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

篇1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成本优势;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46-03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宏观运行困境,尤其是经济下滑的风险在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在9月份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

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导致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困境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国际分工和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方式,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所积累的问题显性化,同时加大了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困境。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分工方式。在这种分工方式下,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与管理优势,借助于FDI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优势,再通过全球采购确保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生产的产品借助于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面向全球实现销售,全球资源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企业层面得到了最优配置。由此,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国家,其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均不再单纯地是国内要素和国内收入的函数。具体来说,一国的商品供给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由本国资源禀赋决定的实际产出能力,它可以通过全球化的采购实现本国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同时,全球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产品最终都是利用跨国公司的品牌(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量从事贴牌生产)和全球销售网络(如发达国家的知名零售商掌握了发展中国家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全球销售),面向世界市场进行销售。在这一背景下,某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已非传统意义上由该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情况来决定,当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世界性的总需求规模扩张超过全球资源的承受能力,会带动全球性的物价上涨,而且这种上涨是所有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和全球分工的国家无法避免的,不同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了更强的一致性特征。

这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体到我国来看,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一方面,使我国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储蓄率不断上升,投资需求受到宏观控制的情况下,借助于外部需求(出口)有效吸收国内过剩储蓄,确保我国经济实现了无通缩的均衡增长。另一方面,借助于引进外资和进口,我国也得以突破国内技术与资源约束,实现产业升级,并在物价稳定基础上保持了产出的持续增长。因此,2003-2007年间,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我国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但其不利的影响在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将更多地取决于外部而非内部因素,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发达国家掌握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主导权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且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有效性将受到不断削弱

二、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削弱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可能。我国也正是借助于劳动力要素优势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但与欧、美历史上依靠原创型的技术创新确立制造业在全球霸主地位、日本等国20世纪60-80年代凭借管理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快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中国是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以加工组装环节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生产环节对外转移,发展起来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是大多不拥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主导权,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的矛盾。

(一)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与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从根本上来讲,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改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模式却并没有改变全球要素分配原则,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知识、技术要素仍然是主导全球利益分配的因素,劳动力等过剩要素在全球价值分配中依然处于依附地位。因此,我国以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全球分工的结果,是在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结构改善的同时,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却没有得到等比例的提升。这种要素分配比例的不均衡也同样表现在国内:由于政府占据了大量经济资源配置权,且与劳动力的供应相比,我国资本还处于相对稀缺状态,因此,我国在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更多地是被政府和资本所有者(即企业主)获得,劳动力过剩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要素收入被长期压低,使我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贸易扩张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之间的严重背离。从2003-2007年的数据看,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见下图)。《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中的数据也显示,1990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下降12%;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此外,税收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由2002年的14.1%,提高到了2007年的19.8%。

劳动者报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居民收入增长过缓,直接影响我国的最终消费需求,导致我国消费水平持续徘徊在低位,最终消费需求难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1年至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9.2%。

(二)使我国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高储蓄带来的宏观经济运行压力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均衡的前提是国内投资和出口之和等于国内储蓄。理论上讲,对于高储蓄率国家,必须有相应的投资或出口增长率来弥补国内最终消费的不足,以实现无通缩的均衡增长。而对于低储蓄率国家,若不能有效压缩国内投资规模,则净进口(伴之以外汇储备减少或资本内流)可以使一国实现无通胀的均衡增长。

如前所述,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劳动者报酬增长过于缓慢,在支出预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导致了我国居民强制性储蓄的增长,而资本要素收益在分配中占据的比例上升,也导致了企业储蓄的较快增长,因而,近些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理论上说,如果这部分新增储蓄能由企业新增投资吸收,则我国出口增速就可大大放缓,外部失衡的压力可以得以缓解。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我国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为长期依赖FDI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过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普遍缺乏领先技术,使其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投资。所以,我国2003-2004年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于一些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偏低,粗放式特征明显,且重复投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会加大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压力,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在国内储蓄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同时压缩国内投资规模,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国内高储蓄引发的国内资本与劳动力的过剩。

(三)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出口增速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至我国,使我国在已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基础上,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又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优势,同时借助于跨国公司的品牌、全球销售渠道,成为全球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商,由此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成为缓解我国过剩储蓄的有效途径,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经济循环,虽然使我国消费增长缓慢,且企业因缺乏技术支持难以实现有效投资,但却使我国实现了全球要素优势的充分聚集,从而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出口缓解国内消费与投资的不足,保持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初发表的经济述评称,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均衡的影响大大增强。

三、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难以获得产业主导权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一种产品不再是在某一国国内完成其全部的价值增值过程,而是将产品价值链不断细分并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分散于不同的经济体。因此,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为其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而主要反映在一国是否拥有构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主导权或控制权。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例,发达国家可能不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凭借其拥有的核心技术,却主导着全球生产链条的构建并决定着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或利益分配。相应地,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获得产业主导权。拥有知名品牌和全球销售网络的企业,自己并不需要从事产品的生产,通过外包伙伴的选择和全球采购,却在实际上控制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链条,并获得了产业链上最大的利益份额。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到了全球经济循环中,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总体上看,无论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产业主导权。从高新技术产业看,我国大多是通过跨国公司的FDI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国拥有了高新技术产业,但不拥有其核心技术;生产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并没有获得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匹配的高附加值。而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看,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但我国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的生产,既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没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全球销售网络,一些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巨头通过掌握全球的销售渠道,对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控制与利润侵蚀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所以,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也并未获得真正的产业主导权。

由此可以看出,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均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但我国在这些产业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一旦我国原有的要素优势弱化或跨国公司基于其他因素重构其全球产业链,就可能带来我国大规模的产业对外转移,对中国实体经济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外,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总体产业附加值偏低,企业利润空间过小,也加大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一旦价格或成本因素出现不利变动,就可能出现企业的大面积亏损。

综上,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形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而以低成(下转第19页)(上接第48页)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则导致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和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的国内需求下降,欧盟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内部需求受其影响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均出现需求下降,必然会影响中国出口的增速,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居民收入长期偏低又决定了国内消费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升,无法替代出口成为拉动国内增长的动力;而一旦出口下滑,消费也没有明显增长,扩大投资的风险就更大。总之,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总需求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次贷危机导致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困境,除采取必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外,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建立我国在各类产业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 期。

[2]杜健,顾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技术溢出研究述评》[J].《财贸经济》,2007年第4期。

篇2

关键词:财产保险;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块:

1、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在人民银行的“保本”资金管理政策下,成为参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建国初期国内的特殊经济形势,使得保险业主要是依靠政府开展强制性参保。同时由于大量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到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所以财产保险业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建国初期形成的保险业主要的经营内容就是财产保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以及“”的出现,使得从1958年一直到70年代末,国内的保险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了。

2、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

自7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渐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可以将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概括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险垄断性经营

1979年至1990年,11年间的国内保险市场一直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占有,广阔的市场使得该公司所获得财产保险保费由80年时的2.9亿元猛增至90年的107亿元,有了将近37倍的提升。这种一家独霸市场的情况指导80年代后期才开始有所变化,自此进入我国财产保险也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3家保险公司共同享有国内保险市场

市场有了竞争才会有创新发展,我国政府为了能够营造良性发展的国内保险市场,于80年代后期新批准了两家保险公司参与到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一家是从交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太平洋保险公司,另一家是92年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之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内的保险市场逐渐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随着我国财产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国内财产保险市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现如今,国内财产保险公司数量有几十家,其中还有较多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据统计,国内财产保险份额分配比例大致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约占70%,太平洋保险公司约占13%,平安保险公司约占11%,剩余的6%左右由其他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占有。之所以出现这种市场份额分配主要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原因以及我国特有的保险发展历程,但是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明显不协调。所以在某些地区的财产保险市场中,就出现了高份额的下降以及低分额的提升。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内不同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人均GDP水平是与保险市场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指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以及西部落后地区,使得国内保险市场也呈现为东中西三个部分,据统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保险收入比例分别为56.9%、22%、19.9%。但自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保险市场有着很大的变化,保险收入也是逐年增加。同时根据研究调查我们还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当中,省会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城市的保险发展情况明显优于该地区中的其他城市。此外,当前国内财产保险市场所经营的保险总类多达上千种。其中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保险与非保险企业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使得企业财产险以及货运险在近些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针对于农业发展的农业险近些年来却未能得到太大的改善。因为农业的影响因素很多,导致农业险所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各大保险公司所开展的农业险业务均是处于亏损状态。

国内保险体制的不断完善,势必会对保险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对目前国内保险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国内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大方面:

1、机动车保险市场将会根据费率的市场化进行一定改革

现如今保险市场上有着很多种形式的机动车车险,并且不同保险公司所执行的费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但自03年国家新实行的《保险法》,给与了各个保险公司一定的空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来设定相应的保险条款。更多的车险种类将不断的出现在人们面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将成为各大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竞争的主要内容。同时,各个保险公司将开展更为全面的销售形式,通过完善已有销售模式以及创新开发新型销售模式来提升公司车险业务量。

2、保险种类不断丰富,个人财产保险业务依然是保险市场的前进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当前国内保险种类的不完善,使得个人财产保险业务依然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平均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但是社会投资类型的多样化,使得保险投资在城市居民家庭投资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家庭把资金存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股票等等。实质上,城市居民是有能力投资保险市场的,近些年来也有一些针对于居民的家庭险种非常畅销。所以,各个保险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要对个人财产保险业务的丰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给国内保险行业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一定要对所处的市场环境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形势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才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国内财产保险市场进行跟踪研究,以期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财产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7月第2版.

[2]吴鹏:《浅谈财产保险新业务的开发与管理》,和讯网保险天地,2000年10月13日.

[3]刘京生:《保险费率市场化——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步骤》,中国保险报2000年10月12日.

篇3

关键词: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调控目标 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9-020-04

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以及汇率、利率和资本市场等市场化改革齐头并进的特殊历史时期,金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是有些不良因素和倾向也值得警惕,包括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长偏快以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货币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本文主要探讨当前货币政策的目标定位和政策选择。

一、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冲突

一方面,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试图使人民币与美元利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不但可以减小“热钱”的套利空间,还可以鼓励国内资金外流,进而减轻本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速偏快,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偏高。经济形势本身要求提高利率,紧缩流动性。当前这种格局符合“蒙代尔三角”的描述: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只能三取其二。就国内已经大量涌入的热钱数量来看,资本管制的效力有限,我国存在实际上的资本自由流动,因此,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者从理论上讲不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但实际上央行却一直在努力三者兼得,这使货币政策回旋空间十分狭窄。上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是在尽量不提高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来紧缩流动性,以达到同时稳定利率和汇率的目的。

从上半年的形势来看,稳定汇率和紧缩流动性这两个政策目标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骤增。上半年,新增贸易顺差614亿美元,其中6月当月顺差为1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941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6月末外汇占款达82874.24亿元,占资金运用总额的24.63%,较年初上涨了1.05个百分点;流动性过剩局面依然持续。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信贷增长偏快。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15.24%。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已经完成央行全年新增贷款目标的87%。

(二)多重因素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在汇率和利率这一对矛盾中,汇率处于主导地位。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深入探讨应该作为对当前货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归纳起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目前我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地区)是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是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这种分工格局的安排是基于国际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主要考虑的是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生产成本。2000年以来,我国的外贸顺差中有89%来自于加工贸易,而在加工贸易顺差中有74.8%来自于外贸企业,由此可以推算出,67%的进出口总顺差是由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顺差形成的。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水平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简单地调整人民币汇率对其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减少顺差。

第二,国内资金缺少国际投资出口。按照资产市场理论,由于各币种存在利率差异,出于逐利的目的,资本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国家,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汇率。但是对我国而言,由于存在资本管制和本外币市场分割,国内资本无法通过正式的渠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套利,最终导致资金只进不出的局面,这也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国际市场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水平比国内高出很多。就国债而言,今年4月底,国内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以下,同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4.5%以上;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3.2%,同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5%左右。此外,国内的固定收益产品结构简单,而国际市场的固定收益产品品种齐全。当前央行正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鼓励资金进行国际投资。截至目前QDII的总额度迅速攀升至83亿美元,超过了目前QFII额度总量(72.45亿美元)。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维持一个较低的人民币利率水平,否则,政策意愿就会落空,从这个角度看下一步加息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理论上这个空间取决于三点: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未来利率水平;二是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三是国内资本品市场泡沫的严重程度。如果主要经济体加息幅度较大,我国利率水平可以在维持固定利差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适度提升;但是,如果投资和经济泡沫化形势紧张,我们应暂时放弃鼓励资本流出的努力,提高利率,大幅紧缩流动性。

第三,多种预期因素导致热钱涌入。投机性的逐利资本流入国内,其收益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人民币升值收益,二是人民币加息收益,三是股市、房地产、资源性产品等资本品市场泡沫化所带来的收益。这三项收益从本质上讲都源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的所谓“理性预期”。而预期是一个主观性的东西,它直接取决于央行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态度、货币政策的导向性和力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越高,投机资金流入的规模就越大,国内流动性的过剩程度就越大,资本品市场产生经济泡沫的概率也就越高,为了控制局面,货币政策当局被动性升值的压力越大。这样投机性资金几乎可以从这个逻辑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获得不菲的收益,因此,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和实施路径非常关键。

二、货币政策应防止的三种后果

(一)防止泡沫经济

由于流动性长期过剩,资金过多地集中到房地产、股市和资源性产品等市场领域,可能导致泡沫经济。在流动性充裕时期,企业就会对“更为长期的生产过程”进行投资,特别是那些远离消费者的投资领域和资本市场,导致不当投资增多。当信贷扩张停止(这种停止可能是产能过剩后导致的市场严重供求失衡),同时人们发现了明显的不当投资,经济就会出现深幅的调整。上半年我国部分过剩行业的投资增速不降反升,房地产价格和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实际上都反映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可以预见,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当对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持续攀升到一定水平,最终消费无法承接巨大产能所释放的巨大供给,由于供求关系的改变,不当投资领域价格下滑,资金链断裂,经济衰退就会开始。经济衰退的实质是生产资料、原材料和资本市场领域的价格下滑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消费品的价格下滑速度,当它们之间的比价重新回到合理的比例时,经济衰退便会自行结束,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随之开始。

当前对投资是否过热的判断标准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如果在某个特定的投资率下经济能以较快速度增长,又未发生较高通货膨胀,那么这个投资率就是合意投资率。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在1%左右的CPI增速下,即使是30%以上的投资也可以被看做是“既快又好”。无庸讳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当投资,包括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材料领域投资的严重过剩、房地产价格的虚高以及股票市场的虚火(如果没有体制性原因,当前的股市价格应该远远高于目前水平),很明显,这些因素光看CPI是看不出来的。单纯依靠CPI来判断最优投资率会大大淡化危机意识。

(二)防止国际资本大进大出

我国的投资高增长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城市化和重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及储蓄的持续高增长也给投资高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是在经济增长较大程度依赖外资、国际经济环境又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一旦这种不断自我强化的投资循环出现停滞,投资增速会明显减缓。在投资效益下降、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的波动将引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瓦解,外资很可能会集中、大规模撤离国内市场,届时轻微的经济调整就有可能被强化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对于当前的“高增长、低通涨”的宏观经济形势应居安思危,应高度重视投资过快、信贷偏快、流动性泛滥对中期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影响。

(三)防止金融机构先于实体经济出问题

1990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倒闭后,进入了经济萧条期,接着日本经济也在经济泡沫崩溃以后,从1991年第四季度起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是与80年代后半期金融自由化浪潮有关;二是在表现形式上为“复合萧条”,即虚拟经济先于实体经济出现问题,信贷收缩并直接导致经济衰退。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改革的顺序和金融开放的速度,决不能在银行、证券及保险公司的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就贸然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当前,允许外资参股中资金融机构和拓宽业务范围,确实可以达到加强竞争、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促进金融创新的目的。但是,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势必会大大压缩国内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在本轮经济增长热潮中,金融系统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在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不断积累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值得警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投资的主导作用,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直接通过打捆项目融资的形式贷给了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举债并不合法,这部分信贷(大部分是长期贷款)资金实际上相当危险。一旦经济运行出现波动,金融系统为回避市场风险会大幅度紧缩信贷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和信贷紧缩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轮回影响,最终导致经济萧条。

三、货币政策的目标定位和政策选择

(一)稳住汇率

如果单从国别上看,贸易顺差大量留在了中国,但是如果从资本归属上看,这些加工业所获得的利润最终要汇回投资母国。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阶段,外资企业把投资利润继续留在中国不但可以坐拥实体经济投资和资本品投资的高额回报,并且可以兼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尽管我们从一般帐户上看到大量顺差,但从资本帐户上并没有看到相应的逆差(外资企业利润汇出),换句话说,这些钱留在了中国。然而,这些资本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游资(套利热钱)有着相同的秉性,从本质上属于我国的外债,一旦在国内经济形势出现逆转时,最有可能第一时间撤离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形势的动荡,这一点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泰国等许多亚洲国家都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因此,用本币升值来改变国际市场分工格局的想法是欠考虑的。应该从政策上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借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的有利时机,持续保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率差距,把国内的资金引导到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主动把手中的美元花出去。反过来,如果直接进行政策性大幅度加息,其后果不仅是主动削弱了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且在目前消费不振、出口本身就拉动一部分投资的情况下,打压出口很可能会同时打压投资,引起经济大幅波动。

提高汇率是一项长期政策,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而深远,但经济增长的波动是一种常态,在经济形势处于波峰期的时候,大幅提高汇率,无疑缩减了应对经济衰退的调控政策回旋空间。一旦本轮经济景气周期结束,经济运行转入深度调整,汇率政策将会非常被动。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使不动产租金和价格、劳动力工资和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扬,这本身就会逐步增加生产成本,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局面,削减本币升值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自我大幅升值的做法不可取。

(二)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我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着力疏导升值压力,与此同时,在不影响汇率稳定政策效果的前提下,运用央行票据对冲、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和窗口指导等手段从总量和结构上大力紧缩流动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投资增长过快,经济泡沫使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则暂时搁置疏导升值压力目标,不惜大幅加息。换句话说,在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着力点上,如果总体经济形势平稳,则以疏导人民币升值压力为主,紧缩流动性为辅;如果经济形势严峻,则以紧缩流动性为主,疏导升值压力为辅,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在中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盯住货币篮子加大双向浮动幅度,但不是单向大幅升值。

1、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金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当前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在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前提下缓解升值压力。如果市场对升值预期过高,大量的投机性热钱流入本身就是导致升值压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稳定币值,减少市场遐想空间。如果大幅升值,那么一次升多少合适,这恐怕难以计算。如果升值幅度不够,那么就存在进一步升值的必要,这必将在客观上强化升值预期,投机资金更会大量涌入;如果一次性升值幅度过大,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那么升值结束之时就是人民币贬值开始之日,汇率会掉头向下走,因此在升值问题上一动不如一静。

2、着力疏导升值压力。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上,因此,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外,疏导人民币升值压力应主要从减少外汇储备的角度入手:

首先,加快建立战略性物资储备制度。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黄金、石油、铜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一再飙升,中国的外汇储备正面临着不断缩水的风险。可考虑在适当时机,适量购入黄金、石油、白银和铜等战略性储备物资,以有效化解外汇储备缩水风险:如果美元贬值,以美元标价的主要战略物资的价格会上涨;如果美元升值,主要战略物资的价格会下降。这样,无论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如何,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至于成为牺牲品,最主要的是把手中的美元花出去以后,本币升值压力会立刻减小。

其次是小幅适度加息,鼓励资本流出。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升息周期,中国可以跟进,但必须是小幅多次加息。因为我国现在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同时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管制力度,逐利的资本在利差的诱惑下会大量出境投资,届时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会得到缓解。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有较深的体制性原因,从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来看,市场投资主体对资金运用成本不是很敏感,大幅加息对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自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垄断行业企业(这两者在当前的全社会投资比重中占大头)的融资成本影响不大,但是,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很可能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而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样会造成“逆向淘汰”的结果。因此,对投资的调控应主要着力于能耗、环境、土地和产业政策等方面,不能过高地估计加息的作用。此外,大幅加息对吸引国际游资的效果比较明显,会进一步加大本币升值压力。因此,是否加息要看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的加息程度。当前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今已连续17次加息,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首次加息前的1%提高到目前的5.25%,欧洲央行自2005年末至今连续加息3次,再贷款利率由加息前的2%提高到目前的2.75%,日本央行于2006年7月14日采取了六年来首度加息行动,将隔夜拆借利率目标从零调高至0.25%。鉴于这种情况,应在保持一定的利率差距的前提下,采取小幅、多次的加息形式。

3、全面紧缩国内市场流动性。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阻止大量跨境资金流入和日元的进一步升值,曾经采取低利率、宽财政的政策,结果导致信贷过于膨胀,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和股市。从1985至1990年,日本平均住宅价格攀升了40%,日经指数更从13000点急升至39915点,为1990年代初经济泡沫的破裂埋下了祸根。在我国过渡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框架下,汇率和利率应该以稳定为主,但是紧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力度却丝毫不能动摇。

首先,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央行已经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1个百分点),但是下一步仍有提高空间。截至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3.1%,虽然比去年同期低0.65个百分点,但比5月高出0.58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流动性较好的银行只需进行微幅的资产匹配调整--减少1个百分点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增加1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可。从理论上讲,即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1个百分点可以收缩3000亿的流动性,但是8、9两月资金到期量分别达2100亿元和3300亿元,主要是到期票据释放资金,因此紧缩力度有限,下一步仍有较大的紧缩空间。

其次,应继续加大发行定向央行票据的力度。如果按照上半年单月外汇储备增加200亿美元的速度看,下半年每月会增加1600亿人民币的外汇占款货币投放。当然如果升值和加息预期被减弱,再考虑到世界主要经济体加息的影响,下半年外汇储备增加速度可能会逐步减小。但即使这样,可以预测,我国将长期面对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大央行定向票据的发行力度,当然,这样会增加发行成本,但是比起直接升值后导致外汇储备缩水和出口大幅下挫的巨额损失,这个损失微不足道。并且从上半年的政策执行效果看,发行定向央票不但有总量紧缩功能,还有定向打击、结构调控的优点。建议下半年适当延长票据发行期限,并照顾商业银行利润因素,适度提高票据利率。

4、进一步加大央行窗口指导的作用。本轮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冲动,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导致的巨大市场需求引领房地产、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快速投资,因此从源头上讲,本轮经济增长过快既有市场原因也有较深的体制性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诉诸一定程度的行政手段是明智的。如果不顾我国实际的体制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而一味追求纯市场手段调控,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讲,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当前窗口指导的主要着力点可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合理控制贷款投放;其次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优化贷款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既要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又要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此外要强化资本约束机制,防范票据融资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篇4

抛开的影响,目前令A股倍感压力的主要是国内的货币与经济政策。虽然货币政策的态度已经初步明晰,但或有小许的调整空间。李总理提到,激活存量信贷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这至少说明,货币当局有意收紧银行的间接融资。但如6月底所呈现的,货币条件的恶化将妨害到实体经济。以过去一周看,货币价格在短暂修复之后,或拒绝下跌,或调头向上,使得各方有必要重新审视长期资金价格趋于上升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当前货币与债券市场流动性也远未修复到5月之前的水平。

就政府“稳增长”的政策而言,虽然“下限论”引发了无限遐想,但高层的及时沟通又打消了这一厢情愿式的幻想。7月16日,李总理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强调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他认为区间的“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而不是GDP的增长目标。结合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节能环保和信息消费或将作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转型最为重要的方向。这意味着,新兴行业或是当前“稳经济”的抓手。

可见,国内的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已然明晰,“稳增长”、“调结构”在“新兴成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在统一,这使得目前的经济政策与过去10余年的传统路线渐行渐远。

近期,最重要的改革事件是7月19日央行宣布取消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限。在目前的信贷环境下,放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管制,其象征意义或大于实际影响。因为目前,几乎没有银行以0.7倍基准利率发放贷款。但改革总要从阻力最小的地方着手,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然是“以虚补实”的开端。

篇5

一、基本情况

1、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0家企业中,受国际金融危机明显影响的有7家,占70%;其中在调查的4家小型非公企业中有3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占75%。在所调查的大型企业中,出口企业受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订单减少,以前的利润被快速稀释,流动资金较少,有的资金链已到断裂的边缘,导致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

2、职工的基本情况

一是职工队伍明显减少,尤其是太湖和怀宁两县;二是在岗职工人数减少,尤其是集体单位职工减幅较大;三是在岗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除外)的收入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集体和非公企业的职工。

3、职工目前的思想状况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有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引起许多职工对表未来前途的担扰。调查问卷显示,职工主要是对企业发展、个人岗位、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产生了较大忧虑。

二、工会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做法

1、深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总工会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人企业调研等形式,及时摸清经济危机对职工的影响,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开展思想教育,帮助职工认清当前经济形势。各级工会利用工会宣传阵地,加强对职工的形势教育,引导职工理性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的经济现状,增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

3、开展增收减支活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各级工会引导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组织职工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许多企业号召职工开展“六个一”节约行动,即节约一度电、一两煤、一升油、一滴水、一块料、一分钱,坚持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为企业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4、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在加强内部挖潜,做好降本减负的同时,许多企业工会充分利用当前生产不饱和的时机,积极开展系列培训,做到练好内功强素质,为下阶段生产复苏打下扎实基础。

5、关注企业动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要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切实把好企业裁员和降薪的程序关,同时对因为企业效益下滑对困难职工带来的影响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决不能因为经济危机而加重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

6、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培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市回流返乡农民工人数明显增多,预计年内返乡人数将会大幅增加,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市总工会决定在XX年,对5万农民工实施援助,简称“1112工程”,即:开展技能(创业)培训1万人(其中40%的培训人数要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服务1万人(其中帮助实现就业4250人);维权服务、生活帮扶1万人;社会保障、就业政策宣传2万人。

篇6

有分析认为,从这些数据来看,反映中国的内外需疲弱,而且内需更是差于外需。

按人民币计价,9月份国内的出口按年下降1.1%,跌幅比8月份的6.1%大幅收窄5%;进口则按年下跌17.7%,跌幅比8月份的14.3%扩大3.4%。

中国贸易的进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几个月了,9月衰退式贸易顺差扩大到603.4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按人民币计价,当月贸易顺差为3,76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纪录。

有分析指出,9月份中国进口跌幅扩大,并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增长,为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以来持续最长的跌浪,显示中国内需疲弱,经济还在下行。

其实,对于这些进出口数据,市场不要对此太敏感。因为,就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来说,进出口贸易数据下降十分正常,不仅中国是这样,国际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要增长快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中国的出口形势已经开始好转,应该是可喜的成绩。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进口之所以会出现持续11个月的负增长,而且这种负增长越来越大,这不仅在于中国的外部需求减弱,或中国内需比以往要少,更在于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快速下跌。以同比计算,哪一项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是大幅下跌。

比如石油的价格、矿产品的价格。当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时,即使是进口量增加,进口额大幅下跌也十分正常。比如,石油的价格同比下跌幅度那样大,中国进口额岂能不降低?

如果说,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而导致中国进口额下降,这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可以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市场根本上就不用想到中国对这些产品的内需在减少。

况且,早几年中国经济过度增长,导致对外部产品的过度需求并由此引起中国不少产品的产能过剩,目前中国经济调整,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也是正常。比如对矿山资源产品就是如此。

还有,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战略的转型,早就从以往对外部的经济过度依赖逐渐转向为内在需求的扩张上,从早几年开始,中国GDP的增长已经开始转移到内需上。

如果说,这个目标真的在逐渐实现,这不仅会导致中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减弱,也是中国经济真正走出困境的正解。

如果说,中国经济真的走上这条路并导致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放缓,市场对这些数据就不用太敏感了。

还有,8月份人民币的贬值,尽管对中国的出口起到作用不会想象的那样大,但肯定会有积极的影响,第三季度出口跌幅在收缩,有此因素。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增长之政策,估计会在第四季度显现出来,因此中国内外需求都可能在这过程增加与扩张。

如果这样,中国第四季度的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会比第三季度要好。所以市场根本就不用对此过度担心。特别是不要因此认为中国经济不好人民币将再贬值。

篇7

2011年距离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全球经济在快速复苏后并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而是进入了“新的危险阶段”.从2011年8月份希腊债务危机开始,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进入9月中旬,由于联合国、IMF、经合组织再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标准普尔指数下调意大利评级,美国国债危机事件的发生等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和发酵已演变为一场信心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在全球市场悲观情绪笼罩中,9月26日,美国期金跌至1581美元/盎司,三个交易日内暴跌200多美元,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由于对经济的忧虑在全球蔓延,各国股市表现糟糕,道琼斯指数创下单日下跌近400点的最新记录,欧洲股市连续三周重挫跌至26个月最低位,日经指数收挫至两年半最低位.从2011年1至8月各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上看全球通胀局势依然不容乐观.对经济的忧虑并没有缓解已经高企的通胀局势,美国CPI依然处于3.6的历史高位,欧洲主要国家通胀均为历史高点.亚洲国家通胀局势也日益严峻,其中越南今年6月CPI已攀升至22,印度接近9的高点,韩国、新加坡均已超过5,远高于政府预期[2].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高通胀引发世界各国对经济“滞涨”的担忧.

2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

2.1国际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始于2007年下半年,因为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1].到2008年后,政府接管了许多大中型金融机构以此来挽救金融业的衰败,振兴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2008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开放度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发达国家,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外贸出口的减少,中国内地企业投资额也间接受到影响,消费额有所下降,市场受到外部波动[2].中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进口的减少与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度降幅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稳定,企业规模或者增幅日益下降.

2.2美国债务危机

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金融危机使美国的财政赤字额大幅度增长,国债记录不断刷新.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自1917年以来固若金汤的美国信用破天荒地被全球市场动摇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美债危机的危害,除了降低美元地位,动摇世界对美国的信心外,也使得全球市场变得更加不明朗与不确定.它将对当前脆弱的全球金融造成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3].美国债务危机将给国际市场增加不确定性及风险,将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外投资决策与现有经济政策.因为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导致美欧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4].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我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国际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政策.美债危机是一个时间特征点,标志着西方社会经济复苏的努力再次失败.

2.3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最先开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于2009年下调希腊评级,希腊债务危机严重,政府面临破产,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关联度高,自2010年起欧盟各成员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此次债务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的现状.以德国为主的欧元区的各大国已经感受到债务危机的严重性,欧元不仅大幅下跌,直接导致欧洲股市跌停,欧盟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体系的崩溃与联盟的解体”.希腊财政部长称,鉴于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希腊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才能勉强度过危机[5].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欧洲是世界高端设备制造业大区,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降低了欧洲对于大宗资源商品的需求,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与资源品需求下降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与降低海外热钱推高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直接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欧洲各国不得不收缩其财政政策,降低赤字占GDP比重,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

2.4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美国、中国),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中国),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和欧盟都存在经济危机的隐患时中国的经济运行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能否成为一个好的全球“经济消防员”,不仅是应对外部局势,还是如何保持国内经济的良性运转,作为一个开放经济大国,国内经济运行形势会通过一系列的对外经济交往,经过传导效应传输给世界.

3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与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3.1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1962)在《适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报告中,提出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政策搭配学说.他强调:“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最具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6]”,这就是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的具体形式如下:

3.2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4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

4.1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于国际需求方面,当然也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美国债务危机主要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方面,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应引致的贸易问题,具体在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7].欧债危机直接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和由此导致的中国国际需求减少问题.虽然中国受到诸多金融危机的威胁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得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中国即使在并2008年危机时依然保持者双顺差,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资本项目顺差1,808亿美元,比上年(463亿美元)增加1345亿美元,贸易无论是从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在危机的时候都是增加的,所以中国目前还是处在蒙代尔指派中的第III区间斯旺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第IV区间(如图中A点),那么中国的政策选择是: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实际情况还要复杂的多,所以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适合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4.2中国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4.2.1从国内均衡来看

从需求角度上来看:中国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国内的通货膨胀主要类型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胀的主要特征是: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所以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中国国内投资过热导致的,所以紧缩的财政政策会加重国内的投资不足问题,致使国内的供给进一步减少,需求的不到满足,反而会使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

4.2.2从供给的角度来讲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支出增减政策上会减少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支出,抑制经济投资,社会总供应不足,继续会影响以后额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经济环境,紧缩的财长政策会使得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急转而下,打击国内外的投资热情,外资抽逃或者选择其他的更为理想投资地,中国的物资短缺进一步严重,经济增长缓慢,也不符合国家长期发展计划.

4.2.3从国际的角度来考虑

紧缩的财政政策会使得国内通货膨胀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支出转换政策上本币继续贬值,外汇汇率上什,出口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国内的投资比较少,国外的需求会导致新的通胀压力,并且,通过外汇的贬值来促进贸易的增加会恶化贸易条件,有可能产生贫困化增长效应.外汇的贬值也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非人为地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继续增加,肯能会导致贸易相关国的“贸易战”和“汇率战”.

4.3中国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从而降低利率水平,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长.在经济衰退期采用扩展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通过降低利率,使消费和投资得到增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价水平,从而避免通货紧缩的出现[8].2010年底中国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持续了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由此进入到一个相对频繁的时期.在去年四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加息和三次准备金率上调操作.中国目前的主要目的还是国内的结构性通胀治理的问题,扩张的货币政策会是利率下降,国外游资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的增多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过高的机会成本对于一个亟须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不是资金的有效利用方式.此外,外资的进入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下,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一些列更多的经济问题比如说:对外出口减少、国内失业增加等.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对策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一个由紧变松的突变,这都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改变而做出的相应的调整。截至201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54498.65亿元,同比增长14%,比2012年6月增速上升0.3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3584.83亿元,同比增长9.06%,比2012年6月增速上升4.3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4150.25亿元,同比增长-91.51%,比2012年6月增速下降109.72个百分点。未来通胀压力不小,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类似货币政策的思想最先由威克塞尔提出,他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但是一般都认为真正将货币政策的含义以及系统的而货币政策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虽然凯恩斯没有给出货币政策的明确概念,但是在其论著里面所体现的是即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这一概念。随着20世纪西方货币政策理论的不断演进,目前对于货币政策的定义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一定的经济目标,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调节和控制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 进而影响宏观实体经济的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缓慢回升期,从全球来看,整个经济的恢复是一个缓慢复苏的过程。外需不足的局面还是一直存在,我国也处于一个产能过剩的时期,内需不足,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不扎实不平衡,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存在,信贷结构也极其不合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政策的扩张而呈现一个越来越糟糕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必然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

(一) 利率工具被架空

当前央行利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一般而言,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的使用较少,因为这一工具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大,会造成经济周期的波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除开我国以外全世界的国家几乎很少使用这一工具。2008 年9 月以前,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一度达到世界最高。信贷的紧缩规模也是处于高位。这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极其不好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没有一个完美的政策,只能权衡利弊,最后我国的央行在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间做了选择,一种政策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这是无奈之举。

(二) 我国的货币话语权不足

美国的国力雄厚,美元一直占据着世界龙头老大的地位,统治了国际货币,可以说间接地绑架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尤为如此。国际清算的需要使得我国需要储备大量的外汇,可以应对由于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外汇风险。为了使得手中的外汇避免被贬值,我国不得不将外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上。可以说央行有一大部分都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可以看出间接绑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并承担了很多市场风险如外汇风险等,进而造成我国的经济承受巨大的损失。这是由于美国的国际货币清算体系造成的。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一)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

为了应对我国货币政策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的货币政策必须灵活的不断进行调整以面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时的调整货币供应量,落实已经出台的各种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进而满足经济对于货币供应量的适当需求。特别是对于基层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需要充分落实国家出台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的效果的显现很大程度上跟基层的落实程度有关。可以不断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增加对于农村的贷款支持,迅速发展农村信贷以及农村金融,只都是可行的措施,只有将货币政策的每一个小细节落实到位,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才会得到最大体现。

(二)优化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体系

我国需要完善并且优化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的体系。首先央行应该进一步提高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合理规划基础货币,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鼓励业务品种的开发和金融创新。不仅如此,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一直带来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尽快提高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且对于央行自身进行自我监督,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央行需要引导商业银行处理好风险的防范以及信贷业务的关系,主动的防范风险,转被动为主动。

(三)建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机制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首先要考虑到信贷传导渠道也就是考虑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合理信贷投放问题。要与服务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性信贷投放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贷款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当前虽然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优化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体系,建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长林.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理论综述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2011.

[2] 易西.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难以跨越两个“悖论”[J]. 世界知识,2009(01).

篇9

除了个别人没有发言以外,基本上都做了发言,特别是有些企业家讲得非常不错。无论是谈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谈在这次危机中做了哪些准备,我感觉都说得不错。我们的经济主管部门,围绕着如何为企业进行服务,包括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发言。6家金融机构、国税局和供电部门也做一些很好的表态发言。

通过上午的走访,总的感觉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企业都在开工生产,工作干劲非常足,我们感到很欣慰。在走访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我们有些企业,为了应对这次危机,及早准备,未雨绸缪。有的企业可能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看到了苗头,做了些准备,积极应对这次危机,为今年企业走出困境,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刚才汪凯副县长也讲了几点意见。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抗风险、抢机遇、保增长、促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也就是要从这几个方面寻找工作的突破口。下面,我强调六点意见。

第一,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正确面对,清醒认识。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我讲的这个变化,就是经济发展的增速明显放缓。有经济学家说这是一次经济危机,还有经济学家说这是一场金融危机,或者叫金融海啸,最初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感觉国际国内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不是到了最低点,有的说到了最低点,也有的说还没有到最低点。经济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肯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分析当前我们的经济形势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这过程中,我们如何去应对。今天上午在走访时,有的企业家说,我们是属于经济次发展地区,所受的影响,可能有些滞后性。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去年开始的,去年下半年,沿海发达地区,出口企业比较多的一些地方,包括温州一些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出现了一些经济下滑的形势,今年上半年,内陆省份经济也出现下滑的趋势。从经委调研的情况来看,在9月份之前,我们县少部分企业受到了影响,还有一部分企业影响不大。但是,到了10月份,可以这么说,我们100%的企业都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比如说,牯牛降辣酱厂,受到的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它还是一个内销企业,再一个就是,它还是一个利用我们自己的资源进行开发的资源型企业。其实,它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国内的内需不足问题等等。今年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要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所面临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

从规模企业看,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增速放缓,二是效益下滑,三是后劲不足。产生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我看至少也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需求不足,订单下降。很多企业都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去年的订单很多都来不及完成,今年却是抢订单。特别是新联、三星、华特电器恐怕都有这个问题;第二方面是产品积压,利润减少。产品积压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大幅下降后造成的,产品积压后,带来的就是利润减少,万年红门业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三方面是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刚才座谈会上的很多企业都谈到了这个问题,融资困难。货款回笼慢的问题,我们很多企业都在做加快货款回笼的工作,像佳力电源;第四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这是个共性问题,全国都存在。我们100%的企业都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我们不可小看。

从今年重点项目的建设来看,也是同样的问题,项目投资的幅度下降很大,很多重大项目进展缓慢,后继无力。特别是一些重点民生工程,如地质灾害点治理、两个“村村通”——农村公路“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还包括高效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区的建设等等,因资金方面、土地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影响,进展缓慢。所以,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判断,才能对下一阶段以及明年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加快发展的信心,要更加坚定,永不言败。面对困难,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在上午的走访中,我们企业老总的信心都很足。还特别谈到,这次危机可能还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在这次的重新洗牌中,我们的企业如果不被淘汰出局,我们就取得了胜利。在这次危机中,我们能够挺住,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后面的希望就很大。所以我们一定不在有悲观情绪、麻痹思想。可能有少数企业,有麻痹思想,认为这次危机对企业影响不是太大。还有一种消极情绪,认为这次危机影响太大,只有停产,看不到企业的出路。还有的少数企业在等待政府的救市。国际上也好,国内也好,现在全球总共拿出了四、五万亿美元,我们国家也拿出了不

少。刚才发改委也透露了,2009年的国债在1500个亿的基础上要增加,并且对国债项目的安排也提前,提前到在这个月和12月份把国债计划安排下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请我们的重点经济主管部门,要派人常驻到省里,甚至到某去,为我们的企业,为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多争取一些项目,多争取一些份额,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取得先机。有国家、省、市里的支持,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次危机。最近省里出台了14条,这14条每一条都有“含金量”,省政府是拿出了25个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里也召开了有关会议,也相继要出台一些政策,我们县也要认真分析、加紧研究。

第三,出台的政策措施,要跟踪对接,强化落实。首先,上级的政策要紧盯不放,要抓牢。刚才我已经说了,国家这一块的国债,包括计划内的投资部分。第二块,就是对省里出台的14条,我们如何抢抓机遇。我们的有关部门要主动出击,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想办法,争项目,争资金;第二,本地的政策要尽快研究,要抓紧。请发改委、经委、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围绕省政府14条,制定出台我们县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可以从财税支持,税费减免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在这次危机中战胜困难;第三,新出台的政策要跟踪落实,要抓好。现在整个经济形势的确定性还很大,对中央、省、市的后续政策,做好跟踪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针对“三农”问题,会陆续出台一些政策。这次的国债政策,导向可能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相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沟通,加强联系,随时掌握政策信息和工作动态。

第四,对企业的帮扶,要自觉主动,协调配合。对企业服务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是我们政府的各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对企业的关注要特殊、采用的手段要特殊、实施的政策也要特殊。我想,对企业帮扶,总的要求是“三有、四能”: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能予则予、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最终达到三个“一批”的目标:通过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促一批企业上水平、保一批企业渡难关、上一批企业增后劲。这方面,徽州区做得比较好,徽州区在省政府还没有出台14条之前,就出台了一些保增长的措施。徽州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所以,我刚才说,请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在财税扶持、规费减免、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这个政策要尽快出台,在星期六上午的会上要拿出来。

对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由汪凯同志来牵头,经委、统计局、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不仅对48户规模企业,对更多的小企业也要做好调查,重点企业重点帮扶,重点项目重点照顾,可以派出工作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金融部门对所有客户都要主动上门搞好服务,刚才6家银行也都作了很好的表态。我强调一点,金融部门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今年年初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到下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进行了调整,应该说,对我们企业,对我们县域经济的发展,银行部门可以大有可作为;工商、税务、质监、供电等部门也都要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提供帮助;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报道一线企业抗风险、保增长的好经验、好做法;纪委监察部门要结合“政治生态建设年”活动,加强对部门包括中央、省、市驻祁单位作风建设、行风建设方面的督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了部署,先是明查,再是暗访,以此来提高工作效能,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位领导,包括分管领导也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第五,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关键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谋划。已经做了安排和部署,发改委谋划了一批项目,还要进一步加大谋划的力度。特别是近期,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做了调整后,要抓住机遇,原来我们很多没有做成的项目,这次都有机会挤进国家省市的盘子,这是一个机遇。发改委要拿出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市的盘子;二要主动对接。对一些重大项目,有关部门、项目业主要主动加强对接,确保项目的稳步推进。发改委、经委、农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派出人常驻省里,及时了解信息,加强沟通联系,把我们的情况向上反映,积极争取项目。市里很多部门都在加班加点,晚上都在加班,都在积极向上报项目,我们也要有这个精神,晚上要加班,星期六、星期天都不能放假,要把我们的项目报上去,想尽一切办法挤进国家和省市的盘子;三要加快进度。对于在建项目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工程进度;对于没有开工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四要加大招商。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压力很大,大的项目,牵动性强的项目很少,在谈的项目也很少。我们要利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抢抓机遇。特别是要利用11月19日召开红茶节的机会,广交朋友,把我们的资源、生态、优势向外推介。在红茶节上我们还要召开一个招商引资的对接会,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落地,有更多的投资商到祁门来投资。

篇10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