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

篇1

一、消费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三大社会责任,消费者责任是短期的基础性的责任,企业责任是中期的根本性的责任,政府责任是长期的第一位的责任,下面从三个层面上去理解消费的社会责任。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消费的政府责任

政府在有效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要起主导作用,政府是立法者、执法者、第一责任人。它承担了规制者、推进者、监督者角色。政府要立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可建立劳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各级政府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政府报告,对公共、民营和非赢利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披露企业的违法活动,设立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构,如区域发展局、消费者管理局等机构,提出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并加强监督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二)从中观层面上看消费的企业责任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企业最基本责任。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安全隐患的产品,造成损失由企业负完全责任。企业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也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保证竞争和交易过程的公平合理,如果在产品的广告、宣传材料和说明书中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造成消费者损失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对股东负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等社会责任。

(三)从微观层面上看消费的个人责任

消费者个人责任是个人在消费中对自身、他人、社会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个人消费的伦理性体现在将责任溶入个人消费之中,消费者消费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负责和对自己消费产生的后果负责,反对奢侈浪费,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对社会的责任是以彰显仁爱美德为目的,作为个人来讲,为了实现可持续消费,我们可以改变消费方式和模式,如平时可以购买更节能的家用电器,也可改变购物方式,如减少购买频率、减少使用包装袋等,选择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以减少资源浪费。

如果同时兼顾消费的三种社会责任,只有可持续消费才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以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谈谈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涵义及其构建。

二、可持续消费模式涵义及其特征

可持续消费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理念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它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统计显示,伴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生活消费而导致的污染越演越烈。可持续消费是一种生态消费模式,它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它是将来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点,而这些需要塑造可持续消费理念。

从宏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适度、合理地消费,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这些要求人们尽量少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一个社会的消费应与其整体发展水平协调一致,某个地区人们的消费结构与规模应与该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目前,中国人均收入低,但奢侈品消费、高消费在世界名列前茅,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家不可盲目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从微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个人的消费水平要与其自身的消费能力相协调,大力发展与自身消费能力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的适度消费,拒绝出于攀比的奢侈品消费。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才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可持续消费具有下列特征。

(一)可持续消费就是适度型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消费注重使用价值性、实用性,要抛开畸形消费观,消去异化现象,让需要重新成为支配消费的唯一目的。消费的出发点与目的都应体现出适度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对资源加以最优化利用,有利于消费可持续性。

(二)可持续消费具有公平性

消费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要使当代每个人感到公平,又要使后代人与当代人感受到同样的公平性,使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具有可持续性。

(三)可持续消费是一种生态性的消费

可持续消费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可持续消费既要求人们消费对自身的健康有益,又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四)可持续消费以人为本具有主体自觉性

可持续消费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追求精神需要比追求物质需要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这要求人自主自觉地把对精神归宿的探求和追寻作为最终目标,节制物质欲望摆脱主义的樊篱,体现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

三、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

2013年中国最终消费规模达到29.2万亿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大国,要13亿人形成可持续消费意识任重道远,而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必须通过措施重在落实。

篇2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节约资源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背景

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工业经济模式在一个繁荣的表面下面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它是在非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起来,其结果就是耗尽生存的资源、污染生存的环境、忽视生存的发展空间(精神世界),形成了一种及时行乐的物质消费观。工业经济模式的实质是使人类向“崩溃的深渊”一步步逼近。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必须深刻的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各个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打破昔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去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和如此重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实现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它至少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包含两方面:其一,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人的利益,即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为后展留有余地。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决不是人类所期盼的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把二者内在统一起来的生态经济模式。主要应把握以下方面:(1)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传统的生产流程是“原料——产品——废料”模式而生态模式的生产中,废料则成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而得到循环利用。(2)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我们应当运用经济的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3)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要变革消费主义张扬的过度消费与短缺消费、非生态消费、奢靡消费与低俗消费等反伦理、反生态的消费方式,使消费方式“合度”、“合宜”、“合道”,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文明消费。只有生态化的消费方式才是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表现为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相当突出。

2、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

3、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倚重,不仅使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而且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另外还有技术创新能力低,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严重等等问题。

(二)加速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从近年来各国实践经验看,核算大概包括:资源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效应;为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所支付的经济投资;资源的过度采掘和大量消耗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2、积极进行技术的创新,促进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协凋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政府对居民的过度消费即资源能源的浪费行为,要采取法治和课税的举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仅仅是每个国家政府的行为,也应该是全人类的自觉行为。对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经济组织和个人,采取必要的法律、经济措施是完全有必要的。

4、进行体制创新,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间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同时,规范地方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权利和义务,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

(作者:燕山大学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洪旭,胡旺阳,杨锡怀.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论界,2006(6)

篇3

从人类的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都在消费,都有他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即消费模式。人类文明的演替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几个阶段。与此相适应,消费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表征也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等模式的更替,它们均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原始生态消费模式

人类社会大约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我们可以推断:人是茹毛饮血的消费,在天然的食物链中与动物竞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巢氏——发明“构木为巢”,使人类的“巢”由树上下迁到地面;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使人由吃生肉过渡到吃熟肉;伏羲氏-发明了饲养牲畜;神农氏——发明了可以种植的植物,于是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种养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人类的消费状况,是很生态化、也是很原始的,与其他成员平等地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因而对环境的破坏很小。

  (二)线性消费模式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简陋的生产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以求得自身的生存。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发展了自身生存和享受的消费。现代社会,人类利用发达的科学技术,造就了一个物质堆积的世界,虽然不发达国家的消费尚处于“生存型”或“温饱型”,而发达国家的消费则是极其奢侈的。贫困和奢侈从两个不同的极端毁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土地沙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物种濒危与灭绝等。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均属于一种线性的消费模式,其特点是: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当作废物被抛弃。线性消费是一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

  (三)循环消费模式

线性消费是以正反馈为特征的消费,而循环消费则是一种负反馈消费,其特点是对人类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部分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和利用,旨在减少对原始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对环境的治理由末端治理发展到生产过程控制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废物的输出。循环消费是对线性消费的重大修正,是一种进步的消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有些物品是不能循环利用的,如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其物理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的;二是有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但技术难度大,经济成本高;三是重在消费过程的“输出”(废物)上作文章,不在输入(资源)上作文章,仍然是“半拉子”革命;四是偏重工程技术,忽视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机制的改善。

  (四)可持续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正式被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并不是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过度消费之间的折衷,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一是把人类的消费活动置于一个时间坐标中,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并要求是可持续的,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展的需求;二是突破了仅局限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消费的藩篱,将人类消费置于社会—经济—自然空间中来考察,要求三者的协调发展;三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内容,以减少自然资源使用和不污染环境为条件;四是这种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技术、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创新。

  (五)绿色消费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刻。可持续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则要提倡可持续消费,。在提倡可持续消费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绿色消费问题。绿色消费理论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认识绿色消费问题,对于发展消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对绿色消费的理性认识

要发挥绿色消费的作用,就必须对绿色消费的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绿色消费理论是对消费问题的深化

西方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微观经济学在探讨消费者行为问题时,还专门研究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问题。这个结论表明,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消费者行为是非常理性,具有明确的个人价值取向。而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行为往往是感情重于理智,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行为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感兴趣,对某个品牌偏爱,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对其性能、质量和服务上的长处加以区别,更多的是受广告和相关人员的诱导或潮流的带动。绿色消费情绪化消费更强调理性,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还要考虑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与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消费行为相比,则从个人的价值取向转为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并重。绿色消费的提出深化了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二)绿色消费具有相对性

绿色消费要求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又不破坏环境、不导致污染、不危及下一代人的利益。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绿色消费只能有条件实现,具有相对性。换言之,绿色消费不能用绝对标准来衡量,它会受到消费行为所处的具体时空条件的影响。第一,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无法预见。这种事情在人类的活动中并不少见,往往出现当时合理的消费而日后又被证明是不合理的。第二,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也是相对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于自然界,强调人是万能的,是大自然的主宰,强调人定胜天。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无视规律,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但如果放弃工业化,回到原始生态环境状态,那只会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愚昧,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既要发展生产,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又要考虑自己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第三,绿色消费受制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绿色消费过程中涉及到环保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环保的标准,所以衡量绿色消费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把握绿色消费应侧重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实现绿色消费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

实现绿色消费,必须做到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协调一致。个人的消费行为以情绪化为主,由于受个人知识水平、认识程度和社会角色的局限,很难做到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从谋求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会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情绪化行为,争取市场份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只有使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相互协调,实现各自的利益,才能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

  三、努力发展绿色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但要使绿色消费成为生活的主导,应该说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

  (一)消费者是绿色消费的主体

绿色消费应该说与公众息息相关,促使绿色消费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的。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就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因此,国家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绿色消费的益处,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知识,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形成绿色消费观,使消费者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和多样的绿色消费方式。

  (二)企业是绿色消费的载体

绿色产品是由企业生产出来的。提倡消费者食用绿色食品,而每个经营者要充分注意到这种消费的新动向,并通过合法途径赚取利润。特别是在我国买方市场的转变和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抓住绿色消费这个机遇,创造需求,为自己寻找立足的市场,同时也应该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绿色消费产品的价格逐渐降下来,让广大消费者乐于购买。

  (三)政府是绿色消费的规范者和引导者

绿色消费的实现需要一部分当前消费以获取可持续消费,需要一部分激情消费以换取理性消费,无论消费者个人或者企业都难以真正做到。这需要理性、需要道德觉悟,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绿色消费更需要政府,在绿色消费的实现中政府大有作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结构调整获得发展的推动力。政府可以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大行其道、大获其利,使假冒伪劣产品寸步难行。政府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倡导,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以确保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有序进行,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和清.发展绿色消费[J].消费经济,2001,(2)。

[2]朱建华.略论绿色消费[J].岭南学刊,2001,(4)。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包装设计;对策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低碳经济时代的进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实质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优势,尽量降低煤炭石油的能源消耗,减少排放量,实现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背景下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策略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计划,以争夺消费者和市场为主而展开的一项全面、长远发展的谋略,其目的主要是推动产品销售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现今产业发展背景来分析,产业经济中资源消耗模式逐渐向生态型资源循环模式转变,包装产业的线状经济模式向资源利用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以此组成一条重视降低单位能耗和增加产品销售总体设计的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调整经济结构性伴随着产能过剩的同时,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比,导致对环境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减少包装内容,改善包装环保性能已经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

2 消费市场中包装设计

消费市场作为人们购买、使用产品,以此达到消费需求的活动场所。其作用是实现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消费活动中因为不同阶层、性别、地区和年龄,同时受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喜好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导致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提升消费能力与调整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需求,适当选择包装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简约价值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和绿色包装设计。

2.1 简约价值设计

企业要想扩大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占有率,占有一定优势,除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外,还应注重竞争者产品发展情况,对竞争对手目标进行全方面了解,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找出适合的包装设计。从竞争者角度来分析,利用一种合适的包装设计策略来提升产品自身价值是明智的选择,按照竞争者和消费者特点对包装设计定位,以此打造产品品牌形象,减少营销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例如,日本无印良品在包装设计策略上,结合“极简主义”审美要求,利用简约造型,简化包装设计的生产过程,在广告方面只是出现商品、字标和没有经过漂白的纸作为产品包装、标签,让消费者在适中价格和高质量产品上对无印良品的产品质量产生认同,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让产品使用价值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平凡而不平庸”,让产品使用价值在简约包装设计中突显呈现出来,变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包装特色品牌。

2.2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侧重设计方案的构思、产品回收阶段整体性和资源循环生态设计模式,首先在设计包装材料中,应引入循环利用观念,除了注重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外,还应注重包装材料的低耗能。例如,包装材料中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材料替换资源稀缺的包装材料,减轻包装物重量,降低生产阶段的耗能,以此减少材料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到低碳经济要求。又如植物包装设计,使用鸡蛋壳作为包装容器,材料是天然的且随处可见。蛋壳中营养物质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让植物快速生长。从包装设计外形来说也是独具特色的,破壳而出的树苗暗示了生命力,十分贴切。同时,将蛋壳移置野外,因为蛋壳本身起到自然降解与土壤融合,所以不会产生污染,符合生态设计。其次,组合设计的多用途。不同的包装结构的组合设计,其包装销售对象和产品因素也不一样。设计可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带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理念与生活方式,以此提升消费者的社会意识与环境意识。从促销包装设计开始拓宽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减少包装物的总能耗。最后,废弃包装再利用。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内在的重要部分,任何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染。因此,必须注重加工处理时投入的产出比,以免回收处理中的能耗大于生产能耗,无法满足生态要求。另外,在包装循环利用上,应改变传统消费的思想,引入合理消费的新观念。例如,纸张能够利用回收形成再生纸或者是缓冲材料,也可以经过加工折叠组成纸板储物架,以此促进纸张的二次使用。又如玻璃包装,在回收旧酒瓶后,经过重新处理,在酒瓶外表绘制出不同图形,让每个酒瓶具有自身特性,组成一个具有设计艺术气息较强的产品,以此突显出一种成长性与多样化特性,吸引消费者眼球,确保包装设计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绿色包装设计

首先,从绿色包装整体观念出发,在明确包装产品设计方案时,应全面考虑包装的各个环节,研究技术对人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技术对人的沟通,注重技术的合理和服务性。

其次,在设计材料方面,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技术标准,利用产品优良的销售性能和品质,设计出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包装。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为相应“绿色奥运”号召,三星电子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以环保为主题的直板手机E200 Eco。该直板手机借助生物塑料作为材料,具有水溶性,且本身含有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分解,不会带来污染。同时,该直板手机的包装盒使用无镀层可再生材料纸盒,降低了制造中的排放的污染源。从设计结构方面,尽可能达到内置重量和包装材料重量比的最大化,可在不改变原包装材料的背景下,使用合适的技术降低包装用料量,满足包装减量化设计的标准。例如,广东竹壳茶,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竹叶,使用细草将褐色茶末一节节捆扎起来,组成连着的小圆球,和北方生长的压腰葫芦十分相似,这一包装和传统包装工艺、现代包装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设计出具有绿色包装的技术。

3 结语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变成我国经济增长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同样,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应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发展观,加大绿色包装材料与先进包装机械的研发力度,让包装设计整个过程做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达到包装产业稳定发展的目的。且我国虽然是包装大国,却不是包装强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发展重要战略转型的机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包装企业科研与产品开发力度,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从而形成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华.基于低碳背景下的包装设计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78.

[2] 张立杰.低碳经济时代下的包装设计新思路[J].中国包装工业,2013(2):30-31.

篇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实施以下政策和措施。

一、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共同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重要的操作模式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两者不同之处是范畴的不同,前者是一种经济模式,包括了生产和消费,后者只是一种生产模式,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在电力、钢铁、化工和轻工等许多行业,已开展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

推行低碳生产,需要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等。

二是要按照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低排放、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低碳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把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三是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氢能等,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在采用最安全最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等。

四是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

二、提倡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

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20%,消耗了全球50%的能源,而世界上有13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有10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比中国多达五倍。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他们应当首先带头实行低碳消费模式,带头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在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实行低碳消费这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中国在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同时,实行低碳消费,为保护世界气候和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低碳消费应当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意义却非常重大。

三、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高速过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少新建项目,污染治理设备建成后放在那里,只有当环保监管人员去检查时才使用;由于我国排放标准普遍低于先进国家的标准,即使达标企业也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普遍低下,使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十分严重。

我国2004-2008年GDP年平均增长9.8%,2007年全国有200多个地级市平均GDP达17%,有的达到了30%以上。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在这种形势下,降低我国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节能降耗,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要扭转我国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惩罚措施。

另外,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要对我国现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出必要调整,限制高碳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低碳产品出口。我国每年出口大量高碳产品,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产品出口到外国,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这不是低碳经济,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篇6

一、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自2000年至今我国能源的消费需求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以2010年为例,我国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5.3%,原油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8.2%。

同时,在能源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开始不断增加,能源可持续发展使用受到挑战。以2010年为例,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使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了3%,超过5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此外,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煤炭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较大,如对地表生态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以及二氧化硫、烟尘、粉尘、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也造成了能源利用率的降低。

中国正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仍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为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能源消费问题增速总体上逐年放缓,但能源消费的压力并未完全缓解。目前,节能减排成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思路和重要任务。以节约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资源为重点,同时减少有害气体、液体的排放,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

二、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72 840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在维持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

美国生态学家哈丁指出,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其结果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恶性污染模式。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主流认识将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危机在80年代全面爆发。为此,西方的环保思想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过渡到源头防治。这一痛苦的过程是发展观升华的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过程,是解决问题整体战略的过程。

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就是要做到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的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与线性经济不同,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它解决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矛盾。充分提高了生产和再生产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基础生产方式。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必须能够可持续。衡量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战略环评,是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就是标尺之一。中国的可持续目标需要一个个发展战略通过战略环评来落实,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靠战略环评来缓解。

三、节能减排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

节能减排被当成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减贫努力和减灾行动构成重大挑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显示,2001―2006年,中国每年因灾损失的粮食从50年代的每年280万吨猛增到3 400万吨,损失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也由50年代的2.1%上升到7.4%。若全球气温升高2℃~3℃,中国2050年的粮食产量将下降20%;北方地区和部分河流年径流量会减少2%―10%;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和冰川雪线上升,已开始让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受到严重威胁;而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对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这个中国经济的三大精华地带构成直接威胁,损失难以估量。

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增长主题。“十一五”规划确定将单位GDP的能源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减少10%,而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目标的2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比2010年少10%,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少5%;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用水量要分别比2010年减低18%、18%以上和30%,主要污染物排放绝对量减少1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2%左右,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22%。

(二)我国节能减排的路径选择

我国在实施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是环境价值不能完全纳入经济核算体系是制度性根源。环境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人类需要角度评价的工具价值;二是环境本身发展所体现的内在价值。其次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性,阻碍了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从全球贸易看,发展中国家向国际市场提供价格低廉的自然资源或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主要输出产口附加值高的成品或所谓的高技术、非物质成品,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输入自然资源。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为了保持产品竞争力,不可能率先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消耗的环境价值更大程度地计入新产品价格,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趋于紧张。

鉴于上述问题,我国必须推出有效措施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首先,政府应大力宣传,出台可持续政府绿色示范采购政策,通过加强可持续理念的示范和引导,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意识,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鼓励人们购买绿色产品,同时对包装材料、方便餐具等的使用范围广、潜在污染危害重的污染产品开征污染产品消费税。

其次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必须以低碳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中将会失竞争力;从产业链角度看,需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使价值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从区域角度看,要发展低碳工业园,开拓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区域;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要鼓励低碳产品、代碳技术贸易,但要反对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由设置的各种绿色壁垒;从全球金融角度看,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在新能源革命来临之际,中国与发达国家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加入绿色长跑的中国企业,不但有尚德、天威英利等新能源公司,还有远大空调等传统企业。这些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没有把节能减排当成自己的负担,反而当成确保自己未来长期成功的竞争优势和重大机遇。

四、中国实施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加快发展生活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高技术产业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其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循环经济理念,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要围绕资源高效率,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

最后,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到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民族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五、结论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并共同研究的课题,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以节能环保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我们把握重点,加速推进。企业经济增长要从单纯追求传统经济增长转向持续发展,从单纯追求企业发展转向追求社会和谐,从单纯追求传统经济增长转向追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追求社会经济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与外需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增长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直线型单向过程向循环过程转变。大力促进调整产业与产品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尽快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 何建坤,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机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2] 张小冲,张学军.循环经济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朱红伟.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董骁,冯肃伟.论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石油消费;可持续发展;管理应用。

1 石油消费可持续发展环节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完善,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生产运营环节的优化,保证对环境资源的最小量应用,但是实现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环境资源得以应用的基础,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环节的分析,以满足日常生活环节的需要。为了实现对中国石油消费可持续发展环节的优化分析,我们要遵循相关的原则,比如效率原则,公平性原则,生活质量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等,通过对这一系列原则的应用,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对可持续性这个含义的深化应用,是以保证地球生命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在环境的承载范围你。所谓的公平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代际公平模式及其代内公平模式。所谓的代内公平就是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环节的优化,保证其经济效益的提升。所谓的代际间原则就是保证后人的相关发展利益的实现。协同合作环节是综合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事务的质量的改善,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Logistic增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系统发展的初期,限制因素的作用较小,充足的环境容量驱动系统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和系统规模的增大,发展的空间再缩小,资源供给能力下降,环境条件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地阻碍系统增长率的提高。第三阶段:当系统规模接近环境容量的时候,系统增长率趋近于零。

国家经济发展环节影响,及其需求供给环节的影响,都会导致本国的石油消费情况的改变。石油消费水平会经过相关环节的变化,从而满足日常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其经历生存环节、发展环节及其可持续发展环节。生存阶段中,石油消费主要靠基本需求及其相关数量的奢侈品所带动的,其具备比较低的消费量。发展阶段石油消费量开始满足绝大部分人对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消费量迅速增长,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平顺;到了可持续发展阶段,石油的消费量基本达到饱和,可能在某些年份出现震荡变化的迹象。

2 中国石油消费环节的分析。

2.1 我国受到相关石油消费因素的影响,其石油消费状况是不稳定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替代能源因素、供给因素及其需求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中国石油消费环节的变化。根据这几年我国的石油年人均消耗量我们可以得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我国还有相当长的消费增长空间。相对于相关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水平,我国的石油消费至少还有 5 倍左右的上升空间,即使是达到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墨西哥的消费水平,现有的石油消耗量也会出现翻番的增长。假设未来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变化,或者突发的战争,中国的原油日消费总量上至少应该超过美国,达到年人均5-10 桶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石油日化产业将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我国的石油供给环节主要分为相关组成部分,分别是国内供给模式及其国际供给模式。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石油地质储量环节的分析,可以得知其可采储量是比较大的,比剩余可采储量也是比较高的。我国是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国家,其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相对于世界平均石油资源占有量是比较小的部分。

未来中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基本上属于维持性生产阶段,而且剩余储量的开采条件也开始恶化,开采成本上升,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石油国内供给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国内石油供给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的前提下,中国石油供给将主要依靠进口来完成。

2.2 国际供给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石油日产量的分析,来实现对相关环节的石油供给增量环节的分析。一般来说,非洲国家机器俄罗斯国家的石油供给增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对于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全球石油产量在最近一段时间是呈逐渐上升的局势的,比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的上涨必然局限于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比如加拿大丰富的矿砂资源和墨西哥湾的深海油田,还有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俄罗斯,地域广阔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相当大的地区仍未勘探,这个地区的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全球石油供给仍有极大的上涨空间。第二个因素是石油组织比如欧佩克因素,鉴于过高的石油价格对世界经济的抑制作用反弹到石油需求,欧佩克也会自动增产以稳定油价,防止石油价格过分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3 通过对石油消费预测环节的分析,来满足日常经济的应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清洁能源不断得以发展,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这是由于这些替代能源的影响,影响了石油消费预测。比较常见的石油替代资源有天然气、水能、太阳能等。

目前来说,我国的原煤产量是比较高的,并且实现了大量的出口。相对于石油的替代性来说,原煤具备的替代性是比较低的。如果不能保证其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解决不了媒体的储运及其使用环节的难题,是难以保证原煤对于石油的有效替代的。我国的天然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其开采利用技术依旧是比较落后的,不会对国家石油价格产生太大的影响。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利用第一大国。但是太阳能汽车或者氢汽车的出现只是一种实验,取代石油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中国石油消费量受到的限制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供给量的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随着价格的提高,将会引起替代能源以及新开发的油田的增加,因此,基本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是有保证的,主要的限制因素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工业结构升级本身。下面以日本和韩国经济腾飞时的石油消费量为例,分析中国未来几年的石油消费。

2.4 通过对日本近几年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其石油消费量的变化情况中,我们可以得知一系列的资料,在日本发展的高峰期中,其石油日消费量是不断上升的,相对于日本经济的起步时期,其消费水平是翻倍增长的。韩国经济的发展和日本有着类似之处,这两者的石油日消费水平相对于经济起始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得知,我国经济目前处在经济发展的过度时期,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其,其石油消费量会呈现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就像日本韩国的石油消费变化规律一样,实现与Logistic 变化趋势的吻合。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一直维持现有的持续快速增长,到 2015 年左右会达到增速的顶点,然后石油消费的增速将开始平稳。到 2020 年,中国的石油人均消费将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达到 5-10 桶每人每年,也就是现有的原油消费量将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幅度的增长。不可控因素:技术的突飞猛进可能会改变石油的消费路径,同时,供给方面因素也可能影响到消费路径的变化。

篇8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使得学术界不得不把研究视线放在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上。20世纪中期随着福特主义的推行和后福特主义的粉墨登场,工业文明带来了西方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曾为少数富有人群享有的消费特权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消费社会逐步形成。消费社会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消费品为基础,以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为主要特征。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社会资源的不必要耗损(简单来说就是浪费),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地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此时学术界对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方式的批判不绝于耳,对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向往跃然纸上。埃里克•诺伊迈耶指出,弱可持续性(假定资源可以替代)不能彻底缓解环境压力,强可持续性(假定资源不可替代)则能从根本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伤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渐进的过程。埃里克•诺伊迈耶把消费模式的转型看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大量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部分,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界主要从历史演变和要素构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认识。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变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摧残自然环境的反思和文明重构。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行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应有状态。在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不管是生态意识的确立、生态制度的形成,还是生态行为的体现,都绕不开人们的消费问题。消费是社会产生的基本环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本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关注消费,关注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指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当前世界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都与人们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有关,并直接反映在消费上。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子系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

二、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消费

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私挖乱采、过度开发等生产消费问题和攀比消费、奢侈品消费、浪费等生活消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凸显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问题与消费紧密相关。消费涉及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整个社会的联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西方消费主义汹汹攻势下,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中,中国消费者在一望无垠的商品海洋中弱化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日渐消磨其主体性。人在消费中主体性的缺失必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消费中存在的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原材料、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无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相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生态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强调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即弱可持续性消费为主。在弱可持续性消费取得显著成效的阶段,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及时大力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弱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本可以为人造资本代替,利用人造资本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改变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物质消耗量,以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现有消费模式向弱可持续性消费,最终向强可持续性消费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文化消费不但包含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囊括了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含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含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见端倪的21世纪,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引导和整合功能,在当今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将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必将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让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尤其是着力发展电影、动漫、游戏、演艺等文化产品,将“文化蛋糕”做大。文化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促进“文化立国”。引导文化消费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消费活动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导文化消费,促进个体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自信心、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文化消费使得消费不仅仅是因变量,而且也可以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导致某种社会结果的原因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影响个人日后的生活机遇和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影响进行消费体验的受众群体,后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本身也必然要求构建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内涵服务的内容与载体。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人们的消费不能以“物质福利”为满足,不能以“必需品”为满足,而应该满足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消费,特别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才能使他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同样,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都有赖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受到良好的熏陶,人的素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9

1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销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企业的生产主要以企业自身利益及发展为目标进行生产,很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和销售。市场针对企业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属于传统的“卖方市场”,这种销售模式称为传统营销模式。传统营销模式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所决定的。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现代营销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营销模式,现代营销模式不仅要重视“怎样生产”,而且同样要重视“怎样销售”,销售管理从传统的“卖方市场”向现代的“买方市场”嬗变,形成了“顾客需求导向化、目标市场细分化”的营销哲学。现代营销模式从原来的“以企业利益”为核心逐步转换到“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产品及市场状况,合理定位企业的目标市场、目标客户,采用科学的营销策略,不仅实现企业的利润,而且满足了顾客的需求[2]。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它不仅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代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潮流和趋势。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路上探寻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低碳消费,据调查,70%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66%的英国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3];日本人更是把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为选择标准。在当前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如何全面而深入地审视自身发展的环境变化,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获取市场份额,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于是,低碳营销模式应运而生,低碳营销模式不同于现代营销模式和传统营销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提倡节能减排,注重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战略发展的营销模式[4]。综上所述,企业营销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生产产品为导向,以企业利益为核心的传统营销模式;第二阶段是以产品和消费者为导向,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现代营销模式;第三阶段是以产品、消费者和自然环境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低碳营销模式(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低碳营销模式兼顾了产品和消费者以及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符合科学发展观,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一,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消费者需求与环境利益相统一,因此,未来它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营销模式的主流[5]。

2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企业营销的核心要素分析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模式,它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其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6]。因此,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企业营销的主要因素,有利于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低碳营销模式的构建。

2.1政府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由于市场具有自身局限性,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企业低碳营销发展。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低碳经济,使广大消费者认可低碳产品,接受进而宣传低碳产品,以促进全社会实现低碳消费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倡导低碳消费,对高碳产品及奢侈消费实行高税收及多收费政策,对于低碳营销的低碳产品、绿色产品实行低税收及相应的补贴政策,从而促进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政府可采用法律手段,给企业低碳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情况,应促进企业低碳模式的发展,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企业主体的低碳经营理念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是主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企业。作为企业,一方面要有社会责任,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从而使企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产品转型升级,使其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转型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当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税方面的政府扶持政策,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抓住机遇,大力投资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目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而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在60%以上[7],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3社会群体的低碳消费方式企业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营销必须重视社会大众的力量。一方面要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作为环保组织,他们一般比较关注民生,并且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而人们群众也不会不管对人类发展有利的低碳经济。环保组织通过推广和应用低碳理念,从而使低碳经济议题具体化、可操作化。当前我国正积极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必须培育并用好各种社会力量,使其成为国家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仅重视技术、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也要从消费角度进行考虑。作为低碳产品消费者的人民大众,如果能按照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改变原有的一些不良生活、消费方式,大力倡导低碳消费,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三方联动推进,我国应在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低碳营销的成功经验与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三面出击,从而促进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3企业低碳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为了建立低碳营销战略,企业必须树立低碳营销观念,也就是把消费者、企业和环境三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企业实施低碳营销的现状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主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及环保组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企业要实施低碳营销,必须将这几种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动机制(如图2),从而促进我国企业低碳营销的发展。图2低碳营销几种力量关系图从关系图可以看出,企业低碳营销需要政府的推动、环保组织的引导、消费者的拉动,因此,企业进行低碳营销管理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3.1借助政府力量打造企业低碳营销体系由于低碳营销是一种新事物,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消费者都比较喜欢快餐消费与一次性消费等高碳消费,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观念,所以,企业的低碳营销还需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对那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的重大问题,依靠政府力量,通过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实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可通过政府对企业生产的低碳产品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认识。许多的公益广告都在推出低碳消费、低碳生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机遇。在政府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改善我国企业低碳营销的生存及发展环境之际,企业应该借助政府机构的相关活动使企业的低碳营销达到一个新台阶。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在低碳方面的舆论导向,开展相匹配的宣传工作,比如设立低碳专项基金,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此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生存发展的低碳营销体系,树立起企业的低碳营销观念,并制定完善的低碳营销战略。在政府机构倡导低碳消费时将企业自身的低碳观传递给消费者,通过借助各种宣传活动,将低碳产品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以此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不仅树立企业低碳形象,还将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家除了运用行政措施对低碳经济进行干预外,通常还采用财税政策进行支持。企业应抓住契机,获得政府对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低碳技术的专项资金、政府对节能减排的相应补贴、政府对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的补贴,以及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税收优惠等等,从而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

篇10

(一)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解决恶劣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

(二)绿色品牌战略适应是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QV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绿色品牌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三、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现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四、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服务通道的建立包括:一是传播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绿色消费误区;二是真正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消费者进行纯绿色消费;三是实现绿色产品价值再造。通过绿色服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产品在绿色服务中价值最大化。

绿色品牌战略是企业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通过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梁为民,用绿色为品牌添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9):66-67

[2]扬代友,发展模式转变与企业绿色竞争力,07年8月

[3]余胜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4]黄守宏,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李秋洪,论绿色营销与绿色食品

[6]刘思华,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湖北人民出版社

[7]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