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评价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时代教育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月29日,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在深入学习《总体方案》后,针对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的研究和讨论,会上讨论总结如下:
1、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和师风:《总体方案》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方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会议上,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一直认为,应该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比如说:实训过程中热爱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实训对学生有耐心、对于学生违反实训纪律的应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上课期间认真指导实训不抽烟不玩手机等。
2、对于实训内容和课程应尝试改革: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备情况,统一工程实训各个工种的加工任务,设计一套能体现各工种特点的标准零件,将学生的加工任务标准化,每个工种之间相互联系,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完成两到三个成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和课程的安排,成功的完成各个工序。学生走完从传统机械加工到现代加工的全过程,就可以加工出几个指定的零件。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利于统一和规范教学,也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竞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每个工种的标准考核零件,考核零件应具备该工种的主要工艺特点,零件不宜过难,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根据各考核零件特点,设计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按照打分标准给学生评判实习成绩,进而对学生的实训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3、规范学生实训的评价标准:方案提到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对于实训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单纯依靠学生完成加工零件为单一考核标准,还应加强安全实训、文明实训、劳动纪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工程素质和能力素养。
篇2
关键词:新时代 中专幼教 音乐教育 教学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及鉴赏能力,而作为一名中专幼教学生就要具备足够的音乐素养,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好的音乐教学方法。所以中专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主要场所,有义务,也有责任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进行中专幼教的音乐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
一、中专院校的特点分析
(一)中专院校的教学特点
中职学校就是为学生提供技术学习的地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和学生技能学习为主,重点学习方向还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中专幼教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教学并未真正体现出有效性。
(二)中专院校学生的特点
在我国的中专院校中,学生的年龄基本都在15至18岁之间,一般选择中专院校就两种情况。第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很不好,考重点高中无望,但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或者是学生自己想要学习一门技术,因此,选择就读中专院校;第二,就是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如果读高中、大学等,父母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来为孩子支付学费,因此想让孩子学习一门手艺,能够早日出身社会,为家庭分担压力。所以,大部分的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能力都不高。
(三)中专院校教师的特点
在中专院校中,大部分的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他们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学到一门技术,所以就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中专幼教专业来说,就只是教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教育幼儿,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不太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
二、中专幼教音乐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对于中专幼教学生而言,通过音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音乐艺术素质提高,并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适应时展的、有正确艺术审美观与创新精神的及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且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够将中专幼教学生对音乐艺术热爱的感情充分地激发出来,并有效培养幼教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与重要意义,并有效具备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能力;对幼儿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与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有效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音乐教学规律遵循美育的基本原理,将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让幼教学生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思想品德在音乐艺术实践中得以培养。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专幼教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
正确的课程评价不仅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活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手段,且评价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人的性格、思维等都不同,而且现如今中专幼教大部分都是女性,自信又自我、独立又任性及张扬又脆弱是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拒绝否定,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就要善于将表演与学习的气氛营造出来,当学生进行表演时,无论是哪个学生上台表演,都一定要给予学生掌声与微笑的鼓励。在学生完成表演之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演,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强调提高自身的能力与发展,让学生能够明确知道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将自身的潜力不断地挖掘出来。
(二)运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脑、电视及网络等多种方式欣赏和了解音乐,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已不再只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所以,中专院校的音乐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将这种教学环境的变化,对自己传统的教学思维及时进行更新,不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使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中专幼教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将其合理地与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兴趣与现代音乐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把其中的平衡点找出来,有效减少或避免学生过分重视感官上的享受问题,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进行引导。
(三)注重生活中音乐的学习
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音乐又在表现生活。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各种形式的音乐存在,而且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感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中专幼教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将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学采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平等互动,将音乐问题变得生活化,生活经验变得音乐化,学生的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得以培养,并有效实现中专幼教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及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最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中专幼教学生能够做好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准备,并做好随时迎接社会的挑战与检验的准备。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中专幼教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幼儿教师,而幼教的专业发展中音乐教学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中专院校教师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提高中专幼教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栾利涛.分析中专幼教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音乐大观,2014(2):182.
[2]廖容.中职幼教音乐教学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李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3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师;博学多识
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变为我们的教育实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升级换代明显加快,高考中的理科综合试题出现了研究性实验。所有这些变化,正在动摇着传统教育的根基,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教师应该怎样应对这种变化,即中学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做研究。
1. 新时代下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新时代下,化学教师的知识不仅面宽,而且质上也很显著,他们不仅对问题的深层结构敏感,而且还能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科学方法论、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科学价值观等。笔者认为,学者型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必须掌握大学化学专业所涉及的经典化学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STS)相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学者型化学教师能结合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水源及食物等焦点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解决未来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
(2)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前沿知识。当代科技飞速发展,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化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化学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环境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材料科学、能源化学、地球化学等都属于化学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学者型化学教师力争将教学与科技接轨,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加开阔。
(3)结合化学史渗透科学方法论。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在知识的静态结构,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品德。
(4)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学者型化学教师应结合具体学科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从而培养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
2. 新时代下化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策略 掌握策略性知识是学者型教师进行策略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上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还能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并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能运用策略性知识,设计教学策略。一个经验丰富、教学策略掌握好的学者型教师,必须具备:①内容知识,即所教科目的内容;②课程知识,即有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思想;③一般的教学知识;④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知识,即教材、教法知识;⑤有关学生及其特点知识,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学习风格等;⑥有关教育环境知识;⑦有关教学目的、教育价值等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其中⑤、⑥属于策略性知识,即研究如何有效教的问题,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2)课堂上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探究实验技能。学者型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性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个别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进行针对性灵活教学,研究自己教学个性,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课后反思能力。 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学者型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还要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进行反思。
3. 新时代下化学教师要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1)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摆在化学教学的重要位置,让学生学会创新是学者型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是:具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喜欢质疑,爱独立钻研,敢于创新;想像力丰富,新颖独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特别是具有较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学者型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要从根本上把学生的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关键是教师主动创设适于学生创新和动手的教学环境。
(3)要有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 现在正进行以电化教育为标志的教育革命,学者型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和拓宽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范围,把计算机带入文、图、声集成的应用领域,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CAI软件是一种人工智能,在揭示化学教学的微观实质,展示化学思维的形成路径,描述化学思想的产生,化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而且还有利于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因为对未来一代,不在于仅仅是储备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速度有多大,获取知识的技术手段有多先进。
篇5
如果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只是传递者的角色,那么教师的职业角色任务就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欢迎阅读!
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1在这个桂花飘香,漫山红叶的季节里,我端着一杯飘香的清茶,顿时一种清凉的心境,让我卸下世俗中所有的疲惫,静下心来学习《专业标准》,感受颇多。
想要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思想、追求、个性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天性——"求生的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生命的融合。
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现在这个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我觉得每次考试可以出几份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那样卷上的成绩就不会打击到那些学习困难户,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我想那样后他们一定也能从最简单的试卷开始做到和优等生一样的试卷。
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2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贴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了到达这个目标,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透过本学期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潜质等方面受益颇多。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务必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正是教师的立教之本,确立现代教育观。首先要确立现代学生观,将“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转变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潜质和培养表达潜质。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不仅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用心的学习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理解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理解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透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明白都不够透彻。透过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振兴民族的期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期望在教师,为使自己具有高尚师德,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潜质与水平的而加紧学习,学习,再学习。
期望自己成为能够历经风雨的参天大树,在课改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3透过这段时刻的培训,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职责的重大。我们不仅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方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构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用心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能够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期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用心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齐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忙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务必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带给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带给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带给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4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透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潜质、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潜质,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好处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正因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必须的信息素养。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
新时代教师学习心得万能5我有幸参加了东港区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此次培训通过观摩3位优秀教师展课,听取骨干教师评课,专家专题讲座及与会教师议课的形式开展,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精心钻研、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探索。我知道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
一、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短暂的培训活动已经结束,返校后,参与培训的教师及时传达学习内容,扎扎实实把学习汇报工作做细,对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二、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篇6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支撑,但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兼具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政教育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型。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1]。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课程思政的应用意义
在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艺术活动传承的意义,认识到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构建和完善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声乐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此外,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高校要更好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托文化艺术发展,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声乐课程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的支撑性课程。传统的声乐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是由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和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结构产生明显的割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并且艺术类人才培养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声乐课程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路径,充分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教师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思行合一的认知体系,将声乐表演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思想引领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不足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具体效果还无法体现出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比较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能够满足教学考核的要求,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愿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教学,学生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高。
(二)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不明确
教师在将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能够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中,但是思政教学目标相对比较模糊,没有设定具体的要求,对学生思想层面产生的影响不够深远。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无法以这些目标为指引,更无法将教学目标落实在日常学习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系不完善
在声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声乐教学以理论结合训练的方式为主,而思政教育活动更多是纯理论性的教学,将二者相互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多数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已经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当,片面地将声乐教学与思政教学割裂开来[2]。同时,很多教师无法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四)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会涉及思政教学内容。因此,在改革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教师多是以自身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简单地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采取的方式比较牵强,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时,认为思政教学会影响到声乐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学生的技能学习,因此不愿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思政元素导入与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缺乏衔接,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演唱表演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活动的开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的内容后,教师给予学生整体性的评价。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无法科学地组织课程思政内容,导致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
三、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路径
(一)认识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肩负着艺术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此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和教师必须站在时展和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认识到新时代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的。以钢琴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当前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选择钢琴教学曲目时,要更加侧重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自信心,不断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合理界定课程思政导向目标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导向目标,实现思政引导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有机统一,是确保充分体现声乐课程思政效能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德育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合适的德育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确定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要求。以民族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坚持力、意志力培养要求;在情感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行为目标体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体美与行为美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还要将舞蹈学习与乐观、坚毅的性格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用真正体现出来,确保思政教育内容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在进行歌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背景材料,深入分析歌词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翻译,从而使学生更富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出来[3]。此外,教师可以依托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较为广泛的特征,设计专门的歌曲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观念培养和自由创作等形式,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支撑,进而达到声乐专业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红色文化歌曲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资料,或者邀请思政教师为学生讲解曲目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在部分曲目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研讨活动或艺术实践活动,并结合不同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总结,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认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导向与自身的日常行为相融合。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在声乐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层面出发,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学校应组织统一的培训,以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为基本引领,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脉搏,从而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4]。其次,教师应强化互动沟通,专业课教师积极向思政课教师学习,加强交流,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教育效果[5]。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为教学策略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创新型艺术类人才。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过程性考核和考评形式多元化两个方面着手:过程性考核是指在学生日常训练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考核,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6];考评形式多元化是指考核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月考和期末考试,而是要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覆盖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综上所述,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配合。因此,声乐教师应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改进、思政内容组织、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声乐人才,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1(7):76-77.
[2]邓江,张晋伟.大学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2):133-136.
[3]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4):86-87.
[4]胡剑.探析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21(21):171-172.
[5]甄小溪,朱琳.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研究[J].当代音乐,2020(12):42-44.
篇7
【关键词】农民 价值观 新时代 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5-01
当今社会,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变为开放社会,从一穷二白变为小康社会的巨变,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一切的变革当中,价值观的变革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其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的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价值观的转变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因此,农民如何更新价值观念的形势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所产生的价值态度、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的综合,通常包括政治观、生活观、从业观、社交观、婚恋观、观、消费观等方面[1]。数千年以来,农民务农,工人做工,商人经商,这是天经地义的社会分工和传统的从业观念,“以农为本”的思想长期禁锢和束缚着中国农民的意识和行动[2]。改革开放以来,在30多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得到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消费方式多样化,盲目追求时尚和高消费的心理特别严重。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而且也容易因此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2.人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因为其特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思考并不多,因为有一种短视的思想,即过好一天就是一天,很少为长远的人生做规划。
3.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表面上对社会各种公共事务毫不关心,然而一旦社会发生重大事情,他们便会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出不同的反应。
4.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普遍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不高,表现为不关心时政,不关心国家大事,对于各种政治活动也是表现的很懒散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活动。
二、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成因
新生代农民的价值观并非是一下子形成的,它必然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更多的是取代模式而非同化模式,即这种更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代替另一种价值观往往是对原有价值观的否定方式进行的[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上,还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上。一个人价值观、伦理观的形成和持守来自三过程或三机制:国家主导价值观的强势影响,社群组织及活动教化,个人修养践履”[4]。首先,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深受城市与农村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同于城市的青年群体。其次是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滞后于社会问题,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产生多元的市场主体,从而导致价值选择的多元化。新时代农民是时代的产物,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人群,其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因此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和父辈的农民相比,新时代农民缺乏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反倒有不少人有攀比心和享乐主义的倾向。新时代农民不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做父辈农民所做的事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新时代农民应该要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否则,将一无所获!新时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更注重追求人生价值。他们把打工作为练就技能、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发挥潜能、积累经验以图自己创业的手段,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而且由于新时代农民不再像老一代农民那样默默无闻,他们更多的是有自己的价值观,愿意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在价值观上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容易激起矛盾。
三、转变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要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全社会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这都与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关。因此,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共命运。针对上述存在的成因,新时代的农民则需要把主体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被动地寻求生存,更要追求自我全面发展。
1.转变固步自封的思想。中国传统农民历来恪守古训,求稳怕变。“乐知天命”。这种心态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正在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接受新事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生活。但由于受旧观念的干扰,那种注重短期效益、盲目追求个体分散经营利益的观念,常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改革不协调,产品结构多次调整也难于达到社会需求相平衡。因此,农民必须改变这种小农意识,转变知足常乐与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追求社会发展的意识。
2.转变对待知识和开放的态度。目前,许多农户对知识、科技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源于直观的感受。事实上,农民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中,已经体会到了科学和文化的力量,想治穷必须从文化抓起。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认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希望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另外,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思维方式下,唯我自大,专断意识较浓。因而,消除农民的这种专断意识,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念,必须要引导农民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
3.转变胆小守旧的态度。新的生产方式、耕作方式大大超出了农民的传统经验,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过在市场经济的原野里摸爬滚打,农民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大为增强。不少农民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以此成就一番大业。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农民遇到困难就表现出畏难情绪。所以,农民需要增强心理风险的承受能力,提高对失败的承受力,彻底改变胆小怕事、不思进取的态度。
4.增强主体意识。我国传统的农民思维缺乏主体意识,习惯于随风倒。农民必须要提高主体意识,这就需要赋予农民更多当家做主的权利,让农民参政议政,参与更多的社会管理,享受到更多“表决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逐步在文化生活中增强其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建春,论当代中国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何瑞鑫,傅慧芳,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变迁,《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11 月第6期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措施
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民族的发展,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开始抓起,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一,必须要重视教学创新措施,积极的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不断的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母本上提高孩子们未来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内涵
创新教学主要就是指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素质教育为载体适应新时展的基本需求,重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实施更加依赖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换,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们主体的作用。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项思想和逻辑比较严谨的学科,其更加具有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积极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模式单一。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国在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往往会选择群众式的回答模式,其本身的质量和水平比较低,并且不具有较高的价值,另外一些教师往往会漫无目的的进行提问,最终造成学生们产生抵触心理,消极的进行数学学习。
2.提问答案模式的固定性。我国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并没有给学生们回答的机会,同时也没有进行引导性的评价,直接进行了正确的回答,最终会产生数学课堂上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导致数学课十分的枯燥乏味,打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特质认识不清
小学教育主要的对象就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孩子们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差,孩子们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小学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不能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们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目前我国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进而导致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就会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不利于未来的成长。
(三)应试教育的枷锁
应试教育在我国实施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应试教育主要就是以分数来判断学生们的好坏,为了能够提高数学分数,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题海战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目前,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讲,小学数学教学依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就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枷锁。
三、小学数学教学主要的创新措施
(一)数学学习的新方式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必须要不断的刺激学生们的求知欲,在生活中往往能够看到孩子们对玩具车十分的感兴趣,还会问大人们为什么会自己跑。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孩子们本身具有探索的天性,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们的求知欲,不断的进行创新,为孩子们数学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通过各种观察和推理等活动能够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的求知欲,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数学引导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沟通,最终能够在多元化以及生动性的数学课堂中展示自身的才华,学习到数学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应试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教师通过满堂灌的方式和题海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虽然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时展的需求,所以,必须要结合新时展的实际要求不断的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们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们,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体验和学习数学内容,积极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管理必须要不断的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力,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们在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时候必须要以多向以及逆向等思维进行培养,创造思想能力,逐渐的由模仿转变为创造。每个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学生们能够通过数学学习不断的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通过自身的探索去发现数学知识。必须要重视学生们观察力的培养,充分的发挥出学生们的想象力,在实践中让学生们体验到数学的成就感和快乐,才能够促使学生们越来越喜爱创造。教学和认识的世界本身就充满了情感,这种情感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提高他们思维上的兴趣。
(四)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作为评定学生们成果的重要方式,必须要保障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以及科学性,应试教育中的评价主要就是考试评价,十分的片面,不能真实的反应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必须要进行综合评价,坚持公平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逐渐的形成全新的评价体系,才能够真正的反映出学生们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学生们的学习。
为了能够更好的紧跟时展的步伐,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根据《遂宁市安居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19-2020 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磨溪小学实际情况,特制定磨溪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实施方案。
一、学习时间
2020 年 1 月 15 日至 1 月16日,共计两天。
二、学习内容
(一)遂宁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二)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三)《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修订稿);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五)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教师违反师德信息定期上报制度的通知》;
(六)《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七)《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指导手册P208)。
三、学习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磨溪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领导小组
组 长:税学广
副组长:卢军强 魏荣华 彭明建
成 员:曾光明 朱 菊 曾旭辉 唐 雪
(二)精心部署安排。
1、由学校党政领导做好学习动员,提高教职工对学习的思想认识,消除厌倦、应付的情绪,树立严肃、认真的态度。
2、政治学习安排和实施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入格。学校要为每个教职工准备好学习材料,学习时每个教职工要做好笔记,保证学习收到实效。
3、每个教职工都要对学习的内容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学校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教职工的讨论发言做好记录,并从其发言质量评价学习效果。最后半天的集中讨论发言阶段,邀请局挂片领导和蹲点干部到学校参与职工讨论,请求领导现场指导。
(三)力求活动实效。
学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过程记录(包括影像)、活动小结,教职工参与活动的记录、心得,学校与教师签订《文明健康度假(过节)承诺》等均要切合实际地规范呈现。
(四)严格学习时间
1月15日至1月16日二两天政治学习时间,全体教职工均要按时参加学习,不得无故制度,不迟到、早退。
(五)确保学习效果
学习结束,学校将组织方案、会议记录、意见和建议汇总,全体教职工个人的会议记录、心得体会收集存档。学校做好本次政治学习的总结。
四、其他事项
1、为保证学习效果,学习期间,所有教职工不得迟到早退。
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中心小学校
2019年1月13日
附:磨溪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安排表
附1:
磨溪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安排表
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主持人地点
1月15日上午1、《遂宁市安居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19-2020 学年度上期期末教职工政治学习工作的通知》
2、遂宁市《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3、教育部《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4、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修订稿)。集中
学习税学广恩情楼四楼会议室
1月15日下午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2、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建立教师违反师德信息定期上报制度 的通知》;
3、《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4、《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指导手册P208)。集中学习税学广恩情楼四楼会议室
1月16日上午分组讨论前面所学内容分组
讨论卢军强
魏荣华
彭明建
曾光明
朱 菊
唐 雪各组自
定地点
1月16日下午
篇10
【关键词】中学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中学教育管理历来都非常重要,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实际经验,这些经验也实实在在的在过去的一些实例中给了我们许多帮助,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管理的事项越来越多,这就给我们新时代的教学管理带来了许多的挑战,我们也发展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在当前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最大的的误区就是管理者一方面对教育一线人员提出一些高要求,要求他们不断改革创新,但是却采用一些落后的甚至说不合时宜的考核管理办法来约束他们,这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
2.当前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
学校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不是说用买了多少钱的设备来衡量的,因为这样衡量也不科学,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为了宣传,为了迎接领导的课程,学校的课表上写了这样的课,学校也买了相关的教学设备,但是学生基本用不上,只有有领导来视察的时候这些场所才会开放一下给学生使用。这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正是这种不重视,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相关教学的进行。这反映出相关领导思想观念的问题,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乏味
教学模式常年不变,教学方法乏善可陈,往往只是单向的输出,老师讲的很累,学生听得也很累,但是最后效果却不突出[2]。造成老师讲着没意思,学生听着也没趣味,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
3.师资薄弱,管理有待提高
由于编制有限、经费不足,很多专业教师青黄不接,数量不足[3]。由于在学校课时少、工资低,待遇不高,造成教师敬业精神不够,一旦有机会就会另求发展,致使专业队伍不稳定。而且当前的一些学校管理方式粗放落后。现在的大部分中学都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了教师的言行,同时制定很多校规,规定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在这些规范框架下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完成,而另一方面,却压抑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最后受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4.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学校考核教师工作,或评优选先、评职晋级都是通过“量化”来实现的。而这些量化考核机制很容易通过一些手段来取得,这对于一些本本分分的老师来说非常不公平。如果不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它必将抑制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受影响的也主要是这些学生。
3.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转变观念,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后勤是保障,这就要求学校要努力调动一些可以调动的资源促进相关课程的开展。努力争取社会力量加入到办学或者助学队伍中。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便能主动参与教学[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这些课程产生兴趣,使他们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最终效果,新时代我们更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改善师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他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拿出具体的改善教学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改进学习方式,创新教学观念,培育个性化老师,壮大高水平师资队伍。
4.完善管理机构,明确分工
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的,严格考核。实施人文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学管理工作分主次,抓重点既然是教学管理,就要深入教学实际,严抓常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做到动态化管理,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一些教学细节着手,如出勤率,平时教学成果统计等。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并共同商讨如果处理,必要时咨询相关专家,及时给出教学改进方案建议,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结语
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中学管理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面对新时代中学教学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的管理者应该跳出思想的牢笼,开阔思路,努力探索出适应新时期新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案。不管如果改革,如果管理,我们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勇于面对和挑战这个信息时代的勇气和本领。我们相信,经管这场改革一定不是容易的,但是它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王爱泉. 中学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2] 丁喜林. 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积极应对高中新课改[J]. 甘肃教育.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