原理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起源之际的计量记录思想、处事原理与行为发生的过程,首先是感知思维活动的启动;然后到经历通晓思维活动过程;最后再进展到理性思维活动阶段,而理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便产生了由计量记录思想支配的处事原理,最终也正是在这种处事原理的指导下,产生了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此后,会计学与会计工作便是在这个历史“原点”上发展起来的。显而易见,从史前时期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思想与行为产生之日起,其基本格局与发展方向便体现为思想、原理与方法技术活动的一体化,追根探源会计的方法技术,它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思想与处事原理而单独存在过,并且原始计量记录思想、原理与方法技术应用的一体化,一开始便是作为采集经济时代的管理控制基础而存在的。据此,可以认为“会计技术论”的形成是受到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或者是受到一种形而上学思想方式支配的结果。

针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会计发展规律,马克思作出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必要的论断,这一结论成为我们研究近、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支点。事实上单独从会计理论发展方面来研究,人类由古代社会演进至近、现代社会,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始终是遵循它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组织制度与法律制度体系,以及方法技术体系的路径发展的。它与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的发展相互关联与协同推进,具备了一门学科所应具有的特质,这种作为一门学科特质的客观性,是任何人也不可能否定或扭曲的。1.导源于经济学,或者讲以经济学作为学科建立支柱的会计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是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与各种会计理论建立的根本依据,会计学中关于会计对象、目标、原则、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以及会计的基本指标体系与报告体系的确定、会计基本概念框架建立等,莫不严格遵循产权经济学理论,以其作为论述的根本依据。契约理论也是会计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各专业会计理论的建立,不可以脱离契约理论而存在,由其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理论,不仅涉及到会计理论的建设,而且也涉及到审计学理论与财务管理学理论的建设。必须强调的是的劳动价值学说,它的颠不可破的科学原理,无论对传统会计学建设,还是对现代会计学建设都具有决定性意义。2.以管理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所建立起来的会计理论。管理学对会计学的直接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会计学、审计学与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对丰富与拓展管理学理论不仅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基础性的。历史上管理学对会计学发展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主要有两权分离与委托理论、管理责任与会计受托责任理论、业理论与企业主体理论、管理权益理论与会计权益理论,以及企业组织理论与指挥者理论等等。上述理论直接影响到会计学、审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中若干理论的发展,诸如会计环境论、职能论、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理论、权益博弈理论,以及投融资理论、效益与效率理论等。3.以法学基本理论为支持的会计理论建设。以实现产权控制为目标的会计理论建设,首先是依据基本法理,解决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问题,落实宪法中“权利法案”的根本精神,以民商法为依据,在会计方面对产权、债权与所有者权益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从收入、支出、成本与盈利方面进一步明确产权要素理论,由此通过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把会计基本原理建设的落脚点置于财务报告制度及其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实现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学基本原理的结合。其次是在会计的概念框架构建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源于法学,法学的相关理论不仅使会计对资本、资产、负债与权益的概念得到具有科学依据的解释,而且使依据法理对若干概念的解释具有权威性。再次是处于基础层次的统一会计制度建设,这种制度的确定在法理上的依据也是法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会计学中对统一会计制度原理的研究,对法学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原理建设也体现为一种贡献。最后法学对审计理论建设也具有规定性,其相关法理也是审计学建立与发展的依据。4.数学不仅是会计方法体系建设的支柱,而且也是会计理论体系建立的支柱。如前文述及,会计学与数学的协同共进关系建立的历史起点在史前时期,此后,这种关系在发展中产生了历史性转折,其转折点在于数学的发展成为会计学数理理论建设的一大支柱,其中尤其是数学原理对于会计学原理的发展在数理逻辑上存在规定性。从两者逻辑关系建立的成因上讲,一方面起源之际数学的结构与会计学的结构都源于“自然的结构”,它们在数的逻辑运作关系上存在一致性;另一方面,数学的数理逻辑与会计学的计量记录逻辑在描述性理论建立方面具有一致性,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中通过运用数理方法进行的实证检验,使会计理论的构建与理论效用的发挥得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由此可知,即使会计方法体系的建设也是原理性的,是在数学原理指导之下会计学原理建设中的一部分,而非纯技术性的,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操作上它都不能作为“会计技术论”观点成立的依据。5.自工业革命以来,会计学中的成本控制理论建立与实务处理,不仅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持有关,而且与工程技术类学科在原理上的支持相关。由于多种理论形成的交叉影响,使会计学中的成本理论建设具有专门化方面的特殊性,正是由这种特殊性的引发,促使会计学新兴分支学科产生,即以公司经济为会计控制的主体,形成了主外的财务会计与主内的管理会计相对应的两方面,这为会计学研究全方位解决管理控制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产生,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会计学研究的空间,它开辟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使研究中的自主性创新进一步成为可能,这不仅把现代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引向更高层次,真正体现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而且促使会计学朝着边缘学科的方向发展。6.会计学作为具有重要社会性意义与价值的一门学科,其理论研究也得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持,这些学科促使会计学理论研究中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会计学原本是一门充满哲理的学科,离开了辩证法会计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便无法得到解释。会计学者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具备唯物主义的思想范式与唯物主义的时空观,由此才能正确处理好历史、现时与未来,事前、事中与事后,以及微观、中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此外,会计学中所研究的受托责任,无论是以会计为主体的责任、以审计为主体的责任,还是以公司为主体的社会责任,都与社会学的理论评价相关;市场经济下会计的诚信问题、道德问题也都与伦理学、心理学相关,尤其是解决会计舞弊问题,涉及到多学科与多方位的共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故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理论研究组合,将使得会计学又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7.就会计学研究而言,历史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思维方式,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规律表明,会计史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部分。会计学有着内涵深刻而外延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所研究的问题则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史前的原始计量记录法的发明应用,不仅是会计方法技术的历史“原点”,而且更是会计思想与会计理论产生的历史“原点”,会计学正是在这个“原点”的基础上一直由低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再向它的高级阶段发展的,并且它们各自成一体系,形成为会计的思想理论系统与方法技术系统,最终有机结合构筑了会计学发展的实体。历史事实表明,会计学由以上要素组合而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学术整体。

现代会计学已具有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未来会计学研究的发展方向。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发生,自然科学各门类与社会科学各门类之间成为相互渗透、融合、交叉与相互长入的发展态势。在此情况下,由会计学与会计工作的基础地位与作用所决定,一方面会计学研究不仅从纵向、横向与时向全方位获得发展,而且它所展开的研究也全方位地拓展到微观、中观与宏观经济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会计学研究得以开疆拓域,在研究中与周边的学科发生关联,并通过融合性与交叉性创新研究,不断更新着会计学研究的前沿,从而不仅使一国之内的市场经济有了基础性监控,而且使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的基础性监控处于更加坚实的状态。认识论揭示出这样的规律,人类只有通过逻辑思维活动过程,理顺了自身的秩序,然后“才能认识到客观的秩序”(皮亚杰,1982)。从远古人类到现代人类,所经历的会计思想与会计理论演进的路径,正是从先解决人的主观认识问题出发;然后再解决正确认知客观秩序的过程。现代人在会计思想、理论、组织制度与法律制度,以及在方法技术体系方面的成就,归根到底都是在史前时代所创造的光辉历史起点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观点是从本质上看待会计学而非从现象上看待会计学的结果。

作者:郭道扬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篇3

谈到的当代价值问题,就离不开正确理解的理论内涵和将与实际相结合两方面。不理解的理论内涵,就无法明白在当代的价值;不明确如何将与实际相结合,就不能实现的当代价值。换句话说,研究的当代价值问题,就是“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首先,的本质是共同的。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它的核心社会理念,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它的核心理论,是对这个社会理念的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的科学论证。的社会理想不是基于道德原则,也不是基于信仰的宗教千年王国,而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科学论证作为理论支撑的。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各国后继者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以追求通过不同方式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其次,应当坚持的基本原理,即坚持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是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基本思想。它决定该学说的本质和学科的性质。也是如此。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它当然包括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和最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作为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基本原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不符合发展史,也不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

第三,还应当重视经典文本的研究。文本的研究,偏重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了什么,怎么说,是在什么条件下针对什么问题说的。文本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原理,而原理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提高文本研究的高度。文本中包含在其他著作中以不同方式重复论述的基本原理,也包含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具有时效性的个别论点;还包含在与对手论战中,由于辩论的需要而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过分强调。因此要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后人错误的附加和教条主义的理解,当然要研究文本,而且应该从整体角度,从文本的相互对照中研究文本。在文本研究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凡属的基本原理,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核心观点。例如关于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等等观点都是这样。当然,由于每本书写作时间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论战的对象不同,论述的方式不同,强调的重点可能不同,而且论述本身也在丰富、准确、发展,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本原理的根本原则不会变化。

最后,回到马克思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发展哲学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马克思与我们毕竟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间距,他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在现时代所必然面对的所有问题,更不可能满足我们在现时代的所有理论需求;他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启迪着我们的思想智慧,但却不可能代替我们自己在今天的探索、思考与创造。哲学的当展无疑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但马克思哲学却不应当是我们在今天的唯一思想资源。哲学不应当也不可能是马克思哲学在新时代的简单照搬和原样放大,而是其本真精神在现时代的提炼、提升、发挥和再创造。正是依据于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的自觉理解和深度把握,我们才有资格继续以哲学的名义来说话和写作。而且,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来,人类在实践、科学和哲学等各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探索与创造,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它们都应当成为哲学当展的现实基础和思想资源。正是立足于当代大实践、大科学和大哲学,并回答它们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哲学才获得了自己的坚实基础,展示出自己的特别功能,发挥出自己的当代价值,并发展出自己的时代内容。

综上所述,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时代的产物,又超越产生它的时代的局限;它是时代的产儿,却属于所有的时代。它不是所谓“绝对真理”和终极看法,而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认识和把握今天这个新的时代,仍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在今天,必须继续坚持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充实,使能够解决当地的新现象、新问题。通过“回到马克思”,再“让马克思走入当代”,才是真正解释并解决了当代价值的问题。(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白菊路派出所)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论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载于《研究》,2009年第3期;

[2] 陈先达,《世界观科学性的客观依据》,载于《当代国外评论》,2004年第1期;

[3] 袁秉达、郑云天,《彰显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载于《思想研究》,2009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性;整体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3-0048-0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斯大林把其放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所作的天才的表述”,即所谓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自此,我国学界沿袭此观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总的结果”“只是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而不是他的哲学社会历史观”。那么,“总的结果”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生前未明确指明,但在《序言》里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的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显然,能指导哲学领域的研究和批判的“总的结果”,其理论高度超出了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学理论,从其形成过程、实质内容和本质属性来看,它只能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

一、“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

“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过程。实践是劳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实验等的总概括。实践世界观就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这里是指实践世界观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至于形成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总的结果”是实践世界观理论化的结果。

第一阶段:实践世界观探究的开始。1842—1843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让他深思的是:议会即国家为什么要对一个捡枯枝的贫苦农民进行惩罚?由此他怀疑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这给批判思维规定了实践方向,顺此深入便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此时的批判把他引上了实践哲学研究之路,1844年1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的发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第二阶段: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到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的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之后,就在《手稿》中对实践作哲学直观,试探其世界观意蕴,审视实践与人类世界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一切奴役关系、普遍的人的解放与劳动有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世界历史、自然界都与人的劳动及其结果有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时他超越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的观点,初步直观到实践与人、社会、世界历史、自然界和理论等的关系。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深入探索。马克思用自己“现在所达到的成果”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再叙述“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此时以实践为武器反对思辨哲学,获得了比以前更深刻的认识:“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不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就如同把“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这里,他进一步说明了实践与人、历史、社会、自然界、理论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定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开始构想实践哲学关于以实践为直接源头的人类世界图景。

篇5

一、学科渗透利于更加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

作为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学,就必定要对人类历史认识的成果进行高度综合渗透。历史学的特点是其它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不具备的,它的研究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类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等各个方面。在“英国工业革命”这一课,我们应注意到历史学在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互相衔接与密切配合,使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左右相关、前后相连、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学科渗透,既照顾到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考虑到教育心理学特点。英国工业革命除具备农业革命、海外殖民活动、科学技术条件外,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成为一个近代工业文明起源地区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应补充一些材料:“首先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全国海岸线长达11450公里,拥有300多个港湾;其次不列颠岛上内河航运十分方便。第三,英国拥有煤、铁、铜、锡等宝贵的工业资源。但地理因素并非一直有利,古代中世纪的英国并不引人注目,今天的英国也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然而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当欧洲航运中心随着新航路开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时,英国抓住历史机遇发挥优势,地理因素成了刺激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因素。”这里,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交织起一张认识历史新知识的时空网,真正实现了“温故而知新”、“融合贯通”的理想教学境界。更让学生收益匪浅的是懂得了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矛盾,取得成功的道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学科渗透,以丰富的源头活水逐渐培养学生辨证的历史观

在这节课里,我们还应该运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许多观点概念,尤其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不仅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也给了学生科学认识人类历史的钥匙。如谈到18世纪中叶英国是否具备工业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时涉及到政治中的法律、经济学、社会原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商品市场、资金、劳动力流通,需要买卖双方、双方借贷和雇佣双方?彼此都有选择的自由、成交的自由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法律上:英国在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逐步走上了法制社会的道路,从法律上保证商品、资金和劳动力合法的自由流通。同时又社会学的角度说明: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具有更多的开放性、流动性,人们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这里告诉我们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单纯是经济上的工业革命,还包括政治领域的法律、社会学、经济学原则和思想文化,缺以不可。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的联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学科渗透培养学生一种特殊能力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过去和未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的两个方面,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历史知识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篇6

美学自19世纪后期引入中国以来,在教学方面经历了一个较为迟缓的发展阶段,直至1960年北京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美学教研室,才进入了教学研究与建设的实质性阶段。时至今日,美学教学依然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美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审视时下大学美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一般而言,有如下诸方面:

1.教学观念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基本上是以知识性的传授为教学观念,即美学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系列相关的美学学科的知识。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则是一些相关的原理命题、美学历史、概念范畴、体系架构等美学学科的基础内容。这般专重知识传播的教学观念完全忽略了美学学科的人文属性及其价值意义。

2.课程设置

中国大学美学课程的设置比较特别:一是在哲学系院完整的大学设置美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是在中文系院成熟的大学设置美学或文艺美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文艺本文由收集整理美学。依据当下美学界研究人员的分布,一般都是在大学中文系院从事美学科研与教学,故美学与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并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的美学课程并非是专业必修基础课,而是以专业选修课形式设置。这种课程设置现象因中国大学办学理念、学科认识而显边缘化、混乱化。

3.教材选择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国家统一定制的教材。此一类教材的编写是国家遴选的一批专业人士集中协作完成的成果。而编写此一类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其美学思想里的基本原理命题亦是美学问题,即实践(的实践义)美学基本问题。近些年,亦有一些学者自己编订美学教材,并在自己从事科研与教学的大学使用。此一类教材,一部分亦是在指导下完成的,另一部分则是从自己的美学思想出发来完成的。此一类教材虽有一定的个性特色,但并不一定为学界所完全认可接受。此不单是时代的社会因素,亦有其学说思想的精致与粗糙、周延与疏漏等因素。

4.课堂教学

中国大学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教学,即主讲老师讲解国家统一版本或自己编订版本的教材内容。其讲解的内容亦主要是知识性的学科基本知识点,缺乏基本知识运用于具体审美活动的内容,亦缺乏对原理命题及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清晰梳理,还缺乏对原始经典的介绍与讲解。其授课的形式一般是满堂讲解,期间鲜有师生互动等相关内容。此般专重知识点传播的课堂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亦不能培养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还不能培养学生认识、了解、阅读原始经典的能力,更无法实现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意义。

5.考核方式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期中考核,以开卷或论文写作的形式进行;二是期末考试,以闭卷的形式集中统一定时完成试卷。中期考核方式与内容相对较为灵活,由任课老师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期末考试方式与内容则是全年级统一定制的试卷。因为教材是统一的,期末考试试卷是统一的,所以每一老师课堂教学的范围与主要内容也须是统一的。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则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个性与创造性。

二、美学教改的探索与方法

针对上文对时下大学美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作的分析,下文尝试探索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转变观念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当然有其独特的知识性内容。课堂教学亦需要传授学科基本知识。但这并不是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其全部内容。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性质的学科,自然具有最终必定指向人文价值关怀的意义。在美学学科及其教学实践里的具体表现就是审美教育的人文化这一项内容。此即是说,学习美学的最后目的是指向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来教育受教者如何培育一颗审美的心,如何完整自己的人格结构,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性品格,如何升华自己的情操格调,以期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人。美学作为哲学的下属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质的学科,自然秉有哲学的基本性质:周延的逻辑性,严密的思辨性。因此,在美学教学实践里,不仅仅要罗列说明一系列相关的原理命题、概念范畴等知识性内容,更要阐释清楚这些命题是如何论证出来的,以及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等理论思维问题。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以此为案例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理论思维,而令其受用一生。

2.完整课程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有其诞生的思想语境及发展的思想历史。因此,美学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其自身的学科实际出发,一方面讲解一系列相关的原理命题、概念范畴,另一方面梳理美学历史的内在逻辑脉络,尤其是伟大哲学美学家的基本美学思想及其起承转合的逻辑关联。承上文,美学又是哲学领域里的人文学科。因此,美学课程的设置还需以审美化育为终极人文指归。基于美学学科如上的实际情况,大学美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应有美学原理及美学历史两门课程,而且美学历史课程因其自身理论的系统性及时代关怀的人文性而更显重要性,故需将其置于与美学原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或置于其上尤佳。正是在此

意义层面上,若因办学机制的学时限制而只能二者取一,笔者认为概论性质的原理课程可舍。

3.原典教材

承上文,美学课程的设置需以其历史课程为主要内容。依此课程设置理念而选定的课堂教学教材,亦当是美学历史类的著作。但不能以美学发展简史或通史作为课堂教学教材,而应该以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美学家的基本美学著作作为课程讲解的基础文本。为什么不能选取美学发展简史或通史类的著作作为教材?因为此类著作亦如概论性质的原理教材一般是泛泛而谈者,给学习者脚不着地的不踏实感。为什么只能选取经典美学家的经典著作作为讲解文本?因为这样可以完全真实地经历美学家思考论证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系统完整地训练学习者的理论思维能力。

4.经典解读

美学教学的教材当以美学历史上经典美学家的经典美学著作为依据文本。对于经典美学著作的讲解,亦不能如概论性质的知识性讲解一般,而应是精细完整地讲解。即一方面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字面义、文本义、引申义,另一方面要说明字词句段之间的逻辑关联,最后则从篇章的层面来把握美学家对一具体问题的提出、分析、解答的完整思维过程及逻辑结构的层级性。在完成原典文本导读之后,再展开史论的讲解,而实现以点带面、以史导论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还可以培育学习者宏观的历史思维能力及发散性的创造思维能力。

5.记忆运用

美学教学改革的最后一项内容则是考核方式的改善。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特有的学科基本知识性内容;作为一门理论性质的学科,又有逻辑思辨及辩证思维的特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又必定具有人文价值关怀的意义指向性。因此,对美学学习者的考核须兼及上述学科特性。就知识性内容的考核而言,可通过闭卷的形式定时定点定量地完成书面试卷。就理论性及人文性的考核而言,其方式比较灵活,但一般而言可采取开放型的论文写作方式,此只需规定论文的篇幅、文献的引证数量及研究对象的范围;或可采取短文写作方式,此需规定统一的时间地点论题。论文方式重在考核学习者系统地提出、分析、解答问题的完整思维能力、阅读范围及质量;短文方式重在考核学习者理论资源储备情况、应急思维能力。此需说明的是,无论哪一种考核方式(不含统一地选拔人才的考核方式),都应由任课老师根据其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以充分个性的教与学来实现师生的创造性发展。

三、美学教改的语境与意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化的时代,而现代化时代背后的思想语境是宏大的现代性叙事。因此,对大学美学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探索,自然无法跳离现代性的宏大语境,反而,更应该从时代的现代性语境来反思探索大学美学教学改革,这样才更加切实,更显时代意义,更具学术价值。

1.现代性语境

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性事件的现代性思潮关注与彰显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主体的人之知性功用。此一思想将人的知性思维功用无限地强调并放大,其具体表现就是以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工业文明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正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而辉煌的工业文明又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与便利的生活设施及生活条件。然而,由现代性催生的现代化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与享受的同时亦带来了苦痛与灾难。即现代化技术在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的同时将人类带向了其自身的对立面:人为科学技术所支配,而

成为碎片化不完整的人,进一步说,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心灵无处安放而滑入精神虚无主义的深渊。

篇7

关健词:长白山、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精神、儒学、道学

长白山地处东亚之巅,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和其发端之河流与绵延之山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刚健中正”蕴发的“生生不息”之气象,懿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特征的长白山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的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作为主导性、本质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形成了以儒、道相辅相成的人文载体。而长白山文化正是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自在形式,展现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任何一种文化都由自然本体作为生化的根据,由此发端出生成和运用文化的主体,从而形载体。所以,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依据和长白山文化的主体论推定是两个相关的问题,其决定了以下理论进路:文化是什么?长白山文化及文化精神又是什么?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其本体即存在论依据是什么?关于长白山文化精神的理论推定怎样才能与中国及人类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类文化的中和贯通问题。

长白山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景色优美,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塑造了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所具有的本体论特征,使长白山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与主体论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却没有为学术界所认真梳理与界定。有关长白山文化的研究,除了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满族文化和长白山人参传说之外,应当认为,能够把长白山文化上升到理性层面以进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推定,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为了保护开发长白山,为了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亟应对长白山文化作出本质性推定。

在历史和文化视域中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决定了文化及理论的时代特点。现当代文化研究表明,狭义和广义上的文化研究都更加依靠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这显然是重要的,因为文化毕竟是人类自身的事情。然而,尽管社会学和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贡献很大,却无法绕开亘古未变的哲学问题对文化建构产生的限定。社会学和人类学在本体论上的无能为力,使文化问题不得不回到哲学本身。从本文的论题可知,讨论哲学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由这一论题所决定,正确地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却不可能绕开哲学本体论,甚至于这个论题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对形成长白山文化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长白山与所形成的文化之间的历史与逻辑关系就成为本文的主体,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的自然本体和人文载体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由这个思想理路所决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文化以及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使这个论题具有了理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说,只有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必然历史发展具有理论建构的逻辑统一,从而使长白山文化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长白山文化研究的终极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主体意义,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和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

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问题使我们回到《易》,回到文化定义的本源性。关于文化,《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天文运化由其时机,人类文明由其知止,明其行止谓之文明,以这样的人文化成天下,谓之教化。《贲·象》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所谓以文明化成天下,乃“庶政”之文也。关于“止”,《易》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知其行止之道,文明之所在也。可见,文化是人类规定自身行止据以生存懿化的文明形态;而文化载体,则是对文化形态和人类行止以文明之的传载之体。所以,人类的主体性决定了文化的载体性。也就是说,文化应当具有据以立论的本体和懿化天下的载体,否则,既不能称其为文明,也不能称其为文化。《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所以,能够化成天下的文化,必然是“重明以丽乎正”的文化。是故,日月之明丽于天道,百谷草木之明丽于地道,天地之明丽于正道,人道之明丽于文化。由此可知,文明因文化而明之,文化依文明而化之。

是故,天道丽乎正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4]地道丽乎正者,“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5]由天地之道推定人道,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 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所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易》因此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理均以《易》为本。

根据《易》理,人道之明丽于文化。“观乎”长白山之“人文”,可知“化成”长白山之“天下”者,乃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现存文献,长白山文化始于原始社会,“长白山区世居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她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这个民族多有变化和迁徙。同时,她又与中原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整体。”[8] “肃慎,有的史书文献亦写作息慎、稷慎,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秦以前,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远古居民有血缘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肃慎族起源于今中国的山东半岛”。[9]所以,就现代民族文化而言,满族文化已被中原文化所同化,长白山文化的人文载体已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10] “肃慎,臣属于周,因向周贡“楛矢石砮”而名扬中原。据史书记载,肃慎在周初即接受周朝的册命”。[11]可见,就文化而言,肃慎最迟在周初就已经为中原文化所开始同化。周初武王克商,殷王室贵族箕子率5000人入朝鲜,武王就而封之。箕子因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来朝。后发展为朝鲜,其势力范围已达今集安在内的鸭绿江中游一带。[12]秦以前,燕国于东北设立郡县,此时长白山为燕国所辖。[13]

长白山的名字,见诸最早的文献是《山海经》,其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4]这表明,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对长白山进行了命名,据现存文献,“不咸山”是长白山最早的命名,此为学界定论。《通典》称:“挹娄即古粟慎,其国在不咸山北”。[15]现代主流学界认为,“不咸”为蒙古族“不而干”的音译,意为“神巫”,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长白山赋予的神密色彩。

自秦汉之际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之后,其后又赋于不同的名字。“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16] “东沃沮在高句丽,盖大马山之东,滨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17]可见,后汉至三国时,把长白山称为“盖马大山”, “盖马大山”意为“长白”。《魏书·勿吉传》称“(勿吉)国南有從太山,魏言太皇”,《新唐书·北狄传》、《隋书·靺鞨传》又以“徒太”山称长白山,“徒”乃“從”之繁体误写,“咸”与“徒”在满语中音为“斯”,意为“白”。由此可知,唐、隋之际称长白山为“從太山”。据《新唐书·勃海传·黑水靺鞨传》“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從)太山,与高丽接”,唐代又称长白山为“太白山”。自辽、金始,以“长白山”为山名开始在文献中被大量使用。

《辽史·百官志》圣宗统和三十年载“长白山三十部女直”。《契丹国志卷二十七》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金史卷一本纪》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即今松花江。[18]《金史卷三十五》称“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女真国在契丹之东北,长白山之下,鸭绿水之源,古肃慎之地也”[19]由上可知,以“长白山”为名,始于辽圣宗统和三十年即公元1012年,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沿用至今。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珊延阿林’,意为长白山。[20]

长白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以博大神奇而著称。以“不咸山”为名,乃因长白山之神圣,正如《奉天通志》所称道之“藏天然之秘,蕴万古之灵”。“长白山”之为名,其内涵与外延均相符。历史文献多有对长白山“形”、“象”之描述。之所以谓之“长”,乃因“璀巍磅礴,蜿蜒于亚细亚东北隅,为一绝大名山”、[21]“长白山在吉林城东稍折西南,横亘千余里”;[22]之所以谓之白,乃因“山上冬夏积雪,望之则白,四时望之色白异常,故曰长白”,[23] “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名以长白询非虚语”。[24]

长白山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长白山又名东北东部山地、长白山地、长白山脉等。它包括由完达山到千山的千里绵绵的广大山地。狭义的长白山常泛指吉林东部山地,或者专指长白山火山锥体部分。[25]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名山,为世界所瞩目。然而,长白山与五岳相比,长白山的博大浑厚可谓居五岳之首。以海拔论之,泰山为1524米,衡山为1290米,嵩山为1440米,华山为2083米,黄山为1873米,而长白山则为2794米;以面积论之,黄山为五岳之首,为2200平方公里,而长白山主峰区域则达8000平方公里之余。长白山主脉区域计有22个市县,总土地面积达94600平方公里。长白山的独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厚德载物”的人文特征,其土地、植物、动物、药物、森林、水、矿产、气候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宝山,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1961年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保存了欧亚大陆北半部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1800种之多。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归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现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开发长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8月在长白山成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显然,这是科学开发长白山的重要举措,将推动长白山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 长白山之“水火既济” 长白山博大浑朴、刚健中正。据《长白山志》,长白山主体形成于距今2840万年以来的(地质学称新第三纪)地壳间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喷发。由火山锥体构成的雄浑搏大的长白山主峰,形成于距今61.1—87.6万年(地质学称第四纪更新世)之间的火山喷发。公元1579年、1668年、1702年,“长白山虽有火山活动,但其强度甚小”。[26]至现代以来,长白山广泛发育的喷硫和富含氟的炭酸氢钠形温泉,表明其岩浆演化已趋于平静,火山喷发运动趋于停止,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浑然中立、天施地生的长白山现代地貌特征。长白山地势总的特征是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分为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苔地三大地貌单元,大致围绕火山呈同心环状分布。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在该区中部,海拔高度1700米以上,锥体底部半径20公里左右。锥体上部的中心为火山口湖,亦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为2189.1米。围绕天池有十六座高峰,最高峰海拔2749.2米。从锥体腹部向下,地势呈台阶状向下倾斜,高度渐低,坡度渐缓。至锥体坡脚,向下过渡到山麓倾斜熔岩高原。望天鹅盾状火山锥于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之南,,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底部直径35公里左右,锥坡较缓,约6°左右,成盾状。[27] 由于环境和地势的影响,长白山降水丰富,天池周围是降水的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条件,因此,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湖泊。这些秀水碧波,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绘出了‘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浓墨画卷。[28]“长白山天池,水面高度为2189.1米,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天池高209米。天池略呈橢圆形,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公里,水面周长13.1公里。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面积20.4亿立方米。”“天池的下泻流量……最大下泻流量为3.42秒立方米,发生在降雨量最多的8月;最小下泻量为0.88秒立方米,发生在天池未解冻的5月。……天池水除靠降雨补给外,还靠地下水补给。”[29] “天池水质,据测量无色、无臭,矿化变不高,pH值在7.1—7.4之间,呈弱碱性。所以,水质清澈,湖水碧透,犹如碧玉,又似明镜,群峰倒映水中,岚影波光,有‘处处奇峰镜里天’之美”。[30]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发源三江,经长白山火山锥体的西北麓发源出松花江,东南麓发源出图们江,南麓发源出鸭绿江。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下称二道江)的二道白河,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下称头道江)的漫江和锦江;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计约230余条,都流入三江。又遥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为3.0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公理,占三江源的60.4%,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公里,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公里,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公里,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的三江源区……总面积20728万平方公里,均属吉林省境。它包括抚松、靖宇两县,安图县的大部分,长白、和龙、桦甸县的一部分以及白山市与敦化市的一部分,共涉及八个县(市)、28个镇、21个乡、总人口65.4万人(人口下限为1987年)。[31]长白山水源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长白山的地质构造表明,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刚健中正”的锥形山体,由火山口形成天池并由此发端为三江源头,蕴发了丰厚的自然资源,生化出长白山生物圈,由此展现出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气象。以《易》理进行推定,长白山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其源于“水火既济”的长白山自然本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32]对长白山及天池的“形”和“象”进行科学与哲学推定,能够以《易》理充分进行。长白山的自强不息是因其自然条件和谐,其非常典型的符合《易》之“水火既济”的本体论原理。在《易》之八经卦中,有《坎》《离》两卦,象以“水”、“火”。在《易》之六十四中,《坎》上《离》下相重得《既济》卦,“离”上“坎”下相重得《未济》卦。长白山及其天池的“形”与“象”,恰如其分地中和于《既济》卦的“水火既济”之象。《说卦传》推定的“坎”、“离”之用为“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坎”为水而“润”下,“离”为火而炎上,“坎”下“离”上为《未济》卦即“水火未济”之象。可见,“水火未济”如炉鼎倒置,火弗能炎鼎中之水而失其位,乃火山喷发时的景象。“水火未济”使水在火下而不能生发,火在水上而炎上,万物不得水润而弗能致养。而“水火既济”之象则表明,火在水下炎鼎中之水,水蒸于上而源源奔出,万物得水之润养而能化生,所以长白山才能生生大化、品物咸亨。

对长白山的自然机制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哲学推定,以《易》理为基础,以《易》之概念范畴为架构,余把长白山文化精神概括为: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以《易》为架构,乃因“《易》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33]长白山性属地道,为《易》所悉备者也。《坤·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长白山地大物博,育化万物,如盛德之君子,是以谓“厚德载物”。《乾·文言》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情也;”《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萃·彖》曰:“萃,聚也。顺以悦,刚中而应,故聚也。观其所聚,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长白山柔动而刚,汇聚万物,美利天下而化光,是以谓“刚健中正”。《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长白山资生万物,自强不息,是以谓“生生不息”。《贲·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小蓄·象》曰:“小蓄,君子以懿文德;”《咸·彖》曰:“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平者,宁也;《乾·彖》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彖》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亨者,嘉之会也;”[34]长白山品物咸亨、刚健中正,厚德载物而生生不息,据以“化成天下”之人文,懿文教化使天下咸宁,是以谓“懿化咸宁”。《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贞者,正也。长白山“承天而时行,”[35]懿化咸宁而各正性命,是以谓“保合大和”。《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象》曰:“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象》曰:“益,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系辞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长白山大化流行,四时分明,彰显出损益之道。知天地损益之道而保合人道,避损行益而利用安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道之大用也;是以谓“损益利用。”

由《易》理可知,“厚德载物,刚健中正”是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推定,此乃由长白山的自然特征所决定。“生生不息,懿化咸宁”是长白山文化的存在论推定,是本体论与主体论的中和。“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是主体根据长白山自然机制形成的本体论推定与存在论推定,为了“以济民用”[36]而制定的文化理路。由于“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事关主体的行为方式,作为文化主体而言,不但决定了行为方式和价值论推定及长白山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决定了长白山的文明路向,决定了长白山的未来。由《易》理可知,长白山虽然“水火既济”,但因“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37]所以,君子应居安思危,应当“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此为长白山文化的主体形式。这就是说,一切关于长白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当以“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对长白山才能达到既充分开发,又永续利用之目的。

《恒·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可见,“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天施地生使长白山“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由此才能“ 厚德载物,刚健中正”,主体的中和贯通是谓大和,只有“大和”才能“保合”,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利用。

损益之道是《易》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之道因四时变化而损益,人道因生老病衰而损益,[38]知天地损益之理而避损行益,关系人道的生生不息,决定了主体生命的存在质量。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乃在于“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长白山“水火既济”“懿化咸宁”的损益之理,在古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水火既济”的原理,形成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最终发展为成熟的丹道生命科学。丹道学不但是古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哲学和科学,而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形式,是人类文化中的奇葩,更是未来人类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长白山之“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使其成为名山,而“水火既济”则是长白山之“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的运化流行之形式。自古以来,长白山深不可测,使人们赋予长白山种种神密色彩,成为神圣的向往之地。为了探索人与自然之奥秘,参详生生大化之机理,长白山成为儒家与道家学者之修学胜地,为长白山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汉学者魏伯阳即其中之一,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中国文化之千古名作。

《周易参同契》对自然生生大化之理与中国古代生命科学进行了以《易》为本体的理论阐述,深入持久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实践,被后世誉为“丹经之王”,又被尊为“万古丹中王”。《四库全书总目》称“后来言炉火者,皆以是书为鼻祖”,表明了《周易参同契》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然而,更加重要的是,魏伯阳和他的《周易参同契》却与长白山具有学术上的深厚渊源。《周易参同契》下篇八十八章曰:“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容。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歌序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宋曾慥《道枢》卷三十四《参同契下篇》曰:“云牙子魏翱,字伯阳,汉人,自号云牙子,云游于长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遂作书十有八章,言大道也。”[39] “郐国”, “西周侯国。……故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40]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41]可见,魏伯阳虽是东汉人,却是以周代之名行文,所以,“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是谓魏伯阳远行燕属之地撰成《周易参同契》一书,“燕属之地”亦即周属燕国,辖中国北方包括东北一带。《朱子语录》释“铅汞之理,龙虎之机”曰:“《参同契》所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属,只是互换其名,其实只是精气二者而已。精,水也,坎也,龙也,汞也;气,火也,离也,虎也,铅也。其法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阳气在下,初成水,以火练之,则凝成丹”。可见,虽然朱熹不知丹道之理,但其所释《周易参同契》术语,却能使人较易理解其概念所指。可见,魏伯阳能撰就《周易参同契》,是因其游长白山,得到了“长白真人”的真传。如果魏伯阳没有到过长白山,没有参详长白山“水火既济”的“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之理,就不能在真人的指导下,以《易》理证以丹道之理,就不能写出《周易参同契》。长白山的文化底蕴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丹道是道学中的主要生命科学形式。由《周易参同契》可知,丹道理论不但古老而且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遗产。丹道学对主体生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修持理论,于唐宋之际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由于丹道较易修学,因此成为后世学者的主要修持方式,但因有“道不轻传”、“道不外传”的戒律,使丹道学扑朔迷离,难以理解,从而限制了丹道学为社会进步、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就人类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在以西方为主流的自然科学走向“终结”之际,以丹道学为主体的中国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主流方向。就人类当代的理性进路而言,丹道学应当形成以现代科学架构为基础的理论形式,使人们能够以科学的丹道技术操作,实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理想人生。

因为现代人类文化的理性进路以“哲学”和“科学”为基本架构,所以,现当代修炼丹道,应当理解丹道的哲学及科学原理。只有理解了道学关于生命运化的思想原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对生命进行自我控制的丹道技术。显然,由于中国现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决定了人们是以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理论模式理解丹道的思想原理,这不能不产生理论误区。这仅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科学与西方哲学及科学具有截然不同的思想原理和理论推定。丹道学的思想原理表明了其“形而上”的科学性,其与西方科学的“形而下”性具有根本不同的思想原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2]“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人类科学的两种方式,而“道”与“器”则是中西科学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科学追寻“道”,而西方科学追求“器”,由此产生了中西科学之分别,即由“道”与“器”的不同追寻形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不同的中西科学理论系统。[43]

西方科学是“形而下”的关于“器”的学问,其哲学推定是外化存在以追求之所以然,最终发展出关于“器”的存在关系的西方科学系统,其本质是主体以“形而下”的操作不断分解客体。对于主体生命运动的科学研究,西方科学同样以“形而下”的科学操作把人作为客体分解为“器”,从而把人的生命理解为分子、原子、电子等物理运动方式,直至在量子生物学的层次上分解人的生命,以脱氧核糖核酸等为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由此形成了把主体生命分解为“器”的现代科学原理。可见,把人与“器”等同起来并不断加以分解,以解释生命现象,是西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形而下”特征。西方哲学史表明,“形而下”科学是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形式逻辑和近代实证论哲学为理论基础,“形而下”科学是西方哲学生成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生命科学与西方“形而下”科学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丹道学以“形而上”的科学主体性操作承诺了“道”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形而上的科学原理,其理论推定自成体系。由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乃“形而中者谓之人”。[44]人做为主体性,下可至形而下制器利物,上可达形而上至命于道。丹道学认为,人有三宝,神与气精,《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言简意赅的说明了人的生命存在之理和“穷神知化”的修学原理。《易》理表明,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主体自身的神明,即“神而明之存乎其人”,[45]所用者,神与气精,因此,“形而中主体之谓神”。[46]以主体之神明,进行一定的技术操作,和之于身(形)中之精气,是丹道生命科学理论的核心所在,此谓“形神中和”。[47]

“形神中和”使丹道以“道”为本体,使主体之神以“形而上”的操作中和本体,因此成为形上性科学。[48]主体“形而上”的操作称为“道”,“道”由“形神中和”而和之。“形神中和”的“形而上”操作决定了主体与道的科学统一性。可见,西方哲学与科学的主体性是形而下性,而在丹道学中主体则成为形而上性,由此决定了丹道“形神中和”的主体性特征。形而上的操作性决定了中国生命科学的主体性中和,任何客体都不能取代主体自身的形而上的操作。所以,道学认为生命修炼属于主体自身,谁修谁得,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由此表明了生命的主体性原则在道学中的中和统一。显然,这是科学的中和贯通,其由自在的哲学所保证。丹道学没有任何宗教迷信成份,以西方的宗教学原理推定道学、道教及丹道,只能步入误区。

由上可知,“形神中和”是把握丹道修持的关健,其哲学原理立于中和,其科学性质为形而上。“形神中和”是主体之“神”和之以主体之形,以“中和”为技术操作实现“穷神知化”的形而上生命修炼,从而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和道”的修炼目的,使人能够益寿延年、返老还童。所以,只有把握了丹道“形而上”“形神中和”的思想原理,才能在修持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就卦象而言,《周易参同契》的水火之喻,以“坎”、“离”两卦卦象喻丹道之理,能很好理解生命的本义及丹道功法。坎为肾,为水;离为心。为火。“坎”的卦象为“坎中满”,即上下两爻为阴,中爻为阳,象以肾中之真阳。真阳发动,由肾下泄,使其不能上行以化离火。“离”之卦象为“离中虚”,即上下两爻为阳,中爻为阴,象以心中真阴,真阴发动,为心火上炎,不能化气全身。这使肾中真阳和心中真阴不能中和贯通从而自损能量,徒耗生命。主体通过丹道周天使“形神中和”,将发动的肾中真阳化水上行,与心中真阴中和贯通,肾水化心火而炼“精”化“气”,涵养身心以全形。此亦谓“抽坎填离”:抽坎中之实,填离中之虚。“抽坎填离”的结果,使“离”中之虚化为实而变为“乾”,坎中之满化为虚而变为“坤”,因坎水上行变坤,离火下行变乾,坤上乾下为“泰”,从而使人的生命生生不息。此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亦即“水火既济”。

由上可知,长白山之“水火既济”形成的“生生不息”之气象,乃生态之中和贯通,而人的“形神中和”之“水火既济”,乃主体之“中和贯通”。正因为长白山之“水火既济”形成了“中和贯通”的生态场,使长白山成为修真的宝地,有史可考的修真山洞历历在目。已经选址建设长白山道院和长白山书院的长白山龙头山之峰顶,即有一个古代道家修真的山洞,当地百姓称其为“仙人洞”。现当代以来,道家的修真学者,仍在长白山深处修道。自古以来,长白山形成了独特的道家隐修流派。

由历史的理路所决定,人类于当代产生了普遍的文化问题。把所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从而企图以解决文化问题为基础进而解决其它所有问题,是使文化被关注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的是,正是潜身其中的文化成为问题本身。所以,推定任何一种文化问题,离不开其问题的历史和逻辑,使其归结为自身生成和赖以存在的问题本身,从而以文明的文化形式消解之。由此可见,文化所承诺与推定的思想理路,只能与文化的历史和思想逻辑统一。否则,推定文化问题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以哲学进行反思,其所有推定均以悖论为基点,以悖论为基点的结果只能产生更大的悖论。毫无疑问,这是现当代中国及人类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

“五、四”以来,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近一百年的中国文化是以“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为思想理路,开始了全面反传统的“全盘西化”的新文化进路,因违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不但不可能“全盘西化”,而且产生了“非中非西”异化的现当代文化。历史表明,中国现代开始的是失败的,其产生的后果是惨痛的。对此,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进行正本清源,才能走出的误区。只有在痛定思痛之后,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文化的振兴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不善于反思自身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而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太不善于自我反思了,仅仅沉浸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一老祖宗立下的丰碑,不但是悖论的,也是危险的,因为由当代反传统形成的这些思想是反逻辑的、反历史的。究其所以然,这是文化理路的“合法性”问题。所以,如果不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中推定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问题,不知其所以然,不对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不明晰我们应当承续的传统,不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及其在未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重要地位,则不但是反哲学的,更是反科学的。显然,中国当代主流学界受体制的限制,离这一学术目标还相当遥远。

一个民族的复兴,如果是这个民族的真正复兴,则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既坚持民族文化的根本性,又保持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文化复兴的根本前提。而所谓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哲学理路言之,则决定于民族文化能否中和贯通人类文化,从而为人类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否则,不但民族不能复兴,而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最终被其它优秀文化所同化,使这个民族在本质上消亡,从而终结自身的文化传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表明,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反思表明,文化困境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而是呈现为人类的普遍性。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论之,人类文化面临的困境是由内在的文化理路所造成。把人类文化区分为中西两种不同形式,虽然西方文化于现代占主流地位,但是,百余年来的西方文化核心即哲学和科学却表明了其“终结”性的历史进路。西方自然科学表明,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主体的生命存在),因其不可能实现自为与自在的统一使物理学的理论模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理论物理学停滞不前,出现的困扰已近百年,非统一性的物理困境已使处于科学前沿的思想家一筹莫展。而西方哲学在科学存在的问题面前,不但无能为力,而且所引发的哲学问题使理性受到空前挑战,从而使西方文化出现了方向性终结。在这样的形势面前,走出文化终结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话题。西方文化向何处去?从东方文化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已成为西方前沿思想家的共识。

然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异化状态,不但不能给西方提供智慧,而且举步维艰。因此,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源,就成为正本清源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为逻辑之必然,历史正在向我们表明这一点。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传统,民族的自立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我们只能追根溯源,回到我们的文化源头,从而使我们回到《易》。以“群经之首”作为理论基点讨论所存在的文化问题,决定了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式儒学和道学,以观照所有文化问题。显然,就现当代主流文化所产生的“治国平天下”的问题论之,儒学更具有理论的迫切性和实践的相关性。就儒学而言,问题在于,自春秋之后,儒学离开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儒道攻驳,“道术为天下裂”,直至于现代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重新成为当代儒家的抉择,而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则取决于内道外儒的君子修为。之所以提出内道外儒的思想理路,是因由汉代开始的“儒道相绌”,道统分裂;而内修弗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成君子者,则不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妄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矣!儒学由现代退出历史舞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君子儒学”将是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化育经世治国的优秀人才,乃关乎“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所在。[49]

在这样的历史和逻辑中,长白山文化以存在论和本体论的理论架构中和贯通中国传统文化,其“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的文化精神,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学和道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和贯通的哲学思想,不但是中国哲学的精华,也是使西方哲学走出终结,使人类文化开出新传统的指导思想。[50]因此,虽然长白山所蕴藏的丰厚的物资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而长白山文化的深刻内涵,更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长白山自在的本体论特征,给人类的思想启示是多方面的,其既是哲学的,也是科学的。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殊涂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由长白山文化精神所决定,长白山文化应当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长白山文化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表明,“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决定了长白山文化不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也代表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自在的价值取向。长白山虽然是自然的,其具有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特征却是人类哲学精神的再现。所以,长白山文化不但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长白山文化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人类的。

注 释

[1]《乾·象》。

[2]《坤·象》。

[3]《艮·彖》。

[4]《乾·彖》。

[5]《坤·彖》。

[6]《乾·象》。

[7]《坤·象》。

[8] 王季平主编:《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2—43页。

[9]《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3页。

[10]《晋书·四夷传》。

[11]《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3页。

[12]《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23页。

[13]《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24页。

[14]《山海经·大荒北经》。

[15] 吴士鉴:《晋书解注》。

[16]《后汉书·东夷传》。

[17]《三国志·东夷传》。

[18]《嘉庆一统志·吉林山川》。

[19]〔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人物十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上卷,第817页。

[20]《吉林省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2页。

[21]《长白山江冈志略》。

[22]《盛京通志》。

[23]《长白山江冈志略》。

[24]《白山天池记》。

[25]《吉林省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2页。

[26]《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27]《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97页。

[28]《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4页。

[29]《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4页。

[30]《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5页。

[31]《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41页。

[32]《系辞传》。

[33]《系辞传》。

[34]《乾·文言》。

[35]《坤·文言》。

[36]《系辞传》。

[37]《既济·象》。

[38]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77页。

[39]《道枢》卷三十四。《道藏》第20册,第785页。《道藏要籍选刊》第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544页。

[40]《辞源》第四册第3126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

[4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第648页。

[42]《周易·系辞传》。

[43]关于中西科学“形而上”和“形而下”性质的阐述,见笔者《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4]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5]《系辞传》。

[46]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42页。

[47]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51—252页。

[48]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篇8

一、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包括两层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二、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三个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无论是实践主体,时间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一种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且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的形式,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而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

三、实践的形式

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形式更加复杂。概括起来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1)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活动。(2)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等。(3)科学实践包括改造自然的实践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四、实践的作用

(1)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了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3)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的科学理论指导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科学实验中获取的应用型成果促进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

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篇9

关键词:人;物;理论统一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01

一、引言

整个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理论形态中人与物的分离状态逐渐走向人与物的水融。如果说古典经济理论虽然看重人的自利性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但仍然注重人的诸如道德、价值等等人的属性的分析,但新古典开始就把人的价值分析赶出了分析框架,将人仅仅看看“理性人”来作为经济理论框架的基石,现实的人变成了“物化”的人,即人的行为模式固化,像自然界中的物一样具有准确的规律可循。这样一来,整个经济分析大厦显得更具有客观性,摆脱了人的主观随意性的影响,因此显得更像是真理。但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从理性到有限理性到非理性的提出,经济学越来越向人的因素渗透。从学科发展上来说,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都是对人的因素在更多方面的引入,从而使得理论分析更符合现实。回归古典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马克思理论体系也有类似的矛盾和张力。马克思理论体系似乎是“见物不见人”,其理论体系虽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保证了理论体系的客观性,但造成了人与物的分离性,比如人的微观活动与生产力的分离,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与历史进程的分离等等。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理论思考当中来,从民间文学转向到上层建筑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以及广大人民自我利益和个人价值的觉醒,无不显示出人的地位与作用。但我们理论建设似乎处于滞后,对如何将人的因素全面纳入到马克思理论体系尚没有大的进展。理论的滞后也导致学者之间的争鸣,从2010年到2011年《经济学动态》连续发表的有关社会发展标准的大讨论与理论碰撞的系列文章[1]-[3]正是这一问题的现实反映,围绕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争论其实质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没有厘清,但至少说明了人的价值的呼喊声正在崛起。

二、人与物理论统一的实践原理

人的需要与欲望的能动性满足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也是“人”与“物”理论统一的实践基础,这也是人类异化的根源,同时也决定了的需要与欲望的满足是价值形成的最终根据。马克思对人的研究是从劳动实践开始的,本文的研究也从对劳动的分析开始,但主要从追问人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开始,从对人制造工具的创造性劳动何以可能的追问开始,在追问中发现,人的需要与欲望的才是劳动的原因,建立在人的抽象思维基础上的人的能动性是推动人的需要与欲望进入历史过程的永恒动力。突出人的需求与欲望能动性满足的原动力地位才能体现出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才能让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凸显出来。但这种原动力并不直接与历史相同一,马克思充分意识到,在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并不是人的需求与欲望的能动性满足直接决定历史,反而是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从而也就决定着人的生存状态。每个个体的需求与欲望的原动力是在对社会总的生产力的微量影响上间接影响历史的。因此,“人的凸显”就要从个人的微动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及相互的辩证关系中寻求理论道路。

人与物统一的实践原理是什么呢?在于人是一种否定性存在的客体,按照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其《哲学通论》上的说法,人始终处在将非现实的变成现实的,将现实的变成非现实的否定性状态中,即人是一种懂得超越和充满想象的动物,这一点决定了人的需求与欲望的非饱和性,且需求与欲望并不限于物质追求。人总是处在否定性和满足否定性需要的变动状态中,否定性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所能赋予的最大自由度。现如今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和开放使得人之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究竟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之个性能够得到张扬,还是人之个性张扬的内在要求和驱动使得经济和社会走到了今天的情景呢?笔者认为是后者,这正是人的否定性推动力量历史积累的结果,个性的张扬是否定性需求的具体表达。

人是有自我感觉、懂得体验和享受、并有着超强的创造力的高级动物,人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人类天然具有强烈的欲望与冲动,这些欲望主要体现在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的方面决定人具有天然的自私性的一面,精神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人类天然有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和趋势,这就使得人类又天然具有同情心的一面,因为人的意义必然以他人为依据。人类的个性张扬就是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张扬。个性的张扬表现出来的是多方面的欲求,这种欲求的自由性与物质宇宙的天然秩序性形成了一种张力,物质世界的秩序性对人类形成了一种制约,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条件,但人的创造性和认识能力能够逐步减弱这一制约性,这一点决定了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度。

三、小结

人与物的实践统一就在于,需求与欲望的能动性满足促使利益冲突冲中的个人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的可能,创新与超越不断孕育和发展,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历史积累,使得生产力得以发展,人的自由度相应增加,又会创造出新的需求与欲望,使得这个过程得以重复。所以整个人类史是人的需求与欲望不断丰富演变、人的个性不断张扬的历史,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展现的历史,这个过程是以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为节点的。生产力越发达,分工越细,单个人的历史作用就越被生产力所扬弃。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是社会历史变迁中的持续的否定性推动力量所在。

参考文献:

[1]卫兴华.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0(10).

[2]汪海波.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J].经济学动态,2011(06).

[3]于金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1(11).

[4]朱成全.经济学的“科学困境”及其出路[J].经济学动态,2004(10):22.

[5]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J].哲学研究,2011(01).

篇10

关键词:教法研究;德育教育;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11-02

物理科学的发展进程,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其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人类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善良、科学、真诚等大量人文思想,是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宝贵素材。高中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步成熟时期,物理学科所体现的人类品质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观、坚持严谨求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真善美品质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作用。这些资源在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一、物理科学的实践思想

人类所处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物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面对奥妙无穷的世界,它将揭示其内在结构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实践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科学的任何一项真理的发现,都来源于反复的实践检验。物理科学,是科学家注重实践、坚持真理的反映。物理教学中展示科学家为揭示真理的求真品质、实践理念,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近代科学之父”、意大利著名实践科学创始人、物理学家伽利略,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其坚持真理、注重实践的精神就可成为反对盲从的典范,在自由落体、惯性定律教学中,要把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给学生,强调他勇于抵制宗教强权、反对盲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

天体运动蕴藏有无限的奥妙。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为此也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坚持真理的科学家布鲁诺。其不畏神教而被烧死在罗马广场的不屈的精神至今仍是感人肺腑的佳话。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挖掘与宣教这些精神财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坚持真理的最好素材。教师要积极宣扬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反对盲从的精神,就是百折不挠、实践第一的精神。

二、物理科学的辩证思想

物理科学深刻的揭示世界的客观性以及运动变化规律。唯物辩证的认识世界是物理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物理科学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武器。物理科学中的许多原理,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课堂上,基于物理科学的方法论,应充分展开对世界的辩证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比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该规律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的统一性。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现。

课堂上,多数学生怀疑爆炸就是质量的亏损。爆炸前后的原子弹其质量的灭失就是从有到无的消灭。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讨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析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帮助学生分析出:爆炸后的原子弹产生的巨大能量,如:光、热辐射、辐射等,他们本身就是物质,也有质量,只不过是物质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反应的变化、原子弹的爆炸,所导致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的变化,其质量仍然守恒,只是方式不一样。这不叫物质亏损,这是物质多样性的表现。物质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教师的比较明确的讲解,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的怀疑,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的辩证思想。课堂上,充分揭示其内在原理,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资料,更重要的在于上升到哲学角度,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

三、科学强国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史占主流:诸如儒家思想、四书五经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反,自然科学的成就往往记载较少。物理教科书中,更多讲述的是西方物理学家的科学成就,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自然科学我们从来就落后。因此,客观地评价我们古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反映先驱者的物理造诣,弘扬民族的伟大创造,就成为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个责任。

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素材,介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物理科学成就,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物理科学的重大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激情。比如“天平”的最早出现是在中国;吸铁石的发现和最早记载在中国;我国的“司南”,最早的指南针;特别是在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是对世界科学事业的重要贡献;作为精密测量仪器,游标卡尺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同现代的游标卡尺相比较,其原理和构造基本相同;“赵州桥”是我国力的科学的实践典范。在我国,这些古代物理科学发现和发明举不胜举,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奋发图强的历史。期间,科学救国的精神成为救国强民的号角。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科学家。如李四光,苏步青、钱三强等,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壮志,在国外饱经艰辛,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献身国家。解放初期,赵忠尧、钱学森、华罗庚等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生活,冲破万难险阻,回国参加建设等事例,都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物理教师,不仅是物理科学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物理科学品质等人文精神的传递者。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应努力开发物理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既教书又育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而提升物理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完美的心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