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对城市产业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城市进入逆工业化进程时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工矿遗址通常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是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重组复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矿遗址改造更新不仅面临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要坚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线,使得工业遗址地的改造更新,尤其是对其进行景观更新与生态设计则显得更加重要。[1]
一、 现状概况
遵义地区是我国已经查明的重要锰矿分布区,其中遵义市东南片区即新浦新区礼仪片区留存有较多工矿遗址,规划区域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东部,原镇与礼仪镇交界处,属于新浦新区礼仪片区。项目所在地是连接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老城区以及作为政治、教育文化中心的新园区之间的重要连接枢纽。
原锰矿采集区域以及采砂、挖石等小型私人工矿产业,均集中在项目南部。区域整体植被覆盖率中等,主要以北部和中部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以中小型乔冠为主。
二、 面临问题
规划场地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环境容量小,整体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业态选择受到限制;基地生态敏感度高,可建设区较少,开发建设受到较大的局限;基地内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修复比较困难。
随着城区的发展与建设,如何利用工矿所在区域进行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用地局限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显得十分迫切。[2]
三、 规划研究
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并修复生态空间,丰富城市"绿道"网络;合理利用工业遗址、传统村落及农业景观,塑造一种寓教于乐的体验性教育环境。以生态保育为基础,依托现有民居等人文环境,以及耕地、林地等自然环境,以更多的生态类活动项目,取代更多建设性活动项目,寻求一个城市生态与农业、农村区域转型发展新途径。
(一) 开发适宜性研究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场地自然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审视土地利用及覆盖变化情况,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坡度、地质采空区、雨水汇水以及现状植被状况,结合居民建设点、厂矿遗存点等问题,分析场地中地块的生态敏感性以及开发适宜性。
利用GIS叠加分析得到场地开发适宜性,使场地达到生态保育、有序开发、充分利用的状态。综合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区域土地开发、利用适宜方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其中适宜开发区域0.83公顷;建设控制区域4.43公顷;生态禁建区域5.73公顷。
(二) 规划布局研究
以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为策略,以项目基底特点为规划依据,对现有路网进行线性整治和布局的规范性改造,同时规划新路网,加强项目内功能区通达与便捷性。以"一带、两区"为主要的发展结构:东西两侧生态保育区,生态景观游赏带。
四、 生态修复
为确保场地作为新浦新区生态屏障的作用,将场地内的生态敏感地块依据现有不同土地利用情况、生态敏感程度以及开发强度,将其按照生态目的分为生态保育型、复垦利用型、棕地修复型三类,并进行针对的保护、修复以及利用。
(一) 生态保育型
该类型主要依托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生态禁建区进行保护,该类用地植被长势较好、群落构成相对完整,主要作为遵义市老城区以及新浦新区的生态屏障进行保护。主要保护措施:禁止开发建设,整体保育,植被自然演替。
(二) 复垦利用型
场地内部分山体进行过工业开挖,致使覆土及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山体本身坡度相对平缓,且土层土质情况较好,依托这类用地进行土地整理以及复垦利用,改荒为田或改荒为园发展农、林类产业。主要保护措施:梯级整理,复垦开发。
(三) 棕地修复型
场地南部区域存在较大范围采空区,且内部留有部分工矿厂房遗址,依据其厂房建筑形式和空间格局进行针对性工业遗址改造建设;依据其采空区矿区坑道分布情况以及现有植被破坏程度进行针对性棕地修复。
规划场地南部铜锣井留有数个锰矿遗址,具有独特历史。厂址红砖墙表面,色泽古朴,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及年代感。根据具体情况整修锰矿遗址,并将遗址按占地面积和集中程度进行针对性打造,结合周边产业项目,规划成为集文化、游赏为一体的园区。
五、 结论
工矿遗址是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留下的痕迹,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对工矿遗址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时,应通过对场地工矿遗址内建筑、植物、地形地貌已经周边区域功能定位等各景观要素的整合,达到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构。修复生态,传承文化是解决城市问题、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常健铭.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工业遗址改造与更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 生态修复技术;现代园林艺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170-01
我国一直在研究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结合实践总结得出的有效方法。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现代园林艺术中,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并探索其原理规律,从而实现最佳的生态修复状态。
1 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当前,我国管理园林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自然的规划以及设计,整个过程始终遵循基本的生态修复理念[1]。在构思以及规划之后,就应用合理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方面:①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的和谐性以及稳定性;②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物种,这样可以维持均衡的生态体系;③需要更加合理化地规划自然环境结构,合理地调配好存在于生态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可以很好地维持自然生态之前的风貌,防止发生环境衰退等问题。为了让生态保持均衡状态,恢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应该遵循相关的科学管理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改善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可以有效地发展以及提升自然环境。
2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2.1 应用时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规划的方法以及原理是否符合实际状况进行考虑,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以及重视当前的设计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需要和国家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可以同步发展环境[2]。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化的面积,将修复生态的水平提高。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这样会促使整个水平面上升。但是植物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因此增加绿化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面积的大小和生态修复的水平有紧密联系。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多,所以亟需找到有效方法扩增植被绿化的面积。与此同时,在规划植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空间优势来完成这一目标,合理分布空间以及分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
此外,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可以应用合理的措施,在修复生态环境时,设计者应该针对规划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修复措施,例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街道绿化等,在规划设计街道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生态修复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此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时,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规划设计居民区时,就需要构建和谐氛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2.2 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实施修复现代园林艺术之前,首先应该熟练掌握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特点,之后实施会更加符合实际要求以及更加合理,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有效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①排水方面。当前很多绿化部分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以及地表排水发挥其主要的排水功能。在规划排水设施的过程中,一般会种植大量植物,以缓解水流对地面的影响。在铺设排水设施的时候,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应用挡水工具或者种植铺地植物,可以将水流速度减低以及更加有效地解决出现的不良问题。②水景护坡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方法就是在水景护坡中增加能够靠边岸的水面,借助护坡以及驳岸更好地保护坡面,护坡上一般选用各种性能的植物进行栽培,可以避免出现水流渗入等不良状况。③设置道路方面。一般选用多种防护效果较好的植物混栽,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3],以更好地保护路面。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人口数量以及环境问题发生状况增多的现状下,解决人口增多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态修复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对我国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配置[4-7]。
4 参考文献
[1] 史新琦.生态美思想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12):264-265.
[2] 布凤琴,范萌嘉.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植设计发展:上海市生态园林设计及植物配植[J].现代园艺,2014,11(20):189-190.
[3] 黄剑云.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3(6):254-256.
[4] 党晶晶.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 谷勇峰,李梅,陈淑芬,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4):25-29.
篇3
关键词 矿区生态系统;人为干扰;修复与重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96-02
1 人为干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1.1 人为干扰的概念
人为干扰是区别于自然干扰的另一种主要干扰方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人为干扰无论从伤害强度、作用范围、持续时间还是发生频率、潜在危害、诱发性等方面,都常常高于自然干扰。
1.2 人为干扰的方式
对于中国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的主要方式是污染。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
煤矿开采矿区废水的排放使许多水域被污染,水质下降甚至丧失饮用水的价值,洗煤污水的污染程度较矿井水为重;煤矸石在露天堆放过程中,经雨水淋溶后部分物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土壤、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时,造成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不仅直接影响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2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生态系统受损伤的各种变化都始于结构的改变
矿区水土资源受到污染破坏、物种资源急剧衰减、矿区植被面积下降、植物光和作用的转换效率低,能量流动效率降低、物质循环受阻等,修复矿区生态需要借助于生态系统的外部力量才能促进矿区生态功能的转变,矿区生态治理和维持成本加大。
2)生态系统过程受阻和功能衰退是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矿区产业结构的演变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和生态修复能力而影响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开发初期,矿区生态恶化程度较低,生态系统维持成本较低,矿区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强,对矿区生态长期影响较小;矿区形成期,矿区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力加大,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急剧下降,治理成本上升,但是矿区生态治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需要加大矿区治理的力度或实行清洁化生产,以消除开采过程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如果失去矿山生态治理的时期,矿区进入衰退期,整个矿区的恶化程度急剧上升,矿区生态修复的周期长、成本高、修复能力脆弱,对矿区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大,严重阻碍矿区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3)关键组分和过程的状态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回复进程
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健康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如建群种、优势种、关键的传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等)和关键生态过程,在受损伤的的生态系统中还是否存在,对于受损伤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至关重要。在矿区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物种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自身的潜能,促进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3 探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矿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才产生的,在人为干扰下矿区生态系统先后存在3种不同的类型:
1)原始型矿区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早期矿区生态系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矿业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矿业开发的矛盾没有显现。
2)掠夺型矿区生态系统
19 世纪开始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提高,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人们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3)协调型矿区生态系统
这种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指导,必将成为普通存在的先进矿区生态系统类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高, 矿区灾害很少发生, 矿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4矿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技术
矿区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管理技术,规划设计 技术,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4.1 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主要是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动态监测与预测,揭示损害的程度、范围、机理和规律及风险,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选择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2 管理技术
主要是对受损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宏观过程管理以及矿山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修复管理。
4.3 规划设计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技术包括传统规划法和计算机辅助规划法。在详尽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规划技术和手段对矿区生态进行详细的规划。
4.4 工程修复技术
包括回复生态系统的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破坏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生态破坏的工程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的工程(物理)修复技术。
4.5 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
指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化学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工程(含植物修复)、生态工程、化学修复和土壤改良技术等是十分重要的。
4.6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
采煤沉陷是我国两大面广的矿区生态问题,其主要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充填复垦法、直接利用法、修整法、生态工程复垦法等方法。将土地复垦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运用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对破坏土地所涉及的多层次利用的工艺技术。
5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在开发矿产能源的同时,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庆先,胡振琪主编.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 (7):23-26.
[2] 秦万德主编.煤炭工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D].中国煤炭学会,1992年年会论文集,郑州,1992-12-18.
[3] 萧笃宁主编.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篇4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情况,介绍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发展生态修复后续产业;加快形成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关键词】 生态移民;生态建设;环境恢复与治理
宁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人工抚育的基本方针,1999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2001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区范围的封山禁牧,实施了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及水源涵养林建设、防沙治沙、六盘山“三河源”水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保护林等六个百万亩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地1270万亩土地的生态恢复。累计造林1300万亩,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430万亩,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4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0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固原市森林覆盖率由4.2 %提高到21.4%。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村入户。贫困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基本遏制,昔日荒塬变绿洲,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部分地方已明显逆转。[1]据监测,2014年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指数(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指数是由环境、资源及经济等多个因子综合确定,它代表了某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反映重要属性的指标)。[2]有8个县区超过80%,其中,最高的彭阳县达到93.45%,最低的泾源县为82.62%;“地表水质达标率”所有县区评价值达到100%,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除同心县评价值为94.12%,其他7个县区达到100%。[3]
为统筹推进六盘山地区生态建设,2013年宁夏政府制定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规划在2013-2020年期间,重点对380.1万亩耕地、宅基地实施造林种草人工修复。宁夏生态移民生态建设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主要特点
1、林业建设步伐加快,生态修复工作逐步推进
中南部移民迁出区始终把生态恢复工作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打造“生态宜居市县”的重点来抓。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确保实现移民一片,生态恢复一片的目标。采取封、造,育、管,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进行大搬迁、大绿化。生态移民迁出地区都建成了生态恢复示范区,如固原市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措施,建立起以山脉为骨架,以流域为单元,乔灌草复合搭配的生态体系。泾源县对整村搬迁的区域建立了护林点,并配备专业护林员,同时对迁出区宅基地、院落及空闲地进行植树造林3000亩。原州区把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壮大国有林场有机结合,将移民迁出区土地全部划归国有林地并由林场经营,承担生态恢复工作。
2、落实治理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迁出区结合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草植被大面积恢复,沙化土地逐年减少。固原市在移民迁出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的土壤侵蚀程序比退耕前有了大幅降低,草原植被覆盖度由退耕还林以前的35%提高到73%。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减少、强度减弱,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根本性转变。盐池县在移民迁出区采取“封、飞、造”相结合,“草、灌、乔”合理配置措施,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植被得到恢复。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移民搬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逐年修复生态等措施,固原市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有效调整,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开始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中,林业产业发挥了主要作用,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固原市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针叶树育苗等林业产业,已建立起以彭阳县为主的“两杏”面积80万亩、原州区无公害枸杞基地6万亩、隆德县林药间作面积10万亩,泾源县针叶树育苗面积26.8万亩。
4、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带动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初见成效,接近林区和草地的地方植被已连成一片。依托良好的森林、草地资源环境,挖掘人文历史和自然地貌景观进行休闲旅游,前景可观。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和人文资源,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展示、民俗文化发掘、“农家乐”民俗接待、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等产业项目,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盐池县经过对干旱荒漠区多年的治理和修复,已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局部地区呈现出沙海绿洲现象,具有周边地区无法比拟的旅游价值,也为休闲旅游带来了商机。
二、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修复资金投入不足
宁夏用于生态林业建设资金有限,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资是补贴性的,且标准较低,乔木每亩300元,灌木林120元,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市、县(区)均存在造林经费不足,欠账多、压力大的问题。固原市生态林占森林面积的85%以上,主要起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群众直接受益不高。固原市生态补偿面积少,国有林每亩仅补偿5元,个人林补偿10元,影响企业、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2、移民规划区内存在遗留问题
有的移民规划区内的自发移民虽然人已搬迁出去,但地还在规划区内,常回来向政府提出各种要求,影响移民区的整体规划。一些村庄整体搬迁后,村庄又规划为生态养殖区,建立了养羊、养牛、养鸡场,雇用外来人员看护养殖,这些人员也有拖家带口的,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新的移民,造成搬走一大批,又来一小批的问题。
3、后续产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
生态移民迁出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种养业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不健全,农产品深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同时,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项目支撑少,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业与农业、林业、文化产业等结合不够紧密。有的生态移民区发展旅游的前景很好,在移民时应留下一些好的设施作为今后的基础设施,避免再进行二次投资,结果实行一刀切都进行了拆除。另外,制定生态恢复区旅游发展规划还不够完善。如泾源县老龙潭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后,对景区生态破坏严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将要对景区生态进行再次修复的问题,不利于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
4、植被修复重造轻管
生态修复人工措施以人工造林和草原补播改良、人工种草为主,但由于管护经费缺乏,生态修复区域面积大,后期缺乏有效管护。部分人工生态修复区病、虫、草害严重;群众偷偷在林区放牧牛羊,损毁林木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部分生态修复区域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综合效益低。[4]
三、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对策
1、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国家应将生态移民迁出地区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二是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列为生态效益补偿综合试验区,将该区域林地、草地和湿地等生态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加大补偿力度;三是在六盘山生态圈泾河、渭河、清水河“三河源”15?-25?主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提升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功能,为西部水资源安全提供保障。[5]四是制定出台宁夏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市场生态补偿方法,将生态建设编制为CDM项目,争取市场融资,加快生态移民区建设。
2、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使生态优先变成生态移民迁出地区普遍行动和遵循的道德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意见,不断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相关部门要及时指导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工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突破,以封为主、封造管相结合,使350万亩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得到恢复,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发展生态修复后续产业
立足地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以产品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为导向。大力培育以地方适生经济树种为主的林果产业;以优质牧草、兼用饲料林为主的饲草料产业;以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以牛羊舍饲、草原划区轮牧及林草地家禽生态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以马铃薯、牛羊肉、果品、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三产业。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优质品种,努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修复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化发展及综合效益,实现生态移民区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通盘考虑,自治区级生态建设和旅游项目资金使用应向生态移民迁出区倾斜。保留一到两个完整的移民村庄,建立原始移民自然博物馆,供人们旅游参观或进行传统教育。
4、加快形成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一是创新生态建设投资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林业建设政策体系,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建立“四项制度一个体系”深化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试点,规范林地林木流转程序,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三是加强管护队伍建设,按照《森林法》《草原法》《封山禁牧条例》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封、造、管一体化管理,严禁乱占乱垦迁出区土地、乱砍滥伐现有林木。
【参考文献】
[1] 宁夏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R].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2016.8.
[2] 杨月梅.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3] 宁夏六盘山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报告[R].自治区统计局,2016.5.
[4] 张耀武.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报告[C].2016宁夏生态文明蓝皮书,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127.
[5] 六盘山片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R].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资料,2016.7.
【作者简介】
篇5
1唐山湾国际旅游岛项目概况
1.1地理区位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滨海处,乐亭县境内。旅游区西临曹妃甸滨海新城,东接京唐港区,北面至滨海大道,南至渤海。国际旅游岛规划陆域面积40.75km2、岛屿面积32.25km2。
1.2现有资源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南部沿海重点旅游区———菩提岛、月坨岛、金沙岛国际旅游岛开发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开始进入市场;乐亭县渤海湾畔的金银滩,其沙质细柔、黄白相间,这里天蓝水碧、潮平沙软,是海浴、沙浴、日光浴胜地,亦是品尝海鲜、海钓赶海的旅游佳地,吸引着京津等地的市民前来休闲度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1.3存在问题
1)低档次的旅游产品。现有资源多数处于初始粗放开发状态,景点起点不高,大部分旅游资源尚未完成深层次开发,显得单调和一般化,缺少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和休闲度假型项目。
2)生态系统未得到良好保护。滨海岸线一带现状均为虾池用地,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沿岸植被严重减少,湿地退化,威胁生物多样性。
1.4设计目标
充分发挥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地处京津冀重要区域的区位优势,合理规划、综合协调,将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海洋生态之岛,海滨温泉之岛,海滨健康之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生态修复与湿地开发等多种生态建设手段,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区的协调发展。
2规划理念与定位
旅游区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现城市生活的舞台。良好的规划设计作为旅游新区开发的第一步,必须确立新的规划理念和定位,使旅游区的生态开发和环境保护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2.1规划理念
1)生态的理念。注重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改善陆域海岸线的综合生态环境,提升宜居性,突出海洋生态文化游特色。
2)健康的理念。突出阳光、沙滩、海上运动、温泉等旅游资源特色,强化滨海度假的休闲娱乐功能。
3)文化的理念。突出海洋文化的展示、观赏和教育,突出渔业风情特色,倡导游客的渔业风情体验、参与和互动,突出地域文化的展示、传承与参与。
4)和谐的理念。改善原有渔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原有居民的经济利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2旅游特色定位
1)海洋生态旅游特色。规划打造国际旅游岛成为北方滨海地区观赏海岛生物、植物和鸟类的旅游基地。
2)海滨温泉度假旅游特色。利用当地现有资源,规划旅游岛成为北方滨海地区仅有的海滨温泉度假胜地。
3)海滨健康休闲游特色。打造北方滨海地区重要的海滨游泳、日光浴、沙滩休闲运动、海上运动及其他休闲运动的场所。
4)渔业风情游特色。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当地特色,形成北方滨海地区体验渔民风情和生活的重要基地。
3规划构思与设计
3.1规划结构
规划区结构划分为“一轴两带一心五区”。一轴:乐北路旅游景区主轴;两带:海岸休闲景观带和滨海路旅游景观休闲带;一心:旅游景观中心;五区:西部的渔家风情旅游区、中部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南部的旅游商务休闲区、中东部的海滨旅游居住区和东部的海滨特色度假区。
3.2功能分析
1)渔家风情区:位于规划范围西部,是以展示国际渔家文化,弘扬当地渔民的民生民俗,以渔业风情游和渔业特产商贸为总体功能定位的区域。
2)旅游商务休闲区:位于规划范围中部,以完善的旅游码头、旅游服务中心、宾馆酒店等综合商业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
3)旅游综合服务区:位于规划范围北部,以居住、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4)海滨旅游居住区:位于规划范围东部,以承担旅游区的居住和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主,借助毗邻旅游商务休闲区的优势发展度假村等职能,并建设高标准住宅。
5)海滨特色度假区:位于规划范围最东端,规划建设游艇别墅、游艇俱乐部和高端居住建筑,形成以游艇为核心的特色度假区;高标准的环境设计在完善旅游区功能结构的同时也能给居民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游憩空间,提升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品质。
3.3绿地系统设计
采用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将现状湿地分为三部分:自然湿地、养殖区湿地、河道湿地,划分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分别进行修复。通过生态修复,最大限度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展现湿地独特景观,同时合理开发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区内河道疏浚与湿地修复形成的绿色生态主链、片状的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和星罗棋布、发散在各部位的点状绿地组成区内的绿地系统,组成“纵横交错”的绿地网络,与外部海、水、绿等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为整个新区生态编织功能良好的绿肺。充分体现各种绿地的休憩功能。其中除了渔家风情园生态绿地对界内提供绿色休闲、滨海开敞空间提供亲水空间与游憩空间外,结合商业区人流密集的开放空间,沿路组织步行游憩的植物花卉公园;结合道路绿带、居住区绿地建立均匀密布的街头绿地、中心绿地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绿色游憩环境。
3.4城市节点设计
城市节点应突出其城市的标识和窗口功能。重视节点的功能和作用,突出节点的个性特征。
1)休闲娱乐码头标志节点:作为旅游区的特色观光休闲码头,突出周边的城市绿地景观作用。
2)旅游区景观中心节点:以捞鱼尖中心广场及其核心位置的地标建筑为中心,将周边的开敞空间、滨海栈道、配套服务、商务酒店、旅游码头、商务休闲区、产权酒店等不同功能区集聚于一体,使该节点成为城市环境最美、最具人气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4结语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今后将成为唐山乐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将给周围居民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游憩场所,也给外来游客带来轻松、健康、惬意的休闲空间。通过本次城市设计工作,为如何构筑海滨旅游度假区的自然生态景观做了有益探索,我们得出几点结论。
4.1生态保护与修复
规划严格控制国际旅游岛内的旅游开发规模,充分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陆域滨海岸线的生态修复为基础,强化对滨海岸线中河道与生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4.2滨海岸线和旅游功能互补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主要承担海洋生态旅游、海上运动、沙滩运动以及温泉度假的职能。滨海岸线旅游区主要承担商务会展、海滨度假、渔民风情、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整个旅游区的综合服务职能。
篇6
关键词:生态 水利工程 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
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 w.j.,jorgensen s e..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 by john 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 r.v.,d.l.deangelis,j.b.waide,et al.a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ecosystem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 j.g.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a forested wetland 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8]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2004,(10):1~5.
篇7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利用景观改造
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活动中被破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废石堆废弃地、采矿坑废弃地、尾矿废弃地、其他类型废弃地[1]。矿山废弃地的出现,导致区域环境的污染和景观的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以及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是引发其他社会矛盾[2]。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制定相关的法令和法规强制对矿区采矿后的土地进行修复。传统的废弃地景观营造主要是植物种植或简单的一些土地改造,侧重于对恶劣场地的处理和增加植被。随着现代的技术和新理念在矿山修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人们更注重废弃地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使用,运用生态学,美学以及其他学科要建立一个能够自我维护、运行良好的完整生态服务系统[3]。因此,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及景观再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区废弃地的改造模式探讨
1.对待矿山废弃地态度的转变
通过对国内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表1)单一复绿型、综合治理型和资源循环利用型三个典型阶段。我国矿山废弃地的改造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80 年代后,研究工作才有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开始建立法规,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可能由于单一复绿的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工种项目生态修复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后,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开始进入废弃地改造领域,改造方式从单纯的生态复绿进入综合治理阶段。土壤整治,植被恢复,微生物技术以及其他工种措施,成功地运用于矿山废弃地综合治理,并出现了一些优秀案例,如神府东胜矿区,唐山南湖公园等。随着现代工业艺术及生态美学思想的演变,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矿山废弃地改造与利用得到了体现。
表1矿山废弃地改造模式分析乐
2.矿山废弃地改造方式转变
在改造方式上,现代矿山生态修复和改造已逐渐从传统的复绿层面向生态景观层面过渡,运用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生态修复过程更注重模拟自然,尤其是地貌、地形、水文、生态等,依靠自然、人工促进的修复过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和废弃地的文化艺术价值再现。
从改造策略上看,现代景观营造更加注重场地特征的挖掘与表达,注重场地文化的传承与再现,展示自然与技术的关系,探索废弃物的景观特质及观赏价值,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改造方法上看,现代方式常常采用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相结合,更注重区域的整体设计和自然模拟设计,如美国矿山废弃地修复技术“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4]。
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构建原则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人们更注重对矿山废弃场地精神的挖掘,对于场地遗留物及废弃物的处理,从场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角度重新审视矿山废弃地的态度和改造。因此,如何在矿山修复中变废为宝,实现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每位景观规划师将面对的重要问题。
1.自然生态式修复原则
传统的生态修复模式一般是基于人为干预下“水平梯形坡面,直渠排水”的地形设计,修复后景观不完全自然地协调周围环境,水土保持效果也不好,而且需要长期的人工养护。因此,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推崇一种在新理念下的生态修复模式——“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 其基本内涵是:应用现代 3S 技术对扰动区或周边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应用数学,应用计算模拟等先进技术,设计出一种近似自然地理形态的人工修复模型,并按照设计模型施工的一种生态恢复方法[4]。它强调整个修复后的生态系统必需能够自我维护,自我保持,功能逐渐增强。
2.安全生态的原则
植物景观规划矿区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核心内容,对修复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景观,增加生态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根据立地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种类与植被群落,构筑有地域区系和植被特征的矿区生物多样性格局。利用乡土植物来增加景观的适应性和地域性,选择耐污能力、抗病除害能力、抗寒能力能力强,根系发达,茎叶茂密的植物,同时也要加强地带性植物的引种驯化,适当引进国内外特色优良品种。
3.特色景观元素的处理和利用
矿区景观营造要反映矿区的地域自然和景观特色,,景观元素的适应性改造与循环利用是切实有效的途径。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疏芬山是将废弃矿区改造为户外博物馆的实例。杜伊斯堡的攀岩公园利用料仓高大厚实的混凝土制成了攀岩墙,墙面上被矿石撞击和摩擦形成的划痕和沟槽成为了登山爱好者们自由攀爬可以利用的天然锚点。
三、矿山废弃地景观营造内容及方法
通过在进行矿山修复与景观改造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清理废物;(2) 加固或清除危险建筑物和浮石;(3) 堵塞危险洞穴,填充矿坑;(4) 用门和石暾封堵坑口、矿井;(5)覆盖表土;(6)植被恢复。
1.废物(污染物)处理
矿山废弃地残留着许多矿业污染物,比如煤炭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物、多环芳烃等。 场地的污染净化是修复工作的基础,通常废弃地污染较轻或对环境不产生较大影响的区域可以进行工种处理。对受到污染的表土和其他污染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完全移除;深层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固化措施,即在污染上壤的上面,覆盖一层沥青,然后再铺置新土,进行植被修复。
2.地表痕迹的处理和再利用
采矿过程留下的人为遗迹,如废弃的矿渣、尾矿、矿坑等,可以通过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保留下来。表2,通过国内矿山废弃地改造案例总结了矿坑的常见改造与利用方式。
3.植物景观设计
在矿山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初始阶段,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从景观层面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独具特色的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既可作为改良土壤、美化环境、恢复生态环境的先锋,又具有对硬质景观的柔化协调、空间造景功能。下面重点探讨一般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种类选择的原则:
3.1选择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适生种类,括抗旱、耐湿、抗污染、抗风沙、耐瘠薄、抗病虫害,甚至可以考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种类;
3.2优先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植物和先锋植物;
3.3优先选择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固氮植物;
3.4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到植物的色、香、形等,满足造景需要。
四、结束语
矿山废弃地的出现,导致了区域环境的污染和景观的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以及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是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不能只强调技术和手法,还应该注重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从法律法规执行的力度和方法上下功夫,使矿区的生态修复在为辅助管理下自我修复和维护,回归自然,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表2矿坑的改造与利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晓艳,姬长生,王秀丽. 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J]. 矿业快报, 2008,10(10):22-24.
篇8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
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 W.J.,Jorgensen S E..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 by John 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 R.V.,D.L.DeAngelis,J.B.Waide,et al.A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Ecosystem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 J.G.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a forested Wetland 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篇9
关键词:水生态景观;景观规划;生态修复;生态建设
水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大地之母,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之一,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人口的激增,水资源大量被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水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生活水平的优劣与生态环境的好坏。曾经以千湖之省为傲,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湖北也未能幸免,在现代化高速发展车轮的辗压下,水生态屡遭破坏,留下无穷后患。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修复水环境,让城市更加清新、亮丽和舒适,城市的水更为清澈、甘甜与润泽,人与自然更为和谐,是我们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国家对城市水域景观、过水区、湿地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政府、专业人士和社区公众积极有效的参与和实施,城市过水区景观与湿地退化进程有所减缓,使将一定程度上已毁生态予以修复成为可能。近年来,湖北省相关部门对于水生态的保护,水生态景观的建设开始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2012年颁布的省“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里,强调提出建设绿色湖北,以“三库、三江、三湖”为重点,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力度,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抓好湿地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抓好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加快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等构想。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增长,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之一。
如何合理有效的建立水生态景观?如何改造以往固化而发臭的河道与过水区、修复退化的生态湖泊与湿地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域景观改良方式方法?如何根据自身环境的不同,将人与水环境、人的亲水性相结合,构建更绿色的城市水景,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摆在我们环艺工作者面前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
1 水生态景观的概念
1.1 水生态景观
水生态景观是指水域的生态景观设计,这里既包含了水域的生态化处理与生态复原,同时也是对于水域的一种生态保护性景观设计,还水域一种更为自然和谐的形态,提供更多人与自然的互动空间,形成美观、自然、生态、合理的水域生态群。具体的来说就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修复、公共游憩利用、地区景观形象塑造等方面深入探讨过水区、湖泊、滨水景观等建设的多元目标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态环境修复为导向的水景规划目标。强调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据的生态修复机理和方法,确定合理的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滨水区、驳岸等土地利用规模、强度和方式,达到重塑自然形态水体及滨水环境的效果。运用生态景观理念和技术,(包括水体及水环境的生态治理、滨水动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滨水工程构筑的生态技术等方面)完成水域的多元化生态景观设计。
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户外环境中水环境、滨水区等游憩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经济活动不断扩张却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许多水域变成了排污渠道,而荒废成为臭水塘。20世纪80年代,对于过水区不断地被硬化的处理方式,由于这种生硬的设计使得原本充满生机的水域,失去了生态喘息与自洁能力,水生态被完全破坏,流域变得污浊不堪。
当前,水生态景观的开发利用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公众需求,面对如何修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协调各部门机构的职能和利益等一系列挑战。应该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建设城市水域,还水域于自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只有做好水生态景观建设,清澈洁净的河流、湖泊才能成为景观利用的对象和载体。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水生态景观建设,必定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营造多样化的生物种群生存环境,实现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将水环境还原于自然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早已在西方得到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设计结合自然》作者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他在人与自然极端对立的环境中度过童年,他的经历促使了后期生态主义理念在其头脑中的形成,他提出的“设计结合自然”,推动了美国的生态景观设计,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景观设计。
其后,罗伯特·萨尔(Robert Thayer)又就“显露自然”的视觉生态美提出了4点内容:①能帮助我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②能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理解;③能把被隐藏看不见的过程显露出来;④能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这些针对景观和规划设计的新理论引起社会重视并得到了推广。
1.2 水域景观(过水区、湿地、滨水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
城市水域过水区、湿地、湖泊、滨水区等水域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1)高度紧张的城区用地问题突显,侵占或填埋水域作为建设用地,城市蓝线与其它城市用地控制线组织混乱,城区水面面积急剧减少。
(2)水域以及水域周边如驳岸、滨水区是陆地和水体交接地带,有着陆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生态复杂性和敏感性,城市建设活动中污染物的排放,垃圾的倾倒等人为破坏,导致水体污染、生态失衡,水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成为了臭河、臭塘。
(3)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使城市中水生态景观地带,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公共开放空间,但现有的城市水域景观,由于缺乏生态性设计失去了往昔活力和吸引力。曾今的郁郁葱葱和听取蛙声一片的湿地与湖泊,变为了各种生硬的硬质化设计,将我们与水域隔离,水面发黑、发臭,漂浮着各种垃圾。
(4)城市水域地带是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区域,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独特人文景观的展示廊道,还是我们对童年、对年代的记忆。但遗弃和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水域景观出现的上述种种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 世纪90 年代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倡导构建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城市环境。许多的水域绿地景观设计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院士编制的北京市永定河《绿化景观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以安全行洪为根本、以生态修复为载体、以生态经济为导向、以生态屏障为目标,林水相间、以绿养水、因势利导”的水域生态绿化理念,对城市过水区、生态绿地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致力于以水为核心组成部分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保护利用水系统、雨洪管理与利用和保护水生物多样性等,特别强调水格局的连续性、水域地带的自然形态、游憩绿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对工业时期遗留的硬化河道的去直改弯,生态化整治,让河道“自由呼吸”等多个设计项目得到了肯定。让市民找回儿时对自然水域的记忆,让我们生活在天然的气息中。
2 水生态景观规划的现有方法
水生态景观规划第一步应该是从依托水土形成的景观资源调查开始,了解和评价土地利用和周边环境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和预测社会需求,确定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在保护水利工程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和空间利用的优化配置,提出总体规划布局与实施方案,并在规划建设实施后作出绩效评价。
综上所述,关于国际上对于水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形成生态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但此学科的研究也尚处于新学科的发展阶段,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更深入的探索。我国较早提出生态、自然的景观设计思路并付诸于实践的,是以俞孔坚为首的设计团队。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并没有针对对于水生态景观设计提出的具体思路,以及我国不同水域特点及中部、南部地域特点、人文知觉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与思路。
3 湖北省水生态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结合中国水生态设计主要方法与形态和湖北省水域实际情况,提出针对不同水域资源和水域结构的特点,提出湖北省水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与设计方法。并依据生态景观理论,研究如何运用这些方式方法来解决现水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自身的现有条件和资源形态来发展更为合理的水生态景观。
3.1 景观资源环境保护
对构成水域景观资源的水体、近水土地、植被、功能性工程构筑物和有价值的建筑物等实行整体环境保护,体现了生态保护、行洪安全保护、风景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综合性。实施保护优先是避免建设性破坏的策略,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水域景观,体现地区景观风貌特色。
3.2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
结合滨水土地使用的调整,通过截污纳管、生物过滤等方法恢复水体水质。进行浅滩、沙洲、湿地等形态的营造,修复水域的自然状态和各种生物生境;保护乡土树种,恢复受损的植被;进行护岸等工程设施的生态化修建与改造等。逐步恢复水域地带多样化的生物种群栖息环境 。
3.3 公共活动及游憩利用
水域地带还应该作为公共共享空间对大众开放,体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和政府公共政策的取向,也是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目标。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自然的亲水活动场所,满足人们多样化活动的愿望。
3.4 景观形象塑造
篇10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特点 原则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37%。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因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前的突出问题是治理速度慢, 目前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到90万km2, 仅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 /4, 尚有200多万km2 需要治理。20 世纪末我国将生态恢复的理论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中, 依靠自然的力量, 进行了大面积植被恢复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新时期治理水土流失的新理念, 已经成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的有效手段。
一、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特点
1、生态修复定义
生态修复已广泛应用到环境、水利、林业、农业等诸多领域, 统一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这须遵循以下原则:
(1)应统一“生态” 的内涵。生态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简称, 是指人类种群周围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亦称自然环境系统, 包括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地壳的稳定性等无机组分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组分。
(2)应与国际上相应概念的内涵保持相似性。为了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我国所界定的生态修复的内涵应与国际接轨。
(3)应具有通用性。所界定的概念应适用于环境、水利、林业、农业等不同领域, 不应因研究领域不同而产生歧义。基于以上原则, 可以把生态修复概念界定为: 在特定的区域、流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特点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词是2000 年以后在我国出现的, 并且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该名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国外并没有这样的提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 但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应符合中国的土壤侵蚀面积广、强度大, 经济落后, 人口众多等国情。据此, 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如下界定: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 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 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根据生态学原理,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 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 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根据生态学原理,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辅以人工调控能力的作用, 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强调恢复作用力的主次, 并且恢复的生态系统既可以是部分受损的, 也可以是完全受损的; 而后者则强调必须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 以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恢复的生态系统只能是部分受损的。目前, 通常所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的是狭义的概念。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1、以生态学为主导的原则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础依据,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须以生态学作为主导, 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和原则。生物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结构, 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对抗关系等, 都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去正确和全面应用, 即依靠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2、流域整体修复的原则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融入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因此在小流域治理中的生态修复, 就要以流域为单元, 整体设计和考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布局。同时, 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和系统, 它的上下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只有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 才能使生态修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3、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降雨量、水土流失强度、林草覆盖率、人口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都有相当大的不同, 生态修复的适宜程度和适宜方法也自然不同, 不能将某一地方的成功实例, 机械、教条地应用在另一个地方。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 认真分析和研究植被恢复的特点, 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
4、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是一项万能的措施, 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成功的水土保持措施, 比如坡改梯工程、坡面水系工程、经果林建设工程等等, 成熟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技术、新手段, 是对传统治理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在规划和设计生态修复规划时, 应该坚持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生态修复手段和工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以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理效果。
5、生态修复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需要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公众的支持。封禁措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的实施, 一方面需要当地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这就要求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 以此来保障修复措施的落实; 另一方面, 采取这些措施也需要一系列政策和机制来保证, 比如封的居民生活如何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进行、生态移民的权益如何保障、退耕还林的农民土地如何补偿等, 均应依靠相应的非工程措施的配合, 可以说这些措施应该被认为是生态修复的一部分。
6、经济可行性原则
尽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具有费省效宏的优点, 但在规划和设计中仍然要坚持经济可行性原则。既要考虑修复措施的投入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使资金的投入有可靠的保证, 又要分析封禁、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实行严格的封禁, 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从经济可行的原则出发,采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式, 做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
结束语
总之,随着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掌握自然规律,一方面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眼于长远利益,最大程度地协调矛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整治,还我们一个干净的地球,不能任期恶化。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最重要的举措,我们必须长期地坚持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炎,王仰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建设模式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2)
[2] 赵广琦,崔心红,张群,朱义.河岸带植被重建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