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继电保护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幸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举办的继电保护培训班。能成为首批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今年根据公司安排。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省电力公司以及供电公司的领导给我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培训期间,先后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如《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课如《安全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两票管理》等,并在继保实训室对主变保护屏、线路保护屏、母线保护屏、断路器保护屏等进行了校验和故障查找消除。在这4个月的培训生活中,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学员培训。
专业知识理论方面:
(一)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学习。这是继电保护专业的最基础的部分,要掌握故障分析,首先要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可以说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对故障分析的重新学习,我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我发现了故障的规律性,以及继电保护在这些故障的针对性。
(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进行学习。继电保护原理也是继电保护专业的基础,这门课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分类,讲述了保护的构成原理,以及各种原理的保护的使用范围,优点和缺点,以及系统中各种保护的配合使用问题。由于我们这些同志绝大部分来自地区供电公司,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保护原理。
(三)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T、PT)的学习。CT和PT是继电保护专业必须掌握的部分,因为继电保护对一次系统的保护是建立在对一次系统的监视上的,CT、PT将一次的大电流、高电压变为继电保护能够使用的小电流、低电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CT二次绕组有好几个,分别供保护、测量、计量用,以及零序电流的采集方法;CT、PT的极性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保护是否能可靠工作。
(四)二次回路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以前学校重视原理教学,二次回路部分并没有讲。这个月在开始讲二次回路前,我对其进行了恶补,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找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请教,在后来通过上课学习,我对二次回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二次回路分为控制回路、测量回路、信号回路、调节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以及操作电源系统,现在我掌握比较好的是电源系统、测量回路和信号回路,其他的回路我正在不断的学习中。
(五)学习博电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在学习中,既温习了各种继电保护原理,还掌握了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对各种保护的测试方法。
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继电保护;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广泛,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入数字化、微机化和网络化阶段,其在更新自身技术的同时,与微机、通信技术相融合,电力系统技术日趋先进,同时也日趋复杂。
一、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继电保护课程理论教学环节大多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分为电网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和电力主设备保护,按模块分别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学生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觉深奥难懂。继电保护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在完成部分专业理论学习后,按照指导书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和课程设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思考,缺少对理论知识应用的分析,更缺乏对理论设计计算结果的仿真验证。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教学目的,因而继电保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调整教学内容
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修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继电保护调试实习教学大纲;调整理论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模块化、项目化。将理论教学分为几个模块,设置线路、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电力设备保护教学任务单元,使学生对继电保护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理论知识依托于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讲解分析,以项目为载体,将工程概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增加实际工程实验项目的教学学时,便于继电保护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置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验实习项目,充分发挥模拟型实验装置和微机型实验装置的优点;重点做好微机保护实验项目建设,设置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下的参数,查看系统状态和保护动作状态。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入PPT课件教学,增加视频及动画演示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继电保护理论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引入课堂,针对应用前沿技术的工程及学生理论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题,增加课堂讨论部分;提高学生学习继电保护课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总结;将MATLAB/SIMULINK计算机仿真引入实践教学,对设计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对继电保护动作前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有直观的认识。
3.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思路
在培养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基本目标的指导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树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以知识应用与实践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其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只给出实践目的、注意事项、设备和要求,具体的实践方法、步骤和报告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教师将课程实习项目由部分验证性实习全部改为综合研究设计性实习项目,设置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验实习项目,充分发挥模拟型实验装置和微机型实验装置的优点,以模拟型保护装置为基础,灵活模拟各种接线错误,以此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题目和现有实验室的条件,要增加实验验证或仿真验证环节,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卓越工程师”目标下,只有适应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坚持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次系统
作者简介:张如义(1973-),男,黑龙江伊春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助教。(浙江?嘉兴?3140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41-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属于专业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各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该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基本教学手法使学生掌握各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构成、整定计算等知识,了解典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各学校对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1-2]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上学时少,课下学习时间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属于专业模块课,理论课时为32学时,实验课时为8学时,相对来说学时少。该课程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学生此时因为找工作、做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以及修第二课堂学分而精力比较分散,上课不能满勤。因此教师要对该课程内容做精简化处理,争取有较高的课堂效率。
2.实践量不够,动手机会少,动手愿望低,实践深度受限制
尽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但这些实多是参观式的,学生没有操作经验;企业很少让学生实际操作,因为这样容易影响生产,而且会造成安全事故。实验课也是模拟系统的继电保护,结合仿真电路,学生认识到的电气方面的知识明显不足。另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对课程也不感兴趣。
二、改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所采取的措施
1.讲课突出重点,不必求多求全,让学生听懂为目的
以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使教有所思,教有所改,为下个阶段的大纲修订做好准备。在主要问题推导的关键处,适时地将基本且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课上学时允许的前提下,立即给学生少量时间消化刚讲过的内容,并提问以加强和确认。例如在讲授单侧电源电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时,对第I段的整定,让学生看图(如图1所示)思考理想状况下,一点短路应该跳哪个断路器,然后引入矛盾,说明理想状态不能实现,学生会对这一整定原则加深印象。又如在讲到后备保护时,让学生思考上一级可以做下一级的远后备,下一级反过来能不能做上一级的远后备。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的执行部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部分,可以先向学生演示继电器触点吸合与释放的过程,再说明是因为电力系统故障而由逻辑环节决定它应该的动作,促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兴趣。[3]
2.穿插二次回路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二次回路是对一次设备监控、测量、调节和保护的设备,二次设备及其相连接的线路组成二次回路。如果没有二次回路,一次系统在很多重要方面都没法保证效果,例如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安全稳定,二次回路是保证电力系统一次回路安全稳定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授课计划一般是把继电保护内容全部放在二次回路的前面讲,但是因为二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联系密切,可以把二次回路的相关内容放在继电保护之前讲解。说明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继电保护是二次回路的一部分,因为继电保护设备的系统性、继电保护理论发展的相对完善性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特殊重要性,所以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独立于二次回路课程专门开设。典型的与继电保护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例如: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联系器件,继电保护的测量参数是由互感器二次侧引入的。又如跳闸回路,以单侧电源电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在讲述了整定过程之后,做一个动作过程的演示,继电保护教材上只用跳闸线圈和辅助触点表示断路器,使学生感觉不具体。这时候把断路器的分、合闸回路(如图2所示)介绍一下,有明显的具体化效果。[4] 二次回路课程的内容具体、偏重于实际操作,相对于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来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把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联系起来讲解,进一步增强师生课堂互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继电保护原理”和“微机继电保护”区分开
“微机保护原理”和“继电保护原理”在大多数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作为两门课程分开讲授,“继电保护原理”的学习可以为“微机保护原理”课程打下基础,“微机保护原理”是“继电保护原理”的具体实现,但不是“继电保护原理”的主要内容。“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原理,在讲课过程中只宜于适当地、少量地引入微机保护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限于对微机保护基本框架的了解。如果过多地引入微机保护方面的知识,会使学生觉得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该不该掌握微机保护,分散了精力,又难以听懂。引入微机保护的本意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尺度,结果不仅降低了学习兴趣,还影响了对继电保护原理本身的学生效果。
4.和一次系统的内容多取得联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主要分析电力系统各部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设备)在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与一次系统的联系密切,继电保护装置动不动作、如何动作都取决于一次系统的运行状况,所以要结合一次系统知识,说明一次系统的变化情况和计算方法,才能更有利于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增加具体感,减少抽象理论的乏味感,更好地掌握继电保护原理。例如在讲解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时,说明短路的几种类型,在不同点和不同类型的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先思考明确在短路点远离电源时的短路电流高于短路点靠近电源时的短路电流。
5.作业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习题布置,可按照课上讲授的内容自编作业或对教材习题改编
作业布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学生完成得如何,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在课堂上讲好课是不够的。对于如何布置作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编著者是依据自身情况,顾及使用教材的全体教师编写教材的。具体落实到每个教材使用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讲课内容和筛选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状况的侧重点来讲解。这样课上所讲的不包括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有特有的侧重点。如果作业还按照教材的习题布置,就会使学生感到迷惑,对怎么做作业无从下手,以至于产生排斥、倦怠的心理。例如对绪论的讲解,先是讲了三道习题,然后让学生理解记忆十分钟,最后抽查提问。结果是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了作业,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对绪论部分编写的三道作业题: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满足哪几个基本特性,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继电保护装置的三个组成环节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6.优化试卷
试卷是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反应,一份好的试卷能体现教师的讲课情况、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如何的一种检测方式。从试卷的成绩分布情况、各类题型的解答情况以及各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反思原因,总结经验,以利于在下次授课中做出相应的改进。对试卷的难易、深浅和范围都要有适度的把握。相应于上课内容的调整,对试卷结构和题型做优化处理,增加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题型。
三、教学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见表1)
针对实践方面的不足,依靠现有的实验设备和实习条件,尽量做到对继电保护基本部分能认识实物,明白原理,熟悉操作,做到继电保护知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的普及。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变电站或发电厂从事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工作,他们可以在企业的环境中再深入接触继电保护操作,在设备的实物化和指导的专业化方面都能有所提。[5]
参考文献:
[1]何瑞文,陈少华.关于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3):21-22.
[2]田有文,孙国凯,周启龙.突出继电保护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94.
[3]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何永华.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4
关键词:继电保护 事故处理 检查
引语:自适应继电保护是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自从微型计算机引人继电保护以后,各种原理的微机继电保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自适应控制理论与继电保护结合而产生的自适应式微机继电保护也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1、继电保护事故的种类
1.1定值问题:①整定计算的误差②人为整定错误⑧装置定值的漂移a元器件老化及损坏b温度与湿度的影响c定值漂移问题
1.2电源问题:①逆变稳压电源问题a纹波系数过高b输出功率不足或稳定性差;②直流熔丝的配置问题;③带直流电源操作插件
1.3 TA饱和问题:作为继电保护测量TA对二次系统的运行起关键作用,随着系统短路电流急剧增加,在中低压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现场因馈线保护因电流互感器饱和而拒动,主变后备保护越跳主变三侧开关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数字式继电器采用微型计算机实现,其主要工作电源仅有5V左右,数据采集部分的有效电平范围也仅有10V左右,因此能有效处理的信号范围更小,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对数字式继电器的影响将更大。①对辅助判据的影响;②对基于工频分量算法的影响;③对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影响;④防止TA饱和的方法与对策。
1.4抗干扰问题:运行经验表明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对讲机和其他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屏附近的使用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误动作。现场曾发生过电焊机在进行氢弧焊接时,高频信号感应到保护电缆上使微机保护误跳闸的事故发生。新安装、基建、技改都要严格执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尽可能避免操作干扰、冲击负荷干扰、直流回路接地干扰等问题的发生。
1.5保护性能问题:保护性能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装置的功能和特性缺陷。有些保护装置在投入直流电源时出现误动;高频闭锁保护存在频拍现象时会误动;有些微机保护的动态特性偏离静态特性很远也会导致动作结果的错误。在事故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两者性能之间的偏差。
1.6插件绝缘问题: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在外界条件允许时,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从而引起装置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
1.7软件版本问题:由于装置自身的质量或程序漏洞问题只有在现场运行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因此,继电保护人员在保护调试、检验、故障分析中发现的不正常或不可靠现象应及时向上级或厂商反馈情况。
2、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
2.1正确充分利用微机提供的故障信息对经常发生的简单事故是容易排除的,但对少数故障仅凭经验是难以解决的,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2.1.1正确对待人为事故:有些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的信号指示无法找到故障原因,或者断路器跳闸后没有信号指示,无法界定是人为事故或是设备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人为事故必须如实反映,以便分析和避免浪费时间。
2.1.2充分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有用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通过一、二次系统的全面检查发现一次系统故障使继电保护正确动作,则不存在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问题;若判断故障出在继电保护上,应尽量维持原状,做好记录,做出故障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以避免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
2.2.1逆序检查法: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2.2.2顺序检查法: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
2.2.3运用整组试验法: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2.3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
2.3.1对试验电源的要求在进行微机保护试验事要求使用单独的供电电源,并核实用电试验电源是否满足三相为正序和对称的电压,并检查其正弦波及中性线是否良好,电源容量是否足够等要素。
2.3.2对仪器仪表的要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取电压信号的仪器必须选用具有高输入阻抗者。继电保护测试仪、移相器、三相调压器应注意其性能稳定。
3、如何提高继电保护技术
掌握和了解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的基本类型和思路是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加强下述几个问题。
3.1掌握足够必要的理论知识
3.1.1电子技术知识。由于电网中微机保护的使用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继电保护工作者,学好电子技术及微机保护知识是当务之急。3.1.2微机保护的原理和组成。为了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的现象分析故障或事故发生的原因,迅速确定故障部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微机保护的基本知识,必须全面掌握和了解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熟记微机保护的逻辑框图,熟悉电路原理和元件功能。
3.2具备相关技术资料
要顺利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离不开诸如检修规程、装置使用与技术说明书、调试大纲和调试记录、定值通知单、整组调试记录,二次回路接线图等资料。
3.3掌握微机保护事故处理技巧
在微机保护的事故处理中,以往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它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消除重复发生的故障,但技能更为重要,现针对微机保护的特点总结如下。
3.4.1替代法该方法是指用规格相同、功能相同、性能良好的插件或元件替代被怀疑而不便测量的插件或元件。
3.4.2对比法该方法是将故障装置的各种参数或以前的检验报告进行比较,差别较大的部位就是故障点。
3.4.3模拟检查法该方法是指在良好的装置上根据原理图(一般由厂家配合)对其部位进行脱焊、开路或改变相应元件参数,观察装置有无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若有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则故障部位或损坏的元件被确认。
篇5
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在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因为设备的先进性,对其进行的管理和维护也增加了难度,同时成本也有所上升。一旦电力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发生故障时,严重时将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还影响到工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因为短路等现象,还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将是无法想象的。在系统运行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线路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实时监测,发现某一元件有异常,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尽量的减小故障的发生,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力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供电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继电保护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电网的距离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电网的距离保护又称作抗阻保护,这是由于电网距离保护实际上就是测量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点距离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之间的抗阻的大小。当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所测得的线路抗阻为负荷抗阻[2]。
(二)在电厂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电厂变压器经常发生的故障有温度升高和过励磁故障等。温度升高主要是由过负荷、油箱漏油或者是外部短路引起的。当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低频率情况下运行的时候容易引起过励磁故障。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和消除这些变压器的非正常运行状态。当被保护的变压器出现异常工作状态时,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就会通过断路器切除出现故障的变压器,或者是发出警告声,以便变压器运行人员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三)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和高频保护
1、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纵差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原理构成的。
2、光纤纵联差动保。光纤纵差保护是通过光纤通道将测量信号从一侧传送到另一侧的。首先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传输;接到的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进行相位或方向比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
3、高频保护。所谓高频保护,即应用载波技术,以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通道,将线路两侧工频电气量(或两侧阶段式保护中测量元件的判别结果)调制在频率为40V~500kHz的高频电波上,沿通道互相传送。
三、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
(一)加强人们的用电安全观念
现在电力行业主要由政府来进行经营和管理,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检查维修,都有着很强的官方性,但是用电量比较大的仍旧是生活和生产用电。只有真正调动广泛的企业和居民,使其加强用电安全的观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有关的部门,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加完善的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更好地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增加财政预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都需要大量的电力资源,且现在的用电设施和网络已经逐步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电量持续走高。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相应零件、设备等要求比较严格,这就需要大量的财政预算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新陈代谢,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质量。只有政府对继电保护方面的财政预算支出增加,才能更好地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科学性、稳定性以及有效性,这样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府部门要做好资金的预算工作,把资金用到实处。除了用于维护管理之外,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对科研的资金支持,才能取得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储备高新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继电保护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三)做好维护检查
继电保护的工作不但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国家财产的损坏与否,为此一定要做好必要的维护检查。一般来说,应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相应的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并将日常的维护检查和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使其更加积极、认真地完成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查工作。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维护档案,将每次的维护检查的结果要记录在内,对相应故障的发生时间、原因、解决办法、解决时间等都要记录在内,以便日后的分析、整理和利用。
(四)确保零件的质量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很大,且对于零件的要求十分严格,故而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选购的时候,应该确保相关零件的质量,应该以国家的质量安全标准来进行相应的检验,以确保其正常的功用。选购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的时候,应该从品牌、信誉、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严格对相应的出厂日期、质量认证信息等相关的内容进行检查,并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测验,这样才能投入使用。
(五)确保继电保护安全展开标准化作业
由于继电保护工作非常复杂而且技术性非常强,如果工作人员在继电保护中,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布置不够严谨,或者是工作结束后没有及时做好善后工作而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非常常见。因此,在继电保护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开展工作,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标准化开展工作。
(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科学技术知识在不断的进步更新,为此,相关的单位应该加强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对新技术、新问题、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掌握,这样当期遇到相应的电力故障的时候,就能够就快排除,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这样当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的话,才能尽快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地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加强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用电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理解,使相关的部门能够采取相应的对策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更好地保证生产生活的用电,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旭东.论对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运行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
篇6
摘 要: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必须以继电保护的发展来保驾护航,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对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其次分析了处理故障的要点,再次介绍了变电站故障处理的措施,最后介绍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电子信息的发展也日益蓬来,这也导致了我国的用电状况时刻面临高峰期。为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先进电子设备的引入,还需要一批有深厚基础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要有过强的故障维修知识、能力和经验,这样,当故障发生时,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很好地解决,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发生,更加可以保障电力运营的安全性。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
1.干扰方面的故障
干扰方面的原因导致继电保护装置产生故障其中主要包括:微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当周围存在通信设备时,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会受到通信信号的较大干扰,使得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逻辑元件对外界环境产生错误的判断,而发生误动作,即继电保护装置产生故障。
2.定值整定故障
定值整定故障主要表现在: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调度错误或者继电保护工怍人员的整定值输入错误;整定值的运算结果错误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继电保护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而导致的定值整定故障;定值整定故障大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系统运算结果出现偏差或者错误。
3.隐形故障
根据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统计结果显示,隐形故障是导致停电事故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影响较大。电力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大对隐形故障的排查力度,对容易发生跳闸元件的运行状况给予高度重视,当发现隐形故障时迅速采取处理措施,以减少对其他工作的影响。
4.插件绝缘故障
变电站保护设备线路较为复杂,且集成度非常高,线路排列紧密,如果设备运行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由于静电的影响会使得接线焊点周围汇集大量的静电微粒,这就使得接线焊点和周围焊点之间产生导电通道,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
5.CT饱和故障
CT二次系统中主要用于对各种二次侧的异常保护,当发生过电压故障时可通过保护器的动作使得二次侧短路,面板上自动显示故障部位,当故障排除后,系统可重新投入运行。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将会产生瞬时快速增加的短路电流,导致CT发生饱和现象,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二、处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要点
1.做好故障信息的记录工作。处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故障信息的记录工作,采用及时记录的方式对故障设备的名称、型号、故障特点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检修人员根据记录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故障类型,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
2.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针对继电保护产生故障的原因,并要全面分析各种可能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如果仍然无法判断故障a生的主要原因就需要考虑人为操作的影响,从而实现故障原因的准确判断。
3.注重元件的更新工作。由于电力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会存在设备的老化,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检修人员在处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时,要以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依据,检修元件是否存在故障,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元件的更换,以实现故障范围的有效控制,使得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已经搜集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数据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故障检修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考虑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排除故障后应及时总结设备的运行规律,以便后续故障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
1.分阶段处理措施
(1)在通道处于脱开状态时,接入75Ω负载,并查看设备的自收自发的状况,以实现对设备故障部位的精准判断。
(2)进行接入通道之中,检测通道的电平差,全面掌握通信电缆的运行情况,从而实现对故障点的精准判断。
(3)检查有线传输信号通道,检查其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在通道口解开之后,进行短接内回炉,短接成功之后,进行外侧的短接,根据信号的接受状况判断通道的连接状况。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分阶段处理方法能够实现短时间内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使得变电站和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2.分析处理措施和电位变化的处理措施
在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中传动操作中时常发生跳闸,跳闸之后迅速完成自动重合闸的现象,继电保护维修人员针对此种现象,结合往常故障处理经验可知微机系统产生故障后,容易发生跳闸,跳闸时间间隔一般为21秒,重合闸充电时间持续同样为21秒,即跳闸时间和重合闸时间一致,然后以llOkV线路的开关重合回路的工作原理为依据,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充电时间远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处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中电位变化法经常被使用。电位变化法主要是根据二次回路中各个节点上电压和电位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具体确定故障部位。它主要适用于开关处于拒分状态或者拒合状态指示灯发光不正常的情况,利用保护传动试验的方法检查开路是否存在故障。分析处理法和电位处理法是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中的常用的两种方法,在方法的具体选择上,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设计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法,以实现故障的有效解决。
3.技术人员经验判断的处理措施
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相关技术人员处理故障时,自身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技术人员为了实现故障及时排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各种故障成因相处理方法的分析,当再次遇到相同的故障时能够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技术人员经验判断法在实际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中十分常见,尤其在特殊情况下,技术人员只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实现故障的迅速解除,减少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电力企业为了实现降低自身损失,通常会聘用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工作。
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变电站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远程自动化已成为变电站的未来发展趋势。该系统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设备智能化的无人操作,从而保证各项设备运转数据的准确记录,为电力调度提供准确依据。简而言之,在选择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时,最主要的设备稳定性的高低,其中包括继电保护设备在数据采集,在线监控、运行等各方面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将设备扩展性的高低作为其选择设备的依据。电力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继屯保护责任制度,针对容易出现故障的线路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和维修,此外还要注重继电保护系统相关机械设备,如果出现元件破损的现象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并将破损的零件进行回收,记录故障情况和运行状况。加大对检修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避免在检测和维修工作中出现失误,以提高变电站故障检修效率,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五、结语
及时、有效的处理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是一个重要课题,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利益,就必须对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一套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结合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才能有效处理继电保护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继电保护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00-00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电线路和主要电气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等)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常见的继电器及自动装置,熟悉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构成原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之间的配合,了解微机保护的操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把《继电保护》课程办成校级重点课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建设基本内容
该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包括一名教授,两名讲师,一名助教组成,基本能满足现阶段课程建设的需要。教材选用由贺家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该书是一本经典的继电保护教材,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可以满足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继电器硬件结构、输电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方向保护、距离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微机保护的软件原理、算法等。因为继电保护是电力学科中最活跃的分支,继电保护的方法、原理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和当前的发展现状相结合。
2、调研活动
为了了解社会对该课程的需求,我首先对一些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单位做了调研,调研的单位包括:艾默生网络能源(西安)有限公司、现代重工(中国)电气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瑞泰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福州瑞芯微电子、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西安微电机研究所、陕西正源科技、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12家单位。其中国企7家,私企4家,外企1家。这些单位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较大,对《继电保护》课程的要求也较高。尤其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这种单位,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他们需要工作人员熟悉各种保护的原理和整定方法、了解继电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熟练使用微机保护装置。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不但要进行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3、实验室建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实验环节必不可少,继电保护实验室原有的实验设备包括继电保护实验台两台、工厂供电实验台一台,随后又追加了电网实习培训柜18台、高低压配电实训柜11台。这些实验台可以完成继电保护实验和微机保护相关的实验45个。我们根据实际需求,从中挑选了10个代表性的实验编写了实验指导书。
4、案例教学编写
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电力部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所以我们设计了《继电保护》课程素质能力结构图,如下图所示。为了达到素质能力的培养效果我们编写了8个继电保护工程案例,这8个案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通过这8个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整定方法,了解继电保护的设计过程。案例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长实际操作的能力。
5、翻转课堂
为了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为了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在《继电保护》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还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我设计的翻转课堂的形式是,挑选继电保护一个知识点--变压器保护,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看视频、看教材等方式学习该部分的内容,然后每个学生制作一个ppt,准备十到十五分钟的讲稿,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随机选择3-4名学生给大家讲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这中间穿插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最后由老师总结点评。
在上课之前,有些老师有担心,在我们学校的教育背景下是否需要翻转课堂、是否能顺利开展、学生能否配合呢?但是上课之后学生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ppt制作也很精彩,视频、动画各种手段都被学生利用到了课堂。其他学生的讨论也非常热烈,经常到了下课还有学生要发言。学生对该种授课方式反应良好。所以我们应该大胆的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制作教学视频并上网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还制作了该课程的教学视频,该视频包括了继电保护的所有基本知识点。并且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将该视频上传至新浪微博,所有学生只要关注该微博就可观看教学视频。利用微博上传视频的好处是,首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均可在该视频下面留言,教师看到留言后可以o学生进行回复,解决问题,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7、结束语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我国目前的电力工业中需要大量从事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继电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所以继电保护知识的学习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收到重视。我们在建设该课程时要围绕着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及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几个方面展开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振锋,康小宁,杨军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
报,2007,04:125-128.
[2]何瑞文,陈少华.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03:125-128.
[3]何瑞文,陈少华. 关于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03:20-21+25.
篇8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电技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2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60
1 概述
随着光电、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的概念被提出并加以建设。自从2012年以来,我所管辖的区域相继投运了5座110kV、1座220kV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相对于传统综自变电站具有全站信息数据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等优点,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相应的光电转换、磁电效应等原理知识早已提出,但是以此为基础生产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因为在实际运用中抗干扰能力、运行可靠性等问题未能大规模实际使用,因此基本上使用的是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相结合的形式。开关设备则是在原来基础上配套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开关设备智能化,而本文提出了问题就是以此形式构成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变电站与综自变电站其实就继电保护原理上而言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设备的实现形式上有所区别。合并单元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有保护装置的模拟量采集功能分离出来变成合并单元与互感器一起就地化配置;智能终端就是将开关量开入开出功能分离出来与断路器、隔离开关一起就地化配置;保护装置保留保护逻辑功能独立于间隔层,相当于将原有继电保护装置一分为三,那么问题出现了:
第一,这三者之间的光纤联系中断或不稳定,就会造成保护装置出现问题。笔者遇到过6次这样的问题。其中1次是因为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光纤损坏,原因是硬物挤压所致。其余5次则都是由于保护装置的SV插件或GOOSE插件损坏所致。因为SV采样值、GOOSE开关量一直需要不间断地实时大量传输,对相关接受或发送插件要求较高,而可能由于某厂家的某一批插件制造工艺不良就导致了多次出现这种问题。
第二,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故障后可能影响多台保护装置。由于本身设计的原因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可能不会只对应一个保护装置,存在一对多的情况。例如某线路合并单元损坏,则与之对应的线路保护装置需要退出运行,同时与之存在联系的母线保护装置也要根据该线路检修的运行方式来选择是退出保护或是退出该间隔功能。
第三,需要对已投运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进行硬件更换或升级。可能是由于投运时间较早,当时技术规范不健全等原因,一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稳定性、准确性达不到现今国网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换CPU件、升级软件版本等整改工作。
第四,室外装置老化问题。因为就地化配置的原因,一些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需要与一次设备一起放置于室外。虽然智能控制柜内配置有温度控制器、加热器、排风扇,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仍然会出现锈蚀、大量积尘现象,从而加速设备老化。
第五,保护设备更换CPU、SV、GOOSE插件时需要厂家配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更换CPU、SV、GOOSE插件时,不像传统综自变电站只要插件型号正确直接更换就可使用,还需要重新下载CID配置。而由于各个厂家研发平台的不同,其使用的工具、下载方法也五花八门,同时某些软件为他们内部使用,不交给客户,使得每次更换相关插件都需要厂家配合,极大地增加了维护期限及维护成本。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实际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排除上述由于设计或原理等先天性影响出现的问题,针对其他问题及这几年在实际检修维护工作中的经验,笔者认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实际运维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针对继电保护装置连续出现的类似硬件问题,应要求厂家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家族性缺陷。如是家族性缺陷应进行阶段性集体整改。
第二,智能变电站中除了就地化配置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之间仍使用电缆,传统变电站其他大部分电缆则由光纤代替,做好光纤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从变电站投运时起,应首先做好所有光纤的通断、衰耗、标示对应检查工作,标示应粘贴牢固标清起点、终点和功能,屏柜之间留够备用光纤芯,方便今后处理缺陷。在平时的日常检修工作中,拔插光纤要小心防止损坏光纤头,拔出后戴好防尘帽防止污染光纤,固定光纤时弯曲半径要留够,避免折损挤压光纤。
第三,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版本校对工作。核实设备硬件及软件版本是否为国网检测版本,不正确的应及时上报整改。
第四,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软压板的校对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除了“置检修状态”功能仍使用硬压板,其他原有的保护功能、跳合闸出口硬压板都改为了软压板形式,同时增加了SV接受软压板。这种方式的改变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核对远方监控软压板的正确性,保证运维人员可以正确核对和操作软压板,实现保护装置的正确投退。
第五,做好SCD、CID及交换机VLAN划分文件的管理。这些文件相当于原来的二次图纸和设备之间的虚拟联系配置,是保证所有智能设备可以整体配合正确工作的基础。从最早投运时调试正确的原始备份到每一次更改、升级的工作备份都应就时间、原因、更改内容、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并独立保存。
第六,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通过几年间的不断实践,我们已经陆续制订和修改了许多技术标准,今后我们还应该大力加快在继电保护设备软件开发框架的标准制订统一,方便设备维护和更换。
第七,加强继电保护人员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知识的培训。相对于已经运行十多年的综自变电站,继电保护人员的认知及经验还不是很充足,这就需要我们多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及实践操作,总结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梳理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近几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中确实显露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怕出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笔者相信随着知识成果转化的不断推进、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产业标准的不断深化统一、技术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一定会越发快速及优质,从而为坚强、高效的智能电网提供坚实更加的
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团结,黄国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与应用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 冯军.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篇9
1.加强检修过程的检测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经济成本是比较低的,为保证其设备的安全可靠,可以对于一些非主要设备的检修加强力度,甚至是可以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全过程都要加强管理,依靠状态检修和预防性检修来防止造成严重后果。与此同时,一些不可控和不可预测的事件会发生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在可预算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定期短间隔地检测设备的损耗度,及时淘汰不可靠的老化设备,以确保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遵循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规章规程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以前人的经验教训书写的,我们在状态检修中一定要避免再次犯过往的错误。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先从实施设备点检定修制和检修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全面落实设备管理的责任制,规范、完善检修基础管理,强化检修质量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水平,这样就可以从思想上、制度上、人员上、技术上为全面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调整规划。
推陈出新,勇于改进检修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在以前的技术工作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是计划检修,该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固定,不会因为继电保护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在这种背景下,继电保护设备一到检修周期就必然会遭遇大检修的命运,而不考虑其是否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从而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没有得到大幅提高。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实施故障检修、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混合检修模式,从而大幅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关键点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同时进行状态检修,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说来,做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要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初始状态的监测所谓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投入运行之前,所经历的设计、订货和施工等环节。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实施状态检修时,要重视对其全过程的管理,加强继电保护装置整个使用周期的监测和检修,尤其是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初始状态的监测,为日后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统计和分析要有效开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状态检修工作,就必须准确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状态数据,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做出判断、寻求合适的解决对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大部分设备的磨损和老化都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阶段,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地检测其运行状态,从装置的化学量变化、物理量变化和电气参数变化等来寻求规律。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停次数、运转时间、环境条件和负荷变化等因素的监测,从而获得装置的历史运行状态和现行运行状态下的各种可靠数据。
3.3加强对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如目前还有待完善的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只是目前还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状态检修需要,因此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施状态检修时,要充分运用在线离线监测技术和装置,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3.4加强状态检修周期的分析和制定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所涉及的装置较多,相同时间内不同设备的损耗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状态检修人员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和设备的运行状况,来确定合理的状态检修周期。根据笔者的经验,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设备在第一年要进行一次全部校验,以后可以每5-6年进行一次全部校验,每2-3年对部分重点设备进行校检,当然如果个别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异常,就需要安排临时的检修。一般说来,微机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12年,因此当其使用超过10年以上时,就需要适当地缩短检修周期,确保微机继电保护设备不会超龄使用。如果某个继电保护设备在一年内发生5次以上的故障,那么就需要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来针对性地对该设备进行一次校检。
3.5加强状态检修技术和状态检修管理的结合力度要想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管理科学和高效,那么就必须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划分,并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故障的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同时考虑到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突况。具体的相关部门要对所管辖的设备缺陷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定期进行分析和汇总,并且加强对突发事故的解决力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工作人员在充分掌握和分析设备的相关故障资料、历史运行状况和现行运行状态资料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可靠的分析和判断。
3.6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准确性在掌握保护原理和二次回路图纸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人员需要认真核对现场的继电器、二次回路端子、信号掉牌和压板。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流程来进行操作,每次的投入和退出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且征得调度的同意。为了确保保护投退的准确,要将各套保护的名称、时限、压板、保护所跳开关和压板使用说明编入运行规程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装置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中,故障发生的类型和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的运行人员必须不断通过培训和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掌握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操作
3.7加强对保护动作的分析当保护动作跳闸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人员不能够立即复归掉牌信号,要对动作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准确判断动作情况发生的原因,并将原因和现象进行准确的记录,然后在恢复送电前复归所有的掉牌信号,并且尽快确保所有的电气设备能够恢复正常工作。在处理完所有事宜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人员要对保护动作进行分析,并将专业分析、专业结论和岗位分析等记录在案,及时组织现场检查和分析处理不正确动作的保护装置,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防范对策,确保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故。
4.结语
篇10
(1.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1;2.湖南省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要: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顶岗实训”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营造更为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继电保护;教学改革;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21-01
随着信息化科技社会的到来、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继电保护》课程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理论知识要为能力培养服务,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强调培养工程意识,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宜选择以实用为原则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训练:即“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实践中的“典型工作行动”为主导方向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活动。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它强调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继电保护教学改革的实施分两步着手。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将教学融入实践,教学情境本身就是独立的工作任务,其“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均来自于生产现场。下面以“某110Kv变电站输电线路常规保护设计”为例。
1、资讯:
教师:
1)下发任务单,分析工作任务。
2)将补充资料、学习工作单下发。
3)采用PPT讲授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一般程序;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学生:
1)接受工作任务,熟悉要求。
2)学习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学习补充资料,完成学习工作单的基础认知部分内容。
3)根据教师的讲授,掌握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一般程序;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4)进行任务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准备相关知识。
2、计划;
教师:
1)指导学生拟定设计方案。
2)对学生拟定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3)接受学生的咨询。
学生:
1)熟悉原始资料。
2)拟定设计方案。
3、决策:
老师:
1)审定学生所制定的设计方案。
2)指导学生优化设计方案。
学生:
1)讨论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2)提交最终设计方案给老师审定。
4、实施:
老师:
1)督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保护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
5)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
6)检查学生查阅手册和资料的能力。
7)检查学生的能力。
学生:
1)学生对保护的配置正确性进行自评和互评。
2)学生对设计是否正确完善进行自评与互评。
3)学生对查阅手册资料的能力进行自评与互评。
4)学生对设计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自评与互评。
5、评估:
老师:
1)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
2)根据学习情境教学目标、任务单与学习工作单,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生:
1)制作汇报PPT,综述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
2)自我评价,分析完成工作任务的得失,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以上教学不再是古老的“说教式”和“灌输式”,而是通过“资询”教会了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计划、决策、实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增强了动手能力,又巩固了专业知识。但是仅有这个还不够,因为这只是“理想化”的企业生产现场,现实中找不到。所以我们还要人为地在这六个环节上给学生找点‘麻烦’。例如:加班、调班、资料不全、工具损坏、紧急故障、临时待命、意外延期等现场常见的情景,既培养了职业道德又使学生逐渐适应新角色,减少对岗位的陌生感。
二、顶岗实训让学生缩短新手历程
在教学安排里注重校外顶岗实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工作氛围,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新手到独立承担工作。例如:湖南水利水电职院教学安排为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全部外出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可以是学生的就业意向单位或者学校安排的相关单位;另外还和水电站等电力单位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以它们为定点实训单位,给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平台。
三、总结
对于继电保护课程,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具体电网、变电站为蓝本,让学生完成电网、变电站保护的配置及配合分析,并通过相互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发现他人的缺点提高认识,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营造更为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时间,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付亮、周宏伟.水电站继电保护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 上一篇:临床医学的特征
- 下一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