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学习结论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安全学习结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安全学习结论

篇1

关键词: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46

0 引言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和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是电力工业领域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实践证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是开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的基础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3]

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Digital Dynamic Real-Time Simulator,简称DDRTS)是由深圳殷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相较于加拿大的RTDS软件,其具有学习容易、搭建模型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扩展性和兼容性较好等优点,已成为电网进行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的一个重要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了DDRTS系统的组成、应用,以及应用DDRTS进行实时仿真的步骤,并在DDRTS环境下建立了一个典型电力系统的模型,就此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DDRTS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

1 DDRTS系统介绍

1.1 DDRTS系统的组成

DDRTS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DDRTS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1)微机:对所模拟的系统进行动态实时仿真。(2)高速信号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微机和信号转换及输入输出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3)信号转换及输入输出系统:主要进行信号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包括A/D、D/A、I/O、O/I四个单元。(4)功率放大器:进行电压或电流的幅值、相位、频率的调节。

DDRTS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1)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程序:是电网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程序。(2)图形化电力系统仿真建模系统:全中文图形界面,可以方便快速地搭建数字仿真系统模型,进行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系统的稳态、暂态和动态行为。(3)实时仿真进程控制系统:进行实时通信、同步控制、信号转换和输入输出量的处理等。(4)DDRTS系统辅助功能模块:继电器测试程序、数字动态谐波测试程序、数字动态实时回放测试程序等[4,5]。

DDRTS系统的元件库包括:1)常用的系统元件库,如发电机G、变压器T、故障Fault、输电线路Line、断路器QF、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负荷Load和各种无源元件等;2)控制模块库,利用这些基本模块,可以搭建目前电力系统中所有的控制器,如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和调速器等。

1.2 DDRTS系统的应用

利用DDRTS可以方便的实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电网的稳态分析、暂态仿真,还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测量和控制装置进行实时闭环测试,既可以进行离线仿真,也可以实现实时仿真。当改变元器件本身的参数,如电源电压、发电机的功率、线路的参数、变压器的参数、故障地点、故障类型、负载等,就能实现电力系统不同情况下的实时过程仿真,便于对不同参数和负载情况进行比较。

1.3 DDRTS系统的仿真步骤

应用DDRTS进行电力系统仿真的主要步骤为:1)搭建仿真系统模型:创建新工程或打开已有的工程后,在系统主图页上绘制需要模拟的电气主接线图,设置电气主接线图上各元件的参数;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仿真步长、总体仿真时间、系统频率等;3)进行仿真:创建输出页,选择输出量,启动仿真;4)结果分析:通过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 基于DDRTS的仿真实例

为了验证DDRTS仿真软件的实时性,在其环境下搭建了一个电力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仿真模型的主要参数:电源相电压的有效值为Ua=Ub=Uc=230kV

,采用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线路的长度为50km,系统频率为50Hz,负荷为100+j50MVA。

图1 典型电力系统的DDRTS仿真模型

图2 线路首端三相电流趋势图

图3 母线2三相电压变化趋势图

仿真设置:系统开始处于正常运行状态,0.2s时在距离输电线路首端50%(即距离首端25km)的地方发生A相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经过0.05s后故障消除,总体仿真时间设置为0.3s。输出页设为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流趋势图和母线2三相电压变化趋势图。启动仿真后,得到仿真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理论分析: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把发电机或变压器的绕组星型连接的中性点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常用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主要用在3~35kV的电力系统中,而110kV及以上的电力网都把中性点直接与地相连,即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输电系统来说,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特点如下:短路点故障相的电压变为零,两个非故障相电压幅值相等;故障相的电流变大,非故障相电流不变。

仿真结果分析:由仿真结果图2(线路首端三相电流趋势图)和图3(三相电压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在0.2s时A相的电流迅速变大,电压迅速变小,而另外两相B相和C相的电流基本保持不变,电压稍微变大。因此可得出结论,在0.2s时发生了A相单相接地故障,仿真结论和前述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通过对上述整个系统的仿真,可得到结论:利用DDRTS进行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是可行的。

3 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容量机组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日益增多,传统的离线仿真技术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系统事故分析和对策制定的需要,因此建立大型数字实时仿真系统已成为发展现代电力仿真技术的趋势。DDRTS系统功能较为强大,性价比较高,已经在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宁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云南电网、青海电网和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等单位投入使用。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全数字电网实时仿真系统,DDRTS满足了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仿真的需要,既可以用于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生学习,又可以用于电网实时仿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汤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17):66-70.

[2]李升,韩念杭,李干林等.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简介[J].农村电气化,2006(01):30-31.

[3]高伟,何瑞文.基于MATLAB和PSPAP的电力系统仿真研究[J].广东电力,2005,18(11):9-11.

[4]郑三立,梁旭,孙刚等.基于微机的电力系统数字动态实时仿真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01):92-93,98.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利电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91-02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个人和团体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企业培训的目的就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不仅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新规范的教育培训,也注重人才潜能的开发,注重培养开拓型的智力和方法,突出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

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培训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学习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电力行业激烈的竞争,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培训,更须注重员工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的培训,同时培训模式也须灵活多样,适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1 江苏利电概况

江苏利电(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于1989年1月11日正式成立,主要建设、经营江苏利港发电厂,位于经济繁荣的长江三角洲,坐落在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是国内第一家利用境外资金、以合资形式建设、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江苏利港发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各两台37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于1998年8月全面投入商业运行。三期、四期工程各两台63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于2007年12月全面投产发电。至此,公司装机规模达到了3960MW,成为中国最大的发电基地之一。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电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多元化经营的发展,2009年下半年,公司经过审慎研究,提出了“做优主业、做大辅业、做强检修、做久利电”的战略目标,开启了利港电力集团化之路。集团化运作为利电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是历史赋予利电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利电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公司现有培训体系出现了种种问题,员工能力和素质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2 利电培训存在的问题

(1)员工自主学习的氛围没有形成。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素质相对不高,缺乏学习压力,自恃具有行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和压力感。员工学习目的性不强、浮躁、惰性高、自我意识强,平时不能潜下心来学习,往往只是为了升岗或者应付考试而学习。同时,企业有时考试结果不会公开公布,或者考试成绩与员工晋升或奖金关系不大,这也导致培训得不到重视。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好多时候培训成为一种被动学习,给人感觉不是一种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惩罚行为,好多一线员工被班组长压着、逼着,勉强学习敷衍了事。

(2)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不够。培训大多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没有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培训项目往往被动地依赖于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只注重培训的短期效益,缺什么就补什么,随意性较大,很难促使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从思想上到组织行为上都到位,他们经常说培训很重要,但平时事务性工作很多,一忙起来,就把培训放到了另一边。

(3)培训监督不力,班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通过检查发现,不同部门、不同班组的培训活动记录质量参差不齐,不乏应差式的敷衍了事。班组培训员、安全员更多的培训时间是用在独自编写完成培训记录上。由于班组长岗位工作与培训工作无直接考核关系,多数班组长对培训员的工作一般只从数量或形式上进行督促,并没有把主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放在自己的主要工作内,造成班组培训不力甚至较长时间不开展,而说出来、写出来的活动记录或总结却像模像样,造成实际培训监督缺位。另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监管不力,受训员工的培训学习需要企业配合培训内容进行监督跟进,督促受训员工将培训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有效的将培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培训评估方式简单。电力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培训效果很难评估。利电人力资源部门为了简化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压力,往往对企业培训效果测评采用简单方法,主要以卷面考试或培训后的小结汇报为主。培训后的实际效果评估往往被忽视,没有从受训者能力提高的角度去评估,也没有从员工绩效改善的角度去评估,更没有从公司是否受益的角度去评估。由于缺乏对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而培训只是给企业增加成本。

3 利电培训的解决对策

(1)全面开展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电力企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生产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安全始终是我们利电集团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集团效益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安全文化的建设实施营造的是一个集体安全的理念。每一个人的安全行为或违章行为都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息息相关,通过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将安全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生产工作中,同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强化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

(2)有效建立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体系。所谓系统的培训体系,是指形成一个前后相连、互相补充的培训系统。企业要打破原来那种只有在培训结束后技能才会提高的传统观念,将培训的思想、技能和要点渗透到培训的全过程中。培训前,组织者与员工的充分沟通,使员工明白培训的重要性;培训中,教材应少理论赘述,多实践操作;教员应少泛讲模式,多分析案例;学员应少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培训结束后,企业应积极建立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另外,培训课程体系要从企业目标和科技发展角度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

(3)积极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经验交流法、专题研讨法、技能训练法、游戏活动法、小组竞争法等多种互动式讨论学习培训的方法,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投入到培训之中去,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目前集团发电运行部二车间采用的专题技术问答考问的形式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值得全面推广。他们把当前生产上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当前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由班组先进行讨论解答,然后得出一致意见,再要求每位成员进行消化、掌握,次月初由班组、专业、车间领导联合组织随机抽考,将每次的考问结果及时记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这种方式与绩效考评紧密结合,首先从制度上对培训能够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然后从选题、讨论答案,包括口头考问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相互讨论,这样就对需要培训的内容起到多次反复强化,无疑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4)通过“培训记分卡”形式,建立员工学习培训档案。利用利港电力集团目前一直使用的电子生产管理系统(EAM),对其“培训管理”栏中的“培训学员”里面的记录项目进行优化,增加考试成绩、各级评价(包括专题技术问答、分析或者论文)、劳动竞赛结果等,建立员工学习培训档案。将员工参加的公司各种培训活动、各种考试评价成绩进行折算打分。记入个人培训档案,培训得分要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同时作为升岗考评,或者作为动态考核的重要依据。个人培训档案便于查询了解员工的培训学习情况,便于统计分析,便于检查督促,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另外,通过奖励学习优秀者来促进员工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培养比学赶超、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5)建立培训配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培训激励制度。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员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的培训激励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将培训本身作为现代企业中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员工“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使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把培训结果与奖惩挂钩,把是否接受培训以及受训学习的好坏作为晋级、晋职、提薪的重要依据。

篇3

关健词: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

作者简介:范俊峰(1968-),男,陕西合阳人,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30-02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队伍规范管理年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电网公司及其下属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从而切实抓紧、抓好安全生产。而对电力施工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归根到底就是要做好对人的管理。只有通过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员工培训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一、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电力施工企业只有在员工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前提下,才能掌握更多的现代化电力施工技术,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企业员工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员工能够在完成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的同时,技术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更新,从而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升。这些都说明了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在培训上下大功夫,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员工的队伍还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企业的一些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在素质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2.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电力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发展需求方面,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那就是需要同时具备人力、财力、物力与信息等资源的全面支持。在这些资源当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无疑是最突出的。而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来实现。电力施工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也是为了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深度的开发,从而最直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电力施工企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还可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使员工的劳动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电力施工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

1.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考验日益严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电力施工企业在经营与生存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电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电力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与企业利润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有效的开发对缓解企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对经济目标重视度较高,而在员工培训方面却存在意识方面的不足,对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管理的工作力度明显不够。

2.培训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

电力施工企业的员工培训主要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电力施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时,只是依照电力施工方面的法规、条文、电力知识、技能等进行书面的培训,在理论方面要求较高,培训的内容也较多,但缺乏技术实践培训,导致理论与实际操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关联,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另外,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过程不可避免会存在单调、枯燥、形式主义较强的问题,这就会造成员工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出现了麻木、敷衍了事的心态,这样的培训根本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

3.培训方法陈旧,效果不明显

很多电力施工企业在培训经费方面往往都很紧张,有些施工企业的培训目的不明确,甚至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一些电力施工企业采用的培训方法随意性较大,对技术骨干课程设置不合理,填鸭式教育培训现象严重,应付性明显。在培训后也不能及时进行考核,导致受训员工态度不端正、不认真的情况时有出现,自然得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4.培训制度有待完善,约束机制有待提高

电力施工企业相比过去虽然在培训管理方面有所进步,但培训制度的细化程度还较低,也缺乏一些必要的、能够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相关规章制度,这对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非常不利。目前很多企业所进行的培训工作,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方面,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也不能满足员工全面进步的本质需求。一些现有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相对陈旧、落后,部分培训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背离,尤其是一些工作技能培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还需要加强与培训相关的制度建设,通过必要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5.培训反馈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员工培训管理大多依附于人力资源部门,而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从事与员工培训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较少,而且大多缺乏专业的训练。电力施工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时,方法也过于单一,通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考评,培训合格证书发放过于随意,事后的跟踪调查评价更是无法做到,这就造成了培训与实际工作的脱节。而且一些电力施工企业通常会为了省钱、省时间,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就不够重视,这是不少电力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另外,很多电力施工企业的培训工作都是被动的短期行为,或者是为了规章制度宣传,或者是为了搞形式,或者是因为技术需要,不得不进行的短期紧急培训。

三、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对策

1.更新观念,完善与培训相关的规章制度

从培训的角度出发,要想规范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首先就要对培训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快思想转变的步伐,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度,在企业内部达成有效的共识,不断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电力施工企业可通过统筹资金来加大培训基金的来源,为企业员工创造出良好的培训环境,满足员工的学习愿望,激发员的学习热情,确保员工的主动参与。另外,电力施工企业还应该将培训的内容与具体的施工技术结合起来,实施科学有效的制度化管理。用规章制度来约束、督促与激励员工,实现员工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2.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

电力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与发展需要来开展培训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员工对培训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可采用各种创新的、独特的方法,结合现代化的培训教育;在教材方面应该尽量体现出全面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电力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的具体培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场培训。现场培训是将日常工作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说,现场培训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保证施工生产安全进行的重要手段。虽然电力施工企业的现场培训大多是由技术负责人与班组组织进行的,但是领导在思想上的重视,在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也非常关键。因此现场培训的重点是,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对培训工作的足够重视与支持。在进行现场培训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提高员工们的学习积极性,应该依据企业与员工的基本特点,制订出符合生产实际的现场培训制度来;其次是要发挥主要负责人的组织管理作用。培训负责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培训负责人要深入培训现场,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根据企业需求,制订出人员的培训目标,通过亲手操作与指导,提高员工的学习效度,同时及时发现与解决员工的困难与矛盾;另外,现场培训工作还要抓好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注重培训过程、考核过程管理的同时,还要抓好事后的跟踪管理。

(2)安全培训。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必须时刻强调。只有确定了与企业员工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培训体系的有效运动。在安全培训方面企业应该结合年度生产任务情况,编制培训与教育的年度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对象、培训的时间以及培训资金投入等等。在安全培训方法方面应该尽量开发与推广一些交互式较强的方法。在培训内容方面应该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且富有趣味性的原则。

(3)移动培训。所谓移动培训就是指利用无线网络、各个移动终端等载体进行数字化的培训,参与培训的员工可以通过上网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个人移动设备接受培训,以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由于电力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外工作的时间较长,培训机会与培训时间相对紧缺,利用移动培训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员工的学习需要,不仅丰富了培训手段,也拓宽了培训渠道,提升了电力施工企业现代化的培训管理水平。

3.不断完善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电力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培训流程进行深度细化与认真分析;对培训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其中包括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电力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虽然培训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服务,但也应该对员工的个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比如员工的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等。只有做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实际情况兼顾,才能保证培训的成功。通过对培训考核、评估机制的完善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巩固员工的学习成果,从而促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适时的培训计划总结与分析,对丰富企业培训经验,改良企业培训方案,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对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也可明确培训项目。

四、结论

电力施工企业的培训管理离不开管理思维的创新与管理方式的精细化。传统的电力施工企业培训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明显的不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所以,对培训方法、培训机制以及培训评估体系进行优化,是电力施工企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军.浅析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J].技术与市场,2012,19(8):

180-181.

[2]林涛.移动培训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11):48-49.

篇4

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一日千里,气势磅礴,大量安全生产事故层出叠现,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安全监理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2002年11月1日宣布实施,目的明确,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消除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国务院于2003年11月12日针对建设行业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并且宣布2004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第14和57条,赫然是监理安全职责,内容明确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随之不久,地方政府关于监理安全职责、管理条例陆续问世,建设监理中,安全监理逐步成为监理内容的关键部分。

2电能的特性

①电能重要性。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和电力工业息息相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受到电力工业的极大影响,因为电能作为高质量的能源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对日常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够出现任何隐患,必须力保安全。

②同时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是一气呵成的,几乎没有时差,这就要求电网的设备不能发生故障,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造成连锁反应,造成危害与损失。

③电能的特殊性。电气设备投资巨大,热机设备成套,工作中,机械设备高速旋转,在一定区域内,易燃易爆物品大量存积,有毒物品无处不在,到处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设备事故并发,一旦发生,损失无法估量。

④电力生产的密集性与群众性。电力生产投资巨大,技术领先,人员众多,不安全因素极易出现,需要群策群力,众志成城,防患于未然。

3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要点

①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企业生产,安全第一,尤其是对于电力企业的建设。电力企业危险性高,在管理工作中,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知识,让管理者以身作则,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黾勉惕厉,重视安全,严格操作,苦练技术,学习安全方面的知识,积极地吸取教训,认真地总结经验,定时学习,广泛宣传。

②一视同仁。安全教育一视同仁,自上至下,根据内容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上至电力企业的领导,中有专业技术干部、特种作业人员;下有一般普通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每一个人都有安全意识:安全重于生命。

③重点分明。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工作的重点,以是之故,安全工作也随之有所侧重。对于职工,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教育,让他们警钟长鸣,时时警惕,把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任何事故,以免造成损失,追悔莫及。

4突出体现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价值

总的来说,电力企业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尚属于完善的,由于长期的建设、发展、扩大,两者共同运作,相辅相成,彼此裨益,共同推进,达到了一定的完善,保证了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要注意《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层层落实,签订好每一个协议,按照规定,落实每一个安全生产的责任;按照规程的要求合乎标准地完成安全监理工作;百日安全竞赛尽心尽力等,总之,各类安全大检查不断开展,使得企业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日趋完善。

5重视电力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监理

工作监理项目机构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划,对监理内容做明确的规定,将程序制定分明,令职责了然,至于工程重点,尤其要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编制出细则。

①《安全协议书》的签订是首要任务,严格监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

②审查总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③严格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一人一证,不得冒名顶替,若有虚假,严格查办。

④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加大审核力度,制定安全措施。

⑤安全教育经常举办,借此活动宣传安全重要性。

⑥审核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⑦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理日志,每日详细记录,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措施随时登记备查,总监理工程师应定期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⑧项目监理机构制作监理报表,必须条理清晰,编写严谨;根据监理报表,做出反思报告,做详细的注解、评述,以利于安全监理工作,抄送工整,然后报送安全监督部门、建设单位。

⑨监理工作结束,由专人负责做出详细的安全监理工作总结,结果审慎的检查、对照,提交给建设单位。

⑩在工程进行中,设置录像设备,制作音频监控资料,将工程进行中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记录下来,如果发现问题,立即载入安全监理月报。

6保证电力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①从上至下,全面关心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关注的就是质量和安全。建议工程单位的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观念,鸟无头不飞,上行下效。领导关注了,参与了,重视了,才能够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观念才能够在企业里有效推动;推出奖惩决策,制定周密细节,达到积极的引导、有效的监督、顺利的推行和良性的发展。

②加大培训力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坚持培训,全面提高质量体系运行,完成质量管理要求,加大宣传投入,认真指导,严格规范,对技能培训不能有丝毫怠解。培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坚持内部质量审核的规范化、正常化,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未雨绸缪有效预防,杜绝临渴掘井,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机制。

③全员努力。一个螺丝钉坏了,可能整个机器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质量管理整体进行,发挥全员的作用,提高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重视人力资源的构建,加强员工的道德建设,提高责任心,提升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质量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完美地完成本职工作,达到质量要求,让人人成为自我管理者,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④发挥部门强项优势。要利用工程监理的优势,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质量学习,对工作人员做相关指导和培训,加大监督,严格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

⑤完善内部管理。改进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工作导向,提高咨询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其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质量。

7结论

篇5

【关键词】变压器;中性点套管;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素;色谱分析

1 引言

套管是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电器,它能使高压导线安全地穿过接地墙壁或箱盖,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因此,它既有绝缘作用,又有机械上的固定作用。套管在运行中的工作条件是严厉的,所以常常因逐渐劣化或损坏,导致电网事故[1-2]。

本文介绍了一起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变压器中性点套管介质损耗因素超标的缺陷;通过采用内外屏蔽法排除该中性点套管对高压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屏蔽后,高压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值和吸收比都符合南方电网Q/CSG1 0007 -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简称《规程》)的要求,而屏蔽前却都低于《规程》要求值;据此判定该中性点套管确存有缺陷。此外,本文还对该套管的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查明缺陷是套管由于长期有渗油迹象,以致进水受潮,使内部固体绝缘材料加速老化。针对缺陷原因和该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该变压器在运行中其高压中性点应保持接地的运行方式,以防过电压加剧套管绝缘缺陷,危害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5 结论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本文对在周期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高压中性点套管绝缘缺陷进行了介绍和验证,并通过油样的色谱分析,诊断出该套管的具体缺陷原因;最后,结合该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在运行中保持该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解决措施,该措施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化钢.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通信故障;虚拟现实;仿真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在电力行业的生产环节中,每一环节都有发生隐患的可能。然而,昂贵的电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必将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电力培训系统的先进性,不但能节省资金,还能降低操作危险,各环节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同时,受训员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习现实中无法接触的东西,加深了对每个环节的印象和理解[1~3]。

本文根据丰满电厂电力系统通信故障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中电力系统通信故障,判断、查找较为典型的通信故障并对其进行处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仿真效果。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通信故障排查培训的效率和水平,而且还提高了检修工作的效率。这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发展电力建设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5]。

1 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概述

1.1 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的概念

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各个场景的模型展示以及人机的交互操作等内容。培训员工观看和操作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构建出的元件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材质、贴图和灯光等处理技术对出各元件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平台(VRP)调用3DMAX模型实现三维场景控制,进行动画演示和人机交互操作,使员工能够方便的进行“真实”操作,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知识学习

该系统主要的功能之一是知识学习。知识学习主要是针对初级培训学员,以知识学习为主。首先要了解通信故障排查的故障形式和报警方式。其次要掌握通信故障排查中的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正确操作规程的动作、方法等安全常识。知识学习培训的方法主要是由老师采用大屏幕操作演示或学员机屏幕操作演示。

(2)操作技能培训

该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操作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高级培训员工和技工维修人员。对通信故障排查中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使学员更加了解故障类型。培训教师选择某一故障类型做为示例,培训学员可借助鼠标或键盘进行故障维修操作。在操作的同时,学员还可以调用知识培训的内容来重新演示该故障出现时的具体“症状”,这不但扎实了学员对知识的巩固,同时还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1.2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 仿真培训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

2.1 教员机的设计与功能

仿真培训是通过设置各种事故工况,对学员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作出评价的,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多次培训练习,纠正从而达到培训员工的目的。期间须由教员对运行方式、故障、系统维护管理进行设置以及对学员的监督等作用。

2.2 学员机的设计与功能

学员机由多台计算机组成并通过局域网连接,学员机启动后需等待教师机的指令,只有在教师机启动并配置完毕后学员机才能进入到培训系统接受通信故障检修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当学员机的网络配置完成之后即可进入系统的总光纤图界面。因此在教师机选择完题目并且确认出题结束后学员需点击系统总光纤图中的发电厂进入到变电站中,然后学员即可开始进行故障排查。根据教师所出的题目学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中的相应操作来选择。

比如当保险丝损坏时需要进行更换保险丝的操作,在电力系统通信故障中,有时为了判断出故障类型就需要对音频配线架进测量。

当学员在排查故障中发现如保险丝损坏等故障时,可拨打测试电话来确定发生故障的保险丝的编号,在3D场景中,系统还具有召开视频会议的功能,增强了系统的仿真效果。

结论

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仿真培训系统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培训过程中的应用。当电力员工不能到现场接受实际培训时,该系统可以帮组解决这一弊端,系统包含了电力系统通信故障排查的所有环节及检修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步骤。

通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系统培训系统对员工培训,不仅节省了开支、降低现场培训带来的危险,而且是员工了解到现场的每个部分。员工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学习知识,挺高自身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陈天翼,邱家驹,邱淘西.电力系统虚拟现实场景开发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0):25-27.

[2]龚庆武,姜芳芳,陈义飞.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J].电网技术,2005(24):23-27.

[3]石文华.基于流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教学培训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06(5):58-62.

[4]方舒燕.电力系统故障仿真软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9):23-24.

[5]张浩,徐红燕,彭道刚,黄云鹰.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技术,2005(7):34-39.

[6]吕崇德,姜学智.仿真技术在中国电力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9(8):67-74.

[7]程芳真,高祺瑞,吕崇德.当前电站仿真发展中的若干新技术与新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2(2):23-24.

篇7

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全面的发展的阶段,对电网系统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电力运行事故不断频发,给电网系统运行安全敲响了警钟,本文将对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防灾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1自然灾害对电力运行安全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面临一些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如高温、寒流、冰雹、暴雪等天气情况时,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运行稳定性降低,甚至造成电力中断等情况。同时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增加了电力灾害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电力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增加了异常天气状况下电力灾害发生的几率。而通过对电力安全以往防御措施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经验分析发现,提高电网设备质量和气象播报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安全防灾措施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时对电网系统的不利影响。

1.2电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多年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中主体是煤炭,其中燃煤二氧化硫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而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一定的环保技术应用,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所降低,但是酸雨区域的范围却没有明显缩少,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发生主要原因是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另外颗粒物也是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之一。最近几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的PM2.5超出正常范围值,甚至部分地区PM2.5经常会发生“爆表”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环境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燃煤电厂排放物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主要因素之一。

二、探讨电力安全防灾机制的建立及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

1、建立健全电力安全防灾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降低各种灾害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电力安全防災机制。首先,建立电力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对电厂而言,完善的电力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电厂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建设管理指挥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和灾害评估系统等,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并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电厂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水平,提高对灾害的应变能力,为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另外电厂的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每次的电力事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电网运行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这因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其次,建立管理机制。电厂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防灾减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管理机制的建立对降低灾害对电力运行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第一,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建立对提高电力灾害预测的准确性以及防御措施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和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生电力事故,可以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反馈,降低了电力灾害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第二,防范机制。电厂在日常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当定期召开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学习相关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防灾意识,为降低电力灾害发生的概率提供基础。

2、运用先进环境保护技术,降低电力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污染一直是燃煤电厂主要的环境污染源,我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用于改善电厂生产设备,如高效烟气脱硫、除尘、脱销设备的安装及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硫、烟尘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而降低了电力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我国大部分电厂使用的多为常规小电机组,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方保护主义、电力供求矛盾等影响导致这些小电机组仍旧在使用,其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各地区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机组设备,如超超临界机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机组等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另外还应当将一些污染大、耗能高的小机组进行关闭处理,因地制宜,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一些新型洁净能源的研究和利用力度,为从根源上解决电力生产污染问题提供条件。

篇8

关键词:电机实验;教学改进;项目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38-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属于实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青睐,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从培养模式、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模式的开发应用,高职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高职学生仍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加大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应重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目标、流程、方式等环节和细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效,真正落实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加强实验基本技术训练

我们通过多年观察和调查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许多学生不敢做、不会做实验的现象。为此,我们在开展实验项目之前增设了“实验基本技术训练”项目,加强实验前的指导,确保实验课的安全、规范与高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基础工作做扎实,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机实验是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常要使用大大高于安全电压、电流的旋转电机或变压器设备,如有不慎最容易发生烧毁仪器设备和严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事故。电力行业都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把安全生产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学生接触强电的初级阶段,建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意识和掌握必要的电力安全技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应借鉴现场标准的作业流程,使学生掌握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措施及方法,并在教师指导监督下具体落实到每个实践环节当中。在实验之前,应重点学习电机实验的安全操作流程及规范、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和对实验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放录像、示范和引导等方式,使学生熟知实验电源的布局情况,掌握基本设备、仪器、工具、导线的选配使用常识,进行接线及操控方面的基本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学习实验方案的编制方法,编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等。

弹性化设计实验项目及任务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不管采用什么模式,都应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起,以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为基础,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一要按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标准。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要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配套,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便于项目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展,以及技术与能力的前后衔接。在技术的选用及质量判定标准上要尽可能遵守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在职业能力要求上,把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和学习目标,以电力行业职业岗位初、中级工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作为培训项目及任务,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并利于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为载体,构建课堂教学情境。

二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合理搭配基础型、设计型实验项目。基础型实验项目的指导要有详细的电路图、设备仪表等组件的选配方案、操作调控步骤、观测记录表、注意事项等,部分内容教师还可以亲自演示或详细说明,引导学生学会做实验。设计型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自己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的技术规程,参考类似项目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室内设备仪表的现状,自己制定实验中执行的实验方案。

三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在项目中设置基本任务和探究性任务。基本任务主要培养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用到的基本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并作为课程终结实操考核的对象,以技能鉴定初级工、中级工技能操作的质量标准要求评分。探究性任务是以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鉴定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为参考对象,来满足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相关理论验证、科学探索的需要。在具体任务执行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重点问题供学生探讨,也可增加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仿真型项目任务供学生自学和研究,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及分析研究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大标准试验的成分

在实验中,应加大实验中的标准试验成分,增强学生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的学习与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各类电机或某一大类电机的共性,制定出了一部分通用标准,根据某一系列或某一品种的特殊要求,又制定出了专用标准。各企业或地区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实施细则或用于本企业和本地区特有产品的专用标准。在各级标推中,特别是在国家级标准中,有强制执行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指导性标准三大类。国内使用的产品都要执行国家强制标准。任何电气设备从设计、订货、交接验收、运行、检修、试验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或技术条件,产品必须与之相符合。标准即是“法”,合“法”则合格,可以放行,可以投运,不合“法”则不合格,要返工修理达到合格,否则就必须报废。

试验技术是为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的某种活动,是通过使用、试用的方式或采用多种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操作,检测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试验的根本目的就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法”。而产品必须按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及要求进行各种必要的试验,才能取得其性能数据。产品是否合格,也要依据标准来判定。

实验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从事的某种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证明抽象的知识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实验结果和现象推导出新的结论,是学科化教育的辅助环节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淡化实验属性,增加试验成分。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基本法规和标准方面的知识。在突出实用性、够用为度、现学现用的职业教育原则指导下,标准规范是指导我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评判工作质量优劣的准则。应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技术条件,尽可能地按规程要求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实验。对于初学者,应以采用基础性、能力训练型的技术与方法为主。

指导学生认真编写

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流程

电机实验的性质和学习方式与理论课有本质不同,理论知识源于实践活动中,是对实践活动的归因、总结和升华,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在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中往往包含了实体物件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应用分析,以及根据定律、定理形成脉络清楚、逻辑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与讲解,学生才能抓住要点、难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效率和效果。

实验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提升技术和理论水平的过程,是一项由学生主导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方案后,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实验前教师要加强引导与调控,给学生适当的时间预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实验任务书,学习相关的规程及标准,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和方法,认知实验设备的基本参数及使用方法,合理选配测量仪表,督促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牢记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实验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对一些重要的实验项目,建议让学生在实验方案中画出模拟实验接线图。主要目的是让初次接触项目实验的学生认知各个实验元件,保证实验接线和操作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实验效率,提高实验预习的针对性。从学生实验前画实验模拟接线图的效果看,这样做对提高实验课的成效非常显著,实验中学生的差错率大大降低,效率更高。

合理运用先进技术与

手段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为了更好地提高实验的效果,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实验全过程的监督与考核,制定实验平时成绩的记分办法。在不同的实验环节中,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像、网络、仿真技术等。特别是容易引起设备故障或损坏的实验项目任务,应先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再进行实物操作。同时,要注重营造模拟真实的职业技术情境,强调各个环节中团队协作和个人任务角色的转换,并配合任务进程,提出一些具体且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及彼此间的讨论与实验研究,多渠道、全方位、有节奏、复合化地锻造学生的综合能力。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瞄准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尊重教育教学及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水平,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都满意的人才来。

参考文献:

[1]陈解放,等.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荣怀,等.架设桥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电气试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徐益敏,张玲.电机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5]丁萍,熊正烨.浅谈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的重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6]夏义全,赵彦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7]张秀阁.基于工作过程的“异步电动机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8]宁宗奇,陆勤.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9]黄仁胜.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篇9

关键词:电力调度 安全风险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对于我国的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应在安全防护体系、规范化运行、监督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力调度工程的整体性安全措施能够真正落实。这同时就要求电力调度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意识,及时查找安全隐患,采用积极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以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确认危险和隐患事件链的过程,认识事故的因果性,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电网不断发展与技术不断革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电力管理的设备的技术性在不断的增强,这对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程度在提升,因此,电力调度人员要积极应对这些科技的挑战,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2)供电安全与效率的要求。电力调度工作涉及电力的日常运行与管理,它是电力安全和供电效率的保障,以及电力部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就是安全问题,电力调度安全问题是我国的电网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调度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每一个操作流程熟练掌握,为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电力调度进行有效的操控,在调度过程中,要进行规范操作,避免可能影响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事故发生,并且调度人员会对电故障进行排除以及对事故的处理,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供电。

2、电力调度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些影响因素及问题

2.1 相关人员缺乏电力调度安全意识,风险警惕性不够

在一些电力企业中,由于调度人员的技术水平未达标,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系统运行的安全操作方式进行操作,缺乏缺少安全意识,对于流程中的细节并未注意到,工作不够认真细心,安全警惕性不高,甚至一些指挥人员由于命令有误,以致下面的整个操作流程混乱,且一些调度人员缺乏责任感,对一些工作只是凭借经验进行判断,造成命令错误,从而产生风险,造成预想不到的结果。例如电力设备和设施的检修工作经常没有做到位。电力设备和设施在日常工作中,长年累月会有所损耗,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进行检修工作,检修工作没做到位,就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质量。这些都是风险意识不够的具体表现。

2.2 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调度人员能力急需要提高

电力调度员由于在送电的工程中,疏于管理,造成事故发生。调度人员的工作态度决定着他们的工作质量,但仍存在部分的调度人员由于自身责任感不强,工作的热情和态度欠缺,以致引起误送电的状况发生。另外调度人员对于单位的操作管理制度没有掌握,在不不清晰的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同样也会造成误送电的事故发生。电力部门对于调度人员疏忽安全管理。电力部门对于调度人员的疏于管理,从而在安全调度的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以致事故发生。

2.3 外部电力市场波动会带来风险

电力市场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诸多的风险因素的存在,都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的发生。由于电力负荷的风险比较大,会有大幅的波动;电力市场的竞争激烈,常常忽视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因素,以致风险因素的不稳定性,在市场交易中,可能出现线路或主变过载问题,影响了电力调度安全的稳定运行;设施与设备的常年运行,存在风险隐患,由于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电力设施与设备的负荷,以致电网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发电备用容量,一些设备的输送能力已达极限,缺乏安全性,一些设备已达到重载和满载,使得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性受到威胁。

3、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3.1 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识

电力相关部门要对调度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做好电力调度安全操作工作。电力部门要做好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特别是调度人员的责任感,在单位中,可以安排调度人员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巩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调度人要具备较高的执行能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避免因失误以致操作事故的发生,在调令时,吐字要清楚准确,使用正确的调度术语,面对突发状况要冷静处理。

3.2 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素质与水平

随着电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部门应该组织调度人员不断的进行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业务技能,调度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才会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效率。电力部门应激发让调度员的工作热情,在制度的制定上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对调度员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其调度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调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安全意识。

3.3 积极应对外部市场风险

电力市场存在诸多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1)要加强事前控制,做好充足的准备,有计划的安排调度系统中所需的燃料和资源,对于运行中的新旧设备也要进行计划,保证其可用性、和安全性;(2)要加强实时控制,就是要求调度管理人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要具备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输电备用责任和分配、输电网电压和潮流控制、输电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监视、反映市场交易的变化情况和输电控制的继电要进行保护协调;(3)作好事后的控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准备事故预案,留足备用容量,将风险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围内。

4、结论

电力调度安全问题是为了保证我国的电网能够安全运行,其中安全问题也是电力调度工作很重视的问题,这是一项复杂且很持久的一项工作,因此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更应该具有专业的态度、职业素质,通过积极不断的学习电力调度本领,来不断应对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从而提升电力调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丘毅昌.论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应用-加强电力调度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

[2]钱晶晶.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J].今日科苑,2010,(16)

[3]吴创现,李红晓.电力调度员线路安全操控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5)

篇10

电网的智能监控包括电网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解决故障。电网故障发生后,如何快速精准地诊断并恢复,对于电网运行,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改进以后的RBF(Radial Basic Function)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将最小二乘法扩展用于优化该RBF神经网络。

【关键词】智能监控 大数据挖掘分析 神经网络

1 引言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工业的发展,大容量非线性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多和电力系统超负荷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增大。电网故障后,需经过紧急状态调整,采取措施甩掉一批负荷或系统处于解列状态后,在尽量少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恢复至系统正常运行。在电网预警监控系统中,及时对电网进行评估、故障预警、诊断与自动控制,避免隐患故障的发生或者将故障的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对电网的健康已经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大数据挖掘有一套完整的方法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依此通过分类估计,预测分析,相关性分组,抽象聚类,建模描述可视化,复杂数据类型挖掘六个部分,实现从海量无关信息到便于人们理解的可视化分析结论的过程。将这一套完整的方法用于电网的运行系统中海量数据的分析,便可大幅度提高电网智能监控系统的准确度和实效性。

本文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智能电网监控系统,通过对以往电网运行参数进行挖掘汇总与分析,整理好的数据信息采用RBF(Radial Basic Function)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由于其具有全局逼近的性质,且不存在局部最小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监控系统诊断大数据挖掘分析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为先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所挖掘获得的数据输入进行聚类,即用无监督学习的方法确定RBF神经网络中隐结点的数据中心,并根据各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确定隐结点的扩展常数,然后通过有监督学习训练个隐结点的输出权值。

RBF神经网络为n-h-m结构,即有n个输入、h个隐结点和m个输出。神经网络的输入矢量, 为输出权矩阵,为输出单元偏移,网络输出为

(1)

其中为第i个隐含结点的激活函数。RBF网络所采用的隐含结点的激活函数可以取多种形式,研究中常采用高斯函数形式,即

(2)

其中是第i个隐含结点的中心,是第i个隐含结点的拓展常数。

从样本中产生h个初始聚类中心,默认选取前h个。ci为第i类聚类中心,其相对应的方差为,定义所有样本输入与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范数

(3)

对样本输入x按最小距离原则进行分类。再重新计算各类的新的聚类中心。当出现第一个 时,

(4)

当出现第一个以后的 (5)

其余情况下

(6)

其中,v是胜者聚类中心的学习速率,聚类中心的惩罚速率p与v的比值。则胜者聚类中心的方差为

(7)

其中是接近于1小于1的常数,通常取0.999。进一步聚类中心的学习速率

(8)

其中。

若上式收敛则迭代结束;若不收敛,此时需要循环样本与聚类中心的距离,令k=k+1,再重新聚类并计算下新的聚类中心。迭代结束后去除空中心,获得最优的聚类中心。如果其中某聚类中心位于数据集合的外则去除该中心。

以上基于k-means算法的改进算法使初始聚类中心位于数据集合外部,可以排除多余的竞争节点,使新的聚类中心移进数据集合,而多余的节点更加远离数据集,算法的迭代速度增大,根据各中心最终相对于数据集合的位置。

3 结论

本文把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获得的数据改进后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电网的智能监控系统。本文将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于电网智能监控系统中。对改进以后的RBF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将最小二乘法扩展用于优化该RBF神经网络。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以后的RBF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对电网的故障诊断十分有效。设计了基于此算法和TCP/IP协议通信的智能监控系统。根据本文的研究,基于该改进后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电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在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方面有很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为化,江全元.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的风险评估[J].电网技术,2005,29(19):6-10.

[2]李树广. 电网监控与预警系统的研制[J]. 电网技术,2006,09:77-82.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