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公正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公正的价值

篇1

【关 键 词】社会公正/制度安排/政治文明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以后,“政治文明”已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近年来关于政治文明的讨论中,有关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人们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不过,关于政治文明的内涵,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几个方面,却很少从“社会公正”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生活状态或者政治文明样式,除去生产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异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各不相同的政治、经济安排以不同的方式规范和调解了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也各不相同。可以说,社会公正是全部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就是要构建一个较之以往的历史时代更加公正的社会。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社会公正

人类面对的是资源相对稀缺的世界。生于18世纪初叶的思想家休谟在论及正义所以必要的条件时说:“把人类的慈善或自然恩赐增加到足够的程度,你就可以把更高尚的德和更有价值的幸福来代替正义,因而使正义归于无用。”[1](P535)在另一处,休谟又十分风趣地说,如果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任何一种东西,能够像水和空气那样丰足,我们便将“总是让它为整个人类所共有,而不作任何权利的所有权的划分”[2](P36)。在休谟那个时代,空气与水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也就与正义无关。可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休谟那个时代人们的想像。在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在休谟看来与正义无涉的空气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也明显地存在着是否正当的问题。例如,一座工厂的生产可能会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工厂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与附近居民生存条件受到破坏的代价在怎样的程度上能够相互抵偿?更有意思的事情是,在自然状态下,降水量的分配在自然的力量调解下是完全偶然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这种偶然性而获得了某种公平,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当人们有能力决定一片云把雨降到什么地方的时候,降水量的分配便显然和是否公正联系在了一起。

实际上,适度稀缺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自然资源,在当代正义理论家那里,社会资源的适度稀缺也已经是正义所以必要的前提。罗尔斯在祖述休谟的正义环境理论时便说:“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一种适度的匮乏。自然的和其他的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以至使合作的计划成为多余。”[3](P121)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也是稀缺的。诸如职位、职务、权力、荣誉、社会关系等等,我们可以开出一份长长的稀缺资源清单,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把这些资源等量地分配给它的社会成员。在现时代,作为社会正义的前提条件的适度稀缺,较之休谟生活的时代要复杂得多。

所谓“适度稀缺”意味着,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或者极度充裕的情况下,正义都是没有意义或者不必要的。一方面,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在人们的基本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道义原则只能是生存以外的奢侈品。中国历史上每当大饥馑或战乱的年代常常发生的“人相食”的情况,恰恰是这一道理的最好说明。只有物质资源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来说,以正义的方式生存成为可能的前提下,正义才会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另一方面,在资源无限富足的情况下,正义也是不必要的。假如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丰足的社会,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极大丰富的物质资源制定一个分配原则。从纯粹经济的角度来看,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条件下,更大份额的获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能的,所以,任何一个人在分配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份额,都不会伤及他人的权益,不会使他人的占有状况发生改变或变得更糟。在这种情形下,正义将变成无用的赘物。

人类永远面对的是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而与此相应,人类却有着天然的利己本性。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也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特例,但无可怀疑的是大多数人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只有在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于是,我们有理由假定,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每个人都更喜欢较大的份额而非较小的份额”[4](P2),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的背景。如果任由人的利己本性无限膨胀,也就是古代中国人所说的“隆性”,每个人的利益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恰恰是我们无法接受的。因此,通过一种合理的社会安排,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公平的对待,对于每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必须的。由于稀缺的资源无法在社会成员之间均等分配,由此而导致的社会后果就必然是每一个社会内部的等第差别或不平等。英国学者布莱恩·巴里在回顾正义理论发展的历史时说到:“在柏拉图的时候,如同我们的时代一样……在我们的社会里存在着的政治、社会地位以及在经济资源支配方面的巨大的不平等。”[5](P3)布莱恩·巴里所陈述的恰恰是为近代思想家所忽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实。把平等与社会公正联系在一起,是近代思想家的贡献,不过,他们在表达其平等与社会公正追求时,总是要虚构一段历史故事。例如,卢梭就曾假想了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没有人对人的奴役,而且人们也没有家庭,“彼此间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所公认的义务,所以他们既不可能是善的也不可能是恶的,既无所谓邪恶也无所谓美德”[6](97)。只是由于后来的财产分化才产生了不平等。应该说,近代思想家追求平等的愿望是真诚的,可遗憾的是,这样的故事无法在历史过程中得到证明。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类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然而,据动物学家对于一些动物群体的考察,在灵长类动物群体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可以据信,自人类最初摆脱动物状态那一天起,由于个体能力等诸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事实上就存在着。所不同的是,动物群体内部的不平等完全是由生物原因造成的,而导致人类社会内部不平等的原因却复杂得多。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曾就此事说道:“人类各种能力、特长和机遇的分配,从出生开始,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就是不平等的;而由于抚养、环境,还有运气,又把早先的差异继续扩大,这种不平等就更严重了。”[7](P71)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承认,尽管在消灭不平等方面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不平等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生活中的事实。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和不均衡分配,在价值分配过程中,一些社会阶层和个人总是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上,从而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最少受惠者。事实证明,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能力使它的社会成员生活在齐一的水平上,其惟如此,社会公正才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历史证明,无论生产怎样发展,物质生活资料丰富到什么程度,都无法改变资源“适度稀缺”的状况,因而也无法消解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求。在近代历史上,曾有些思想家过分乐观地估计了大工业生产为人们提供有用物品的能力,以为机器的进步已经使生产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从而使得“不间断的生产”成为可能,凭借大机器生产,人类可以进入一个物品极其充裕的状态,富足可以消解在资源分配方面的冲突,也可以在根本上消灭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4](P15—16)可是如前所述,技术手段的进步不仅没有改变“适度稀缺”的状况,相反,却进一步扩大了稀缺的范围。在现时代,仅就自然资源而言,作为社会正义的前提条件的适度稀缺,较休谟的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当然,不能否认,经济的发展一定能使社会为它的成员提供更多的可分配物品,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更大的满足,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相对富裕的社会可能较之相对贫穷的社会有更多的公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每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源依然是相对稀缺的,人类永远没有能力用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无止境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在根本上消灭不公正,相反,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公平分配将会变得更为急迫。在任何一个社会里,社会公正都应该具有绝对的优先性,那种把效率置于公平之上的做法,都只能理解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社会公正

在近年来有关正义与社会公正的讨论中,人们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社会公正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方式”。[3](P5)笔者基本赞同这样的观点:在一个社会里,无论这个社会既定的制度安排规定了怎样的内容,但是,只要这个社会是在一个有效的制度的管理下,社会合作的全部成果都是在这个制度的规范之下分配的,这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有正义可言。不过应该澄清的是,这一表述的意义只在于,公正的社会生活只能通过基本的社会安排才能实现,如果一个社会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社会公正,任何个人的努力都是无能为力的。

制度安排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可靠程序。在近年来有关正义与社会公正的讨论中,一个热门话题就是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我认为,对这个问题,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应该是,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得以实现的前提,而实质正义的全部可能性都来自于形式正义。这是因为,连形式正义也不具备的社会里,实质正义是不可能的。无论我们对实质正义做何解释,是把它看作是与人们的道德理想、价值诉求相符合的“应然状态”,还是把它解释为“着眼于内容和目的的正义性”,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质正义总是要表现为社会过程的某种结果。然而,我们的社会是由需求状况各不相同的人们组成,我们根本没有可能描述或者指定一种符合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和生活目的的理想状态,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目的和结果都无法说明手段与过程的合理性。

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曾经讨论了三种意义上的程序正义。其一是完善的程序正义,也就是人们预先能够确定一个正义的分配标准,而后再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确定一个合理的程序,其典型的事例便是在分蛋糕时切蛋糕者后取。第二种正义是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其特点是人们首先有一个正义的期望结果,可是,却无法设计一个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序,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司法审判。在司法过程中,“人们期望的结果是:只要被告犯有被控告的罪行,他就应当被宣判为有罪”。可是,审判程序并不能经常保证宣判被告有罪,而且在有些时候还可以有宣判无罪的人有罪。第三种程序正义是纯粹的程序正义,在这种程序正义中,不存在一个有关正当结果的独立标准,而只能预先设定一个正确的和公平的程序,这一公开化的程序最终决定着分配的结果,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便是赌博。确实地说,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分配不可能像分蛋糕那样简单,如果把社会成员各自心理的、物质的需求以及个人禀赋、机遇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完善的程序公正在很多情形下是不可能的。在事实上,面对作为复杂的合作体系的社会,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样的分配结果才是公正的。所以,我们只能依赖于公正的程序去决定分配的结果,把社会公正由以实现的全部可能性寄托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断言,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分配结果之所以是可以接受的,其全部的理由都在于它产生于一个合理的程序,否则,一种分配结果无论被怎样解释为公正的,都将是人们无法接受的。

在我们的观念中,社会公正总是与“平等”相联系的,换句话说,社会公正所以成为人类群体生活得以维持的基本条件,就在于它体现了人们平等的道德诉求。在问题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人们如何理解了平等,也就如何理解了社会公正,也就决定了一个社会能够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其实,从柏拉图时代的思想家开始,直到今天,我们对于社会公正的理解仍然依赖于这样的前提:在我们所构想的公正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同等的正义份额。一个人不会因为他拥有更多的技艺而拥有更多的正义,也不会因为他没有任何技艺而只能分享较少的正义份额。简单地说,医生不会由于医学知识的丰富而拥有比患者更多的正义。(注:这一思想在《普罗泰格拉篇》表达得至为清楚,参见Plato:Protagoras,Revised Edition,translated by C.C.W.Taylor,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1,P14—15。)

但是,由于思想方式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里的人们对于“平等”却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平等”更多地被理解为经济上的平等亦即平均。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子便曾说过:“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8](P2520),自此以后,无论是专制国家的统治者,还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大众,每每把他们对于社会公正的期望表达为“均贫富”,只有“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平等诉求,所强调的是结果的公平。人们首先想定的是一种“公平”的分配结果,而全部的政治、经济都要以这种结果为依归。平均主义在本质上是把全体社会成员固着在“齐一的”生活水平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直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还一直把消灭“三大差别”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然而,事实证明,在平均主义观念指导下的社会安排,并没有使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相反却导致了极度的社会贫穷,个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怀疑的是,在平均主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分配肯定是不公正的,因为这种社会安排在控制社会成员之间差别的同时,也扼杀了那些才能出众的社会成员的天赋,从而抑制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我们的社会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与中国传统的平等观念相反,西方近代思想家则更多地把平等理解为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思想家,把人理解为自由平等的主体,强调每一个人都具有与他人平等的道德价值。不过,在近代思想家那里,同等的正义份额并不是简单地换算成均等的财产份额,而是能力各异的社会成员的应得。循着这一思路,所谓公平分配,便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安排,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他应得的份额,近代思想家所强调的更多的是过程之中的平等。究竟什么是公平分配,近代思想家也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如何确定每个社会成员的应得份额本身便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不过,博弈论的某些尝试或许对公平分配的理解是有意义的。以纳什为代表的博弈理论家,把分配简单地理解为参与分配的各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并且从稀缺资源在最小范围内亦即两个人之间的分配入手,试图说明什么样的商谈结果对于双方来说是公正的。为了解决两个人之间的公平分配问题,博弈理论家设定了许多各不相同的情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之间分配100美元的纳什问题。根据纳什的观点,双方将在他们的效用值乘积最大的那一点上结束商谈,其结果是30:70的稍稍有利于富人的分配。至于这个分配结果是不是真正的公平,我们在这里无意讨论。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分配毕竟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最简单的分配情形,如果把参与分配的各方扩展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由于博弈过程的复杂性,博弈理论家所说的公平分配可能会变成一个伪问题。但是,博弈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如果说社会公正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价值分配过程中受到公正的对待的话,公平分配的结果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平均分配。换句话说,公正的社会不是一个无差别的社会,公平分配也不是要消灭差别。

这里不能不提及的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阐述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两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权利这一原则以后,罗尔斯又说:“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们,①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②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其所依系的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3](P79)。在其他地方,罗尔斯也把这一原则解释为“有利者的较高期望”也有利于“提高那些处在最底层的人们的期望”[3](P74)。同时,罗尔斯也推断,在最有利者与最不利者都有所增益的前提下,处在中间状态的其他人们也将获益。诚如一些正义理论家所指出的那样,罗尔斯的这一推论有些过于简单,因为在复杂的阶层结构下,某些阶层并不会由于其他阶层的获益而必然获益,但这并不能说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本身是错的。事实上,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不过是强调了这样一种制度理念:我们的制度安排必须以推进所有人的基本利益为依归,如果说差别与不平等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实的话,那么,这种差别不应该是歧视性的制度规定造成的。换句话,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差别与不平等,不应该是那些处在较有利的地位上的人们对于最少受惠者剥夺的结果。

长期以来,每当论及与社会公正相关的问题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或者是“使大多数人满意”。时至今日,理论界也很少有人怀疑这一说法的正确性。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边沁“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翻版。按照边沁主义的理解,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一个人计算,多数人的幸福加在一起的总和一定要大于少数人的幸福,因此,多数人的幸福便要比少数人的幸福更加重要。按照这样的逻辑,基于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制度安排便是公正的。诚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一定优于大多数人的痛苦,使大多数人实现最大幸福的政治也一定优于使大多数人饱尝最大痛苦的政治。但是,必须看到,仅仅以此来说明社会正义原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社会不能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筑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但也没有理由把多数人的幸福建筑在少数人不怎么幸福或痛苦之上。其实,无论多少人的多大程度的幸福,都必须来得正当,边沁主义的致命弱点,就是“以一个人的失来掂估另一个人的得”[9](P35)。合理的社会安排不承认任何社会成员和团体利益的优先性,而是生活在不同社会地位上的社会成员都受到公平的对待。

三、社会公正:政治结构的绝对理由和首要责任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关社会公正的讨论,都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前提:社会正义是无法在无政府的状态实现的,为了保证和增进社会正义,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选择更优良的政治制度。反过来说,维护社会公正就是政治结构所以存在的理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就是要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结构在社会生活中充分承担起保障社会公正的责任。

英国思想家霍布豪斯在论及国家职能时说:“国家的职责是为公民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依靠本身努力获得充分公民效率所需要的一切。国家的义务不是为公民提供食物,给他们房子住或者衣服穿。国家的义务是创造这样一些经济条件,使身心没有缺陷的正常人能通过有用的劳动使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有食物吃,有房子住和有衣服穿。”[9](P80)在直觉上,社会成员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如失业救济金、城市最低生活补贴等等都是国家提供的,然而,当国家这样做的时候,它不是在为社会成员提供福利,而是在以它特有的方式维护着社会公正。

一直以来,关于国家本质与职能,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国家的阶级性,但却很少谈到国家的公共职能。按照较为流行的说法,国家就是暴力,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这种说法虽然真实地描述了国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却不足以指导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目标各异”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与威望、职业、职位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人们只能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生活,而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的人们必然会形成不同的阶层,每一个阶层也一定有着不同于其他阶层的利益和需求。以往,我们所以用所有的观念理解国家,其逻辑前提就是假定某些社会阶层的利益天然地正当,某些阶层的利益天然地不正当。其实,如果我们意识不到生活在不同社会地位上的人们的利益都是正当的,我们将永远不会懂得社会公正的价值。

在由地位各不相同的人们组成的社会里,现实的社会生活必然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博弈本质。即使我们假定社会公正是每一个人的道德承诺,但在希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与团体之间,人们所理解到的“公正”也将是各不相同。在每一方都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情况下,“商谈”很可能会变成没有结果的过程。同时,我们也无法断定,某一个社会阶层,无论是社会成员中的多数还是少数,基于自身利益的主张就是正当的,于是,为了实现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在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结构承担起无偏私的仲裁人的角色,而真正能够承担起这一责任的只能是政治结构。

在近年来有关社会公正的讨论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制度安排与立法过程也要更多地向弱势群体倾斜,这是一个误会。其实,作为无偏私的仲裁人,国家不是强势群体的利益代表,但也不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作为仲裁结果,国家的公共政策所以常常有利于弱势群体,也只不过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在实际的“商谈”过程中,“商谈实力”较弱的一方常常要做出更多的让步,所以,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求也就更为急切。政治结构的责任是向社会输出不偏不倚的仲裁规则,防止任何一方的权利受到不正当的侵害。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于变成弱肉强食的群体。

国家所以存在的全部理由就在于维护社会公正。现代国家显然通过税收等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和法规执行着某种再分配的职能。如我们在前面所说,这种再分配的目的不是要消灭差别,但却总是要把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一意义上说,国家的责任就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和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前景,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

国家的这种再分配职能是否正当?上个世纪下半叶,这一问题曾经成为罗尔斯与诺齐克争论的焦点。诺齐克认为,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中的公平原则所支持的是“再分配福利国家”,这种观点“没有严肃地对待个人,因为他要想象一种税收制度,类似于强迫的劳动,这将使某些个人的才能成为那些没有这些才能的人们实现其目的的手段”[10](P16)。在表面上看,诺齐克似乎更多地尊重了个人自由,但在这种表象背后,他却是推卸了国家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近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国家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可取的。因为市场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在促进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市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本质上,市场经济毕竟是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行为人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市场能够有效地提供有用的私人产品,但却不能合理地调解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要求公正的经济,但是,市场交换中的公平并不能简单地换算为社会公正,市场带来的效益也不等同于广泛的社会福利。如果任由市场规则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没有一个良好执行再分配职能的政府,必将导致公共产品的匮乏和严重的社会不公正。

现实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全部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发展过程中,我们社会中也出现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问题。虽然如何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上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评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仅仅靠市场力量无法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我们社会的政治结构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 阿莱克·诺福.可行的社会主义政治[M].伦敦:乔治·艾伦&尤文出版社,1983.

[5] Brian Barry.Theories of Justice[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7] 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 论语[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社会 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1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目标,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的奋斗。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要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在实现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仅仅有物质基础和政治的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先进的文化的引导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的指导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的指导,然后才能整合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力量,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其中统一思想、统一凝聚力的人物就落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肩上。因为在社会关系上,人是总和。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人。只有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才能够进一步的构建社会的和谐。而思想道德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维护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所以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政治保证。

1.2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关于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从和谐社会的实际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应该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得到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和谐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的实际的问题,真正的把民主法治、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和宣传和谐发展的理论,深入的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马列主义和毛邓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中的深刻的内涵。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势必要将和谐社会的理念灌输进去,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思想政治工作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1.3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深入到人民的内部,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来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妥善的处理和调整好各个方面的经济与利益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调节的功能,使人民内部的矛盾得到正确的解决。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控制的职能,通过消除错误的思想倾向来对人们的言行以及各方面的工作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风险的时候,就具备了抵御防范的能力,从而使社会动荡的现象减少了,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安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群众,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增进群众的团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要做好群众的工作,将群众的需要时刻的放在首位,及时的掌握群众的动态,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2.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2.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只有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的重视,才能够真正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目前的很多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准确的认识,没有真正的把思想政治的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只着力与眼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没有高度的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滞后性的缺点,不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在更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干预和指导。

2.2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工作形式也比较单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主性的意识不断的得到强化,传统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虽然已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越来越小。因此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的针对性,不再单纯的依靠空泛的教育,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实际需求上出发,不断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得到创新和改进,与时俱进。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仍然运用落后的说教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不能充分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式,建立有效的工作平台,不断的创新,从而取得有效的结果。

2.3没有先进的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没有先进的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不稳定,缺乏锻炼和经验,没有高度的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首先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具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锻炼,另外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知识吗,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还必须具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使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不断的得到加强。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措施

3.1坚持以为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集中的表现在以为为本的理念上,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也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以促进和谐社会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的结合。在加强思想政治的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人的主体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实现人的发展上。切实的把人的需要放在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

3.2坚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就是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因为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工作,都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因此在长期和复杂中也会不断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

3.3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为了贯彻和落实可持续的发展的观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首先,在审视和谋略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全面的协调经济、文化和政治,适应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个环节上都要体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理念,不断的推动人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另外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必须要落实统筹讲古和全面发展的理念,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运行科学的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公共财政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央与地方都在努力寻求民生之路。而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其中,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保支出,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步骤,强化社会保障的监督措施都将是推动社会快速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我国财政社保支出的界定

社会保障支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国家财政对因各种原因丧失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公共财政的精神并不是要国家财政包揽一切社会保障支出。事实上,财政只应承担必要的、最低的社会保障支出。在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财政所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社会优抚安置支出四大部分。而在我国,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优抚支出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而社会保险支出的资金是由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国家补助构成,其中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全额由企业缴费,而养老和医疗则是由三方共同承担。个人缴费部分划入个人帐户,企业缴费部分则上缴财政统筹安排,国家补贴部分包含在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部分里。

2.我国财政社保支出现状与问题

2.1财政社保支出现状

总体来讲,虽然每年我国中央和地方都在努力加大社保的投入,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仍严重不足。表1为2000年-2010年财政社保支出变动情况。由表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家财力都在不断增强,财政社保支出也在快速增长。从支出总量上来说,财政社保支出数额在逐年提高。但由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来看,总体上表现为10%左右,即财政社保支出保持与财政支出保持同比增长速度。但就财政社保支出比重和人均财政社保支出水平上来说,我国目前依然处于较低保障水平。据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仅为14.9%,而在美国这三项开支已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

表1:2000-2010年公共财政支出和财政社保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获得。

从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来看,财政社保支出一般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据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由1998年得267.77亿元增至2006年的1330.20亿元,增至2011年4738.53万元,增长了近18倍,但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同时,至1998年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尤其是“三条保障线”的确立,“两个确保”的实施,导致我国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呈现增长迅速且数额较高的态势,该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从1998年得25.38%一跃而至1999年得37.46%。值得一提的是,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到2005年其相应比重已经达到49.14%。

2.2财政社保支出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中看,国家已经意识到财政投入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但一定时期内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投入方向上的选择也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取向。在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上,不管是从投入方向看,还是从投入力度看,仍然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

2.2.1财政对社保的支出规模小,城乡二元化发展。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社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徘徊,比重较低,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也相当大。从表2中看到,近年来,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平均比例还不到3%。1990一2003年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年也仅只在0.1%左右,而同一时期城镇的这一比例却一直维持在7.3%的水平,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表2:我国财政农村社保支出水平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获得。

总之,从财政支出总额来看,保障水平严重不足;从其支出结构来看,目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相对偏重于城镇,存在结构失衡现象。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资金资源有限,重城轻乡的二元体制实际上不符合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设目标,有损社会公平。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合理调节城乡投入比例,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起相应的财政补助责任。

2.2.2社会养老保险潜在问题较多

在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小,农村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零散,没有自成一体。如北京市大兴区在基金管理和监督中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区(县)财政专户,以区(县)为单位核算和管理。《成都市农民养老办法》规定农民养老保险资金以区(市)县为统筹单位,区(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农民养老保险资金专户,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自求平衡。从这些规定中看出,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主体是当地的县或者市,基金统筹单位较为狭窄。从国家选择的试点来看,在全省做出统一规划的地方也不多。

(2)各级财政补助不足。以农村为例,新农保基金基本上是以市或者县为统筹单位的,但分税制改革之后,基层的财政收入明显减少,目前新农保基金的补贴责任却还是由县级财政承担。

3.完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制度的对策

3.1确定合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许多学者都得出一致的结论,即:应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但财政保障支出合理性水平的测定却一直是关键的瓶颈问题。如何测定,结果如何定位都需要后来者前仆后继的探索与求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2改革社会保障分配比例,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但存在总量不足的矛盾,也存在一些结构问题。合理优化财政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的结构,是实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之间的资金合理配置的关键。总体来看,我国应逐渐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的支出,而应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险的补助力度,增加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的支出。

3.3加快有关制度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效益

首先,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中央与地方放政府同时担负着完善社保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具体来讲,中央政府应提供具有全国性公共产品特征的保障项目与物品;而地方政府则应提供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征的社会保障产品,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项目或部分。

其次,建立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关键要在各级政府内部建立协作分工的行政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的具体实施规则。比如: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还要负责制定政策,税务机关负责征收,财政部门负责监管,银行负责发放等。这样可以提高各个部门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刃剑功能。

最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开征社会保障税是中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发展方向,应该积极探索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案,在合适的时机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税制。目前,社会保险基金征缴适宜采取税与费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账户为缴费,统筹基金为征税。

参考文献:

篇4

一、正确把握总公司当前的改革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出色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全年既定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全公司上下齐抓共管,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有力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带领全体员工,凝聚一切力量,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真抓实干,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当前,总体来看我们职工思想状况稳定,人员能够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没有思想状况不良职工,严把班前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关,杜绝了思想情绪不稳定人员上岗作业。

我们要趁当前良好的发展形势,抓住大好机遇,同时要清楚地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从外部环境来说,是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各种挑战与考验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且呈现越来越激烈的态势,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内部环境来说,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当前公司的劳动生产率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企业管理水平还不够先进,安全生产形势还很严峻,一些领导同志还存有小富即满、浮躁骄傲的心态等等。所以,面对全年总体目标,面对四季度紧张的生产任务,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斗志、停止不前。

(二)认真领会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当前我公司各项工作开展形势喜人、令人振奋,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大好的形势需要我们倍加爱护与珍惜;未来的大业不是梦想,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去实践和创造。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安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完成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需要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障。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我们每一个经营管理者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同志,应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层面上去,统一到“把握机遇,再创新业绩”的大业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努力实现全年既定各项目标。

二、要把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司和谐平安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企业建设,不断开创改革与发展新局面,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

最近几年,总公司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思路,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为实现和谐平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探索还是初步的,进展还是阶段性的,不少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平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就是做“和谐”的工作,是建设和谐平安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着力在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上下功夫,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等方面,为建设和谐平安贡献力量。

(一)为建设和谐平安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企业和谐的精神纽带。要在改革与发展中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否则,就难以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总公司上下形成共同的意志,实现企业的稳定、有序、和谐。要善于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答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澄清模糊认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共同理想与追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巩固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群体的思想疑虑和实际问题,着力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引导全体员工为促进企业和谐、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为建设和谐平安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和谐平安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企业和谐的程度。正确引导公司舆论,积极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增进干部群众的共识,对于建设和谐有色至关重要。

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最根本的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前,要把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总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宣传各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引导群众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必须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接受信息的规律,把坚持正确导向与树立榜样统一起来,切实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企业服务。

(三)为建设和谐平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和谐平安为主题的企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企业,是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加快发展,越需要弘扬企业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以“追求卓越,奋进升华”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是当代优秀企业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企业创造活力的推进器。要时刻把建设和谐平安当成一项崭新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大力弘扬企业精神,才能使全体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四)为建设和谐平安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一个企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

篇5

为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现将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签发的《关于加强就业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财社字〔1999〕15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做如下补充规定,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就业经费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筹集的,用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工作开展的专项资金。就业经费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分别从各级财政预算和失业保险金中安排。就业经费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就业经费的支出范围包括:

1.劳动力市场建设费。主要用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和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指导培训等正常运行维护支出。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的场地建设费用,以区县政府安排为主,市财政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费用,涉及全市统一开发的计算机网络费用,以市财政安排为主,网络日常维护、通讯费用以区(县)财政安排为主。

2.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助费。主要用于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城镇青年培训、职业介绍等补助费。失业人员就业培训、职业介绍补助经费列入年度失业保险金预算。劳动预备制人员培训经费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文件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年5号)文件执行。

3.再就业补助。主要用于下岗职工开展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的补助支出以及为开展再就业工作所需的其他支出。再就业补助分别列入失业保险金预算和同级财政预算。

4.其他费用。主要用于劳动部门举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培训机构经费和开展业务免费服务方面的业务支出。公益性职业介绍组织机构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核定。

二、市、区(县)、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就业培训机构等单位的经费开支属于就业经费管理范围。

三、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年度就业经费预算,年度终了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编制要求,根据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工作情况预测,编制下年度就业经费预算草案,经同级财政审核,人代会通过后,由同级财政向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复执行,区县财政部门同时将就业经费预算上报市财政局备案。没有特殊原因,不再调整预算。

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年度就业经费决算,年度终了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编制要求,编制年度就业经费决算。

失业保险金用于就业的经费预、决算,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转发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京财社〔1999年〕1802号)文件执行。

四、本通知于2000年1月1日正式执行,过去与本通知相抵触的规定同时废止。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就业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

财社字〔1999〕157号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就业工作任务的增加,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安排用于就业方面的经费不断增加,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但是,就业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经费的筹集和支出也不够规范,亟待加以改进。为了切实加强就业经费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就业经费是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及按国家有关规定筹集的,用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工作开展的专项资金,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改变就业经费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于与就业工作无关的其它支出。

二、就业经费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财务部门负责就业经费的统一归口管理,包括就业经费预、决算的编报,经费开支计划的审核,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归集上缴等项工作。

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要严格就业经费的开支范围,就业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城镇就业补助费,包括劳动力市场建设费、就业训练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清理回收的原扶持生产资金要全部转作劳动力市场建设费,其中地方借用的中央级扶持生产周转金要尽快归还劳动保障部后转作劳动力市场建设费。

1.劳动力市场建设费。主要用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和网络通讯、数据处理、技术指导培训等正常运行维护支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开支。

2、就业训练费。主要用于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城镇青年培训补助支出。

3、业务费。主要用于开展就业工作所需的业务费用,如宣传费、培训费、小型专业会议费等。

4、其他费用。主要用于就业服务机构的补助和开展就业工作确需支付的其他费用。

(二)再就业补助费。主要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开展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的补助支出以及为开展再就业工作所需的其他支出。

六、要切实加强就业经费预、决算的管理工作: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规定的预算编制要求,按照收支统管的原则,编制本级就业经费年度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二)各级财政部门在核定就业经费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年度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就业工作任务、失业人员规模、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和财力可能等因素综合考虑,统一核定各项收入(包括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预算。

(三)就业经费年度预算审定后,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执行。除因失业人员规模和就业工作任务有较大变化外,不再调整预算。

(四)下级财政预算安排某项就业经费确有困难,需向上级申请专项补助时,应由同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联合行文上报,并详细说明申请补助的项目、金额、测算标准及本级经费落实等情况。凡越级上报的补助申请,一律不予受理。

(五)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度预算,及时编制年度分项经费预算收支计划,报送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执行。

(六)就业经费年度预算指标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用于就业工作方面的支出,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七)年度终了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就业经费决算,要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

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建立相应帐目,对各项收支活动进行会计核算;配备专职会计人员,会计、出纳必须分设;帐、款、物必须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各项支付、汇拨和报销业务的凭证必须齐全,必须履行经手人、验收人和财务负责人审批程序。

八、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财会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支付或报销,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实反映情况。

九、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所属就业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就业经费,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虚报冒领;对由就业经费开支形成的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应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用就业经费购置大型或大宗批量的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劳务,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十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所属就业机构应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十二、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应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专题财务检查。对于群众检举揭发的问题,必须及时组织调查。对于查出的问题,依法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2000]37号)精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制定了《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对国家公务员的补助医疗保障,是保持国家公务员队伍稳定、廉洁,保证政府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既要保障国家公务员合理的医疗消费需求,又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注意做好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报告。

                               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2000]37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通知》(闽政[1999]15号),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实行医疗补助。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医疗补助的原则

    (一)医疗补助水平要与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

    (二)保证国家公务员原有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

    (三)医疗补助经费要合理使用,厉行节约。

    二、医疗补助的享受范围

    (一)符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二)经省人民政府或省人事厅批准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三)经省委或省委组织部批准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各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其他单位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五)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行医疗补助,具体单位和人员由各级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各地应结合当前的机构改革,按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人员编制的实际情况从严掌握核定,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扩大享受人群。

    上述人员均不包括停薪留职人员。

    三、医疗补助的经费来源

    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公务员按享受人数和规定的医疗补助筹资标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按单位性质及收支情况在事业费预算中予以安排或适当补助。中央驻闽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由中央单位向当地经办机构缴纳。

    医疗补助筹资标准应根据原公费医疗的实际支出、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当地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合理确定。具体筹资比例由各地(市)研究确定。

    四、医疗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用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医疗费用补助;

    (二)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

    (三)省委和省政府规定享受医疗照顾的人员,在就诊、住院时按规定补助的医疗费用。

    补助经费的具体使用办法和补助标准,由各地(市)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作出规定。

    五、医疗补助管理层次

    地、市以下(含地、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管理层次由各地区行署、市人民政府确定。地、市以下(含地、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及医疗照顾人员的医疗补助等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市)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具体管理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离休人员、老的医疗费管理按省委组织部等六家单位下发的《福建省关于建立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暂行规定》[闽委老综(1999)003号]规定执行。

    省、部属驻榕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实施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省、部属驻榕以外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执行所在地确定的医疗补助办法。

    六、医疗补助经费管理和监督

    医疗补助经费要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医疗补助的经办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并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各地(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考核与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制定医疗补助经费的财务和会计管理制度,并加强财政专户管理,监督检查医疗补助经费的使用。审计部门要加强医疗补助经费的审计。

    对国家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是涉及到国家公务员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劳动保障、财政、卫生、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篇7

[关键词] 平等权 公正 培育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的全新论述,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和价值追求。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中,从社会层面的认同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必须分析不同的层次关系。显然,自由、平等是权利层面更为基础的价值,而公正、法治应该是自由、平等实现程度的保障和评价。因此,全面理解和培育公正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从宪法平等权的内涵来看待社会公正价值的培育。

平等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宪法权利,没有平等权何来社会公正。可是这一权利长时间停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层面的理解,这显然不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实现社会公正,而《宪法》规定平等权的意义恰恰在于保障每一个人都充分享有作为人的平等和尊严并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实现公民平等权是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个前提,只有人人平等才会有真正的民主和监督,只有人人平等才可能有充分有序的自由竞争,只有人人享有平等权社会才会公正和谐发展。

一、公民平等权特征决定着社会公正的内涵

平等权具有权利与原则整体性特征,是社会公正最为直接的要求,其决定着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因此,可以通过把握平等权的特征来理解社会公正的内涵,并从中发现公民平等权在社会转型期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的制度价值。

1.平等权是一项自然权利,社会公正则是社会存在的道义基础。平等是一种价值,是同公平、正义、自由一样的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能否享有平等权是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的前提,如果平等权不能真正兑现,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和自由。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美好理想,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从落实公民宪法平等权开始。平等权不同于一般的权利,平等权是一种资格,是一种在法律面前不被歧视的地位。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国家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它反映着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1]P117平等权具有权利最基本的属性,平等权就是公民根据宪法的规定平等享有权利的一种资格,这种资格适用于一切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各项权利。

任何社会制度和秩序的正常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公正就是社会秩序维系的首要的价值。因此,社会必须充分尊重作为公民个人自然权利的平等权,让每一个个体都享有最为基本的尊严对待,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环境营造,为每一个个体实现个人发展提供平等的机遇。作为一项自然权利的平等权,体现为社会公正价值而言,社会公正是社会价值得以认同的道德底线。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理应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不能满足社会公正的任何社会制度最终都会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2.平等权是一项法律原则,社会公正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平等权所包含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这项原则是宪法的最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蕴涵在每一项法律规定和每一项权利中,同样也是权利实现和国家机关司法的基本原则。平等权是主体资格平等,体现在政治领域,对每一个人都不歧视。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人权可能更多的是公民平等的发展权,社会竞争机会的平等,社会成果分配的公平,以及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或精神的平等权,体现为社会公正价值而言,就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原则。公正不仅表现为结果公正,起点和过程的公正更为重要。公正首先是一种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竞争过程的规则相同。平等权作为一项法律原则被人们普遍接受,任何公民的权利原点首先是平等对待,平等享有教育、工作、发展的机会。现实中的种种特权阶层和垄断行业、城乡差距、户籍限制等等,就是在起点上不平等和歧视的体现。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它是程序正义的体现,是运送正义的主要方式。

3.平等权是一项具体权利,社会公正是权利实现的结果体现。平等权不单体现为一个原则,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一些具体的平等权。比如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这是关于民族平等权的规定。宪法第34条规定了公民的选举平等权。第48条规定了妇女的平等权等。

篇8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为标志,我国的诉讼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法学理论与实务界更侧重于强调令行禁止,定分止争的实体合法性方面,对程序合法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没有或没有完全认识程序公正在法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实践这一世纪主题,深入研究程序公正在我国审判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改革与健全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程序公正的内涵与界说

(一)程序公正的概念

公正也称正义,与英文的Justice一词相对应,是自古至今法学家们极力推崇的法律所追求的最大价值,但要给公正或正义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换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1.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正义的理论文献、学说可谓纷繁复杂,但这些正义观念所关注的多是所谓“分配的正义”、“均衡的正义”以及“矫正的正义”,重视的是各种活动结果(result,effect)的正当性,而不是活动过程(process)的正当性。因此这些观念基本上属于“实质正义”或“实体正义”(substantive justice)的范畴。这种局面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变化。1971年,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出版了著名的《正义论》一书,在该书中提出并分析了程序正义的三种形态:纯粹的程序正义、完善的程序正义以及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并着重对纯粹的程序正义进行了论述。2差不多在罗尔斯的理论出现前后的一段时期,在法哲学领域内,一些英美学者从揭示传统上的“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的理念的思想基础出发,对法律程序本身的公正性和正当性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 due process)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认为法律程序是为保障一些独立于判决结果的程序价值(procedural values)而设计的,这些价值有参与、公平以及保障个人的人格尊严等;一项符合这些价值的法律程序或者法律实施过程固然会形成正确的结果,但是这种程序和过程的正当性并不因此得到证明,而是取决于程序或过程本身是否符合独立的程序正义标准。换言之,确保法律程序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法律实施过程的关键所在,只要遵循了公正、合理的程序,结果就被视为是正当的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从法学的角度看,公正分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运作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价值标准;实体公正主要是指立法在确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要遵循的价值标准。如果进一步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程序公正是指法律程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实体公正是指诉讼的结果在正确的事实认定基础上产生并且符合实体法的要求。总之,可以这样认识程序公正:相对于法律规范中体现的“实体公正”,它强调的是法律适用中的操作规程的公平;相对于审判所达到的“结果的公正”,它强调的是审判过程的严格和平等;相对于纠纷解决中情理与规则的综合平衡所追求的“实质公正”,它所强调的是规则所体现的形式合理性。因此,程序公正理念就是在不否认实质公正或实体公正的价值的同时,强调程序的优先,或者说是以程序为本位。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

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均对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作出明示或暗示的判断与取舍。一种极端的作法是片面追求实体公正,忽视程序公正。一言以敝之,无论程序如何,只要结论是公正的,就是司法公正。这曾经是大陆法系国家诉讼制度的传统之一,学者称之为“结果公正观”。我国的诉讼制度也曾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另一种极端做法是片面强调程序公正,甚至以牺牲实体公正也在所不惜。这是普通法系国家在重视程序规则的司法传统上发展起来的4.如何阐释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学者们在理论上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对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缺乏程序公正的法治是失却理性选择自由的法治,是难以协调运作的;缺乏实体公正的法治是失去灵魂的法治,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因为程序公正的兴起是尊重人的尊严的原则及公民权利在司法领域内的反映,并且程序公正存在的目的在于以正当的程序解决社会纠纷。因此以程序公正为重要内容的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体制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标志之一。我们在理解上要坚持以下两点,以避免片面性的错误。第一,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程序公正隐含了司法公正的目的;第二,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存在着高度依存关系,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程序公正。司法公正除了特别重视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外,对程序的结果也是非常关心的。虽然程序公正隐含了司法公正的目的,但是程序公正本身只是为司法公正提供了前提条件,司法公正的实现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的配合,例如司法独立、高素质法官群体、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二、程序公正的构成要素

我国学者对程序公正的构成要素的理解是分别以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程序为出发点的,且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三要素说。有学者主张,“程序公正的实现决定于这样三个要素:A. 冲突事实的真实回复;B.执法者中立的立场;C.对冲突主体合法愿望的尊重。”5(2)四要素说。有学者提出,程序公正与否的评断标准有四:A. 当事人地位的平等;B.权利义务相当;C.排除恣意专断;D.程序合理。6(3)五要素说。有学者认为,为了实现民事诉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程序应当符合五项要求:A.程序规则的科学性;B.法官的中立性;C.当事人双方的平等性;D.诉讼程序的透明性;E.制约与监督性。7 另有学者认为,确定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最低标准应当从两个方面、五个原则入手:一是实现一般公正的诉讼构造,这方面的标准有法官中立原则和当事人平等原则;二是实现一般公正的动态过程,这方面的标准主要有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公开原则和程序维持原则。8(4)六要素说。有学者主张,刑事审判程序的最低限度公正标准主要在六项:A.程序参与原则;B.中立原则;C.程序对等原则;D.程序理性原则;E.程序自治原则;F.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9另有学者认为,现代法治社会对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程序的民主性。B.程序的控权性(或从人权角度看)。C.程序的平等性。D.程序的公平性。E.程序的科学性。F.程序的文明性。10 我们认为,讨论程序公正的构成要素,既要参考人类社会法律制度文明所体现的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又要结合本国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在我国现阶段,司法程序公正的构成要素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官的中立性

程序公正首先要求法官处于中立地位。法官中立常常与程序公正划上等号,其原因在于法官是诉讼的主宰者,法官中立是程序公正实现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法官中立是相对于案件和当事人而言的,它表明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司法距离,对案件保持超然和客观的态度。法官中立不仅是对法官品行的要求,同时也是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美国学者戈尔丁认为,中立有三项规则:其一、任何人不能作为有关自己案件的法官;其二、冲突的结果中不含有解决者个人的利益;其三、冲突的解决者不应有对当事人一方的好恶偏见。11总体而言,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是针对于裁判者自身的资格与要求,应属静态中立的范畴。而法官的中立性在审判行为上也有要求,即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这就是所谓的动态中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官不能代行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二是对当事人双方开展的合法诉讼活动,法官都应允许和尊重,不能偏向一方而慢待、忽视或压抑另一方12.

(二)当事人的平等性

当事人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的派生。倡导法律公正的近代资产阶级首先便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作为反封建的旗帜。在诉讼法上则设定了当事人平等的规则。当事人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程序公正程度的公认的天平之一。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平等是一项基本原则。一般认为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这是“静态的平等”,指的是当事人双方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在立法上的分配;二是法院平等的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这是“动态的平等”指的是法院或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给予各方当事人以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各方的主张、意见和证据给以同等的尊重和关注。

(三)程序的科学性

以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司法程序就是科学的司法程序。只有科学的司法程序,才能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完整地实现司法程序的目的,才能符合法律行为的客观要求,才能实现程序的效益,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程序科学性的基本内容是:裁判者据以制作裁判的程序必须符合理性的要求,使其判断和结论以确定、可靠和明确的认识为基础,而不是通过任意或者随机的方式作出。在“神判”、“天判”或以“占卦”、“宣誓”、“决斗”等方式进行的司法程序中,之所以没有公正性可言,就是因为其程序缺乏科学性。程序科学是就程序的技术因素而言的,其内涵十分丰富。因为程序的公正性需要相当多的技术性因素的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程序设置科学,有利于发现真实,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有利于实现程序目的;二是证据规则科学,即科学地规定如何举证、如何认证、如何排除非法证据等;三是能够在程序公正与效益之间取得合理平衡。关于程序规则的科学性与程序公正之间的关系,学者顾培东认为“实质上,在解决社会冲突这一特定的领域内,程序的公正性与程序的科学性是同一实质的不同概念。程序的科学性不仅仅是对诉讼的一种技术性功能的评价;程序的公正性也不只是诉讼程序的政治特征。”13这种观点尽管不无偏颇(比如,科学的程序要求符合效率与效益原则,但违反这一要求的程序不一定是不公正的),但从强调“程序的公正性需要相当多的技术性因素的支持”的角度来看,无疑又是正确的14.

(四)程序的公开性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公开审判被作为实行诉讼革命的口号之一得到了倡导。它既是保证诉讼公正的程序要素,同时也被视为司法审判民主化的一个表征。英国有句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只有这样,争端各方才能确信自己受到了公正的对待,社会才能肯定法律“给予了每个人应得的权益”。“秘密裁判”、“黑箱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只有程序公开,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才能防止司法专横与擅断,发现和弥补诉讼不公,并消除当事人的不满,利于纠纷的解决。诉讼程序保持公开是防止司法专横与擅断,发现和弥补诉讼不公的有效途径。

(五)程序的参与性

程序的参与性在英美法系中又称“获得法庭审判机会”,指那些权益可能会受到裁判或诉讼结局直接影响的主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制做过程,并对裁判结果发挥富有成效的影响作用。程序的参与性有下列几项基本要求:一是程序参与者的行为必须是自主、自愿的;二是程序参与者应当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制作过程;三是程序参与者应用充分的机会参与诉讼活动并有效影响裁判结果;四是程序参与者应在参与过程中人格受到尊重,并受到人道的对待。依上述要求,在涉及当事人利益、地位、责任或权利义务的审判程序中,应切实保障其具有参与该程序以影响裁判形成的程序权利;裁判做成之前,应保障当事人能及时、正确地提出诉讼资料、陈述意见或辩论。未被赋予这种机会的情况下所收集的事实及证据资料,不能直接做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六)程序的及时性

程序的及时性是现代司法制度特征之一—效率的同义语,体现了国家、诉讼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诉讼过程和结果时间上的期望与要求,关系到司法的公信度。程序的及时性往往与合理的时限联系在一起,因此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反对拖延,所谓迟到的正义等于非正义;另一方面也反对不合理的求快,所谓欲速则不达。从静态层面而言,法律规定了诉讼活动的时序和诉讼时效。时序是诉讼活动的先后顺序,体现了公平、合理和有条不紊的要求。诉讼时效是对诉讼活动时间的限制和规范。从动态层面而言,程序的及时性包括及时立案、及时审判、及时执行。

(七)程序的安定性

诉讼程序之所以存在,主要是排除肆意与无序,从而保障法律实施的稳定和权利实现的平和性。程序的安定性是指诉讼行为一旦生效之后要尽量维持其效力,不能轻易否定其既定结果,体现了司法的权威和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当事人不会简单地进入程序,而是程序的安定性本身使得他们对实现自身的实体权利有了相当的预测性,认识到了利用程序可以实现实体公正的价值。一切程序参与者都受到自己的陈述与判断的约束,事后的抗辩与反悔一般都无济于事。上访、申诉虽然可以创造新的不确定状态,但变动的余地已经大大缩小。如其不然,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均处于不稳定的诉讼状态中,诉讼活动缺少应有的目标和准绳,公正就无法得以保障。

(八)程序的保障性

程序是否公正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即制约与监督,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制约与监督表明诉讼法律关系中多种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合理的制约与监督是程序诉讼公正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了保证程序被公正地应用于司法实践,防止司法权的滥用和专断,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需要在内外部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正如罗伯斯庇尔所言,“诉讼程序,一般来说,不过是法律对于法官弱点和私欲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已。”15显然,制约与监督有利于优化诉讼中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优化诉讼结构,从而保证程序公正,并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三、程序公正在中国的实践

(一)司法实践的现状说明程序公正的必要性

正如大陆法系国家诉讼制度的传统16,我国司法实践中,追求实体公正重要,追求程序公正次之的现象普遍存在。法院评判某一诉讼结果公正的标准一般是看是否按实体公正的规定判决,很少关注程序公正问题。由于只强调程序的形式或工具作用,因而便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否定程序公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法律规范上的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相当突出。首先,立法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程序(法)的手段作用,忽视程序(法)的独立价值。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惩罚犯罪,保护……制定本法”,丝毫没有肯定诉讼法实现程序公正的作用。刑事诉讼法如此,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也大致体现了同样的宗旨。其次,法律规范中,体现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 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这就意味着,如果原判决虽然违反某些法定程序,但未影响案件正确判决(实体公正),上诉人所得到的结果极有可能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只有当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并影响到案件的正确判决(实体公正)时,法院才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受关注的是实体判决的正确与否,似乎程序违法问题不大。迄今为止,我国程序法中尚无违反诉讼程序规范的法律后果的规定。法学告诉我们,任何法律规范,都要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遵守者产生肯定性法律后果,受法律保护;违反者产生否定性法律后果,受法律制裁。实体法律规范几乎都有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规定,而诉讼法中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客观上造成的印象是实体法是硬的,程序法是软的,遵守与不遵守没什么两样,这就大大降低了程序法的价值。此外,我国大量部门法中还缺乏操作性程序要件的规定,不得不通过司法解释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2)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现象更为严重。在不少地方的不少法院,许多程序制度并未得到全面、准确的贯彻执行,如先定后审、强迫调解、自调自记、一人查证、放弃管辖权、超期立案、超期送达、随意延长审限、不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等等,不一而足。令人不解的是,以上轻视程序的行为却并未受到应有的惩处。(3)守法上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令人担忧。在社会公众看来,甚至包括个别司法人员,所谓遵守法律就是指遵守实体法,程序法律意识极度淡薄,违反程序法不认为是违法17.

其实,正如一些法学家的论证,“程序公正”是法治的标志。我们要最终实现法治的理想,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两大价值目标、完成从传统司法制度到现代司法制度的转变,至关重要的一种价值—程序公正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需要确立程序公正的理念并以此作为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程序公正原则具有某种局限性

在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司法是实现法治的重要环节。司法公正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两大目标之一,是全部司法活动所要追求的终极价值取向,程序公正是引导和保障司法公正的手段和途径,处于从属地位。当我们主张借鉴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制度时,实际上只有始终把握依法治国的方略,把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联系起来,把握程序公正与司法改革联系起来,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说法治是以“程序公正”为其标志的话,那么,也由此决定了其自身的局限性-这就是贯穿法治运作过程中的永恒矛盾:法与情理、规则与价值、法律规范与道德及其它社会规范之间冲突和矛盾。无论从理论的逻辑上看,或从实践的经验上看,程序公正也不是完美的。实行程序公正,意味着有时候个案中的实质理性和实体公正会被排斥;意味着有时候人们会面对令人烦恼的、近乎于繁文缛节的手续;意味着有时候法律会无可奈何地坐视某些美好价值被破坏,却在客观上保护了某种邪恶。例如,法律可能批准了“陈世美”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背叛,或仅仅因为证据不足而开释了一名“真正的罪犯”。面对程序公正可能导致的弊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拒绝了程序公正,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加惨痛。要建设法治国家,要实现司法公正,要完成诉讼制度改革,就必须容忍和承受程序公正的局限性。

(三)程序公正与其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矛盾

对于既无法治传统,法制尚不健全的中国,确立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制度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当前,以程序公正为目标的诉讼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其效果尚未显现,但程序公正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露。程序对司法中的恣意和滥用的抑制效能却并没得到信任,而宁可依靠外在监督机制和对法官行为的行政性管理;我们不相信严格的程序能够抵御司法腐败,也不甘心经过这些程序后,就必须承认自己所不满意的判决也是“公正”的;人们习惯于把败诉的原因归结为审判不公,而不会认为应该由当事人自己来承担诉讼风险;我们仍然执著地追求实质的公正,要求法官的判决符合社会的公正标准18.总之,我们的社会意识还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公正观和价值观,诉讼制度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大。

四、结  语

程序公正并不仅仅是指程序法本身的完善与否,而主要是指一种观念或价值取向。尽管随着三大程序法和有关执法程序的制度不断建立健全,程序公正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接受程序公正的理念显然仍需要一个过程。正因为考虑到程序公正实现的渐进性,我们看到法院在诉讼制度改革中是谨慎的,尽量在现有程序法的框架内,出台有关规定和措施,使程序公正与社会现实相互磨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有关司法解释,地方法院也开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系统实行案件流程管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颁行《关于在审判中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讼权的意见(试行)》。目前进行的诉讼制度改革正进一步向强化程序方向迈进,即通过各种程序性环节的规范化操作和明确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不断增加审判的公开性,从而有利于避免法官的恣意和擅断,减少法律外的因素对法官的影响,体现法律的神圣、法院的形象和审判的公正性。所有这些使“程序公正”以一种可见的制度和程序体现出来,因此得到了社会的积极评价。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确立程序公正的观念并以此作为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理念。程序公正的实现是一场渐进性的改革,今后诉讼制度改革仍需将重点放在程序的合理设计和遵守上。只有包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得以实现时,法治才不至于沦为空话。“量变”已经开始,“质变”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2 参见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80-83页。

篇9

[关键词]  法治国家;和谐社会;司法伦理;司法公正;社会正义。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社会,而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是司法行为的最终追求,也是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最后目标。然而,据社会调查,人们对国家司法人员的信任程度“非常信任”的占5. 98% ,基本信任的占31. 6% ,表示不信任的占16. 6% ,不很信任的占20. 95%,还有表示因人而论的占30. 76%。[ 1 ]人们对国家司法人员的这种低信任度表明,我国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恰是能否实现公正司法,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因素。因而,针对我国司法人员伦理道德的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司法伦理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公正的平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司法公正,这是当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任何公正性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无道德就无公正。从这个角度说,司法公正的伦理价值就在于其公正性,公正是谈论司法合理性的一个必需的道德维度。按照法理学的要求,司法如果失去了公正,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说,公正司法,对每一个法官而言,就像阳光对于每一个人那样,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但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司法不公正的现象(如湖北省的“佘祥林案件”) ,原因之一就是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不能与司法公正的要求相一致。事实上,由于司法的性质所决定的,司法人员应当比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司法人员自由裁量行为就直接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而司法人员自由裁量行为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是司法人员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水平,因而司法人员的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内容。

尽管司法人员的德行对于司法活动保持公正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司法伦理道德现状还存在种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司法过程中存在各种社会力量对司法行为产生干扰,影响到司法人员进行独立的司法判断,一些立场不够坚定的司法人员就容易受其左右;另外由于司法机关在行政上对政府的依附,造成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干预;再有,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索要或收受财物,进行权钱交易,严重地影响了司法人员执法的公正性。因此,惩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清廉、司法公正,需要建立一套很好的司法伦理准则和执行这套伦理准则的机制。

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和终极性的权力,它对争执的判断和处理是最后的和最具权威的,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它代表社会公正。如果司法腐败,则人们最终说理的正常渠道被堵塞,社会公平和正义则必然丧失。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的:“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2 ]所以一旦司法不公,对社会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打击的将是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因此,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公正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论文格式]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司法伦理道德是由社会阶级结构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时有不同。“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因此,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公正原则。

柏拉图说过,“正义,总是从自己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出发赋予公正以不同的意义和模式,这就使得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 4 ] ,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正观认为奴隶制是公正的, 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正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正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正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因人而异。”[ 5 ]这就说明,公正作为一种调节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乃是属于价值和价值评价的范畴,因而处于不同社会和不同利益关系中的人们对公正原则的具体规定往往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公正观,产生了不同的关于公正的理论。

事实上,公正作为一个规范的概念,本来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与自身所拥有的利益相符合的正当关系或行为。司法公正既是司法活动的价值目标,也是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从人际伦理的视角来看,司法公正首先就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标准。同时,司法公正与法律权威是相互相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的权威要靠司法的权威来体现,司法的权威要靠司法信誉来实现,而司法信誉的树立,靠的就是司法机关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通过公正司法来赢得。所以司法人员应该从追求正义的目标出发,按照法的精神及其原则公平合理地处理事务,在一定范围内修补立法的漏洞,矫正立法的缺陷,实现法的正义。

(二)人性原则。

以人性角度来看,司法活动必须坚持人权标准,司法道德伦理建设必须坚持人性原则,做到以人为本。联合国各会员国一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一开始就申明: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司法的终极目的是指向人权,保护人权,尊重人的尊严。司法制度的人权保护目的要求司法公正应符合人权的标准。每一个司法人员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人权意识:即在道德领域中,存在着好人和坏人之分,但在人权理论中不存在好人和坏人享有不同的基本人权。对于任何人,人权理论和实践都不应该存在双重标准,否则,法律和政府就会成为一部分人压迫和摧残另一部分人的工具。

司法伦理道德的人性原则也正体现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最基本的伦理信条。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人性原则就是要求司法人员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尊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对犯罪嫌疑人、被除告人以及服刑人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力,维护其尊严,以公民和当事人为其主体,不能将其置于被处置甚至被凌辱,任由宰割的地位,要让当事人始终感到有一个公正、透明的“法的空间”存在,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而进行非歧视性、人道性、理性化的执法行为。

(三)平等原则。

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平等原则是与宪法的平等权原则相契合的,即公民在法律面前要一视同仁地受到平等对待,不分性别、种族、职务、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都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不允许有任何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不允许有任何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权,这体现了司法活动作为公权运用的特殊活动的一种特有的维护平等价值的伦理精神。如在“民告官”的行政案件中,由于行政机关处于管理者的位置,老百姓处于被管理者位置,两者在法律面前平等地位受到的挑战最大。

另一方面,司法公正的平等标准作为一种伦理价值标准,还蕴涵着浓厚的道义内涵,其中所蕴涵的扶危济困的伦理精神也成为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如对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减、免、缓交诉讼费用,使孤老残幼平等行使诉权成为可能等等,就是践履司法公正的平等标准的现实表现,也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

(四)理性原则。

司法公正的前提是司法的理性, 司法伦理道德建设的理性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能够依靠其所有的智慧和道德力量准确度量各个案间的差异,并依据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作出理性的适当的判决。司法的公正一是导源于司法程序的公正,即司法活动要运用司法理性来运作司法过程;同时表现为司法实体的公正,即司法活动必须坚持事实认定的客观性、司法判决的合理性、刑罚适用的节制性,保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正、合理地司法,也就是运用司法理性作出正确的判断。

当然,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除了应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给司法人员遵守司法伦理规范以外部约束;建立有效的责任与奖励机制,培养司法人员遵守司法伦理规范的自律性;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伦理观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司法人员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1 ]廖申白,孙春晨。 伦理学新视点- - 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64.

[ 2 ]培根,水同天译。 培根论文集[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193.

[ 3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6.

篇10

【关键词】政治教学 公正意识 有效路径

从高中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时代使命。政治教学在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着导向性和奠基性作用。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诉求。惟有公正,才能有效遏制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向人类社会蔓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维度发展学生的公正素养。

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

课堂是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公正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现行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中蕴含着培养学生公正意识的丰富素材,这些素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公正思维、培植学生的公正情感、形成学生的公正意志和行为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例如“必修一”中的“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个体诚信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济公正等诸方面的思考;“必修二”中的“公民行使政治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政治公正等诸方面的思考;“必修三”中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公正等诸方面的思考;“必修四”中“社会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劳动与奉献”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公正等诸方面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灌输,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辨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感受公正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探究。如在学习《政治生活》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唱红歌”,讲解政府如何为民办实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等知识,学生反而会难以接受。为此,笔者出示一些关于某些地方政府、职能机构在工作中“造假”、“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党和国家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中央在建立公正社会、完善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学生在这样的政治学习中更增添了一份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感受到促进社会公正应当从自己开始。

二、在政治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

尽管学生的公正认知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和公正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政治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形成公正认知的基础上而不付诸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公正而不履行公正,那么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的教育就不会产生积极功效。培养中学生的公正意识和能力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立而笃行。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探究性的活动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将培养学生公正意识和公正能力的课堂教学向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中延伸。学生在经历了主动的观察、参与、体验后能够发展和提升自我的公正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学“必修二”的《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笔者组织学生观摩村委会、居委会乃至镇区级的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人民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等活动,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对公正性的民主政治的理解和认识将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