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篇1

关键词 草原 保护 建设 问题 建议

1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还有待改进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和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几年关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各种争论不绝于耳、是非难辨。不少草原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议。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

1.2项目缺乏综合性及可持续性

实施的这些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问题:缺乏整体性及综合性。项目之间相互割裂,没有统一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有些项目甚至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系统内层层下达项目和任务,独立运作,即便作用于同一个牧区的项目也是各行其是、各为其主;项目建设内容单一,如退牧还草工程一般仅限于围栏和饲料粮补助,同时围栏耗掉了项目大多数资金,而饲料粮补助标准又一成不变且偏低;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畜牧生产方式改进、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种改良、草场改良、草原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牧区基层干部和牧民多数担心国家草原项目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1.3草原承包制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草场承包的推进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级政府思想统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实得好,牧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畜牧业有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过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严重不足。草场承包到户后,带来不少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主要有:牧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服务跟不上,舍饲半舍饲养殖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推进,不利于生产方式的切实转变。牧户分散经营,不利于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4退牧还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看,根据农区、农牧交错带、牧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分工的专业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当中,农区有发展畜牧业的大量的资源优势,农牧交错带和纯牧区之间则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牧区搞繁育,r区搞育肥。但目前,农区和牧区的资源优势和分工优势体现还不足,特别是优质优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通过农牧结合、农牧互补,达到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2.1增强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进一步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内蒙古草原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带上,对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护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态建设中要坚持以预防、保护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复为主;在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群众用现念来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与草原生态承载力和草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区经济和草原环境协调发展。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尽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并加强督促检查。

2.2积极稳步实施生态移民

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缓解草原压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建议各地应依据草原生态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吸纳能力,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内生态脆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

2.3建议尽快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多渠道增加对草原投入

国家和自治区在牧区实施的退牧还草、易地扶贫、移民扩镇等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而且加快了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进程。但目前的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满足不了牧区搬迁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还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给予积极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建议国家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的任务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应比照国家对“三农”的护农惠农政策,建议国家对牧民在畜种改良、饲草饲料良种、化肥、农药、燃油和牧业机械购置,棚圈及青储窖建设等,均应给予相应的补助。

篇2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草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准确把握当前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成效显著。目前,草原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初步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草原牧区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草原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载畜能力大幅下降;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很落后,效益低下;草原自然灾害频繁,防灾抗灾能力薄弱;牧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问题突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影响着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草原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十二五”时期将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推进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整体好转的攻坚期。必须立足草原牧区实际,坚持科学发展,集中力量解决草原牧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草原牧区生态文明水平,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统筹推进新时期各项草原工作。做好草原工作,是中央的要求,社会的期望,牧民的期盼。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按照“保护草原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推动转移就业”的基本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尽快扭转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从明年开始,国家将在重点草原省份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补贴、牧区教育支持和绩效考核奖励。这是一项大政策,落实这项政策给草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抓好重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草原承包、草畜平衡、监督执法、监测预警和科技进步等管当前、利长远的各项工作,把中央的各项惠牧政策切实落实到草场牧户。

二、扎实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一)明确草原权属。明晰草原所有权、确定草原使用权是深化牧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草原各项制度的基础。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草原承包经营体制改革任务。加强草原资源调查勘测,确定草原土地类型和四至边界。结合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晰草原的权属关系。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草原法》的规定,依法开展草原登记,实现“草定性、地定权、人定心”,充分发挥牧民保护草原的主体作用。

(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将草原承包到户,明确草原承包者的权利义务是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前提。只有草原承包到户,各类草原补贴才能落实到牧户。目前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要尽快落实到户,签订承包合同;已承包到户的,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和责任;实行联户承包的,要尽快在承包合同中确定联户成员的具体权益和责任。

(三)规范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加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明确流转的程序、条件、方式及用途。建立健全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规程和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指导草原流转合同的订立,建立流转合同档案,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对草原流转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动态。强化对草原流转的监督管理,防止以草原流转为名,擅自改变草原用途。

(四)强化承包管理。要完善草原承包合同管理,各地核发的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应统一式样,承包合同应确保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加强档案管理,准确、完整、及时地收集整理草原承包合同、牧户承包情况图表、原始文字记录等档案资料,归档保管。建立草原承包电子档案,实现草原承包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尽快建立草原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发挥草原监理机构的作用,引导农牧民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处等途径,依法解决草原承包纠纷。

三、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一)核定草原适宜载畜量。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天然草原生态及生产力状况,加快确定草原适宜载畜量标准,核定草原载畜量,明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放牧牲畜数量上限,为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打牢基础。制定草原载畜量标准或者核定草原载畜量时,应当充分听取草原使用者和承包经营者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草原载畜量标准和草原载畜量核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制定减畜计划。各地要根据核定的载畜量,制定明确的减畜计划,确定减畜数量,规定减畜时间进度,并逐级上报备案。要将减畜额度落实到村、到户,对落实减畜计划、实现草畜平衡的牧户及时兑现奖励资金,确保牧民减畜不减收。

(三)尽快实现草畜平衡。各地要制定完善草畜平衡核定办法,建立草畜平衡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草畜平衡责任状,明确领导责任。要实行草畜平衡公示制,发挥牧民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各地要切实采取措施,杜绝超载过牧。

四、继续强化草原执法监督

(一)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视草原监理机构执法监督条件和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监督装备,提高监管能力。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做好草原承包、草原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制度的具体落实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草原基础设施的管护。严格草原资源管理,保护草原建设成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制定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征收办法,力争从2011年开始依法开展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工作,确保资金取之于草原用之于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修复。

(二)加大对草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在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法利益行为的同时,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禁牧区、休牧期的牲畜放牧情况实行常态化巡查,定期核查草畜平衡实施区放牧牲畜数量,对违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做出纠正或处罚。要创新执法方式,重点查处和曝光一批大案要案,震慑不法分子。

五、不断加强草原监测预警

(一)加强草原监测。草原监测是确定草原生产能力、核定草畜平衡的基础,是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要针对当前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方面监测工作比较薄弱的问题,丰富完善草原监测指标体系,改进监测方法和手段,优化监测指标,创新监测方法。在稳步推进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的同时,各地要规划设置数量适宜、分布合理的省级、县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规范固定监测点的运行和管理,定期开展草原固定监测工作。抓紧开展草原本底调查,摸清政策实施基年的草原基本状况。加快开发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高草原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编制监测报告,监测信息,客观反应草原植被生长、草原生产能力、草原生态、草原灾害、草原生态工程效益等状况和变化情况,为评估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完善草原扶持政策、加强草原监督执法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草原火灾预警。加强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是做好草原防火、保护植被恢复成果的重要保障措施。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做好草原火灾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草原防火预案制度、物资装备、通讯指挥、应急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对草原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三)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对草原生产和生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认真开展草原生产生态形势分析和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形势、趋势变化做出预报预警。建立信息制度,健全信息平台,强化信息预警,提出应对措施。积极引导农牧民做好人工草地建设、饲草料储备、畜群结构调整、牲畜出栏和草原灾害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草原科学管理和风险应对能力。

六、大力推进草原科技进步

(一)加强草原科技创新。要以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围绕草原植被恢复和牧民生产方式转变,开展优质高产牧草和抗性牧草品种筛选、人工草地建植、划区轮牧模式、放牧季与非放牧季家畜补饲和结构优化、草原现代家庭牧场建设、草原鼠虫害防控、退化草原治理、草原保护建设成效分析评估等研究工作,尽快开发出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要以草原技术推广机构和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主,根据不同的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做好适用技术的筛选、集成和展示工作。加快优良牧草高产栽培、退化草地补播改良、轮牧休牧、舍饲圈养、遥感应用、全球定位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大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科技入户、科技书屋等形式,加强对农牧民和基层草原管护员的培训,提高其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和管护草原的能力。加强草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快草原实用人才培养,满足草原建设工作的需要。

七、切实加强草原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位的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要把草原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建立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保证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切实把草原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细化明确考核指标,做到奖罚分明。建立健全的督查制度,对政策落实施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政策不走样、不缩水。

(二)建立健全工作保障体系。要尽快建立机构设置合理,队伍结构优化,设施设备齐全,经费保障有力的草原工作体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在草原面积较大、草原生态脆弱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要建立草原监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充实监理队伍。已经设立监理机构的地方,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明确公益性定位,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对禁牧、减畜和实施生态移民的牧户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逐步建立一支以牧民为基础、覆盖所有草原的基层草原管护队伍。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支持,尽快制定草原保护建设政策落实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一抓到底,要全面开展动员部署,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篇3

11月3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会,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农经司司长吴晓,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何振国,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阎奋民,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高敏凤,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周鸿升出。赵辰昕主持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资源承载力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局部地区耕地基础地力下降明显,土壤污染加剧。加快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规划》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提出了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目标、措施和制度安排。

吴晓强调,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要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降低开发利用强度。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作为休养生息的首要任务,通过暂停或退出生产功能、调整生产结构、调节生产时序,辅之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做到取之有时、取之有度,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和资源承载力。

二是坚持分类科学施策。充分考虑资源的自然特性和功能要求,分类指导,提出对策。耕地的首要功能仍是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其休养生息以“养”、“退”、“休”、“轮”、“控”为主要措施,即通过耕地养护、退耕还林还草、休耕、轮作、污染防控治理,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草原生态欠账^多,应更多发挥生态功能,其休养生息以“禁”、“休”、“轮”、“种”为主要措施,即通过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人工种草,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草畜平衡、维护草原生态安全。河流湖泊是生产、生活用水的最重要来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降低河湖开发强度难以一步到位,其休养生息以“治”、“保”、“还”、“减”、“护”为主要措施,即通过治理重点河湖、保障生态用水、退还合理生态空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推进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篇4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现生态系统有所退化,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经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各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功能类型分为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四种。四川省蕴藏着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地貌共生,多种生物共存,保护好丰富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对维护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理位置看,川西北地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该区域地处长江和黄河流域上游,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环境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规划,阿坝州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等3个县纳入了“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位于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地带,湿地泥炭层深厚,对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水文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有重要作用。根据评价,由于湿地疏干垦植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沼泽萎缩、水位下降。该功能区定位为水源涵养类型,目的是作为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其重点是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根据规划,甘孜州的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色达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白玉县、石渠县、德格县、理塘县、巴塘县和阿坝州的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共28个县纳入了“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原始森林和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林麝(獐子)等重要物种的栖息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评价,现山地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由于草原超载过牧等因素,生物多榉j生已受到威胁。该功能区定位为生物多样l生维护类型,目的是作为构建全国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重点要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

2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2.1发展方向

包括阿坝州3个县范围的“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是:一是推进天然林和天然草地保护、退耕还林。ih理水土流失,维护和重建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二是依照法规认真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防止过度放牧、毁林开垦草原。三是加强江河源头及上游地区的小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减少面源污染。包括甘孜州全部18个县和阿坝州l0个县范围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是:一是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积极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努力保持种群的平衡。二是加强防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建设,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生态系统的侵害。三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止生态建设对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的改变。

2.2发展目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孜州和阿坝州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了大力加强。“十一五”时期,全面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沙化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植被恢复任务,空气和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实施《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沙化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植被恢复取得重大成果;巩固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物种多样性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重要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得到保持,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得到积极保护,基本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主要建设任务

根据规划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要积极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和开展有关工作,使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大幅度提升,森林、水系、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

3.1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工程,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启动第二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提高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范围,巩固实施成果。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全面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科学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补播改良。采取填沟还湿、限牧还湿、治沙还湿、灭鼠保湿等措施,重点保护石渠、色达等高原湿地,尽快促进湿地恢复和修复。加快若尔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工程和阿坝曼则唐湿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启动红原日干乔、壤塘南莫且湿地工程建设。加快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森林植被恢复、林地生态监测、自然保护区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恢复森林植被。

3.2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合理实施生态资源开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综合运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严格资源管理。推进清洁能源、优势矿产、旅游资源和水资源等优势资源集约开发和节约高效利用,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生态药业、生态矿业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等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健全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就地转化尽可能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合理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尽可能依托现有城市作为后勤保障和资源加工基地,避免形成新的孤立居民点。建成以水电为主体的生态能源输出地,除满足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外,主要向省内和全国东中部地区输送水电,为保障全省的能源需求及支持全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3加快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适度集聚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县城和特色集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提高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州府和县城所在地城镇、重点旅游景区和交通交汇点城镇特色风貌打造,提高综合城镇的存在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自然风貌,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组团城镇”发展思路,建立区间便捷通道,引导中心城镇有序拓展空间。阿坝州将积极培育汶川一茂县一松潘一九寨沟、汶川一理县一马尔康一阿坝、九寨沟—若尔盖一红原一壤塘一金川j条城镇轴线,逐步形成点轴结合、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体系,打造内涵丰富、文化多元的特色魅力自治州。甘孜州的康东区域将加快集聚生产要素,加快重点城镇发展;康南区域将依托水电、电网建设和旅游圈以及高原特色农牧林业,培育壮大相关产业,打造一批旅游城镇;康北区域重点解决农牧区的民生问题,加快县城公共设施和集中定居点建设。

4推进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建议

4.1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生态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须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的限制,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川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广泛吸引和鼓励外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建没。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负担,谁建设、谁保护”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4.2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资源开发利益补偿长效机制。强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政策的稳定性。加强对生态移民项目和后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林业发展基金、牧区育草基金等生态公益基金或征收生态环境建设税。强化重大资源开发项目的生态保护,增加项目投资中生态保护的比重。探索实行资源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强化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加快制定资源开发的反哺政策,促进资源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

4.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充分重视科技成果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管理中的转化、推广,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行之有效的科技推广模式和典型,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努力加大相关农业科研经费对牧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优良畜种和草种选育、草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篇5

一、关于草原资源轻度利用、放牧利用

草原资源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纳入到经济生产过程时,即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利用;草原资源利用的本质就是自然物质能量运转的经济社会化以及自然物能和经济物能运行的一体化与作用的互辅化。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就要在保护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使其一切效用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不仅使草原的第一性生产力和第二性生产力最高,也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维护作用最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充分利用,二是有效保护,三是大力扩展;即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使用,在使用和保护中实现资源的扩大再生产。

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永续利用和获取持续最大的产量。永续利用就是根据草原资源的再生特性,通过使用和保护相结合以及资源的不断增值,使之源源不断地、永无止境地供应经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而最大持续产量就是在永续利用草原资源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持续的草原生物有机体的生产量和以畜产品为主的经济产品的提供量,而又不损害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减弱其生态效能。

草原资源利用的适合度。由于草原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即自然的生态环境阈限的存在性(属于自然规律),决定了对其开发利用也应有一个适合度。达不到适合度,是资源利用的不充分;达到这个适合度,利用效率就最高;超过这个适合度,就超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严重的就会引起系统崩溃。而这个适合度正是草原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阈限和经济阈限。一般来说,草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应低于因环境拥挤效应带来的死亡率,即牧草因自生自灭而形成的资源浪费;但不能高于资源的更新速率,即妨碍牧草再生而形成的资源退化;这可以作为草原利用的生态上限与下限。草原资源利用的经济下限是资源利用收益不为负值即总产值大于等于总成本时的资源利用量,其经济上限应与生态上限相对应,即寻求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下的收益极大值时的资源利用规模。适度利用资源,就是要使资源的利用量限定在生态阈限和经济阈限范围之内,使资源的破坏以及闲置和浪费降到最低限度,使草原生态经济的效益极大化。

美国、澳大利亚等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曾受到严重超载的危害,于是大量压缩了实际载畜量。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西部地区草原载畜量仅是同世纪初期的40%左右,澳大利亚南澳洲的干旱草原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草原载畜量比同世纪80年代高近4倍。澳大利亚的经验是实际载畜量不能超过干旱年份产草量的理论载畜量,美国的草场利用率一般控制在45%-50%。可见,我们的草原牧区应适当降低草场的利用率,因地制宜地对草原实行轻度利用。

草原既要轻度利用,也应主要采取放牧的方式进行利用。草原畜牧业主要是放牧畜牧业,舍饲圈养在草原牧区不可普遍推广。如果把舍饲圈养作为草原牧区牲畜的主要饲养办法,是不符合草原畜牧业的两个最基本条件的,即草原资源条件与畜种资源条件,也会使其畜产品丧失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舍饲需要大量的饲草投入,牧户自身的打草场不具备这样的供给条件,只能主要依靠购买,这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与牧民负担,使草原畜牧业成本低、效益高及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受到冲击;舍饲还需要一定的棚圈条件与饲养技能,特别是适宜圈养的牲畜品种,牧区现有的绵羊、山羊、牛及骆驼等适宜圈养舍饲的不多,若普遍实施舍饲圈养,就需要大规模更换畜种、品种,这样草原畜牧业特色牲畜及其特色产品、绿色产品的优势也难以保持。

二、关于草原基本建设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基本建设与生态保护不断加强。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大幕。 “十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年均达8219万亩,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加4575万亩。“十一五”期间,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草原围栏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达到3790万亩,2004年达到4623.1万亩,2005年达到4837万亩,2006年达到3.3亿亩,2007年内蒙古草原围栏已发展到3.74亿亩。

要科学分析围栏的利与弊,停止盲目的、不合理的围栏封育。“草场公有承包,牲畜户有户养”的改革过程中,为了明晰产权特别是牧户对草场的使用权,就强调牧户围栏其承包的草场。现在为了保护草场、恢复草原植被,也把围栏封育作为重要的办法,这是正确的。在气候干旱、土质沙性的北方草原地区,如果也把造林种草作为生态建设保护的主要内容,其生态建设的同时必然要引起更大程度的生态破坏,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然而,“围封”既要考虑保护草场、明晰产权,也要顾及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围封”应因草场的类型、退化的程度及草场的利用方式而异,封育可采用围栏封育与人工管护封育相结合的办法。不是围栏越多就越好,也不是所有牧户把其承包的全部草场都围起来就是围栏追求的目标。禁牧区既要适当围栏封育,也要雇用草场管理员,使围栏封育与人工封育有机结合;轮牧区应主要按照划分轮牧场的方式来进行网围栏建设;休牧区可在饲料地周围建设网围栏等。

要非常谨慎地在草原牧区进行饲草料地和人工草地的建设。我国的北方草原牧区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有的甚至仅有几十毫米,地表水非常稀少、地下水也极其缺乏,土壤为沙性质地,能够建设永久性饲草料基地的地块微乎其微。即使有一些水土条件看似相对好的地块,也一般是第一年有水可以种植,第二年水少了难以种植,第三、四年水没了,饲料地及其周围的草场就都沙化了。这些沙化点扩展、连接,就能形成连片的沙漠。

发达国家的人工草地主要集中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而不是在干旱地区。对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方式,维持、恢复天然植被,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澳大利亚人工草地的发展有严格的地域特点,在干旱地区几乎全部保留原始植被,而在东部及东南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带集中建设人工草地。可见,我国的人工草地也即饲草料地也不应该建设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草原牧区不应该大力进行饲草料地及人工草地的建设,否则“建设草场、增加牧草、维护草原”的初衷,往往会变成破坏草原的后果。

三、关于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

科学知识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轮牧式利用草原可以说是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轮牧式利用草原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经营使用的草场面积要足够大,二是经营使用范围内的草场要有一定的小类型之分――冬春营盘、夏秋营盘及放牧场、打草场等,而当今草原牧区的大部分地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于规模狭小的制约,使得轮牧不能进行,牧户对一块固定的、不大的草场长期的重复利用、高强度利用,草原退化沙化岂能避免。

草原畜牧业牧户小规模经营的实施,既调动了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草、水、畜、林以及牧道等的固有组合与模式,忽视了放牧劳动的连续性和畜牧业对分工协作的特殊要求,给畜群组合、草畜配置、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产品收获等带来了困难,使得草原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子滞缓。草原畜牧业的小规模经营,很难形成理想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等。传统的合理的牛、马、山羊、绵羊、驼的五畜结构逐渐被单一的、欠合理的牛、羊结构取代,科学的分群放养、季节性轮牧有向粗放的混群放养、只在一块草场放牧逆行的可能。户营经济的小生产与不断发育的社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剧,牧区特别是畜牧业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等均提出了对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迫切要求。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牧场,可以说是草原畜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比较适宜的途径。

四、关于牧民转移

近年来,牧区人口及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内蒙古1998年全区牧区转移出牧业劳动力不足3万人,到目前达到了30万人左右。牧区人口及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通过“生态移民”等项目进行的,是政策性转移、被动性转移,而自发的、主动的转移较少。牧区人口转移过程中返回现象非常普遍,一般的返回率在50%左右。转移出的牧区人口及劳动力就业比较困难,职业选择和未来的发展等都比较迷茫,少数家庭的生计难以维系。转移出的牧区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业性行业,如饭店服务员、保安、环卫工人等。工作缺乏稳定性,收入水平也较低 。

牧民及牧户向异地转移(移民)或向非牧产业转移,必须坚持自愿、可能与逐步推进的原则,决不能一哄而上、一刀切齐。要在妥善解决了转移人口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并切实寻找到了发展出路的基础上,再实施转移。还要特别注意草原文化、草原文明的保持与发展。生态移民的宗旨是减少牧区人口对草原资源的直接压力,所以要向草原地区以外迁移为主体,实行自治区范围以及全国范围的较大跨度转移。在一个旗县内,甚至一个苏木、乡或嘎查、村内搞迁移,从长远看要有“拆东墙补西墙”的负作用。

永久性禁牧区的牧户可考虑实行生态移民、异地开发、妥善安置;无畜户与少畜户可向生态(保护性)草业专业户转变;适当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牧户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等。要确保二、三产业户及生态草业户、生态移民户的收入、生活水平不低于畜牧业户。从长远看,应该是少数牧民经营科学的轮牧式畜牧业,多数牧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成为非牧民。但这样的进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是一个自然的、自发的过程,决不能揠苗助长、盲目强行转移。

五、关于牧区工业化、城市化

牧区工业以矿产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为绝对的主体,其他工业类型所占的比重很小,即使有一些其生存发展的能力与活力也比较缺乏。牧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对当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需要就业者的吸纳能力较弱,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增加了财政收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增加、开发成本上升,甚至会出现矿产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就要大大萎缩或者干脆撤离,这样牧区未来的发展特别是非资源性产业的开拓等要早日谋划。牧区畜产品主要交易市场及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主导者一般都在牧区的区域之外、离原产地很远,牧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十分微弱,大都处在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和利益受损者的地位。

不合理的开矿、办厂,已造成一定程度的草原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如“七五”期间,陕晋蒙三角区能源基地建设,仅铁路与公路施工、煤矿开发与建设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截止到2007年,内蒙古全区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75801.27公顷,其中占用破坏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他地类占44%;内蒙古东胜矿区面积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占57%,且沙漠化土地还以每年0.5%的速度扩展。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一些地方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单纯追求当前GDP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过分强调招商引资、开矿办企业等,忽视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忽视了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利益,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甚至存在滥开滥采、破坏草原、生产运输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这些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影响较大、危害也较重。目前,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及时处理、及时纠正,特别是严厉打击各种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违规占地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牧区的城市化率比较高,一般都在50%以上。但是,牧区的城镇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营的是草原畜牧业,主要依赖在草原上牧养牲畜来维持生计,这部分人中有城镇的下岗人员、分流人员、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有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等,也在他们的亲戚等牧户的畜群里寄养着自己的牲畜。城市化,通俗一点讲就是非农化、非牧化,而在牧区实质上非牧化的人口有限,所以说,牧区真正的城市化水平并不像其城市化率显示得那么高。

近年来,牧区市(盟)所在地的城市、县(旗)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拓展比较迅速,其城市范围扩大,城市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容市貌改善。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合并乡镇(苏木)、集中办学等,使得牧区的部分小城镇出现了萎缩甚至荒芜的现象;这些小城镇机关搬走、学校停办、人口流失,一些服务行业也十分萧条。而这些小城镇往往又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牧区的主要建设点,其发展不良不仅制约着牧区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也使得城乡统筹的连接点、新牧区建设的支撑点和着力点不太稳固。

可见,草原牧区要选择新型工业化、科学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第一,要彻底摈弃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老路,关注不合理的开矿、办厂、城建等造成的草原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生产与环保协调持续建设发展,发展物质能量消耗少、少污染甚至无污染、少废物甚至无废物、物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节约利用的新型产业,建设洁净、舒适、便捷的绿色化、生态化的城市家园,走协调、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拓展道路,大大提高工业化、城市化的生态经济效益水平。第二,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比较优势,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效率,也要讲求公平、高度重视劳动力的普遍就业问题;特别要有效提高二、三产业对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加速实现进入城市的农牧民与城市居民各种待遇的平等化、一致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第三,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既要拓展大中城市,也要建设小城镇,尤其要使小城镇的发展与新牧区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工业化、城市化的技术经济效益水平。第四,要在开矿、办厂引起原生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的区域,选择抗逆性强的草种及树种,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以育草为中心的植被营造与恢复,切实有效地治理、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工业产品生产与绿色植被营造、环保设施修建、净化设备运行等协调同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提高。

六、关于草原生态补偿

篇6

1项目运行管理模式评价分析

在工程运行管理上,由于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及设施缺乏管理经验,目前,工程的维护管理均由乡水管单位负责管护。根据青海省牧区的自然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和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管理模式。

1.1水利管理所+牧委会

对于多数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移交到当地水利管理所负责管理,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为“水利管理所+牧委会”形式,产权一般主干渠(管)归属国有,支渠(管)归属牧委会集体所有。购置的大型喷灌设备交水利管理所负责维修保养。

1.2单户经营

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灌溉面积在66.7万hm2以下,实行以家庭牧户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在建设资金上采取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实行“谁建、谁管、谁用”的模式。

1.3联户经营

对于灌溉面积在66.7hm2以上的饲草料地,实行联户开发、分户经营的模式,推行经营实体与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按水系、渠系组建用水协会,明确工程建设主体、所有权和受益主体,自主经营管理。根据近10年来青海省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的实际,形成了“水利管理所+牧委会+牧户”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海晏县哈勒景乡乌兰哈达村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本着“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产权归水行政部门所有。县水利部门设立水利管理工作站,各乡(镇)成立水管站,并配备由村委会推选熟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兼职水管员,主要采取乡(镇)水管站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利工程运行办法》执行,全县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工程管理实行县、乡、村、社分级管理制度,坚持专人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原则。经过1a多运行,牧民反映灌溉省时、费用少,管理模式适应当地牧区要求。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均未征收水费,也未严格实行用水定额总量控制制度。

2项目经济评价分析

根据对青海省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节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增产和增收效益等指标调查与分析,经筛选、分析和汇总后得到各项指标,指标统计采用相应范围内项目节水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2.1节水效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采用的主要节水措施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及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灌水定额由建设前的10050m3/hm2下降到目前的7350m3/hm2,平均每公顷每年可节水2715m3左右,到2009年底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每年可节水0.18亿m3;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建设前的0.30提高至建设后的0.50。总体来说,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节水效益显著。

2.2增产增收效益

(1)增产效益。据共和县江西沟、都兰县查汗乌苏和贵南本龙森多等项目区的实际测算,项目实施区灌溉天然草地与未灌溉的(对照区)比较,一般灌溉区牧草返青早23d左右,平均产干草比对照区高出2430~17295kg,灌区内牧草覆盖度达70%~90%,对照区为25%~61%,平均覆盖度提高35.7%。灌区内牧草高度平均为0.65m,对照区只有0.23m,平均高出0.42m。灌溉当年种植的人工牧草,比未灌溉条件的(对照区)比较,早11d出苗,灌溉的人工种植牧草平均产干草9679kg/hm2,对照区只有2040kg/hm2,平均增产干草7639kg/hm2,是对照区产草量的3.74倍。(2)增收效益。试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牧民贫困落后的面貌。如: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项目,实施完成草原节水灌溉面积182.3hm2,总投资300万元。通过天然草场补种牧草灌溉后,平均产草量由原来的730.1kg/hm2提高到6690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每年每公顷可增收2562.8元,项目区每年可增收46.70万元。2009年底,全省牧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平均产草量提高(折干草)7639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平均每公顷可增收3284.6元,每年可增收2189万元。

3项目影响评价分析[4]

3.1经济影响评价通过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牧民收入效果显著。如海晏县哈勒景、同德县贡麻和共和江西沟等地区,过去都是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区域内牧民实行生态移民,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种植苜蓿、燕麦和披碱草,积极引导和扶持牧民开展人工种草,建设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灌溉饲草料基地,从而解决牲畜草料供应问题,并结合舍饲和半舍饲等措施,对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发挥草原自我修复的功能,起到了“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3.2环境影响评价

牧区水利工程建设要统筹兼顾,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青海省60%以上的草原年降水量低于400mm,呈干旱或半干旱状态。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加快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显得十分紧迫。在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特征和当地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在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集中进行人工草地建设中,坚持开发利用一小片,保护恢复一大片的原则。在选择项目区时,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在重点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开发综合潜力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证了牧区节水灌溉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

3.3社会影响评价

青海省牧区的主导产业是草原畜牧业,牧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畜牧业。当前,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对草原生态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将有效地促进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牧民脱贫致富打开了门路,提高了牧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要求发展高效的畜牧业生产的意愿越来越高。同时,还增强了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认识和节水意识,对促进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具有引导作用。3.4技术影响评价根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降雨、水资源状况、缺水程度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总结出适宜本地区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普遍推广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有条件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落差,发展自流灌溉,同时有的工程项目兼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发展布局和技术带动上,节水灌溉技术由零散布点向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充分体现了节水增效,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实现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4.1水资源有保障,开发潜力大

青海省牧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2.71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176.08亿m3,长江流域为180.6亿m3,澜沧江流域为110亿m3,内陆河流域为136.03亿m3。目前各流域用水总量32.94亿m3。全省牧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75.78亿m3,重复量为50.07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28.0%;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8.1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22.9%。2008年青海省牧区用水现状:全省用水总量15.5亿m3,其中地表水为14.12亿m3,地下水为1.38亿m3。总用水量中生活用水量为1.23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0.29亿m3,牧区人畜用水量为0.94亿m3;工业用水量为1.12亿m3;农业用水量为10.36亿m3;生态用水量为2.79亿m3。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6.8%,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综上所述,青海省牧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现状用水量为14.12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为58.1亿m3,现状用水量为1.38亿m3。青海省牧区现状用水量占可利用总量的8.82%,开发潜力较大。水资源条件为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灌溉人工饲草料地,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2节水灌溉技术先进,适应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

通过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实施,总结出适应青海省牧区的灌溉技术摸式主要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3种节水灌溉方式,水源全部为地表水,节水效果较好,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0以上,技术先进,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4.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

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实施,深化了牧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健全了水利管理机构,完善了管理办法,使水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牧区水利建设管理中,结合实际推广了“水利管理所(站)+牧委会+牧户”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牧民群众支持和欢迎。

5项目综合评价[5]

(1)试点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基本能够维持工程有效运行。进一步加强试点项目的用水定额管理控制;项目区不收水费,今后应加强水费管理和征收机制的政策措施研究,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费征收机制。

(2)试点项目的实施,建设成优质、高产、稳产的饲草料基地,每年可使牧草增产5090.50万kg,增收2189万元,节水0.18亿m3。

(3)试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牧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对牧户的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发挥自然自我修复的功能,起到“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4)试点项目的实施,推广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使牧民真切感受到节水灌溉所带来的实惠,提高了牧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积极性。在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技术影响和辐射效果,对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带动区域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推广,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篇7

关键词 封山禁牧;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3;S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84-01

生态环境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黄河频频断流、1998年夏季南北大洪水、2000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西部地区大面积水荒等灾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酷的生态现实,迫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长期以来,固原市原州区生产方式落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加之缺乏统一的管理法规,致使一些地方的原生植被大面积毁损,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1-2]。对改善生态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封山禁牧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措施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总结历史经验、广泛调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区生态建设的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2002年8月,“盐池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宁夏封山禁牧工作,到2003年5月1日,全区如期实现了封山禁牧。

1 开展封山禁牧的意义

1.1 促使草原植被较快恢复,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

原州区以流水侵蚀、干旱剥蚀、风蚀的黄土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受气候条件和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以及人为干扰和严重放牧行为,原有较为稀少的植被和土壤严重退化。因此,封山禁牧势在必行。

1.2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首次独立成章,并成为“五位一体”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打造“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是党的十提出的总体目标。近年来,全国各地颁布了一系列实施封山禁牧的政策规定,但生态保护治理速度缓慢,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林地面积逐渐增大、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综合效益低的“一大三低”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主要是由于管护不力、随意放牧造成的。因此,封山禁牧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治理方略[3-4]。

1.3 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经济社会能否发展,还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严格实施牲畜舍饲圈养,全力巩固生态保护成果,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原州区把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恢复生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落实生态建设来抓,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使被破坏和减少的植被得到休养生息,促进植被更新复壮,土壤侵蚀、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使得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初步实现了“绿起来”的目标。封山禁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低,观念转变慢。部分养殖农户思想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部分养殖农户思想观念保守,总认为“吃天然草不花钱,圈养却要买饲料、饲草,不划算”,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养殖模式转变。二是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管理办法不一。禁牧舍饲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乡镇、村、国营林场之间禁牧管理办法不统一,极易给养殖户造成松紧不一的假象。三是科技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相对滞后,由传统散养向禁牧舍饲转变,部分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缺乏,政府配套政策和相关服务相对滞后[5-7]。

3 发展封山禁牧的对策

3.1 抓好舆论宣传导向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宣传,大力宣传《森林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封山禁牧条例》。通过悬挂标语和横幅,播放音像资料,发放和张贴封山禁牧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设立永久性封山禁牧标志牌、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对违规放牧典型予以曝光[8-9]。

3.2 健全机构,责任到人

成立封山禁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封山禁牧督查队,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乡镇、村和国营林场成立封山禁牧工作队,配备5~8名专职禁牧工作人员。层层签订年度封山禁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管护地界、管护内容、管护指标,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乡村和林场负责、农牧民和职工参与的封山禁牧机制[10]。

3.3 严格执法,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原州区林政执法大队在和草原派出所在封山禁牧中的作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制度,对在封放牧的人要依法及时查处,农业部门要扶持和培养舍饲养羊的典型,树立样板,推动全区舍饲养羊顺利进行,财政部门要将封山禁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按有关规定,履行和扣减经费责任,保证封山禁牧督察机制的正常运转,公检司法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在封山禁牧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依托各自网络优势,引导群众参与和支持封山禁牧工作[11-12]。

3.4 实施生态移民,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生态移民,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强化社会管理,强化督察考核,狠抓落实,确保生态移民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 参考文献

[1] 徐洁,刘学军,刘建平,等.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5(9):43-44.

[2] 于玉莲,朱有明,黄建存.封山禁牧对保护祁连山生态的重要性[J].中国林业,2012(12):61.

[3] 赵万广,董晓辉.山西省实施封禁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3):31-33.

[4] 杜良平.对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94,196.

[5] 张强.蒲县封山禁牧实践与思考[J].山西林业,2010(1):13-15.

[6] 兰丽萍,安学军,吴.关于祁连山保护区封山禁牧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57-258.

[7] 高晓兰,陈建平.关于甘州区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5):91.

[8] 陈广宏.宁夏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5):12-14.

[9] 张小勤,张克文.固原市原州区封山禁牧后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3(2):62-63.

[10] 李天跃,许立宏.宁夏封山禁牧的成效与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7(3):74-75.

篇8

一、“十一五”畜牧经济开展回忆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极不服凡的五年。我们上下同心专心,共克时艰,打败了汶川特大地动、干旱、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天然灾祸,克制了国际金融危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情、畜产物价钱猛烈动摇等多重压力,以科学开展观统率畜牧经济开展全局,果断贯彻落实省委、省当局各项决议计划摆设,环绕“两个加速”,以农人增收、企业增效、财产增值为目的,以机制立异、科技立异、品牌立异为动力,以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为抓手,统筹统筹动物卫生平安、畜产物质量平安和草原生态平安,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估计2005年至2010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和畜牧业产值辨别增进30.7%、37.6%、27.1%和35%,农人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增进25.9%,畜牧业占农人家庭运营现金收入的46%。总结“十一五”任务首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5.12”汶川特大地动发作后,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自动把灾区动物防疫应急任务归入灾后卫生防疫保平安的大范围,出动防疫人员近2万人,实时无害化处置灭亡畜禽3217万头(只),情况消毒16亿平方米,紧要免疫灾区1256万头(只)动物;指点灾区展开出产自救,震后7个月,灾区简略修复畜禽圈舍60%,种畜禽出产才能恢复70%,饲料加工才能恢复85%,实时补栏畜禽9172.1万(头、只),成功完成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重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恢复重建中,科学编制重建规划,精心组织项目施行,到2010岁尾,畜牧业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86.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6.7%,开工项目121个,开工率100%,竣工项目112个,竣工率93%,圆满完成“三年目的义务两年根本完成”的要求。灾区畜牧业在恢复重建中完成了跨越和提拔,出产总量和开展质量均超越了灾前程度,为灾区群众安身立命供应了强有力的财产支撑。安县踏水镇联盟村经过专合组织开展林下土鸡养殖,农人人均纯收入由灾前的3100多元进步到上一年的5300多元;兴仁乡长沟村开展禽兔,由灾前的4000多元进步到11000元。

(二)出产方法加速改变,财产程度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省畜牧业开展方法发作明显转变,首要显示在六个方面:一是规范化规划养殖疾速开展。2010年各类畜禽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从2005年的3158个开展到17718个,62个养殖小区(场)被农业部授牌认定为全国畜禽规范化示范场,生猪规划养殖比重到达47%,比2005年进步29.5个百分点。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发展顺畅。以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为载体,2008年到2010年新增出栏优质生猪1167万头。二是畜禽良种化率分明进步。优质种畜禽场从2005年的577个开展到1084个,生猪外三元杂交面比2005年进步20个百分点,牛、羊、兔良种面进步6个百分点以上。三是财产构造进一步优化。“一猪独大”的财产构造获得优化,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进步到45%。四是财产化运营措施加速。发卖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开展到128家,个中国度级畜牧财产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2家,亿元畜牧龙头企业比2005年新增60家;全省畜产物加工才能到达700万吨,精湛加工才能到达100万吨,较2005年辨别增进2.5倍、19倍,肉类加工跃升为我省食物工业仅次于白酒的第二大支柱财产。五是联系关系财产蓬勃开展。到2010年,全省工业饲料总产量到达742.5万吨,产值到达279亿元,辨别比2005年增进47%和62%,居全国前列;兽药GMP出产企业到达104家,年产值21.8亿元,比2005年增进5倍。六是专业协作组织方兴未已。全省养殖专业协作社开展到7321个,比2005年新增3326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及各类畜牧财产化运营组织带动农户600万户,占全省农业财产化运营带动农户总数的56%。畜牧业开展进入产量、质量和效益偏重的新阶段。

(三)投入力度不时加大,支撑系统健全完美。“十一五”时期,争夺中心和省级财务投入畜牧业开展资金达100亿元,比“十五”增进3.5倍,在现代畜牧业试点、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建立、畜禽种类改进、动物疫病防控、畜产物质量平安监管、草原维护与建立等方面的搀扶政策框架系统根本构成,支撑系统进一步健全。启动完成兽医治理体系体例变革,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具体增强,树立了不变的底层防疫步队,人员经费包罗村级防疫员任务津贴和严重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节制、息灭等归入了财务预算,动物疫病防控完成了被动应急向自动防备改变、春秋时节性防控向全年四时常态防控改变。“十一五”时期,全省没有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情。畜产物质量平安检测监管经费归入了财务预算,启动了国度级兽药平安评价实行室建立,新建31个县级畜产物质量平安检测站,在全国领先展开饲料、兽药全掩盖抽检,在146个县(市、区)展开家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建立,全省无公害畜产物和产物基地辨别到达455、531个,辨别比2005年添加235、189个。五年来,面临全国严肃的畜产物质量平安情势,全省没有发作严重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上一年,农业部对我省屠宰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养殖小区(场)畜产物4次随机抽检中,4次及格率和全年及格率均到达100%。畜牧科技投入继续增进,科技立异硕果累累,“十一五”时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效果奖33项。个中,中华农业科技奖3项、省当局科技提高奖30项。市场流畅系统进一步增强,树立了14个全国性畜产物定点买卖市场,领先在全国树立了生猪监测预警系统,与重庆农畜产物买卖所展开计谋协作,积极开展生猪现货和远期买卖,抗市场风险才能进一步加强。

(四)立异才能不时加强,开展机制日趋完美。“十一五”时期,在资阳、遂宁、启动并展开现代畜牧业试点,获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经过总结推行试点经历,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建成了12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畜牧业开展,不时立异开展机制,鼎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划养殖户”开展形式,探究总结出“六方协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财产开展新机制,将财产链上的各个主体无缝整合,构建了出产开展、多方共赢的财产化框架。“六方协作+保险”机制,被总理指示印发全国粹习借鉴。立异风险防备机制,施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进步了抵挡天然风险的才能;探究树立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贮藏、营销等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进步了养殖环节的市场风险防备才能。立异投融资机制,发扬财务资金的导向效果,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畜牧业公益性根底设备和环保设备建立;注重经过财务贴息和建立投融资平台供应借款担保等方法,撬动金融本钱和社会本钱投入现代畜牧业建立,扩大财务资金的支撑效应。

(五)草原维护建立措施加速,生态情况分明改善。“十一五”时期,积极履行草原承包运营、根本草原维护、草畜均衡和禁牧休牧轮牧等根本准则,深化推进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草原防火系统建立等严重工程,草原维护建立成效明显。五年来,在川西北牧区33个县施行国度退牧还草5820万亩、管理退步草地7550万亩、灭鼠治虫5739万亩次、栽种推行优秀牧草56.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20万亩。

展开人工种草5846万亩,全省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向获得有用遏制,部分生态获得分明改善。建成1个省级、1个州级草原防火批示中间和1个省级、3个州级、4个县级防火物资储藏库(站),进步了草原防火才能。启动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加速畜种和草种的“两个改进”措施,履行家畜舍饲、半舍饲与轮牧、休牧相连系的科学豢养方法,鼎力开展牧区特征畜牧财产,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十一五”的五年,中心和省委省当局高度注重畜牧业,全社会关怀支撑畜牧业,畜牧业财产位置明显提拔;“十一五”的五年,搀扶畜牧业开展的政策系统加速树立,畜牧业投入大幅添加,财产支撑明显加强;“十一五”的五年,畜牧业开展机制不时立异,开展生机明显加强,出产方法加速改变,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开展标准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开展路子。“十一五”是变革开放以来四川畜牧业开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农人增收最多的五年,发明了畜牧经济继续不变开展的黄金期间。成果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当局准确指导和各级党委当局全力推进的后果;是各有关部分关怀支撑、通力合作的后果;是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广阔农牧民辛勤奋动的后果。在此,我代表省畜牧食物局向关怀支撑畜牧经济开展的各部分、各单元和社会各界透露表现衷心的感激!向长时间奋战在畜牧阵线的干部职工、科技人员透露表现最真挚的慰劳和高尚的敬意!

“十一五”全省畜牧业开展的艰苦理论,赐与我们良多主要启迪,经历极端珍贵。

一是坚持不懈地把优化种类、调整构造作为建立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主攻偏向。顺应市场对畜产物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拔畜牧业开展质量、出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必需把优化种类、调整构造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严重计谋行动,常抓不懈。要具体推进种类改进,增强动物、草种新种类选育推行及配套技能开拓与运用,不时进步畜禽良种和优质牧草比重,构成特征种类优势。在持续施行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加速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稳固和开展川猪财产优势的还,发扬草山草坡资本丰厚的优势,调整畜禽养殖构造,选择有比拟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家畜、特征小牲畜禽作为主攻偏向,加速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构成特征光鲜、优势凸起、效益优越的养殖构造。

二是坚持不懈地履行农户规范化养殖为根底、适度规划为主导、种养连系、生态轮回的畜牧业出产方法。传统涣散养殖的天然性、切割性不顺应社会化大出产的需求,无法应对市场动摇的冲击,不契合现代畜牧业的开展偏向,是不成行的。照搬兴旺国度、兴旺地域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根底上的大规划工场化养殖方法,不契合我省省情和农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财产定位,是不实际的。我省加速开展现代畜牧业的起劲偏向在于加大对传统畜牧业革新力度,具体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开展形式,把广阔涣散农户引入现代畜牧财产系统;生态养殖与绿色栽种相连系,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履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栽种”的情况友爱型农牧互动出产形式。

三是坚持不懈地立异开展机制,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开展标准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开展路子。财产化运营是完成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四川地处西部内陆的区位劣势和畜产物特征,决议了对龙头企业的高度依靠。必需优化情况、强化效劳,鼓舞和指导龙头企业兴办种畜禽场、精湛加工、现代物流营销等农户办不了的现代企业,在进步市场中心竞争力和分散带动农户开展等方面持续赐与鼎力搀扶。必需发扬专业协作社组织、纽带、联合、载体功用,指导农户依照良种化、规范化、规划化出产的要求结合起来,进步进入财产系统的组织化水平。必需着眼市场效益和加工需求,优化种类质量构造,组织农户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不变的原料基地。必需立异完美畜牧财产各环节分歧好处主体的联合方法,树立“对等参加,协作合作,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开展机制,完成家庭出产与现代化大出产连系、千家万户出产与千变万化市场连系、培养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致富相连系。

四是坚持不懈地把搀扶畜牧业开展作为党委、当局推进农业乡村经济开展的主要行动。“十一五”时期,我省畜牧经济开展获得的宏大成就,是多种要素综协作用的后果,是多种力气同向合力的后果,基本的一条是各级党委当局高度注重,构建了搀扶财产开展的政策系统、投入机制和一支贯穿省、市、县、乡、村不变的畜牧兽医任务力气。理论证实,省委、省当局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打破口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议计划摆设,契合农业现代化建立的普通规则,契合我省乡村实践,是完全准确的。在推进我省由传统畜牧业大省向现代畜牧经济强省跨越的要害期间,应该把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作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出力重点,坚持不懈地把开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农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财产,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业开展的政策支撑和财务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畜牧兽医机构建立和步队建立,加速改变畜牧业开展方法,提拔畜牧业开展质量和程度,促进农人继续不变增收。

二、“十二五”畜牧经济开展的情势和义务

当时,我省畜牧业出产方法正在发作深入的转变,零散涣散豢养正在向适度规划化、规范化豢养方法改变,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出产平稳开展、质量稳步提拔、综合出产才能不时进步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前史起点,将来五年畜牧经济开展面对一系列主要时机。国度扩展内需的方针,深化施行新一轮西部大开拓计谋,支撑地动灾区开展复兴,搀扶民族地域跨更加展和贫穷地域加速开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辨别提出了“推进农业开展方法改变和农业构造计谋性调整,开展现代农业”、“出力培养一批现代农业财产基地强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立优质商品猪和特征畜禽财产基地,打造一批特征农产物品牌”的要求。中心、省上“十二五”规划建议确定了将来五年开展目的,在光鲜指出推进开展依然是最主要义务的还,愈加存眷民生,强调要深化收入分派准则变革,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待遇。跟着群众收入程度的进步,为扩展畜产物市场需求带来长时间的开展时机。国度对现代畜牧业开展的搀扶力度不时加大,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建立、畜禽良种津贴、严重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物质量平安查验投入继续增进。跟着工业化、城镇化历程加速和乡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培育职业农人开展适度规划养殖供应了更大的开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有利于持续从事养殖的农人进步劳动出产率和效益。还,疆土资本部、农业手下发的《关于完美设备农用地治理有关问题的告诉》(疆土资发〔2010〕155号),对规划养殖用地有很多新打破;本年将树立草原生态维护津贴奖励机制,启动南边草原维护建立项目,以及国度正在研讨制订促进地动灾区开展复兴的专项规划等,这些为我省加速现代畜牧业开展供应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开展时机。

还,我们也要看到畜牧业开展面对诸多应战。从开展要求看,跟着工业化、城镇化措施加速和生齿添加及生涯程度不时进步,畜产物需求刚性增进,产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畜牧业促增收、保供应、保平安、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外部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条理影响仍然存在,通胀预期治理的难度加大,畜牧业开展的资本情况约束趋紧,财产动摇的诱因越来越多,市场风险和天然灾祸风险等各类影响要素日趋复杂。从财产本身看,出产方法总体还比拟掉队,规范化水平和出产效率不高;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伎俩和财产调控机制还不敷完美;影响平安的要素很多,畜产物质量平安隐患长时间存在;大局部自然草原分歧水平退步,牧区根底设备前提掉队,草原维护建立和牧区经济开展义务艰难。从疫景遇势看,禽流感、口蹄疫等严重动物疫情点状分发态势没有获得基本改变,天然灾祸频发和活畜禽跨区域运输使防控情势愈加严肃。

综合剖析“十二五”畜牧经济开展面对的新情势,与“十一五”比拟,畜牧业开展的根底前提更好、政策力度更大、支撑才能更强。大时机,需求谋大开展。只需我们积极应对应战,掌握时机,加速改变开展方法,“十二五”畜牧业就大有作为。

“十二五”期间畜牧经济任务的计谋义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开展中同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领先建成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成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初步树立长江、黄河上游草地生态樊篱。畜牧业综合出产才能不变提拔,畜牧业产值年均增进3.5%;农人牧业收入继续较快增进,到2015年农人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到达2500元;财产构造愈加合理,非猪畜禽比重到达50%左右;草原生态情况分明改善,完成草原增绿、牧民增收和牧业增效协调开展。

完成上述目的,要害在理念,成败在任务。我们必需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为主线,把促进农人继续增收作为基本起点和落脚点,把优种类调构造作为主攻偏向,把推进规范化适度规划养殖作为出力重点,把科技提高和机制立异作为基本动力,进步畜牧业综合出产才能、抗风险才能和市场竞争才能,加速推进畜牧业良种化、规范化、规划化、集约化、财产化开展,实在保证动物卫生平安、畜产物质量平安和草原生态平安,推进畜牧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跨越。

三、2011年畜牧经济任务

本年是“十二五”残局之年,做好畜牧经济任务,为往后五年的开展打好根底,至关主要。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要深化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心乡村任务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省委乡村任务会精力,紧扣“高位求进,加速开展”任务基调,抢抓国度新一轮西部大开拓时机,凸起优种类调构造和规范化适度规划养殖两大重点,统筹保证动物卫生、畜产物质量和草原生态三大平安,以灾区畜牧业开展复兴、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立(牧区试点县)和规范化示范创立工程为载体,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起劲在以适度规划养殖为根底的规范化养殖小区(基地)建立、以种类改进为抓手的质量系统提拔、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的统分连系双层运营机制立异、以龙头企业加工为牵引的财产化系统构建、以种养连系为中心的农业轮回经济开展上获得新打破。

2011年畜牧经济任务首要预期目的是:具体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义务。全省肉、蛋、奶产量辨别增进3.4%、5%和3.8%,畜牧业产值增进3.5%。畜牧业完成投资50亿元,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畜牧业为农人人均增收奉献60元以上。

环绕上述目的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出力调整优化财产构造。一要优化财产构造。加速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持续施行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加大外系三元杂交猪推行力度,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用好畜牧业构造调整项目资金,争夺启动南边草原维护建立项目;加速推进“以草换肉奶”工程,鼎力开展林下养鸡等特征光鲜、优势凸起、效益优越的小牲畜禽,进步非猪财产比重,进步养殖效益。二要优化质量构造。抓住国度推进现代种业开展的政策时机,增强动物、草种新种类选育推行及配套技能开拓与运用,推进畜禽牧草种业开展。深化施行畜禽良种工程,加速构建主导财产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互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系统,力争全省生猪外三元杂交面进步3—5个百分点,牛、羊、禽、兔良种面有分明进步。三要优化种养构造。履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栽种构造,与草食家畜开展规划结构相顺应,配套开展青贮玉米、人工种草,特殊是要鼎力开展饲料玉米基地,添加省内饲料粮和优质牧草供给,降低畜禽养殖本钱。

(二)深化施行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工程。施行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工程,是“十二五”加速改变我省畜牧出产方法的严重行动,是处理诸多矛盾的要害地点。要在上一年规范化出产推进年运动的根底上,在更高条理、更大局限内推进。连系农业部示范创立任务,本年具体启动省级规范化养殖示范创立运动,除国度施行的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外,我省添加肉(獭)兔、牦牛等特征畜种。各地要依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备化、出产标准化、防疫准则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一是依据盆地、丘区和山区等分歧地域特点,总结推行一批顺应性更强、更符合实践的畜禽规划养殖技能规范和标准,本年我省要制定出台林下养鸡出产技能规程。二是仔细总结现有规范化示范小区的经历,发扬典型引路效果,组织养殖户现场进修培训,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不时复制推行,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小区,带动一片养殖户,培训一批主干,提拔全体实力。三是各地要增强对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小区建立的监管与指点,依法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运用,畜禽养殖档案树立和畜禽标识运用施行有用监管,从泉源上提拔畜产物质量平安程度,一切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尤其是部、省级示范小区都应到达无公害出产基地规范,并鼎力展开“三品一标”建立。省局将制订规范化示范小区建立治理方法,树立监视审核评价机制,执行动态治理、有进有出。经过施行规范化示范工程,力争本年创立100个国度和省级示范小区,首要畜禽规范化规划养殖比重进步4个百分点以上。

(三)不时进步龙头企业的实践带动。一要出力提拔带动才能。集中培养和引进一批发卖收入财产排位靠前、好处联合机制完美的畜牧重点龙头企业,鼎力开展畜禽产物精湛加工,延长财产链条,提拔财产化带动才能。二要出力完美带念头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入畜牧财产化链条中农户家庭干不了的要害环节和财产开展的单薄环节,要特殊留意从机制和政策设计上搀扶龙头企业一头开展种禽畜场、精湛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一头参加基地建立,与养殖户构成严密好处联合,推进财产一体化开展。三要出力加强带动实效。要鼎力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开展形式,把畜牧财产开展的结果真正落实到农人增收上,确保农人在财产开展中充沛受益、继续受益、长时间受益。往后评选龙头企业、布置项目资金都要把带动农人开展财产、带动农人继续增收作为一个根本前提。

(四)鼎力开展畜牧业轮回经济。一要畜牧业结构与栽种业开展相连系。依照畜禽渗出量和外部消纳量相匹配的准则,科学规划栽种业、养殖业结构和规划,执行区域内栽种业为养殖业供应饲料,养殖业为栽种业供应有机肥等资本,鼎力履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栽种”轮回经济形式,尽能够经过农田渠系、滴灌管网把畜禽渗出物或沼液排到农田,构建种养均衡、农牧互动、生态轮回、情况友爱的财产开展系统。二要畜牧养殖与环保财产开展相促进。加大畜禽养殖抛弃物资本化应用力度,变被动的粪污处置本钱性投入为自动的出产性投入,积极开展有机肥加工等新兴财产,鼓舞大型养殖小区应用沼气发电。三要养殖小区建立与新乡村建立相配套。在新村建立中合理结构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将沼气池建立与规范化养殖小区建立相配套,既处理洁净动力问题,又处理情况维护问题,美化净化乡村情况。

(五)进一步增强草原维护建立。树立草原生态维护津贴奖励机制,鼎力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起劲完成草畜均衡,实在改变牧区畜牧业开展方法,促进人草畜调和开展。进一步抓好退牧还草工程建立,连系牧民久居举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加速草地改进和家畜种类改进,鼎力开展牧区优势特征畜牧业,做到“牧民有住房、家畜有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增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抗灾保畜等草原防灾减灾任务,维护好草原出产才能。指点红原、炉霍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提拔畜牧业出产程度和经济效益。

(六)完美推行财产开展新机制。各地要连系实践,完美推行“六方协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财产开展机制,鼎力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集中建立规范化圈舍的养殖小区(园区)开展形式,指导涣散农户改变开展方法,进入现代畜牧业。做到但凡构成必然规划主导财产的,都要有各类方式的龙头带动;但凡开展的主导财产,都有要农人为主体的专合组织;但凡一致规划的财产基地,都要探究“大园区、小业主”形式。推行财产开展新机制,要害在于鼎力开展专业协作社,进步农人组织化水平。各地要把开展养殖专业协作社作为出力重点,积极推进各类农人协作组织向法人社偏向开展,推进农户由天然人向法人社成员改变。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搀扶力度,经过专业协作社把涣散农户有用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构成不变的联合机制和运转机制,进步农人在市场竞争中话语权和博弈权,促进农人继续不变增收。

(七)实在增强财产风险防备才能建立。一是稳固兽医治理体系体例变革效果,进一步增强底层动物防疫系统建立。抓好严重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措置和引种治理等要害办法,确保不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病。二是增强市、县畜产物质量平安查验检测系统建立,推进无公害畜产物和基地一体化认证,持续施行饲料、兽药“全掩盖”检测和“安心肉”工程,严厉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进步畜产物监测频次和密度,实在保证上市畜产物质量平安,确保不发作严重动物源性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三是实在进步养殖农户的风险防备才能。鼎力履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争夺扩展优势畜禽种类政策性保险掩盖局限,进步农户应对天然风险的才能。增强市场监测和信息,指导养殖户合理布置出产营销;树立风险调理金,依托企业、专业协作社、养殖农户之间构成的好处一起体,树立以峰填谷的机制;指导养殖专业合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猪远期买卖,防备市场动摇风险。

(八)具体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义务。地动灾区要严厉依照灾后恢复建重建规划,以畜牧兽医效劳系统、种畜禽场、草地植被修复等尚未竣工的恢复重建项目为重点,加大任务力度,加速任务进度,具体完成灾后重建收尾任务。增强工程完工验收,维护好治理好运营好各类重建立施,实在发扬项目成效。全力推进灾区畜牧业开展复兴,依照《汶川地动灾区开展复兴规划》,容身特征资本优势,细化畜牧业开展复兴方案,依托恢复重建的畜牧财产基地(小区、园区),加大承接财产转移力度,培养强大财产化龙头企业,鼎力开展标准化专业协作社,推进灾区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人增收致富和灾区乡村经济的跨更加展。

(九)狠抓系统本身建立。面临新情势新义务,我们要实在加强责任感任务感,持续深化展开创先争优运动,具体增强系统本身建立,不时提拔推进现代畜牧经济科学开展的才能。一要增强计算监测和进修调研。计算监测是畜牧业主要的根底任务,是畜牧业落实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乞降要害切入点,也是完成畜牧业又好又快开展的前提和前提。数字不明、状况不清,行业治理无从谈起,更说不上科学开展。从本年起,乡村经济开展各项目标是由国度计算局驻川查询总队担任,为客观真实反映畜牧业开展程度,各地要留意与查询队和计算部分沟通,精确把握本地计账户散布状况,从项目布置上关怀支撑他们开展畜牧财产。还,要以进修型组织建立为抓手,增强政策理论进修,出力研讨事关现代畜牧业开展全局性严重问题和畜牧经济开展中呈现的新状况新问题。二要增强法律才能和作风建立。深化展开畜牧业“四法三条例”进修,标准部分法律行为,实在实行司法付与畜牧兽医部分的职责。要把存眷民生、解除民困、协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义务,持续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越作风,做到重实践、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营建“提拔才能、真情为民、崇尚实干、据守清凉”的行业新风。三要增强协作。系统内部要讲连合、讲大局,增强上下联动,发扬全体作战才能;对外要增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夺各方面的支撑共同,构成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任务合力。

最终,强调一下当时春防和防灾减灾任务。

本年春防任务情势严肃、义务艰难。从国外看,上一年39个国度发作口蹄疫疫情,我国周边多个国度口蹄疫疫情尚未获得有用节制,18个国度发作家禽禽流感疫情或从野鸟中检出病毒,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迫近国门。从国内看,病原污染普遍、多种亚型并存、病毒变异加速,禽流感等严重动物疫病发作风险仍然存在,一些人畜共患流行症有上升趋向。当时正值禽流感、口蹄疫等严重动物疫病高发期,节后畜禽补栏、活畜禽及其产物调运买卖频频,疫情远间隔、跨区域传达风险机率上升,加之机构变革后一些当地底层防疫任务有所放松,疫情防控情势严肃复杂。

对此,全省畜牧系一致定要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预备,要依照春防任务会议摆设,强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措置等要害办法,集中免疫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确保免疫密度100%,有用抗体及格率高于农业部规则规范,起劲确保不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情,起劲确保不发作严重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春防完毕后,省局将持续接纳市(州)集中穿插抽样、省上一致检测有用免疫抗体及格率的方法,强化免疫结果评价和目的审核。

篇9

牧区矿产开发会引发地面塌(沉)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09年国家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显示[2],土地塌陷面积增加与矿业开发程度逐步提高,基本同步。内蒙古原煤产量已从2002年的1041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5218万吨,土地塌陷则从2002年的12334公顷上升到2007年的16490公顷,煤炭产量与土地塌陷呈正比关系。内蒙古2010年发生矿山地质灾害14处,直接经济损失1050万元,死亡3人。矿区水均衡也遭受破坏。在开采过程中,井坑需要疏干排水,致使矿区地下水位下降,打破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系统[3],使缺水地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据《地质环境公报(2010年度)》显示,“矿坑连续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在全区普遍存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区主要集中在元宝山露天矿、宝日希勒露天矿、东明露天矿和伊敏露天矿。最典型的是元宝山露天矿,疏干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达26.26米,漏斗面积达17.57平方公里。平庄露天矿由于矿坑排水造成严重的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山前村镇部分机井出现掉泵现象”。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石、尾矿、工业废水等,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如内蒙古矿山企业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矸)石累计存放量达1.18亿吨,且每年以1000多万吨的速度增长,当年处理量只有排放量的一半左右。而废弃物(如尾矿等)需要面积较大的堆置场地,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变成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而在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同时,矿区复垦面积占应复垦面积的比例却较低。据统计,内蒙古全区矿山企业矿区总面积为3583平方公里,应复垦面积112平方公里,已复垦面积17平方公里,占应复垦面积的15%[4]。工业废水排放量近几年也在增加,图1为内蒙古2006~2010年采矿业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废水排放量整体呈增加趋势,2006年采矿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330.88万吨,2010年增加到8260.24万吨,增长了2929.36万吨。而且2006~2010年这5年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非金属开采业以及其他采矿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平均值最大,为3926.92万吨,其次为有色金属开采业,其工业废水排放量平均值为1698.14万吨,再次为黑色金属开采业,其工业废水排放量平均值为390.43万吨。矿业“三废”、粉尘等排放,又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形成的主要源头。废水、废渣等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5],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如矿区周边典型的地方病多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引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约有110多个行政村是癌症高发区,这些村庄多集中在城市工业园区周边、河流下游、矿山附近,受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生活垃圾、重金属等多重复合性污染的危害[6]。另据2009年10月9日《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牧民反映,在草原上发展工业项目对草原带来的破坏和污染还是较为严重的。牲畜吃了被煤灰尘污染的草后,患上发烧、拉稀、咳喘、眼睛流泪等各种怪病,导致不少牛羊死亡”。

由于“资源无价、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影响等,牧区许多矿产资源开发企业采取粗放型掠夺式经营方式,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而且由于综合利用共伴生矿的成本比常规利用矿产资源要高,多数开采者只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进行综合利用,造成矿产资源开采效率低,综合利用率不高。不仅中、低品位的矿石基本被抛弃,甚至有些富矿也被抛弃,浪费较为严重。如内蒙古对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不足1/3,综合回收率小于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多金属矿床拥有世界稀土储量的80%以上,每年因开采铁矿所产生的200万吨混合尾矿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5%~6%,一年排放的尾矿就构成一个中型的富稀土矿床[3]。再加上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一项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工程,国家和地方需要大量投入,用来进行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治理、预防和生态恢复。据估算,矿山占用破坏土地的恢复治理率仅为10%左右,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恢复治理率分别为3%、5%左右。而且尾矿利用,如煤矸石、金属尾矿利用率均不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也相对滞后[7]。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等,草地生态恶化,牧草质量和生产能力下降,导致畜产品产量增速放缓,畜牧业收益下降,牧民增收乏力[2]。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牧区人均纯收入远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而据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农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2008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59.7元。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显。有的牧民被迫放弃牧场,原有的畜牧业产业链断裂,牧民的生产活动也由畜牧业转向其他产业。随之人口流动、移民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新问题产生,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对当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却微乎其微,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财政收入,但还要以一定的草地占用、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8]。苏德斯琴、讷木和吉日嘎拉[9]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2000~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与牧民收入的研究结果说明,地方经济发展与牧民收入增减关系不明显;对于当地居民,矿产资源开发未能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牧区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区、农牧民等形成一定利益分配关系。如图2是世界银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课题组,根据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纳林沟煤矿价值链计算得出的[10]122~123。企业获得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大部分利益,其次就是政府,而资源所在地的农牧民,仅仅取得了极少部分的利益。在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中,又是中央政府拿大头,地方政府得小头。资源开发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利益,但是企业是否更多的承担了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外部性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呢?现实中显然不是。由于资源型企业用工的习惯等,当地农牧民很难参与到企业的基本工种中(如采掘、加工、管理层等),只能从事保安、保管等工种。随着资源开发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资源开发工作的人员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全国及有关省区从事采矿业的职工人数有减少的趋势。内蒙古自2002年开始采矿业职工人数明显减少,从2000年27.2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17.9万人。#p#分页标题#e#

尽管多年来一直强调“不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事实上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资源破坏的代价往往超过了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速度超过了治理与建设的速度。受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的限制,牧区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能源消耗高,“三废”排放量大,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艰巨。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对GDP的贡献率总体超过了1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资源开发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10]11。虽然实现了经济大幅度增长,但是草原牧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牧民致富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甚至还有所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趋严重。我国天然草原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全国大约一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草原地区[11]。这些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对草原的依赖程度较高。草原是牧民生存的根本,畜牧业是他们的传统产业和主业,是他们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而开矿使大片草原变为矿业用地,导致牧民失去草场。依靠草原、依靠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被迫改变,很多牧民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后续问题突显。首先,牧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要尽快融入到新环境中不仅需要思想的转变,还需要资金、科学知识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生产和生活的成本加大,压力也加大。其次,矿产资源开发需要大量水资源,使牧区缺水的状况更加严重,周围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严重影响了矿区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再次,矿产资源的开采给草原带来了破坏,失去草场的牧民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补偿金,但这是短暂、不持续的,远远不能成为牧民未来生活的保障。但他们承担着资源开发造成草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代价。为此,牧民对开矿破坏草场的行为不满,与矿产开发商产生矛盾。若牧民未来的生产和发展得不到合理的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会日益突显、深化,甚至会引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推进牧区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

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对矿产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从而形成了矿产工业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遍地开花”、“掠夺式”的乱采、滥挖使宝贵的资源严重浪费,并且造成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强环保意识是改变资源浪费和破坏,改变环境污染现状的根本。一是增强开发利用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聘请相关专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三是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力的现象;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增加执法力量,改进执法手段,并有效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南非法律规定采矿企业在开矿之前,必须要有恢复生态植被的规划,政府才发营业执照;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及时恢复生态植被,政府则立即吊销营业执照,关闭采矿企业;在南非种草和植树,已成为采矿企业的自觉行动。矿产企业一边开采一边进行植被恢复,根据矿渣上层回填土层的高度,种植不同的植物恢复矿区植被。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保护草原生态的执法力度[12]。从源头上抓起,从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的立项、设计、建设之初,就应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已建矿山的监管,制订科学的闭坑计划;对已关闭的矿山,加强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提高生态环境恢复水平;对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推进矿山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有效减轻矿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提高地方政府预防和治理草原环境污染的积极性,把绿色GDP和环境保护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

在项目开发前,就要充分开展调研和交流活动,形成政府、项目开发建设方和广大牧民通畅的互动交流渠道。首先,政府作为决策者应该充分考虑长远利益,辨析项目可能引起的潜在问题,正确决策。并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广大牧民最关心的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如在牧区工业化过程中,了解和解决牧民生活适应性等问题,增加牧民生存技能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并积极协调解决广大牧民同项目建设者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推动资源开发项目良性发展。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高矿山尾矿利用率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鼓励开展矿区土地整治,使被破坏的土地得以恢复和重新利用。解决由采矿引发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13]。其次,项目建设方应该允许受项目影响区的牧民监督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措施,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周边的环境信息,及时表达意见和建议。再次,广大牧民应该与项目建设方认真磋商相关事宜,充分考虑草场被占用、破坏的补偿额度、补偿方式等。

矿山企业在享受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当地居民却承担着资源开发后的种种不良后果。这种外部不经济效应的治理成本应当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让污染制造者为经济行为的不经济性“买单”,促使矿产品价格体现生态环境的价值。要坚持“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并使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同时不仅要使资源体现经济价值,还要体现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虽然我国对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多种,但是现行补偿法规依然存在缺陷,如补偿缺乏量化衡量的准则,矿区生态恢复没能形成可操作的依据;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等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应科学地制订收费标准,规范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和使用行为。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具体地区的实践,积极探讨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比如以补偿方式为例,矿业主给予牧民的补偿费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补偿方式,补偿费与矿产开发的产量挂钩,或者折地入股、投资投劳入股等。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为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的研究,我们粗略地估测出牧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大致标准:草原牧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费(由企业向政府、社区、牧民等提供的补偿)为每吨矿产每年50~80元。#p#分页标题#e#

草原牧区一般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能力差,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旦超过极限,就很难恢复。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增速应与草原牧区环境容量相协调。一要准确把握矿产资源开发速度,二要制定出科学并切实可行的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三要加强尾矿利用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创新方法,科学治理,强化矿山企业的责任,做到边开采、边恢复治理,矿山关闭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本完成。牧区的能源工业主要包括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等。而传统的煤炭、电力工业一般为高污染的产业,对牧区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不断改善工艺设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生态能源工业。特别要在真正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矿产资源,整顿开发秩序,提高准入门槛,可实行生态型、集约化、小数量(企业数量少,开采的总体规模较小)的渐次开发,并把相当一部分牧区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长期储备资源。草原牧区风力、太阳辐射等资源非常丰富,风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而广大牧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建设网电成本很高,发展单家独户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对牧区现代化的实现非常重要;同时,草原牧区风能、太阳能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转化成电能等有效输往其他地区,可以有效增加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的比重,满足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篇10

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垄断性、独特性的总体特征。青藏高原恢弘博大,丰富深邃,原始奇特,有着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依托青藏高原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青藏地区已开发出一系列生态旅游产品。所谓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林区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青藏高原森林土地资源有0.19亿公顷,其中95%集中分布在高原南缘喜玛拉雅山地和东南部的横断山区。青海有仙米、互助北山、尖扎坎布拉、鹞子沟、群加等流水潺潺、云蒸雾尉、苍松翠柏、绿野如荫的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面积717万公顷,这里保存有色季拉、巴松湖、热振、结德秀、玛旁雍措和班公湖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这些国家级森林公园,不仅拥有繁茂的原始森林,还有冰川、鸟岛、湖泊、寺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自治区在保护原始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为游人提供生态观光旅游,以提高人们对森林、冰川、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近年来,加强了森林高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色季拉、巴松湖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已投入1.38亿元,用于公路、景区、旅游饭店等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仅色季拉、巴松湖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收入达693万元,当地政府部门将其中24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青海省充分利用互助北山、坎布拉等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源,打造多元化的业态,着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运动探险、保健疗养、山珍美食、水库亲水体验等旅游产品,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实现了旅游目的地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青藏高原独特的山山水水,珍稀草木禽兽,已经成为表达藏族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青藏高原的江河湖泊堪称世界之最,不仅分布数量多、海拔高、水质清澈,秀丽迷人,而且还与许多美妙的神话传说相连,被誉为别具一格、独具魅力的“江河圣湖”,适宜观光考察和旅游。当地政府已将长江、黄河、青海湖、雅鲁藏布江、纳木措湖等开发成极具旅游休闲价值的风景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现在,青海、两省区依托这些江河湖泊,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起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浩瀚辽阔的草原、千姿百态的荒漠,构成了一幅幅奇妙的壮美画卷,草原与荒漠充满着神秘与未知,是旅游者和科考、探险、摄影与历史学家们神驰向往之地。青藏高原各类天然草地面积共约1.2亿公顷,其中有天然草地8207万公顷,约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21%,占土地面积的68.11%。青海省拥有草原面积5.4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50.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74亿亩,居全国第四位,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是草原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之一。近年来,青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也在悄然兴起,虽说草原生态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前景是无比广阔的。

以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观赏游。如已建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5处,建立起以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雅江中游河谷和色林错两个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以藏羚羊、野牦牛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世界最大数量的野生食草动物种群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以滇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芒康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青海省已建立起以黑颈鹤、大天鹅、斑头雁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观鸟室、蛋岛生态通道和鸬鹚岛生态木栈道已建成投入使用。青海还建立起以藏羚羊、野牦牛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以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隆宝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以珍稀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以水禽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可鲁克湖———托索湖自然保护区。青藏两省区依托这些自然保护区逐步发展野生动物观赏生态游。

体育旅游在发达国家开展得十分普遍,人们通过旅游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比如骑自行车郊游、上山滑雪、山间旅游,周末的时候到海滨冲浪、游泳、乘游艇出海等,既达到健身目的,又实现了对大自然的回归,使身心彻底放松。在我国,青藏高原体育健身旅游也在悄然兴起,譬如,近几年青海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和娱乐性,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满足了国内外广大体育旅游爱好者的休闲需求。探险旅游,指旅游者从未见过、听过或者经历过,既标新立异,又使人特别兴奋或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许多旅游者把获得各种刺激性的探险看作是一种享受。青藏高原碧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巍峨的雪山,奔腾的江河,集高大、雄伟、辽阔、俊秀于一体,是景色绝佳的探险旅游天地。青藏两省区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主要以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三江源、可可西里等为代表。每年来这里观光、考察、探险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藏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最有特色、最能够吸引人的是它的宗教———藏传佛教,这是在我国青海、、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较近地区崇奉的宗教。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中心,青藏地区开发形成了一大批生态旅游产品。如建筑艺术,千座藏传佛教寺庙作为宗教文化的集成载体,从建筑、装饰、壁画、塑像、宗教活动及仪式等方面展现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宫殿建筑和许多著名的寺庙古墓,如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藏王墓、古格王朝遗址均被列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青海神秘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以及瞿昙寺、隆务寺、文成公主庙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些都发展成了有名的生态文化游景点。

世居青藏高原的各民族共同创造出了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民居民俗文化,其与众不同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是举世瞩目的。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待客礼仪等,极富民族性、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传统民居,与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譬如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游人访古探幽、欣赏艺术、考察研究、增长知识都有极高价值。当地各级政府凭借这些独特的民居民俗风情,开发了“藏家乐”等令国内外游客喜闻乐见的生态旅游形式,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观察、体验民族风情的需要。青海省则直接利用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自然朴实的村落资源,建立民族(民俗)文化村,如青海的土族民俗文化村等,开展民居、民俗文化村生态游,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青藏两省区的各种节日、赛事等也成为民俗生态游的一大热点,如的“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青海的“射箭”比赛、“花儿”演唱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等。#p#分页标题#e#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它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有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昌珠镇。青海有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同仁有以隆务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36座,藏传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是青海省藏族文化留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境内散布着新石器、青铜器等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70余处,有19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仁古城凸现了极强的人文特色,特别是分别代表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的隆务寺、圆通寺、清真寺在百年沧桑中,始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处一条街,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物证,是全国罕见的一大人文景观。青海还有历史文化名城———湟源丹噶尔古城,这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这里的昆仑文化、卡约遗址、汉唐古堡、明清寺庙、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等文化遗存引人向往,湟源自古为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地区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之美称。如今青藏地区这些历史古城都已开发成闻名遐迩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成为该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姚维平说:“大量国内外游客的涌入,使得藏族文化受众面空前扩大。民族艺术没有因为游客的进入而消失,而且呈现日趋繁荣的局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民族传统艺术的受众面不断扩大,民族艺术更加繁荣。而民族艺术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青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也成为文化生态游的一大亮点和卖点。如的唐卡绘画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其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所以唐卡也被称作是了解的“大百科全书”。还有各大寺庙的壁画艺术“;果谐”、“堆谐”、“锅庄”等歌舞艺术;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艺术;雪堆白金属雕刻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能体现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浓郁宗教气息,凸显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青海同仁县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绘画、雕塑、堆绣等艺术精巧绝伦,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热贡艺术、热贡藏乡“六月会”、热贡藏戏、热贡土族“於菟”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湟源排灯、丹噶尔皮绣、陈醋、藏靴制作、民间剪纸、根雕、石刻等民族艺术丰富多彩;花儿、社火、地方曲艺及传统庙会独具特色。这些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令人向往,也被地方旅游局成功策划成一系列的民族艺术生态游,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

山南的雅砻河谷是藏民族最早定居区和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政权的诞生地,被誉为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藏民族在这里不仅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政权,而且在与中原频繁的交往中创造了文明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块农田素当,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噶布。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巨资对雅砻文化区进行保护和修缮,使雅砻河谷成为文化氛围最浓的地区之一。政府还成功举办“雅砻文化节”,以雅砻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经贸与文化交流,推进山南经济快速发展。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之源,以其拥有的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雪山、大湿地、大动物乐园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其汇集了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玉树歌舞、赛马节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节庆活动,极为典型地体现出青藏高原之大美意境和内涵。三江源区不仅是青海旅游的“富矿区”,也是中国旅游乃至世界旅游的稀缺资源带,具有发展绿色旅游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青海省将在三江源地区建设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建设6个重点景区,包括可可西里、年保玉则、阿尼玛卿雪山、勒巴沟、达那寺峡谷和黄河源景区。三江源生态旅游将以“三江之源”水源地生态与环境体验“、康巴安多”藏文化原生态体验、“青南高原”人与自然关系体验、“青南高原”户外运动与自驾车旅游为主体系列产品。以黄河源生态体验、长江源生态体验、澜沧江源生态体验、湖泊水生态、歌舞之乡采风、马背文化体验、藏传佛教文化探秘、格萨尔文化生态旅游、雪山冰川攀登探险、青南自驾游等为主打的系列产品。为确保通过旅游开发,推进三江源生态环境,《规划》确定三江源地区的总体定位是融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青藏高原虽然拥有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并且已开发了一些生态旅游产品,但从总体看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青藏旅游业由于受客观自然环境和特殊高原气候的影响,形成冬夏两季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导致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季节性过强,失去发展平衡。旺季往往出现在7—9月,高峰在8月,淡季在1—3月,低谷在11—12月。由于秋冬季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植被较少,游客进青藏后高原反应明显;而夏季气候凉爽,成为青藏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8月游客是11月的47.45倍。青藏地区漫长寒冷的冬季使得适合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过短,这大大限制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旅游的季节性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下降。投入多了,淡季闲置浪费严重,投入少,旺季无法满足需求,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平衡青藏旅游的季节性差异,是青藏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代旅游产业是大投入、大产出的新兴产业,旅游产品要见效益,需足够的资金投入,且资金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旅游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由于青藏高原旅游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加之现有资金、人力和物力的限制,青藏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致使现实性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型、宗教性和民俗性为主,结构单一,同时产品的开发深度也不够,没有发挥出资源优势。#p#分页标题#e#

青藏高原地区许多景区(点)开发目前仍停留在“立一根木桩,搭一个山门”即成景区(点)的简单层面上,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及当今旅游发展的潮流认识不清,开发出的产品功能单一,缺乏内涵。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境内多数旅游景区的开发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乱开发、乱建设、乱用地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在利益驱使下,竟置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于不顾,对景区进行破坏和耗竭性开发利用,毁坏了景区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致使部分地方景观退化、环境恶化。由于旅游产品总体的开发粗放和发展无序,致使该地区虽有众多景区,但吸引力不强,综合效益不高。近年来,青海、旅游管理部门虽然实施了人才培训计划,培训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区级旅游专业人员,但人才短缺仍不能在短期内改观。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严重老化,且管理手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水平。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有些地区甚至没有专职旅游管理人员,更谈不上旅游业行业管理。导游人才也很缺乏。“据统计,目前旅游专业人员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非常低,以2008年为例,大学82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只有6人,为7%。自2004年以来,大学为各地区旅游部门输送旅游专业毕业生170名,但实际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只有10名,占6%。”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导致青藏地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青藏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虽然青藏旅游业已经经过了20年的发展,但由于青藏旅游相对于其他省区的旅游有极强的特殊性,给行业管理和市场规范带来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受经费制约,旅游宣传促销还处在“游击战”阶段。加之现有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又缺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内地大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去挖掘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入藏旅游,且宣传手段、宣传策划、宣传形式等都相对落后,尚未形成整体宣传和强有力的宣传促销攻势以及全民参与旅游的意识。青藏地区虽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初期就需要大量旅游资金的投入。青藏高原能够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往往经济落后,当地政府资金缺乏。青藏地区一些旅游企业又长期依赖于政府支持,习惯于向政府“等、靠、要”,缺乏竞争意识,从而影响了社会融资。不少生态旅游地长期“开”而不“发”,“启”而不“动”,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整合、盘活,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生态旅游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造成目前青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严重制约了青藏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旅游业本身得到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和利益,同时永久持续地保持全球生态环境原生系统的完整性。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受“高”“、寒”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同时,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也是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针对青藏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改善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统筹人与自然发展,这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主旨相符合。生态旅游就是处理好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加大生态保护法制建设、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依法保护生态的法制观,节约资源的消费观,以及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控制污染并重的战略观,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实现区域和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步实施,生态质量同步提高。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首先,应按照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相结合,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形成符合青藏地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其次,要建立新型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转变政绩观念,切实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再次,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土地上进行。第四,基础设施建设要服从生态保护。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建设。应该严格控制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数量,接待旅游量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生态风景区的建筑数量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建筑的风格和规模不能破坏生态旅游区的景观。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旅游规划时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怎样更好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呢?更阳先生提出的几点措施可供借鉴:(1)重树藏民族传统的生态环保意识。继承和弘扬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禁止杀生(害鼠、害虫等除外)”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2)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态保护区。(3)建立原始生态文化保留区。所谓保留区,就是要保留和恢复藏民族沿袭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生态文化原貌区。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决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发展,不但要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要顾及到不对后代人的未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实现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补充相关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应尽快制订《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定或条例》等相关法规,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青藏高原生态投资严重不足,生态投资体系一直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而西部大开发中国家资金要肩负青藏高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因此如何同时兼顾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政府的一个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突破青藏高原生态资金不足的瓶颈,恢复和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战略构想必然要落空。因此我们要在保证国家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绿色贷款、境外资金、绿色债券、民间资本等金融资金的作用,提出生态金融的概念,研究生态与金融有效融合、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加大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但是资金来源单纯依靠国家或地方投入并不现实,而且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单纯依靠市场推进也不可能,今后可以考虑根据“国家、部门、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和“谁投资、谁受益”的旅游投资政策,注重多方面招商引资来筹集旅游开发资金。同时,青藏地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尽快建立吸引多元化旅游投资的新机制,尽快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的具体优惠措施,积极进行机构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青藏地区的旅游行业中,从而改善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接待能力,实现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青藏地区旅游从业人才的短缺问题,青藏两省应大力加强旅游院系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加大对旅游及其相关专业教育的投入,尽快培养一批素质高、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尽快满足生态旅游业的人才需求。当然,由于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建设、文物、地理、历史、文学、管理等多门学科,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精通的程度。因此,人才培养仅仅依靠青藏两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引进外来人才才能缓解生态旅游的人才供需矛盾。尤其对于从事生态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高端人才甚至可以从国外引进。同时,进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市场开拓时,要侧重培养两类人才:一是既懂旅游开发经营又懂环境保护的高素质开发商;二是对环境保护有诚意的生态旅游相关经销商。只有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经销商都重视环境保护,才能对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有效合理的营销。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实施使青藏地区的生态旅游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青海和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宣传还远远不够。作为普通游客大多不知道到青藏地区到底要游览什么,他们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游遍青藏高原各地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因此,青藏高原生态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通过政府引导、调控,抓住雪域圣地高原特色,结合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策划开发3至5个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吸引力的高水准生态旅游精品,特别是国际、国内市场上有强吸引力的高水平旅游王牌产品,而这需要做到“精心规划、大力宣传”。加大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可实施以下的宣传营销对策:(1)充分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开办特色门户网站,聘用高水平的创意团队和技术人才制作特色网页,利用文字、视频、动画等手段表现青藏两省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市场。把有关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信息存入国际、国内传播网络,供生态旅游者随时查阅。(2)积极主动地和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在对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影视拍摄基地,借助影视作品的公演,达到宣传的目的。(3)选择一些旅游开发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景观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景区进行重点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使之发挥示范功能。(4)选择辐射全国的大众媒体向游客传播形象,使用网络技术形象广告,在国内主要客源城市和重要客源国进行生态旅游展览和宣传。(5)在旅游批发商和其他旅游行业组织为对象的出版物上刊登有关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广告;参加全国和地区旅游交易会,并设展台专门介绍青藏各具特色生态旅游项目。(6)不定期召开青海和两省区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吸取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使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高起点高水平发展。

通过多渠道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市场氛围,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保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自然之美,促进生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青藏两省区在宣传促销的同时,必须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的全民生态教育,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去影响和改变人们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批评旧的、不科学的环保理念,提倡新的、科学的生态观,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必须在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社区居民中间进行环境知识教育,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合力。可以通过由政府主管部门督促旅游企业,由旅游企业督促旅游服务人员如导游,再由服务人员对游客进行具体的讲解,宣传交代旅游过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注意事项;在相关旅游景点可以树立一些警示牌;不定期地举办有关知识讲座。各级环保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职业培训,实施生态旅游培训上岗制度,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素质,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