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 部队院校;现代教育;传统教育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关系

(一) 传统教学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采用的是口眼相传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员讲解、板书,学员听课、做笔记。

在我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员一般都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学员则被看成外部刺激反应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学内容也是教员以教材为中心的授课内容,教学过程是“满堂灌”的讲解说明式。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符合教育的规律,阻碍了学员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主要也表现在了,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

(二) 教育技术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来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个定义中明确提出,教育技术代表一种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如何应用各种技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完整的指导思想、方法和方法论。

我军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我军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确立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不仅研究教学资源,还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不同层次,包括教育规划、设计和开发等,其主要方式有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组合方式、基于广播电视及卫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式教学方式、基于计算机网路和通信技术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等。

(三)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来说,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次革命。但是,必须看到,传统教学绵延数百年而不衰并将继续存在,证明了其所具有的合理内核和小可轻视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了现代教育并小是无所小能的教育力式,它在某此力而还是存在着定的局限性。传统教学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是个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不是断然替代,而是呈现一种交叠之势,是个扬弃的过程。我们应该合理地保留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好的思想、方法和经验,吸取传统教育精华,探究现代教育特点,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结合

(一) 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要发挥作用

电脑的信息传递功能远比教员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强,可以大大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教员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机进行交叉、重叠或反复使用不同的媒体,使学员获得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师在讲台上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在课堂上传授着知识,学员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积极地思维着,可以将此概念记得更牢固,也时常能从中得到启示。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能孤立地看待,两者应该有机地整合。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员、不同的教学内容,手段的运用是有侧重点的,既不能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毕竟时代在不断地要求新的内容、不断地更新旧的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赶时髦,不具体分析,没有目的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一堂课学员学习的状况如何,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手段,教员都要及时了解学员是否理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达到能力培养的日的,教员应该明确手段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的。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穿插应用,在网上收集各种实物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标本等,教员通过语言魅力、逻辑魅力来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呈现一种交叠之势。

现代教育技术正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也应遵循“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员学习效果,所以应以学员理解和掌握知识为目的。二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不仅仅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员素质的现代化。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认真研究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把优秀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整合,有效地进行课后答疑,研究多媒体条件下改善考试考核方式等,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尹俊华. 教育技术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篇2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教育技术的专职机构,理应是教育技术开发与研究的先行者,是一线教师掌握并能在实际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领路人,也从技术上保障了学校大规模的开展现代化教学;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校中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和作用。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必然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宣战。而首先接受这个任务的就是教育技术中心的同志们。我国部分高校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电化教育。这是由于多媒体音像设备的出现、普及,同时也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注人了新的活力。全国各高等院校校,甚至有条件的中小学,都先后成立了电化教学中心,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中心为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的快速进步,并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则改变了电化教学的含义。根据这一变化,国家教委规定:将电化教学中心更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据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看,高校教育技术中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职能:

一、培训一线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开展教育技术学术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教学的形式、手段。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学校专职机构,它拥有教育技术的专业人才,并配有专门的软、硬件设施,多年来积累了电化教育方面的丰厚经验。在此基础上,更能够及时及时消化和引进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在学校的教学中应用、试行研究成果,培训一线教师,使其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围绕教学大纲,完善新一代电教教材的配套建设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轰轰烈烈走上了教学舞台。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肯定具有广阔的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技术中心就承担着录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幻灯等任务。然而,伴随多媒体教学、教室设施、校园网的完善,在电教教材中的占有比重最大的是多媒体、网络课件。所以,其制作的任务也将很繁重。对于这个任务教育技术中心自然应当主要力量。而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仅由教育技术中心来制作是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的。课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辅教型,一种是辅学型。辅教型课件即所谓电子教案。课上需要时即调出来展示。其优点是:制作周期短,比较简单,主要配合教师在上课时使用;缺点是:交互性差,学生兴趣不高,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辅学型课件就要提前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是撰写出文字脚本,然后精心安排其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并配以解说。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学生情绪高,效果好;其缺点是:制作比较复杂,周期较长。基于以上两种课件的优缺点,辅教型课件应当由施教的教师自身来完成制作。因为本人最清楚课堂上每个环节用什么媒体,才能以达到自己理想的教学效果,况且制作也不需要什么复杂高超的技术。而辅学型课件就适合于教育技术中心来制作,因为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媒体种类太多。目前大量辅学型课件运行在校园网上并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满足网上教学的需要,教育技术中心应当把网络课件作为重点任务来对待。

三、推动电教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做好教学保障工作

篇3

[论文关键词]天津地区;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以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适应能力。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今后5一l0年内,教育迅速步入信息时代,因此,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就成了当前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对天津地区高校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进行了小样本调查,并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共涉及天津地区5所高校9个专业共30名教师,年龄界于27岁至50岁之间,教龄从2年至20年不等,职称由初级、中级和副高构成,授课对象包括成教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发出问卷30份,收回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O份,有效率100%。高等院校要培养出符合时代的新型人才,必须注重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其中注重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的培养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教育技术的基本观点。教育技术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与教师本身的关系,教育技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方面以及教育技术在推进教改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观点。而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持积极态度,这说明作为高校教师,他们本身对教育技术在推进教改和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方面寄予了一定的希望,认为教育技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

2.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对教育技术恰当、正确应用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要扎实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明确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内涵及目标。但在调查过程中,仅有37%的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教育技术是什么,他们对教育技术应用也只停留在不自觉的水平。而对于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达到掌握程度的教师仅占35%,这对教学极为不利。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有2/3的教师未能够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和过程,教师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教学手段落后,即使教师使用媒体教学,效果也一般,甚至因此降低了教学效果,干扰了教学秩序。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很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它也属于应知应会的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得知,已有33%的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这说明在信息时代,学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教学评价与反思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能够应用适当的技术和评价工具,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并且能够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绩效目标,这是新时期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但这项至关重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仍有63%的教师未掌握,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标程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

3.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天津地区属于我国的发达地区,从设备、技术到人才都相对优越,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高校教师仅对一些常规媒体的基本使用与操作,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网络上的信息检索与利用、传输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比较熟悉,有88%的教师能够掌握。而对声音素材的编辑,视频、图形、图象的加工,动画、多媒体课件和网页的制作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对教学设计能力和评价方法的掌握仅达41%。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但是技能生疏使得教师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利于教育技术在高校的普及推广。

4.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调查显示,天津地区大多数高校教师仅偶尔使用媒体资源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完全不用的教师能占到30%,能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设计的教师也仅有1/3,此结果~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不强,不能深入彻底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还有待于增强,以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

在教学方法方面,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和提问启发式教学法居多,占半数左右,使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的较少,仅有30%。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适用于所有教学的,他们各有优缺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与各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摒弃其缺点,发扬其优点。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的评价及管理能力尤为关键,否则,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不彻底的,但调查显示仅有24%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这不符合信息化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

5.发展与创新。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发展与创新能力有利地保证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长效性,但调查显示,天津地区只有38%的高校教师经常注重这方面的积累,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思考

对于天津地区的重点高校教师,他们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信息环境和教学条件优异是普通地区高校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教师本身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较高,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不能自觉应用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效果,我认为原因应有以下方面:

1.对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认识不够。高校教育不应仅仅对教学大纲负责,更应面向社会,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他们如不能在短期内适应社会必将被淘汰。

若要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思想、敦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是不现实的,只有高校教育现代化,培养出的人才能现代化,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对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但教学模式的改革才是关键点。多年来,在我国高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媒体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是灌输的内容。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成为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学改革要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构建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教育技术所研究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前提下,高校学科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2.教师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较低。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天津地区高校教师整体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自觉地学习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努力将它们尽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虽然他们是小部分(约30%左右),但说明教师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是缺乏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他们自己能直接动手制作教学媒体,同时为他们提供急需的媒体资源和运用这些资源的环境、技术支持。

3.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如何正确有效地应用成为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应着重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这样才能摆脱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的现状,真正应用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使之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将其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利弊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已由过去的单媒体电化辅助教学, 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不久将发展为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走进了高中数学课堂,并促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多媒体教学从解决学习难点发展为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教育发展为全程、全员、全面的现代化高中数学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 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深刻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优缺点,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注意其使用时机,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扬长避短使它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1多媒体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因为多媒体教学声、像、文结合,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抽象的文字演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音乐,朗诵,图象结合,使学生客观地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有“蠢蠢欲动”的表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原动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全等的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所以,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 增加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容量, 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不可比拟的。

1.2 多媒体能够扩充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述和板书占用的时间较多,对于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很容易造成故此失彼的困境,导致学时不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论有没有经验都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需要的资料,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的风格将教学内容设计好。上课时,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将这些内容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大内容、高效率的特点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节奏,有剩余的时间扩充许多课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大容量的信息,更容易实现教学目的。

1.3多媒体课件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学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或购买而获取,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归纳起来教学中所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外乎有三种来源:一是从互连网上下载;二是从出版社购买;三是自己制作。不论是来自哪个渠道,这些都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凝聚了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多媒体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学会恰当处理这个资源。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缺点与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确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这无疑是教育的进步,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些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2.1多媒体教学应恰当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演算推理时间,不能因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2.2多媒体课件粗制滥造影响教学效率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学创新 基本措施

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学为主体、教为主导”,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情境氛围不够。信息化教学能够借助自身信息技术的支持,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将学习任务和“真实的”现实条件匹配起来,为学生发现、探究、实践和建构知识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助信息手段创设的学习环境不足。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在大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教学媒体设计应提供“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该环境尚未充分建立,从而影响了学习者利用“协作交互”环境发挥学习个性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情境创设不充分。部分网络课程内容的表现基本上是文本和静态图像、讲稿的简单呈现,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作统一的规划,没有给学生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三是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网络资源存在部分教学资源泛滥与专业资源相对缺乏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学生面对网络上涌现的“爆炸”资源显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资源较为缺少,最终造成教学低效的后果。

(二)教学设计方法单一。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返回到学生手中,同时把学习的趣味还给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仍然存在系列“误差”。一是创新定位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教育机制,缺乏创新教育的教学环境。二是教学内容更新少。教师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怀疑、去思考、去突破前人、去开拓创新。三是媒体设计少。教师缺乏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多元化风格体现不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目前的情况是:一是学习模式单一。教学中只是将信息技术当做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并未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融入课程的学习中,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空谈。二是教学风格单调。有些课堂教学摆脱不了过去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多元化资源呈现策略,片面强调教师“教”的风格,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对如何针对学习者信息感知风格的不同,呈现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供学生学习的认识不足。三是教学效果评价“唯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教学还是“一本书、一张卷子”,针对教学对象具体工作实际的具体引导不够,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不管其基础好坏、能否接受,统一布置作业,统一复习考试,这样的结果是成绩好的继续好,成绩差的还是差,甚至距离越拉越大。

二、推进教学创新的基本措施

信息化教学模式重视教学关系的重建,主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这就需要从教师、学生双主体出发,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创新、问题求解、思维发展、自我发展等方面深入有效发展。

(一)加大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力度。信息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必须通过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一是要通过学习,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学习形态由传统正规的单向式转向多元式,教师也从主要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设计者。教师必须适应这些新发展,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素养。二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专家保障和日常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制度,以长期化而不是救急性的硬性制度的建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教师能力的差别,需要确定合理的并经常更新修订的培训内容,内容要根据形势需要常变换,以创新引导教师的能力素质与时俱进。三是应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制度。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应以教师的长期发展为重,多以肯定、激励的方式予以引导,以培养其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在合理的范畴内,将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情况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大胆应用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领导重视;魅力;研究匮乏;应用层次;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12-02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集软硬件系统、资源系统的平台,整合了电子、感应、网络技术等,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媒体。它应用于课堂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变化,教学过程更流畅,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得到最大的展示,更能使教师对教育技术与多媒体之间的操作行为,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白板的推进与发展远没有前期CAI课件使用那样轰轰烈烈,犹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虽有涟漪,但影响不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在学校大都经历了第一轮CAI课件制作的,领导们对于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学校所添置的液晶投影、实物展台等设备已经足够一般的公开课、研究课用。因此,安于现状、维持现状是多数学校领导的当下心态,而或有想法的领导由于对电子白板的不了解也使电子白板的推进工作搁浅,因此无法普及电子白板。

对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校长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其次,利用电教开放日等大型活动开阔眼界,增加感性认识。第三,作为学校有志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教师可在平时工作中多与校长“吹吹风”,谈谈新技术新媒体对于教师教与学的改变作用,适当时候可邀请区属电教馆站领导“敲敲边鼓”,让校长能够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保障人财物的落实。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魅力没有完全绽放

媒体的选择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适用于教师教学的媒体才是需要的。离开教师的需要,再强势的新技术也难以撬动教师接纳的大门。所以仅仅只为介绍电子白板的新功能而进行的商业性演示是吸引不了教师的眼球的。而恰恰,学校引进电子白板后就是由厂商派出工程师根据硬件技术与软件功能逐一进行讲解,没有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课例,教师们看新鲜,或关注于某一特殊的功能如“旋转”、“平移”等。或得出“不就是用电子白板代替原来的幕布嘛”这样的浅显认识。

对策:典型案例引路,用优秀个案触发群体效应。要让教师接纳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用起来,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要解决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理念,让教师体验到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可以先选择几位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信息化能力的教师,小范围的精英培训,然后根据各科内容设计基于白板环境下的多媒体课。将应用的课堂搬到教师培训的场地,以课堂实播,现身说法,身临其境的方式吸引教师的眼球,绽放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魅力,让教师跃跃欲试,而展示的课堂中所提炼的基本学科应用电子白板的模式又为教师们下一步的试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研究队伍的匮乏。推动无力

由于信息技术这一边缘学科的原因,信息技术教师中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既懂媒体使用,又深谙教学设计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缺乏领军人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推广与使用自然只能随波逐流了。

对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使用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学校应整合教师资源。选取热衷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取长补短。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如在学校工作的安排、加班补贴等方面),采取迎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与学习。加强管理,给予适当的要求和一定的任务。如定期开展教与学理论知识的讲座,上研究示范课等,培养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又有教育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精英队伍,以点带面,促进共同发展。

四、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层次低,使用面不广

现在的教师大多从前期的CAI狂潮中冷静下来,回归教学的理性,认为媒体的使用选择上适度、够用则行,大多使用自制的PPT进行演示和简单的一些互动活动。教师个人也很满足于这样传统的传授型课堂。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处于低层次,即使用电子白板,很多手段仅仅起着电子黑板的作用,而很少给课堂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教师通过白板增加教学的视觉效果,仅作为一种说教的工具,而不能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很好地整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对策:我们绝对不能仅仅停留于电子黑板这样的使用阶段,否则,这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师不妨先用起来,先不要去考虑用的水平如何。同时应该认识到脱离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论的指导,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不过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延伸。因此要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研究,做到量化安排。如参加白板实验的教师每周在专用教室要上一节白板课,填写好上课记录单:每两周安排一次备课和研课活动,先上展示课,再评议课的优缺点汇成新的教案下周再实践。笔者认为,白板是新生事物,大家都有畏难、懒惰的思想,采用赶鸭上架的方法引领教师入门后,在兴趣的引导下走发掘课程内涵之路,为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走系统最优化之路,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上下功夫,避免在低层次上的徘徊和重复。

五、没有认识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的核心价值――互动性、生成性

纵观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校,大多是把白板当幕布使用,或者把PPT、FLASH、AW等课件移植到电子白板程序上使用,再配以如拉幕、聚光灯、照相机和电子作图等工具,为原课件的教学增色。没有认识到电子白板有别于其它媒体的最核心价值一互动性、生成性,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设计软件;网络课堂;优化

前言

当今是一个信息发展飞速的时代,多种媒体所呈现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开阔着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认知宽度。对现有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也提出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改变的契机。如何吸取现有教育的优势,结合当今飞速发展的多媒体软件这个载体,成为以后教育的一个重大思路和课题。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网络教育已经全面开展。但是网络教育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何去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成为急需要攻克的难题。网络教育不能现场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最好就是从多媒体载体入手去优化。本课题将通过调查研究与对现有网络课题的阐述、剖析,论述如何运动多媒体载体,优化教育教学课堂。

一、现有网络教学课堂分析

1、阐述

通过网络为载体,采用视频录制模式作为课件。由教育实施者,由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采用黑板和语言结合授课制作为视频课件。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覆盖某一章节。录制好以后,实施者编辑视频,设定针对本授课内容的具体某些问题,由学生参与网络回答和辨析。并针对学生给出的值,预设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分两部分:正确就可以继续下一章节的网络学习。错误就会按照设定的比例分值直接进入学生期末的评核。实施者并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在网络视频中提出总结和学习指导,让知识点更加的突出,让学生自我对此章节知识点加以巩固和掌握。

2、现有网络课堂技术的分析意见

现有的网络教育课程信息量大,它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找到数量可观的教学素材,精讲多练,加快了课堂节奏,使教学程序环环相扣,并且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时间,进行课外实践,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前准备及课件录制制作,过程复杂繁琐,消耗大量时间,形式单一不可变(2)课件编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二次编辑(3)编制的视频交互功能差,程序流程不可变动(4)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机对话,仅仅提供了按键,按鼠标,等局限性操作(5)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无法提供系统变量和函数,仅仅执行某一种特定功能.

二、现有网络教学课堂与多媒体软件

针对现在网络教学的整个过程出现的优缺点,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既能结合现有的理念和方式方式,又能改进和提高其教学过程以及效果的新的途径和方式。首先,网络教学的思路就是抓住了现有的技术手段,把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既能打破传统模式的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互动性差的模式。增强了教育的手段和活跃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中,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个模式是适应了新的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所以,当现有技术手段出现一定弊端的时候,现有教学的模式不会改变,而着手去考虑和改变课堂课件制作的能动性和多样性上,解除存在的某一些局限性。丰富和优化网络教育思路和手段。以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找到适应当下的更加全面和优化的模式。在这样的思路和探寻中,多媒体软件的植入更加的迫切。

三、多媒体软件的提出与植入

1、多媒体软件介绍及运用

针对网络课堂的实用性和多面性,可以参与课件制作的多媒体设计软件可以包括ppt、authorware(课件展示软件)photoshop(课件图形处理)flash(课件中动画的处理)premiere(课件中视频的处理)列举其中几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1)PP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可协助用户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它增强了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但是它只是一个展示软件,不能做到充分与学生互动。(2)Premiere提供了采集、剪辑、调色、美化音频、字幕添加、输出、DVD刻录的一整套流程,并和其他Adobe软件高效集成,使用户足以完成在编辑、制作、工作流上遇到的所有挑战,满足用户创建高质量作品的要求。(3)Authorware是一个图标导向式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使非专业人员快速开发多媒体软件成为现实,其强大的功能令人惊叹不已.它无需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只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活动流程图,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在一起,就可达到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目的。Authorware这种通过图标的调用来编辑流程图用以替代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的设计思想。

2、Authorware的提出

以上软件虽然都可以应用于网络教学中,但是教学形式太单一,为了能更好的将视频、声音、动画融合,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和需求。笔者寻找出多种载体的完美结合和相辅相成的多媒体软件。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Authorware就是两者结合的最佳桥梁。其突出的特点正好能弥补现有网络教学的薄弱环节,优化现有模式的弊端,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完善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和多样性。Authorware最为突出的功能:(1)编制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任意控制程序流程。(2)在人机对话中,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3)它还提供了许多系统变量和函数以根据用户响应的情况,执行特定功能。(4)编制的软件除了能在其集成环境下运行外,还可以编译成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在Windows系统下脱离Authorware制作环境运行。

3、植入

在日常的网络教学中,为了能更好的实现人机交互,Authorware无疑是最好的可利用软件,它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优化网络课堂。(1)提供更加优美的界面效果。在传统的网络课堂中,往往把教师和黑板作为主体。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进行网络学习,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容易疲倦。而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网络课堂教学,可以以动画或者剧情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编制在课件中,学生看到的学习画面不再是教师和黑板,而是可以不断冲击学生视觉的优美界面。(2)提供强大的软件整合能力。为了让网络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将多种形态的内容融合到网络课堂中,Authorware提供了最强大的软件整合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教学过程,如化学、物理反应等,可以首先用flash软件将教学过程制作成精美的动画,然后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的相关章节中。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有些图片可以先通过photoshop进行相关的处理,再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中。为了能在网络课程中体现某些实际操作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先将实际操作环节录制成视频,然后运用premiere编制视频,再插入到Authorware课件的相关章节中。这样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有精美图片、有生动的动画效果、有完整的视频演示,网络课堂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机交互能力。网络课堂教育优于传统课堂教育的方面主要是学生的上课地点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欠缺,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网络课堂学习的时候,一心二用,根本没有把注意力用在课堂学习上。而且学生对有些内容产生疑问时,没有办法及时询问老师得以解决。课后练习形式太单一,大多只有选择题。根据以上问题,研究发现,Authorware可以解决目前网络课堂教育的开展难题,因为它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来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且对于某些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它可以提供热区域、热对象等多种交互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4)提供多样化的习题型式。目前的网络课堂课后习题单一,大多只有选择题,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Authorware可以设置更加多样化的习题型式,并且可以采用次数设置、限时设置、按键设置等方式控制学生的出错次数。例如,Authorware可以将习题变成各种游戏,设定关卡,正确和错误之后可以得到各种反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结语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软件的运用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是大有可为的,一定要注意现有教育技术的合理性、全面性、灵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网络课程的自身特点。以上的研究探讨是在现有技术和运用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提出的建议和方式方法的探究。总之,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要善于将多媒体软件运用与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合理地、有机地整合、实现教与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利用多媒体软件优化现有网络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不断地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践、总结和优化,能够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的考验和体现,才能更好地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更富有魅力和活力。让改变教育传统的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2002,11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3]艾德才等.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周苏,陈祥华,胡兴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8

【论文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课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其教师的培养问题急待解决。文章将从通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存在的教师培养问题及通用技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为基础,讨论教育技术学在通用技术教师培养方面的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

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课程,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通过对文献及实时对一线通用技术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很多通用技术的老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临时调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担任化学、物理、生物、数学、信息技术、劳技教学工作的教师及近年从非师范类专业招进来工科类大学生等经过短期学科培训转型而来,很少从校外有一定的技术实践经历的人员中聘请的。这样任课教师本身对于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很多知识自己理解也不够,更不用说对技术课程中的教材教法深入掌握了,俗话说老师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半桶水,而且教师的转型也困难重重。这样的观点在很多的文献都提到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在我们对西安某所重点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访谈时,老师说道:“我们学校现在有6位通用技术教师,分别来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有两个原来是化学老师、一个是语文老师、还有我是计算机老师,现在想引进一至两位教师,专业一点的,但不知道该从哪所学校什么专业去找,因为现阶段好像没人搞这些问题。”我们还从一些服务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公司了解到,“他们的培训人员有很多次都被临时请去做通用技术教师。”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了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存在问题,但都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现阶段要促进通用技术课程有效实施与发展,解决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问题才是关键。

二、问题的解决

1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要求

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它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学科课程,那么对通用技术任课教师的条件要求有哪些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和文学、技术等人文知识。具备相当水平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也是通用技术教师维护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s]。所以对通用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1)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现代的教学观念

这些基本观念包括: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学习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学习化社会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团队学习理念等。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都有相应的心理学作为基础,教学过程教师只有在掌握学生学习心理情况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性的教学。

(2)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

从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来看,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己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俗话说:只有拥有100分能力的老师才能带出90分的学生,你让一名本身只具备60分能力的教师去带出90分的学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

(3)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合理选择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以及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的现代传媒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推进了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板书、电子习题、投影演示等现代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发展。而其对教学的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设备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4)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对于通用技术教师来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其次,高中学生正处在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要经常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通用技术课程教材培训、教学研究活动,还有校本培训和研究等,不断获取、扩充新知识新技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以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和完成教学工作,启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创新。通用技术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协助者,由此看来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5)通用技术教师要有教科研意识,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通用技术教师应该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发课程资源做一名“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2教育技术学的优势

回过头来看看始终致力于以优化教学为最终目的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对应与上文所说到的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方面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跟随不同教学观念发展的历史。教育技术学科开设的大量课程都涉及到有关理念的学习,例如:《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李克东、桑新民)、《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等。教育技术学从最早的行为主义提倡的程序化教学,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提倡的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以有原有知识的认知,再到终生学习的学习观,各方面都有研究。通过四年的学习,其毕业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教学理念发展历史优缺点而且懂的其适应的应用情景。

(2)广博的知识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涉及面非常的广博。教育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大致有:摄影、摄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网站设计、平面设计、基本的物理电路知识、视音频的采集与处理、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导论(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念的学习)、学与教的理论、远程教育等。从内容上涉及到了计算机、物理、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3)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首先,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实质之一即研究如何合理选择教学设备以优化教学。其次,教育技术学毕业生掌握了现代教学设备的功能操作,理解其优缺点及适应情景。这无疑能保证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所以教育技术学定能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合理充分而且有效地应用现代媒体教学设备。

(4)科研创新及动手能力

首先,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他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新知识体系的更新,要求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迅速掌握新知识体系,并且勇于探索发现新体系中的问题。其次,教育技术学学科要求学生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沟通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美学修养。最后,教育技术学学科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大量的实验学生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如摄影摄像技术、专业音视频制作、网站制作、电路基础实验、机器人搭建编程、教学实践等。

3教育技术学指导下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建议

在具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的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①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其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当然还可以适时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②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教学过程。首先要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现状,看如何安排教学顺序,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以决定教学深度及广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而非死记硬背。其次,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不同的学习理论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主动性强时主要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启发式的教学形式为主;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时,我们可以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设定小目标,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分析学习内容难易度、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如何组织教学。当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时,同学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成,但随着项目难度的增加,学生们不可能单独完成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学习项目。例如:在灭火机器人完成过程中,由于牵扯的知识很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无法单独完成。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团队,让他们共同努力完成项目。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学习项目,维持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在潜意识里掌握团队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为他们的掌握团队学习理念奠定基础,服务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喜好特长不同,单一的评价手段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种评价手段相互结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内容难易度对学习者进行合理的评价。

(3)合理选用现代教学设备优化教学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设备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坏境,结合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情景,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设备,让技术充满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例如在搭建灭火机器人课程开始时,我们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看到最终所要完成的功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展示操作过程,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毕业生的特长,建议在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做FLASH课件、视音频等,辅助学生的学习。

(4)培养专业技能,做善于动手有创新意识的研究型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联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及时地解决问题,并且要有科研意识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通用技术教师。做一名优秀的“研究型”、“专家型”的通用技术教师。

(5)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的广泛,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平时应该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积累,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观念的革新,通用技术未来的发展必将日新月异,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来装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走在教学研究的一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篇9

关键词:ICAI;系统模型;教学策略;综合集成方法论MSM;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30-04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教师的行为,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活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即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对话方式和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个人化的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这是传统CAI的主要应用方式。

在没有智能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传统CAI尽管可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材料模型,但它往往仅借助于计算机来展示教学内容,并不能很好地根据它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教授;只是盲目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如果某个学生不能接受提供的教学策略,系统没有为这个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另外的教学策略。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CAI是将全部教学信息以编程方式预置于课件中,这样的CAI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很难对课件进行更新和维护,尤其是在这样的CAI系统中,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即完全受计算机控制。

一、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与其他领先技术的结合,必然促使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CAI产生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化CAI,就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是构造能表现出一定智能行为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地是结合具体领域进行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博弈、智能决定支持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专家系统的成就,促使人们把问题求解、知识表示这些技术引入CAI,并借助于网络环境来实施,这便是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Intelligence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ICAI通过研究人类学习思维的特征和过程,探索学习知识的模式,利用信息化网络环境使学生获得个别化自适应性学习的获取知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ICAI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主要应在因材施教方面取得进展。其主要特点是:

(1)能自动生成适合学习者程度的学习内容。

(2)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与学习风格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能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断地在教学中改善教学策略。

二、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现状

现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CAI已经普遍存在于学校和家庭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ICAI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AI和ICAI的优缺点比较,ICAI的理论来源、系统特征、模块建设、发展趋势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基于相关课程或学科的实践研究还比较少见。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系统比较庞大,同时也依赖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因而要建立完善的ICAI还是比较困难的。[1]因此ICAI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空间。

完善的ICAI系统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能通过分析推理,对某具体学生做出适合的教学决策。使学生获得个别化自适应性学习的学习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会对ICAI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将是以ICAI为主线,多学科、多方位发展的新技术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会从更多的视角审视ICAI,并从事ICAI的研究。相信ICAI将会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大中专院校广泛设置的选修课程,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来研究智能化教学系统设计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

三、ICAI决策系统的理论依据

1.综合集成理论

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参与的活动,而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因此以这种大量的复杂巨系统为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依据系统与其环境是否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将系统划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来看,学生的学习受到教师、同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钱学森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现在能用的、惟一能有效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就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论。综合集成方法论(Meta-synthesis Methodology MSM)是方法论上的创新,它是研究复杂巨系统和复杂性问题的方法论。[2]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是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3]它把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况、资料和信息系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达到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群体和专家的经验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决定的。教育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基本特点,它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为规模大、相关因素多且相关方式复杂、目标多样等;在运动上表现为随机性、非线性等。用一般的理论方法无法全面合理地解决这一不良结构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用综合集成方法论来指导、分析教学设计智能化过程。因此,运用综合集成理论的方法来研究教学设计系统,探讨具体科目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教学设计理论

本文采用“双主”教学模式作为ICAI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双主”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中能让学习者参与进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于“双主”的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目标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情况研究它们的结合方式,以使系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于网络环境的ICAI相对于传统的CAI来说,充分体现了“双主”的教学模式。ICAI中有专门分析学习者学习方式和认知水平的学生模型,有专门为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的策略库模型(也称为教师模型),有评价学习效果并反馈给系统的评价模型。学生模型是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策略库模型包含有丰富教学策略和有一个智能推理机,能根据学生模型的信息和学习目标为学习者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指导学习者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图式,这种图式是对概念的丰富理解,依据个人经验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ICAI伴随着这种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它注重的是由学习者来控制学习过程,重视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主动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的活动。基于网络环境的ICAI积极地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建构、生成、整合新的知识。

4.教学处方理论

“教学处方理论”是郑永柏博士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适合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他通过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处方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概念、一个理论框架、三条基本原理和两个关于教学设计的知识库。[4]

该理论指出教学处方可以看作是教学设计者(有时可以看作是教师)依据系统分析后使用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处理模式的组合;说明了在特定教学条件下对特定教学结果的教学,以不同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处方,这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该系统设计的指导理论。“教学处方理论”具有更好的包容性、开放性,能够吸收和容纳丰富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成果。

四、ICAI系统的模块结构

1.前端分析模块:认知能力、学习动机、认知风格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利斯(Harless,J.)在196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本文主要指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和认知风格方面的分析。前端分析模块主要是建立相应的学生特征类型的数据库。

认知能力的测量采用认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优、良、中、差”四个选项。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学习者的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项目的目标。

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通过专门的量表来收集数据。

2.内容分析模块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在确定好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借助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学习者要实现总的教学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确定学习者所需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确定单元目标及对内容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等四个基本方面。在构建规定性教学内容处理模式库时,应对上述四个方面提供具体的方法。[5]

3.决策模块

教学策略(处方)的制定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条件,来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在数据库中建立可供选择的不同的教学策略(处方),是本文所研究的ICAI系统的主要模块,也是特色模块。

教学策略(处方)的制定包括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教学顺序的确定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要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模仿法等不同方法的选择,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传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集体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化自学三种形式,各种形式各有所长,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对象等来确定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存在能适用于所有目标、内容、对象的教学策略。

4.评价模块

在基于网络环境的ICAI的评价模块,要依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评价量表,分析学习者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收集三个方面的基本信息,一是要收集关于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方案实施结果的满意度的信息数据,二是要收集关于学习者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的适应性的信息数据,三是要看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处方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独到之处,是否有不足之处。[6]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对ICAI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相应的修改。

5.ICAI系统模型框图

学习者前端数据采集数据库包括:认知结构测量及分析系统、学习动机测量及分析系统、学习风格测量及分析系统和学生基本信息系统。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五、ICAI决策系统实验数据来源

本课题实践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云南大学,是2008届市场营销教育和财会教育本科生,共89人,课程设置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生调查表包括本科生基本信息表,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学习者认知能力调查问卷,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四份表格组成。实际收到数据表89份,有效数据表75份。数据表中的信息选项根据所占权重,统一折合成百分制进行处理。

六、总结

本文把教学设计理论、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相结合,拟研发出一个基于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广义智能网络教学设计辅助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把综合集成方法论引入解决教学设计这一不良结构问题;

(2)结合数字化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它能对学习者进行数字化的前端分析;

(3)它所自动化给出的教学设计方案,可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借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因风格施教、因需要施教;

(4)它所自动化给出的学习者学习建议方案,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现有的CAI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因此以基于网络环境的ICAI为代表的新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是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在教育技术上需要不断探求、努力实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采坚,董玉铭.智能教学系统设计[J].中国电大教育,1993(3).

[2]于景元,涂元季.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案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5.

[3]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

[4]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处方理论和ISD-EPSSS的设计与开发[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实践;多媒体课件;特点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7-2006-01

1 引言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引领我们进入了知识与信息的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并使这些能力成为信息时代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较之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等多种信息输出途径,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2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下,属于纯灌输式教学,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位置,很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影响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信息占人日常接收信息的83%,听觉信息为11%,其他所有信息约为6%,由此可见,视听觉信息共占人接收信息总数的94%,视觉和听觉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变成图、文、声等多种输出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刺激学生的视听觉器官,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记忆与强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发展。

3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教育规模扩大的环境下,努力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作用,能够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使学生在相同甚至更少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1)多媒体信息的开放性。多媒体教学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丰富的网上资源可以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无限的信息和知识源泉。

2)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可以用声音、图形、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表现。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想象的空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沉浸入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有可能去充分挖掘潜在的学习能力,我们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借助电子辅导手段,对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解答与辅导,使问题当场解决,便于后续知识的学习。

4)多媒体教学的发散性。多媒体教学使得学习不再是接受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获取,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的更深刻,学习思路更开阔,学习效率也更高。

多媒体教学的这些特性,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学习,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适应现代化教育新模式等。

4 多媒体教学的实践

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安排多媒体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创新能力。

1)更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是以教育规律为基础,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教学理念的精神,我们既要发扬传统教学方式,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优势。

2)重视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性。要对教学内容、特点以及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多媒体教学擅长于图解功能、演示图片和音像,不适应于推导性和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若教学内容中逻辑推导占主要,则不适合于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适宜。而对于教学内容逻辑推导占次要的,则适合于多媒体的教学。在一定程上多媒体教学也要结合“黑板-粉笔”式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3)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师生情感交流,重视多媒体教学中的情感式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一种纯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索者和接受者,在课堂上起到主体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授课艺术,灵活调节课堂气氛,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目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数都是整课式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按固定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最终都使得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上课时可以采用片段式课件,达到“使静变动,微观变宏观,抽象变形象”的功效,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4)多媒体教学要科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媒体,都不能自动地提高学习效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始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对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不能刻意追求“奢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突出以教师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的新型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优化性和高效性。

总之,我们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冷静地思考,充分认识到它的优缺点以及它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优化教学,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

5 多媒体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思考,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1)忽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过分依赖、滥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主导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将投影机当作黑板。教师简单的将以前的板书转移到多媒体课件中,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除了板书的方式不同之外,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相同,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甚至不如传统的边写板书边授课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信息获取。

3)信息量过大。多媒体教学信息过多, 授课速度过快,由传统教学中的“人灌”变成多媒体教学中的“电灌”,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和存储,造成学生大脑的疲劳。

4)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演示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活动,教师的教学容易演变成机械的演示课件,教师由讲台之前隐身于电脑之后,成为“课件放映员”,结果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多媒体技术所阻隔。

6 总结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我们应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合格大学生,真正担负起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孙华.略论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29):165-166.

[2] 雷畅云. 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5,06.

[3] 闵戈.以创新意识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J].课程教材研究,2005(7).

[4] 龙毓.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学与管理,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