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改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建筑改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人文风俗等条件建立的居所,其反映了当地人们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老建筑尊崇人们的生活习性,其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符合特定时期的民间习俗。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对老建筑进行改造,以符合当地的文化特性,分析老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改造认识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体系;投资资金不足;改造技术较落后,施工技术难等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改造策略。通过把老建筑改造与保护等策略相结合,从而实现老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老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改造认识不到位,没有统一的规范体系
老建筑改造是一项施工建设中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也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对于老建筑改造的问题,目前尚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体系,导致当地城市建设的行政单位很难制定全面性的老建筑保护性规划方案。由于城镇常住人口较多,市政规划部门在对建筑进行建设和实施规划时,采用摊大饼或同心圆的建筑工程发展模式,从而导致城镇交通枢纽交通拥挤,虽然市政部门已经采取拓道建楼的实施计划,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挤,但是,这样的措施破坏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老建筑古迹,导致建筑界及文物界不断指责历史古迹被破坏。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建设部门对老建筑的规划不严密,对老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不到位。老建筑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名城,其蕴含着许多地域文化和价值,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建筑布局结构,充分发挥老建筑改造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二)老建筑改造管理不统一,资金不足
目前,针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大多数城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对老建筑的改造方案却没有达成共识,导致大多数改造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例如,北京的旧城区居住建筑,其大多数建筑在清末时期和民国时期就已经建立,由于建筑物的年代比较长,一些建筑物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材料已经变质,降低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国家对房屋改造没有相应的规范体系,加上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大量的老建筑年久失修,建筑破坏比较严重。
(三)改造技术不过关,质量得不到保证
制定一套全面的、科学合理的改造技术方案,才能对老建筑改造起到保护性的作用。但现阶段面临的是改造技术比较落后,技术人才短缺、建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具有明显差异等问题。针对大型的老建筑修复工程和改造,要求具有高技术的专业人才,根据目前的改造技术现状,其是不能满足建筑改造的需求。改造技术的落后,将导致老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改了再改,又会导致其他负面因素影响建筑质量。
二、老建筑的改造策略
(一)认识全面,统筹规划
现代城市的老建筑改造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市政行政部门、道路交通部门及文化界、文物界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而且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及供水供电等问题。为了顺利的开展老建筑改造工程,需要从全局分析,统筹规划,即掌握老建筑的相关信息资料。所以,为了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老建筑改造工作,各个部门应建立当地的有关建筑的相关资料的网络信息,有效的掌握城市老建筑改造工作的运行状态,城市老建筑改造的决策是依据城市建筑现有的信息资料制定的,没有丰富的改造信息,就不能对其进行统筹安排。由于许多城市存在信息闭塞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有些城市的建筑信息不全面,资料缺乏整理,导致一些资料遗失,这样的现象导致施工队伍进行老建筑维修时,没有考虑其他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制定规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即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布局,充分考虑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行业特性。例如,想要把老建筑改造成商业店铺,在制定改造规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顾客的行为心理,改造的商业店铺,不仅要满足商业规律、市场规律,也要满足顾客的生活需要、使用规律等。
(二)制定相应的规范体系,科学合理的施工
对于现代城市建设老建筑的改造,其涉及面积比较广,社会影响大。进行老建筑改造,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调整、建筑功能的提升及历史文化的保留等,也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居民的生活等,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改造技术复杂等问题,导致建立改造工程的规范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体系,但不能涵盖当地所有的建筑改造内容,因此,在制定当地的建筑改造方案时,应根据当地的情况,细化建筑改造规范体系,改造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另外,制定一套从完善的操作规范是有必要的,即确定改造工程项目、招投标、确定高技术的施工队伍或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建筑改造施工物料供货商资格审定、技术监理制、改造工程竣工验收、改造工程质量评估等操作流程,从而让老建筑改造工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及科学化的规范体系。进行建筑改造工程,需要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施工队伍应建立品牌意识,尽可能的把老建筑工程改造成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从而使改造后的建筑物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线,所以,施工队伍应科学施工,合理改造老建筑物,使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束语:
老建筑具有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及蕴含的价值,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改造工程,从而确保老建筑的历史古迹的保留。
参考文献:
[1]孙鹤瑜,邹洲. 浅谈现代城市建设中昆明老建筑的改造与保护[J]. 民族艺术研究,2008,06:29-36.
[2]吕图.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1.
[3]梁宸. 老建筑改造与可持续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2
围绕某市老钢厂改造项目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3个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优化运营管理机制。旨在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安全运营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安全运营与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创意产业园改造模式约占所有改造项目数量的49.3%[1]。创意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写字楼,是旧工业建筑生命延续的新方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既给艺术家提供适宜的工作空间,又给新生产业创造发展基地。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创意产业园运营管理模式,且缺少类似园区的安全运营与管理经验,因此,在运营阶段创意产业园暴露出许多棘手问题。本文围绕某老钢厂改造为设计创意产业园项目案例,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根据危机分布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1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
将老钢厂内生产钢丝的全部厂房进行改造,升级转变为某市唯一的设计创意产业园。它占地面积约3.34hm2,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4hm2,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园区以设计创意产业链为核心,整体规划为四大功能板块:“文化艺术交流区”、“LOFT创意办公区”、“配套商业休闲区”、“园林景观体验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由11栋单层旧工业建筑与1栋新建建筑组成。此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进入运营阶段;二期工程正处于施工阶段,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主要如下。
1.1排烟危机
因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业态的不确定性、未充分重视烟道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赶工期、降成本等,导致在后期使用过程出现排烟危机。以小型城市综合体思想为指导,对老钢厂创意产业园进行规划。将设计创意产业园中5#,7#和8#厂房的一层规划改造为餐饮、超市等服务场所,二层及阁楼层规划改造为办公场所。设计方提供的设计方案为一户一烟道,烟道选用安装成品混凝土烟道,屋面安装无动力风机,以增加空气对流,加快热量散失。但在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将烟道合并为三户一烟道。对烟道与墙体交界处的间隙进行灌浆处理,间隙一般为2~3cm,灌浆较困难或无法直接灌浆。由于烟道数量过少,转角多,密封性差等原因,使得现有烟道不能满足餐饮业排油烟的需求。因此,一层餐饮部的油烟弥漫满整栋厂房空间,严重影响二层的公司正常办公;5#厂房改造时为降低成本,将拐角处早餐供应点的烟道口留在厕所里,导致厕所里充满油烟味,严重影响厕所的正常使用。
1.2火灾危机
由于接通天然气管道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大多数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没有与市政天然气管道接通。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采用BOT承包模式,投资人只有20a使用权。为减少项目投资额,以尽快收回投资实现盈利,投资人选择不接通天然气管道的方案,由此造成的困难业主自行解决。但是园区内餐饮类企业约占入驻企业总数量的10%。据实地调查发现,餐饮类企业选用电供热或甲醇燃料,满足日常营业的需求。甲醇属易燃易爆类危险品,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操作及安全培训;业主独自储存甲醇,缺乏统一管理意识。这种现象造成极大的火灾危机。
1.3采光危机
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均存在自然采光危机。10#厂房总长度为134m,原有宽度为34m,其自然采光性及通风性差。改造过程中,沿其南侧,砌1.8m花墙,为每户圈建起自身独立的小庭院;沿其北侧采用钢结构加建,以增加建筑面积。原有厂房进深较大,再加上新加建部分,严重影响室内自然采光。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分隔室内空间后,部分空间没有采光窗户,室内光线极差。7#,8#厂房同样存在采光危机,其总长度109m,加建后总宽度达36.8m。将厂房东侧设计为异型加建,加建部分最宽处达8.7m,严重影响原厂房空间的光线。将厂房西侧部分沿南北走向分隔,房间内均无采光窗户。
1.4漏雨危机
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运营过程中,5#,7#,8#厂房的屋面均出现过漏雨现象。屋面漏雨是房建工程的通病,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施工质量引起的。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①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大多数并没有获得建筑工人的心理认同感,他们仍将其视为简单的翻修工程,因此导致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懒散、怠慢现象;②单层工业厂房屋面面积较大,屋面防水工序或铺装瓦片工序耗时长,难免出现疏忽、遗漏现象;③旧工业建筑改造往往通过增设屋面天窗的方式来保证室内采光,厂房屋面天窗数量较多(如7#,8#厂房屋面设34个天窗),因此,天窗与屋面胶接处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较大;④在厂房屋面处设置了多个通风机口,因此,其与屋面连接处加大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2]。
1.5通讯危机
由于钢材自重轻,易于加工各种造型,安装方便,能满足改造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因此,许多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选用钢构件来完成项目的分隔、改建、加建等。如老钢厂改造时选用钢柱、钢梁及压型钢板等材料进行厂房的局部加层、加建工序。以7#,8#厂房为例,耗钢量高达209.84t。但由于厂房内部空间钢构件过于密集,形成了良好的屏蔽系统,严重影响手机信号的接收,造成通讯危机。这对园区入驻企业的日常生活、办公造成很大困扰。
2旧工业建筑改造后潜在危机的应对策略
2.1二次改造
设计方案的优劣关系到前期工作的成败,并继而影响到整个开发项目的发展[3]。根据已投入使用建筑暴露出的问题,审查未竣工或未动工厂房的施工图纸,将相关问题反馈给设计院。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安全隐患,只能通过二次改造进行完善。通过二次改造消除漏雨危机及排烟危机。漏雨危机可通过更换瓦片、打胶补缝等办法及时进行维修,以避免对其他构件造成破坏。排烟危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烟道进行整改:①密封性差的烟道进行灌浆维修;②对烟道进行改造,并增加烟道的数量;③在屋面增加电机、风管等,电机功率满足使用需求,风机必须配套减震器,以减轻长期震动对屋面造成的损坏,风管采用1.0mm厚热镀铁皮,加工口径为800mm×800mm对接安装,接缝严密,禁止漏烟。通过对“图纸的二次改造”消除未竣工的厂房的采光危机。针对老钢厂改造项目10#厂房采光问题,将10#厂房中跨屋面全部拆除,改建为通长天窗,以提高厂房内部空间的通透性。为消除7#厂房内隔间无采光窗的弊端,采用增大门窗及幕墙面积的方式。以6-1轴至6-2轴交6-A轴至1-B轴为例,三面均开设洞口,尺寸分别为3.5m×4.7m(内含地弹门),4.0m×2.4m,5.6m×2.4m。7#厂房西面选用全玻璃地弹门,以增大采光面积。除此之外,12#厂房开间、进深较大,综合考虑园区内功能划分,将12#厂房设计为展厅,东侧采用钢结构加建,并以幕墙结构作为护结构,以增强厂房空间的光线。由此看来,增大玻璃幕墙面积是解决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采光性差的有效措施。
2.2强化服务理念
通过强化园区服务理念,逐渐消除老钢厂创意产业园暴露出的服务危机。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创意产业园内安装信号放大器,以增强园区内通讯信号,减小通讯危机;运营执行部设专人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维护、运营等,以提高服务品质[4]。小规模的餐饮店、大规模的设计院、低端的快餐店、高端的英泰行,林林总总的入驻企业共同组成创意产业园,同时他们形成一个小型城市综合体。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进而营造有意境、有竞争力、有前景的园区。
2.3优化运营管理机制
运营管理者应优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安全运营管理理论。比如安全管理模式、设施的市场化、园区服务理念、激励和保障机制等[5-6],提高创意产业园的整体水平,打造创意产业园的知名度,树立创意产业园示范品牌。首先,管理部门应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园区商户的日常运营行为。比如商户乱停放电动车、自行车行为,乱倒垃圾行为等。其次,管理部门应建设专业化的运营队伍。运营队伍包含运营执行部、安保部、物业部及资产部等,并定期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一定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最后,建立园区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创意产业园入驻商户涉及各行各业,管理难度大,应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以辅助日常运营管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应包含租赁面积、租赁价格、装修信息、转租信息、租赁用途、租赁期间厂房损坏及维修情况、租赁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除此之外,运营管理机制还应并入定期鉴定检测旧工业建筑、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及火灾地震应急预案等安全运营方面的内容。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老钢厂改造后的潜在危机,将应对策略归纳为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及优化运营管理机制。在创意产业园的运营阶段,维护、保养改造后的工业建筑物,延长旧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完善运营管理理念,统一运营管理模式,打造示范园区品牌,谋划创意产业园的长远发展。许多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建设期已基本结束,如何正确运营管理创意产业园,妥善处理潜在危机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武乾 宗一帆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武乾,宗一帆,刘江帆.二线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趋势的研究———结合青岛、兰州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11-14.
[2]黄兵.浅谈房屋屋面漏雨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91.
[3]罗玉轩.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朱海霞,杨博,权东计,等.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特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S1):152-162.
篇3
【关键词】老建筑保护和改建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 特色教学资源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55-02
老建筑是指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得不到保护的、非文物的一般性废旧建筑。对于这类建筑,如果采取拆旧建筑、建造新建筑的方法去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势必给社会物质、文化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对功能不适应现代要求的旧建筑加以改造利用,实现建筑空间功能的置换,建筑形式更符合城市的肌理,同时,又可满足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使其达到可持续的利用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设计界,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关注这类设计,并有很多成功的设计案例,以及由此延伸出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至今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院校有与其相关的专业设置或课程设置。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联系密切,我们尝试把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联系起来,希望学生对老建筑的改造利用有更深入的理解与研究,并增强在这方面的设计能力。
一、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意义
(一)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
对老建筑进行改造,使其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目前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是由旧工业建筑改造而来的,旧厂房通过改造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功能空间;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是由一座老式发电站改造而成的,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集聚会、大型雕塑展厅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厅,高耸入云的烟囱也成了泰特美术馆的一大标志。可见,利用旧建筑进行室内外空间的改造,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与形式,能使老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旧行业的更迭频繁,社会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老建筑之所以被废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生产需要,如果将其改造为其他功能空间,变其不足之处为有特色之处,就像深圳视界风尚酒店将原本窗户很小的房间,改成机舱式的特色房间,原本的缺点变成最有特色之处,使人们在其中有着独特的空间体验。
(三)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在设计领域,可持续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已成为当今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对旧建筑进行合理改造,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在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新建筑对资源的损耗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资源的意义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对老建筑改造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国内还没有相关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根据老建筑空间改造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把老建筑的改造与利用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教学资源,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有下列两方面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实践性环节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游离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很多院校和企业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工作室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都是尝试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设计能力,实现教学模式与企业模式的完美对接。
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上去解决这个问题,按照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尽量采取实际项目,按照公司模式去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使学生增强对实际项目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老建筑的保护与改建引入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使设计不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过程。按照实际项目背景、建筑结构、空间功能、业主的要求,考虑建筑空间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理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的设计方案。这样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检验,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加以弥补。
(二)形成高职院校的特色教学资源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然而,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盲目开设此专业,就存在很多问题与弊端。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上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一些建筑院校向建筑领域拓展,倾向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另一些院校倾向于室内设计。对于很多地方性的高职院校来说,只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了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在课程体系上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如果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将地方特色或地方的优势资源引入专业课程,既突出了专业特色与院校特色,也增强了为地方服务的能力。
举例来说,本课题依托北海老街珠海西路165号的老道精舍精品酒店这个项目,我们将此项目的前期调研、设计概念建立、设计素材收集、项目扩出设计、施工图阶段等几乎涵盖整个项目各个阶段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将其与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开设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训部分的作业相结合,并专门针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这一领域开设专业选修课“老建筑改造工程——建筑的功能置换”,经过三年专业教学的积累和选修课教学实施的检验,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备和科学的涉及此领域的项目专业资料并成功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与教学有机整合。由于老建筑保护和改建领域的特殊性和地域性极强,所以我们也将其设定为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源,与专业教学形成常态化发展模式。
三、“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与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与专业必修课的结合
把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项目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的课题项目,在这方面北海有比较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践教学评估,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中,以北海市珠海西路165号老建筑的改造项目为背景,采用“主题+项目”的教学形式,有别于虚拟课题项目。以往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比较有创意的,但不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在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的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考虑更多、更实际的问题:如何保护老建筑、处理空间功能、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使用什么样的材质等等,学生相当于已经进入了项目实践阶段,可以更好地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我们以北海珠海西路165号老道精舍精品酒店作为课程作业。老建筑原本是作为居住用的,狭长的空间,采光不足,空间前后存在两米左右的高度差,作为居住空间,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新业主希望将其改变为一个酒店空间,保证内部空间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改变原空间在采光与布局上的不合理情况。前期我们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考察、测量,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绘制原始平面图。中期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合业主的要求、酒店空间设计的理论,分小组完成空间的设计任务。在课程结束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设专业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将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实际项目引入课程体系中,为了使学生对老建筑的改造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在与专业必修课相结合的同时,还新增了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课题负责人龚老师开设了老建筑改造工程——建筑的功能置换,课题组其他两位教师如刘老师开设了酒店餐饮空间设计、聂老师开设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解读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一领域专业选修课的增设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领域的专业知识,更进一步论证了此领域作为高职环境艺术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学生对此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反映良好。
总之,对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涉及不同学科的问题,把老建筑的空间改造中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部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源,是本课题组根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发掘特色教学资源并将其引入课程体系研究的尝试,经过三年的评估和系统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的改建与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延强,邹妮妮.唤醒老城——北海老城修复一期工程实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4]邹妮妮.北海老街——百年老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5]蒋玲.旧建筑内部空间重塑研究[J].工业建筑,2009(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2011C0236)
篇4
关键词:防火幕;钢梁;吊装;荷载;自切底锚栓
舞台防火幕是剧院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在超过800个座位的特等、甲等剧场及高层民用建筑中超过800个座位的剧场舞台台口均应设防火幕,关于其设置的必要性在此不再作过多说明。
根据剧院建筑台口尺寸的不同,防火幕幕体轻则2~3吨,重者达7~8吨左右。其荷载重量在舞台台上设备中可谓数一数二了,其作用荷载集中在台口内侧上方侧墙上的预埋件上,防火幕设备的吊装与行程导轨均要与这些建筑结构的预埋件紧密连接。由此可见,土建基础荷载的预留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各地老、旧剧场改造升级的到来,一些中小型剧场为容纳更多的观众席位,或增加观众席排数,或额外改造出二层观众席,进行座席扩容。而这些剧场,尤其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建筑在设计之初因为没有考虑防火幕的安装或荷载预留,造成改造扩建后防火幕的安装形成了新的技术问题。
另外就是设计缺陷,一些建筑设计单位由于对舞台工艺配置条件不清楚,或设计初期没有舞台工艺单位的提前介入,或缺少荷载预留,或因工艺不甚了解,造成未预留或预留位置错误而直接进入施工阶段,为后续舞台设备的安装带来很大的障碍。
在中大型剧院里,防火幕的配置是一项硬性的强制设备,如此大的集中荷载如果没有土建结构的预留该如何设置安装?
天津市红旗剧场建于1988年,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和频繁使用,剧院设施设备老化和相对落后的缺点逐渐显现,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对剧场演艺的高规格要求。在对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系统升级改造的同时,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需强制增设防火幕设施,而当时建设时因少于800座规模,故没有此项荷载的预留,台口侧墙圈梁和屋架下弦也均无过多可用荷载。
在标准剧院中的通用做法是4~6个等距的预埋钢板用于安装防火幕吊点滑轮,1~2个预埋钢板用于液力阻力提升吊点滑轮安装,显然,根据荷载预留情况,这种通用做法是不适用的。
在提出各类方案时,包括各类加固方案后,确定了剧场台口立柱具备很大荷载,于是在两侧台口立柱舞台内一侧适宜的受力高度位置设计加固钢牛腿,并增设一组大跨度钢梁。
此方案,两个台口轴线间距为台口宽度+1米,即15米的跨度,如此跨度的钢梁将承受几吨重的舞台防火幕幕体,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工艺、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计算。
现建筑台口尺寸为宽14米,高7.4米;防火幕幕体尺寸设计为宽15米,高7.8米。为保证防火幕的行程和安全冲顶距离,计算钢梁下皮高度不应小于16.2米,而钢梁上方净空不小于0.4米,以满足吊点滑轮、钢丝绳等设备安装空间的要求。经勘测,舞台台面至网架下标高为17米,可以满足防火幕设备的工艺要求。
1结构设计要求
1.1钢材要求
选用Q235钢,槽钢选用热轧普通槽钢。焊条采用E43型。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中的相关规定。螺栓采用c级普通螺栓。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大于0.85。
钢材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小于20%。
钢材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钢材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1.2锚栓要求
在原剧场台口柱上固定钢锚板,采用HILTI(喜利得)12自切底锚栓,该锚栓施工安装方法,由锚栓厂家配合总包单位施工,该种锚栓禁止用化学锚栓代替。
1.3安装注意事项
在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上打孔时,严禁损坏梁柱里的钢筋和构件的混凝土整体。打孔造成的局部混凝土表皮脱落(小范围),在打孔完毕后,将松散的混凝土剔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高标号(>M10)的水泥砂浆抹平修复。
钢梁GL1采用整体安装就位施工方法,但禁止利用屋顶原有钢结构构件作为工作荷载的吊点。
在钢牛腿质量验收合格后(包括焊缝),进行钢梁GL1的就位安装施工。
在台口柱上和屋顶梁上固定钢锚板前,将固定锚板处的柱梁表面灰皮、面层清除干净,露出原混凝土结构表面,并将表面清理平整、冲洗干净。锚板固定后,板与柱梁之间的缝隙,用结构胶灌实,在固定钢锚板前,在锚板与柱梁的接触面上涂刷结构胶,固定锚板、压实。
钢梁安装完毕及验收合格后,所有钢构件表面刷底漆一道、防锈漆两道。钢构件表面的油污或铁锈,进行了油污清洗干净或除锈后,再刷底漆和防锈漆。
篇5
【关键词】文物建筑;修缮;改建;新老结构托换;换撑加固
1、项目概况
上海市闸北区华侨城苏河湾艺术馆(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位于北苏州路1016号,南面滨临苏州河,总体规模约8000平方米,地处规划中的生态绿地。
该仓库为1860年德国青年先锋派建筑,始建于1922年,其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钢柱、木结构、承重砖墙混合而成。
由于该仓库建造年代久远,迄今为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原有结构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功能要求。该仓库大楼属于优秀保护性建筑,经市文管会批准,大楼外墙必须完整保留,并恢复其历史原貌,内部结构设计采取全部拆除,包括原有八根承重钢柱和屋顶,进行新老结构托换,也就是说在大楼内新建框架结构。
2、施工技术重点、难点
2.1由于新浇楼层与老结构楼层标高相同,因此在施工新结构时,原结构一、二层楼面必须先拆除,再可施工。为此外墙就成了一个空壳子,而百余年的外墙已是伤痕累累,如何保证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外墙的稳定性及减少其扰动,尤其施工时正处于上海市暴风雨多发季节。
2.2在大楼室内实施挖土、压桩,如何确保在挖土和压桩过程中外墙和周边建筑的稳定。
2.3外墙如何与内框结构进行连接,使外墙及线脚不受破坏并满足结构抗震要求。
2.4大楼外墙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沧桑和战争洗礼,损坏情况严重,而且已面目全非。所有外立面和屋顶均按历史原貌进行恢复,如何逼真地再现当年大楼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如此的修复要求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这是继结构托换后的又一大难题。
3、结构换撑加固技术方案
因新结构施工位置是原老结构位置,施工相碰,要施工必须先拆除原内部老结构。施工一层结构需拆除原二层老结构,而拆除二层老结构,原三层结构就会塌落下来,为此必须拆除原二层、三层老结构,才能施工新结构,而二、三层柱、楼板拆除后,室内的净空一下子就达到了19米以上,包括屋顶女儿墙。而老墙又千苍百孔,就如百岁老人,不容许有半点破坏和扰动(施工中还要对它加固)。我们受广告牌支撑受力及深基坑支撑受力的原理的启发,设计出一套外墙加固方法,并对原有三层结构采取反吊屋面法,解决原三层结构在一、二层拆除后无支撑的问题。
3.3钢结构拉撑体系
在基础底板、室内静压桩完成后,在老结构拆除前,在大楼内设置钢结构拉撑体系。此钢结构拉撑体系使整幢大楼外墙与加固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有效的控制了外墙的稳定。大楼东西两侧外墙与南北两侧外墙分两种钢结构加固方法:
东西外墙加固:在大楼内新立16根Φ200,δ=10钢柱,采用8根32工b钢梁作为东西外墙加固的拉撑梁,支撑钢梁顶面标高离原楼层梁底面550。钢立柱的柱脚预埋件均须预埋在基础底板内,外墙内外用16#槽钢夹住,拉撑梁通过外墙的门窗洞口与其夹紧连接。
南北两侧外墙加固:在南北两侧山墙内侧立两个钢托架,两山墙支撑钢架主体立杆为双拼14槽钢,系杆采用8#槽钢。立杆柱脚预埋件也须预埋在基础底板内外墙内外同样用16#槽钢夹住,除了通过门窗洞口夹紧固定外,还与搁置在外墙上的原木梁用铆栓固定连接,在原结构拆除时将木梁锯断,使其原结点不受破坏。
3.4原三层结构反吊屋面
由于一层、二层原Φ150实心钢柱是上下相连的,在拆除时,需自上而下进行拆除。因此采用原三层木梁反吊于屋面的方法,并尽量使木梁与外墙的结点不受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外墙。
3.5在结构换撑施工阶段外墙监察情况
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的监测报告显示:外墙及周边建筑物最大位移及累计位移均未超出警报值,外墙变形均没达到警报值,所有所做石膏塌饼没有开裂,外墙裂缝未扩展。因此,外墙在结构换撑阶段确保了稳定性,实际效果明显,尤其经受住了上海台风、多雨等恶劣季节的考验。
4、基础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措施
4.1考虑到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一千多平方米,扣除大放脚砖基,可压桩面积很少。外部环境也较复杂,大楼东面管线很较,而且有一个地下建筑。大楼西面为同为老建筑,局部墙体为共有墙。大楼南面为北苏州河路,紧邻苏州河。大楼内共设计桩位为120根,因此怎样做到压桩施工不影响本大楼的基础及周边老建筑和环境,使之不出丝毫问题,这也是修缮、改建工程成败的关键,所以严格按制定的方案实施。压桩前,按照桩位图放出桩位,对每个桩位预先钻孔取土,取土深度约8米左右,并沿外墙基内侧开挖排水环沟,同时兼做防挤沟,能减小压桩时挤压力。这样有效减少在压桩时挤压表层土对外墙及周边建筑、道路的影响。压桩方式采取跳打法,并且严格控制压桩速度,一天只压4~6根桩。
4.2压桩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措施
(1)外墙沉降监测:外立面利用原有墙面上的固定标志,内墙面直接钉专用道钉。
(2)原有建筑物倾斜、位移监测:在待观测的建筑物顶部和底部合适位置处做明显标记,同时测出顶部和底部标记之间的距离。
(3)邻近建筑物沉降监测:邻近建筑物属于保护建筑的,监测点利用原有墙面上的固定标志;属于非保护性建筑的,监测点直接用电锤打洞并将道钉打入;人行地道监测点利用墙体上的固定标志。
(4)老墙面裂缝监测:由于大楼外墙已有近百年历史,前面讲到各楼层的内墙面及弧拱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在施工前对有裂缝的墙面作好石膏塌饼,随时对裂缝进行监测。
4.3压桩期间监测情况
在压桩施工中,每隔3~5小时进行一次环境监测,并随时观察外墙上做的灰饼。压桩期间(共30天)大楼及周边环境由上海地质勘测院负责监测。监测报告显示,各类监测数据均未达到报警值,外墙变形并未扩展。
实践证明,外墙及周边情况一切正常,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外墙与内框结构连接问题
根据设计整幢大楼外墙是依附于内框结构,如何使外墙与新筑内框结构进行可靠的连接,满足其抗震要求,并且确保外立面不受破坏。这也是设计的一大难题,前无先例,我们在现场研究分析,并与设计不断沟通商量,对原先理想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原先设计方案
在每个楼层的标高位置处,外墙从外向里设置一圈水平“∪”钢筋与新浇楼层连接。(如下图3所示平面图、剖面图)这样的方案势必破坏了外墙,尤其破坏了外墙在楼层处一圈线脚,这些都是历史文物,是不容破坏的。同时大楼东走廊处楼层当时是后做的,造成大楼东侧设置“∪”钢筋无法施工。因此,此方案不具有操作性。
此改进方案即达到了外墙与内框结构的柔性连接,满足了其抗震要求。同时避免了外墙及线脚遭受大面积的损坏,达到了设计要求,又可组织。
6、实施效果与体会
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大楼改建修缮、改建后,大楼外立面古朴端庄,在目前苏州河沿岸建筑群中再现了中欧相结合的古典建筑,使具有百年历史的文物建筑重现了当年的历史原貌。切实保护了优秀近代建筑,给予了文物建筑以第二次“生命”,使其建筑风格继续延续下去,对古建筑历史沿革具有很大的历史见证价值,取得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内部结构重新施工和装修,功能设施齐全,使之成为能满足现代化展示需求的艺术馆,体现了其巨大商业、经济效益。
在内部老结构拆除后,为了确保施工中外墙安全与稳定性,我们想方设法,群策群力,通过对原有老建筑的仔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钢结构临时换撑加固方案,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通过。并通过实践及监察资料证明,在施工中确保了外墙的安全稳定,安全地经受住了当时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对外墙的影响。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大楼修缮、改建技术采用了钢结构换撑体系,解决了内部新老结构置换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樊兆馥重型设备吊装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张鑫多层内框架房屋室内增层设计建筑结构1996.9
[3]刘训良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底层大空间改造结构设计方案分析J.工业建筑2003
篇6
为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调动各方力量综合治理脏、乱、差,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依照市政府(河政办发[2005]1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整治办事处驻地环境,整治村(居)环境,整治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两侧的环境。通过整治,达到全区环境面貌的整洁、卫生、美化、亮化、绿化的目的。
二、整治的范围
傅庄、册山、高都、罗西、汤庄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三、整治的重点任务与要求
(一)傅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江付路两侧。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路面进行改造建设;
(2)道路两侧铺装人行道板,排水沟进行配套建设;
(3)道路两侧沿街破旧楼房按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4)道路两侧绿化,路两侧安装较高标准的路灯;
(5)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影响市容的破旧房屋、残墙断壁。
(6)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物品及各类垃圾。
(7)规范道路两侧的各类广告。
(二)册山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江福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江福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装彩板人行道,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道路两侧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⑤清理整顿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时清除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2)河册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坏损的路面进行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逐步进行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④驻地区域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3)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物、构筑物;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三)高都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程沈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程沈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驻地区域铺设彩板人行道,路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进行改造建设或粉刷;
③道路两侧按规划设计进行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⑤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⑧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
(2)河册路两侧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道路两侧绿化;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③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④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
(3)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四)罗西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湖北路,俄黄路,化武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湖北路的整治任务:
①对所辖区域的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设彩色人行道板,敷设排水管道;
③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亮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⑤清理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2)俄黄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所有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道路两侧绿化;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④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3)化武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改造修建现有路面;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③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五)汤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两侧、樱花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驻地区域老206国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划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②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设置路灯亮化;
③拆除所辖区域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
④清理驻地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2)樱花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的绿化完善提升;
②清理道路两侧三堆;
③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四、驻地规划及村居规划
(一)傅庄街道办事处、册山街道办事处、高都街道办事处、罗西街道办事处、汤庄街道办事处五个街道办事处,要求在2005年完成驻地控制性详规的修编或编制。
(二)2005年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规划修编率达到30%;2007年各办事处的行政村居的规划全部修编完成。
五、村(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与要求
(一)村(居)的环境整治
1、村内大街小巷都整洁卫生,无三堆,排水管沟畅通。
2、主要街道绿化、亮化;
3、村内卫生有专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
(二)旧村居改造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1、2005年全区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有一个村(居)进行村庄改造建设。
2、村(居)改造建设要符合建设程序,要在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工程建设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后进行建设。
3、单体设计要由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并经法定部门审查 批准后,方可使用。
篇7
一、维修对象和范围
本次维修的对象为招*街道内房屋使用在10年以上,房改房所占比例在20%以下、未列入老小区物业整治改造范围,且尚未进行维修的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维修以幢为单位。
二、维修计划和资金安排
对列入维修范围的房屋根据房屋破旧程度、竣工年份、房改房所占比例、老小区整治改造计划,结合全体业主意愿,区分轻重缓急,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分步实施。
房屋维修资金按65元/m2测算,共需资金约1300万元。其中,房改房维修基金未纳入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大工程单位住宅楼约7000m2,维修经费约45万元,由相应单位承担;向非房改房户收取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元,约160万元;由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在房改房维护基金中支出380万元(已拆除住宅楼),用于2009年老住宅楼维修;其余720万元由区财政从2010年开始分二年安排支出。
三、维修内容
本次维修内容为房屋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主要包括:屋顶、外墙、楼梯(含楼梯间门、窗户和扶手)、走廊、排水管、落水管、室外化粪池以内下水道疏通、维修(含窨井)。维修时按每幢房屋的实际情况在上述范围内选择确定。
四、维修工作组织
维修工作由区建设与交通局和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共同组织,招*街道具体实施,区房地产管理处负责业务指导。维修资金由区财政局、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审核拨付。
五、实施步骤和职责分工
(一)按照房屋破旧程度、竣工年份、老小区整治改造计划,结合全体业主意愿,由招*街道排出维修范围内房屋的先后维修顺序,并按维修计划确定每年的维修房屋。
(二)对每年度的维修房屋,由招*街道、区建设与交通局、区房管处经现场踏勘后,共同制订施工方案(包括维修费用预算)。
(三)招*街道负责做好维修实施的前期工作和维修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工作。前期工作主要包括:1.立项;2.施工方案,征求住户意见;3.得住户同意后,负责收取非房改房户维修分担费用。
篇8
维也纳煤气罐改造工程是国际知名旧建筑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建筑群建成于1898年,由4个高72.5m、直径64.9m的罐体和一座控制室组成。当时动用了大约1.75万立方米水泥和1300万块红砖。每座罐体内部容积为9万立方米。亲临此地,建筑巨大的体量让人震撼。1986年前后,维也纳逐步从民用煤气换成天然气,煤气罐被彻底废弃。2001年维也纳决定复苏此保护性建筑,并开始征集改造方案。4个煤气储藏罐的改造方案分别出自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Nouvel)、奥地利蓝天组(COOPHIMMELBLAU)、建筑师曼弗瑞德•维多恩(ManfredWehdorn)和建筑师威尔海姆•霍兹鲍尔(WilhelmHolzbauer)这四位设计师。现今,从GoogleEarth地图上放大维也纳11区(图1)就可以清楚地看到4个体量巨大的煤气罐建筑,它以新的生命状态成为维也纳城际线上的一个醒目标识。
2中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分析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现今城市旧建筑更新项目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欧美对旧建筑遗产的保护方式主要以改造公共建筑为主,例如博物馆建筑、广场建筑等。随后,人们意识到这种方式未能将遗产的种种价值有效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70年代中期提出了“住到古迹中去”的口号。通过将大量的历史建筑改造为宜人的居所,有效地将历史遗产融入当地人居住的构建中。维也纳煤气罐改造项目就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旧建筑价值的再认知,我国旧建筑改造项目也开始逐渐向前推进,但在这过程中呈现出诸多问题。第一,认为改造对象只是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否定一般性旧工业建筑,轻视一般性旧工业建筑构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国内的旧建筑改造主要还是局限于简单的维修、翻新之上;第三,缺乏现代意义上旧建筑改造的历史经验与系统的理论指导;第四,改造案例前期定位不清,加之后期维护不及时,改造后的建筑使用周期较短,带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损失。
3以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谈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具体策略分析
3.1建筑外部空间改造策略对于旧工业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常用方法:第一,视旧工业建筑原本外立面造型特点,如果风格特征明显,并且造型保存较为完整,通常以保留、修缮为主要手段;第二,在旧工业建筑基础上新建部分新建筑,强调新旧对比的同时,衬托出城市的历史以及岁月流逝的痕迹。这两种常用的策略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得到了充分运用。煤气罐建筑本身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造型优美独特,四位建筑大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保留建筑原本外立面造型,强调建筑历史,确保改造后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每座又在局部加建了部分建筑配套设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B座由奥地利蓝天组(COOPHIMMELBLAU)设计完成的改造,在面向Guglgasse街道的一侧新建了一座以现代建筑材质表现为主的公寓楼(图2)。设计师将新、旧建筑元素直接碰撞在一起,新、旧建筑材料的巨大反差展示了城市历史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穿插,新、旧风格的交织使建筑产生时空对话的美感,并且以此将老建筑的新生部分扩展出来,为旧建筑平添了一抹新生的活力。
3.2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策略对旧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方式有很多种,常见有以下三种重构方式,并且这三种方式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都很好地得到了充分运用。1)划分空间一般依据新功能要求,采用垂直划分或水平划分等手法将内部空间改造为较小的空间,然后再加以利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为了保护原有建筑结构,四位设计师在建筑内部划分上,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垂直划分的方式,将原建筑空间分成适合新空间功能要求的空间尺度。2)增建空间在原建筑空间基础上,在与原结构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建筑局部增建的方式,来满足新建筑自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煤气罐改造项目中,地面一层部分增建了连接建筑内部空间的、现代建筑材料搭建的回廊、走道、楼梯等(图3)。增建部分与建筑外部景观在视觉上形成良好的呼应与过渡。3)连接空间通过增设连廊、加盖屋顶等方式将原本互相分离的若干单体建筑实现不同程度的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建筑整体空间。空间连接方式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运用得非常巧妙。改造后的4座煤气罐建筑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与流线,如公寓、会展中心、生活配套设施等。4座建筑之间靠增设的连廊将每座内部的购物中心区域串联在了一起,增设的连廊像一条水平的纽带,使得4座罐体形成了一个整体建筑,同时又保障了各部之间的相对独立。
4以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改造策略分析
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完工于2004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在这十年的实际使用中,煤气罐新城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自己独特建筑风格的城中之城。越来越完善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证明了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可持续性与前瞻性。回望我国,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对旧工业建筑重新进行审美定位。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改造案例,改造后大部分成为了艺术机构、工作室、设计公司、酒吧等商业体。而这同时也带来了改造后新建筑生命的时间讨论,知名的北京798艺术中心,在面对高涨的北京地价的现实面前,年轻艺术家无法承受高昂的房租不得不退出,现今已与几年前无法媲美。所以,对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改造和未来的空间拓展方式,值得我们深思与考虑。
4.1准确的项目定位项目定位决定了项目的未来走势,定位的准确性保证了项目未来持续使用的可能性。这是评价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性前提。项目定位一般考虑三方面内容。1)准确的建筑文化定位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中,奥地利政府提出了“充分尊重老煤气罐在城市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保护原有外观,通过内部结构的彻底改建来适应功能转换,使其既符合现代生活所需,又能让人从外观上清晰地辨认出它们昔日的功能和当地的历史”。准确清晰的文化定位,让四位设计师不约而同地对代表文化延续的古典建筑外立面进行了修缮与保留,确保了建筑与整个维也纳城市景观的统一性,并使其成为维也纳城市发展的历史人文景观。2)未来新建筑的功能定位煤气罐建筑原本的开发定位仅是住宅项目,可以想象如果改造方案中不考虑生活配套设施的设计,那纯粹的住宅定位一定会导致人们的生活问题,项目完成后居住率一定大受影响。所以,最后开发项目重新定位为“集购物、展会、办公、住宅、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城中城”的综合开发模式,并为此改造了城市交通网,把地铁U3线延长至此,增建东北环线。这使得项目内部形成功能性循环体系,生活需求的循环运动,促使建筑体未来的延续与扩展。建成后,每年约有380万人次的年流量到新城消费与旅游,这从侧面证实了开发定位的准确性。3)设计品位的定位优秀的改造方案是项目开发成功的保证。2001年奥地利政府向全球征集煤气罐改造方案,聘请优秀的国际设计大师进行设计,他们独到的建筑重塑理念、丰富的改造经验确保了改造项目的设计审美品位。并且由于他们在学术界的威望,使得改造后的建筑成为又一个观光与旅游的文化卖点。
4.2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翻阅我国现今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资料,很多自发的旧工业建筑使用功能上的变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因为它们大都缺乏明确的设计思想指导,没有能与新功能相配合的功能空间、外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与重组等方面的完整的功能设计,而是仅仅停留在建筑室内或室外空间的装修改造阶段。例如,北京百万庄园原来是一片工业厂房,现在则披上了欧式的外衣。虽然旧厂房的功能与现今空间的餐饮、娱乐功能大相径庭,但这种改造手法缺乏对原有建筑内涵的理解,这是否是旧工业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值得商榷。再来看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其从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对旧建筑的有效功能置换。1)以空间功能需求为前提,合理设计空间布局。改建后的4个煤气罐靠外部加建的天桥将各座内部的商业区域贯穿到一起,并通过地铁与市区相连。为了保证每套住宅的通风采光,每组设计师都对空间进行了精心布局。以A座为例,设计师让•努维尔(JeanNouvel)沿着煤气罐的环形外墙嵌入了18幢弓形住宅塔楼,组成一个有“缝隙”的环,这种布局使每套住宅都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人的视线可以穿过中庭从原墙体的大窗洞看到室外,加之顶部玻璃穹顶的设计,使阳光和空气能很好地导入建筑内部,罐体内采光充足,被称为“光明殿堂”。2)为满足新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新建建筑配套设施拓展旧建筑的空间功能。以煤气罐B座为例,为了满足较大的住宅数量要求,奥地利蓝天组在面向Guglgasse街道的一侧新建了一座以现代建筑材质表现为主的公寓楼,在保证了新建筑的功能要求下,增加了多样的公寓类型,将罐体内会议功能与住宅功能和谐地结合到一起。同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建筑新与旧的对比,彰显传统与现代的并存。3)系统改造建筑外部环境。室外公共设施是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要内容,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建筑外部景观的塑造也是建筑本身文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与呼应。煤气罐建筑改造中,设计师在建筑外古老的红砖墙上,新建外部金属顶棚、玻璃广告灯箱,体现新与旧的冲突美。在建筑外部广场上,将原煤气罐内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机械零配件重新改造成为广场雕塑,既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也使得其成为原工业建筑的联想和回忆的桥梁。
4.3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支持从全球城市的发展来看,几乎所有工业城市都会面临旧工业建筑废弃的问题,在国外不少国家也经历过大拆大建阶段。1965年美国著名景观大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美国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的旧厂房改造中,实践了他本人提出的建筑“再循环”理论。1975年后,欧美许多国家用法律形式给“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以支持,并对此类建筑项目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引导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一种潮流。以煤气罐工程为例,对主持城市规划建设的奥地利政府来说,设计改建及后期维护煤气罐社区的花费超过1.78亿欧元,远远高于用推土机将这片旧工业区夷为平地重建的成本。但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这里的房价远远低于维也纳其他居住区。奥地利政府为了鼓励人们住到旧建筑改造而成的社区,付给这里的居民相当高的补贴。由此来看,一个得以长期生长并维系的改造项目,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支持。
5结语
篇9
【关键词】 技术改造;集装箱码头;结构设计
0 引 言
技术改造是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的改造、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新形势对港口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港口的发展势在必行。为适应区域内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除了新建港口以外,对已建港区进行技术改造,是一条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的途径。技术改造工程的实施涉及企业的投资价值、生产的有效性、环境的创造、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是设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码头技术改造可行性论证要点
在实践中,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前需要科学论证改造的可行性。
(1)论证工程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及可行性;
(2)论证已建码头在工程改造后各部分受力变化及其适应性、安全性,探求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后码头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
(3)需经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原码头现状进行调查并出具质量检测报告。通过质量检测结论,结合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原码头结构的分析研究结果,确定拟改造码头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对改造后码头结构不适应、不安全之处提出科学的处理意见及加固、改造措施,探求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术路线。
(4)对技术改造方案进行总体论证、评价,确定其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实用性等,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确定其可操作性、科学性。
2 工程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述
南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05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2个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吞吐量5万TEU/年。2011年实际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7万TEU、钢材21万t。现有码头已不能满足吞吐量增长的需要,且码头靠泊能力不能适应航道等级提升及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严重制约了集装箱等货物通过能力的提高。为充分发挥现有码头的设备、设施、管理等资源,建设单位提出对该码头进行升级和扩能建设,以逐步适应区域内货物吞吐量的迅猛增长。
2.2 设计原则
(1)港区布置符合总体规划;
(2)按照水工、工艺等改造要求,结合后方场地现状,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减少施工期对生产作业的影响,竣工投产后新老设施衔接顺畅,满足港区运营要求;
(3)结合港区周边的交通规划,做好工程内部与外部集疏运系统的衔接;
(4)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规定和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区域功能布置相对独立,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3 设计难点
2.3.1 总平面布置
拟改造工程位于南昌港鸡山港区,上游为亚力水泥厂码头,下游未规划任何水上建筑物。港区陆域的扩充改造,需考虑老场地的拆除和新场地的合理布置。此工程平面布置主要有以下两个难点:
(1)为保证已建的拆装箱库前30 m的作业地带,堆场纵深仅为200 m。基于此种现状,需布置三线集装箱堆场,堆场宽度不仅要考虑工艺设备宽度模数,而且要考虑原堆场地下管线埋设位置。因此,堆场布置存在一定难度。
(2)新增场地如何与老场地保持良好的衔接。
2.3.2 结构设计
现有码头为顺岸满堂式布置,高桩框架式结构。由于靠泊船型的加大,船舶吃水加深,加之河床连年下切导致水位大幅下降,港池疏竣加深后使现有码头平台前沿基桩自由长度增加较多,基桩内力及变形也显著上升。根据前期检测,码头桩基质量较差,外观存在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等缺陷,而码头技术改造后荷载加大,对基桩承载更为不利。如何利用原码头为大型船舶靠泊创造条件,这将是结构设计中须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原码头建设历史较为久远,其间又经过几次小改造,因此,各方面专业资料的规整和分析任务较为艰巨、繁琐,与码头改造的顺利与否存在重大关系。
2.4 解决措施
2.4.1 新增场地续建老场地各线堆场
码头原陆域场地宽390 m,纵深357~232 m,形状呈梯形。原码头下游侧陆域为预留场地,宽81 m,纵深232 m,因此,扩充改造将考虑一并使用新老场地(见图1)。
针对原辅助区的大量闲置场地,按照常规布置思路,需拆除大部分辅助建筑物,重新布局,以提高场地利用率,但考虑改造工程的造价和效益,应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辅助区设计基本保持原建筑物布置不变,仅在港区大门西侧靠近围墙处新建熏蒸房、国检用房、污水处理站及洗箱区等设施,并在绿化带中新增变电所及办公楼前方新增行政停车场。
新增场地原设计为空箱堆场,并基本保持原陆域路网布局,将二、三两线堆场均改造为集装箱重箱堆场和件杂堆场,增设轨道,以满足工艺设备作业需求。虽然港区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基本不影响现有场地的使用,施工期间对生产作业影响也较小,但空箱堆场布置位于码头下游侧陆域,距离拆装箱库、洗箱场地较远,能耗较高,且干扰重箱、件杂货作业。因此,将新增场地布置为空箱堆场的方案弊大于利。
根据《南昌港总体规划》,鸡山港区为南昌市内外贸易服务的集装箱专业港区。基于码头再次升级改造的可能性,新增场地将续建老场地各线堆场,其中:一线堆场保持原重箱堆场布置不变,龙门吊轨道向下游延伸77 m,利用新增用地续建重箱堆场;二线堆场上游侧陆域布置冷藏箱堆场,其余布置集装箱重箱堆场;三线堆场靠近辅助区,上游侧陆域为空箱堆场,下游侧陆域为件杂堆场。一线堆场已建有36 m宽轨道;二线堆场与一线堆场保持一致,轨道宽度为36 m,堆场宽度为47 m;三线堆场暂计划为空箱堆场,根据业主要求,未来将一并作为重箱堆场。为保证已建拆装箱库前的30 m作业地带,三线堆场预留轨道位置,宽度为,堆场宽度为41 m。新增场地布置符合港区总体规划,虽分割新增用地,缩小施工场地,使施工期间对码头运营造成较大影响,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长远看,码头再扩建将带来无法估量的好处。
2.4.2 绑建系缆平台升级码头结构
针对现有码头的布置和结构,码头平台分为前后桩台,其中:前桩台长200 m,宽38.7 m;后桩台长380 m,宽10.1 m,排架间距均为6.4 m;码头面高程为23.0 m。平台基桩为直径 mm的钻孔灌注桩,前桩台6根,桩间距7.2 m;后桩台2根,桩间距6.6 m。桩顶设有纵横向联系撑,局部设置斜撑。平台上方由整体浇筑的纵横梁、轨道梁、系船梁、靠船立柱及面板等组成;平台前方及下方系缆平台设有150 kN系船柱,前沿及排架间设有D300H型橡胶护舷。
根据平面布置,现有码头平台尺度已能满足2艘 TEU集装箱船靠泊要求,仅需进行结构升级,而无需改变码头长度。为了提高桩基承载可靠性,消除结构安全隐患,结合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对码头平台改造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1)按照桩基布置要求,在码头前方增设系靠船平台一座,平台长为200 m,宽为4 m,高桩墩式结构。
(2)平台基础采用一次出水钢管灌注桩,与原码头排架共线布置,纵向为两列,间距为2.6 m。钢管桩直径为900 mm,砼芯柱直径为750 mm,桩底高程为 15.0 m;为提高平台水平刚度,桩内采用素砼充填。
(3)钢管桩分层焊接钢系缆平台,层间距为,共3层,系缆平台前方设置250 kN系船柱,钢管桩前沿连续布置DA-A400H型橡胶护舷。
(4)系靠船平台上方为现浇砼承台,承台厚1.4 m,码头集装箱龙门吊前轨移至其上,轨道中心距离码头前沿为2.1 m。为减少龙门吊工作轨距误差,通过埋植钢筋连接承台及钢管桩与原码头横梁及靠船立柱,确保协同变形。
(5)为充分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水深和系船力增大的要求,将原码头系靠船设施拆除后,在前沿外侧绑建一新的系缆平台。这种组合是在充分利用原有港口设施的前提下,“新建”一个深水泊位。尽管新、老结构使用寿命不同,但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相较于全部新建同类型深水泊位来说费用要节省得多。
3 需注意的事项
(1)通常升级改造工程的场地都较小,如何合理利用场地,节约用地是关键。除了布置应紧凑以外,安全间距、道路宽度都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在考虑整个布局协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改造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2)设计需考虑生产、运营、施工、总体格局及远期再扩建等多重因素。以长远利益为主,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给长期发展带来局限,造成重复建设。
(3)对港区现状需调查清楚,区分需拆除区域和可继续利用区域,以减少工程投资。
(4)作为新老结构重新组合的码头,其各部分构件的安全度及耐久性差异较大,对码头整体而言,应仍以最薄弱部位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等为控制要素;在升级改造后,还需进行项目“后评估”工作,验证其合理性、科学性。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南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的剖析,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1)认真收集、分析原设计、竣工及后期改造等历史资料,这是升级改造工程的首要工作,也是为改造设计提供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篇10
[关键词] 加固; 裂缝;外粘钢板;
中图分类号:TU39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武汉某高校一教学楼建于1955年,砖混结构。地面以上三层,主要用于教室;地面以下部分区域有一层地下室,设计作为地下人防工程使用,目前地下室的一部分房屋主要用于存放杂物,一部分房屋没有使用。房屋四周布置有集中排水的砖砌明沟。
1现场主要检测结果
1.1 屋架结构
木屋架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和开裂,部分屋架产生不同程度的挠度变形,均己不适合继续承载且达到危险点,因此,建议部分屋架全部更换。
1.2 钢筋混凝土楼盖
该建筑物是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老混凝土的平均碳化深度在20~30mm以上,钢筋锈蚀,体积膨胀,严重危及到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1.3 砌体结构构件
该房屋采用混合结构体系,按不适应继续承载的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进行安全性评定时,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
1.4排水系统
排水不畅,积水现象严重;
2 加固方案
考虑到在施工工期紧、加固费用低的前提下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根据现场检测和鉴定的结果,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针对不同构件补强的要求,采用多种加固方法进行加固以满足各项承载力要求。
⑴钢筋混凝土楼板、肋梁构件及大梁混凝土碳化严重,导致钢筋严重锈蚀,楼盖混凝土安全性评定为du级,均应进行更换处理;
⑵因部分屋架均己不适合继续承载且达到危险点,部分屋架应尽快予以更换。其余屋架由于原木开裂严重,从结构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应作相应的加固补强处理;
⑶改善建筑物室内及周边的排水系统,对挡土墙顶部台阶上裂缝进行灌浆处理,保证雨水不再渗入挡土墙后面;
⑷对有裂缝的墙体应先凿去其粉刷层,对砌体内裂缝做灌浆处理,然后涂刷粉刷层。
3 加固改造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
3.1外粘钢板的加固施工
外粘钢板的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划线定位 表面处理 配胶 植筋 粘贴
固定与加压固化 检测 外表面处理
⑴划线定位:据加固施工图,准确地在梁的表面共划出粘贴部位轮廓线及定出植筋的位置;
⑵表面处理:包括原结构贴面处理及钢板贴合面处理;
⑶植筋;
⑷钢板制作安装;
⑸钢板粘贴;
⑹固定与加压;
⑺固化与拆模;
⑻检测;
⑼钢构件表面防腐,然后涂刷防腐胶。
3.2 植筋加固
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放线 钻孔钢筋处理 配胶 植筋 检测
⑷碳纤维布粘贴;
⑸养护;
4 结语
该工程结构改造施工已经完成, 达到了确保结构安全、缩短工期、节省改造费用的预期目标。通过对该改造项目的实践, 对结构改造有下列体会和建议, 可供同行进行类似改造设计时参考。
⑴改造加固设计应结合工程现状, 综合考虑施工等因素, 优先考虑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周期短、加固费用低的加固方案。
⑵应充分利用原有结构, 尽量减少对原结构的损伤,加强开洞截断后钢筋的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