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

篇1

“艺术概论”课程旨在培养掌握全面的艺术常识,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学生。“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系统掌握艺术学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自主查阅艺术设计类英文文献,以及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因为艺术学学科知识在不断发展,学生们个性多样,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需要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二、“艺术概论”双语教学实践

针对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毕业后,多从事视觉艺术类工作的特点,本校的“艺术概论”双语教学课程,选用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弗兰克(PatrickFrank)主编的《艺术形式:视觉艺术导论(Prebles'artforms:anintroductiontothevisualarts)》①作为英文教材,辅以李世葵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导论》作为中文教材[1]。经过两年的艺术概论双语教学实践,本校教师努力在传授艺术学知识和培养专业英语能力之间寻找结合点,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掌握艺术理论的同时,记住专业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式。1.培养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兴趣“艺术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如下几点,才能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理论学习的兴趣。(1)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传授丰富的知识。教师除了讲解以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摘要、图片、影片,等等。教师还可以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结合课外阅读材料,适度发挥和展开,来扩大学生视野。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教学,可以节省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教师将一些重要的艺术学知识点制作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学生通过看图片和文字说明,听英语解说,很容易就理解了艺术学理论知识,从而保证课堂信息量不会因为要花时间解说英语而减少[2]。(2)联系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让艺术学理论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例如,讲授“艺术的本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当代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与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所持的艺术本质观,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看法,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从而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式。(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让每位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艺术问题或者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讲解,教师组织同学们针对演讲内容进行讨论。又如,提出一些艺术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相互评价。这些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和教材的体验者,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2.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学生学习的行为。激发并且维持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方法。(1)目标激励法。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兴趣与信念。每一节课都告诉学生这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在首次给学生授课的时候,播放一些往届优秀学生学习“艺术概论”课程的英语演讲录像,告诉他们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也可以达到用专业英语流利发言和演讲的水平,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野心。(2)情境激励法。“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不是把知识强塞给学生,重点是在于引导、启迪和诱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对艺术学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结合教学内容,教师适当准备一些实物、照片、录像,并通过听说读写、提问、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营造出特定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英语交流气氛中。情景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学英语词汇的印象,获得用英语交流想法的成功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手段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所学的艺术知识,根据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编成有趣的英语故事,先让同学们阅读,再通过问答练习促进学生思考和记忆。或者让学生扮演成自己仰慕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先用汉语陈述其艺术流派的创作理念,最后用一句英语概括。或者由教师提出一个艺术学话题和正反观点,让学生组队自由辩论。另外,师生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艺术学专业英语角,等等。(3)赞美激励法。奖励是一种正强化,通过适当的表扬和肯定,来鼓励学生继续做某事和采取某种行为。奖励的手法多样,包括口头赞美、集体鼓掌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变得更有活力。学生渴望被赞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和赞扬用英文发言的学生,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有努力学习的动力[3]。举办一次“艺术学知识英语抢答竞赛”并给予奖励,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1)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可以精选一些知识点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先双语讲解一些容易理解的章节内容,诸如“艺术的社会功能”、“二战以后的现代绘画”,等等。并要求学生背诵常用的专业英文词组、语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收获后,再推进学习难一些的章节内容。(2)在教学方法上,先中英文混合授课,随着学生熟悉了艺术类英语词汇之后,再增加授课的英文内容,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进行“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前期,是教师采用英文课件、中文讲授的教学方法,对于较为浅显的内容,如“艺术的娱乐作用”等用英文教学,而重点和难点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典型”等用中文讲解。在课程的后期,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设计艺术的种类及其基础知识”等内容时,采用英文课件、英文讲授的教学方法。4.把英语贯穿到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要提前把课堂教学用语的电子文档发给学生,保证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听懂授课指令。让学生看图评论时说:“Lookatthepicturesandreviewit(看图并且评论之)”;当学生回答得不完善的时候说:“Notquite,cananyonehelphim(不止如此,哪位同学能帮帮他吗)”;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和颜悦色地说:“Itdoesn'tmatter.Ithinkyouwilldobetternexttime(没关系,下次你能答得更好)”;等等。教师要多用微笑和肯定的眼神,来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和讨论问题。每节课要给学生讲授20个艺术与设计类英文词汇;在讲解英语语法时,引导学生寻找英汉语种的异同点,把英语句子与相类似的汉语句子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表达规则与结构的相似之处,降低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每节课后布置一道英文作业题,要求用英语回答;教师在每个教学单元末为学生提供中、英文学习小结,方便学生对单元知识查漏补缺;试卷中英文考题占30分,英文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要求用英语写出答案。在考试前,教师将分散在课本各单元中的专业英语知识归纳起来,指导学生系统进行复习,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艺术学基础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多复习主要问题。同时,教师还应介绍考前复习的方法,并提供往届考题,以便学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考题的难易度。5.师生互动,及时反馈(1)营造师生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课堂氛围。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是由学生、教学资源、教师这三者构成的动态体系,通过人际沟通来传播信息、沟通情感、交流观点[4]。因此,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前提条件。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创造和谐气氛,引发师生互动。(2)提倡生生互动以及小组合作。同学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享、互动和竞争关系,能够提高效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相互监督和检查任务进展情况,分工合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和调查研究,相互讨论问题并寻找答案,以小组竞赛方式来巩固认知。通过分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小组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给出建议,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实施办法,使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能够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要做到勤上网上论坛,及时回复学生的帖子。学生在考后要提交学结,反思双语学习的内容、过程和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组织学生学结大会,有助于同学们通过积极的相互交流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安排。教师应该随时依据学生状况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后要认真、细致、及时地批改作业,同时有效地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系统、QQ班级群,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由于学生听英语比听中文要困难一些,因此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对教学会有很多建议。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全班座谈或者问卷调查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困惑,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备课,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形式。

三、结语

经过“艺术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能够自主获取英文专业知识和开拓国际视野,从而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艺术设计成果和发展动态,走在学科的前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认真准备教案、课件及参考资料,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设计双语教学授课方式,还要以平等的心态主动亲近学生,形成愉悦开放的互动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追问,主动探索艺术学前沿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包括运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努力学习,才能够实现艺术学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双丰收。

作者:李世葵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世葵.艺术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331. 

[2]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88-290.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项目实践

目前的艺术史论课程教学多沿用美术专业的内容和方法,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实际上只有少数专业学习理论的人士能读懂这些理论,高职学设计的学生本身文化基础不高,对这些理论敬而远之;而作为大多数设计师不会去钻研抽象的理论,但他们能很快能感觉到思潮的变化,并在设计中无意识地流露出这些理论的影响。因此以专业理论教学的方式去教高职设计专业的学生显然是行不通。如果我们的教学舍去烦杂的推理,结合设计实例来阐释理论,就能体会到理论对设计实践的指导意义。明确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艺术史论课程的特殊性及其与纯艺术专业(绘画,雕塑等)史论课程的区别、与本科的理论课程的差别,根据就业需要,逐渐修正教学目标。

《设计概论》是学习艺术设计理论的基础教材,为适应的教学计划,在章节的安排上共三大部分,基础理论、设计史和设计行业职业教育。在设计理论的部分。首先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明白设计不是形式和功能的简单叠加,设计是一种语言,在能够有效的使用这种语言之前,首先是理解、聆听和思考。设计史做关于设计类型或设计风格的历史背景介绍,结合图例讲解具体知识点,然后展示他们是如何运用在当今的设计中。行业职业教育希望能够使我们的同学认真思考自身所学专业和毕业后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我来这儿学习什么?我应该怎样学?为什么我要这样学习?我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以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怎样的联系?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认真规划,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自己心仪的未来职业、岗位需要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应该掌握的技能,形成自己的职业意识、技术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将来准备什么?、我应该怎样提升自己?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成为一位优秀的职业设计师。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的理想目标。同时介绍以历史上杰出设计师个人创意的行为,使同学们思索设计师的成功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可以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欠缺,通过实践教学,强化了理论学习的内容。实践学习的内容要和理论教学同步,切易于实施,课堂上,单一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可以就每一个课的知识点,进行课题上的项目实训,例如:1、采用合作学习方式2-4人小组,阅读以下文字,思考艺术设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工作内容,以组的形式讨论应该如何学习艺术设计学,并发言。四人小组要根据问题来进行阅读材料的分工,遇到教材没有直接显示的问题时,要进行积极的相互探讨,最后写出小结。2、“我的设计定义”,由教师下发设计定义参考,讲解“头脑风暴法” ,应用这种方法,在纸张上写出自己对艺术设计定义的看法,由一个同学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依次写下自己对艺术设计的理解。

课后,学生一般有大量的时间,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实践内容,与教学相结合,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1、在两周内,考察学校周围的户外广告设计,用相机拍下你认为好的和不好的,并分析他们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教师在课堂上选派几位代表上讲台表述。2、去离你家最近的商场或超市逛逛,选定一种商品,看看同类产品有几种不同品牌在货架上,?有名牌吗?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品牌?没有名气的你会买吗?如果不会,为什么?3、列举十种女性化妆品品牌,指明品牌所属企业名称。每个品牌的消费群体是哪些人?这些人有什么消费特征?4、列举十种运动服饰品牌,分析国产品牌与洋品牌各自的优、劣势。你周围的同学一般会选择那些品牌,他们选择的理由是什么?5、在你看来,艺术与设计有什么样的关系,你准备怎样对待绘画基础课?

一位从事设计的教育专家说:“现在很多半路出家从事设计事业成功的设计大师,说明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设计潜力,但是那些苦读数年始终徘徊不得其门而入的例子,说明没有找到打开设计之门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设计之道,道即方法,道即技能,得道与失道仅在观念之差,观念的形成在于悟性,悟性的培育在于观察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对于高职艺术学生来说,设计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点。高职学生在进行设计理论的学习时,要特别注重实际的设计实训。只有在设计过程中,面对实实在在的设计,面对特定的项目,面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去一步步实践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最终推断出一个有依据的设计结果,才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地掌握。设计理论的学习也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一门课的课堂学时是很少的,要是学生仅仅是在课堂学习的话,那肯定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对设计的学习应该主动出击,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全过程中,只有花时间、花精力才能产生知识的积累,才能完成课程的要求。

篇3

我不知道现代的学科系统是否也像电脑的界面一样,变幻无穷。有些评论家用“寓言的机器”描述寓言叙述的多向性,把玩着语义。不过,任何一个寓言的界面呈现,极易成为文本的想象游戏。当中世纪但丁的地狱之行进入现代电脑的编码程序中,其途径经过在线数据库,得到的却是一张神秘的魔法般的空间图像。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或曰道)的思考与论述。道,既是规律又是途径,涉及本质问题,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为题,必然进入哲学的发问与解答。故理论一词,往往追究本质,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探讨造型艺术自身构成的诸种要素及组合规律。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美术理论与美学最易接近,甚至被认为是美学的分支,似乎等同艺术哲学(英文ART就是指视觉的造型艺术,即我们所谓的“美术”)。当人们企图用“艺术哲学”这一学科概念代替“美术理论”时,是否表明他们就是站在哲学的立场研究造型艺术呢?

美学,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认识的科学”,(注:此为德国鲍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学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学科概念,词源来自希腊文αíσCησíS(感觉、知觉);1750年,又著附图一书。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学》,第二版)一书亦如是说("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鉴别的科学),至1757年第4版时,改称“美的科学”。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研究感性认识的规律。“美学”成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种学术意向——将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提升到科学层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将人们的感性判断纳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讨其所谓科学的规则是一种错误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验感性论”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统觉之先验统一”的原理,否认表象在经验直观中的必然联系,而认为“表象之相互关系,实由于直观综合中统觉之必然的统一”。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式译,商务书馆,1960年3月版,第105-106页。)但在20世纪初,康德的意见在东方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时“科学主义”正风靡东亚,尤其是日本和中国。日人以汉名“美学”对译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传入中国。(注:1907年10月创刊的《震旦学报》第1期“美学”栏目,刊载侯毅译的《近世美学》([日]高山林次郎著)。)时至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创办,即在高等部中国画和西洋画两科设置“美学及美术史”公共课程,美术史分设中国绘画史和西洋绘画史,“美学”课程实为美术史学概论,近似美术理论。(注:《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1919年5月。参见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页。)

若回溯中国美术理论的传统,始终未曾进入哲学内部,与其建立系统的联系(哲学或文学理论向美术理论渗透,是单向度的外部关系),更无“科学”一说。古代中国,具备理论形态的造型艺术,主要是画论与书论(雕塑业和建筑业,其理论多在技术规范,尽管亦有审美的文化的诸种意识贯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论体系)。古代中国的画论与书论自六朝后历代不断,前后相系,是专论,号称“画学”、“书学”,或“画论”、“书论”。以“理论”的性质而言,是密切联系创作实践的一种阐释体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体系。因为是阐释,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观念,四讲品位,史论评三者共为一个理论整体,且与创作实践形成辩证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的系统定位。

美术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学科概念,意味着“美术”研究将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但国人最初使用“美术学”,着眼点却在美术史学。1907年,国粹派的刊物《国粹学报》第26期“美术篇”栏目,发表刘师培的文章《古今画学变迁论》;第30-31期连载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未完稿);第31期还刊登刘师培《论美术援地区而论》一文。(注:参见《国粹学报》第26期(第2年第1号)、第30-31期(第3年第5-6号),上海国粹学报馆,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这是由传统“画学”、“书学”概念转向“美术学”概念之最早例证。刘师培所用“美术学”,就是美术史研究,或称美术史学。这是当时的风气,受西学影响,对各种对象的研究,均以“学”名冠之(含有科学的名义)。所以,刘师培的“美术学”概念,并不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理论整体提升到学科层面上,而仅仅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若认真考究,中国人“理论”的概念弹性很大,可指称某种学问或学说,也可指称某种学科或某一领域相对于实践的知识部分。中国古代的美术理论多归学理研究一类,与创作实践相关。所谓相关,一及创作实践,二级欣赏与批评实践,故其技法原理、创作观念及评判标准等,都在此列。究尽中国画学,古时品评议论及理法文章,均属“理论”。1937年,于安澜将中国古代绘画典籍分三,先后编辑出版《画论丛刊》、《画品丛刊》和《画史丛刊》,其“论”、专指“画法画理”,而欣赏与接受理论,则以“品第鉴别”之类单列。1942年,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将理法著作与品评著作一并收入。这是在现代学科意义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第一次系统的知识整理。

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建制的还是美术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美术史系),它基本沿用历史学的学科规范。美术理论因无学科建制,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学系、艺术系,或美术学院的理论教研室、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作为纯粹思辨形态的造型艺术理论,往往进入哲学或美学系统;而作为一般造型技艺理论或与本体形态相关的阐释理论,往往以课程的方式出现在专门的美术院校。1978年后,在专业美术院校和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科名称(简称“美术史论”),至此,美术理论才进入学科建设的门槛。

“美术历史与理论”正式改称“美术学”是1990年的事(这里无意将两者等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待讨论),而将“美术学”确定为“二级”或“三级”学科,则到了1992年(注: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会议决定,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改称“美术学”,并向全国正式颁布。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代码表》,“美术学”以二级学科的名义出现,包括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等下属三级学科,原“美术历史与理论”亦以“美术学(三级学科)名之,但内涵有变。)。二级学科的“美术学”,基本上包含原先术科的“美术”系列,从术科到学科,意味着增强学术含量,全面提升学术品质。原先依附创作实践的美术理论同样提升到“学科”层面,而且和美术史学合并成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二级学科的大系统内,美术理论和创作实践还是一个整体,只是更强调了美术的本体性研究和学科独立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促使技艺性学科在建制上不断完善。同时,作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概念的内涵上,绝不等同于刘师培时代的“美术学”(注:参见邓福星《关于美术学及其它》,《美术观察》1998年第1期,第55页。),在学术立场上,重新确立了中国美术理论“史论评”三位一体的传统。由此,美术理论亦开始以学科的名义真正进入学术系统,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其学科性质如何?学科规范何在?学术阈场如何界定?

如果说,美术理论进入艺术理论系统或美学系统,还有既成的规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术学”的新建系统,所有的一切必须重新链接,重新规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学科最明显的标识。在美术学院,除了美术史外,有关的理论课程为艺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均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共同课,这种状况几十年不变。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主要关注“概论”。早期的《美术概论》,有黄忏华的著述(1927年,参照日人及欧洲人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则搬用苏联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几本国人编写的《艺术概论》,特别是80年代初文化部组织编著的《艺术概论》,几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才编写出一本《美术概论》。一门学科,如果连“概论”的课程都不完备,还能说些什么?

概论者,一为基本原理的阐述,二是历论的通诠,三是基本范畴的解说,藉此进入历史文本研究。如果我们研究历代的美术理论,关注的不会是概论,而是时论。无论中西,真正能体现彼时彼地他者理论观和价值观的,不在概论而在时论。概论是总结,时论是现状研究,关注时下美术现象,以既定价值标准,审视与评判美术实践之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时论既是批评文本,又是历史文本,在历史片断中直接传达创作观念与审美意识。事实上,在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概论之寂寂与时论之煌煌,对比极为鲜明。无怪乎,中国文学理论史,常冠名以“中国文学批评中”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注:参见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版;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评,是西方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如文论、画论、乐论等)并不相符。理论不等于批评。若论中国的美术批评,与其说它接近理论,毋宁说它接近品鉴。中国古代的品鉴就是一种时论,是理论最直接的应用与表述,其方式可点评可议论,可指正可判断或褒贬、品第。

二、学科概念

常言,美术理论是一门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和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研究者必须将他对美术现象的感受与体察之经验转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将它整理成首尾一贯的合理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我国美术理论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贯的知识系统?

我们可以对美术理论进行整体描述,但总是模糊的。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要有相对固定的学术规范,在高校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实体,包括教材。中国的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且研究领域涣散,一直无法走上正常的学科建设轨道。如果检测近20年来我国所有美术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你能看到一个学科的外轮廓么?不可能。众多选题中,既有美学问题研究,也有形式本体问题研究、形态研究、批评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还有一些跨学科的边缘性的研究选题。我们什么时候能从边缘地带划出一道清晰的学科界限?或在学科内部建立一道学术底线?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性处理,即将现有的各种知识系统化,寻找各个知识系统(小系统,模式块)间的相互链接。链接的情况还得进一步处理,分析其知识导向与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学科图表上显示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各种关系。

不可否认,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历史学复杂,可是否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就造成美术理论研究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的意义就是将复杂的问题有序化。一个系统的学科会建立自身的研究基点,确立基本范畴,建构一系列的学科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再提倡美术本体研究,可为什么还是一再徘徊在学科边缘而无法进入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似乎学派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一学科都存在不同学派不同学说,但都不会影响其学科的整体规范,不会淡化以至解构学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时期如此。每一学科也都会出现新兴的交叉学科,都会模糊、淡化甚至重复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样也不会改变本学科艺术质。美术理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学科概念,却无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呢?因为历来中国美术理论就缺乏一个大的系统建构。

当我对自己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整理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所谓“美术理论”,都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宿,或者说缺乏一个系统网络接纳这些知识。追求系统知识,并非就是“唯科学主义”。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关系到人文学科(humanities)。显然,美术理论属于人文学科,研究重点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严及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个体性和审美价值观,是关于美术现象的整体价值评述。但是,美术理论也涉及到人与对象物,人或对象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统计与逻辑推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涉及到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的美术理论,几乎都是品评赏鉴,或者说都在某种价值预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理论评判(即“你能观察到什么,说明你拥有什么样的理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先于观察,有时则交替进行,先发现而后评价(不过是既定理论体系的补充、拓展与完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将现象定性定位,构成知识点,随后便发生转移。以价值观为基点的系统性理论建构,应有一个时间维度。但我们又无法辨别当一个系统理论出现时,是否标志着一个时期的开始抑或完结?譬如,我们该如何评价顾恺之的“形神论”与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是历史的决结,而谢赫是新时期的开端?我以为,无论何者,都只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未成体系。理论体系与时期并无绝对的必然的对应关系。一种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一个时期的实践状况,也可以跨越几个时期,而一个时期也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根据理论表述自身的性质决定体系的存在。文化系统比较好确认,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轴和区域空间的标定。美术也一样,作为人类造型的活动和现象,也从属于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研究这些活动和现象的美术理论,也必须成为一个自在的体系,并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在“美术学”、“美术理论”等学科概念上,中国和日本的学术界有着比较接近的看法。

可以对证以下两个文本: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的“美术理论”词条,总定义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后分两种含义:一是广义,泛指史、论、评三者:二是狭义,专指基础理论。以学科的概念论,当属狭义。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美术现象自身(包括创作、欣赏、作品和作者)、美术与社会外部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其任务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最后,串讲了中外美术理论的发展源流,比较两者间的形态和功用,结论:“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24页。)

(2)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其“美术学”词条言其概念相当于“艺术学”(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义。德文Kunst指造型艺术,日文无对应词,故以“美术学”相译。——“美术学泛称造型艺术的学问研究”,这是广义,其下属“体系美术学”和“美术史”两种。什么是“体系美术学”?“即研讨一般造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阐明造型艺术各领域的特征、界限、相互关系等”,且“关于美术史的原理论和方法论及风格论跟体系研究颇有直接联系”(注:[日]竹内敏雄,前引书,第197页。),最后,又特别说明“狭义上则除了美术史,专指体系研究”。

篇4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应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中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必须按照培养目标来思考,确定自身的教育重点,并安排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内容。

一、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一)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往往较其他高等舞蹈教育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本身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低。舞蹈表演没有激情、创意,怠学情况非常严重。

3.舞蹈专业学生文化功底薄弱,缺少文化自觉意识和其他专业修养,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缺少相关的人文素质。

(二)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主要为老师教、学生听的注入式、灌输式、家长式等方式,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缺乏启发式、对话研讨等方法。

2.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一定的意义上使学生丧失了个性。

3.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严重。校内实践性环节硬件设备不完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与社会接轨的教学环境。

4.对专业与文化之间长期存在着错位的认识,很多中职院校的舞蹈专业的相关课程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能轻文化,过分注重舞蹈的技能性,不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任务教学法的内涵及本质

任务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逐渐被引入我国各种级别、科目的学校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任务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动力、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把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学了就用”,是一种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又学到了知识,转变为以学定教的传统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使用任务教学法的范例

笔者通过不断探索以及与自身教学实践的结合,发现任务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就以《艺术概论》为例介绍如何使用任务教学法,提高中职院校舞蹈理论课教学效果。

《艺术概论》作为国内各级非义务教育阶段院校艺术专业具有普遍意义的必修课,它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关于艺术的本质、功能、构成、创作、消费、源流等基本理论,对艺术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艺术类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一味灌输,学生似懂非懂、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笔者于是便选用了任务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任务前

笔者在下一次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学生布置任务,根据下节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兴趣点来布置任务。如“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的教学,笔者让学生分成10组,并抽签决定本组的任务,具体就是分别讲授这五种学说的来龙去脉以及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任务中

在课程的准备阶段,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到了下堂课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中,由教师讲授开场白,并由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讲授,选到相同内容的两组学生还可以进行讨论,其他组的学生则可以对他们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肆意干涉学生的想法,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但同时也应当注意指导学生使其在表达过程中不要偏离主题。在讲解完成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三)任务后

任务完成后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评价方式应避免单一化,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激励、指导为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进步,对学生不同的结论应及时总结,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而不是轻易地否定,让有不同结果的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知识点,并加以拓展、运用。

篇5

[关键词] 主题训练 创意思维 摄影

根据高校美术学和艺术学专业的课程需要,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摄影基础课程,而在教学方向上也展开了一些争论,到底是以客观记录的纪实摄影为主还是纯艺术道路为主,没有结果。陕西地区部分高校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艺术学专业开设摄影课程,如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由于师资短缺以及适应高校教学的摄影教材匮乏,教学时间有限等问题,摄影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自主创作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和专业接触不紧密。

在大学艺术专业的教学中,摄影课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绘画工具之外更加写实的记录工具,解决摄影教学方向中纪实摄影和纯艺术道路的纷争。自2000年开始,有很多高校陆续开办起了摄影专业方向,系统地学习摄影理论,有别于非摄影专业教学中普及摄影知识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数码产品日益普及,传统相机淡出市场,持续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主题训练与创意思维开发的教学思路是解决目前困境的一种尝试。

通过一学期主题摄影和创意思维开发的摄影训练,效果颇为乐观。既能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点,还能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想拍什么,并解决如何拍的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摄影课开设的目的。因为,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摄影应该更能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潜力。

一、主题摄影的内容及训练方法

摄影是艺术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其拍摄范围包含很广,有新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微距摄影等。主题摄影又称专题摄影,用多幅照片和多个瞬间全方位来展示事物,客观表述大于主观理解。

1.要解决技术难题

对于只有书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应该注意实践拍摄时的现场指导。首先要用实际操作来化解和简化摄影理论。对于景深概念和白平衡在画面中增加的环境气氛,可反复练习;镜头焦距长短取决要拍摄对象的类型,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主题,更能取得效果的一致性,增加画面张力。

2.确定主题

主题摄影的题材包罗万象,如人文纪实、风景、静物、人像等,在课程的初级阶段,教师事先布置给学生确定一个拍摄主题,避免无目的拍摄。经过一个主题训练之后,安排学生自己寻找主题,既不选那些不好表现的事物,也不能过于浅显,所挑选的事物要有一些观赏价值,否则拍出的图片会很呆板。实践证明,主题摄影对学生的拍摄技巧很有帮助,通过训练能培养出一双敏锐的眼睛。第三个阶段则要引导学生在拍摄之前制订拍摄方案,共同讨论计划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当一个主题牵扯到多人合作时,良好的协调统筹非常重要,遇到困难可以共同解决,教师的职责就是帮他们完善画面。即便是相同的主题内容,作品中传达的感觉也会因审美差异有所不同。

3.运用逻辑思维

要运用逻辑思维,需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的内容为:每个思想的自身必须是统一的,不能用一种思想去顶替另一种思想,更不能混淆概念,必须保持思维的确定性。[1]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同一律应用最广,就是在照片中表达看法时态度始终要一致,当有新的想法时也不能顶替了前面的观点,否则会引起混乱。而在矛盾律中则是指画面设定的一组矛盾关系要对立。主题摄影就是要让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如果画面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将是一组苍白无力的主题创作。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时,还要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分析主题拍摄内容的可行性和可表现性及内在关联性。首先要有整体观,专题照片不力求每张完美,但必须做到组合成为整体的完美性。其次要使景具有多样性,拍摄内容有特写、近景、远景、全景的关照,兼顾影调关系和冷暖关系,以及拍摄角度的表达。

4.形象思维表达

摄影离不开形象思维,面对自然,人们经过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引起对某些现象的强烈感受,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加以舍取和加工,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后构成了摄影形象。[2]其最大特点是思维活动和具体形象结合,把自己体会的结果用形象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拍摄之前,先要求他们观察事物,然后根据个人得到的感受再去表达具体形象。教师分别给予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完成拍摄之后,根据需要进行补拍。例如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个主题,姚佳龙拍出了缠绵而又轻柔的幻觉。柳絮飘落的时节,思绪在细如青丝的柳条上放飞,翠嫩嫩的叶儿随风起舞,校园春天的气息得到表现;杨展则以激烈的运动场面表现校园的阳刚之美。

王继伟在构思《对话》中想要表现一种时空的概念,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方式。一次在画室里,偶然发现逆光下海盗石膏像似乎在和他说着什么,灵感即来,随即将石膏像搬到阳台上。夕阳西下,“海盗”和背景现代建筑形成对比,时空在这里凝结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野蛮与文明的对话、西方与东方的对话。

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们寻找自己的表述手法,在题材上力求大胆创新,不必考虑所拍题材是否能提供具体的形象,只要拍摄的主题形象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一个概念或是一种感受,大家在观图时,这个符号能否被读懂,表述方式和其效果是否能够产生共鸣。有感而发,有情则抒,充满对生活的思考能够使摄影进入一定境界;但是有些学生茫然中不知所措,拿起相机脑中一片空白,我说,这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表现吗?宋华的《城中“锈”气》很好地把握了这种状态,锈迹斑驳的铁门上抽象的图案让思维迅速飞翔。

创意思维训练

创意思维在摄影中决定着照片的艺术魅力,也是成功照片的起点。创意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方式。创意思维,通常是以一种多路思维的形式出现。是指拍摄者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被摄体,积累丰富的视觉信息,以便找到最佳的拍摄点,采用更多更新的拍摄方法和技巧。[3]这种拍摄方法是根据现有物进行发散思维,而不像主题摄影那样事先确定一个主题指导拍摄,这种封闭式的思维和观察干扰了想象的路径,所拍作品也会枯燥无味。

第一,要做到打破常规。创意思维中常用的如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等都可以拿来一用,特别是逆向思维。

一幅好的照片不仅是思想的表达,而且还有感情的迸发为之添彩,情感做催化剂的同时也是创作的不竭之源。情是最难表现的,创作手法上引进油画中的基调、版画的肌理、国画的墨色等他山之石,渐入佳境之后,能够感受到摄影艺术王国丰富多彩而包容睿智。

第二,思维训练。创意摄影最普遍的表达是抽象摄影,对于抽象思维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说成是抽象的,把物理特征明显的、容易被人感知的东西说成是具体的。[4]抽象艺术是原创的艺术,可以任意地用色彩、线条、构成、细节来布置艺术空间,可以在随意的涂抹中发现灵感和选择精华。[5]由于镜头的写实功能,很多学生困惑于实景而如何表达抽象画面。

最为抽象的物象莫过于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是否能够留下足迹,毕介青的《蚀》系列,找到了岁月斑痕,是古老苍凉、厚重之美。借助油画的基调将藏在内心深处那种感伤情怀抒发出来。解决了这个现实与抽象的问题。

综上所述,主题训练重现实场景的表现,创意思维开发重在主观意向,力图寻找思维深处的一个灵感。两者是相互对立的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在摄影创作时不再盲目,看待问题的深度也得到增强。同时,主题训练和创意思维开发的摄影教学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突出特质,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毅华.专题摄影概论.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08p52.

[2]徐枫.摄影手册(再修订本).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04,3.:667.

[3]刘遂海,蔡林.数码摄影技艺教程.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1:6.

[4]杨滟君,任戬.设计原理教程.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63.

篇6

一、艺术科研资料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艺术科研资料是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承载着艺术科研信息,也是艺术科研资源的重要储备形式,为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研究依据,在艺术科研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

(一)为艺术科研工作提供研究依据

艺术科研资料作为艺术科研信息资源和成果的载体,大量丰富的艺术科研资料为实际开展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研究依据,是强劲的源动力。以笔者所在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汇集各地方剧种剧目万余个,川剧传统剧目(含孤本、善本)数干个,戏曲照片万余张,音像资料数干张,先后出版了各种四川地方艺术研究著述及传统剧目汇编、选编约百余种,以及我院主办的全国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四川戏剧》以及报刊型资料《川剧与观众》,发表的大量艺术理论、艺术科研方面的文章,都是艺术科研工作的丰富资料源。

(二)对科研项目选题的确定具有引导和参考作用

通过对相关的艺术科研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加工和深化,可深层次地开发艺术科研资料的资源,掌握全面、系统、完整的信息,清楚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及时、正确地确定艺术研究的方向。例如,在川剧艺术科研工作中。有关川剧丑角舞台艺术一类的书籍已出版有5本,但至今还没有一本全面系统研究川丑艺术的专著,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专家承担的科研项目《川剧丑角艺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课题成功立项。将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第一部专门从川剧演出角度进行历史研究的著作《川剧演出史》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成功立项。这一课题对研究中国戏剧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将带动和促进区域剧种的研究。

(三)有力保障艺术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艺术科研工作中,需要大量的相关科研资料,这些资料支撑着艺术科研工作的良性运作。尤其是基础性科研项目如工具书、史学研究、志书编撰之类,需要大量的完整系统资料做支撑。四川省)lI剧艺术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大量属于学科建设、基础性、支柱性项目,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也是其他机构、个人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工具书的编写。离不开资料的大量运用。如现在正在编修的《四川省志•川剧志》《四川省志•文化艺术志》都是以广博厚实的资料为基础的。

(四)艺术科研工作更好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艺术科研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是不断创造出优秀的新成果,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艺术科研资料是艺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规范、科学、合理、现代的艺术科研资料储备与管理,才有助于推出优秀的艺术科研成果。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长期以艺术科研工作为中心、资料为基础、充分发挥本院艺术科研资源的优势,进行有特色的开创性研究,近20年来,先后推出了《川剧剧目辞典》《川剧表现手法通览》《川剧舞台美术》《川剧音乐概论》《川剧精华》《川剧绝活》《川剧艺术引论》《川剧剧目集成》《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等一系列艺术科研新成果,不仅给艺术科研者提供了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还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了解、认识和欣赏川剧艺术的基础,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有着重要得意义。

二、有效发挥资料在艺术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规范、合理、科学的艺术资料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是艺术科研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在艺术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艺术科研资料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谈几点建议:

(一)增强和创新资料服务意识

艺术资料管理部门作为艺术科研工作的服务机构,最本质的目的是为艺术科研工作服务。艺术资料管理人员不但要树立为艺术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还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对艺术科研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补充、更新。要找准艺术资料工作服务与艺术科研工作的最佳切合点,为艺术科研工作提供深层次的资料信息服务。如根据科研人员的需要编写各种资料信息参考、专题书目、专题综述以及各种资料目录、索引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使资源信息得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变原来的以资料服务为现在的以提供特色资料信息服务为主,为艺术科研工作的创新提供有力的资料信息支持。

(二)建立多元化的资料管理模式

针对内容复杂、种类繁多的艺术科研资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途径和技术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把资料室资料、艺术科研课题资料和艺术科研学术交流、学术会议、考察调查等活动形式的科研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在收藏、整理与利用的过程中,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不同类型,分别满足特定的需求,建立科学的艺术科研资料体系。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艺术科研资料的整体服务能力。同时,艺术科研资料管理在储存形式上也要多样性,既要有传统纸质载体形式,又要有硬盘、移动盘、光盘和网络等数字化的载体形式,确保艺术科研资料保存的全面与完整。

(三)完善资料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艺术资料管理工作做出具体的、科学的、详细的要求,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针对科研资料日常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要求定期对艺术科研资料进行日常性的惯例检查,及时发现艺术科研资料的霉变、虫蛀、受潮等问题;对科研工作中资料使用情况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跟踪制度。对各个阶段产生的信息要积极跟踪、登记、收集、整理和补充,要对资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登记、统计分析,便于有的放矢地工作;针对具有保密性的艺术科研资料。要建立完善的资料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外借或复制。

(四)改善资料管理的手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原始落后的手工操作管理手段远远无法满足当前迅猛增加的科技信息量,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完成科研资料管理工作是必然和必需的,把电脑、移动盘、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运用到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中,对艺术科研资料进行系统的、有序的管理和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从而实现艺术科研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这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速度,改善工作质量,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艺术科研工作的水平。

(五)加强艺术科研资料管理队伍的建设

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造力;大学生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中的一部分,然而它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催化剂作用。我们从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智力的开发、人生观的塑造、知识面拓广等几方面来剖析其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开发

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中,智力是举足轻重的一环。毕竟在同时间内,一般来说越是聪明的人越能更快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且对问题有很深入的思考,以至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提炼出更新鲜的观点和想法。艺术教育是开发后天智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应在美育方面补补课,因为艺术的美育功能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是另一种智力开发。

医学的研究表明:人脑的机能是深不可测的。人的思维智能仅开发利用了百分之十,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脑,其生理机制与功能是互补的关系。据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发现:人的右半脑功能属形象思维,具有音乐、绘画等各方面艺术的潜力;而左半脑功能则属抽象思维,具有逻辑分析等能力。所以,左右半脑均宜开发,使其较好地发挥互补作用。形象思维对打开思路,活跃思想很有好处。还有人认为潜伏与顿悟是创造科学灵感的两个关键阶层,而它们都主要靠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来实现的。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或艺术创作的过程都是一道复杂的工序,它必须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同步进行。因此有利于人的大脑的运用,思维能力的开发及灵敏度的锻炼,从而极大地促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古今中外学有所成者从艺术中获得启迪的不乏其人。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同时也是一个精通音律的音乐家;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是一位不错的小提琴手,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钱学森则坚信,“搞科学同样需要灵感”,而他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来的。这些名人往往能在享受美中受到启迪而产生灵感,激发创造与发明的欲望。

二、艺术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起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始终饱含感情,充满联想与想象。因此,艺术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和教育作用。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替代的。它在肯定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艺术还可把一些不正当的,对社会有害的东西当作丑的对象加以鞭挞、嘲讽,使丑的现象被人们形象尖锐的感觉,从而引起愤怒与厌恶,从本质上加以否定。因为艺术具有这样强烈的感染性,能直接激起人们的共鸣,抒发人们的爱憎,易于被接受,达到以情动人,寓教于乐的良好教育作用。而当一个人对于生活充满热情,对社会充满感恩时,他所表现出的所有状态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只有一颗健康心灵才会对周围的生活有更多感悟进而才能体现出对生活的创造力。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应在学习好各自必修课程之余,更好地接触和培养各自喜爱的艺术。大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体验物我同一的移情审美情趣,在对艺术学习和借鉴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锻炼积极进取的性格和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使自己的情操在艺术的真善、美中得到陶冶,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每一优秀艺术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崇高的精神,它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引起人们深思,让人们在欣赏、创作优秀作品过程中,获取意味深长的教益。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讲,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健康而积极的增长。当然,不同阶段与时代,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是有本质区别的。大学生在自觉接受艺术教育时,应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艺术实践,艺术欣赏,艺术创造,提高自身审美观,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热爱美好事物,塑造美好心灵。

三、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一个有利渠道

一个人的知识面直接取决于他面对任何问题时思维反映的深度和广度,而创造力的精髓正在于对于问题多方面的认识联想和思考,而且一个人要做到适应社会的发展、未来的挑战,并能有所建树,是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基础的。一个科学家,假如只知道自己搞的那一行,对其他事情一概不知,那么,他的思想怎么开阔呢?可以说,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去获取渊博的知识。它有助于启发和增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我们还是再谈谈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艺术创作过程,实质是艺术地认识生活并表现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艺术打动过程。它需要细致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富于联想与想象,经过千百度的艰难寻觅才会有暮然回首的重大发现。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拓展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就应积极培养良好的艺术欣赏与创作习惯。除不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面,高校是生产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应成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成为社会的创造力的源泉。就业是大学生的一件大事,他们将怎样面对五花八门的多彩世界呢?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外,雄厚的知识基础和非智力因素,广博的知识修养乃至美学修养的积淀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博学多方,有一技之长。特别是有文艺特长,热情开朗的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用人单位所看上的不外乎就是你潜在的创造才能。下面有几起这样的例子,其一:某用人单位到某高校要毕业生,对几位入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测试,请这几位同学唱《国歌》结果能准确无误地唱出国歌的仅一人,结局不言而喻。这不免让用人单位发出感叹;其二,某单位要毕业生,并欲送其出国留学。校方极为慎重地推荐了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然而该同学却因面试怯场而落选。恰巧这时,有另一位同学毛遂自荐主动找上门,较好地表达了自己渴望留学的急切心情,希望能给予她一个面试的机会。而这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演唱甜美的民歌,跳起优美的民族舞。结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赏识被破格录用。可见,创造性对大学生择业也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如今,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必须不断革新,更好地与先进科技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营造更完美的创造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学科知识点越趋向于交叉、渗透、融合,这对非艺术类课程也提出了主动接受艺术熏陶、充分挖掘自己艺木潜能,进一步拓展知识面的课题。科学家要学点艺术,艺术家要学点科学,科学家多懂一些艺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创造力,提高人生境界,从而成就更伟大的事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应渗透到各种教育中去,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应选派审美能力强、艺术涵养深的教师开设美学,艺术奖赏等选修课程,开展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等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的活动。同时多参加一些观摩演出,艺术讲座及沙龙等,这既能为大学生提供用武之地,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可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塑造自己的形象及气质。

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实施的始终都是贯穿于其智力的开发,知识的地拓展和人生观的塑造,多管齐下,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不是培养出只会完成任务的机器人,而是一群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独具创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高等建筑教育――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与创造力开发[M].2001.

2、布郎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赫佰.里佳,吕廷和.通过艺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篇8

关键词: 数字媒体设计 专业群 新增专业

引言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于2012年成功申报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其中原有专业为动漫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游戏美术设计三个专业,2013年我系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新媒体设计方向增设为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自此,新增的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成为原有三个专业的纽带,课程与师资均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新增专业概况

1.新增专业在专业群中的地位

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中原有专业动漫设计、游戏美术设计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相对来说是有些独立的,但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数字新媒体渐渐渗入传统的视觉艺术设计中,结合网页、视频、动画等手段,丰富了原有传统视觉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给企业及社会都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感受。在专业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2.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是面向数字媒体如网页网络媒体、电视影视传媒、数字界面UI媒介等行业,掌握媒体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从事数字界面、动态视觉、网页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以当今创意产业中的网络网页媒体、影视制作、电视媒体、互动传媒、电子出版、广告动画制作等新兴行业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在影视广告制作、网络网页设计、互动媒体灯多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着重强调数字化、虚拟现实、虚拟互动等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主要是指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

二、新增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情况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数字媒体正快速崛起,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桌面视窗等逐渐为公众所熟悉,数字新媒体的迅捷发展亦催热职场需求。随着手机媒体、网络电视台等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虽然学术界对于数字媒体的概念存在不同意见,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数字媒体行业人才需求紧缺

随着人们对数字媒体的消费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市场将从资源扩张变成价值扩大。因此,该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也正是因为这种前景,有很多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进入该行业,人才的紧缺也由之而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已是全球第一,数字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至3倍,不少企业都在快速加入数字新媒体行业,招聘的岗位主要有建筑动画影视后期,Flash网站开发、多媒体制作,网络媒体、网络广告前期创意设计,以及中高级后期合成师等。虽然目前手机媒体人才需求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但增长很快,其中技术开发类和市场推广类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另外,也有很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向新媒体行业发展。

摩根士丹利2008年的“中国传媒行业研究报告”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并且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以平均每年6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速只有百分之十几。

与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新媒体人才的状况却比较复杂、不容乐观。目前,中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数字媒体人才的短缺,更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传媒人才已成为今年职场上的“领军人物”。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但仍有相当多的传媒机构,尤其是新媒体运营企业还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数字媒体人才。专家预计,在未来的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

2.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有关专业开设

随着数字媒体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许多高校都推出相关专业,并以许多创新的教学方式迎合数字媒体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是当时全球范围都比较前卫的数字艺术学科,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有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等。

2000年初国内掀起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热潮,开始在本科院校,主要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一流艺术院校,接着,高职高专类院校也纷纷开设该专业,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满足社会和新兴产业的需要,加快培养输送大量数字媒体方面的人才到社会中,提高我院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3.开设专业需要和企业合作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对于数字媒体人才的培养与产业的结合不够密切,而且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指向也不是很明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挂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思想、知识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教授给他们应用性的技能,因为技术总是会落后的,何况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又是如此迅速。教学总是会滞后于发展的,教育也不是技能的对应,我们要教给他们的是怎样自发地进行学习,碰到新的东西后要有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专业要跟上社会需求,就必须在实验室、在企业、在真实的项目中,颠覆传统的理论,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培养学生,让学生紧跟业界最新发展的潮流,进行最前沿的研发工作,保持动态的成长。

三、新增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紧密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同时要以我院数字媒体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大致分为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

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主要开设: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设计概论和图形图像处理。这些课程在其他三个专业中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与教学方式都保持基本一致,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并为专业方向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充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有: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声音及音效制作、摄影摄像技术等,这些课程是延续专业群平台课程,同时又衔接专业核心课程的中间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能物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UI界面设计、网络FLASH动画、影视特效与后期编辑及制作等,这些课程是经过企业调研得出的专业领域岗位对应所需的专业核心技能,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问题的综合职业核心能力,除了课时设置的时间相对来说较长,企业中的项目能够进入课程中安排实训,以达到企业所需标准。

除了这些课程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拓展课程,顾名思义,这部分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其专业之外的相关艺术类课程,主要有:三维设计基础、插画设计、陶艺设计等。

从以上安排的课程中可以看出,该专业的课程与专业群中另外三个专业(动漫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的课程有交叉,这样能够更好地综合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有助于专业群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使得该专业能够弥补原有专业的局限性,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专业,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培养适应专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道路,与企业接轨,以项目引领设计课程教学,用全新的理念和实践促进该专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艳会,郝俊寿.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福建电脑,2012(10).

[2]苗苹.新媒体与数字媒体专业产学一体化的多维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2(21).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013SJB7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制” 探索与实践

文化创意产值的增速是传统服务业的近两倍,是传统制造业的4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比如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要求。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了社会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行业占有文化创意产业很大份额,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巨大产业,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使得相关的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蹿升,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与行业密切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研究及实训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关系着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是否能适应岗位职业的新需求和新变化。

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领域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国民对设计形式的需求扩大,艺术设计专业人员也在增加,艺术设计类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艺术设计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观念上与方法上的差距,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对于以工学结合为主的艺术设计应用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澳大利亚、德国等都已相当成熟,在国内尚处在摸索研究阶段。我们应在这方面着力探索,以期规模化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起效的方式。

一、基于任务引领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发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处在摸索研究阶段。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将艺术教育同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发和拓展“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途径。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艺术设计专业的不同方向划分为诸多个工作室(如网络艺术设计工作室、室外景观设计工作室、室内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各个工作室以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具有融合性、可选择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这种“工艺作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的教学特点,以各个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平台。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实行教学内容模块与项目任务模块相结合的形式,教学项目模块的设置要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原则。项目与课程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一项一课”“一项多课”和“多项一课”等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都要以课程体系的螺旋线为纲,以螺旋环为循环单元,充分体现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由于课时和学分等客观情况,螺旋环仅靠各门课程实现覆盖一个制作流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课程内容知识点就要承担连接“环”上的能力断裂带,保证能力结构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完成相对完整的制作流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到工作结构的转变。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为了更好发挥教师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中的作用,我们实行工作室小组制。由不同职称、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工作室小组,形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创作实践,教师各尽其能、各显所长,不但弥补了单个教师往往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都精通的局限,又优化了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动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我们把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并实施课程学分标准化。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岗位实训”的培养周期安排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按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按专业方向强化定向培养;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性环节不少于一定比例。探索“3+1”的培养模式,最后一年的教学安排尽量与实际应用接轨。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

二、基于设计制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

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必须按设计行业企业对设计类人才规格的需求构建。以设计制作流程为导向,以设计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构建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开发建设课程模块。构筑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有机结合的新型立体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堂与课外的界线、学校与社会的界线、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界线,进而将这些界线模糊化,通过“课堂——实验室——工作室——校内实习单位——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的环节,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依据设计企业(行业)设计制作流程的特点与实际,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课程体系一旦构建,就要对课程进行建制。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是以动画制作流程为逻辑起点。总体思路为一个“解构”和“重构”过程;从制作流程开始,然后回归到设计流程。具体路径为:首先,解构制作流程。深入动画企业广泛调研艺术设计制作流程,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归纳梳理出内部逻辑构架;其次,升华设计流程。对归纳出的构架进行理论升华与重整,形成课程体系结构框架;最后,重构设计流程。依据课程体系框架,按照课程点布局,用项目内容建构不同学习阶段的三个艺术设计制作子流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三个子流程共同演绎成为一个总设计流程所需的能力体系,最终形成立体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设计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不管是理论课的考试、考查,实践课的结业考核,还是大型作业、社会实践及毕业设计,均提出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双重要求。在考核内容中,既要有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又要有技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环节要求论文与作品有机统一、缺一不可,这就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修订完成相对稳定的适应学年学分制要求的培养方案,在重视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养成、训练的基础上,注重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培养。该方案集中体现了“双系列、多模块”的特点。即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双系列交叉配置;以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构建基础模块,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相同学分的多个方向模块,由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

三、“工作室制”模式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操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增加现有实践实训基地接收顶岗训练学生的数量,细化顶岗实习方案等。同时积极与本地优秀的艺术设计企业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运行管理要尽力做好实践实习基地的训练管理,实习方面、经费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为“工作室制”工学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与制度保障。

实践实习基地运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而非以学科发展为本位,这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而非孤立无援,空穴来风;通过基地实践实习可以立体式、多循环地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螺旋式的培养,而非单线式培养,该方式以真情实境的项目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非以知识理论灌输为主。做好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工作人员的管控工作,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以确保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实践实习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另外,通过面向企业提供项目化技能培训、合作教育与技术服务等途径,提高深度、扩大层面,形成校外实践实习管理与基地运行长效机制,充分满足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工作室制”运行管理。艺术和技术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没有想象力的教育培养的是工匠,而没有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的是纸上谈兵的书生,“拿作品说话”是新型传媒艺术人才的重要成才理念,它用能不能将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用于作品创作之中,并创作出优秀作品作为学生是否成才、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从而倡导以作品来反映教学效果。“拿作品说话”不但促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训练了艺术创意思维和作品制作水平,树立了牢固的实践意识并沉淀出过硬的能力,检验了学习效果。工作室以外的学生,在修完该工作室所开设的两门以上同类型专业课程的最高级且考试成绩平均达到 80 分以上者,也可选择该工作室作为毕业设计的教学站点。

四、服务机制的构建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和先进实训设备的资源优势,艺术设计类专业将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技术咨询、资格认证等各种社会服务,切实发挥专业的辐射功能。

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艺术设计专业将构建企业服务公共平台,面向行业企业提供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培训和技术服务,同时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

提供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服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中心,建成后的中心将提供广告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电脑软件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会展设计师等工种的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资质鉴定项目等服务;同时,继续保持100%“双证书”率的目标,并带动浙江省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相关院校与地区提供对口支援。艺术设计类专业将通过对口支援、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院校与中小企业。

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进行对口支援。3年内,从本专业选派骨干教师到对口学校进行短期支援,帮助这些学校进行网络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项目,并提供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援助。同时,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推广到这些院校。

加强与区域内高等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口招生、教学合作、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帮助提升中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为周边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为学校周边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资质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将本区域的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到周边地区。

(注:本文为重庆邮电大学“动画专业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动画概论》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