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研学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研学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党的劳动保障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给劳动保障工作的前进指明了方向。现在,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热血书写着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无限忠诚,推动着劳动保障工作的不断前进。我们知道,要切实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拥护者、实践者和开拓者,就要抛却空谈,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我们做的事情很微小、很平凡,但却折射出了劳动保障人特有的魅力。
大家一定还记得,09年遭遇的那场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吧,一时间千里冰封,万物肃杀。春节将至,为了及时给6000余名退离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尽管严冬深夜,寒气彻骨,劳动保障局大楼依然灯火通明,在办公桌上,在脚下,在身边,是堆积如山的档案和表格,翻阅一本本档案,核对一笔笔金额,梳理一条条数据,时间好像凝固在那一刻。每天深夜回家,走在冰冻的街道,一步一滑,步履艰难,手冻红了,脚冻麻了,我们的心头却是暖暖的。经过连夜奋战,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离退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发放到位。退休老同志惊喜地说:刚在报上看到加工资的消息,没想到你们已经把钱发到我的工资卡上!在保障民生的战役中,我们劳动保障战线的全体职工发扬了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呼啸的寒风当中、在刺骨的凝冻面前,谱写了一曲
“冰天雪地灾难重、确保发放暖人心”的社保赞歌。
雷锋曾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劳动执法监察大队的同志们。每年年底都是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可是有很多农民工因讨薪无门,被迫滞留。监察大队办公室那一次次的电话铃响,是农民工急切的呼唤;楼道里那一串串疲惫的脚步,拖动着农民工无奈的身影。面对农民工那沧桑的面容和酸楚的双眸,监察大队的同志们忘记了休息,在异味刺鼻的仓库中,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在灰尘满天的工地上,到处都有他们奔波的足迹。仅去年一年,他们就跑遍全县302家企业,对关系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社会保险、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重点监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保障战线上还有许许多多个象他们一样的人们,他们没有白天黑夜的泾渭分明,没有节假日的惬意休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扎根心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篇3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弹性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KGHAD-026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功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首当其冲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服务于地方,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助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转变观念,服务地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甚至在许多大学的宣传里,认为一般好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专门培养白领高级管理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属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蓝领,如果把学校定性为应用型大学,则会有降低学校规格的嫌疑。但根据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临转型,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我国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应用本科,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其实并不矛盾。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本地的最高学府,应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基地与培训基地,提高地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进行转型发展的首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科学构建应用技术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保障。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遵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共同限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从第五学期开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细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考虑部分考研学生和立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应用技能课程模块则依据学生专业方向(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下又分为投资理财方向和税务筹划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法律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限选课是所有专业都应选修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图1)
(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税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将这些基础知识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灵活应用,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另外,建议在财务管理原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增设中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原理之后,达到灵活应用,有助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从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等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娴熟连贯起来,并从微观层面可以更熟练地操控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规划,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建议在基础课程阶段采用注会教材,注会教材难度大、内容深、起点高,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选用教材,如财务管理原理,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选择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应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自编教材,成功学院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教材,理论清晰,突出实践与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实际。
(二)选修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涵盖范围比较广,既兼顾继续深造学生和就业学生的需求,还有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养成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要,重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就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比如,沙盘模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实验等课程,进行顶岗实习,岗位模拟训练,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在寒、暑假由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社会实习一般是在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联系实习单位,在财务类岗位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并在实习结束后给出评分,而往往校内实习教师又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所以又可以针对学生论文选题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把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用于论文写作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规范性研究所带来的抄袭,降低重合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提高其实习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搜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趣学,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筹资管理时,可以结合当前热议――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资金达到250亿美元,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发行股票方式IPO筹集资金,公司价值评估等知识。课堂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转变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房贷政策,提出个人住房贷款哪种形式更划算,一把付还是首付加贷款,还款方式是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还是双周供,根据手中现有资金及未来预期资金,选择多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等等,做出最优购房决策。
考核形式由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岗位角色模拟实验、分组辩论、课堂报告、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等几部分组成。随堂测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验,能够紧抓学生的心,督促其对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到课率,对授课老师也能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岗位角色模拟实验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学生分组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组运营企业,以资金盈余和获得情况来评判企业运营状况,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岗位角色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报告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资料,加工整理数据,制作PPT,进行案例讲解和答辩,并提交分析报告,教师根据答辩情况和分析报告给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面试做铺垫。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是由教师提前出12套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随机抽取套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水平。多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并举,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进步与提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应遵循校内培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去企业实地调研或跟踪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财务经理、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来培训或做讲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在政策奖励方面适当向积极创新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实践,提升专业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顺利进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娇娆,黄基廷,闫萌萌,王华.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样态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篇4
关键词:设施花卉栽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43-02
近10年来,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正越来越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1]。目前,中国花卉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总体生产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现代化、标准化的设施花卉栽培技术指导[2]。高等农林院校所开设的“设施花卉栽培”课程主要讲授花卉的生长条件、温室工程设施建设和环境调控技术、花卉的设施栽培管理及具体花卉的周年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内容涉及面较广,各地差异较大,如果继续使用过去重理论、偏量大、讲解过细过深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因此,社会要求和行业发展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
一、设施花卉栽培课程的定位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能够熟练操作和驾驭现代设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方向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1.植物科学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农业园区的栽培管理和相关的工程管理人才。
2.工程设计建造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园艺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人才,课程设置以温室建筑工程类为主,开设少量栽培管理类课程。
3.农业园区规划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农业园区规划和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景观设计类人才。这种分模块的培养方案,有利于根据学生兴趣、个人潜力,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的目的[4]。设施花卉栽培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经过学习之后,应掌握花卉栽培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今后能够独立地从事大型现代化温室花卉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休闲园区花卉栽培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5]。
二、设施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设施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设施花卉栽培总课时为48课时,其中实践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主要是花卉种类识别、花卉种子繁殖、花卉扦插繁殖、多浆植物嫁接和花卉盆栽土的配制及盆花养护管理。实习方式主要是教师在温室或园区讲解,学生自行单独识别。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学生较多,现场嘈杂,仅教师跟前的学生能听清,学生听不清楚,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在进行花卉播种繁殖时,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进行,播种完后,由学生拿回宿舍自行管理。由于宿舍温度和光照无法控制,致使每次实验结果很难确定,发芽率偏低。扦插繁殖亦是如此,扦插完后自行养护,实验室条件有限,由于学生不认真,成活率极低,实验效果达不到培养要求。
2.设施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①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缺乏钻研创新精神。教师讲授时觉得简单,不认真听讲,自己动手做时发现不会。②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缺乏职业规划,对专业前景有疑惑,从而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不够。③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高,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课上,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学生在实验时只是“照方抓药”,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最后撰写实验报告。④教材、教学大纲陈旧。一旦形成,并非每年都更新,所以课题讲授就是照本宣科,没有加入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⑤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缺乏研究探索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和钻研精神。现在的实验课相对简单具体,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⑥教师考核学生实验实习不够严格。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做实验态度不端正,侥幸心理严重。因此,对“设施花卉栽培”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法探索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三、“设施花卉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
1.突出综合能力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虽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衔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设施花卉栽培实践教学改革中,在不断更新和提升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在仔细分析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后,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为要求,从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实践技能考核等方面提出加强“设施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构建了设施花卉栽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从而达到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的。
2.优化“设施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和内容。改进和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采用“项目学习法”为主要手段,将全班学生按兴趣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分别承担花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小型研究项目(课题)。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考核全过程中,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研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①实验布局设计方面。教师将就业方向和课程实验相联系,让学生能将职业规划和课程学习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将原有的花卉学实验内容和可开设实验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实验体系的构建,使兴趣与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职业规划,将学生分成兴趣组,依据教学大纲将整个设施花卉栽培实验分为识别、探索和综合3大块。考研学生组,结合花卉的研究及实验条件,开设探索性实验;将来从事温室花卉栽培组,开设综合性实验,学生做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然后做项目规划;休闲模块学生组,根据使用目的来做项目规划。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不出校园,能够进入实战。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实验内容方法方面。基础实验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方法和技术的系统训练为主;探索性实验以培育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综合创新型实验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为主;探索设计型实验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主,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建立兴趣和奠定基础。根据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组,每项目组一个小项目,让学生实际操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③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根据专业特点,把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学院管理的资源标本园区;二是学校设立的科学研究园区;三是学校的推广、示范实验场和校办产业。此外,用协议合作形式建立了许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校内外基地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地保证。
综上所述,通过“设施花卉栽培”四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定优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园艺学院设施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考研率大幅度提高。考外校的学生,所考学校对其评价很高。用人单位也乐于接受我们的学生。学生利用在这门课中学到的知识,设计的课外科技作品在学校乃至陕西省举行的“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上屡屡获奖。
参考文献:
[1]包满珠.花卉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高祥斌.“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170-171.
[3]郭先锋,杜明芸,赵兰勇,等.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70-72.
[4]王宏丽,裘莉娟,邹志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4):76-78.
[5]周明芹,安运华.“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4):95-97.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Y1102022,JY1302020)。
篇5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的桥梁越走越挤,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本科生和研究生更有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管理上应该与时俱进,改进现有的就业管理方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管理体系来保障毕业生就业,同时能够对新的机会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获得更多职业信息,反过来支撑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
关键词:
就业管理;措施;平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1903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就业供需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度加大,高校就业部门承载的责任更大。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牵涉到社会、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四方面的复杂体系;我们的市场经济从最初的摸索探路阶段逐步发展到现在独有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方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本身角色定位就包含有沟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角色,偏重于实用和具体技能的培养,应该说是最接近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的,但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就业管理模式来更好的促进就业,在这个就业关系矛盾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示范和探路的作用。
1 转变就业管理工作理念
(1)学校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把就业管理的工作理念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以就业为导向” 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检验我们的培养目标,秉承“毕业生就业一个也不能少”的服务理念,不追求百分之百的就业率,但要求百分之百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从定位、培养、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处处体现“学生的满意、市场的需要”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环境育人”等五育人融为一炉,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当“客户”,拉近学校和学生的距离,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突出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合理设计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平台,疏通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的满意度。满腔热情地为学生服务,对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力求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问题,改善学生就业效果。尤其在面对就业压力更大的贫困生时,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来帮助贫困生更好就业。
(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流动,实现资源共享。
为帮助更多的学生使用职业生涯的知识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为此,就业服务中心应利用互联网、各种人才培训机构的数据,建立适合学校就业需要的专门数据库,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数据资料,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高质量的服务平台,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另一方面,要借鉴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就业信息系统,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功能,适时跟进就业市场形势、分析相关信息和数据,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和针对性,每年制作一套就业报告,为各相关部门得决策提供依据,并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切实指导价值的就业信息。
(4)要树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要丰富就业管理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加大就业和创业政策的宣传,增加学生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学生的沟通要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教育,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职业心理辅导的理论,坚持教育、辅导、咨询、服务四结合的路子,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包括择业观、职业观、价值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重塑个人价值,合理定位,提高专业自信度和就业能力。针对个别学生年轻气盛的特点,针对有些学生总想一夜暴富、总想扫平天下的浮躁心态,我们提出了“骑驴找马”的思路,引导学生要逐步到位,“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再创业”,“有多大能力,挣多大报酬”,使学生更加务实了。
(5)对待用人单位要有服务意识,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互动和沟通,以良好的态度接待人,以热情的服务感动人,与企业沟通时应加强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既使企业更加了解学校,又可以通过企业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促进学校的就业,树立品牌意识,毕业生才能够更被企业认可,才能更好的树立学校的品牌。
2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管理对学生就业方面关注的焦点,早已不能只停留在就业率统计数据上了,要对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等就业质量指标详细了解,对毕业生真实的生存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能否适应所从事岗位的需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对原因有更具体的分析。
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就业质量起基础性作用,重视就业质量并及时反馈,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科专业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打造学校品牌、改进就业机制、改革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1)对已经实施的“订单工程”进行深耕,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数量,提高合作企业的层次,为招生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需求导向型的专业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反馈灵敏度,学校通过这种反馈信息,适当进行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
(3)加强与社会就业指导体系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学校要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为改善就业管理提供有利的理论、数据支持。
(4)帮助毕业生获取创业小额贷款,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
职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同时也是创业教育。为帮助毕业生创业,我院主动到省劳动厅、市劳动局、省人才交流中心等职能部门帮助学生申报小额贷款,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5)举办毕业成果展,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使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就业状况,我院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了大量优秀毕业生的从业情况,并向全院展出,为广大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形成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6)启动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为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购买专业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并培训专职老师,向全院师生开放。使学生在专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7)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原则。高校就业工作和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大学生,其工作的内容和目的是为了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学校的利益开展工作,本末倒置,与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相悖。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专业与职业不对口,使学生实现了就业,却失去了工作热情,事实上变相扼杀了人才。
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提高提高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薪酬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3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学校应该切实安排与学生教学层次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企业见习,不仅可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感悟和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实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真实的岗位要求和用人要求,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清晰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及时查漏补缺,不断补充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在建立社会实践平台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中心应本着以人为主的原则,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提供多种社会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最终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完善优良的服务和平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用人单位在选用员工时,通常会考查其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等,因此在实践中,大学生必须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需要的能力融合统一,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这要求在校期间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工作素养的培训,如社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
(2)学校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过程中,应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利益相关工作中,使学生能够融入环境,感受到真正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压力,而不是流于形式,使学生觉得自己只是在这里呆一段时间而已,才能真正凸显社会实践的成效。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做好对实习生的测评考核,并将符合用人要求的实习生纳入单位的人才储备库。这样双向互利的极致,有助于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三方互利共赢。
(3)做好更有效的校企合作。
国外同类院校的就业管理之所以做的比较成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和企业的合作做到了实处,有完善的机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职业和岗位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改进后的校企合作模式,应该是双方共同协商的方式,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企业也要参与进来,但具体实施还要有所变化。
(4)要理论联系实际。就业实践教育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实景模拟应聘、社会实践、企业参观考察、实施就业实习制度等方法,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锻炼综合能力。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从学生到社会劳动者的角色转换,这个现实问题不仅是学生所关注的,也是家庭所关注的,因此从业指导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帮助学生的提高就业质量,缩短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时间,并使之形成终身学习的价值观,为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不断努力奋斗。
(5)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进入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训,也可以采用诸如面试实战训练、参观访问、就业求职训练营等方式,帮助学生多方位了解自己,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实践能力。
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分类实施指导。大多数高校的社团组织比较松散,很多都是虎头蛇尾,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学校就业中心可以将学生社团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通过学生社团协助,分类进行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
首先,就业服务中心在了解了学校社团基本情况后,深入了解社团的组成和工作内容,调研学生对就业服务的的需求。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今后就业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就业指导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帮助组织活动,了解不同的就业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授,这种方式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且有利于看到学生真实的想法,有助于提高指导效果。
其次,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各社团领导成员或代表应定期与就业中心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将学生思想、就业活动中的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馈,共同分析原因,找到改进方案,使老师的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并主动承担就业宣讲会等活动的志愿者工作, 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得力助手,不仅为学校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就业指导全程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的教育,是全过程的教育,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对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高校学生就业教育要贯穿在校生涯的全过程,学校需要由表及里,扎扎实实的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生目标,通过全过程、多方位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夯实专业功底,拓展知识内涵,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丰富视野,激发创新意识,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层次与质量。
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要环节如下:
(1)就业指导教育准备。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和辅导员应着手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填报志愿、整体的性别比例、学习成绩、生源的城乡比例、学生的家庭背景等信息,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初步了解新生的各项情况,然后会同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分析,为制定就业指导方案做好准备,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备案,在新生入学后,就可以进入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
(2)就业指导启蒙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一位新生的大学入门课和必修课,入学教育对新生在大学里的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适应新的生活、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熟悉专业课程与今后工作的对接,由此也开始了就业指导教育的第一课。
在此阶段,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参观校史展览馆、举行专业介绍报告会、参观实训室、举办与往届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使新生对学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就业状况、大学生涯规划、毕业后的出路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认知,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兴趣、性格、人生理想等信息,指导其确立学业和就业发展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活规划。
(3)就业指导理论教育。学校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将就业指导理论知识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劳动法律知识、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就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外部环境能力,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入世”的准备。
(4)就业指导实践教育。在校期间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教育的方式,将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两种方式,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就业实践活动,如实习生招聘、企业参观访问、企业宣讲、积极参加学生会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跟进就业心理测试、举行行业专题形势报告会、举办寒暑假求职训练营、与其它高校合作等。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通过长期实践培养学生一定的就业素质和专业素养,不断锤炼和提升,学校也在此过程中获得反馈,不管改进工作内容,促进就业指导实践教育。
5结论
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相关配套政策的跟进,需要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切实承担责任,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注重信息反馈分析,从而不断促进教改工作,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与配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创新求职模式,根据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坚定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石建勋.职业规划与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2]孙立湘,陈海波.毕业 就业 创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3]彭志宏,王冠.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纪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4]章丽.新形势下高职生就业心理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篇6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我国高校正在实行本科生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能够培养出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关于本科生学分制教学管理,国内外高校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各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一般均包括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等内容,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导师制是学分制的重要保障。
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目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尚处于尝试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已成为有效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对此作粗浅探讨。
一、目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一)导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虽然许多高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学生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教师的引进速度,从而造成导师数量短缺。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由159.7万人增加到382.2万人,年均增长24.4%;在校生规模已由413.4万人扩大到1108.6万人,年均增长28%;而专任教师仅由42.6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年均增长14.2%;师生比由1:9.7降至1:15.3,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据报道,2004年广东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师生比为1:29.35,加上成教学生,师生比则高达1:43.92。最近,因为研究生的扩招,在一些研究型的大学中,仅仅导师和研究生比就达到了1:10以上。
导师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不一定能作为导师。目前能够成为导师的教师资源不仅十分短缺,而且质量也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为人师表,将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在我国一些高校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往往是一些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有的甚至就是具有本科学历的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或辅导员兼任的导师工作倾向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生活管理,较少涉及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给予指导;年轻教师经验不足,专业指导性不强,科研学术引导缺乏,有的还缺乏责任心;高级职称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均能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毕竟这样高水平的导师资源有限。
(二)导师制的职责认识模糊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导师最基本的一项职责是导学,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作为导师的教师还是学生,对这一职责往往存在模糊认识,师生间缺乏默契性、互动性。一些导师有的仅局限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还有的倾向于专业课程学习指导,而将两者结合,全面指导、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导师很少。同时多数学生如果在思想、生活方面有问题则找辅导员帮助解决,学习上有疑难则偏向任课教师请教,很少向导师咨询。由于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意义宣传不到位,多数学生导师制的意义、作用、内容等认识不清楚,从而造成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过程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三)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是一项新生事物,其运作模式、激励约束机制尚处于探索和逐步完善之中。目前,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导师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高校都缺乏一套完善的导师制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导师选聘条件、导师职责、工作方式和奖惩方式等;二是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对导师工作缺乏有效的督察和指导。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未将导师的劳动计入工作量,对导师工作不考核,工作好坏都一样,无奖惩,在晋升职称、外出进修等方面倾斜不明显。导师工作只是奉献无报酬,没有激励约束机制,大大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导师制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分制条件本科生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严格选聘导师
导师的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应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具体条件包括: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恪守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敬业精神,富于爱心和教育创新理念;二是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经培训后担任;三是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强。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二)明确导师职责
明确导师职责,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笔者认为,导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基本职责:
1、思想品德指导
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对其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努力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高尚的人格。我们的导师通过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使诚信为人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要求,将诚信落实到行动。
转贴于
2、专业指导
大学阶段的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手段等,都与高中阶段迥然不同,跨度也很大。对新入学的新生来说,未必能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本科生的自然转变,我们就需要导师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尤其是新生刚进校门就面临选课问题,他们很难把握学期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而仅凭感觉、是否易取得学分等去选课。这时我们的导师就应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发展动态及社会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树立专业思想,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具体情况,对学生选课精心指导,减少选课误区。同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指导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3、科研指导
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尤为重要。导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帮助收集资料,写综述报告,提高其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心理指导
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里障碍,甚至患上较为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以及发生令人痛心的自杀事件。这就需要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面对面交谈、Email、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5、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显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待业状态。这就需要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过于看重地域差异和职业层次的误区,正确定位及时就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三)建立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
为确保导师制工作的成效性,要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制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等。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2、成立多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
一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由教务处领导和资深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校级督察组,对各学院的导师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同时组建院级或系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即为二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由院长、系主任和资深教授专家组成,对学院的导师组工作进行督导。另外,也可以成立由关工委的老教授、干部组成的督察组,对全校导师组工作进行督导。督察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情况,走访学生,了解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优秀的导师和失职的导师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教师年终业绩的考评,加大年度考核的公正性。
3、制定导师考核指标体系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导学、导向、导心”。在“德”方面,考核导师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富于爱心和教育创新理念;在“能”方面,考核导师本身是否发表专业论文;在“勤”方面,考核导师是否经常主动与自己的学生进行联系,进行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交流;在“绩”方面,考核导师所带学生心里健康状态、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获奖情况。
在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时,要科学确定多元评价主体,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准确性与公正性。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包括:
一是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导师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批评性的自我评价,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二是学生评价。学生可以对导师的“导”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
三是导师互评。导师间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评价,进行导学经验交流,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四是督察组评价。督察组采取不同的方式(如问卷调查,直接调查等方式),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反映,结合平时抽查和期中期末导师本人年终工作汇报情况,掌握和了解本单位导师的工作实际状况和工作效果,本着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科学评价导师工作情况和绩效。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
对导师工作的考评,要激励与约束并重。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召集学生和导师组成员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导师自我汇报和学生及导师组对每位导师工作的评价,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每学年考核一次。对于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继续聘用,对于学生反应差或工作能力一般,不负责任的导师予以解聘,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分,奖惩并重,达到高校实行本科生制的预期效果。激励机制,可以选用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酬金制。将导师工作计入工作量,指导一个学生折算一定的课时,实行有酬劳动,利于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导师制建设,从而利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是晋升职称优先制。导师工作成效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对于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可以提前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对于无责任心、工作能力差、无工作成效的导师坚决解聘,甚至推迟一年评聘高一级职称。
综上所述,在本科生导师制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从而增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石英.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
[2]李达轩.曾凡东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1).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4]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5(3).
[5]韩瑶.高校导师制工作实效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篇7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37
[中图分类号] F230;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53- 03
20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不断深入,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可以说,进人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国的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问题,也是它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众所周知,原来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了。当然,要看到,高职院校要不断改变自身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方式,要努力促进和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和精细化发展。
这里要看到,精细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应用的,比如,学生工作、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那么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和领域。也应该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较重视的,要真正做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点就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断细化和提高科研的精准度,才能够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使得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开展意义
1.1 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于精细化或者说对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是有不同理解的。
有学者认为,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细化、服务质量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日常管理和日常管理基础上深化的基本理念和管理模式,是一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目标的管理。而且,科研项目管理是项目的常规管理,是整个过程管理的科学研究项目的形式,从科学研究项目报告、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科学研究项目审批形式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实现有形的转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
当然还有人在文中这样论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先进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就逐步从企业管理领域逐步扩展到高校教育领域,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指注重管理过程,注重过程的细化和优化,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和效果。结合对精细化管理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高校精细化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认真的方式和态度,在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物流服务等方面进行细节管理,进而促进高校综合发展、持续发展。而且,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认为,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是一条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在工业化时代产生的,它源于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入,体现了管理的需要和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精细、规范、细致”。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而且随着高校面临的挑战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高校为了获得科技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粗放型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挑战,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思路是非常有必要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的。
1.2 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特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认为目前的科研活动发展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二是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效果;三是科研活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不断增加。
1.3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盛行的当今时代,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是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是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突出表现;
二是可以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建设性意见;
三是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是精细化的科研管理可以促进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以及效益最大化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优化;
五是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我国科研管理现状,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
六是提倡全员参与,能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团队整体素质。
2 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相关文献以及笔者自身实践情况,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缺乏、经费预算部科学、项目不精细、监督不力等问题。
2.1 缺乏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研究经费管理的机构,与此同时,也缺乏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设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委员会,但制定的有关科研经费的规章制度以及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程序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2.2 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许多高校在预算研究经费上,并没有考虑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研究目标是相关的,它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由于缺乏科学研究预算,其合理性和真实性一而无法保证,是相对缺乏的;部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按照相应规章,也缺乏严格的审计,不符合有关规定。
2.3 预算项目不够精细
项目的具体内容或项目指标没有或不完整,对未来的项目资金,以跟踪项目而言是困难的,这使得预算管理不能充分发挥。
2.4 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不规范、不正规、不严格等现象。购买和收取无关的设备、用品、书籍和其他项目,涉及政府采购的,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广泛的虚假合同,虚假的名义的科研合作等问题
2.5 经费预算执行监督不力
大多数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认为,预算就是预算,可以任意改变,并没有认识到预算本身的严重性和重要性。预算的频繁变化,导致预算执行不力,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有效性。此外,在预算执行的研究,缺乏随访,对进度的监控和分析的实施,严格审批是常见的研究经费超支,要求额外的补充预算,缺乏严格考证和缺乏必要的程序,而且我们可以认为,预算监督主体的缺位或错位现象是十分严重。
3 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和经验,笔者认为要从科研管理体系、经费预算、项目管理、监督力度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干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如有学者就认为,可以不断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就要有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也有学者认为要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与此同时,要充分整合科研人员,打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内部控制要求,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预算,根据预算情况,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研究经费进行汇总和评价;一旦发现实施中的科研经费偏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经过文献梳理,并综合学术界各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重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
3.1 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就要有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散管理、责任制”的管理体系,确定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责任主体,梳理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完善科学研究基金管理体系;完善财务人员和科学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满足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强高校科研能力的服务,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
3.2 加强项目管理,优化经费预算过程
对项目申报程序进行改进和规范;对协会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对项目执行的进度进行跟踪;对研究项目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和审批;优化预算和预算;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审核交易,进而保证其公平性。
3.3 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高校预算实施主要包括指标管理、预算调整等。科研经费目标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精细预算目标,将每一个具体项目的预算支出,如细化到设备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检验加工费、差旅费、出版物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内部控制要求,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预算,根据预算情况,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研究经费进行汇总和评价;一旦发现实施中的科研经费偏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3.4 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实施高校、学院、科研管理部门三个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同时,充分整合科研人员,打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5 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
根据教育部、省教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修改、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院的科研学术行为;通过制订实施科研项目资助与科研绩效奖励办法、将教学科研成果与教师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相联系以及将科研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等举措,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竞争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系、各部门科研的积极性。
3.6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科研人员管理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做到六个“及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一是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科研资料;二是及时组织和指导细化研究项目;三是及时检查,督促科研项目实施;四是总结及时和组织对项目节点的问题进行识别;五是及时核实、登记和鉴定科研成果;六是及时匹配经费和科研成果及其奖励。
3.7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科研管理经验
学院长期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建立了“政、行、企、校”多方合作平台,吸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院科研管理内涵。主动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社科联、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社科联等政府主管机关和其他省级以上科研协会加强联系沟通,主动寻求指导帮助,广泛争取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和科研资助。
4 结 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应用的,比如,学生工作、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和领域。也应该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较要重视的,当然,要真正做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点就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断细化和提高科研的精准度,才能够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使得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岳峰.高校科研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5(8).
[2]刘育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8).
[3]康楚兰.高职院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6(1).
[4]张铁宏.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率[J].会计师,2014(1).
[5]丁洪.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报业,2013(6).
[6]王兰.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有何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
篇8
关键词: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研究生
一、引言
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是英语教育(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者的学术交际能力。学术英语课程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语言综合能力,包括学术写作、学术讨论、文献查阅、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根据Dudley-Evans & St. John[1]和Hutchinson & Waters[2]的分类,学术英语可分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其中EGAP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所涉及的学术语篇、研究论文体裁、学术规范、论文宣读和陈述等各个学科和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目前,国内外EAP理论研究涉及语篇[3] [4] [5] [6] [7] [8],语类[9] [10] [11],语言特征和修辞策略[12] [13] [14] [15],以及语料库[16] [17] [18] [19]等。
EAP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现在成立了拥有众多大学成员的协会BALEAP(British Association of Lecturers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创办了学术期刊JEAP(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美国现有数百所大学开设EAP学位课程,并有主要刊登EAP科研论文的学术期刊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在许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如罗马尼亚的大学根据所设专业有选择性地开设EAP,新加坡的大学中EAP也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绝对重点[20]。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英语教学与专业挂钩,也开设学术英语[21]。香港大学等六所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也是学术英语[22] [23]。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专门研究的高层次、高素质科研人才,能够撰写和发表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24]规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宗旨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作为各学科专业高端人才后备力量的博士研究生,更是需要检索大量相关专业英语文献来获取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撰写英语论文,用英语和专业人士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另一方面,各学科的英语语言都具有独特的词汇、句法、修辞和语篇特征,而这些知识是传统通用英语(GE: General English 或 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课程中所学习的语言共核部分没有覆盖的,有必要进行专门和系统的学习,否则就会出现英语水平再高也无法进行专业交流的窘境。因此,国内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25] [26] [27]都开设了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课程,旨在规范学生的学术行为,增强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提高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目前国际学术领域各学科的主要著作、期刊论文、研究成果等都以英语为媒介公开发表,但中国学者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28]。因此,研究生的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刻不容缓,它对于我国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和研究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问卷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某重点大学2011年级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学术英语需求分析。问卷调查随堂定时进行,由学生自主完成,任课英语教师当场回收有效问卷250份。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英语水平、学术英语需求以及建议或意见四大类总共16项,其中8项是单项选择题,7项是多项选择题,最后一项是开放式建议或意见项。根据Long[29]的学习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必须与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否则,课程内容要么太深,要么太浅,都背离了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因此,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博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1)专业、年龄、英语学习时间
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是250名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母语均为汉语,且都选修学位基础课程: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8%)来自文科和理科专业,人数分别达到97名和101名,分别占全部250名受试者的39%和40%。此外,计算机工程专业占8%,经济和管理专业占6%,其他专业如医学、法律、新闻等占总数的7%。
本次问卷调查的250名受试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其中一半以上的受试者年龄在25~30岁之间,共141名,占总人数的56%。25岁以下共46人,占18%。31~35岁共39人,占16%。36~40岁计21人,占8%。40岁以上仅3人,约占1%。从上可以看出,超过2/3(72%)的受试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
250名受试者中绝大多数(83%)学习英语的时间长度超过了10年。其中148名受试者学习英语的时间在10-15年之间,占总人数的59%。有42名受试者学习英语的时间在15~20年之间,占总人数的17%。英语学习时间超过了20年的受试者有18人,占总人数的18%。英语学习时间在10年以下的受试者有42人,占总人数的17%。
综合受试者的专业分布、年龄分布、和英语学习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50名博士研究生中大部分(79%)来自文科和理科专业,超过2/3(72%)的受试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绝大多数(83%)学习英语的时间超过10年。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博士研究生的总体情况,其中的一些数据有助于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如占受试者比例最高的(40%)的理科专业一般都规定其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EI 、ISTP等国际检索刊物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作为毕业要求。此外,超过2/3(72%)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83%拥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针对这些成年英语学习者的特殊学习需求合理设置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已经刻不容缓。
(2)英语水平、学术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课程评价
前文指出83%的受试者拥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然而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146人,占58%)和学术英语水平(132人,约占53%)普遍缺乏信心(见图1)。其中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分别有31名 (12%)和20名 (8%);仅4人(约2%)和9人(约4%)表示满意。在所有这些250名受试者中,没有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术英语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在进一步说明时,绝大部分(199,占80%)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表示满意,而对于听、说、写、译等能力普遍表示没有把握,其中对于英语听说(153,63%)和写作(131,52%)能力尤其不满意。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有125位受试者(50%)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低。如此低的自我评价满意度说明受试者对自己长期学习的英语缺乏应有的信心,同时表明博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
在250名受试者中,赞成和非常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人数分别是96人(约38%)和67人(约27%),约占所有受试者人数的2/3(65%),而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受试者只有27人(11%)和6人(约2%),仅占所有受试者的13%。数据说明超过一半的受试者不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70%)和学术英语水平(61%),2/3的受试者(65%)要求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水平。
(3)英语学习动机和学术英语需求
有172人次(69%)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和交流,有136人次 (5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撰写学术论文,有111人次(44%)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57人次(约23%)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文化,46人次(约18%)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
196人次(约78%)选择学术作为学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142人次选择学术会议交流(57%),126人次(50%)选择学术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策略,74人次(30%)选择学术规范。
最受欢迎的学术英语课程依次为:学术英语写作(169人次,占68%),学术英语听说(145人次,占58%),学术英语阅读(94人次,占38%),学术英语翻译(92人次,约占37%)。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从未接受过学术英语方面的指导且普遍存在学术英语需求,急需对在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英语写作指导和培训,以便提高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4)英语学习建议或意见
在建议或意见栏,超过一半的受试者(134人,占54%)提供了各种反馈信息,包括评价、建议、意见等。其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学术、应用、和专业三大类别:
学术性:教育机构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仍然按照传统的通用英语(GE或EGP)课程组织教学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脱离以应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需要针对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置学术英语(EAP)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学术论文格式和规范,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应用型: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需要注重学术英语写作策略和学术会议的基本程序,提供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翻译,以及学术英语交流(如学术英语报告、论文宣读或答辩等)模拟学术环境的训练,加强英语表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调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化: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学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开设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专业性课程。例如,按照学科专业,最好细分到二级学科以下分班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做到英语教学和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三、讨论和结论
问卷调查分析表明,研究生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近2/3的受试者普遍存在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支持通过开设具有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交际能力,为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做好准备。
(1)问卷调查要求按照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加强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且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应用型:课程设置必须区别于通用英语(GE或EGP),且必须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②专业化: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相关联。③学术性:课程重点是学术写作和交流,即学术论文语篇、文体及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就是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应该遵循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原则,针对成年学习者的特殊学习需求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教学法、测试和评估等设计工作,以适应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2012年全国共有7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这其中又有300多家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并非完全适合全国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包括985高校,211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校),妥善的做法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互相参照和借鉴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研究生培养实际,充分发挥课程设置自,进行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多样化设置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在常规的学术英语课程框架指导下,既要掌握常规模式,又要把握其形式变化,创造性地灵活应用于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为提高研究生学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适宜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2)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学习需求表明,“英语越来越多地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学术话语环境的常规做法,以便了解他们所在的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遨游” [30]。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英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排名和学术研究机构科研实力的关键参数,也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是要帮助广大研究生掌握英文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对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和投稿标准,提供国际学术界的常见论文写作格式及典型范例。因此,本问卷调查建议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学术英语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英语论文的撰写步骤(包括选题、查阅资料、提出论题、组织提纲、撰写与修改初稿、定稿等)和组成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结构模式(如IMRD结构等)、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进行系统讲授,为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做好准备(见图2)。
(3)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对于英语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挑战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和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更加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不断转变英语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和学术科研素质,以学术性和专业化的授课方式投入到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努力构建培养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与挑战并存的机遇是,基于研究生学习需求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将极大地拓宽英语教学的职业发展空间与学术研究领域,有利于把英语教师从传统通用英语(GE或EGP)的重复性教学劳动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学术英语课程和教学相关的科研创新工作中去。例如:对国内外学术英语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学术英语专业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发表的学术英语研究成果,英国BALEAP协会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统计分析,美国Purdue University和Cornell University等大学开设的English 421等相关课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和大陆各大学开设的学术英语课程分析,以及Coxhead通用学术英语常用词词表、Swales体裁分析、Benesche批判性学术英语、Michigan学术口语语料库、Nesi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LEAP和Council of Europe等机构的学术英语规范等科研学术成果和资源。这样,学术英语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与教学业务水平必将得到提升,学术创新空间和教学科研平台(包括学术英语论文、专著、课程、教材、项目、奖项等成果)必将得到拓展。总之,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既有利于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完善,也有利于英语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和超越,更有利于打造一支符合研究生培养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
四、结束语
学术英语是英语教育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在国内外大学里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表明,研究生普遍缺乏并且非常需要学术英语的系统学习,以便从通用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过渡到以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学术英语系统训练,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扎实的学术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学术规范基础(如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学术会议策略等),使研究生的学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因此,国内各高校在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急需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培养,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的课程建设必将为培养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高层次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经历从统一性和规范性逐步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与国外大学学术英语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比,学术英语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也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32]。基于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本文建议针对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技能方面的不足和需求设置学术性、应用型、专业化的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同时,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不同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在加强理论研究和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使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既要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性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全国各地研究生培养实际和学校特色,为英语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创造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大学,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科研领域。
参考文献:
[1] Dudley-Evans T & St John M.J.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Hutchinson, Tom and 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2.
[3] Selinker, L, Todd-Trimble L. Rhetorical Function-Shifts in EST Discourse [J], TESOL Quarterly, 1978(12).
[4] Biber, D. 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5] Swales, J. M. and Christine B. Feak.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 [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6] Rowley-Jolivet, E. and Carter-Thomas S. Genre Awareness and Rhetorical Appropriacy: Manipulation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by NS and NNS Scient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etting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5(1).
[7] 杨信彰. 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8] 吕长竑, 黎斌, 胡霞. 中西学者生命和材料科学英文学术语篇间接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9] Swales, J.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 Hyland, K. Matadiscours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11] 叶云屏. 将科技语类引入研究生英语教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3).
[12] Cortes, V. 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4(4).
[13] Becky, S. and Kwan C.,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Reviews in Doctoral Thes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6(1).
[14] Koutsantoni, D.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Articles and Research Theses: Advanced Academic Literacy and Relations of Power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6(1).
[15] 陈新仁, 任育新. 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重述标记语使用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
[16] Conrad, S. Investigating Academic Texts with Corpus-based Techniques: An Example from Biology [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996(3).
[17] Coxhead, A. J. The Academic Word List Ten Years 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J], TESOL Quarterly, 2010(45).
[18] Hyland, K. As Can Be Seen: Lexical Bundles and Disciplinary Varia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8(1).
[19] 徐昉. 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身份语块的语料库研究[J]. 外语研究,2011(3).
[20] 罗娜. 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21] 张济华, 高钦, 王蓓蕾. 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 外语界, 2009(3).
[22] Jordan, R. R. The Growth of EAP in Britain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2(1).
[23] 蔡基刚, 廖雷朝. 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 外语教学,2010(6).
[24]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OL]. 1992. http:///news.asp?id =24.2012 -2-12.
[25] 张晓君, 夏历. 博士学术英语写作:写作任务真实性与学习动机[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8(2).
[26] 张为民, 张文霞, 刘梅华. 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 外语研究,2011(5).
[27] 周红红, 绳丽惠, 郭海云.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课程设计[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
[28] 曾建彬, 廖文武. 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案”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0).
[29]Long, Michael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30] Hyland, K. & Liz Hamp-Lyons. EAP: Issues and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 2002(1).
[31] 熊丽君, 殷猛. 论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构建——基于中美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J]. 外语教学,2009(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