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的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与桥梁的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与桥梁的工程技术

篇1

【关键字】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提高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085-01

一、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也是城市道路与桥梁质量的有力保证。在地基加固技术中实现了对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应用,根据道路与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进行道路与桥梁的工程建设。在钢筋与混凝土技术中,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连接技术中的冷轧带肋钢筋的充分应用以及预应力工艺的不断创新,大幅度提高了道路与桥梁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在防水技术中,当前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的防水材料,同时加强柔性防水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如何使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片材以及胶结密封等新型防水材料得到更好的应用,是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桥头跳车现象与伸缩缝的问题。桥头跳车是指由于城市道路与桥梁的桥头及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者由于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的现象,从而引起过往车辆经过时产生跳跃。伸缩缝施工技术问题时造成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台背回填密实度不够,灰剂量与实际设计要求不符合导致整体强度没有达到施工工艺标准,在载荷作用力超过实际承受范围时,也会发生桥头跳车现象。伸缩缝施工的方法通常是在伸缩缝的位置填土并进行有效压实,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挖出伸缩缝里的填土,再进行施工,铺设沥青时,会由于伸缩缝填土不密室而产生摊铺机跳动的现象。

2、衔接处沉陷以及回填土施工问题。在城市桥梁中,很多都是以刚性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具有强度高和韧性好,不易发生沉陷的优点。但是由于在实际中路基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问题,这样在桥梁的刚性结构和路基的柔性结构相衔接的部位,容易产生沉陷现象,这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一个技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增加道路过渡段的长度,以此来缓解城市道路与桥梁衔接处所发生的沉陷问题。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过渡段和衔接部位是桥头施工的薄弱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桥头的沉陷和裂缝。在回填土过程中,应采取与相邻部位的路基施工相一致的形式进行回填土施工,或者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层加宽成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施工技术,不能直上直下地填筑台背填土。

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问题。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新技术应用逐渐增多,新技术是否能适应道路与桥梁建设的复杂环境要求,需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想顺利完成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不仅需要施工技术的支持,还要用适当的施工管理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与保证。目前的施工管理技术只是单纯地对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步骤进行规范管理,不能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进行技术管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对于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很好的事后分析,以后再遇到同类问题时仍然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可循。

三、如何提高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探讨

1、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以及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关键施工环节要加强技术监管。混凝土搅拌主要是为了保证其均匀性,在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主要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注意投料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技术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投料,水泥、辅料、添加剂等按照必烈和先后顺序进行投料搅拌。在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要保证衔接部位不出现明显的浇筑接头,浇筑过程中要避免停顿,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持续性。混凝土振捣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出现空气裂缝,选择合适的振捣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使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2、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过渡段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技术中应注意填料以及压实效果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是合理选择填料。在进行桥梁台背路堤填筑前,首先要合理选择施工填料,对填料内容进行测定,根据不同填料在压实机作用下产生的不同压实效果,对填料的铺筑厚度进行调整,从而获得各种填料的技术指标,选择最适合的填料。为了保证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的经济学和适应性,积极提倡就地取材,同时要考虑到选择砂土容量大以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在工程实际中,要确保填料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是优化压实效果。在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路桥过渡段的填土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在分层填筑时,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度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以不超过十五厘米为宜。压实过程包括卸土、洒水、机械平整、人工平整、压实机碾压、压实厚度检测,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台身,做到压实度符合施工标准。

3、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与桥梁路基排水技术和安全管理。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排水施工技术应用不当,达不到预期排水效果,不仅会影响城市道路与桥梁的工程质量,而且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因路桥表面积水渗入道路与桥梁结构中,造成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导致结构强度下降,产生裂缝、变形以及沉降等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桥梁坍塌,后果不堪设想。城市道路与桥梁路基排水施工包括地面排水和路面排水,通过加强路桥两侧沟渠布置以及设置排水沟等方法,全面解决排水问题,避免因水患对路面和桥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技术问题也是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重点,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工期长和材料设备投入大等特点,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在施工中要确保安全技术手段得到有效落实,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等,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

四、总结

当前我国城市整体规划面积在逐渐缩小,但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不能减慢,如何满足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技术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安全质量、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所以说要想提高城市道路与桥梁的整体质量,就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与管理, 2011(04)

篇2

体外预应力技术凭借其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新型组合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广泛应用到道桥工程的建设中。本文就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的关键技术涉及施工技术、二次更换技术、防护技术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道桥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external prestressing technology with its in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prestressed new combination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ructure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project. This paper in the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cable in vitro technology involved in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second replacement technology, the protection technology were explored.

Keywords: bridge project; Prestressed cable in vitr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新型组合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在国内外的道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预应力体外索施工质量的好坏备受关注,在国内外的实践与研究中已经总结出一套十分实用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关键技术。不过,国内外现有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与防护技术仍有待完善。本文打破了国内外以往只针对体外预应力结构受力特性及新型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局限,就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施工技术、二次更换技术、防护技术作了深入探讨。

一、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一个重要分支,这种结构体系的预应力筋在梁体截面外部,借助于锚具、转向块施加预应力。而传统的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截面的内部,属于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相比之下,前者优越性在于:1、不用在混凝土的内部设置预应力的管道,可以减薄腹板厚度,导致结构自重减轻,同时,在梁体进行混凝土灌注时消除了管道阻碍,很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2、方便检测其应力状态、防护效果,使体外索二次更换成为现实;3、减少了制孔、压浆之类的工序,并且和逐跨施工法、悬臂施工法相结合,共同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综合效益;4、对曲线预应力筋进行了简化,预应力体外索同梁体的接触变更少,促使预应力传输变得简单,摩阻损失也减少了;5、用于道路和桥梁的加固能够显著提高它们在结构上的承载能力和受力性能,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小,施工快捷工期短。正是这诸多优点才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进行广泛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十分实用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核心技术。

二、预应力体外索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工艺流程

由于预应力体外索的防护系统差异,具体的施工流程也略有不同,以套管注环氧树脂浆进行防护作为常见,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准备施工机具安装转向器固定转向器(采用橡胶封堵方式)转向其它外套进行管间灌浆预应力体外索进行穿索张拉在索体与转向器之间填充橡胶向锚头区预埋管内部注入环氧树脂浆安装防松装置安装防腐装置。

(二)、转向装置施工

由于体外预应力索转向装置的构造特殊,撇开锚固构造,转向块为体外预应力索于跨内唯一和梁体相联系的构件,担负着体外索的转向工作,其结构最为关键,地位及其重要。转向装置被装在箱梁内部,分为三种形式:转向块式、肋板式、横隔板式,以转向块式的转向装置最为常用,被设置在箱梁腹板与底板的交接处。通过通过特殊设计的钢筋将它们连为整体。体外张拉预应力索,同腹板和底板相连处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剪力与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局部应力较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转向装置的施工质量。

(三)、穿束

先将索束盘吊到简易放束支架上,然后通过穿束器把成品索束端头的牵引头与卷扬机相连,采用慢速卷扬机实施机械穿束,防止索束发生扭转、缠绞,并且,穿束器与卷扬机相接位置可以自由转动。若在箱型梁内布 置预应力体外索,就要把慢速卷扬机安放于箱内,用时拽拉就位,防止索束的外包装纤维带发生磨损,将绞线环氧涂层刮伤,同时减小了摩擦。在索束转弯之时通过在转向器、横隔板等处设置尼纶轮进行导向,导向的尼纶轮间距要求不能超过20m。同时,在地面铺垫厚度一定的软垫层,上铺彩条布,每一间距设置一个支撑架,并打磨转向关口,防止刮伤体外索的PE层。在穿越转向器、支架、钢管等铁件时,需要在接触部位设置橡胶板防护垫。

(四)、张拉及锚固

在张拉预应力体外索之前需要做好下列充足的准备工作:校验千斤顶、确定油表读数、确定体外索同转向装置及锚固段的摩擦阻力系数、运算体外索是我理论伸长值。千斤顶的校验与油表读数的确定常采用内差法和比例法。如果预应力体外索的转向装置、锚固器都采用预制构件,则他们之间的摩擦阻力系数就是预制厂家所提供的摩擦阻力系数;若转向装置是现场浇注的,宜进行现场的测定试验进行确定。

三、预应力体外索的更换技术

预应力体外索的二次更换技术步骤如下:

(1)、为确保更换时的安全,在修复操作之前,通常于梁、板位置架设支撑柱,或者采取其他的可靠临时转换措施来部分卸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

(2)、除去体外预应力筋自身带有的保护层,若保护层是混凝土覆盖层,可先采用射水方式去除;

(3)、放松预应力筋:若锚具是可放松型锚具,则通过凋整锚具便可以放松预应力筋;如果锚具属于不可放松的类型,通过加热钢绞线使其延伸,释放出存储的能量,单根钢丝可采用钢丝切割机逐次逐个截断,缩短了锚具的间距,从而放松预应力筋,实际中可以凿除梁端的一小段混凝土缩短两锚具间距来释放预应力筋的应力;

(4)、预应力体外索的安装与张拉:对于体外没有粘结预应力的结构能够进行单索/整索的更换,而有体外预应力筋的情况更换应当逐次逐根进行,每撤走一根预应力筋,安装、张拉一根新的,再进行第二根的更换工作;针对预应力体外索设置在套管的情况,在无需更换套管时,则放松一根原有的预应力筋接上一根新的,依次进行,直到新的预应力筋全被拉入就位,然后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值;若外套管必须更换,就要进行拆除,连带外部的预应力筋,然后装上新的并张拉;对于没有套管的情况就方便多了。

四、预应力体外索的防护技术

作为体外预应力结构主要的受力构件,需要对预应力系统的预应力体外索、转向装置、锚具进行防护,此处主要介绍国外通常采用的防护措施:

(1)、涂镀层

在无套管的索束表面涂上环氧树脂或镀锌。其中,镀锌技术是一种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方法,于腐蚀介质中,Zn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发生腐蚀,保护了阴极的钢索。镀锌方法成本低,结构简单,因而更换索束以及调整内力时都比较简单。但是却降低了预应力体外索材料的强度,产生的氢气易引起氢脆现象。并且镀层因没有保护而易被刮落,同时也会污染到环境,因此,镀锌技术的引用很受限制。涂环氧树脂技术就是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表层、里层进行喷涂环氧层,不但不会影响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本身的强度,还防止了阴阳两极的发生反应,并且索的调整和更换都很方便,可以在干燥、无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应用,比镀锌技术应用范围更广,防护能量更强。

(2)、套管内加填充材料

向套管内部压注灌浆材料,常用的有水泥浆或石蜡、黄油等软材料。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先确认灌浆严实与否。由于套管常用钢管或者高密度聚乙烯管,给预应力筋的检查造成了难度。但是近年日本研发的采用乙烯类共聚物制成的材料制造的透明套管,方便了检查工作。若检查结果显示不严实在在空洞附近穿孔补充灌浆即可。

(3)、后粘结技术

涂环氧树脂技术防腐能力强,但是不能用在恶劣的环境中。后粘结技术则采用内注环氧树脂护管,防护能力更好。不过需要预先设定其硬化时间,确保预应力张拉在环氧树脂硬化前完成。

(4)、采用单股不粘结钢绞线/钢丝束防护

将其直接用作预应力体外索,先压入PE套管内,再注入油脂形成整体。它自身的防护系统加不加套管都可使用,并且耐腐蚀性强。若加套管,充人灌浆则能形成多重防护。

参考文献:

[1] 蒋年强,钱益良.综述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 2010(33)

[2] 刘正刚.浅谈在路桥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相关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 2011(12)

篇3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们思考。

二、路桥沉降段软基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桥头引道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常见的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中,常用的处理路基的方法一般是粗粒料填筑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和加筋土法等。用这些方法处理的目的是降低路桥间的刚度变化,以及沉降差异,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性,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从实际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处理路桥沉降段路基的方法分析表明,搭板结构是桥头引道沉降段最常采用的方法。然而,采用搭板结构时,搭板经常断裂,依然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2、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按照标准要求,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台背填土处治。由于台背填土压实度受诸多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的用料、顺序、机械、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在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这也是造成路桥沉降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路基路面在长期的公里荷载,以及自然原因的作用下,形成土基的塑性变形,致使路桥之间出现差异沉降,影响路面的平整性。

3、桥头引道地基处治达不到要求

通过对市政道路产生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在软基路段一般产生桥头跳车发生的原因是地基沉降。而产生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施工图时,布置的地质钻孔过少,钻探深度达不到要求,从而未能发现软土地基,或者未能勘探明确软基存在的范围和深度,以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从而导致在处理桥头路堤软土地基时,没有采用合适的措施或者方法。另一方面,当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或者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不符合时,致使软基处治设计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也能致使桥头软土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再者,经过长期雨水的侵蚀,会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及其强度的降低,这也是一个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三、施工技术

1、搭板的设置

(1)搭板的设置方法

①路面的刚度与厚度会因车辆负荷而逐渐出现变化,施工作业因此出现较多障碍,在设置搭板过程中可以使其平行于路基面顶面,从而保证搭板顶面与桥面底层的标高一致。

②保持正常路段的路基顶面与搭板顶面两者的标高一致,使桥梁与路基间的过渡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也保持了桥台与搭板连接处的标高一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与原设计要求相比,路面与搭板连接端的实际标高值应更大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留出反向坡,以桥梁道路之间沉降差为依据,对坡度大小予以确定,此时应注意保证路面的纵断面应为平顺状态,进而对路基的沉降差进行确定,以此预留出反向坡。

(2)搭板与桥台的连接

①锚栓:搭板近台端应放置在桥台上,布设于台背和搭板间,一般应设置竖直锚栓和水平拉杆,从而保证搭板不会出现纵向的滑移进而引起桥头凹陷。22号钢筋为此类施工中普遍选用的材质,钢筋间距为75~80cm;应注意牛腿或者搭板会在锚栓竖直的情况下受到破坏,此时应保持水平拉杆方向与限制位移的方向保持一致,会收到良好效果。

②支座:在搭板的近台

端下方铺设油毡垫层,厚度为1一Zcm;应选用板式橡胶作为支座材料,间距应在80cm左右为宜,规格通常为15ommx15Ommx(21一38)mm。

③倒角:为避免搭板转动而使路面结构遭到损伤,可将近台端和牛腿上边缘制作成倒角。

④填缝用材:桥台与搭板连接处为填缝位置,在其中加人填缝材料可防止雨水侵人。较常用的填缝材料为油浸甘蔗板、沥青麻絮以及玻璃纤维类的材料等等。

(3)搭板与搭板顶层的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搭板的设置过程中,施工技术标准应同时满足行业要求和国家标准,基于此,才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坡度和平整度。

2、地基处理

应针对桥背软弱地基问题妥善处理,使桥头跳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应以不同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使原有承载力得到提高,地基的原有性能也有较大程度改善,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得以有效缩小,并且最大化地避免了错台现象的发生。在软土层地基具有较大厚度的情况下,高路堤修筑过程中在填人填充材料后,会出现软土地基向两侧挤动的现象,基桩所受压力进而变大,导致桥台出现水平位移或者转动。受此类现象的影响,伸缩缝与支座往往会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甚至会使桥面和桥台受到损伤。因此,用以回填的材料务必要减轻,同时增强地基刚性。

3、后台填筑

在桥梁引道出现的路堤沉降包括路基本体和路面上的压缩变形、地基沉降两种主要形式。通常对前者不予考虑是因为其不具有太大影响。而针对路堤沉降来说,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一般为填充材料质量以及材料本身。通常来说轻型的填充材料能够使地基沉降度有效降低,同时减小了压缩变形,填充材料被压实以后,压缩模量也得以有效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复荷载所导致的累积变形。总而言之,在施工中,对台背材料的选择和填筑方式一定要慎重。

四、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有效策略

第一,过渡段路基路面开挖、填筑以及压实作业。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开挖过程中,一般主要包括横向通道与纵向全宽两种掘进方式,同时也可以选择二者结合进行。路基填筑之前,应当先对开挖后的路床进行全面的清理,然后结合路基土层中的实际土质特点,分层检测与填筑,即分层平铺、混合填筑,并保证路基土层的实际厚度与坚实度。过渡段路基压实作业中,可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即填筑与压实操作交叉进行,保证均匀压实;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区域,应当适当地增大压实的力度,以保证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承载强度和稳定性。

第二,做好过渡段路基路面排水工作。对于过渡段而言,水是造成路基稳定性及其承载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当重视路基路面施工排水作业。过渡段路基路面排水设施通常采用的是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边沟和地表排水管等方式进行,同时还可以利用浆砌片石加固沟渠,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混凝土预制板块。

第三,对过渡段的路基加强维护。当路基修筑作业打破了原本地层的平衡状态时,路基就要承受由此而产生的荷载压力,因此对路基加强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对道路桥梁的坡面进行维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造成岩土风化剥落,维持与环境的协调。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方式方法就是石砌圬工防护法,它主要是针对不同路基坡面而采取的不同的护坡方式,路堤边坡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路堑边坡使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在路堑边坡中,对易风化破破裂的岩石边坡可使用喷射纤维混凝土或者高强塑料网格喷浆、锚杆挂铁丝网等保护策略,但因混凝土和石砌圬工防护坡造价高、缺乏耐久性,所以还是以草型护坡方法运用的更为广泛一些。第四,过渡段路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五、严格进行软基路堤沉降监测

通过沉降监测,能及时发现软基路堤的沉降率,提高软基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软基路堤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和侧向位移速率小于设计要求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填土速度,进行分级填筑路堤,避免填土前慢后快的现象发生。通过沉降监测,准确确定路面的施工时间。在软基路堤填筑高度达到设计标高的前提下,在路面重量预压过程中,必须加强软基路堤沉降监测,并且采用双标准,确定路面施工时间。在连续二到三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 6 mm。保证根据沉降曲线换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设计容许值。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保证市政道路路面的性能,避免桥头跳车现象,有利于车辆行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的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随着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一定会不断完善的。

参考文献

[1]肖启涛 亓建新 孙天生 路桥过渡段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

[2]王万文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控制对策分析 科技资讯 2010年

[3]刘菀茹 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分析及处理措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

篇4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手段 教学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代之以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工作过程顺序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传统学科教学体系进行解构,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重构。这不但符合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而且能够从职业的工作过程出发来设计课程的教材、内容、实训设施建设与实训环节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适度和够用的原则,排序上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能建立与工作任务过程相一致的流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单纯地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教书育人,而应该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思路、多种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自己旧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教学模式,了解新的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从而迅速具备和确立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能熟练的把多媒体课件带到我们的课堂中去,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直观教学,易于理解

在工作任务课程教学中,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或是学生很少见到的事物,只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典型任务课程《桥涵施工技术》的教学过程如果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解是难以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如能结合多媒体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给学生当堂演示,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繁琐的施工工序就会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当然,如能将理论知识深入施工现场就更有意义了。

二、形式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速度很快,老师利用多媒体可以省去板书的麻烦,这就可以为老师的课堂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老师的板书可以制成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根据需要展示给学生。而且速度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让停就停,让动就动,控制自如,完全由老师掌握,根据不同的需要老师还可以添加一些补充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面,由此就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使老师有较充足的时间完成好课堂教学。

对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而言,怎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及兴趣进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使当今的学生满足,通过多媒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及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并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大为提高。如在讲解《桥涵设计实务》时,其中桥涵水力水文部分有两种常见的水力现象―水跌和水跃时,通过采用多媒体现场播放三峡水库放水的全过程,不但使学生能亲眼目睹水跌和水跃,还能了解放水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即它可以包含丰富的资料和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工作任务课程《公路设计实务》中路基路面部分课时少,但教学内容多,压缩教学内容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才是当务之急。利用多媒体的大容量这一特点将丰富的媒体资料如文字、图形、卢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范围;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益,使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期限得到延长,以便更加充分的发挥整个市政道路桥梁的性能。

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特点

当前预应力施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并且预应力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是通过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构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此使混凝土构建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材和高强度混凝土,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并达到节约钢材、混凝土、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的目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够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更加经济、轻巧与美观,能够有效增加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寿命。

二.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1、在多跨连续梁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两种多跨连续梁,分别是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前者指的是跨中区的市政道路桥梁,后者指的是支座区域。如果梁的抗弯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无法与施工规定的要求所符合,那么施工人员就需要将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应用过来,如果跨中正弯曲的抗弯承载力无法与施工规范规定所符合,那么就需要将粘贴纤维加固措施给应用进来,虽然有着较为简单的施工操作流程,但是加纵筋锚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2、在受弯构件中应用。因为碳纤维有着较高的强度,并且有着较为简单的施工操作流程,因此,在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碳纤维片给应用过来。通常情况下,在加固之前,有初始内力存在于受弯构件的内部结构中,有压应变和拉应变存在于混凝土本身,因此,在压力的影响,就会升高混凝土自身的压应变,进而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力。

3、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加固施工的应用。为了促使市政道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得到改善,通常情况下,就需要将一些必要的加固措施应用到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也就是将补强措施应用到构件中,促使现有市政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恢复或者提升,延长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并且还需要将一定的卸载措施应用到市政道路桥梁构件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市政道路桥梁加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所具备的初始应变。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将一定的预应力施加到市政道路桥梁构件上,有拉应力产生于受压区域,当压应力形成于受拉区,就会有效减小构件的拉应变和压应变,即便构件的承载力达到了一定的限值,依然会增加应变,并且钢筋应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加固,这样就可以将加固钢筋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

三、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下料处理工艺应用。在结束张拉工序前,需要灌浆于锚垫板和钢管中,以便形成粘结段,促使预应力筋得到固定。此外,在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首先要对粘结段部位的钢绞线进行干净的清洗,并且去除PE层和油脂。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对粘结段的长度和位置进行控制,避免有错位问题出现于施工过程中,并且在穿束钢筋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绞线下垂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还需要将张拉伸长带来的影响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这样整个预应力筋两端的粘结段有着大致相等的粘结力。

2、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穿索工艺应用。要严格控制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长度,保证不小于150米,施工人员往往会通过墩顶导向槽以及以及跨中转向位置来进行穿索施工,但是要想在箱梁里面全部穿索12根钢绞线,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就会采用单根穿索的方法来穿索预应力筋,在穿索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整个市政道路桥梁范围内缠绕钢绞线,这样才可以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来进行预应力施工。在穿索工作开始前,需要分别编号施工所需的钢绞线、锚板孔以及密封盖小的孔,只有利用单束穿索的方法来穿索12根钢绞线,结合钢绞线的位置,将相应的限制措施给应用进来,避免有钢绞线缠绕问题的出现。

3、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压浆施工方法的应用。如果采用预应力技术来进行市政道路桥梁构件的施工,在固定体外索锚横梁过程中,将局部粘结的方法给应用进来,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来控制它的粘结度。通常情况下,要在保证压浆密实度符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控制粘结路段的粘结力,保证超过了施工设计规定的张力,只有这样,方可以与锚固施工规定的标准所符合。在市政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压浆施工,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按照一比一的模型试验之后方可以进行。一般完成了张拉施工之后的一天之内,需要开始压浆施工工序,并且,只有将手动压浆机应用过来,方可以对压浆的均匀稳定性和压浆的压力适度给有效控制,促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效果得到保证。

4、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采用了预应力技术,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来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并且在灌浆阶段,需要严格准确的计算灌浆量,避免孔道浆体的饱满程度不符合相关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管孔中流入异物,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堵塞或者渗漏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密封预应力的孔道接口位置以及孔道和孔端等多个位置,特别是一些下层孔道中有着较大长度的灌浆孔和排气孔,更是需要对它的牢固性充分重视。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损伤或者移位现象,在振捣的过程中,要避免振动棒接触到预应力孔道和锚具。通常情况下,要集中设置预应力孔道以及锚具,那么就存在着较大的施工难度,那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棒,附注采用人工插倒容易出现塑性沉陷裂缝的地方。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在道路工程市政道路桥梁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俞建辉等.浅谈路桥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

[2]张增辉.预应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市政技术,2011(1)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教师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道路桥梁工程 施工管理 要点总结

随着近年来国内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不断进步,一方面,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也推动了许多地区的发展、使百姓的日常活动比之前更便利;另一方面,因为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其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变得相对于其他的项目更加不容易。所以,就要求具备更完善、科学的技术控制体系以及更合理、多样的工作方针,加上工程建设中各级人员的配合与重视,以此来加强施工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强施工工作过程质量的管理力度。本文的作者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对当前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方案等作了详细地阐述。

1 目前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

1.1 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的艰巨性

由于中国是一个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拥有多种地形和地貌。我国经济近来的迅速飞跃,使得道路与桥梁建设也需要不断地实现飞跃,努力跟上当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经济的脚步。因不同地域的建筑物分布情况错综复杂、各不相同,加之地形地貌特点的显著差异,国内各地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难免会出现形形的状况,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也是由于之前对于此问题的经验不足,同时也没有能够进行妥善地处理和解决,才让更大的难题摆在了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面前,使其建设具有相当大的艰巨性。

1.2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人们深知,道路桥梁建设关乎每个区域之间在地区经济和社会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它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不断进步、革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下,其建设与管理必须做到更为严谨科学、更为灵活多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穿梭于国内各大城市和地区的施工建设中,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此外,施工管理渐趋制度化、规范化和模式化,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就是路面或者桥体缝隙的问题,还有如何处理道路路面底部与顶层之间夹层。按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本身的综合性、延展性和复杂性,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到更多的方面,不光要求资金到位;而且人员配备和技术支持也变得格外重要。

2 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2.1 更加科学缜密的施工管理制度

考虑到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设计失误等情况,加上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的道路桥梁工程,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工程事故。轻则会干扰工程的进度、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较为严重的则会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如若发生了施工故障,为避免更为惨重的毁损和伤亡,有关工程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正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样更能从基本上保障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所以说,要想真正地解决好、处理好施工故障、顺利开展、运行施工建设过程,就应及时制定譬如责任制、事故处理等有力的制度。

2.2 质量监管

我们应该事先了解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加强质量监控,并能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以确保问题的改正。再有,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不仅仅是对内部情况的监测,也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控制和监管,其中涵盖了施工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人员与方式、建筑施工材质等内容。最后,也是最需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的重视性和态度问题。有关人员理应认真负责、严谨以待,按时、按要求检测施工质量,汇总、解读并填写质检表所需的各类因素及相关数据,并由此推测施工单位该工程建设的质量状况,根据工程质量的印象因素、结合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

2.3 成本管理

因为施工企业中最主要的产品成本就是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项目成本,因此一般被当做工程单位的核算对象的都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是依靠高效、精确地计算得出。通常情况下,最短暂的工期、最低的费用、质量更高、更加安全可靠的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即施工管理的目标所在。由以上也可以明确一点:施工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成本管理。那么,如何更好地实行成本控制呢?

第一,依照工程的全部状况,准确地估计工程费用并进行投标;第二,工程前期应根据施工工程的有关记录,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择优选择建筑工程的最优方案,并及时、合理地编制预算;第三,工程建设中应当实行材料的定额支出计划,降低施工成本。工程完工之后,仔细对施工质量及发生成本费用进行检验。

2.4 进度监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进度目标是依据一定期限和标准对工期进行分解,而后检测、管理完工的状况。这种标准根据不同的间隔可以是年、季、月等,分解越具体、详细,时间间隔就会越短,就更容易兑现施工进度目标,工期也越不容易被延长,问题和错误就越能及时被化解。综上分析,更加有针对性、有计划、合理有效地制定不同时期内的进度控制目标,可以不断地带动整体进程的加快,也会保质保量地在规定期限之内完成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期交付工程,完成既定目标。

2.5 技术控制

努力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技术和水平,能够使工期缩短、施工质量改善、效率提升、费用减少。有关技术管理的相关流程和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施工单位有关工程项目拟定合同;(2)合同签订完毕后,由工程技术部门制定工程规划,并由总工程师进行审核;(3)组织核查后,上报工程项目监理进行审批。其中,总工程师应联合技术操作人员进行草图规划鉴定。审批的过程中要留意一些内容,例如:草图设计是不是脉络清晰、与工程项目是否存在一定的矛盾;鉴别一些流程繁杂的项目是否必须、可行;如何进行新技术的测试、试验等。还有,技术人员应对工程队进行例如图纸规划改动、详细的单个方案、施工技术引导等多项技术交底,以便让工程建设人员和施工队伍理解图纸的设计。对新的工程技术可以采取测试方法,其中包括:标准试验、验收试验、材料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另外,在工程现场建造实验室,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2.6 安全管理

若想要尽可能地防止施工故障、事故的出现,就应当端正态度,严谨负责地制定并坚决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求实创新,从全方位、多个角度出发,实行高效、合理的安全计划和相关防范策略;定期培训、检验工程施工队伍,使其主观上形成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必要之时,可以在施工现场贴牌警示,提醒有关人员戴好安全帽,或者做好其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关机构监督好每笔安全管理费用的支出,更有利于人员安全操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7 工程建设队伍水平、素质的增强

工程建设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是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建设中最主要的力量,同时也是达标的工程质量和减少施工故障的关键。每个施工人员都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业范围、权力与责任,道路桥梁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必须达标,切忌出现类似于有些工程单位由于周转资金上的不足,不严格依照管理方针行事,而是没有经过必要的流程就让一部分人无证上岗。所以说,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前加强对有关人员技术和素质的培训就变得尤其重要。总之,只有完善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各项要点环节,才能更好地保障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同时也是十分综合、复杂的、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较严格的工作项目,所以,我们要想做到施工质量的提升、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技术和素质全面提高等,就必须明确态度,并积极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和体系,认真负责、严谨踏实地执行规划并制定好的蓝图,高度重视每一项工作,才能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和管理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篇8

一、知识收获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谓突发猛进,发生了质的变化,各地的建设工程数量多,规模大,不仅缩短了人人之间的距离,更夯实了国家的基础实力,提高了群众出行、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用于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和一座座美丽的桥梁拔地而起,成绩显著;‘“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对于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道路与桥梁专业,该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通过为期年的学习,我系统的学习了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主要学习了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基础、水力与水文、公路建筑材料、工程地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道桥工程计量与计价、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道路建筑材料、公路勘测技术等课程,并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

二、学习收获

通过在学校的系统学习,我收获颇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收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约激励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上获得生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我的素质和自我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促进自我的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才能使自己掌握技术,实现自我内涵素质的提升,所以,要注重学习,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立足于社会,才能促进自己的快速发展和提升。总体来说,通过在学校的系统学习,使得自我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改变,自己更加明白世理、理性的认识社会,促进自己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方面的提升。

2、理论收获。在学校学习的这几年的时间里,我逐步对道路与桥梁专业相关理论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和收获,并通过对专业课程的认真学习,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建设行业。随着我国大建设、大发展,工程建设越来越成熟和规范,使我认识了行业发展的潜力很大,我暗暗下定决心,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发挥的游刃有余,实现自身价值。

3、技术收获。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技术方面也收获很多。在老师的教导下我认真进行各项实践,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逐步熟炼掌握,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目的。此外,由于很多学习任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因此,我的使用计算机的技术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运用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我要深深感谢我的母校。

三、在工作中的运用

目前,我在有限公司工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工地试验的各项检测性工作,在工作中,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并和同事们共同研究各种难题,在以往,没有系统性的学习前对于一些问题只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通过专业学习逐渐掌握其原理,现在对于一些工作中的问题,不仅知道其所然,更知道为何其所然。因此,通过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并上升为工作能力,成功运用到工作中,解决工作中难题和问题,这些让我觉得工作很开心,很有价值和成就感。

四、工作总结

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也给了我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但自己知道要想把工作做好,还要不断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总停留在以前的专业技术水平上,要经常观注行业动态,了解行业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满足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因此,除了熟练掌握现在专业知识,还要在行业领域里不断的提高和突破自己,不仅要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技术上也要做到自我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立于行业不败之地,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

五、下步的设想

下步学习主要方向是经常了解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如国家政策,大型工程项目,要多看,多想,多实践并且要常到书店买些本专业的书籍来读,使自己在专业理论上得到更高的提升,扩大知识面和视野。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撑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下步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我将积极加强专业和实践的结合力度。虽然在学校学习

篇9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在我国的交通运输过程中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道路桥梁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施工质量也朝着高标准、高等级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施工过程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据了最主要位置,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质量上的问题,从而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所以,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能够最有效的控制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1.1桥梁工程中的裂缝问题

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桥梁建设普遍都采用钢筋混泥土,但是在很多道路桥梁建设中都会出现混泥土开裂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倒塌,这种严重的裂缝问题已成为桥梁施工工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尤其在城市桥梁中广泛应用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经常会在腹板部位出现四五十度的轻重程度不一的斜裂纹。混泥土桥梁中存在的裂缝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桥梁建设者,是桥梁建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它牵连到混泥土的材料特性、构造特点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造成混泥土桥梁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属于以下两种:(1)混泥土覆盖不够严实。因为桥梁腹板内存在很多密集的预应力管道,在水泥浇注时,在密集的预应力管道附近容易造成水泥填充不够严实,容易出现蜂窝状缺陷甚至孔洞现象,这大大的降低了腹板处的承载强度。(2)施工过程有效预应力难以达到。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预应力管道放线不准确的现象,这容易造成预应力管道不够圆滑,并且在一些局部地方容易出现弯折的情况,造成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出现偏离误差,从而造成该处径向力的突变。并且,这种不平顺的预应力管道也很容易造成预应力束出现断丝滑丝现象。预应力的不足大大的降低了腹板的抗剪切能力,于是,腹板裂缝现象就很可能会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1.2桥梁工程中的蜂窝、孔洞现象

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种局部蜂窝甚至孔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可能造成桥梁塌陷。蜂窝及孔洞现象大大的降低了桥梁结构的严密性,这几乎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桥梁的结构强度,使得桥梁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标准比例进行混泥土的配比,施工工艺较差,并且不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正确施工,施工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遇到施工问题有的不上报甚至自行胡乱操作。(2)在混泥土按比例配备好后,进行振捣不规范,混搅不匀,使得某些部位结构不够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孔洞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容易沉到下方,混泥土浆泌干表面。(3)在混泥土模的加工上存在精度不足现象,且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周转次数过多现象,这容易造成局部变形甚至出现漏洞而导致密封不严而漏浆,从而导致骨料间隙漏浆甚至无浆,待浆凝固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1.3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的塌陷现象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的辅助设施一般较多,因此,会将雨水井设置在行车道路上,在行车道上还有可能设有检查井。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显得极为不易,这导致压实度检查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存在监管不严现象,这势必导致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这对公路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2.1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由始至终都充当着最主要的角色,施工应着力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要做到让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就不能只注重管理施工的过程,而应当注重对施工人员的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符合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好整个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应当注重对员工责任心的培养,只有员工具备了重视质量问题的责任心,才能在施工队伍中树立出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才能树立出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还应当要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让员工能够积极的进行劳动,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自主性。(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应当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及专业性考核,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资格认证且设立相应的资格薪资制度,激励施工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总之,要把握好施工的整体质量,就应当要做到既注重施工过程,又应当注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施工技巧等方面的综合培训,要在整个施工队伍中树立起以质量为重的施工精神,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人,执行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上,创造出让市民满意的品质工程,为人民造福。

2.2努力控制工程设计方面的质量

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当要努力的做好质量把关,以防在设计环节出现差错而造成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缺陷。在桥梁施工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把关环节,应当要积极的推广设计理念,从而为企业迎来质量方面的信誉,对一些高水平的工程,应该在设计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预算,以在设计环节上做好质量保证。同时设立设计工程奖惩制度,邀请知名的专业人士参与设计方案评分,评审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对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嘉奖。在施工图的审查上也应当要选择资历和设计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进行审查,以此全方位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2.3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系统

2.3.1设立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上,工程质量项目经理应当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谎报质量、胡乱作假、擅离职守等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施工纪律,且提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应当给予积极的奖励,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注意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2注重机械保养与维护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及维护,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施工机械需要专业的机械维护人员运用计算机进行维护及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还必须做到日常的跟踪监督工作,以防止机械临时故障得不到解决而影响到施工进程,检查要做到“一日三次”。

3结束语

城市道路与桥梁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及市容市貌的重要体现,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建设的形象,它能够给广大市民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同时,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也是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时刻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及发展状况。不可否认,在我国城市的道路与桥梁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及管理的日益完善,我国的道路及桥梁建设的质量问题会做得越来越好,这是广大市民所期待的,也是社会发展地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于德营.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篇10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控制;问题;可行性措施

一、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首要前提是施工管理,唯有施工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才能使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发展的更先进,更快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下几种管理问题会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出现。

1.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出现

这类现象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严密性,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可承受力减少。同时疏松结构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腐蚀,从而降低工程的耐久性。造成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等施工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1)施工时,施工队伍没有按照标准材料比进行材料配制,同时施工工艺很差,施工操作不能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常常出现随机施工调整;(2)进行混凝土浇筑后,不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振捣导致混凝土结构疏松,此时在撤膜后就容易出现蜂窝和麻面;(3)振捣面过多导致骨料下沉;(4)施工前对混凝土土模加工欠缺,使用次数多了之后土模发生局部变形或出现漏洞,导致接缝因不密封而漏浆,骨料因间隙无浆而在干硬后形成了疏松状蜂窝面。

2.雨水井、检查井等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陷

道路桥梁施工中包括很多辅助设施的施工,例如自行车道上会设有雨水井,行车道会设有排水干管和检查井。当这些辅助设施井背宽度过小时,与雨水井、检查井连接缝处的混凝土很难回填夯实。且由于施工中质量监控不严,这种容易出现故障的施工很容易导致质量问题。例如很多时候城市道路会因为雨水井和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而造成跳车现象。

二、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各因素简要分析

1.“人”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管理还是正常施工,至关重要的因素都是“人”。在施工中不但道路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受到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而且施工的管理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施工企业有必要定期进行对管理人员岗位教育及检查,从而提高人员的管理意识。

2.“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施工原材料以及半成品、成品和施工构配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施工管理的基础,如果连最基本的施工材料都不合格,那么就别谈施工水平达到标准。特别是在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整个工程的建设将会因为一种材料的问题而停滞。

3.“机械设备”因素

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对机械化程度要求较高,机械设备的质量高低、机械工效及稳定性等各方面都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实际施工时施工队伍需结合实际施工方案和具体施工建设来选择最佳施工设备,通过做好检修工作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时时满足施工需求。

4.“环境”因素

环境同样影响着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以及企业人文环境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来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三、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

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考虑到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做好日常工程监控工作来确保施工质量。结合目前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控。

1.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规划和护养

道路桥梁施工之前,工程设计部门应当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充分了解施工中牵涉到的各施工环节,从而完成施工图纸的最终设计。另外,为保证图纸设计的质量,相关人员还要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因图纸设计缺陷而给施工带来麻烦,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初步完成后,道路和桥梁的养护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的养护才能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期,从而提高道路桥梁带来的综合效益。

2.重视对施工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建设中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因此只要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各项先进技术能够被应用到施工中,同时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才能更好的施行。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施工队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责任和质量意识,同时还要确保将权责明确至每个人员身上,让整个施工建设过程都能有很好质量管控氛围。另外,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考核,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能够严格遵照施工规范和标准。

3.严格把关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严格把关施工材料的质量,所以在施工最初的采购环节中,采购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材料的规格和质量,保证所有材料都将能满足施工的最基础需求而且能达到施工的相关标准。因此在要选择有质量保证且有知名度的厂家,不能因为贪图便宜找那些不上档次的厂家。避免采购管理人员从中牟利,在材料采购完成后,还需对材料进行质检,查看采购材料的合格证、保单及其他证件是否都一样不落,只有保证材料质量才能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后的结构承载力和强度。

四、结语

由上述简析可见,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有很多影响因素,管理人员必需监控施工工程全程,而且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坚持“本身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操纵。保证施工各环节都能做到质量监控,全员参与的管理监控,从而使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凌淼忠.浅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华民居.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