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

篇1

关键词:朝阳市 生态建设 恢复 研究

随朝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朝阳整体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改善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加强生态修复,加快建设生态朝阳势在必行。

1、朝阳市生态环境现状

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0′—121°17′,北纬40°35′55″—42°22′。朝阳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自然条件的影响,属于生态强脆弱区,形成了向风沙区、干旱气候区演化的态势。朝阳市也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尤其是旱灾和风灾最为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的植被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等造成的损失惨重,旱情严重的地区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这严重的制约了朝阳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朝阳市的植被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导致生产力下降。近年来,朝阳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改善,努力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朝阳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森林覆盖率35.6%,完成造林绿化面积 618.135万亩;坡地造林30.1万亩;完成辽西北植被恢复退耕还林85.55万亩;沿辽蒙边界建成一条532.1公里长、2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42万亩;完成绿化乡镇、村屯、园区1520多个;公园、广场和沿河绿化带196.06公顷;形成人工湖5个、水面面积3400亩;建设自然保护区20个;创建省市级环境优美村镇169个;建成17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村;建设5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对全市19个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多个;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70多万亩,经过多年的努力朝阳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2、朝阳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朝阳市的生态恢复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严峻,生态恢复工作还十分繁重。

2.1 自然条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朝阳市地处辽西北山部丘陵地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同时该区域是沿海向内陆、草原向森林的过渡地带,林草覆盖率低,土壤沙化问题突出。恶化的生态和生产环境,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制约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

2.2 朝阳市依然没有摆脱资源型发展模式

朝阳市是矿产资源较多的地区,矿产开发遍布全市众多区域,依托资源顶起了全市诸多加工业的发展,比如铁矿石、膨润土等的加工项目分布各个县市区,这一发展模式,导致资源逐步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一些区域已经触目惊心,比如建平哈拉道口一带大理石的开采,大理石枯竭后,留下满目苍夷,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很多矿山开采闭坑后,留下的景观基本如此。

2.3 人口压力仍为生态改善问题结症

由于区位、自然条件约束和历史原因,朝阳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省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土地贫瘠、农民收入低,耗竭性垦殖耕地、过度消耗林草资源成为农民增收的常规方式。朝阳市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要为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致富渠道,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2.4 公众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一些地区、一些人,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未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性,生态恢复的必要性,现在仍存在着乱砍乱伐、违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对矿山植被恢复、退耕还草还林等生态恢复投入缺乏动力,在生产、生活中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严重,民众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意识淡薄。

3、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对生态破坏严重企业的整治力度

坚决关停一些小的、对生态环境破坏大的矿山企业,减少或禁止露天开采,对尾矿库要进行生态修复,毛石要合理利用,朝阳市矿点多达500多个而且分布面广,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政府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倾斜支持力度,对矿业开采闭坑后及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逐步恢复原有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百姓生存环境。

3.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利用资源

一些区域矿产资源贫乏,应加强植被恢复,发展多种经济,投入人员技术培训,比如发展特色养殖、生态种植、有机产业等增加百姓收入;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应加强规划,发展产业园区,促进小城镇化的进程,搞好周边区域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矿业开采对生态破坏补偿的力度,改善区域生存环境。

3.3 加快青山、碧水工程建设步伐

一是荒山造林工程。首先,对“十一五”期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进一步巩固提高森林郁闭度。其次要加大剩余荒山的治理力度,这部分绿化难度更大。还要加大围山禁牧,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已损林地和退化林地实施封山禁牧,减少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土壤肥力,延缓沙化趋势。二是水土保持工程。首先要加大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力度,有效增加本地区森林覆盖度。其次要加强凌源市青龙河流域综合整治、凌源市小流域综合整治、凌源市河岸堤坝固沙工程建设、什家河龙城区段治理、龙城区老虎山河段流域综合治理和朝阳市大凌河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三是防护林网工程。要拓宽辽西北边界防护林,使得辽西北防护林屏障作用加强和提高,形成贯穿辽西北北部生态绿色廊道。及时对农田防护林进行更新改造,保证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完整性,不间断地发挥防护效益。加快建设新农村绿化工程,指导、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新农村绿化方案,因地制宜地探索村屯和校园绿化模式。努力提高现有林地生态质量,加强现有林地的维护与管理,采取人工抚育,针阔混交等多种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加快绿色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和河道两翼绿化,形成绿色通道与防护林网纵横交错的林网系统。四是沙化治理工程。对凌河滩地实施退滩封育,根据大、小凌河流域不同河段河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在堤防内侧、确权边界布置生态林带,确权范围内河滩地上的现有耕地采取退耕封育,自然恢复生态,利用天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稳固河岸。加强辽西北沙化治理,在辽西北沙化、荒漠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原上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工程,并对减少效果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估。五是草原恢复工程。加大草原资源的恢复,对草权制度进行改革。建设草畜结合生态养殖模式。要加大草原病虫鼠火灾害预警及防治。六是矿区恢复工程。加大矿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产品深加工水平,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大矿区植被恢复与复垦力度。七是农村环境保护工程。重点加大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生态村镇的规划与建设、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工作力度。八是保护区建设工程。针对凌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防洪功能不完善,治理和保护管理脆弱等问题,将大,小凌河划建为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针对目前总体保护区面积相对较小,保护对象相对单一的状况,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更多的保护区建设。其次还要加强保护区保护能力建设,使保护区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良性化发展道路。

3.4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

朝阳市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辽西北生态恢复示范区”构想这一有利契机,围绕市委、政府“生态朝阳”的建设目标,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二是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资金。三是政府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3.5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生态建设氛围

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市建设的关注,强化生态意识、激发原生动力,修复重建生态,调动农牧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产,鼓励绿色消费,不断深化全社会的生态理念、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朝阳统计年鉴.

篇2

荒漠化的现状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具有局地与全球效应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各洲均存在荒漠化土地,但是全球尺度上的荒漠化研究工作却十分欠缺,迄今为止仅开展过3次全球范围的土地退化评估。

荒漠化的区域与全球效应。荒漠化具有区域与全球尺度的环境效应,有时会对远离荒漠化区域数千公里的其它地区产生不利影响。荒漠化的有关过程,比如植被减少,会促进气溶胶和尘埃的形成。反过来,这些变化又会对云的形成、降水格局、全球碳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北京春季的大气能见度常常受到来自戈壁荒漠的沙尘暴的不利影响,而且起自中国境内的大规模的沙尘暴有时会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北美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荒漠化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效应也会扩展到旱区之外。如旱灾频发以及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已经成为人口由旱区向其它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将会削弱当地人口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种移民方式还会加剧城市的扩张,而且由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争夺,还会引发内部和跨界的社会、种族及政治冲突。因此,荒漠化引起的移民,会对局地、区域乃至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招致外来干预。

荒漠化的未来情景

未来的变化情景。荒漠化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土地利用模式、习惯行为和气候变化等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包括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等间接驱动力,而且间接驱动力与直接驱动力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在间接驱动力的作用下,如果当地的土地使用者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进行不可持续地利用,就会造成荒漠化的发生,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旱区居民按照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改善其农耕习惯和提高放牧的迁移率,则会避免土地退化的发生。总体来讲,气候因素与人为响应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结果,最终出现何种结果,关键在于土地使用者采取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地将会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开展更好的合作和更加有效的资源转移。例如,在技术家园情景中,通过强化产权等政策改革以及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更好的通盘考虑,使得旱区的压力相对减小。相反,在区域化的世界里,由于国家或区域之间的资源转移不断减少,全球协议的作用则会受到很大限制。

未来的严峻挑战。和其它系统相比,旱区系统由于水资源匮乏、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过度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等将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量持续显著下降,从而遭受更大的威胁。在这些旱区,如果无条件地向弱势群体免费提供食物或水,将会加大生态系统服务遭受更大破坏的风险,从而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相比之下,当地的适应与保育措施则可以减缓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但是也难以扭转生物多样性,以及食物、水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趋势。

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当前,防治荒漠化对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但是对于荒漠化问题,最好是将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因为试图修复荒漠化区域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往往收效甚微。为了有效地预防荒漠化,必须采取促进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方式和宏观政策,预防荒漠化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一种“预防文化”,长期地保护旱区,使其免于荒漠化的发生或加剧;二是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防止土壤侵蚀、盐碱化以及其它退化形式的所有措施,都可以预防荒漠化的发生;三是保护植被,利用植被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的影响,是预防荒漠化的一项关键措施;四是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对放牧和农耕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整合,在干燥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域,放牧和农耕是两种同样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应该把二者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将更有利于预防荒漠化的发生;五是综合利用传统技术和适合当地特点的技术转让,对于面临荒漠化风险的旱区居民来讲,利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引导而非对抗生态系统过程是预防荒漠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六是加强当地社区的能力建设,依靠拥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知识和经验,加上科学技术的支持,当地社区是制定预防荒漠化方法的最佳群体;七是创造新的生计方式,创造不依赖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并且降低对当地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但能够提供可持续收入的其它生计方式,也是预防荒漠化的重要途径;八是在城市和旱区之外的其它地区创造经济发展机会,通过在旱区的城市中心区和旱区之外的其它地区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也能避免荒漠化的发生。改变总的经济与制度环境,为旱区居民创造新的谋生机会,将有助于缓解当前引发荒漠化的压力。

修复荒漠化

修复荒漠化的目标就是恢复因荒漠化而丧失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发生荒漠化的旱区进行有效地修复,需要政策和技术方面的保障以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具体的修复措施包括建立种子库、增加能够促进高等植物定居与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和生物、重新引入部分物种等。此外,通过修建梯田和防治土壤侵蚀的其它措施、控制入侵物种、补给化学和有机养分以及重新造林等也可以对荒漠化区域进行修复。对于以上措施,在政策方面需要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加强能力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和设立支撑机构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构思、设计和实施荒漠化修复途径的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把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突出抓好产业、能源、建筑、消费等领域的低碳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提高区域低碳城区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

围绕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定位,着眼于推动全社会低碳化发展,重点以产业、能源、生态、建筑、消费等领域低碳化,综合性、系统性推进区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通过连续3年(2011-2013年)的努力,到201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7%,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林木覆盖率达36.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把真正建设成为资源消耗小、生态环境靓、经济效益好、生活质量优、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

三、重点工作

(一)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围绕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影视文化传媒、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中区域优势资源全力招引和集中扶持,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着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引导扶持现有企业以技术改造、对外扩张、非核心环节外包等途径,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我区的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项目策划招商、整合集聚要素配套,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旅游、金融、会展等现代生活和生产服务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生物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科技局、农林局、商务局、文体局)

2、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加强对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和1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至2013年,关停并转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54家,淘汰落后用能设备50台(套)/年,累计淘汰燃煤工业窑炉30台,每年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牵头部门:区经信局)

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行业和社会标准,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试点园区。(牵头部门:区经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4、完善项目能评机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区域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投资上马。(牵头部门:区发改局、经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二)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1、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严格落实市热力规划中加快推进供热管网建设的有关要求,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确保2012年完成关停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牵头部门:区经信局)

2、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对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要设计安装太阳能系统。鼓励现有居住建筑以及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在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区发改局、规划分局)

3、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加大光伏发电在建筑、城市照明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实施太阳能屋顶工程、地面工程、照明工程等,积极拓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范围,加快绿色照明的应用。(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农林局、城管局、规划分局)

4、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使用范围,推动生物质能发展,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沼气工程,加大天然气的利用,通过提气限煤,促进能源结构的有效调整。(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农林局)

(三)构建低碳建筑体系

1、新建低碳节能建筑。着力完善相关政策规范,鼓励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在建建筑中,使用区域供冷或水冷式空调系统、建筑外墙保温隔热等节能技术,有效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积极推广环保型建材,提倡适度装修。(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规划分局)

2、改造既有高能耗建筑。开展既有建筑状况调查、能耗统计,制定节能改造计划,明确节能改造目标、范围和要求,分步骤分类实施改造,实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改造效果。(牵头部门:区建设局、住保房管局)

3、加强建筑节能监管。严把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审查,督促建设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图纸施工,对达不到要求或不符节能标准的工程,责成限期整改甚至不予竣工验收,强化建筑节能管理。(牵头部门:区建设局;配合部门:质监局)

(四)构建低碳生活体系

1、提倡低碳生活理念。以世界停电日、世界无车日、世界节水日等为载体,开展“低碳社会宣传月”、“低碳节能救地球”等宣传实践活动,政府部门率先垂范,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养成节水、节电、节能、节油的良好习惯。(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委宣传部、区环保局)

2、降低生产生活能耗。鼓励和引导酒店、企业、家庭使用节能灯、低能耗电器等节水、节电绿色产品,让群众切身享受到节能带给社会和个人的直接利益;推广自然采光、雨水再利用在低碳建筑中的运用,优化城市亮化工程方案,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鼓励厂矿企业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引导广大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农林局、水利局、商务局、住保房管局、城管局)

3、开展低碳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园区”、“低碳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和深入细致的组织推进,确保创建工作的成效。(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教育局、民政局、环保局)

(五)构建低碳生态体系

1、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和碳汇造林。深入开展城乡绿化造林,重点围绕沿湖、沿路、沿河、沿山等区域,加快实施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和沿山体、沿河道绿化力度,加快沿太湖和入湖河道防护林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碳汇能力显著提高;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办法”,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试点运行碳排放交易。(牵头部门:区农林局、城管局;配合部门:区环保局)

2、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资产,到2013年,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亩均土地产出显著提高。(牵头部门:国土分局)

3、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展节水型社会宣传活动,大力推广企业循环用水、中水回用和节水改造技术,大力开展生活和服务节水措施。(牵头部门:区水利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环保局)

4、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高水准推进蠡湖生态修复和入湖河流整治示范工程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快长广溪二期、沿河生态景观林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区域水系、湿地、绿地、景观建设。(牵头部门:区农林局;配合部门:城开公司)

5、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截污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蓝天工程,加大建设工地扬尘、氨氮化物和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力度;推进整治工程,全面落实“路长制”、“河长制”管理责任,深化“两整两创”、违建整治、老新村改造等工作。(牵头部门:区环保局;配合部门:区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林局、住保房管局、城管局)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体系。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具体负责制定低碳的建设方案,协调推动试点示范相关工作。

2、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工作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将低碳发展目标纳入各镇、街道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统计报表、定期通报等机制,加强相关工作的推进。

篇4

关键词:无锡市 河道 整治 实践

锡山区位于无锡市东部,区内河流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近年来,九里河,北兴塘建有水利工程,虽然提高了无锡市城区防洪能力,但降低了河道水体的流动性,对锡山区大部分区域的水质改善带来压力。因此,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河道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本人参与了锡山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现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具体做法和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1、政府重视,合理规划

河道整治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为此,2009年,区委区政委就发出了“关于开展水生态综合整治”的意见。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锡山区的一项重要任务。

2、广泛宣传,推动整治

整治期间,组织拍摄了《锡山水环境警示录》,警示督促各地河道整治工作进度。通过收集各地河道存在的脏乱差和水质恶化现象,激发保护河道、治理河道水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向沿河居民寄发公开信,号召沿河群众自觉维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沿河居民爱护河道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3、措施到位,成绩初显

按照“先截污、后清淤、清垃圾、建绿化、整河岸、清河底”的总要求,对河底、河坡、河岸、河边进行了全面整治,具体采取如下措施:(1)截污纳管。截污是河道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为此,锡山区对全区河道两侧直排水体的排污口进行了封堵,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口、畜禽养殖场排污口、居民小区生活排污口及雨污混合排污口等。首先,对全区主要河道进行排污口普查登记,共登记1000多个排污口。然后,分门别类,对排放的污水统一接管至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放;雨污混合排污口首先进行雨污分流,并留足一定数量的雨水口,确保区域排水安全,其余所有污水在落实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管道封堵。(2)河道清淤。河道淤积严重,不仅影响泄洪通畅,降低排涝能力,而且引发了水质污染。为此,积极采取清淤工程改善水质,对有条件的河道,采取干河的形式进行清淤,利用高压水枪冲洗以及泥浆泵抽吸等方式,保证清淤工程质量。(3)河水生态治理。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地种植水葫芦、芦苇等水生植物,在宛山荡及望虞河水域种植共计1000亩,并在入冬后组织专业打捞队进行清理打捞,确保不阻塞航道,不影响景观,不形成二次污染。另外,积极开展了九里河湿地建设,为各类生物的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两大措施对于提高水体质量的起到了积极作用。(4)河容河貌整治。对河道中的定置渔具、住家船和河坡河岸垃圾、粪坑、乱垦乱种、杂乱堆积物、构筑物、畜禽养殖点、沿河豆腐作坊、废品收购点进行突出整治和清除,对沿河有污染河道水质、有碍河容河貌的其他现象因地制宜进行整治,对省级湖泊宛山荡、鹅真荡实施退渔还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5)生态护坡建设。对自然条件好的河段,以建设生态型护坡为主,主要种植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采用种植绿色植物密集的根系来牢固土壤,增强土壤强度,减缓雨水冲刷带来的危害。另外,绿色植物能够提供各种动物栖息的场所,并能与周围环境共同形成生态系统,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6)河岸绿化。河岸绿化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和稳固坡岸的作用。为此 ,全区投入了大量资金,挑选了水土保持性能良好的树种,进行绿化带种植,实现了美化与生态的统一。

经监测,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恶化的断面水质在不断减少,达标的断面水质在不断提升。经过近三年来的努力,锡山区河道排污口全部封堵,长效管理到位,河道清淤彻底,护岸及绿化因地制宜,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逐步实现了水体净化、河面洁化、河岸绿化,确保了小康达标断面和出境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控制目标,改善了河道水质和河容河貌,重新展现了江南水乡美丽风貌。

4、长效管理,制度保障

为全面加强河道整治和长效管理,确保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和和河容河貌质量持续提升,全区实施 “河长制”管理工作。“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作为“河长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负责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断面水质达标长效管理负领导责任,负责协调落实河道保洁、污染源堵截、环境绿化等长效管理措施,负责河道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河长制”的实施,充分发挥河道综合整治的整体效果和长期效应。

篇5

一、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一)大气污染严重

河北省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全省设区市达到或优于域级的优良天数仅占全年总天数的35.34%,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21.92%。超标天数中各市以PM10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较多。2013年,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排名的前10位中,河北占7席。除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和沧州外,其他7个设区市都污染严重,成为区域性问题。受能源结构影响,河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2013年河北省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单位面积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7位;万元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高到低排名中,分别居第10位和第8位。与京津地区相比,2013年,张家口、承德、秦皇岛3市PM2.5年均浓度远低于北京和天津,其他城市远高于京津(图1)。在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天津在京津冀13个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衡水、沧州、张家口、承德和保定5市均低于北京(图2)。万元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河北省11个设区市均远高于京津两市(图3),在清洁能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工艺升级及污染防治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水环境状况堪忧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河北省平原河流大多断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山区河流水质较好,基本可达到水体功能要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的平原河流基本干涸,污染较为严重。跨境断面中,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其中入境断面中河南、北京、山东来水水质较差,出境断面中入北京的水质较好[1]。地下水超采严重,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影响,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重金属超标和有机物污染的现象[2]。湖泊湿地生态功能弱化,白洋淀、衡水湖等水面面积大幅缩减,湿地植被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存在。水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大。2013年,河北省单位国土面积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单位面积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中,分别排名第10位和第16位;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氨氮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高到低排名中,分别居第15位和第22位。与京津地区相比,单位国土面积水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河北省11个设区市低于京津两市,尤其张家口和承德两市,远远低于京津冀其他地区(图4),发展空间较大。万元GDP水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全省11市均远高于京津两市(图5),还有很大的节水降耗空间,亟需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三)生态环境格局失衡

生态环境格局失衡,生态服务功能亟待提升。河北省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2010年河北省耕地面积约为6.56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为1.35亩,主要分布在平原农业区,林地主要分布在燕山及太行山山区,近十年来河北省耕地面积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河北省土壤保持功能较低,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局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景观趋于破碎,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农药污染和农业薄膜污染。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土壤污染属中度、重度污染,占耕地总面积的2.1%,主要是汞、砷、镉超标。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高于京津地区,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亩/人)(图6);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低于京津区域,仅秦皇岛、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稍高于天津(图7);北京土壤属中度、重度污染占耕地总面积的1.8%,天津属中度污染占0.6%,河北省土壤污染程度稍高于京津区域。

二、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特点

京津冀地区,河北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一方面,在地形、气候条件、高份额的煤炭消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内外因双重作用下,河北省大气污染日益呈现重度复合污染的态势。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加上平原地区重工业密集,造成平原地区水污染严重,同时,受地下水严重超采和地表污水补给的影响,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污染现象。除此之外,污水灌溉、农药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镇化率低带来的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综合以上分析,现阶段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水资源极度短缺

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7。平原河流大多断流,水体自净能力极差,水环境承载力不足。供水压力大,河北省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缓解供水压力,虽然有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输水工程,但承担着北京市81%、天津市93.7%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已突破了能提供水资源的红线。平原地下水超采面积66779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90%以上。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局部疏干,漏斗区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降、地裂等地质问题频现。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逐步萎缩。生态水量难以保障,导致平原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仅通过治理难以达到水体功能的要求。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大。2012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占京津冀总量的66.3%,约占全国的8.37%。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方式粗放,全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88.8%。工业能耗偏高,2013年,煤炭发电比重高达89%,工业用煤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87.5%,其中钢铁、电力用煤占工业用煤总量的75%。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158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由低到高居全国第23位[3],远高于京津。清洁能源替代艰巨。河北省能源资源禀赋差,目前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7%,省内缺乏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资源,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能源发展仍相对滞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2012年全国已达9.4%,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15%和20%左右,河北省2012年只占1.6%[4];到2017年,在煤炭消费削减4000万吨的情况下,预计全省清洁能源需求将达1.1亿吨标煤,是2012年的3倍[5];2030年如争取达到届时全国平均水平,需付出更大努力。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也使经济转型面临巨大压力。

(三)结构性污染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2.4颐52.1颐35.5。其中,第二产业比天津高1.5%,比北京高29.8%;第三产业比天津低12.6%,比北京低41.4%。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比重约为12:88,轻重工比重约为2:8。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治污工艺造成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基本特征,给污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群结构趋同,各城市之间重复建设严重,如钢铁产业是河北省优势产业,几乎所有城市都有钢铁企业布局。虽然河北省钢铁企业均执行严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但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以削减的情况,限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业耗水及污染严重。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左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漫灌浪费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如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城镇化率有待提高。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提高1.32%,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京津相比差距还很悬殊。2012年北京城镇化率已达86.3%,2014年天津也接近83%,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和质量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河北省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方式,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环首都贫困带生态问题突出。为支持首都生态建设和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河北承德、张家口、保定等环首都周边区域的经济、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受到限制,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形成环首都贫困带。加之该区域本身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进一步导致了该区域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土地盐碱化、水土资源不协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对策建议

河北要在生态领域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率先突破,必须按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五点要求,在现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快速改善的情况下,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快生态修复,建设京津生态安全屏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容量、空间和条件。

(一)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京津冀区域整体能源结构偏重、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且资源不足,消费缺口严重,而河北的问题则更加突出。建议有序推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在构建整个区域安全、高效、节约的能源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压减煤炭用量,大力提高能源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燃煤电厂的平均热效率由2010年的36%提高到2030年的42%,2030年工业锅炉、炼铁高炉、水泥生产、炼焦炉和砖瓦窑单位产品的能耗至少比2010年分别降低24%、13%、16%、44%和27%。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加快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加快淘汰分散燃煤锅炉,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实施替代。压缩冶金、水泥、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规模,以先进的产业装备技术和低污染排放技术,重构产业规模和布局,发挥河北省优势产业的最大经济效应。2.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各类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形成供应能力的情况下,应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提高能源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首要任务。提高煤炭洗选比例,现有煤矿和新建煤矿均要建设煤炭洗选设备并加强质量管理。大幅增加清洁煤炭供应,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改造城乡燃煤锅炉[6],加快推进清洁型煤生产配送中心建设,强制淘汰、禁止流入劣质煤[5]。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通过科学规划,与先进环保治理企业战略合作等方式,对燃煤电厂及工业燃煤锅炉开展燃煤技术升级改造。结合《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推行“燃气排放限值”技术,支持现有燃煤电厂通过改造达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新建燃煤火电机组一律按燃气电厂排放标准建设,实现“近零排放”[5]。加强散煤管理,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民用燃煤消费,通过政府管控、政府补贴和市场机制等手段,提高低硫煤和洁净型煤使用比重。深入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纳入京津冀城镇群建设规划的城市、县城提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要求。3.优化能源供应体系。加快京津冀区域天然气统一规划和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加大河北省天然气供给水平。通过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外提高山西、内蒙向京津冀地区输电比例,对内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逐步实现能源供应体系优化升级。以绿色低碳为方向,配套推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等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解决大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并网技术及体制壁垒等问题。优先考虑在河北省张承地区、太行山区大规模建设风电、光电工程,推广农村家庭户用光伏发电,将其培育为带动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治污工艺造成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基本特征,给污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建议借助京津产业向外转移的有利契机,找准切入点,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1.优化产业布局。建议以钢铁行业为重点和切入点全面推进工业布局的优化。继首钢搬迁曹妃甸、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石钢搬迁等布局调整之后,重点在钢铁集中分布区域开展民营企业的兼并重组,达到钢铁行业退城入园或退城近海的布局要求。贯彻落实《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进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退城进园”等新项目。通过兼并重组、布局调整,力争到2020年底沿海临港和资源优势地区钢铁产能比重提高到70%,全省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减少60%,组建15家左右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2.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河北省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及京津产业转移的方向,把化解重点行业过剩产能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把工艺技术升级、工业经济质量提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以6643工程为阶段目标,加大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化解,以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为契机,鼓励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转移。争取国家把河北省作为国家“一路一带”产品、原材料转移基地,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在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以市场换取技术,创造条件吸引京津先进工艺技术及污染治理技术在河北省落地,带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机遇,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交流平台,发挥河北省优势产业的最大经济效应。

(三)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修复

京津冀区域生态格局实际是河北广袤的生态空间环抱着京津两座特大型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应坚持河北省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积极协调京津,统筹区域主要生态功能区布局,增加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构建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1.推进生态修复重点工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明确各自的生态空间功能定位,以《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重点修复工程为依托,积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工程、湖泊湿地保护工程、山体修复工程和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将事关区域生态安全、京津特别关注、京津直接受益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区和防风固沙区,确定为重点工程优先实施区,积极申请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大力支持,加大公共资源配置倾斜力度。建议国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将河北省张承地区和环首都、环天津县区(环京津贫困带)全部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积极协调京津,对口寻求重点工程的专项支持。2.完善综合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服务功能性为依据,以流域生态补偿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建立引滦入津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天津支付补偿资金用于改善滦河上游及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完善北京与张承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北京支付资金补偿张家口和承德地区承担官厅水库与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水源涵养、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涵养工作。以白洋淀、衡水湖、文安洼、地表型饮用水水源上下游、太行山西部山区与平原为重点,建立健全省内跨区域的综合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在综合考虑直接经济损失、机会成本和生态治理投入的基础上,统筹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同时京津冀区域应统筹建立和推进生态补偿监测、评估和考核等保障机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补偿成效,监督生态保护责任,通过评估和考核,切实提高生态保护效果。

(四)持续推进绿色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化服务城、宜居城”为导向,以太湖治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建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优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打造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致力于打造湖湾城市核心功能区、“四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典范区,坚持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治理为主转变,从单一工程治理向整体区域(流域)综合治理转变,从遏制环境恶化向重建生态系统转变,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全面完成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清淤、排水达标区创建、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工程,努力把打造成为创业乐园、生态花园、和谐家园以及最具独特个性和竞争力的标志性区域。

(二)主要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水环境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5dB以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2。

2.总量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各削减20%,二氧化硫削减11%,氮氧化物削减16%。

3.环境经济指标: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4吨标准煤/万元以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

4.污染防治指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

5.生态保护指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5%,创成“两型社会”建设示范镇(街道)5个、示范村(社区)15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以上)实现率达100%。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环境准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1.严格项目环评审批,优化产业布局。严把建设项目引入关和审批关,推进各产业在相应功能区聚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国内一流生物医药研发与服务外包基地、长三角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高地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马山生命科学园、科教产业园二期建设;以马山、山水城两大度假区为核心,加快打造以佛都、吴文化、生态农业、太湖山水为品牌的旅游服务业集中区;初步建成华莱坞电影产业园;加快实施(国家)工业设计园核心研发商务区改造工程;依托中电科等龙头企业,着力推动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中国传感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建设成熟的科技商务园区的目标定位,加快蠡湖科技创业园改造提升步伐;依托河埒、荣巷、太湖等街道现有基础,逐步打造成为区域商业、文化、居住、休闲中心。加快提升各类产业集约水平,确保新建项目100%入园,工业集中度达到93%。

2.加强传统产业管理,提升产业层次。抢抓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新城建设机遇,依托清洁生产审核、排污权有偿使用、环境体系认证、企业风险评估、环境责任保险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提升、“在搬迁中提升”,打造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制造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GDP的比重达超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超60%,单位GDP能耗低于0.4吨标准煤,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比例达100%。

3.加大管理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继续深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改革,对IC设计、工业设计、软件及服务外包、网络经济、影视文化等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着力简化审批验收程序,降低项目报批门槛;对物联网、生物医药、航空电子等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产业,着力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切实加强科学监管;逐步把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旅游与服务业发展规划设计,更科学地保护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资源,为旅游与服务业发展争取更大空间,力争到“十二五”中期,完成马山、山水城两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与服务业规划环评工作。

(二)加强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1.突出太湖水污染防治,改善区域水体环境。实施《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二五”专项规划》,以控源截污、结构调整、拆迁整治、河道整治、水系优化、引流活水、生态修复、文化再造、污水处理厂扩建、农村生活污染点源处理等工程,稳定改善区域水体环境,确保“十二五”期末,城市水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达标率达100%,力争化学需氧量、氨氮年排放量相对2010年削减20%。

2.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巩固和扩大清洁能源区建设,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手段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和控制。确保“十二五”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超45%,林木覆盖率达超37.5%,区域内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对2010年分别削减11%和16%。

3.控制各类声污染源,确保声环境质量达标。强化饮食服务等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加强机动车辆噪声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城区机动车禁鸣的规定;开展“绿色施工”创建工作,提倡使用工艺先进、噪声强度低的建筑施工机具,加强夜间与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噪声防治工程,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减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强化固废规范管理,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加强固(危)废全过程监督管理,降低危废存贮、转运、处置等环节的环境风险,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全面实施《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规划》,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安全无害化处置;逐步推行建筑垃圾、餐饮垃圾、其他生活垃圾等分流进入单独收运处理系统的方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降低区域环境负荷

1.优先实施结构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高污染、效益低的企业优先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关闭纳入环境统计的工业企业10家,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85吨、13吨、218吨、71吨;积极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重点地区实施清洁能源区建设,确保“十二五”期末,用煤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3.3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147吨、65吨。

2.继续推进工程减排,切实减少污染排放。马山污水处理厂三期、胡埭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到2015年,新增处理水量超过1.8万吨/日,削减化学需氧量1314吨、氨氮98吨,同时配套建设管网36公里;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十二五”期间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率达到15%以上,削减化学需氧量98吨、氨氮10吨;继续狠抓工业企业综合治理,通过改进工艺、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设施改造等手段,削减化学需氧量50吨、氨氮5吨;实施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程治理项目,取缔2个水产养殖场,削减化学需氧量57吨、氨氮9吨;开展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加速淘汰黄标柴油车,推广使用国四标准油品。

3.着力强化管理减排,多措并举落到实处。抓好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及中控系统建设、改造工程,加强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贯彻落实污染减排考核要求,加强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建立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新领域减排体系,研究制定相关监督、监测、考核、激励政策和考核方案。

(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1.科学保护生态区域,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发展旅游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严格限制蠡湖风景名胜区、鼋头渚风景名胜区、贡湖沙渚饮用水源保护区、马山水源涵养区、长广溪湿地、太湖(市区)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

2.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做好搬迁企业原厂址土壤修复工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对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的耕地推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主要经济植物、水果、粮食产地和菜篮子基地的污水灌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有序规划和建设大型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3.开展修复示范创建,营建宜居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河道治理、河湖生态清淤、湿地修复、蓝藻打捞、“两整两创”、沿湖迎水坡芦苇养护、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十八湾风光带、惠山青龙山显山透绿等生态修复美化工程;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两型社会”示范创建工作,推动蠡园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配合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打造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精品和示范工程。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滨水花园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能力,确保至2015年全区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达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超95%;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将绿地、湿地、街巷容貌等城市形象管理工作常态化,确保“十二五”期末,城市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

(五)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1.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管理体系2级标准建设要求,建立环境监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结合区传感网建设,建立完备的水、大气、噪声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监察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2.加强环境宣传体系建设。有效整合现有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等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申报、环境审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的信息查询平台;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深化对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形成人人践行绿色生活与低碳消费的良好氛围。

3.加强辐射监管能力建设。健全辐射源监管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控系统。全面开展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加强对社区、学校等场所的监测和控制,积极开展对电磁辐射污染监测、防治、环评等工作的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部门协调合作。成立“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阶段性推进计划与目标;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加强筹措机制,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按规定要求在区财政预算中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本级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同时,积极通过对上争取、企业自筹、社会集资、银行借贷等方式筹集落实资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源利用,推行环境政策机制。开展区域环境资源补偿试点、排污许可及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制度,逐步形成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继续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加大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力度,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

篇7

(一)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强力推进天保工程建设。有效管护6.45万亩国有林,完成2015年度167万亩集体公益林补偿金兑现。争取国家投资0.54亿元,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0.8万亩,年度公益林工程建设通过国家造林实绩综合核查。二是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83.86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年度总投资1.93亿元,兑现补助77.8万亩。全年完成荒山造林0.4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14.7万亩。完成2014年度5.6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栽植任务,完成2015年度1.08万亩任务的落地到户和作业设计工作,预计明年3月完成栽植任务。三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月11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带领下,400多名市、区机关干部和驻市部队官兵一起,在市气象公园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再添新绿。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参与义务植树达6.5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355万株。全年完成低效林改造4.9万亩,中幼林抚育13万亩,人工造林13万亩,育苗3430亩,出苗2225万株。

(二)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得力。

一是森林防火防控有力。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谁主管、谁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派出检查组,深入重点林区,指导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和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全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火灾损失控制在0.1‰以内。二是林地征占用规范有序。对2006年以来的非法侵占林地的违法犯罪作为开展专项清理活动,推行林地征占用网上审批,全面规范我市的林地征占用审批,促进了林地使用的有序管理。三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监控切实有效。确定主要监测对象和监测范围,签订“双线”目标责任书,将松材线虫病等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成飞防面积18万亩,涉及四县80个重点发生乡镇。病虫害发生面积12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98%。四是森林公安执法效果明显。先后组织开展了“利剑行动”、“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川东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联合行动”、“森林火灾案件侦办和查处”等专项行动。侦办森林刑事案件40件,林业行政案件311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69人次,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80万元。

(三)现代林业产业亮点纷呈。

一是继续推进速丰林二期建设。针对年木材消耗量与木材供应量的突出矛盾,继续抓好工业原料林二期建设,新造速丰林10.2万亩,补植补栽10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000多万株,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二是快速推进珍稀树木基地建设。完成珍稀树木产业基地建设6.5万亩,建千亩以上珍稀树木基地近20个,基本做到了县县有示范、有亮点。三是特色基地规模加快扩张。今年市林业局着力在珍稀树木、核桃、竹产业、中药材、林下经济开发基地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公司+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全年新增林业专合组织120个,新建林业产业基地18万亩。四是生态旅游及休闲服务业持续增长。

(四)林业科技支撑作用凸显。

2015年市林科所、林业三站等部门加强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林业新技术的运用得到加强。一是加强核桃品种选育和推广。开展核桃大树改良及嫁接近3000亩,成活率达到98.6%;完成串福核桃省级优良品种的认定申报工作;二是强化珍稀树种的选育及推广。对桢楠、银杏、香樟、桂花、红椿等珍稀树木进行了生长习性、适应性和抗性观测。三是积极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利用科技下乡和科技文化宣传周活动,在9个县市区等地开展培训5期(次),接受群众来访科技咨询1200余人次,电话咨询服务500余次。四是积极开展林产品质量监测。

(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有效。

市林业局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查找“不严不实”问题,严格整改落实。一是“三严三实”活动开展切实有效。局党组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并撰写讲稿10篇;3次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5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二是认真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九项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制度。组织市林科所、林业三站、办公室等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投入帮扶项目资金40余万元,班子成员带队深系村慰问帮扶对应农户,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党员“双报道”活动,深入五一医院开展“党员义工”活动。三是深入开展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反思贿选案带来的深刻教训,开展正风肃纪和庸懒散浮拖问题整治,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林业行业形象得到大提升。

二、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

各级领导严格落实“项目推动”战略,积极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亲自研究、部署林业工程建设,强化督查督办,切实解决林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领导的关心重视为全市林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工程带动。

几年来,牢牢把握国家“两大”工程建设契机的同时,通过充分论证、认真规划,及时组织实施了百万亩工业原料速生丰产林基地一期、二期建设,江两岸生态绿化造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西河绿化整治等一批市属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以工程建设投入撬动民间资本共同投入,提升了全市林种结构优化升级。

(三)密切配合。

林业局作为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发改、财政、粮食、农业、监察、社保、劳动等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协同作战,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造林绿化事业。

(四)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国家总投入18.72亿元,年均3.74亿元。强大的资金投入使各项林业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吸引带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个体资本、金融资金向林业建设的投入,实现了林业的飞速跨越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

近几年来,全市林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体现在造林绿化和森林覆盖的不平衡,绿化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地方荒山、荒坡、荒坎和荒滩仍然较多。二是投入不足。在提高绿化质量、推进林业工程建设、促进产业上档升级等方面,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工作推进较慢。三是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林业产业基地规模不小,但暴露出特色产业不明显、龙头带动不强、产业支撑力弱、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四是配套改革不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完成后,林权交易平台建设、评估机构建设、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林权流转机制建立等配套改革就越显迫切;森林分类经营、人工商品材采伐试点、资产化管理等工作也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林业发展建设面临无阵地,无人员、无技术服务、无责任主体,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六是人才缺乏。受编制限制,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全省林业发展“162”总体工作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富民增收为重点,努力打造生态重点区。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全市有林地面积稳定在745万亩,森林蓄积达到3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业产值达到13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好局。到2020年,全市林地保有量控制在7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森林蓄积达到3500万立方米以上,湿地保有量控制在130万亩,95%的国家、省重点保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1.切实抓好林业工程项目。

通过国家和市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善薄弱地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生产体系。一是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管护6.45万亩国有林,完成292.5万亩集体公益林补偿金兑现,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建设任务。二是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83.86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任务。三是巩固提升速丰林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速丰林二期建设工程。四是持续推进珍稀树木发展。争取国、省将列为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五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核桃、花椒和油牡丹等木本油料,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打造,引导业主大户进入专业市场和开展网上交易,培育区域特色产品。六是做强做精林下经济。坚持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采取“林药、林菌、林菜、林苗、林畜、林禽”等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着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载体,深入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打造森林、湿地和乡村等生态旅游业。

2.切实加大“三乱”治理力度。

一是抓好林地征占用清理整顿和审核申报工作,健全林地征占用台帐制度。二是联合林政执法和森林公安机关共同开展以打击“三乱”(即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为主要内容的“利剑行动”、“亮剑行动”等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三是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按总体规划,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确保通过国家验收。积极开展全国爱鸟周、湿地日等活动,激发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热情。

3.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

适时适地开展检疫对象调查监测,落实目标责任,大力开展飞机防治、无公害防治,重点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完成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验收目标任务。

4.切实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在落实防火责任、防火预案制定、防火设备准备、防火隐患督查、火警火灾扑救上下功夫,有效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安全。确保无人员伤亡事故,完成森林火灾控制在0.1‰内的任务。

5.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

积极完善林权交易配套政策及服务,筹建有资质的林业资产评估机构,探索建立森林收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市场交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等一系列链条后,盘活林权资源,使林农真正得到实惠。

篇8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规划;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5-0079-18

[作者简介]孔凡斌(1967―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李志萌(1965― ),女,湖南醴陵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研究;马回(1986―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12&ZD213)、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13JBGP028)与江西省普通高校科技落地计划科学前沿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优化技术”(KJLD12065)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By: Kong Fanbin,Li Zhimeng & Ma Hui

Abstract: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economic strateg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has been active in exploring new models of a harmonious co-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cology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Planning,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rela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自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实施与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项建设顺利展开,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不仅要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而且要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江西样板、引领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面提供良好示范①。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研究,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差距,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

(一)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以及环湖区间来水,经湖盆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是否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社会经济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会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功能分区的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三个功能分区③。

(三)规划的定位及目标要求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四个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生态产业建设为核心,建成全国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围绕上述定位,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①。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大幅增加,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我国周边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引领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措施及成效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1.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效明显,湿地面积显著增加②

图1反映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恢复和发展。2009年,湿地面积为46937.5公顷,到2013年末湿地面积为78830.22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31892.72公顷,增长幅度达67.94%。但是受到上游来水减少、湖区水位严重下降等因素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湿地面积2011年后的增长幅度出现明显回落,不仅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1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对区内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封山育林面积波动上升

如图2所示,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封山育林面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区域内封山育林面积达到311.18千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42.97%。但相对于全省的增长情况来看,区内增长的速度及比例相对较低,需要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促进封山育林面积的增长,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63%的总体目标。

3.绿色屏障建设显效,森林覆盖率直追总目标

图3反映出了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绿化覆盖率匀速增长的状态,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从2009年的44.62%增长至2013年的45.26%。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展,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将会提高。

4.绿化工作显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步增长

从图4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9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4.86平方米,约增长25.08%。对比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化覆盖率变化图(图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绿化覆盖率的增长趋势一致,增长幅度比例相似。可见,随着绿化覆盖率的增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会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2012年前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2年开始逐步超越全省平均水平,到2013年末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平方米,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总体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各项措施实施成效比较明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符合生态经济区的实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分析

1.水环境状况改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截至2013年末,鄱阳湖流域内的85座县(市)级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提前完成建设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城区全部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管网工程正在完善,区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正加紧推进,新增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6000吨/日,完成规划目标的40%,区内各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1)水环境改善

根据图5所示,2013年全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污水处理率呈现增长状态,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污水处理率始终高于全省水平,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38个县市区全覆盖,废水处理能力不断加强。

水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行,区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末,鄱阳湖水质状况整体稳定,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改善,水体总氮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如表1所示,从全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废水中氨氮排放量对比可以看出,排放总量占全省比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到2013年末仅占全省的36.27%。依据表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比重波动变化,到2013年末变化明显,下降至全省总量的40.89%,水环境状况改善明显。

(2)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区内所有市县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如图6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鄱阳湖上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82%,高出全省约12个百分点,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不断向实现区内所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靠近。

2.大气环境逐步优化,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大气环境保护治理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防治。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

(1)大气环境逐步优化

如图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较稳定,从2011年开始略有持续下降。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逐步提升,二氧化硫排放的情况呈现不断好转的趋势。

如图8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情况,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良好的控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产值的不断提升,工业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从图9可以看到,全省烟尘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2013年相对于2009年具有明显的下降幅度,约下降84000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烟尘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相对于全省的不断下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烟尘排放上面的工作开展出现较明显的问题。针对烟尘排放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或者寻求其他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工作,降低烟尘排放量。

(2)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在固体废弃物、永生物综合治理方面,一是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广畜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二是工业方面治理重金属污染,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防控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三是城市废弃物方面加快推进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立和完善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如图10所示,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利用率接近80%,201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同全省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准,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及技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13年,各项主要指标均显示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区内污水处理实现38个区县市全覆盖,垃圾运转能力不断增强,立即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工业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烟尘排放方面工作出现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烟尘排放监管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指标增速较快,如表3所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9年4491.39亿元增长至2013年8452.6亿元,年均增长12.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9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增长迅速,第一产业由2009年459.51亿元增长到2013年697.44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0.2%、18.3%、5.1%和10.8%;第二产业2013年达到4947.71亿元,是2009年的2.02倍,4年来翻了一番;第三产业2009年为1580亿元,2013年达2807.45亿元,年平均增长19.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三产比重分别为10.2∶54.6∶35.2、9.1∶57.2∶33.7、8.7∶56.5∶34.8、8.3∶58∶33.7、8.2∶58.5∶33.3,三产中第一产业比重在绝对值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比重进一步缩小。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工业投入,使第二产业无论是生产总值还是比重上都呈现上涨趋势,第三产业则在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产值比重较为平稳。

2.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动力明显增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明显提高。

2013年区内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192.06亿元,比2009年增长53.1%,比全省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44.2%。

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一步强化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明确安全责任,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建高标准良田90万亩,建设高产示范片共计436片;启动建设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高产创建示范片、机插育秧与推广示范基地,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启动建设了多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区域站及监测网点、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集中展示区,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区内粮食总产达217.44亿斤,比2009年增长15.91%,增速比全省高10.3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1.38%,比2009年提高3.39个百分点。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区内有19个;前8名产粮大县全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分别为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余干县、高安市、新建区、临川区和樟树市;其中,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粮食总产量超过20亿斤。

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稳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山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油、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优质油菜基地建设工程、鄱阳湖水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生态柑橘基地建设工程、生态茶园建设工程、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施进度良好,共建设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130个,新建设高标准菜园121个,面积11.43万亩,新建育苗中心25个,年出苗量25000万株,创建蔬菜标准园67个,面积8.46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100万亩。2013年区内油料总产达74.23万吨,比2009年增长21.6%,增速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为60.76%,比2009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经济区着力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鄱阳湖生态优势和重点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建设绿色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基地3个,配套建设相应研究开发中心1个、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推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如表4、图11所示,区内肉类产品由2009年的135.67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49.46万吨,年平均增长为2.54%,占全省比重为43%。生猪出栏:2013年为1498.24万头,比2009年的1341.72万头增加156.52万头,增长11.67%,占全省比重为46.03%。园区内水产品:2013年达149.44万吨,比2009年增加25.72万吨,年平均增长5.19%,占全省比重为60.09%。

3.新型工业驱动力增强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加。工业已经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壮大生态经济的主要支撑力、实现绿色崛起的主要保障力。

如表5、图12所示,2013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2.3亿元,同比增长22.46%,占全省比重为56.1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为4826.6亿元,2013年增长到9296.70亿元,增长了92.61%,占全省比重为69.42%;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2013年分别为16741.92亿元、1337.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45%、19.12%,占全省比重则分别为60%、51.7%。

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划》提出的光电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主要工程任务进展顺利。如表6所示,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达702个,比2009年增加108个,占全省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的46.6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76.34亿元,是2009年的2.13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7.59%(见图13);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3306.9亿元、194.91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2.86倍、3.08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54.82%、50.85%。

4.现代服务业规模化扩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和改善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商贸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生产业,拓展提升生活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80.00亿元,2010年为1865.89亿元,同比增长18.09%,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2392.73亿元,同比增长28.2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2570.94亿元,同比增长7.45%;2013年为28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为56.78%(见图14)。

旅游业稳步发展。随着《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旅游要素配套和便民服务建设不断加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乡村旅游、温泉庄旅游、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迅速升温,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大旅游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部分国家4A级以上精品景区旅游基础市井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一批鄱阳湖生态码头和环湖旅游公路网,重点打造了一批示范点、生态旅游名镇(名村),南昌、九江、鹰潭、抚州等地的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主要工程任务顺利推进。201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5009.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189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国内旅游人数2484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11%;国内旅游收入1863.55亿元人民币,入境过夜旅游者163.6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6%。其中接待外国人53.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49%;香港同胞56.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19%;澳门同胞24.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7%;台湾同胞29.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0%。旅游外汇收入52508.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3%。

商贸物流业稳步发展。区域内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行业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管理网络化、企业规模化、业态新型化、服务系列化、设施现代化逐渐凸显,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如表7、图15所示,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亿元,同比增长18.46%,占全省比重达58.52%,比2009年提高2.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限额以下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销售额2597.71亿元,是2009年的2.32倍,占全省比重为69.7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营业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2%,是2009年的1.52倍,占全省比重为58.66%;2013年区内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6个,年成交额达1073.42亿元,占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的69.85%;与上年相比增长7.06%,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

拓展金融服务效果显著。信贷力度支持不断加大,2009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63.2亿元,经过四年的发展,到2013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至9072.9亿元,增速高达98.83%。使用金融市场融资取得明显突破,2009―2013年,区内企业通过IPO融资合计32.26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合计374.57亿元,区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种债券融资94.51亿元,发行企业债合计160亿元。保险产业的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区域内保费总收入由2009年的96.74亿元增至2013年的180.61亿元,增幅达86.7%;区内保险赔付金额由2009年的24.87亿元增至2013年的64.31亿元,增幅达158.59%。金融体系日趋完善,《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区大力引进境内外银行和股份制金融机构,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金融机构,2010年到2013年,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38家,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16家,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聚焦效应逐步凸显。财政补贴对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2009年,区内政策性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226万元和1470万元,截至2013年末,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10892万元和7257万元。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近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1.铁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初步构建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快速铁路网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重要经济区之间的快速铁路通道,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等区域的联系奠定了更为优良的区位基础,也使省内各地市联系更为紧密。

全区7项铁路干线项目已完成4项,完成率达到57.1%。如表8和图16所示,除2011和2012年外,全区的营运里程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且全区2009―2013年铁路营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4.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昌九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实行了高速铁路零的突破。向莆、衡茶吉铁、九景衢、京九向塘以南段电气化改造进展顺利,形成了京九、浙赣、皖赣铁路联系本地各中心城市的运输网络,使江西省与周边主要城市联系更为紧密,基本形成南昌至省内各设区市1小时、至周边主要城市3小时、进京6小时高铁交通圈。

2.公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及全国重要地区的公路通行能力稳步提升,公路建设里程稳步增长。省会城市南昌到各地级市,以及九江、景德镇、鹰潭等相邻城市之间早已互通高速,鹰瑞、石吉、澎湖、九瑞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都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地区信息、人员的快速流动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92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548公里,新增36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57681公里,新增505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5.68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通往周边省的出省主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市、区)半小时进入高速公路网络的目标。区域内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达2634公里,公路路面优良率达到85%以上;区域内县乡道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县道50%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水平,乡道90%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水平。另外,乡镇和行政村100%通水泥(油)路。

3.水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水系高等级航道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形成了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良好的生态水运体系。在内河航运建设方面,如表9和图1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内河里程在2013年具有一定增长,2009―2013年全区内河航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0.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6个百分比。

4.民航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4个民航机场,占全省民用机场总数的66.67%。其中,宜春的明月山机场已经建成并开始营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正在加紧扩建,民用机场年均增速约为5%,高于全省3.33%的年均增速。初步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宜春、上饶为主要枢纽,达到联通全国主要城市和联系全球的机场网络系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在100公里半径内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提供支撑。

总体而言,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综合交通体系,使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人员、货物、信息便捷往来,形成了以昌九景为中心、通江达海的4小时环鄱阳湖区发展经济圈,为促进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生态城镇、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消费品市场、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

1.生态城镇创建和城市建设均稳步推进

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县市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成效显著,居住环境明显趋好。

如表10和图18所示,2009年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增长到14.86平方米,累计增加25.08%;2009年至2013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均增长5.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

如图19所示,2009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3.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1个百分点;2013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6.30%,比同期增长2.6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0个百分点。

2.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努力打造环境品牌,把扩大投资与扩大开放、全民创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平等准入、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①。如香港理文集团在瑞昌投资3亿美元的理文化工项目、香港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南昌投资2.74亿美元的华南城项目、四川金天集团在湖口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新材料生产项目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在成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热门地带。

如表11和图20所示,2009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6.49亿美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65.84%;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到63.6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0.59%。2009―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增加37.15亿美元,累计增长约140%。2009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695.36亿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50.86%;2013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增长到2219.3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52.39%。2009―2013年,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累计增加219.16亿元,累计增长约219%。

3.消费市场稳中趋旺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多方筹划,积极应对,改善消费环境,开拓消费市场,刺激消费增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消费品市场运行活跃、稳中趋旺,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如表12和图21所示,2009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25亿元,占全省比重达56.20%。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元,同比增长18.4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58.52%。2009―2013年,区内社会消费品总额累计增加1353.02亿元,年均增长19.38%,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1.56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387.9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6.96%。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2009―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累计增加909.79亿元,年均增长46.91%,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2.36个百分点。

4.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尤其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表13和图22所示,2009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233.64万人,占全省比重达40.2%;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51.56万人,同比增长2.31%,占全省比重达40.09%。2009至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累计增加117.91万人,累计增长9.56个百分比,年均增长2.3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率0.07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1.08万人,占全省比重达39.99%。2013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60.56万人,同期增长0.1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40.23%。2009至2013年,城镇化进程加快,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故区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累计减少0.53万人,年均减少0.2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速率0.15个百分点。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调研及统计分析,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近五年来,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过程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江西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既面临加快发展、做大总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保护好青山绿水、巩固好生态优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任务艰巨①。由于江西地方财力有限,相对于繁重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投入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持续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难度很大。

(二)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近十年多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以及近年来鄱阳湖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枯水位天数平均延长51天。这种常态化、趋势性的枯水期低水位,给全区生态、民生、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一是严重威胁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主要是湿地面积萎缩,候鸟生存环境变差,各类鱼类资源衰减,枯水期劣Ⅲ类水质比例明显上升。二是严重影响湖区生产生活,主要是灌溉水源不足,居民饮水困难,湖区血吸虫病呈上升趋势②。

(三)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力度还不够,许多体制机制创新要么没有实施,要么实施力度不强。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仍然进展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条件较好的城市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仍遥遥无期,鄱阳湖银行尚未筹建,国外金融机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也没有动静。绩效评价考核体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绿色GDP制度目前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离真正实施困难重重,使得鄱阳湖生态资本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市场调节机制创新、政府引导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绿色消费机制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许多项目仍然没有改变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未能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以兼并、收购、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还刚刚起步,非政府组织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不足。另外,利益补偿机制也不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对象和补偿者等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农业节水补偿、养殖业退出补偿、重点污染企业退出补偿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未实质开展。

(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力度不够

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经济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尤其是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既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又有更好的容纳城市人口的能力,因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最高①。南昌、景德镇等几个大城市的城镇化率远高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二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城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南昌1个;2014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也只有南昌,超过200万的只有南昌和九江。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缺乏,小城镇发展能力不足,城镇规模结构极不均衡,难以发挥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三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协调。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城市化与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在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工业化率。自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化率滞后工业化率6个百分点以上②。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水陆空全面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特别是高铁和港口建设落后,与兄弟省市差距较大。江西高铁建设严重滞后,2014年9月16日才开通第一条高铁―沪昆高铁江西段,北上南下的高铁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港口和水运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支持力度不大,内河水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省道、县道、乡道建设相对滞后,国家投入少,补助标准低,尚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策建议

(一)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控总量、减存量、压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在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建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从而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建设,巩固“五河一湖”及其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的稳定提高。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改善自然生态平衡,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提高环境修复能力,巩固退田还湖、还泽、还滩成果①。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积极推进濒危野生动物繁育及放归自然,促进其野外种群的恢复与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依托江西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进一步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布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效率,确保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量;提升区内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打造品牌效应。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打造出在国内农产品中的领导品牌。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先进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培育成区内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低能耗、低污染、技术密集型行业,推进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从“黑色”转向“绿色”。三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江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生态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加快培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建立体现责任、价值、公平与监管的体制机制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评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推行分类考核办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加开发强度、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管理等评价指标。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明确问责对象、问责主体、问责内容和追责范围、追责方式、追责程序。二是建立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主要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和矿业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资源利用制度改革,设立中国南方(江西)森林碳汇基金,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③。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政策和法律保障的长效生态补偿体制。四是建立环境资源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各项环境资源监测体系;完善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应急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社会监督监测网络。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源头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力度④。

(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资源整体效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发挥出来,促进整个区域城镇化建设。积极建设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产业支撑力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挥区域内大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推动建立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充分重视特色小城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打造其优势产业,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经济区新型城镇生态化建设,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镇,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五)形成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建立布局协调、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环十通”综合运输通道,实现经济区主通道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周边省交通主通道相连通,区内中心城市群、城镇带互相连接,形成布局合理、通畅快捷、能力充足的运输通道。二是湖区交通网建设。完善连通核心保护区的控制开发带范围内的旅游景点、居民点的公路网络、湖区航道网、沿湖码头等设施,为滨湖区的旅游、居民出行和经济活动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交通体系。三是高效集约发展区交通网建设。建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区内县(市)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建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建设连接干线铁路的支线铁路、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区内综合码头、产业专用码头及支流航道。实现客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网络。

篇9

内蒙古历来高度重视呼包鄂区域协调发展,并从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有力地推动呼包鄂协调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2015年,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占到了全区的61.7%、48.2%,为内蒙古经济从全国后列进入中游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呼包鄂发展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定位、空间布局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还需进一步弥合;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协作不配套,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等。呼包鄂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发展来解决。

协同发展涉及区域内资源优配、产业分工、财税分成、排放分担等利益格局的战略性调整, “十三五”时期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谋划,建立科学长效的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使呼包鄂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我区“向北开放”中心和国内协作的枢纽,成为支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

凝心聚力,构建协同发展推进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要围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个根本目标,坚持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和市场运作原则,立足各地发展禀赋和实际,在自治区层面优化呼包鄂生产力空间格局,明晰各地差别化发展功能定位,推动错位共赢,打造生态优美、交通顺畅、经济协调、市场统一、机制科学的呼包鄂黄金经济带。一方面,完善自治区层面呼包鄂协同发展领导和协调机制以及呼包鄂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呼包鄂协同发展章程,立足呼包鄂三市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和合作互补共赢发展理念,重构呼包鄂经济区,激活沿黄沿线经济带,书写内蒙古经济“第一极”的新传奇。另一方面,建立呼包鄂协同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和三市部门会商机制,构建呼包鄂协同发展专项合作组和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利益调节和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可量化、可报告、可核实的协同发展监测指标体系。通过顶层设计,打破呼包鄂三市之间合作的行政壁垒,在更高层面、更大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要围绕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呼包鄂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地违规违法出台优惠政策的行为,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按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集约发展的原则,支持各类新上项目与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企业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差别化电价和水价政策,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区域人才开发与共享机制,促进区域内创业创新资源共享。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金融资源自由流动、金融产品高度可替代、金融服务无差异,构建普惠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创新发展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呼包鄂三市发展的评价,要更加注重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长期发展和区域整体利益的影响,提高长期成效和整体效应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要强化督促检查,对自治区确定的事项落实情况和责任分工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评估。修订和完善区域内有关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逐步以区域协同发展指标来替代部分传统地区性统计指标,引导三市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发展的工作导向。

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各领域协同发展

优先突破基础设施、生态保护领域。要以拓展空间、补齐短板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规划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以同城化、网络化、便捷化为方向,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能源输送通道、油气管道和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呼包鄂协同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联合共建,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合理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科学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规划实施跨区域的重大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开展环境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重点行业和领域污染综合防治,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实F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序推进产业、创新、开放等领域协同发展。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健全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研发推广,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品牌,强力推动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调整优化区域创新发展布局,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领和推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多层次开放合作新格局,着眼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呼包银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深化与东部发达省市、港澳台等交流合作,加强呼包银经济带等建设,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篇10

Li Liping;Xiao Yanling

(Petroleu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aqing 163318,China)

摘要:本文对环境问题对石油企业发展进行限制分析,得出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资源浪费严重、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是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的现状,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以期为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limite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oil companies, and found that the major problems included the constraints from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policy,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arge corporate,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limited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oil companies in China by refering to the abroa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s oil compan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a's oil companies.

关键词:石油企业 环境保护 机制研究

Key words: oil compani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chanism syudy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26-02

0引言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运输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然而由于重视程度、政策执行、结构体系等原因,中国石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远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如何在资源日益萎缩的形势下,保证高产稳产的同时,探索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做出根本变,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1]的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战略机制,便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1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发展

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不断升级,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石油企业在直接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较量时,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正在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下弱化,虽然中国石油储藏相对丰富,但是这些自然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环境保护投资不足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缓慢愈加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环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更加剧了企业发展的艰巨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国家法规及政策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允许企业营运的重要指标,在政策层面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石油企业本身必须遵守国内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在达到各项市场规范环境标准(如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前,国家的法规及政策绝不允许正常经营,如果环境问题过于严重并始终得不到治理和改善就有被退出市场的可能,在市场层面限制企业经营行为。

1.2 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由于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关注。石油企业作为国家支柱企业,在拥有更多国家支持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必须时刻关注环境保护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别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与社会舆论都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力度,环境问题越发限制石油企业的发展。

1.3 资源浪费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投入力度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及应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水电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特别是加工原油用水量仍然较大,据统计中国加工原油的用水量为2.0~2.5t水/t原油,而国外一般为0.5~1t水/t原油之间,耗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某些石油企业为了减少开发成本,对已经打出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燃气,采取排空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尤其以新疆塔里木油田库车县境内的牙哈一井为最,排空燃烧达15年之久。石油企业这种对自然资源大量耗费的做法间接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4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环境保护标准和绿色壁垒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的石油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环境破坏,会对企业形象大打折扣,进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2国外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发展现状及经验的借鉴

目前,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保护机制的探索。

2.1 BP石油公司的做法该公司的保护环境方面探索体现在一是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并将“无损环境”(no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作为企业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计划-执行-考核-改进”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HSE管理体系并建立HSE管理体系保障系统,保证公司的HSE管理体系框架得以实施。

2.2 壳牌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1994年,壳牌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颁发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导则。壳牌公司的HSE管理体系随后不断完善,形成了适于其多层次跨国经营的HSE管理体系模式。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业务单元、各级领导、企业员工三个层次的要求方面。

2.3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主要做法一是体现在在HSE管理方面建立了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OIMS)提出了十一个要素,包括:领导、管理、风险评价和管理、承诺和责任;设施设计和建造;信息与文件;员工能力与培训;实施与运行;第三方服务;事故调查与分析;群体意识与应急准备。二是为满足公司OIMS管理体系提出的十一个要素,要求它的每一个业务单元要建立管理体系,并且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对OIMS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检查。

可以看出,目前国际上几大石油公司为推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在环境保护机制方面主要依靠的自身制度化的措施。与壳牌、埃克森等企业自身管理机制是主要驱动因素的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不同,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先是出台法律,进而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规范指导企业环境管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欠缺,没有类似的对生产者责任制的手段,因此企业缺乏内在保护环境的动机。借鉴国外经验,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必须首先突出石油企业环境保护主体的地位,同时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并思考这个问题。鉴于此本文所探讨的环境保护机制主要是站在石油企业的角度从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环境恢复机制三方面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3.1.1 完善组织结构与责任体系中国石油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应以石油企业党政领导为首,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在污染治理、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宣传等方面,明确领导责任和义务,自上而下推行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指标与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全面科学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定期召开环境保护研讨会,审议通过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认真总结上一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确实解决经费等阻碍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

3.1.2 细化计量体系与指标标准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离不开规范的节能降耗计量体系,中国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量化各项标准,或采取定性或状态描述的方法,使实际节能降耗工作更符合标准,增强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石油企业首先应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先进的能源计量、体积计量、热值计量和自动计量等计量方式,对计量器具实行三级管理,定期实行检查,分厂、分矿、分区计量,为环境保护的分析、考核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按照国家和中油集团关于主要耗能设备监测比例的要求对重点能源消耗设备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并依据其监测结果,对工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使运行效率得以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建立相应培训、监督、报告、处理、评估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的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使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所有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和完整,为实施精细管理奠定了基础。

3.1.3 明确工作步骤和部门职能石油企业为使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权责到位,避免互相推诿及责任不清的现象发生,必须针对统计、计量、监测、考核等多个环节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程”,并且定期进行流程完善,实行节能减排任务责任制,落实到员工岗位。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部门,石油企业要明确其部门职能,例如计划审核部门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篇章并且对其进行审核;技术开发部门负责油田开发项目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布置及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过程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和监督管理;总体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项目的全程参与,负责项目管理中环境保护的整体评价工作。其次,石油企业在新开发建设油气田之前,要对新项目严格把关,严禁采取落后淘汰生产工艺,坚持先评价后建设原则,加大对新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力度,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3.2 建立全方位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3.2.1 加强数字采集与防污监控中国石油企业在规范环境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通过数字采集加强污染防治监控,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安全环境保护处,设置环境监督岗位,对企业周围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且实时更新环境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水平,进行油田污染物控制、治理及日常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

3.2.2 加强奖惩力度与公众监督中国石油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还体现在对员工的操作监督上,对于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是否做到环境保护的监督还应进一步完善,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非环境友好型操作的惩罚措施还需加强力度;此外,来自石油企业外部的公众监督对于石油企业加强自我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重视公众反馈信息,及时与公众沟通也是石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

3.3 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机制石油企业在对油气田生产开发之前,首先应积极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功能,对油气资源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超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开发项目进行限制和整顿,对可以项目开发的区域进行妥善规划再进行施工;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物的制造和废弃物的回收;但是这还不够完善,最后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也应该对已经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采多种手段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污和平整植被,不断改善油田生态环境。以下是石油企业在施工前后应该对周边环境进行的准备和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温宗国,王迪,周爱国,陈吉宁.跨国石油公司环境保护机制的比较分析[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