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大赛范文
时间:2023-03-20 07:0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设计大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加强开放性实验室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方便进行各门与电子设计相关课程的实践学习及课外电子设计活动的开展,成立开放性实验室是必要的。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应配备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烙铁焊台、常规元器件、单片机开发板、EDA开发装置、计算机等工具和设备,这样学生可以方便地到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自己的实践学习和兴趣小设计,不仅会对课堂的理论学习有一个很强的巩固作用,还能为正式的电子设计大赛做一些铺垫作用。
(2)强化电子协会的带动作用
高校的电子协会在培养学生电子设计兴趣,提高学生电子竞技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常常也是电子设计大赛的主要力量。利用电子协会的号召作用,每年招纳新人,扩充电子协会的规模,展示电子协会的成果和作品,提高刚入学的新生对电子设计大赛的兴趣。在电子协会中老成员带动新成员,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作用。
强化与电子设计相关的课程设计
与电子设计紧密相关的几门基础课程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EDA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功底。这些课程的任课老师除了应该在理论课上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让理论的分析和讲解详细而透彻,还应该在实验教学和对应的课程设计做到严格把关,使学生在每门课程设计之后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
设立合理的奖励制度
为了激发教师和学生对电子设计大赛的积极性,学校应该设立一些合理的奖励制度。在教师方面,应该给以适当的工作量以及评优评先的一些优惠条件,如果设计大赛获得奖,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学生方面,除了分析电子设计大赛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对毕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外,适当的奖励激励机制同样是必要的。这样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得到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
完善的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思路
1赛前动员
比赛前,大概在暑假刚开始,开赛前动员大会,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电子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大一的可以来感受电子设计的氛围,帮助查阅资料,学习实战经验,为下届比赛积累了人才。大二大三的同学是电子设计大赛的中坚力量,尽量多的激发参与,参赛人数越多,挑选的机会多,就越能出现优秀的团队。
2基础培训
为了提高队员的动手能力,针对电子设计竞赛赛题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实践课程培训阶段的初期,应设计和制作运算放大器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A/D电路、D/A电路及键盘显示电路等。在这过程中,要求参赛队员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制作,通过电路设计、实际制作、调试和总结报告,可以掌握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及调试技巧。
3赛前集中的阶段性综合项目培训
基础性培训后,参赛队员在硬件制作、调试,软件编写和调试方面都有了一定提高,但要在较短的时间做出功能满足要求的作品还有一定难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以往年竞赛题目或难度相当的题目作为阶段性培训的题目,让第一阶段的题目较简单,给队员们一些适应空间,第二阶段的题目难易度接近实际竞赛题目难度。
(1)第一阶段
首先,布置题目分析题目。带队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从题目入手,解剖题目,分析思路,找出合适的方案。在这个时候关键是教会队员们如何根据题目,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先前培训的积累以及队员们自身的优势设计出更好的技术方案。其次,合理的分工,全心投入软硬件的制作和调试。在一个只有3人的参赛队伍中,合理分工,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分工明确,才会让每个参赛队员不会感到盲目,有事请干;分工合理,才能让各位参赛队员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参赛队伍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高。
也就是说,硬件电路设计制作强的队员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和调试,软件编程能力强的队员做系统的代码编写,资料收集能力强的队员给队伍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再次,系统集成联调以及性能指标的测试、完善及优化。将各个成功调试好的单元电路组合成系统,按照题目要求,参考历届电子设计大赛竞赛获奖作品的格式测试系统的各项指标参数,对测试结果与要求存在一定出入和还没完成的各项指标应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争分夺秒,争取有所突破,做得更好。最后,完成设计报告,并做第一阶段的总结。
比赛时间的最后阶段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撰写电子竞赛的设计报告,它反应了参赛队伍对竞赛题目的评析、方案论证比较、系统硬件设计细节、系统软件的设计流程、系统组装集成及调试结果等,在满分为150分的前提下,技术报告就占50分,所以参赛队员必须按照技术报告提出的内容、格式、版面、字体字号等相关要求进行撰写。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基本过程与第一阶段大体一致,区别在于该阶段的布置的几个题目难度更接近正式比赛的难易度。如果说第一阶段旨在建议队员信心,掌握比赛的大体流程,熟悉资料的收集方法,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展现各团队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分析题目、软硬件制作调试、报告制作等各方面能力综合体现。
4赛前准备
(1)赛前模块准备
由于电子设计大赛时间的短暂性,赛前的模块准备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能过有效的准备好单元模块,并在电子竞赛中用到,无疑会节省更多时间来提高系统性能指标,为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保证。首先是根据前面各阶段的积累,准备一些常用的模块,如单片机最小系统、可编程器件最小系统板、A/D、D/A、电源模块、功放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信号发生模块、程控衰减及放大模块、传感器检测电路等。其次,根据邻近比赛时,公布的元器件清单有针对性准备一些模块,
(2)赛前其他准备
常用的仪器设备,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直流电源、频谱特性仪等必须准备齐全,并能熟练的使用。根据公布的元器件清单准备其数据手册资源、应用电路及元器件封装等,同时应该根据推测做必要的元器件补充,并将各类元件有序放置,方便比赛中快速找到。另外应根据自己选择题目方向准备好各类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并有序归类,提高查找效率。
5比赛中注意事项
比赛过程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但更需要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为了顺利而高效得结束短暂的比赛,比赛的注意事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首先应该严格遵守竞赛纪律,携带好能证明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随时备查。其次合理的安排竞赛的时间,注意防暑、防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现象。
结论
篇2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N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85-02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按照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原则,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目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教育部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在校大学生竞赛活动之一。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的组织工作由华南农业大学承办。实验室作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大赛的组织与承办,进一步促进了我校电子类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二、2011年电子设计大赛广东赛区赛事回顾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权威性受到全国各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与赞同。2011年是广东省赛区参加该赛事的第10周年,也是华南农业大学参加该竞赛的第10周年。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赛事的健康有序进展,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和积极性,华南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大赛的参赛工作和本次承办工作。
截至2011年6月28日,广东赛区共收到来自广东省的80所高校(39所本科院校,41所高职院校)的报名参赛信息,共有593支参赛队伍、1779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比上届增加了11所高校,增加了62支参赛队伍,为历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赛事。为了使参赛学校和参赛队伍及时了解赛事的信息和通知,组委会于2011年6月28日及时开通了201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的官方网站(http:///),并陆续在此网站上了相关信息。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赛区测评工作于9月9日-9月11日在华南农业大学进行。本次竞赛共有593支参赛队伍报名,573支参赛队伍参加测评,经过专家组测评、讨论决定,共评比出广东省一等奖57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23项,其他参加测评的参赛队伍为成功参赛奖,如表1所示。全国一等奖共6队,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DG4810队伍(队员:满兴震,詹一挥,田宇,指导教师:熊建平)获“瑞萨杯”奖,全国二等奖共39队。
表1 广东赛区获奖情况统计表
■
为保证本次电子设计竞赛测评工作的公平性和评测质量,根据全国组委会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2012)专家工作守则》要求,本次竞赛对评审专家的组成采取了各校推荐和组委会遴选相结合的原则。各高校推选的专家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在电子工程相关教学科研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影响力。组委会确定了43位来自省内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对学生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其中女性专家10名,专家合影如图1所示。
■
三、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一)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主动性
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并不十分重视。电子设计大赛命题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就能够完成的、规模不太大的电子系统,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需要自己设计并完成,而且学生还要能够自行检验系统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要求,这就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竞赛的促动下,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产生了很大的热情,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方便参赛学生开展实践技能训练和科研活动,学校建立了全天候实验室开放制度,设立了创新实验室,并自主开发了开放实验室管理软件专门用于南楼408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对参赛队员和测评专家来说,配备齐全的各级各类的实验设备,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设计和专家顺利完成测评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学校以承办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更新设备,保障了我校学生参赛期间和为期4天的广东省竞赛作品测评以及综合测评期间的设备需求。本次广东赛区的现场测评均设在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南楼电子工程系与自动化系实验室,共13个实验分室。共使用测评仪器251台套。测评仪器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测评工作使用的设备台套
■
(三)发现不足进而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高校实践教学过于薄弱,实践教学内容过于教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在本次赛事总结会议中表示,非常支持这样的学术性比赛,并建议今后应当把实际科研与大型科技类比赛结合起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比赛中赛出更好的成绩。
电子竞赛选题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依托电子设计大赛,我校拓宽实践教学的思路,深化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注意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不断将新理论、新技术介绍给学生;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电子刊物,并以论文、读书笔记、小产品设计等形式作为作业或考试的一部分。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电子设计大赛需要的理论知识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电子设计竞赛实质是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技能的竞赛,是实际科研活动和实际生产过程的缩影。在知识考查方面具有广泛性和深入性,在综合设计能力考察方面也具有一定难度。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需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并且能够熟练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取长补短。在大赛的促动下,学生自发地进行技能训练,到实验室的次数和频率都大大增加。参加过大赛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后续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明显增强。目前,不少知名的企业如合众达电子、深圳华为、深圳中兴、金信通信等来学校招收毕业生时,都表示愿意对参加过电子大赛并获奖的学生以优惠条件优先录用。
四、结束语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其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作用、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通过参与并承办2011年广东赛区的赛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有效地检验了我校电子类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育广,邓俊,李彦超,等.实验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207-209.
[2] 于微波,姜长泓,刘珀.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0,(6):40-41.
[3] 孙艳丽, 孙晶,宫俪铭.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验室管理[J].科技信息,2011,(17):183-184.
篇3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师范院校 电子专业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校级文科基地“新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批准号XJNU1214)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17-02
1.引言
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和提高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许多师范院校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由过去的学科门类单一、专业范围较窄逐步向多学科门类和多专业的方向快速推进,其中工科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工科人才是为了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多形式办学,拓展新专业的需要,更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但全国师范类高校在工学学科上的实力总体处于较弱的地位[1,2]。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3]。自199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开赛以来,两年一次,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各个高校的参赛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第一届参赛的11个队到2011年全国共有1062所高校11002支队伍,33006名学生报名参加,共有10175支参赛队,30525名大学生最终完成并提交了作品。与上一届竞赛相比较,实际参赛的人数增加了16.07%,参赛的学校增加了13.22%,在规模上达历届之最,这足以表明每个高校对电子设计大赛赛事的重视程度。电子设计大赛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电子技术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学的实际效果和高校电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于2005年开始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2007、2011共三届的竞赛,累计获得了1项新疆赛区一等奖、6项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不仅让学生收获了荣誉,为学校增添了风采,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大地促进了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下面谈谈我校如何借助大赛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促进电子专业的发展。
2.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意义和出现的问题
2.1 意义
电子设计大赛是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快速、集中地运用到实践当中,要自己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去体会和掌握电子技术中重要的内容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要自己面对赛题的提出和解决,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勇敢的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解决自己从未碰到过的问题,促进思想成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增强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为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2 出现的问题
我们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较差。不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系统电路及其仿真过程进行细致周密的分析,在设计的作品调试中出现问题很难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②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③综合能力较差;表现在不会写设计报告,对单元电路论证缺少一致性分析,对系统电路论证缺乏逻辑性,答辩能力较差等。
上述出现的诸多问题正暴露出我们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最大障碍。为数较多的师范院校名义上开设了工科专业,但实际办学模式却依然按照师范传统来规划设计工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依然是工科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无论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都没有遵循工科专业的特性和规律,这说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急需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工科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践教学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懂得熟练实践操作的教师;二是实验实训的设备、基地。真正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师范院校还是少数,一是实验室、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严重缺乏,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开设存在困难,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受场地和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二是专业实习还是沿用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规律,实习时间过短;在我校非师范类专业的见习费用是由学院自行承担,且实习经费也存在不足,而师范专业则由学校统一来支付,且存在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
3.电子设计大赛对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在目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争相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针对竞赛中暴露的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践内容、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对电子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做好电子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意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等,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系就及时发现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并总结历届我校电子设计大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建设性的尝试,做到及时调整和优化。
3.1 教学与课程建设,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何依托电子设计大赛,针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习单位落实困难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对电子类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做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探索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工程专业人才是我们目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①我院的电子信息专业设置物理、电子类基础性课程及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的同时得到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我系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对C语言程序设计和高频电路等一些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设置专题研究和与电子设计大赛试题相似的大作业等实践环节,加强工程基础的实践环节培养。由于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是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训练,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我系重点设置了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实践、专业技术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的开设也纳入了实践教学中; ②我系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内实习平台,加快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校内现有工程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了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我们在2005年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先进,配置比较齐全:提供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以及电源,嵌入式和FPGA开发版及各种单片机开发系统。创新设计实验室面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学生以及电子设计兴趣小组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③我系强化基于企业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乌鲁木齐电信分公司、新疆新能通信公司和乌鲁木齐铁通分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其中两个实习基地被评为校级优秀实习基地。我院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工程型人才中校企脱节的局面。
3.2 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多门专业课程,并有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应用,指导教师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教学能力,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有指导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然而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资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工科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我们师范院校工科专业迫切要解决的师资问题。
我校电子类专业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没有硕士点,师资队伍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尤其缺乏有影响力的工科带头人。工科学科梯队尚未形成,教师纵横向课题较少,产学研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研综合实力较弱。因此,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较高的实践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起点不高,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等等。由于我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存在的差距,引进工科专业高层次的人才困难很大,师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的改观。我校电子系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是把没有工程能力或工程能力不强的教师推向企业实践环境,进行实地培训。一方面当前我系教师整体理论水平较强,只是缺乏现场工程实践的锻炼,让他们在企业真正工作1~2年,他们的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势必会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还可能从现实工程问题中提炼出一些科研选题,通过研究也可以大力提升产业水平甚至促进产品的研发等。
4.总结
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艰巨、长期的工程,利用师范院校优势,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对现行的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新型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修订教学与培养计划,以实践教学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的师范院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和师资队伍,并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师范院校电子专业发展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选能. 高等师范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意义与策略选择[J]. 中国电力教育,2009(8),20-12.
[2]陈庆星. 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困惑、问题与对策 [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49-50.
[3]李金平,常敏慧. 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的人才培养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4),74-75
篇4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新建本科院校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11-02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实践教学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但从近几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照电子设计大赛的要求,查找出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和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高等学校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其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可以全面检验参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2 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重理论课轻实践课。近几年,随着学校升本和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由于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转变,即使是新办的应用型专业,也反映出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很规范,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而对实践课的教学就很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程序;在排课时依然依据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的模式,把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安排上理论课,把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师安排带实践课,这些认识的错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
对照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对比较杂乱;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的结合,没有形成系统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能成为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体,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实践师资力量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师资从整体上看缺乏实践经验,因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几乎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由一线任课教师兼任,理论课教师一般很少具有实践经验,因为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渊博,但实践经验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能力欠缺。
2.4 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到位,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初级中学,只能满足教育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育实习。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后,新建的非师范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的院校为了减轻负担,让学生自主实习,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5 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以电子技术实验课为例,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一般是根据理论课的课程进度,分为模电和数电技术基础实验、电工基础实验、电子电工综合实验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陈旧、呆板、单一,所有实验都是统一模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注意事项等。实验内容严格按照理论教材设计,都是验证性实验,主要研究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各种电路,学生对此类固定模式的实验不感兴趣,对实验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经常应付了事,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3 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要符合大众化教育的要求,不搞精英式教育,而搞大众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育人作用。
3.2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大多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条件较差,部分专业实验设备过少,尤其有的新建工科专业根本没有实验设备,严重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验室是由参赛学校自己提供的,竞赛实验室如果具有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的功能,才能满足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建议通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以及参赛,查找出已有实验室的建设差距,学校要加大实验室投入,根据专业需要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充实与电子专业相关实验室,建设满足电子竞赛需要和满足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创新实验室。
3.3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竞赛内容既包括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制作,又包括报告的撰写,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竞赛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比较分立,设计制作中学生们普遍缺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课程比例。
3.4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还要满足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的愿望,使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及早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竞赛的兴趣。要更新教学内容,舍弃过时陈旧的知识,比如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就可以舍弃;引入CPLD、FPGA以及SOC芯片的应用等新的内容。
电子设计大赛要求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将传统的集中实验教学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课程规定以外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对那些积极参与竞赛的同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派指导教师专人指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3.5 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师队伍,应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由于电子设计竞赛命题范围广,涉及的课程多、主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指导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层次不同,年轻教师熟悉新技术,但缺乏实践经验;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但对新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又不熟悉。建议赛前成立教师指导小组,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教师进行组合,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学校可以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一些企事业单位短期实践学习,激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改善实践教学师资结构,这样才能加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会尽快改变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的困境。
3.6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群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因为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在实践基地中才能完成对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积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克服地域、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投入资金全面保障实践教学条件,逐步形成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布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群。
总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竞赛的成功举办推动和深化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不断总结、改进和推广这些经验,从而使实践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文全,徐建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68-70.
[2] 谢东,王锋,王敏.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7(5):129-131.
篇5
1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赵妮娜,竞赛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15):44-46)作为四大竞赛之一,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竞赛的主要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从而推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等相关工作。苏州大学建校历史悠久,机电工程学院自2003年以来组队参加了历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近年来取得了质的突破,取得了多个江苏省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该比赛有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对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任务和要求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每年8月份举办,赛期四天三夜,早上8点在网站统一公布题目,主要分为7大类,涉及电源类、信号源类、高频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以及控制类。为了更好的说明电子竞赛(陈东,谢发琴,电子设计竞赛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88)对电路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们经过仔细对比,选取了一道典型的无线电脑传输装置题目。该题目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赵争鸣,张艺明,陈凯楠,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进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3):1-13),具体要求分为四部分,一二部分为基本要求。第三部分为自主发挥,第四部分为最终的设计报告。该竞赛题目和电路知识密切联系,同时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无线电能传输将进一步得到普及。
3以竞赛任务为驱动的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
3.1系统方案。根据所学电路理论知识,我们选择了电磁感应方案,谐振式强磁耦合方案以及电磁波辐射方案。就题目来说,电磁感应方案最大的缺点是它的传输效率低,而电磁波辐射方案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因此综合来说,谐振式强磁耦合方案(吴嘉迅,吴俊勇,张宁,等.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的实验研究[J].现代电力,2012,29(1):24-28)最合理。在此方案中有三大难点需要解决:(1)传输效率很难提高。距离越大,传输功率越低。(2)系统谐振频率难达到期望值。(3)谐振频率和R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难匹配。3.2系统总体框图。在对题目要求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后,我们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提出各自的方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了两种方案去完成。一个典型方案是由MSP430F149单片机输出3.3V高频PWM方波信号,控制驱动电路,产生15V高频方波信号。经LC振荡电路,将电能传输出去。在谐振点,能量效率最高。经过桥式整流稳压,得到8V稳定的直流电压。另外一个方案由纯电路来完成,主要分为发射端电路、接收端电路以及测试用的LED灯,由于我们的课程应用对象是电路原理,因此我们重点介绍这个方案。3.3发射端电路原理图。发射端是Royer振荡器回路,具有自启动功能,取决于输入的直流电压,接通电源后,考虑到两个晶体管的特性的差异性,我们做如下分析,如果Q1先导通,此时电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一组线圈产生反馈,从而Q1处于导通状态,Q2处于截止状态,当电感磁芯达到饱和时,电动势为零,Q1变成截止状态,于是电动势反向,从而导致Q2导通。由于逆变震荡器产生正弦信号,通过线圈将能量发送出去。高频输出级用大功率场效应管时需加上面积足够大的散热器。输入端采用场效应管Rover高频逆变元件,逆变震荡器产生正弦信号,并用线圈将能量发送出去,双管推挽电流馈电,当发射和接收线圈处于同一频率时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实现无线电能的传输。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辐射出去.发射机是一级振荡一对推挽输出的电磁波感应发射器,将直流电变成脉冲交流用电感线圈幅射出去,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3.4接收端电路原理图。LA为发射线圈、LB为接收线圈、fr是电容调谐后达到一致的固有频率,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频传输(1~20M)。具体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接收端电路原理图其中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选用了全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变压器输出功率的利用率为100%,输出直流电压中的纹波较低。具体选择输出整流二极管时和电容要充分考虑其特性值,其中重点需要留意的是耐压值。3.5系统测试。利用可变电源作为输入端的输入电源,从9V电源开始增加一直到15V,在增加电压的过程中首先保证两个串联的1W的LED灯能够保持一定的亮度,然后在增加距离的时候找一个大概超过十厘米的位置进行测试,在输入直流电压为15V时,测量接收端的直流电流I的大小。再测量直流电压。然后在输入直流电压15V的条件下,不断加大LED灯与发射端的距离,然后测量灯直到不亮时的距离。测试结果,我们初步测得最大的距离为50厘米左右,此时灯都是亮的,输出的电流可达到505毫安,电压超过8V。
4结束语
篇6
1、 我校迎评急需一份展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亮丽画卷。
2、驻邕高校社团发展论坛即将召开,我校社团将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3、共青团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即将举办社团三周年成果图片集
二、活动目的:
1、以营造创新型校园社团文化为蓝本,以全面提升广西医科大学网络科技文化水平为宗旨,顺应驻邕高校社团发展论坛的形势,通过用电脑知识制作电子相册比赛活动,展现广西医科大学丰富的社团文化底蕴及班级风采。
2、引领广西医科大学社团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配合广西医科大学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与的开展,更为迎评做贡献。
3、通过比赛促进网络知识的普及和电脑技能的提高,同时展现网络文化在医大迷人的魅力,丰富医大的校园生活。
4、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活动,开阔同学们的思维,提高同学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三、活动主题:社团电子相册设计大赛 多彩社团 品牌活动 绿色文化 和谐校园
四、主办单位:共青团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南湖晨风网站、
五、活动时间:第七周至第十二周
六、活动地点:广西医科大学
七、活动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阶段)
一、前期宣传:
通过海报展出、校园广播、电视传媒、网络传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网页,flash动画的制作,图片处理有着极浓厚的兴趣,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对网络知识的渴求,,为了增强同学们对网络知识的运用能力,南湖晨风网站特举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同时为更熟练的制作出精美的电子相册打下基础。
时间:第六周周日、周六
地点:(待定)
活动参与对象:团务管理中心、学生会、党员活动中心等校内学生组织和社团网络部(技术部)及其他有兴趣的同学
活动大致介绍:在信息中心老师指导下由南湖晨风网站莫运聪站长、技术部精英、新闻部视频组骨干负责培训课程,主要的软件培训包括:(具体时间安排表见附件)
视频后期处理——video studio 9.0
影视制作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2.0
后台管理系统——powereasyXX
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 cs 2.0
动画设计软件——flash mxXX
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 vrXX
排版软件 ——方正飞腾 4.0
三、社团电子相册设计大赛
在为普通相册的空间限制而苦恼?制作一个独特的电子相册可以解决你的烦恼!一个电子相册可以show出社团各项响当当的品牌活动show出社团活力与风采。制作电子相册通过网络与各高校社团分享照片、促进交流,促进社团文化发展,为即将举办的驻邕高校社团发展论坛增添亮点。用精彩照片展现社团品牌活动;把众多让人回味无穷,人赏心悦目的片断展现社团无限活力与风采;用声形并貌的照片展现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生活!
活动时间:第十周
地点:广西医科大学
活动对象:团务管理中心、学生会、党员活动中心等校内学生组织和社团网络部(技术部)及其他有兴趣的同学
参赛要求:
1、本次大赛要求原创,参赛者以品牌与创新为主题,展现社团或班集体风采,内容健康积极,体现社团和班级的文化底蕴。
2、集体相片须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相片可以经过加工制作,可以是视频,动画等,内容丰富,但不能偏离主题。
3、各张相片之间要联系紧密,突出主题和意义。
评比方法:由南湖晨风的工作人员对上交作品进行初选,邀请团务管理中心宣传部、校学生会宣传部和摄协的同学组成评委选出获奖入围作品,南湖晨风工作人员再把入围作品发至网上,供点击投票,同时邀请摄影课的老师以及信息中心的老师给入围作品打分,最终获奖结果将由网上投票率(占65%)和老师的评分(占35%)按分数高低产生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名额由参赛作品数量具体再设。
四、后期工作:
(1)、举行大赛技术交流会和颁奖仪式
(2)、刻录优秀作品的备份光盘,作为学校迎评备份材料。
(3)、在驻邕高校社团发展论坛上展示大赛成果,充分推广我校社团文化。
(4)、在我站开辟社团相册专栏,为社团的资料备份开辟空间。
五、活动经费:
宣传用品(纸、染料、笔等): 50元
奖金和纪念品:一等奖 100×1 = 100元
二等奖 50×2 = 100元
三等奖 30×3 = 90元
优秀奖 10×5 = 50元
纪念品(赠送给做培训的老师)20×3 = 60元
总计: 450 元
篇7
立足高等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线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和研究意义,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探索了从人才选拔到人才培养帮扶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社会日益进步,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正是这一因素近年来企业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为第一目标,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的培养,重视理论、实验、实践的统筹,尤其需要提高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无疑为大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既不单纯的理论检验,也不是实验操作竞赛,而是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题目。既有理论设计,又强调实践操作。有力推动高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也获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整体是仍存在许多不足。立足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构建新型的、完备的、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依托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致于接受理论知识能力强,研究创新能力差,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这些负面影响也直接让我们的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显然这一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加强创新教育才能改变这一窘境。2006年以来,我院多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还有每年举办一次的江西省“南科杯――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有学生这样评价“每参加一次电子设计竞赛,专业知识量就成几何级数增长一次,强过四年的苦读”。也有硕士生导师这样评价过“参加过毕赛的学生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也很强,研究生阶段很容易进入状态”。可见电子设计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影响之大。在各类各级电子竞赛的引导下,我院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包括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引进前沿技术、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通过电子设计竞赛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程素质的教育,同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导向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更新教育观念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示也越来越高。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单纯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务必使得我们的学生上有深厚理论知识,下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1]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践创新意识及内在的积极因素,为培养大批优秀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工程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2.2构建高水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可承担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工作,涉及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路,模拟电路,电工电子基础等。对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强实验室的通用性,一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二可以有助于开设更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避免因为实验设备的原因而导致很多综合性实验开展不了。同时实验教学可采用模块化设置,主要基础实验模块、工程设计实验模块和综合训练实验模块三部分构成。对于不同的实验模块可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基础实验以帮为主;工程设计实验引导为主;综合训练实验以咨询为主。也就是称之“先帮后扶再放手”的实验方法。[2]另外,加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形式,上学生定期到企业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从产品设计到具体生产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指导教师继续教育问题,鼓励指导老师走出去加强交流,参加各类教学研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业务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探讨现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导向,制订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部分。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可定期安排指导老师到企业学习、接受培训;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相关企业请一些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做为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学校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指导与支持。
2.4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借鉴竞赛的基本理念、试题设计思路、考核专业知识的范围以及考核的规则,进行主要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包括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2.5建立完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备赛机制,将比赛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比赛每一环节,从选拔人才到赛后总结都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来。实现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手段,把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实际项目进行电子设计与工程制作能力为目标。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
3.1建立人才选拔、人才储备的长效机制人才选拔、储备工作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大学前两个学期,主要完成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宣传、普及工作。指导教师可以从最早的专业介绍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在本专业的重要性,而电子设计大赛是获得、发挥个人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平常课堂中适当地宣传和介绍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播放一些以前的参赛图片,介绍往届参赛学生目前良好的就业或深造情况。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请以前参赛的一些获奖学生开一两次专题讲座来介绍电子设计大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好,可以挑选一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做为储备力量。第二步,在新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进入人才选拔第一次筛选,依据各种形式的考核结果,例如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选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了电子设计大赛团队,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第三步,电子设计大赛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贯穿所有专业课程,难度大,知识面广,指导老师可根据电子设计大赛赛制定期举办校级竞赛,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身在专业上不足地方,以便及时补充,修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而我们指导也可以有依据选拔出顶尖的人才。
3.2建立赛前培训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电子设计大赛顺利进行,应当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来对待,因为电子设计大赛涉及的课程非常多,尤其是数电,模电,单片机这些课程,而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这些课程,我们的指导老师可以把比赛所需的知识点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正常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江西农业大学在赛前几个月都会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采用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解、演示操作、软件仿真各种形式)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效率的集中培训。根括学生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各异的实际情况,培训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教学。合理的培训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拓宽思路,学生应不打折扣完全吸收消化,尤其是对一些非电子类工科专业的学生。
3.3强调赛前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操作,一切学习活动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江西农业大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实验室进行,这里有完备的种种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际电路,包括基本电路、省级校级历年赛题,进行设计及制作。参赛学生都应该十分珍惜实践机会,刻基钻研、细心充分理解各个元器件性能和功能,并参考其典型应用电路进行设计,制订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最后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学生需赖心细致地对照原理图逐项查找帮障原因,切忌急功近利或半途而废。
3.4建立可持续发展帮扶机制在组织比赛前的培训,实践练习过程中,可以将参赛学生进行分组,每3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安排1到2个有参赛经验老学员,或是高年级学生,为电子设计大赛的新生力量提供一对一,或是二对一的训练,形成帮扶机制,我们的新队员可以在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电子设计竞赛相关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还有备赛经验,而老队员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中榜样的力量,为新队员树立信心,帮助团队新生力量迅速适应备赛培训的节奏。[3]帮扶机制不但可以使得新生力量尽快融入竞赛团队,而且可以为电子设计竞赛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昌彦,费名瑜.工程专科实践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1).
[2]段哲民,徐建城,宗瑞良.构建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优秀人才[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8).
篇8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其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世纪,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世纪,同时,其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这种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数量,取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类教育中,电子设计基础课程独树一帜,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1.电子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和发展
电子设计基础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课程开设。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科学和电子元器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理工科电类各专业陆续地开设了熟悉电子设计,开设了模拟电子设计,对于非电类电子专业,则开设了电子设计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清华大学率先举办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其效果是很好的,这样,全国开始逐渐推广电子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一开始,各个高校就普遍重视该竞赛活动,同时,其也受到国家教育部的肯定。电子设计竞赛是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它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等。一方面,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有利于教师发现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设计竞赛活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电子设计基础作为一门课程在各个高校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其应该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应该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除此以外,其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思想敏感
也就是说,其应该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其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接受新事物,同时,其还应该具有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从普通的事物中提出问题的能力。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2思维敏捷
也就是说反应迅速,不仅满足事物的一种用途,不仅满足事物的一种答案,相反,喜欢变换思维角度去寻求多种用途,喜欢变化思维路径去寻找多种答案。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会使学生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寻求最好的方案,从中找到最好的结果。
2.3洞察力强
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的含义,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实质。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中发现不足,使学生在一般的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中发现不足,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予以解决。
2.4独创精神
也就是说能够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其思想是新奇的,是罕见的,其观点是新奇的,是罕见的,有时其思想和观点可能是怪异的,然而,往往天才的发现就产生于这种怪异的思想之中。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水平不错的产品往往有其独特的思路,往往有其独特的方法。
2.5独立思考
怀疑和批判是创造思维的生命力。创新往往打破旧的格局,突破传统的观念。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或者是不同的问题用同一个技术方法的不同途径来解决。
2.6机动灵活
也就是说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灵活改变研究方向的能力,具有遇变不惊的自信心,具有遇难不乱的自信心,具有应付自如的自信心。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头脑清晰,做到举一反三。
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科学创造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是两种基本的类型。科学创造的特点是在抽象理解的水平上,对信息进行分析,在理解的水平上对信息进行综合;艺术创造的特点则是运用具体的感性形象,运用具体的感性表象。电子设计则属于科学创造活动,适当简单化的实际问题是竞赛题目的一般来源,其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论,掌握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技术,对于高深的专门技术则没有要求。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的灵活性比较大,这就为学生发挥其创造力提供了空间。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主要有:设计的合理性、样品的创造性以及测试的正确性等。因此,学习电子设计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独立思考的优良作风得以养成,同时,其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思想更加敏捷,使得学生的洞察力更强,使得学生的灵活性更强,等等,此外,电子设计竞赛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篇9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工学结合;改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和教高(2010)8号文精神,强化工学结合特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生从2003年开始就积极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到目前为止,累计参加了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物理设计大赛、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广州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各类电子设计大赛10多次,努力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制造业,能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核心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技能竞赛,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通过技能竞赛,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或某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就像玩游戏一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感兴趣呢?是因为学生在课堂找不到成就感,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能找到。所以,我们要在课程的编排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找到成就感。如果课程只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因此,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以对应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来体现。
(二)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物”。“障碍物”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作为教师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帮助学生清除这些“障碍物”。
(三)要将各个知识点、各门课程有机的结合,设计的学习领域要有生命力。要与企业的真实环境相对应,如果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完全不一样的话,培养出来的人是企业用不上的,与高分低能的人没什么区别。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运用当前企业最典型的产品来作为载体。
(四)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技能实操,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传统的培养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强调个人能力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等问题。
(五)要有相对应的硬件条件,所有的这些学习情境都必须有对应的实训、实习场所。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内,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实施步骤
(一)让竞赛面向全部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电子设计竞赛能促教教学改革,检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那么如何将竞赛面向全部的学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竞赛面向全部学生,不单是指在选拔人才面向全部学生,而是将平时在竞赛辅导时的一些教学心得,教学想法,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就认识而言,可以在课堂上认识,也可以在实训室里认识;而就实践而言,也同样可以在课堂上实践。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不求按部就班,而求高效率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有些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反复的认识、实践过程来掌握,为此,我们大胆地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电子测试仪器仪表使用》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提前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带着很多尚未认识的问题来学习后续理论课程,从中去学习和解决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样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众所周知,真正的电子技能竞赛是在短时间内,要求做出一定技术含量的作品,并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到参赛者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选拔优胜者。笔者带领参加过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他们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自信心增强了,并且自学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实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一般根据基础理论的进程,分为电工基础实训、电子线路实训与综合系统实训三个层次。这种层次符合人的认知过程。但在每个层次的实训内容及实训方法上存在着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法单一等问题。如授课模式基本是沿袭老一套的方式:实训目的、实训原理、实训方法与步骤、实训注意事项等等。这种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实训的内容则是过于紧贴理论教材,验证性实训居多,特别是过多地研究分立器件构成的电路,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分立元件的电路设计起来公式繁多,计算复杂,调试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授课模式与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实训中注重了新技术、新器件的运用。在实训课之前我们把实训器材按两人一组的方式发放给学生,提前布置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课外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搭建电路。在实训课上,首先,老师讲解的重点应是元器件的选取原则,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与本实训内容相关的新技术、新器件的运用。例如在运算放大器实训中,在器件的选取方面教师应重点讲解带宽增益积的概念;在电路设计中,教师应重点讲解直流平衡原则。其次,老师讲解的重点应是新技术和新器件的运用,应着重讲解一些高性能运算放大器的运用,如高速、宽带、可程控、高共模抑制比等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在实训阶段,由学生自行拟定实训方法及步骤,调试电路,测试电路的性能参数,对电路的参数指标进行改进。课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按科技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设计报告。此外还可以增加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电子线路软件仿真实训的内容,借助EDA技术开展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丰富实训教学手段。在电子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集中实训教学方法,改为开放式实训教学。开放式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时间上的开放和内容上的开放。时间上的开放,即在规定了学生的实训内容以后,学生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选择完成实训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容上的开放,是指学生们在实训里除了可以进行规定的实训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规定以外的实训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此外,我们设立专门的开放实训室电子综合室实训室供学生学习。并坚持24小时对学生开放,在开放实训室除了配备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实训设备外,还配备单片机开发器、DSP实训板、计算机等实训设备,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训提供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
(三)重视创新教育
与本科生、研究生一样,高职生同样是创新人才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应该得到关注和培养。高职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的基本原则,把创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技术、工艺流程的应用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创新,而非理论创新。
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创新教育正式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我们可以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为期两个学期的《电子技能训练》实践课程。该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规范、守时、协作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该门课程开设的第二个学期,教师可以将综合性设计制作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它包括有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研究设计过程、撰写设计报告、结题答辩六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具有新意的制作课题,利用学校实训室、企业或其他途径所提供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制作过程,最终提供规范的开题报告、设计报告及制作实物。课程进行中可以采用讨论、交流、讲座、答疑等较为自由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还可结合专业和个人特点,使学生从单纯模仿到个人创造,从依赖辅导到独立设计,从被动接受项目到主动发现项目,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飞跃。
创新需要个性,在实训教学中除了为达到某一实训目的而进行的共性训练外,更需要加强个性培养。为此在《电子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开放式实训教学,设立专门的开放实训室,提供分层次可操作的实训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培养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条件上得到充分的保障,使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自发、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形成。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成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从2003年开始第一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比赛的电脑还是从王院办公室借来的。从第一次只有3人参加比赛,到今年24人参加比赛;从只有一个专业参加比赛,到今天有3个专业的学生都参加;从最初的省级三等奖到现在的全国一等奖。可以说,从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们专业的发展势头,我们从一个不起眼的专业,到现在成为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
电子设计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不循规蹈矩,不死读书本,而是积极进取,学以致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大赛的洗礼,使他们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他们在课程设计、实训与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很好,往往能起到带头引导作用,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在就业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肯吃苦,能独立思考,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高度评价。
竞赛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也使得赛前指导教师受益非浅。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设计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年轻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我们在赛前指导上均成立教师赛前指导小组,在小组中注意年龄和特长的结合,注意学科的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得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的很快,这无疑使得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总之,我们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不仅使专业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广铁学院的骨干院校与示范院校建设添砖加瓦,更为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36-37.
[2]廖继红.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18-19.
[3]赵又新,夏建全,李建民,陈瑞,邓翔宇.电子设计竞赛与高职高专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01-102.
篇10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面向学生的学科竞赛,高校四大赛之一。回顾历年的电子大赛题目,在设计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元器件焊接及系统的调试等环节。而在作品设计之初无法检测原理图中是否存在问题,往往是联调中才发现问题,不仅造成元件的浪费,也浪费了大量的比赛时间。而在大赛培训中引入Proteus仿真,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资源,缓解竞赛中时间紧张、经费紧张、设备不足等问题。
2Proteus软件应用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可行性
2.1Proteus软件直观易学,使用方便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在入学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Proteus软件简单易学,在大一就可以引入到相关的专业教学中。
2.2Proteus软件功能强大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一款EDA仿真软件,它支持8051、8086、AVR、ARM等各种主流的CPU,其元件库涵盖了多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并提供了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电压/电流表等各种虚拟仪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可以在没有硬件的条件下,只要利用PC机就可以完成单片机系统的硬件仿真、软件调试以及软硬件的协同仿真。
3Proteus应用于电子大赛培训的教学思路
电子设计大赛内容涉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传感器等多门课程的知识,主要考核学生的工程实践的能力、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制定了从大一就开始的培训计划,使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积累,到大三参赛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3.1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电子大赛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实验设备使用的是实验箱或开发板,电路已经搭建完,学生只做简单的连线即可。学生基本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定的步骤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制定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计划。首先加大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将Proteus仿真引入实验,让学生先用Proteus进行设计,仿真探索规律,再自己搭建实际电路去验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而且一些因资金、设备等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也可以在Proteus平台上实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2在设计类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我们在每年的上半学年举行校内的电子设计大赛。在这两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完成从设计、仿真、制板到调试直致最后形成成品,让学生熟悉作品设计的整个流程,提前为全国和省内的电子大赛积累实战经验和选拔储备人才。在电子大赛中,单片机是主要的设计工具。下面以利用单片机和DS18B20实现温度预警为例,来介绍Proteus在单片机仿真中的具体应用。
3.2.1绘制原理图
启动Proteus后就可进入原理图编辑窗口,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需要的器件,绘制原理图,如果遇到库中没有的器件还可以自己创建。利用它自动连线的功能使得导线连接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时间。
3.2.2创建源代码仿真文件
在Proteus中可以非常方便地生成汇编语言源程序代码,利用“SOURE”下拉菜单可以完成文件的创新、保存、打开等功能。源文件编辑修改后可对其进行汇编连接,生成的可执行的Hex文件。
3.2.3系统的调试与仿真
将上面生成的可执行文件(.hex)添加给单片机,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运行按钮就可以进行仿真调试了,除此之外,Proteus还可以和Keil进行联调,使用C语言编程来对单片机进行仿真调试。在调试过程中系统出现问题时,可利用debug菜单打开源代码窗口、寄存器窗口、存储器窗口、SFR窗口等,查看程序运行时单片机内各部件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到问题的原因,边调试边修改,直至系统调试成功。4Proteus仿真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4.1缺少自己的元件库
Proteus元件库的封装只有市面上常用的,大赛时使用的某些元件里面并不一定有,使仿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去积累建立自己的元件库。
4.2缺少对大赛仿真分析的经验
因为Proteus对原理图的分析是建立在理想环境下的,之间有多少与实际的不同都是要靠经验的积累。例如:智能寻迹小车的仿真,因为Proteus仿真软件没有虚拟跑道。这样仿真就无法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某种方式分段虚拟仿真。
- 上一篇:竞岗演说稿
- 下一篇:班子成员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