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屋顶;绿化设计;施工;养护
1 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都以每年较大的增长率递增。经济的增长给人们带来了更优质的生活,但也引发了资源方面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大城市的建设发展,大量的绿化已经被高楼大厦都占据,虽然有城市经绿化率30%的指标,但人们还是觉得绿化不够,尤其是,近年来,居住小区的建筑向高空发展,城市混凝土森林更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热岛效应”更加突出,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向屋顶要绿化的时候了。
2 城市屋顶绿化的设计施工
2.1 设计原则
首先,屋顶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选取当地容易成活和养护的绿色植物,这样可以降低近期和远期费用;其次,要适当留出人的活动空间,高楼林立之中,给城市人群一个休闲和接近自然的新选择;第三,屋顶绿化要考虑景观效应,尽量选取长绿植物,不能因为季节更替影响建筑形象;第四,屋顶绿化设计要与建筑构造与结构相结合,减少额外支出。
2.2 屋顶绿化蓄排水层的设计
屋顶绿化蓄排水层的功能是调节绿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绿化土壤中的通气,从而提供植物正常生长的环境。当土壤具备良好的含水量以及通气量时,植物的根系就比较健康。蓄排水层可以将部分雨水蓄存起来,而将多余雨水直接通过屋顶的排水设施排走,因此蓄排水层中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材料,比如:泥煤以及陶粒等,主要是为了当气候干旱以及湿度较小时,可以借助于毛细管将水分传递到基质层。
一般情况下,蓄排水层可以采用蓄排水板,节能节资,厚度在30至60 mm为宜,如果完全依靠蓄排水层给绿化层的植物进行供水,则需要将蓄排水层设置的厚点,至少达100mm左右。此外,蓄排水层的水量不可以过多,防止绿化植物的根部过于潮湿,容易出现糜烂现象。
2.3 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
植物是否选择合理直接影响到屋顶绿化的有效性,我们在进行选择绿化植物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特别注意的是当地乡土植物材料更适宜。选择的绿化植物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耐极端气候(耐旱耐晒、耐较大的的昼夜温差等),根系比较浅,能够抗风,生长比较缓慢以及养护费用较低等等。
屋顶绿化的植物一般都是直接暴露在太阳下面的,所以干燥、缺水是屋顶绿化植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对应的养护条件,就必须选择极易耐晒以及耐旱的植物。如果基质层厚度不大,比如小于20cm,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地被类植物,比如:白三叶、羊角芹、天人菊类等等。
2.4 屋顶分格缝及花池的设计
屋顶绿化的分格缝在进行嵌缝前应该进行清理以及规整方面的处理,可以借助于PVC油膏分二次进行灌缝。为了保障灌缝材料的耐久性,施工人员可以在分格缝处贴上200mm以及120mm的PVC卷材,可以采用二胶二柔,具体如图2-1所示:
此外,如果屋顶绿化需要设计花池的,可以将花池砌筑600m左右的高度,而花池的侧面应该留有60 60 mm孔洞,并在洞边旋转一些砂砾石,可以有效防止泥浆的流失。接着,放置150mm的厚珍珠岩,并铺玻璃纤维布,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个玻璃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不能小于100mm。最后一步就是进行钢筋混屋面楼盖的现浇,当满足强度时就可以进行基质的栽培。严格控制荷载值就可以进行花草的栽植了。
3 城市屋顶绿化的养护分析
城市建筑屋顶的绿化建成以后,日常的养护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地面,屋顶的更新以及换栽相对困难,而且屋顶场地不大,处于强风、缺水以及少肥的状态,所以在养护方面更需要精心。
首先,养护人员要做注意屋顶绿化植物生长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生长不良的植物应该进行及时的处理,比如:适量的浇水以及施肥;经常性的修剪;清理落叶;改善排水;更换枯萎花草等。可见,屋顶绿化的特殊性注定了需要定期性的检修以及相关灯具的保养,否则屋顶绿化的持续性就较难经受考验。
其次,如果屋顶绿化采用的是拓展型的,那么种植时应该考虑到空间的预留问题。比如:景天科植物,由于其抗旱强,不需要养护人员经常浇水,否则反而会造成倒伏现象。相对于地面,屋顶风大,水分蒸发也快,尤其当夏天时候就应该注意补水,并注意杂草清除,否则容易造成“入侵”,将景观植物挤掉。
另外,根据屋顶绿化的类型,作为休息、游览场所,管理工作要求有园林绿化种植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来承担,主要的植物管理工作有施肥、灌溉及排水、除草、整形修剪、补充人造种植土、防寒、防风、设备检测、环境清洁等,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屋顶绿化的良好状况。
4 总结
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绿色植物的生长范围也在不断地普及。总之,屋顶绿化,从设计施工养护各方面都要加以关注,设计不好,不能持久;施工不好,麻烦不断;养护不好,终将衰败,当然,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也很重要,可以象控制绿化率那样给建筑的准建条款里增加屋顶绿化的规定。这样,城市的面貌将会大为改观,城市发展也会更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唐斌,韩冬青.城市建筑复合绿化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篇2
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在新一届政府经济治国韬略中居核心地位,但如何避免新型城镇化再次走上过去“半城市化”、“伪城市化”或“土地城市化”的老路,是社会各界对于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最大担忧。一方面,各地主政者依旧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又一轮扩大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的良机,而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民生和社会已经到了“伤不起”的境地。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城镇化的战略重要性,也要以智慧的顶层设计来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地位
在我国,智慧的顶层设计就是承认制度惯性和利益格局,寻找既能为这种惯性和格局所容忍,为新动力成长提供大环境,又能逐步消解这种惯性和格局对于新动力的阻滞,从而在此消彼长中获得新体制对于旧体制的代替。
新一届管理层之所以选择新型城镇化作为顶层设计的破题之作,也主要基于以上考虑。首先,新型城镇化能够保证一定的投资增速,这是对制度惯性和既有利益格局的承认。因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到了“倒逼”的地步,经济增速中长期内“台阶式”下降是必然的。由于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出口带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国内消费短期内很难“扛大梁”,新型城镇化仍将着墨于有空间、有效率的基建投资,此举对于确保未来经济不会硬着陆非常重要。此外,新型城镇化旨在将农民纳入户籍管理,这将在短期内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对于地方税收、经济增长的贡献却需要在长期内逐渐显现,而推进城镇化的主动权在地方。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框架内,地方政府缺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改革”的激励。因此,能否获得地方支持是新型城镇化是否会再走“伪城镇化”老路的关键。无论怎么强调“人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终究会带来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对于高度依赖房地产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要。
同时,在目前狭窄的腾挪空间内,新型城镇化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唯一可取。首先,新型城镇化能够再次释放人口红利。我国劳动人口总量供给尽管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但由于体制性的制约(户籍改革、收入分配和土地制度),人口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一方面体现为进城农民工没有市民化对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现为农业产业化不足对于剩余劳动力释放的影响。其次,新型城镇化推进将意味着集体土地的市场化和资本化,这是破解土地资本要素供给瓶颈的关键,而这也将刺激人力资本要素供给、资金要素供给的增长。因为,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也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这需要在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有充足的投入,而要素供给增加将延缓资本边际报酬递减,提高生产效率。最后,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如果实现了人口红利的释放,城市的集聚效应将大大增强,产业分工将更加细化,第三产业发展和消费增长将水到渠成,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应的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推进需要智慧的顶层设计
目前,在确保经济软着陆、化解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等诸多重历史任务面前,新型城镇化似乎成了唯一的抓手。因此,2012年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学术界和业界最为热议的话题,而在今年“两会”上,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议题和提案更是在数量上超越了房地产。这一方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期待而竞相谏言献策,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城市化弊端带来的切肤之痛,社会各界迫切希望借新型城镇化之势打开深化改革的命门。新一届管理层也寄希望于新型城镇化来迎合民愿,实现执政理念和改革型政府的破题,故新型城镇化可能很快就从顶层设计进入规划实施层面。
但是,新型城镇化在规划实施层面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应注意规避“穿新鞋走老路”的顽疾,即地方政府借城市户口来圈地、发展房地产和上投资项目。从近期“新国五条”在各地的落实情况看,地方政府抵制调控的“坚韧”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背后潜藏的依旧是对土地财政、项目投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贪恋。由于“任期制+速度型考核”的体制没有改观,新型城镇化重在地方落实,而越到底层,中央和地方的信息不对称就越严重,很难避免过去城镇化的老路不再重走,而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民生和社会已经到了“伤不起”的境地。新型城镇化涉及到土地和户籍制度、央地关系、财税制度等体制性改革,本质上是改革问题而非增长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短期之功,规划实施的效率亟待智慧的顶层设计来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一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户籍还是土地。传统城镇化路径下农民工无法通过户籍实现市民化和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这是造成“伪城镇化”的根源,很多人认为首要的是跨越户籍障碍。近年来,国家在放松户籍限制上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如2012年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但是,户籍制度改革解决的只是社保和就业问题。只有集体土地平等地进入土地市场,农民工才能享受到市场化带来的溢价收益,才能破解社保和就业的成本难题。土地制度改革先行有更深的含义,集体土地能否市场化是农民是否意愿参与城镇化(选择市民化还是留在农村实现规模经营)的标志,也是决定城镇化实施效率的标志,因为农民知道何种选择对自己有利(携带土地市场化收益进城还是留在农村)。进一步,集体土地如果能市场化,将打破土地国有化征收条件下地方政府滥用廉价要素的负面激励,破解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
二是新型城镇化尊重国际规律还是迎合中国特色。有一种倾向是,出于对传统城市化弊端的痛恨,全面否定了传统城市化的路径,看到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美好结果,要求尊重国际城市化规律,即尊重人口的自由迁徙权,认识到城镇化是工业化、产业升级的结果而非工具。正视中国城镇化的特色一方面是要肯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路径是以比较优势(要素低廉)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和土地廉价征用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要面对等级化城(市)镇管理体制下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地方资金来源和公共服务供给对土地的深度依赖,这一现状短期改观而长期风险突出。二者结合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制度惯性,将国际城市化规律对于城市化效率的决定始终契入到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的每一步,将改革能在地方推进和回避制度惯性结合起来。例如,可以推广河南“人地流动挂钩”的模式,其既尊重了人口自由迁徙的规律,又承认了土地依赖的现状;再如,首先解决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的非户籍农民工家庭市民化问题,其也尊重市场规律,而且在财力上和阻力上难度也较小。
三是新型城镇化推崇城市群模式还是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管理层希望的城镇化模式是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而学术界则认为城市群模式更合意。前者不仅基于解决我国大城市的病态(高房价、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压力等),更希望规避资源向少数大城市集中带来经营城市、资产投资倾向、收入差距和产业空心化问题;而后者则基于顺应产业和资源集聚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模式的主基调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镇),但事实上大城市发展要远远好于中小城市,深层原因在于市场规律的指引,即资源和产业主要在大城市集聚对于人口的吸引。产业和资源集聚、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以及大城市产业升级转移的现状锁定了未来城镇化的路径。未来大城市依旧具有较强的资源吸纳能力,对人口流入的吸引能力最强。同时,交通设施将大城市和周边市镇连接起来,使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传统产业转移辐射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城乡交错地带以及围绕交通沿线布局的工业小城市(镇)。这种模式有别于目前周边小城市(镇)发展严重滞后的城市群模式,也并非是大中小城市空间上基本平均的布局,而是目前城市化模式的布局纠偏。管理层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合体,这是远期目标。
四是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如何尊重地方首创。新型城镇化涉及到综合性、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而改革的主动权又在地方。由于在城镇化推进的成本支出和效用上,中央和地方存在冲突,例如城镇化成本支持、公共设施建设压力、城市户籍人口抵制等。同时,各地的集聚能力、财政实力、基础设施现状、吸纳能力各不相同,激励地方的首创精神也很重要。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是理顺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找到体制和利益链条中最薄弱环节作为改革的切入点,设置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考核机制,在化解土地依赖、成本支出、公共设施供应压力的同时,激励地方政府有动力落实中央城镇化战略思路,如在支出分担、融资出路、财政分权上的让利等,能够实现双赢;而地方首创需要解决的是赋予地方试点的主导权,探索城镇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积极因素,评估地方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效率和成功经验的推广等。
四、提高新型城镇化推进效率的关键在于土地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能否推进的关键点在于集体土地市场化改革。因为,在现行的官员考核体制和中央与地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强行让地方赋予农民工户籍不仅受到地方抵制,而且会再次演化为变相“圈地”,而中央补贴或买单市民化成本很可能会变相进入地方政府的口袋。集体土地市场化则巧妙地提供了打破僵局、获得共赢的天然时机。一则,集体土地能否市场化是新型城镇化走“主动道路”还是“被动道路”(或内生道路和外生道路)的标志。允许集体土地自由进入市场,则意味着农民可以选择携带土地市场化收益进入城市工作,也可以选择留在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这也是决定城镇化实施效率的标志,因为农民知道何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而国际城镇化历史证明,基于农民自利选择的城镇化是衡量城镇化效率的唯一标志。二则,集体土地能否市场化是解决城镇化成本的唯一出路。因为集体土地市场化将产生巨大的溢价收益,只有这笔巨大的收益才能等价交换城镇化新生的公共服务供给。前面指出,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地方政府为外来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在激励,特别是诸如住房保障、教育等。三则,集体土地市场化是当前实现经济软着陆和倒逼经济转型的唯一可选渠道。从目前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模式来看,在建、续建和计划建设的项目(市政设施、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已经内含了未来土地出让的规模、价格和银行贷款,这意味着地方不会容忍房价下跌。目前,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经济硬着陆和经济转型渐行渐远的最大隐患(外资看空中国的理由就在此)。近年来,通过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加强住房保障,并没有实现弱化对房地产的依赖和房地产泡沫软着陆,反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杠杆利用和高房价的依赖。集体土地入市则一方面可以实现地价、房价和房地产泡沫软着陆,倒逼地方政府降低对房地产的杠杆利用和依赖,为经济软着陆和经济转型创造大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地要素供给,消化现存的靠土地出让或支持的项目工程,缓解房地产去泡沫过程中地方政府的阻碍和经济硬着陆担忧。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型本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总趋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其它科学技术的全面结合,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正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在教育领域如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议题。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程;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中提出来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 [1];2012年3月13日,我国教育部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工作要点文件也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教育的时代强音。
二、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职业院校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高专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核心模块的课程,它主要培养从事聚合物材料改性、成型加工生产、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十分紧缺,虽然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每年都有大量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许多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却达不到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有必要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整合,一方面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内整合”和“课外整合”进行学科教学整合,使学科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新的课程体系中,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科书、创建游戏式的教学方式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得到整体优化;进而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为塑料模具相关的企业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
三、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改革旧的教学结构的、建立新型的、符合信息时代特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结构,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为:
1、教师方面:培养教师的整合理念,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要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从学校到企业适应期做准备。
四、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
1、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价值观念
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还只停留在是单纯地将信息机械应用于教学上,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通过学习让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选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通过学习达到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所设置的教学项目:第一,能够涵盖所需的知识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服务于企业;第二,要充分考虑各类信息技术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使所选内容具备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第三,要突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基于此,在研究中必须认真研究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高职学生的现状,研究企业目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内容。
3、创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从原有的45分钟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创建“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创建利用各类网络资源的“网站开发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等等。
4、建立多元考核机制评价学生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一卷定高低,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只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所以必须建立一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5、编制一批信息化教材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目前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生就可通过手机、iPad、电脑等随时随地的上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建立网络教科书平台,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结论
信息技术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整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反思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评价 维护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s of city planning combining the current planning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the cases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index system of city planning for the controlling detailed design stage and analyzes evalu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ity planning works. Keyword: city design, city planning, evaluation,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2/03-0128-03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⒈城市设计的定义综述
城市设计有多种定义,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可以用“北京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的结论作为定义的结语:“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
⒉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包括技术)是不断发展的。20世纪以来,如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城市设计的发展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以功能和技术为主要特征;二战后,逐步以“人文”、“人本”为主要特征。现代城市设计的主流是,理论(理念)更趋于符合“人性”的境界,技术和手段也更趋于先进和科学。
至今,在国内外人们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尚无统一认识。但在研究了国内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城市设计的有关论述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体制,可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城市空间形体环境规划。它是以“人本”观念为核心,以功能和美学为原则,为城市社会(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形体环境和良好的空间秩序。
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城市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城市功能和土地利用,在研究过程中需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但从其过程和结果来看,主要是二维空间的工作;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形体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工作,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建筑设计是建筑单体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建筑设计中应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建筑单体设计,用于塑造良好的整体建筑环境。
⒋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设计的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的内涵也处于拓展之中,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⑴城市设计的对象,从单纯的研究物质空间,发展到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社会文化。
⑵城市设计的目标已经从较为单纯的美学、空间形体环境,发展为改善、提高城市综合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内容还涉及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历史传统风貌、城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等。
⑶城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存在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城市设计更需具备“时空”概念,以及连续设计和不断修正的概念。
⑷城市设计已逐渐分离成“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内容。理论形态解决的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应用形态更注重微观层次的具体问题和现象。
⑸城市设计越来越重视其政策的引导作用,强调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指导规范城市设计健康发展。
5.城市设计的要素
林奇通过对城市以众意向的调查,归纳了城市设计的五项要素,即边缘(Edge)、街道(Street)、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抓住这五项要素的设计,就能创造好的城市印象。
城市规划各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
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总体布局。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系统的布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城市轮廓线的布局等,使整个城市的空间形体,形成一个完整有序、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全市性空间形体布局。
2.分区规划阶段
分区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研究分区内部的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布局,如分区内的道路广场、绿地与建筑组群之间的整体布局――即地区形体形象布局。
3.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深化完善特定地段的控制性空间定位的详细规划,使其内容达到修建的深度。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
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特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决定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另一方面,城市设计研究的深度直接影响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服务的对象是规划管理,据此城市设计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表现应抽象,如:规划标准、控制数据、控制要点等,避免实施中靠管理人员自己去“领悟”和“解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其城市设计更注重其特有的“连续性”特点。从“承上”角度,城市设计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并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对特定地段要从整体环境入手进行详尽的城市设计运作。从“启下”角度,城市设计既要匠心独运,为后续设计留有伏笔;又要避免规定过死,应为后续设计工作留有较大的创作余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深度与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对设计部门工作的评价,将直接关系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服务对象――规划管理的效果。
2.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重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必须充分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文化环境的存在,是决定城市设计特色的灵魂。城市有特色的街、巷、古树、广场和历史建筑,规划中都要从景观方面加以保护。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城市设计要尊重地方风貌和人文环境,并将其融合在现代设计语言里,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有价值需要保护的建筑,周围新建筑的体量、尺度,甚至设计细部,都需与其呼应,其中建筑高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角度研究,城市设计的研究成果应通过抽象、概括转译成控制指标体系。这一研究的内容属于“控制”性而非“引导”性。应在前期和后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确定相关的定量数据。
1.控制性指标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的内容:包括有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交通出入口的数量等已经确定的量化指标。
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内容:个体的体形、色彩、尺度、风格等及与规划布局有关的建筑红线退让要求等。
与历史文化相关要求:指对反映历史的要素的保护要求,如对个体的保护范围、方式、周围个体的退让、呼应、协调等要求。
2.引导性指标
与规划布局有关的引导和建议:建筑高度、建筑体量、道路、广场和绿地系统
与历史文化保护有关的要求:文物的保存与利用
其他相关要求:如无障碍设计等。
城市设计的评价与维护
⒈城市设计的评价
从国内规划管理的现状看,确定城市设计的评价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规程上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研究深度、内容、成果表达方式。
设计过程中对要素的分析把握是否全面,到位,要素是否通过设计得到强化。
指标体系是否合理。
评价过程应争取可能条件下最大范围的公众参与。
⒉城市设计的维护
在为数不少的实例中,起初城市设计搞得较好,但使用几年后,环境就大为逊色,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维护和监督程序。
城市设计的维护程序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动态性、过程性和整体性。在过去设计一般只关心新的创造,但实际上,不少维护措施来自于公众的合作,其中不少维护措施就是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一系列铺地、花坛、凳椅、栏杆、小品等,这不仅是空间景观艺术的要求,而且是维护环境的要求。
日本横滨伊势佐木商业步行街在街道城市设计完成后,进一步于1982年拟定了该步行街环境维护管理的协定条款。其内容包括:街区内建筑物新建、增建、改建形式的规范和申请程序,广告招牌的设置规定,停车空间处理等,并成立了专门的“街区设计委员会”来执掌此项工作,凡区内各项建设行为均必须首先与该委员会协商讨论,取得同意后方可向市政府申请建筑确认。这样使该步行街的环境品质得到了持续的保障。
这一点对我国的城市设计的后续管理和维护程序的建立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篇5
1.研究背景
1.1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出现与蔓延,在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位及注重地段的历史传承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共识,逐渐取代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质形态设计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在这样的驱使下,如何提高城市中的市民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品质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已经不是过去个体意义上的城市概念了,而是整个世界格局中的一个“节点”,城市的区域化导致了如何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成为每个城市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城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过去的“空间”经营发展到“土地”经营,最后走到了现在的“城市”经营阶段。如何让城市在满足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及对公共环境视觉上的美学需求的同时,最高效的管理城市开发、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成为每个城市必须研究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城市设计的关键是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其中的重点是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现代城市设计的任务是平衡和综合各个组成城市的要素的关系;核心是关注要素之间的渗透与结合。现代城市这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种城市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存在的意义,不会像雕塑作品可由艺术家畅想创作,城市设计的创作主要建立在要素的关系组合上,城市的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来源于要素的组合。因此研究城市设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创作机制。
可以说城市设计是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和空间关联,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
1.3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文以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研究城市设计要素的运用。在这里首先对城市设计及城市设计要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文中城市设计的概念所指的是的广义的城市概念,这个意义层面的城市设计的任务不仅仅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还包括了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的繁荣等。
1.3.1城市设计概念与城市设计要素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
城市设计虽然说它是伴随着城市的诞生就存在,并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也在同时丰富和完善的,但是城市设计的概念却是在50-6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而出现的。城市设计的含义与外延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丰满,所以至今对于城市设计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但是经过翻阅资料,还是可以从现有的一些概念中发现一些得到大家认同的观点,
从关于城市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可以看出城市设计在诸多的概念论断中反复被提出的有一个关键词“要素”或者“物体”(这里的物体的概念可以被抽象为要素),城市设计和城市设计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在明确了本文所讨论的城市设计概念后,将进入对城市设计要素概念的诠释,首先需要对比一下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1.3.2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的关系
两者的内涵及范围不同。城市设计要素是城市要素的一个子系统,城市要素的范围包括了组成城市的物质性的要素和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些内容,每个城市的城市要素也不尽相同。
两个概念的目标不尽相同。城市要素包括了一些功能要素及实施要素,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转与发展。而城市设计要素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空间的合理、城市形象的美化、城市特色的延续。
1.3.3城市设计要素的内容与重点
在城市设计出现的初期,美学品质是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到了60年代以后,效率、经济、美学、环境、历史的并重成为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城市设计要素是针对城市的保护、增长、变化及视觉品质所作出的物质层面发展的指引。城市设计要素相对于城市的其他物质要素来说比较难以进行量化,但是,城市设计要素却并不比其他城市要素的重要性低,在对城市可以感知的形象上,城市设计要素甚至超过了其他的城市要素。
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特色的保护、复原及对城市现存设施的再利用。同时,城市设计要素还关注如何将新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统一协调发展,也重视新的社区开发与现有的社区如何在一个系统框架内进行统一,如何将新的开发对城市现有社区的物质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可以说,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开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协调、城市社会与物质层面的协调等多个关系,是一个综合与平衡城市要素之间关系的概念。
1.4研究目的
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所有客体,都是处于相互重叠的复合状态,城市也一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既有确定的有序的一面,也有随机和无序的另一面,既有可度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无法度量的因素,系统中的各要素是互相渗透、混合重叠的。为了达到对城市设计的控制与管理,迫切需要将对于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进行整合、归类,并且进行政策的制定以保证城市设计要素的合理有效实施。
(1)改善国内现在各城市中各个要素混乱的状况,形成整体的有序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2)形成国内对城市设计的评判标准。
(3)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合理明晰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公平与提高城市的效率。
2.新时期对城市设计要素的思考
2.1人是城市设计要素的核心
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最根本出发点以人为中心。在这里引用一些观点:
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中业指出,“都市设计的关键是“公众”,也就是人。他还将都市设计内容分为了三种形态,分别代表开发、保育、社区等三种不同取向,并且他指出都市设计的目标是使三者达到平衡。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对城市设计基本特征为:城市设计项目只有当其被城市生活者(包括居民、就业者、游客等)利用才有意义。
2.2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城市设计是通过形态环境的综合设计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但它更渗入到社会和经济的诸多方面。实际上,在大量的城市设计活动背后,往往都依附着一定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设计要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尤其是平衡公共投资和自认开发商的利益。
所以,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且由于城市设计所关注的是公众的利益,所以城市设计要素中的经济发展所指的不是单一的利益团体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而是整个社会意义上与公平意义上的经济要素概念。
2.3强调城市各个要素之间的融合与交汇,强调城市设计的综合性
近年来城市设计更强调城市设计要素综合性、交融性、不同功能的建筑相互交融混合,城市绿地、城市交通和建筑交融混合,城市空间的立体混合。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描述:城市设计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对城市进行部分的设计,所以对其他部分的关联性决定着设计的有效性。城市设计不能够自身实现完整性,而是以融入整体结构为前提的,这是城市设计有很强的社会性的例证。城市设计本身与城市其他部分及城市整体之间的相关性。
3、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
金钟街地区此次设计范围占地19.6平方公里,囊括南淀风景区等研究范围33.1平方公里。要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实施严格划一的设计控制标准,既难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该城市设计的意图不是规定或控制设计的各个方面,而是希望能帮助规划管理者明确、理解和控制影响新城形态效果的主要元素。
在该城市设计中,将城市设计要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总体架构、景观风格和建筑风格,每一类再详细展开导则控制设计。
3.1总体架构
3.1.1空间架构
在这一部分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绿线控制、特色建筑、高层建筑、特色街等七个小方面,在这里我们以土地利用为例。土地利用的目标为:
(1)创造新区、社区、邻里各级中心,聚集活动,营造场所感。
(2)提供多样的土地使用类别,营造完整生活社区,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
(3)开放空间系统结合规划河道、公园等资源,实现环境与发展共赢。
原则为:
(1)塑造一个融居住、商业、娱乐、酒店、办公、零售等用途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2)为不同区域的居住社区提供各自的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学校、商业等组成社区级服务中心,而会所、零售、餐饮等构成的综合用途地块提供邻里服务中心的功能。
(3)开放空间在用地中占有较高比例。
3.1.2交通系统
在交通系统这一部分中,包括了车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步行系统、公交系统和停车系统五个部分,这里以车行系统为例,探讨了它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1)建立明晰的道路等级,满足功能需求。
(2)将穿越通与本地交通分离。
原则:
(1)金钟街地区的道路可分为外部联系道路和区内道路,而区内道路又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2)为塑造人性的亲密尺度的街道空间,在满通量的前提下,控制道路的红线宽度,不使路幅过宽。
(3)在特别的道路上设减速装置或减速设计,提高步行的安全性。
(4)公共停车场的设置与人们的活动聚集点(商业中心、公园、交通换乘点)相结合,并考虑与主要进出干道的关系,提供到达与疏散的便捷。
3.1.3开放空间系统
开放空间系统则包括水体和绿地两部分,以水体为例。
目标:(1)塑造金钟街地区景观多元化的城市形象。
(2)提供舒适宜人的滨水空间。
原则:(1)整合补充的河道网络。
(2)鼓励开发商建设邻里层级的水体系统。
3.2景观风格
这部分包含了最大量的城市设计要素,大致分为绿地景观、街道景观、河道景观、照明规划和景观元素五个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以河道景观为例。
3.2.1河道景观
首先对河道的软硬质提出控制要求。
(1)软质岸线
该地区河道均经过人工护砌,且位于中心城区,从集约用地和城市防洪要求考虑,避免采用较长的纯植物护坡,因此在新修景观水体时采用与生态环保要求相符合的混合型堤岸为主,分为A、B两类。所有软质岸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强化基地保水与渗透功能,并采用生态过滤排水系统,将污水收集并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2)硬质岸线
连贯的低标高硬质岸线是现代本土风格水岸的一个最重要元素,来体现镇区独有的文化个性。结合不同的用地性质和空间尺度,创造不同的活动场所。硬质岸线主要包括直立岸线C和台阶岸线D。所有硬质岸线设计的中必需注重保护水系质量,遵循环境导则中对维护河流水系水质的要求。岸界雨水必须收集入城市污水系统,严禁直接排入水系,防止造成水质污染。
3.3建筑风格
首先根据功能进行建筑风格分区。
然后以服务区为例,提出详细的设计引导
建筑风格:现代简洁风格
建筑特色:明快、简洁、实用
设计策略:
高层建筑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元素,建筑设计应统一将设备用房和附属设施纳入建筑整体造型之中。单体建筑不应出现过大过宽的形体,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应严格控制,突出体现个性特征,塑造简洁的建筑形体。
高层建筑的形象风格应与所在区域的地域特征相统一,体型、尺度、材料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应采用安全、耐久的节能材料,如石材、铝板、真石漆等。单体建筑使用的材料种类不宜过多。
金钟街服务区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原创性特征,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创造高效的现代化形象、彰显富有活力的大都市气息。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文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的出现,标致着人类走向成熟与文明。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生活,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崛起,城市文明也随之开始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使得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进入新时代,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城市的象征,城市不在是满足于原来的功能,而是成为具有了很强地域特色的标志,因而出现了城市设计理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设计方案,文化特色等等综合性的工作。总体而言,城市设计就是城市精神与文化之魂的塑造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定义看法都各不相同。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城市设计更加具体化与图形化;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社会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带来城市良性发展的物质环境。
城市设计的范围或规模,可大可小,从整个城市三度空间架构的制定,到地区内外部空间的安排,甚或一条街道弄巷的改善,一栋历史建筑物或地区的保留、维护,以及一个纪念碑、一棵树的设计安排,都可包含在城市设计的范围内。它不但处理建筑物个体与个体间,同时也处理个体与群体间相互的关系。在城市整体发展过程中,城市设计是扮演着联系城市计划与建筑设计,协调整体的重要角色。
二、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主体对象,把城市物质环境形态和人们在其中的行为、感受作为中心,一方面考虑人们的生活、生产、交往、出行等各类日常活动的要求,另一方面考虑符合人们对环境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要求。如尺度、比例、序列、层次、变化、对比、场所感等审美要求,可居住性、私蔽性、易识别性、活泼性或肃穆性等环境气氛。
城市设计范围可大可小,大到一个区域、整个城市,小到一排灯具、一个标志物。总的来说,不管是各种规模的环境形态的改变还是土地的开发利用等,都需要进行城市设计。城市设计重点是对城市和社会的综合环境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任务根据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系统设计,如公路网、照明系统、标志物等;二是工程设计,如住宅、公园、商业中心等;三是区域设计,如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政策,改建旧城区,建设新城区等。
三、城市设计的目标
城市设计主要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生活环境。城市设计是对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物质要素,进行综合设计,实现城市各种设施功能相互协调,空间形式完美统一,综合效益最优化。
城市设计的具体做法:一种是在统一设计纲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专业设计,然后综合起来考虑;另一种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多专业的总体设计。这样就必须要求从事城市各类工程设计的人员,自觉按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意图分别进行各自的工程设计。
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应当,不仅要学习借鉴传统的以及现代的优秀实例,更应该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予以解决。城市的物质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物质交流的平台。因此,城市设计者必须熟悉和研究城市生活,对理想的社会城市有所探索和追求。城市设计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群众性活动的公园、广场与古代私宅园林的设计方法迥然不同;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设计与马车时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城市设计者在设计的同时要不断创新以紧跟时代的步伐。
四、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塑造
城市是一个国家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一个国家能否从中取得优势,关键要看这个国家大城市的争实实力。纵观当今世界,竞争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更体现在文化精神的竞争。国际上有名的大都市,如巴黎、纽约、伦敦等,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又不断地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从而能够引领时代新潮流。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它能够激发人们对城市形态和特征的各种思想感情活动,是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它涵盖了物质、精神、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因此,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生产、公共设施建设后迎来的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城市的特色文化重点在于建设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而建筑设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城市设计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它对整个城市的形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结构往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文化的塑造是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城市设计需要为城市特色提供完整的方案和指导性方向,需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宏观层面要素
城市是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题性。城市的文化主题性是指能够反映城市精神、城市特质的文化特征,是伴随城市始终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主体风格和气质,是一个城市的特质所在。作为人类物质和文化的聚集地,城市在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进程,并通过城市中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和非物质的意识形态载体把文化世代传承下来形成城市文化。
2、微观层面要素
文化功能促进了一个城市其他功能的发展,协调了功能城市各个功能区,使功能城市向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协调发展。文化城市往往是通过文化的精神动力、产业功能、环境功能、融合功能、聚积功能和辐射功能来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内部的文化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形象。同时赋予城市以气质,是城市的内涵与灵魂,体现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城市间的趋同性日益显著,城市的特色也随之消失。城市设计随之也就成为摆在建筑界的一个新课题。做为当代的规划师,有责任,同时更有义务,用自己的智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找出一方良药,让城市在我们这一代健康地成长起来,为城市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城市设计从较为单纯的追求美学、空间形体环境,逐渐向改善、提高城市综合生活环境质量发展。因此城市设计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历史风貌的传统、城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也从单纯的物质空间,逐渐发展到包括人的行为、心理及社会文化方面。由此可见,城市设计理论正在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刘宛.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一—六),国外城市规划
张锦秋.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刘玉民、白晨曦.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规划管理相关问题探讨,建筑创作
篇7
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设计 重点区域 重点项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其中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近期建设规划地位的提升和编制要求的提高。而其中涉及的城市设计内容虽然并不在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当中,但笔者认为其对城市近期的空间引导和招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作为新的城市设计分项加以研究。
1.近期建设规划法定地位的提升
原建设部针对总体规划重远期,轻近期的弊端于02、05年相继《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大大的提升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虽然在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中并没有包括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提到了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等内容。如果近期建设规划中能加入城市设计的内容,将大大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空间引导性,更有利于近期建设规划的管理与实施。(如图)。
2.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目标
城市设计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理想和具体两大类。理想目标是指“值得追求的,但在今天的条件下一时还达不到的状况”而具体目标则指“可能的,今天可以达到的状况”。针对近期建设规划,项目库中的项目很多是已经立项和开始建设的,这就使得城市设计中的项目有现实性和确定性,城市设计的目标更偏向具体,对于未来的变化有比较确定的方向,但也并不排除理想目标,是具体目标引导下的理想和具体目标的结合。
3.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特点
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目标偏向于具体目标,它的编制又不同于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那些从概念性的、总体布局上的设计城市,也不同滨水区、步行街区那样的特定地点、街区的城市设计。笔者认为它是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带有很强针对性、引导性、宣传性的城市设计。
4.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设计重点
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的设计重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近五年项目比较集中的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二是重点项目、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再参考城市设计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进行分类,在实践中,我们把区域,归为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第一类,是设计重点,而把其它的归在第二类陈述(如图)。
4.1重点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区域之所以在近期建设规划的城市设计中显得那么重要,是因为它是今后五年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地区,是展现城市面貌和形态的最重要基地。可以将重点区域分为新区和旧城区两大类。
4.1.1新区
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可以是新城区,也可以是新工业区,既可以是滨水地区,也可以是新形成的CBD等地区。新区一般现状土地平整,土地存量比较充足,在近期建设规划的项目库中许多项目都会在新区建设。在城市设计中应该向人们展示新区五年之后的新面貌。如项目库中的项目已经有了建筑设计,可以直接把效果图做成模型建入地块的城市设计意向当中,如果项目没有做建筑设计,可以针对项目的功能和大小,做示意性的设计,并建入地块的城市设计意向中。一般的项目包括项目附近的环境设计,所以做新区城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要把项目之间的环境,如道路、绿地、广场等设计出来,使其成为体系,务求展示出新区的整体空间形象。
4.1.2旧城区
重点区域的另一个重点城市设计地区是旧城区。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第三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对旧城,特别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很重视的,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旧区,而城市设计刚好可以向人们展示旧城区改造后的活力和空间。笔者在完成“东莞石碣镇近期建设规划”和“仁化县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都对相应的旧城区进行了城市设计。石碣镇旧城区城市设计主要针对旧城区现有的问题和已有的计划项目进行筛选,并列出了14个重点项目(如图),并将旧城区划分为行政文化区、商业购物区和商务休闲区。
4.2重点项目
如果说重点区域是向市民、发展商展示城市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形象的地方,是面上的概括,那么重点项目就是向市民和发展商展示城市形象的点和线,共同构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中的点、线、面关系。
4.2.1道路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主导元素,更是体现城市意向的主要元素。笔者在完成石碣镇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中,对主要的道路进行了城市设计。改造升级道路,完善道路网络,是石碣近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其它近期重点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石碣镇近期道路网的建设要以系统性为核心,以提升城市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为目标,以分流穿越中心区的过境交通为手段,共同构成石碣镇近期的主要道路骨架。 道路的升级要按照城市的要求高标准进行建设,改造道路的断面、路面、行道树、道路设施等各个方面,既充分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也要提升道路两旁景观环境和建筑的品质,进一步带动道路周边地块的环境整治。
4.2.2边界
边界是线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它能把一些普通的区域联系起来。近期建设规划的城市设计中如果合理地设计好边界,城市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在设计石碣镇的滨河界面中,笔者将滨江岸线堤外部分规划以绿化景观建设为主,通过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岸线建设,建成滨江公园,并利用绿化道路和步行系统与城镇内部保持紧密联系。堤内地块成片开发高品质的、配套完善的滨江社区,让居民享受到真正的滨江生活,促进城市与滨水地区的协调发展。
为了体现石碣镇沿江景观特色,把整个滨江带分段进行规划设计,依据每段的文化资源和现状条件共划分为5段(如图),每段都各具特色,分别为“大众文化”“景观观赏”“公众游乐”“滨水社区”“高雅休闲”,务求把沿江特色展示出来。
4.2.3节点
节点是城市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点,节点可以是道路的相交点,也可以是重要的广场和建筑群等。在设计中,笔者选取了石碣镇11个具体项目作为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对石碣镇城市功能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石碣镇地处东莞北大门,是莞城北部重要的门户地区,其门户节点的形象,不仅体现着石碣本身的城市风格,也代表着东莞的城市形象。近期石碣门户节点的建设以改造火车站广场和石碣大桥桥头为重点,通过立面改造和建设标志性建筑的方式,塑造鲜明的门户形象。
石碣镇站前广场,长期以来环境卫生差、人车混杂、治安混乱,人们迫切希望将火车站一带改造为秩序优良、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现代化交通集散广场,成为东莞名符其实的“北站”。站前广场改造既是近期石碣镇门户节点建设的重点,又是石碣镇“窗口建设”的需要。城市设计中规划扩建站前广场,以利于交通集散和换乘,并塑造景观形象,形成空间开阔的门户标志。
4.2.4标志物
标志物是另一类点状参照物,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标志物通常成为一个区域内的参照物,代表一个不变的方向。在完成“仁化县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中,在县城的南部有一清朝时期的古塔,是城市中主要的标志物。设计中,笔者结合保护和开发的原则,在古塔外设计了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是绝对保护区,只保护不开发;第二圈层为体育公园,既有效的保护了古塔的环境,也给了居民体育健身的场所;第三圈层是商场酒店区,远离古塔,在高度、形式、色调上又和古塔形成协调统一,为居民提供了娱乐购物的场所,对具体项目的实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的作用
近期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的作用既和传统意义的城市设计有相同的作用,也有其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其引导和招商的作用最为重要。
5.1引导作用
在项目库中的项目对城市的景观、空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或许正是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所要解决首要的问题。总的来说,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展现城市未来的景观、空间效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用地、空间、色彩、体量、高度、形体上的依据。
5.2招商作用
这是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与其他城市设计的区别所在,有很强的适用性。由于近期建设规划与“五年规划”的同时性,近期建设规划中的许多项目是立了项的,或者是已经有意向的项目,这就使得城市设计中的许多内容具有确定的功能、用地和形体。使得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城市设计和未来的建成效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在许多其它类型的城市设计实施中都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种项目和空间上的对应性、确定性,使得城市设计具有很大的宣传和招商引资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观;城市设计;乌兰浩特新区罕山西街
关于规划角度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角度的城市设计的争论,在我理解,仅仅是城市设计阶段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尺度的不同而已。根据其不同的阶段、层次、尺度,可将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定义为宏观城市设计,依次类推,控制性详规阶段为中观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阶段为微观城市设计,包括绿地、广场、街廓的微观环境设计都可纳入这一层次。
由于生产力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以及市民生活等广泛领域。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性、综合性、政策性和地方性的工作,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尤为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规划区各类用地的和适用范围,重点是“四定”工作即规划用地的定位、定性、定量以及定服务设施,同时还有道路定线、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
控规中的中观城市设计根据控规的工作内容有其如下的工作原则:
1 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
针对影响城市景观形象的主要因素,确定相应设计理念,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环境设施和道路绿化等要素中提出城市设计导引准则,达到对控规用地范围内总体形象的把握。形成整体、连续、由多种空间组成丰富有序的景观系统,突出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从而将绿化开敞空间、广场开放空间、住区聚落空间和行政办公区区等多种空间形态进行有机组合。
2 城市景观突出空间序列和地段特点
针对控规设计题目,在景观设计中突出街道的空间序列性,以线性空间组织点状景观元素,形成个性元素的有序结构,为城市意象创造完美意蕴。在设计中强调地段将成为城市未来新区行政与生活中心的特点,添加城市新鲜、活跃因素,突出城市新区的活力。
3 培育文化内涵,建构地方特色
在对城区整体概念把握的基础上,以街区景观为主题、结合区域特点、挖掘历史文化背景,设计中体现城市文脉。完善公共空间内的街道设施,合理组织雕塑、铺地、围栏、标牌、绿化、广告等各种造景素材,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品质;设置街区绿地、建构城市文化,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街区新景观。
4 现实的可操作性
对控规范围内的各个地块,从总体形态、空间结构、建筑形态、主要界面、环境设计等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的控制导则,旨在将城市设计意图落实到每一街地块;确保在现实的规划管理操作中有充分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5 完善近期形象,顾及长远利益
设计原则需要强调的重要一点是在设计中要远近结合,保证近期设计不阻碍、损害和限制城市长远利益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发展可持续性。
乌兰浩特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总规中的定性为: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罕山西街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定性为:处于全市主要发展方向上,以多层居住用地为主,集中体现乌兰浩特生态型、园林式的小城市特色的高标准、现在化设施齐全的新城片区,也是全盟的政治、文化中心。设计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如下的设计目标:
5.1 针对罕山西街街区将作为城市未来新区的行政与生活中心,在设计中塑造出以城市型景观为主,自然与人工景观交融、具有自身特色、整体性强的景观形态,引导人们的休憩行为与审美情趣,形成强景观性,强功能性,强公共性的良好城市中心区;
5.2 确定城市设计标准,通过空间结构的重组、建筑形态的控制,景观环境的优化,营造出新世纪、人性化、高品位的城市中心街区景观;
5.3 确定行政、生活、休闲的城市中心功能,创造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系统,形成空间序列明确、景观节奏清晰、环境设施丰富、绿化植物配合的良好外部环境。
在具体的设计中,根据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分区景观的重点控制要素为节点、标志、区域、路径、边沿等五要素。在控详中相应以节点、序列、重点区域以及地标等为核心,强调城市设计的景观控制性,综合控制街区的城市景观。
重点节点的控制
罕山西街的重点景观区段称为节点,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城市形象的增强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是一个区域的象征。这里划分为三类共计4个。其中,人民广场节点为活跃积极的开放空间,发挥着组织空间格局的主导作用,是区域的“核心”,罕山西街和铁西大路、经八路、科尔沁大道三个道路交叉口或地段为重要处理节点。
重点区域的控制
区域是二维平面,是城市内中等以上区域的分区,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的感觉,具有共同的特征。本街区在城市设计中所需强调的重点区域有人民广场、行政办公区、商业副中心、二类居住区以及东部的下沉式公园。
罕山西街控规的城市设计中还具体论述了各主要道路街景的城市设计,同时考虑到乌兰浩特的实际情况,设计中还具体讨论了广告的控制性设计,在这不做具体论述。
参考文献:
[1]《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
[2]《城市设计》[美]E。D培根等著
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认知
1.1定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刘宛,2000)。是以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为主要对象,以对象的宜人性和性质性为目标,以人性化为原则,以系统方法为途径的一种用于相关规划设计及其行政管理领域的思维方式、设计法则以及专项规划设计。
1.2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中,控规是总体规划目标与任务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修规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控规在城市开发区强度和环境容量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控制和指导作用。但是,控规难以确保城市品质问题,即难以把握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方面的系统优化问题,包括基于城市或片区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城市形体、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等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城市设计的价值在于城市整体性或系统优化,控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吸纳城市设计的成果来完善自己。
城市设计比控规更能够系统、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但是在国家法定的规划设计体系中没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难以得到实施,如果将城市设计成果转换为法定的控规成果来进行实施,这应该是积极而有效地。
1.3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方法
从我国现行控规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工作性质来看,两者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性,控规需要拟定城市设计要点。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完善或优化先做的控规。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反馈到控规的方法是对影响城市品质的城市设计的刚性内容纳入控规,对控规成果中必要的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程序上报审批。
2 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笔者作为一名参与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工作的规划管理者,结合该规划对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进行浅析。
城市发展是一个受到多元因素制约的过程,控规局部调整的产生,除了控规编制自身的技术原因之外,还涉及经济、社会、制度、现实发展状况等原因。根据需要,后开展的城市设计要对控规成果进行调整,主要目的是从优化城市品质角度对控规中缺乏系统或整体性的规划内容进得修正和添加。包括建设用地性质调整,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方面的建设用地的性质,主要干路的调整、影响城区整体空间形体特征的建筑控制指标。
2.1调整背景
随着温州的城市发展思路由沿江向滨海的转型,民科基地将成为城市东拓的战略先锋。
2010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民科基地进行重新提升定位,优化城市品质,明确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温州大都市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原《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原控规)中心区地块部分进行梳理,对土地利用开发和空间形态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编制了《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下简称城市设计)。为了落实城市设计的刚性内容,同时衔接民科基地及周边最新的建设动态,进行了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2.2调整范围
控规局部调整区域位于原控规规划范围的中心即民科基地中心区,紧邻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纬十二路出口。规划范围由纬十路、经六路、纬十支路、经五路、纬十二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纬十一路和经五支路围合而成,用地面积232.12公顷。
2.3城市设计的重点
2.3.1定制功能体系
结合民营经济与城市需求构建中心区核心功能,作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引擎和整个民科基地的功能组织核心,地区的核心功能应首先考虑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市场的需求。
通过策划中心区的服务职能,使其顾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创新服务平台,同时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思考地区为周边生活片区提高服务补充,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减少或去除产业类用地。融合功能空间,从周边功能区域布局以及既有规划而言,地区承担着衔接金海湖南北两侧产业区的使命,但是既有的功能结构以及泄洪区的处理,并未实现南北两侧功能地区的有效融合,需要在功能结构上予以优化。体现土地价值,充分考虑基地内部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土地价值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并反馈到实际的功能布局之中。(见表1)
表1 功能体系分析表
2.3.2创造空间意向
根据原有控规和现状,强化“山一水一海”的空间特征(见图1),延续城市文脉。民科基地中心区主轴明确、山海相连、水网密布,以水脉作为地区独特景观风貌的要素,以水构建城市意向、组织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根据不同功能,创造独特的空间肌理和丰富的场所感受提供一个多元取向的城市空间,创造地区吸引力(见图2)。
图1 区域景观格局图2 城市空间
根据功能体系的分析和空间意向的构建,形成“一带、两心、一轴,铆合南北两片”的空间框架。“一带”是衔接南北向的产业发展轴,“两心”是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综合管理中心,“一轴”是依托金海湖公园构建基地东西向的自然轴。(见图3)
城市设计围绕金海湖公园组织各空间要素,强化“山―水―海”的城市空间廊道。确定金海湖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东西向主轴,利用经五路、线型城市绿地和林荫大道向两侧延伸,构建鱼骨状的城市开放空间格局。基于土地利用,差异化设计各地块的建筑基底,营造鲜明的城市空间意向。深入设计街头绿地和内部公园,通过次级的开发空间,形成网络状的开放空间格局。(见图4)
图3 功能结构规划图 图4 城市空间结构
根据空间意向进行城市天际线设计,制定设计原则:突出城市绿谷:金海湖公园沿线布置较低层建筑,并逐渐向南北两侧抬高,形成城市绿谷的空间意向;城市地标性:文体标志性建筑沿沈海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并预留一定的空间,展示问题建筑和金海湖公园的全景;自然和人工天际线的融合:控制建筑高度,使得城市建设区天际线高度形成合理的比例,形成人工和自然融合对比的天际线系统;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相匹配,最大化土地价值:商务区建筑最高、商业区次高,居住的研发教育区较低。(见图5)
图5 城市天际线设计
2.3.3确定控制指标
综合上述土地功能、空间意向的分析,系统、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确定各功能区块控制指标。确定六类高度控制指标和开发强度,制定城市设计导则。(见图6、图7)
图6 建筑高度控制图 图7开发强度控制图
2.4衔接城市设计进行控规局部调整
2.4.1城市设计的衔接
城市设计对民科基地中心区内部的用地功能和开发控制提出了修改,主要内容有: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减少或去除产业类用地;确立“一带、两心、一轴,铆合南北两片”的功能结构;按城市中心区的标准增配公共服务设施;确定新的地块高度控制和开发强度。
2.4.2控规局部调整重点
控规局部调整以城市设计为依据,在原控规的基础上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衔接上位规划,落实“十二五”规划对民科基地中心区的最新定位;二是对接城市对土地开发和控制的修改;三是对接已有的规划调整和建设。
其中控规局部调整的重点是对接城市设计 对土地开发的控制的修改:调整土地利用,结合功能定位的转变,增加城市生活类用地,减少或去除生产类和市政设施类用地;增配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定位提升,提升了各类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和规模。地区医院、地区文化中心及体育中心、市民中心等按照城市组团进行配置,优化用地布局,以提升对整个地区的服务效率;深化调整地块控制,结合城市设计的工作深度,通过增加城市支路和绿带,对大地块进行分析,将原控规确定的33个地块细分为56个地块进行控制,同时,对原有土地的功能增加土地混合利用和兼容性的开发控制手段。将城市设计刚性内容纳入到控规局部调整强制性指标中,形成有效依据。
3 结语
在组织编制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笔者认识到控规和城市设计是一项密不可分的工作,双方具有互补性。基于城市设计的控规局部调整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对提高控规质量和城市设计有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分册: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需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空间特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创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场所。
同时,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城市营造上需要探索和融汇旧城的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的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城市设计的几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侧面封闭和边沿连续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轴线和透视原则、室内外融合原则、强调和暗示原则等。借此就便于创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完善的场所联系,并考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3.2发掘旧城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特色的体现又是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场所、感受、文脉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在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首先是场所,场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感觉。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结提升,反过来再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谦虚地向过去学习并尊重文脉;鼓励社区所有层次的混合功能;在人性尺度上进行设计;鼓励步行的自由;满足社区所有层次的需求并和他们协商;建设易读的环境;建设能够持久和适应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促进建成环境的舒适性、愉悦性和观赏性。
3.3激发旧城的生命力把促进地段复兴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通过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整合城市风貌,推动城市的二次发展。
整体协调观念,珍惜借鉴历史传统,推陈出新,综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即维护社会平衡的要求。
4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构成要素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设计构成要素一般多指城市中一切看到的直观产品,如建筑物,道路,小品,广告等.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不仅只是物质的要素,更重要的是要素之间构造的关联框架,用以支撑要素的共同组合和存在.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要素包括土地,建筑和建筑群,地下空间,开敞空间,道路交通,步行街,市民活动,标识系统等.这里,着重对土地要素进行讨论.因为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关注的基本问题,土地决定城市空间形成的二度基面.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合理与否,其影响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组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和环境质量.土地使用设计过程有三个步骤,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当然,以上三个步骤在规划中均应被考虑到,在城市设计中,还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4.1土地的综合使用
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城市设计必然从人们社会生活,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出发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尽量避免和减少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用"低谷"。林奇认为,"一条设计有望的街道,由于涉及现存的城市,所以它应是一种对于不同的空间使用,时间及对于所需活动重新适应的探求,我们可以将这种街道设计成游憩场地,开发利用屋顶,出空的商店,废弃的建筑,不规则的用地等……,也可以找到新的转换方式。"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即要求土地使用过程中任何时刻都要有较高的使用率,这是土地综合使用要求的一个层面;另一层面,就是要求对地上,地面,地下的各层次空间综合开发,以充分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率,特别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
4.2自然生态和环境协调的保护
土地开发使用的不当会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不和谐,以致破坏土地原有的格局与价值.因为土地是自然环境的载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其要素的不当运用会导致结构失调.如在杭州西湖周围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不仅造成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同时由于增加西湖周围的居住,活动等容量,势必造成对西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的影响.可见,土地的合理使用对城市环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3基础设施
从目前看,基础设施已成为旧城改造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基础设施是比形体空间设计预先的建设步骤,基础设施的容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的空间配置量,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有预见性,整体考虑,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用地(如停车场等)及未来将形成的景观效果要在建设之前有预先的对策和考虑,以免产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其它建设相脱节的现象。
4.4历史地段
在人们习见的观念中,保护(保存)主要指对历史古老建筑和遗存而言.但今天的保护工作已涉及到更广义的建筑,空间场所,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镇.无论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只要它们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经济活动就有保护的价值.这对城市设计来说,应主要关注作为整体存在的形体环境。
5.结束语
总之,要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和风貌。首先,要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注重调查现状;同时,有层次地进行"城——区——街坊——组群——单体"的分析,重新评价旧城综合价值构成.其次,要尽量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对旧城的历史演化,文化传统,居民心理,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只有在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进一步的旧城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文王君.试论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Z].
- 上一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 下一篇: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