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经济建设

篇1

关键词: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发展

引言

党的十以来,围绕实现中国梦,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目前的经济状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及思路,最大程度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缓解经济发展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对其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其在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较大的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是的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干预能力,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其都是以牺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传统经济模式发展下,简单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而这则是生态恶化的最为重要原因。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就曾经指出;人类是依靠自然界而生存的,只有同自然界进行接触、交往才能确保自己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从这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在目前人类生存中有着是基础作用,与此同时人类经济的发展也比较难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因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当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苦苦思索经济赤字出现的原因之时,却只有少数的人对生态赤字的根源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较快的进步,而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中对于目前阶段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矛盾都有提及,在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途中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处理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方法分析

2.1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政绩观,是处理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有如何正确理解政绩的范围和内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树立自身的政绩,如何去衡量自身的政绩等等方面。政绩观可以有正确的政绩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区别。而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错误政绩观的指导下,就会出现干部比较重视升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漠视,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也就不便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而正确的政绩观则要求根据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的规律办事情,满足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发展。所以,作为地方政府要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以及一些具体指标的考察。并且也应该引导地方政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并且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损失因素也作为衡量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而实行一个目前流行的绿色GDP核算,重视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速度。确立科学的政绩观,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2.2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良好型社会,第一要义是帮助人们树立一个较好正确的环保意识,对于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一起来营造生态和经济建设共赢的舆论氛围。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但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未来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应该从上到小,从城市到农村而全面进行展开,促使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们共同的理念,并且指导其在实际中的行为。

2.3不断提升企业的责任感

在环境发展中,应该逐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产品在应用之后要被生产者而回收,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同处理费用,进而促使企业可以继续应用可回收再利用物品。应该建立开发项目的事前评估制度,在市场开发项目得到审批之前,就把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为第一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对于一些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同环境保护不符合的粗放型企业要求整改或者不进行通过。建立绿色审计制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环境的折旧同消耗也纳入到生产成本中,并且综合考察企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

3结语

十以来,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和谐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在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稳定提升的目标。生态建设一方面可以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的进展,也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培勇.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依靠生态环境[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05:48~49.

篇2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文明;经济

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0705

1引言

党的十之后,生态文明被赋予了空前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处在核心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与其它领域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的有效融合。然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当中,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总结都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充分融合也需要开创新的模式与途径,其中之一便是十分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国民消费。

2消费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消费与投资、出口一起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充分发展的消费市场是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消费也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抵御经济波动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出口萎缩、投资不足的不利环境下,消费往往演变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柱。发达国家对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国民消费一直是非常鼓励,甚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刺激和诱导国民的消费需求,主要的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地有着充分发达、成熟并且完善的国内消费市场。然而,在我国,国民消费的重要性和积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物质财富的创造和供给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国民的消费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受到人为限制,不仅造成国民的生活水准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而且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之后,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我国实行的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缺乏资金、技术落后以及管理不善的时代背景下,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的唯一选择,实践已充分证明这种模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短短几十年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质量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在技术层面十分落后,因此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基本以资源和简单加工的半成品为主,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却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导致大量利润的外流。更为严重的是,低端的资源出口和来料加工给我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长达几十年的资源开采与出口对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破坏都是不可修复的,很多外商投资的来料加工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十分惊人的,虽然表面上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确是国外高污染行业与产品对我国的转移。因此,我国在换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环境代价,如果考虑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成本,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收益很可能是负值,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欠债是迟早要还的,并且越晚偿还所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另外一方面,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发达国家一直深陷经济疲软、通胀不止的泥潭当中,出于振兴国内市场、创造国内就业岗位的直接目的,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进口的门槛。此外,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出口领域面临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遇到的贸易壁垒层次也越来越高,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点,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扩大国内消费的市场容量,增强国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准,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经济发展的自,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减少资源出口量,逐步淘汰低端来料加工产业,减轻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压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证。

目前,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学术界尚缺乏权威的统一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和研究侧重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地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不管哪种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当中,都蕴含着一个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生态文明,实际上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范畴非常广泛的命题,设计的因素也非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来自多个方面。但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注,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类的生活福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这也正是我国政府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经济建设过程的根本目的所在。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和传统文明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工业文明过分看重经济增长,忽视甚至无视环境和资源代价,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放缓甚至放弃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变的是传统文明发展的模式,而不是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还是创造生态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有机结合,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何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一般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生产领域的融合。毋容置疑,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的依然是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因此,“生产”依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型生产模式,以生态经济产业为主导,以新型生态技术为支撑,走生态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然而,如前所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固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仅仅靠生产领域的“一枝独秀”还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除去生产环节之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其它领域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居民消费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简单公式描述了社会大生产的循环与周转过程,由此可见,“消费”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关键结点,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生产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因此,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况且,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层建筑的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和社会公众产生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也亟需得到来自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而消费作为和社会公众联系程度很高的日常生活环节,可以很好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传达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生态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使得新型生态经济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过程更加顺畅,更加有效率。

3传统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背离

虽然从总体上看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似乎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但消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每一种文明形态都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消费模式。在漫长的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无实质上的消费可言。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旧十分低下,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因此在农业文明阶段消费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还是与消费无缘。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起源于工业文明阶段,建立在技术革新和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保障基本生存的需要,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工业革命催生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传统的世袭特权阶层被打破,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在劳资双方的长期博弈中,社会大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利益,资产阶级为平衡和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领域也逐渐地向社会公众倾斜。普通民众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也第一次真正走向了消费社会时代,消费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文明催生的消费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消费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终于摆脱了财富短缺的桎梏,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平等程度也大大加强。然而,传统的消费模式是把双刃剑,消费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注重的是短期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极少考虑,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一种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发生过著名的“公害事件”(另一种说法是“十大公害事件”),很好地证明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除此之外,和工业文明相匹配的传统消费模式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伦曾经这样描述消费社会:“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作为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者扔掉。”\[1\]究其原因,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以生产为导向的,为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必然要求长期保持巨大的消费能力,因此,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对国民的消费是极力鼓吹的。事实证明,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有着极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发达国家20%的富裕人口消费支出已经占到全球私人消费支出总额的86%,与20世纪50年代比较起来,日本在80年代消费的铝、能源、钢铁、汽车分别是前期的的4倍、5倍、25倍和4倍。就总体情况而言,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消费主义扩张之后,欧洲与日本的人均资源消费已经大体和美国持平。\[2\]更为严重地是,传统的消费主义会导致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一系列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过度膨胀的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模式只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并且大量地造成资源消耗和浪费,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目前,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其中固然有产业结构失衡、人口无序膨胀等主要原因,但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当中,对后者的消费模式是竞相效仿的,殊不知这种消费模式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将使得全球的经济发展提前进入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状态,“寂静的春天”一旦真的到来,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文明孕育下的传统消费模式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相违背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形成相应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需求的新型消费模式。

具体到我国而言,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国民消费能力也极大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6000美元,同时,2012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2103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即便扣除通货膨胀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也有12.1%。\[3\]与此同时,消费也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我国迅速增长的国民消费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急剧地上升。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已有的57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2.4%。近岸海域现有的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在长期监测的316个城市中,轻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3\]究其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走的依旧是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看重的仍是“扩大生产、促进消费”,由于人口总量和资源分布的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很少。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拥有量、人均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32%、27.4%和12.8%,其它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资源消耗量却保持在很高的层次,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消费环节产生的。例如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甚至达到了1/2,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高达450亿双,相当于消耗了166万m3的木材。\[4\]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基础之上的传统消费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重,我国现在已经是多种资源的第一进口大国,这给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传统消费模式滋生出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显像化,并且助推了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我国传统的社会公德和伦理造成了腐蚀和破坏。传统消费模式带来的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必须及时地加以改进和修正。

4新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途径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消费模式虽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但因为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生态型消费模式。和传统的消费模式比较起来,生态消费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宗旨,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品为媒介,以生态消费伦理为指引。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强调的是消费的合理性和持久性,生态消费要求能够给经济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作用,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与推广,对生态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控。尽管从一般意义上看,消费属于个人行为,政府似乎不应该干涉,但个人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公共性决定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无效使用,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我国社会现阶段少数富裕阶层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程度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使得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彰显,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在宣传和动员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国民消费模式进行及时的引导,促使全社会尽早形成生态消费的理念,倡导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对奢侈消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制,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将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其实,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对国民消费也会有所调控,这一点从西方国家政府对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例如日本《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第5条规定:“消费者为适应经济社会之发展,须自行修得有关消费生活之必要的知识,并有采取自主的、合理的行动,以积极的促使消费生活安定及改善之任务。”韩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条第2款规定:“消费者主动吸引专业知识来维护权益,并采取合理、自主的行为来促进消费者生活水准的提高。\[5\]而我国现阶段在法律层面对消费者环境义务和责任的规范还很少,即使涉及到的部分操作性也不够强,留下了很多漏洞,值得我们反思。

生态消费产业的形成,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消费虽然是国民的个体选择,但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不会凭空产生,相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这就是消费的对象――商品,商品是生态消费模式的载体,是生态消费理念的物化。因此,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是以大量的生态型商品为前提的,生态商品的生产是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物质基础,离开生态商品的支撑,生态消费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的主体,企业是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这就要求企业在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生态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主要中间渠道。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承担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和职能。除传统的经济型组织色彩之外,企业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企业重新塑造自身的生态人格,树立生态管理、生态生产、生态营销的新型企业伦理和文化,从商品的最初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生产、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采取生态化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企业应抛弃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以消费为核心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新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生态伦理,通过自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创新构造,提供大量的生态型消费商品,为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消费理念的推行,需要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政府宏观层面的整体发展战略,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势必要求构建多样化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通过消费领域和环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使社会成员从切身利益中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福祉。因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公民都应从自身的消费环节入手,形成理性的个体化生态消费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型的消费理念并不是限制社会成员的消费,更不是降低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生态消费模式提倡的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这和传统消费模式鼓吹的“大量消费、奢侈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已经证明传统消费模式超越了地球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消费是通过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为人类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社会个体生态消费理念的塑造与普及,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理想细化到社会个体成员的现实生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最大限度地扩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为广泛的微观基础。

除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还需开创更多的实现路径。譬如,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消费模式是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这其中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同时也有发达国家的有意为之。实际上,西方国家对自身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形成的传统消费模式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而且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社会整体富裕与繁荣之后,西方社会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反思,西方社会总体层面的消费理念在日趋成熟,国民消费逐步在回归理性。然而,发达国家自身消费模式的改良并不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同步调整,传统的产业模式和商品生产依旧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急于将传统商品向外倾销,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传统商品的需求维持着巨大的市场容量,理所当然地成为发达国家传统商品出口的首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二者一拍即合,造就了发达国家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当代中国的盛行,中国成为许多国外传统商品,尤其是高档奢侈品市场的最大救星。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传统消费模式弊端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不仅造成了我国财富的大量外流,而且源于西方的传统消费模式给我国的环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国要构建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就必须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与传统发达国家展开深度的合作与博弈,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规则,寻求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国际产业分工,减少传统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大量进口,吸引发达国家增加与我国在生态产业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生态商品的研发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敦促发达国家增加生态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量,逐步减轻传统消费商品对我国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生态消费模式在我国的有效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NGO、NPO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能够起到巨大的监督作用,民间组织也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力量。和政府、企业等传统的社会组织比较起来,民间组织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独立的第三方人格,有着相对独立的建立和运行模式,正是由于非官方的背景和非盈利的宗旨,民间组织较少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限制和干扰,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义。目前,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民间组织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虽然在规模和层次上与国外比较起来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契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周期恰好吻合,因此我国的民间组织有着更多的历史机遇,我国民间组织也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到消费环节,实际上我国民间组织在生态消费观念的倡导和宣传方面正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近几年由我国民间组织倡导的“26℃空调节能行动”、“光盘行动”就是从最细微、最根本的日常生活消费环节入手,向广大社会公众宣扬生态消费的理念和行为,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民间组织的参与,将对我国民众生态消费模式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消费领域着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包庆德,刘源. 提取地球资源的利息而非本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9.

[2]尹小明. 消费社会的环境代价与治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R].北京:国家统计局,2013.

篇3

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

息烽要发展生态经济,必须依托已经起步的循环经济,以磷煤化工为龙头,以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一是延伸产业链。以磷化工产业延伸、磷煤化工耦合联动、铝及铝的深加工为重点,全力建设磷煤化工、医药食品、新材料和新型建材四条产业链,重点建设30万吨合成氨及新能源开发、10万吨黄磷扩能生产等重点项目。二是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部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和生产流程再造,加大对现有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坚决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三是推进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综合利用。抓好全息石膏砌块、新型耐水石膏砖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基础上,力争磷煤化工基地五年内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四是建好生态工业基地。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抓好“一城两基地”的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接,促进产业耦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形成集约利用公用工程体系。五是抓好环境保护。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要求,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加大粉尘、烟尘、细颗粒物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六是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按照“草、畜、沼、果、水、路”六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发展链式农业,有效回收利用、循环使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推行无公害农业生产。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味美等企业为龙头,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延长农业产业化经营链。

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说天下泉,半落黔中鸣”。绿水青山,是贵阳,也是息烽最大的比较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就是要通过市场手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加快资源开发。全力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加快乌江峡景区开发,积极引资开发西望山,加大息烽温泉、多缤洞、团圆山“陨石坑”等旅游资源的推介力度,深入开发息烽烙画、苗族刺绣、阳朗辣子鸡等特色旅游产品,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二是实施全面带动。多层次发展休闲娱乐文化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商贸零售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三是夯实生态基础。加大小桥河等水源地保护和息烽河整治力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好石漠化治理,深入开展以“森林抢救、森林维权、森林再造、森林管护、森林志愿者”五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保卫战”,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篇4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路径

1循环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循环经济说白了就是生态经济,在生态规律的指导下,将可以使用的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转化,并且要减少污染无的排放,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就是要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不仅在生产中合理的使用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循环经济取代以往的直线型经济是必然的,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应该进行的探索道路,如果广西在工业园区中推行循环经济成功的话,将有利于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改善现在发展环境,提高经济增长率[1]。

2广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现状及问题

2.1广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概况

广西为了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在本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推行循环经济。生态园区根据生态规律建设,模拟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将各种生产企业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通过工艺之间的配合和资源共享,实现物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物,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经济的稳定运行。其中在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中的循环经济建设最为成功,他们以制糖工业为产业链核心,周边发展了水泥工业、火力发电以及化工工业等行业作为相互配的产业链,很好的实现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并且有力的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通过对贵港生态工业园区的监测数据分析,在实行循环经济之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环境污染指数显著下降,希望在不久之后能更大范围的推行循环经济。目前,广西的各个生态园区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推广速度。

2.2企业投机风气严重,实施循环经济动力不足

现在有很多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只知道无休止的追逐利益,对于这样的无良者我们应该谴责。资源在经济学中的定义涉及到经济和生态两个层面的含义,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只看到了蕴藏在资源中的经济价值,却无视其中的生态效益,人们总是想榨取资源中的所有价值据为己有,就不管之后会造成的后果,这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当然也有很多良心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治理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的生态环境,但小众的力量还是太渺小,而且还有很多企业在看到有别的企业在进行环境治理的投入,他们便恬不知耻的搭顺风车,享受别人的治理成果,因为环境是公共的,这样就会让那些想要尽力的企业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2]。这样的不良风气会导致企业丧失推行循环经济的信心,没有动力就可能成功。所以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严办,使得市场竞争良性化发展。因为对污染治理的投入非常大,也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还有人搭顺风车而没人管,就会让这些做好事的企业生存境地尴尬,也就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2.3企业配合不协调,资源有效利用不高

广西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推行循环经济成效明显,但是当在其他地方推行时,效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应为在没有像工业园区一样的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循环经济运行情况不是很理想,资源也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因为,在生态工业园区是根据生态规律,科学合理规划了企业类型,以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相互配合,所以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其他普通地区,多个企业和公司无法形成完整的资源消耗产业链,没有做到协调匹配和,甚至有的是在企业内部的,这就无法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无形的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一定要合理的配置循环经济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有效的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广西的企业之间协调配合没有做好,造成循环经济的运行受阻,应当合理解决[3]。

2.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推行循环经济信心不足

有的良心企业想要为人民为环境做事情,但也深知环境治理方面的经济投入需要相当大,而且在企业中推行循环经济,不但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产业链中的副业,虽然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社会效益,但无法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让企业的利润率下降,这就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另外,国家对于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不明朗,也没有什么力度,这就让企业更加没有信心和底气。所以广西政府如果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推广循环经济,就应该给出明确的政策保护,加大监管力度,给出优惠政策,给企业吃下定心丸,这样才会极大地推动企业行动。

3广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广西也根据生态规律,探索循环经济建设道路,在自己多个工业区实行循环经济,效果还算不错。根据循环经济在广西工业园区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几条建设路径,希望能有助于广西在工业区推行循环经济的步伐,更好的完善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3.1政府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现在很多企业只看到了蕴藏在资源中的经济价值,却无视其中的生态效益,人们总是想榨取资源中的所有价值据为己有,就不管之后会造成的后果,这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循环经济建设中下血本。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在社会中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让企业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早就颁布了诸多相关的法律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明确的表现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循环经济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并且给出了很多建议,但是下放到有关部门就重视程度下降,或者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适应循环经济的推广,也就已在搁浅[1]。所以政府部门应当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切实为循环经济的推广做好工作。应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让民众了解到循环经济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循环经济,提高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进而推动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让那些想要搭顺风车的企业无所遁形,自觉地更新发展理念,在政府相关的政策扶持下,一步步的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人民增添福祉。

3.2加大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模式的转变,国家经济制度也应该相应的创新改变,这样有利于加快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进程,同时要做好扶持工作,完善优惠政策,加大监管力度,让企业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提高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进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经济投入很大,如果完全企业自身负担,那么生产成本就会很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产品市场竞争,也会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所以国家应该在环境治理方面对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帮助,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排污系统,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应该给企业提供先进的循环经济管理经验,共同开发环保项目,提高社会环保意识,提高企业资源共享效率,在政府,社会和企业三者相互配合下,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2]。

3.3加大科技创新,增强循环经济建设基础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更好地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科学技术也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我们说要在相互配合的产业链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都是空谈。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没有高效率的生产线,也就没有办法高效循环利用资源,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好的污染处理系统,也就无法降低环境污染。所以推行讯环境的基础是要有将强的经济科学实力,在推进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循环经济,也需要根据当地的科研实力来做出决定,不要跟风。所以,广西要推行循环经济就要政府企业以及研究院相互配合,加大科技创新,给循环经济提供坚强后盾,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更快的进步。

3.4科学调整企业结构和园区企业布局

广西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推行循环经济成效明显,但是当在其他地方推行时,效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应为在没有像工业园区一样的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循环经济运行情况不是很理想,资源也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在其他普通地区,多个企业和公司无法形成完整的资源消耗产业链,没有做到协调配合,甚至有的是在企业内部的,这就无法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无形的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一定要合理的配置循环经济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有效的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4]。广西的企业之间协调配合没有做好,造成循环经济的运行受阻,应当科学合理的对企业配置进行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园区布局。

3.5完善循环经济建设管理体系

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尚不成熟,为了更好应用循环经济,需要对循环经济推行的地区进行监测。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进入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量,产品输出了以及废弃物总量等数据信息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数据分析仪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资源利用率,企业利润率,环境污染程度等等结果,然后借鉴世界先进的循环经济管理经验对广西的循环经济推行地区进行科学管理运行。将监测结果与国际循环经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不断地完善广西地区的循环经济运行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知道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表现好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表彰并且将其成功经验进行共享,在不断完善的发展体制下,循环经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现在,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为了切实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将开放型经济模式转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经济,高效合理的利用资源,构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三者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广西也根据生态规律,探索循环经济建设道路,在自己多个工业区实行循环经济,效果还算不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苗绘,李海申.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EIP)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6):9753-9755.

篇5

一、注重四个结合,充分发挥生态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丘陵地带,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县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依托,全方位组织实施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林业、水利、畜牧、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德援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开发等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生态建设。

把生态建设与加强农林基本建设相结合。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业方面,十多年来全县工程造林231.6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85。20__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先进单位,并连续9次荣获河北省造林金杯奖和首都周围绿化金杯奖;水利建设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进行列,新增水浇地面积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新修、维修加固河坝15万米,开发坝后造田0.6万亩,整治河道4.5万延长米,建设人畜饮水工程39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86,建设小流域经济沟8.8平方公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草场建设方面,把封山养草、围栏育草、人工种草作为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行舍饲禁牧、青草贮存加工,使草场建设为畜牧业产业化服务。

把生态建设与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持续开发的原则,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三扩、一压、一退、一开发”的思路,逐步扩大马铃薯、时差蔬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实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发滩涂扩种水稻,积极引导农民扩种“两高一优”作物,全县“两高一优”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生态农业形成四大特色群体。一是模式化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农业群体,使耕地复种指数达136,年产马铃薯6亿公斤;二是以地膜覆盖、日光温室栽培为主要特征的蔬菜种植群体,全县种植蔬菜22.5万亩,总产量19.1万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三是以试种开发滩涂水稻为主要品种的高效农业种植群体;四是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秸杆资源,大力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新技术,大力发展养牛业。目前全县已形成六大规模饲养小区,畜牧业产值达5亿元,秸杆氨化过腹还田反哺农业,每年可积存100万立方米的农家肥,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同时该县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约型深加工的转变,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联为一体,确定了“公司 农户 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薯、牛两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示范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建设与城镇环境建设相结合。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实施县城改造和综合治理,加强城镇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完成了县城绿化美化、“三网改造”、木兰中路拆迁续建、环境综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型煤、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二次扬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县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城环境进一步优化,水、气、声环境均达到功能区标准。

把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自然保护相结合。为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围场根据历史与现实,聘请上海同济 大学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积极的保护,把生态旅游定为围场旅游的精品与亮点,并在开发中严格按规划执行,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县建有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99。同时还建有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越来越多的游人为围场的蓝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通过走发展生态旅游之路,加强自然保护保护区建设,使受保护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从而也丰富了围场旅游的内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促进了开放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奠定执法基础。为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实际,县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办法》、《生态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生态农业建设十年规划指导纲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办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关于加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县政府对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畜牧、旅游、公安等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目标等进行了明确和详细分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在工作中,各部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环保与国土资源、林业、水务、畜牧、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初步形成了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县环保局与县检察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等11个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作联系、共同打击犯罪、维护良好经济秩序的实施意见》,对违法案件移交程序、办理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协作机制,加强对环境、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篇6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内容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篇8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篇9

1辽滨水城生态建设情况

辽滨水城要建设北方湿地的生态型滨海城区,规划面积已由110 km2扩大到258 km2,水城建设主要分港口、主体产业区、绿色轴线、黄金经济圈和大学城5个功能区,形成“一轴”、“两圈”、“九区”规划结构。其水城特色有防波堤。

辽滨水城重点的基础配套工程――填海造地及防波堤。填海造地15.2 km2,吹填土方 4 405万m3。一期工程吹填面积6 km2,吹填量为725万m3。二期吹填面积9.2 km2,吹填量为3 680万m3。配套的防波堤工程17 600延长米,总工程量370万m3,将随其填海造地工程同步进行。目前,9.2 km2核心商务区已围堤4.2 km,海抛石9万m3;3.2 km2的商业娱乐区已经完成围堤700 m,完成路抛石1.5万m3。吹填造地后,将在这里建成辽滨水城的核心商务区,这里是辽滨水城最靠海的位置。辽滨水城之动脉环岛路。环岛路北起荣兴水库,南至辽河口、环绕生态的鸭舌岛。公路覆盖辽滨的全境,环岛路与辽滨水城的公路网融为一体,与滨海大通道相连接[1]。辽滨水城之标志为雁河。辽滨境内水系的贯通,城内河网的存在,是辽滨水城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荒滩上开通一条雁河,雁河的一期工程总长1 000 m、宽80 m、深2 m。将动用土方量62万m3。

2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盐度升高,渔业资源衰退,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外来物种入侵等。

2.1生态问题

辽滨新城的建设势必减少滨海湿地的面积,造成大量植被的破坏,减少渔业资源,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最易出问题的是围海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一是围海工程不仅破坏原来的潮流系统,削弱了海水净化能力,而且围填海不断从内部蚕食滩涂和海域,加之水动力条件减弱和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和严重退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资料显示,胶州湾20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1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1]。二是围海工程往往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荷兰曾经是一个热衷于围海造地的国家,荷兰人填出了1/4的国土面积,但是改变海岸线扩张国土的同时,海水污染、生物减少等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2009年,荷兰内阁批准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决定将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推倒,让围海造地得来的300 hm2土地再次被海水淹没。三是围海工程会使重要渔业资源被破坏。近岸海域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水文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很多鱼类生存的关键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锐减[2-3]。

2.2生态隐患

随着辽滨沿海经济区规模性的土地开发,大量人口涌向滨海地区,沿海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制造发展、大规模水产养殖造成部分生态资源的永久性消失,水污染问题不断呈现,对滨海湿地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3新形势下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环保要求和责任

当前,辽滨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国际生态城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辽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区、国家生态型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际生态城区: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国际一流生态城区。

从资源、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2006年底开始,国家环保部开展“环评风暴”,启动2次“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辽宁省辽河流域就曾榜上有名,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可以说,对于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而言,环保已成为资金、土地两个发展瓶颈之外的又一大制约因素,如有不慎,受到环保部的挂牌督办、限批,将会对经济区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引起经济区每个人的高度重视,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要严格要求,责任重大。

4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4.1健全环保队伍,加强监督监管

辽滨沿海经济区目前已有市环保局派驻的机构,对于经济区内环保事宜,可以直接监管、审批、验收。及时解决了经济区环保审批、验收等问题,又可以对经济区进行现场监管,大大加快了经济区内环保相关手续的的办理。但派驻机构必需的环保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应加强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环境的执法监督监管[4]。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就辽滨沿海经济区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要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加大上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园区内部经济循环;三是要与周边市区、县域经济紧密联系,统筹协调,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4.3严把新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

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项目是根本。没有项目带动,经济区就不能实现追赶跨越。但是,在目前形势下,环评已成为项目建设前置审批条件。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先经过环评这道关。因此,实现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严禁入区。符合入区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分类管理。

4.4加快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区绿水蓝天

按照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污水处理后要达到“零排放”。因此,做好水污染治理,将是经济区的重点工作。治理水污染,一是要求入区的高污染企业投资建设专业污染处理设备,既提高循环利用率,又降低排污量和浓度;二是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升级改造,确保与园区企业同步建成,避免污水直排现象发生;三是与辽滨新城水系规划相结合,建设完备的雨污分流城市管网,既为将来条件具备时对雨水再利用打下基础,又有利于合理控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量,使得污水处理设备发挥最大效力。开展大气污染控制,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要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开展NOX排放控制设施建设,加强TSP排放控制。

4.5适度围填海工程,有序开发

滩涂生态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替规律,静态保护不现实,应该动态保护。填海不能太频繁,首先注意促淤及填海布局,其次注意填海的时间间隔。依照滩涂的构成,通过滩涂再生实现循环推进,使滩涂处于优质循环状态,防止“海洋圈地”的产生。

4.6建立生态影响跟踪监测制度

辽滨沿海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围海造地,减少了海域面积,增加了陆域面积,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局部气候、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生态问题还不能直观反应出来,因此需要建立生态影响跟踪制度,对于不良生态影响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需要做生态补偿的,要严格论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实时监督落到实处。

5参考文献

[1] 杨旋.围海造地须科学论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5-31.

[2] 于淑文,李百齐.简论加强我国围海造田的科学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1(9):49-52.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01

现阶段,人们往往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对生态文化的保护,造成对生态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自然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构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从而构建生态和谐、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各领域间的和谐发展,加快生态体系的建立,对生态系统加以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一)不合理资源结构

通过合理地整合与利用优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整合与利用废物资源的意识,行动效率非常的低下,结果造成资源错位的问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导致污染的问题愈加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资源的优化与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污染,无法充分地利用资源,生态负效的问题更加严重。

(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过度开采以及滥砍滥伐等问题,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然而,毋庸置疑资源是有限的,可利用资源愈加匮乏,影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除此之外,随着来往行驶的车辆、工业生产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粉尘以及固体颗粒等,影响着大气环境与水质环境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阻碍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

(三)缺乏完善的生态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制度,从而对各种不恰当的行为加以约束与限制,如肆意砍伐以及过度开采等,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推动与促进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除此之外,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出全新的地区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应的出台有关规定与政策,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机制有待完善,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缺乏。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显著的进步,生产力逐步的提高,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然而在投入力度上还有所不足,无法保障生态保护的效果,未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环保效益。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不应当对生态进行肆意的索取,而是应当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为此,应当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特别是学校以及企业,应当深入地学习生态文明,在平时的教学与生产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地倡导与弘扬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树立起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指标中融入生态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立法制度

通过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直接的、有效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因此,应当以当地特点为出发点,建立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自然资源开采限定条例加以完善,从而避免出现肆意开采的问题。对于造成对生态破坏的自然行为,需要严格地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需要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时地表彰或惩罚某些行为。与此同时,对于重视生态环保的发展中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政策。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力与责任,严厉地惩治违法行为,从根源上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

(三)绿色生活方式

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合理地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与此同时,应当重视转变生产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通过整合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摒弃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还给人们一个干净明亮的天空。同时,人们应当转变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珉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63-64.

[2]伍丹.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0:131-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