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婚姻家庭辅导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婚姻家庭辅导方案

篇1

1、切实履职,强化主动意识。做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既是妇联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能,更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工作任务,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因而我县妇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跟进,积极创新。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争取重视后,积极主动地与民政、司法等部门衔接取得支持,下发了《关于成立__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将婚调工作纳入县妇联年度工作重点内容,制定了《__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实施方案》,在机构设置、人员组成、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强化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婚调委的有效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方便群众的原则,我们与民政多次沟通协调,在办公用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县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提供了一间房作为婚调委办公室,完善了办公场地的硬件设施。10月份,举行了__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仪式,举办了成立大会,选聘了人民调解员,并进行了相关培训。

2、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调解婚姻家庭纠纷需要依托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正是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人民调解、诉讼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是道德、文化、法律、经济等手段综合运用的有效载体。在婚调委成员单位召开多次协调会后,妇联、民政、司法三家达成共识,形成了合力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应。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联系家庭、联系妇女的群众工作优势,切实抓好婚调委的具体运作和日常管理,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鼓励、吸纳有特长和热心公益的个人加入到调解员队伍中来,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源、行政资源、群团资源有效整合。民政部门变被动为主动,驻点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调解员,发现属于职责范围的纠纷后主动介入进行调解,对于那些因为冲动或者考虑欠成熟而一心要离婚的夫妇,起到了及时有效的缓冲作用。司法部门积极开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提供维权咨询服务和相应的法律援助,在相关培训和工作会上加强业务指导,使调解员能掌握更多司法调解的专业知识,提升人民调解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动成员单位的作用,实行资源互补,切实做好诉调对接等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对接有序、协作联动、合力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应。

3、健全机构,依法规范运作。有了婚姻登记处的婚调委办公室后,为了能更好地为全县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县妇联办公用房紧张地情况下安排出一间办公室做婚调委办公室,又在甘棠桥社区组建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办公室,建好用好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阵地,并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巾帼志愿者”等服务团体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便捷、热情的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维权服务。

我县婚调委根据新时期婚姻家庭现状和调解工作需要,从县妇联、民政局、司法局、教育系统等单位选聘了14名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员作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首批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由法律工作者、妇女工作者、婚姻家庭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在我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业务培训班上,县司法局副局长左荣华同志作了业务培训讲课,他以多年的实践经验,站在一名律师与调解员的专业角度,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对婚姻家庭纠纷常用技巧做了深入浅出的辅导。选派了一名调解员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维权培训班,11月,组织婚调委成员及部分调解员到长沙市天心区妇联现场观摩学习,天心区婚姻纠纷调解室的温馨布置与天心区妇联何主席为我们介绍的“三免原则”、“四有四必四心”服务承诺,以及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学习回来后,我们印制了调解员工作联系卡,发放到各社区,在婚调委办公室,我们将调解员名单与各项制度上墙公布,便于群众自由选择调解员帮助调解。12月1日下午,县妇联组织30多名巾

帼维权志愿者律师团、婚姻家庭心理咨询顾问团等进入甘棠桥社区,结合12月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活动,同时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婚姻、赡养、抚养、扶养等纠纷,提供纠纷调解、维权指导、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1、注重法制宣传,提升家庭成员素质。2014年县妇联启动了“反家暴,促和谐”宣传年活动,将反家暴工作纳入到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在县公安局设立家庭暴力法医鉴定中心;启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妇女儿童维权长效机制;在县内广泛联系法律工作者及具备律师资格的人员,选聘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律师,组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援助顾问团,为我县妇女儿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举办婚姻调处和家预培训班;组织“反家暴、促和谐”现场签名活动及反家暴书画作品巡回展进机关、进社区,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反家暴宣传活动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2、注重平安和谐创建,融洽家庭关系。平安家庭创建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重要手段。县妇联积极开展平安家庭、书香家庭、和谐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吸引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在预防婚姻家庭纠纷、创建和谐幸福泰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县妇联积极利用“六一”、“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爱心结对帮扶贫困单亲母亲、贫困儿童“关爱春蕾女童”等工作,丰富创建内涵,打造关爱品牌。

篇2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家属44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辅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 团体辅导;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8

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是心理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抑郁症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带来的痛苦难以用语言形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是相互影响和互相依赖的,患者家属因为长期与患者相处,工作或生活必须做出较大的调整来满足患者的需要,难免会使家属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带来多方面的损失,如经济状况的影响、休闲活动的减少和自由支配时间减少,而产生情绪问题[1]。2012年3月~2013年6月对我院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团体辅导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主要家属44名。平均年龄(39.64±9.309)岁。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家属与患者共同生活,均知情同意参加的本次研究,44名家属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家属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与患者的关系、城乡、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干预方法,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干预方法。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测评,考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

1.2.1团体辅导活的实施方法团体辅导共8个单元,每周1次,每次1单元,每次2 h。活动地点在我院心身科团体辅导室。团体性质为治疗性、教育性和具有固定成员的结构性团体。团体辅导总体方案名称为“同舟共济,共同成长”。主要形式:讲解、材料学习、讨论与分享、角色扮演、作业讨论等活动形式。团体辅导方案:(1)团体初期阶段(第1,2次)。使成员了解团体的运作方式、目标和团体规则;增进成员互相认同感。如热身活动(相见欢)、自我介绍(叠罗汉)、秘密大会串(请成员将目前有关面对抑郁症患者最感困惑的方面写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讨论、示范、角色扮演、书面资料提供等逐个解决)等。(2)团体发展阶段(第3~7次)。主要主题有压力释放、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和社会资源利用。帮助成员学会调节紧张情绪,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使用合理信念来管理情绪,学会交往技巧,增进成员间信任和接纳,提高交往能力,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主要的活动有“把压力吹跑”“最近比较烦”“快乐清单”“只有一个橘子”“清理垃圾桶”“我想有个家”“能量聚集”等。(3)团体终结阶段(第8次)。帮助成员处理对分离和结束团体的情绪,评价团体的影响作用,成员要针对自己想要做出的改变和如何实现这些变化,做出选择和计划。主要的活动“笑迎未来”“感恩的心”等。

1.2.2调查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每一个因子反映出被试的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是评定1周以来的时间。它具有容量大、效度好,已较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

1.3评价方法记录辅导前后两组家属SCL-90各因子得分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表1)

3讨论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团体辅导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并减轻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病程长、易复发,使家人的负担极为沉重。患者情绪抑郁,必影响家庭生活氛围,家庭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容易产生疲劳感,出现睡眠问题等躯体化障碍。照顾抑郁症的家人是一个压力源,不同程度给抑郁症的家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对整个家庭造成冲击。Ray发现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3]。抑郁症患者家属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抑郁症患者对其家属的影响涉及到心身健康的多个方面,突出表现在自尊、性功能、精神紧张度、睡眠、婚姻家庭、认知功能、正负性情感、躯体不适、娱乐及经济等方面[4]。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可知,要想有效帮助抑郁症家庭,仅依靠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家庭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焦点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上,协助实现“健全”家庭的功能,改善不良家庭关系,减少患者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负面影响[5]。将心理健康干预教育落到实处,把对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干预作为患者疾病治疗的一部分,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团体辅导提供良性的团体氛围,具有支持性心理治疗作用。在团体辅导干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团体氛围,成员通常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一种“原来我们都一样”的感觉,自己遇到的问题别人也正在面临,从而减少焦虑和不安,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互相尊重的融洽团体气氛,在团体中彼此接纳,获得认同感,增进了互助合作的精神,激发成员的思考力,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对家属实施团体辅导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可以更经济、更有效地满足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干预的实际需求,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Highet NJ,McNair BG,Davenport TA,et al.How much can we lose:carer 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n living with a person with depression[J].Med J Aust,2006,181(Suppl.7):S6-S9.

[2]常会丽,于海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4(4):63-65.

[3]王继堃,赵旭东.抑郁症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21-23.

[4]李梅枝,龙浩文.抑郁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9-10.

[5]罗锦秀,彭菊意.系统家庭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4,3(1):55-56.

(收稿日期:2014-04-22)

(本文编辑刘学英)

篇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增多,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增快,致使各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心理健康面临威胁。而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工作重心仍放在重性精神病的防治上,对于正常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心理学者认为,心理问题可以侵蚀人的意志力、创造力,从而间接影响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因此,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水平,开展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与咨询,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已成当务之急。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凸显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功能

目前,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具体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参照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各级地方政府的精神卫生工作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领导,及时解决精神卫生工作问题。

(2)各级政府健全精神病防治经费及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筹措机制,制定国家、地方及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的筹资方案。筹资额应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以确保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与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的来源。

(3)健全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卫生主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精神卫生组织管理网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以专科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系统。承担相关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掌握精神疾病发病状况、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宣传精神卫生政策,宣教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主管部门要负责培训社区和村镇防治技术人员,以将防治康复措施落实到社区、到村镇,并加强对各级责任人的考核。在组织管理网络与防治康复网络中,要确定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并制定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4)重视人才,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卫生服务,重奖精神卫生科研成果,设立荣誉称号奖赏为精神卫生事业做出突出奉献的医务人员。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宣教,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

目前大众心理健康意识淡漠,需要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来提高。各级负责宣教的专干,应通过访谈法或问卷法先行了解被宣教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宣教计划。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校功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孩子抓起,从早期人格构建中施加影响。无论小学、中学、大学,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设置专门教材,成立心理自助小组和心理健康辅导站。所有教师均要经过心理健康与调适培训,使教师能识别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妇联或其他社会组织,将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心工作内容。制定职工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建立健康档案,成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定期邀集专家为职工解压,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健康娱乐,落实帮扶政策等,以此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女工、妇联组织要重视婚姻家庭、科学哺育方面的健康宣教。

(3)利用媒体力量,促进健康宣教。报刊杂志、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是心理健康宣教的最好载体,应担负起为大民进行心理健康宣教的重责。媒体应专设版面或栏目,刊登心理健康科普文章,报道心理健康方面有影响的人与事。通过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促使大民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4)开设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引导心理咨询事业发展。政府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开通心理热线,为心理危机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鼓励和引导私人发展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为正常群体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以解决婚恋、职业、成长、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

3.加强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管理,保障社会和谐安全

近年许多肇事肇祸事件与精神病人或心理障碍者有关。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管理,防止此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加强对流浪人员的管理。政府的收容机构要加强对流浪者的管理,畅通收容渠道,对于流浪精神病人要按规定程序遣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对于已有肇事肇祸史或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相关部门应将之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2)加强对特殊职业人群的管理。军人、警察等职业,由于可以合法持有枪械,情绪冲动而报复攻击欲望强的人不宜从事此类职业。教师、医生职业,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与生命守护神,如果情感淡漠、缺乏耐心且利令智昏者从事此类职业,不利于孩子成长和疾病的治疗。客车司机、校车司机等职业,由于承担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冲动、暴躁、易激惹的人不适宜此类工作。因此,对于特殊职业人员应经过心理健康检测后方能上岗。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学生 价值观 家校互动 舆论引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婚外恋,婚前使得单亲家庭的数量越来越多。加上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外出务工等诸多种原因使得单亲孩子这一团体越来越庞大。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出现了厌学,旷课,早恋等不良行为,而这势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高考成绩和入学层次较低,容易产生心理自卑,如果再加上缺少父母关爱而给其带来的关爱,就会受到双重自卑心理的影响,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多种怪异现象,如人际交往观念淡薄、不爱说话、容易沉迷网络等,当他们发生不顺利的事情时却很容易情绪失控,行为失常。如何更好地教育好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这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症下药:树立单亲家庭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对高职学院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途径选择上,首先必须从起价值观入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加强单亲家庭学生的课堂理论教学,注重从心理学的维度出发增强单亲家庭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的本质不是在于其品德,而是心理问题,高职学院的单亲家庭学生其年龄和经历往往是导致其内心产生心理失衡和困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帮助高职学院学生树立价值观之前,必须帮助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因为就算一个人的道德知识再多,如果不会用来服务自己的心理调适,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心理调适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心理障碍和消除价值观选择中的阻碍,使单亲家庭更好的接受积极的价值观,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其次要广泛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业余爱好,有了爱好才能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价值观塑造离不开行动,依靠自由自觉的行动才能实现,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学生个体的兴趣与爱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帮助单亲家庭发掘自身的潜力和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教育者必须宽严适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学会扮“慈母”的角色,给予单亲家庭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学校的爱,教师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培养自身在单亲家庭学生中的信任感,并在沟通交流中通过自己的引领示范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必须扮演“严父”的角色,在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管理标准上,必须与其他普通家庭学生一样,采用相同的管理制度,对单亲家庭学生的错误和不当行为等必须严格要求,对他们的错误改正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二、家校互动:构建与单亲家庭家长的联系网络

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长之间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单亲家庭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其自身的心理障碍。由于高职院校的单亲家庭学生往往家长不在学校所在地或家长外出务工的较多,家校之间的合作往往有制度,却存在实际操作难、家长配合不力等问题。因此,在构建学校与单亲家庭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网络就十分必要,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可以建立单亲家庭学生个人电子档案,当前社会,电脑已经日益普及,在开学之初,单亲家庭学生都是由家长送至学校,在这时,班级辅导员就可以登记家长的个人电子邮件或手机号码等信息,在单亲家庭学生进校之初就建立其个人相关的电子档案,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跟踪与记录,并每学期或每月向其家长发送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增强辅导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其子女在校学习情况,一旦有问题行为出现,家长就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帮扶教育。

三、调查研究: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信息收集与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保证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是教育者在认识单亲家庭学生、分析其各种问题及探索规律的重要方法。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手段和内容的科学化,才能为提高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有效性提供保障。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加强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教育方法的研究,高职学院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角色和工作环境等优势条件,进行对自己本校的高职单亲家庭学生进行跟踪与记录,准确把握单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性,增强自身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认知度与了解度,提高自身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首先在依托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档案管理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如借助QQ群、学院网络平台等,掌握其心理变化;其次要善于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单亲家庭学生之间的访谈,总结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教学经验。调研内容可以包括单亲家庭学生的军训情况(军训纪律、内务整理、军训出操情况等)、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是否旷课迟到、考试是否舞弊等)、生活情况(作息时间、业余爱好、是否参加兼职、是否恋爱等)、就业情况(就业单位、就业率、就业问题等)、心理情况(学习心理、就业心理、交际心理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调查与研究,更好地得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四、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单亲家庭学生并非是不可转化的,单亲家庭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也能够的到进步与发展。而实现他们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以班级正确的舆论为引导,通过氛围的营造来感染他们的内心,实现行为的转变,正确的舆论可以形成强大的感染力,一个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其班级的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成型且持久地发挥作用,在高职学院教育中虽然学生上课的教室已经不像中小学时期那样固定,但是在班级中同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单亲家庭的管理教育者可以利用班会、晨练晨读等班级文化活动为班级舆论导向形成奠定基础,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还可以选择以班级等集体活动的形式为突破口,用集体的向心力凝聚他们的内心情感,点燃他们内在的“善”的品质,转变单亲家庭孤僻、不善言谈的心态。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要善于举办单亲家庭学生乐意参加的活动,发挥班委和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班级活动可以与学院的社团活动相结合,从而增强活动的影响力,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让来自单亲家庭学生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班级同学多给予鼓励,那么哪怕是单亲家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是很小的,抑或是其表演的节目很一般,只要用集体的力量去感染他们,那么久而久之就会点燃他们内心活跃的热情之火,增强他们的自信。

五、引领示范:发挥优秀单亲家庭学生的榜样力量

在高职学院单亲家庭学生群体中也会有比较优秀和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可以成为教育者在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教育资源,优秀单亲家庭学生自身的品质和成绩能够向其他学习成绩较差或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单亲家庭学生证明一个真理,那就是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功。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为直接的榜样,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和示范有着密切的关联,单亲家庭学生在失去完整家庭的同时,也失去了从父母身上学习优秀品质的机会,而在大学学习期间,自己身边的同学与自己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接触时间不少于在家庭和父母接触的时间,这就为发挥优秀单亲家庭学生的榜样力提供了可能,且同样是作为单亲家庭出身的学生之间必然有着共同的语言或相似的经历,他们之间更加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这对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具体方法上教育者可以采用优秀单亲家庭学生事迹报告会、加强优秀单亲家庭学生宣传等方式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并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增进单亲家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六、后续追踪:建立单亲家庭学生长期帮扶机制

高职院校学习只有三年,且在第三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是学生的社会实习,这半年实习期和毕业之后就往往成为了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盲区和空缺期,作为教育者应当建立健全长期帮扶机制,以QQ、电话、电子邮件或直接慰问等方式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毕业之后获得提升,在实习期间和毕业之后的教育上,首先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后续教育机构,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其次,在后续教育内容上应该着重加强单亲家庭对社会和工作的适应能力教育上,如人际交往教育、工作技能强化等,例如,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时候并没有来自工作上的压力,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等与工作相比较为轻松,多数没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可以上网、打球等做一些业余活动,而一旦进行实习或工作,其很难再像大学那样有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些学生不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环境,那么其心理仍就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心理问题;最后,学校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后续教育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美国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国家。它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等四个重要时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本文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美国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073-07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09

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实务导师,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师(北京101601)。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纵向来看,其整个发展历程阶段性特点较为明显,也显现出企业在社会工作引入和推动进程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拓的基本过程,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也随着不同问题的呈现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化,服务内容和方法得到拓展和延伸。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工作的典型国家,对其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而且有益于借鉴其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国际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述

企业社会工作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进程、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直接因素。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问题的产生,包括不同阶级间的矛盾斗争、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等(李晓凤,2008)。19世纪中期后,在阶级斗争中获得巨大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迫使资产阶级实施社会改良措施,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企业社会工作由此萌芽,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非专业化阶段。

接下来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基本上都与企业管理革新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直接关系。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管理改良运动带来的福利运动,催生了社会福利秘书( Welfare Sec-retary)制度的产生,福利秘书也成为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先驱,诸多企业引入这一制度,使得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专业化雏形阶段。进入20世纪,强调效率的泰勒制使得福利秘书制度失去了实际意义。20世纪30年代,职场酗酒问题的产生和影响再次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酗酒方案”(Industrial Alcoholism Programs,IAPs)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大学开始介入企业社会工作领域。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员工需求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酗酒方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员工协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s),这也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务方法,在企业和工业世界中普遍使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纵深发展阶段,并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和突破性发展,如美国的“员工增强方案”(Employee Enhancement Programs,简称EEPs),企业社会工作者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协助员工处理的议题也越来越多,在职场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大,并得到企业、政府和服务对象的认可。

除了以上这条发展主线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不同同家和地区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Durkeim在《社会分工伦》指出,在分工发达的产业社会必须加强人与人的协作,使得群体形成有机的联系。欧洲和日本还发展形成了“产业社会学”,日本学者杉政孝和万成博所著《产业社会学》中有如下相关表述,“现代产业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作群体、领导、士气的经营组织问题;工人、工会、劳动关系的劳动问题;职业、地方社会、大众社会和产业化的产业社会问题”(王雅静,2012)。从这一内容来看,产业社会学与企业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人部分是一致的。

二、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沈黎(2008)提出,可以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早期酝酿阶段、职业戒酒方案阶段、员工协助方案阶段和员工增强方案阶段。本文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实务探索为基准线,结合美国学者的观点,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演变历程和重要事件可用下图来表示: (一)起步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世界发起的社会福利运动尤其是社会福利秘书制度的建立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决定和影响着这一时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发起的福利运动

社会福利运动源于当时企业内部发生的企业管理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员工人数增速增量较快,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投入工作、避免消极工作等情况的出现,成为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二是19世纪末阶级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存在强烈冲突,迫于劳资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等压力,为了安抚工人,企业纷纷引入福利计划,为工人提供服务,建立起包括伤残、医疗和困难救济等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组织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等(李晓凤,2008)。三是当时有大量妇女进入企业工作,基于女性生理特点等特殊性,需要建立适合她们的一些福利制度,以解决她们的独特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这场福利运动的主要目的:消除工人不满,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让工人安于现状,不去组织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苏景辉,1989)。

2.福利秘书制度

实际上,福利秘书制度是这次福利运动的重要内容,或者说这场福利运动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岗位——福利秘书,这便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先驱。1875年,Aggie Dunn女士受雇于H.J.Heinz Company,成为美国第一位也是20世纪前美国唯一的福利秘书。1917年,明尼亚波利市北方州电力公司聘用Thomapson女士为社工员,纽约的Macy百货公司也首创社会服务部门,参与处理员工及家属的相关问题。1922年,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聘精神科医生,提供精神医疗服务。

福利秘书是一个兼顾企业福利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的职务,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基于企业的双重考虑,福利秘书主要的职能有两个方面即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行政事务上,主要处理员工的福利事务和进行相关的人事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上,主要为员工提供咨询、辅导、治疗和支持等服务。苏景辉(1989)将福利秘书的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福利,包括安全保护、医疗卫生、餐厅、宿舍及交通等;

第二,经济福利,包括工资、抚恤、贷款等:

第三,文化福利,包括娱乐、体育、教育、图书、出版刊物等;

第四,个人辅导,包括为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提供治疗和支持。

从福利秘书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来看,福利秘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其已经具有了企业社会工作的雏形,福利秘书成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开拓者。另外,福利秘书的岗位担负着既服务企业又服务员工的双重使命,但本质卜-还是以服务企业为主,这也是由企业引入福利秘书的主要目的所确定的。

3.泰勒制、工人运动与福利运动的衰落

进入20世纪后,强调生产效率的泰勒制兴起。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牛产过程,而不是员工的需要,因此也使得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工人运动逐步深入,提出了新的政治与权力的要求,工会的作用和力量也逐渐强大,具备了法律地位、独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工会组织从更高的要求出发,认为福利秘书制度根本上代表的还是资本家,是为资本家和企业服务的工具,并且认为它消磨了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因此,在工会组织的反对下,很多企业取消了福利秘书制度(钱宁、张默,2009)。

另外,福利秘书制度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西方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该制度逐渐被取消。

(二)成长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1业酗酒方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也直接促使了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开始。

1.“工业酗酒方案”的产生背景

在美国,工厂里存在的普遍的酗酒问题成为企业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直接关联性因素。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酗酒的问题相当严重,并且带来了很多危及生产安全、出勤率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并直接影响了生产力。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协助员工戒酒。企业管理者为了减少酗酒带来的损失,推行所谓的“工业酗酒方案”,聘用社会工作者在员工中实施戒酒方案,对酗酒者及其家庭提供辅导和服务,使得社会工作者以专家身份进入企业开展戒酒者服务。工业酗酒方案就此产生并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

2.“工业酗酒方案”的推进过程

1935年,美国第一个“工业酗酒方案”产生。1940年,俄亥俄州柯达公司推动职业戒洒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促使了该服务方案的扩人和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工业酗酒方案”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可,更加正式化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及,部分企业也逐步关注和参与解决员工精神与心理困扰。1957年,波士顿社工学院的成立开启了高校对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比如协助东北电话公司等一些企业开展服务。

3.对“工业酗酒方案”的基本认识

“工业酗酒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因应企业管理的新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产生的,是一次社会工作介入企业领域解决问题的尝试,对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解决员工问题的基本思路。但是它主要还是企业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工作方案,出发点在于通过解决酗酒问题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员工的福利,从本质上讲,这还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利益的行为,员工的实际需求是其次的。企业社会工作要实现系统化发展,还需要具备自身特有的专业服务方法,“员工协助方案”则具备了这一条件,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及其特有方法的形成(钱宁、张默,2009)。

(三)全面拓展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

“员工协助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全面拓展期的重要事件,这个时期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形成期和全面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不是从“工业酗酒方案”直接迈进到“员工协助方案”的,在其中一段时期里两大方案是并存的,在一定意义上“工业酗酒方案”为“员工协助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员工协助方案”的推进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员工协助的雏形开始产生。战争催生并促使了“员工协助方案”的出现。在二战期间,有很多企业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与家人分离,战争给这些员工带来了大量情感、婚姻以及家庭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专门聘用一批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辅导服务,并演变成为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方法即“员工协助方案”。在英国,贝弗里奇计划的出现也促使了企业建立工业福利制度,将受战争影响的家庭作为救助和服务对象。这时的“员工协助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是战时临时干预的措施。

到了20世纪60年代,药物滥用、暴力、沮丧和离婚事件层出不穷,职场酗酒也不单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还内隐着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有些“工业酗酒方案”开始拓展服务内容,并逐渐转向“员工协助方案”,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962年,美国坎波公司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员工家属,内容包含了家庭、情绪、法律、药物滥用等方面。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员工协助方案”,并强调更大范围的服务内容和注重提升员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工业社会福利中心(Industrial Social Welfare Center),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务。1970年,美国政府正式成立美国联邦酗酒研究机构和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负责工业酗酒方案的倡导和员工协助方案的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改名为员工协助专业机构(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并开始推行考试与认证制度即进入了职业化发展阶段。

2.“员工协助方案”的基本范围

“员工协助方案”的独特性在于其不只是关注企业领域中的人的某些问题,更是从不同层面关注和协助企业领域的人尤其是工人,关注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先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霍桑试验”,开始认识到员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从而最先扬弃了古典经济学的“人是经济人”的管理理念,进入了“人是社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中(高钟等,2007)。这也是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内含了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服务内容的变化和丰富。

按照相关学者的总结,“员工协助方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谢鸿钧,1996;田鹏,2003):

第一,员工咨询,主要是参与处理员工身心健康及处理可能间接影响工作表现的个人问题;

第二,生涯发展,主要是进行对员工的评估、咨询、计划、培训用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同时协助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三,健康服务,主要侧重预防员工生理、心理问题发生,促使组织人力资源有效发挥。

就人的需求而言,其实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是难以满足更加多元化和变化着的需求。比如在现实情境中,员工较多地会遇到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婚姻家庭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平衡与协调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需要更深层次更多面的服务。

另外,企业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社会工作,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它注重追求协调个人(员工)与组织(企业)的关系,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同时使得个人生活的目标得到实现。这也就是台湾学者苏景辉所说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双赢策略。

(四)成熟稳步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员工增强方案”促使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进入成熟稳步期,并已经被借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员工增强方案”的生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概念逐渐延展“员工协助方案”到“员工增强方案”,并使之成为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新丰流。到1991年,美同约有45%的全职工作者接受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截止目前全美拥有100位员工以上的企业60%以上都有“员工增强方案”。如何调节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并将它们置于伦理与法律的规范之下,尽量避免企业行为中经济理性的过度张扬,及其对员工、社区甚至消费者的福祉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全球性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中依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持续造成了组织与个人、生产与环境、企业与社区等多方面关系的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普遍关注。二是在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一直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企业员工有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追求,他们将工作与个人生活相结合,视为一体,因此现代的劳工对工作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投入,因此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谢鸿钧,1996)。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性化元素。

2.企业社会工作的新突破

基于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突破了“员工协助方案”的范围,发展出包括对员工服务、对组织和企业管理者服务、对消费者服务、对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以及对与企业活动相关公共政策服务等五方面内容在内的专业服务体系。这五大方面的内容也分别形成了西方企业社会工作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员工服务模式、雇主组织模式、企业外模式、工会模式、企业内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公共政策模式等,既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开辟了新的服务途径,也为众多的劳工提供专业服务(王瑞华,2008)。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当前,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了新的称呼,即“职场社会工作”,这一称谓延展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Michal&E.M.&David&B,2000;徐婷,2013)。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娱乐问题、孩子照顾、员工发展计划、压力管理计划等。

三、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它以企业管理改革为契机,以解决企业问题、提升效率和为员工提供福利服务为双重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而重要的发展性事件,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内容、方法和经验(张默等,2014)。这也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具有完备的制度保障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得以快速和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美国社会保障立法和有关劳资社会政策的推动。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障法》,强调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在后来逐步通过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法律加以保障。这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法规,比如最高工时的规定、最低工资的规定等。

美国总工会社区服务部主任Leo Perlis于1976年积极倡导人性契约理念,即要求企业重视劳动者福利和服务,包含财务、家庭、健康和其他服务(如法律援助)等。这也是美国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

(二)形成了一套专业服务系统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和服务在工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这些保障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品质,其服务成效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接纳和一致认可。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伦理守则,包括以员工利益为先、保障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密原则、禁止不当得利等等。在这些伦理守则的前提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还形成了具有实务指导价值的工作指引,确立了其专业特征和服务范围,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实务技巧,包括甄选与离职面谈技巧、特殊形式工人问题面谈技巧、方案评估和转介与咨询技巧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在遵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服务方法和伦理守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该领域的发展特色。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务活动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得益于各类不同组织的动员和参与,并以此发展和拓展了企业社会工作早期的几种模式:第一,“公司模式”(或厂内模式),主要是企业在其组织架构中直接成立一个“员工协助方案”,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拍立得公司的咨询部;第二,契约模式(或外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出资,以契约方式由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罗彻斯特家庭服务中心、美国钢铁公司的格诺瓦厂;第三,工会模式,丰要是指工会组织为其会员和家属提供辅导服务,推行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由工会聘用,比如纽约市的国际女服工会的社会服务部(刘斌志、沈黎,2006)。目前为止,这三种模式还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模式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活动,其中包括:(1)为有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辅导,协助解决个人问题;(2)训练一线工作人员,使得他们能观察员工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协助或转介服务;(3)整合社区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与合作;(4)协助办理员工福利和医疗卫生方案等;(5)推介社区有关健康、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活动;(6)记录服务材料并建立档案系统;(7)为包括妇女、少数民族、残障员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策略计划并执行之;(8)向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策略,作为决策参考;(9)鼓励工人组织起来,共同关心相关福利法律法规等等。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已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服务介入焦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鉴样本。整体来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条件在于:其一,专门的组织和专业人才保障;其二,较为清晰的服务内容,如咨询、企业改革、小组工作、专项特别方案、相关研究等;其三,工作原则清晰,如对工作成效的掌握、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社会工作培训、直接服务的能力以及对转介服务的跟进:其四,对象、方法、成本、效益量化;其五,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参与推动和理论总结,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等。比如1978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合办的“工业社会工作研讨会”,就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宣传、总结和促进作用(高钟等,2007)。这些基本经验也应成为我国探索企业社会工作本土经验的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

[1]高钟等,2007,《企业社会工作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李晓风,2008,《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刘斌志、沈黎,2006,《工业社会工作:美国经验与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4]钱宁、张默,2009,《工业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苏景辉,1989,《I业社会工作》,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6]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田鹏,2003,《一个有效缓解员工压力的系统-EAPS》,《中围劳动》第5期。

[8]王雅静,2012,《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9]王瑞华,2008,《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10]谢鸿钧,1996,《工业社会工作实务——员工协助方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1]徐婷,2013,《外企员工压力疏导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12]张默,2014,《企业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 Michal E.M.,David B,2000,Social Services in the Workplace;Repositioning Occupational Social Work in the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方法 精神力量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疏导教育法、咨询辅导法和自我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以确立受教育者的正确价值观为目标,以语言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事实和科学价值理论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向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科学说理,从提高价值认识入手,教育人、说服人、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解决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问题时,说理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发扬民主,开展热烈讨论、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运用理论教育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教育者只有以诚恳的态度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理论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实地访问、问卷调查、讨论和谈话,借助耐心的言语引导,认真倾听受教育者的心愿和呼声,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准确判断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对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及消极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育方案。其次,要重视细致的说理教育。细致的说理教育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的说理教育方案进行的。这种说理教育包括侧重理论的正面说理教育和通过实践开展说理教育两个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时是两部分互相结合、同步进行,有时是通过一部分为主、另一部分为辅来进行。侧重理论的正面说理教育是通过理论灌输来完成的。灌输是说理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常用的侧重理论的说理教育方式有:理论学习、理论培训、讲授讲解、理论研讨和大众宣传等。侧重实践的说理教育方式主要有: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最后,要注重说理教育效果检查。教育者要经常对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情况进行回访,在回访的过程中,检查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情况,深化他们的价值认识。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思考、挖掘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新的思想问题要及时引导纠正;发现认识深刻的、教育效果好的要给予表扬,以鼓励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是指用典型的人或事来启发、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典型教育法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它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确立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好榜样、好典型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激励和鞭策受教育者努力进取。树榜样、立典型,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榜样的鼓舞和感染下见贤思齐,充分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从而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教育的典型,既指具体的人和事,也包括文字符号、信息、图像、艺术形象、语言描述等。典型应该具有可学性、易辨识、有吸引力、可信任等基本特征。运用典型教育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事求是地选择、宣传典型。典型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以“高大全”的标准塑造出的英雄人物往往游离于人们现实生活之外,从思想到行动上很难引起人们的普遍认同,也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树立和宣传的典型,其事迹一定要先进而又真实,切忌任意拔高和添枝加叶。

其次,要准确把握典型教育的具体形式。典型教育有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两种,进行正面典型教育,应选择能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思想的典型,使人们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感染下受到激励和鼓舞,使人们在自觉地学习和仿效过程中接受先进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价值标准。运用反面典型开展教育时,要选择那些思想落后、消极影响较大的典型,要让受教育者识别、判断反面典型,认识到反面典型的错误及造成错误的原因,要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反面典型,帮助受教育者自觉抵制反面典型的消极影响,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典型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典型教育应该主动适应这些变化,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操作方式和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网络等大众媒介宣传典型,采用多媒体技术塑造、呈现生动的典型形象,强化典型示范的效果。

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判断能力的方法。实践活动是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判断能力。实践锻炼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把价值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理论,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从而提高价值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有利于形成和巩固良好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经过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和巩固,而且它最终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体现。三是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社会实践活动创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条件,受教育者在与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把已经形成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推动情感和意志活动,促进知行转化,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运用实践教育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采用适当的实践锻炼方式。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学历、职业、思想特点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确定实践锻炼的方式。如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来研究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社会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掌握社会价值规范,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组织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人们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其次,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把实践锻炼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常性活动,才能使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锻炼中提高价值认识,形成价值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教育基地是实践锻炼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能保障实践锻炼的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可以保证社会实践主客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够避免实践活动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

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是指教育者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敞开思想,把各自的意见和观点都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对这些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引导、开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向健康、正确的轨道的教育方法。疏导教育法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是指教育者对人们做深入细致的疏导教育,既不堵塞言路,又能引导他们去解决价值认识中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价值观念。疏,即疏通;导,即引导。疏与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没有疏通,人们的认识就不能彻底敞开,就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是疏导的目的,不引导,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放任自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所以运用疏导的方法,一是因为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受教育者采取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大多是通过理论灌输来完成。但是,只有理论灌输还不够,只有做好人的价值认识的疏导工作,才能使受教育者采取积极的态度,自觉自愿地接受理论灌输。二是疏导教育通过循循善诱来展开,能够有效解决人们的在价值观方面的根本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情感方面入手来影响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价值观念。

运用疏导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分导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解决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问题可采用分步而导、分散而导和分头而导的方法。分步而导是教育者按照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对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分散而导是教育者将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自发群体、落后群体等共同存在的主要价值认识问题进行分散,逐个进行教育引导,集中教育力量突破教育重点,以取得整体教育的效果。分头而导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者集中各种教育资源针对受教育者突出而严重的价值认识问题,分别进行教育引导。其次,要做好利导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真正解决人们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和切实掌握人们价值认识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顺乎社会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教育的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克服不利因素,引导和推动受教育者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最后,做好引导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应该注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激发受教育者积极思考,提高其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教育者要提出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问题,启发受教育者运用正确的价值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和辩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咨询辅导法

咨询辅导法,是指教育者运用有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启发、帮助和引导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社会存在形式呈现多样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色彩更加鲜明。在这种新形势下,人们不但面临着个人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面临着适应社会环境,进行正确人生抉择的困难,还会经常遭受精神苦闷、心理震荡等痛苦,咨询辅导能帮助人们走出困惑、适应社会、顺利发展。咨询辅导法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职业指导、教育与学习辅导、婚姻家庭问题咨询、人际关系辅导等方面。运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要掌握咨询者的材料。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咨询者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先填表或由咨询人员提问后填表,还要弄清咨询者的心理或思想问题,准确把握咨询者存在问题的症结及前来咨询的目的。其次,系统思考、认真分析。在掌握咨询者基本材料的基础上,教育者要进行系统思考和详尽分析,提出咨询方案,并根据咨询者的实际情况,对咨询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再次,引导帮助咨询者。咨询辅导方案选定后,教育者要劝导帮助咨询者,科学有效实施方案,向咨询者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解答疑难,使其端正认识,并根据咨询者的思想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校正和引导措施。最后,巩固和扩大咨询成果。咨询者在经过咨询辅导和劝导帮助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这并不是咨询过程的终结。教育者要定期检查巩固,以了解咨询的效果,要搞好追踪研究,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巩固并扩大咨询成果。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修养、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正确价值观念,提高自己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方法。自我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受教育者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能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教育活动,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自我教育分为集体自我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集体自我教育是指在一个集体内部,通过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让人们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方式,其包括讨论会、评比竞赛、辩论会、演讲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个体自我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等方式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它包括反思、自学、反省、自律、自制等形式。运用自我教育法并不是教育者放弃责任,而是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运用这一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动机源于个人的需要和追求,支配个体行为,只有充分的自我教育的动机,才会产生积极的自我教育行为。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发掘和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帮助其形成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动机系统,为自我教育建立不竭的动力源泉。其次,要积极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读书活动、评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要把集体自我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教育者要注重集体的组织建设和集体凝聚力建设,形成健康、进取、和谐的群体生活氛围,使集体的教育作用不断增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使每个成员在集体活动中受到陶冶、感染。另外,教育者应该注意在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引导个体自我教育,帮助人们在与他人交流互动中明确自我修养的目标与方法,自觉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合乎公众利益和社会普遍规范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7

模拟立法是指在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由老师组织、指导,由学生按照立法程序就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和地方立法规划制定相应法律草案的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模拟立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模拟立法的活动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制定法律,而不是学习运用法律。这是模拟立法与其他法学实践性教育环节的最重要区别。在目前的法学实践性教育环节中,除了毕业论文可能会涉及到对法律的评价和建议以外,其他的环节,如模拟法庭、诊所教育、案例教育、法律援助、专业见习和实习都仅仅强调学生如何去运用法律,而不涉及到法律从何而来、为什么要这么规定的问题。

第二,模拟立法是通过让学生理解法律来提高其运用法律的能力。尽管模拟立法是制定法律,不是应用法律,看似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不一致,但问题是要想熟练运用法律,首先得理解法律,而理解法律往往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去揣摩立法者的意图和分析立法之时的社会背景。这些是传统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所做不到的。而通过模拟立法,让学生自己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决断,促使学生养成从立法者的高度去理解法律的思维,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领会法律的制定目的和法律背后隐藏的精神。而若真正地理解了法律,那正确的运用法律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三,模拟立法的参与主体是学生。模拟立法是一种实践性教育环节,其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其活动主体自然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仅起到选题、主持和指导的作用。第四,模拟立法的形式多样。根据模拟立法的规模以及适用对象,可以将其分为课堂讨论式、会议听证式和全程模仿式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

有其适用范围和模拟对象,共同构成一个有层次、体系化的实践性教育模式。

二、模拟立法的形式

(一)课堂讨论式课堂讨论式是指在部门法教学中,由任课老师事先布置某一议题,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立法层面讨论的一种模拟立法形式。具体而言,任课老师首先要事先布置讨论议题,这个议题一般要结合某一社会热点问题,也可选择某一现行法律条文,然后在课堂上由任课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对该问题的现行法律评价以及现行法律本身的合理性等问题。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讨论课,但其与传统的讨论课有着本质区别。在部门法教学中,传统的讨论基本是案例讨论,即由老师引入一个疑难案例,然后由学生运用法律去分析、解决,老师最后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这种案例讨论强调的是对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培养。而课堂讨论式模拟立法讨论的不是如何运用法律去解决案例,而是讨论在某一问题上是否要有法律、法律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其强调的是让学生如何深刻地理解法律、领会法律背后的精神。总之,这是关于法律应该是什么的讨论,而不是如何运用法律的讨论;这是一个应然问题的讨论,而不是一个实然问题的讨论。具体来说,课堂讨论式模拟立法有以几个特点。

第一,讨论对象单一、规模较小。这种形式一般是针对一些社会焦点问题来进行,往往仅涉及到个别条文的模拟,规模较小。如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在媒体上引发了见死不救入罪的争议,那么刑法学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见死不救入罪与否的讨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部门法课程都可以采用这种课堂讨论式的模拟立法。如在宪法学课上,可以结合孙志刚案件来讨论违宪审查的构建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学课上,可以结合赵作海案件来讨论沉默权是否可以写进我国刑诉法的问题;在民事诉讼法学课上,可以结合“农民工拍卖判决书”新闻来讨论执行难的解决机制问题等等。

第二,实施简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其随机性较强,涉及条文较少,具体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在上课过程中即可进行,且不用占用很多时间。另外,由于课堂讨论本身属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的环节之一,任课老师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在实践中,对于任课老师而言,只要转换思维,将本来可能由自己评价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讨论即可。而对于学生,拿到议题后只要事先适当查找资料,一般即可在课堂上发表意见。

第三,适用范围广泛。这种课堂讨论式模拟立法可以在所有的部门法教学中予以适用,而且可以直接在课堂上随机进行,并且由于其实施简便,可以在同一门课中反复适用。另外,学生只要愿意,能够普遍参与。应该说,这是一种运用范围最广的模拟立法形式。

(二)会议听证式会议听证式是由老师组织学生以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对国家或地方层面的立法征求意见稿或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立法听证并提出立法建议的一种模拟立法形式。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模拟立法活动基本都是这种形式。如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于2008年3月22日举行的控烟模拟立法和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于2009年5月5日举行的五一黄金周调整方案模拟立法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从选题来看,各高校普遍选择的是某一社会热点问题。但笔者设计的这种形式的选题不仅包括社会热点问题,还包括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立法征求意见稿。当然,对于立法征求意见稿进行听证无疑难度较大,因为涉及的条文众多,而且条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本科生难以把握的。但其优点在于学生通过听证将会深刻地理解这部将生效的法律,另外,通过提出立法建议,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模拟立法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公民参与精神。组织会议听证式模拟立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参与主体主要是大三学生。这种听证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功底和花费较多的准备时间,但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专业课知识还不够全面,而对于大四学生而言,由于面临各种考试、毕业论文写作和找工作等压力,一般也没有时间去准备,所以,为了活动效果,以大三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比较合适。第二,议题选择要切合学生兴趣或者与所学课程有关。尤其是立法征求意见稿一定要与主干课程有关,比如,可以在刑诉法学习过程中选择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进行听证,可以在婚姻家庭法课程中选择婚姻法解释三草案举进行听证。这样能够一举两得,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是一种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三,对于征求意见稿的听证,考虑到条文众多,可以选择其中争议较大的个别条款来听证,也可以分组对全文进行听证。如老师在组织学生对刑诉法修正草案进行听证的时候,可以选择争议较大的指定监视居住、技术侦查措施等条款进行听证,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对全部条文进行听证。第四,负责组织的老师应当是议题所涉领域相关的任课老师,会后由老师组织学生提出立法建议稿,并向发出征求意见的机关提交。

(三)全程模仿式全程模仿式是指由老师选择与学生联系密切的议题组织学生严格按照提案、起草、审议、表决和公布等立法程序所进行的一种模拟立法形式。与上述两种模拟立法不同的是,全程模仿式模拟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程模仿式是对整个立法程序的模拟,而不局限于某一环节。而课堂讨论式和会议听证式仅仅模拟的是立法程序中的单个环节。第二,全程模仿式模拟的不仅是立法实体,还包括立法程序。上述两种形式仅关注的是立法实体问题,即法律应该如何规定的问题,而全程模仿式不仅关注法律应该如何规定的实体问题,还关注如何规定法律的程序问题。第三,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甚高。因为没有现成的草案可供讨论或听证,需要学生自己提出草案,这对于本科生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第四,模拟对象要是学生熟悉的领域。老师在选择模拟对象的时候,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域,否则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生很难提出高质量的草案。如行政程序法、违法行为矫治法等尚在规划中的法律就不适合学生全程模拟,因为学生对这些领域几乎完全没有认识。根据笔者的试验,比较可行的是选择班级管理办法为对象组织学生予以制定。因为对于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有较多的体会,制定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另外,参与主体应为大一新生,因为如果制定班级管理办法的话,这个就不仅是实践性教育活动的一个成果,还可以通过让其生效的方式来形成班规,而班规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无疑更为紧迫和现实。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由宪法学老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可以先组织部分同学熟悉宪法条文结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然后由学生参照宪法、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和班情起草草案,接着通过班会由全班同学对草案进行审议,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超过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的即通过,生效以后班级管理即以此为依据。那么,这个班级管理办法就不仅是一个模拟成果了,而且还是班级的“宪法”,可以直接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予以适用。

三、模拟立法的作用

模拟立法作为法学实践性教育环节的创新,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模拟立法尽管与传统的法学实践性教育环节不一样,但其仍然是一种实践性教育,仍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模拟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很多活动,如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论证、讨论、辩论、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无疑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二,有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在模拟立法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收获了所立之“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找到了理解法律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自觉地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去思考法律的制定背景。当学生在部门法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把钥匙去探究立法背景的话,那无疑将会加深其对法律的理解。另外,传统的法学教育,基本都是从法律到社会的模式,即由老师教学生运用法律来解决案例,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往往比较浅显,自然很难正确地运用法律。而模拟立法正好与此相反,其通过从社会到法律再到社会的模式,让学生先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因素,然后再去理解法律,最后再去运用法律。这无疑将会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一般倾向于保守,其重要原因在于长期的运用法律的训练使他们形成了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行为模式。事实上,这种保守正是法律人的优良品质,因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如果连法律人都不遵守规则的话,“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社会中形成,那么法治理想无异于痴人说梦、法治建设只能是空中阁楼。但从法学自身发展和法律发展的角度而言,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应用型的法律工匠,还需要培养创新型的法学研究人才。模拟立法事实上也是一项培养创造力的活动,因为立法就是改变现有规则、进行制度创新的一项活动。

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学生在通过全程模仿式模拟立法活动制定并通过班级管理办法以后,由于其对规则制定原因的了解,加之其本身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其遵守规则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另外,通过论证、表决等立法程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都是法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第五,操作起来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程度较高。

篇8

“流动人口”指任何没有经过正式的户口迁移手续而直接从家乡暂时或长期流动出来的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是指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或称城市少数民族外来人口。[1]“社会心理”是指特定历史时代、特定民族、特定阶级中普遍流行的、没有经过职业思想家加工制作的精神状态。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表现为感情、习惯、成见、倾向和信念等。[2](P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展、谋生机会比较多的城市,一般从事务工或者经商。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程度也比较高。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外出寻找谋生机会。经济因素是少数民族人员流动的动力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流入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流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都会经过一个震撼、冲突、调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会表现出具有某些共性的心理特点:

(一)敏感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比较贫穷的农村或边远地区,其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低,很多都是小学或初中的知识水平,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此外,流动中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高。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属于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在城市相对富裕的群体中流动,首先,他们自身的人数比较少,认识的、可信赖的人也少;其次是近年来的城市治安不容乐观,社会的诚信度下降;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自身与市民存在着语言、身份等各方面条件的差别。这些都会引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自卑感、戒备心和受挫感,而这种心理变化往往会增加心理的敏感性。比如,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会认为城市人看不起、不尊重他们,其判断依据是城里人对他们的眼神、言语、态度、语气、行为表现等。以下是典型的个案:田某:男,土家族,生于1985年,湖北恩施,农村户口,现担任某建筑工程监理。他说武汉人看不起他们,从他们的眼光来看,对他们的态度很恶劣,觉得武汉人斤斤计较,心情也常会受武汉人的态度影响。在武汉生活没有归属感。

(二)排他性城市的治理机制、规范体系、文化模式、社会关系、道德观念等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的存在极大的异质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本身的秉性、精神信仰、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价值观等不仅带有地区性特征,还有民族性特征。当这些与陌生的城市发生交集时,异质的交融和谐需要长期的磨合。在这过程中,必然会有互相排斥的不和谐状态。在文化认同、追求信仰、观念行为的取向等方面的分歧会日益显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的排他性特征不仅出于上述原因,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对流入城市不了解,不适应的情况、归属感的缺失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排他性的社会心理不仅表现在他们社会交往圈子的狭小上———主要是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或是亲戚,或是老乡,或是好友的关系,基本不认识当地的市民,还表现在自我防备、冷淡的对外态度上。有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对当地语言或普通话不熟悉,甚至不会说、听不懂,使得他们与外人的交往存在极大的屏障,或直接拒绝与外人的交流。来自新疆、青海等比较边远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员,一般不大熟悉汉语,笔者在武汉某拉面馆调查的一来自青海的回族小伙子,根本不会说汉语。他同乡的店老板说,他没上过学,不会汉语,到了这里因为不会说汉语,所以都没有朋友。在街边的一个流动摊贩(卖哈密瓜)那里,卖主是两位来自新疆和田的中年人,他们都是维吾尔族的。其中一人勉强能和我们交流,而另外一人直接拒绝和我们交谈,他的同伴说他不会说汉语,甚至听不懂。调查中,还遇到一个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男青年,他和妻子一起摆摊烤馕饼卖的,他听得懂汉语,但说起来生涩,而他的妻子根本不会说。还有一典型个案是:覃某:男,苗族,来自广西柳州,是桂林米粉店里的帮手。他说下班后就回自己的住房里休息,很少外出,平时只和自己的老乡接触,没认识有武汉本地的人,也不和武汉本地人交往,因为和他们不熟。调查中发现,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都极少和外人———即除了同乡、亲戚、亲友之外的人交往,原因不外乎语言不通,或是不熟。所谓的“不熟”即是对外人的陌生,秉性、精神信仰、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异质性拉大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他人的距离,形成了一种隔空。内敛的群体内交往模式使得圈内的人们具有一种排他性的心理趋向。

(三)波动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他们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工作的时间一般不会较长,少则几月一年,多则四五年。有些从事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因为工作特殊的流动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方,或者不同的城市流动。如此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会面对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心理的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境遇的变迁,会使心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比如,由文化认同、精神信仰的冲突而引起的矛盾心理;由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契合度引起的心理起伏;由人类天生的合群本能与上述的排他性心理的冲突引起的种种心理变化,如孤独、失落等。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知识程度较低,缺少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预见,突变因素的介入常常引起心理的极大波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构件隐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管理、规约、引导等制度性体系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导致很多有形的、无形的不良因子有机可乘地冲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动荡、金融危机、物价起伏、政治腐败等现象无不挑战着国民的社会心态健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国民的一部分,这些变动的因素也影响着他们心理的稳定发展。冉氏:男,土家族,36岁,湖北恩施利川人,在某建筑工地打工。他说,公司有几个工地,我们经常搬来搬去,很麻烦。有时候在一个工地上住宿地点也是搬来搬去,自己感觉非常不满意,但又没有办法。家里人就我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我又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会上网,身边又很少朋友,休息时间不想出去逛,感觉很孤独无聊,上班累了就睡觉。总之,就是感觉生活上有很多不满意。

(四)传染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模式、交往范围往往会受到民族异同、地区异同、关系亲疏的影响。属于同一个民族,来自同一个地方,或是有亲近关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往往会选择在城市集体生活,或者是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现实态度、思想、认知、行为表现、情感和意识等会交互影响。较早在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向新流入的少数民族传授流动经验教训的同时,也在传授着他们的现实态度、认知、思想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作用结果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的互渗影响,即心理的传染性影响。如今,城市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通讯工具的普及,方便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间的联系,他们的交流也随之增多。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的互相影响在加速,心理特质的传染也在加速。ALX,女,22岁,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现从事歌舞表演。她说,离开老家前,我们当地旅游局的领导,一个汉族,一个维族,告诉我们作为演员要知道的规矩,演出、排练、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到外面应该怎么解决问题,如何与别人打交道、怎么样做事等内容。如今,ALX自己经常带歌舞团到内地城市演出,她也会记得提前把这些话讲给新团员听。

(五)分化性玛丽•道格拉斯在她的著作《洁净与危险》里提出一个观点:现代意味着已分化,技术的先进牵扯到每个领域的分化,既有技术和材料的分化,也有生产和政治角色的分化。现在把视点放到中国的大背景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大分工的过程。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从整个经济领域来看,有生产的分化、产业的分化、经贸的分化等。而在一个小的生产领域里,也有劳动的分工、技术的分工等。社会的大分工最直接的结果是社会角色的划分,与社会角色划分直接联系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其社会层次更加参差不齐。然而社会层次的分化同样会引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的分化,即不同社会层次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不一样。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流动经历不一样,流动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在城市的适应与融入程度不一样,与当地住民的交往程度不一样,外界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加上还存在年龄上的区别,他们的社会心理也因此会出现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来自不同的地方,属于不同的民族,他们本身也会因为地区性、民族性的差别,而存在原有心理基础的不同,这也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分化的原因及表现。玛丽•道格拉斯还提出“思想模式的差别总是伴随着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模式是关乎心理范畴的。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社会环境。由此而论,不同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也不会相同。比如在调查中发现,同是对武汉人的评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当中,有人觉得武汉人不错,有人觉得武汉人不友善,有人却没有什么印象。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建构的原则及功能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预警机制,是指国家或组织机构根据社会心理障碍或问题的原因、现状,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社会心理障碍的演化原因,未来发展趋势、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和推断,以警示的方式,便于国家和民众及时了解动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的系统机制。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建构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预测,并非主观臆断,凭空猜测,而应该是建立在准确的信息收集和科学的分析基础上,只有准确的信息收集,用具体的数据预算,才能确保预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社会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其准确性难以把握,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更是波动、复杂、多变的。因此,科学合理的指标不仅需要社会需求、社会不平衡指数等客观数据,还应该含摄心理倾向、意识等主观指标。2.时效性与长期性原则。社会心理危机问题的爆发时有周期性。有些社会心理可能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有些可能只是在某一时段存在,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长期的观测与积累。因为社会心理的不彻底解决可能会引发后遗症,它们会像“隐形炸弹”一样,等时机成熟,便转化成新的社会心理问题,长期的定期反馈、呈现才能确保预警系统临事不乱,有备无患。3.高效快速原则。高效是预警的关键,事件发生时,快速反映,快速汇报、快速决策、快速处理,可以限制事态的扩大和进一步的蔓延,使危害降低到最小,没有快速高效的预警,只能贻误最佳时机耽误处理,使事态恶性发展,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建构的功能1.警醒功能。预警机制能及时、灵敏地昭示警报,它主要以收集的各种信息、现象为依托进行分析、判断,对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的各个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各个社会区域提醒、警示,以便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重视,及时制定和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苗头,做到防范于未然。2.监测功能。在可能发生危机的区域或群体中,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实态度、需求、动机、行为、认知、情感、意识、社会不平衡感、社会心理承受力等各种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以了解新动态、新问题,便于正确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朝良性的方向发展。3.预防功能。以开展社会心理宣传、心理讲座等方式,培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良好的社会心理承受力,预防和减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问题、应急事件、越轨行为的发生。4.干预功能。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转介治疗等手段,应对和干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危机和不良行为,做到心理有问题有人医、有人干预。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预警机制的建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的预警工作要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主体、出发点,依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身主动注视和调适,提高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做到在危机发生前对心理危机有足够的、科学的认识;危机发生时临危不乱,能自我调控;危机发生后,能自觉对心理危机进行充分了解认识,防止留下后遗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的预警彰显的是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呵护,建立一套符合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预警系统,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的颤变趋势、规律进行分析、预测,为监管者、决策者提供决策的现实依据,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它的建构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巨大的努力和长期的工作。完整的社会心理预警机构应该包括信息搜集子系统、信息分析预测子系统、信息存储公布子系统和心理干预子系统五部分组成。

(一)信息搜集系统预警系统中,信息搜集是基础,及时、准确、广覆盖面的信息才有助于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应该全方位、多渠道,信息搜集子系统主要由预警指标系数和信息收集两部分组成。预警指标在定量方面主要考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收入状况、个人的消费比重以及社会满意度等。定性方面,主要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政治参与与婚姻家庭、、社会需求、动机、行为、认知、意识等方面考察分析。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消费比重的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定量的分析补充分析的不足,增加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信息收集可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模式,大致可由政府信息收集中心、社区心理收集、医疗机构、志愿者共同组成。政府信息的收集发挥的是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保障,统一指挥、协调调度。涵盖省、市、县的社会心理信息收集储备中心是信息收集的核心。只有健全完备的收集中心制度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全面。信息中心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承担的不仅是自主组织人员收集信息的任务,还承担定期把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归纳的重担。社区作为准系社会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的、除家庭之外的人与人的联系网络,是一个具有凝聚力、情感和公共活动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都有归属感,同时也是流动人口密集的场所。社区在现实生活中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区域,因此它在信息的收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由社区收集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心理的信息具有准确、贴近现实等特点,更能清晰反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颤变的轨迹。医疗机构收集的主要对象是已经产生社会心理问题或接受治疗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部分人员更加特殊,因为他们处于临界的边缘,更容易引发极端行为。对他们的信息收集要求细致、全面、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志愿者也能为信息收集提供帮助,信息收集中心可以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专访普查,便于及时更新信息。在信息的收集中,各种机构、团体都应该围绕政府信息收集进行,要服从指挥和调度,协调行动,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