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

篇1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引入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资料188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其中对照组儿童通过传统保健模式进行保健,观察组儿童在进行传统保健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措施。对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同时观察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儿童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儿童,二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引入适当的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保健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儿童保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一同不断地提高,对健康的要求和关注的程度也随之提高,从传统观念中的“有病治病”逐步转向现在的“无病防病”的新理念[1]。为了对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引入到儿童保健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依据,使儿童保健能够为儿童带来更到位的保障,能够更广泛地应用和被接受,我们抽取了2009年5月~201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8例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资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传统的保健模式和传统保健基础上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保健方法,对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行为状况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到2010年2月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188例。其中男98例,女90例;患者年龄为1.8岁~8岁,平均年龄3.6岁。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其中观察组,男50例,女44例;对照组,男48例,女46例。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体重、等自然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将188例儿童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其中对照组儿童主要以传统的保健模式和体检进行保健,而观察组儿童在传统保健模式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的引入。对两组儿童保健后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1.3 保健措施

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保健模式,以体检为主;观察组儿童在观察组措施基础上,对儿童的神经行为进行检测,严格填写心理发育检查表和婴儿气质量表,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2

【关键词】

开胸手术;健康教育;肢体功能;护理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开胸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此手术创伤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血管、神经及肌肉等功能,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肩部功能低下,上肢功能运动障碍等。本文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护理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你那3月肺癌实施开胸术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0岁,平均(48.3±7.2)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40~69岁,平均(49.1±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胸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相关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在开胸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患侧上肢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让患者理解患侧上肢进行日常活动对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术后主动用患侧上肢活动;术后帮助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帮助患者进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②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术后当天进行手指运动,从患侧的拇指开始,进行屈伸活动;术后前两天对患侧肘关节进行锻炼,如用患侧上肢刷牙洗脸等;术后第3天对上臂进行锻炼,运动时要对患侧上肢进行保护,可采用健侧手托住患侧的肘关节,做上肢上举运动;术后第4天对患者肩关节进行运动,可逐步完成患侧手放在枕部,试图触摸对侧耳朵;术后第5天开始对肩关节的外展、内收进行锻炼,以不疲劳为度;术后第6天对肘关节、肩关节进行综合运动,如摆臂运动,上肢上举动作等。③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周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舒缓患者不良情绪,耐心详细向患者讲解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随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让患者熟练掌握功能锻炼方法。

1.3 患侧上肢功能评定标准

患者术后7 d,上肢上举>100°,肩关节旋转度恢复正常范围,洗漱、端拿餐具没有困难,为优;患者术后7 d,上肢上举>80°,肩关节旋转度恢复正常范围,洗漱、端拿餐具没有感觉到费力,为良;患者术后7 d,上肢上举>80°,肩关节旋转度恢复正常范围,洗漱、端拿餐具感觉费力,为可。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后,没有患者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对照组30例患者中,其中5例出现上肢功能障碍。观察组干预后患侧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为96.7%,对照组干预后患侧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为73.3%,两组患侧上肢功能评定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癌开胸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等原因,患者会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手术创伤所致,手术创伤大,影响了正常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功能,导致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其次是患者心理因素,患者可能会认为术后活动会影响切口愈合或者会发生出血,患者不敢活动上肢[3];患者术后由于身体虚弱,手术切口疼痛,同时怕牵拉到引流管,影响患者不敢活动患侧上肢;患者术后在陪护人员或者家属照顾下,主动活动情况家属等。针对以上因素,开胸术后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是必要的。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让患者了解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意义,让患者掌握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在功能锻炼过程中,根据患者进步表现,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有助于患者主动功能活动。在患者锻炼过程中,对患者动作进行指导,同时要有耐心。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评定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开胸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李楠,张国莉,郑守华.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0-841.

篇3

【关键词】 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冠心病占我国的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0%~20%,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为了能够更好的有效的提高对本病的控制和改善临床指标,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对198例心血管疾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98例,其中男123例,女75例;年龄42~86岁,平均(65.6)岁。其中冠心病初发心绞痛32例,稳定性心绞痛88例,劳力性心绞痛78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66例,中学以1~63例,大专以上1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5例,中学以125例,小学以下28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通过心电图及心脏B超和心肌酶学所有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译第五版《心脏病学》诊断标准[2]。

2 方法

2.1 护理干预方法 由受过专科培训的高年资护士3~4名组成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的原发疾病和现在疾病程度和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论证。再根据患者所提出的健康需求或问题按先后顺序基础上确定干预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计划,为每位患者设立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济收入、职业、文化程度、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然后在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

2.2 护理干预措施

2.2.1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评估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其致病原因及对疾病的认识,制定适应各个患者的心理护理计划[3]。参加干预护理小组人员应热情、诚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信任。细致的向患者,说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明白心理社会因素是冠心病发作和复发的重要诱因,使患者掌握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解除思想顾虑,解除紧张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2.2.2 遵医行为干预 由于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要大量长期的吃药,患者对出现不同的不遵守遵医行为的发生[4],出现不按时吃药、不规范用药、不配合治疗、不能定期随诊等情况发生。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让患者能够熟悉、掌握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让患者了解、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同时列举不遵医行为可以导致严重后果及相应的病例,让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觉地纠正不遵医行为。

2.2.3 饮食控制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老年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控制尤为重要。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限制钠盐摄人每日钠盐摄人量由180 mmol(10.5 g)降低至80~100 mmol(4.79~5.8 g),可使收缩压降低4~6 mm Hg。

2.2.4 有氧运动干预 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很必要,可以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复发次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冠心病患者据年龄、病情、体力等情况酌定,掌握运动时间和频率,耐力性项目。运动时控制最高心率在104~124/min之间,适宜心率的累计时间应在5 min以上,有氧运动量应徐徐渐进、逐渐延长至30 min左右,散步可延长至45~60 min[5]。

2.3 观察内容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4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并比较。

3 结果

经系统的护理干预4个月观察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详细统计,并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心率(次/min) 99.5±12.5 73.5±12.5

血压(KPa)23.15±5.4519.05±2.25

心率×血压(KPa•次/min)1681.15±255.65 1322.35±165.49

心绞痛发作(次/月) 5.5±1.50.7±1.5

注:经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P

4 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缓解,解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良好的加强,能够正确、按时按照治疗方案配合治疗。饮食和有氧运动等基础生活方式得到正确的指导,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增加了临床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莫静.家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6,12(22):2133.

[2] Braunwald(美).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3.

[3] 吴崇厚.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及自我控制力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7(5):289.

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应变性鼻炎;应用价值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此病能引起患病者机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学习和工作。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有无季节性,可将应变性鼻炎分成季节性应变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2]。我院通过对应变性鼻炎患者进行药物脱敏治疗,探究护理干预在护理该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最终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应变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全部符合应变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均有流清涕、阵发性的鼻痒、连续性的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8~48岁,平均(38±4.22)岁,病程2~17年,平均(8±2.43)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7~49岁,平均(38±6.47)岁,病程3~19年,平均(8±4.92)年。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德国BICOM-2000型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所带的400多种变应原样进行过敏原检查。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2针对应变性鼻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由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冷热淋浴护理、面浴护理、健康宣教组成。①心理护理:由于应变性鼻炎的病情得不到持续稳定的控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耐烦等负面情绪[3]。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控制,维持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并让患者知道治疗的疗程与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培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依赖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日常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在平时要注意远离过敏原。此外,从中医治疗的角度看,应变性性鼻炎属内虚所致,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订运动方案,督促患者锻炼身体以提高抵抗力。③冷热淋浴护理:首先对全身进行冷水淋浴,用毛巾擦干皮肤并摩擦至发热,然后用温水行全身淋浴,并用毛巾擦干皮肤并摩擦至发热。最后,再次对全身行冷水淋浴,用毛巾将皮肤擦干后摩擦皮肤至肤色潮红。这种护理措施适用于夏季和秋季,适宜人群为青壮年等体质较好的患者,对于体弱的患者可以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十次代替淋浴。④面浴护理:教导患者以手指指腹及掌心对面部进行正确的按摩,按摩时动作要轻柔,当摩擦至发热时,沿两侧鼻翼由上往下,进行反复按摩,随后按摩面部皮肤和枕部皮肤。进行10~15min/次。⑤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访谈等多种方式让患者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应变性鼻炎的相关知识。

1.3依从性评定标准 ①完全依从:能完全遵循医嘱定时定量服药、进行锻炼及洗浴,并且主动执行以上项目。②部分依从:能基本遵照医嘱进行服药、锻炼、洗浴等,但无法完全服从,不服从次数≤1次/w。③不依从:治疗期间患者不遵循医嘱进行服药、锻炼、洗浴等。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护理满意度调查 患者针对心理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定,每项25分,总分100分,X>6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两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23例,不依从11例,治疗依从率为78.00%;观察组完全依从24例,部分依从23例,不依从3例,治疗依从率为94.00%,比对照组高16.0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具体见表1。比较两组数据(χ2=9.4493,P

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50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进行了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26例,满意2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高达98.00%。本次护理获得医护人员及患者一致好评。

3 讨论

应变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指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后,在机体免疫系统作用下形成的鼻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流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鼻痒和鼻塞,也有部分患者伴有嗅觉减退,导致食欲下降的现象[4]。对应变性鼻炎患者进行药物脱敏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可以祛除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消极情绪,让患者始终保持治疗积极性并掌握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本研究结果表明,为加以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78.00%,加以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4.00%,比对照组高16.00%,且本次护理获得观察组患者高度赞扬,护理满意度高达98.00%。

综上所述,对应变性鼻炎患者加以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治疗积极性可以使患者坚持治疗、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有利于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故笔者认为,对应变性鼻炎患者加以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葆莉.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心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7:2873-2874.

[2]聂会平.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511-512.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子宫肌瘤术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具有手术治疗适应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26~56(37.19±5.24)岁,子宫肌瘤大小(6.28±1.05)cm;对照组46例,年龄27~58(38.06±6.01)岁,子宫肌瘤大小(6.59±1.14)cm,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子宫肌瘤大小等基线资料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干预方法,对患者给予问题解答,遵守注意事项给予适当的指导不实施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围术期干预全部患者均实施围术期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手术前3d开始采用0.5%聚维酮碘大棉球充分擦洗阴道,手术前1d完善皮肤准备,手术前1d当晚嘱咐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早晨禁止进食和饮水,术前留置导尿管,对于合并子宫颈炎症症状和子宫颈糜烂患者,需要实施相关治疗者,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择期实施手术治疗。

(2)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应充分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沟通,麻醉期间应及时向患者详细讲解麻醉操作可能导致的不适症状,使患者充分配合麻醉操作,提高麻醉操作依从性。

(3)手术后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调节饮食方案,在满足患者自身身体营养需要的同时预防术后并发症。严密注意手术部位敷料更换操作时的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及时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渗液,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定期及时更换引流袋,详细记录引流量和引流液颜色,同时,应严密注意术后患者有无合并内出血,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对症处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炎、泌尿系统炎症、生殖系统炎症和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2.2心理干预手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采用通俗、容易明白语言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名称和手术过程,详细讲解术前准备项目,必要时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程序,让患者充分了解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常规等事项,避免导致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完善术后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导工作,指导患者低脂饮食、高维生素饮食、高热量饮食和高蛋白饮食,合理安排食谱,保证患者机体弛豫手术前的最佳身心状况。指导患者对自身疾病和功能状态的正确认识,一定程度上消除紧张、顾虑等负面心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6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发性高血压;焦虑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22-03

Effect comparison of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with Chaihu plusing Longgu Oyster Decoction or Flupentixol and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常表现为动脉血压升高、心血管重塑等,以血压升高、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群为临床表现。以往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焦虑,其发病率在60%以上[1]。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异常、负面情绪体验、身体不适、强烈的内心冲突等,且上述临床表现可持续或反复出现[2-3],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方法占重要地位,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别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196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4];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的诊断标准[5];④首次接受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②^发性高血压;③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疾病;④存在语言障碍及智力障碍疾病而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计划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每组88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平均(35.51±3.56)岁;焦虑严重程度:轻度36例,中度28例,重度24例;焦虑病程2~5年,平均(2.33±0.65)年。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18~65岁,平均(34.89±3.41)岁;焦虑严重程度:轻度35例,中度29例,重度24例;焦虑病程2~5年,平均(2.40±0.7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干预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干预方法,包括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当的运动、控制适中的体重。

1.2.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 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体方法和剂量如下:柴胡15 g,龙骨20 g,黄芩20 g,生姜10 g,磁石30 g,党参10 g,桂枝(去皮)5 g,茯苓20 g,半夏10 g,大黄3 g,牡蛎20 g,大枣6枚,上药12味,除大黄外,以水1600 ml,煮取800 ml,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200 ml,2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片),日1次口服,每次1片,疗程为1个月。

1.2.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患者 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具体方法和剂量如下: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用法和剂量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同时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74,规格:0.5 mg/片),1次1片,每天2次,疗程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焦虑自评量表(SAS)[6]:主要包括20项内容,对每项内容进行评分,用总分评价患者的焦虑状态,以≥40分为诊断焦虑情绪的标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②抑郁自评量表(SDS)[6]:主要包括20项内容,对每项内容进行评分,用总分评价患者的焦虑状态,以≥40 分为诊断抑郁情绪的标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③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周测量血压,具体方法:患者在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5 min后再开始测量,运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测量,量坐位右上臂血压,连续2 次(每次间隔2 min),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且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7-9],且该疾病常常合并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在中医学中属“眩晕”“郁证”等范畴。病位在肝,常以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为病因,病机在于肝气郁结,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滋肝、平肝、疏肝为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结合起来,起双重的治疗效果。在以往的关于中药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进行干预的报道认为其在改善血压和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参考文献]

[1]张任君,叶少辉.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30-133.

[2]王登芹.焦虑抑郁状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影响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723-725.

[3]韦铁民,曾春来,陈礼平,等.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J].高血压杂志,2003,11(6):567.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119.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378.

[7]王福军,向红菊,石翔.黛力新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6):566-568.

[8]李荣.降压宝绿片对伴抑郁症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9(9):2077.

[9]洪创雄,明康文.调平康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病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115-1117.

[10]张淑英,杨锡艳.天麻钩藤饮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1,28(3):191-193.

[11]滕春霞.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1):44-45.

[12]刘远龙,董少林.丹栀逍遥散治疗高血压患者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80-281.

[13]乔建峰,何顺勇,李翠云,等.中药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症患者血神经肽Y、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4,45(5):1-4.

[14]乔建峰,何顺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2):834-835.

篇7

【关键词】 暗示疗法;肿瘤病人

暗示疗法是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暗示,利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帮助病人改变自身的病态并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来调整和改造病态心理和异常行为的方法[1]。临床医学专家们发现,通过想象即自我暗示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对各种病人,大到癌症,小到感冒,都有不同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240例非小细胞型肺癌Ⅱ期病人,年龄35-45岁之间,平均38.5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为男性。两组病人家庭教肓、成长环境、性格、爱好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0)。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暗示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 药物暗示 在应用药物时先讲解什么叫肿瘤,肿瘤是人体中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不同因素长期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成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并呈无规律地迅速生长,以至可以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让病人想象一下肿瘤是一个恶魔,而应用药物就像是大批勇敢的骑士,正在挥舞利剑向恶魔进攻,并不断将恶魔逐渐消灭干净,给病人心理形成一种暗示,暗示自己应用药物是可以逐渐恢复健康,肿瘤也不是那么可怕的,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 语言暗示 在暗示疗法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积极、主动的语言暗示能纠正病人被扰乱、被破坏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改善机体生理功能[3]。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多与病人沟通,经常暗示性的跟病人说:你精神看起来一天比一天好。话虽简短,但病人听了感到亲切愉快,增强了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自然提高,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

1.2.3 经验暗示 讲解我们科对此类病种的治疗成功病例,经常组织病人座谈会,让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人多传授自己的心得体会及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使病人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达到积极暗示的效果。

1.2.4 环境暗示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有序的环境[4],经常让病人听听音乐、看看书报、下棋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适当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四肢伸展运动等),呼吸新鲜空气,使病人心情愉悦,从而提高机体抗病力。2 结 果

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差异:不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在干预前后有显著不同,干预组通过心理各方面的暗示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比较

组别 例数 有效例 无效例 5年存活率%

干预组 120 62 58 51.7

对照组 120 55 64 45

3 小 结

暗示疗法对“心身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的暗示能调动病人良好的情绪,解除其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2],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对肿瘤病人而言可达到减轻症状、延缓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贵姣,徐红专.《心理护理中正确应用暗示疗法的体会》黄梅县人民医院.中国实用医药,2006,1(6):118-119.

[2] 蔡佳,王银珊.《暗示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揭阳市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12.

篇8

【关键词】 尿动力检查;全程护理;疼痛;焦虑

尿动力检查是临床上检查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由于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会在检查过程中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对我院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130例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260例,其中男性患者157例,女性患者103例;年龄31-78岁,平均54.46±15.71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正常进行尿动力检查。

1.3 全程护理干预措施

1.3.1 认知干预 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疼痛情况以及对检查的不了解造成的恐惧而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的调节,尽量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缓解,以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

1.3.2 心理干预 首先,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尿动力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全过程。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尿动力检查室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感,使患者能在一个轻松的心理状况下进行尿动力检查。

其次,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尿动力检查的意义,向患者讲解尿动力检查的具体方法,但整个检查过程时间较长,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完成整个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要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为患者的情绪波动而造成检查的失败。

医护人员要有十分熟练的操作技术,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对医护人员的完全信赖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的一位家属在尿动力检查床旁陪伴患者,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1.3.3 行为干预 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齐、安静温馨的检查环境,同时做好检查时的遮挡,保证好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影响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放松训练,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放松身心,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接受检查。

1.4 调查方法 采用WHO的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级:患者无疼痛或稍感不适;Ⅰ级:患者有轻微的可以忍受的疼痛;Ⅱ级:患者疼痛明显,但仍然可以忍受;Ⅲ级:患者剧烈疼痛难忍,大喊大叫;Ⅳ级:患者极度疼痛,甚至痛晕。采用Spielberger制定的焦虑状态量表(SAI)对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评价。SAI一共包括20项调查项目,每项调查项目分级评价从20-80分。计算患者的全部项目的评分总合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情况越重。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检查时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2.1 疼痛情况 干预组患者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发生疼痛的患者比例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检查时疼痛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疼痛程度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干预组 130 74(56.92) 45(34.62) 11(8.46) 0(0.00) 0(0.00)

对照组 130 9(6.92) 78(60.00) 35(26.92) 8(6.15) 0(0.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患者的SAI评分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I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干预组患者的SA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I评分的比较(χ±s)

组别 例数 SAI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P

干预组 130 54.68±12.46 39.43±9.52 <0.05

对照组 130 54.31±11.48 53.67±10.87 >0.05

P >0.05 <0.05

3 讨 论

疼痛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感受,疼痛的程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密切的关系。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患者对检查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1]。焦虑是心理上的一种被动防御反应,当个人感觉到危险时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其核心感觉是恐惧。会造成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配合甚至发生脱逃的情况[2]。本组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发生疼痛的患者比例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使患者在检查中可以积极配合检查,从而取得满意的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尿动力检查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05-01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的唯一“金标准”[1]。近年来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逐渐得到了医务界和总多病人的认可,然而DSA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许多并发症,因此对病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许多病人表现出紧张情绪,个别病人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放弃造影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2],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为了提到病人对该项检查的认识和心理应激水平,我们对血脑血管造影病人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掌握有关知识的病人能够较好配合检查,有效提高了全脑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和检查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5年3月~2009年6月我科共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100例,其中38例为明确头痛原因,34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明确病因,26位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的确诊,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55.4岁。干预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8岁,平均54.27岁。两组病人均初次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均有同一医师和助手进行操作,排除有严重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其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方法:有责任护士向病人常规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术中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合作。

1.2.2 干预方法。干预组除按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外,对病人进行护理行为干预。具体方法是由专人负责,介绍病房的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以及导管室的环境。与病人进行交谈评估其心理状况,部分病人紧张、恐惧,均为缺乏脑血管造影知识导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向病人讲解有关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简要经过、安全和可靠性、检查中可能有什么感觉、应怎样配合。术中护士有意识的握住病人的手,表示安慰及鼓励,注意观察病人表情,如出现紧张、恐惧等问题时,及时指导病人放松,做深呼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舒适的。在与病人交谈时,语言和蔼,语调亲切,目光柔和。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测量两组病人的焦虑值,由专人负责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病人焦虑情况。

1.3.2 血压和脉率监测:采用A3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了病人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x2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一项有创检查,在进行治疗时,病人的心理是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病人紧张,恐惧情绪往往反映某些行的改变[4]。干预组在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严密观察病人表情,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提高了心理应激水平,使机体调整到最佳适应状态,消除紧张、恐惧情绪,从而减轻病人的焦虑,稳定血压和心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手术顺利完成。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通过以上观察,采取行之有效的、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或减轻病人的不良反应,积极配合检查,对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极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

[2] 黄佐,赵君,吴宗贵等.知情同意签字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 29(3):152-154

篇10

【关键词】护理干预;肝癌介入;效果观察

近年来,肝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护理干预是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现将我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56例,男54例,女2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9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中学29例,大学及以上19例;职业:工人12例,农民4例,干部18例,其他22例;经济来源:各种医疗保险52例,自费4例。

12方法将5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按肝癌介入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护理干预。

13结果比较将两组患者术中焦虑、恐惧、配合及术后疼痛等数据资料进行比较。

2护理干预方法

21术前护理干预

211心理干预肝癌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怀疑与否认、愤怒与沮丧、认可和依赖等[1]。责任护士对待患者和蔼可亲,使患者产生信赖感。注意聆听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要求,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与其进行耐心交谈,使其感到受重视,以稳定其情绪,同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使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程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介入治疗。

212认知干预由于肝癌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多数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焦虑与恐惧,在围手术期出现紧张、失眠、话语增多或减少等症状[2]。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肝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形象、生动的讲明肝癌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及过程;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应对措施;重点讲解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点、介入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肝癌介入治疗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疑虑、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从而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

213支持干预安排与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同住一室,用事实给与患者信心与力量;安排患者家属、朋友及时探视,教育家属如何控制消极情绪,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对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应先给予安慰,陈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包袱,接受手术治疗。

22术后护理干预

221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守护在患者身边,给予患者安全感;祝贺患者介入治疗过程顺利,引导患者正性情绪;提醒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鼓励患者及时将各种不适症状述说出来以便采取对症处理,及时消除患者不适症状,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222疼痛干预栓塞后可出现右上腹肝区胀痛,系因栓塞剂引起肝脏癌肿部位缺血坏死,肝脏组织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3]。除对症用药、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外,应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法、转移注意力法、倾述法等缓解术后疼痛。如让患者听轻松舒缓的音乐、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和患者聊喜欢的话题、为患者按摩制动肢体等,都可以使患者暂时减轻对疼痛的感知,忘却疾病的痛苦。

223支持干预允许患者的家属、朋友探视,教育家属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患者沟通交流,传递有利信息,给予患者信心,引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应对各种不适症状。

3结果

31护理干预对术中患者焦虑、恐惧、配合等影响的判定标准无焦虑、恐惧,能积极配合为0级;有轻度焦虑、恐惧但不回避配合为Ⅰ级;有恐惧感并试图回避配合为Ⅱ级;有强烈恐惧感并尽力回避配合,需医护人员协助才能完成配合为Ⅲ级。两组患者术中焦虑、恐惧、配合情况比较(见表1)。

32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判定标准采用VAS(视觉类比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术后4 h测定两组患者疼痛的程度:0~3分为Ⅰ级;4~6分为Ⅱ级;7~10分为Ⅲ级。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术中焦虑、恐惧、配合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0级Ⅰ级Ⅱ级Ⅲ级对照组282(71)15(536)10(357)1(36)干预组2819(679)9(321)00表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Ⅰ级Ⅱ级Ⅲ级对照组283(107)20(714)5(179)干预组2812(429)16(571)0由表2可以看出,护理干预组疼痛程度多为Ⅰ级和Ⅱ级,Ⅲ级为0;对照组疼痛程度多为Ⅱ级,少为Ⅰ级和Ⅲ级。可见护理干预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4讨论

尽管肝癌介入治疗有着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毒性较小、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一种过度刺激,所有患者在术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抵触情绪。经过护理干预,患者大多能理解肝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不但能减轻焦虑、恐惧情绪而且能变被动为主动,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对术后身体快速恢复功不可没。总的来说护理干预可使肝癌介入患者增强治疗依从性,减轻痛苦、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