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

篇1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 高校课堂 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因其知识系统较繁杂、系统考察偏向灵活等特点,备受教育学界研究人士的高度关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机制显得尤为关键,便于学生更快捷地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改革标准的基本需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兴趣爱好,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教学监管模式,营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氛围。此外,依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规范内容,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形成良性教学监管机制,具备辅助n堂教学效果的功效。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为其引进三维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研究学术领域的重要评定指标,具备实践综合意义[1]。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设置是为高效课堂服务的,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及个性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导入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心理的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备课环节,明确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活动,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尴尬局面(鸦雀无声式、讲解无人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2]。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纪念白求恩”教学内容为例,明确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阐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倡导学生学习其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经由“论点分段――剧情介绍――简介写法――分析特点”教学步骤,让学生结合读、练、写等步骤,完成教学内容。结合初中生的猎奇心理,教师利用“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展示白求恩的影视片段及图文资料,提出“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具体表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情境问题找寻课文答案,探究本篇文章的写法及表达内涵;依据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及技能目标,邀请学生上台挑选自己喜爱的片段并大声朗读,重点分析某一片段所表达的实际内容及个人情感,在阅读、阐述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及逻辑功能;结合课后练习习题,创设课文情景小短剧表演方案,合理安排学生群体团队,以白求恩同志为参照原型,自编自拟现场模拟剧本,最终由教师做出点评意见及总结内容,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便于保障课堂教学流程的高效性特征。

二、提出针对意见,创新教学方式

为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效果,针对性教学意见对其具有直接影响,适时找准课堂内容切口处――重点内容及其教学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案要务。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在山东教育出版社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件内容中,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明确传统教学手段的滞后性(如何有效避免教学尴尬局面及恶劣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度及兴趣,拟定本单元知识点荟萃资料集(围绕教学重点、注意事项、辅助教学手段等),明确提出改进传统教学机制的针对性意见。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摒弃传统教学的老套机制,从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入手(以“酒楼会有倾听控诉”、“客店送行”等环节深入鲁达自身性格特征),采用“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查找文章中描写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动词及趣味特点,开展思考练习活动:鲁提辖“三次消遣郑屠”的原因,紧接着转入角色模拟活动,并辅助教案练习内容,完成整篇文章的讲述任务,快速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思考效益,辅助课堂教学[3]。

三、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者,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急需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以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小石潭记》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用文章作者柳宗元的其他作品《江雪》的图文、视频资料,并匹配相应的教学音乐,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转而进入作者生平事件探究活动,并简要介绍本篇文章的撰写背景及主要内容,利用教学课件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作品与此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记”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你还了解其他与此相类似的作品么?紧接着开展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体系,明确其他作品名称及其写作事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境,开展分组朗读课文及快速背诵课文活动(逐词排句、看图猜章节),转用现代作品创作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所学内容及课文知识点,为前往小石潭考察做好准备活动,设计一段导游词或广告语),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共同创作”的教学氛围,积极带动学生融合教学内容,具备快速便捷、高效拓展的教学特点,值得引荐于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实际情况、教育大纲要求等因素具有直接联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便利特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便于实现课堂教学设置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5,05:62.

篇2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简单直观地将知识表达在多媒体上――图文并茂、视听相辅,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增强知识的记忆,获取更多的内容。因此,接下来,我将谈谈网络学习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外学习中的发掘与利用及其意义。

首先,关于网络学习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外学习中的挖掘与利用方面。

我认为,由于新时代人们对于信息接收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群体都能主动积极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而网络也确实满足了一大批群体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在教师方面。其一,教师们通过网络寻找各种与语文课程相配套的资源,例如:教案、音频播放、视频播放、图片、语文小故事等;其二,教师们充分利用网络作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同时,他们也经常利用网络发起各种教学组织,从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技巧,增强师资队伍;另外,无论是从上级的我国国家教育部而言,还是下到我们每个学校,他们都通过建设网站的方式,公开负责合理地管理各自的部门及教师。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来不断加强对于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的。

在学生方面。第一,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并且在网上及时地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作业效应;第二,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语文学习,将不懂的问题及时反映;第三,学生们通过网络资源,可以积极地去搜索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自己的语文课外知识。

在学生家长方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教师沟通,从而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达到与教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效果。当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自己在语文课外学习上的知识能力。

那么,作为需要不断在网络学习上发掘与利用更多知识的群体,管理语文教学的相关部门、语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又该在网络上寻找哪些资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发掘与利用:

第一:与语文新课标相关的课程标准及其课程;

第二:与语文息息相关的诗词、戏曲、小说散文、名人格言警句、歇后语等

第三:查找生活资料,丰富生活知识;

第四:查找各种课外学习资料,教师充分备课,学生独立完成,家长辅助教师与学生等;

第五:通过上网,寻找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游戏、活动、图片、音频、视频等,从而增加教师及学生的语文兴趣。

除此之外,每个与语文息息相关的群体,可以充分去了解更多的语文常识,让自己切身在语文知识方面不断去提高和创新。

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地挖掘与利用的网络学习上,做到上文部分,那么得来的效果必然不少,所以,下面我就谈谈网络学习资源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地挖掘与利用上的效果与意义。

第一: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为通过网络学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教师和学生们都能体会趣味性更强的知识。

第二:能拓展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传统的教师教学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及周边人的相互学习,而网络学习融各种知识于网络这一界面上,教师们的交流也突破了各个区域的限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上通过网络资源都得到了充足的弥补;而学生们也突破了传统上以书本和报刊为主要方式的阅读,因而阅读方式呈现了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促进了传统语文优秀文化的弘扬。语文,不仅是一门现代科目,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中华文化,在网络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对于资源的应用,少不了接触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诗经》中我们能知道写作时语言的优美性,从《论语》中我们能发现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从《史记》中我们能看到古人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当代人所需要的。

篇3

现在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老师用电脑投影上课,学生看过文章后小组讨论,再由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老师有的回答,有的不回答,美其名曰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又例如:在语文课上总是播放音乐,或者展示图片画面,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整节课为此花去了大半时间,而这样的课又美其名曰是实施大语文观的理念。

这样的语文教学太空太泛,随意性太大,把语文课变成了一种全能的学科,无教学目的可言,教师想怎样上就怎样上。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就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课因而失去了本性,迷失了自我。

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片面强调人文性的影响 语文教学历来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上,毫无疑问,工具性应是基础,片面强调工具性固然不对,但脱离工具性只讲人文性也会走向另一极端。近一二年这种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很少篇幅进行语言教学,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所谓的人文精神培养上,大谈有关文章思想价值的主题,这在当前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前提下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如果整节课都如此未免本末倒置,把语文课上成德育课和思想政治课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人文精神培养很重要,但前提应是“以文为本”,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用足教材这个例子,紧扣文章中的语言,通过教材的语言让同学感悟、体验、反思。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才水到渠成。脱离文本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只是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实效并不明显,脱离了语文课的本质,犯了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错误。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到了综合性的影响 自二期课改推行以来,综合性问题被人们所广泛重视,综合性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对纠正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偏颇,效果明显,在当代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也是势在必行。但强调综合性并不意味着语文学科在任何时候都要和其他内容合在一起,也并不意味着二者只是加法而已,1+1≠2,综合性并不是大拼盘,仅仅混在一起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在说明文教学中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呢?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语言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从理念上说,90年代盛行起来的大语文观还是正确的,对克服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封闭性问题大有裨益,但不管语文教学涉及的方面如何多如何大,语言教学仍是它的核心所在,因此要把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综合性和语言教学相结合,为语言教学服务。如在上《春》这篇课文时,我大胆地引用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古诗词,用古诗词中描绘春的语句来对照课文,评价课文,从中获得新的角度、新的启示。比如《春》中有一句“山朗润起来了”,对“润”字的理解,多数同学仅局限于字的含义“润泽”,于漪老师为了说明这个字特地找了一幅画来说明,而我却用古诗词中的同样用法来帮助同学理解,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中有“春山叶润秋山渡”一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又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二句诗都用了同样一个“润”字,只是对象不同,一个是“叶”,一个是“雨”,而课文中用的是“山”,不同对象的同一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评注,既从新的角度加深了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又让学生在无形中复习了古诗词,扩大了视野。在教案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在课余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写春天的诗词,我也提供了近20首之多,包容了课文中几乎全部的语段和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不同的画面,这种设计紧扣语言,加强了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开放性和应用性,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加强学法指导,品读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

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品味语言,就初中而言,首先是要让学生学会品味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如在上《醉翁亭记》一文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到散文语言的品读上,紧扣“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等语言,使学生明白散文语言的特点是具体生动,因而要寻找一些形象化的动词和形容词,而说明这语言的特点是科学、准确,因而要寻找一些带有限制性、修饰性、补充性作用的副词。这样在不同的文体教学中,学生品读到了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

3.加强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据调查表明,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占84%左右,而实践性作业只有4.6%,探索性作业只有3.7%。显然这样的作业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更达不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我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如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北大钱理群老师曾说过,中学语文不可不读二个内容:一是《论语》,二是鲁迅。于是我就让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兔和猫》并发表评论,同学们很感兴趣,他们纷纷写了自己的心得。请看下面的评论:“可怜那生灵,有如昙花一现……生命如此脆弱,要珍惜啊!”“鲁迅应该很早就有抗黑势力的心了,他想要毒死黑猫,也就是想要抵抗不平等的社会。”“鲁迅的文章看似非常的难懂,但是细细品味,不由得体现了作品充满正义的内涵”,“小说的中心是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看,多么精辟的评论,简直一语中的。当然也有同学直呼看不懂:“我不是完全能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中的深刻含义。”“现在写文章提倡有中心,材料有意义,这是最基础的,可是鲁迅没有做到,文章看似有中心,实际上并没有。选的材料也是一般的。”虽然这些同学并没有读懂原文,但至少能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考虑到时代背景和思维特质的差异,我们也没有必要苛求他们。但就是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在品读不同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的同时,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了提高,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作业。

篇4

当前,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已成为教学中日益追寻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洋思中学的管理理念,讲学稿(东庐)中学,以及各地运用的学教案,都给教师提供了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与先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水平不高,除少数学校文化底蕴不高、教法、学法落后等诸多客观因素外,还存在种种弊端,成为牵制课堂效率提升的致命瓶颈。而现代教学技术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它犹如一座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使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时间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上,打破以师解生答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巧借优秀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和谐课堂。在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以“学教案”为载体,小组合作为主导,巧借媒体资源,师生同品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助推的“课文盛宴”。大家都知道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可以合称为“媒体资源”,除教学资源外,还需要根据教学需要,从网络和影视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把课堂建设成富有文化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借音乐频率播放,让读书训练“煽情”。当学生初读、教师范读还不够味之时,不妨播放一段名家朗读的音频朗读,这些朗读画面美轮美奂,配乐典雅精致,朗读声情并茂,极有艺术感染力,能收到良好的美感熏陶效果。在教学说明文《罗布泊,消逝的心湖》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罗布泊原有的美丽景色设置出来,并配上美丽动人的轻音乐,依托课文语句配以画外音,则会渲染一种氛围,而罗布泊的消逝原因,用一种愤慨的语气运行解说,解说中,利用拟人手法,让罗布泊向人类痛苦地述说自己的遭遇。述说中要把人类的错误说出来,并向人类发出呐喊———如果人类自身的灭亡……在画面中,必须设置出一个画面:让学生目睹着一大群人在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而后这群人因失去生存环境而全部死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进行情景设置,烘托气氛,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吸引,并被眼前情景所感染,自然而然想到:一定要保护环境,否则将会灭亡。

二、运用CAI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一个人人有话想说、有话乐说、有话争说的良好氛围。如我在教完《荒岛余生》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请教其他师长,或自查资料,了解在野外遇到困难时怎样设法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冷静分析眼前的各种因素,尽量发掘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来解决问题,以培养出学生遇事冷静、沉着、勇于面对现实并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巧借视频简介,让“知人认识”直观生动。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范进中举》,让学生先看看影视资料,使他们尽快理清情节,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印象。这种视觉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5

关I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自主课堂构建

中学语文课堂是一项很系统也很灵活的教学活动,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启蒙,需要课堂增加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元素。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元素,一个成功的施教老师都会很善于营造和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国家教育观的认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尊重每一学生;学生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来学校学习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增加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形成。第二,良好的班风、学风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努力培养一个具有团结友爱好风气的班集体,在这个团体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得平等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即使是这个群体里最弱的学生,也不能忽视,建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身的缺点和自卑的心理,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关爱和老师的鼓舞带动下,使他们可以一步步主动地去学习,走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去敞开心扉大胆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慢慢的改观现有的一些缺陷,走进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当中。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一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有充分的兴趣,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东西在我们的学习任务里面,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老师把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来的有梯度的学习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更好的调动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层剥析,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更强化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要科学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例如我们在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般都只是对文章的内容感兴趣,读过之后对阅读能力和怎样提高我们的水平束手无策。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活动课“感受说明文”,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准备各种工具,上课的时候我们进行一个有关制作的一个小比赛,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短暂的口头式的交流,用更加精准的语言来表达在比赛环节中会出现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让学生说明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者我们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就可以采用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进行,小说教学时就可以以一场相关的课本剧为核心展开。这些都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钻研精神。

三、在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所以重要的学习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方法的掌握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三步曲”来进行合理的方法传授,第一,课前预习工作的开展;第二,津津乐道的授课过程;第三,课后巩固,加强。在这过程中首先,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并传授给学生什么是科学和高效的预习方法。学生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表现,但是如果方法不对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往往得不到很大的效果,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怎样去做好课前预习。再者,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注重文本的教学为本,不断的加强自主学习方法的指点和传授,文本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融入一些学习技巧在我们教学中慢慢地使学生懂得学习技巧和怎样运用学习技巧,使学生可以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和对学生个性的正确发展。最后,我们要教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反思和感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有不足之处,让他们自己去懂得学习的重点和怎样强化自己的知识。等等。

四、结合实际构建合理的自主学习模式

篇6

一、概况

为了改革“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启动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初期实验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项为县级科研课题,后又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课题,下达文号是“安徽省教育教委会文件教科研(1999)01号。”我们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组,组织了近百名中学语文教师,历时三年,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主要步骤是:拟订实验研究“子课题”44个,供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确定实验校、实验班和实验教师;课题设计者巡回作本课题的讲座,并将其撰写的研究论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印发至各校;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各地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活动,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等,使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根据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安排,实验研究定于2001年8月结题。

二、方法

(一)启动。1997年下半年课题设计者提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课题后,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随即深入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所到学校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笔者又将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设想,结合实验教师教学实际,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发至各校。老师们对课题的目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主动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探索中越发 认识了它的价值,积极性越发高涨。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 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笔者又拟订了30个研究“子课题(后来增加到44个),让老师们在综合实验的同时,侧重研究一两个“子课题”或作老师撰写时的选题参考。由于“子课题”系单项或微观命题,教师难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又无法测量,故不鼓励教师申报“子课题”作为实验课题。同时,一开始还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尽管实验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失败的可能,一旦“点”上的综合实验失败,那木“面”上的“子课题”实验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造成损失。为了指导面上的实验操作,笔者又撰写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师在实验提出的问题。至此面上的实验便在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为了使实验有组织地进行,我们还成立了三十几位教师组成课题组。

(二)发展。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

题。笔者深入到十几个乡镇和多所中学听评实验课,作本课题的讲座等。1999年10月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后,我们立即以科学的力法指导和规范实验工作。先后确立了严桥初中、旭光初中、赫店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校,还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确定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周可学、肖晓、丁少国、王开东、汤金玉、汪精平、马启群、丁•传铎、邢杨荣等老师,三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实验,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时面上的实验也//.3-间断。为了及时总结课题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的成果,理清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化其理论研究和交流实验经验,我县分别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开了三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无城、石涧、严桥、白茆、太平’、二坝、泥汊、牛埠、赫店等乡镇和学校也分别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公开教学”和研讨会。全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纽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三)深化。为了引导老师们的研究和探索沿着预期的目标锲而不

舍、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我县将“点”上实验教师的经验总结和在

省、市、县获奖的部分论文和优秀教案编印成册,供老师们内部交流, 1999年11月13日我县在旭光初中,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20阗年11月28日在无为中学举行了“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以示范引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该教法引入了我县中学语文教师们的课堂。

(四)策略。一是我县中学语文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课题,也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学期不进行教学实验,不撰写研究论文者,视为自动退出本课题组,即不在是本课组的成员和实验教师。因为本课题的实验是“志愿者”的行为,依靠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强迫约束的手段和理由,只能以“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名号的微薄诱导力量劝阻畏难者。而对长期坚持实验者,我们及时为其总结经验,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和理论帮助。

二是分阶段实施,即“先死后活再创新提高”。第一阶段一律运用“四阶六步”进行阅读教学,先在“必然王国”里运作。这就象新战士学打枪要“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中心”一样,先掌握要领,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因在第一阶段“死”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四阶六步”在不同课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使教师依照本教法的要义及其操作要领,灵活运用“四阶六步”,即可以单独使用某“阶”某“步”,又可以综合、变序、交叉使用。第三阶段在深入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各自异步推进教学的实际需要,再创编其变式,既可以不断丰富本教法的内涵,又可以在体现本教法的共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色。第四阶段,逐步使本教法达到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逐步进入异步推进教学的“自由王国”,达成锻炼和提高教师,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是点面结合。我县既有实验校,也有实验班,也有许多志愿兵在当“无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让“点”上的教师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让其出“纯品”,然后在“点”上进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展示“正宗套路,’,让“面”上的教师听、评、学;同时让“点”上教师听到“面”上教师的意见,并学习“面”上教师在“自然环境”中实验的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既推广“点”上的经验,又捕捉“面”上的“闪光点”。还编辑本课题的论文集供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课实验研究的内涵,活跃研究气氛,而且还兼顾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反映学习语文循序渐进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题设计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理论推向各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接受检验,及时修正错误,并在广泛的实践中丰富、改造、创新、完善。如《初探》中编制的教学程序操作性不强,且与分层教学没有区别,我们就忍痛割爱,最终确定了老师们乐于接受的“四阶六步”作为

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实验教师们的欢迎。

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研究的信度。

三、结果

(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最后确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阶六步”。“四阶”

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这每“阶”每“步”都贯彻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每“阶”每“步”都有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层启动方法:都溶进了学法的指导和习得。因此,这“四阶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的系统体现,又是分层教学和点拨教学的有效载体。(详见:安徽无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1年第6期)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成功地将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方法融汇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它把层次教学和点拨教学的理念溶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依“序”而“活”,“活”中有“序”的教学特点。本模式还充分顾及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常规和习惯?就是每“阶”每“步’’的名称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术语,使老师们感到亲切和顺手。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老师们乐于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健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课题实验的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沦,研究教法;并主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县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他们要登台发言,全县每年进行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他们要撰写论文、实验报告、总结和教学设计等。各乡镇学校还举行了多次课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他们都要一展身手。我县实验教师周可学同志代表本课题组在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省市教科研部门专家的好评。目前全县已有几十篇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沦文评选中获奖。

2000年我县举行了第二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共有几十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平,而只有8名教师经学校、乡镇教办室和教研片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了县级复评,而这8人都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经过县评,有6人被评为县级‘墩坛新秀”,2人被评为县级“教坛新星”。这2人又评为市级“教坛新星”。可见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增长了才干,练就了高超的教学技艺,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大家知道,在农村推动教改难,坚持教改更难。而本教法有有形的模式和制约的机制,有明确的目标和浅近的理论,使教改永驻农村课堂成为可能。在高职评审或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偏远的深山区和深圩区学校的老师们备教批都采用了本教法,就连一些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也将本教法运用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我县许多语文教师已初步尝到了本教法的“甜头”,现已形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

(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实验三年多来,各校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采用抽样的办法,将以下实验斑有关实验数据列表(或叙述)如下: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70.940%0 实验班

一(2)6268.937%0 对照班

一(3)6370.239.70%0 对照班

一(4)6268.635.50%0 对照班

表二:严桥初中1997—1998学年度参加巢湖市初一学年末统一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80.863.30%17% 实验班

一(2)62 73入42%0 对照班

一(3)6372.441%0 对照班

一(4)6269.638.7%0 对照班

表三:严桥初中1998-1999学年度初二学年末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二(1)6086.780.20%3.4 实验班

二(2)6075.750%0 对照班

二(3)6174.349.10%0 对照班

篇7

笔者所教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就存在明显的不足:作文条理不清晰、语言贫乏、主题不鲜明等。在一次习作中,笔者以一位学生的作文为范本,指导学生进行评点,修改作文。

一、批阅学生批改的问题作文,向学生出示批改不力的范例

给自己一个盼头

有人说,人的一生可以索然无味亦可有滋有味,索然无味的人生好比熄了灯的世界,(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期中充斥着迷茫和不知所措,而把人生过得有滋有味的人往往幸福的浸泡在一个接一个的盼头里。盼头不宜太大,只要让自己过得充满朝气便可,短期之内易实现的盼头经过层层累积就成了一个更大的盼头――期许。

现在的勤劳的中学生们大多生活在三点一线的生活当中,(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往往忙碌到连做这件事情是为什么都不知道,如此毫无目的地奔波反复,便生出了“生活无望”的念头。这时不妨给自己一个盼头,例如今天把英语知识整理好等,当自己发现自己能够做到时,喜悦溢于言表了,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盼头可以让人的奋斗指数倍增,只要每天按照自己的盼头去想去做,就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满惊喜,在自信心大幅度提升的时候,人就往往会想到定一个期许给自己,如考试可以考得好等,于是人生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增添色彩,偶尔在自己回首时,会发现原来曾经那些并不起眼的看似简单的盼头构成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盼头到期许从期许到梦想,每一个盼头就像一颗小石头,在小石头的不断安放中,形成了一段平坦的区域――期许,(比喻形象写出了盼头的小和零散)随着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增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路――梦想,而铺路的人依照自己的心意在铺路的过程中铺到了自己所追逐的路的尽头,铺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因为盼头是人生之路的基石,是梦想的构成,所以请奖给自己一个盼头。(文字反映出你成熟了)

因为盼头似有似无地贯注着整个人生,哪怕是微不足道。

故珍视。

评语:文字较为优美,行文流畅,开头、结尾都比较精彩,从平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你的人生观,几日不见,文字变得深沉了,不错,继续努力。

二、集体探讨并总结文章存在的问题

(1)没有围绕文题写作、主题不鲜明。

(2)语言平庸,缺乏美感。

(3)结构衔接不紧密。

三、针对问题,指出评改范例中的问题

没有仔细从主题、结构、表达方面审视文章,评判不力。

四、针对问题文章,指导学生修改

1.创作思路整理

(1)审题――半命题作文,给自己一个_ 。

四瞄四盯看分明的原则

瞄:文体、字数、人称、范围

盯:句式、情感、副词、关键词

给自己一个_ (笑脸、目标、理由、希望、微笑、承诺、假期、梦想)【名词,与一个搭配恰当,能与给配合】

给自己一个_,“给”的主体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他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被补充的名词内容应该是一个。

其言下之意是:给自己一个_,让自己 _(摆脱困境、超越自我)

本题意图:关照内心、阐释观点,提高对人生、生活的认识,引导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本文拟题适合写作议论文和记叙文(稍带议论)

(2)立意――确定主旨中心(正确、鲜明、深刻、新颖)。

同级同类:希望、梦想、目标、信念;微笑、笑脸、假期、坚强的微笑;

承诺。

升级:理由、拥抱、吻、倾听的机会、祝福、退路、很好的位置、春天、梅干、对手、过去时态。

失误题目:勇气、红短裤、释然、劫难、压力、自信(与命题内容搭配不当)。

(3)构思――结构安排、素材(联系生活,积淀素材)。

2.学生修改文章

3.修改文章示例

给自己一个盼头(盼头,即能实现的良好愿望)

有人说,人的一生可以索然无味亦可有滋有味,索然无味的人生好比熄了灯的世界,【同样是昼夜交替的日子,有人将它过得索然无味,一片夜般漆黑;有人却过得有滋有味,满是阳光灿烂。】其中充斥着迷茫和不知所措(同义,不存在并列关系),而把人生过得有滋有味的人往往幸【灿灿的阳光就是挂在枝上的盼头,摇曳出人生期待的美好与幸福。】福的浸泡在一个接一个的盼头里。盼头不宜太大,只要让自己过得充满朝气便可,短期之内易实现的盼头经过层层累积就成了一个更大的盼头――期许。(脱离文体,开篇即在挖掘深度,怎么不直接写期许呢?)

(换段怎么没有承接词语)现在的勤劳的中学生们大多生活在三点一线的生活当中,【也许,生活在现时的我们的眼中并不美好――我们恪守着勤劳,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奔波忙碌,似走在一张张牙舞爪的巨网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等不到破网而出的时光。黯然笼罩,暗淡滋长,我们只能苦苦哀叹、郁郁寡欢。】往往忙碌到连做这件事情是为什么都不知道,如此毫无目的地奔波反复,便生出了“生活无望”的念头。

【这样的日子,混沌似沉沉黑夜。但是诗人顾城却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会用它寻找光明。在黑夜中,顾城没有哀叹、彷徨,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在黑夜中寻找光明、树起希望,他,毫不屈服地给了自己一个盼头,让自己能面朝大海,眼见春暖花开。

盼头,就是那黑暗中的灯光,温暖心灵、引领人生。当我们身处黑暗当中的时候,记得,给自己一个盼头!

也许,生活在现时的我们的眼中并不美好――我们心中树起了理想,为之努力奋斗,但失败一次一次将我们击倒,我们像折了翼的天使,悲伤与痛苦像蔓草一样爬满了我们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但是,几千年前,孟子就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心,增益其所不能。灾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祝福,所以在痛苦与失败中,我们也依然要相信风雨之后会彩虹绚烂,在心底里为自己加油打气,栽一株希望的小苗在心间,好好地将盼头挂上。

盼头,就是那疗伤的良药,抚平伤痛,点亮希望。当我们身处痛苦与悲伤之中的时候,记得,给自己一个盼头。】

这时不妨给自己一个盼头,例如今天把英语知识整理好等,当自己发现自己能够做到时,喜悦溢于言表了,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时候,盼头可以让人的奋斗指数倍增,只要每天按照自己的盼头去想去做,(此处的盼头更像计划,盼头叫什么?)就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满惊喜,在自信心大幅度提升的时候,人就往往会想到定一个期许给自己,如考试可以考得好等,于是人生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增添色彩,偶尔在自己回首时,会发现原来曾经那些并不起眼的看似简单的盼头构成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没有写够、写到透彻就开始深化了)

从盼头到期许从期许到梦想,每一个盼头就像一颗小石头,在小石头的不断安放中,形成了一段平坦的区域――期许,随着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增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路――梦想,而铺路的人依照自己的心意在铺路的过程中铺到了自己所追逐的路的尽头,铺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此处意在点明目标希望的小,一步一步的期待构成大的胜利或希望,但是不是文章中心,应该只是补笔)

因为盼头是人生之路的基石,是梦想的构成,所以请奖给自己一个盼头。(此处点明意义,但最好要扣前文总结,不能突兀)

因为盼头似有似无地贯注着整个人生,哪怕是微不足道。

故珍视。(珍视,是给了吗?还没有点题,有艰涩之感)

【事实上,人生路上,一个盼头就是一颗铺路的小石头,给自己一个盼头,投石铺路、勇敢向前。时光荏苒, 蓦然回首――人常在,春常留!】

4.总结修改的方法

(1)反复扣题、突出中心。

(2)合理构思、圆润结构。

(3)活用修辞,增添文采。

(4)调动积累、丰富文意。

五、作业布置

修改练习

给自己一个对手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条波光粼粼的大河两岸,生活着两群鹿和一群狼。因为狼群的存在,鹿群在享受鲜嫩青草的同时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戒,日子一长,鹿群中的每一个都反应灵敏、身体强健。有人把东岸的狼群全部捉到西岸,于是,东岸的鹿群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但好景不长,东岸的鹿群因为没有狼群袭击便不再运动,导致每只鹿都虚弱无力,连人都跑不过,不久就全部死亡了。相反,河西的鹿群一天比一天强壮。

这就是对手的好处。

给自己一个对手,就如同瀑布给自己一汪深潭,在它飞跃的一瞬造就银光飞溅、流光溢彩的绮丽;就如同歌词给自己一曲旋律,让原本单调乏味的词句变得刻骨铭心,宛转悠扬。

没有了对手,即使曾经再辉煌,未来也只是暗淡无光。许多普通人从不寻找对手,还谈何名声大噪?只能蜷缩在人生舞台的某个角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在五光十色下舞蹈。

当然,给自己的对手,不是随手找来的张三李四,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而是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甚至强于自己的人。把他看成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吸取他的优点,强壮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在坎坷岁月里不断迎接机遇和挑战。这个打败,再找一个,被他打败,不气馁,找出原因,下次再反超他。

给自己一个对手,让自己努力成为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