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信息化

篇1

【摘 要】本文以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为基础,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当中的电热作用案例,将教育信息化代入其中,从信息化的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效果评估四点出发系统的分析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基础教育; 信息化

1.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概况

作为金砖五国的核心成员国,我国自2000年以来至今14年的加速建设,完全实现了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无论是GDP总值还是外汇储备亦或信息化建设都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超级大国,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方面,我国紧追欧美脚步,将信息化融入到社会当中的每一个角落。根据2013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网民已经超过5亿,而各大城市当中的高、中、小院校的信息化配置以及达到85%,各大高等院校和重要城市的教育信息化覆盖更是达到了100%。但是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非凡的发展,却在具体应用上出现了掣肘,据2013年各大院校信息化课堂利用率不完全统计,在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当中,学校内部尤其是中小学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还不足30%,农村薄弱学校更是可想而知,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短板暴露无遗,因此作者针对可持续应用的特点,从应用的具体方向出发,结合初中物理案例,在本文中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解析。

2.从中学物理案例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效果评估这四个方向上,而可持续发展则体现在设备维修、系统更换、教育模式随系统发展而改变上,因此应用是主题,而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比如在中学物理教学电热作用这一章节当中,如果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前提则要进行如下章节教学拆分。

首先,利用信息化解决主动识别问题,这里的主动识别包括教师主动识别以及学生主动识别,因此可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焦耳定律以及公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下与电流所做功会出现生么样的关系等进行总结,在通过ppt的形式将其做成课件,一方面方便教师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在上课时的观看。同时利用互联网收集本章重点外的而外信息,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除以上重点外还包含电阻、电流、形成电阻的材料等而外的知识点,通过搜索与总结,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在教育上的“滴水不漏”。

其次,进行问题聚类,问题聚类是指支持该物理知识系统运行所需要汇总的各个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解决。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重点章节当中包含电热的利用,电热利用是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如生活中的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例如: 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相同。

这里就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在真正的实验课上作为教师不可能将各种电器搬到实验课堂当中供学生参考;第二电热器重组过程不可能在真实当中看见,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当中的3DMAX技术,通过电脑模拟能够轻松的实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行程以及解决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广泛性。

最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随堂测验,划分重点以及知识点的考察方向,并将整个课件以邮件的形式寄存在学生的电脑当中是,使学生在课下之余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并针对考核问题进行重新了解,将课堂真正的搬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不仅完成了学生部分的效果评估,更做到了人性化服务这一特点,完全的展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总结

篇2

1.教学缺乏有效性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新引入的信息技术,没有将它们与课程实现有效进行整合,甚至出现了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不应用新引入的信息技术,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交流得知:他们不理解新技术与原有信息技术的区别(例如新引进的平板电脑与原有的电子白板),甚至认为新技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2.学生课内外学习割裂学生在课内是数字化学习,课外却又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课内外学习不衔接,降低了学习效果。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些学校会出于设备安全性的考虑,禁止学生校外使用;一些学生自主性差,校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监管,容易做些与学习内容不相干的事情,如玩游戏、看小说等,因此家长会反对学生在校外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就不接受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在校外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

3.缺少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统一标准的教学平台缺少教学资源和统一的教学平台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过去一段时间里,学校已经自主开发了一些教学资源,一些企业也参与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但是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另外,还有一些资源来自网络的共享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中还发现,教学平台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相互之间不能联通共享,阻碍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也造成了资源孤立和重复建设。

4.缺乏质性的学生评价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用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成绩来作为其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也违背了学习规律。当新的技术或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会呈现U字型变化,前阶段的下降是师生为了适应新环境,在心里进行概念理解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后阶段学习上升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长期学习成绩的量性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质性变化。5.学科教学缺乏平衡在调查中发现,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绝大部分将新信息技术仅应用于科学、地理等小学科的教学,很少用于语数外等主学科。而在主学科的教学应用中,非重点学校占了大多数,重点学校大都会选择在小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这源于家长的压力和对教学质量的考虑。学科应用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实践结果的偏差,影响信息化教学成果的推广。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存在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多个层面中,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三个层面合力解决。

1.政府层面

(1)协调信息化建设中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往往走在资源和平台建设的前面,政府应采用相应措施提高资源和平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建立标准的、开放的教育资源管理机制,推广信息技术标准的应用;加大对教育资源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在平台建设方面,政府要建立平台开发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建立学校平台开发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协调学校工作,以实现各平台之间的流通共享。

(2)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目标明确、通力合作的学科核心团队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高效推进的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团队。学科是教育改革活动的承担者,是中小学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组建学科核心团队能够形成合力,对教育改革和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需要牵头组建包括电教工作者、学科专家、一线教师、信息技术专家等人员在内的学科核心团队,打造创造性的研究共同体,起到控制实施风险。帮助试点学校教师开展研究、指导教育资源建设等作用。

(3)实行基于绩效技术的培训在开展培训之前,政府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培训,例如根据调研结果开展关于提高教师意识观念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水平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建立透明、公正、严格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要追踪教师的培训效果,确保教师能够将培训中的内容真正融入教学。此外,政府还要充分调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电教部门、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作用,展开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使培训方式多样化。

2.学校层面

(1)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在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的初步阶段,应该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由有热情和有管理能力的教学工作者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计划的前期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和协调沟通;在组建教师队伍时,大部分学校考虑的是信息技术能力,而忽略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应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挑选相对独立、自主的学生组建实验班级,当然,在此之前要与其家长沟通协调。

(2)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学校应为教师创设有利于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的课题研讨环境和条件,以便于他们相互借鉴经验,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各学科之间的课题交流会,开展不同学校和年级的课题交流会,及时总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交流会;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的精品课程和示范性课程;开展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定期提供专家指导,实现学科教师和专家学者的互动;组建关于课题的网络学习型社区,方便教师之间的实时交流等。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相应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以最大化地实现经验共享和思想碰撞,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前面提到,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维持师生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保证信息化教学长久高效的开展。激励机制包括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直接激励主要包括对课题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视情况进行物质奖励,给予先进荣誉称号,计入业务工作量,作为教师年度考评、晋升、评优的条件等。间接激励主要包括提供校外参观培训机会,给予教师特许时间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钻研等。学校应该实现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的有效结合。

3.教师层面

(1)提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学情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情境,来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首先,教师要能够区别课程的“传统型内容”和“学习型内容”。前者是课程中预先计划的、显性的和确定的内容;而后者是课程中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传统型内容”在传统课堂上可以被很好地掌握,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让学习者自主学习,反而会打破固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不仅难以发挥新型教学方式的作用,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恰好相反,通过教师或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围绕问题进行探索、反思和协商,形成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媒体交流方式设计方面。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媒体不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提供很好的支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要能够根据学情设计合适的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在做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的和任务。例如,如果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就可以选用练习法和实习法;如果是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选用讨论法和谈话法。其次,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教师在使用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搜索工具进行资源的获取,使用知识建模等工具进行任务建构和作品创造;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用视音频等资源来形象地表征知识点以减轻学生认知活动的难度,用评价工具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实时做出教学调整。学习情境设计方面。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具备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学习情境的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有基础性,即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结构一致,能够使他们的观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联系,从而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再次,要有诱导性,即能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最后,要有生动性,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适应角色的转换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随时转换角色。在研究前沿性知识技能时,要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充当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开始前,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设计教学环境,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在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探究时,要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在进行面授教学时,要有条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当学习导师的角色。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反思时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能会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反思时间,可以让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修正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形成反思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思维精确化、概念化;帮助学生寻找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诊断,调节并完善教学过程。

篇3

早期,信息化的尝试性应用

上世纪90年代末,信息化硬软件水平相对低下,数字化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信息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计算机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有3种形式,即计算机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其中以计算机学科教学为主要形式,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开始进入课堂。

这一时期的特点为:一是硬件条件落实后,计算机主要以586和早期的奔腾计算机为主,计算机速度较慢,存储空间小;几乎没有专业投影设备,在VGA接口的电视机还非常少见的情况下,多媒体投影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通过音视频线接入大屏幕彩电为主要形式,投影机只有极少的学校拥有;二是网络速度慢,上网主要通过56 K的Modem拨号上网,在网上获取图片、音视频教学课件是非常困难的,且网上这样的资源也非常少,几乎没有校园网,仅有少量局域网;三是应用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多媒体教育课件CAI获取的渠道有限,主要靠自制,制作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且不少图片、音视频素材均需要自行制作。受上述原因及人才、技术、培训、硬件等的限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程度还非常低,但CAI固有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很快为广大教师接受,并逐步得以推广。

此期间,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学生用机的少量装备,教学用机的个别装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职称计算机考试)、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的培训以及CAI的少量课堂应用为主。

“农远”项目期间,信息化的推广应用

2004年开始,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崇州市的远程教育工程从04年底开始实施,先后实施了36所学校的模式二(每套价值1.5万元,含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播放系统)和21所学校的模式三(每套价值15万元,在模式二的基础上增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农远”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大面积促进了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普及,另一方面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教室)开始普及到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一定的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农远”项目除了能接收三套教育电视台之外,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系统接收到中央电教馆精心整理打包上传到卫星上的中小学优质教育IP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实录、教学课件以及图片、文字等素材。

“农远”项目在于其有着丰富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且卫星下载速度上限可达到每分钟3 M(3 000 K)左右,在当时不具备教育城域网,互联网ADSL速度尚不能为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提供共享的情况下,“农远”项目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边远的农村中小学校。

“农远”项目虽然对农村信息化的应用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但其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制约因素主要是三点:一是“农远”IP资源检索和使用不便,IP资源专人下载后需专人及时整理且需要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二是移动存储工具如U盘、网盘、移动硬盘、多媒体系统、计算机的严重不足;三是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普及程度还跟不上要求。

此期间,信息化应用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农远”项目工作推进需要,放在抓领导认识、抓装备投入、抓过程管理和教师培训及课题研究等,并且多以现场会、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推动工作的开展。

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的工作内容体现在,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开展中小学教师课件制作比赛、电教成果评选活动,开展中小学资源应用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开展系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动员条件成熟的学校承担成都市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活动等。

灾后重建,硬件条件快速提升后信息化的普及应用

“5・12”汶川大地震,崇州市作为重灾县,教育基础设施虽然蒙受巨大损失,但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年的灾后重建,经过中央、省、市政府的专项投入以及社会团体捐资、捐物、捐建,崇州市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有了跨越式提升。

其中,全市学生机达5 061台,生机比达11.74∶1;教师机达2 461台,师机比达2∶1,个别学校达到1∶1;多媒体达502套,平均班机比达到2.61∶1,个别学校达到1∶1;2011年7月,我局全面完成49所学校简易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加上思科援建的3所学校的校园网,我市的校园网除幼儿园外已覆盖所有学校。

本级财政投入240万元建设的教育城域光纤专网中心机房及学校接入路由器建设任务已于去年12月24日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此期间,信息化应用工作列入对学校每年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包括对硬件建设、校本培训及送培、日常管理、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成果推荐等进行量化考评。全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较为充分,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教育局机关及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依托教育城域专网、教育局中心机房建成办公发文系统、资料交换系统、教籍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网上评卷系统等应用平台,基本实现办公的无纸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并大大降低管理综合成本。

依托教育光纤专网,探索信息化的深入应用

目前,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等工作中,教育信息化的身影已无处不在。在教育信息化基础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以后,结合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我们更多是着眼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及课堂应用。

区域间结对学校远程互动教学

目前,崇州市与武候区结对学校有崇庆中学、行知中学、实验小学、学府街小学,分别对接武候区的十二中、棕北中学、龙江路小学、川师附小。

双方区域内专网建设基本完成,均接入成都市教育城域光纤专网,且对口学校的录播教室、听课教室基本也建设完毕,正处于调试阶段,计划在年底与武候区对接学校实质性开展互动教学。

我们将在成都市局的指导和协调下,加强与武候区兄弟学校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区域间结对学校远程互动教学的开展。

区域内远程互动教学

目前,崇州市建成5个录播教室,包括实验中学1所中学,实验小学、辰居路小学、学府街小学、蜀南小学4所小学,将这5所学校作为本市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源,分别与其他36所建听课教室的学校分联组、分阶段、分时段结对并依托教育专网开展远程互动教学工作。

从2011年10月起,计划每一录播室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远程互动教学活动。

区域内录播教学

依托上述5所学校的录播教室,把本校或本市优质课程资源通过专网、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直播(广播)到一所学校或多所学校。同时,将该课程资源存储于教育局中心机房的课程资源管理平台,供广大师生日后观摩、学习和研究。

从2011年11月起,计划每一录播室每工作日至少开展一次。

建设县级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依托5所学校的录播教室产生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崇州市课程资源管理平台”,提供课程预告、精品课程、专家讲座、资源管理、网上督导等,促进区域内直播(录播)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并丰富本土资源库。

拟通过2~3年的建设,建成区域覆盖各学段、各学科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库。

远程教研工作

依托与录播(听课)教室同步建设的视频会议系统(MCU)开展远程教研、学术研讨、集体备课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名师讲堂、名师课堂及专题研究等。

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深入应用,涉及人力、物力、财才等方方面面的保障,我们作了如下的思考。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工作激励机制及学校干部培训考核机制等

把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成绩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把领导干部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评优、评先、晋级考核内容之一。

教育局、学校层面的技术人员保障

由于信息化深入应用工作对主要技术工作人员的学历、经验、技术、责任心、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相对稳定,教育局及学校均应加强队伍建设、技能培训、在职提高工作。

学校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有信息化应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录播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等信息化应用工作要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且参照教育局工作领导小组把有关人员纳入组织架构。

经费保障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提出的目标,要在2015年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重中之重的内容,其特点是装备金额大且需要持续不断的经费投入。

崇州市现有教育信息化设备折算6 000万元,按成都市现行教育信息化装备标准,还有3 000万元左右的缺口。信息化设备使用寿命通常为5~8年,结合我市实际,在10年内,崇州市信息化投入每年平均需要900万元左右(含专网运维费)。

如何建立起不断增长的财政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这也是崇州市教育信息化能否快速推进并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正视并逐步解决的问题。

篇4

本刊特邀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为我们介绍了该省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以南昌市、永修县、新余市渝水区为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江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亮点,以期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通过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根据我省中小学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我省确立了积极建设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通过精心打造省级网络平台,有效带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实现全省电教工作重心的转移,推动电教事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江西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共计15512所,累计在校生6806135人,其中:小学12890所,在校生4239268人;初中2082所,在校生1744883人;高中540所,在校生821984人。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共计360283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98005人,初中专任教师113254人,高中专任教师49024人。

我省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为26∶1,其中:小学为45∶1,初中为19∶1,高中为10∶1。我省中、小学校已建校园网2063个,其中:小学1098个,初中632个,高中333个。

2005年我省开始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至2007年底,中央和我省累计总投入3.87亿元,全省农村中小学共装备农远工程项目三种模式15627个,其中:装备农村初中的计算机教室(即模式三)1642个,乡镇中心小学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即模式二)7579个,村小和教学点的光盘播放点(即模式一)6406个,覆盖了全省近90%的农村中小学,极大地改善了我省广大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条件。

二、顺势而为,积极推动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

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由于有了国家资源中心所提供的资源支持,在资源共享方面已从源头上得到了较好解决。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调动广大学校、教师参与资源的共建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和急需做,这项可以做和急需做的工作必将带来我省电教工作重心的转移,成为新形势下开创我省电教工作新局面的一个最有力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为此,在江西省教育厅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2006年3月,江西省编办正式批复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增挂“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牌子,主要职责是组织基础教育资源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工作,为全省中小学提供网络资源服务。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一是在资源建设方面,通过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并辅以积分激励,发动广大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共建活动,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真正成为全省以向中小学校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核心业务的资源中心,更好地实现资源免费共享。

二是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依托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构建一种交流与学习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真正成为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中心。

三是积极构建全省基础教育的管理数据中心,努力拓展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平台的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全省电教系统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2006年以来,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设备购置和资源建设,新建了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机房,购置了20余台专业服务器,配置了100t容量的网络存储设备和100t容量的磁带备份库,增加了一条与中国电信的100兆光纤的互联网链路,先后组织开发了可以容纳3000人左右同时在线的远程互动视频教学系统和网上直播系统,开发了教师培训远程报名系统,开发了可以支持1000人左右同时在线考试的考试系统,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镜像站点。

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及其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镜像站点和农远工程项目学校的建成,为有效构筑从省到市、县和乡镇学校的稳定通畅的网络远程平台、从而有条不紊地部署开展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条鲜明的主线。

三、上下齐心,点面结合,共同建设全省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资源建设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一是组织开发精品课程;二是教师个人上传资源;三是购买引进部分素材等。

1.组织开发精品课程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成之初,在省教育厅的重视和关心下,先后投入近200万元相继组织开发了《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音乐》、《初中音乐》等成系列的网络精品课程,全部上传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共享使用。

为积极服务于江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需要,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作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资源建设的成员单位,于2008年、2009年共投入近200万元组织开发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资源,主要包括:《高中新课程培训》、《高中新课程名特优教师同步说课及示范》、《高中新课程网络课堂》同步辅导教学光盘、《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示范课》等。

其中,《高中新课程网络课堂》同步辅导教学光盘由全省七所省重点中学的一线知名教师担纲主讲。2009年6月底完成了高一上册九门学科的摄制工作,总共308节课,于今年新学期开学初在全省高中推广使用,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目前,《高中新课程网络课堂》同步辅导教学光盘高一下册九门学科的摄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2.积极鼓励教师上传个人资源

通过建立教师上传个人资源的积分激励机制,以及在开展县区电教工作考核评比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重新评估定分等工作中,将教师上传个人资源列入对县区和学校的考核项目,采取行政督促和积分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充分调动了教师上传资源的积极性、持续性,从而为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的有效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力保障。

为保证网络资源的质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还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网上投票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大部分县区均设有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科版主和论坛版主,负责对教师上传个人资源的审核和网站论坛的维护,较好保证了教师上传资源的质量。

3.购买引进资源

通过发挥江西省中小学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各学科专家库的作用,组织对各类电教教材的审查引进、择优购买,上传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供教师免费使用,重点是引进素材资源等。

截至2009年10月30日,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拥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总量达971500余条,全省实名注册的教师308500余人,注册学校近8500所,网站总访问量接近4500000次,教师日均上传资源600余条。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以关键字“基础教育资源”进行检索排名,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站在同类网站中的排名列全国第二位。一些教师还在论坛上热情留言,称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是真正的“教师之家”。

四、以实施“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为突破点,积极打造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

江西省目前已建设“农远工程”三种不同模式的农村中、小学校共计15600余所,约占全省农村中、小学校总数的90%,全省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如何进一步发挥“农远工程”的教育教学作用,使农村学校所有教师都能通过培训,整合利用“农远工程”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较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关系“农远工程”能否持续发挥效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校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依托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站平台,通过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网络”培训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各地学校教师的远程培训和指导。

所有的培训和考核都放在网上进行,通过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站上的教师培训栏目,把由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制作的网络教学课程录像和相关教材放到栏目中供各地教师下载,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的教学资料进行自学和集中学习。每个设区市、项目县至少设立一个考试中心,并选拔一批辅导教师分片负责培训点的辅导。学员考试通过计算机操作进行,由市、县电教部门具体组织。

这种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网络”培训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教师工学矛盾,又为学校节约了一笔培训经费,而且学校参与面之广、教师培训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全省已报名参加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79896人。

五、不断拓展信息化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全省基础教育的管理数据中心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作为我省基础教育的资源中心和教师远程教育的培训中心的作用和地位,正在得到我省越来越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学校、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同时,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业已建立的全省中小学校基础数据库和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以及在“农远工程”的实施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基层电教技术骨干,使我省电教部门不断开辟信息化服务新领域、积极寻求事业发展新突破成为可能和必须。在江西省教育厅领导的重视和厅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1.全力做好全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的技术准备工作

配合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起草了全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的各项技术文件,先后赴湖北、吉林、辽宁等省考察、学习他们的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的实施及应用情况,起草了《江西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等技术方案,制订完成了江西省高中阶段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招标技术方案。

2.积极配合做好全省大中专院校校内上网场所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的要求,江西省电化教育馆负责全省大中专院校校内上网场所视频监控技术设施和安全保护监控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为保证这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江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制定了《校内上网场所安全保护技术系统安装管理办法》,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

篇5

关键词:区域教育;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67-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校际差异,各个地区的成本总量、成本结构以及效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应而忽略区域、学校个性差异的评估体系,既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状况,也不能发现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个性化建设策略与方案,效益评估也就没有了意义。[1]

本文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宁夏实际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使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基于经济学的量化评估,也有基于教学变革的质性评估;既有侧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评估,也有侧重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评估,同时也有侧重实际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归纳,可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概括为四类:第一为“STaR类”,即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模型,其基本方法是从财务、内部业务、变革与学习、客户以及其他视角(方面)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方面)提出对应的评估指标。同时,把学校按照信息化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将学校等级与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应进行描述性评估。第二类为“模糊综合类”,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指标,确定权重,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算。第三为“绩效类”,这类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绩效评估。第四为“其他类”,这一类有的从设备(装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效益,有的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价教育信息化效益,有的以时间衡量信息化效益,也有教育信息化效益“说得清、算不明”的论述。总之,这一类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来分析、评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2] [3][4][5][6][7][8][9][10]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名词概念多,评估体系大多停留在深奥的理论层面。第二,谁来评估、评估谁,主体不够明确。第三,放大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等同于教育效益,忽略了当前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水平与区域差异。第四,将教育信息化效益基本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水平,效益评估实为水平评估。第五,注重投入与收益分析,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分析。因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取决于建设与应用过程。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笔者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上述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优点,构建宁夏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以期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善各环节中的不足,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1.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就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同理,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产出,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是指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使教育增加的那部分效益。[11]结合具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际水平,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效益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程度”。[12]其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信息化投入有对比关系的对人们有益的结果”。[8]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13]这可以理解为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的变革。由此可以借鉴生产领域通过改变工艺或者流程来计算效益的办法解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公式如下:

效益=变革后总产出/变革后总投入-变革前总产出/变革前总投入

2.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原则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回答两个问题,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如何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效益评估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结果客观。其次,评估对象与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第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是终极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确定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的起点,即所谓“去此生彼,不断轮回”,使教育信息化向着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3.教育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主要投入者是政府,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投入者是地方政府(国家的经费投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分配、国家的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学校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学生为了工作与学习的便利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同时,教师、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即为心智与机会的投入。由此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主体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

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教育信息化体系得到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得以改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即为利益主体。

当然,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有其他社会投入者和其他社会效益。但现今各行各业高度交织,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社会成员都算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者和受益者的话,教育信息化效益只能成为一个说不明、算不清的抽象概念。郭莉博士认为“如果没有潜在或预期的教育利益,就不可能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成本收益率,而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除非这种社会成本收益率是预期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的先导”。[14]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主体应落脚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4.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结构

投入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总成本,包括教育信息化主体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心智与机会成本。产出是指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其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政府)得到利益回报。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建设与应用过程,过程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与应用过程既有投入(心智与机会投入)也有产出(建设经验、管理经验、应用经验等)。并且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建设与应用过程可以提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效益结构如图2所示。

5.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

综合上所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可用图3表示。

本模型由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与应用过程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投入的改变会影响到建设与应用过程以及效益的改变,建设与应用过程的改变既能影响到效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反馈使投入改变(主要体现在投入结构的改变),效益的改变可以使投入以及建设与应用过程改变。同时,模型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目的,既能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也能回答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即通过评估效益,改变投入方向与渠道,改进建设与应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6.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各主体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15]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水平阶段建设目标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与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其评估指标也应紧扣目标与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也应随之改变。

2012年3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在专栏一中提出了“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6]

2013年6月,宁夏出台了《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对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17]

2011年9月,宁夏了《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18]

对以上相关文件中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归纳总结,针对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进一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54个细化指标(不同主体指标下细化指标可能相同,如主体1和主体2的经费数额、经费方向下的有些细化指标相同)。主体指标的建立,可通过“投入―收益”对比分析的办法评估每个主体在一定的投入下,实际收益达到理想收益的程度。用“一对一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主体将教育信息化视为以效益为导向的主体行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鉴于篇幅限制,细化指标在此省略。

7.指标分析模型

由于涉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相关指标绝大多数难以量化,特别是效益指标更难量化,同时也不宜量化,所以本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对比描述的办法分析。

主体的投入用i表示:

主体1的投入i1=i1.1.1.1+ i1.1.1.2+…+ i1.1.4.n

……

主体4的投入i4=i4.1.1.1+ i4.1.1.2+…+ i4.1.4.n

总体投入i=i1+ i2+ i3+ i4

主体的收益用e表示:

主体1的收益e1=e1.2.1.1.1+ e1.2.1.1.2+…+ e1.2.4.n

……

主体4的收益e4=e4.2.1.1.1+ e4.2.1.2+…+ e4.2.4.n

整体收益e=e1+ e2+ e3+ e4

通过i1与e1的对比分析,可知主体1的效益情况,依次类推。通过i与e的对比分析可知整体效益情况。这样既能对每个主体按照投入与收益的“一对一” 分析,也能对整个投入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

在此前,我们运用这一评估体系对宁夏固原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效益评估,分别对市电教中心(代表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领导(代表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投入与效益的对比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固原市教育信息化效益做了整体对比分析评估。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的细化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对宁夏吴忠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宁夏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可以借鉴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难以量化并且也不宜量化,对相关评估指标的对比描述分析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同时,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能一味地由上而下,更不便以专家代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工作,以便通过调整思路、改变方法来提高效益,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就现阶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讲,至少在地方政府、学校层面能自主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2]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3]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57.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7]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2.

[8]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9]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10]李普聪,钟元生.基于WGCA与DEA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09(5):76-78.

[11]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2]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18):3-5.

[1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5-56.

[14]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15]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2005.

篇6

在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将向何处发展呢?面对着基础教育信息化日益扩大和细化的领域,我们发现很难全面而系统地展望它的发展。回顾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所以筹划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每个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在回顾与展望中,我们摘取了一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题词。

应用

应用可以说是从信息化开始发展时就有所强调。应用既是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又是信息化建设的落点。正因为有了应用的需求,我们才去建设信息化环境,才去培养信息化人才。而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应用开展。它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未来它必将成为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主题。应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当恰恰是应用却又在目前的实践领域中受到了人们的诸多批评。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李天顺副司长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举办的“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讲道:“信息化建设固然需要投入,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信息化环境也需要管理建设、需要完善、需要持续不断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应用。要让有限的、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充分地运转起来,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要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当中列一个重中之重的话,提高效益首当其冲。”

以往我们也在强调应用,那么未来的应用工作重点在哪里呢?我们觉得应该主要关注普及应用。以往的应用,很多都在作秀,信息化应用成为一种示范性的形式,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和学生学的工具。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运用,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凭借一部分人在一段时期的热情,而应该是经常化、制度化的东西,应该融入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以普及应用应该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也将在普及应用方面有所规划,预计2007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也将出台普及应用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

那么对普及应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普及应用应该坚持信息技术走入课堂、走进教学、走进学习,使其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和学生学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应该关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何让新的信息技术能够迅速在教学中起作用是教育技术工作者所关注的。例如,移动学习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等都是新的看点。我们不仅仅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其如何应用,而且也要研究如何根据教育的需要来开发符合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就是要探索新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就是要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最近有关模式非议很多,但是好的模式能够有助于给教师搭建信息技术应用的脚手架。信息化下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中加入信息技术因素,而是要考量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因素的相关改变。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是五年内发展最为迅猛,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处于一种酝酿与反思之中:十个省份新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网络上信息技术教师对核心价值、主题式学习模式进行激烈的讨论……我们看见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逐渐地进行蜕变。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蜕变正在完成。关于信息素养的讨论和提及是从2000年开始正式升温,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到日常的教与学中,是逐步完成的。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逐渐在各省份开展,不仅仅是高中教师逐渐体悟到信息素养的理念,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有关信息素养的理念与方法正在渗透到每个教师日常的教学之中。

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我们看见更加可喜的方面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与反思。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听从专家的讲解,而缺乏自己的理解与实践。过去的六年,我们看见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逐渐成长起来,不单单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变革,而且已经逐渐深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等问题的讨论中,并且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山东省青州市一中的王爱胜老师所写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系列文章;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所撰写的非技术性信息技术课程的系列博客文章,都彰显了其在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层次的深入思考。同时,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机遇。当我们强调教师不能够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其实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为努力求上进的教师提供了发展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个舞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将关注哪些热点呢?一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推进与完善。将来的两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将面临着一个更大范围的推广。但是如何有效地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应该被人更加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推进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关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借鉴已进入课改实验的省份的经验,开创性地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应该成为未来两年的一个关注点。信息技术课程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重构。以往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进行的。但是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时,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其进行

反思。人们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方法已经进行反思和探索。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对此都作了一些研究。2007年,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性文件出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构也将实现,这也必将带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好发展。

教师

教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主题,当我们提及信息化时就必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我们认为,在整个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教师的快乐是学生快乐的前提,因为教师不发展孩子也不可能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在关注信息化与教师关系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培训。从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到全国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人们似乎更加热衷于用一种整齐划一的方式来培训和改造教师。但是信息化不仅仅是这样的功能。正如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在介绍他所主办的“教育在线”网站所给予教师的作用时所说的:“网络是真正地传播理念、真正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永远留下来的载体。一大批散落在民间的教育思想者和行动者逐渐地汇聚起来,一大批不满教育现状、想要突围的优秀教师集中了起来。在这个网站上,不仅凝聚了名师名校长,像李镇西、韩军、张万祥等人,还有一大批通过网络成长起来的名师。所以说这个网站的很大功能就是一批老师在这里成长起来,所以有人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学校。”由此看来,以信息化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技能,而是教师对自身身份的重新审视,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重新架构。

过去几年是教师博客蓬勃发展的时期。教师博客、课程改革、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搜索信息量最大的三个关键词。博客没有人专门推广,也没有教育部门发过文件,它真的有些像“无心插柳柳成荫”,完全是由民间推动的,但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所以说博客现象是一个独特的教育现象。上海教科院的蒋鸣和教授从教育学的视角观察了教育博客的发展。他认为:“博客的出现,是一种个性化的民主,是一个公共话语的空间。教师博客的发展,就是教师话语权的回归。教师话语权的释放,造就了博客的超高速发展。互联网从看到写,完成了教师博客从单一的信息索取者到信息的共享者的历程。”

关注教师与信息化,就必然要关注信息技术所带给教师的各层次影响。我们要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所带给教师的理念变革和方法影响,更加关注其所能够给予教师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不仅仅学习信息技术技能,而且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来交流、倾诉和发展。关注教师与信息化,就必须要关注国家正在推进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建设项目。2007年此项目必将开始全面推进。然而,如何防止“应试培训”的倾向是所要关注的主题。为了有效地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就必须要创新培训模式,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所说:“务实培训,学以致用,服务教师,创造福利;还权教师,自主规划;开放机制,培植市场;政策导向,评估激励。”

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我们越发觉得研究的重要性。越是在大力推进的进程中,越是需要加强研究工作。特别在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状况下,更加需要理论指导。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什么?局限性在哪里?如何趋利避害?我们现在还不能从现有的教育技术理论中寻求到满意答案。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教育信息化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概念。要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运作教育活动,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薄弱,未能形成足够的观念酝酿。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仍然处在摸索前行和盲目照搬国外的阶段,未能形成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所以加强研究投入、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关键环节的研究工作是今后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未来几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工作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

2.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应用因素、策略、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3.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等研究;

4.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发展研究;

5.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校发展研究;

当然,研究并不局限于以上方面,例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文化方面等也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需要研究者改变研究的范式。应该更加提倡行动研究,以研究带动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能够既出成果,也出人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要与一线的实践者互动,结成研究的共同体、实践的共同体,能够将先进的理念带给中小学。

农远工程

我国政府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的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即人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但是如何来保障教育公平呢?信息化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有何种作用呢?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数字鸿沟,国家从2003年开始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

农远工程从2003年开始实施,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个遍及全国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所有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具备数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所有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农远工程实施的目的,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农远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教育服务,而且也可以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遍布各地,是一个知识人群相对密集、覆盖广泛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农远工程就是要搭建一个遍及全国农村的公共信息平台,在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同时,承担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未来关注农远工程需要关注应用与持续发展两个关键部分。应用是农远工程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如何把农远工程的设备与资源应用起来是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要突出课堂教学应用这个主题,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使应用效益通过素质教育的推进体现出来,通过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来。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农远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涉及运行、维护、更新、升级,也涉及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技术进步、教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

当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时就不得不提及教育信息化企业。他们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推动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科利华企业的兴衰变迁,到K12的网上、网下的互动,国内的教育信息化软件总是不断地艰难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生存之间。从英特尔公司的“未来教育”培训,到微软公司的“携手助学”项目,国外信息化似乎更加愿意回报中国的教育。所以六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育信息化企业的交替史。有人离开了,又不断有人加入。

篇7

【关键词】云计算;基础教育;信息化建O

【分类号】G434

一、云计算的概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并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云计算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云计算主要通过分析客户的不同需求,将这些信息储存到网络当中,建立起巨大的数据库系统,相关机构可以从信息库中查询需要的信息,并且对数据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云计算通过分析客户的不同需求,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获取更大的客户满意度。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妥善管理,可以节约不必要的数据搜寻时间,提高信息的关铝效率。随着云计算功能的不断健全,这项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二)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能较高。与纸质化的数据储存方式相比,云计算的储存技术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还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当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之后,这些数据则可以很好地被保存到网络空间中;(2)虚拟程度高。客户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数据,不会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当客户获取数据的时候,只需要依靠一网的终端设备,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3)规模大。云计算的储存空间巨大,同时也可以同时将数据共享给超过100万的服务器中,帮助客户解决燃眉之急。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

全国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笔资金用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场地、硬件和软件设备等。同时每年有许多机器出现老化、坏损的问题,需要更换设备、软件升级,同时学校的每个部门都会配备最新的设备、服务器、软件、技术工作者等,这些都给学校增添了许多开销。总的来说,很多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这些设备的利用率很低,甚至会出现大量设备闲置的现象。

(二)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中小学校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这些投入并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每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每个部门保存自己的信息,其它部门都无从获取。比如学生个人资料、教师信息、学生宿舍信息等完全可以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来实现共享,而不需要各个部门独自建立。

(三)管理错乱

学校信息化建设质量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工作人员。不同的部门管理方式、业务种类、软件类型等都不同,这就导致部门之间在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会出现阻碍,管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信息的使用率低下。比如当学生从学校毕业办理离校手续的时候,会涉及到招生处、后勤、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学生需要依次到这些部门核实盖章,大大降低了学校的办事效率。换句话来说,在办理离校手续的过程中各部门还是各自为政,整个流程仍然没有得到简化。

三、云计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建立资源库,共享资源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仍然是学校不同部门建立自己的资源库,相互之间并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很多教学资源被孤立,信息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云计算是将所有数据都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的储存和管理。学校聘请专业的团队,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保证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同时也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突破不同设备、网络平台的限制,尽管每个部门的客户端不同,但是仍然可以在数据中心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真正实现了数据共享。

(二)建立数字化校园图书馆

现在很多中小学为了扩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校园图书馆都配置了电脑,以便学生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但是基于保护服务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初衷,许多图书馆会限制服务器连接的数量,当连接的终端超出一定数量的时候,则会导致服务器运行速度下降,甚至是无法运行。但是在引入云计算技术之后,则不需要考虑连接的客户数量,因为云计算技术支持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同时连接,有较强的容错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同时也方便学生查询所需要的资料。除此以外云计算具备的虚拟性特点,也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各种设备终端来访问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并且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喜好,为自己制定各种阅读服务。

(三)为教学工作创造“云”环境

目前中小学的教学环境日趋复杂化,每天的教学信息量也在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则要求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适应日常的教学需求。正如上文分析,目前很多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教学工作也无法按照计划开展,这就需要云技术来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通过云技术来为学校教育工作创造出稳定的“云”环境,保证各项教学计划可以如期开展。学校不仅可以通过面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在数据中心上传优秀的教学视频,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这项技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每个学校从学生到老师,个人的信息以及各部门的资源都会被上传到云端,这对网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网络学习的质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听老师讲课学习,同时也可以在云端相互交流探讨学习,更可以通过浏览网络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到学校图书馆浏览各种资源,观看各种课件等。比如Google公司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可以将不同的文本、视频、文件、PPT等都上传到云端,为学习者提供云服务。

四、结束语

尽管我国的云计算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很多学校在应用该项技术的时候,会存在应用标准不统一、安全性不稳定等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云计算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同时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目前,地平线研究报告包括高等教育版本、地区教育版本、K12基础教育版本、博物馆版本,呈现出系列化、定期化、专题化的趋势。K12版本的地平线研究报告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4份年度报告。与主报告和其他专题报告类似,基础教育版本地平线报告采用相近的体例结构和内容模块,提出本年度项目专家组对新兴技术、关键趋势和重要挑战的研究结论。

4个年度的基础教育版地平线研究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现了全世界范围相关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尽管报告并不针对特定的新技术,也不对新技术及其应用提出预测,但是报告中关于新兴技术、新型实践的主题分布和调整情况,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于推动新兴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美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伊利博士对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这一深刻的问题(Donald Ely,1995)。时隔多年,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兴技术,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伊利博士提出的问题仍是我们面对信息化、面对新兴技术和教育实践应用时应该首要考虑的。

启示一:注重技术与需求的紧密结合

随着信息化在工作、学习、生活、沟通、娱乐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技术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相应的,教育也面临着信息化深度应用的综合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形态、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教育服务的内涵和个性化需求、教育认证的多元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开放性等。这种深刻变革的背后,主导技术革新的是需求及其变化,需求推动技术发展,需求推动技术革新,需求推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技术的应用需要特定的条件,技术只有和特定的教育需求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掘技术支持教学的潜能,才能准确评估其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说,技术与教育需求紧密结合的程度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成败,也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和效度。在技术革新的链条上,需求及其变化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具有最终话语权的。基础教育领域因其学生主体特殊、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特殊、应用环境和条件特殊,对技术发展、技术应用实践的需求不同于其他阶段或对象,因而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新兴信息技术孕育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笔者提出,当前以注重参与、个性化、去权威化为内在特征的Web2.0技术,如博客、维客、社会化互联网络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参与交互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新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转化为教与学的实际应用,为学习者提供受支持的学习体验,提供更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体验机会(王龙,2009)。教育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技术人员需要从有效应用和准确应用信息技术的角度,积极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启示二:关注技术的融合与教育应用

美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海涅克提出,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融合,相互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正在改变我们思考、认识、学习、工作与协作的方式(海涅克,2005)。这一观点在地平线系列研究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移动技术为例,最初的教育应用可以获取定制的资源、短消息通讯等,后来发展到成为电子阅读、即时通讯、社交网络、多媒体记录、地理定位、多点触控、执行应用程序等综合性智能终端,这可以看做是技术融合性发展趋势的最佳例证。另外,移动技术、云计算、数字化出版、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教育游戏等新兴技术,也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例如,实现移动技术、数字化出版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背后都有云计算的支撑,数字化出版日益朝着移动应用方面发展等。

更深一层意义上的融合是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技术实现有效教育应用的关键。技术融合于教育,成为我们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成为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学习过程提供支持,对开展学习评价提供支持等。例如,在教育资源的组织呈现和获取方面,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面,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方面,在对学习互动的支持方面,在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方面等,技术有更广阔的空间。技术在发展中融合,并最终融合于教育应用,这是技术融合的应有之意。

启示三:更加重视和关注技术支持的学习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是技术支持和推动下的学习。2010年基础教育版的地平线研究报告及其近两年研究报告提出的关键趋势认为,越来越多的教和学发生在教室之外(李睿,2011)。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协作网络环境、开放教育内容等,使得无所不在的参与和分享成为可能,这也体现了新技术发展背后的核心所在,为大家提供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互动交流、参与分享的机会。与此相适应的则是“非正式学习”开始变得无所不在,适应现代社会节奏逐步加快、压力逐步增大的需要,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地工作、学习和沟通,快速及时获取信息,进入能实现最大化价值的社会网络。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教室内的“教与学”和教室外的“教与学”从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困扰大家的是,对教室外的学习是否发生了进行分析和评估相对困难,但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和基础教育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制作和共享了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允许使用者基于非商业用途的再利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相应的数量不菲的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和共享。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者获取资源的行为,如页面平均停留时间、参与讨论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于校园内学习的特点。笔者注意到,2011 年地平线报告把学习分析列为远期阶段(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在教育领域获得重要发展的关键技术,2012 年的报告更将其提前至中期阶段(未来两到三年内)的关键技术。学习分析可以通过对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优化学习支持服务、为个性化定制方案提供直接支持。

篇9

韩骏充分肯定了陕西省及榆林市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教育教学应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他希望陕西省各级教育部门,围绕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各级各类资源的充分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创造新经验,构建具有陕西特色,全国领先的发展模式,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建利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在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配置、教学应用、教师发展、系统平台建设和公众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肯定了榆林市领导重视,应用广泛,管理精细,勇于创新,为全省推进教育信息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重要性的认识,牢牢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紧紧围绕国家创新战略,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人人通平台和教师个人空间应用创新,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开展一批中小学信息化创新示范项目与活动,完善和优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全省基础教育由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导考核,突出创新驱动,保障信息安全,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標任务。

篇10

哈萨克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受既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哈萨克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四方面,并通过调查进行数据解读,为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

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

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信息浪潮的客观推动,使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哈萨克族作为少数民族,在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下,逐渐开启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加大当地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力度,实现了哈萨克族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对当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介绍

本次调查对象为哈萨克族当地370名小学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370份,实际回收调查问卷37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33份,有效率达90%。从调查对象的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占28.3%,30~40岁的占38%,40~50岁的占28.3%,51岁以上的占5.4%;从调查对象的教龄上看,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15.7%,教龄在5~10年的占27%,教龄在10~15年的占38.5%,教龄在15年以上的占18.8%;从调查对象的性别看,男性教师的比例为43%,女性教师的比例为57%;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72%,大专学历的教师比例为26%,中专学历的教师比例为2%。调查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汉语、英语、地理、历史、政治、体育、美术等多个教学科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别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调查分析也基于上述四方面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从调查数据来看,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配套整体不理想。其中,有计算机的教室占总教室数量的48.3%,有多媒体设施的教室占总教室数量的32.5%,没有相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设施的教室比例为19.2%。通过分析教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意愿发现,17.8%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满足教学需求,23.6%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35.6%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4%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学需求。调查还发现,部分学校配置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以满足教学需求,但大部分学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此外,虽然部分学校现有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设施因损害已停止使用,但目前还没有进行设施的更新换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因素之一。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分析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多数学校的资源利用基本处于空白,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当地政府与学校的重视,再加上部分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迟迟得不到落实。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不具备网络条件、资源数量不足、资源与现有教材不配套、计算机数量有限,四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13.9%、9.7%、36.1%。其中,缺乏计算机设备是制约当地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当地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优化,配备充足的教学计算机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及培训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教师电脑使用频率及软件掌握情况两方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31.5%的教师从没使用过电脑或参与上网,40.5%的教师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足1小时,而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1~3小时的教师比例仅为28%。而教师对电脑的使用时长及频率与教师的年龄呈负相关。其中,年龄在51岁以上,平均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基本不上网或者不使用电脑,年龄在40~50岁,平均教龄在10~15年的教师每天上网时间为1小时以内。而每天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教师年龄多集中在30岁以下,且教龄较短。由此可见: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其对信息化教学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且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最不乐观。在对教学办公软件掌握情况方面,其中,熟练使用Word软件的教师占41.7%,熟练使用Powerpoint的教师占30.4%,会操作Excel表格的教师占16.4%。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与教学科目显著相关,其中,文科教师对软件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理科教师,大部分被调查教师表示,对软件的掌握与使用仅仅局限于简单软件,对复杂软件的接触极少。

(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分析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学校要求进行信息教学的教师比例为9.2%;基于教学需求开展信息教学的教师比例为11.3%;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比例为11.3%;为参加授课竞赛而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比例为40%,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比例最高。由此可见,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存在很大被动性,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意识。

(三)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情况分析参与调查的教师都表示希望参加相应的教育技术定向培训,以提升自己的基础教育信息技能,其本身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比较强烈。但从当前哈萨克族教师参与教育技术信息培训的情况来看,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分布差异。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平均一年参加三次教学培训,而30~50岁的教师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与次数都相应缩减,一般培训间隔周期为两年,参与培训的教师比例为38.9%,而几乎没有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高达41%。其中,文科教师的培训次数要高于理科教师。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希望切实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每位教师也具有基于自身的培训内容需求。文理科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文科教师更希望获取计算机软件基本操作方面的培训,属于基础培训;而理科教师则更倾向于课程整合方面的培训。因此,今后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等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倾斜与变革,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情况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学校专门负责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的配备情况来说的,研究发现,72%的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设施管理及维护人员,仅有28%的学校配备了专门负责技术管理与维护的人员。而在配有信息技术设施管理及维护人员的学校,其技术管理人员与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低,多数维护人员由信息技术教师临时担任,其在处理紧急情况中的表现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哈萨克族地区的学校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较为欠缺,且人员专业性不足。

(二)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分析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展程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此次调查发现,23.2%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十分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而40.5%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度一般;19.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不够。由此可见,哈萨克族地区的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

五、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的情况分析

调查中,信息技术与部分学科整合情况占据22.8%,信息技术与少部分学科整合所占比例为46.7%,信息技术不存在学科整合的比例为30.5%。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例整体不高。此外,我们还综合教师教龄与任课科目进行分析,认为教龄在10年以下的理科教师尝试开展了部分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教龄在5~10年的理科教师只选择了少部分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而教龄在10年以上的文科教师基本没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理科教师还是文科教师,都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理想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情况不理想,前景不乐观。

六、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哈萨克族地区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进入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崭新领域,哈萨克族地区要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哈萨克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科学、经济、实用地建设好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各个学校也要自力更生,建立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第二,各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及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第三,各学校要加快教学资源开发,实现该地区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词[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126.

[2]魏先龙,王运武.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5,(2):12-18.

[3]刘向永,郭鹏飞,杨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3):36-42.

[4]张屹,刘晓莉,范福兰,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6):44-50.

[5]王冰洁,陈玲.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