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理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理学理论

篇1

[关键词] 药理学;留学生教学;理论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48-03

[Key words] Pharmacolog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留学生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水平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我国高校深化“211”和“985”工程建设目标,提升高校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知名度,成为高等教育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近10年,来华留学生攻读西医专业人数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西医学历教育人数居各专业首位。以全英文教学拓展了国际医学教育市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赢得了国内外优秀生源[1]。

留学生教育相比国内本科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绩效评价等方面都需要摸索和创新。药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实验操作要求高,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和连接课程,理论教学在其教学中至关重要[2]。近几年,我系开展并顺利完成两届医学留学生英语药理学课程教学,在其理论教学中有了切身体验,现就教学中得到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1 充分认识留学生的特点

我校招收的留学生专业是五年半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源学生全部来自印度,英语是本国官方语言之一。同时因为地域的原因他们的口语带有口音。虽然经过短期的汉语培训,但大部分学生只能在交流时嘣出关键的汉语字词,教学只能采用全英文教学,对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很大障碍。留学生多有,本国文化背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较深的烙印。笔者体会到在交流中,多交谈中国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思维模式是加强师生沟通和取得共鸣的好途径。更好地熟悉留学生国家本地的疾病流行现状、卫生资源配置和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特点,尤其是医疗相关就业的状况,是回应留学生关心热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目前,进入我校学习不需参加入学考试。较优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个别人有一定医学基础,善于思考,并积极主动探讨问题。问卷调查反映,课前15.0%的留学生有预习,基本都是这一部分学生。而部分学生则接受水平低,学习被动。就需要因材施教,理论讲解总体深入浅出,同时体现出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可接受的知识有更大的选择度,让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接受药理学知识和技能。

留学生课堂喜欢自由提问,教师应鼓励并引导。但以时差为借口,晚于北京时间2~3 h到课堂或干脆不来者,先口头耐心沟通,必要时不授予该门课程学分,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3]。

2 课前相关的教学准备

2.1 理论教材的筛选和与教学进度的统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好的英语教材可以将英语教学直接提升到高的起点和开阔的视野。问卷调查反映,留学生认为教材重要的占55.0%。现有的部分兄弟院校自编教材,完全是为应付考试仅囊括考试要点的“大纲考点”,适合学完药理学后,推荐给学生背诵知识要点;国内根据外文教材缩编的英语教材,与中文版医学本科专业的药理学教材内容接近,但教材的知识支离破碎,知识深度参差不齐,毫无体系可言。故将国内英文教材发给留学生后,他们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则抛弃不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国内暂缺直接上手使用的留学生药理教学英语教科书。

所以,从国外知名的几本英文原版专著入手,最后选定药理学教材是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9th,w-Hill)、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0th,McGraw Hill)和Modern Pharmacology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s(7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作为教师必读和备课的教材。英文原版教材非常权威,每章开头有疾病总的情况介绍,能够给学习者整体而全面的印象,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药物治疗,引出具体的代表性药物,顺利成章,学生容易跟随章节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在此铺垫的基础上,逐层深入,透彻说理。尤其是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几乎每个观点都附有参考文献,严谨可见非同一般,这样也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知识点去追踪相应的文献,拓宽该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反过来促进和加深教材知识的掌握。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的临床应用讲到了在疾病治疗中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同时也介绍了治疗疾病少见和特殊类型的药物应用,对临床专业的同学,在巩固药物基础知识的同时,直接触到临床情况的“脉动”,积累了经验,知识水平得以拔高和进阶,适合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提高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中的示意图形象,又配以简要的说明,将复杂的“理”简单化,便于理解 ;其表格将相似易混淆的知识概括在一起,便于区分。其形式上标题不用符号突出,只是字体加粗,也没有数字标注,内容丰富且信息容量巨大。

2.2 精心备课,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备课比较费力,严密的课堂设计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4]。在备课中,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讲授章节的特点,作为医学英语教材进行课堂讲授,至少要熟读教材的所讲授章节,然后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摘取符合教学需要的部分,也根据留学生实际掌握基础理论水平及英语水平。讲稿和教案以基本知识点为核心编写,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目的,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底子较差者也要达到此标准。讲稿和教案节选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治疗疾病特殊类型的药物应用和药理学前沿,适用于学生前者掌握好又有提高要求时讲授,或满足已具备基础初步医学理论知识学生的需求。讲稿和教案符合五年半制医学专业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同时吸收了简介表达力强的英文原版教材中的句子和词组,方便课堂表达。同时由于本学科知识的更新、进展较快,引用其中有相关的Pharmacological update 部分供参考,同时也要求教师上网搜索英文的进展文章,将其补充在讲稿和教案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充实。讲稿和教案的完善使教师授课有了直接的工具和抓手,学生索取时打印后给予,方便了学生课后以此为纲学习内容庞大的原版教材,巩固教学效果。

完成讲稿和教案后,要进行全英文授课,仍然是严峻的挑战,必须熟记专业词汇,读准专业词汇发音,直至朗朗上口。精心设计讲授顺序,设想讲授过程中学生在听课中的反应和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及如何确切解答。

2.3 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课件,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老师利用互联网下载与药理学教学有关的医学Flash、图片,也可以写电子邮件向同行索要优秀的CAI课件,结合讲稿思路制作出辅以图片的CAI课件,尽量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CAI 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拓展了医学信息量,授课内容深度和广度达到新的高度。同时老师语言表达欠缺得到一定的掩盖和补足,减少因语言因素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和对立,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问卷调查反映,课后复习时参看幻灯片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占35%。如果时间容许时,老师可以在空旷的屋子打开电脑,边播放CAI课件模拟课堂试讲,可能会发现小声读不出错的单词发音会变异,讲话的速度和CAI课件进度不匹配。内容衔接时要补充过渡性的句子或句群,这可能是讲稿中原来没有的。多讲几次后,也可以让同事或家人做听众,培养老师临场讲英语的熟练和流畅度,更好克服怯场心理。等自我完善到一定程度后,请有国外学习或进修经历的教师对已做好的CAI课件进行审核,提出全方位改进意见,帮助梳理讲授思路。并就幻灯片进行预讲授,请系里有出国经历的老师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清楚理解意见之后加以修改。

在学校组织的留学生教学英语口语培训班里,中青年教师大胆应运英语和外教口语对话,增强开口演讲自信。

3 教学过程及效果

3.1 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与泛讲结合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药理作用、作用规律和不良反应以及机体如何处理药物的一门学科,涉及基础和临床多门学科,知识点繁杂,理解和记忆细节多,老师课堂讲解的时间较短暂,教学效果学生不容易满意[5]。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对教学内容取舍适当,不偏离教学大纲,还要做到少而精[6]。学生通过老师重点内容的透彻讲解,在此基础上,对章节里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也能自学接受。例如:在Modern Pharmacology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s 抗肿瘤药物章,传统药物和新型药物共有十个大类,共介绍42个药物,其中第一大类烷化剂中又分为5个亚类,共介绍12个药物,因而,Mechlorethamine(氮芥)只在介绍抗肿瘤药物发展历史时提到,其是人类使用的第一个抗肿瘤药物。只讲到是第一个应用的药物,学生根据既往药理学其他章节药物的发展历史,自然会联想到它的疗效是确切地,为改善其缺点,对其结构做部分改造,开发出同系列的药物,其同系列相似的确切作用机制和由此派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疑问和好奇,使学生有想象的余地,并为下面内容的讲解打下伏笔: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因为其有最广的抗瘤谱,是多种化疗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其做为本大类药物的重中之重进行介绍,其作用机制完全是烷化剂的典型代表,利用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提供的图,基本结构集团连接成形象的DNA链,链上亲电子的氮原子作用位点,Cyclophosphamide结构图上亲核性的碳原子是相互作用的位点,两者通过箭头连接在一起形成共价复合物,这张图生动的显示了其作用过程、不良反应。问卷调查反映,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理解老师的表述讲解掌握学习内容占55.0%。

3.2 有意运用教学法

教学法是很多同行多年经验的凝结,是理论化的总结。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讲完药理机制和作用,笔者可以提出问题药物会有那些临床应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启发学生,以及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可能的情况。

比如,在讲授“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内容之前,笔者常常采用提出如下问题来提高同学的兴趣。“患者(你,指同学)每天的用药次数是如何确立的?一天吃几次?”;“患者的用药的疗程是如何确立的?吃多久才有效?”;“何时停药?换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涉及抽象基本理论、“数学药理”内容较多,加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内容讲授属于药理学总论的内容,同学尚未接触到“实际的药物”,“不了解的情节”是事实。所以,同学对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掌握及后期知识的掌握较为困惑。而以上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同学曾经“用过药”的事实,不仅对于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有帮助,而且直接指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学习重要性及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在以后讲授“半衰期(t1/2)”概念时,帮助学生理解其临床意义是按药物t1/2制订给药方案,既可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效应-时间“治疗窗口(therapeutic window)”同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强化药理学知识要求的同时,有机地与未来临床实践要求相结合。

3.3 注重小结

相似的几个药物讲解结束后,可给出表格,让其思考并作为作业填写,或讲完相应的节或章,对本部分内容进行小结,分析难点,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记忆[7]。问卷调查反映,95%的学生课后有复习。必要时,可结合章节的知识点给出相关的英联邦国家的医师资格以往的考试题或案例,留学生因与自身将来的从业资格考试挂钩,更有兴趣和热情去完成章节的学习。

4 课后反馈

课后要主动征求留学生对药理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8]。问卷调查反映,老师在授课方式上,有令留学生不满意的情况,经建议,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改进,使教学更加符合留学生实情,得到解决占70.0%。留学生反映,在以前已掌握的相关知识中(来中国前),通过中国老师的讲解,课后有提高认识占70.0%;课上或课下,当留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老师能确切回答解释占60.0%。所以,老师应多与学生轻松沟通,耐心回答问题,熟悉思维习惯,熟悉其语音特点,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

我系在留学生药理学理论教学方面的摸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完善。下一阶段如何利用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为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网络平台资源,如全英文教学大纲、习题和课件。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 Medical Education)指导下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将是长期面对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模式的新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1):97-102.

[2] 王烨,李琳琳,李桂红,等.药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63-64.

[3] 王志琪,曾嵘.浅谈医学留学生的药理学教学[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42-43.

[4] 何涛,黄金敏.提升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42-143.

[5] 高东雁,吕莉,姚继红,等.青年教师提高药理学教学能力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31-132.

[6] 熊杰,徐艳霞,李晓蓉.明确教学目标降低全英文教学难度——留学生医学药理学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51-253.

[7] 于新蕊,郝勇,胡聪,等.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1):55-56.

篇2

1.1“君臣佐使”和“相须”“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中药成分复杂,整体的治疗策略和协同机制是构建中药配方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例如在不同的草药甚至同一个草药中,每个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又有明显的不同,而只有少数活性成分具有治疗效果[39]。如此巨大的成分混合体,如何解读中药配伍规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先前的工作中,以麻黄汤为例,作者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的配伍原则的科学内涵。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这四味中草药组成。借助我们开发的系统药理学模型,我们从药代动力学互作、药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从分子和系统水平证实了这四个草药在处方中的不同角色地位,如图2所示。主要发现如下:1)通过ADME筛选共筛出麻黄汤中的45个活性物质,其中麻黄有14个,包括麻黄碱,伪麻黄碱,N甲基麻黄碱,槲皮素等;桂枝有10个,包括桂皮醛,桂皮酸,香豆素等;杏仁有9个,包括苦杏仁苷,豆甾醇等;甘草有12个活性分子,包括甘草酸,18β甘草次酸,甘草苷等。2)君药麻黄在配方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主药靶肾上腺素受体来刺激机体发热平喘。3)臣药桂枝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药的药理作用,例如,通过共同作用于β1肾上腺素受体和β2肾上腺素受体以减少君药所需剂量。4)佐、使草药杏仁和甘草可提高君、臣药的生物利用度,协调他们各成分的活性。四种草药通过增加生物利用度或促进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等来治疗疾病。综上,我们从系统水平阐明了君臣佐使丰富的科学内涵,对中药复方配伍机理的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同样的方法,我们以川芎、降香、延胡索为例,阐明了中药“相须”理论[38]。

1.2“补气补血”的物质基础[34]气血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气血本质至今尚未被科学揭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模型系统,研发了相关气血分子识别公式(QBMR):基于ADME虚拟筛选,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学建模,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气血的本质,阐明了人参等补气中药、当归等补血中药的分子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研究结果主要有:1)发现了人参、甘草、黄芪、西洋参、党参、山药、太子参和白术等与补气有关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甘草素、党参苷I、罂粟碱、麦角固醇、白术内酯II等。同时,分析了与补血有关的当归,白芍,陈皮,地黄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白芍苷、阿魏酸和地黄苷A。2)建立了补气补血分子预测模型,气血分子识别公式(QBMR)如下:D=0662×MlogP-0156×Mor27m+0982×VEA1-0046×H-046-0966×HATSOe-4644Ntr=908,Nte=302,Qcv=833%,Qex=822%,SEqi=825%,SPqi=157%,SEblood=843%,SPblood=175%其中,Ntr和Nte分别是内部训练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化合物的数目;Qcv和Qex分别是内部训练集和外部测试集的分类精度,敏感性SE和精确性SP验证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式中,MlogP、VEA1与补气相关,Mor27m、H和HATSOe与补血相关,这个公式表明补气分子具有更强的亲脂性,而补血分子具有较强的化学反应活性。3)通过系统药理学分析,揭示了补气中药可用于炎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NervousSystem,CNS)等治疗中。而补血中药通过调控骨髓生长因子、骨髓基质细胞,从而发挥补血功能。基于网络的中药药理学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补气补血中药的本质,同时对中药的补气补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阐明中药作用机制

2.1饮片:甘草[40]甘草是一味古老的传统草药,被用作止咳、抗炎、抗溃疡、免疫调节、抗血小板凝结、抗病毒和解毒剂。我们从系统水平阐明甘草如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也阐明了其为什么被尊称为“国老”,如何“除百毒调和诸药”[40]。甘草中有22个靶标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其中ADRB1,ADRB2,CALM1,PDE4B,PDE4D,HSP90AA1,HSP90AB1,PPARG,THRB和哮喘有关;MMP12和PDE4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甘草素、甘草查尔酮B、柚皮素、山奈酚等作用于靶标ESR1,MMP12和PPARG以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异甘草素、甘草素和甘草苷等黄酮类通过调控HTR2A,PTGS2,F2,CHEK1和PTPN1治疗血栓;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异黄酮作用于靶标HTR1A,OPRD1,GSK3B,HRH1,MAPK10,F2,ADRA2A,AChE治疗心肌缺血,从网络水平揭示了甘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甘草是一种重要解毒药物,其中的甘草次酸结构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能够减少毒物吸收,增强机体对毒物的耐受性。PPARG,DPP4,GSK3等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抗炎,免疫功能;甘草苷和甘草查尔酮G作用于金属弹性蛋白酶,从而激活巨噬细胞抵抗外物侵袭。此外,甘草作用很多蛋白与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如HTR2A和AKR1B1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MAOB,DRD2,DRD3和MAPK10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CDK2,ESR2,PPARG,PTGS2和CHEK1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而AKR1B1,PDE4D,OPRD1,OPRK1,CHRM2,CHRM4,OPRM1和PTGS2与疼痛相关。这些发现无疑为进一步探究甘草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2复方:复方丹参方[35]复方丹参方是一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典型方剂,由丹参、三七和冰片三味中药组成。我们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对复方丹参方进行了研究,方法如图5所示,结果发现:1)复方丹参方中101个活性化合物,其中56个来自君药丹参,丹酚酸B、丹参酮I、丹参素A是主要有效成分。臣药三七中有29个活性分子,有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素和槲皮素等。而佐药冰片中仅有9个活性化合物,包括D冰片、L冰片和异冰片。2)复方丹参方通过靶标eNOS,CYP2C9,HSP90s,PPARalpha,gamma和MIF抑制发炎并阻止炎症因子对血管和心肌的损伤。与血管收缩有关的靶标血浆肾素,ACE,胃促胰酶,VDR和VEGFR2的调节可以降低血压。Caspase3,MMP9,MR,TGFβ1R,Ang,AR,PDE4D和sPLA2IIA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复方丹参方通过调节这些靶点从而对心血管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化合物和通路的网络表明,糖皮质激素和炎症信号通路、L精氨酸/NO信号通路分别与58、56个化合物相互作用。其中35个化合物能扰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31个化合物作用于血小板聚集信号通路。由于这些信号通路与炎症、凝血功能等紧密相关,因此复方丹参方可能通过扰动这些信号通路治疗心血管疾病。4)靶点-疾病网络分析复方丹参方疗效的多样性。其中,复方丹参方通过调节与代谢相关的靶点,如醛糖还原酶,LXRs,PPARs等发挥药效。我们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复方丹参方的治疗机理和“君臣佐使”理论[48],为复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3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11]热毒宁注射液处方源于名老中医经验方,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三味草药组成。目前注射液形式的ADME性质的研究陷入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中药复杂体系。因此,我们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1)将代谢组学、基因组学以及蛋白组学数据耦合进计算模型中,建立基于组学技术的ADME评价;2)首次提出半衰期评价模型PreDHL,使ADME评价模型更加完整准确;3)开发适合中药特点的ADME评价技术,开展系统水平的药动学、药效学验证技术。最大限度的耦合了重要的ADME性质,包括logS,logP,PPB,Pgp,P450酶代谢产物(2C6,2D9,3A4)和药物半衰期Y(t1/2),筛选出热毒宁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如图6所示。同时这也是首次耦合ADME性质应用于注射液物质基础的研究。本研究也揭示抗病毒的机制,即当感冒病毒入侵后,一方面,热毒宁活性分子通过刺激人体各种免疫通路(如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受体信号通路,Tcell受体信号通路等)以增强人体的自主免疫力;另一方面,热毒宁活性分子通过调控免疫因子或促炎介质(像IL6,IL8,TNFα,COX2等)来治疗炎症。目前,已证实了免疫在病毒感染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41]以及抗炎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42],因此,利用草药的免疫应答作用和抗炎作用能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良好的思路和线索。

3新药开发

系统药理学为中药活性物质发现,新药组方提供了重要技术。

3.1活性物质发现[23]系统药理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发现中药中的活性分子,推进新药开发。首先,作者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和靶点-靶点网络寻找多靶药物的潜在靶点。其次,作者重建了天然草药的化合物数据库,通过虚拟筛选多靶化合物。继而通过体外实验验证筛选出的化合物和靶点的可靠性,从而验证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的可靠性,为复杂疾病的多靶药物开发和活性物质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23]。

3.2新方:红山丹[32]作者首先构建了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网络,靶点-靶点网络和药物-药物网络,进而结合ADME筛选药物和反向药物靶点筛选,构建了与心血管相关的药物分子和药理学数据库。从中筛选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丹参,根据丹参的相关通路,最终选择了红花、山楂作为辅药,形成新的药物组合-红山丹,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新药开发提供指导。具体研究思路如图7所示。新药组合红山丹中,红花和山楂对应了丹参的10条通路,表明他们有潜在的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分析表明,红山丹中有56个与心血管相关的靶点,大多数靶点高度相连,为了进一步证实靶点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选取A5L,B1AR,CDK2等10个蛋白进行研究。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探究红山丹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注射红山丹的小鼠,其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率维持的更好。通过RtPCR测定蛋白的表达,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注射红山丹后A5L,B1AR,CDK2,MAPK14,NOSE,PPAR和PGS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红山丹的信号通路中,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被证实和心血管相关。此外,网络中多靶标共享相同的信号通路,揭示了红山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协同作用。通过红山丹的研究,我们验证了基于药物-靶点相关通路的药物组合的协同机制[38],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4讨论

篇3

【关键词】讨论课 药理教学 模式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8-01

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药理学也不断创新发展。药理学作为一门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支撑,又需要实践技能操作水平的课程,各高校对其课堂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积极探索与实践。当前社会和医疗发展迫切要求高素质的药理学人才,因此,亟待对药理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创新,以满足社会需要。

一、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药理学作为医学与药学交叉的学科,对医学、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其理论与实践性极强,但是从当前我国药理学教学实际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和学生应试成绩的提高,而不关注实践教学,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提升。还有些院校虽然有药理学的实验课,但是由于受到实验资金、设备等的限制,往往也只是单一的“验证式”的课程,而且实验课程比例十分低,不能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再如,对于药理学的教学考评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只要考试时试卷答对了就万事大吉,而没有对学生药理实践能力进行考评,学生动手实操素质低,使得很多学生在今后就业时难以满足相关要求,就业难也就不足为怪了。再者,由于药理学理论知识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很多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药理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繁杂,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再如,药理学专业教师素质水平不高,教学方式落后,对前沿的临床药理知识掌握不充足,科研水平不高,因此难以利用生动的临床药理案例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不利于高效活跃课堂的营造。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也十分迅猛,很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教材跟不上前沿医药行业发展,造成了现有教材与临床药学应用的脱节。因此,全面系统的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二、讨论课程开展措施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展开课堂讨论的前提和关键,问题的设计对于讨论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要求,设置具有创新性的、适合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比如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有哪些?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各自的药用范围是哪些?等等。药理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且在进行药物作用机理的讲解时,学生往往需要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加入应用实例,有技巧的创设教学情境,并在病例分析时步步设问,形成一体化的问题引导体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进思维多元化发散。

2.资料查阅

在明确了相关的讨论主题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资料查阅,学生要根据问题的特点,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书籍或者参考书目,或者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与资料的手段,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资料分析,筛选出有意义和价值的资料。比如 “头孢过敏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这一主题,在进行资料查阅时,就应当有针对性的查找头孢过敏引起的原因、人体反应过程等,资料的查阅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复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探讨沟通

在每一位学生独立的查找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后,就可以按照既定的小组展开讨论,即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般来讲,小组成员有5名左右,在讨论开始时,学生首先将自己所查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和沟通,并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自由讨论,整理出最优的资料资源来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对本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在班级内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汇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而且讨论的过程也是互相倾听和尊重的过程,通过讨论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都有一个比较,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习他人的优点,并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与此同时,也扩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掌握的药理知识更加扎实,并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以致用。

三、结语

运用讨论课程进行药理学教学,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讨论课程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合理的安排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让讨论课程有效促进药理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桂华. 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 中国药房,2011,16:1533-1534.

篇4

例1,男性,40岁,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医嘱:头孢他啶2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 gtt,qd。药师根据药动学理论分析:头孢他啶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宜一天定量多次给药,以维持血药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50%以上[1]。考虑到其半衰期约为2.2 h,所以最佳给药方案为:头孢他啶2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iv gtt,q8 h。医师采纳此方案,10 d后炎症得到控制。

例2,男性,55岁,心脏移植后,临床给予口服环孢素 240 mg,qd,常规免疫治疗,后因出现心律不齐联用普罗帕酮,环孢素剂量不变。药师根据药动学资料对医师解释:普罗帕酮是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抑制剂,而环孢素是CYP3A4的底物,环孢素与普罗帕酮合用,将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易致肾毒性,应将环孢素剂量调整至 160 mg,qd[2]。医师欣然接受,用药7 d后监测血中环孢素浓度和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既降低了毒性反应,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 以药理学知识指导合理用药

例3,女婴,体重5 500 g,临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给予头孢哌酮100 mg,iv gtt,bid,抗炎治疗3 d,效果不理想。临床药师查看病历指出: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但对其复方加酶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医师采纳建议,调整用药方案后3 d,患儿炎症得到控制。

例4,男性,63岁,高血压2级,急性心肌梗死。医嘱给予口服氯沙坦50 mg,qd,螺内酯20 mg, bid,阿司匹林 100 mg,qd。用药5 d后患者自诉下肢有重压感。临床药师分析:螺内酯为醛固酮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促进Na+、Cl-排泄,同时减少K+、Mg2+和H+排泄。氯沙坦也有保钾作用, 两药合用很容易引起高血钾。另外,阿司匹林能阻断螺内酯的主要代谢产物坎利酮在肾小管中的分泌,使其利尿作用减弱。氢氯噻嗪可增加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降低血钾, 增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氯沙坦作用互补,可加大降压力度,同时抵消各自的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将螺内酯改为口服氢氯噻嗪12.5 mg,qd,结果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压显著降低。

例5,临床药师发现眼科白内障摘除术患者多使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眼部感染。药师指出,两者同属氨基糖苷类药物,作用机制相同,合用会增加耳、肾毒性及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可能性,应选择耳、肾毒性小而对G+球菌同样敏感的环丙沙星注射液代替庆大霉素注射液[3]。

3 以药剂学知识指导合理用药

例6,患者男性,47岁,肾功能衰竭,医嘱给予5%葡萄糖50 mL+呋塞米20 mg,iv gtt,qd。药师提示5%葡萄糖为弱酸性,而呋塞米为碱性药物,两药同瓶混滴可能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呋塞米的药效,减弱其利尿作用。应选用 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药物稳定性会更好。例7,患者女,4岁,诊断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处方给予阿昔洛韦0.5 g+0.9%氯化钠250 mL,iv gtt,qd;10%果糖二磷酸钠50 mL,iv gtt,qd。药师指出,阿昔洛韦呈碱性,其溶液pH值约为11.0。果糖二磷酸不易溶于水,制成钠盐后水溶性增加,当果糖二磷酸钠与碱性溶液相遇,会有果糖二磷酸晶体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颗粒,增加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建议在上述两种药物间串联滴注一定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

4 以药物化学知识指导合理用药

例8,患者男,28岁,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5℃,有青霉素过敏史,痰培养结果对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钠敏感。因头孢哌酮皮试结果呈阳性,改用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药师根据药物化学知识分析:由于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侧链结构差异较大,抗原决定簇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不能因为某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结果为阳性,就简单地判断所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不能用,建议试用与头孢哌酮侧链化学结构差异大的头孢曲松钠,结果皮试呈阴性。缓慢静滴,未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用药3 d后体温正常,炎症好转。

篇5

一、藏族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危亡和发展机遇

由于西医诊疗理论在藏区普及,藏医诊疗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的普及,使藏医的三因学和藏药学的理论受到严重冲击,故应对藏医药学进行全面探讨。我以为现在应抛弃对现实存在问题回避的心态,应抛弃满足于过去的伟大成就,满足吐蕃王朝时的光荣的心态,真正面向现实存在,对藏族医药学理论与现实状况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阐述,这是将藏族医药学理论从危亡中解救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们所闻所见的不少论文中,有的作者只看到藏族医药学过去的光辉成就和无法胜数的医学典籍,宣称藏医是内容丰富的伟大宝库、是集聚了所有医学精华的甘露宝藏;有的专家学者,其专著像身处天国善见城中不惜人生时光和笔墨纸张探讨奥义,对《脉经注释》、《尿经注释》进行再注释。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否认藏族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不可能被否认。如果过分的自我夸耀,只会处于汉族谚语“王婆卖瓜”的境地,不会产生任何好处。在今天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我们藏族医药学的功能和效益,如何使其与时代相适应而发展。功能和效益能否发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符合科学。一般只据《四部医典》中关于“三因”在人体中形成、位置、度量和功能的论述,而认为“三因”是人体中真实存在的器官,这会造成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相矛盾。“三因”是什么?三因学与解剖学,三因学与生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当前须探讨的主要课题。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三因学,首先要从传统观点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用新的思维全面地对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

三因不是四大种之风(隆)、脏腑之胆(赤巴)、土水之培根,它是认识和解释外界物质的本质的一种特殊辩证认识方法,内外界事物的性质即本质形式各不相同,但用表示三大系统概念的词语去分析观察,三因与机体机能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表示病理时并不是说隆病就是轻、糙,赤巴病就是腻、锐,培根病就是腻、柔等,而从病理和症候的本质上来说,凡具有糙、轻、寒、滑、稀、动等性相者称为隆病,凡具有腻、锐、热、臭、泻、湿等性相者称赤巴病,具有腻、凉、重、钝、柔、稳、粘的相性者称为培根病。同样关于机体构成和机能方面达布达娃坚赞说:“与七种触觉功能相对应,都命名为隆、赤巴、培根名”。机体器官呼吸时几个功能活动称之为隆,感觉饥湿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赤巴,稳固机体和心神的几个功能活动称为培根。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的活动而提出的三因系统学说是我们藏族医药学理论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传统的三因系统观点能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器官错综复杂的活动。三因是对机体的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概括的通称。离开机体和器官功能,不存在所谓的隆、赤巴和培根三种实际存在的器官或组织。

反映机体器官机能综合性的三因系统不是孤立存在,而它们之间具有依存关系、定量关系、对立关系。

关于依存关系在《四部医典》中说:“隆位于骨骼中,赤巴位于血汗内,其余各部存培根,互为依存维持情。”隆、赤巴、培根三者如亲兄弟的比喻,能形象地详释其依存关系。实际上三因的依存关系就是机体的器官组织功能间的关系。《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摄入饮食首先由拌搅培根磨碎和腐熟,其后消化赤巴消化并分解,最后平火隆来分清浊。”此概括食物消化整个过程中三因的功能的论述可理解为现代西医人体生理学中关于胃的蠕动、消化液的各种酶素、胆汁的作用及肠内膜的吸收功能的论述。概括说三因的依存关系是系统与系统间的关系,详细说是细胞与细胞间的关系。

三因之间,或者说机体器官的功能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外,还有定量关系。“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赤巴的定量是自身的—阴囊,培根的量是自手棒量”中所说的定量,是指与器官及组织的功能而言,故应理解为器官及组织正常的标准量。隆的定量是自身的—膀胱,是指属于隆的系统中的器官及组织的正常量而言。如心脏每分钟跳动七十五次是心脏器官跳动的正常量。《四部医典》中所说:“培根依次于脑住上方,赤巴依存于肝胆住中间,隆依存于髋腰住下方”,表明了三因所处的一定位置,是指综合器官功能的三系统范围的主要功能,不应理解为隆一定位于下方、赤巴一定位于中间、培根一定位于上方。

三因的对立关系是三因的依存关系和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如培根属寒具有水的性质,赤巴属热具有火的性质,从培根和赤巴的本质上来讲,二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培根中存在赤巴,赤巴中也含有培根。

传统的藏医三因学思想与西医人体生理学之间的矛盾,是由于观察人体生理机能所研究的着眼点即观察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三因学将由人体生理运动中所产生的共同功能表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而西医人体生理学将器官及组织的构成和其功能活动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如藏族医学依据呼吸运动的外表现象,认为这是维命隆的功能;西医人体生理学依据呼吸器官组成及功能活动状况,认为它取决于呼吸系统的肺和呼吸肌肉功能。这两种论点大体上来看是矛盾的,但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一致的,这是因藏医学将外表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西方医学将产生功能运动的基础(器官和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正如论述人时,会说话,能从事各种劳动的是人;由血肉等各种细胞集聚而形成的任何具备发达头脑、特殊智慧的补特伽罗才是人,这两种论式,其最后的结论是指人一样。

藏族医药学理论是解释人体和疾病同体外所显示的症象的一种信息学,不是表述物质机体和器官功能如何形成的理论。比如只能将下泄隆理解为司理大小便和精血的排泄与控制、司理胎儿分娩等方面的机体运动共同现象,实际上不存在下泄隆这种器官或组织。

(一)藏医理论的信息学性质

我们将与藏族医药理论相关的症象称之为表象信息,将实体与症象间的关系称之为表象关系,故藏医理论可认为是统率表象信息和表象关系的一个巨大信息系统。藏族医药学理论与客观存在间是否有矛盾,主要取决于其理论统摄的信息与实体间关系是否可信。

对统摄信息的形成从发生学说,从内成因和外成因。内成因是指对疾病诊断医疗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医疗实践范畴中产生的,故称之为内成因理论。《四部医典·论述部》中云:“隆盛症象干黑喜温暖,身颤腹胀大便滞。”又云“隆衰症象力衰言微身不适,神志不清又生培根增盛状。”以三因盛衰实象为例,隆盛症状与其所属的肌肤干黑的两种症状相吻合的诊治,就是用信息学说的诊治。它是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故称之谓内成因理论。所称其为内成因理论因它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容易解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在医疗实践时,对胸部满闷、神志不安、乱语、头晕、连连嘘气的病状,按传统藏医理论,认为是隆症心风病,对治药物应是八味沉香丸、仲孜八味沉香丸、五味石榴散。医疗实践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轻和动的成分亢盛,胸部满闷、心悸过猛、乱语等症候是隆即风入侵入心和命脉,其对治法则应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风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代西医治疗理论中,无隆即风入侵心和治疗息隆即息风的说法,但按藏医理论对隆症心风病治疗中施以息隆即息风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疗效。按逻辑学所说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规律。总之很明显藏医理论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时严谨以据症候的理论其落脚点是一致的。

与内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医药学组成的主要部分。藏医的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中都吸取和发展了外成因理论,更多的吸取和发展了五大种理论,使其与藏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由于藏医学中吸取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藏医学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藏医中采用了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观察了人体、疾病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经验,内成因与外成因理论浑然连为一体。

(二)藏医学诊疗理论是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

篇6

[关键词] 药理学;总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9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92-02

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有桥梁学科之称,其地位举足轻重。本门课程知识面广泛,涉及众多基础学科,又与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因此,药理学的教学存在难度,而纵观整门课程又以总论教学难度最大。药理学总论主要介绍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规律,药物效应动力学基本机制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虽然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不大(8~10个学时),但它负担着开宗明义、提纲挈领之作用,是药理学学习的总纲和具体药物学习的基础。总论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对本门课程的后期学习效果起决定性的影响[1]。教师如能讲得精彩,可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科学地学习,为学生进行全课程的学习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2]。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上好药理学总论课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动力

怎样拉开总论课的序幕,才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位学生,使他自觉、主动地进入药理学世界的大门呢?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总论课上的首要任务之一,对今后教与学的密切配合有着重要意义[3]。

笔者在第一堂课上,首先根据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任务,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不是照本宣科。如:在大家的经历中,多多少少都曾受过疾病的侵袭,治病的手段都有哪些?学生争相回答后可总结并提示:在各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生治病的基本手段,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紧接着再抛出第二组问题:在用药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种疾病要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入机体后如何发挥作用,机体如何代谢药物,等等。然后再举出一个临床实例,简要回答上述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初步明确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喜欢药理学,就会以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其中,由此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再比如,不良反应是药物使用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但初接触药理学的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介绍这部分知识之前,首先以具体数字向学生展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之高;再举出实实在在的案例,如反应停事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反应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之大。至此,学生自然而然要想到究竟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有哪些种类的不良反应,各自发生于什么情况,等等。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及求知欲被高度唤起的时候,再给他们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势必要容易得多,甚至还有的学生感觉这些内容不够多,会在课外自觉主动地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更多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由此达到了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想办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会”为“我要会”,使之爱听、愿学、勤问,敢于知难而进,真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掌握基本概念,打好学习基础

药理学总论涉及众多概念,如药物、首过效应、受体等。对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与熟练应用,对今后具体药物的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概念往往是一些枯燥无味、概括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分解-合并-实例验证-引伸的方式,彻底将抽象的概念讲透讲清。

如教材中药物的定义是这样的: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仅凭死记硬背却难以奏效。在讲解这个概念时,先将其拆分为容易理解的单句:药物的作用、用途、本质分别是什么,并采取边板书边提问的方式进行,学生结合以往知识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药物的概念,又理解了药物所涵盖的范畴,纠正了以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继而复述整句话时学生对药物的定义就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再认为难以接受。最后再介绍一些有关药物的其他知识以加深印象,如药物的特性,尤其是两重性,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等。

再如,副作用是药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学生在学习具体药物之前对此并没有太深的认识。将概念分解,着重指出其要点,如发生前提是治疗剂量下(有别于毒性反应发生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原因是药物的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本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药理作用,可随用药目的而改变,并以阿托品为例来强化上述认识。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使得抽象的药理学名词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不仅改变了药理学教学乏味单调的状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后期药理学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4]。

3 把握时代脉搏,触摸学科前沿

当今药物研究日新月异,新药层出不穷,药理学内容也与时俱进,更新较快。总论内容却相对较为固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总论的讲解就可以是“一潭死水”,而应是不断更新的“活水”。总论教学同样要紧跟学科前沿进展,力争在讲授既成知识体系的同时,又向学生介绍药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紧跟时展步伐。

长期以来,临床用药总是针对同一疾病应用相同的药物和剂量,由于个体差异常导致相当比例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药物治疗学正经历着由经验式向个体化治疗的革命性转变。

大量研究证实,除环境因素外,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以及药物作用靶位等基因的变异是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5]。因此,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将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和更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提供重要途径。这就是方兴未艾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6],即通过对包括药物起效、活化、排泄等过程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鉴定基因序列的变异,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基因突变与药效的关系,将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的个体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研究结果更易于在临床得到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也是人类进入“个体化医学”的重要标志,其结果有可能对每位患者的药物选择、剂量、给药方式等作出预测,从而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也将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提高其投入产出比。

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药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人类已知和探索人类未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为他们今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打下基础。最后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够适应21世纪医药卫生发展趋势,符合更好地培养跨世纪医药卫生人才的要求。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的实施与合理运用,学生普遍反映对总论部分不再感到畏惧,而认为是药理学课程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时有所侧重,能够抓住学习精华和知识点。重要的是,通过总论的学习,学生对药理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再次印证了我们古老的谚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参考文献]

[1]李金莲.上好解剖学绪论课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6):629-630.

[2]赵燕燕,李春玲,范华英,等.密切联系实际多种方法并用强化生药学总论的教学[J].中外医疗,2009,28(1):96-97.

[3]胡慧玲.浅谈《药用辅料学》的教学方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3):31-32.

[4]孙志春,郭常亮.对精心组织上好绪论课的探讨[J].职业圈,2007,(16):73-74.

[5]刘昭前,周宏灏.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新时代[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1):1-6.

篇7

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记忆力强,但对汉语的理解表达能力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如城里来的,接触汉语多,语言流利,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也强;各县来的,表达理解能力稍差,但基本能把意识表达清楚;而来自边远农牧区约50%的学生,应受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影响,加之年龄小等因素,汉语表达理解能力差。《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特点:总体章节较多,其中医脏腑、气血津液、经络、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各有特点,难于记忆,容易混淆,与临床各科联系密切,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理论性强。药剂学生的就业特点:中等卫校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分布在药房、制剂、药店、药厂、营销、检验、种植、采集等与中药材有关的各个行业。

2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对重点内容多次强调讲解,在板书中标出重点,要求学生在书上几页几行划出标记,并在每次课前回顾性提问,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如:在讲中药配伍禁忌时,重点要求民生熟背“十八反”,熟读“十九味”。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取舍安排,课时的分配,板书书写以及授课语言的表达均要深入浅出,少而精,难易适度。

3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实践证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3.1实验教学提高兴趣

我校中药标本及饮片标本有500多味,学生们很喜欢到标本室辨认饮片,观看中草药标本。常听到他们说“这味药我家乡的田间、地头很多的……”“我爷爷病了,就用这味药……”每当这时我就因势利导问“你们知道这味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吗?”学生们高兴得说“老师我知道……”,下课了还有学生围着我提问交流。从他们求知的目光中,深感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3.2野外中药标本采集培养兴趣

我校位于库尔勒市交通西路,其三面被农村包绕,植物资源很丰富,我们组织学生到田间、渠旁、路边采集中药,如枸杞子、桑叶(枝)(椹)、车前子(草)、蒲公英、丹参等制作标本,写明采集时间地点、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以作业的形式上交并记录实验成绩,筛选好的标本陈列于标本室,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分组观看,中药图谱如《实用中药彩色图谱》《常用中药材真伪对照鉴别图谱》《新疆药用植物图谱》等,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兴趣。

3.3电化教学,增强兴趣

电化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形象感染、能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极大增强了学习兴趣。电教手段可弥补因地域等因素无法见到或开展的实验,还可弥补教学资源不足。我校的电教片有中药总论-炮制法、中药各论-常用中药、中医基础脏腑经络等。

4适当联系,加强记忆

4.1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许多民生对中医术语陌生、难理解,所以要用恰当的比喻,或用现代医学语言加以说明,如“痈疽疔疮”,泛指体表化脓性感染;小者为疖,大者为痈,形小根深如“钉”状为疔,红肿热痛难溃者为疽,肺痈指肺炎,乳痈指乳腺炎等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加强记忆。

4.2与方剂、中成药联系

因为方剂是中药的切实应用,如讲当归、白勺等,都可以提到四物汤,四君子汤,并诵以简要方歌“芎归芍地四物汤”这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药物主要功效理解,便于记忆应用。

4.3趣味歌诀联系,加强记忆

在中药妊娠禁忌中,用歌诀的形式背诵孕妇慎用和禁用药,如孕妇禁用药歌诀“大爸牵牛上山能涉水”“虻虫披雄黄讹斑蝥”,意为:大爸牵着耕牛涉水到山上去,半路看见虻虫身披雄黄讹诈斑蝥,即大戟、巴豆、牵牛子、商陆、三棱、麝香、水蛭、虻虫、砒石、雄黄、莪术、斑蝥。

篇8

1.1肿瘤接种选取传代6~8d,肿瘤生长良好、腹部隆起明显的小鼠,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细胞悬液。于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后,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7/mL。每只小鼠取0.2mL细胞悬液接种于右侧腋后线皮下,观察肿瘤生长。

1.2动物分组及给药选取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节律组和异常光节律组。正常光节律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光照前期(6am)给药组、光照中期(2pm)给药组、暗期前期(10pm)给药组;异常光节律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光照前期(11pm)给药组、暗期中期(3pm)给药组、暗期前期(7am)给药组,每组15只。正常组、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在设计时间腹腔注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剂量为5mL/kg)。阳性对照组按体质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剂量为2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0d。治疗期间记录小鼠的毛色、体质量、小鼠死亡时间和数量。

1.3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末次给药24h后,称量小鼠体质量,随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瘤块,称取质量,计算瘤体质量指数:w瘤质量指数=m瘤质量/mbody,以及肿瘤生长抑制率(%):p抑制=(m模型组-m治疗组)/m模型组×100%。

1.4脏器指数的测定末次给药24h后,称量小鼠体质量,随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肝脏、肾脏、脾脏和胸腺,称取质量,计算脏器指数:p脏器指数=m脏器/mbody

1.5肝、肾功能指标的测定末次给药24h后,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步骤测定血清中ALT、AST、GGT、TP、Cr、BUN含量。

1.6统计方法所有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方差齐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光节律对小鼠生长情况的影响正常光节律各组小鼠行为活动、毛发正常;而异常光节律各组小鼠行为较迟钝,进食较少,毛发光泽较暗,毛发松散。从第6天开始,各组陆续出现死亡。体质量生长曲线见图1。

2.2不同光节律对鸦胆子油乳抑瘤作用的影响表1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各治疗组瘤体质量不同程度减少,瘤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其中阳性对照组、暗期前期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节律改变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治疗组瘤体质量均有所上升,瘤质量指数有所增加。异常光节律下,除光照前期给药组外,各治疗组瘤体质量及瘤质量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3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脏器指数的影响表2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与模型组比较,暗期前期(10pm)给药组的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胸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改变光节律后,各脏器指数均有所下降。异常光节律下,暗期前期(7am)给药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表3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模型组AST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各治疗组AST,GGT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阳性对照组的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节律改变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组AST水平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光节律下,各治疗组AST水平有所下降,GGT水平有所上升。

2.5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表4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模型组BUN、Cr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BUN、Cr水平有所上升。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组BUN水平有所上升,Cr水平有所下降。异常光节律下,模型组BUN、Cr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各治疗组BUN水平除暗期中期给药组外,均有所下降;各治疗组Cr水平均有所下降。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分析,采用H22肝癌细胞制备KM小鼠的肿瘤模型,经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后,在正常光节律和异常光节律下均可减小瘤体质量,降低瘤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

药物在正常光节律下给药,与异常光节律比较,瘤质量指数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相同光节律下,药物在暗相期给药,治疗效果更佳。国内外研究显示: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失调,会影响调控细胞增殖的钟控基因(clock-controlledgenes,CCG),进而引起细胞周期的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加速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小鼠的行为和状态出现异常,瘤体质量、瘤质量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昼夜节律的紊乱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在相同光节律下,与暗相期治疗组比较,光照期治疗组瘤体质量增加,瘤质量指数更高。经鸦胆子油乳治疗后,2种光节律下各治疗组小鼠的瘤体质量均有所减小,瘤质量指数均有所降低,而且,在特定的时相(暗相期)下给药,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既肯定了药物本身的抗肿瘤作用,也可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节律性。正常昼夜节律下,免疫系统中的某些成员在夜间的水平较高,往往容易出现峰值时相。免疫系统昼夜节律的改变,尤其是峰相位白细胞数与细胞因子浓度的回落,使得机体原有的免疫监视节律紊乱,不能有效地监视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得以继续生长发展。ALT、AST、GGT是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发生病变,如原发性肝癌时,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等原因,使血清中3项指标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BUN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终末产物,Cr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时,血液中BUN和Cr才会明显升高,一般作为检查肾功能的重要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光节律下的荷瘤小鼠AST、BUN、Cr水平均出现异常。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荷瘤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清中AST、BUN水平有所升高。可以推断,昼夜节律的改变可能对免疫系统的某些环节产生影响,并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损伤。使用药物治疗后,脾脏、胸腺指数有所回升,部分治疗组的AST、BUN、Cr水平有所下降。

篇9

一、敢于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提问,先求同后求异,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现行的中学教材虽经精心编写,但也有不少问题。如:初三第二章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中强调了元素组成宏观物质,而微粒构成物质,但课本出现“氦气等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一句,易混淆学生的思想。再如:高一必修本中讲“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不像液体、固体那样,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校”这一说法不严密,如固、液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呢?另外还有讲到同位素时,35Cl和37Cl-属不属于同位素?倘若是同位素,其性质不相同又如何解释等等。只要用心思考,不难发现还有其他值得商榷之处。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事多论、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活动中放射智慧的火花,培养出“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营造问题环境

创造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如在讲到碱金属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光亮的铁钉置于CuSO4溶液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为什么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并进而发问:“如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呢?”学生在铁和CuSO4溶液反应的思维定势下,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结论,此时再演示Na和CuSO4溶液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中国学习联盟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三、发挥好奇心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诱导,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做卤素的性质实验时,学生已完成了碘水中分别加入苯和四氯化碳的实验,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后清洗仪器时,有一组学生无意中将上述两支试管的液体混合后振荡,发现上层呈紫红色,就提问:“当往碘水中加入苯和四氯化碳时,溶液会不会分三层,各层的颜色又如何?”我及时把握住机遇,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组中国学习联盟胆思考,发现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展开讨论。随后我作了归纳:肯定不会分三层,根据相似者相溶的原理,苯和四氯化碳在振荡后会溶在一体,溶液分两层,至于苯和四氯化碳层在上或在下要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多少,如苯多则在上,反之则在下,并演示了两种情况时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溶解性的理解。

四、充分远距联想

篇10

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药学专业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流向药品流通领域。我们培养的药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医药经营及医药管理等单位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新版GSP中的重点内容,如供应链管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质量风险管理等作为重点知识学习。例如医药企业GSP实务课程,我们以通过GSP认证为教学目标,结合新版GSP全面推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重点规定网络环境、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功能的要求。我们将教学地点安排在仿真实训室,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真实感受药品在购销、调储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把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药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在其他相关的课程中我们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医药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知识的拓展,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跟踪管理发展趋势的能力。

2采用不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1任务驱动法:结合新版GSP对人员的要求,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工作任务要求的调查研究,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任务的核心技能,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药房药品管理实务课程的授课中,我们将教学地点设在学院实训基地的药房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授课,将理论教学和实训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让理论学习在实训过程中得以完善。在教学中按照不同药品的分类管理将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导入-制定方案-任务实施-评价总结等环节。同时,结合新版GSP对于药品在储存、运输设施设备上的要求,强化对于温度敏感的药品的监控,作为重点知识学习和训练。

2.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效果比较好,尤其在医药商品营销实务课程中用得比较多,结合新版GSP对于药品购销票据的要求,我们挑选在近年来比较典型的“走票”、“挂靠”等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认识到药品经营活动中这种购销渠道不清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票据管理混乱,为假、劣药的流通提供了便利。因此,在新版GSP中重点强调了药品销售必须开具发票,出库运输药品必须有随货同行单(票)并在收货环节查验,物流活动要做到票、账、货、款一致,使药品流通在有效的管控之中,从而达到规范药品经营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的要求。同时,通过近年来药品在批发企业、药店连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