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产业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SWOT;网络电影产业;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网络电影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C760103)。
网络电影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兴电影艺术形式,既具有网络传播特征,也具有电影艺术特征,是网民们自娱自乐的产物。网络电影形式多样,有微电影、系列剧、摄像头、静电影等形式。当前微电影的发展较好,生产数量较多,很多人甚至将微电影作为网络电影的统一称法。
由于网络电影满足了网民们自由创作和传播的需求,深受网民喜爱,在短时间内掀起了一场创作和观看网络电影的热潮。这一现象引起了以视频网站、广告主为代表的商业利益集团的注意,并且开始尝试参与创作网络电影,在他们的参与推动之下,网络电影的艺术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出现了《4夜奇谭》《11度青春系列电影》等一批高品质的网络电影,网络电影的产业价值逐渐显现,据艾瑞报告数据显示,网络电影市场容量已远超100亿元。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电影是一种艺术的同时也是一种生意,必须既重视艺术属性也要重视商业属性。本文将以SWOT分析法作为研究基础,在深入系统分析网络电影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基础之上,提出有利于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网络电影的产业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低、发行放映不受限制、电影受众多等方面。
1.生产成本低
电影拍摄由于受到演员片酬、摄制、后期制作、广告宣传等费用的限制,拍摄成本居高不下,拍电影一直是电影爱好者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网络电影的拍摄可以由一般普通拍摄设备完成,DV、手机、照相机、摄像头都可以,后期的制作主要依靠电脑编辑软件完成,没有演员片酬压力,也不需要广告宣传费用,所以拍摄成本非常低,几百元、几千元的拍摄费用是每个电影爱好者都可以承受的,电影拍摄不再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例如,一部由高中学生李礼贤主创拍摄的网络电影《友爱》的制作成本一共才3 000多元(包括配套道具和剧组人员的盒饭、报酬等费用在内),虽然拍摄成本只有3 000多元,但是影响却不小,上传到优酷等网站之后点击总量已经超过60万次。
2.发行放映不受限制
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制片、发行、放映三方之间一直存在结构性矛盾。2012年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国内五大发行公司与万达院线、广州金逸珠江、北京新影联、广东大地、上海联合院线、上海大光明、世纪环球等13家院线的冲突就是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反映。除了制片发行与院线放映之间分账比例的问题以外,电影上映还受到院线屏幕数量的限制。网络电影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制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将网络电影上传到各个网站,网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这给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极其大的发展空间。
3.电影受众多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一直维持稳定扩大的态势,从2007年底的161亿逐步增长至2011年底的325亿,视频用户占网民比例由2010年底的621%提升至634%。这些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居民的视频收视习惯在不断转变,互联网已经成为影院、电视之外,居民收看视频的重要选择。①庞大的受众数量为网络电影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电影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主要表现为网络电影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盈利模式、版权风险等。
1.质量良莠不齐
人人都可以参与创作,这样极低的创作门槛是网络电影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网络上存在着大量拍摄手法粗糙,内容低俗的网络电影。质量低下的网络电影不仅会对受众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与我国鼓励生产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真善美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精神不相符。
2.缺乏盈利模式
我国影院电影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票房盈利;另一种是广告盈利。对于网络电影来说,付费下载是一种盈利手段。但是,中国网民们付费下载的意愿非常低,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中有过付费行为的占比仅为76%。所以,网络电影目前还不能靠付费下载的方式盈利。当前广告收入是网络电影惟一的盈利模式,广告主投资直接参与拍摄或者在电影中植入广告。广告投入虽然在短时期内解决了网络电影的盈利问题,但是,长期发展下去,网络电影创作必定会受到广告主的制约而走上艺术萎缩的道路。
3.版权风险
版权是文化产业的灵魂,版权的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网络电影的版权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电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侵权他人版权的可能;另一方面是网络电影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侵权行为。版权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网络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三)机会(opportunities)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频网站因为版权压力开始自制剧和广告主的积极参与,网络电影迎来了发展机遇。
篇2
>> 2016中国电影年度景观:产业、艺术与文化 2015中国电影年度报告?产业、艺术与文化 “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艺术报告” 2011:中国电影产业与艺术备忘 2009:中国电影艺术与产业备忘 中国电影的文化与产业之困 2016年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挑战及趋向 中国电影产业的消费与被消费 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与未来 构建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产业 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与文化研究报告 从中国电影发展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精神 面向创意文化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当下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创作现状之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思辨 2015中国电影:高票房催生产业分化 2005中国电影:产业化再丰收 跨国合拍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电影产业服务外包的现状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⑩陈旭光:《张艺谋向国际市场交出的“合格作业”》,《中国艺术报》2016年12月26日。
11林年同:《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中有关古典美学问题的探讨》,《当代电影》1984年第2期。
12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13李诗语、娄逸整理:《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之与吴天明的导演艺术》,《创作与评论》2015年7月号下半月刊。
14陈旭光:《绘制中国电影的‘文化地形图’》,《文艺报》2015年8月12日。
15陈旭光、李雨谏:《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类型化与寓言性》,《上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篇3
国外纪录片管理机构及职能
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是主要的纪录片管理和资助机构,主要负责对纪录片生产的资助和管理。除此之外,法国外交部设有专门的纪录片处,政府每年都会给该处拨款。
澳大利亚银幕机构(Screen Australia),是澳联邦政府下承担影视制作的资助与扶持工作的最主要的官方机构。①其所支持和资助的作品必须能体现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或重要价值,或是能够对澳大利亚及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和行动有所阐释,纪录片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韩国纪录片等电视内容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由国家机关——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和文化体育观光部来负责执行。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致力于保障广播的自由性、公共性、公益性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文化体育观光部下设韩国传媒振兴院,主要扶持的节目类型为公共公益性节目、提高竞争力节目、双向性节目等。纪录片被认定为公共公益性节目。②
日本文化厅和艺术文化振兴会,是日本直接对纪录电影实施保护的窗口。文化厅负责的12项事业中,有很多与纪录电影有关,比如设立文化厅电影奖,主要是资助纪录电影的制作、文化厅电影周等。艺术文化振兴会设立的“艺术文化振兴基金”,资助对象主要是和电影相关的“国内电影节”和“日本电影上映活动”两大类,前者包括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者资助具有日本特色的放映活动。③
国外纪录片资金支持策略
美国除了商业运营的纪录片频道外,公共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占了很大比重。公关电视台不接受广告和商业赞助,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政府拨款;社会各公益组织机构及个人捐赠的公益基金;会员费收入。这三项构成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收入的主要部分。④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负责管理纪录片资助活动,其对纪录片的资助会划分为很多类型,不同类型配有不同的资助方案。第一,纪录电影资金支持来自影院收入附加税。第二,电视纪录片的援助计划资金来源是从发行收入中提取的税收,主要来自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系统。第三,独立制片人资金支持由国家电影中心统一管理。第四,国家电影中心或其他部委直接投资参与制作。第五,其他筹款方式。⑤
澳大利亚政府对于纪录片的财政支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由澳大利亚银幕机构负责直接分配政府的项目基金;通过联邦政府的退税计划来鼓励纪录片生产;各州及领地政府也会有少量的专门资金用于支持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国外纪录片节展培育策略
法国有两个电影节专门展映纪录片,它们是马赛的“Vue sur Docs”电影节和巴黎的“真实电影节”(Cinema du Reel)。另一个电影节,比亚利兹的FIPA电影节是展映视听作品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纪录片。而在纪录片市场交易方面,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形象品牌的戛纳国家电影节,为繁荣纪录片买卖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文化电影奖”从2003年起实施,表彰优秀文化纪录电影及业绩卓越的作品,旨在提高日本电影水平。本奖项授予获奖作品文化厅长官奖状和奖金(大奖200万日元、优秀奖各100万日元)。⑥
在美国,很多城市都设有不同规模的纪录片展映活动,展映活动中会放映美国乃至全球最新的纪录片作品。美国“银城纪录片电影节”由美国电影学会和“探索频道”电视台共同承办,被称为“纪录片的天堂”。在为期一周的纪录片电影节上会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几百部纪录影片参展。同时,银城纪录片电影节中会举办国际纪录片会议,致力于建立制片人、经纪人、发行人和基金会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纪录片向多元化发展。
启 示
相较于上述国家,我国政府对于纪录片产业化的支持还刚刚起步,参考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支持策略,将对我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结合当前国内纪录片发展的现状和其他国家扶持纪录片发展的政策经验,我国可以通过整体规划和完善具体措施,来促进国内纪录片的繁荣。
首先,专门针对纪录片设立职能部门并明确职责。当前,主管部门应该在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可以设立国家纪录片产业发展办公室,承担对纪录片行业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协调指导的责任。此部门专门制定纪录片发展的行业政策,比如建立纪录片分类管理制度、推进纪录片管理审查体制改革等。进一步出台鼓励纪录片发展的具体措施,如2010年秋,原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第二,拓宽纪录片投融资及销售渠道。在纪录片产业投融资方面,降低资本准入门槛,明确落实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纪录片产业的相关规定,迅速拓宽纪录片产业的投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股权投资等多种途径,吸收各类资本进入纪录片行业。同时,鉴于纪录片的公益性,各类基金组织机构也应加大对纪录片行业的支持力度。在拓宽纪录片播放销售渠道方面,除现有开放纪录片播出平台,鼓励新媒体平台播映纪录片政策之外,应出台更有实效和长久推动力的相关政策。
第三,繁荣交易市场。进一步培育并完善纪录片交易市场,鼓励各类影视机构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积极进入纪录片交易市场,同时完善发行网络,培育中介组织。建立多个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纪录片交易信息平台,及时最新资讯、政策法规、项目及产品、行业资料等信息。
第四,加大对纪录片项目的资助。继续推进“优秀纪录片推荐”制度和“国家优秀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通过争取国家财政资助和鼓励社会融资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同时建立大范围、多层次的资助体系,结合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分类型、分级别进行资金扶持。将独立制作公司同时纳入资助范围,将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同时列为资助对象,以便调动我国纪录片行业各类主体的积极性。
注释
①叶明睿:《澳大利亚纪录片产业与政策体系分析》,《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C],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26页
②【韩】朴晋范:《韩国纪录片的发展及政府政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C],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81页
③⑥【日】谷川建司:《日本纪录片政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C],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④赵曦:《美国公共纪录片生产模式分析》,《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C],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1页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韩国;出口策略
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不仅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增强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可谓名利双收。现有国内外针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分析,缺少实际的载体来实践其理论,文章在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韩国影像业为载体,分析得出韩国文化商品的出口现状,并分析韩国文化商品的出口策略,最后对中国文化商品的贸易提出切实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韩国文化产业现状、出口分析
(一)韩国影视业的发展模式
全世界发展文化产业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为市场引导型;二是以英、法等国投入文化资源和财政资源为代表的类型;第三种就是以韩日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新国策,锁定影视、网游等,即把有限的政府资源集中投入产业发展中。近10年来,韩国影视业异军突起,风靡国际市场,成为韩流文化的佼佼者。
(二)韩国影视业出口分析
1.韩国广播电视产业出口分析
近几年间,韩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出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各广播电视台出进口地情况分别为:KBS出口节目收益1012万美元,进口节目费用14万美元;MBC出口节目收益893万美元,进口节目费用535万美元;SBS的出口节目收益804万美元,进口节目费用636万美元。
从广播电视台的进出口对象国来看,韩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出口对象国和地区主要是:中国台湾地区(975万美元),日本(556万美元),中国大陆(476万美元),新加坡(120万美元),马拉西亚(102万美元)。
2.韩国电影产业出口分析
据调查,2004年韩国电影的出口额约为5828万元,比前一年度增加了88%。在2001年第一次突破1000万美元之后,出口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平均每部影片的出口价格达到了301993美元。2005年的出口额为7599万美元,也增加了30%。为了打入美国电影市场,韩国电影通过与好莱坞签订剧本版权合同使出口急剧增加,而出售版权页成为韩国电影进入国外电影备受冷遇的美国市场的一条通道。
(三)韩国影视业出口策略
1.韩国广播电视节目出口策略
为了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出口,韩国政府积极开拓国际广播电视样片市场。每年政府都投入4.7亿韩元到国际广播电视样片市场一些独立制作公司虽然拥有优秀的节目,但却缺乏海外市场的销售能力。因此政府将广播频道使用行业的中小影像制作企业为重点扶持的战略企业,通过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优秀影像的海外出口,从而刺激国内的影像制作。
2.韩国电影出口策略
因为韩国国内电影市场的成长空间很小,仅仅是日本市场的十分之一,美国市场的百分之一,电影产业需要加大力度开拓海外市场。目前韩国电影的出口还是偏重于日本、美国、中国等一些国家,而且电影的出口规模也只不过是游戏产业的十分之一,这体现出韩国电影产业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为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韩国政府采用一定的策略。一方面,随着电影制作力量的发展,提高那些原本比较落后的录音、编辑、洗印等后期制作环节的技术含量,从而为电影产业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外国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进行共同制作,学习外国资本运作的方法。
二、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韩国文化产业出口策略,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对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一)应拓展贸易渠道,增强国际合作研发
中国可以通过拓展直接、间接的文化产业贸易渠道,以直接出口文化商品、发展服务贸易、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贸易渠道。还可以通过与外国公司共同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和新技术,以共享国际市场。以中国派格太和为例。派格太和公司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大型演出承包公司之一,主动与韩国导演姜帝圭合作,凭一部电影就赚下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其中有5个亿的纯利润。
(二)加强文化渗透
当初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时的国际化基本战略就是,把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的台阶,向世界传播韩国文化。而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有着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此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民族文化,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三)应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政府支持的力度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韩国整个国家的战略对策都向文化产业倾斜。而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目前仍存在着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形成的矛盾等问题。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启示:政府扶持文化产业的最好方式是,从国际市场的长远发展出发,以一个能够立足国际文化市场的产业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支持这个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Doobo Shim,Hybridity and the rise of Korean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Media,Culture & Sosiety, London, 2006.
[2]Tony Tassell,South Korea proves an attractive option Shares ride a cultural wave driven,Financial Times London (UK),2005.
[3]韩骏伟.国际电影与电视节目贸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忱,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报告[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5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同样,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救助。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升级。在国际上,以微软和谷歌为代表的科技主义的奇迹日益发展乏力,而以苹果公司为标志的科技美学与内容服务逐渐显示出神奇的经济魔力。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使得内容原创显得弥足珍贵。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是世界性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支持力量。
继国务院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及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文化、金融相关的九大国家主管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利好,同时也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走向健康与成熟的利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随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战略,我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成就以及它不可限量的前景潜力,将给金融资本带来超额收益和崭新希望。
从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电影艺术家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其艺术理想和商业价值,同时,金融资本也需要凭借艺术创意来实现超额利益回报。比如好莱坞早期的杰出导演格里菲斯,因为获得金融资本家哈里・艾特肯(芝加哥联邦人寿保险公司的创立者)11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完成了史诗性的巨制《国家的诞生》,同时也创造了早期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奇迹,仅1916年纽约市场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20万美元,而该片的总收入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之多。格里菲斯因此声名鹊起,金融资本家因此在短期内大获收益。在如今,像《阿凡达》这样的大投资电影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一方面是电影产业越来越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金融资本对于电影市场信心倍增,不断探索新的电影金融模式,比如类似“电影期货”这样的新兴金融衍生品也在蓄势待发。
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漫、游戏,文化产业的每一个成功案例几乎都有金融资本的身影,越是发展势头好的文化产业领域越是渴望资本,各路金融资本也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对于文化产业跃跃欲试。《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是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之急,也是应我国金融资本发展之需。
根据投资中国的分析报告,2008-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对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的投资数量达到总量的41%。TMT又称为数字新媒体,并非传统的单一性产业,它是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络、移动网络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融合文化内容实现增值的各类产品性、服务性的产业群。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作为TMT产业的一个支柱,传媒娱乐业尤其成为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根据投资中国的统计,近三年(2007-2009)来,资本市场对于我国传媒娱乐行业的投资总额达到8.2亿美元,占披露投资总量的10.85%,排名IT和互联网之后第三名。
以《指导意见》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互利的时代。深入认识和理解《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互惠共赢,这一思路在《指导意见》中得到鲜明体现。
金融资本创新举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国文化产业由自我累积性的发展进入到资源聚合性的快速发展轨道,急需金融资本的支持。
由于我国文化领域长期实行事业化管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很弱。即使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也很不完善,其相关的资产属性、经营自主性、法规制度等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产业属性,金融资本进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时候,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缺乏,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和不断的尝试。鼓励和敦促金融行业通过创新来有针对性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这正是《指导意见》的核心关键。
《指导意见》共有七个部分,系统性地提出了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的总体原则和一些具体意见,每一部分都有值得说的亮点。比如产业链融资,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来说,能否以产业链的方式推动资源的整合,进而做大做强很关键。再比如联保联贷,对于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常关键。因为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即使经过评估也很难达到信贷的基本要求,所以联保联贷这种机制非常重要。此外,比如文化消费信贷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提法都是比较新的,具有开创性。
保险市场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可以说是这个文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金融创新了。《指导意见》提出了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思路和意见,把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文化产品完工险、损失险等提上了议事日程。
社会资本正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领域,除了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未来潜力等因素之外,资本实际进入文化产业所考虑的最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如果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保险市场,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就会有更大的信心。保险是其他资本愿意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中间环节。
从文化产业自身健康发展来看,文化产业自身一大特点就是初始成本非常高,因此它的预算风险及其制作风险、完成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比较突出。以制作一部电影为例,比如预算1亿元,这个初始投入已经非常高了,但后续拍摄制作过程中,很有可能1亿元根本完成不了,需要1.3亿元,而超出部分的钱很难再筹集到。这样就导致作品完成不了,已投入的1亿元得不到任何回报,其实只需再续一点钱,这1亿元就盘活了,如果有保险市场,就会大大降低预算风险。
除预算风险外,文化产品在制作完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主要创作人员能否坚持完成拍摄、政策因素、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有比较完善的保险市场,就可以将这些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避免。
而保险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不确定性还很大,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不够规范,加之我国保险市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经验也很少,担保及保险行业在这方面的谨慎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要想使好的政策落实,要想让保险市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中发挥好中介杠杆的作用,就需要在落实上下功夫,需要在借鉴国际
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在文化产业金融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如何利用政府政策的信用以及公共资金的示范,让保险市场等金融担保中介树立信心,通过不断的尝试建立起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担保与保险体系。
北京依托每年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2009年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对担保、再担保公司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补偿,如果这种补贴激励措施能再进一步扩大到文化产业的其他保险市场领域的话,相信会给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完善起到更大更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以改革创新促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市场互利发展
《指导意见》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的情况下出台的,这既是我国文化产业寻求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动探索,也是我国金融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有潜力的增长点的积极响应。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弱小的文化产业如何得到金融资本的扶持和帮助以做大做强的问题上,金融资本在其中似乎只是一个外在的必要力量。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单向度的施惠,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一方面,金融行业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文化行业也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信用体系建设,激发金融资本更大的投资积极性和盈利信心。也只有如此,“金融支持”才能够真正实行并产生更大的价值。
文化产业是我国金融资本寻求利益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新兴领域,金融资本已经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行动还较为谨慎,除了金融资本对于文化产业的运作还不够熟悉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与金融市场的对接机制还很不完善。这其实也是《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的关键问题。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诸如文化产业的资产评估、文化产业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当然很关键,对于它们的探讨分析也已经很多,本文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实施,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在文化领域,金融资本方面的市场化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了,而文化领域的市场化问题很复杂,必须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环节,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才会顺利,才会真正实现多赢互利的格局。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本文认为文化领域还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
1、解放思想,创新文化发展思路,积极吸引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这一点,其实是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把这个思路落实到《指导意见》上,应当首先解决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某些环节上所面临的壁垒问题。这对于《指导意见》能否落到实处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越是社会力量介入之后,做出的文化内容才越有吸引力、才能真正让民众接受。另一方面,商业化以后,政府的管理反而更容易了。
2、加大文化产业核心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保障创新性的投资利益。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从去年到今年。网络视频正版内容价格飞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BT这种下载模式禁止了,因此内容资源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投资者的利益有保障了,投资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篇6
【关键词】纪录片;院线;发展前景
一、我国的纪录片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内容相对严肃、文化积累深厚的纪录片的偏好程度逐渐转移降低。走进影院观影的观众,更多的,愿意选择喜剧类的、大制作大场面大牌演员的影片。针对这样的现状,导演们也开始将重心放到了商业电影中。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片发展面临着一个挑战。
《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发展所面临的不是局部问题,而是系统问题: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全链条。面对我国纪录片岌岌可危的发展态势,广电总局于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我国纪录片产业提供了契机。
二、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条件
实现院线制改革六年来,我国院线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市场总量成倍增长、发展速度史无前例、院线的实力全面提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纪录片产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扩大国产电影纪录片放映规模,采取措施将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数字电影纪录片专门放映场所,在高校建立数字放映院线播放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在广播影视网络媒体推出国产纪录片展播展映平台。
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院线建设有我国政策的支持。
(二)国内日渐回暖的纪录片市场
《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指出,未来两三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将迎来整体上升、多因素复合影响、理性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1年全国纪录片电影产量为26部,科教电影产量为76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4部;其中国产3部,进口片1部。这个数量,较以往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拍摄期长达7年,耗资5000万欧元的纪录片《海洋》在内地上映,该片自上映以来广受好评,让大家看到了纪录片的潜在市场。由此可见,纪录片在内地并不是没有市场的,若是内容贴合人心、拍摄形式又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消费者还是会愿意为纪录片买单,走进影院观看的。
(三)业内人士力推纪录院线的建设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峰曾公开表示,新影集团正策划建设纪录片电影院线,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我们建设专门的纪录片院线,就是要尽量做到与商业电影互不干扰。”
事实上,除了力促纪录院线建设的高峰之外,还有许多的行内人都盼望着纪录片能够迎来自己的院线,并且认为,或许只有建立了专门的纪录院线,才能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吴鹤沪指出,要想提高纪录片的放映场次,增加观影人数,还需多建专门放映纪录片的影院。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就扶持“小众电影”的角度而言,在国内推出“纪录片院线”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像内地第一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2009年底在北京落成后着实为艺术片提供了“肥沃土壤”,不少难在商业影院生存的艺术片都在MOMA延续了 “生命”,如果有类似的纪录片影院出现,纪录片前景也将大为改善。
三、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前景
纪录院线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笔者认为,开拓者应该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每部纪录片的质量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中虽屡屡获奖,但在国内却遭遇市场的冷板凳,这其中的矛盾在于:中国纪录片人单一追求审美标准而不考虑市场价值。而纪录片要生存和发展,最终的决定者不是专家评审,却是普罗大众。台湾影片《音乐人生》在金马奖中一举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音效、最佳剪辑三项大奖,在台湾各电影院也是备受追捧。可见,审美价值和市场价值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真正的纪录片精品正是二者兼具。
的确,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应该更加的多样化,题材本身潜在的个性,为作品的风格化表现,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现在的纪录片政论性题材,历史文化阐释的题材过多,其他的种类偏少,特别是关注人物性格、人物个性发展、反映一定社会问题的题材还有待挖掘。而已经存在的一些边缘题材、城市题材的影片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体一致。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说,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拣拾历史的碎片,在光影流动中重现尘封的过往,记录历史真实的一刻。
(二)了解市场运作的重要性
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其中只有二三十部有幸进入电影院,这其中除了影片本身质量的问题外,市场运作也是重要的原因。纪录片的创作虽然与故事片有质的区别,但是其市场规律是一致的,要想进入院线并赢得票房,需要制片方树立市场意识,在前期制作、后期发行上进行全面的策划和成熟的运作。
因此,中国急需建立成熟的纪录片发行体系。发行,是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所在,它一方面实现纪录片的流通,一方面协调、沟通制作方和播出方。创作与市场脱节,需要发行方来引导;发行连接生产与播出,形成市场链条,政策体制自然逐渐松动;受众基础需要播出方来培育,观众的好恶由播出方传递到生产方,需要以发行为介质;发行机制往往能拉动投资,而多元的播出渠道也要靠发行机构来开拓;至于题材、节奏和故事讲述能不能切合市场规律,必须由发行来协调。可是,恰恰由于这至关重要的发行环节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之路。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纪录片的支持,业内人士对纪录院线建立的推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见到属于纪录片的特有的纪录院线诞生,实现许多纪录片爱好者多年来,进入影院观看自己喜欢的、有欣赏价值的纪录片的梦想。就像高峰说的那样,属于观众的纪录院线,并不需要多么奢华的影院装修环境,也不需要很高的放映要求和消费成都,甚至可能投机成本相对目前的影院而言会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它为纪录片爱好者营造的那种文化氛围和播放的耐人寻味的有特色的纪录电影,能够让观众在闲暇时找到自己的消遣方式。许多人,都期望可以将放映纪录片的影院比作精品店,虽然去的人不多,却有着局部固定的受众。
这或许是纪录片走向市场,最重要的一步,笔者相信,这也会是纪录片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篇7
关键词:院线动画电影;产业链;票房;发展瓶颈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产院线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
动画电影作为中国美术片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展历程可谓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1941年万氏兄弟完成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道路漫漫已经走过了75个年头,从被局限到主动寻求发展,有坎坷也有喜悦。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电视机走入平民百姓之家,传统媒体的介入,让更广泛的中国民众接触到动画电影,目标受众群体的数量从这一时期起进入爆发式增长。
这些80后、90后的目标观众,他们称自己为“粉丝”,对国产动漫有着多年的“情怀”,他们收获的观影乐趣,几乎完全取决于对作品的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如今,他们已经成长为动画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这一群体的基数是庞大的,他们的消费贡献,可以帮助动画产业链持久地运转下去。经典“情怀”之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文简称《大圣》)收获9.56 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成绩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它的成功正是粉丝电影的效应,也印证了目前国内拥有良好的动画电影消费市场。
但我国动画电影的产业链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低龄化的院线动画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无法满足全年龄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样以“情怀”吸睛的《我是哪吒》,豆瓣电影短评给出了“幼稚”的标签;低质量、低评分的影片依旧充斥着市场,仅2016年国庆档上映的四部国产动画电影中,就有三部票房成绩不足千万,其中《新东方神娃》的票房仅为20万元。笔者通过统计豆瓣电影短评,2016年前11个月的影片评分数据显示,国产动画电影评分低于5分的占58.9%,进口动画电影评分低于5分的占4.3%(10分制)。
二十一世纪新媒体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深入动画电影领域,无论是前期制作、宣传,还是后期发行、放映,从业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政府投入资金、制定政策来培养动画专业人才,填补行业空缺,动画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显著。据2015年仅杭州地区的数据统计,动漫相关企业已达220余家,就业人数达1.8万,且仍在增加中。
中国动画专业从业人员的制作技术近年来也有大幅提升,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也在不断加深中。早在2003年左右,中国动画人就开始在三维动画技术方面进行研发了,包括口型动画、模型制作等。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 SKG, Inc.)作为美国排名前五位的动画公司,与中国合资组建了东方梦工厂,共同完成《功夫熊猫3》的制作。从侧面体现出,我国动画从业人员已能参与制作高水平动画作品,技术上已经得到了弥足进步。
二、国内外院线票房对比
作为一部成功的院线影片,我们除了探讨它的艺术性价值,还要看它的商业性价值。电影行业的主流运营方式,仍旧是需要人们通过购买电影院门票,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大圣》9.56 亿元的票房佳绩,保证了续集的顺利制作,为逐步形成具备优秀民族IP的系列片打下基础,横向带来更广的商业圈和更长久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补贴,在竞争上限制进口片数量。根据《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中显示,2015年进入中国城市主流院线并完成上映的动画电影共计57部,票房共计超44.08亿元,票房较上年增长了45%.其中国产占43部,票房总计约20.54亿元人民币;进口占14部,票房总计约23.54亿元人民币。国产动画电影以约75%的上映总量,取得了约47%的票房成绩。
笔者根据2016年1月至11月票房数据的统计显示, 国产动画电影(由中国大陆独立制片)已上映39部,票房约18.34亿元人民币(D1);同时间段内已上映的进口动画电影24部,票房总计约55.82亿(图2)。总体票房成绩国产不及进口动画电影,尽管刷新了单部影片最高票房,但仍有64.1%的影片票房低于1000万元,大部分低质量影片的产出仍是局限住中国动画电影的绳索。
图1 2016年1月~11月国产院线动画电影票房统计
图2 2016年1月~11月进口院线动画电影票房统计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电影票房数据库(http://)整理
三、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发展瓶颈
(一)投资方对动画产业认知的欠缺
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虽然前景巨大,但产业链的规模形成较晚,特别是国内动漫市场的盈利模式的不明确性,使得产业链断裂的风险较大。
首先,投资影响着影片的审美水准。动画电影中体现艺术性的宏大的场面,色彩的极至运用,制作精良优美的画面等等,都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如果投资金额不到位,直接影响产出作品的质量;其次,从长期投资方面来讲,很多投资方的功利心重于耐心,不敢扶持新人,某一种类型作品火了,就扎堆做相似题材作品。但是动画电影的商业性不仅仅体现在电影本身,由影片而引发的对周边衍生产品的市场范围也不容小觑。如果投资方能将目光放长远,对优秀的动画电影项目多一些信心与耐心,商业回报便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
2016年票房破5亿元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曾遭遇资金链断裂的问题。2013年通过影片资金众筹,最终筹得158万元,一度打破了中国众筹融资纪录,也因此引起了主流资本的关注,影片才得以再度重启,为十二年的“跳票”最终画上圆满句号。
(二)主流媒体对国内动画电影及受众群体的“歧视”
国内主流媒体对于进口动画电影的“偏爱”程度远大于国产,在新闻报道的数量上可以直观体现出。通过对百度新闻实时数据的搜索,对比2016年3月同期上映的两部影片的相关新闻的报道数量,国产动画电影《摩尔庄园3》相关新闻标题共计378篇,进口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相关新闻标题共计7950篇,新闻量相差21倍之多。
主流媒体对中国动画类型的认知停留在Cartoon(卡通)而不是Anime(动画),将动画电影的定义局限于青少年甚至幼儿(泛指14岁以下)影片。在一份由盘剑指导的中国动画受众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对动画的喜爱程度远多于中学生和大学生。
反观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不论是2015年票房榜首的《大圣》,还是2016年票房榜首的《大鱼海棠》,都突破了低龄范畴。但相比而言,这两部片子更多针对的是成年人,而中国近些年却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年龄动画电影作品。反观日本动画电影市场,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一度创造票房神话,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不单是高超的制作水准,还因为他的作品是面向全年龄的,不论男女、老幼都适宜观看,这使得影片的受众群不局限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或群体中。
(三)发行方在宣传力度和宣传策略上的错判
随着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搜索网络资源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低龄也越来越低、越来越普及。截至2016年12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仅仅控制线下的平面广告宣传已经不足为道,未来动画电影的市场竞争,面对的是线上网络这个竞技平台。
特别是在影片前期宣传阶段,在上映前狂轰乱炸般的造“势”。迪士尼有一套完整的宣传体系,以媒体报道为主力,配合线下推广,通过实时动漫作品创作历程、展示作品细节等,来拉拢人气、提高受众的观影热情。相反,消极的宣传必然会失去一部分受众。
2011年《功夫熊猫2》在中国创下的5345万元首日票房纪录,2015年《大圣》首日票房1795.6万元。相比于深谙市场运作之道的梦工厂动画,在项目立项时就为未来的发行、排片做好了筹备;《大圣》的出品方是在后期才慢慢介入的,宣传显得弱势和“不作为”。《大圣》能取得较高成绩,离不开以网络为主要阵地的“自来水军”――通过个人观影影评,主动、自发参与电影宣传的方式。正是这种在国产甚至整个电影界都不常见的口碑营销,将《大圣》推到了广大观众面前。发行方如何在动画电影上映前期,正确的预估宣传力度并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是打开影片市场的重要保障。做好面对全年龄段的精准宣传,便能在电影宣发营销上获得更高效、更具针对性、更好的优势。
(四)创作上的单一和粗糙
由于上世纪末中国动画行业的断层,我们只顾着吸收外国的动画文化,国产动画的原创能力也被逐渐削弱。就创作方面来说,国产题材不够丰富,思维模式受局限导致影片类型不够多元化。《狮子王》、《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这些贴着外国标签的动画电影背后都有中国的影子。
美国动画电影往往通过故事情节和精致的观影画面,吸引受众的关注。人们主动观看的最主要原因是打发时间和纾解压力、调节心情,真正被其画面、情节和配乐配音所吸引的人并不多,这说明国产动画在创作质量方面吸引力还比较薄弱,尤其以配音配乐为最弱项。[1]248
2015年上映的《汽车人总动员》其制作水平不尽人意,电影宣传海报有抄袭皮克斯《汽车总动员》的嫌疑。作为一部三维动画电影,有网友甚至评论其“动画效果还不如flash软件做出来的好”。豆瓣电影短评对该片评分,破有史以来的最低分―2.1分(10分制)。正是这样的一部粗制滥造的动画电影,该片475万元的票房难以覆盖1千万元的制作成本,诸如此类的低质量、高产出的影片,恰恰体现出了国内对动画电影品质监管、把控的不足。
四、总结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市场存在不良循环,中国动漫产业链不完善主要是整体环境的问题,投资、制作、宣传,以及围绕在中间的受众群体,任意一个环节决策的失误都会对整个链条产生严重的连带影响。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入侵”,国产的动画电影仍在艰难中前行。虽然发展的态势刻不容缓,但相比于2014年唯一一部进入“亿元俱乐部”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2.4639亿元票房),2016年已经有三部的提高,进口动画电影票房动辄上亿的目标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亿元突破不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拿出更多秀的动画电影作品才是下一步路的方向。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动画电影并有因为起步晚、发展一度缓慢而停滞不前,在追赶时代步伐的路上,必将摆脱瓶颈的束缚,让作品更多的提升到文化和艺术层面上来。低门槛的动画电影终将面临时代物竞天择的淘汰,行业监管的门槛也必然会随着发展而提高,无论历程怎样艰辛,但是这个行业仍旧有着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盘剑.动漫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赵小波.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4]殷俊,杨金秀.迪士尼动漫发行销售环节策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5]米澄质.从动漫产业发展看中国动漫模式创新[J].美术大观,2010(7).
[6]陈志宏.我国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2(S1).
[7]邢学生.从文化生态看中国现代动画的发展契机[J].电影文学,2011(18).
[8]王赫.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王卓敏.中国动画电影的全龄化研究[J].当代电影,2014(6).
篇8
关键词:动漫产业链 现状 问题 对策
完善动漫产业链条,是推动动漫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升我国动漫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还不尽如人意,需从多个方面努力来推动其完善。
一、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基本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领军企业不断壮大,动漫产业链条的支撑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1、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依据艺恩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动漫片产量在2007年突破10万分钟后,在2009年达到17.1816万分钟,相比于比2000年的0.4689 万分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2000-200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49.20%。在这种总量上升的同时,动漫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出现了一些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如《美猴王》、《三国演义》、《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并且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2、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企业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观,根据工商总局对企业登记的信息检索,2009年全国与动漫有关的企业达5000多家,经营项目中兼营动漫的也有5000家,相比较而言企业的整体实力有所提升,截止到2011年6月19日,在A股上市的传媒娱乐类企业数量达到18家,这些企业基本属于动漫产业或与之相关,其中浙江的中南集团、奥飞动漫等企业表现抢眼,有望成为我国动漫领域的领军企业。此外,与动漫有关的图书、音像、玩具、文具、食品、服饰甚至手机桌面等动漫衍生产品也不断增多,2009年,动漫期刊达到50余种,2011年6月在当当网中输入“动漫”,出售的图书音像达到526个。
3、动漫产业链条完善的支撑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家将动漫产业列为文化产业门类之一,并通过部际联系会议的模式来解决管理难的问题,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文件,成立了动漫版权交易平台,并积极的打造动画产业基地。所有的这些政策措施,为动漫产业链条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我国动漫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动漫产业链还面临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够、衍生产品开发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1、核心产品竞争力不强影响产业链的打造
我国动漫产品中能够公开上演且能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产品不多,据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动画电影仅16部上映,截止到6月8日,2011年仅有3部国产动画电影在大型电影院上映。大量的产品无法获得足够的上映时间,主要在于产品的竞争实力不够,预计盈利空间不大,从而难以获得电视、电影等媒体的支持。这种核心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将极大的影响产业链条的完善。
2、衍生产品开发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够
从我国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来看,当前还主要集中于一些日常用品、玩具、衣服等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向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产业链的高端延伸不够,特别是缺乏完善的机制,产品延伸面临产权交易、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仍然较为明显,从而给产业链条的完善带来了挑战。
3、市场化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中有核心竞争力,能够与外国产品进行竞争的企业不多,企业本身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还不强,产业的发展还过于依赖政府的扶持,产业本身商业化的机制还不完善,产品盈利能力还不够,这就使得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还有赖于政府“输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三、促进我国动漫产业链完善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完善,可以从转变政府扶持方法、积极发展动漫园区、推动动漫企业并购或联盟发展等方面着手。
1、转变政府扶持方法
首先,政府要将政策扶持转变为政策引导,更多的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上,要通过目标引导、达到目标给予奖励等方式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此来推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其次,政府要将直接政策的完善转变到商业化政策的完善上来。政府要在完善常规政策的同时,在衍生产品商业化等方面下功夫,以政策来推动衍生产品的发展,从而完善产业链条。
2、积极发展动漫园区
推动动漫产业链条的完善,可以积极的借鉴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动漫产业园区,推动动漫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来完善产业链条。特别是,可以积极利用现有的软件产业园区等基础条件,通过招商引资、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企业入园发展,从而推动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
3、推动动漫企业并购或联盟发展
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完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培养一批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这些规模企业的发展来推动配套企业的发展,以此来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因此,一方面,可以积极的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动漫企业采取并购的方式来进行扩张,从而在较短一个时间段内提升动漫企业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采取联盟的方式,通过合作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昕.我国动漫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9(2):75-77
篇9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世界城市
一、文化科技融合定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科技对于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变革,都直接导致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都是如此。每一次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生产形态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革命,都带来了国家文化管理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体系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变革。
文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互相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文化的发展不但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技术的选择与发展路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也作用于科技创新,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文化科技融合表现形式
1.文化科技融合创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网络媒体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都是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文化科技的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和种类。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
2.文化科技融合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活力
文化科技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产业加入了新的元素。纸质出版下在数字技术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数字化出版模式。文化科技融合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电影逐渐取代了胶片制作的电影。同时基于科技元素的大量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使艺术表演力更强。
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1.伦敦文化科技融合,政府主导型模式
1998年英国政府旨在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总附加值的6.2%,从1997年到2007年每年的增速为5%,远高于同期3%的经济增长速度。1997年至2008年间,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从的160万增长到200万,增速为2%,高于同期就业增速1%。2011年英国创意产业企业达到了10.67万家,占英国公司总数的5.13%。
英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英国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跨部门协调,并确定发展战略。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为导向,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架构上最完整的产业政策。
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2009年英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件《数字英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该文件旨在打造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为英国的数字内容、应用和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使英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在资金与技术上给予企业积极的指导。伦敦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遇到缺失资金,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伦敦政府针对有创意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并提供可供给创意产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政府会通过专案研究和研讨会的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桥梁,投资机构可以充分了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的选择投资机构,实现双赢的局面。
2.纽约——市场导向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完备的版权立法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国家。美国完善的制度为文化产业繁荣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与土壤。也成就了美国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事实。其中纽约的文化产业发展尤为典型。
纽约作为世界城市,同时是美国最具有活力的大都市之一,十分重视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人才,走在了全球创意经济的前沿。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美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方面,在行政制度上没有文化部门,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官方文化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美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为辅的发展模式。与英国不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采用版权产业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版权产业报告》统计,美国2006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从14542.7亿美元增至1626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1.04%增至11.1%。产业增长率超过了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其中,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从8372.8亿美元增至93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6.35%增至6.36%。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解决了国内近51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美国劳动人口的3.93%。整个版权业解决了国家1060万就业人口,占整个国家就业人数的8.19%。
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并有效利用于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众传播媒介,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不仅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同时广泛的传播到全世界各地,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美国在1998年就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对数字版权实施保护。为今后数字化技术更广泛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数字化电影,数字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同时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渠道,并通过防盗技术等手段为知识产权提高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完美案例。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美国完善的融资体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要有多元化的混合投资、通过金融制度创新筹措资金以及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等多种渠道。
3.东京——产业带动型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为了振兴日本的文化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2002年7月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同年11月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4年制定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律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义务推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和法律的保障推动日本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日本成为亚洲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动漫产业。日本享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王国和动漫输出国。向全世界输出日本文化,彰显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在日本东京有著名的卡通产业集聚地杉井并区、练马区、武藏野、秋叶原等。产业集聚区有高档的数字设备,以租赁的形式为企业服务,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动漫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合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链条有四个环节包括漫画创造与出版、动画片的制作、动画片的播出、动漫关联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动漫产业的源头动漫形象设计成功后会派生出一系列的衍生品,提升动漫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投资资金的回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产业的面貌,动画制作艺术日新月异,日本动漫注重制作软件的升级与电脑数码科技制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3D制作方面。日本动漫产业很注重技术的开发,每年举行东京国际动画节,并且在会上举行学术和科研活动,共同探讨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
四、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对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文化科技融合促成了世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为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世界城市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定到立法保障,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文化科技融合健康发展。提高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竞争力。
文化科技融合多为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受到资金限制。针对这个情况,国家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产业化,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平台。
文化产品在满足满足了国内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进行海外文化传播,拓宽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 晖: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之研究,2012年城市国家化论坛.
[2]程丹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3期.
[3]陈名杰 孟景伟:《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篇10
2004年对于中国动画产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政府与产业界共同促进动画产业发展,改变了以往动画产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地位。然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却在企业、产业和政策三个层面产生了严重的内伤,从整体上表现出了强烈的虚假繁荣。
1. 企业层面:动画企业遭遇企业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从企业外部的角度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我国电视台的播出费过低是我国动画企业的第一大杀手。电视台的动画片播出费只有每分钟100300元人民币,相对于电视动画片每分钟6000元人民币的制作成本①几乎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期望通过版权出售回收投资成本完全没有可能性,直接影响到动画制作公司的资金收益和利润水平。其次,盗版问题成为动画企业的第二大杀手。在播出费无法收回动画片投资成本的境况下,很多动画企业将目光聚焦于动画形象的授权和衍生产品的开发上,期望成为动画企业成本收回的主要路径。但是,动画公司的衍生产品遭到了广泛的盗版,不仅市场上出售的衍生产品中80%为盗版产品,②而且遭到了侵权零售商的抱团激烈对抗,③这对正版衍生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我国现行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存在着体制性缺陷,不能对侵权者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管理水平稚嫩是动画企业的第三大杀手。现阶段我国动画企业大多发起于艺术家个人或工作室,企业的决策者有着强烈的艺术家情结。在严峻的国内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动画企业缺乏经营灵活性,经营策略有着强烈的非理性。明知国内市场盗版猖獗,却仍以衍生产品开发为主要利润来源;明知国内市场的价值链断裂,却将90%以上的动画片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市场;明知一些动画企业已有开发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却对国际市场熟视无睹。实际上,现阶段动画企业的管理水平大体相当于一般产业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与动画产业的经营复杂性远远不相适应。第二,投机心理浓厚是动画企业的第四大杀手。很多动画公司不顾动画片的质量低劣,拼命拉长动画片长度,只为获得地方政府的播出奖励,同时迎合地方政府的政绩需求。更有甚者,一些公司出手巨资,兴建各种名义的主题公园、动漫城和产业基地,以动画之名,行房地产之实,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就开发各类主题公园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有各类主题公园2500个,沉淀资本3000亿元。2010年全国新增动漫主题公园8个,总投资额超过900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增长之猛令人咋舌。
苏锋:从“政策红利”到“管理红利”2. 产业层面:产量虚高无异于自杀
在产业层面,之所以称之为虚假繁荣,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
一方面,产量虚高质量低下。自2004年以来,我国电视动画片的产量从21819分钟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26万分钟和2012年的22万分钟。其增长速度之快和产量之高,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但产量的提高并没有带动质量的提升,在国内电视动画片播出市场不断增长以及对进口动画片“黄金时段”禁播的背景下,通过对2011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电视台播放动画片的收视率及市场份额前10位的统计,共有200部电视动画片榜上有名,其中105部为进口动画片和15部为国产经典动画片,80部为近年生产创作的动画片。而这80部电视动画片只占到2004年至2011年8年间动画片总生产数量1813部的4.4%,卢虹、庞亚美:《2011年中国电视动画片发展报告》,见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主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95%以上的动画片不受市场欢迎。
从2010年起,我国兴起投资电影动画片的热潮。2010年至2012年的3年间,公映国产电影动画片39部,截止到2013年4月,处于赢利状态的只有3部,处于保本状态的只有5部,两项共占公映电影动画片的20%,80%的电影动画片处于亏损状态,总票房收益根本不能冲抵总投资金额。2011年上映14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3.1亿元,不及《熊猫总动员》一部影片的投资额(3.5亿元)。
另一方面,衍生产品喧宾夺主。2000年以后,“蓝猫”形象授权产品涉及16个行业6600个产品品种。2008年以后,“喜羊羊”形象开始授权,授权合作商达到250家,产品门类达到1000余种。但是,2006年以后,每年有超过100部动画片,2009年以后,每年有超过300部动画片,如此众多的动画片及动画形象早已使观众眼花缭乱,降低了观众对单部动画片和动画形象的关注度,直接影响了其对衍生产品的购买欲望。因此,产量虚高与衍生产品的层出不穷对于动画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自杀性经营行为。
3. 国家政策层面:扶持政策存在严重偏差
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之频、涉及部委之多、政策层次之高前所未有。但是,缺点与不足也同样明显,主要体现在:(1)支持对象失衡,重要素轻管理。对于技术、创意、资金和人才培养等动画企业经营要素给予特别关注,但是对于动画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几乎没有涉猎。苏锋、王英:《我国动画产业政策的错位与调整》,载《学术交流》,2011年第2期。(2)支持方式呆板,重显性措施轻隐。现有产业支持措施偏重“显性”方面,如动画产业园区“免房租”和动画片的播出奖励等。对于为动画企业提供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和中介服务等“隐形”服务没有关注。(3)目标市场失衡,重国内轻国际。在中央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中,对涉及“走出去”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出口译制经费补助、支持海外参展和出口版权奖励方面。在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中,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国产动画片的海外播出奖励上。苏锋、王英:《市场开拓重国内轻国际: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战略失误》,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12期。因此,现有的产业政策不能起到引导和激励动画企业“走出去”的作用。从整体来看,政府在产业支持的对象、方式和目标市场上存在严重偏差,直接影响到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流动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 原因:体制和市场因素导致“双重怪圈”
自1995年市场化以来的中国动画产业,如同一个18岁的懵懂青年,青涩而躁动。就我国动画产业来说,还没有完全挣脱原有体制的羁绊,还没有完全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感觉。无论是企业内部各种经营要素的整合还是宏观层面各种社会资源围绕动画产业的配置,远没有达到娴熟而有效的程度。
1. 体制与市场强烈影响动画产业
当前,在影响动画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两种力量在产生着重要影响。一种是来自政府的力量。政府的政策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政策杠杆,自上而下起到产业启蒙的作用,但同时也残留着原有体制的缺陷。例如,自2004年以来,业界多次呼吁提高电视动画片的播出费,但收效甚微。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以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为主的现阶段中国动画产业,在与国有和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内电视系统的博弈中,完全处于弱势,对于电视动画片的播出费没有话语权。而盗版问题的背后同样作用着体制的因素。另一种力量是自下而上来自于市场的推力,通过“看不见的手”影响着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但同时,动画产业作为后发产业,在与其他先发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中不占优势。例如,电影动画片的播出环节在于电影院线,国产电影动画片要与国产真人电影片和进口大片同台竞争下游电影院线的放映档期和放映场次,但主创人员的市场知名度和营销手段等方面均处于下风。而具有垄断优势的电影院线出于自身票房收益和利润的需要,往往忽视国产电影动画片的放映,将电影放映的低迷时段留给国产电影动画片,影响了观众的上座率和整体票房的收入,直接影响了动画公司的分账收益。
面对具有体制优势(电视系统)和行业垄断优势(电影院线)的下游播出平台,动画制作公司没有播出定价的话语权,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播出环节无法收回投资成本的情况下,动画制作公司将获利和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衍生产品开发环节,但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这一希望再度破灭。
2. 动画产业的“双重怪圈”
动画制作公司的低收益状况无法吸引高水准的人才(艺术、技术和管理人才)加盟,公司的管理水平低下,社会资金不敢贸然进入。动画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动画片的质量一再降低,使国产动画片的社会声誉愈加下降。下游播出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没有意愿为国产动画片提供播出资源(资金、时间和空间),使动画制作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更无法吸引人才和资金等社会资源的介入,由此动画公司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经济怪圈”。
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片的质量下降,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无法吸引国内观众,为国外动画片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缝隙和机会。国外优秀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更加方便和深刻地影响着国内的观众,使之成为丈量我国动画片的评判标准,由此对国产动画片更加排斥,对国外动画片更加喜爱、更加依赖,形成了中国动画观众心理需求的“文化怪圈”。
“经济怪圈”和“文化怪圈”相互影响,经济怪圈是文化怪圈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怪圈是经济怪圈的结果和高级阶段,反过来促进经济怪圈的进一步强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严重摧残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出现了新时期动画产业的“双重怪圈”。
三、 对策:国际化经营是最集约的选择
无论是体制问题还是市场问题,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双重怪圈”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动画产业必须将全球市场作为自己的经营舞台,有效规避国内市场的不利环境。
1. 动画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以动画企业为主体,以产业扶持政策为辅助。从依靠“政策红利”外延式发展转向依靠“管理红利”内涵式发展。从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向两个市场互动的国际化经营。以服务外包为突破口,以整片原创为主要形式,以动画产品出口带动衍生产品开发。以此提升动画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
2. 动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指导思想
实施两个步骤:第一,走出去,国际市场求效益。通过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多个市场)的发行和播出,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动画企业的经营风险。因为这些国家的动画市场存在着“两高”的特点,即:制作成本高、播出费用高。制作成本高意味着我国动画企业具有制作成本的优势,而播出费用高则意味着我国动画产品可以通过发达国家的不同发行渠道收回投资。第二,返回来,国内市场谋发展。在收回成本的基础上,返回国内播出市场。此时的动画企业,完全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应对国内市场的各种冲击。抓住机遇开发衍生产品,扩大动画企业和动画形象的市场影响,以此进一步吸纳新鲜能量(资金、人才和技术),壮大动画企业的实力。“先外后内”的发展步骤,“国际市场求效益,国内市场谋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成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战略的最具形象的阐释。
3. 动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务操作
实施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外包制作。通过外包,学习和掌握动画行业的国际惯例,提高动画企业的管理水平,增进与国际动画业界的联系与相互了解,为进一步的联合制片和原创开发奠定基础。第二阶段:联合制片。联合制片是发达国家动画产业的成熟作法,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资源和优势的各方联合起来,参与包括融资、剧本创作、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和发行的多个经营领域,共同完成一部或多部动画原创作品,构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条,使动画公司和投资各方都处于一个盈利可观的良性循环之中。通过“联合制片”,可以使中国动画企业能够从单纯的中期外包加工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靠拢,实现动画企业的转型升级。
4. 动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实施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动画企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经营理念的重大转变。为此,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画企业提业支持和保障措施是极为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学术研究。针对我国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律、艺术、社会学、技术等多学科背景,围绕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开展研究,为我国动画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借鉴,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事实上,理论研究先行可以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缩短产业成长的时间周期,是最节约的路径。
第二,调整产业政策。针对动画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创意环节、制作环节、传播环节和衍生产品开发环节,借鉴国外经验,加大针对动画产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政策支持,以此创造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建立第三方机构。围绕“走出去”和“返回来”,在信息收集、经营咨询、出国参展、员工培训、行业维权等方面开展工作,使第三方机构成为服务动画产业的主体,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多种形式的产业支持。
第四,完善动画教育。在现有的动画教育(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中,增加有关文化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专业翻译等课程,使学生和在职人员具有国际化视野,为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人才供给。
- 上一篇: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 下一篇:矿山开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