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生态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生态学理论

篇1

引言

旅游业一直被视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钢性需求。但是,以雾霾为首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为居民出游蒙上了一层阴影,生态旅游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景观生态学作为在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综合了多学科的核心理论,注重景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维持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稳定之间的平衡,可以为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理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异质性,是以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整合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景观的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三部分,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块状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旅馆、停车场、演艺厅等。廊道是指对与两侧的斑块环境明显不同,对斑块具有阻隔或者通道意义的线性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河流、栈道、车辆通道等。基质是指斑块镶嵌在内的人文或自然环境背景的面状结构,在旅游中一般指的是旅游景区的类型,例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旅游景区规划的必要性

满足人们生态旅游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单元楼中的铁门疏远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逃离冷冰冰的钢铁城市获得身心放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态旅游成为了多数游客的首选。

突出景区的视觉美。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可以充分考虑景区视觉美对人的影响,针对景区规划对美学的影响效果,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做出预测,选取最优规划方案,实现构思与构图、对景与借景、隔景与障景、渗透与延伸、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等方面的完美结合,促进景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景区的视觉美。

有利于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旅游功能,结合景区的植被、地貌、水文特征,将景区分为生态重点保护区、游客密集游憩区、游客限制游览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对每个功能区位进行主题的设计,增强景区吸引力,也有利于游客的分流,提高景区环境承载力。

增强景区的防灾效应。由于大多数景区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形复杂多变,景观生态学理论综合考虑生态敏感区域,合理分布植物的种植种类和数目,防止水土流失、预防山体灾害,尤其防止坡地植被遭受雨水侵蚀后,造成滑坡落石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景区规划的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景区规划者站在景区整体规划的高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分析景区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景区的每个元素的构成和分部进行综合考虑,实现景区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多样性原则。景区规划要保持景区元素构成和功能的多样性,种类多样的元素更能体现景区的异质性,突出景区的美学效果,构建不同功能和主题的旅游分区。同时,景区元素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强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对于游客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实现内部的生态净化,增强生态恢复力,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最后,景区构成的多样性有助于开发更多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综合效益原则。景区开发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坚定景区规划开发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是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之上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暴利,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旅游景区规划方法

“斑块”层面的规划。首先,斑块层面的规划要考虑环境的通融性,将打造的人文景点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美化自然风光的过程中要注意景区整体风格的一致性,所有规划要符合景区的主格调,切忌过度的商业气息和人为建筑影响景区的整体美观。其次,对斑块要进行功能划分,按照斑块内的元素构成可以分为植物景观斑块、地质景观斑块、气象景观斑块和人文景观斑块等。再次,斑块的大小和数目要搭配得当,以大中斑块最为景区的核心景点,小斑块发挥自身的特色来作为大斑块的补充,保持景区的多样性。最后,斑块的设计要尽量紧凑,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斑块内部生态平衡的维护。

“廊道”层面的规划。对于“天然廊道”,例如河流、山体等将斑块隔开,应尽量保持廊道的原貌,在微观进行一定程度的修a即可。对于人为建设廊道,要考虑廊道的宽度、长度和形状,便于斑块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物种之间的整体生存能力。同时,要尽量将景区内的廊道系统建设成“网”状,提高斑块的通达度。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00-03

生态旅游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兴起的。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时代背景下,探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具有地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1]。它符合近年来在游客中十分盛行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态,是国内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研究,建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意义重大。

1.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1.1 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生态旅游系统

生态旅游指的是在生态学理论原则指导下,以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取向,以各类自然保护区(含公园)为主要观赏游览对象,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又能较好地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和保护的一种旅游活动[2]。

生态旅游是旅游主体和客体双方寻求的目标,是旅游的最高层次。要求游客和管理者不仅从旅游资源中得到精神和物质享受,更主要是精神给予。

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核是生态,强调人(旅游资源管理者和旅客)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作用,即生态制约、生态平衡和生态反馈,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生态旅游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3](见图1)。

1.2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模式,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主要的生态学理论有人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这些基础理论以及它们的指导作用概括如下(见表1)。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以及创新发展新思路探讨

2.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

生态旅游是基于人与旅游资源关系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旅游,其基本特点是倡导生态、利用生态、保护生态、依赖生态等等,并贯穿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当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与资源为取向,以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功能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项目两个实体型态[4]。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于其如下内在要求之上:

(1)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

(2)把生态学原理渗透到旅游服务全程之中,实现旅游资源生态保护和游客的生态享受,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3)以旅游为媒介开展生态教育,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4)加强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生态重构,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良性循环。

2.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将地区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组织、协调、管理中的职能,统筹协调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使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要素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与地区自然、人文等因素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现实地形成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产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管理科学化,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要实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发展要求,关键是要以生态旅游的科学观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制定新的发展措施来推动。

3.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甘孜州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是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自1988年全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以来,全州旅游发展较快。围绕建设“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大海螺沟冰川森林旅游区、“中国情歌城”和“古碉・藏寨・美人谷”旅游区、稻城亚丁香格里拉自然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德格为中心的康巴文化旅游区作为重点突破口来辐射全州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构筑了“自然生态―康巴文化风情旅游环线”、“康巴文化旅游环线”、“香格里拉旅游精品环线”三大环线。

3.2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甘孜州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调查中发现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如在观念、规划、体制、资金、环保等方面的系列问题。

一是观念滞后。表现为:对旅游产业化开发与运作思考不够,缺乏深层次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认识不深等。

二是缺乏用战略眼光来统筹全局,规划滞后,出现了开发的盲目性和低层次性,缺乏一个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总规”和切实可行的“详规”。

三是对人文资源重视不够。旅游开发停留在自发、简单、重复开发的低水平状态。

四是总体布局及功能缺乏明确的定位,更谈不上提高品位和档次。

五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旅游食、住、行无保证,游、购、娱无方向。

六是投入不足,难以启动。

七是存在旅游条件较好的景区宣传力度不够,而条件较差的却过分宣传的促销失衡状态。

4.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思路与基本措施

4.1推动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思路

总的思路应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资源协调开发为核心,推动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确定内涵丰富的“大生态旅游”发展观。

结合甘孜州实际,生态旅游产业要以甘孜州独特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产业形成的基础。甘孜州丰富而神奇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在区内的聚集和组合,为产业和产品的多层次开发提供了区域基础。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资源的空间结构和区位聚合,不但是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的比较优势,也是产业市场化推进及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形成因素。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发展中,将生态旅游的自然与文化因素整合在生态旅游产业的各环节,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甘孜――中国西部自然生态与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川甘孜州生态旅游作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核心区的建设,形成康巴文化、民族风情、生态考察、观光、科研、环保、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大生态旅游。实施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需要延伸视野和拓展思维,正确认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障碍,把握甘孜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实施重点环节。

4.2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探讨

4.2.1 以名牌和精品开发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级化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产业的开发体制和发展模式上,还受到传统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制约,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各主要旅游地产品开发雷同,档次低,存在“有品无牌”的现象。要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名牌优势产品,避免盲目地相互模仿、复制。

4.2.2 建立和创新甘孜生态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推动和战略,政府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中的职能要正确定位,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直接管理微观资源配置转向间接调控上。相应的要构架起生态旅游权威的决策管理机构,协调处理甘孜州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可成立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由主管旅游的副州长任主任,计委、旅游文化、交通、国土、林业、环保、工商等部门参加。通过管理机构的领导,规范市场和投资、开发行为、经营行为、规划的编制实施,形成民族地区有特色和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管理新体制。

4.2.3 推动生态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甘孜州生态旅游开发、经营。

在民族地区要从实际出发,深化体制改革。要选择有条件的景区和项目,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经济建设规划,探索生态旅游投资与建设新思路。在坚持旅游资源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使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法律规定的属于集体所有的适合开发生态旅游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可以拍卖土地使用权。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投资者要有选择和规范,要求企业行为要符合政府法规和生态规划以及公众利益,特别是要坚决遏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4.2.4配合生态旅游开发,甘孜州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管理、监控、约束新机制。

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实施开发。坚持对甘孜州各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分类指导,甘孜州区域差异明显,要多种开发形式、多种经营模式展开,防止一刀切,可以有严格的高层次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也可以有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景区,也有复合开发模式景区。可以有独资经营、股权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体制应多元化。

4.2.5生态旅游开发要形成甘孜州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

大力拓展资本市场,配合生态旅游产业化开发,形成投资市场化为主的新机制,政府、企业、银行企业集团、社会(海内外投资者)都是甘孜州生态旅游投资的重要主体。制定政策保护其合法收益,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可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发行生态旅游彩票(债券),征收生态资源利用的特殊税种等。

甘孜州面积大,海拔高,生态旅游开发空间距离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都很高,要坚持综合开发,形成产业联动。当前不宜全面出击,改变“点子开发工程”,应依托城镇和交通干线,市场网络的有序推进,选择重点,要按规划有序推进和促进产业关联。

4.2.6甘孜州旅游业发展要加大营销和提高服务水平,价格策略和政策要符合实际。

结合甘孜州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各区域实际,可选择不同价格策略:一是生态旅游项目分解,单项定价;二是按季节差别定价;三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殊定价;四是针对游客不同差别定价;五是特殊旅游特殊定价;六是项目组合定价。在营销上,可采取全员营销方式,在促销上应加强甘孜州整体市场促销。

4.2.7生态旅游要以富民为导向,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

要让甘孜州的当地居民进入生态旅游发展过程和参与到产业化、市场化中,提高就业能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对进入甘孜州投资的企业,应有选择和要求,企业投资不但要有资金、项目、建设内容,而且,要能直接地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二是企业要加大对当地居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对此,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给企业以特殊优惠政策;三是鼓励企业和投资者投资和开发甘孜州的公共产品,进入交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甘孜州旅游文化的发展。

4.2.8 围绕重点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组建企业集团,推动旅游市场主体发育。

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以企业为市场主体,拓展融资渠道。生态旅游开发要区分竞争性、公益性项目。对于竞争性项目,资源开发、景区开发、市场开发等企业是主要投资者。甘孜州旅游产业化若没有企业主体的培育是不行的,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推动当地企业和区外企业跨区域地组建1―2个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实现资产重组和规模经营。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区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可以股份制形式与区外企业联合,有条件时可以争取为上市公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是重要投资主体,要争取上级财政投资于交通、通讯等,但也要从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区外企业、外商进入,投资兴办基础项目,并保证其利益。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苏维词等.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87-90.

[3]韩艳洁.生态旅游基本理论与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2):60-64.

[4]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9,(2):51-55.

篇3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6-03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1],在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许多高等院校中“景观生态学”已成为相关本科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不同的高校专业设置中,“景观生态学”所处的学科地位不同,由于景观生态学学科交叉性和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其可出现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的不同体现了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而教学中也往往出现由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新内容缺乏衔接,使目标课程设置呈现跳跃性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景观生态学”是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设置始于2013年秋季,以选修课形式被学生所接受,2015年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到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此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专业认识局限于传统生态学中由生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地理视角,在面对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原理及景观结构与过程研究时表现出一定理解难度。如何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景观生态学”教学任务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概念的产生来自于两个科学概念的结合,一个为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为传统生物学上的生态。一般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发展到生态学领域,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2]。按照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找出景观生态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分别为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3]。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由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景观和区域, 其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反映出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由微观走向宏观的趋势,并最终用以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从其理论发展及学科价值上分析“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交叉;与农学、林学及环境学交叉;与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交叉;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管理学、旅游学等交叉[4]。一言以概之,“景观生态学”在不同类型大专院校中的设置涵盖了与其基础理论有关的各个学科。同时其广泛性也暴露了在课程设置中的缺陷,如基于追求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并满足部分学生对基础理论应用性的要求,机械性的将“景观生态学”课程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忽视了该学科与同专业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性,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失平衡,导致学习热情降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地理学思维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与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同一性,而景观生态学是二者同一性的直接体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圈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该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关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在进行地表过程分析、人―地关系分析的同时,还注重各种生态过程的模拟评价。从系统论范畴讲,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圈中一个系统及其周围的生物的以及非生物的物质所组成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需要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属于地理圈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信息与技术系统也纳入到生物圈研究中,从而表现出生物圈与地理圈的融合。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 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5]。地理学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科学,从该角度讲生态学本身是地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当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经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至整个生物圈,其中一些宏观领域的研究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景观生态学是将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度融合,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研究大中尺度范畴问题的生态学,因此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其区别表现为传统生态学是以生物为中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景观生态学则强调以无机环境为基础, 以生物为中心, 以人类为主导, 正确处理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并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与规划。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它首先是一个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实体,并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其组成内容和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景观生态学坚持了自然环境这一整体的概念,秉承系统论和等级理论的原则,使各个地理要素得以综合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空间异质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无一不体现了地理学的广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此外,景观的研究尺度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尺度变化的同时生态学的格局和过程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群落生态学部分的演替顶级理论中包括有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但如果考虑到尺度问题就会发现单元顶级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6]。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研究层次生态规律的尺度转换,即尺度推绎。尺度分析中涉及的粒度、幅度、范围等概念也无一不是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生态学中没有体现。

不仅在学科基础层面,地理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还表现在地理学的新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同时制约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从诞生到现在已逾70年,其研究内容从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计算、景观演变特征的追踪描述,逐渐深入到对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意义的探索,同时注重尺度效应的研究,并进一步向景观的生态服务延伸[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此时,新的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纷纷涌出,如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斑块顺坡连通度指数等。众多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离不开定量地理学的分析方法,而在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对象数据的连续获取以及区域格局的对比分析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空间景观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8],应用更加广泛,为景观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管理评价提供了研究依据。

因此,在以人类行为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地理学思维是理解和解决景观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定地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会为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提供更宏观、更理性的视野。

三、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的障碍

在众多学科交叉类型中,景观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在具体学科体系中表现为在传统生态学框架中机械性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一定的分子、植物学、动物学知识积累有利于向生态学及不同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但离开地理学简单地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区域概念和大尺度的空间思维的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景观生态学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

1.人类活动是导致景观变异与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地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但传统生态学在认识不同生态过程关系中,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主导性,对人类行为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再塑造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对教材中的内容只进行机械性理解,缺少发散思维。

2.地理学强调生态系统格局对地域的依赖性。地球各圈层中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内部的景观要素形态、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动态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景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是综合的,表现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理论。这一点在传统生态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对景观多样性的理解应用。

3.景观格局与过程是动态性。传统生态学只重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忽视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不能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发展和景观格局演替动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生态平衡中未曾重视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实现。景观的时间演变是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双重作用结果,地理学中对区域历史过程的研究为景观生态过程的动态性拓宽了研究视角,并为景观的现状分析和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景观分析的基础。景观要素结构、镶嵌性格局、景观变化动态模拟等过程,无一不是运用了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此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等环节,该方面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理论的实践,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提升。

四、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

鉴于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各院校景观生态学设置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师范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其主要目的为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最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全局的视角看待景观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基础,增强地理学科认同

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限制了理工科本科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因此从意识上提升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是形成地理学思维的首要任务。综合探究式及引发式学习,克服惰性心理,从问题着手,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形成地理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认识,自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参与到“景观生态学”的学习讨论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契合本科生的理解水平

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9]。首先要选择适合本科生接受范围的教材,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规划,选择教学侧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识。其次,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分析教学的层次性,依次展开教学,对重难点辅以实践教学,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缺陷影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足,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生态问题多尺度分析能力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内部及外部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内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地理学基本原理,重视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等,突出人文关怀,在景观动态研究及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人的作用和需求,不拘束于具体的规范和指标。外部设置地理学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如“自然地理学”,“植被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达到与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足以体现其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增加实践部分的操作。如通过课堂PPT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具体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亦可选择周围一定地域,通过实地测量与考察,对该空间内的景观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等。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构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景观生态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模型的建立拓宽了其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景观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参与具体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促进优良的教学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1-10.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1-5.

[3]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J].地球科学进

展,1992,(7).

[4]何东进,洪伟,吴承祯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8).

[5]冯明义.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0,(3).

[6]张雪萍,张淑花.地理学学科体系下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3).

[7]陈立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

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

[8]刘海燕.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

报,1995,(50).

篇4

[摘要]生态图书馆已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应在遵循整体与局部、相同与差异、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优先、生态平衡、生态富民、生态点渗透、生态模式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构建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一中心、二项目、三模式、四组合、五要素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理念生态图书馆生态环境生态模式

1生态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纵观生态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对生态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对生态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研究思路不够开阔,研究的范围不够广,缺乏对图书馆人的生态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能够获得多数认可的生态图书馆内涵,大量文章集中在讨论生态图书馆的产生、概念的界定、特点、原则、意义等方面,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并没有将这些问题推向深入。

2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2.1生态理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生态价值观的生态理念,其内涵即有机性、内在联系性、整体性、和谐性与互动性。生态理念强调的是生命的、有机性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和对人文精神的觉悟。可见,生态理念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生态价值观。

2.2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生态图书馆学是一门崭新的介于生态学与图书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图书馆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图书馆观,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把图书馆发展看作是系统、协调、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它视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为生态系统,研究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探讨和揭示该系统的基本规律,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研究图书馆与内外部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反映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关系;②以馆员和读者为发展主线,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③将生态服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将生态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中心环节,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对外部环境做出平衡性的适应,对内部资源进行统一的协调和重组,使系统的结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3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理论根据

3.1人类生态学理论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人与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人类种群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在图书馆中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研究,比如图书馆院落环境、图书馆与城市环境,图书馆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馆员和读者群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等。

3.2济学理论

生态的含义为“自然的、经济的、环保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认为高校图书馆任务之一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见,研究图书馆经济学是生态学的必然要求。现有的图书馆经济学、文献经济学等理论的发展为生态图书馆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3.3持续发展理论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正在发展的有机体”,而生态学正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也是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可能是综合科学。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还在发展,就必须研究与其环境的关系,而研究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生态学所擅长的领域。生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因此,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生态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有助于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3.4生态危机理论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图书馆系统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它除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相对稳定性等共性外,还具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特点。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的交换,达到生态平衡。然而,现实的图书馆却存在着忽视生态的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从生态结构上看,图书馆的层次结构、服务结构、类型结构、馆员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从内部看,过度服务、片面教育等失误,使图书馆生态环境恶化,它正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一起,将图书馆置于危险的境地,使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可见,图书馆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理论能为研究图书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4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原则

4.1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可知,造成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发挥不佳的原因既有整体因素又有局部因素,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正是生态理念的要求,它在强调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整体受局部的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局部对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整体,把组成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个体看成是系统上的一个结点,它们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图书馆依赖于其存在而存在,进而形成一定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保持图书馆各部门的整体平衡,又要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等手段,协调内部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保证生态图书馆的顺利发展。

4.2相同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同与个体差异明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样,组成图书馆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要协调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尊重相同的前提下,合理区分各项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管理者要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尊重每一位馆员的个性差异,使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馆员要在对多数读者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个读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相同与差异的结合,必将成为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4.3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系统超过承载力限度时,将从一种稳定状态走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图书馆生态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既要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不搞图书馆“”,又要通过机制调节来提高系统的承载力,使系统运行良好并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状态。对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控制,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控制地打破现有的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

5生态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就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通过特定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延展、移植、重塑,形成以服务发展为动力的图书馆。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状况复杂,加上不规范的盲目发展,使生态图书馆的平衡难以维系。因此,良好的发展战略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保证。

5.1生态优先——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口号

图书馆的走向需要重新审视生态优先的问题。近年来,图书馆在追求服务效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观发生迷乱,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经济方向迈进,致使图书馆服务变成服务加经济的简单混合,提倡图书馆促经济,而忽视经济带动图书馆,最终造成图书馆与经济的实质脱节,图书馆趋向异化。所以,发展生态图书馆是生态优先的根本要义。

5.2生态平衡——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

生态理念下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图书馆类似于自然生态,但它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比自然生态更复杂的形态。自然生态失衡之后,呈现出结构性破坏、整体性衰败、共生关系解体的发展态势。而生态图书馆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复杂三角形交流关系,一旦失衡,就会造成人与图书馆关系的高度紧张,进而形成脱胎换骨式的质变——图书馆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泛义上的变化,而是图书馆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意味着图书馆精神体系的崩溃。生态学发展的策略之一是以动态平衡取代静态平衡。生态图书馆系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只有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能推进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依照生态学发展观点,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系统的结构平衡和过程变化,刺激产生新的图书馆基因,建构生态图书馆一体化的动态平衡。

5.3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最多的信息为目标,以高端的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多种信息产品为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其实质就是解决读者的民生问题。所以,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立足特色,开发生态服务模式,才能从整体上解决读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问题,体现生态富民的思想。

5.4生态点渗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过程

生态点是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较高的信息产品价值等。图书馆以这些生态点为基础,实施发展计划,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一步渗透范围,在周边地区形成图书馆集群,建立生态发展系统。这就是生态点渗透思想,也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的内涵之一是以点带面,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特色资源、生态环境、馆藏丰富、读者参与、服务特色、技术手段等。只要按照生态图书馆规律统筹谋划,做好试验,以点带面,最后必能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飞跃。它的内涵之二是点面结合,以图书馆的生态点为点,以周边相关图书馆为面,结成合作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5.5生态模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形态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如下几种生态模式:

5.5.1生态建筑这是以物质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建筑能满足读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情趣、使读者从生理和精神上得到享受的作用。其特征是:①精心营造内外绿色环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一体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的自然,唤起人与自然的共存渴望,使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具有大自然韵味的乐趣;②关注自然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线昼夜复始循环控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使人类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至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读者精力充沛。所以,图书馆建筑要重视利用自然光;③综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态图书馆要重视生态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5.2生态馆藏这是以实体和虚体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建设生态信息资源,就是要针对馆藏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状况,加强馆藏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使其专业化、特色化。还应树立跨地区、跨系统、跨国别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考虑如何形成针对每一个读者的专门化、个性化的生态知识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既不会使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遗漏信息,形成信息不足,也不会给不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提供过多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这就是图书馆生态馆藏的核心所在。

5.5.3生态文化这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由图书馆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组成。物质层次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图书馆文化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层次是意识形态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反映,是图书馆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生态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化之魂。制度层次影响着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实现,不同的制度层次总是在不断互动,这正是生态图书馆文化形态具有复杂意蕴的原因所在。

5.5.4生态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以“生态人”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本身的特征决定它是培养生态人才的主导基地,因此,生态图书馆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人的生态和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生态人”有如下特征:①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追求生态的整体利益。“生态人”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象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不仅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还追求生态整体利益;②追求物质获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人”不仅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能追求道德生命的终极价值;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这种人才的核心体现着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

5.5.5生态图书馆中心区这是集定区域的图书馆建成的以保护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的一种综合图书馆区域。这里既有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主题性图书馆,也有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等综合性图书馆,还有图书馆“试验区”之类的读者咨询、读者教育、读者参与等科教性的服务区。中心区在结构上包括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咨询、文化、读者参入、读者休闲场景等部分。在服务的方式上采取集体服务和个别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读者。因此,生态图书馆的中心区是集图书馆建筑、信息服务、信息聚集、读者查询、文化展示、读者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图书馆区域。

另外,生态模式还有以下几种:以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调研等要素构成的信息服务模式;以科研人员和读者的科研成果展览等要素构成的科技博览模式;以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馆员与读者沟通、馆员与读者互动、馆员与读者狂欢等要素构成的体验模式;以自然环境与图书馆环境养护、图书馆风景长廊、名人字画的显现等要素构成的旅游模式等。所有这些模式,虽然分别是以服务、观赏、参与和游乐为主题,但它们基于生态理念共同组成了生态图书馆的生态模式。

6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系统构想

为构建生态图书馆持续有效发展的新格局,就要在图书馆生态点上,多角度、立体式地创建“发展与馆藏并举、自然资源与信息资源并存、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容、现代信息与传统结合、服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态图书馆发展系统。以该系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其它地区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建立。在系统之上,形成图书馆管理、领导平台、读者服务和读者参与的立体格局。这一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系统结构图中,处于中心点的生态图书馆中心区是图书馆系统的中枢和支柱所在,囊括图书馆的生态服务、生态信息、生态展示、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等多种服务单元。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一中心”。纵向中轴上的生态理念馆员和生态理念读者,是生态图书馆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围绕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基本目标设定的,两者与生态图书馆在表面上各有归宿,实质上服务的理念、目标、意义完全一致。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纵向二项目。处于横向中轴上的图书馆生态建筑、生态馆藏资源和生态文化,分别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三种模式,缺一不可,否则容易造成馆藏与发展之间的断裂,失去图书馆发展的固有意义。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横向三模式。在对角线顶点上,领导参与支持平台、图书馆内外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社会效益分别承担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平台服务、引导服务和参与支持等各层次工作责任,其目标指向生态图书馆,但又与其它配套子系统密切关联,彼此之间只有良好地协调配合,围绕中心结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大计。其中,将统筹管理权归属图书馆,而将领导机制转化为平台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大势所趋,以生态引导服务,增强生态图书馆活力,更是生态图书馆实现“品牌服务效应”的必需选择。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四组合。系统结构的,是由自然生态、读者生活、市场机制、社会环境、保护研究五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环境。这五要素在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中缺一不可。生态图书馆系统与外在环境融合,组成完整的生态图书馆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能把图书馆真正推上生态化、系统化、协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图书馆生态学研究现状分析.太原科技,2008(9):15-16

[2]徐洪升.近年来我国生态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2008(1):15—18.

[3]郭雷.论高校如何创建生态图书馆.农业网络信息,2008(12):66—67.

[4]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5]王素玲,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高等农业教育,2008(9):20—23.

[6]夏有根,黄晓英,陈.生态化: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85—88.

[7]王贵生.甘肃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生态化战略甘肃社会科学,2009(1):238—242.

[8]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学术论坛.2009(2):16—21.

篇5

【关键词】生态适应;文化变迁;生态移民

【作 者】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人类学博士。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47-006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Research:China’s experience of 30 years

Qi Jinyu

Abstract: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balance has been used by Governments,the academia,and various forms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focus on an academic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issues,making the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has become a high-profile emerging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briefly combe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focusing on analysis of China’s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chievement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nearly 30 years (1978~2008) .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in China’s development is not yet ripe,therefore the question of subjects’ norms is more prominent,and so,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the norms of disciplines.

Key Words:Ecological adaptation;Cultural Change;Ecological migrants;Ecological harmony;Sustainability

西方真正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20世纪70~80年代进入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发展期,这个领域的研究趋于规范和成熟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人类学研究进入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本文就近30年来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及其进展加以初步梳理。目前,生态人类学研究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在学科规范上存在很多问题,应在广泛吸取国外生态人类学理论成果和深入开展本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人类学理论框架和典型个案,从术语、概念到方法和学科史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如此,既利于学术对话和比较研究的进行,也能使生态人类学的中国化有一个理论平台,不断深入,此外,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学科规范建设。

一、生态人类学:概念及其发展

人们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由来已久。人类学的这个研究领域通常被称为“生态人类学”。“生态人类学”一词的使用是1960年以后的事,关于“生态人类学”一词,一般认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韦达(Vayda)和拉帕波特(Rappaport)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然而人类生态学研究从法国的马塞尔・莫斯和英国的埃文斯・普里查德就已经开始。莫斯根据民族志的资料指出,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生活因环境因素分为冬季社会集中期和夏季社会分散期,宗教的、道德的表达方式及其强调程度,顺应社会集团这种集中和分散的集团化原理而变化。普里查德经过实地调查指出,奈尔地区半农半牧的努尔人到了雨季,他们的村落分散在一定的地域之内,到了旱季,许多村落又集中到河川流域。这种游牧生活与他们非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因此,重视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生态学是研究动物、植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生态人类学研究人和生态的相互关系,此外,它还要研究观念体系在其中的作用。这一研究领域的形成是基于文化生态学、文化进化论和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发展而初具形态。日本人类学家绫部恒雄说:“综合性地研究人类生活的人类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要研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文化人类学和主要研究社会和生态学方面的生态人类学。”[1]田中二郎认为,生态人类学研究有别于生态学研究,必须具备这样的观点:要认知动物生态学所顾及不到的观念体系和技术体系。他认为,生态人类学在近20年来进展迅速,但是其基本方法论是对环境影响下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态的分析。[2]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结构、社会组织、技术、环境等重要组成要素。为了确保通过直接观察所做的再编排较之民族志的科学性、正确性,在生态人类学研究中重视直接观察和计量。

20世纪20、30年代,在文化生态学研究方面博厄斯所开创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持“环境可能主义”立场。环境可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较弱的环境决定论,即环境并不是严格地限制文化的发展。J.H.斯图尔德(Steward)被认为是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开创者,1955年由他提出的文化生态学被看作是生态人类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斯图尔德强调了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的不同,把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和探讨这种文化类型起源的学科规定为文化生态学。尽管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虽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也曾遭致批判,如韦达(Vayda)、拉帕波特(Rappaport)、贝内特(J.W.Bennett)、唐纳德・L・哈迪斯蒂(D.L.Hardesty)等人指出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严重缺陷,但是由他所倡导的对地域集团的生产形态和生存环境进行细致的研究,后来却成了生态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论。

文化进化论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M.P.萨林斯和E.塞维斯强调的“特殊进化论”、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L.A.怀特的“一般进化论”等文化进化论的各种流派,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探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代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关于灵长类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在欧美发端于C.R.卡彭特(Carpenter)对豪埃猿的研究,从1960年开始,多博和R・李根据狒狒的研究,对非洲的布须曼人进行了研究。

在20世纪60~70年代,生态人类学逐渐产生生态系统途径和民族生态学两种研究路径。1963年,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农业过密化》成为生态人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首次明确提出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生态人类学采用了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了生态系统途径,在物质交换系统中,人类、其他的生命体及非生命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生态学是认知人类学的一个亚领域,它以结构语言学为手段去了解当地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从而得到当地人所具有的世界观,并得出如下结论:环境也是文化建构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趋势:反对极端的文化相对论和生态人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有研究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生态人类学不会再是凯・米尔顿所说的“一种观点”,而是一门真正成熟的学科。[3]

二、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生态人类学研究进入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时期伊始,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处于“补课”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国外的相关理论的翻译和介绍工作,引进和译介的国外生态人类学经典著作,包括:科兹洛夫《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984)[4]、美国学者内亭的《文化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1985)[5]、绫部恒雄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1986)[6]、田中二郎的《生态人类学――生态与人类文化的关系》(1988)、斯图尔德的《文化变迁的理论》(1989)[7]、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1989)[8]克利福德・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2000)[9]、唐纳德・哈迪斯蒂的《生态人类学》(2002)[10]、大柳太郎(2006)[11]等。

我国本土人类学的两本奠基之作:的《江村经济》和林耀华的《金翼》,都以生态环境作为研究的背景,也可谓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发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则要归于美国学者哈里斯明确地把、张之毅的禄村调查视为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范例。[12]然而,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进展,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术界开始从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属性和概念界定、内涵及其外延等充分加以探讨,并就该研究领域的本土化加以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1993年,宋蜀华教授撰文介绍了生态民族学,指出它是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亦即研究族体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特点、方式及规律,并寻求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方式。它的研究领域包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信仰、行为及道德标准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3]1996年,宋蜀华教授又提出“生态文化区”的概念,将中华民族划分出八个主要生态文化区,指出“生态环境对民族的发展繁荣和民族文化具有长期的作用和影响”。[14]可以说,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尚处于引介国外相关理论和本土化探索的初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给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的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当前中国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与发展趋势

(1)生态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

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学科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国内的一些学者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与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结合起来,认定任何一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都必定隐含着对当地生态维护极其有效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各民族的这些智慧与技能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直接的利用价值,发掘和利用这样的生态智慧和技能就能救治生态灾变。目前,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中,云南大学的尹绍亭[15]、中央民族大学的杨圣敏[1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裴盛基、许建初、新疆师范大学的崔延虎、中山大学的麻国庆、吉首大学的杨庭硕、罗康隆[17]、云南民族学院的高立士[18]等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各自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尤其值得加以介绍两位人类学家在生态人类学本土化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尹绍亭教授是中国西南地区研究少数民族刀耕火种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其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森林孕育的农耕文化―云南刀耕火种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等著作对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研究视野中,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众多西南少数民族就是通过他们所经营的刀耕火种农业系统,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在主动调适其生存环境后获得的延续发展。[19]

杨圣敏教授曾经先后20余次赴新疆对维吾尔、塔吉克、塔塔尔、哈萨克等民族进行实地调查,走遍了天山南北的大漠、牧场和高原,做过2500余户,包括13000余人的入户访谈和调查,大量的实践,使他在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上有很多新的认识。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他首先提出了维吾尔等民族的文化是一种干旱区文化的观点,并从历史和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探讨论证了这种文化的特点与新疆干旱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他进一步在云南、海南岛等多雨地区的民族中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探讨环境与文化之关系。[20]

有研究者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民族学人类学者致力于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并且创建了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系统等诸多理论流派,应用这些理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这就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角度和特色。[21]

(2)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生态移民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趋恶化,无论是人类学家还是生态学家都力图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寻找借鉴。在生态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关于生态保护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重点。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点,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22],从长远看来,所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有助于生态人类学研究的进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既是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相当脆弱的地区。近年来,民族地区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对资源的无序、过度等不合理开发,已使那里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和突出。有研究者针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与治理、新技术支持和文化自救、地方族群生态系统重构与修补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23]在生态人类学的区域性研究方面,微观的个案研究较有代表性。有研究者通过对长江流域民族文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加以探讨,揭示了长江民族文化生态的地域性、开放性、和谐性、节律性和变异性等特征。[24]

生态移民是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政府行为,它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关于生态移民、文化适应以及文化生态保护等问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也有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牧民定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地方政府制定地区发展计划时需倡导参与式发展、让当地居民受益的理念,并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资金投入和限制当地牲畜数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5]也有研究者认为,生态移民工程不应成为某一地区或某些地区孤立地实行的工程,对一个国家来讲,生态移民工作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必须从社会公平和民族平等原则出发,从整个国家的整体角度统筹规划。此外,针对不同的地区情况差异,也有研究者认为要加大针对性的区域生态移民安置的模式研究。[26]

(3)生态适应与文化变迁研究

文化生存是近年学术界较为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所谓的文化生存,主要指小民族或者弱势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其民族传统的权益战略。一般而言,某一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历经时间考验形成的适应性关系,也曾确保了当地环境的平衡稳定。有研究者认为,当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生产方式等发生的变迁往往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当前的诸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常令本土文化处于消亡的边缘。由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绞结在一起,丧失其一也意味着两者共同失败。[27]人类除自身繁衍外,还需要将同自然植被和动物种群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累世传递下去。如何重整已经破损的文化生态系统呢?有研究者从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调查个案分析认为:新技术支持和文化自救,对于地方族群生态系统重构与修补,是行之有效的、必要的。[28]也有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对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旅游场域”进行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开发模式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旅游场域”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方式。指出“旅游场域”中的三种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两个重要环节: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案。这是保证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29]

在生态人类学的区域性研究方面,微观的个案研究较有代表性。有研究者通过对长江流域民族文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加以探讨,揭示了长江民族文化生态的地域性、开放性、和谐性、节律性和变异性等特征。[30]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鄂伦春族传统生存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狩猎文化的自然进化过程遭致断裂,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简单文化的特点,束缚了鄂伦春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1]从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可以发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元凶或前提往往是人类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有学者指出,一方土地造就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养护着一方的生态环境,并由此为世界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各民族必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发挥各自的潜能。这不仅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32]

有研究者基于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进展和作者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提出微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概念。研究者认为,微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除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等主要学科外,还要求一些直接研究小规模社会的学科的参与,在研究方法上,建立在多学科实地调查和分析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32]也有研究者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文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观。[34]

生态和谐与环境保护潮流虽然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但是生态保护与生态和谐的宗旨,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有研究者认为,如何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意识将有助于人们重视信仰在环保中的协调作用,恢复生态保护的道德自律。[35]

四、结语

由于生态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因而在学科规范上问题也很多,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规范建设。应在广泛吸取国外生态人类学理论成果和深入开展本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人类学理论框架和典型个案,从术语、概念到方法和学科史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如此,既利于学术对话和比较研究的进行,也能使生态人类学的中国化有一个理论平台,不断深入。

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民主化、经济一体化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性大环境下,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现代化正在向社会各个领域中不断渗透。目前,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该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回应现实的需要,把研究视野拓展至中国社会的各个基本层面。所以需要大力拓展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进一步规范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发展和培育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相关研究。在今后的生态人类学相关研究中,注重反思国家建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本土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性与当地民族主体性地位忽略的结果,摒弃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陈腐观念,虑及我国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关注我国民族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文化适应性,从而以当地民族主体性为出发点,探讨生态、经济与文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可能也是今后我国生态人类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第145页。

[2][日]田中二郎:《生态人类学――生态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杨时康译,《昆明师专学报》1988年第8期。

[3]李霞:《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4][俄]科兹洛夫:《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殷剑平译,《民族译丛》1984年第3期。

[5][美]内亭:《文化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民族译丛》1985。

[6][日]绫部恒雄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7][美]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的理论》,张恭启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8][美]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张海洋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9][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0][美]唐纳德・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文物出版社,2002年。

[11][日]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柳太郎:《生态人类学》,范广荣、尹绍亭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2][美]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第67页。

[13]宋蜀华:《人类学与研究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4]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5]尹绍亭:《森林孕育的农耕文化――云南刀耕火种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6]杨圣敏:《环境与家族:塔吉克人文化的特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7]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8]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19]吴正彪:《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困境及思考》,《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0]张国杰:《人类学家杨圣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1]尹绍亭、赵文娟:《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5期。

[22]王忠康.:《人类生态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祁庆富:《关于二十一世纪生态民族学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李亦园:《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当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3]金海燕:《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5期;朱晓阳:《语言混乱与草原“共有地”》,《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庄孔韶:《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24]邓先瑞:《长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及其主要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5]聂爱文:《牧民定居及其牧民未来发展――以雀尔沟镇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张咏:《牧民定居与文化转型――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民族乡定居工程的考察报告》,《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26]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乌力更:《试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跨省安置与生态无人区的划定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李锦:《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陈玉兰、刘维忠、匡延昌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方式及政策》,《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2期。

[27]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常宝:《论现代化与牧区传统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崔延虎:《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8]庄孔韶:《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29]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30]邓先瑞:《长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及其主要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1]何群:《清以来大小兴安岭环境与狩猎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观察――鄂伦春族个案(上)》,《满语研究》2007年第1期。

[32]李红杰:《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辨证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3]崔延虎:《西北地区微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篇6

[关键词]生态养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渊源

生态旅游是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崇尚健康自然生活的人为主体,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等多种生态旅游资源为客体,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实践方式。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特别是其全域化理解还不够深刻,因而在生态旅游的建设方面缺乏自觉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我们今天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思想依据。发展生态旅游,要以传统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观为核心。道教中“天人合一”、“天父地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和“人为万物之灵”等蕴含着极其广博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智慧,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相比有许多共通和契合之处。道教思想理智并妥善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这不仅为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学理论提供传统资源创造了可能性,也对生态养生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通过道教生态哲学思想可以揭示生态旅游的哲学内涵和哲学维度,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强建设生态旅游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生态旅游科学发展。

一、“天人合一”:道教的生态整体思想

人生之初,天真未凿,人与天是自然合一的。但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不依赖于自然界的行动自由。这种自由的扩张,导致了人天的阻隔,所谓“人之所发,常与天反”。但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人的行为对大自然的背离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道教对此有深刻的洞察,因而极力主张人们回归自然,与天为一。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为了恢复与自然的和谐,道教发展出一系列修炼方法,以期与道合一,在最高的层次上复归于自然。而这种修炼方法,也始终以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例如,道教最主要的修炼方术――内丹术,即严格按照日月的盈亏信息进行操作。《性命圭旨》解释为什么在半夜子时炼功效果最佳说:“其时太阳正在北方,而人身气到尾闾关,盖与天地相应,乃可以盗天地之机,夺阴阳之妙,炼魂魄为一,合性命而双修。唯此时乃坤复之间,天地开关于此时,日月合璧于此时,草木萌蘖于此时,人身之阴阳交会于此时。”可见,道教炼养术的实质是以宇宙阴阳变化之道为参照系,调理人体系统的阴阳运动节律,从而使天人合一。

道教“天人合一”的人天整体观对于生态养生旅游,以及现代人重新树立生态整体意识,不无借鉴价值。英国科学家彼得・拉塞尔指出:“一种对天地成物其余部分真正的受来自个人对于和宇宙其余部分同一性的体验,来自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最深层次上,自我和世界是一体的。”(1)通过对世界同一性的体验,人们就会像感觉到自己身体一样感觉到同一切人和一切事物的亲密关系,就会自学形成高度协同的世界观。这样,人类就可以期望扭转各种浪费现象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就能有力地促进从个人到家庭、团体、民族和国家,以至全球的所有层次上的自主性与合作性的综合协调,促进高度协同社会的形成,从而使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维护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太平经》提出了“三合相通”说。《太平经》认为,元气分化为太阳、太阴、中和三种形态,于是宇宙也就出现了天、地、人这三种最基本的形体。“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夫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须而成,比若人有头足腹身,一统凶减,三统反俱毁败。”三都缺一不可,必须密切配合。“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各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物。”天地人三者之间“相爱相通”,“并力同心”方能达致自然界的和谐,人世间的太平。

《阴符经》则提出“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的宇宙和谐理论。所谓三盗,即天地、万物和人之间,互相盗取:“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天地运行,无声无息之中,万物皆有老死,可以说天地是万物的盗贼;声色犬马使人沉迷,风寒暑混使伤人身体,可以说万物是人的盗贼;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取用万物,可以说人是万物的盗贼。《阴符经》认为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盗取”,必须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也就是“三盗既宜”,三都之间的盗取是适宜的,这样宇宙才能和谐。而关键是人要懂得如何维护这种和谐。《阴符经》说:“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讲天道,也就是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天生天杀,道之理也”,遵循天道,则所作所为,皆是合理的。

道教“天人合一”生态整体思想启示我们,生态养生旅游应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需要维护整个旅游区乃至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这是生态养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都,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天地不和,不得竟吾年。”生态旅游中人的养生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如果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就不能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乃至危及生命。生态养生旅游中首先应保持旅游者与自然界和谐,方能获得良好旅游效果并得以养生。

二、“天父地母”:道教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感恩思想

道教用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比喻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敬重天地,以维护天地之常态来表达对天地生长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庄子・达生》明确把天地喻为万物之父母:“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之。”道教从拟人化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要求人们随顺天地四时阴阳,不正违逆天地之事。

《太平经》认为,人对天父的违逆表现为扰乱四时之气。它说:“四时之气,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天因四时而教生养成,终始自有时也。夫恶人逆之,是为子不顺其父,天气失其政令,不得其心。”于是天父怒其子,降下灾难。古人认为,春夏长养,秋冬肃杀,这是一种固定的循环程序,不能违逆。因此,古人强调不能在万物生发的季节,滥杀滥伐。《荀子・王制》说:“养长时(适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圣王之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种“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思想,对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按照生态规律制定环境保护规则,维护自然界的动态平衡,是非常合拍的。

讨论《太平经》中“天父地母”观念,并不是要直接继承其中关于限制人的行为的具体操作规定,而是重视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感恩之情。人是自然界自身进化的产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2),并且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从这个角度上说,把天地称为父母,并没有什么不妥当。人是大自然的创造物,而不是独立存在的,生态养生旅游应恢复天地自然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应持感恩和报恩的心态,从而使人们在向自然索取资源时,能够有所节制,不至于过分破坏生态环境。

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教的万物平等思想

道教所说的“道”,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万物的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也就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内,因此,从价值论角度来看,道乃是所有价值的创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具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唐代道士王玄览《玄珠录》说:“道能遍物,即物是道。”(3)《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载道士潘师正对唐高宗说:“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教以万物皆有道性的观点阐明了万物平等的主张,否定了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权。《庄子・秋水》篇借北海神的话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即从道的高度来看,人与万物之间不存在贵贱关系。唐代道士成玄英在疏释《庄子》时也指出:“夫大道自然,造物均等。”因此,人类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

按照道教的观点,人与万物在道性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的一切,并不是为人类而存在,而是各有其自身的价值。万物都有按照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人类不应该随意对他们进行干涉,阻碍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道教这种观点与当代环境伦理学的主张是相通的。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认为,承认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价值,是环境伦理学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

道教关于万物皆由元气生成,皆禀赋有道性的观点,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唐末道书《无能子》就曾指出:“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虫俱焉,同生天地,交气而出,无所异也。”(4)因此,“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5)全真教祖王重阳也认为,“物命于人没两端”,“只是形骸分别异”,因而,见物要“作自身观”。(6)按照道教的生命观,动物、植物都能够修炼成人,变成仙。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因此,道教关于“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诊断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物类都包含着“道”的种子,都有向上发展的希望,可以一层一层地向上提升生命存在的形式,直至达到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因此,万物都有按照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人类不应该随意对他们进行干涉,阻碍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天地之大德曰生”(7),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8),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成长,以尽自己参赞天地化育的责任。宇宙深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

生态养生旅游中不能只承认旅游区对于旅游者的工具或欣赏价值,应当承认自然具有自身价值。人们不能对自然区任意破坏,对其中生物生杀予夺,随意处置。生态养生旅游中人类对待自然物不能从自己心血来潮的奇情异想出发,去追求自己各种荒诞不经的需要,也不能不考虑自然物和生命物种所遭遇的不幸。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过度地榨取旅游资源,把大地挖得疮痍满目,砍光了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污染了蔚蓝的天空,毒化了江河湖海的广阔水域……当人类这样变本加厉地劫掠旅游区资源,以不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各种旅游需求,实际上违背了道教中万物平等思想,将人和万物的“活生生”撕裂。这种撕裂旅游生态环境严重后果必然会对人们进行报复,强迫人类接受自然旅游区自身价值的客观事实,以无可抗拒的力量强制人类放弃随意作践自然、毁灭自然的愚蠢行为。

四、“人为万物之灵”:环境保护职责的确立

道教既主张人与万物并无尊卑贵贱之别,同时又提出人有知有识,是天下最有智慧的物类。《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万物之中,人称最灵。”《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说:“天地之间,人为万物之灵。”《唱道真言》也说:“道生天地生,生人生物,而为最灵。”人为什么能成为万物之中最有灵气的物类呢?按照道教的观点,是因为人是禀受中和之气而生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九《禀生受命・禀受章》引《混元述禀篇》说:“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禀二气之各”,故能“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位。”吴筠《玄纲论》也说:“清通澄明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而为人伦,错误刚戾之气散而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其他物类未能禀受中种之气,故不如人类有智慧。

道教肯定人最有智慧,不是为了突出人与万物的尊卑贵贱之别,而是要强调,人比其他物类具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即如《太平经》所言:“天道成端,在人可为。”其用意之一,就是劝导人们要努力学道,修道,以求得道成仙。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说,无知之草木尚且能够“因时日受气,因气发生”,“最灵而为人者,胡不顺养真性而修炼形躯邪?”其用意之二就是,人既然为万物之灵,也就相应地对管理和爱护这世界要负担起更多的责任。《太平经》说:“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因此,《太平经》把人放在“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太平经》说,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世界更加完美。《太平经》认为,评价天下财富的多寡,应以自然资源的充足与否为标准。对于世界来说,天下万物都生长出来,一样也不少,这才叫做富裕。上古时候,万物齐备,可称得上富裕。中古时候,物种已有所减少,可称之为小贫困。如今物种越来越少,已是大贫困了。这种以能否保护世界上物种齐全为标准来衡量社会贫富的思想,应该说有深远的意义。

道教主张“人为万物之灵”,强调人应该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生态养生旅游中人们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人们适度开发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并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调整发展策略,提高竞争力;重视旅游生态的全域化,更要重视养心,真正能让游客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人们求得寻找旅游开发区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使得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五、结束语

道教崇尚自然,主张“道生万物”、“道法自然”,道教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关联具有启迪意义。道教生态价值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对于今天建设生态旅游无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道教生态实践观有利于人类克服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旅游。

当展生态养生旅游,要以传统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观为核心。道教思想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等极其广博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智慧,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相比有许多共通和契合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思想理智并妥善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这不仅为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学理论提供传统资源创造了可能性,也对生态养生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注释:

(1)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王国政等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2)《周易・序卦传》。

(3)《道藏》第23册,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年,第620页。

(4)《无能子》卷上。

(5)《化书》卷一,丁祯彦、李似珍点校本,第2页。

(6)王重阳:《重阳全真集》卷一〈七言律诗・王公求放生〉。

(7)《周易・击辞下传》。

篇7

[关键词]生态理念 生态图书馆 生态环境 生态模式

[分类号]G250

1 生态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纵观生态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对生态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对生态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研究思路不够开阔,研究的范围不够广,缺乏对图书馆人的生态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能够获得多数认可的生态图书馆内涵,大量文章集中在讨论生态图书馆的产生、概念的界定、特点、原则、意义等方面,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并没有将这些问题推向深入。

2 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2.1 生态理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生态价值观的生态理念,其内涵即有机性、内在联系性、整体性、和谐性与互动性。生态理念强调的是生命的、有机性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和对人文精神的觉悟。可见,生态理念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生态价值观。

2.2 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生态图书馆学是一门崭新的介于生态学与图书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图书馆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图书馆观,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把图书馆发展看作是系统、协调、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它视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为生态系统,研究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探讨和揭示该系统的基本规律,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研究图书馆与内外部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反映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关系;②以馆员和读者为发展主线,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③将生态服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将生态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中心环节,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对外部环境做出平衡性的适应,对内部资源进行统一的协调和重组,使系统的结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3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理论根据

3.1 人类生态学理论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人与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人类种群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在图书馆中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研究,比如图书馆院落环境、图书馆与城市环境,图书馆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馆员和读者群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等。

3.2 济学理论

生态的含义为“自然的、经济的、环保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认为高校图书馆任务之一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见,研究图书馆经济学是生态学的必然要求。现有的图书馆经济学、文献经济学等理论的发展为生态图书馆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3.3 持续发展理论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正在发展的有机体”,而生态学正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也是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可能是综合科学。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还在发展,就必须研究与其环境的关系,而研究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生态学所擅长的领域。生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因此,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生态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有助于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3.4 生态危机理论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图书馆系统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它除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相对稳定性等共性外,还具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特点。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的交换,达到生态平衡。然而,现实的图书馆却存在着忽视生态的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从生态结构上看,图书馆的层次结构、服务结构、类型结构、馆员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从内部看,过度服务、片面教育等失误,使图书馆生态环境恶化,它正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一起,将图书馆置于危险的境地,使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可见,图书馆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理论能为研究图书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4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原则

4.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可知,造成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发挥不佳的原因既有整体因素又有局部因素,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正是生态理念的要求,它在强调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整体受局部的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局部对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整体,把组成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个体看成是系统上的一个结点,它们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图书馆依赖于其存在而存在,进而形成一定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保持图书馆各部门的整体平衡,又要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等手段,协调内部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保证生态图书馆的顺利发展。

4.2 相同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同与个体差异明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样,组成图书馆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要协调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尊重相同的前提下,合理区分各项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管理者要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尊重每一位馆员的个性差异,使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馆员要在对多数读者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个读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相同与差异的结合,必将成为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4.3 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系统超过承载力限度时,将从一种稳定状态走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图书馆生态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既要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不搞图书馆“”,又要通过机制调节来提高系统的承载

力,使系统运行良好并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状态。对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控制,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控制地打破现有的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

5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就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通过特定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延展、移植、重塑,形成以服务发展为动力的图书馆。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状况复杂,加上不规范的盲目发展,使生态图书馆的平衡难以维系。因此,良好的发展战略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保证。

5.1 生态优先――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口号

图书馆的走向需要重新审视生态优先的问题。近年来,图书馆在追求服务效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观发生迷乱,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经济方向迈进,致使图书馆服务变成服务加经济的简单混合,提倡图书馆促经济,而忽视经济带动图书馆,最终造成图书馆与经济的实质脱节,图书馆趋向异化。所以,发展生态图书馆是生态优先的根本要义。

5.2 生态平衡――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

生态理念下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图书馆类似于自然生态,但它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比自然生态更复杂的形态。自然生态失衡之后,呈现出结构性破坏、整体性衰败、共生关系解体的发展态势。而生态图书馆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复杂三角形交流关系,一旦失衡,就会造成人与图书馆关系的高度紧张,进而形成脱胎换骨式的质变――图书馆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泛义上的变化,而是图书馆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意味着图书馆精神体系的崩溃。生态学发展的策略之一是以动态平衡取代静态平衡。生态图书馆系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只有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能推进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依照生态学发展观点,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系统的结构平衡和过程变化,刺激产生新的图书馆基因,建构生态图书馆一体化的动态平衡。

5.3 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最多的信息为目标,以高端的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多种信息产品为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其实质就是解决读者的民生问题。所以,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立足特色,开发生态服务模式,才能从整体上解决读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问题,体现生态富民的思想。

5.4 生态点渗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过程

生态点是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较高的信息产品价值等。图书馆以这些生态点为基础,实施发展计划,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一步渗透范围,在周边地区形成图书馆集群,建立生态发展系统。这就是生态点渗透思想,也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的内涵之一是以点带面,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特色资源、生态环境、馆藏丰富、读者参与、服务特色、技术手段等。只要按照生态图书馆规律统筹谋划,做好试验,以点带面,最后必能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飞跃。它的内涵之二是点面结合,以图书馆的生态点为点,以周边相关图书馆为面,结成合作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5 生态模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形态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如下几种生态模式:

5.5.1 生态建筑 这是以物质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建筑能满足读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情趣、使读者从生理和精神上得到享受的作用。其特征是:①精心营造内外绿色环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一体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的自然,唤起人与自然的共存渴望,使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具有大自然韵味的乐趣;②关注自然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线昼夜复始循环控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使人类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至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读者精力充沛。所以,图书馆建筑要重视利用自然光;③综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态图书馆要重视生态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5.2 生态馆藏 这是以实体和虚体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建设生态信息资源,就是要针对馆藏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状况,加强馆藏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使其专业化、特色化。还应树立跨地区、跨系统、跨国别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考虑如何形成针对每一个读者的专门化、个性化的生态知识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既不会使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遗漏信息,形成信息不足,也不会给不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提供过多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这就是图书馆生态馆藏的核心所在。

5.5.3 生态文化 这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由图书馆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组成。物质层次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图书馆文化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层次是意识形态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反映,是图书馆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生态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化之魂。制度层次影响着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实现,不同的制度层次总是在不断互动,这正是生态图书馆文化形态具有复杂意蕴的原因所在。

5.5.4 生态人才培养目标 这是以“生态人”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本身的特征决定它是培养生态人才的主导基地,因此,生态图书馆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人的生态和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生态人”有如下特征:①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追求生态的整体利益。“生态人”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象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不仅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还追求生态整体利益;②追求物质获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人”不仅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能追求道德生命的终极价值;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这种人才的核心体现着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

5.5.5 生态图书馆中心区 这是集定区域的图书馆建成的以保护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的一种综合图书馆区域。这里既有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主题性图书馆,也有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等综合性图书馆,还有图书馆“试验区”之类的读者咨询、读者教育、读者参与等科教性的服务区。中心区在结构上包括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咨询、文化、读者参入、读者休闲场景等部分。在

服务的方式上采取集体服务和个别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读者。因此,生态图书馆的中心区是集图书馆建筑、信息服务、信息聚集、读者查询、文化展示、读者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图书馆区域。

另外,生态模式还有以下几种:以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调研等要素构成的信息服务模式;以科研人员和读者的科研成果展览等要素构成的科技博览模式;以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馆员与读者沟通、馆员与读者互动、馆员与读者狂欢等要素构成的体验模式;以自然环境与图书馆环境养护、图书馆风景长廊、名人字画的显现等要素构成的旅游模式等。所有这些模式,虽然分别是以服务、观赏、参与和游乐为主题,但它们基于生态理念共同组成了生态图书馆的生态模式。

6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系统构想

为构建生态图书馆持续有效发展的新格局,就要在图书馆生态点上,多角度、立体式地创建“发展与馆藏并举、自然资源与信息资源并存、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容、现代信息与传统结合、服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态图书馆发展系统。以该系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其它地区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建立。在系统之上,形成图书馆管理、领导平台、读者服务和读者参与的立体格局。这一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系统结构图中,处于中心点的生态图书馆中心区是图书馆系统的中枢和支柱所在,囊括图书馆的生态服务、生态信息、生态展示、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等多种服务单元。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一中心”。纵向中轴上的生态理念馆员和生态理念读者,是生态图书馆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围绕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基本目标设定的,两者与生态图书馆在表面上各有归宿,实质上服务的理念、目标、意义完全一致。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纵向二项目。处于横向中轴上的图书馆生态建筑、生态馆藏资源和生态文化,分别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三种模式,缺一不可,否则容易造成馆藏与发展之间的断裂,失去图书馆发展的固有意义。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横向三模式。在对角线顶点上,领导参与支持平台、图书馆内外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社会效益分别承担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平台服务、引导服务和参与支持等各层次工作责任,其目标指向生态图书馆,但又与其它配套子系统密切关联,彼此之间只有良好地协调配合,围绕中心结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大计。其中,将统筹管理权归属图书馆,而将领导机制转化为平台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大势所趋,以生态引导服务,增强生态图书馆活力,更是生态图书馆实现“品牌服务效应”的必需选择。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四组合。系统结构的,是由自然生态、读者生活、市场机制、社会环境、保护研究五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环境。这五要素在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中缺一不可。生态图书馆系统与外在环境融合,组成完整的生态图书馆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能把图书馆真正推上生态化、系统化、协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图书馆生态学研究现状分析.太原科技,2008(9):15-16

[2]徐洪升.近年来我国生态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2008(1):15―18.

[3]郭雷.论高校如何创建生态图书馆.农业网络信息,2008(12):66―67.

[4]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5]王素玲,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高等农业教育,2008(9):20―23.

[6]夏有根,黄晓英,陈.生态化: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85―88.

[7]王贵生.甘肃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生态化战略甘肃社会科学,2009(1):238―242.

[8]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学术论坛.2009(2):16―21.

篇8

我们对北师大附中生态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进行了学习与总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学校特色生态校本课程,推进并完成以“生态环境与有机农耕”和“生态旅游规划”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建设。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面,学校有以下特色。

生态学和相关理论学习阶段。每学年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生态学理论、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生化实验方法、生物数据统计分析、文献检索等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与培训,以及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理论、计算机软件使用、沙盘制作方法的介绍与指导。

实践活动阶段。我们认为,只有在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课程中结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与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生态环境与有机农耕”课程的实践活动:每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结合上学期学习的理论开始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与生态素养相关的问卷调查,参加有机农耕的大棚实践,参观优质生态示范区等。“生态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活动有实地考察优质旅游景区(如金海湖、平谷南山村、太湖村、湖洞水等)、试用ArcGIS和CorelDraw软件做图、制作沙盘等。

特色校本课程评价。学校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具有灵活性、多元性、激励性。在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每一环节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省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看法,都给予肯定、认可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欲望。

在课程评价环节,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采用交流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概括总结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进行课程循环研究,最后形成课程理论和模式,以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篇9

 

生态学作为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新疆地处西北荒漠干旱区,荒漠区面积占到新疆地域总面积的70%左右,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对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从过去的基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2]。因此,探讨在新形势下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态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组成、内容及教学组织就不同。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

 

1.专业初建——生态旅游方向。2003—2005年的生态学专业方向为生态旅游,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课程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最低总学分为15.5学分。专业课程以生态旅游、新疆民俗风情及旅游管理为主,但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外聘)、没有形成完整的师资团队等问题。

 

2.专业方向调整——生态学。2006—2013年招生专业改为生态学,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18.5学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为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与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相比,加强和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如:数学课由原数学Ⅲ提高到数学Ⅱ,增加了化学、生化、生理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了生态学的内容,增设了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等课程,同时各专业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考察、参观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以谢家沟山地—草原—荒漠组成的植被垂直带实验实习基地为基础,新开设了40学时的“生态学综合实验”课程,并建立了独立的本科生态学实验室。

 

此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具备了扎实而系统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生态学专业领域及发展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开展的室内及野外实验的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生态问题的综合实践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建设项目污染及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生态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的内容重复、理论偏多、教学特色不明显、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的问题凸显。再加上生态学科本身没有对应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就业形势不够理想,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3.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向。2014年,在新疆“天山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态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第三次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

 

1.明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就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生态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应用培养的重要性,突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特点及需求,因此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2.确定培养方向。原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全而泛,缺乏特色。目前本科学生的生源90%来自于新疆,就业去向也是近90%在新疆。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占全疆60.77%,一般的占28.12%,二者之和达到88.89%。这表明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较差的,能解决新疆本地生态问题应是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对新疆严峻的生态保护工作,荒漠化治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专业方向确定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3.生态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①通过顶层设计,对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为了提升与发展本科教学,避免“闭门造车”,组织课题组6位教师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林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生态学相关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调研。

 

在调研期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的调整及调研工作的成果,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如下改进和优化:总学分调整:总学分由178下降为163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0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含8周的毕业实习);课程调整:将“地质地貌学”改为“自然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了“绿洲生态学”,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调整为“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学”。为了使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设了“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课程。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使生态学理论及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实践课教学的比例。除原有的野外生态综合实验和生态工程实习外,还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12.1%提高到13.2%(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操作性更高。

 

②组织特色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实现的,而内容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材完成。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特有的适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种,不同的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导致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栽种技术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难以满足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中长期从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态保护及利用的教师,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教材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利用校内管理学院法律系教师资源优势,组织编写“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教材。通过相关配套教材建设,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4.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增加和改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时,课题组还参观了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改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目前依托我院与内地3所大学、2个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为生态学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2014年秋季,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林恢复工程的栽植活动;2015年有2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以荒漠林恢复基地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毕业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积极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利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万亩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基地,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实验平台。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荒漠化防治不仅需要解决栽培种类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包括材料问题)。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实际条件下都有很多技术及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学校及学院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申报。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项活动,开阔本科生的眼界。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汇报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专题报告会、研究生的seminar等方式,加强本科生在平台实践学习中的学术交流,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感情的培养。

 

⑤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依托中心已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荒漠恢复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为本科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⑥对已有的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升级,由专人管理并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条件。

 

5.提升生态学本科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群体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高、应用型教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径:①依托特聘岗教授,在校内定向培养骨干教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1~2名骨干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由特聘岗教授指导、定向培养,提高骨干教师素质。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途径,采取联合培养、进修、高访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定向培养本专业师资。③采取联合申报和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研究以及示范推广项目,教师通过参与课题,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④通过组织学术或教学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或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学。⑤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相关人才。

篇10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5)62-65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赵羿,实用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