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引言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高校在培养小学数学教师方面也应该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二、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特点突出,这种形势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素质提升,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不能达到课改要求。基于此,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制定统一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组织相关的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以及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等多方力量,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所需的数学知识等理论,梳理出小学数学教师所需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方向与依据。在制定培养标准时需要考虑其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具体实践。
三、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顺应形势发展,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高校的职前教师培养中,也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专业教学方式,依据教育发展形势不断进行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可以组织管乐团的学生吹响集合号,其他学生迅速到操场集合,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进行身体锻炼,还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另外,鼓励适当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数学类课程的内容联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展专业中数学专业课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初等数论、概率统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指导和研究能力,因此强化数学课程和学科体系构建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关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下,高校也应该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调整,小学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有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离散数学、高等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另一方面对原有内容采取了新的处理方式。这些变化对高效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内容及体系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在构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需求,不断进行数学专业课程比重的有机调整,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契机。
五、构建具有反思性、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要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师,仅教授一些显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教育实践以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因而,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加强其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数学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走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观察或是亲身实践,并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对所学内容进行体会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一般程序、基本策略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他们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教学的智慧。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中,可开设有关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观察、数学概念教学等主题实践类讨论课程,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一同梳理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探讨某个主题的教学设计、学习观察学生的技巧等,并且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实践中自己的想法、经验以及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促使他们在毕业后较快地融入教师教研活动之中,并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讨论中获得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知识经验,在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不断推进以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六、结语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也应该顺应形式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6-39.
[2]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7,(11):8-9.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篇2
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技术 英语课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83-01
1 前言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把许多书本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了,向学生传递了更多的教学信息和资源,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了。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目前,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有效的整合起来,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2 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以探索者的身份来学习,活跃思维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1 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堂环境最好是活跃、积极、民主的,这样的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课件上,使用简单的图片和文字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除了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之外,使用一些动态的图片或影像也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准备英语课件时,所提供的素材一定要形象生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2 为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感性认识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知识,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因此,学生通过它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安排学生为课堂的内容准备一些资料,如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和文字,也可以制作Flas,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知识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
2.3 实现了师生间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它的综合性特别强,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也比较有难度。平时,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就可以及时向教师发起对话,通过网络的传递性来获取知识,当然,自身在网络上查询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需要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练习,针对练习来对学生做记录,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评价,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这样双向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3.1 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
当前,英语教育已经关系到了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以及生存问题,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把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都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
3.2 教师教学要运用现代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广泛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把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等灵活地应用到课堂中。例如,在区别某些单词是英式还是美式时,就可以使用音频技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在教室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和一些英语的电影、卡通片等。
3.3 设计高质量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才能够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优质的教学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逼真的情境当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4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构
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一段录音进行播放,然后根据录音内容提问,让学生自由回答,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需要讲解的单词、短语、句子用幻灯片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针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出几道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好答案交上来,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安排能力强的学生课后制作PPT,上课的时候以文字、图画、音像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很大的不同,或许能产生不一样的课堂效果。
4 结语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地为研究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方法和策略付出更多的努力。
(大庆外国语学校,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参考文献:
[1]单厚娥.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英语教学[J].教育技术运用,2005(4).
[2]侯志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尝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根据新课标中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原则,我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能为学生创设充满情趣、充满竞争意识的愉快学生氛围,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技巧。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开设思维训练课。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一系列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案,选择媒体的最佳组合,适时适量地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教给学生。我在实验中,巧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变换出多姿多彩的趣味性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诱发其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一批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巧妙、表达独到的佳作便应运而生。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概念,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提出新的构思和新的方法,并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独创性。这种创新方法应用于作文效果甚佳。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写写日记,或对课文进行赏析,或训练几篇话题作文,通常是先讲讲方法,再安排学生写作,最后教师分析总结。这种做法较死板。而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则可使语文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
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然后有所感而写。并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逐步地进行写作训练。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更是得天独厚,大有可为。多媒体独特的优势让阅读创新教学如虎添翼。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征表现为思维的突破性发散性和灵活性。这三种思维支持着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使之带着提出新见解的目的去阅读课文。根据教材内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系列智力趣味训练题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也可引进与教材同步的课外佳作,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训练思维的广博性。
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语文活动课,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在教学的实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努力寻求多媒体的最佳组合,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形象、赏心悦目的立体教学情境,构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的活动结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以趣促学、乐此不疲,实现学生多方面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课程产生影响的实践,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我们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1.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影响向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老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信息化时代的语文老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2.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影响向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停留在单独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上,而应有机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
4.不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应重视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对高考策略的研究,否则在社会、家长与学生的多重压力之下,网络教学难免“逃生无门”。
总之,现代教育必将发生一次深层次的变革。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变革,并且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老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在变革的前列,担当时代的开拓者,把语文教学推向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湖南教育,2001.12.
篇4
论文关键词:有效整合,教师主导,学生的参与,交流沟通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初中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数学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中学数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更加生动逼真、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多媒体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怎么样合理有效的使用这些信息技术,用到哪些信息技术,才能真正的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一线老师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内容由黑板板书转换成幻灯片交流沟通,形成老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忙着又听又看的局面。教学过程需要尽可能的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要有条理的、逐步的、缓慢的展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课堂的生成性,还要考虑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如果一味的依靠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难以捉摸,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掌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我们的关注。
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用多媒体课件难以把教师的课堂上丰富的语言、生动的表情、灵活的手势等教学启发过程演示出来。而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的一些创造性思考都是做好的课件难以预料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往过程,多媒体课件无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的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等。⑵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随着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思维有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思维上是同步的,这样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教学内容往往瞬间呈现在学生面前,貌似课堂训练量大,但学生未必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例如,用课件演示例题、习题的解答过程时,要注意一步一步演示,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或者只在课件上显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在黑板上板书问题的解答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放慢教学的节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演算的时间,也避免了课堂上教师一味的点鼠标,缺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弊病。⑶关注情感,重视师生的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再好的音响设备也不能替代鲜活的教师语言,再好的课件也替代不了教师的生动表扬,当学生和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多媒体屏幕上时,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淡化了,思维碰撞也减少了,知、情、意、行的教育过程环节就脱节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去选择、设计、运用现有的各种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适时的开导、点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交流沟通,在讲解数学例题后,教师不可能知道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仅靠多媒体显然不能预料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教师有必要走下讲台和学生做些近距离的交流,形成师生互动,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⑷利用多媒体,寻找突破口,解决重点难点
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人们认识到: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为了评比而使用。同样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必须借助多媒体,即使需要使用多媒体也没必要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的使用应该用在突出重点处、突破难点处
例如,针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领会证明的方法,感受数学美,这是一个难点,借助几何画板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几何画板”作图优势、借助其测量和动态演示功能,运用不同色彩的合理搭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
二、针对不同课程,合理选用多媒体
数学教学本身学科的特点可以借助那些多媒体?那些教学软件比较适合于数学学科?不同的教学软件,具有个字独特的功能和应用优势。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考虑选用合适的多媒体。
2.⒈不同的知识领域选用不同类型的课件
“几何画板”、Excel、 Flash等都比较适合初中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强大的画图测量功能为几何教学创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良好环境,Excel为代数及概率统计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整合平台,Flash则在动画演示、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目前课堂上广泛使用的powerpoint只不过是电子黑板,并不能凸现数学本质。
像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以基本概念、预算、解题方法和步骤为主的实数、方程、不等式等,呈现的方式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选用powerpoint较合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些内容大都反映了数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比较适合采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辅助教学,也可以使用Flash课件。
在空间和图形领域。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轴对称以及圆的知识等,这些都需要演示图形动态变化特点的内容,应采用具有图形演示功能的课件辅助教学,选用Flash课件和几何画板课件效果比较好。
2.2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多媒体
以直观、静态概念为主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放弃多媒体而采用传统的板书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不断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些抽象的、动态的概念,就硬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直观、形象地加以展示,但重要的概念在老师的层层分析后一般还是应该板书,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定理、性质、推理证明、解题方法的教学,一般以传统的板书为主,这些内容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交流沟通,有必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分析、推导,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理解、记忆的过程,也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对基础薄弱,推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记忆、模仿和摘抄一些笔记。这个过程若用多媒体来演示,停留时间短,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妨碍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
而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与媒体相结合,问题的给出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或Flash的形式,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对学生适当的指导,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适当交流的机会,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必须有利于对数学的本质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对数学教学是锦上添花。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学科的角度,注重实效,有效整合,更好的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有事,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体育教育 有效性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正变得越来越富足,投入在教育方面的经费也逐渐增多,这对于新课程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当前很多中学在尽心新课程体育教学时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其教学有效性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有必要新课程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有效性。
1.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1.1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我们知道,中学教师的能力和理念会严重影响体育教育的质量,因为其思维和理念会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上体现出来,使得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由于教师的理念具有主观性,会导致其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出现下降[1]。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没有自主性,时间一长的话会使得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度降低,对其重视程度也降低,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2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由于学校财力不够或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设施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以及学习。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政府正在大力普及全国范围的九年义务教务,对于那些比较发达的省份或者城市而言,中学的体育教学设施正在大幅度的完善当中,但是对于那些欠发达地区比如西部各省山区的学校,体育设施对他们来说仍是一笔不小得负担。
2.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诠释
2.1应当关注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在判断体育教学是否有效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依靠的客观的标准,它主要是依靠人们的教学价值以及目标来进行判断。如果对于中学生的教学目标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则很有能会影响人们对于体育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在我们的传统体育方面的教学当中,教师一直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以及技能,其成为教师们关注的主要目标,相反那些更为重要的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心理却不是那么的重视[2]。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就明确的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诸如运动参与目标、技能目标以及心理健康的目标等等,这也说明了改革后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2.2有效教学主要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
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是一整套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万变不离其宗,体育教学的“效”主要还是得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面,最终要能够使得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能力以及体育心理素质方面有足够的进步。教师教学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应当是学生。
2.3体育的有效教学要有效益意识
具体的来说,体育教学不只是要求有教学效果,还要有效益。健康的身心以及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以后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新课程下增强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应当前体育教育的理念要坚决摒弃,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提高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手段。在新的教学理念当中,不仅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且还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给学生一定的自,从而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度。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适当的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学生既对于体育有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2扩充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我们看到的新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学生的那种选修科目,这与以往的必修、高要求的规定是截然不同的。选修可以使得教师在教学当中具有更大的弹性,使得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比如教师在制定课程时,可以根据各学生班级和实际情况的不同来制定教学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尽量丰富教学方法以及方式,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采取诸如竞争、游戏等教学方式来使得学生在娱乐的气氛当中进行体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3]。
3.3要在教学当中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学生的学习能否有效,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是否有平等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尊卑贵贱之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能够融洽的进行沟通。有研究表明,在教学当中如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越多,学生参与的程度越深,那么有效教学就更有可能实现,而和谐公平的氛围对此非常有帮助。如何营造这种和谐平等的气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①在教学时要多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生的组织。②教师自己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手段。③要记得情感的投入,保持和学生之间的顺畅沟通。
3.4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能否进行有效学习关键在于其是否有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合作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举个例子来说,某班级总共有36人,可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9个人,然后将这9位同学依照身高分到各个小组,然后再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性格、兴趣等等多方面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这样的分组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式的学习,然后各小组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这样其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
4.结语
在本文当中,主要对如何在新课程下增强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笔者认为,要增强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即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气氛以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笔者相信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雨.新课程下如何增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体育世界(下刊),2013(25).
[2]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5.
[3]胡五田.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6.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强调“因材施教”,因为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成功的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尝试参与问题设计
有些课文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参与问题设计,再围绕提出的问题研读课文。问题质量高、有价值,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由于这是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又对学生的提问加以肯定和鼓励,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尝试课文讲读与表演
有的课文几个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可先具体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试着讲解后面几个自然段。这样既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促使小学生专心听课。此外,有些需要表演的课文,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做表演,学生兴趣会更浓。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以个体尝试的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情景教学就是一种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热烈的情绪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提及的情感教学活动首先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学生的情感,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平等、愉悦、无拘无束的课堂情境。其次还体现在学生和教学教材之间的关系上。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现代教材突出图文并茂、接近生活化,教材的这种设置特点进一步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注意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而为语文课堂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氛围。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不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总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四、及时复习
复习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主要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适当的复习对于小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要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五、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学困生在一个班级中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作为教师,不能忽略贫困生,而是要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放慢速度学习,要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六、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教之一些切实有用的高效学习的方法,使之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搭建平台,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最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得到保障。目前,所有的一切还在探索当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展望未来,争取通过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曲珍.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18.
篇7
关键词:新课程研究;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走向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与培养现代化的教育人才成为人民普遍的需要与渴求。尤其是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手段逐渐融入教育因素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社会上关于新课程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的话题层出不穷,人们普遍把目光投向了新课程研究中如何实现高效的教与学当中,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定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案
首先,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教育者必须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兴的教育理念,实施现代化的教育方针。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处于接受者的地位。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不能够全方位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与换位思考,不利于创新思维的提出,也不利于培养先进的学生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理念,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型课堂,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合作能力、自主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培养自身的教学素养,更多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考虑,制定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案,敢于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在知识传授与行为教导方面这种新的时代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新的教育方案,通过知识性、趣味性的课题与游戏形式,营造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与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打造新型课堂。
二、创新教学思路,建构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思路是引导教学课程的重要支撑,先进的教学思路能激发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先进的教学思路也能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课堂氛围的营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管理也是紧密相连的。建构公正透明的教育评价体系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教与学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评价方式关乎优质课堂的打造。教与学是一对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概念,正是因为有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才会产生教师要教的必要。因此,构建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单纯地只重视教,也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如何学,而要兼顾二者的重要性。把二者放在同样的地位上,首先,在教师内部进行教师自评,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进行总结与反思,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讨论,针对教师的说课方面、组织活动方面、言语表达技巧方面、教务管理方面及师生关系处理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解决方案。教师自评是提升教育者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方式。
其次,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教学的评价,教师必须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听取其他教师和专家的点评意见之后,对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和课堂进行检测与评价,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制订先进的学习策略,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调整,并对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相互反思与鼓励,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三、更新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模式,制订适当的教材改革方案
新课程研究主要着眼于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新课程研究与改革中必须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普遍共识,教学过程如何实施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打造高效教学方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实践性的教学效果。高效教学方案要求教育者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中尽可能地取得最高的效益,从而满足社会基本教育价值的需求。教材的更新与完善是新课程研究中的重要版块,教材的编写者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及时变更和完善教材的内容,又必须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过于频繁地更换教材,也不要使学生养成对教材的依赖性。在检测教学效果的模式中,考试是普遍的形式,新课程研究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改革传统的检测模式,而是从更加人性化、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建立新兴的考试检测方案。
总而言之,新课程研究必须着力关注如何实现高效的教与学,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创建新的教学思路,建构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关注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才能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参考资料: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9.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几何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索c
几何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何教学,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几何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几何教学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传统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调,缺少互动
传统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会给学生讲解几何知识,然后把教材中的例子讲解一遍。虽然教师尽到了讲解知识的义务,但是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缺少灵活性。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导致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往往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时候,教师都是把理论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听,却没有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运用以及记忆的时候都会显露出较大的弊端。
3.课后练习缺少实效
传统的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后的习题或者其他的与教材中例子极为相像的例题。这样就会出现学生照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效。
二、提高初中几何教学效率的方法
1.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题引入灵活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优化教学模式,使课题的引入更加科学,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的知识引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农村房顶的三脚架或者电线杆支架等,都是有效利用了三角形,然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一下利用三角形的原因。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方式引入三角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角形知识,从而研究三角形的其他相关知识。
2.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提问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有哪些了解,通过这样提问,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会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清楚所学知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3.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想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除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外,还需要布置科学的作业,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巩固。要求作业与教材中的例题不能够过于相像,否则学生就没有了练习的实际作用。例如,在学习《两直线平行》的时候,教师在布置证明两直线平行的作业的时候,应该包含多种情况,例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只有进行一些包含多种因素的例题,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当然,教师对于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准确而明确的答案,使学生在完成后能有所参照,保证作业布置的实效。
综上所述,只有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几何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研究,加强书本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初中数学几何知识。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顾蕾.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几何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0).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师;教科研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监控,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一点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困难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大。自2001年秋开设小学英语以来,通过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师资情况非常严峻,近50%的教师只经过短期英语培训,70%的英语教师是兼职,80%的小学英语教师跨课头,很多学校都是一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三、四个年级的课,甚至还有几个学校共用一位英语教师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师资情况和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迫切要求,如何让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即充分认识教科研活动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大作用。虽然广大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也更轻松,更愉快。
二、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即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负担得到了减轻;别的教师来学习,这种成果便得到推广,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辽宁省东港市的小学教师姜兆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仍过不了常用字的识字关,就和另外两个老师一块研究,用我国“千字文”、“三字经”的思路,把常用字全按现代语法词汇,编成“四言”、“五言”、“七言”体裁的课文,让本校的小学生去学,结果学生不仅识字速度大大提高,小学毕业生即兴作文水平还超过了初中一年级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关注和帮助,定名为《韵语识字法》。现在不仅全国31个省市广为传播,而且传到海外,成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手段。所以题目小并不能说明研究没有意义,试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汉语拼音在音标教学中的正迁移研究》哪一个更适合教师作为研究课题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不可求大求全。
三、善于积累
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专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纱,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注重积累,研究素材。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就是在平时较为深入地观察、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作出必要的记录。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去分析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理论解答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无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单独搞研究。如对《大班教学下小学英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研究,这本来就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果我们把平时的观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进行记录和不断总结,也许就会发现某种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教育科研时也因有自己的丰富资料为基础,而使科研进行得更顺利,效率更高,结果更有说服力,研究更有意义。
四、注重实践
目前,教师的教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实效性差,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参与教科研作为一种时尚,或仅作为自己职评、评优等得分的需要,这样的“教科研”,往往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另一个弊端是教科研成果异化,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一谈到成果就是写论文,把论文等同于成果,导致教科研课题研究缺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质性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改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教科研论文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而后成文,才是科研论文。因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这类文章不是科研论文,浅谈、深谈都是“谈”;“观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有感”等,这类文章也不是科研论文,感想、体会都是“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等,还不是科研论文,你见、我见、大家见,都是“见解”。不“做”是出不来科研论文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铺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着许多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让科研走进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只有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着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才能有效展开,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减轻我们教学负担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一定要注重课堂实践,真正“做”出而不是“说”出、“想”出、“见”出其成效。
五、团结合作
这里的团结合作主要指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学校进行教科研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信息和经验通过同伴互助式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使其价值最大化。比如:课堂教学中的小灵感、教授某个难点的小窍门或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这些点滴经验在孤军奋战中是享受不到的,而在同伴互助中却可实现彼此的互补共进。同时,帮带式的同伴互助还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教师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势单力薄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发扬同伴互助的团结合作精神,搞好我们的教科研工作。
六、完善自我
篇10
“把语文还给语文”,这是我国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这是顾老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严重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和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创设种种教学情景,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了,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合作-探索-交流”,而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笔者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飨同仁。
1.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
每个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每个课时都有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和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蕴含哲理的特定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本课的教学录像带,把学生带入到小女孩当时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得以震撼,为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又例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一边用挂图展示桂林山水如画般的风景,一边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 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圣地――桂林去游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进入了迷人的画卷,你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学习中,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注重朗读和说话训练,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敢于展示自我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方式,无非就是积极参与读、说和演等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和空间。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注重朗读,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来创设较为真实的课文情景,融入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和或思等情感,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看该诗的教学挂图,了解诗人去友人园中观赏春色,主人不在,园门紧闭。这本是一件十分扫兴的事,可是当他抬头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想像满园春色,感到很快慰。接着组织学生朗读,学生朗读的心情由严肃变得轻松愉快,把诗人由扫兴转为高兴、欣慰的心情朗读了出来,既很好地理解了古诗,又充分地展现了自我。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乐而动情,继而情动,较好地展示自我。
3.拓展课堂,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延伸语文教学
- 上一篇:班级管理之道心得体会
- 下一篇:能源管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