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篇1

关键词:资源;价值;理论;绿色会计;核算

收稿日期:2011-12-29

作者简介:范小英(1974―),女,湖南望城人,主要从事银行会计工作。

通讯作者:蒋 雅(1994―),女,湖南永州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89-03

1 引言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通过记帐、算帐、报帐、用帐和查帐等手段,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连续系统,全面地记载、反映资金变化情况,借以了解和监督再生产过程,考核经济效果的一种科学方法,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被过度地开采,地球资源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作为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其所使用的手段、包含的内容、具有的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势必发生变化,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从20世纪7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会计界、环保界对绿色会计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索,但几十年来绿色会计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上,目前的绿色会计理论还很难用于实践中,我国近年来加强了绿色GDP的研究,但若要达到广泛运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资源核算很困难,本文总结了多年的绿色经济学研究成果和会计实际践经验,提出了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核算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科学、适用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以期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

2 绿色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通常的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其交换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购买商品是其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但资源的价值不能以普通商品的价值观对待,而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要建立资源价值理论,资源价值理论的具体运用是绿色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源价值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体。这一观点是对资源进行科学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只有认识到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性,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配、使用、保护和核算,资源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而论,因为许多的自然资源具有天然存在性,应从资源的“稀有性”、“易失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资源的价值往往通过其影子价格、竞拍价格、专家核价、恢复投资、保护投资或“无价”等形式间接反映出来,如对一些资源的价值可通过专家的估价进行核算,某些极其珍贵稀有的资源可以“无价”的价格进行核算。

(2)人类活动的资源占有(损耗)理论。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除了应按目前普通会计的要求进行直接的成本、效益核算外,还应核算其占有、损耗或破坏的资源,从而核算出可持续意义上的综合成本、综合效益。

3 构建我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3.1 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

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需求的膨胀,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可以监督和引导企业自觉地保护资源,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较低文化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较大;我国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的资源十分贫乏,土地、水和重要矿物资源的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相对狭小;而我国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是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部分区域的环境问题已日趋严重,根据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会反过来迫使我们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经济活动,构建一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测度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核算方法。绿色会计就是这样一种无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在微观方面对经济活动(包括所有的开发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可持续性策略。

3.3 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不仅要为微观经济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经济调控,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利益;经济的发展除了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速度外,更重要的是确保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会计不仅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企业和生态环境、社会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反映与控制,不仅为企业自身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它是一种同时服务于微观和宏观的“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助于会计改革的发展。

3.4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绿色会计这一特殊经济管理手段,指导和管理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确保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

4 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

4.1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既具有现实社会价值,又具有潜在社会价值。西方国家对于矿藏、森林、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会计上估价入帐分期摊入成本,从而得到合理补偿。我国应尽快对重要的自然资源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清资核算”,估算其价值,摸清家底,将其作为国家资产登记在册,实行有偿使用制。对于那些无价的自然资源或目前科技水平下难以估价的环境资源(例不可再生的或我国唯一的资源等)可用“无价”或相当大的数字进行估价入帐。

4.2 自然资源损耗核算

(1)环境污染损失。由于资源消耗失控,发生重大事故及三废排放等引起的农田污染、鱼塘及淡水污染、自然景观破坏和居民生活区污染等所而造成的损失,可按复原或避免的成本计价核算,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损失的评估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的损失的计算积累了较丰富的方法和经验。

(2)自然资源消耗。主要指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部分,可按历史成本计价。对于某些无价资源的破坏或损耗,亦可用一个相当大的成本冲抵其当期或一定时期经济活动带来的“正效益”,或者就这一方面估算该企业相当大的“负”无形资产。

4.3 环境保护支出核算

反映企业对环保所作的贡献。如处理、控制“三废”,补偿或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美化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各项支出等,可通过以下帐户来核算:包括资本投资、业务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环保投资与规划费用、补救措施费用、复原或回收费用等。

4.4 环境保护收益核算

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取得的收益。通过核算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环保支出的收益情况,从而鼓励与鞭策企业改善环境。收益主要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过程所得到的收益;国家对保护环境有成绩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企业减轻污染后,投资者乐意选择该企业投资,消费者乐意消费该企业的产品,以及股票价格由此上升而带来的收益;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后带来的系列社会效益等,例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前三项可按具体数额入帐,后二项收益是隐性的,可适当测算估计。

4.5 环境影响类核算

目前绿色会计除了前述四类相对容易核算的对象外,对于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亦可以通过“准”货币化进行核算。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形的影响,有些是间接的、累计的无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深入,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应不断吸收科技新成果。人类活动过程中直接占有和消耗的自然资源及具体的环境保护支出和收益可以通过绿色会计通常的货币化准则进行核算,而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大部分的生态环境影响等无形影响类,可以运用专家判断法和会计货币化核算相结合的绿色会计的特殊核算方法进行核算。例如某项经济活动破坏了我国少有的生态环境或某项经济活动在对周围影响极大的区域开展(例如水泥厂建在人口稠密处)等。可以先请专家对这类影响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在“无形资产”或“支出”等科目中进行货币化核算。

5 绿色会计和现行会计的融合

目前我国还没有有关绿色会计方面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绿色会计的有效运行,本文认为它应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国家角度核算全国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以及自然资源的损耗,这一核算体制可设“资产――自然资源”和“支出――自然资源损耗”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用以计量、反映和监控全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损耗等情况。第二层次是将绿色会计融合到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并对其进行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在资产科目中增设“自然资产”支科目;在“无形资产”支科目中下设“环境影响”分支科目;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应付环境损害费”等支科目;在所有者权权益科目中增设“自然资本”科目;在“收入”类科目中增设“绿色收入”等支科目;在“支出”类科目中增设“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活动费用”、“环境损害费”等会计科目,对环境资源的价值及损耗、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计量、反映和监控。

绿色会计和现行会计融合后,形成一套适应可待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综合会计体制。在财务报告中应按各会计科目反映的核算结果,披露企业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信息。

6 发展绿色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6.1 社会性原则

绿色会计要揭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企业能使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

6.2 科学性原则

绿色会计主要以自然资源作为核算对象,而自然资源的估价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有些自然资源的价值难以“货币化”,这无疑增加了绿色会计实施的技术难度。因此任何一种核算技术的出台,以其科学性为基础,必须经过系统的科学研究。

6.3 灵活性原则

由于绿色会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且在不同的环境及历史条件下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绿色会计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可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或附注的形式。然而逐步过渡到货币量化、正规报表。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逐步提升坡露水平。

6.4 实践性原则

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样,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核算方法的出台等亦需要在实践中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绿色会计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核算的环境经济契合机制研究[J].环境保护,2003(4):42~45.

[3] 冯兰刚,赵 国.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解释机理的再考量[J].管理现代化,2011(1):35~37.

[4] 徐瑜青.环境成本计算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J].环境保护,2003(6):35~37.

[5] 郑明彪.浅析新时期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76~78.

Study on Calculation of Green Accounting

Fan Xiaoying1,Jiang Ya2,Jiang Hongguo3

(1.Yongzhou Lengshuitan District Shanhu Credit Cooperative, Hunan Province,Yongzhou 425002,

China;2.Changsha Environment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China;

3.Yo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Yongzhou 425002, China)

篇2

关键词:绿色会计核算环境保护

序言

新知识经济浪潮下,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使人类经济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使经济达到稳定增长,又不使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人类同自然资源统一协调、保持良好关系和最佳状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仅着眼于自然资源和谐利用的问题,更加强调在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公平问题,这样就必须把会计主体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社会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来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这样“绿色会计”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世界经济接轨需要的绿色会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此时,绿色会计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会计相关定义解析

(一)绿色会计的定义与内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修正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出其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会计处理中,资源和环境具有“资本”性质,这种资本的价值在于能向人造资本转换,随着这一转换,它自身价值也在逐渐减少。因此,绿色会计要计量这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最佳的转换比率,以利于保护社会总资产的平衡。

2、绿色会计会计处理不仅包括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基金与物质商品,而且包括与企业有关的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料、废弃物以及随后的处理。

3、绿色会计的创建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增加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需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评企业财务管理的业绩。

4、通过绿色审计,帮助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确保所有的环境政策符合要求,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绿色会计的本质

绿色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管理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披露与评价的信息控制系统。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总体说来绿色会计目标分主要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1、基本目标,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具体目标,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四)绿色会计核算的内容

绿色会计核算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它更强调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偿使用,具体而言其核算内容主要有:

1、自然资源损耗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消耗成本。前者指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对自然资源超定额消耗的损失;后者指除人造资本以外的可用货币计量的自然资源。

2、环境污染损失

主要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如农田,渔塘及淡水、自然景观、工农业、居民生活区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其损失数据可根据赔偿费及罚款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也可按避免或重置成本核算取得。

3、环境保护支出

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所作贡献,包括在“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美化工作、生活环境的各项支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账户来进行归结核算。①投入资本;②业务费用;③研究与开发费用;④环保行政与规划费用;⑤补救措施费用;⑥复原或回收费用。

4、环境保护收益

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获取的收益。通过对收益的核算,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环保支出效益情况,从而鼓励与鞭策企业改善环保工作收益,它主要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收所得到的收益;企业的绿色产业计划对各项投资的吸引;消费者因乐意消费该企业的绿色产品而导致的利润上升,以及股票价格上升而带来的收益;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无形资产、社会效益及政府奖励。

二、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绿色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决策,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建立绿色会计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的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污染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恶劣形势。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绿色会计则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以及解决其它资源生态问题当作自己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2、建立绿色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发展内部环境而言,我国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即以原料、燃料的大量投入来推动产出。结果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消耗和过度污染,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致使环境极度恶化,从而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与环境关来密切,社会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通过绿色会计核算,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使企业健康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通过绿色会计核算,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可使企业健康发展。绿色会计的构建有赖于企业环境和资源意识的提高。

从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而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清新的生活环境要求日趋强烈,保持良好的环境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函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应该为环境污染特别是由它自已导致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如果企业为环境保护作出诸如治理污染、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新型设备、研制新型绿色产品,那么企业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公众会把企业环境会计报告作为他们就一个企业的形象作出评判的依据之一,甚至会由此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倾向,因此企业将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是势在必行。

3、建立绿色会计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在衡量国民生产总值时,未将社会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列入资产核算,从而使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虚增国家富有程度,夸大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在衡量企业成本时,传统会计只计算人造成本往往忽视不能计价的“自然资本”,[]使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取“私利”,虚增其利润。对企业来说,由于未考虑生产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事实上内部损耗减少了,但费用转嫁给了社会。而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加入环境资源成本,从而能较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加快发明创造挖掘的步伐,使企业在少污染或不污染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产出,从而降低“自然成本”,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4、建立绿色会计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作为我国企业要和国际现代企业制度靠拢,那么就必须建立自已的绿色会计体系,并对外披露,这样有利于国外对我国企业的了解,更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具体而言:

①大量外资进人中国,要求我国建立绿色会计体系。由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其国内的一些污染严重、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企业和生产项目通过对外投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当成其“污染避难所”,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我国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会计体系,要求外资企业公开、披露其绿色会计信息,才能使我国免于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②建立绿色会计体系可以防止外资企业资本流失。绿色会计要求把企业利用的“环境资源成本”计人其产品成本,这样就可以正确地计算出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

③建立绿色会计体系可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我国企业到其他国家建立企业,应自觉地公开,披露其环境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经济合作更持久,更具效益。

5、建立绿色会计体系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联系在最初阶段却表现的与实际情况相反,所以让人们觉得似乎经济效益的取得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是合乎情理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企业是一个理性的组织,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它很难将眼光放得长远,即使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这一点,由于生态建设和绿色会计持续运作模式单一,因此,靠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努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国的绿色会计需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全国财政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实现。

6、建立绿色会计体系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下会计不仅要为微观经济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经济调控;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利益。绿色会计不仅只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资金与物质商品,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来等进行反映和控制。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经济性信息而且有社会性信息;不仅能为企业自身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它是一种微观自主、宏观顾及的“微观—一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助于会计改革和发展。

(二)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会计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也已逐渐成熟,具备了实施绿色会计的可能性。

1、我国实施绿色会计已具备了一定的会计环境

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除此之外,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方案和计划。总之,从会计环境的角度来说,这些法律、条例和政策已构成了绿色会计所需的法律规范环境,这表明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2、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绿色会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我国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些为我国绿色会计的建立和实施指出了方向。

3、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绿色会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自然资源市场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健全。在自然资源市场上,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勘察企业和开发利用企业作为需求方,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并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调控。另外,随着企业对环境保护所负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要从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方面来考虑其经营决策和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核算来真正提高效益,这些都为绿色会计的实行创造了条件。

三、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对策

建立绿色会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建立绿色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建立绿色会计的规范标准

1、在《会计法》中增加绿色会计的内容

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自然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对受侵害的人群给予相应赔偿,那么该赔偿必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样,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就应该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就能通过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环境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得到真实反映。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实施绿色会计根本法律保障,是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2、完善会计准则。

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绿色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披露内容主要有:①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②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如何对待这些指标;③根据政府法律规定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按照政府要求达到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④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另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可揭示环保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反映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等内容。

此外还要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定并公布重污染行业及重污染企业名单,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

3、建立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二)提高企业环境和资源意识

环境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必须提高企业环境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为环境会计的实施创造良好的主客观环境。只有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像并加强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才能真正达到绿色会计的最终目标,从而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协调一致

(三)完善社会责任的考核体系,加强监督

绿色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的进行揭示,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加强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等方面的监督。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强化对绿色会计的再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四)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强制性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信息做出最低限度的披露,通过奖惩制度将企业的自觉性和政府的强制性结合起来。但目前由于与绿色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奖惩分明,用环保罚款筹集部分资金,建立绿色会计研究基金,用于奖励举报破坏、污染环境和研究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等的有功人员,从而推动我国绿色会计早日实现。

(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复杂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四、结束语

建立和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为此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紧制定绿色会计的规范标准,完善绿色会计的外部环境,加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一套可行的监督机制。建立绿色会计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廖洪.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王金叶.绿色会计初探[J].财会月刊,1997,(7).

4陈志强.初探环境会计的特性[J].财会月刊,1997,(10).

5李祥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的系统化研究[J].会计研究,1998,(10).

6高如云.绿色会计发展方向初探[J].财会月刊,1998,(7).

7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会计研究,1999.(10).

8李玲.关于绿色会计在我国未来发展的两点思考[J].财会研究,1999,(1).

9钟云波.浅谈建立绿色会计体系[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

篇3

[关键词]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账户设置;信息披露

[作者简介]郑秀梅,泉州众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098-03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与特性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必然带来绿色会计自身的特殊性:第一,核算内容的特性,即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环境经济业务具有的综合性和长期性;第二,成本计量的特性;第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传统会计研究主要运用政治经济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而环境会计则需要涉及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第四,报告形式的特性,既要揭示财务信息,又要揭示非财务信息。

二、绿色会计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采用绿色会计核算(绿色GDP),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 98资源的消耗及环境成本的计量,改变财务管理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片面发展观,重视多目标的协调发展;而绿色会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力图通过会计手段为人类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传统会计理论一般侧重于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并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和复式记账三大支柱上,而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与实践中加以研究和解决,以致于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待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不能不说传统会计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会计循环过程的内容不完整。在会计确认上,传统会计缺乏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例如,没有将环境资源按资产要素确认;没有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按负债要素确认;没有将资源成本列作费用要素确认;没有将环境收益列入收入要素确认;对环境利润更是缺少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这些表明传统会计侧重核算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信息、资金和物质商品,而对企业与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监督不够,致使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呈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

2.狭义的循环成本概念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狭义循环成本是立足于企业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讲究企业资本运行的循环与周转的畅通性、安全性及增值性;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侧重于披露经济性信息,而缺乏有效的环境社会性信息的充分披露,经济增长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虚增了国家财富;企业成本只量化人造成本,而对自然资本忽视不计,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盈利。广义循环成本要求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及补偿,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成本为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其中资源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再生产成本、恢复成本和服务成本等。

四、推行绿色会计的前提条件

在传统的会计中,会计所体现的作用方式阻碍绿色会计的作用发挥,使企业的经营决策为短期利益着想,导致利润虚增,并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换取当前利益的做法。作为绿色会计要克服传统会计的缺点,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前提条件:

1.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领导者。

2.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强。企业投资于环境维护、改善并从中取得效益,则必须有长远发展的打算,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否则花了很大力气所进行风险投资,结果不到一年半载就被兼并或破产清算,那么每个企业都不情愿这样做。

3.有完善科学的绿色会计方法体系。就是要解决传统会计方法与生态会计的许多估计之间的矛盾,同时制订各种环境绩效衡量指标。

4.有健全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以法律形式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之,必须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

五、绿色会计的核算

(一)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

在确定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时,要在可行的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企业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信息。目前,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支出。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包括“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美化社会生活、工作环境的各项支出。

2.自然资源价值。自然资源具有现实社会价值,又有潜在社会价值,自然资源应具有价格。应把自然资源列作国有资产,实行有偿耗用制。

3.自然资源损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消耗成本。前者指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对自然资源超定额消耗的损失;后者指除人造资本以外的可用货币计量的自然资源。

4.改善资源环境收益。这是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取得的收益。主要包括:(1)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所得到的收益;(2)国家对保护环境卓有成效的企业发放的奖金;(3)企业减轻污染后,投资者愿意选择该企业投资,消费者乐意接受该企业产品等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效益。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方法

1.绿色会计的确认。绿色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和确定过程。

2.绿色会计的计量。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是将绿色会计的各要素按照一定方法折算为货币。即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也可以采用事物指标或指数来反映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甚至能利用文字来说明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所取得的成绩。

3.绿色会计的账户设置。主要包括:(1)在资产类设置“绿色资产”。绿色资产是指特定的个体

篇4

【关键词】 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会计计量

引言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所作的基本分类。它既是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又是会计确认的前提。会计确认是将某个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等会计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会计确认用以解决会计要素的定性问题,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环节。

目前很多会计专家在传统会计要素基础上,结合环境问题,界定了绿色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的概念和特征。在会计六大要素中,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与自然资源(如大气、水资源等)联系紧密,一般不存在相应的交易市场,难以计量,这就为绿色会计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如何正确计量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要素,是实施绿色会计的关键,也是会计学界极为关切的问题。

一、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二)环境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所谓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

(三)环境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

(四)环境资产具有稀缺性。有些自然资源资产更具有不可再生性或其再生的时间相当长,其储藏量会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在履行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某些国家来说,“环境负债”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如果企业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应将其确认为负债。

根据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的定义,很多研究学者确定了各种详细程度不等的核算内容体系,并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目,较为详细的如表1所示。

与此相关,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绿色会计的财务报告中应予以披露的环境资料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披露有关企业的环境政策和实施情况;另一部分较具体地反映计入损益的环境费用性支出及与环境有关的资本性支出,并相应地在报表注释中披露。具体披露事项为:

①有关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

②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如何对待这些指标。

③根据政府法规定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按照政府要求达到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④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

绿色会计环境资料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披露如下:

二、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内容与传统会计计量方法的矛盾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对于计量单位的观点一致认同为:货币计量是会计本身固有的属性,一切非货币计量都是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范围。所以,事实上,货币计量几乎被认定为传统财务会计计量的唯一尺度(管理会计则另当别论)。西方会计的计量单位有两种备选方案,其一是名义货币;其二是一般购买力单位。前者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币值的稳定程度,币值越稳定,其计量效果越好。后者是虚拟的货币单位,它考虑了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因素。

由此可见,传统会计计量是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的。而且,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主要是按照实际成本计价,用以保证账证的一致、相符。

绿色会计计量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计量,其主要特点是:

(一)绿色会计计量具有非交易性特点;

(二)环境标准是绿色会计计量的起点;

(三)绿色计量基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重性,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等都可以充当环境会计的计量基础。

在环境资产负债表中,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目前,针对这些自然资源存在许多非交易因素,不存在交易价格,所以,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尤以传统财务会计为甚)失效。因此,针对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应当寻求新的计量模式。

三、绿色会计计量方法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是区别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域”与“公域”的两个重要概念。所谓排他性,是指个人被排除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费之后,其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劳务所带来的利益,其他人必须付款并且支付足额的费用才能消费该物品。私域物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甚至不需付费就能消费该物品,如国防、航灯等。公域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由于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可行,公域物品要排除他人享用是困难的,非排他性可能形成免费搭乘者。

根据自然资源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可以把自然资源划分为两类:一类具有排他性,如矿产资源等;另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如大气等。

说自然资源具有排他性,就意味着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要花费一定的代价。为了准确计量这类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产权界定,赋予这些资源人格化的所有权,这样就可以形成交易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说自然资源具有非排他性,那么任何人无需付钱或仅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自由得到资源,结果就会造成这种资源的过度耗用。这样如何正确为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定价,就成为正确核算企业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关键。

绿色会计研究学者针对自然资源的计价,提出多种定价模型,如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等。但是对于非排他性的自然资源,由于其使用存在“搭便车”现象,所以,上述方法不可能正确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鉴于这类资源的保护主要聚焦于合理利用,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这类资源主要构成其环境负债。这样,就引入成本管理概念,结合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对资源定价。

环境成本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要求而发生的其它成本。

一般环境成本分为两类:(一)环境控制成本。这是指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成本,具体表现为资源维护、环境保护等行为发生的支出。一般来说,该项成本越高,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越高;(二)环境故障成本。它是指除环境控制成本以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支出。如果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上打了折扣,则会发生诸如资源效用降级、环保处罚等支出,这些支出归为环境故障成本。

关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环境控制成本较高,则企业履行的环保责任程度较高,相应的违规支出也会减少,因此环境故障成本就会较低。

基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有针对性地减少非排他性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采用定价模型:

P=αC1+βC2

C1――环境控制成本;

C2――环境故障成本;

α、β――系数,取值(0,1),α+β=1,系数的大小可以调整企业的环保行为。

基于该定价模型,形成企业的环境负债而入账。

为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适当降低系数α的取值,加大系数β的取值。这样,当两个企业的环境成本相等,而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保障成本不一样时给企业带来的环境负债也不一样。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控制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故障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差。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收益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收益越低,社会效益越差。

例如:两个企业A、B,环境成本相同为10万,其中:A企业C1=8万, C2=2万;B企业C1=3万, C2=7万;取α=0.2,β=0.8,则:

A企业环境负债为=0.2×8+0.8×2=3.2

B企业环境负债为=0.2×3+0.8×7=7.2

所以,采用该定价模型,一方面可以提高这类资源的效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转变传统模式的末端治理观念,实现自然资源保护的未雨绸缪。

四、结束语

环境负荷超载、资源忧患加剧,使人们愈发格外关注资源代价与环境牺牲,从而成为环境成本产生的基本动因。实施绿色会计的关键是正确计量环境资产负债要素,特别是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划分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建立定价模型,构成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其评价意义在于:环境控制成本越高,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越高;环境故障成本越低,表明企业相应的违规支出越低。

【参考文献】

[1] 刘晓静. 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思考[J]. 资源・产业. 2004.6(5).

[2] 黑继丰, 刘晓波. 浅谈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5(3).

[3] 孙兴华, 王兆蕊. 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 会计研究.2002(3).

篇5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短缺,尤其是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更使得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现在大家都提倡低碳环保的环境下,人们对企业的财务部门也提出了绿色财务管理的绿色管理理念和方法,从侧面推动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文章简单介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并解析了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绿色财务管理 应用 方法

在提倡高效节能的时代,各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企业财务的管理效能,纷纷提出了绿色财务管理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得企业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绿色财务管理是一项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融为一体的财务管理工程,因此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引进和应用也都比较重视。文章详细介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管理思想和内容,并分析了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和运用,并为推动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和内容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所谓的绿色财务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对于企业资金的筹集、项目的投资、产品的收益以及收益的分配中,要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的因素,使得企业的收益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一致,并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济的道路,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财务管理主要就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财务管理则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资源的效益和环境效益,强调企业经济活动与社会自然再生产活动价值的一致与统一。

绿色财务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的生产活动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社会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再生与发展有一定的助益。绿色财务管理兼顾了企业、环境与社会的三方的收益,并努力使得每方的利益都能达到最大化。

(二)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与资金有关的几个方面:加大对企业绿色项目的开发和投资,像是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节约企业生产成本的或者是保护社会生态环境、实现企业低碳经济的绿色项目等都要加大筹资力度和投资强度;加强对企业绿色资金的运作与管理,使得企业资金的经营有利于企业绿色项目的管理与发展;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要绿色分配,加大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公益金的投入比重,吸引众多企业投入绿色项目,使得企业绿色经济能够持续长远地发展。

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随着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使得企业能够通过经营绿色项目获得绿色效益,进而引导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社会自然资源的再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推动的作用。这样长久下去,使得企业能够在获得绿色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长远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占据重要地位提供保障。

其次,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在法制社会和民主自由的时代,企业要想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不断创造企业财富的同时也要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树立相应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企业在生产经济活动中消耗了社会自然资源并破坏了自然环境,因此有义务发展节约型的绿色项目,节省自然资源,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工作,给我们后代留下遗产。

三、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绿色财务管理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运用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企业在推进绿色财务管理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经济调节效果不佳

市场经济是以追求自立和经济利益为主的一种竞争模式,而社会资源的产权的界定和划分都是模糊、不确定的。这就使得自然资源与企业之间存在个体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无疑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生产利润,这样在不短的时期内,企业的发展就会落后于对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资源产权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市场经济调节的效果不太好。

(二)环境计量的模糊不清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其经营效益的计量因素都能够量化到货币上,且这些计量因素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计算能力还不能够确定环境因素在企业经济的计量因素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和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活动中如何对环境因素的量化就是一项难以计算的工作,我们也无法确认环境计量对于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益有多大的作用,占据多大的分量等等。因此,这些将会是我们以后要努力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家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淡薄

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光都不长远,只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考虑社会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问题,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经济策略和观念。对于现在提倡的绿色财务管理的认识不深刻,导致企业家们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淡薄,使得他们对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意识不强,在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四、推进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对于推动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方面,文章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有一些参考的作用。

(一)政府加大绿色财务管理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环境税、低碳税等一种绿色税务体系,强化市场调节绿色经营活动能力,还可以加强有关绿色财务管理的法制体系,明确绿色财务管理力度和强度,使得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向绿色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此外,对于企业绿色项目,政府可以颁布一些有利的政策和奖励的方案来支持绿色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二)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观念

对于现在企业,我们要加强其绿色财务的管理观念,开展一些培训和教育活动,让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深刻地认识到企业长期的发展离不开绿色财务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其绿色会计信息的计算和管理,要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上加入绿色会计信息的计量,强化绿色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体系,使得企业能够更直观的认识到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三)加强市场绿色项目产权的建设

我们可以加强企业绿色项目中绿色产品的认证标准和产权的认证体系的建设,完善绿色产品的相关信息体制,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积极开展一些绿色产品的宣传活动,制定相关绿色产品的项目开发和投资的计划,引导社会企业经营绿色产品互动,使得他们自觉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活动。这样绿色产品的检查标准和产权体系认证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将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有利于企业绿色经济活动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的不断扩大与发展,使得企业建立一个绿色的经济价值观。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要想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就要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绿色财务管理,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使得企业能够走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共同促进、发展的道路,促进企业的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6).

[2]李心阳.浅析中小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设计及推进机制.现代商业.2008(5).

[3]卿文洁.中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综述.湘潭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篇6

关键词:环境会计;价值形式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8-02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背景及发展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背景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有人提出了环境会计的必要性。早期的倡导者是建安大经济学家安东尼,他增在1956年写到:“鉴于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应充分重视自然财富在国家总财富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而且应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合适每年自然资源总量发生的变化”。十几年后,环境问题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许多理论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将环境数据纳入到投入-产出会计的可能性。然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的统计机构材开始正式建立环境会计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后叶,挪威和法国最早开始这项研究工作,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几乎没有其他国家的统计机构在该领域进行正式的研究。极具影响力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认可了对环境会计的需要,同时号召:“每年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报送年度并对国家环境主要的储量加以审计。”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由影响的经济学家倡导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国家会计体系中来。至此,包括加拿大在内许多国家建立并规范起自己的环境会计体系。

(二)环境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

1.国内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绿色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决策,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对环境问题比较敏感。我国环境立法的不健全,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地方局部发展与全局环境保护在利益上有冲突,造成了相关法律执行不严格。制度的不清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对环境问题普遍比较敏感。

第二,企业设立相关绿色会计科目少,并且对环境负债的估值偏低。企业对已发生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会计反映明显不足。

第三,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开设绿色会计的相关培训,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第四,制度不完善,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

2.国外发展

尽管各发达国家首先着手的方面有所不同,但各国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却有着相同的观点。许多发达国家同时开始了对物质能量流动会计的研究,其中大多是根据投入产出会计的模式建立起相关框架体系的。各发达国家的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大多以难以为核算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其他与燃料相关的废物的估价。另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对环境保护支出会计的研究工作,不仅计量经济支出,还计量对经济的贡献。环境会计已经在几十个国家初步制定并探索推行着,如挪威、瑞典、芬兰、丹麦、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在这些国家政府,国内外统计人员和其他支持者在过去几十年已开始活动。一些国家已经在不断投资建设常规数据系统,该系统集成到现有的统计制度和经济规划活动。

二、绿色会计在煤炭工业的应用

(一)价值形式法

由于价值形式法的理论基础仍是传统会计模式,所以绿色会计发展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也就是绿色会计的假设和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1.绿色会计的假设和原则。在传统会计原有的四个假设前提的基础上,还应添加的假设内容有: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多花的记录单位假设;适用于绿色会计的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

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l)确认。环境因素的参与使企业的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必须重新界定。以往,企业的收入通常就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业的成本包括资产、劳动力的投入,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但在考虑了环境因素后,诸如由于企业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执行环保措施而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就要包括到企业收入中去,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治理的费用等也要归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

(2)计量。计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计价上。自然资源的计价问题较为复杂,计量的方法也很多,比如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和数学模型法等。这里着重介绍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建立在“大循环成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它认为资源成本一般包括:生产成本、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替代成本、服务成本。

生产成本的计量采用标准价格法,其公式为:

C生=C标×(1±R1±R2±…±Rn)×Q

其中C生表示某项资源的生成成本,C标表示某种资源的标准生成成本或价格,由国家特定机构确定;R1…Rn表示特定资源的质量、开发难易程度、稀缺性等系数;Q表示资源的数量。

再生成本的计量采用平均累计计量方法,数学公式

C再=s.t.p.[1± Σ Ri] Q1/Q0

其中C再表示某项资源的再生成本;s表示再生所占空间面积;t表示占用时间;p表示单位时间空间应计量的机会成本或价格;R1…Rn表示再生所需要的种植、保护费用等系数;Q0表示自然资源消耗的数量;Q1表示补偿数量。

同理也可以为恢复成本、替代成本、眼务成本建立数学模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报告。报告的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把绿色会计要素直接添加到原有的会计报表中去;另一种则是设置独立的绿色会计报表,即另外设置绿色资产负债表、绿色损益表和绿色现金流量表。

进行环境投资成本与效益分析时,一般要考虑它实施的现实性,就目前而言,它的核算对象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改善资源及环境。自然资源损耗,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消耗的自然资源带来的损失,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及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保护支出,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包括“三废”的治理、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美化工作、生活环境的各项支出;改善资源环境的收益,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取得的收益。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还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映,因此,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可以考虑对煤炭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反映,同时在相关会计核算体系中反映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如下的设置:

①资产类科目。可以在现行的账户体系下设置“资源资产”、“资源折耗”等,反映煤炭资源的使用状况。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基础,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若对其只进行使用而不计费,既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也不利于资源的补偿,因此可以设置“资源资产”账户核算煤炭资源的原始价值的增减及结存情况。资源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按原始成本(购入成本)或评估值入账,也可按资源各年投入累计成本的现值入账。“资源折耗”账户可用来反映资源资产由于使用、开采等而累计损耗的价值。当确认资源资产价值时(如购入),可借记“资源资产”帐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计提折耗时,借记“成本费用类科目”(折耗成本)、贷记“累计资源折耗”,而企业为实施环境预防、治理措施而购置或建造的固定资产以及其他跨年度的长期待摊费用,可以通过“固定资产”、“递延资产”等账户进行核算。

②负债类科目。我国征收的超标排污费高于治理费用的目的,是要防止排污者宁可缴纳排污费而不愿治理,并且通过征收的排污费可以为社会开展污染防治提供必要的资金.因此,应设置“应付环保费”一级科目,反映和监督环境保护费用的计算与缴纳情况,同时设置“应付单位排污费”、“应付个人排污费”、“应付包装物排污费”、“应付废弃物排污费”等二级科目。当发生各种排污费时,借记“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贷记“银行存款”。

③成本费用类科目。环境成本是为了对环境资源负责,对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主要设置“环境消耗成本”、“环境破环成本”、“环境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发展成本”等科目。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④损益类及利润类科目。为反映环境收益、损失情况,需设置“环境损失”、“环境收益”及“环境利润”科目。“环境损失”科目反映企业污染或破坏环境而被勒令停产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收益”科目反映企业在改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时所取得的收益:“环境利润”科目反映核算环境收益扣除环保费用、环保损失及税金后的净额。

三、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重大意义

1.实施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施偏重于国家、地区等宏观与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企业有所忽视。企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键的行为主体。只有通过环境会计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取得情况,以及经济、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才能向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层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理性的权衡与决策,从而实现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环境会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企业是经济、生态和社会的重要影响者,理应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更重要的现实是,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和各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注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因此,调整发展战略,在生产经营与管理决策中注入绿色理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绿色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就是必然选择。

3.实施环境会计是正确计算“绿色GDP”的基础。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本国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生态与社会进步状况的最重要的标准。采用“绿色GDP”能真实反映我国国民财富的量与质,是据以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迫切要求。通过环境会计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的核算、监督与反馈,从而为“绿色GDP”的正确计算提供真实的数据与信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

4.实施环境会计是深化可持续发展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实施环境会计是一项特殊的深化可持续发展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这取决于环境会计的几个主要特征:(1)具有众多的信息使用者。根据环境会计的目标及相关规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向政府以及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中间商、供应商、社会公众等提供对决策有用的环境财务经济信息。(2)定期提供环境财务报告。按照规定或惯例,企业应按年度和中期(如月、季、半年等)提供反映本企业环境与资源情况的全面、重要的信息。(3)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及其相互联系。环境会计报告与传统会计报告、人力资源会计报告等一并提供,便于信息使用者完整地了解企业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情况及其相互联系,为其理性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Where we are now, where we are heading Joy E.Hecht ,1999.

篇7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风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企业入手,把企业从原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不关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的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把资源环境包括在内的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任何社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其相关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二)环境会计的含义。关于绿色会计的概念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为:绿色会计,也称为环境会计,是将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传统的会计学相互结合,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形式,辅之以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来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

(三)环境会计的特点。绿色会计因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以下特征:1、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由此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周期难以计量性。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业务较为单纯。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并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3、研究方法多样性。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4、报告信息多面性。环境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的区别

(一)绿色会计信息受益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一般是与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单位或个人。这些单位或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仅仅只是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因此也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企业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因此,绿色会计信息服务的范围要大于传统会计的服务范围。

(二)绿色会计核算目标范围大于传统企业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而绿色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的。

(三)绿色会计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导致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无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如,某些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也要量化计入企业成本。

(四)绿色会计效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的财务会计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而绿色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中存在的绿色风险

(一)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绿色风险。在一些生产型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粉尘、高分贝的噪音,有毒的废水和废气等现象,因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意识,职工极易因暴露于危险的物理、化学或生化风险之中而产生各种职业病,给员工造成健康及身心上的伤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因违反《劳动法》有关条款而遭受民事或刑事处罚的风险。

(二)企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公众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绿色风险。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公众,生产的过程必然与环境发生联系,环境又最终影响公众。因此,产品的原料、包装、工艺流程等方面若存在有毒、有害成分,那么受伤害的将是公众。这种产品的“绿色”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如,国家质量监督局和环保局通过媒体的每周质量调查及环境监测报告,就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环境及自身绿色安全认知的需求。除了我国,目前国际贸易中越演越烈的“绿色壁垒”,就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而产生的。固然“绿色壁垒”有时也有被利用行贸易保护之嫌,但WTO的有关规则是非常透明、公开的,执行起来也相当严格。所以,企业的产品及生产将面临此种绿色风险。

(三)企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绿色风险。我国目前已取得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高能耗及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这一严重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将“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同时,“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政策表明,企业必须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单位生产能耗以及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将面临相应的绿色风险。

四、实施绿色会计的优势

(一)绿色会计有利于建立内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内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竞争压力,内资企业引入绿色会计,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然而,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首先在这场必然到来的绿色革命中成为标杆企业,为整个行业确立一个绿色标准,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以行业标准作参照,这样确立标准的企业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使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国家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在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环境的时候,具有“绿色先锋”形象的企业会得到社会上广泛的认可与赞许,在与外企竞争时,绿色的因素会为企业添加筹码,从而大大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绿色会计有助于改善我国环境现状。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增长期,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这同时出现的严重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与披露,并加以制度管理来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要按照强制性原则。把绿色会计作为一项新制度推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制造污染型企业必须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政府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

(三)国际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而在国际上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入的研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都意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国际话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范围在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也在日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政府出面干预本国对外的贸易往来,但是单凭干预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制定一些协调环境与经济贸易的法规势在必行。绿色会计正符合这种大国际背景,因此很多国家政府将“绿色”强制性地引入企业,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中。而绿色会计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强化产品的绿色工艺,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国际。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会越来越强,绿色会计正是基于企业与环境长期互利和共存关系,着眼于企业在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经营。所以,倡导绿色会计,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的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

篇8

关键词:绿色GDP,SEEA,国际实践,启示

TheGreenGDPAccountings’InternationalPracticesandApocalypsestoChina

Abstracts:Asthelimitationsofaccountingsystems,thetraditionalGDPindexcouldn’treflectthenegativeimpactsofsocietyandeconomydevelopmentsonnatureresourcesandenvironmentqualitiesfaithfullyandcomprehensively.Toovercometheselimitations,theGreenGDPaccountingsystemsisintroducedandwellacceptedbythegovernmentsandpeopleallovertheworld.Inthisthesis,wefirstdemonstratetheSEEAsystemanditsmajormethods.ThenwecomparefourtypicalcountriesthatworkwellindevelopingtheirownGreenGDPaccountingsystems.Accordingtothecountries’experience,webringforwardfiveproposesforChina’sGreenGDPaccounting.

Keywords:GreenGDP,SEEA,InternationalPractices,Apocalypses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往往被当作衡量一个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主要标志。然而由于编制体系的缺陷,传统的GDP指标不能如实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depletion)和环境品质的降级(degradation),这样往往会导致经济发展陷入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浪费的粗放型发展误区,从而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弥补传统GDP在资源和环境核算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一些政府组织和国家逐步开展了绿色GDP帐户体系的编制和试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介绍联合国SEEA体系的核算方法和总结先进国家试算的经验教训,本文对我国的绿色GDP核算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绿色GDP核算的SEEA体系简介

与传统GDP指标相比,绿色GDP核算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品质的降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纳入了核算范围,这样就能更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福利发展的真实水平,从而为各国政府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世界各国绿色GDP核算主要采用三种模式:联合国建议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学者Peskin倡导建立的“环境与自然资源核算项目”(ENRAP)和和欧盟统计局发展的“包括环境帐户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NAMEA)等。目前联合国的SEEA体系(Systemof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绿色GDP核算实践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我国正在进行的绿色GDP核算也正是在SEEA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的,因此本文拟先对SEEA体系的核算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SEEA对绿色GDP的核算是在传统SNA体系基础之上进行的。1993年联合国颁布了新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1993年版SNA),其与1969年版SNA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便是引入了SEEA这一卫星帐户来建立起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

目前联合国已经了1993年SNA、2000年SNA和2003年SNA等三份重要文件,标志着绿色GDP核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日趋成熟与完善。根据2003年版本,SEEA核算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帐户构成:经济与资源环境间流量的实物与混合帐户、经济帐户和环境交易、物质和货币形式的资产帐户、考虑消耗降级和防御性环保支出后对SNA的调整帐户。其核算的最终货币化结果便是绿色GDP和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二者计算的具体公式是:

绿色GDP(gGDP)=传统GDP-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品质的降级

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绿色GDP-固定资产折旧=国内生长净值(NDP)-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品质的降级

自然资源的消耗主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存量及其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传统的SNA体系中并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性资产进行处理,所以也没有核算其价值,它们的价值损失当然也没有在GDP总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在SEEA中则考虑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具体而言包括矿藏和能源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在核算方法上,SEEA主要推荐使用三种方法:(1)净租法(netrentapproach):主要用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核算,其等于资源的市场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此方法相对而言较为简便,但有两个很强的假设:一是资源具有市场价格,二是资本收益的增长率等于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2)净价值法(netpresentvalueapproach):既两年间资源价值的净现值之差。这种方法理论性较强,但由于需要估算资源的使用寿命与市场利率,因此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3)使用者成本法(usercostapproach):也就是现在消耗的资源对未来使用者的成本。同净价值法一样,其也需要估算资源的寿命与市场利率,故步骤较为繁琐。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核算通常使用净租法,而对于可再生资源核算则使用前两种方法的居多。但在具体的核算与定价实践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争议与困难。

环境品质的降级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品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核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维护成本法(cost-basedmethod),也就是在目前最佳的可行技术条件下,对于一项没有采取防治措施的污染所造成的环境品质降低,实际应投入的污染防治成本。计算公式是:污染对环境品质的降级=污染排放量×单位防治成本。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且所需资料较少,缺点是缺乏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没有考虑到环境的自净效应等;另一种方法便是损害法(damage-basedmethod),就是将因环境品质下降而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损害(包括主观和客观)予以货币化。其价值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评估环境损害的程度,二是民众对环境资产的愿付价格(willingnesstopay)。这种方法能充分评估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福利损失,但其核算的主观色彩过于浓厚所以方法尚不成熟,因此目前仅有少数国家按此方法进行核算。就两种方法的核算结果而言,一般认为损害法核算出的消耗要大于维护成本法的结果。但由于简单易行,目前维护成本法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核算的选择。

二、先进国家绿色GDP核算的实践

目前按照SEEA模式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多个,但由于SEEA只给出了绿色GDP核算的整体框架,而对帐户的结构、资料的来源、核算的范围和方法等并没有给出统一而完整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际核算工作,其中一些先进国家的实践不乏可借鉴之处:

(一)日本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而人口密度较大,自然资源贫乏且各类灾害频繁发生,故无论政府和民众对可持续发展都较为重视,在绿色GDP核算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日本的绿色GDP帐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环保支出帐户,目前日本环保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但这部分支出并没有列入绿色GDP价值核算的最终结果。(2)矿产、土地及森林的使用等自然资源消耗帐户,对于这类资源的消耗的估算主要是使用者成本法。(3)环境质量质损,方法是维护成本法,覆盖的范围包括了较易核算的CO2、SO、NO2和污水等,特别重点关注了温室效应。(4)SEEA指标体系及调整后的EDP。在1999年日本公布了第一次的绿色GDP试算结果,其后在2000年又公布了改进后的第二次结果。根据其核算,1985年、1990年和1995年日本的EDP占NDP的比率分别达到了98.34%、98.86%和98.85%,这几个比例在已试算公布绿色GDP的国家中是较高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国民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高度重视。

但是日本政府也承认上述的试编结果是粗略和不准确的,因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进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是完善环境统计体系,为核算提供更为扎实的统计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日本也在积极尝试根据NAMEA帐户编制混合核算帐户,同时也开发了诸如环境效率改进指数(EEII)等来监督与促进生产企业和相关行业改进技术与设备,提高资源的最终使用效率。

(二)韩国

韩国也是较早根据SEEA体系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国家,其绿色GDP帐户主要由下列四个子帐户构成:(1)环保支出与环境帐户;(2)可再生资源的资本帐;(3)非生产性资源的资本帐;(4)环境恶化损失帐户。在核算方法上,对于环境降级带来的损失核算采用维护成本法,主要涵盖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对于自然资源消耗、可再生性资源部分主要是根据全面调查的结果,生产性资源部分则包括森林、渔业、矿藏和土地等,按照市场价格乘以数量进行估算(廖肇宁,2001)。表一给出了韩国公布的绿色GDP试算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韩国EDP占NDP总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该比重还在逐年上升。

表一韩国试算的EDP占NDP比重(%)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95.996.696.997.197.397.197.397.4

资料来源:联合国SEEA(2003)

(三)瑞典

瑞典的绿色GDP核算从1996年以后便成为政府的例行工作,近年来联合国统计署更是将瑞典作为样本国向世界各国推荐。目前瑞典已建立起来的帐户包括:自然资源存量帐户,如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帐户;资源使用和废弃物的流量帐户帐户;环境保护支出帐户,包括环保支出费用、环境有害物体、温室气体排放等。瑞典的绿色GDP帐户编制中有两个特别引人关注之处:(1)在瑞典的SEEA核算体系中,对于传统GDP中包括的环保性支出在绿色GDP核算时予以扣除,这也就意味着其将防御性环保支出列为中间使用而非最终使用。(2)在核算环境品质降级方面其采用的是损害法,如核算酸雨造成的损害时,要评估其对森林、农作物的损害和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甚至房地产价值的负面影响(Hecht,2000)。以房地产为例,对于由环境腐蚀所造成对建筑物的损失由剂量-效应函数和再投资成本决定,由房地产贬值带来的损失则由政府税收的价值量进行估算。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材料,1997年瑞典EDP的总量为2005.68亿美元,占未调整前NDP总量2024.70亿美元的99.06%。但是从瑞典核算的指标体系和核算范围来看,其距SEEA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这也影响了其核算结果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四)菲律宾

菲律宾是目前共有两套不同的绿色GDP核算体系:ENRAP和SEEA体系。菲律宾也是目前世界唯一采用ENRAP体系来核算绿色GDP的国家。菲律宾的ENRAP帐户是在美国国际发展署的协助下开展核算的,其基本的框架由著名的福利经济学家HenryPeskin设计,被认为是绿色GDP核算体系中最符合福利经济学原理的帐户,但其组织体系与核算方法与SEEA均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的资助下,菲律宾又由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利用SEEA体系进行绿色GDP核算的工作,迄今这两套帐户体系在菲律宾仍然平行存在。采用两套核算帐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在帐户之间形成竞争以促进双方更好的改进。但是由于两套体系在核算范围、方法和绿色GDP估算数值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导致了一定的混乱。目前菲律宾国内对这两套体系究竟该何去何从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菲律宾的SEEA帐户目前已编制完成的包括森林、矿藏、渔业和土壤帐户等,同时也要核算为减少水和空气污染排放所需花费的成本。在核算方法上,对于自然资源消耗主要采用净租法,而在环境降级损失方面,则采用的是维护成本法。值得关注的是,菲律宾的SEEA体系只考虑了具有市场交易价格的资源的损失,而对于那部分没有市场价格的资源和环境损耗则未计算在内,这也限制了绿色GDP帐户的应用。菲律宾国家统计局根据曾经SEEA帐户核算过EDP的数值,但由于认为该结果过于粗略所以没有作为官方统计数字正式发表。

三、对我国绿色GDP核算的几点启示

绿色GDP帐户能够更准确地说明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显然较传统的GDP指标更具有福利意义。因此完整的绿色GDP帐户可以如实地反映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而促进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合理保护与利用,这正是近年来绿色GDP核算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借助绿色GDP核算的契机可以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联合国SEEA体系的发展和各国的核算实践无疑为我国的绿色GDP核算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必须明确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战略意义。传统GDP在核算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缺陷使其不能如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绿色GDP帐户可以同时兼顾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这两个议题。从目前公布了试算结果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的情况来看,其结果都受到了政府、企业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调整产业政策和增加环保支出的重要依据。而且从动态发展进程来看,各国EDP占NDP总量的比重都在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进行绿色GDP核算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紧落实核算我国绿色GDP的各项工作。通过核算绿色GDP,可以有效地评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并为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同时绿色GDP核算也有利于唤醒社会和民众对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进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第二、绿色GDP帐户应以SEEA和SNA体系为框架,同时注意吸收其它核算体系的先进经验。目前国际间编算绿色GDP的帐户有数种,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争议。但就比较而言联合国SEEA体系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同时也有利于国际间交流和比较。因此,我国的绿色GDP核算应主要以SEEA体系为框架。但同时也应注意吸收其它体系的优点,如NAMEA体系在实物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上更具优势,在政策含义方面ENRAP也更为突出。而ENRAP体系的核算方法则更具备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廖肇宁,2001)。一些国家在各核算体系的融合与改进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考虑到我国资源和环境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帐户的先进之处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第三、应强调实物帐户和价值帐户并重的原则。目前国内对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和实践有重视价值帐户而轻视实物帐户的倾向。当然,以货币价值形式核算绿色GDP具有直观性,同时也利于比较。但从其它各国的实践来看,大部分国家的重点都在于实物帐户的核算,公布有绿色GDP价值核算结果的国家只占极少数,而且都不是以官方统计数字形式正式。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价值帐户的核算必须以实物帐户为基础,缺乏相关资源环境实物消耗的数据资料,价值帐户的核算无疑是空中楼阁;第二,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由于资源环境统计资料的缺失,各国核算时往往根据实际情况只选择了一小部分指标进行核算,这极大地影响了价值帐户体系核算的完整性和可信度;第三,对于资源环境核算的定价方式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议。从我们列举的各国实践来看,各国普遍的实践是对于环境降级损失采用维护成本法(个别国家如瑞典除外),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核算通常使用净租法,而对于可再生资源核算则使用前两种方法的居多,但具体该如何核算与定价目前仍无定论,这也限制了绿色GDP价值的核算。因此,实物帐户较价值帐户的结果可能更加稳健和准确。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应该强调实物帐户和价值帐户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应加强和改进我国的资源环境统计体系建设,充实和完善我国的各类实物帐户核算,尽量达到SEEA核算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保证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基本完整性的前提下,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先行试算绿色GDP的价值帐户,然后根据反馈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试算的早期,对于结果尽量不应以官方统计的形式正式。

第四、加强我国环境资源统计数据基础的建设。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制约绿色GDP核算最大的难点主要在于环境和资源统计数据的缺失,无论在范围和质量都不够完善,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这些无疑都会影响最终核算结果的质量和可比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统计体系也依然存在着这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在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公开性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借助于此次绿色GDP核算的契机,可以弥补我国在资源环境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同时统计部门也要加强通环保、农林、矿产、国土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资源环境核算体系。

最后要重视绿色GDP的政策宣示功能。通过绿色GDP帐户核算与传统GDP帐户的比较,可以更完整地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消耗帐户与传统核算帐户和相关帐户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产出与资源和环境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国家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依据。比如荷兰在完成资源环境帐户核算后发现,畜牧业的发展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加的重要原因。虽然这项结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荷兰政府还是在1999年决定适量减少本国的圈养猪量,这样的案例在各国还很多,这充分说明了绿色GDP核算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绿色GDP的核算纠正了以往民众那种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为资源和环境的定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为了充分反映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今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应逐步贯彻“受益者付费”的原则,以督促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资源和环境利用情况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也不应该仅局限于以往的放任自流或者禁止排放等简单形式,可以根据绿色GDP核算的结果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比如环境税、资源使用税、排污许可证拍卖,按实际损失补偿等。

参考文献

EconomicPlanningEngency.OutlineofTrialEstimateforJapan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R],workingpaper,Japan,1999

DepartmentofNationalAccounts.NewSystemof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R],workingpaper,Japan,2004

JoyE.Hecht.LessonsLearnedFromEnvironmentalAccounting:Findingsfromninecasestudies[C],Washington,IUCN,2000

Ing-MarieGren.MonetaryGreenAccountingandEcosystemServices[R],NIERWorkingpaper,2003

UnitedNations.HandbookofNationalAccounting: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M],UnitedNationsPress,2003

VivekaPalm.Use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Sweden:1993-2000[R],ERUOSTATAWorkingpaper,2003

廖肇宁.世界各国绿色国民所得帐之编制情况与趋势[J],主计月报,2003(1)

朱美琴.台湾绿色国民所得帐环境污染质损编制之评析[J],主计月报,2003年(1)

洪志铭,萧代基.台湾绿色国民所得帐环境资源折耗编算之评析[J],主计月报,2003(1)

朱云鹏.绿色国民所得帐发展理论原则与架构之评析[J],主计月刊,2003(1)

罗白樱,陈和宏.绿色国民所得帐――环境与自然资源评价方法之探讨[R],工作论文,2004年

吴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与思考[J],统计研究,2005年(9)

李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5(1)

台湾地区行政院主计处.台湾地区绿色国民所得帐

篇9

一、背景差异

传统会计在十三世纪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出现,意大利学者卢卡·帕乔利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系统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账簿法”,为会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十八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绿色会计便应运而生。

二、涵义与前提假设差异

绿色会计主要与环境相关,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中,绿色会计被定义为“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及保护资源,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这些资源耗费情况的管理活动”。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度量手段,以凭证为依据,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用于各种决策、预测及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此外,传统会计完全不涉及或是极少涉及环境问题。传统会计的前提假设是把企业当做“经济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考虑资源效益及社会效益。这种假设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低成本地使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耗费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绿色会计的前提假设是将企业看成是“社会生态经济人”,它使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该前提假设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产生的各种矛盾。

三、核算对象与范围差异

传统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能用货币计量表现的经济活动。而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太大突破了传统资金运动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对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予以正式记录报告,为各决策单位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帮助。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用以考察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为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传统会计反映的仅仅是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而绿色会计主要核算和计量自然环境的开发、维护及使用成本,以及环境资源的收益和价值补偿,它在传统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因此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四、确认标准差异

由于绿色会计的核算范围大大超过了传统会计,所以绿色会计必须对各要素进行重新界定,将涉及环境的经济要素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定。在绿色会计体系下,资产类应增设“自然资产”项目,其中包括有形绿色资产和无形绿色资产。有形绿色资产是指人类所共有的空气、水、森林、海洋、矿产、臭氧层等;无形绿色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用于环境开发和保护的长期资产,如资产开采权、排污许可证、环境污染治理专有技术、专利权等。负债类应增设“应付环境治理费”项目,即专门用来核算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成本,如应付排污费、应付环境罚款和赔付款。所有者权益类应增设“绿色投入”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财政拨付的专门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基金,社会统筹的环保基金,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环保基金等一系列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专项基金。费用类应增设“绿色成本”项目,其中包括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保护费用等。收益类应增设“绿色收入”项目,其中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为此产品而减免税收取得的收益;由于保护环境成绩显著获得国家奖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股票价值的上涨收益;实施环保措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晨

五、信息披露方式与计量方法差异

篇10

关键词:企业环境成本 核算 管理

从企业成本的构成因素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是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存在的。企业的环境成本是衡量其自身经营业绩与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企业环境成本也成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在学者的表述中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采用的比较公认的定义,也就是联合国的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的专家组对环境成本所做的定义,“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从企业的层面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指的是企业作为组织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经济活动或者其它活动所导致的自然资源的消耗等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所支出的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出发,对自然资源进行一定的开发与使用的同时必然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企业只有主动的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才能够不断的改善企业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自然资源与社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在不断加强自身的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加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这是由于环境成本专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施加影响。总之,企业可通过改善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来促进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通过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环境成本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的同时,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

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环境成本的管理除了有以上重要性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来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总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策略

1.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策略

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策略的层面来看,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核算策略的关键环节,企业只有在准确的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从而为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环境成本如果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不能进行资本化的。

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策略中还应关注的是环境成本的计量,在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计量时应遵守会计原则,同时应遵守经济和环境效益两者并重的原则,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很好的进行紧密的结合。在企业环境成本计量上,需要采用货币与其他计量单位辅助的方式进行计量,从而关注到企业使用实物中和自然环境的相关指标进行计量的尺度形式。

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让利益相关人或者信息的需求者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出现的环境保护保护的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企业应及时的对这些环境成本的信息进行披露。总之,企业通过货币信息核算的方式将环境保护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进行联系的同时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对环境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对环境成本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环境成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环境决策的最优状态。企业通过利用环境成本核算所得到的环境成本信息,对涉及企业环境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来实现企业自身在环境成本管理中的管理目的。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策略中经常应用的的有绿色设计、绿色生产以及绿色营销等等。企业的绿色设计指的是企业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耗费的自然资源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设计理论的应用,不断的从环境成本降低的角度优化企业产品的设计方法。企业的绿色生产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其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通过处理来达到环境保护法律要求的标准。而绿色营销指的是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及具体的运作中。灵活应用各种营销组合策略,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的管理。

总之,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应不断加强在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从而不断的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的文化,从而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玲.浅谈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J]. 中国商界. 2010, (03) :114

[2] 王晓东,李敬宇.试论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与应注意的问题[J]. 商业经济.2010, (01)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