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

篇1

四不两直!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执法检查二青会期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

2019年8月8日至1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即“二青会”在我省举行。为切实做好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二青会期间全县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8月10日,由我局牵头,局党组书记、局长里培杰带队,组织公安、国土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陶寺乡恒鑫矿业、原半山联营铁矿、新城镇狄家庄联办一号石膏矿等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督查“二青会”期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

“上级安全例会会议精神传达了没有”“隐患台账建立了没有”“调度室通讯电话能不能打通”“绞车司机是否持证上岗”“防汛物资准备的充分不充分”…… 每到一处,局党组书记、局长里培杰都对企业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仔细询问,强调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叮嘱企业要时刻绷紧安全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能有丝毫麻痹。随后到井口对提升系统、提升设备、井下人员管理、防汛物资准备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督查中发现:恒鑫矿业主井绞车所用钢丝绳多处有断丝,存在安全隐患。督查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建议,对其绞车予以查封,并责令立即更换钢丝绳。

在二青会期间,我局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督查活动,确保二青会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核心型供应链;ASP模式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平台

一、 引言

目前,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组建模式都是以大型企业为基础的。而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资本能力与大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企业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企业资金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员工流动率高等。这些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特点使得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应用与推广。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故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不仅仅限于大型企业,必然要有中小企业的介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中小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月新,中小型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条件已成熟,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使更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导致失败的因素,已是摆在学者和企业经营者面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企业的竞争合作观念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两方面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1.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没有打破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停留在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重新审视竞争的目的,改变竞争的观念和方式,寻求走向双赢的竞争模式,这就是竞争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境界和新的竞争观念。

企业经营者必须走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误区,树立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竞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率,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发展企业之间稳定的、良好的、共存共荣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关系。

2. 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带来预期的绩效。这是因为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贯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其具体包括: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而这些企业仅仅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要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间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制度,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将企业自身和外部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形成高度竞争力。

三、 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要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与供应链中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更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供应链管理将链中企业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适合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大致有两种,核心型供应链和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理念,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供销关系相对稳定的企业联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应链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的批发零售型企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所以此类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故为了满足组建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应链。

1. 核心型供应链。核心企业型供应链(简称核心型供应链)通常围绕一个在经济实力、产品特色等方面具备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构筑,该企业特色决定了这条供应链的特色。此类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供应链,将具有战略合作的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且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咨询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条由终端客户驱动的无缝需求管道。但是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它们完全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由文献4可知: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要获得最大的赢利值就必须采取合作策略,而减少欺骗和中立行为。这种实施方案的最大优点就是:核心企业是置身于供应链中的,是供应链中的一环,所以能够并且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愿意将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收益最大化。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提供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公共数据平台,促进了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交流,方便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其中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核心,网络基础设施是硬件条件,技术支持是关键。

(1)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跨企业的服务平台,必须借助可靠的硬件系统、网络服务等在电信平台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局域网。由于有电信平台作基础,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还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拓展了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功能。

(2)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套餐,但是产品的需求、供应和质量等在供应链中是公开可查询的数据,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数据共享。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跨越了“围墙”,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信息,使资源在供应链上合理流动,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大大减少长鞭效应的危害,使供应、生产和销售流程配合一致。

(3)技术支持。供应链中的数据在链内是共享的,但是对于链外是保密的,所以核心企业要进行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以确保供应链中企业机密商业数据不会被泄露,同时要负责主机监控、数据备份、数据库优化、系统升级等监控与维护。

2. 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ASP,即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务公司。ASP模式就是通过第三方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为中小企业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客户订购ASP的服务,以可预见的固定月租费代替大量不确定的IT投资,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应用服务,免去安装、调试的诸多环节,也免去信息技术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麻烦,无需IT维护人员。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组建供应链,通过互联网享用ASP构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供应链内实现数据共享。模型如图二所示。ASP提供的服务有很多,而且所有中小企业都可能成为它的用户,所以某一条供应链中企业所定购的供应链服务必须具有如下供能:

(1)提供远程登陆的友好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登陆的友好界面,并提供安全控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权限管理。三方提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所有布置在该框架下的业务功能都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对不同角色使用的权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也就是对用户、角色和功能项之间映射关系的管理。用户在供应链中扮演着某个角色或某几个角色,但是对于每个角色所对应的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是有所区别的。故当用户根据自己的口令和密码进入到ASP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也是不同的。访问权限分为四级:允许写入,允许删改,只读,不可访问。ASP赋予用户的不同的访问权限,不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而且也实现了供应链内数据共享。

(3)数据库系统服务。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保证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包括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数据的转换提供相应接口功能,关键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合理规定数据检索、更新的权限,另外,数据在用户和系统间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密技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itman Publishing,1992:100-110.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现存的不足之处

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健全的供应链结构体系,保证供求关系的平衡,这就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工作。但是,从实际管理工作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解决。

(一)低碳环保意识的问题

现阶段,许多煤炭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没有意识到低碳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这就导致企业所设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目标存在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样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低碳环保问题需要相关煤炭企业引起高度重视。

(二)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衔接性问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不管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全体员工予以配合。然而,实际的工作情况是许多煤炭企业都存在有内部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内部数据信息交流沟通不及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差,没有团队协作的能力。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而且会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衔接性。因而会对企业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这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三)管理规范性的问题

不同的供应链管理工作流程所适用的管理结构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时,员工必须要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明确低碳经济的管理要点,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通常煤炭企业的工作条件比较差,位置偏远,安全指数低,许多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意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就加大了煤炭企业人才招揽工作的难度。同时,个别员工在工作能力和素质方面还达不到标准要求,就无法保证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可行方法

基于目前存在的供应链管理工作问题,相关煤炭企业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宣传教育工作

煤炭企业应当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在企业内部宣传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可以结合煤炭燃烧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制定一些有效的低碳工作方案。基于新时期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平等性,在设置工作方案时,企业应当积极采取员工的工作方案和意见。同时,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与独特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不能只关注于经济效益,这种发展观念过于片面和狭隘。此外,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结合煤炭供应链管理结构体系来进行分析,保证供应链各个环节当中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低碳经营的重要性,科学开展低碳经营工作,让各个企业之间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这是优化供应链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个环节当中,企业还需要结合供应链的主体结构明确工作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

(二)健全组织结构体系

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内容复杂,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分别管理不同的项目内容,以保证企业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煤炭开采工作当中需要使用的相关机械设备,由经济管理部门管理财务的收支问题的科学管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保证各部门分工明确,提高煤炭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企业在煤炭的加工环节,应当关注于如何减少煤渣的形成,降低煤炭能源的浪费问题,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运行。

(三)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低碳经济背景给传统煤炭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工作稳步运行的管理机制。从市场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安全管理的条例,企业在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管理规定为基础,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稳步运行。这是优化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对煤炭加工及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罚款的处罚,提高煤炭企业的重视程度。

(四)低碳新技术的创新

煤炭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化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掌握低碳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在现阶段的操作基础之上研究有效优化技术操作流程的可行措施。在煤炭企业的供应链当中可以应用的低碳技术主要有:对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技术,这是降低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煤炭在使用时的效率问题的技术方法。同时,煤炭企业也在积极研究对废渣、废气、废液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这是有效提高煤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环节。能够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节约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求,值得进行大力推广。但相应操作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必须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考核工作,这也是供应链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篇4

1. 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对有关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无疑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着下列风险:配送延时的责任风险,违反了jit原则,客户就会向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由于物流周转的环节多,再加上货物丢失难以调查准确信息本文由收集整理,经常出现货物丢失或者损毁,物流企业难辞其咎;业务合作的风险,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实力完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就需要委托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但是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较弱、信誉较低,就会出现供应链被破坏的风险。仅凭一张运单,如果出现责任事故就很难划分责任、解决纠纷。(2)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导致分发路径发生错误,使货物错发错运,给客户带来损失,客户可以依据物流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准确配送条款”提出索赔。(3)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骗贷”和“骗取货款”的诈骗风险,都会给物流业造成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4)不少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输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服务意识,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再就是,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2. 物流企业领导者如何规避企业风险

peter l.bernstein在《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一书中说: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看法是,对风险的掌握程度是划分现代和过去时代的分水岭:所谓对风险的掌握就是说未来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因此,物流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探析风险防范策略,做出科学的决策,规避企业风险。

2.1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有利于物流风险管理的制度化与经常化。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防范措施、方案的制定者,是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的运作主体,主要由财务、法律和企业主要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组成。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和失职会导致服务效率的降低,甚至会造成生命、财产等重大损失。对此类风险控制是整个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因此,在领导干部中要责任明确,责权对等: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分管领导要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做好衔接和合作。

2.2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风险,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因此,物流企业要在

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整体构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和审核制度,实现物流服务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物流企业要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每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有隐患要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清理“各级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安排探究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2.3提高信息分析能力,预防风险

现代物流企业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信息手段越健全,信息反馈越全面,对确定因素的预防性就越强,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投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认真研究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各类物流风险。

2.4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探析应对策略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特殊性和相对性等特点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和防范。企业的决策者应清楚地认识到,要避免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要掌握风险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进行风险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要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从制度上引领企业走向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2.5抓好资金流管理,抵御经营风险

在财务收支管理方面,要增加财务收入,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已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可以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让其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现代物流的物流金融和保险解决方案。

2.6增强法律意识,寻求合作伙伴

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经过反复的法律论证,保证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物流管理和运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因此,在草拟合同、谈判,直至签署过程中,物流企业都要选派谈判小组参与。谈判小组应包括物流主管、律师、公式财务顾问、风险管理人员等。在合同执行阶段,要确保有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合同对执行状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风险。

物流企业要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项目,应当投保分散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降低与合作的物流企业或者公司间的风险,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篇5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20-02

得益于众多的人口与消费优势,我国食品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据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超过5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完成工业增加值近18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两项数值分别占到全国工业的8.39%、10.07%。

但总体来看,我国的食品行业一直存在很多隐患,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近几年,食品污染、中毒等安全事件相继发生,远的如三株“常德事件”、“冠生园”月饼危机,近的有“禽流感”、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事件。这类危机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使处于核心地位的食品加工企业受到重创,甚至会导致整条食品供应链的断裂。

此类突发事件使供应链在风险面前显得非常脆弱,企业已经意识到供应链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食品工业需要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对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正确的识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风险识别

根据我国食品行业的特殊性,本文总结出食品行业供应链中的常见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物流风险。

1.质量风险

这类风险可以视为安全风险,是食品行业中发生频率最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的一类风险。

食品是直接入口的商品,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品质安全是产品的生命、产品需求的核心。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问题。由于食品供应链较长、食品的保质期短、储存环境要求严格等特殊性,食品质量问题可能随时出现在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运输、批发、零售等生产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2.市场风险

企业是应市场的需求而存活的,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市场风险可分扩张风险、创新风险、营销风险等。

(1)扩张风险

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做大企业集团,走资本扩张之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并购重组将企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然而企业之间并购,从事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壮大若不量力而行,因市场需求而变,而是盲目追求规模和产品的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陷入混乱,引起企业资产结构比例失调,引发财务危机。一旦遭遇突发事故,由于脆弱的抵抗力而最终招致失败。

(2)创新风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赢得市场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食品行业是个完全自由竞争的行业,是不断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改变而变化的。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促使食品行业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类风险的产生在于创新脱离市场需求,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忽视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一味相信市场调查,导致产品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盲目创新,新产品虽然先进,但不是市场所需。

(3)营销风险

该风险根源在于企业自身营销管理不善。由于错误的市场营销观念,使得企业的营销决策失误,市场细分不准,营销措施不当,营销网络建设落后导致企业新产品的推广受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销售额持续萎缩的情形。

3.物流风险

食品行业目前的物流风险主要表现为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和不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这里将物流风险分为第三方物流风险和冷链风险。

(1)第三方物流风险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社会化的过渡阶段,第三方物流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落后:现有的物流服务内容多数停留在货物集运、货物、海关、仓储、干线运输等单一的职能活动,综合性、集成化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总体需求。满意度低的物流服务水平主要表现在:订单处理时间长、满足率低,交货不及时,货损率高,服务态度差,对特殊事件的预见性差,无法提高完整的物流保障方案等。

另外,物流业务外包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主要是外包可靠性风险和外部依赖性风险。现在整个食品行业的重心向下游转移,物流企业在食品加工企业与经销商以及捉摸不定的消费者之间的连接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一旦第三方物流出现异常,如订单响应缓慢,运输、配送能力不足,交货期延迟,保管养护措施不当等此类无法控制的情况,就会影响到食品加工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全盘业务的瘫痪,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2)冷链风险

由于食品的特性,食品行业的物流成本风险还表现在冷链风险。

食品冷链是指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和奶制品等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转入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投资大,要求更高、更复杂,因而其组织协调难度大,风险程度高。

从整体来看,我国冷链发展滞后,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食品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陈旧,因而损耗率很高,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用的多是普通卡车,保温材料多是上面帆布、塑料布或棉被。由于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多是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因而损耗率很高,如我国果蔬的损耗在25%~30%。

二、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的风险控制

针对食品行业供应链存在的各种风险,应该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处理对策。

1.培养整体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一套完备而灵活的危机处理机制要求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培养整体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专门化与全员化相结合。一般来说,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可以由食品加工企业为盟主企业,供应链上其他成员积极响应参与,共同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管理之职,通过对供应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诊断,制定出一套包括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决策机制、风险处理和控制机制的完整的风险治理体系。

2.建立基于质量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前进,要求信息资源能够更好地、有效地集中与传输。我国食品行业要从食品供应链现代化和食品安全出发,以创建食品信息交换数据库为核心,为食品行业建立一套先进的、完善的、系统性的信息交流机制,从而为整个食品供应链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增加整条供应链的透明度,做到信息共享,增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利用系统中的品质安全追踪功能,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这样有利于实现食品卫生控制与管理,对于问题食品可以追查到底。EAN.UCC系统正是一套当前食品行业急需建立并推广的快速预警及跟踪系统。

3.政府立法保证,各相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协调管理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如《食品卫生法》、《动植物检疫法》、《商品检验法》等,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差异较大,表现在法规不够完善,未成体系,法规条文模糊,可操作性差。

政府的职能体现在宏观调控方面。具体来说,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制定食品认证系统和准入制度,健全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倡导、推广食品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加强食品安全研究,制定一套既适合我国特点,又与国际标准相吻合的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标准体系;国家质监、工商、卫生、检疫等相关食品管理部门要打破条块分割的状况,应密切配合,建立起完整的食品监管体系,对假冒伪劣活动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追究违法者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铜业集团德兴铜矿

参考文献:

[1]赵杨,柴莹辉.750亿“毁”在物流供应链上[J].中国食品工业,2003,(4):48-50.

[2]黎继子,周德翼,刘春玲,蔡根女.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2):12-13.

[3]高超.娃哈哈方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4]方昕.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1):55-57.

篇6

关键词:供应链软件模型;VMI架构;Map/Reduce;Agent

中图分类号:TP315

1 相关工作

1.1 云计算与Map/Reduce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和数据量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已上升为海量级,同时对数据的处理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应运而生。云计算是由大量计算机组成的集群,分布式资源虚拟化资源池模式,用户能够以并行通信的方式按需求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服务,从而提供高性价比的商业计算模式。云计算的特点是海量的分布式数据,大量的并行处理任务,而传统的并行编程模型,如MPI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上需要一种新型并行编程框架。Map/Reduce正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并行编程框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并行系统的设计难度,用户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Map函数和Reduce函数设计上,而不需要关注并行计算系统的底层实现问题。正是基于这些特性Map/Reduce已成为云计算平台上的主流编程模型[1,2]。

1.2 供应链与VMI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通过控制企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完成物料的采购、物品的生产、库存管理到商品销售到终端销售者手中这一完整的工作流程。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企业资源流动的控制,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为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各种库存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以供应商库存管理(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最为普遍。VMI由用户和供应商共同协商制定库存控制协议,把用户库存的决策权交由供应商,客户从库存成本中解放出来;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反馈的销售信息以及现有库存水平预测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减少库存量积压问题,灵活的响应市场需求变化[3]。

1.3 工作流过程管理

工作流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指一类能够完全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将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4,5]。工作流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业务过程的建模,实现工作流指令的自动执行,完成对工作流过程的控制。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业务活动的管理,但是对于涉及多用户的交互活动缺少适应性,引入Agent技术则可以降低工作流耦合度,同时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灵活传递。

1.4 结合的必要性

供应链的本质是促进各类型企业之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使用更低的成本满足供应链各节用户的需求。随着云计算服务的蓬勃发展,供应链的全球化运营已是大势所趋[6]。基于云平台,服务供应商不需要为每个商业伙伴开发独特的解决方案,用户能够以更低软硬件投资获得更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而且基于规模化效应,可以降低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系统部署的门槛[7]。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供应链软件架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库存管理是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目前常见的VMI解决方案是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的库存管理,VMI库存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订单驱动企业业务活动,而对多个用户订单处理具有一定的并行处理空间,因此可以结合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设计基于并行处理的VMI库存管理系统。

2 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系统架构

传统的供应链模型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终端客户构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供应链上下游动态游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通常是异构的,企业的信息相对孤立,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这些构成了云服务的端需求。由传统供应链软件过渡到“云”端供应链的关键是传统资源如何抽象为云端资源,所以基于云服务的供应链系统的关键功能是分布式资源的抽象与虚拟化、云计算服务的封装与调度。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云端转化应包括数据的采集、资源整合、服务的定制、资源的调度等功能模块。结合云计算与SOA架构模型,“云”端供应链系统架构自下而上可以描述为四层模型:物理资源层、虚拟资源池层、云服务层、SOA架构层,其中SOA架构层也可以分解为接口层与访问层。

物理资源层是整个软件体系架构中资源的物理实体,由供应链上异构的分布式数据源组成;通过各种扫描设备、传感器把物理资源信息汇集到云平台,实现供应链分布式物理资源的采集过程。资源池层是对物理资源的虚拟化封装过程,通过接口屏蔽技术、数据格式转换和语义解析将各种异构的物理资源封装为可供全局访问的云资源,并以透明一致的方式提供给平台的上一层使用。服务层是“云”供应链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服务定制与管理的功能模块,具体可以划分四大部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其中任务管理是云端服务调度的核心,通过映射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包括供应链的流程管理、资源整合、工作流执行等核心服务。SOA架构层通过接口技术、服务技术降低软件的耦合度,其中接口层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路径,屏蔽了硬件细节,为用户提供接入、格式转换服务。服务面向供应链上的企业用为,通过服务技术实现链上用户通过云平台各种服务请求。

3 基于并行系统的VMI库存管理系统

3.1 VMI库存管理工作流分析

随着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的提出与进一步发展,Agent已经成为一种开发复杂软件的新方法。由于Agent是一个多线程的并发系统,每个是松散耦合的结构,是用Agent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与健壮性[8]。供应链的工作流管理通常包括订单管理、供需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运输管理等活动。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订单来衔接,如用户订单、采购订单、运输订单等。根据这些活动特点和过程特性,基于的多Agent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模型,通常有工作流管理与Agent组成,其中Agent分为两个逻辑层,工作流agent管理层、工作流Agent执行层,每一层由系列的子Agent的构成。管理层Agent主要负责对计划活动过程的控制,完成企业的计划任务、控制任务;而执行层Agent则是负责具体企业任务的执行。

VMI库存管理的特点是,补货策略由用户的请求及预测的消费需求共同决定,VMI的运作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预测和补货策略。消费需求的预测需要供应商掌握用户的销售信息及库存信息,库存的实际决策者与拥有者转变为供应商;而补货策略则需要在供应商与用户共同制定协议下由供应商来执行。基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VMI供应商库存管理系统领域需求框架可以展开为 :库存协议维护、VMI库存台帐维护、库存控制参数维护、托付订单处理、连续补货处理、交货处理[9]。

VMI的主体工作流程可以描述为:托付订单――托付订单处理――连续补货计划――交货处理,这一工作流体现了用户需求的提出到供应商发货这一整个过程。供应链系统使用订单来推动供上下游各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而供应链上具有多个用户,每个用户都会不同的订单请求,对这一系列订单的处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并行处理空间。因此,可以使用基于并行原理的Map/Reduce模型,降低用户的订单处理的复杂度,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

3.2 VMI库存管理并行化分析

一个基于Agent工作流的VMI库存管理系统通常由系统层和实体层组成,实体层包括供应商实体Agent和零售商实体Agent。各零售商实体Agent会向服务器定期反馈销售信息,工作流服务器控制供应商实体Agent的生产计划,名字服务器用于实体Agent的注册、初始化,供应商Agent和零售商Agent相互协商制定具体的库存控制参数,Agent工作流服务器处理需求预测和补货计划。其中零售商实体的托付订单请求数据以及供应商实体生产计划的分发数据给都需要通过并行工作单元处理。

以用户的托付订单为例,用户对商品需求的托付订单的形成是通过连续或定期检查VMI台帐系统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用户库存进行补货,同时也会依据用户库存的历史消耗数据以及库存控制参数来预测用户对物品的需求,形成预测需求量,同时用户也可以主动向供应商发出补货订单。零售商实体Agent通过托付订单提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信息,工作流服务器处理托付订单之后会根据商品信息将生产订单分发给适合的供应商实体Agent,多个供应链实体之间的托付订单请求与生产订单分发的处理过程为并行化工作提供了天然的契合条件。供应链实体通过并行处理单元向Agent工作流服务器传递订单信息,而并行处理单元则是使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屏蔽了并行处理的底层细节。托付订单的格式可以描述为以下形式:

托付订单:(订单号,物品编号,订货数量,优先级,交货日期,交货地点……)。

对于Map/Reduce并行处理单元来说物品编号是关键字,商品数量可以作为的统计。订单数据在Map/Reduce中均匹配为对的形式,即,K表示商品编号,V表示商品数量或者交货日期等数据。对供应链订单数据的处理流程可以按如下所示:

Map: list

Reduce: list

输入数据块的分割Split可以按照零售商的地理位置区域来划分,分割后的数据块经过等数量的Map工作机按商品编号关键字统计订货数量产生中间结果List表,再经过Reduce工作机对中间结果进行规约产生归约后的订单,最后把处理后的托付订单交由Agent工作流服务器处理,由工作流服务器现有库存信息以及控制控制参数确定后续的库存管理计划。

4 总结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供应链软件迁移到云平台上,本文提出基于云服务平台的供应链软件架构模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基于多Agent工作流管理的VMI库存管理系统中引入Map/Reduce编程框架为云计算在供应链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在以后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爽.基于SOA的云计算框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与应用.2011,47(35)

[2]李成华,张新访,金海,向文. Map/Reduce:新型的分布式并行并行计算机编程模型[J].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11(33)

[3]杜昆.供应商库存管理运作模式初探[J].物流管理与工程,2010(9).

[4]徐琪,徐福缘.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2).

[5]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0,11(7):899-907.

[6]Holger Schr?dl.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olutions:a SCOR-aligned assessment,Web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C],2012:233-244.

[7]秦桂英,刘宇熹.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3).

[8]张庆福.基于SOA的库存管理软件架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12.

[9]袁立罡.VMI软件架构及XUML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12.

[10]刘鹏.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1]王鹏.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2]田芳.工作流运行和调度算法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0-42.

篇7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因应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四、简要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艳洁,金鑫.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5).

[2]张振飞,赵鹏,刘泊.食品物流业与食品物流链[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6(1).

[3]张连军.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6(1).

篇8

关键词:追溯体系;质量追溯;海参制品;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P27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200-03

Traceability System Design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ea Cucumber Products

ZHANG Wen-di,YANG Zhi-yuan,YIN Xi-long,PAN Lan-la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The crucial information of traceability system of sea cucumber products was analyzed, and the crucial inform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including farming enterprise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sales enterprises was listed. With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of Windows SQL Server 2005 and the environment of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a traceability system was developed with the language of C# and based on the .NET framework and applied in the tracing of the sea cucumber products with the support of Barcode and RFID tag technology.

Key words: traceability system; quality tracing; sea cucumber products; food safety

收稿日期:2013-06-25

基金项目: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张文迪(1991-),男,辽宁鞍山人, 2010级在读本科生,(电话)13342261861(电子信箱);通讯作者,

潘澜澜(1980-),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水产品质量控制与渔业物流规划方面的研究,(电话)18698652280(电子信箱)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倍受关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努力寻求新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追溯体系作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被各国专家普遍看好。可追溯性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溯的能力”。一旦发现危害健康问题,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 进行追溯流向、回收未消费的商品、撤销上市许可等活动,以达到切断源头、消除危害的目的[1]。

海参是众所周知的优秀保健食品,全球的海参有1 100多种,而中国领土内已经发现100余种,海参种类、产地和加工方法的差异性影响海参制品的质量,海参(刺参)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北方沿海,是中国海参最主要的经济种类,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广泛,因此在消费市场上也是属于高价位的水产品,但消费者对其质量及本身信息却知之甚少,以次充好、掺假使杂的现象频发,对于判断海参好坏优劣消费者往往无标准可循,同时海参养殖、加工时安全性信息透明度低,企业品牌效应明显,针对海参特点分析,通过对海参制品供应链全过程的分析,总结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关键因素,针对海参制品形成海参制品供应链的追溯体系,开发海参可追溯系统平台,从而提高监管部门对海参制品安全流通管理,以满足消费者获得安全海参制品的需求。

1 海参可追溯供应链分析及关键信息的确定

海参(刺参)制品需经过养殖、加工、流通、销售后才能最终到消费者手中。海参养殖场(捕捞区)、处理加工企业、流通环节的全程供应链节点所涉及的海参原材料、加工方法等信息都影响着海参制品最终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海参制品可追溯体系中建立体现供应链节点产品关键信息的食品安全及质量的控制指标,同时建立系统的海参全程跟踪与追溯指标体系。

针对影响海参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借鉴相关的国家标准和HACCP体系对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等几个方面的规定,根据对供应链中污染来源的分析,筛选出海参溯源体系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关键安全信息指标,建立系统的海参全程跟踪与追溯指标体系。借鉴的相关国家标准包括《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 0004―2006)、《地理标志产品 大连海参》(GB/T 2070―2006)、《绿色食品 海参及制品》(NT/T 1514―2007)和《食品良好流通规范》(GB/T 23346―2009)[2-5]。可追溯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环境,包括水温、盐度与营养盐、水深与透明度以及潮流。②水发海参和盐渍海参的感官要求,色泽、组织、气味与形态。③理化指标,包括水分、蛋白质、净含量负偏差等。④卫生指标基本相同,包括甲基汞、无机砷和多氯联苯等。此外,不同供应链节点需追溯的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海参的胴体、内脏、体长和体重等数据是体现海参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也需要有所体现。加工过程中海参的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以及糖分差别很大,同时复水性、烘干得率、盐分和泥沙含量也是体现海参质量的重要数据。在储存、流通和销售阶段,储存环境相关数据、运输方式和时间等也会影响海参的质量,在追溯系统中必须予以体现,养殖、加工、流通及销售企业追溯的信息种类如图1所示。

2 海参制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及实现方法

2.1 海参制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

可追溯体系可采用企业内部追溯和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的外部追溯,企业内部追溯可以采用RFID标签和条形码为载体的标识方案。海参供应链节点企业、养殖场(捕捞区)、处理加工企业、流通及销售企业分别制定海参(制品)批次批号,确定惟一标识、产品标签。进行上述关键信息的记录,同时相邻的供应链节点间做好批次间信息的关联性记录[6]。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追踪追溯产品的相关关键信息,实现海参供应链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

相对于内追溯,海参制品质量的外追溯则是对整个供应链产品的追溯。通过运用条码、标签技术,确定海参制品的追溯号。通过对追溯号的查询得到整个产品在供应链中的信息,再通过各个企业提供的批次信息,追溯到相关的企业信息。外追溯主要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对信息的查询,是对于海参制品整体流程的追溯。

2.2 海参制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技术实现

2.2.1 需求分析 养殖、加工、流通、销售构成的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信息是一个个的独立信息群。系统的要求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联系,从而实现查询、修改、增加等功能。不同的用户则对数据的访问有着不同的权限。用户要包含管理员、消费者、养殖企业、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销售企业和监管部门。而各种用户要有相应权限下的增删改查功能。

海参制品质量追溯系统本质上属于一种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Database),使得在不同的客户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访问得以实现。并且建立Web质量追溯系统,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网上管理。无论对于内追溯还是外追溯都能实现信息的网络化管理。这样可以使数据异地同步化、异地可追溯化、查询简洁化。再结合条码标签技术实现追溯系统的移动化。使得海参制品的质量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查询。

2.2.2 数据库设计和总体功能结构框架 对于数据库的设计,首先采用E-R方法对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进行设计。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企业数据是各种企业需要追溯的相关数据,因而将其作为数据库概念模型中的实体。而对于需要管理这些企业数据的用户,也作为一个实体。他们之间的E-R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各实体的属性即为各企业在追溯时需要追溯的关键点(图中未标出)。

各实体的属性即为各企业在追溯时需要追溯的关键点。通过概念模型,建立数据表,设置各表的主键,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使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对数据库系统管理。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将功能窗口分为7大模块,各模块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2.2.3 具体功能实现 采用Windows SQL Server 2005, 编程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运用.NET架构的开发技术,增加系统Web服务的支持。运用C#语言编写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并使用SQL结构化查询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企业信息录入后,采用智能合格检测功能。系统根据国家标准自动判断相关信息是否在产品的合格范围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可查询到合格与否的具体信息,加工企业信息界面如图4所示。

2)消费者界面提供基本查询和认证查询。运用直观的标志显示认证信息,并对消费者提供整个追溯流程的演示信息如图5所示。

3)监管部门通过对海参的供应链进行追溯,实现问题海参制品召回,寻找质量问题源头等功能,如图6所示。

3 小结

通过对相关国家标准和HAPPC体系的研究,针对海参制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影响其质量安全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确定海参制品可追溯的关键信息。选用Windows SQL Server 2005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 采用条码和RFID标签技术为载体的海参制品批次标识,基于NET架构运用C#语言开发了可追溯系统与平台,实现了海参制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

参考文献:

[1] 吕 青,王海波,顾绍平.可追溯体系及其在水产品安全控制中的作用[J]. 渔业现代化,2006(3):7-9.

[2] SC/T 0004―2006,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

[3] GB/T 2070―2006,地理标志产品 大连海参[S].

[4] NT/T 1514―2007,绿色食品 海参及制品[S].

篇9

【关键词】物联网 金融 物流金融

一、物联网

物联网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010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所附的注释对物联网进行如下说明: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我们最熟知的互联网主要解决人联人的问题,而物联网主要解决的是人联物、物联物的问题。新一代身份证技术和智能电网,是物联技术的典型应用。而真正的物联经济和物联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概念,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我国传感方面的研究从1999年已经开始,技术水平现在是世界前列,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个大的里程碑,在物联网的时代,谁抢占了制高点,谁就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金融中物联网的可应用性

物联网技术将会给金融业的管理方式、支付手段和业务运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人和数据的安全防范。

目前,金融安防就人员实时监控手段来说比较单一,通过录像监视人员活动,其效果更多的体现在事后监督环节,而采用物联网的RFID技术,能实现人员包括外来访客的主动实时监控,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人员监控管理方式,为业务安全防护提供一个自动、简单并且强有力的人员监控。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的设备成倍增长,但是银行数据中心依然采用纸面单据定时巡检的方式,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无法实现实时监控。采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及网络和“安全管理软件平台”,为金柜、人员、数据中心、重要资产提供更准确的日常管理。

(二)支付手段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正在改变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环境,但安全永远是一个难题。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在于电商企业为了方便用户再次登录和简便操作流程,其将消费者账号、密码、银行信息等自动存储于互联网公网后台。如此一来,黑客只要破解了后台密码,便可偷盗出用户资料信息甚至账户资金。

便捷性与安全性之间的权衡取舍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人们将解决支付安全隐患的重任放到了加强物联网网购环境上:将用户信心从互联网电脑内彻底抽离,单独存储云端,用户使用信息时通过CPU卡逻辑加密,只读不存,动态密码,一读一密,黑客即使获取传输密钥也无法二次有效使用。目前电商欺诈事件频发,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支付模式却甚少出现资金盗用、信息泄露等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来解决安全隐患已是大势所趋。

(三)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现代物流与金融共同创新的一种集成式服务,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物流金融的各种业务可归纳为应收帐款融资、订单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三种基本形式。其核心思想是在供应链业务活动中,银行、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三方签订相关协议,融资企业再把它所拥有的存货、生产资料、商品等库存,交由物流企业来保管,银行则依据该动产的价值或财产权利为融资企业提供所需贷款,从而使物流产生价值增值。

提高物流效率,就需要资金的有效支持,没有资金流和物流的匹配,供应链上就会产生大量的资金缺口,并进而导致供应链不畅甚至断裂。

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应用主要以融资产品为主,特别是存货质押领域。然而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是存在的风险的,包括融资企业的风险(是否具有良好的资信)、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在他们签订的债务合同中,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物流企业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目标时,极易产生道德风险)。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银行是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银行的人,为银行进行质押物的评估、监督和保管工作。而银行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不及时或信息失真都会造成其决策失误。

此时,物联网核心技术手段所实现的对物品的“可视跟踪”技术将有效实现融资企业销售、存货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从而使其利用存货融资的范围大大拓展,而商业银行也可实时获取融资企业质押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实现信息的全面和透彻感知,一旦质押品信息出现异常,银行便可调整借贷方案,同时金融物流的各参与方均可通过信息监管系统了解风险隐患。

三、物联金融面临的困境

(一)物联网自身的问题。

物联网应用大规模开展的条件并不成熟,这主要是由其应用成本巨大导致的。但这一点现在正在慢慢有所好转,即使企业和民众不愿将资金投入到物联网应用中,政府投资由于其对成本的敏感度低,也还是会展开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物联网应用,例如智能交通和安防就是当前最为确定的物联网应用。

(二)投资者的问题。

对于物联网应用,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一般是:政策支持>竞争环境>企业自身竞争力,当前金融业并不在政策支持范围内,而其竞争环境又为n VS 1,即下游公司数量少且势力强大,需要多种多个公司为其提供信息化服务,客户(即1)往往会培养多个供应商(即n),此时,供应商在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及时性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此这种是最为恶劣的竞争环境,也是投资者最后才会考虑的投资环境。

物联金融虽然能使我们的经济腾飞,强化金融安全,改善金融业务,但其发展的道路仍布满荆棘。

参考文献:

[1]王延炯.物联网若干安全问题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陈宝玉,陈清长.物联网应用:让银行更加智慧[J].华南金融电脑,2010,(11).

[3]郭川,邬贺铨.物联网不是网络是应用[N].人民邮电报,2010,(3).

篇10

摘要:在分析目前中国大陆食品供应链运作的现状、存在的瓶颈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从构筑和完善食品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方式等方面探索突破瓶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和因应对策。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因应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

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四、简要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艳洁,金鑫.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5).

[2]张振飞,赵鹏,刘泊.食品物流业与食品物流链[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6(1).

[3]张连军.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