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护理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的护理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37岁,入院后血压180~240/120~160 mmHg,平均收缩压(210±13.8)mmHg,平均舒张压(130±12.7)mmHg,心率103~123次/min,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心动过速等症状。其中4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合并脑水肿,经过积极降压,纠正并发症,治疗原发病,全组病人症状均缓解。诊断:2例嗜铬细胞瘤,其余为原发性高血压。
2 护理
2.1药物治疗及护理 高血压急症时必需使血压迅速下降。以静脉给药最为适宜,以便根据病情随时改变药物剂量。常用药物为硝普钠,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不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降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疗效恒定可靠。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常用量为50mg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直到血压降到满意。但降压速度不可过快,必须保证充分的脏器灌注相平衡,严格控制好输液速度,避免血压出现波动对靶器官造成损害。使用硝普钠时应严格避光,防止药物见光分解。每4小时更换1次,一般使用3~5d,防止长期大量使用而造成氰化物中毒。也可以根据情况使用硝酸甘油及其它降压药物。用药期间严格执行医嘱,监测血压,记录降压效果,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备好其它急救药品。
2.2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并说明高血压的可治疗性和治疗的长期性,以及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预防性,消除其恐惧心理和悲观心理,血压不稳定引起身体不适,以及对监护室环境的不适应等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告诉患者调节情绪对血压的重要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枢神经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说明情绪的变化与血压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情绪能促进疾病早日恢复,对负性情绪水平高及认知能力差的患者可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并及时告诉患者随着治疗进行,血压正在逐渐下降,病情正逐渐好转,使患者增加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科学地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避免干扰休息;患者休息时病室光线要暗且安静;必要时遵医嘱给镇静、安眠剂。
2.3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急症时常伴重要脏器的损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心律、呼吸及尿量情况,观察有无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语言不清、嗜睡等情况。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时.考虑为脑水肿,应迅速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也可根据医嘱使用氟美松l0~20mg静脉注射,以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脑水肿。给予氧气吸人3~4L/min,改善脑组织缺氧,还可给予速尿静推。并且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脑静脉回流,必要时给予冰帽。对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做好安全防护,可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尿少等症状时,考虑有无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准确记录24h的出入水量,同时监测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痛不适,发现胸痛不适及时通知医生[2]。
2.4对症护理 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应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指导患者休息和饮食,发现血压不稳定或症状加重时必须卧床休息;安慰开导患者,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告诉患者改变时要缓慢,从卧位到站立前要先坐一会;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监测血压,发现血压有异常变化,要立即同医生联系,及时给予治疗。对躁动不安,意识不清及年老患者注意做好安全护理,加床栏,防坠床,对抽搐者予牙垫,防止唇舌咬伤。
2.5康复护理
2.5.1合理饮食 建议患者选用高效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多食水果、蔬菜,减少脂肪的摄入,戒烟节酒,低脂低盐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
2.5.2定期监测血压 应每天定时测血压1次,以早晨为宜。使用固定的血压计。测血压时保持情绪平稳,最好休息15min后测量。坚持进行血压记录,以便随访时使用
2.5.3按时服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药物,并监测药物的治疗效果,应使患者认识到终生服药的重要性,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不能擅自停药或随便更换药物,当血压正常时也应继续坚持用药,避免出现经常性的血压波动,更有利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梗塞,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门诊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
2.5.4选择合适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增强患者体质.松弛紧张情绪。推荐做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避免激烈的竞争性的运动
总之,高血压急症病情危急,后果严重及时的抢救及精心周到的护理,对挽教患者的生命、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十分重要。而必要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护理的教育对减少患者再次发生高血压急症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要是育龄女性在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血压过高及蛋白尿等现象,病情严重者则出现呕吐、头痛、昏迷、恶心、抽搐等症状,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患者年龄在25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3.5)岁,孕周在35至42周,平均孕周为(38.7±4.3)周,初产妇有18例,经产妇有10例;病情程度:轻度有9例,中度15例,重度有4例;先兆子痫有19例,子痫有9例;并发症:肺水肿有3例,心力衰竭有3例,胎盘早剥有1例。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
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观察,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对患者舒张压进行密切监测,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每天定时测量体重,并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检查、眼底检查及生化检查等。如果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应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1]。定期对胎儿、胎盘功能、胎儿发育程度等进行密切监护。
1.2.2基础护理
依据患者情况,给予有效的饮食护理指导和干预,为了减少或者避免患者出现水钠潴留,必须减少钠盐摄取量,同时保证饮食营养,尤其是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的摄取量。叮嘱患者要注意休息,以有利于回心血量的提高,确保肾脏器官、胎盘血流及胎儿氧气等供给。
1.2.3心理护理
妊高症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容易加重病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消化患者内心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同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2.4药物使用
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先兆子痫或者子痫,可以给予适量25%硫酸镁,其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的解痉、降压及镇痛等作用。但是为了防止药物外渗而导致的刺激或者疼痛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控制好药物适量剂量和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1.2.5胎儿监护
对胎儿心率进行密切观察,若胎儿每分钟心率大于160次,表明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每天给予2次吸氧,对胎心音进行检查,每小时胎动应在4次以上。若胎动率达标,则表面胎儿发育良好,若胎动率不足,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测。
1.2.6子痫预防
给予患者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外阴护理,以避免褥疮产生。定期对患者呼吸状况、脉搏、体温及血压冰花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看患者有无阴道出血或子宫收缩乏力等症状[2]。为了避免由于误吸而感染症状,应及时将口鼻处分泌物吸出,头部呈低侧卧。为了避免舌下坠阻塞呼吸或者嘴唇被咬伤,应预备相应的压舌板或舌钳。对患者尿液量、性质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和记录,给予适量硫酸镁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情况。子痫控制6至12h后,可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1.2.7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母乳喂养教育和指导,告知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发子痫患者,产后40d后需进行复查,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存在异常,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注意饮食营养、切勿过度劳累,可适当运动。
2.结果
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良好,27例顺产,其中18例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1例器官严重衰竭死亡。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于常见的妊娠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抽搐等,是导致母婴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并发有胎盘早剥、心脏病、脑出血、产后出血及肺水肿等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甚至出现死胎、胎儿窘迫或宫内发育延迟等,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使用等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存在异常情况,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里疏导,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教育与指导,能够保证患者合理饮食,并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能够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用药护理,能够保证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避免妊高症的产生;子痫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子痫并发症;同时对胎儿进行监护,加强健康教育,能够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 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00例,其中男281例,女119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1岁;合并脑梗塞64例,脑出血8例,冠心病93例,肾衰10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 详问病史
对高血压病人,全面收集病史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其疗效和副作用;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生活方式:仔细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询问成年后体重增加情况;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
3 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3.2饮食护理 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纳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转贴于
3.3用药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意外。
3.4心理护理
(1)心理疏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
(2)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篇4
关键词 重度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57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妊娠期属于高发性病症,这与妇女所处怀孕阶段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也是产科中导致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尿蛋白、水肿、头痛是主要症状,多数出现于妊娠晚期,这些常常造成子痫,心肾功能异常与脑血管损害等。对于母婴安全存在着很大的威胁[1]。2008~2010年6月收治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2例,年龄19~39岁,平均21.9±2.5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3例,孕周27~41周。发生子痫8例,剖宫产率66.13%(41/62)。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妊娠和疾病,致身体出现严重症状,又使其感到恐惧,悲观。对重症患者应该及时疏导告知患者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使其对我们治疗又信心。同时要她接受终止妊娠的事实,并积极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的紧张、恐惧、疲劳及不良刺激,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体内加压素、儿茶酚胺分泌增高。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经护士的耐心劝导和有效的护理,使患者以比较平稳的心态面对分娩或手术。
环境护理:在住院期间保证单人暗室,维持空气的清新,防止外界物质的流入给孕妇造成刺激,如其他、声音的报告。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注意整个过程的协调性,动作熟练以保证孕妇不受刺激,保持孕妇左侧卧位这样能够降低右旋子宫给腹主动脉带来的压迫,利于减轻下肢水肿,促进子宫胎盘内部的血液循环,以避免胎儿出现缺氧。
病情观察:日常工作中血药做到每隔1/2小时进行1次血压测量,严密观察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正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持续每天对尿蛋白,腹围,体重测量1次,这样能够观察孕妇的水肿,肾功能代偿等各项指标。
护理时要定期对尿Pt、尿比重、尿蛋白定期进行检查。注意观察胎心变化和宫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在应用硫酸镁时,应密切观察尿量、心率、呼吸及膝反射的变化,严防硫酸镁中毒。
饮食护理:注重饮食的科学化,尽量食易消化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元素。对食烟摄入严格控制,这是由于过多摄入食盐会导致钠血症,引起产后血液循环衰竭而降低食欲,使得母婴失去必要的营养元素,不利于母婴体质的改善,对水肿明显者最好禁止食盐摄入。
子痫抽搐的护理:子痫是重度妊高征十分严重的时候,对于母婴的生命有着重大的威胁,做好子痫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关键。①单独护理,避免受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吸氧工作正常,使用开口器设置一缠好胶布的压舌板。保持患者处于低侧卧位状态避免唇舌被咬伤。要避免食水这样可以避免吸入性肺炎。②配合医师处理抽搐,以避免黏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阻塞。在需要时可使用吸入器将喉部黏液及杂物清除以防止窒息。若患者昏迷时主要采取硫酸镁对抽搐进行控制,可适当采用安定、杜非合剂等镇静药。③密切监护,在监护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各项指标严格观察,如神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这样能尽早观察脑出血、脑水肿等症状。④对出入量实施24小时记录并保留导尿管,对尿量、性状、颜色做好严密观察,做好会阴的处理,以避免出现感染。⑤必要时终止妊娠,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心变化等异常情况时,须立即采取新生儿抢救措施减短产程。对剖宫产者,应采取必要的术前准备,产时出现子痫腰立刻终止分娩并对母婴进行抢救。⑥降低刺激防止2次抽搐。
特殊用药护理:硫酸镁在妊高症的治疗中是常用的解痉药物,其第1次负荷量4~5g,加于糖100ml,静滴。并采取维持量静滴,速度控制在1.5g/小时,总量15~20g/小时。在用药前还需做好相关的检测,维持膝反射,呼吸>16次/分,尿量>25ml/小时。检测前要准备10%的葡萄糖及钙或氯化钠10ml。这些指标都是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汇报医师,以采取必要的处理。
产后护理:做好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工作,保持心电监护并给予足够的吸氧,产妇在术后必须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情绪的刺激保持病室的安静,合理安排治疗护理,定时服药以及保持足够的睡眠。情况稳定后可保持适当运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利于切口愈合及恶露排出,应用阴道分娩的产妇由于在产前过多应用解痉、镇静药,必须采取宫缩剂或子宫按摩等措施,恢复子宫收缩。对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做好观察避免大出血。
结 果
所有产妇经过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均无不适症状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护理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24小时尿蛋白相比差异显著性(P<0.05)。
讨 论
重度妊高征对于母婴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在临床中必须进行并发症处理。由于高血压属于该病的特征,在药物降压过程中因该做好护理工作,为孕妇提供心理疏导,良好的环境等。这就需要每位护士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药物使用的观察工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维持母婴身体健康。
重度妊高征是少见病,面对这种重症患者,护士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护理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能够及早及时的发现异常病情。护士的护理和医生的治疗配合得当,是重危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危急症状,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其发病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现将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为43~79岁。高血压病史4~38年。均由CT明显诊断。意识清12例、嗜睡10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6例、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2 发病机制
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血压长期增高亦引起脑血管壁损伤。当兴奋或活动时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基底节出血较为常见,出血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血液通常侵入丘脑或尾状核延伸至内囊至侧脑室。
3 临床表现
3.1 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先驱症状,也可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加重。
3.2 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颜面潮红、脉搏慢而有力、呼吸快、血压升高可达200 mm Hg以上,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
3.3 破入脑室或脑干出血则出现深昏迷、高热、去脑强直、双瞳孔缩小或扩大。
4 护理措施
4.1 专科护理
4.1.1 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24~48 h,避免搬动,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限制探亲,一切护理为均应轻柔,避免患者剧烈咳嗽或躁动,以免再出血。患者恻卧位,头抬高15°~30°,并可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有义齿和眼镜的患者应予取下,妥善保管。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适当约束,防止跌伤,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
4.1.2 定时监测生命体证、意识、瞳孔变化,观察脑出血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颅内压增高,应遵医嘱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避免发生脑疝。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协助抢救。
4.1.3 吸氧 立即给予吸氧,3~4 L/min,吸氧浓度为30%~40%。气管切开或张口呼吸的患者应以湿纱布覆盖气道,使吸入氧气湿化及防止异物坠入气道。
4.1.4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内压增高呕吐时,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易发生窒息和呼吸骤停,从而造成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应严密监护,一旦发生患者出现呼吸节律、频率、病理性呼吸等异常情况须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吸痰,清除口腔内异物。
4.1.5 防褥疮 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保持皮肤卫生。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翻身以30°~50° 为宜,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护理操作。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敷或50% 酒精按摩,有破损者涂以抗生素。
4.2 用药护理
4.2.1 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用及时间间隔,以达到持续、平稳降颅压的效果。
4.2.2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观察尿夜的颜色,及时发现血尿,发现肾功能异常。
4.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3.1 预防肺部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对尿失禁、尿潴留患者应作留置导尿,仔细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每4 h1次。
4.3.2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保证制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
4.3.3 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防止发生静脉炎。
4.3.4 癫痫发作时,防止咬伤、跌伤及窒息发生,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遵医嘱快速给予抗惊厥药物,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
4.4 饮食护理
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 h内禁食,24 h后如生命体证平稳,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鼻饲流质饮食。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呈咖啡色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鼻饲温度不超过以30 ℃为宜,每日保证足够热量、蛋白、维生素的摄入。如有胃出血暂停鼻饲,改为输液。
4.5 便秘护理
便秘者增加含纤维多的食物,可食用香蕉、蜂蜜、芹菜、胡萝卜等。另外多进水,加强是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遵医嘱可使用缓泻剂,如番泻叶、麻仁润肠丸、果导等诱导排便,以防再次脑出血。
4.6 心理护理
急性期患者及家属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很多,有部分患者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志坚;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
4.7 健康指导
4.7.1 告诉患者应注意改善生活及饮食习惯,要少盐、少酒、戒烟、少食饱和脂肪酸,避免肥胖及过度紧张。
篇6
方法:
对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在病情观察、基础护理、药物、营养、心理支持上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恢复期适当锻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结果:完全痊愈20例,病情好转34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2例。
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保证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59-02
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具有高血压特性,是高血压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诱发,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1]。我院自2009年成立神经外科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开展了脑出血微创手术62例,配合对病人的精心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0年7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0.3岁。其中基底节出血37例,破入脑室14例,脑叶出血10例,丘脑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其他部位出血11例。出血量25-80ml。本组病人发生再出血3例,合并肺炎15例,消化道出血5例,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无压疮发生。
1.2治疗方法。在头颅CT定位下采用穿刺针行穿刺引流术,术后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溶栓。
2护理
2.1病情观察。严密而有效的病情观察对保证手术效果至关重要,特别是注入尿激酶后24~48h,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再出血及脑疝的先兆症状[2]。
2.1.1观察意识状态和瞳孔,意识和瞳孔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瞳孔观察15-30分钟一次,24小时后改为2小时一次,病情逐步稳定后4小时一次或遵医嘱,重症病人动态心电监护。如果清醒病人头痛、呕吐,意识逐渐变得恍惚、烦躁,言语含糊不清,或昏迷病人意识加深,心率缓慢,呼吸缓慢不规则,血压升高,一侧或双侧瞳孔较原来变大,光反射不灵敏,提示有继发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本组有三例术后24小时内发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等症状,经CT证实有继发性出血,两例及时开颅手术,抢救成功,一例死亡。
2.1.2血压过高会诱发再出血,血压过低会影响脑灌注加重脑缺血。调控血压注意输液速度,尽量用微量输液泵泵入降压药物。术后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60/90-100mmHg。
2.1.3监测体温,如果体温高,分析发热原因,中枢性高热,多出现在术后12-48小时内,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需采用冬眠体温疗法,如果有感染存在,做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头枕冰袋,以降低脑代谢。
2.1.4肢体活动:观察肌力、肌张力、活动情况,并与术前对照。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发病前可能已存在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它疾病,应密切观察心电图、血糖、血生化及肝、肾功能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处理。
2.2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基础护理是为病人赢得生存及早日康复的先决条件[3],做好口腔、眼睛的护理、尿道护理、肺部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尿路感染和坠积性肺炎等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
2.2.1保持正确。血压稳定者头部抬高15°~30°,头、颈、胸于同一斜面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而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代谢[4]。昏迷伴舌后坠者向前轻托起下颌角并纠正舌后坠,将其头转向一侧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昏迷伴呕吐者宜取侧卧位以防止误吸。尽可能保持卧位舒适,防止因卧位不适引起躁动而致再出血。微创术后脑内都留有残腔,血肿越大残腔越大,大幅度地翻动,会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使血管撕裂导致再出血。因此,给病人翻身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头部转动。
2.2.2预防肺部感染。肺炎在脑出血病人并发症中死亡率居首位。保持呼吸道畅通是预防肺炎,保持脑组织供氧、使脑组织细胞迅速恢复的关键。若病人清醒,应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昏迷病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尽量朝患侧),可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本组有15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感染,分析原因:一是病人多为老年昏迷患者,脑出血直接影响丘脑下部,脑干功能,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昏迷病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咳嗽,吞咽反射的减弱导致呼吸道粘膜屏障受损,局部抵抗力下降,以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减退排痰功能降低,致痰积坠肺内易造成肺部感染。二是病房环境开放,不能限制探视。三是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不到位。
2.2.3预防褥疮。由于病人多为老年人,皮下脂肪少,皮肤较薄,加之术后限制活动,营养不良等都是褥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2小时翻身、按摩一次,温水擦洗一日二次,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清醒病人鼓励适当床上活动。
2.2.4留置胃管者,一日二次口腔护理,护理时要观察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霉菌感染等病变,口唇涂油。
2.2.5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病人呕吐物、胃液,有无新鲜血或者咖啡色,或柏油样便。给予H2受体阻滞剂静点,或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本组发生5例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发现,给予云南白药口服,清淡、无刺激、易消化流质饮食,均得到有效控制。
2.3手术创口和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头部创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或疑有污染及时更换敷料。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以1%碘伏离心式消毒穿刺点皮肤和引流管外壁。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打折、扭曲、受压。如病人烦躁,要酌情使用冬眠或约束带,以防引流管脱出。如为脑室引流,引流管应高于引流部位15-18cm,以防引流速度过快。按时巡视病房,随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穿刺术后引流液应该是暗红色或者淡血性液体,如果有新鲜血引出应该报告医生,警惕有继发性出血。
2.4药物护理。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把握合理用药时间,了解各种药物不良反应表现。20%甘露醇250ml,需要在30分钟内滴完,如果病人年龄大于70岁或者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放慢滴速,40分钟内滴完即可,防止发生心衰。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硝普钠现配现用,应避光。
2.5营养护理。营养支持是这类病人的重要治疗内容之一,选择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能增强患者抵抗力,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左右即可接受营养支持治疗,以保证患者热量及蛋白质供应。
2.6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
2.6.1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支持。脑出血病人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加之病人多有沟通障碍、肢体瘫痪,因此很容易产生无用感,失落感,甚至抑郁心理,这将阻碍病人有效康复。因此,必须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给病人提供一些治疗信息,鼓励病人多动嘴、多动手,及时表扬病人的进步,调动病人积极性,以其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2.6.2康复训练。帮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在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即可开始。意识清醒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无进展,即可开始。卧床病人早期给予抗痉挛,指导和协助病人床上运动,先被动活动关节,从近端到远端关节,活动幅度从小至全范围,一日二次,一次15-30分钟。
3结果
完全痊愈20例(32.26%),病情好转31例(50.0%),放弃治疗6例(0.96%),死亡2例(0.32%)。
4讨论
4.1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左右,它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50—70岁的病人,本组62例中平均年龄60.3岁,50岁以上38人占61%,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老年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者较多,青年以肥胖、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者居多。此类病人基础体质差,易出现并发症,护理工作繁重。
4.2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优点。较以往的传统开颅手术,微创清除术手术时间短,不需全麻,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和体弱患者,可以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局部缺血,还可以预防血肿自身分解释放的各种毒性物质造成的间接伤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内科的保守治疗,是一种被动的药物治疗,病人的急性期为3~4周,治疗时间长,预后差。我院自2009年成立神经外科后,血肿较大时,如外囊或内囊区血肿体积达到20毫升以上,收治于神外科采取血肿微创清除术,突破了以往内科保守治疗和开颅手术的瓶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4.3目前治疗、护理局限及今后研究方向。我院微创手术开展的时间较短,治疗、护理的经验尚且不足,在病房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技术力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今后研究方向一是如何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病情观察、评估及心理护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改善病房环境,注重提高基础护理水平。三是如何有效进行健康宣教,完善康复训练项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5结论
通过对62例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护理,注重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是挽救病人生命、恢复机体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其中严密的观察病情和精心有效的基础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雄云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144
[2]杨小兰.张景芳袁晓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29(5)
篇7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HDCP)病又称之为妊高症,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妇女在妊娠20w后发生继发性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临床症状,可伴有多脏器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子痫、昏迷、胎盘早剥、DIC等症,严重威胁着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也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主要采用扩容、镇压、解痉等方法积极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同时对妊高症患者进行科学的妊娠期和围生期的临床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病情,同时也能有助于胎儿的顺利分娩。本文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8例,年龄23~45岁,其中初产妇85例,经产妇23例,高血压家族史15例。轻度妊高征65例,占60.19%;中度28例,占25.92%;重度15例,占13.89%。其中剖宫产的有61例,经阴道分娩的有47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心理顾虑;及时进行病情观察以防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产时、产后护理,严密监测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如紧张、不安、焦虑、对胎儿发育的恐惧等,这些不良情绪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严重者可使病情加重,此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主动倾听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详细解释某些药物对患者造成的不适,以消除其顾虑。指导家属参与并与其讨论保健知识,以获得良好的合作并帮助孕妇稳定情绪,以保证孕妇的分娩。
极配合治疗[1]。
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胎动以及胎心率等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胸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以防病情及进一步加重,并协助医师进行对症处理[2]。同时经常听胎心音,观察宫缩变化,必要时可给予胎心监护仪进行监测。若患者出现抽搐的情况,应加床栏以防坠床,并进行专人护理并记录;护理昏迷患者时应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预防褥疮的产生。
2.3药物护理 对于妊高症患者首选解痉药为硫酸镁,在应用本品时应密切观察,若过量则易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中毒,表现为膝腱反射消失、尿量减少,严重者可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心跳骤停等中毒表现。在出现中毒症状后立即拮抗镁离子,临床多选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来对症治疗。在应用利尿药时应观察有无低血钾症状,预防性低血压的出现,在用药期间若有异常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3]。
2.4产时、产后护理 分娩时,严密监测产妇的血压、胎心、胎动、宫缩以及产程等情况,在宫口全开后,进行会阴侧切以缩短第二产程,保证母婴的安全。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以防窒息;为产妇测1次/h血压,在产妇血压稳定后测1次/4 h;要求产妇尽早排尿,减少阴血的流量。尽早辅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等[4]。
3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临床上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产后易并发感染性抽搐、产科出血等疾病,同时也是导致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为治愈本病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同时还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和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亚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8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302-303.
[2]韦永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4):276.
篇8
1.临床资料
本文选用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是按照201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筛选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56.5岁。其中有112例为原发性高血压,8例为继发性高血压。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
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适当的休息,对于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除了保证足够的休息之外,还要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禁止长期静坐或卧床。对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严格控制钠盐以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高胆固醇的食物通常禁止食用。平常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发生。高血压患者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平常的一日三餐主要以清淡、无刺激为主,并控制每餐的进食量,切记抽烟、喝酒。对于血压一直增高的患者,每天要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相关记录,从而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
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与每位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以更好的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在进行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平常多向患者讲解一些与高血压有关的知识,控制患者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多用一些单纯的语言来安慰患者,给予患者一定的信赖感,并培养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以确保每位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加的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
2.3舒适护理
如今舒适护理已经成为一种整体性、创造性、有效性的护理模式,其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不愉快的心态[1]。通常可以通过调节病房温度(22-25℃)、湿度(60-7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保护每一位患者的隐私等都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空间。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以体现人文关怀,而且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采取有效的舒适护理,以不断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2.4用药护理
对于用药量的控制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剂量。如果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稳定时,则可以咨询医嘱适当的调节药量,切忌自己随意改变剂量或更换药物。有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一些低血症,这就要求患者服完药物之后尽可能的卧床休息2-3小时,最好起床停坐一会之后再下床活动。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之后的症状,如果用药后血压快速下降时,要对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患者服用的一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出现水钠滞留,这时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体重进行定期测量,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水肿状况。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经常会伴随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导致血压调节功能比较差,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最好不要使用交感神节阻滞剂等。
2.5对症护理
如果患者存在喘憋、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以及发绀等症状时,通常考虑为急性左心衰竭,这时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及时的清理,清除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以确保患者顺利的氧供。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急剧增高现象,同时伴有头疼、呕吐、恶心、耳鸣、抽搐、脉搏改变、颜面潮红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则考虑患者出现了高血压脑病,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并让病人处于平卧姿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脑部血液的供应,增加脑部的回心血量。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脑出血现象。并通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适当的抬高患者的头部,并准备好快速降压药、脱水剂、镇静剂和利尿剂等。对于合并脑、心、肾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关注患者血压的波动情况,并作出详细的记录。
3结果
对我院的120例患者制定出了一套科学的、合理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群体易出现的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患者身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也十分有益[1]。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8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探讨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采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收取的8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为(57±1.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56±2.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血塞通联合环磷腺苷治疗:给两组患者口服降压药和降血糖药,对其进行小剂量脱水剂和抗感染等治疗,对患者实施40.0 mg血塞通静脉滴注加0.9% 250 ml生理盐水滴注,给予120.0 mg环磷腺苷及0.9% 250 ml生理盐水滴注。连续对其进行治疗14 d,滴注1次/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健康,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作为护理人员,要将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将现代医疗水平的先进性向患者进行介绍,消除患者疾病的恐惧。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言语要温和,脸带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像亲人般的关怀。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关心患者,有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讲述,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患者的情绪,进而给予个性化护理。
1.2.2健康教育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痛苦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对治疗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为减少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等不利因素的出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①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高患者的认识;②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等一些常见情况告知患者。③要引导患者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准确舒适的,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调整,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3感染护理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都不高,在治疗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感染[2]。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患者感染问题,对昏迷和难以自理的患者要确保其呼吸出畅通,定时对其进行翻身和清洁处理。为了避免患者肌肉萎缩还应当定期的对其进行按摩。
1.3统计学处理 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使用的是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χ2检验,用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全面护理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改善,且患者心理障碍改善较大。从原来的29例面对疾病产生恐惧的患者下降到了3例,11例焦躁患者下降到了2例。且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后,27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改善,13例患者病情改善程度较低。原来的22例面对疾病产生恐惧的患者仅下降到了11例,18例焦躁患者仅仅下降到了15例。且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7.5%。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和并发症 发生率差异显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感染护理等,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患者介绍了当代医疗事业的先进性,普及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争取了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通过此次研究得出,在40例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改善率高,有效地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小辉.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特点及与预后关系[J].中外医疗,2012,15:20-21.
篇10
关键词:社区护理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102―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健康教育的欠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社区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实现完全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对4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59.6岁,收缩压164.z5±15.Z3mmHg,舒张压97.37±17.53mmHg。按照WHO/ISH分类方法,Ⅰ级高血压14例,Ⅱ级高血压15例,Ⅲ级高血压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例。
1.2方法。根据所掌握的临床资料,在社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协助下,对40例已出院的高血压患者一一上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患者较集中的社区组织由患者和家属参加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与健康保健座谈会,进行集中面授,在公共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专题宣传专栏,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问题给以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 社区护理措施
2.1 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根据门诊资料和家庭访视资料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社会支持系统和社区、家庭、环境等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做出护理诊断,建立慢性病档案,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
2.2健康知识宣教。在患者集中的社区针对具体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介绍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若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增高,出现头痛、乏力、视力模糊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2.3心理护理。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情绪紧张、急躁生气、心理不平衡等,都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在家访和心理咨询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教会患者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其自身努力,保持心理平衡。在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在理解病情的基础上以“接受、支持、保证”的原则进行治疗性接触,使患者得到直接的心理援助,并拥有高血压相关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4饮食的护理干预。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衡,干预的核心是饮食的“质”与“量”。“质”是改善和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量”是控制饮食的总热量,保证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g,超重者还应注意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瘦猪肉、兔肉、豆类制品、脱脂牛奶。蔬菜宜选用含维生素、纤维素高的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胡萝卜等。水果选用含钾和维生素高的,如香蕉、山植、柑橘等。多食用有降脂作用、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等,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忌食腌制品、皮蛋及含钠高的食物。积极向病人宣传酒的危害,帮助病人戒烟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尽量不饮酒。
2.5身体锻炼指导。要求注意劳逸结合。但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长期休息。必须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作适当的运动,在遵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根据年龄、体质情况进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可进行适当等张运动如体操、骑自行车等,如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者,要求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中应避免俯身、低头或憋气的动作,呼吸尽可能地深慢均匀,以免使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头痛,头晕。
2.6指导病人的血压监测。定期给病人测血压,以便及时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调节用药的剂量。患者家中最好准备一个血压计,教会病人家属测血压的方法。家庭测量血压应注意两点:第一,血压计应准确无误,每年至少到有关医疗部门校正一次,以免因准确性下降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第二,家庭成员必须经过医务人员的正规训练方可测血压,在家中测血压最好由青壮年担任,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差,如视力、听力下降,测血压时易造成很大误差。
2.7安全用药指导。首先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疗效和用药的不良反应。从低剂量开始。如果低剂量反应较好但未达目标血压,适当增加该药物的剂量。要注意合理的联合用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药物的剂量,目的是使两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而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如果一个药物的疗效反应不佳,或是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型药物,而非加大第一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尽量使用一天一次具有24h降压疗效的长效药物。优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平衡地控制血压,将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尽可能地保护靶器宫,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3结果
经过详细调查,凡接受1年以上社区护理的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经问卷测验,他们回答高血压病理基础知识和自我护理与健康保健常识的正确率大多在75%以上,血压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接受社区护理后4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下降了25~40mmHg,接受社区护理期间仅有1例患者因高血压复发或高血压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发病率仅2.5%。
- 上一篇:旅游景点规划设计方案
- 下一篇:简述电子合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