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阻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阻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篇1

1.太原市晋机医院呼吸神经内科,山西太原 030027;2.太原市晋机医院信息科,山西太原 030027

[摘要] 目的 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0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照组(特布他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χ2=25.858 8(P=0.000 0),总不良反应率比较χ2=11.906 0(P=0.00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疾病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01-02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plus Terbutalin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Acute Exacerbation

YANG Huiying1 LI Wenhong2

1.Department of Breathing Neurology, Jinji Hospital of Taiyuan,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27,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Jinji Hospital of Taiyuan,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plus terbutalin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acute exacerbation. Methods 104 patients with COPD in acute exacerba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by terbutaline plus glucocorticoid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terbutalin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compar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χ2=25.858 8(P=0.000 0), comparing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groups, χ2=11.906 0(P=0.000 6), P<0.0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Glucocorticoid combined with terbut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acute exacerbation has exact clinical effect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Glucocorticoid; Terbutaline

[作者简介] 杨慧英(1975.2-),女,山西朔州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慢阻肺的激素治疗。

慢阻肺(COPD)是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一种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其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性杀手”[1-2]。为了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对104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部10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诊治指南》[3]标准,病程1.6~14年,平均病程为(5.3±1.1)年。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9.5±4.6)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9.8±4.9)岁。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特布他林(国药准字H10930059)雾化吸入治疗,2次/d,15~20 min/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经储罐加面罩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葛兰素制药公司,国药准字Y70129)治疗,该药50 U/喷,1次/d,100 U/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动脉血气指标。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血气指标有所改善,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临床症状也均有改善;无效:患者血气指标不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比较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常见慢性疾病。其与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的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系,致残率与病死率极高,全世界超过40岁人群发病率高达9.0%~10.0%[4-5]。慢阻肺的的确切病因尚且不清楚,通常认为和慢支与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原因都有可能参与慢肺阻的发病。已发现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包括了粉尘、吸烟、化学物质的吸入,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内因包括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遗传因素、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者儿童期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和生长不良的个体[6]。

临床上常常采取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解痉等方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多种有害的刺激因子导致患者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多种炎症细胞激活并释放各种炎症介质,破坏患者的肺实质与介质结构,使得其气道、肺泡损伤以及修复反复发生,导致患者肺内结构重塑,病情进一步加重,肺功能进一步恶化[7]。而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强的气道抗炎药物,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生成,将炎症介质的活性降低,诱导细胞因子产生,抑制细胞的免疫功能,使得气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抑制上皮细胞分泌粘液,发挥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应用,可以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减小早期复发风险,降低治疗的失败率[8]。该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8 8(P=0.000 0 P<0.05),证实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6 0,P=0.000 6 P<0.01),证实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疾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不良反应率,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瑞丰.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326-328.

[2] 杨芳伟.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21(3):139-140.

[3] 彭磊,范毕辉,陆剑豪,等.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03-304,342.

[4] 王昕,王桂平,马爱军,等.康复治疗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71-73.

[5] 罗登攀,张洪球,徐郁颖,等.慢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1):94-95.

[6] 向毅,刘宏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4):35-36.

[7] 杨翠霞.慢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212-212.

篇2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慢阻肺;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该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该症没有确切防治方法,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商品名称:易维适)具有融痰、排痰、消炎、增加纤毛运动等多种临床疗效,是治疗COPD的新药[1]。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COPD患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8.4±2.3岁,病程7~24年,平均病程16.4±2.7年,严重程度为COPDⅡ级15例、Ⅲ级25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对COPD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过敏、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吸氧、呼吸功能指导、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商品名称:易维适,由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00519,规格:0.2g*12s),0.2g /次,2~3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PaO2、严重程度分级、肺功能FEV1变化情况。

1.3疗效评定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严重程度分级改善为Ⅰ级,PaO2基本正常,FEV1增加3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10~75%,严重程度分级改善为Ⅱ级,PaO2基本正常,FEV1增加26~3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30~69%,严重程度分级改善为Ⅱ级,PaO2、F EV1增加1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严重程度分级无明显改善,PaO2、FEV1增加<15%甚至降低[2]。(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和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持续存在的疾病,常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而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若临床症状加重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功能迅速降低,若不给予有效处理,则会危及患者生命[3]。临床治疗上应积极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给予融痰、减少痰液分泌,促进排痰,减轻气道阻塞,缓解患者呼吸异常,预防肺功能恶化,保证PaO2正常,改善严重程度分级[4]。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联合治疗。本品为粘液溶解剂,主要成分为乙酰半胱氨酸,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粘度;同时还具有溶解痰液的作用,促进溶胶层分泌,降解黏液的黏稠度,降低痰液在气道上的黏附力,促进痰液排出;而且还可改善纤毛运动,增加纤毛清除率,改善呼吸道环境;另外巯基(-SH)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合成谷胺甘肽CTSH,保护呼吸道不受氧化[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乙酰半胱氨酸胶囊能够有效改善COPD临床症状,恢复肺功能。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促进排痰,减轻气流阻塞,其抗氧化作用也能缓解肺功能恶化,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郝月琴,张春富.露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09(12):15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12(08):147.

[3]雷霆,卢智会,王石生,等.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2(16):108.

篇3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性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易出现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中医分为3型,即痰浊壅肺型、痰热郁肺型、阳虚水泛型,其中痰热郁肺型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黄稠或白,呼吸气促,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苔腻,脉洪数或滑数。痰热清对其具有较好疗效。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采用抗炎等常规治疗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属痰热郁肺型)37例,临床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住院的COPD患者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53~72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6年),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指定的COPD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应用痰热清+常规治疗(控制感染、解痉平喘、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照组:32例,仍按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以外的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近期来未接受过激素、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痰热清(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4)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滴数每分钟不超过60滴,一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 治疗后(咳嗽、咯痰、气促喘息、口唇紫绀)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检查示FEV1/FCV<70%、FEV1≥80%预计值。无效症状无改善,肺功能检查示FEV1/FCV<70%、FEV1<80%预计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

2.2 两组症状改善比较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1]。

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中医“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每多首犯于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为咳,升降失常则喘,久则肺虚,卫外失职,六之邪反复袭肺,诱发本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以痰热壅肺,痰饮内停为其根本病机。以痰热壅肺为主要表现者,治疗以清肺化痰[2]。痰热清成份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功效为清热、化痰、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对寒痰阻肺和风寒感冒属不对症治疗范畴,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寒热辨证合理应用。经实验药理学研究,它对呼吸道病毒、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病毒具有抵抗作用[3]。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4]。从病程上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周期比较长,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反复使用抗生素常常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临床结果表明,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痰热清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联合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起效更迅速,缓解咳嗽、咯痰、喘促气短、颜面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肺功能改善更显著,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对是否能减少复发率、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存活期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治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2] 高益民,王忠山.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药学初步评价.首都医药,2004,11(12):44-46.

篇4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病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50-107岁,平均年龄为73.8岁。冠心病23例,脑梗塞1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慢支、慢阻肺15例,其中上述疾病中伴失眠者20例,顽固性皮疹1例。

2.治疗方法本组56例病人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从外周静脉经静脉留置套管针导入光针进行血管内照射1小时,同时给与低流量吸氧3-5ml/分,激光波长632.8μm,光纤端功率2.5mv,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10天为一个疗程。

3.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3天内症状改善为显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3-5天症状改善为有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5-10天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为无效4.讨论4.1老年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数由于心脑血管的痉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血管,或因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影响心脑血管供血、供氧而加重病理变化[1]。ILLLI利用光针将激光导入体静脉,对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进行直接照射,激活红细胞,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使血粘度下降,从而改善心脑等脏器的缺血、缺氧。我们应用ILLLI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率为75%,冠心病有效率为81%,说明ILLLI是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4.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支气管粘膜及粘膜下层以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一旦遇有感染、过敏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因此此病多见于老年人。而ILLLI治疗通过光化学和光物理作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其中可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运用这一原理,我们在临床上运用ILLLI对慢支及慢阻肺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篇5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疾病;慢性疾病;病情特点;中医治疗:联合国

【中国分类号】 R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03-01

引言:哮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自本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范围内均有关于该病的会议的召开和活动的举行。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案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患病等级,目前哮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长期治疗等,哮喘治疗方法被公认较为理想的有:负离子疗法和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

1. 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1什么是支气管哮喘疾病:哮喘(bronchial asthma)[2],一种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共同参与而形成的慢性气道疾病。哮喘疾病的发病特征是胸闷、喘息、干咳等。患者发作时会伴有哮鸣音且呼吸不顺畅,咳嗽时还会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可在数天、数小时至数分钟发作,发作时多有诱因。夜间、凌晨、秋冬季节发作机率较大。早期的哮喘可服用药物如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等自行缓解症状。患者自身的体质与其周围环境是诱发哮喘病发的两大主要因素。总结起来,它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1)哮喘是一种与气道高反应、气流受阻及呼吸道的症状相关的慢性炎症疾病2)气道炎症会引起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以及气管壁重塑从而导致气道气流受阻。3)哮喘发生的重要环节即患者气道对周围环境发生的抗原过敏的高反应性。为此,研究会曾指出:预防哮喘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全民呼吸富含氧离子的自然生态级新鲜空气。

1.2如何诊断支气管哮喘[3]:临床上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在接触到冷空气、物理、化学的刺激或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急剧的运动后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是咳嗽;其次在哮喘发作时,可听到双肺间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同时呼气相延长;再次喘息、胸闷及咳嗽等症状,在经过治疗后能得到缓解或可以自行缓解;最后排除其他能引起喘息、咳嗽或呼吸困难的疾病。临床上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主要针对无喘息、咳嗽等症状患者的诊断方式: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是运动试验呈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最大呼气流量昼夜波动大,一般是高于20%。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也得出一些探讨性的诊断指标:(1)气道反应性测定 吸入蒸馏水或是其他组胺药物,通过气道反应的高低来判断炎症的程度;(2)呼出气NO浓度 哮喘病患者,其炎症程度越高,呼出气体中NO得浓度也越高;(3)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浓度测定 临床实验证明血清ECP浓度亦与气道高反应性程度呈正相关。

2.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学进展

2.1检测肺功能 :肺功能的检测对哮喘的诊断意义重大。首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常见反应是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但是,目前"无气喘状态"的哮喘患者开始增多,这类患者显现的临床发应只有顽固性咳嗽或发作性胸闷,临床上称"不典型哮喘"。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入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除了支气管哮喘疾病具有临床反应是喘息、呼吸困难之外,还有良、恶性大气道肿瘤、声带功能失调、肉芽肿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哮喘的症状极其类似,因此,肺功能检测有助于避免因为误诊错失了哮喘治疗的时间。再次,极少部分感知能力较差的哮喘患者,对病理生理没有很大的反应或者反应迟钝,这类患者会因为自身的原因不仅耽误了哮喘治疗的时间,也打乱了医生预后的相关计划。最后,目前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盲目的经验主义,这会导致高估或低估自身的病情,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会左右患者对病情的认识,肺功能测量作为检测哮喘的标准能让患者认清自身的病情程度。

2.2测定气道无创炎症[4]:众所周知,哮喘是一种与气道高反应、气流受阻及呼吸道的症状相关的慢性炎症疾病,这引起了医学家众多学者对气道炎症测定的重视,气道无创炎症中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数据指标能判定患者哮喘的严重程度。

2.3对两类哮喘疾病的重视 :临床医学上,最难治愈与把握的两大类哮喘疾病:不典型哮喘和脆性哮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家加大了对这两种哮喘疾病的重视和研究力度。有一类咳嗽变异性哮喘没有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近年来医学界开始摒弃传统的长期服用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方法,旨在探索相对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还有一类罕见的哮喘疾病叫脆性哮喘,这类哮喘分为I型脆性哮喘和II型脆性哮喘,患者会大幅度急性发病且反复发作,较难控制。

2.4对慢性哮喘的分类 : 医学界与90世纪末期根据患者喘息程度、肺功能的水平等病情轻重的指标将哮喘疾病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III级和IV级,Ⅰ级为间歇发作哮喘,Ⅱ级为轻度持续性哮喘,III级为重度持续性哮喘,IV级则为中度持续性哮喘。

3.支气管哮喘治疗学的进展

3.1吸入治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所具有的优点是:药物所需剂量小、副作用小、作用性强等。缺点是其吸入疗法的装置,临床上常用的装置是压力型定量手控气雾剂,给与哮喘患者的药物通过该装置的辅助后,间接到达哮喘患者呼吸道的药物只有总剂量的10%左右了,而且这一操作还会对患者的鼻子、咽喉等局部部位起不良反应,而且本身操作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对于此,新型的吸入给药装置近年来也得到了积极研制。目前溶液吸入性平喘药物有:万利托、爱全乐、博利康尼等。临床上以上药物的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3.2吸入型糖皮质激素[5]:糖皮质激素受体有四大部分组成:转活化区、激素结合区、DNA结合区以及调节区。吸入糖皮质极速后,它可以以无活性的形式生存于患者的细胞浆液中,并与糖皮质激素的受体相结合、解离,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中的DNA结合区暴露出来,形成具有活性特征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而且它还可以根据哮喘的发病机制,对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多种细胞进行有效抑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疗哮喘疾病。

3.3β2-受体激动剂:依据β2-受体激动剂对治疗哮喘所发挥的作用的程度,分为:速效-长效类、慢效-长效类、速效-短效类以及慢效-短效类,典型性的药物主要有: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叔丁喘宁气雾剂、叔丁喘宁等。

3.4分阶梯治疗方案[6]: 对于间歇性发作的哮喘疾病推荐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对于轻度持续哮喘患者推荐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另需每日吸入定量的糖皮质激素;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建议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另需每日吸入定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及LABA;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推荐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另需每日吸入定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及LABA,除此之外,必要时还可使用白三烯调节剂。

小结[7]:除上述治疗方案之外,哮喘疾病的治疗还可使用基因治疗法、理气化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空气负离子疗法。临床上,II、III期哮喘患者使用人源性抗IgE抗体治疗方法也较为可靠。哮喘疾病的诊断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痰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等。医生在哮喘疾病的诊断时要考虑哮喘类似症状引起的心源性哮喘、支气管肺癌等疾病,以免误诊。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后的医学界在哮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可靠。

参考文献

[1] 朱慧志,季红燕,张念志,王胜,陈炜,杨程. 阳和平喘颗粒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哮证气道炎症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04) .

[2] 孙增涛,马佐英,郭思吉. 麻芩合剂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细胞成份的影响[A]. 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3] 许德金,王琦,许爱竺,许丽清,韩萍,陈志春,段晓波. 丹参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实验研究[J]. 冶金医药情报, 1991,(04) .

[4] 雷正一,王硕仁,鲁伟星,于维杰,郭维琴,廖家桢,秦红,赵悦茹,秦腊梅,王庆春. 黄芪对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04) .

[5] 沈自尹,施赛珠,查良伦,胡国让,陈素珍,陈伟华,周杏仙. 支气管哮喘采用补肾法防治及其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观察[J]. 中医杂志, 1981,(05) .

篇6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0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 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创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61岁, 平均年龄(71.4±3.5)岁, 慢阻肺平均病程(7.5±2.4)年;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

(1 mm Hg=0.133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0 mm Hg;均无机械通气治疗禁忌证, 排除深度昏迷、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肺大泡患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解痉、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糖皮质激素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选择面罩式双水平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模设置为S/T模式, 吸气相压力从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逐渐向15~20 cm H2O增加, 呼气相压力从5 cm H2O逐渐向6 cm H2O增加, 吸氧浓度为30%, 呼吸频率为20次/min。3~4 h/次, 2~3次/d。通气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呼吸机参数。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 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后, 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干湿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血气分析各指标正常, 可视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血气分析各指标部分改善, 可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等与治疗前比较, 无明显变化, 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 显效36例(72.0%), 有效12例(24.0%), 无效2例(4.0%), 总有效率为96.0%(48/50)。

2. 2 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患者PaO2为(51±7)mm Hg, PaCO2为(75±8)mm Hg, 呼吸频率为(27±5)次/min, 心率为(98±5)次/min。治疗后, 患者PaO2为(81±8)mm Hg, PaCO2为(51±4)mm Hg, 呼吸频率为(18±4)次/min, 心率为(85±2)次/min。治疗后患者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本次研究的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 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 胃肠胀气2例, 呼吸机对抗2例, 面部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疾病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 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症状, 该疾病的发生与职业性粉尘、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密切关系[2]。其中呼吸衰竭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机械性通气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 是一种利用呼吸机使患者气道和肺泡间形成压力差, 随后在压力差作用下促进患者呼吸, 使机械代替人体自主呼吸来辅助患者呼吸的治疗方法。分为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两种[3]。

在本次研究中, 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总有效率为96.0%, 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且治疗后, 患者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 改善效果明显。由此可知,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主要是通过面罩、鼻罩等无创人工气道来与呼吸机进行连接, 从而进行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改善了有创机械通气需建立人工气道来连接呼吸机的繁琐, 减轻了患者痛苦,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优势具体如下:①无创机械通气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 并促进其氧分压升高, 从而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 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②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 有效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因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等操作造成的感染问题, 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缓解其经济压力[4]。但值得注意的是, 呼吸机安装前需认真确定面罩固定情况, 避免因漏气现象造成人机对抗现象。

综上所述,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玉枝.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6):48-50.

[2] 王世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医学综述, 2010, 16(15):2394-2395.

[3] 尚东, 党晓敏, 杨岚, 等.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治疗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5(6): 824-827.

篇7

摘 要 目的:探讨慢阻肺稳定期社区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增加肺康复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

关键词 慢阻肺 康复锻炼 综合治疗

关键词 慢阻肺 康复锻炼 综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8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8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及肺功能减退,还可导致体重减低、骨骼肌萎缩等肺外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及肺功能减退,还可导致体重减低、骨骼肌萎缩等肺外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稳定期慢阻肺患者68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其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54~73岁,病程5~14年;每年急性发作次数2~6次;有吸烟史54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3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稳定期慢阻肺患者68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其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54~73岁,病程5~14年;每年急性发作次数2~6次;有吸烟史54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3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舒张支气管、祛痰等常规对症治疗,进行戒烟及合理膳食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具体措施有:①有氧运动: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行走、慢跑、爬坡、骑自行车、太极拳、健身操等。开始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30分钟,每次运动量以出现轻度气喘或轻度出汗为宜,2次/日,每周≥5天。②呼吸训练:采用腹式缩唇呼吸,以自主舒适,用鼻吸气,吸气时鼓腹;用口呼气,呼气时收腹,口唇缩成吹哨状,让气流通过缩窄的口唇均匀缓慢地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保持在1∶2~1∶3,呼吸频率每分钟10~12次,开始每次训练5~15分钟,2~3次/日,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③营养支持:调整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尽快将体重恢复到理想水平。④耐寒锻炼:根据体质情况,尽量坚持用冷水洗脸、擦浴,提高抗寒能力。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舒张支气管、祛痰等常规对症治疗,进行戒烟及合理膳食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具体措施有:①有氧运动: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行走、慢跑、爬坡、骑自行车、太极拳、健身操等。开始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30分钟,每次运动量以出现轻度气喘或轻度出汗为宜,2次/日,每周≥5天。②呼吸训练:采用腹式缩唇呼吸,以自主舒适,用鼻吸气,吸气时鼓腹;用口呼气,呼气时收腹,口唇缩成吹哨状,让气流通过缩窄的口唇均匀缓慢地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保持在1∶2~1∶3,呼吸频率每分钟10~12次,开始每次训练5~15分钟,2~3次/日,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③营养支持:调整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尽快将体重恢复到理想水平。④耐寒锻炼:根据体质情况,尽量坚持用冷水洗脸、擦浴,提高抗寒能力。

观察指标:①自觉症状改善情况。②肺功能指标,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观察患者肺功能状况。③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6分钟内患者尽力行走的距离,观察患者的活动能力情况。

结 果

结 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自觉症状、肺功能指标及6分钟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自觉症状、肺功能指标及6分钟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症状:①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②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③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④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喘息。⑤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稳定期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尽可能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减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症状:①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②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③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④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喘息。⑤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稳定期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尽可能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减退。

康复治疗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纠正营养不良起着重要作用。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腹肌及下胸部肌肉的协调活动,使呼吸肌做功效率提高,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腹式呼吸能增大膈的活动范围,提高肺的伸缩性,增大肺通气量[2];缩唇呼吸能增加呼气出口阻力,减慢呼吸道内压力下降速度,防止呼气时气道陷闭狭窄,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促进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有研究报道,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对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均有明显改善,能明显减慢呼吸频率,潮气量增加[3]。运动锻炼能增加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全身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4]。运动量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提高耐力更为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能长期坚持。

康复治疗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纠正营养不良起着重要作用。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腹肌及下胸部肌肉的协调活动,使呼吸肌做功效率提高,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腹式呼吸能增大膈的活动范围,提高肺的伸缩性,增大肺通气量[2];缩唇呼吸能增加呼气出口阻力,减慢呼吸道内压力下降速度,防止呼气时气道陷闭狭窄,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促进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有研究报道,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对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均有明显改善,能明显减慢呼吸频率,潮气量增加[3]。运动锻炼能增加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全身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4]。运动量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提高耐力更为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能长期坚持。

防治慢阻肺需要预防、康复、药物、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的长期干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是减缓慢阻肺患者病情发展、改善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经济有效方式。期干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是减缓慢阻肺患者病情发展、改善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经济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2 励建安.社区康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1-304.

2 励建安.社区康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1-304.

3 梁永华,黄美杏.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77-478.

3 梁永华,黄美杏.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77-478.

4 冯利君,易新华.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2010,25(3):212-213.

篇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最常见的是心脏的损害。本病在老年人中多见,患病人数较多,死亡率高,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西医通常认为本病的危险因素是个体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吸烟等,而且目前认为吸烟是主要的发病因素,病因是吸烟使支气管一皮纤毛变短,变不规则,纤毛正常摆动功能发生障碍,结果支气管黏膜对入侵气道的病毒、细菌、致敏物、异物等的清除作用大大减弱;长期吸烟导致气道局部免疫力下降,肺泡吞噬功能下降,为病毒、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反复感染导致炎性细胞浸润,气管壁损伤-修复过程反复发生,同时反复感染易诱发支气管痉挛,进而引起气管结构重塑、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形成,从而出现肺通气量减少,导致肺的换气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肺功能衰竭。在急性发作期,因感受病毒或细菌,出现肺部感染,从而导致炎症加重,进而造成支气管腔的进一步痉挛、狭窄或扭曲,管腔内痰液存留,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喘促、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急性加重。

中医认为本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其病因是病程日久,痰液郁结于肺,易感外邪,因久病必虚,因而血行无力,积而为淤,痰淤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降,从而出现痰淤阻肺之肺胀。因此本病每因感受外邪(风寒或风热)而急性发作。

笔者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背部膀胱经穴位拔游走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60例,女性40例;发病年龄60岁以下10例,60至75岁70例,75岁以上20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15.3年。大多合并有慢性病,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20例,心律失常5例,糖尿病20例,心功能不全30例,慢性胃炎15例。

1.2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第七版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吸烟及慢性咳嗽、咳痰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所有患者都有咳嗽、咳痰症状,都处于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促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呈黄稠痰,可伴有发热症状)。

2 治疗方法

2.1 拔游走罐:

(1)取穴:从大杼穴为起点,沿膀胱经走行至关元俞为止点,两边膀胱经同时取;这其中重要俞穴有: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宣肺,平喘,理气;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宽胸理气,宁心通络;主治:心胸烦闷,心悸,心痛,咳嗽等;

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健脾和胃,化湿;主治:腹痛,胃痛,水肿,呕吐;支气管哮喘。

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理中,和胃,降逆;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等。

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补肾纳气,通阳利水;主治:水肿,晨泻,喘咳少气等。

关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壮腰培元,通调二便;主治:腹胀,小便不利,腰痛等。

(2)操作方法:先采用常规闪火法把罐吸拔在起点上,然后稍向上微提罐体,顺势沿膀胱经走行向止点滑动,让罐体在操作中自然脱落,这样反复操作多次,使皮肤稍发红为止,不留罐。

(3)疗程: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4)禁忌症:背部皮肤有疤痕、皮肤病变、骨折的,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及有内脏肿瘤的禁止拔罐。

2.2 常规配合吸氧、抗病毒、抗感染、止咳祛痰等中西医治疗。

2.3 对症治疗:给予支气管扩张剂,重者加用糖皮质激素。

3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6.5天。出院指征:参照2001年4月美国国立心肺研究所(NHLB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急性加重期的出院条件。病人可以进食睡眠,不会因为呼吸困难而咳醒;临床状况己稳定,基本静脉用药己改为口服用药,原行走病人步行距离达到房间的宽度;病人及家属完全理解使用药物,吸入&2激动剂治疗需要不超过每4小时1次。

4 讨论

在COPD的治疗方面国际上的看法是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不管是那种治疗方法都无法改变肺功能的衰减过程。COPD出现急性加重期,大多是感受外邪引发伏痰,外邪入里化热,从而出现邪热、痰湿、瘀血互结,同时因本病患病日久,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减弱,导致肾气虚衰,肾不纳气,从而出现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最终出现咳嗽、咯痰、喘促、呼吸困难的虚实夹杂之症。因膀胱经是人体之篱籓,感受外后致肺气郁滞,而在本法治疗中给予在膀胱经拔游走罐,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或祛风清热之作用,从而祛除外邪,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同时在拔罐时对背部俞穴的大面积刺激,特别是对重要俞穴的刺激,可以起到祛痰止咳(肺俞、膏肓)、健脾和胃(脾胃俞)、补肾纳气(肾俞)等强壮脏腑、排毒之效,这样对COPD的合并的许多慢性病都可以得很好的调节治疗作用,在中西医的配合治疗下,对COPD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92-01

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该病患者肺功能持续减退,气急、缺氧、气道反应高、排痰不易,而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展,患者还可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而引起呼吸衰竭,危急生命[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采用雾化吸入方式,而由于氧气雾化吸入可在排痰的同时吸氧,因此受到了欢迎。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66.9±2.5)岁。

1.2诊断标准

患者均经病史、X线、CT检查,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且目前临床表现均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根据58患者感染的程度,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给予患者沙酊胺醇、布地奈德、安溴索等,采用高速的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氧气流量设定为6-8L/min,每天2-3次,持续治疗7天左右,根据患者病情可以调整治疗时间。

1.3.2护理方法

在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之前,需要在治疗前检查仪器的每个部位,连接管道必须紧密,避免在吸入过程中,患者因变换,导致管道连接不紧密,雾滴喷出,在治疗前向患者介绍选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原因,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及原理。避免患者因首次接触雾化吸入治疗,从而紧张、不安、恐慌等,并且向患者介绍雾化吸入选用的药物名称和作用,选用药物的原因,可促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并消除恐慌、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待患者准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协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嘱附患者深呼吸,吸气末时屏气,可以增加雾滴因重力沉积的几率,使气雾沉积入呼吸道,进入支气管及肺泡内。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拍患者的背,将手掌屈成弧形手掌,轻轻叩击患者的背部,从下至上叩击,从外至内叩击,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叩击3-5分钟。气雾量可控制由小至大,慢慢调整,直到患者能够耐受为止。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患者若出现剧烈咳嗽、面色青紫、憋气、心跳加快等临床症状,需立即停止,待患者休息15分钟后,再次开始雾化吸入治疗,直至药液吸完。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雾化吸入器要保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用完后,需要采用消毒液进行侵泡消毒。

1.4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痰液可轻松咳出,肺部听诊可明显发现湿性音减少;有效:痰液可比较轻松咳出,肺部听诊可明显发现湿性音有明显改善;无效:痰液咳出困难,肺部听诊可明显发现湿性音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定标准,详细记录患者自述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经过整理后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本组58例患者,显效46例,显效率79.31%,有效7例,有效率12.07%,无效5例,无效率8.62%,总有效率91.38%;非常满意49例,非常满意度84.48%,满意8例,满意度13.79%,不满意1例,不满意度1.72%,总满意度98.28%。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气流受限,其病情急性加重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并且未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该病由肺部毛细血管总面积的减少导致供血不足,引起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机体二氧化碳潴留,因此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与护理以祛痰、吸氧和抗感染为主。

雾化吸入为近年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COPD治疗方法,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有着多种雾化吸入方式,不同的雾化器或雾化吸入方式均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缺陷[3]。氧气雾化吸入为其中的一种,其基本原理为采用氧气作为驱动,利用高速的氧气流形成正压,使液滴被击碎为雾状,并且提供动力将其吹入患者气道,可深入气道以及肺部组织,起到较好的深度祛痰作用。除了以上优点,氧气雾化吸入另一大优点为利用氧气作为动力可以同时给患者吸氧,改善患者通气,缓解或消除缺氧状态[4]。并且湿润呼吸道,方便排痰,因此氧气雾化吸入为目前最常用的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式。

氧气雾化吸入主要采用盐酸氨溴索作为祛痰剂,其粘液溶解特性可较好的稀释痰液,抗氧化,抑制炎症,并且可以直接气道给药[5]。在施用过程中注意护理方法,循序渐进,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氧气雾化吸入可保证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本组58例患者,显效46例,显效率79.31%,并且总有效率达91.38%。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可见氧气雾化吸入治疗COPD拥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桂芹.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综合护理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354-355.

[2]鞠法红.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应对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2):229-231.

[3]徐向玉. 布地奈德与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及护理[J]. 海峡药学,2012,24(11):114-116.

篇10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慢阻肺;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五大疾病之一, 它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几乎所有COPD患者的肺泡壁被破坏, 由于小气道失去了肺泡对其的牵引支持作用, 造成细支气管管道塌陷、气流阻力增加, 使肺脏过度膨胀, 影响了肺脏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1]。随着综合康复在医学各个科室(神经、骨科)的开展应用, 综合康复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也出现在了呼吸内科, 并且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台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 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48例, 年龄为58 ~76岁, 平均年龄为65.3岁, 疾病分期:急性加重期44例, 稳定期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 观察组为49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5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稳定期27例;对照组为49例, 男性26例, 女性23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稳定期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吸烟史、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处理, 无统计学意义(P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吸氧等常规处理, 但观察组患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度过急性期后, 另外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有:①宣传康复教育:向患者宣教呼吸的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基本知识, 并向患者介绍目前的疾病情况,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了解, 向患者宣教康复治疗需要自我的管理控制力、自我督查力。②呼吸的训练:采用高效的腹式—缩唇呼吸方式, 其可有效的改善呼吸功能, 从而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一般常采用呼气时间:吸气时间=2:1的腹式—缩唇呼吸, 训练时间为10~15 min/次, 不同的患者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训练期间可以休息2~3次/d;呼气肌和吸气肌的训练, 选择一个容积为800~1000 ml的气囊, 先用力深吸气后, 在用力将肺内的气体全部吹到气囊内, 这样的动作重复3~5次, 且每日训练3~4次, 呼吸体操的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 提高患者的换气功能, 改善患者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是综合康复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③耐力训练:对不同的体质病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类型, 如太极拳、散步、体操、爬楼梯、慢跑、骑自行车等方式, 运动强度应该达到每个患者预计最高心率的60~90%为宜, 这样可增加机体潜在的储备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补充、合适的营养素比例, 一般按蛋白质:脂肪:糖类=1:1:3配比作为COPD患者的食谱结构, 这样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从而可以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起着不可被替代的作用。COPD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 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失望、焦虑、抑郁等问题, 所以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疾病, 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且能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护理,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共同治疗4周。

1. 3 评价指标 ①肺功能的测定:应用德国的JAEGER大型组合式多功能分功能测量仪, 分别测量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100%)、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②6 min步行测定: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 让患者在不引起胸闷、气短症状的情况下行走, 测量6 min后行走的最长距离, 休息10 min后再重复1次, 取两次距离的平均值作为记录结果。

1. 4 统计学处理 依据统计学SPSS17.0软件来分析数据,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的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 (P

2 结果

治疗前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VC、FEV1%、MMEF、PEF)、6 min步行距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稍有提高, 做统计学分析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 做统计学处理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即观察组经常规对症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我国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重, 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患者呈桶状胸, 膈肌位置下降, 活动范围受限, 所以该病患者的呼吸常常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这样虽然解决了患者的呼吸困难, 但增加了机体的耗氧量, 它由正常的2%提高到50%, 大大加重了心脏、肺脏的工作负荷。该类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 会逐渐的出现膈肌疲劳, 出现由于长期低氧造成的肺动脉痉挛和收缩, 即产生了肺动脉高压[3]。COPD患者通过做呼吸操可延长呼气时间, 增大呼气阻力, 从而防止小气道过早的陷闭, 消除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从而增加肺活量及肺泡通气量, 改善吸入其它分布不均和和低氧。有效的运动训练、局部肌肉训练、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改善呼吸肌的功能、促进呼吸肌的协调性, 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的训练可以增加肺脏的潮气量, 减少功能残气量, 减少机体做功, 避免呼吸肌疲劳, 并提高咳嗽能力, 增加排痰作用。而综合康复治疗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产生机制, 制定出来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治疗方法, 可以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心理上给予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 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呼吸功能, 恢复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本资料中, 通过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4], 做统计学处理后, 得出两指标的(P

参考文献

[1] 马桂荣.综合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3,15(2):309~311.

[2] 于碧磐,卢冬梅,雪梅等.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康复, 2010,25(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