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组织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各学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指导、解决问题,并定期研究开展体育工作。
二、抓好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初、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开课率为100%。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组织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确保向45分钟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开展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
各学校根据《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自行安排2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阳光体育活动方案,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总体安排,活动内容丰富、指导到位、安全有序、规范高效,从时间、质量上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2.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学校开展班级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兴趣活动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创了人人有特长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局面。同时,市教育局组织举办乒乓球、跆拳道、速滑、球类比赛等单项体育比赛和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各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州教育局和州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州中小学“州长杯”足球、女子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中,市全项冠军包容的好成绩;各小学校足球队中选拔的16名运动员,分甲、乙2个组,代表省校园足球队参加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比赛,8名运动员被入选总营比赛,进入国家少年足球最佳阵容名单。
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体育教师(专职)282名,体育教师兼职人数53名,各学校基本达到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体育教师配备要求。但是按照《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要求,各学校要配齐配强,还有差距。现体育教师与学生比163.47%,参训人数180名,本年度新招入体育教师19名,体育教师缺额比8.7%。
六、条件保障和场馆设施情况。
篇2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择校难题,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全员育人。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课堂等体验式德育机制,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示范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深化“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制定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体育艺术特长。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和考试频次,严禁节假日补课。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控制度,推广高效课堂教学典型经验。研究制定中心城区小升初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研究制定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制度。研究制定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完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一批幼儿园,建设一批“阳光乐园”,启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设施设备及图书配送项目。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标准、教职员工配置标准、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保教质量管理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篇3
强化机制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
机制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强化。 为此,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出台了《甘肃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同时,全省14个市(州)也将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性实施意见,这些实施方案和意见的出台,都全方面、多角度对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遵循。
体制机制顺畅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就学校体育工作,相关部门之间相互衔接沟通力度得到了明显加强。近年来,通过校园足球工作的发展和制定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实施方案、全省大中学生体育运动会、“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等工作,教育、体育、发改、财政、人社、卫生、编制、团省委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的合力。
省发展改革部门把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省级财政部门完善支持学校体育的投入政策,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从2014年开始,每年筹措1000万元,用于创建快乐校园体育示范学校,从2016年起,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每年1000万元,同时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工作赛事活动经费;省体育部门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在技术、人才、场地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中小学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各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发改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学校体育发展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优先支持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并随教育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各级各类学校也普遍把体育教学及活动条件改善纳入学校预算,并将体育经费用在体育教学及体育锻炼上,发挥经费最大效益,保障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广泛动员、积极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学校体育事业。
据统计,2015年,全面改薄工作投入农村学校体育条件改善经费共计4.2亿元。仅2016年,甘肃省省级财政就在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投入275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全省第二批创建200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奖补,1000万元校园足球专项经费,750万元教育系统重大体育活动经费。可以说,作为对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投入,这是前所未有的。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师资建设
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是框架,投入是支撑,而最关键也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为此,甘肃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调整优化教师结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课余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需要,按照体育课教师配备基本标准,通过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甘肃省政府民生实事教师补充项目、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等途径,招录一批合格体育教师到师资紧缺学校任教,并要求有重点地补充足球教师。
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共有体育教师13588人,各教学阶段体育教师数量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省教育厅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和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等形式,在制定、实施培训政策和计划时,对体育教师单独设计、单独培训,县校也能积极选派体育教师参加相应培训,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中,鼓励选拔部分热爱体育教学的青年教师,经业务培训合格后补充到体育教学岗位。
与此同时,甘肃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表彰、业务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并把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体育教师带队参加国家、省、市州举办的各项赛事成绩和承担赛事活动裁判工作的业绩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评优选先条件。
坚持阳光体育 提升课程品质
为切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甘肃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努力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有计划地逐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条件,并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中,将体育设施和器材补充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和学生体育锻炼条件的标准化改善力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制度进一步健全。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倡导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号召各学校创办了不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或社团,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打破班级、年级界限,面向全体,经常开展冬季长跑、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一人一技,一校一品,特色发展。
同时,甘肃省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削减、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为了进一步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全省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和“一校一品”特色建设,在重视提高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从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角度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重点开设足球、中长跑项目等课程。在体育课教学中尝试打破以班级组织教学活动的传统模式,探索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为纽带,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据统计,2015年,全省中小学校体育课开足率为100%,体育教学实施情况总体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的趋势,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课,体育教师更加用心上好体育课,学生更加喜欢上体育课。
构建竞赛体系 做好风险防控
甘肃省在积极倡导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基础上,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引领,积极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全省目前有国家级体育示范学校99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0所。
据了解,为了倡导体育竞技精神,我省以文件形式要求各市州每三年要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县(市、区)每两年要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在春、秋两季各举要办一次以田径或传统项目、趣味项目为主的学校运动会,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构建校、县、市、省四级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
特别是在校园足球的的发展上,除积极参与全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如“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甘肃赛区)和CUBL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 、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等单项赛事以外,甘肃省专门成立了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重点培育、推进校园足球及其四级联赛的竞赛体系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
省教育厅坚持“省市联动,以县为主”的原则,与体育局积极合作,科学合理布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加强对校园足球学校的管理,构建并组织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和活动,探索建立学生运动员可持续培养模式,有效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扩大足球人口,提高运动技能。
到今年为止,我省已连续5年举办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园足球系列联赛及总决赛,初步建立了校园足球4级联赛管理体制和运动机制。截止2016年6月,全省有357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个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我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运动风险防范工作,坚持既要组织上好体育课和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又要防范好运动风险的思路,并把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单独一条进行强调,从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的健全完善、学生的安全教育、校长及体育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定期检查和维护、完善校方责任险、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的探索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安排,以期树立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实现健康、快乐的体育运动。
创建特色校园 强化评价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学校在体育艺术教育中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2014年我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启动了千所“快乐校园”体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创建200所,连续实施5年,目前已命名400所,今年的200正在评审认定中。此外,为进一步促进校园足球工作发展,我省还计划结合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1000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强化校园足球工作的普及与发展。
为强化特色校园建设,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并根据教育部的办法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校长工作绩效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篇4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和新形势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师生的能力,保持与人民群众、广大师生的密切联系,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对“四项机制”和“八项纪律”执行情况和重大教育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教检共建”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深化党务、政务、校务公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做好各单位专项资金和常规资金的使用监管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3.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监督与考核,实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开展好“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做好师德先进典型的培树、宣传工作;启动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依托“国培”、“省培”计划、区域教研、网络学习空间、读书活动等,加强专业化培训,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4.整体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
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优化德育环境,完善德育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多形式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抓好“三爱”教育和“三节”活动,突出诚信教育,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好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学校教育目标趋同,方法互补,步调一致;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和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学校特色德育品牌创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5.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1)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县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体育、艺术“2+1”项目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发挥实验小学等4所省、市级体育项目传统校优势,积极开展速滑、乒乓球、田径项目等,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全市跳绳、踢毽比赛,继续举办第七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筹备好全县中小学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
(2)抓好卫生、艺术、科技、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构建长效卫生工作机制,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推进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和科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订教育方案,开展好实验校创建、“小乐器进校园”、艺术展演和科技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并提高教育实效。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6.继续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
以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为契机,健全管理制度,抓好教师资格认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新一轮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坚持优绩优酬原则,继续实施教师业绩考核和奖励工资发放等激励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特岗教师考核、入编、硕师计划毕业生岗位安置和公开招聘等教师补充工作;继续与通化师范学院合作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严格落实省文件精神,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
7.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围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校建设、校长“三个一”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学生读书活动开展情况等,加强对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积极推进区域教研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交流区域教研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加强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认定和复审工作,提高全县中小学师生语言文字素养和应用能力。
(2)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加快推进中小学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进初中学业考试改革,深入实施阳光考试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指标生到校”的高中招生制度;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抓好校本教科研。加强区域教研和农村“小班化教学”研究,加强校际间合作与交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区域管理新模式。规范校长课题研究和教师“小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4)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理念,指导全县学校立足实际,深挖内涵,确定特色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实施“定位发展”,全方位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完善32项文化建设要求,对各学校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过程性监管和量化评估,力争50%的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
8.优化教育督导评价方式。
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教育督导条例》,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继续开展督学入校“十个一”工程,增强督导工作实效。针对教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实行重点项目调度和约谈制度,指导学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
9.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办学标准和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方案,加强管理机制建设,确保“三通两平台”建设和信息化月报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组织教师、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建立集基础平台建设、视频监控、教学应用和教育资源共享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系统创设科学规范管理的平台和师生研讨交流的空间。
四、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0.办好学前教育。
认真落实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幼师培训力度,采取对外招聘、在职教师转岗培训、小学教师兼职等形式,努力解决幼教师资短缺问题;完善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民办幼儿园审批工作,严格控制各级各类幼儿园收费行为;开展乡镇中心示范园建设和评比工作,提高乡镇中心园管理水平;做好省督导委对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验收迎检工作。
11.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规划、实施细则和办法,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分类定级实施办法和指标体系,对全县25所学校进行分类定级;严格学籍管理,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大班额和辍学情况等,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2.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比例有所提升。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的现状,指导学校加强特色建设,实现多样化发展。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位。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生”政策与“三限”政策,通过强化管理、提升质量这一根本措施,严控生源外流,提升教育形象。
13.加快发展成人及职业教育。
实行职教招生责任制,努力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采取“订单式”培训,继续进行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职业高中异地新建项目,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巩固县电大成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开展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项工作。
14.推动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落实教育部、省、市关于特殊教育工作部署,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数据统计,以明德小学特教班为示范,加强全县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管理,提高特殊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比例。
五、关注教育民生,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5.加强监督管理,高效、优质完成教育民生工程
(1)完成2013年未完工项目续建工作。全面做好景山、西南岔、赤松学校综合楼和龙泉、榆树川学校食宿楼的续建工作,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和结算评审工作。
(2)做好2014年校舍新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960万元,完成职教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兴大、兴平、濛江学校综合楼项目和一中食堂宿舍扩建改造项目,5个项目计划新建校舍共25100平方米。协商审计部门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全力做好所有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
(3)完成装备项目建设任务。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卫器材采购项目和学前教育(含民办幼儿园)装备项目售后服务和规范管理工作。通过督促、检查和指导等有效手段,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中小学实验室及其功能教室管理和使用水平,促进学校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6.做好布局调整工作。整合教育资源,适时对乡镇中小学和村小(教学点)进行网点调整,并按县政府要求做好闲置校舍的处置工作。
17.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推动各学校落实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逐步扩大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范围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助学金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做好2014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启动和业务受理工作。
六、狠抓安全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重点推进“应急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等“一案三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广泛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学校主体责任意识。弘扬安全文化,规范安全行为。
19.强化责任,建立机制。落实“网格化”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任,一岗双责”原则,建立健全完整严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范围,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督促学校做好校园安保工作,加强校园和校园周边及社会环境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管理规范、防范有力的校园安全工作运行格局。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防止出现安全“真空”。
20.创新内容,改进方法。推进校车、校园安全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教育、安防、指挥和运行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坚决防止重大校园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切实保证师生安全。
七、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全面保障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1.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实施机关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厉行勤俭节约,加大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力度。
篇5
关键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措施;深圳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22-05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urvey of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equalization situation in Shenzh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n-equalization and even institutional deficiency among the 6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Shenzhen in three aspects: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4 measures: improving the basic public sports infrastructure network and promot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6 districts; perfecting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nstructor team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making diversified public sports service supply;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Key words: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equa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easures; Shenzhen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其目的就是要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真正普惠于大众百姓,让全体公民都能够机会均等地享有基本体育权利。早在2009年,广东在全国就率先颁布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划了“基本形成完善的现代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建设目标。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更应该起到“率先性”和“模范性”的作用。通过对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非均等化的成因,并据此提出推进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措施,旨在为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参考,并为全国其他省市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提供借鉴。
1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
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市共设6个市辖行政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4个功能区,即光明新区(隶属宝安行政区)、龙华新区(隶属宝安行政区)、坪山新区(隶属龙岗行政区)、大鹏新区(隶属龙岗行政区)。下辖51个街道、622个社区。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1]。深圳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从而也成为全国最特殊的人口结构,户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2015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是1 137.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354.9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1.2%。占绝大多数的常住非户籍人群为深圳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推进深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时应把他们纳入其中,否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30多年来,深圳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十五”期间,深圳GDP年均增幅为16.3%,“十一五”期间为13.2%。从每年的数据来看,都是在上年的基础上有千亿元的突破。并且,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就突破1万亿大关,正式迈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名列第四位。2015年,经过初步核算,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7 50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157 985,增长5.2%,按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5 365美元[2]。深圳市各区GDP差异明显(见表1),宝安区最高,为4 947.17亿元,盐田区最低,为487.2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从人均GDP比较显示,南山区排第一(287 684元),宝安与龙岗两区却分别位列倒数第一(100 839元)和第二(132 429元),不论是GDP还是人均GDP,各区差异非常显著。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圳市各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各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和投入。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保证,是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最基本条件。根据来自深圳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整理显示(表2),深圳市目前共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数为13 027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1.45个,低于全国的12.46个(数据来源于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总面积达2 067.54万平方米,人均面积为1.82平方米,高于全国的1.46平方米(数据来源于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从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较,深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并不占优势,而且各区间发展不平衡,如人均场地面积,盐田区(7.94平方米)是罗湖区(0.77平方米)的10倍多。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情况
来自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7 292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15.20人。《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3人,该目标深圳已提前完成[3]。各区体育指导员情况分布如下(表3),在总数上,宝安第一,为7 298人,盐田最少,为388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数量,龙岗第一,为17.69人,福田最少,为11.94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数量,福田、罗湖和宝安三区低于全市的平均数15.20人。
1.3 体育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来自深圳市各区民政局的数据整理显示,深圳市共有市、区两级体育社会组织340家(不含体育基金会和备案制体育社会组织),其中市级体育社会组织为108家,区级体育社会组织232家,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0.30家。从各区拥有区级体育社会组织情况看(不包括市级体育社会组织),龙岗区最多,为99家,盐田最少,只有7家;从每万人所拥有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显示,龙岗区依然排在首位,为0.39家,宝安区最少,每万人仅拥有0.08家体育社会组织(表4)。
1.4 制度体系情况
截至目前,深圳特区政府出台跟体育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01月18日),《深圳市基层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导意见》(2012年08月02日),《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2014年12月03日)等。以上各法规文件中,仅《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具体目标,但并没有对“均等化”做出制度要求。深圳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系统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出台。
2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2.1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整体投入不足,与经济增长规模不符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体育需求不断增长和公共体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这从根本上来说是政府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水平不高和投入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从表5发现,深圳近年来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0年深圳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3.65亿元,此后,基本是逐年下降,到了2014年只有13.54亿元,2015年稍微有所增长,为18.11亿元。并且从2010-2015年六年来深圳与全国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比较来看,也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与深圳逐年攀升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更应该引起政府部门深思与重视。
各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的不均等。从已有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注:2015年统计稻莨俜缴形垂布),2014年各区GDP总量与各区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较发现(表6),宝安、南山两区GDP排在前列,其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排在前两位,而盐田和罗湖两区GDP位于后两位,其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排在后两位。说明各区GDP与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多少呈正相关的。另外,深圳市体育场馆基本都集中在各区的中心区域,大多数“二线关”外距离中心区较远的街道(注:“二线关”内是指福田、罗湖、南山以及盐田四个区,“二线关”外包括龙岗和宝安两个大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相对较为匮乏,如龙岗区大鹏、南澳以及宝安区的公明、松岗等街道。虽然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但是“二线关” 内与“二线关” 外偏远地区一直处于长期的二元化管理状态,在经济发展、市政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造成深圳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方面的二元化格局。
2.2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其队伍发展不均衡
目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方面,仅有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制订并于2015年6月的《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因是非政府组织行为,并没有刚性要求,各区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深圳全市每万人拥有15.2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已经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每万人拥有1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目标,但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不健全,各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尤其是福田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在各区中最少,仅有11.94个,这与福田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以及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地位很不相称。
2.3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数量偏少,各区差异非常显著
从各区每万人所拥有的区级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表明(表4),深圳市各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很不均衡,最多的龙岗区几乎是最少的宝安区的5倍。全民健身运动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全面兴起,将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中坚力量。根据国家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总数为3.7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0.27家(按照2015年我国人口137 462万人计算),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全市平均每万人仅拥有0.30家,仅比全国平均多出了0.03家,而且,其中的宝安、罗湖、福田三区平均每万人仅分别是0.08、0.13、0.20家,尤其是宝安区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深圳市今后不仅需要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整体力度,与其同时,还要注重各区体育社会组织均衡发展,缩小各区之间的非均等差距。
2.4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均等化标准缺失
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相比,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推进相对滞后,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国家层面有《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省级层面有《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而深圳并没有出台具体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与此对接。在深圳市已有的体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中,并没有关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具体条款,而且,深圳市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也没有详细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出台。因缺乏统一规划的硬性要求,更没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均等化标准,导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投入自主性也就较大,难免出现非均等现象。
3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措施
3.1 完善基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各区协调均衡发展
首先,深圳市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结合考虑各区在人口、经济、财力等多方面的差异,确定政府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并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其次,尝试横向转移模式和对口体育服务支援,缩小各区间的非均等化差距,尤其是“二线关” 内和“二线关” 外偏远区域的差距。一方面,在财政投入上应加大横向转移支付,更多的向关外倾斜,加大对“二线关” 外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对“二线关” 外各区进行对口体育服务支援,如在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开发、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4]
需要指出的一点在于,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内涵和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从全国角度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进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加强公共财政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力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但是深圳在建制上已经是一个没有乡村的城市,所以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区域之间和人群之间的均等问题,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城乡均等化[5]。要实现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实现特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配置在空间上的均衡,构建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基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首先,以现有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为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晨晚练点、健身路径、室内外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苑等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和街道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打破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方面的二元化格局,形成覆盖“关内外”、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其次,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提升服务质量。各类公共体育设施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各级综合体育馆要发挥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进一步落实大中小学学校、一些机关单位的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
3.2 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深圳各区实际情况,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的原则,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尽快缩小各区间差距。第一,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聚集机制。构建公开、公正、择优的用人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从事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主体、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扩充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从业人员总量。第二,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技能更新和提高机制。运用以培训、轮训等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和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为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做贡献。第三,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激励机制。着眼于体育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与岗位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3.3 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各区应加大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力度,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让体育社会组织在“大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发挥出承担全民健身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管理机制上,要少限制约束,多培育扶持,进一步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优化体育社会组织结构,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公信力,发挥其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职能转移细则,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尽早建立对口服务机构,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使其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落实到位,如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形成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3.4 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行政问责机制
深圳应尽快出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并与政府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可根据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邀请社会中介组织和市民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进行考评,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形成多元化考评主体。一是效率评估:评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效益评估:评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三是公平度评估:评估各区是否为公众提供了均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建立行政问责机制如下:首先,明确划分政府职能责任。政府各部门之间、行政人员之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严格,并据此合理地赋予权力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科学、有效问责的基本前提。其次,明确行政问责制的主体、客体与问责程序。以解决有谁问责、向谁问责、如何问责的问题。最后,建构支持行政问责的政策法规体系。可单独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年度评估报告。通过年度报告,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深圳市各区当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状况,也有利于人大、职能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各级政府积极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最终实现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深圳政府在线[EB/OL].http:///cn/zjsz/szgl/.
[2]深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EB/OL]. http:///.
[3]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2-03-01.
[4]姜大勇,王玉珠,张蓉,等.山东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与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8.
[5]傅小S,吴晓琪.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轨评价体系――以深圳市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84-88.
篇6
【关键词】学生 职业意识 职业素养 培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05-03
职业素养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往往能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比较顺利,更容易得到提升,幸福指数也相对较高。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积累、沉淀和升华才能达成。当前,企业不但注重员工的技能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员工在职业进程中的动机、品质、能力等职业素养因素。因此,职业院校学生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富有开拓进取、敢于担当、有责任、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够较好处理上下级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等。本文探索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一、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内涵
(一)职业意识。所谓职业意识,就是人脑对职业的反应,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应。它来自具体的职业实践,是职业人通过对职业实践的总结分析形成的本职业约定俗成的职业认知和主要观点,它包括目标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岗位意识等,通俗地说就是对各种职业行为的认知程度和反应程度,对职业生涯中各要素关系的总体反应。
(二)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可看作职业活动中的“公序良俗”,具体到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对工作岗位的热爱程度、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程度以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最基本的要求是员工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企业有认同感,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希望员工热爱本职的岗位工作,能够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同事的关系融洽友好团结互助,有一定的钻研进取精神,能给企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最终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当中,同舟共济共命运。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意识。
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
当前,职业学校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逐渐重视,探索建立多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在职业技能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每年举办的技能大赛,包括市赛、区赛和国赛,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技能选手。但是,如何系统有效地去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时间的安排上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相对不足。
(一)部分学生的陋习难改,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没能较好地培养起来。当前,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在扩大,导致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中职学生,由于采用注册入学,学生素养整体有所下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上课玩手机或睡觉,实训课看网络小说、聊QQ、发微信。在生活中,有的学生为小事争执打架,如在饭堂吃饭不排队而动粗等;为小挫折无病;乱丢垃圾、损坏公物等。部分学生创新有限、守旧有余,好猎奇、喜刺激,格调不高。在团体活动中,部分学生沟通不畅通、团队合作意识差,拉帮结派、恃强凌弱。有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只讲工资待遇,不图长远发展,频频“跳槽”。同时,部分职业学校还存在着“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零距离上岗”的倾向,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比较而言没能做到系统化。
(二)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偏重显性职业素养,轻视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比较容易显现出来的素质,易于通过教学过程来提高、出成果。职业学校将大部分教育资源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上,当然容易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等起关键性作用的隐性职业素养,学校则相对忽视,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缺乏规范,体系不健全。在提升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方面,学校的教育工作系统性不强,组织构架不明确,设计意图不明显,主要有三大缺失:一是无组织制度保障,无领导、层级设置,无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无人员保障,教育工作者本身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恐难以胜任这方面工作;三是缺乏提炼,学校学生教育活动囊括了主题教育、文娱、体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多角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也包含了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但没有设置为专项工作,与考核脱节,资源分散,无经费预算,活动主题不突出,目的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形式守旧,内容单薄。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步骤应该是环环相扣、逻辑紧密的,而不是有远大目标,却缺乏操作性。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由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职业学校大多采取“2+1”或“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学生在校时间短,因而教学部门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完成必修课,而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像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能不开就不开,而职业道德、礼仪等课程的课时也是一再压缩,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最后一年大多是离开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但往往监控不到位,或存在假实习现象。再者,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很少,导致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缺失。
三、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让学生明白自己进入职校不仅仅是学习一技之长,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培育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与技能。特别是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挫折”感往往让其进入到职校后也没能较好地定位自己,因此在入学的前阶段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其职业位置是技术工人的岗位,学校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及早做好准备、做好计划。可以组织学生到有较多较集中顶岗实习生的企业去参观,看看师兄学姐们在企业工作的情况,从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新生入校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状况,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意识。入学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军训、参观、听讲座等教育方式,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通过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学生有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明确的职业动机,初步树立职业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专业老师不断强化这种意识,使其渗透到学生脑海深处,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贯穿到他们的行为中去,使学生逐步喜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更热爱自己的职业。
(二)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德育管理,使学生养成职业习惯。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习惯。相对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学生中染发、留长发,说脏话、痞话,乱扔垃圾、抽烟、没礼貌甚至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和习惯较为突出。帮助学生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以及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改革。课程体系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将“职业道德、人文教育”放在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同等位置上,融入整个学习的全过程。在过程中注重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德育上,一方面,要制订符合学生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反复强调,常抓不懈,利用各种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各种行为规范,如打饭就餐、内务整理、仪容仪表、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对自己要有严要求并作为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为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出台学生在校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成分数,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或自行开发的系统进行相应管理,在执行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较大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7S”管理活动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所谓“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与企业广为推行的“5S”管理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学生和员工的角色不同及企业把安全放第一位做单独强调,可以说推行“7S”管理活动是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要方式之一,也比较容易建立起培养体系。
(三)推进教学改革,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各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学改革,比如较流行的项目教学法、引导文件教学法、角色办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确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相比的,但关键在于实施的过程不能新瓶装旧酒,换个名称算是教学改革。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育也是企业所需要的。针对不同的课程,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都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更吻合。但也不要拘泥于以上提到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汽车维护课程采用“12221”教学模式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到4S店汽车维护工作马上就能上岗,因为课程的项目设置与4S店的工作任务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学生在4S店做的操作内容在学校实训室已做过,而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的元素,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也贯穿其中。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各种爱好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在活动中无形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学校开办业余团校和党校,培养学生骨干,积极推动“讲文明、树新风”、“创优良学风、校风”等文明评比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比赛,模拟求职大赛、书法比赛、演讲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团队精神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有的学校开展醒狮队和舞龙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如某职校开展的创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活动,能体现各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德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学校只有把职业素养培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五)以实习实训为突破,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也是职业人奉献社会、服务企业的生存之本。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训,不仅能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技能训练的各项规范要求无疑是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技能比武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有利条件。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严格按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进行考核,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职业课程教学之中,将常规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实习实训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故应真正落实好、抓好学生顶岗实习这一环节,及时做好跟踪、巡点和回访工作,以稳定学生的在岗实习。
(六)加大学校与企业合作力度,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校企联办的企业里实习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联合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通过订单办学能使学生较早了解到企业文化,懂得提高自己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和宣传等文化载体,宣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企业文化,缩小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在校园开设联合办学企业宣传园地,制作宣传板,使学生和家长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情况。对于校企合作,很多职业学校都比较重视,有些做得较好,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边热一边冷,企业的热情度并不高。这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或许企业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阵痛后会有所改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提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鼓励企业加强与学校合作配套政策的制订等,这会给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综上,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是靠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来共同完成的。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应让学生明白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使学生在往后就业中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工作上能较快地融入企业当中,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工作要求,进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顺利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7)
[2]石秀珠.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0(18)
[3]刘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0)
[4]汪涛,郭宁.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5]麦克斯研究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