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

篇1

关键词:农村电工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1 农村电网及农村电工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电工工作质量的高低以及队伍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对电网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利益以及形象,甚至于是电力企业大局的稳定产生影响。在构件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对农村建设加大建设力度的过程中,在农村电工的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已变成全社会和供电企业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对供电企业稳定性产生了影响。最近几年,由于农村电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了许多诉讼案件,因为农村电工大多采用的临时工,相较于正式员工他们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然而在欠缺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却依旧还要对其进行指标考核,如此待遇使得电工生活举步维艰,并且在许多地区并未替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进而使得绝大部分的农村电工将用电服务视作副业,而将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减免农业税之后,农民在农业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普及的家用电器的使用,致使农村的用电负荷不断增大,此时对电网维护予以重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由于农村电工的待遇太低,使得他们工作欠缺积极性,有的甚至在工作中出现挪用电费、私吞电费的情况,并且某些地区还存在农村电工流动性强、不够稳定的状况。农电服务不单单是抄表收费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维护农村电网,如此一来便需要农村电工具备相应的设备维修技术。最近几年,在供电企业中所展开的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工作、电气化建设等都表明农村电工是电网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力量,因此确保农村电工的队伍稳定性对于农村电网安全的保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农村电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农村电工管理现存问题

2.1.1 频繁更换电工。一方面,在行政干预的作用下,某些村干部和领导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农村电工管理应当由领导说了算,于是对电工进行随意更换,又或者增加电工名额等。另一方面,某些电工不愿受电业部门的管理,认为统管会对自身利益产生影响。此外,某些村落的电工由于年龄过大,便在未经过允许的状况下让亲属顶替。当然,在某些较为偏远的深山村落,还出现了无人愿当电工的情况。

2.1.2 农村电工素质偏低。许多农村电工文化程度都很低,并且所参加的正规教育培训也比较少,不管是在业务技术方面,还是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相较于群众的期望以及电力行业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所以现如今至关重要的任务便是提升电工的素质。

2.2 农村电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2.1 将电业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确保农村电工队伍稳定性。尽管农村电工是由电业部门统一进行管理的,然而某些地方依旧需要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是电工的更换、解聘和招聘等问题,都需要征求当地政府意见,尽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理解,从而使农电职工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2.2.2 提升工作的效率,使农村电工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对电力抄表器进行大力推广应用,开展微机开票到户的方式,使手工开票和抄表得以减少,从而提升效率;为电工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使其工作强度得以减少;按照工作量的大小以及任务完成和工作绩效状况,使电工的福利待遇和工资得到适当提升,从而让他们能干得更加有劲。

2.2.3 对农村电工加强培训力度,从而使其业务素质得到提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农村电工召集起来,对他们进行业务技术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进而让他们能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对农村经济以及农业和农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农村电工进行严格地考核,采取持证上岗的方式,在档案中纳入考试和考核成绩,以作为其聘用、评优的依据。

2.2.4 对农村电工加强安全管理,进而做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加强对农村电工的安全教育,并让他们认真学习安规,进而做到超前防范。在发现安全隐患之后要进行及时处理,从而加深对设备运行状况的了解。运用多种形式,对农村用电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对安全用电常识加以普及。由于农村电网的改造需要高质量、严要求、高标准的施工,尤其是要对导线对地距离以及高压器高度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做到无安全事故。

3 农村电工队伍建设要抓好“四个突破口”

3.1 签订劳动合同

首先,在社会进行规范、透明和公开的农村电工招聘,在招聘合格并且经过岗前培训之后便可签订劳动合同。其次,通常情况下,农村电工聘用的时间需在一年以上,对杰出人员也可适当延长聘用期。最后,以岗位绩效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农村电工进行动态管理,对于优秀者续签合同,对于不能完成工作的要坚决辞退。通常情况下,续聘期应当尽可能地放宽年限,从而使农村电工队伍得以稳定下来。

3.2 改善薪酬待遇

现如今,对农村电工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农村电工薪酬待遇方面的改善,是一项具备很强政策性的工作。现如今,不可能让其达到全民职工的薪酬水平,但可逐步缩小差距,也就是再适当增加一些工资奖励,进而将竞争机制引入,按照服务质量、线损、收费、超标等考核指标,来决定农村电工的薪酬待遇。此外,各县级城市的农电企业需确保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并且工资标准需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加以确定。还有就是,为使农村电工后顾之忧得以解决,一定要为他们办理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3.3 提升政治地位

农村电工要想得到重视和关注就必须提升其政治地位。现如今,大多数的供电所都接受农村电工作为工会成员,如此一来便使农村电工地位得到了保证。此外,还需确保农村电工具备和正式职工相同的权利,在进行岗位竞聘之时要让他们也参与其中。

3.4 加强业务培训

要想使农村电工总体素质得到提升就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相比于县级的农电企业的正式员工,农村电工不仅在年龄上处于弱势,同时在技术职称、学历结构、文化结构等上面也处在劣势。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对农村电工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培训,并严格履行持证上岗的制度。经过有针对性和周期性的岗位培训,使农村电工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进而打造出一支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农村电工队伍。

4 结语

作为农村用电直接的管理人员,农村电工也是政府落实政策方针的中坚力量。在农村用电中农村电工占据着不可忽视、不容或缺的地位,对农村电工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农村电工规范管理,让其能更好地适应自身岗位,进而变成一支技术精良、思想进步的基层重点队伍,进而为农村经济以及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艳君,沈剑飞.农村电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8):381-382.

[2]陈艳君.农电工管理项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尹继成.农电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篇2

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配电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电网覆盖面积比较广泛,但是其缺乏有效性的线路安装规范,有些地方的电网配置远远低于国家的电网安全标准,从而出现了农村用电的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高压线作业模块中,也体现在低压线工作模块。在农村高压线电网工作中,如果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很可能会导致安全上的问题。在低压线路工作中,这些线路需要穿过高大植物、树林等,如果不能进行电线高度的控制,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有的农村地区配电室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不能进行避雷器的有效安装,室内电路存在杂乱的状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影响着农村用电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供电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实现配电设施体系的健全,这就必须进行配电设施的专业性安全维护,保证农村配电设施安全体系的健全。在农村配电工作中,很多的配电室都是比较破旧的,缺乏规范性的配电室灭火设备,缺乏良好的防雷电设施,如果不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防范,很可能会出现农村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利于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农村的配电网环境比较复杂,它的地理环境存在特殊性,道路纵横交错,住宅比较松散,供电线路也比较长。在农村环境中,很多植物丛生,这些植物的存在状况也可能影响到供电线路的维护工作,如果不能确保供电线路的良好环境,很可能就会出现农村的用电安全问题。

供电安全意识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电网配电的重要因素。这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分别是供电员工环节及用户环节。如果供电工作人员缺乏对供电安全问题的重视,就可能出现供电设施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不能进行供电设施的及时更换,这就不利于供电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用户环节主要指的是用户的供用电安全意识,有的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差,不能正确了解供电线路安全的意义,不能进行开关、电线等及时性更换。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电力设施保护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出现了诸多的管理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需要。

2 农村配电设施安全隐患解决方案的优化

为了满足农村配电工作的要求,必须要进行农村配电设施安全体系的健全,按照国家的配电设施规范,进行配电及时的改造及应用,满足我国农村配电设施的工作要求,实现农村低压电气安全体系的健全,满足我国农村安全用电制度的要求,实现配电设施体系的健全,纠正配电管理过程中的失误问题。

在配电设施管理过程中,要找到缺陷及时进行清除。员工需要按照农村配电的缺陷管理制度,进行配电设施的有效管理,做好配电缺陷的积极查找及清除,要保证这些缺陷的彻底解决。针对工作人员要做好周期性、适时的测试检测工作,保证员工自身工作素质的提升,进行工作考核体系的健全,及时的解决各种工作上的安全缺陷问题。

这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供电管理工作的培训及教育工作,确保内部员工工作素质、责任感的提升。针对违法乱用电的现象进行积极巡查,一旦出现违章状况,及时做好处罚工作,要规定其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整改,必要时做好强行整改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规章制度。

这需要实现电力设施保护体系的健全,确保不同人员的有效分工,实现奖罚制度的健全,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相关的农村电力负责部门需要进行电力设施保护小组的建立,确保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需要确保各个配电参与者电力设施保护合同的签订,进行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奖惩方法等的确定,满足现阶段电力保护工作的要求。

在农村电网改革过程中,需要进行工作小组的建立,针对工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实现监督工作、检验工作、验收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验收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出现不合格的工程。做好工程用料环节、施工流程环节、施工质量监督环节,要针对这些工程细节做好监督及检验工作,确保修整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出现工作上的后患。工程完毕后,各个电力部门的监管人员需要做好签字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这需要实现农村供电设施质量体系的健全,保证设施用料的质量性,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做好带电设施的外围设置保护环节,避免非相关人员解决,实现安全问题的杜绝。在相关用电、配电处,进行警告标志的悬挂。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需要进行电网配电安全距离的控制。

在农村电网配电工作中,必须要落实好一户一表计量制度,保证电能表箱正确悬挂于用户墙外,保证电能表箱的坚固性、防雨性,要做好日常的防锈蚀工作。在农村农户计量表工作中,需要做好计量表的控制电器设置工作,进行过流保护装置的配置。

在农村电网配电工作过程中,进行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必要的。通过广播等方式,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保证人们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从而自觉的遵守用电法规,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电视新闻宣传报道模式的应用,从而提升农村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确保其用电的安全性。

在电网应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避免出现安全工作上的问题。所有可能被雷击的电气设备,都需要进行避雷设施的安装,一些照明之类的开关需要安装在火线上。同一个电源插座不允许接过多的用电设备。避免用户湿手触摸与电相关的设备,要保证避雷针等设备的正确使用,避免被雷击情况的出现,满足现阶段农村用电工作的要求。

篇3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消防栓;管理活动

1. 对饮用水的水源进行有效保护

在农村,有关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中的水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选择好的水源点,不论用的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饮用水质量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水量也要最大化地满足居民供给需求,这些前提条件必须要在水厂建设的开端时期评估报表以及施工可行性项目报告里得以实现。水厂建成之后,如何保护饮用水的水源就成为了后续问题工程中周期性长、难度大且涉及面比较广泛的项目。在饮用水项目的一级保护区域里,禁止一切开发项目和污染工程,要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可靠,一旦发现对饮用水水源安全有较大威胁的污染点,就要坚决实施整改搬迁策略。做好水源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有效检测水源点水质,治理污水、废水,从而防止水源点受到污染,并保障村民取水的安全性,这就是农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它要求政府、环保机构以及全体居住者都要有自觉性,这样的话,所有的措施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不保护好饮用水的水源,整个农村有关饮水安全的工程就会成为“无米之炊”的项目。

2. 针对消火栓的维护处理和管制

2.1设置消防栓。

消防这一大问题直接关系到了居民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现阶段,评价农村饮用水安全性的一般标准包括水质、水量以及方便程度跟保证率这四项,根本就没有把消防问题列入在内。想要巩固农村在饮水安全工程方面取得的成效,就应该将设置消火栓纳入到饮水安全的这一工程项目里,而且要使之能够正常运作。

与消火栓设置相关的规定是:“室外各个消火栓之间的距离应该要不超过 120 米”,这一规定是严格执行于市区县城中的各个区域。可是如果在农村对安全饮水施工工程的实践过程里,还是按这个指标的话,管网管径因不断扩增而引起资金投资的增多,将会使得农村级内部财政以及村民的生活达到不堪重负的地步,同时导致消火栓设置的基本标准也难以达到。据相关实地考察资料证明,在农村里,其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初步已成为小区或者基本已形成的集镇,商业大街,居民住宅密集的群体区域,都是按照标准来设置其消防栓的。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消防栓的安全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项目课题。农村通常地域比较广阔,而且村道窄小,如果村道旁设有过多消火栓的话,除了一次性投资金额过大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人为破坏的不利影响,使得整个维修过程里,村网不断发生停水的现象,这样反而会给当地村民带来用水方面的极大不便。除此之外,农村村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居民住宅大多是由 3~5 层的楼砖砼建筑的,只有少数是由 2~3 层的土木结构建成的,发生火灾的时候,方便扑救,使火灾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再者,农村还有几个池塘、沟渠,可以把它们当成消防车的辅取用水源地。由此可见,消火栓的设置要考虑到消防车离取水源比较近,便于取水,还要考虑到重点区域重点防范,同时要考虑到投资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

2.2对消防栓进行维护管制作业。

室外设置消火栓很容易,但是维护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必须得切实强化消火栓的维护工作管理力度,我觉得有两种办法来实施:(1)让村委员会还有居民委员会确定整个村负责消防安全的人员,制定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条约规则,定期对防火安全设备进行检测。这里管理消火栓的人员设定可以让村委会所组织的各个义务消防员轮流负责维护、看管。(2)让区、镇政府着手把全部消火栓加以统一,然后委托这块区域里专门掌管供水的水司人员进行管理,并每年交纳相应的维护费用。只有保证好所设置的各个消火栓的水量及水压都是符合规定,且都能正常运作的,那么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才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保障农村安全。

3. 对抄表与收费工作进行管理

农村所实行的抄表与收费的管制模式通常应该要跟城镇模式相同,采取水表出户、且一户一表的管理制度,在一个农村里面,可以设几个分支总表用于水费抄收,并对该村管网收费漏失率进行准确校对。可仍有极个别的几个行政村就只装设了总表而已,然后由村里委派相关工作者对居民收取水费,最终向水司缴纳费用。但是这样做很难保证水费收取和缴纳工作的有效完成。

在农村进行抄表,收取水费的时候,要考虑到农村区域宽广、住户居住点分散、实际用水量普遍较少的特征,假如每个月都要抄表收费的话,整个工作量就很巨大,如果增加抄收水费工作员工的话,就会增加其生产经营的总成本。因此,水司应大力宣传,让村民办理预缴费存折这项业务。这样只要用到二、三个抄表,且只要收费一次就够了。就可以把很大部分精力用到处理无表用水或者水表转速太快、太慢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上。这样既可以维护全体居民的消费权益,还能保证水司部门可以正常回收全部水费,保证经营秩序的有序性。

4. 结语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直接跟居民生活质量相关,跟关乎着人民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各地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将有关农村饮水安全性问题当作国家性大事业来实施,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鹏远,杨宗贵. 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问题的解决办法[J]. 福建建设科技,2010,(3).

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 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 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③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遗产学的潜力;④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沼气池的建设是一项具体的基础的农业生态生产方式,要不断地提倡和巩固;⑤注意节约和保护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其中目前我国推行的沃土工程是一项非常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体系将是生态农业一项主要的发展方向。

    3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生态农业的真正普及和发展,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有效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层的农民来说还存在着知识水平有限,发展生态农业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深入地贯彻实施。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服务与技术同等的重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有关生态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对生态大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提高和优化服务体系,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 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大推广力度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市场要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产业具有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组织建设市场、企业、基地和农户紧密相连的体系,搞好生态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已经成熟的产业化体系要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同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县所、县校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需求。

    5 其他方面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非农业强国,对于现在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

    加快基础理论的研究,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政策和推广,增强农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我相信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好的改观,保证农业生产向着持续、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五化即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绿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篇5

在农村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因而大量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应运而生,这是农村人民的一种福利,也给该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由于受到水资源短缺、居民对饮水安全方面的认识不足以及水质整体情况不乐观等原因,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工作困难重重。目前,只有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展管理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之一,早在2005年,国家就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在2011年中央再次发文要求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然而,在近几年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对长效管理缺乏认识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做好长足的规划与打算,要想确保饮水工程真正长期发挥效益,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彻底从“重建轻管”的错误认识中解放出来,既要抓建设,又要重抓管理,两者要合理地兼顾,不能过于偏颇,这样才有利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长效管理。

(二)缺乏群众参与与监督

在个别地区,由于相关部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居民对安全饮水管理的参与度不高,发挥监督作用的意识不强,这显然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的居民把看似干净的水等同于安全的水,加上自来水还要交钱,就擅自用起了自家的井水,建好的饮水工程和各项设备便成了摆设,这种脱离群众的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

(三)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

我们知道,农村供水工程的范围广、总量大,各个供水网点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操作规范,就使得管理变得混乱、无章可循。而有的地方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缺乏专业技能相关培训,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抓不住重点,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这是由于该工程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造成的,从而致使供水工程不能良性运行。

(四)运行管理资金较短缺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有效运转。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各村的供水工程十分分散以及部分小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的收入较低,加上运行成本逐年偏高,使得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不平衡,不能满足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

(五)水质安全管理不到位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早期建设时大多是为了解居民之急,很多设施设备的建设十分仓促,有不少地方没有安装净化设施,直接取用溪水或河水简单沉淀过滤后便开始饮用。目前,政府为大量招商引资,部分污染企业逐步走向农村,造成水环境污染严重。加之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水环境污染。很多管理人员就以这种问题没办法解决为由不管,现今看来这种隐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大力宣传,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形式,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安全饮水的常识性知识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来,提高认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促使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二)科学管理,健全工程管理机制

要实行科学化管理,改变长期以来的、不计成本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要结合当前的具体形势和居民需求,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水养水、良性循环及精细化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新道路。

(三)创新思路,强化部门监管力度

管理工作离不开创新,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相关部门只有开拓创新,及时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创造管理的新局面。同时,水务部门、环保部门必须做好监管工作,加大工程的巡查力度,逐步提高工程管理的服务水平,使居民群众受益。

(四)加大投入,维持正常经营管理

鉴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范围广、总量大、运行成本高等复杂因素,笔者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结合工程的经营规模,合理安排专项管理资金,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五)治理污染,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当前,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村的水源,加紧治理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污水集中处理率。开展水源地的垃圾清理活动,净化水源,美化环境,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篇6

关键词:土地整理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47-01

土地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状况,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1]。在此过程中,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可能成为建设用地,会出现城镇化低效用地,出现违法违规征地甚或出现暴力征地行为,在局部范围内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

1 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1.1 普遍存在新增耕地造假现象

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但是某些地区的领导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将重点放在数量增加上,出现小田归并为大田之现象;对土地使用情况并未加以重视,随意处理耕田,甚或出现破坏和浪费良田之现象,致使有的耕地根本不适宜种植和耕作,耕地质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没有达到土地整理之目的。

1.2 难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农村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是,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发生转变后,土地权属亦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涉及到如何保障农民权益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以农民自身的农业利用为重点,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实施相关的策略。如怎样解决房屋拆迁、田块重划、迁坟腾地等与农民实际利益相关问题,如何解决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等等利益划分问题,如何解决提高农村土地使用率问题,加之水利配套设施老化,使得规划指导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为恶劣的是,出现的强制性命令农户拆迁房屋、迁坟腾地填埋坑塘等现象或问题,在未征得村民同意的前提下占用耕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甚或出现社会不稳定现象。若没有得到农民的允许就在材料中代签公众参与意见,以此实现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或这些都会影响到农民的自身实际利益。对农民而言,土地是生活的保证,是农民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农民权益不能得以充分保障,必将削弱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1.3 难以显现土地整理功能

如何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考虑的一个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诚然,耕地数量的增加、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是土地整理的2个重要目的,一旦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有时会造成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开发不利、破坏环境等较大的不良影响,不能实现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之目的,导致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脱节的现象。

1.4 城镇化低效用地[2]

所谓城镇化低效用地,是指城镇中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这类用地在我国大部分城镇及城乡接合部大量存在,其主要表现在规划不科学,利用不合理,建筑呈现零、散、乱等特点。

2 解决措施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1 提高认识,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积极稳妥地做好征地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同时,必须杜绝和避免强行和暴力征地行为,要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

2.2 全面排查,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按照通知要求,对辖区内征地工作开展常态自查工作,重点检查征地程序是否严格规范、补偿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安置是否落实、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强制征地行为等。对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对违法违规强行征地行为,要严肃查处。凡整改、查处不到位的,不得继续实施征地。

2.3 加强研究,完善征地政策措施

各地区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当前征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完善政策措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征地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要按照被征地农民权益不减少原则,实行留地安置或留物业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要按照发展权益均等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将有稳定收入、风险小、易于管理的项目配置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营,确保被征地农民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要指导农村集体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防止少数人侵占集体土地收益;要完善征地实施程序,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让群众充分了解征地相关信息,切实保障征地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2.4 改进工作,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坚持民主政治原则下对土地整理提出相应的要求,公众必须积极参与到土地管理项目里,深刻了解各个项目的内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弥补技术上的缺失,到达方案设计的实际要求,促进规划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土地整理能够让农民切身体会土地整理的作用,维护了农民自身的实际利益。

征地实施中,要加强监管,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农户以及其部门的协调工作,及时发现并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建立健全征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项目规划方案实施出现不合理时,由施工单位报监理单位,认可后上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在15日之内给予答复,以免造成严重地延误工期和耽误农民的种植时间,将矛盾纠纷在事前予以化解;征地实施中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基层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采取措施,配合妥善解决,防止事态扩大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

2.5 落实工作机制,严格实行监督问责

对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严格文明执法,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相关恶性事件。

2.6 低效地再开发利用的做法

前提是对居民妥善安置后方可实施。各地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借鉴各地经验,在充分考虑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措施。如陕西汉阴县城中村改造土地的再开发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经市场化运作后所得的资金用于区域内居民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其余以存银行或委托经营的方式获取利润,每年拿出部分利润补助居民,确保其生活水平不降低[2]。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对于农业起到关键作用的农业机械设施,更应该进一步强化管理。目前虽然农机的大范围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可是在管理上我们仍然缺乏经验。根据农机管理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找出系统化的解决办法。

1 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作用

农机基层管理与服务组织具有健全、稳定的农机管理与服务体系,它是农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制度保障。农机基层管理服务组织的关键作用是宣传并执行国家与地方政府关于农机发展的法规、政策、方针,负责农机的日常管理、安全方面监理、新技术及新机具推广、培训技术人员,还包括农机的经营与维修等社会化职能。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利用农作物不同成熟期的时间差,有效组织农机的跨区域作业,借以提升农机的工作效率,节约使用成本。农机基层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设立完善,给农机使用者的办证、安全生产,给新机具的推广、新技术的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经营作业等方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 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机构不健全

现在,很多乡镇专门的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为各类形式的管理组织所取代,一些地方成立了农林水务中心,一些地方成立了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机站和农经站合并为一个机构。如此一来,一部分的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机构的编制为其余单位所占用,相应的农机化工作得不到正常开展,这种变化,极大地弱化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作用,给农机推广、农机管理和农机监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还造成了农机管理与服务部门资产流失,资产出现转移或者平调。一些管理服务机构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也无必要的办公设施。对于农机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是非常大的阻碍。

2.2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农机基础管理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农机发展的形势需要。人员多数存在年龄较大与知识老化的问题。而通过转岗形式参加到农机工作行业中的人员更是缺乏基础性培训,业务显得生疏不熟练、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不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2.3 人员待遇得不到保障

财政部门只拨付给管理服务人员工资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的差额人员,由于财政紧张的原因,很多都无法领到全额工资。而对于因为工作需要所进行的外出培训、学习经费,更是非常短缺。办公经费不足,福利待遇落实情况差,致使农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工作人员的情绪波动较大,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最终的结果是农机人才严重流失,影响到农机事业的正常发展。

2.4 没有农机大户带动

我国的家庭承包制度,使所有的农户都拥有农机购置与使用的自,户营农机逐步形成,也形成了一些固定资产比较充足的农机大户,可是所有的农机大户基本都有如下特点:季节多、长年少,单项作业多、综合作业少,兼营多、专营少,规模小,服务不规范等,无法起到带头作用。

3 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3.1 构建稳定的管理机构

要强化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体系重要作用的宣传,得到社会各阶层对于相关工作的关心及支持。应当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与稳定农机基层管理机构。在一方面逐步提升基础设备设施水平,使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在另外一方面更要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悉心接纳受过正规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强的人才,优化工作队伍结构,让工作队伍走向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3.2 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顺应形势发展

农机基础管理与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对于农机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只有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广泛提高,才能使各类现代农机工具的作用得到科学地、更大限度地发挥。只有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广泛提高,才能使机构内的成员自觉守法、不违章操作,才能使管理与服务工作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服务。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是使农村机械化走向正规科学的重要手段。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使其服务观念更强、专业知识更精,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造就一支工作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通、知法懂法的管理与服务队伍,使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基础建设提供服务。

3.3 提升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水平,解除其后顾之忧

政府部门要彻底解决农机基础管理服务部门人员的待遇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要注意把农机的管理与推广费用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当中去,争取逐步加大经费的下拨数额,以满足农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3.4 注意农机管理服务机构自身的功能完善

在进行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经营创收和技术服务互相结合的方针,用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得到群众与领导的依赖。以政策支持和经营创收的帮助,不断使自身实力得到提高,让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生产与生活条件更加令职工满意。让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完成自我积累、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建设。要明确农机管理和服务是长期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使农业机械化更科学发展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可以让农机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所以构建一个高效的、科学的农机管理与服务体制,可以说是农机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保障。

4 总结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在这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上,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当地情况,做好农村建设工作,保障农机安全,为农机更新与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良文,张鑫.浅议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0(14).

[2] 辛立国.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的农机管理服务工作[J].吉林农业,2011(2).

篇8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get fast. National agricultural policy to the big adjustments, along with the ascension of the collective land benefit, the rural land problem is also constantly increasing, serious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pace, impedes rural economy of smooth, rapid growt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我国农村政策的不断变革,使土地效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这使农村中的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并凸现出来。土地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解决好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要认真的审视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找出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土地采取,各项法律法规也随之不断完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无视法律的存在,存在着有法不依,违背农民群众的意愿,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发展。总的说来,农村的土地管理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1农村村民宅基地违法层出不穷

目前,农村宅基地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类违法现象: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和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当前,有不少建房户采取隐瞒已有房屋、虚报家庭人口、变更户籍等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二是非法转让宅基地,利用集体资产进行隐形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一律不予批准”。在土地件案中有很多是反映部分村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了两处甚至多处宅基地,然后将宅基地倒手转让,从中非法获取暴利。这种现象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和城镇郊区比较突出,无形中建立了土地隐形交易市场,既影响了宅基地管理,也给社会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三是超面积占地、擅自改变农村宅基地用途现象时有发生;《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32条规定:“每一户用地面积使用耕地不超过130m2,使用荒山荒地不超过210m2,使用其他土地不超过180m2”,而在实际操作中,每户都大大超出了批准面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6,77条规定,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是限期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或没收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而法律赋予土地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力就是单一的制止权,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申请法院执行,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期间违法建筑已成规模,这时候再去执行,群众抵触情绪极端强烈,它必定牵扯着农民的经济利益。没收或拆除很不现实,这是当前土地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违法占地处理难的问题。因此,对违法占地行为,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综合处理。

1.2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这使土地关系呈现紧张的状况,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现象并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非农建设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农村的土地面积的减少,影响到农民的利益。据调查,每年的非农建设所减少的耕地面积在整年所有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占据的比例至少为30%,尤其在城镇周边或者主要交通干道附近的优质耕地,这些损失是难以用开发出的荒地来弥补的。二是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当前,一些地方在房地产开发、城区改造和各类园区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占用耕地、城郊菜地甚至基本农田的现象。虽然各地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对土地实现了“占补平衡”的管理,补充了新增耕地,但是新增耕地的质量也不过关,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三是当前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建设的速度,忽视了建设的合理安排与规划。在建设中没有对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闲置现象较多,另外农村的居民点不集中,呈现分散状态,一户多宅、空心村以及超标用地现象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3土地承包经营操作不规范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地减少,导致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入不敷出。一些地方的经济来源除了较少机动地承包费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甚至出现了新债务。因此,为了提高集体经济的收入,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随意的变更《土地承包合同》、收回或者调整农民的承包土地,使农户的权益受到很大的损害。还有一些地方的基层领导为了在城镇建设中获得个人的利益,不经承包户的许可强制流转农户的承包地,出卖集体土地,或者是通过高价对外出租获取经济效益,其中挪用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现象最为突出,造成农民的不满,甚至出现群体上访事件。

2解决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对策分析

2.1严把宅基地审批关,要规范宅基地审批程序

新建宅基地由村民个人申请,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张榜公布,乡镇国土资源所负责宅基地的审查申报工作,县国土资源局统一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审批,登记确权,颁发证书。在审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每户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标。农村村民一户有两处宅基地的,必须由村民组或村委会将多余的宅基地依法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且事实上已形成超标准的建房用地,原则上要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行拆除。对于房地产继承等原因形成的多处住宅,村民可以出卖多余的住宅,也可以维持原状,但不得翻建,房屋损坏后多余的宅基地应当依法收回。

对于新建的房屋,要做到建房用地审批结果公开及审查到场、定点到场、开工放线到场及竣工验收到场,接受群众监督。

2.2严格遵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村普法的大力宣传,广大农民对我国的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有了充分了解,懂得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基层干部就更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因此应当组织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执政,确保相关政策、路线以及方针的落实到位。在土地承包期间,村干部不得干预或强制农民进行土地的流转,不能损害农民承包土地期间的自主决定权。农民有权决定土地的流转期限以及流转方式,关于土地的补偿款和标准都应当由双方自行商讨决定,坚决抵制通过不法途径进行土地流转和违反合同的行为。在坚持稳定和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遵循有偿、自愿和依法的原则,努力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

2.3做到保护耕地和经济发展并重,严格土地的补偿标准

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征地方案组织征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依法按规定足额补偿到位,切实做到先安置后拆迁,依法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仅要看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应当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耕地的合理利用,防止浪费土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严格增量、管住总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为准则,开源节流,对旧城老村实施大力改造,盘活闲置基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农村的征地问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土地的补偿费低,且土地增值分配不科学的现象严重,这也是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农村的持续发展,应当严格征地补偿标准,严格区分公益用地与经营用地征地补偿,结合当地的土地市场价格,使老百姓得到应有的补偿。全面考虑本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并按照最低生活标准赋予土地应有的市场价值。

2.4 加强执法监督,严肃处查违法占地的行为

不断建立和完善执法巡查制度,加大对违法占用土地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稳定。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农民的土地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农业的经营效益不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物价持续上涨,农民的土地创造出的净利润降低,仅仅依靠土地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农村的医疗、养老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且覆盖面较窄,失去土地的农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设并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其真正的落实,尤其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应当优先的考虑,保证其基本的生活。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数没有技术、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和经营之道,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保障机构,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其就业,使其生活得到保障,同时也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 结语

我国的人口中农民占有最大的比重,农民的权益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土地作为农民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农业发展中,应当强化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的依法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基层的干部,应当不断地增强法律意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转变思想,切实的落实国家的相关土地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善凯.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基础理论研讨.2011(03).

[2]王建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管理若干问题初探[J].山东国土资源.2010(02).

[3]中澳管理项目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澳大利亚工作访问―农村城市土地使用流转程序及土地管理改革[J].四川改革.2010,(04).

[4]黄花.我国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思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0(01).

[5]付志旗.关于我国土地管理改革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01).

篇9

关键词:农民负担;税费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173-03

2003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通过税费改革,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以来收取农业税的历史,是我国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通过这项改革,农牧民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并逐步走向致富之路。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农民负担有效得到减轻,但在某种程度上,隐性负担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速度。由于隐性负担涉及范围广,已逐步融入社会各行业,有较强的复杂性,预防难度大,是减轻农牧民负担的重点攻克的难题。

一、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减负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三农”工作,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多次下发有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文件,制定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惠及民生的农田水利工程。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个别部门或领导,对减负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业税取消了,农民负担问题就会逐步消失。没有对农民负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农民负担和农业税相等同,不考虑影响农民负担的其他因素,也没有准备应对农民负担反弹压力,对减负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二)农民隐性负担逐渐上升

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然而,农民减负工作并没有结束。在某种程度上,一些隐性的负担,还在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阻碍农村发展、减缓农民增收,主要表

现在: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过快。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土地承包费等有所上涨。农民收入在增加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生产成本的增加。从市场价格的因素分析,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产品的增长速度,从中不难看出农民表面上是实现增收,可是考虑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因素,农民增收难度在加大,隐性负担的压力也将会越来越重。

2.部分农资市场运行不规范。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已逐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出口市场将农药残留指标作为日常监测项目。但现实当中农资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种类繁多,品牌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事件屡屡发生。所以,须开展农资市场整顿规范,高度重视合理、安全用药,高度重视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出台了农村合作医疗,确实给看病没保障的农民带来了实惠。但由于乡村医疗技术条件差,医疗技术较低,赔付比例太低,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以所在的阿瓦提乡其盖克其克村村村民索民肾功能衰竭,需要每周做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前后共花费了医疗费20余万元,变卖了家中所有的东西,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好友,还是没有能够治好病。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率低,相对于巨额医药费来说,困难还是很多。不得已,只好放弃治疗回家休养。像他一样,全乡不少罹患重病的农民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还是承受不了高额的医药费,无奈放弃了治疗。

4.农民子女上大学学费支出费用高。根据目前新疆物价水平和新疆高等教育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文史类每生年学费3800元,理工类每生每年学费4000元,加上住宿费及学习辅助用品,上缴学校的费用最少也在6000元左右。一个大学生学费加上生活费等,一年所需的费用不低于1万元,一个大学生1年的费用,相当于2~3个农民家庭一年的纯收入。相对城乡低保户、无其它经济收入的家庭和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困农民家庭而言,供给子女上大学显得捉襟见肘。

5.物价的不断上涨对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物价上涨不仅使一部分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同时农业生产各项成本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应警惕物价上涨带来新一轮的农民负担反弹,急需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应对惠农政策实施效果可能减弱的趋势。物价上涨已使农村家庭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一部分农村家庭感到生活压力加重。在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当地农村居民以食用牛羊肉为主,由于牛羊肉价格上涨,一公斤羊肉价格在去年是40元,如今涨到了50元左右。一人一个月平均消费羊肉1公斤来计算,一个5口之家,单羊肉一项月支出就会增加100多元。

6.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不高。库尔勒市农村群众主要以香梨和棉花种植为主,香梨、棉花采摘,需雇用大量的劳工,相比而言,人工费比机械操作成本要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加之,个别农户承包的地块零星分散、面积较小,一些农机和农艺不配套,也是影响机械化耕作,制约了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亟需提高。

篇10

[关键词] 黑龙江农村 饮水安全工程 存在问题 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81-01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的各个方面都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着,无论是农业上还是工业上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水污染等。黑龙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黑龙江农村的发展,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也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变化着,所以水污染的问题,使得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成本与难度。因此以为了保证农村居民的用水安全,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一、黑龙江农村饮水工程的现状

黑龙江省的农村整体而言比较落后,虽然在工农业发展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而且工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又给农村的饮水安全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今,黑龙江省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体现在水质不合格、水量不足以及取水不方便这几个方面。

自从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黑龙江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进行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截止至2013年末,黑龙江省已经解决了将近2000个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农村的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所以需要继续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一定的建设和管理,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二、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黑龙江省内还没有解决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的农村数量仍然不少,之所以安全用水问题不能迅速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工业的发展导致的农村水污染问题以及供水安全分散问题,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本和难度,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是由政府拨款与人民筹款这两部分资金组成的,政府拨款很容易到位,但是人民筹款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黑龙江省内的农村大多是地理位置较远、生活条件较差的地方,对于这些地方的农民来说,800元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费用、后期的维护管理费用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而且有些村民也不愿意出这部分钱,所以资金很难全部筹齐。资金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当然就无法正常的开展起来。

2.管理上存在不足

黑龙江省内的部分农村其实已经建立了饮水安全的服务设施,但是饮水安全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后期的维护管理存在不足,管理机制不科学,导致设施的老化和损坏,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由于管理上不足,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能实现农村安全用水的目的。

3.水资源不断污染的问题

如今黑龙江省的农村的经济发展多是依靠开发各种资源、化工冶炼来实现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污染水资源,另外农村居民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一般会丢入河中,这也会污染水资源。由于这些原因,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对水资源的处理难度增加,从而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又是农村村民所负担不起的,这就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能正常进行。

三、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

1.资金问题的解决

由于黑龙江省的部分农村的经济并不发达,要想农村村民负担出人民应负担的那部分资金,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为了解决工程建设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可以采取扩大融资渠道的方式。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媒体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在这些社会力量的帮助下筹取所需的资金,另外,农民不愿出资的原因除了负担不起外,还有的是不愿意出这钱,所以可以多宣传安全饮水的重要性,让人们理解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从而能够更愿意出资。

2.建立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保证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所以针对农村里管理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饮水安全设施中一些设备和管道的管理,防止其损坏或者老化。通过正确的管理延长饮水安全设施的使用年限,保证其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3.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解决

为了减少由于水资源的污染而增加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本,需要解决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媒体宣传,让农村居民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污染会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其次,设立一个生活垃圾收集站,让居民们将生活垃圾都丢弃在一个地方,减少生活垃圾对水资源的污染;最后,对于发展经济造成的水污染,可以对那些污染水资源的物质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的可能性。通过以上三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解决水污染的问题,降低饮水安全工程的成本。

四、总结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黑龙江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注重该工程的运行。虽然如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饮水安全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成祥,刘新清.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 湖南水利水电,2012,0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