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工程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建设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建设工程

篇1

__路道路工程施工单位为__市政工程公司,业主为____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总造价约二千万,分排水与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又分雨、污排水。雨水有水泥管埋设和渠道建设;污水为1000的水泥管,并采用顶管技术,污水检查井采用预制后沉井技术。道路工程全长2.25公里,因汇源公司厂区内道路无法铺设,则汇源以东道路暂时不进行施工,故实际道路长约1.4公里;排水工程全长2.25公里。截止12月排水工程已经完成,道路工程因天气原因还有最后一层油面未能完成。

排水工程施工:因我市地质情况一般地下水较高,在进行地下施工作业时需考虑降水排水措施,故在工程初期的中桩.里程控制桩.水准点工程引测后,在道路沿线铺设临时排水设施,且在施工范围内揭掉上层土堆在施工范围外以备回填,并洒出井点线,挖出井点沟,测出井点埋设位置,然后冲井点安装抽水设备,争取时间早日进行隐蔽工程施工。在排水工程施工时由于机械使用频繁,而且土方的挖除和堆放会影响控制桩的埋设,故要特别注意控制桩的保护。在基槽挖开后尽量缩短晾槽时间,及时浇筑垫层埋设管道和铺设钢筋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注意管缝及伸缩缝的处理,满足管道的闭水要求和防水要求。井位的砌筑要满足使用功能,按照常规做法井底需加大加厚避免在井位出现缺陷,并且注意井位爬梯与管口的错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注意水灰比及坍落度的控制和充分振捣,防止出现裂缝造成隐患。PE及PVC管材的埋设应注意密封圈密封到位及管口的承插深度,进井管口处应用三角灰封严避免渗水,井壁按照操作要求抹灰压光。渠道施工中,注意模板尽量避免使用变形模板,顶板的模板安装应用塑料布衬底,利于脱模。在满足回填要求时应及时回填,拔出井点进行下个工作区的循环使用。在施工初期对于原有道路与本工程排水及道路衔接部位进行实际测量,比较与设计的差别进行符合实际要求的调整,需更改设计的应及时向业主及设计单位提出更改,避免延误施工。沉井施工中,对于降水宜采用深井降水,在__路施工中采用四周四点钻井,个人考虑对角二点钻井即可满足要求,因在沉降过程中只要满足干沉要求即可,深井深度以12米为宜。沉井前布设泥浆池,以备从井中抽出的泥浆存放,并且在沉井结束后对于泥浆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影响下步道路施工。沉井过程中对于轴线偏移及沉降高度严格控制,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沉井到位后及时封底阻止下沉。在顶管施工前,测量相邻沉井内管道口的高程及进行顶管轴线控制,作为顶管施工依据。顶管双向顶进结束后,及时进行溜槽施工和盖板安装以及井室砌筑,不能延误道路施工。在交叉口的管道施工应作为重点和关键部位控制,因其部位特殊有地下管线穿设,施工应注意与管线单位及时联系,避免野蛮施工。

市政道路施工与以往公路施工有所不同,因其具有排水工程的特殊性,道路沿线有雨污水检查井,在路基施工中注意井室和井盖的保护,宜在井口覆盖钢板,待压实后挖出再砌井到该层高度并做好标记。在距离路面1米时开始做雨水支管的埋设并以混凝土包裹用小型夯机夯实注意成品保护。铺基层时应挖出收水井并与以砌筑,平石的砌筑应在铺筑碎石之前,以便控制边桩高程,侧石的安装在基层完成后,按照平石现状保证侧石线形直顺,并注意成品的保护。

篇2

关键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质量水平才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大国,拥有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所建的工程项目也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也不能够忽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及时的纠正这些问题,才能够确保项目的质量。下面本文就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和其他工程相比,施工的作业面较为狭窄,且给交通带来的影响较大,加上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于进度有一定达到要求,且施工建设非常复杂,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也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和技术的推动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政府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在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增加了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大量的质量管理的措施应运而生,促进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进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这种情况下使得质量管理的一些措施很难恰当的开展,措施不能够很好的服务于质量管理工作,一些措施在管理中形同虚设。

其次,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复杂施工条件以及高难度环节的存在,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是在较为狭窄的作业面展开的,并且在施工现场有水电、通信、给排水等管道,这些管道的存在使得现场的施工环境更为恶劣,加上不能够完全的封闭交通,影响了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连续性,这样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够连续进行,管理者缺乏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把握,质量管理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高难度的环节,也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例如施工挖土时出现的侧移、下陷以及塌陷等问题,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现象等,这些质量问题都很难管理好。

最后,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员。完善的体系是确保市政道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从目前的管理来看,缺乏统一系统且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作不能够贯穿到施工过程的始终,动态管理工作也缺乏一定的连贯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综合技能达不到要求,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劣。

二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当前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一定要采取措施,及时科学的解决好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这样才能够既保证项目的质量,也能够为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首先,要确保质量管理方法能够得到贯彻落实。质量管理方法在有效,但是不能够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不会发挥任何的作用,因此说,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增强管理的意识,并且要将高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落实到实处。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建设的准备阶段就做好工作,根据工程施工建设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等制定恰当科学的管理措施,并完善运行机制,在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和施工项目向协调的质量管理措施。而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管理规定,全面落实这些管理措施,并且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将管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者的身上,质量管理者根据自身的管理目标开展管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管理,实现全面的监控和科学有效的管理。

其次,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以施工方案为依据,并且要高度的重视高难度的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在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施工方案为依据,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环境中的每个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不能够忽视谢姐,尤其要对施工范围内的水电、管线等设施的位置明确好,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而对于高难度施工环节,质量管理者更需要高度的重视,要确保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例如在道路挖掘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清除挖出的土料,防止超挖土的回填土;在进行填筑的时候也要注意,填筑之前质量管理者需要确认好路基基底的情况,要进行回填土的分层压实;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好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出现混泥土裂缝现象。

最后,需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并且能够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为此,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系统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程序进行质量管理,要使管理工作能够和施工程序协调发展,要加强对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能够忽视任何的细节施工环节,力求进行全面、连续和动态的管理,并通过技术性的检测提升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建立起质量管理信息的共享平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使每个人都掌握管理信息,明确哪个施工环节存在着质量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对于管理者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培训,施工单位要定期的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培训,并且建立培训考核制度,提升管理者的学习积极性。要建立起岗位责任制,配合奖惩机制挖掘管理者的管理潜能。在一些能力较强的施工单位,还需要对管理者的资格进行认证,排除那些不具备管理资格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提升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培养质量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安全意识,也是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十分必要的,具备这种素质,能够更有效的推动管理者积极能动的开展工作,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

结束语: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也是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市政道路的质量对于城市交通流通量和交通通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说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加强质量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质量管理者和施工者能够实现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冬梅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门窗,2012年第06期

[2] 李艳 浅谈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和管理 价值工程,2012年第10期

[3] 李才英 试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49期

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 建设工程 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因施工技术、材料、人员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此,研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探讨解决措施相当迫切且有必要。

1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

1.1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路基与路面出现裂缝。我国大多数城市市政道路基本上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路面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给车辆行驶带来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从裂缝严重程度区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裂缝有三种:轻微裂缝、中等裂缝以及严重裂缝。从裂缝类型区分,主要有网状裂缝、纵向裂缝与横向裂缝。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裂缝问题是影响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人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起着一定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工作状态、技术水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质量。故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格管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拔工程参与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

1.3施工设备材料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且施工量要求也很大,运送、配置施工材料以及后期施工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只有机械设备跟上来,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才不会受到影响。故此,机械设备运转效率的高低、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此外,进场的机械设备还需要后期定期的检修与保养,尤其是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所讲的“器”便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点因素。市政道路工程量大,所需要的各类型施工材料也较多,比如各种配件、原材料、制品、半成品等。一旦施工材料出现问题,比如质量参差不齐、材料配比不合格等都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这些种类繁多的材料的质量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4施工工艺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对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选用的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方法,组织结构、工序以及质量的监督管理的安排均会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施工方案,对建设工程质量更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市政道路建设中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严格、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平整度以及强度。水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标准进行配比,达到市政道路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在摊铺水泥混凝土道路时,务必选择装备齐全的摊铺机,确保摊铺路面的平整度。并在摊铺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基准线来检查水泥混凝土的厚度,确保误差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控

重视对施工人员的选拔工作。在选拔人才时注重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双重考核。后期重视对相关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新技术、新方法能够被充分了解与掌握,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构建交流讨论机制、激励惩罚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如此,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3加强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控

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必须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维护与保养。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转效率高、质量较好、较为先进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设有专业人员后期维护保养这些机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免延误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在施工材料选购中,首要注意的便是严把质量关。对每一项工程所涉及的材料均需要认真、仔细审核。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很难想象不符合配置比例的混凝土浇筑了不符合质量的钢筋结构会出现什么样的建设工程,故在材料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把控质量关,比如钢筋困扎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等。

2.4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控

施工工艺指的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控制流程、施工方法、工艺手段、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等。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流程、规模、组织、管理、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全面分析、设计施工方案,做到合理、科学,不遗漏、不重复,力求在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简化施工管理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质量。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施、隧道、桥涵、路基路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2.5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管控。在工程内部构建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并组建专职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体项目和个人,提升工程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工程验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结语

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话题,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核心。综上所述,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上文展开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常庆喜,兰东双,翟延忠.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264+266.

[2]林亮辉. 浅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科技展望,2015,11:46.

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 扩建工程 设计概要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道路改扩建暴露出的问题

(1)城市规划与市区道路建设规划不协调

城市道路改扩建的意义在于解决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现代化城市在于更好的服务、更舒适的人居环境,其重点就是能服务于更多的人群以及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目前城市道路改扩建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规划与市区道路建设规划的不协调,没有按照城市规划中总体道路网规划进行道路的逐步建设。虽然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总体得到了提高,但是并没有协调好城市的交通载体功能和服务水平。所以目前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过于注重政绩和近期利益,与规划的不协调导致了由于道路交通网不断的延伸、扩大,使得道路网出现紊乱,影响城市道路面貌以及城市道路的可变动性大大降低,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超前性的考虑还是很必要的。

(2)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缺乏协调性、统筹性。

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诸多要素,比如协调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排水、电力、燃气等综合管网和照明设施。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对城市道路改扩建要求更高,就必须统筹和协调各个要素。而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缺乏对改扩建工程整体的统筹和协调,没有根据城市规划中既定的城市框架的扩展和人口密度进行综合地统筹管理。而统筹和协调性管理必须在道路扩建设计中就应该贯彻执行,才能做到各个部分减少干扰,使工程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3)道路改扩建后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破坏现状管网,出现挖断水电气线路,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可能威胁到百姓的生命健康。路面在竣工后不久出现部分或多处破损裂缝等现象都是道路改扩建后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城市道路扩建设计要点

2.1对横断面的设计

在道路改扩建的设计中,对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对设计项目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道路的等级和服务对象,在满足改扩建功能等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不同等级的道路扩建对道路设计的优先权,而在设计中原理是不一样的,掌握优先权的道路设计原理,才能把握好道路的横断面改扩建中设计的次序。

同时,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循科学开发的原理,除了要加强对道路周边管线的设计外,要充分协调各个管线的关系和了解管线的基本构造。横断面的绿化设计作为重要内容应该合理设置道路的绿化带,达到城市道路绿化指标。

2.2 关于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1)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周边状况,保证道路完工后,周边依然有进行再次开发的余地,其目的是提高道路周边的潜在价值。同时平面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地形和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量,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道路建设工程的效益,保证道路平面设计的合理性。总之,城市道路扩建平面的设计具有“经济性、合理性、高效性”的特点。

(2)道路纵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的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尽可能地使道路纵断面协调、合理,一方面需要合理的标高,以及合理的道路纵向结构衔接和合理地布置排水管线,这是车辆行车安全和舒适的前提。其次,在道路纵面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道路改扩建的经济效益,协调好道路周边的用地条件,实现道路纵面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衔接。

2.3关于路基路面设计

道路扩建设计中,保障道路路基质量是基本要素,具体途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优化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利用“适用性、耐久性、经济性”的材料,充分考虑到道路两边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成,节省工时的同时也节约工程造价。同时在设计中,要研究道路扩建工程中的排水,防护,保证设计能够应对当地的水土不流失。并在路基压实的过程,严格地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路基的设计符合规范。关于路基辅料的选用参照《路基设计规范》的设计要求,主要是以填入的方式分层填筑,选优土石混合填料,填完一层后进行压实,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其次要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周边的情况,包括“气候、地质、环境、路面状况”,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设计方案的确定需要反复进行论证和推敲,其设计原理是以双圆垂直匀布负荷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作为基础,同时路面整体的刚度应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完成指标的限定后对“路面的结构厚度,路面的拉应力”进行反复验算。这些是道路扩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三、总结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不仅要处理好道路沿线环境与道路建设的关系还要统筹协调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道路建设的关系,真正做到道路改扩建设计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改扩建道路的路线选择,改扩建过程中道路设计质量和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需充分结合城市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郭卫东,吕科,梁青槐.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 (2).

篇5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要求,到2020 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的国家部署,各地区更是加大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作为具体实施交通建设工程的企业,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工程的施工质量事故,确保交通工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及最小投入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加强并提高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下面文章中主要论述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的几个方面。

1.设计方案的优化

设计方案应与现场施工方案相匹配,做到结合实际。有些设计方案没有经过实践,与现场施工存在部分脱节现象,其中的一些不妥之处暴露不明显,尤其是控制设计质量的图纸和文件更应该重视检查审视。施工之前,施工者和设计者应该根据图纸和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组织设计交底工作,使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完美匹配起来,施工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领会设计思路,熟悉设计中的细节问题,搞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管理者除了领略设计意图外,还应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工作,使现场施工人员明确工作内容,看懂图纸,尽量避免因不了解设计方案而引来的问题,减少影响工程质量的事故。施工中如存在设计变更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提出,设计单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出具具体施工方案,并同步做好设计交底工作,避免出现设计与施工脱钩现象发生。

2.保证现场导线和水准点的准确性

测量监理接受设计单位导线和水准点的现场交桩,在交桩的过程中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交桩资料的吻合,同时做好交接记录,交桩记录中应明确桩的完好性情况,有破损或点位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重新交桩。对施工单位的复测的技术方案要认真审查,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所有点位的精度复测结果。审查施工单位用于复测的仪器标定情况以及仪器数量和人员资质、数量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最好使用自己标定过的仪器、对水平角、距离和高程进行抽查,并把测量结果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纠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若超过允许值,则要求施工单位重新防线测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第一关。

3.确保道路建设材料的质量

市政道路的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起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如土、砂、石、水泥、钢筋、沥青等,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质检人员应该亲自并严格检查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按规定的检测频率对材料进行抽检,并向试验室送检。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人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分类放置施工材料,对不同材料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避免较长时间里外界对材料的损害,减少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同时对材料领取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做好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节约经济。

3.1 控制施工质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建设交通道路属于系统性,具有整体感的工程,从设计方案,到进料施工,再到工程竣工,都是一系列的贯通性工作,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制定从施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工艺,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建立施工的体制,并且随着工作的进展而相应的完善这些制度,坚决实施。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牢记这些管理规定,付之于实际行动,从思想和行动上,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根据工程任务目的和质量监管的规定,恰当使用工程技术,选择性分配施工任务,做到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完工的监督管理工作。

3.2 人、材、机的控制

人、材、机的控制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工程队伍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所以,道路建设工程中应该有效管理施工工作人员。上至项目负责人,下至施工班组,在工程进行之前,应该进行相应培训,提供其整体素质和对施工质量的意识。在整个组织中,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学会自我检讨,制定质量监管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专业素质高的施工工作者,互学互动,采取这一系列的工作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具有人为因素,所以应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控制实际上就是监督管理工作者。在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下,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道路施工管理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显然是举足轻重的。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合理的选型和利用材料、机械是把好质量的一道关口,也是节约经济的一大措施。

3.3 施工中的监管开工之前的防范工作为施工过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家督和管理尤为重要。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人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 特别是在业主紧逼工期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在此过程之中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隐患的质量问题。检查出来的问题,应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措施,客观正确评价工程质量的优劣。解决问题之前,应该明确问题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应该仔细记录观察,查明这种问题带来的隐患,采取应急措施,将问题在转化之前解决掉。施工的不同阶段应该具有不同的监管人员,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质量评比活动,实施奖励或者惩罚,以便促进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奖惩来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项目部负责人应该将负责责任到位,制定责任体制,注重提高安全问题的管理水平,实行奖惩制度,将质量问题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处罚那些有质量问题并引起质量事故的,奖励那些没有质量问题的,进而控制和提高工程的质量。

质量监管措施应该贯彻执行,公私分明,采取分数制,确定奖惩分数线,依据检查评分结果,实行奖惩,严惩那些多次造成质量事故的工作人员。质量负责人应该深入现场调研,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制度,做到公私分明,奖惩有别,不应假公济私。

4.完工后的监管

完工后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是评定工程质量, 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控制工程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外观、功能、结构的审查和对工程质量的核对。施工单位要详细全面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完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相关单位参加。以便使工程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和规定,与施工合同相一致,除此之外还要编写提交完工报告。在每个项目结束之后,质量监管部门要进行的必要环节是考核并奖惩。如果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和修复,经相关检测单位认定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降级使用,如此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相应整改措施也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中,要从人员、材料和具体的施工工艺过程抓起,确保道路各层结构的施工质量,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每个参与的工作者应该认真负责,关注工作中的可能影响到质量的每个细节,防患于未然。各参建单位认真负责、细致策划、精心施工,按科学规律办事,是一定能够创造出优质工程的。

篇6

一、城区内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及常见的问题

城区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不同于野外及其他地区的施工,其受限制的因素比较多,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影响比较大,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要对其施工特点有一个了解,才能针对其产生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1.施工周期要求严格。

城区道路纵横交错、路网复杂、道路交叉点多、区间段短、交通流速慢,且城区内人流量、车流量大,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交织,交通通行压力大、交通组织复杂。城区内道路桥梁的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施工区域内及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产生影响,尤其是城区内一些主要的、重点路段的施工,甚至会对整个城区的交通通行状况造成影响,更加剧了城市交通的负荷和通行压力。为减少施工影响,城区内道路桥梁的施工工期一般都比较紧,工期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经常使整个施工过程缺乏周密性,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2.施工区域内管线布置复杂。

城市中地面及地下各种管线布置多而复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供水、供热、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确的情况,如果为了赶工期而盲目进行施工的话,则极有可能挖断或损毁某些管路,造成重大的、不可预知的损失,欲速则不达,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会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3.周边居住环境的限制。

城市内居住人口多,且区域分散。城市中道路桥梁的施工必定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尤其是施工噪音、扬尘等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影响。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在市区内的大街小巷中进行,施工场地狭小,旧房拆迁量较大,也增加了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4.施工材料投资较大。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工程施工材料的使用量非常大,基本能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50%,如果不能对施工材料的成本和使用加以有效控制的话,则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和费用。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往往忽视对施工材料成本和使用的控制,致使易出现施工费用过高的问题。

二、解决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问题的对策

1.如何保证施工的工期与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只有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共同作用,才能在确保工程工期的同时使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首先从管理方面:要严格按照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合理制定工期。按照工期时间对工程量再按月、按周、按日进行细分,明确每个时间段内的工程任务,实行工程任务责任制,将细化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定期对施工进度和施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赏优罚劣,保证每天、每周、每月的工程任务都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技术设备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比较棘手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应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舍得投资购置高效、适用的施工设备,并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增加我们处理施工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工;施工准备方面:施工资料的保障也是决定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如水、电、施工材料、施工工具等等。没有这些施工准备资料的正常供应,施工进度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停工。因此在施工前就应先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使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2.如何避免施工中对管路、线路的破坏。

避免施工中对管路、线路的破坏,首先就是要避免盲目地施工。因城市中地下各种管路和线路的布置错综复杂,比较隐蔽,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地下管路、线路等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先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联系,明确地下管、线路布置情况。施工中应尽量避开或不影响各管、线路,或对其采取适当、可靠的保护措施后再进行施工作业,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线路的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如何减少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

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经常有某工地半夜施工,或是污染周边环境而遭市民投诉、举报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必须尽量减少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或晚上居民休息时间内进行施工,并采取一些除音降噪的施工方式、技术和设备,降低施工噪音污染;施工扬尘是造成空气环境污染,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施工区域周边的居民影响最大,我们可以采取在施工中适当洒水的办法,对的土堆等采取覆盖网布、帆布的方式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

4.如何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

篇7

[关键字] 电缆管网 规划 建设

1 概述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而电缆管网则是城市地下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及用电客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进程中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于2013年、2014年分别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27号)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国务院总理2013年10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时提出:“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

2 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焦作市区用电负荷大幅攀升,市区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加之10千伏公用开闭所布点和专线用户的增多,造成市区架空配电线路走廊通道资源日益紧张,实施配电网电缆工程势在必行。此外,随着“美丽焦作”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品位的逐步提升,市区架空配电线路入地工程也将逐步增多。由此可见,电缆管网建设必将成为未来焦作市区配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城市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一般有电缆隧道、电缆排管、电缆沟等方式,由于受城市道路可用通道的限制及交叉管网的影响,地下电力电缆通道一般采用预埋电缆排管方式。

就电缆工程出资模式,在《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省国土资源厅 河南电监办 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促进河南电网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豫发改能源〔2012〕1663号)中明确提出:“城市新建电缆入地工程由当地政府承担与架空线投资差价”;在《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网建设的意见》(焦政文〔2011〕161号)中明确提出:“新建道路涉及的电力线路入地工程,其土建部分投资由道路建设单位承担,电气部分投资由供电企业承担”。

目前焦作市区电缆管网建设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相关电缆工程出资政策执行不到位,野蛮施工挖断地下电缆造成大面积停电,电缆管网建设缺乏政府性统一规划,各类电缆建设工程各自为政,造成电缆管网建设标准不统一,道路电缆通道反复开挖等,严重制约了焦作市区电缆管网的健康发展。如何促进电缆管网的科学、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3 分析与思考

电缆管网是城市输送电力的“地下血管”,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枢系统。它的好与坏,落后于先进,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被视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焦作市区电缆管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规划滞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作为龙头的规划工作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工作任务重,部分规划人员缺乏开阔眼界和前卫理念,造成城市地下管网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此外,电缆管网建设缺乏政府性统一规划,在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没有将电缆管网规划纳入其中,规划不能“无缝”衔接,导致电缆管网的布设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城市地上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地下建设却严重滞后,乱象堪忧。

3.2建设混乱。政府性工程、公用电网工程、用户工程等各类电缆管网建设工程各自为政,建设不同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造成电缆管网建设秩序混乱,施工难度增大,建设标准不统一,道路电缆通道反复开挖,甚至出现野蛮施工等,造成事故频发。

3.3管理乏力。政府各相关部门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责任条块分割,管理职能相互交叉,职责不清,导致管理弱化。政府部门、供电企业以及电力客户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各方在电缆管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没有明确界定,致使管理上不能协调一致。

4 相关建议

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城市电缆管网管理机制是适应现代化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应提早谋划,高起点、大气魄、宽眼界搞好焦作城市地下电缆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4.1对电缆管网的认识要有战略视野。要把电缆管网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先期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市区新建道路时应由道路建设单位同期配套建设隧道、排管等电缆线路通道,并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建设到位,避免出现因未来电缆线路建设而造成的道路反复开挖。

4.2对电缆管网的规划要有超前理念。政府部门应联合供电企业共同做好电缆管沟的统一规划,并把电缆管沟规划纳入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应针对新建道路及已有道路制定配套电缆管沟的新建、改造计划,确定电缆管沟的建设形式、规模等,多方筹措资金加以实施,保证电缆管网建设的超前性和适应性。

4.3对电缆管网的建设要有控制管理。加强沟通衔接,形成贯穿政府、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电缆管网规划建设纵向沟通机制,以地区电网规划为指导,统筹政府性工程、公用电网工程及用户工程等各类电缆管网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责任明确、流程顺畅的工作机制,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

4.4对电缆管网的管理要有制度创新。加强对电力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的征收使用管理,重点用于电缆管网等城市公用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共同沟技术,即“地下综合管廊”,在地下建造集约化隧道,集电力、通讯、燃气、上水等各种市政管线于一体,综合布置城市地下管线,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电缆管网的规划建设工作,促进焦作市区电缆管网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城市道路 施工建设 方案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安全是第一。所以,只有在安全施工建设的前提下,从业人员才会更有积极性、有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的顾虑了,在我国工民建处还处在一个开始的阶段,从业人员一般都没什么文化,对于安全的理解也不是很强。不是很重视管理这个问题,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故也常常发生,这样一来的话,伤亡就对他们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对于身旁的其他施工人员也有很大的影响,会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大减弱,所以会使得施工者越来越少,宁愿选择在厂里工作。要想守护住保护好施工人员,就应该保证施工建设安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被重视,而并不是在拿他们的生命开玩笑。这样一来,他们在工作时就会更积极,是的施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1城市道路施工所具备的特点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领域内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论是改造、扩建亦或是新建一个项目,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1)地底下的管线很多。道路下的管线尽管我们看不见,但是确实是很多很复杂的。不仅有排污管线、供水管线、燃气管线,还有电力管线、通信管线、供热管线等等。他们交织在一块。

(2)需要进行拆迁的建筑物不少。只要是那些对施工建设有影响的建筑物都需拆迁,不管是房屋、通信线路、供电线路、还是树木或是其他的各种管道类。

(3)与之相配套的工程很多。就像前面所说的,地底下也许需要安置各种各样的管线,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管线进行很好的安排,如果没有安排好的话影响到已经建好了的路面。这样的话比仅仅在经济上不划算,而且,看上去特不好看,更严重的时不方便交通。

(4)对于所在的施工现场的布置比较困难。由于城市道路的施工场地都不宽。所以对于这个施工现场的布置比较麻烦。因为那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的材料不能够全部的摆放在路面上,所以使用时会存在不方便。而且对于土的用和弃也很不方便,不管是怎样都需要到较远的郊区进行。

(5)测量不容易进行。城市道路上会有很多的设施,并且附近的建筑物也不少,不仅仅是这些问题,另外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安装测量仪器。一般情况下测量是不会中间有停断的,那些旁边的高建筑又会影响到测量人员的视线,这就会使得测量工作更难了,也就不够精确了。

(6)很难对路基进行压实。城市道路大都数都是进行一次修建的。所以对路基的要求很高,要求它的压实好。但是大部分的路面下面都会有各种的管道,因此给压实添加了不便。

2、建设中所出现的的问题

(1)城市道路的建时不断的变化的,有些时侯是按照某一届政府的政绩来进行建设的,因此很多情况下表现得都是那些长官想法,项目的变更就比较随意;因为在啊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长远目标的考虑上存在欠缺,所以必须得进行一些的改变;因为是政府行为的投资,仗着官位,在资金方面会有些出入。所以也会导致它的变动性加大。而且决策失误也会跟着寓所变化。道路建设规划需要的是一种长远的目光。

(2)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不达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质量的意识差,施工人员没有很好的素质差,并且施工方法以及工艺方面都有不足,出此之外,机械设备以及检测手段也不完善。在实际的城市道路建设中,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会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响:道路路基时一个方面。在处理地基时没有采用科学的手段,很多路面都是不平整的,没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路基压实也不好,因为施工标准不高以至于施工意识也不高。。

3施工建设安全的好处

安全的施工建设,在很多反面都会带来好处。这不是空口说出来的是有很多的事实证明的。有很多的促进建设事业和谐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如果存在市工商的不安全,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重大的伤害事故或是那些建筑安全事故都会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至少在进度上就会慢上半拍了这还只是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在社会上同样也是会带来伤害的,很大一方面就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安全的保障,要想使得经济稳步的增长,就在以保障人身各方面的安全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完成的更好更优越。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才能熟社会发展的更先进,更和谐。

4、怎样解决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的问题

(1)在设计上进行严格的把关。建立一个小组对道路建设进行讨论。这个讨论小组包括:专家、附近的居民代表、学生以及一些和此路有关联的代表人,和他们进行一个全面的论证,从而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尽量减少重复和反复修补的情况。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就是市政道路,在这上面就要考虑好它所能承担的交通重任,除此之外,还要对它与其他专业的衔接问题,在道路开始建筑之前,道路建设部门和电信、水、电、气等等部门进行体定的协调是必须的,把道路地下的管网搞明白,设计方案时做到科学合理。

(2)材料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施工要规范。要进行道路的建设材料是关键。没有材料什么也不能进行。所以对于材料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那些质优价廉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很好地进行质检工作,在施工的时候,要把原材料和那些与之相配套的配件报验、主要部位以及隐蔽程进行报验。对施工程序进行一个严格的规范,总之,不论在什么问题上都要对他的质量作出保障,这样的话才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3)针对城市道路的排水问题。城市道路中除了质量问题外排水问题也是很关键的。但其实在质量问题之后的。排水问题之所以重要还是有质量问题决定的,正是因为排水不好会影响到质量问题,所以为了保障质量就需要对排水问题引起重视。要科学合理的设计道路中的雨水管线以及污水管线。顺着道路把握一定的间距来对预留雨水口的进行设计,这个设计最好能控制一定的费用。采用最经济的方法。城市道路建设比等级公路的建设要复杂的多,这不仅体现在交通功能上,在社会上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就比如:道路、人行天桥以及通道桥等等。在它们的施工时一定要进行一个统筹的安排,配合要合理协调。所以,在建设的开始,相应的部门一定要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时要从多角度考虑,这样的话对它的保证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5小结

项目施工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这个管理要求正规化、标准化。不论是在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方面。这样施工项目能够很顺利地进行。因而经济效益也会很大,社会效益也是可以看得见的。所以要保真有一个好的经济效益就先对其施工建设方案做出合理的规划。使道路发展的更好。经济发展的更快。

参考文献

[1] 胡义良,周涛,刘帅.重庆市政道路分级管理问题分析 [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篇9

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

1.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能够实现对火灾的检测、发现、报警和消灭四个方面的内容,避免对火灾的检测失灵、发现失败、报警缺失以及消灭不力而造成的人和物的损失。

1.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以机电自动化实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高速公路隧道一般都离市区等较远,相关运行以及监控人员等很难对其进行现场管理,因此,就需要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运行,将火灾隐患降到最小。

1.3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隧道消防机电设备的选择、机电工程的布置、用水系统的设置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来因地制宜地选择,以能够实现最佳地消防效果为最主要目的。

1.4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的维护也是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维护,隧道机电消防系统才能够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问题并进行处理等,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以保障消防系统的运行效果。

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

2.1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的设置。消防水的设置一般可以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立消防水池和设置水井的方式来实现,这两种消防水的来源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环境来做选择。对于有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消防水池的方式来保障隧道内消防水的供应,对于无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挖掘水井的方式来为隧道供应消防水。

2.2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管道的设置。消防管道的布置应该根据隧道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防冻问题,以使消防管道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消防水出现问题而导致消防隐患。消防管道的布置必须要设置于检修道上,这样,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消防管道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弥补,避免消防管道出现漏水等问题影响后续的使用。

2.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泵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应该坚持使用与备用相结合,并且对使用中和备用的水泵都要进行妥善检查,以确保其都能够随时正常使用。消防水泵应该融自动与手动一体,日常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不灵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切换至手动控制。监控中心要实现对水泵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包括其开启、运行、停止以及低频巡检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监控异常的,要及时进行问题排查,以保障水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实现对消防水池水位的实时监测,水位等于或低于最低线时,自动供水保障水位处于最低线和最高线之间,以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

2.4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的设置。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应该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每个消防洞都应该配置消防栓以及灭火器,以供隧道的使用者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同时,消防洞的间距应该根据消防隧道的长度以及消防难度等来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够及时地找到并且方便地使用消防工具对火灾进行控制。

2.5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火灾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设置。在当前火灾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灾检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火灾发生之后产生的烟、光和热等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同时还有一种能够根据现场的图像判断火灾是否发生的系统。两种系统在判断火灾发生的准确性上区别不大,所以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状况等自主选择和安装火灾检测系统,实现对火灾的智能检测。火灾检测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动的报警,如此,才能够实现对火灾的及时有效的控制,避免人力物力的损失和浪费。火灾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系统相连,火灾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火灾的发生,就需要将火灾的具体情形自动地报告给监控室,以方便监控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消防。同时,火灾报警系统还需要与隧道外显示屏相连接,以警告过往车辆不再进入隧道内并且自动协助灭火等。这样,就实现了隧道内火灾和报警的一体化设置,有效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3结语

篇10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技工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是江苏省交通行业仅有的几所高职院校之一。面对当前形势,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明显提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前身是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开办于1989年,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在江苏省交通建设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校自升级为高级交通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来,该专业结构陈旧,知识体系老化,中技痕迹明显等问题凸现,某些方面还停留在十年前中技校的水平,专业设置单一,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交通建设和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基础。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是省重点专业、省特色示范专业,目前在校生1,100余人。1997年、1999年分别被评为交通运输部A级专业和重点专业,2006年,本部门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技能人才工作室”。20多年来,为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

(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按企业生产要求配置实训设备,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建有13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室,系交通工程试验室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试验室。学校注重营造情境化的生产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配合新校区实训楼建设和落成使用,以学校交通工程检测中心为平台,两年内新增2,000平方米的实训面积,投入300万元新建3个标准实训室,即桥梁结构实训室、路基路面结构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计划两年内新增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中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镇江扬子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建成可容纳300~5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实体+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校企人员走访、互访,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中交集团二航三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交流,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学校每年组织专业合作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诚邀合作企业来校座谈,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出谋划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校企共建适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为基础,通过与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开展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企业生产要求、适合专业发展的市场调查研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人事主管来校共同商讨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专业招生结构与规模、校企共建实训项目等具体事项,共同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和专业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平台。校企人才互动,与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教师以挂职锻炼、假期生产实践等多种方式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邀请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工程型”教师团队。

3.“专业+实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培养计划,构建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遵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规律,把学生从掌握专业基础技能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阶段;每年由校办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提供不少于20个固定实习岗位及100人次实训机会,通过校办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培养锻炼,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或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从而形成“专业+实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培养方向、规化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依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从“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订单式”培养的规模逐步扩大,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到30余家,聘请12名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毕业生遍布全省路桥施工、监理企业。

(四)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引、培并举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组成一支由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工作顺利开展。依托校办实体和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培养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5%,具有研究生学历26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一是学校积极培养与引进优质师资,并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每年安排教师利用假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使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专兼结合、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五)毕业生情况调查。近3年学校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学生高级工合格率95%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遍布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一直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5%以上。调查的方式有如下两种:1.企业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对象是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技术总工、骨干技术人员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对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现状、发展认识以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观点。2.毕业生跟踪调查。调研对象是正在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内容主要是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六)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由于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交通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江苏交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大量的铁路、水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设置单一,目前仅设置公路施工与养护、监理等公路方面的专业,铁路、港口、水利等方面的专业尚未设置,因而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适应江苏省大交通建设的格局,设置符合目前交通形势发展的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专业,为企业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不应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注重工作过程、实践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突出职业化特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参与,以“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主导,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为前瞻,结合实践过程、实践案例制定专业课程新标准,构建“讲、学、做”三位合一的课程新体系。

(二)课程建设。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业的核心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测量、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桥涵施工与养护技术5门课程,突出5门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土质与筑路材料》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全国得到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深入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核心课程采用分模块、分阶段教学,不同模块、不同阶段分别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在进一步优化原有3门市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两年内再建设市级以上精品课程2门。2012年6月~2014年6月,进一步优化《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三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加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再建设《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两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进行两门课程的职业功能分析;完成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内容界定、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