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动化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控制;煤矸石发电厂;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M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01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发电厂的发电机组数量增加,煤矸石发电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电系统之一。而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矸石发电厂生产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继续快速地“成长”,而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煤矸石发电厂的发电提供了便利。所以,笔者在此针对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煤矸石发电厂中的相关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煤矸石发电厂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煤矸石发电厂应用中的主要功能

1.1 有效地维持整个机组的稳定性

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煤矸石发电厂的是使所有的机组位于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下,使各项系数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利用自动化系统进行机组的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之前人工控制时容易产生的各种错误。

1.2 安全系数高,减少错误,降低故障率

热工自动化控制使机组的安全系数提高,安全有保障,同时减少了操作出现错误的几率,故而降低出现故障的几率,变相减少了修复故障的时间和经济付出。从大方面来看,发电厂出现故障势必会导致城市用电出现问题,影响国民生活和生产,同时带来经济损失。降低故障率,等于节约成本,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

1.3 减少参加工作的人员数目,提升工作的效率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将锅炉、机组、电力集聚在一体实现整体控制,为控制人员的操作降低了难度,也使得人员换班制度的实施更加便捷。这样使参加工作的人员数目大量减少,但是工作的效率却大大提高,因为工作的强度降低了,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多的监督管理人员和检查修理员工。

1.4 为电厂的信息集中化管理提供可能

由于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可变成数据进行传输,所以可实现电厂的数据信息互通,为电厂的集中管理提供可能。

2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矸石发电厂中的设计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体现在发电厂中的各个环节主要是可以自动进行检测、自动调节、顺序控制、自动报警和保护。

2.1 在煤矸石发电厂的发电过程中所采用的热工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简要概述

如果将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运用于煤矸石发电厂中,那么该类发电厂的燃气锅炉的整体的可运行规模相较于之前会有明显改变,如果可行规模为每小时4×75 t中温中压,那么,即使加上打孔抽气的汽机,中温中压中的空气冷却的功率也只需2×25 MW,耗电量明显下降。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运用于发电系统中的燃气锅炉中,同时还运用于汽机和空气冷却系统以及除氧给水部分。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个机组本身自带着基本负荷,在运行过程正它能自动调节负荷峰值,在发电厂的主蒸汽系统,和主给水系统中都采用母管制,为了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5台大容量电动给水泵都会配备给相应的系统,和主给水系统相类似,热力系统也主要采用切换母管制,除此之外,汽机只要利用四级回热系统,而在燃气锅炉中,燃料主要是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

2.2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形式

在煤矸石发电厂的整体工程设计中,包括可两个集中控制中心,两个电子设备间。1号集中控制中心主要是设置在主厂房的B-C列中的3号和4号柱中间,2号集中控制中心则主要设置在主厂房B-C列中的7号和8号柱中间,控制室的高度标准主要和汽机转运层保持一致。两个电子设备间的设置于集中控制中心略有不同,1号电子设备间主要分布在主厂房的B-C列中2号到5号柱中间,2号电子设备间分布在主厂房的B-C列6号到9号柱中间,它的高度标准固定为4.20 m。热工检修间一般就分布在电子设备间的旁边,主要是便于就近进行电子设备的检修。热力配电盘设置对不同的设备又呈现不同分布,锅炉的热力配电盘设置一般会分布在控制室外,而汽机的热力配电盘设置则分布在汽机平台里接近栏杆的位置,而公用系统的热力配电盘设置则分布在靠近电缆沟的位置。一台工业电视用于两台锅炉的炉腔火焰,另一台工业电视则用于两台锅炉的汽包水位,它们所显示的图像一般都会通过视频切换器进行切换。

2.3 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选配

热工自动化系统主要利用分散控制系统(DCS)来进行运行和操作,它的具体功能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①模拟量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在DCS系统内完成,它能实现发电厂工程各设备的压力、水位或者温度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②数据采集系统(DAS)。该系统主要运用于采集和处理重要测点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信号,保证及时有效地为发电或变电程序中的运行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从而能保证机组安全高效低运转,当机组出现异常时,它能及时发出警报,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系数。

③辅机顺序控制系统(SCS)。为了减少操作人员在机组的启动,停止和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操作,一般设各类子组:锅炉燃气系统,锅炉定期排污系统,电动给水泵组,高压加热器系统,空冷系统,其它控制系统等。

④辅机联锁。它主要表现为:当汽包水位达到规定值,它就会自动与汽包事故放水门实现联锁。除氧器水位达到规定值,也会也相应的事故防水门实现联锁。

⑤停炉保护和汽机保护。当汽包水位超出零界点,或者炉膛的压力不正常时,引风机停止工作,MFT动作,负荷过大的机组的汽轮机保险丝熔断,跳闸,这些异常情况都会产生停炉保护。当轴向位移和轴振过大,汽机的运行速度超出正常水平。油的压力指数低,发电机主保护开始动作,推力瓦的温度过高,轴承出现回油时,这些异常现象就会在系统中自动启动汽机保护。

3 结 语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电力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在进行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立足及稳定发展,显而易见,热工自动化控制是赢的必要手段。煤矸石发电厂应该要站在自身的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将热工自动化控制完美地应用在生产和运行中,将煤矸石发电厂的生产、运转和安全调节好,为系统贡献力量,创造出电力生产和技术运转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煤矸石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控制设计和其他工业产品设计一样,应不断在相关学科和技术中基础上迅速发展和完善。这样新的控制设计理论也才能不断地被运用到实际的控制设计中,以适应电力市场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鹏.煤矸石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6).

[2] 顾宏斌.探析火电厂中热工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和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4,(4).

[3] 刘艳丽.谈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的应用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篇2

2、自动化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横断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实现各类运动体的运动控制、各类生产过程的过程控制、各类系统的最优化等跨学科综合性专业。

3、自动化专业的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本专业主要有4个发展方向:

(1)运动控制;

(2)过程控制;

(3)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

(4)人工智能。

篇3

1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系统组成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由网络系统、电力设备、控制系统、无线AP系统等组成。为了形成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环境生动逼真的教学氛围和条件,实现电力设备控制、教学实习过程的自动化网络管理,实验室的控制系统我们采用了CAXAPLM系列软件及CAXA网络DNC系统,这种教学氛围和条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锻炼的需要,学生还可以模拟电力自动化控制环境进行设计、使用和维修,也可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进行电力自动化网络化控制与管理。为了实现实验室的功能,达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根据目前技术条件,我们设计的实验室的整体网络结构见图1,系统以常见的局域网为网络平台,也可以接入互联网,同时采用了“总线+星型”的拓扑结构,各类不同的电力设备之所以采用星型结构,是为了避免即使某一台或几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工作和运行。为了实现各类电力设备由网络服务器统一控制和管理,不同的电力设备需通过不同的智能终端与网络服务器相连,相关数控程序一经系统产生后,便可通过串口发送到相关电力设备,驱动设备进行工作,并由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相关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实践表明,我们设计和建设的实验室具有以下特色:①具有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实现了电力设备网络化自动化的管理;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为我们采用了无线局域网接入方式,实现计算机与各类电力设备间无线化通讯,因此,实验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灵活,提高了实验室的开放性。③实验室可将各系统、各设备和各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和流转,将原来孤立的各系统、各设备和各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高效集成,满足了网络化控制的需要。

2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的主要功能

2.1实现了各种控制及设计软件的高效集成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将CAD、CAM、CAPP、DNC等软件的功能通过控制系统有机地匹配和集成在一起,教学实施时,教师只需要通过主干网络就可以给不同地点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在其他智能终端上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结果通过网络返回给教师批阅审查,如有错误,教师指出错误并反馈给学生,学生继续修改。如经教师检查无误后,学生就可以将程序直接传送到电力设备上,开始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实验,整个流程全部通过网络完成,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2合理分配及最大限度利用了现有电力设备资源

实验室的建设利用了原有实验室的电力设备,即使原有的设备是非数控的,也可通过数控化改造完全利用上。

2.3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氛围和条件

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学生可在编制程序上电力设备前,既可以在实验室提供的程序编辑、修改和仿真的平台上进行程序编辑、修改和仿真,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进行程序编辑和修改。通过进行仿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程序,从而避免在实验中出现错误,损害电力设备。

2.4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的可扩展性很强,不但在校内可以任意增加电力设备,扩大实验室的规模,特别是还可以通过其他网络与其他单位的电力设备进行连接,组成一个范围极其广阔的实验室,这对图2系统工作流程于解决行业实际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的教学要求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完全不同于常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它是一个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完整系统。因此,应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进行教学,有自己特有的教学程序和要求。

3.1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是一个新事物,如果教师只限于了解常规电力设备的构造、原理和操作等知识,那么对于应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无疑是不适应的,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应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能力,从而为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高质量奠定基础。

3.2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发挥平台效益

实验室平台的创新,必然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应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进行教学时,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先进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3努力提升学生的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力自动化实验室是一个包括软件和硬件的系统,所以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或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软件培训,包括控制、编程等相关知识和软件的培训和应用,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电力自动化和网络控制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和工作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电气工程;办学条件;专业规范

一、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概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包含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众多领域,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具有机电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强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硬件结合等突出特点,使学生掌握系统控制、电工电子、电气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和控制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的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出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过硬综合素质高级技术专业人才。本文涉及的电气工程专业一般是包含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中国电力工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于电气工程人才有大量需求,因此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对培养相应的人才非常重视,并且我国主要的工科大学在教育和科研上对电气工程专业的投入比重相对较大。

二、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内涵

中国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电能,主要研究电能从产生到利用各个阶段的规律的专业。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电磁理论。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充分掌握和利用电信息,因此电信息技术的研究是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同时,现代通信和计算机载体主要是电信息。所以电信息技术的研究也属于电类专业,其中电气工程是专业母体。电气工程是基础性的学科,因此具有较强的学科派生和交叉能力。如其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造就了新的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电磁学;电气工程同材料科学的结合造就了纳米电工技术和超导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同电子科学的结合造就了电力电子技术,而后者也进一步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电气工程专业的范围主要有电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电气装备制造与应用以及电工基础理论三部分电气工程的基础,是以电磁场理论和电路理论为主的电工理论。他们属于电磁学的发展外延。

电工理论运用于实践产生了新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等性技术,因此电工理论是主要的理论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一般涉及制造电动机、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机设备,也涉及用电设备等电气设备和电器制造,同时包括电力控制装置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设备的制造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主要指上述装置和设备的具体应用。电力系统一般涉及电气自动化和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制造和运行必须相互统一,电气设备的制造同时要兼顾实际运行状况,如电力系统稳定的运行需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三、电气工程专业的方法论、影响因素、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由于理论分析较多,比较注重对数学工具的使用。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实验研电气工程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完成主要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研究的支持下,学生在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知识过程会事半功倍。

电气工程专业紧随现代科技,引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同时在进行电气工程的理论分析、试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时,教学也经常运用到等效与类比等科学方法。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门典型的基础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过程中,派生出了很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等学科。这些专业由于是电气工程专业派生而来,被划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与其派生而来的专业统一被称作为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作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又被派生而来的专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电气工作专业的专业宗旨主要是培养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系统运行、装备制造、和相关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掌握技术开发、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电气工程的培养具体目标主要是,该专业学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专业技术,控制理论和电工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识性知识和对应的专业知识。

基于电气工程专业特点,学生在下列知识和能力上也有要求:

第一,掌握扎实的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掌握人文学科的管理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

第二,系统地学习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如信息处理、电机学、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等知识;

第三,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对电气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第四,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第五,能在电工领域内掌握不低于1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技术和理论,并清楚学科发展未来趋势;

第六,具备一定的适应工作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和信息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四、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和知识体系

第一,熟悉系统的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相关电路理论;熟悉并会运用电子电路原理,会分析和解决相对复杂的电工电子电路问题;能掌握基础的电磁场理论;掌握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具备能检测、分析并处理电气系统物理量的能力。

第二,掌握扎实的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学理论等相关知识;掌握力学和机械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能掌握不低于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技术和理论知识。第四,能掌握在工程中测试与表示常用物理量的能力,以及掌握设计和调试电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电气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一般包括:

第一,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

第二,专业类基础技术与理论知识(电磁场理论、控制理论、电路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一般涉及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学基础理论和知识;

第三,专业方向技术与知识。如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以及其他专业方向的技术。

第四,实验和实践技能。实验和实践技能主要包括简单的设计与调试电气系统实验技能、设计和调试相对复杂电气系统的初步实验的技能。

篇5

【关键词】校企项目结合 电气自动化 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41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GB2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8-01

在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形势下,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气化专业与企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应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以校企项目与学校实践课程多元结合为基础,根据企业项目的需要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深度,真正形成“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1.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电气自动化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当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状况如下:(1)实践教学设备是购置厂家生产的成品实验装置,而这些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简单验证或非真实器件模拟”的实验,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技能训练要求达不到。(2)电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一个项目的全周期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实践内容与工程实践相差甚远。(3)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缺乏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相关实践知识,实践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从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做到“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实践教学设备

解决实践教学设备可以从实践教学场地入手,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践场所分为校内共建实践场所和校外实践场所。校内实践场所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及理论性强的课程,重点为后期实现整个项目的教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场所分为一般见习性实训场所和实践技能顶岗场所。通过对实践教学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一些具有工程性的实验无法开展的实际问题。

2.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以一个项目的全周期进行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具体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性能及被测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被控对象动态、静态特性,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第二阶段,进一步掌握相关硬件知识;第三阶段,学习系统设计的软件;第四阶段:学习一个完整项目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如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等),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管理、监控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设计)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把整个项目开发中的图纸、程序等有机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3实践教学师资

师资方面,采用校内、校外教师结合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才负责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实训指导,并外聘为专业的讲师,保障校外教学的正常有序,并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对于校内教师通过企业学习熟悉并拓展了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找到教学与企业实践环节上的差别,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明确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通过企业学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4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程考核,以具有一定工程性的项目为主,考核评分以项目设计全周期开发过程为主要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3.结束语

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整个项目全周期开发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实现职业性和实践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第128-129页.

[2]邓海鹰,施华,龙艳红,等.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8):208-209.

[3]马书英,刘晓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测绘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期,第89-91页.

[4]张秦伟.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4(4).

篇6

关键词:检测设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检测设备的自动化工作,需要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等的深度参与。

一、计算机智能化技术

智能应用程序的核心技术基于社会学,仿生学,其他信息学和其他信息学科的领域,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自动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和其他最先进的技术,具有很高的人文思维形象,可以基于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操作经验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决策。可以看出,自从模拟环境诞生以来,各种技术智能应用的根本应用方向就是模拟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方式。在智能应用技术方面,随着其他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已被视为未来改变生产方式的三大技术之一。无论是在工业活动的综合控制领域,还是以完善和自动化为重点,毕竟与每个人的生活、生活以及其他相关实体相关的物理线路为未来的机器人创新提供服务,或者应用遥感信息技术和多种医生诊断模式可以识别快乐的过程,实现智能化系统技术充满挑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竞争和相关研究最活跃的市场领域之一。科学技术整体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最终数据、云计算方法等高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未来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然后通过从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制造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半导体的可能性将为全自动生产提供高效,高速,高精度的技术。机电产品。获得内部动力以确保动态控制信息。全自动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电气设备。经过整体调整后,实时智能控制的趋势十分明显,它也可以满足非常复杂的制造工艺和小型环境的需求。

二、计算机在检测设备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和生产还确保了电气设备和生产机械可以执行制造和生产的短期目标。借助控制系统功能,他们可以根据标准设定的各种程序或过程按计划快速完成其他任务,其内容应用显示在:

(一)优化和升级机电自动化技术对于工业来说,各种形式的机电自动化详细设计的逐步成熟,要求从电气设备原理图的绘制到电气产品中所用设备的总体配置功能,都需要更为复杂和复杂的设计方法,电气连接及各种机电设备及要求。这些繁琐的步骤使用了相同的其他工作方法,加剧了机电自动化设备独特设计的难度,过去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独特设计是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气设备技术工程师手工快速完成的。缺点主要包括设计周期长,可能不是新解决方案的最简单解决方案。智能技术的出现将使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设计方法的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的专家软件系统模拟了电气产品高级专家的设计思想,并用于电气自动化设计中。它具有很高的启发性,完全透明和灵活。一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特色的国内专家。该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能够接受新的相关知识并满足未来消费者对电气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详细设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机器智能技术的实现早已从理论体系中实现。这是进行深入设计和实践的最重要步骤,以确保设计电气智能自动化的两个过程或产品。能够继续保持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能力。

(二)电气设备的全自动化和综合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控制过程是确定诸如工业等两个过程的最关键的多重环节。因此,电气产品自动控制的两个过程充满了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能力。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算法进行模糊优化。父遗传AI算法和相关专家软件系统计算线性化功能定义,以使手动和控制变得准确。与以前的控制理论系统相比,各种智能技术具有调整方便,效果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以下一代遗传算法为例,以控制技术为例。人工智能应用核心技术在电气设备智能自动化中的应用。代际遗传算法的实现是实现多维建模自动控制的一种新的通用方法。它已深入渗透到智能系统和控制的许多新兴领域。例如,在机器人手臂的时间控制过程中,采用标准遗传算法AI对机器人的运动、S形曲线、复杂路障等非基本路径进行跟踪,不仅有利于控制相关模型的初步建立,同时还要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找多个点并通过飞行轨迹进行计算,从而使机械手的控制问题线性化,软件系统的控制效果很好,能有效地帮助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并获得满意的性能。

(三)根据要求实现自动控制对严重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故障诊断是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电气设备及其连续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医生对严重故障进行诊断。同样非常重要的是,电气产品所用设备的智能自动化程度越低,检测和诊断故障的能力就越强,常见的故障相关检测方法有:权威专家系统功能、感觉神经网络、分支几何等。利用各种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严重的故障,既耗时又高效。它们能够快速处理采集到的故障相关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现有的新方案产生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机电智能自诊断的需要,最终诊断出动态故障的原因。然而,在智能系统最终诊断出各种技术后,能够及时、正确地选择诊断常数和临床诊断调整当前的故障状态,已成为推动传统相关设备维护管理的关键途径。然而,智能应用最终诊断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成果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例如,权威专家系统不需要具有不受支持的智能文本和语言。可以使用各种知识责任编辑器来不断丰富大型数据库,但是其诊断技术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改进。

篇7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效应;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困生的学习愈加成为高中教与学的重要话题。经对相关文献分析和笔者的一些相关经验总结[1],对于高三化学学困生来说,一则面临升学压力,学习时间紧迫;二则学科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或自动化的图式,由此造成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多处知识未学好,以至于总的认知负荷超过了其认知承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认知负荷理论,促使学困生采用有效的复习策略以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

1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John Sweller、Fred G. W. C. Paas等人提出的,并且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认知负荷类型:外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与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内容本身引起的,其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容的复杂程度及学习者的原认知水平;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当引起的;相关认知负荷是指在新的图式建构或图式自动化的过程中占用的认知资源[2]。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这三种认知负荷是可以累加的。它们的总和如果超出了工作记忆的总体承载能力,就会使学习陷入困境。这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化学学困生为什么会产生学习困难这个问题:在该生一定的原有认知结构下,要认知的化学信息总负荷超过了其工作记忆资源的总体承载能力。据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在三种认知负荷中,内部认知负荷是影响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的主要因素。

John Sweller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内部认知负荷:一是图式的建构,二是图式的自动化。图式建构是指把原本独立的若干元素组织成一个单一元素;图式的自动化则是信息加工从受控加工转向自动加工,从有意识的努力转向无需有意注意,因而也能够降低工作记忆负担。但是图式的自动化不是自动完成的,它也需要充分练习[3] 。梅耶等则认为,通过任务分割,即把呈现材料分成几个片段并分别进行充分的认知加工,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4]。另外,认知负荷理论中的几种效应如解答样例效应(Worked example effect)、分离关联元素效应(Isolated interacting elements effect)、自我解释效应(Self-explanation Effect),降低认知负荷的策略如知识渐进策略(Knowledge pro gression)、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策略(Whole-task Sequencing)等,[5]为高三学困生复习困难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2 认知负荷理论指导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的探讨

2.1 关联认知负荷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中的应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就整体而言知识点比较零碎,各知识点的关联程度较低。当以无机推断题或元素推断题等形式从整体考察时,对于学困生来说信息负荷较大,解题时很容易因负荷超载而无从下手。

从适当增加关联认知负荷以降低内部认知负荷的角度来看,在指导学困生复习时,如果依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种理化性质,将零碎的知识点以某种关联构建成若干个图式,如将高中所学过的化学物质按照具有漂白性、颜色为红色、颜色为黄色、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等等分别进行归类,形成一个个图式,让其通过练习使这些构建的图式进入长时记忆并较快达到自动化,则可以降低解推断题时的信息负荷,同时也为将来解题时提取相关知识提供了线索。

例如,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点多且内在逻辑性强,复习时进程快,相对学困生而言很容易超出其认知承载能力,一般要采取一定方式将其简化,在此可以借鉴知识渐进或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知识渐进是指将复杂的学习材料分两个阶段呈现。第一阶段,将复杂材料分解成若干个信息单元并依次呈现,每次只需加工一个单元;在完成每个独立单元的学习之后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同时呈现全部信息,并关注信息单元之间的关联。知识渐进法对于低水平的学困生在面对复杂问题但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方式。简单—复杂序列是指首先从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所能遇到的最简单任务开始,逐渐增加任务,其本质上就是“整体任务”,它从一开始就关注任务各个成分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强调让学习者快速形成对于任务的初步整体印象。

这是一种关于“等效平衡”类型的题,此类型的题牵涉到的知识点有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等,复习此类型的题需要学习者对牵涉的各个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对于处于低水平的学困生来说,宜采取“知识渐进”的方法,首先复习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平衡的因素等各个基本知识点并使其达到自动化,然后再综合起来复习该类型的题。而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宜采取“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的方法,即从整体上把握,由相对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步深入。由于解决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运用“等效平衡”原理,因此可以先在“等效平衡”原理的简单水平进行复习。即考虑在t℃时,向体积固定的一容器中投入2 mol SO2和2 mol SO3,通过“等效平衡”折算相当于投入多少摩尔SO2和O2——投入的2 mol SO3通过方程式可折算成2 mol SO2和

2.4 分离关联元素效应在电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分离关联元素效应认为在某种学习情况下以一种分离的方式逐次呈现具有关联性的信息元素,比一次性地呈现所有相关联的元素更能促进学习[7]。电化学这块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关联密切,由于内部认知负荷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有关,这块知识对不同学困生而言其难度不同,即对不熟悉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困生来说认知负荷较大。对此根据分离关联元素效应,复习时第一步要先回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熟悉之后再深入电化学知识领域进行复习,这样通过分离关联性知识的方式进行复习以降低认知负荷,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对于该知识点认知程度较高的学生,则可直接对电化学进行复习同时也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除上述之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学生充分利用自我解释效应[8],即对有相互关联的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做出自我解释,在自我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来促进图式的建构。再则,由于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当会产生外在认知负荷,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选择学习资料时要特别注意化学知识编排与呈现形式是否恰当。

3 结语

由于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效应关注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与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教和学的领域能给予理论指导并产生重要影响。但将该理论指导下的策略应用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量化研究与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丁革兵.促进高三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策略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2):15~18.

[2]赵立影,吴庆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复杂学习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4):44~48.

[3][6] Sweller J.,Merriёnboer J. Cognitive Archite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J]. Paas 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8,10(3),251~296.

[4] Mayer R.,Moreno R..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3,38(1),43~52.

[5]庞维国.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涵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23~28.

篇8

关键词:LED封装 教学实践 优化教学设备

中国是半导体照明(LED)封装大国。2012年,我国LED封装产业规模达到320亿元。2012年年12月,全国有LED规模企业达到5000家,其中封装企业1000家,从业人员达到目前的200多万人。而2014年,我国LED产业规模为350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LED外延芯片市场规模138亿元,占比3.91%;LED封装市场规模517亿元,占比14.74%;LED应用市场规模2852亿元,占比81.32%。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LED 封装基地。

2012年3月13日,“广东省半导体照明(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在惠州市技师学院挂牌,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半导体照明行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因为珠三角地区LED封装企业数量超过了全国的三分之二。依照职业研发基地的任务要求,笔者对LED封装职业与相关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惠州CREE光电、LG伊偌特等公司的人才职业能力需求与待遇结构进行了调研。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在专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LED产业的高级技能人才进行了大胆探索,就如何设计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内容、设备配置、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许多方面积累了创新思路。下面就LED封装专业高级班的教学内容设计与设备配置,谈谈笔者学校的做法。

一、LED封装工艺流程与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在LED照明产业链中,封装技术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上游生产的LED 芯片必须封装成LED灯珠器件,才能制成各种照明产品。

1.LED封装工艺流程

LED封装形式有Lamp直插式、SMD式、hi-power LED功率型、COB板载芯片封装、集成封装等形式。不同封装形式的LED,其应用场合也不同。因功率型封装的LED主要应用在照明中,故将功率型LED封装作为高级工的教学内容,最符合产业的实际。

功率型LED封装工艺流程,主要由固晶、固晶封烤、焊线、荧光粉涂布、荧光粉烘烤、透镜安装或灌胶成型、胶体封烤、切脚、测试、包装等组成。

对于功率型LED封装工艺,可以选择一种典型结构,比如仿流明结构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因为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在有差异的地方要进行比较分析,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一种LED封装结构的生产,来加深理解其他结构。

2.确定LED封装教学模块

按照工艺流程和工位涉及的主要设备,进行整体设计学习,共提炼出六个一体化学习模块。六个模块分别是LED封装基础相关知识与芯片检测技能训练、LED固晶设备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训练、焊线设备相关知识与技能训练、点胶工序相关知识与技能训练、封胶工序相关知识与技能训练、分光工序、包装相关知识与技能训练。

3.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1)分好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以上六个一体化教学的模块,仅仅是企业需要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但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包含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改善能力、沟通能力、基本的管理能力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个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接受一项指定的技能操作训练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项目小组有一位小组长,安排学校的实训工厂给每一组配一位实训指导师傅,小组的所有任务包括项目推进计划制订、设备操作指南、SOP作业指导书制作、项目完成后实结。实结包含小组计划与分工,小组所碰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对生产、质量、工艺、设备、安全管理的理解等。以上项目小组的所有任务要求,在老师规定期限内完成,小组可以协商,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和规范,实习结束后教师会对小组长和成员给予评价和考核。

这里设计的六个项目教学过程,一定要注重小组长的计划、协调、组织、沟通、管理能力,以及成员的配合能力的培养。每个成员要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在观摩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重要模块加强训练。LED封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在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因素:培养对象的差异性问题,需要针对高级工的技能要求和与中级工的差别来取舍;企业与生产线设备的差异性问题,在工业化的现代工厂,有规模的LED封装企业可能有几十、上百条封装生产线,有自动化、半自动化、手工生产设备的组合,在一条生产线中,不同设备操作的难度有差异;LED封装生产线设备操作难易问题,一般的设备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主要的生产操作要领需要一周左右时间,而固晶机、焊线机这一类设备掌握操作要领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安排教学时,重要的固晶机、焊线机模块要加强训练。在操作实训教学中,对固晶机技能操作学习的重点有,光学照相、取晶三点、置晶三点、顶针高度、点胶高度、取晶高度、置晶高度、材料路径、芯片路径等调试内容,以及设备的编程、设备的维护与简单故障处理内容。焊线机技能操作重点学习内容有,开关机程序、工件夹具与料盒、进出料盒凹槽、示教焊接位置、芯片参考系统、引线操作点、示教焊线、矩阵焊线、编辑焊接、瓷嘴与EFO校准、USG与十字准线校准等参数的设置,以及对穿金线、切线、削球、单片试做、首件测试、金球球形与焊点形状检测、拉力大小测试等内容要进行专题训练。

(3)结合企业实际,增加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制作SOP和设备操作指南,目的是为了解决各个工厂设备选型的差异化问题,学生们学会了制作SOP以及设备操作指南的方法,也就学会了企业需要的一项关键技能――ISO工艺文件制作与设备操作步骤分解方法。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设备操作技能学习六个模块可以按照学期任务进行调整,即每个小组并不需要全部学完六个模块的操作,重点是要掌握设备操作指南制作与SOP制作的要领,以及关键设备操作技能。

(4)总结环节规范化。在实训结束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每个总结报告必须涵盖小组成员的生产、质量、工艺、设备、安全管理、团队合作、问题发现与改善等内容,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一体化教学设备配置

1.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解决一体化教学生产线建设的资金问题

学生要学习好LED封装技能,应该有相应的实训设备,但完整的LED封装生产线价格不菲,因此一般职业院校望而止步。笔者学院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对LED产业的扶植政策,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可以解决学院内生产线的建设问题。

2.优化一体化教学生产线设备的配置

有了资金,如何配置适合产教研的生产线?笔者学院的做法是,一方面要考虑工厂的需要,第二方面要考虑教学成本需要,第三还要考虑设备的通用性与专业性。

目前,半导体照明市场以大功率LED为主,故培养学生的设备也应该以大功率LED生产线为主。学院的大功率LED生产线配置了固晶机、焊线机、显微镜、烘烤机、封胶机、搅拌脱泡机、点胶机、分选机、编带机、光电综合测试、荧光补粉测试、盖透镜机、压边机等设备。

固晶机与焊线机是设备关键,也是投资一条大功率生产线的主要资金所在。固晶机是一个光、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通过历次的技术改进与优化后,目前国产固晶机完全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焊线机是LED封装生产中关键工序的设备,对产品可靠性影响最大,封装企业一般使用进口设备。

固晶机与焊线机以国外的ASM公司、K&S公司技术最成熟,是封装生产线采购的首选品牌。国产厂商主要有深圳市新益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翠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

生产线中的显微镜、光电综合测试、荧光补粉测试等检测设备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因此可以按照资金支付能力来选择,一般中小企业选择国产化的检测设备较多,因此推荐使用国内的设备,如深圳市大族光电、杭州中为光电、杭州远方等品牌,都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生产线中所用的烘烤机、封胶机、搅拌脱泡机、点胶机、分选机、编带机、盖透镜机、压边机等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其性价比已可与国外同类设备比拟。

3.深化校企合作,既出产品又出人才

有了LED封装生产线,如何开展产教研工作?因为LED封装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能高,单独一条大功率线一个月材料费多达几百万,一般院校不可能承担起LED封装工厂运营的高额费用。笔者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将LED封装企业引进学院,办教学工厂,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引进的企业负责生产线正常运作的各项工作与费用,包括生产管理、材料采购等,学生定期到教学工厂进行零距离实训,老师与教学工厂的师傅一起指导培养学生,开展产教研工作,既出产品,又出人才。

篇9

【关键词】微课 微课教学 办公自动化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46-02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学生只会像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不会应用知识,也达不到中职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使学科知识得到有效的学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

一、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学习特点

学校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乡镇初中毕业生,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从来没有用过电脑,导致有些学生打字都成问题;有些学生初中时学过计算机的一些知识,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进而产生厌学的态度。学生的各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效率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办公自动化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办公自动化是一门实用的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老师讲授知识点、分析案例、讲解案例的制作等形式在机房进行授课。如果班级人数少,老师上课可以顾及每一个学生,基本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但是,现在学校一般都是50人左右的班级,以传统的方式上课,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请求老师帮助,老师又因为班级人数过多顾及不了的时候,学生就会放弃学习。并且,用这种教学方式上课,学生往往课堂上会做,课后又忘记了,这样依旧达不到教学目标。

为了改善这些现状,老师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营造有趣、有效的课堂环境,进而使学生在愉快地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微课,它简短精悍,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微课的基本思想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一个独立主题制作的、5分钟以内的视频文件,可用于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或主题培训。同时,它还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配套习题、学生工作页、教学反思等辅教学资源。微视频基本都是以简洁精练的文字,精美的画面,适当的搭配优美的音乐。学习时学生只需要打开微视频,便会自动播放,学生可在优美音乐声中,静静地欣赏画面,阅读文字,进而引发思考。

“微课”之所以称“微”,出于它的三个特点:第一,时间“微”,一节微课不超过5分钟,学生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所谓“5分钟一次学习,300秒一次思考”;第二,内容“微”:每个微视频只讲一个知识点,内容虽小,但是视角独特、思考深刻;第三,使用“微”,可以灵活的、随时随地的学习,学生只要在校园网上下载微视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使用灵活便捷。

三、微课在中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融合教材和课程标准,将知识点精细切分,制作成微视频,帮助学生一步步建立完善的学习思维。笔者以办公自动化课程中,文字处理中图文混排的知识点为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图文混排知识,制作班级宣传册,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实践。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的课前准备对于老师来说,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老师确定好知识点,并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比如,本次微课以学校要举办的“最美班级”为蓝本,要求为班级制作宣传册为目标,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掌握图文混排相关知识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微视频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内容,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并通过操作真实的实例来说明Word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灵活运用。同时,笔者还为本次课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生工作页,记录下课堂中的学到的知识和存在的问题。

(二)微视频的制作

微视频一般都是5分钟左右的视频文件,可以让学生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上观看。视频要生动有趣,视频中可以大量的使用图片、音乐、情景故事等生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视觉化学习代替传统的说教,丰富课堂氛围。

在本次课的微视频制作中,笔者首先搜集有关图文混排的教学材料(包括图片、文字、声音素材),通过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7对图文混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边演示边讲解的录制,最后通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Flas制作软件把所有的教学资源整合、美化,最终制作完成本次微课的微视频。

(三)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

课前,笔者把图文混排的微视频通过上传校园网教学平台和QQ群邮件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己手机上观看微视频,预习老师即将上课的内容。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记录下不懂的问题记录,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后,让学生结合微视频,独立完成案例――班级宣传册的制作。课后,学生可以到学校校园网教学平台上下载相关配套资料,进行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的课堂,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一味的听课,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吸收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四)微课教学启示

通过微课在中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微课所带来的优势。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微课的好处。

1.通过微课,解决学生认知难点。通过趣味动画微课,“概念可视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具象到抽象,帮助学生解决关键认知难点。知识点层层剖开,学生一学就懂。

2.微课的应用能使中职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微视频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明确教学目标,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方便学生网上自由学习。现在学校基本都覆盖了免费的校园网,学生也基本都有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在学校校园网教学平台上在线观看或下载微视频和配套的教学资源,进行超前学习,或者查缺补漏。

4.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基本没有师生互动交流。微课教学后,利用微课交互性不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也使老师更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正确指导。

5.微课的应用,要求老师要吃透教材,精准地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认真备好每一次课,并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在信息数字化“微”时代的今天,微课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趣味性,让学生实现了快乐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微课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的应用,探究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罗佳令.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7)

篇10

摘要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已经逐渐不适合现代企业,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要战略。同时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运营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本文论述了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和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关系及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介绍了工作流、工作流管理及知识管理等技术,并且阐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论述可以得知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必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办公自动化 工作流 企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前,办公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紧密联系必将大大提高办公系统的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种上级机构文件和下级机构的上报信息,并组织、协调办公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为用户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服务。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研究背景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技术,不断地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企业的职能和规模的壮大,对于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要求其具有功能全面性。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借助最新的各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逐渐发展为现在具有内部通信和信息平台、文档管理自动化、工作流程自动化和辅助办公的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景象,从传统OA 到现代OA 已经历经了三个时代和两次跨越。

第一代OA 以个人电脑的出现和应用为背景,依托简单的联网,以文件交换为主,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的飞跃。但文档处理能力、协作型工作处理能力以及企业级信息集成能力较差,信息仍是高度孤立的。

第二代是OA 依托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它以网络为基础,以工作流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难以实现随时随地、移动的办公,因而难以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系统开发和操作使用复杂,投资昂贵,得不到充分的推广。

第三代OA 不仅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的自动化,还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中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运用知识的过程。第三代OA 系统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实时通信(员工与专家可以网上实时交流)、信息广泛集成的内容编目、知识门户的构造。实际上,无论实时交流、信息集成还是门户建设都是知识管理的要素。因此,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实现的基础是知识管理技术。

在传统OA 中,企业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事务来进行的,而OA 的目的也在于帮助企业摆脱部分手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业务效率。传统OA中的信息是以单纯的文档、或静态数据等形式存在,信息的覆盖面和覆盖深度十分有限,难以将其凝练成知识,更无法建立很好的知识管理体系。而新一代OA不仅提供基本的信息和事务管理平台,还关注这些信息和业务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并利用系列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对其的获取、转化、存储和利用,以支持企业知识型组织的建立。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传统办公自动化和新一代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区别。

三、相关技术介绍以及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系统,它的实现技术主要有工作流及工作流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办公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工作流技术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能够良好的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不同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实施方式,从比较高的层次上来抽象地考察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发现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提供以下的三种功能:(1)建立阶段功能:主要考虑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功能。在这个阶段,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技术与工具,完成实际的经营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工作流过程,并完成每个过程中活动的排序和调度功能。它解释已经创建好的工作流模型,根据模型来调度一个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并且激活相应的人或应用程序。过程控制实际上由称为工作流引擎的软件模块来完成。(3)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各种活动执行过程中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一个过程的任务通常是由参与人员通过使用一定的应用程序(如报表生成器)或者涉及信息处理操作。如果要在不同的任务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及其他数据,或者要激活某个应用程序,就必须不断地与过程控制软件交互。

2.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知识、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传递知识和有效地利用知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

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办公需求,在知识管理成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势下,将知识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结合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了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实现了从已有的“工作流应用系统”到更高级的“决策智能系统”的革命性转变,使其在安全性、管理性、开放性和开发环境方面独具优势。并且它强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功能与知识共享机制,大大提高了企业与机构的整体创新和应变能力。以公文流转为例,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收发文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自动处理,第三代办公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更为文件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了该步骤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在线的专家、文件背景资料及企业其他的有关信息。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现在成为很多政府企业办公地理想选择。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应用。基于知识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基本的日常办公功能,主要有日程安排、文件管理、记事簿、通讯录、邮件收发和个人设置。由于企业内部存在不用的专属管理部门、分管不同的业务,因此,系统还为部分部门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环境。作为企业办公的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个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不同部门的人员,所从事的业务不同,系统为他们赋予不同的角色,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

四、结束语

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形势下的战略性反映,在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内容。知识管理将会渗透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建设中得到融合与体现。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必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定元,周曼丽.基于知识管理的OA 系统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09:252~256.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3~96.

[3]张爱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4]张勇,黄涛.基于工作流的网上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9):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