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学习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军事理论学习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半军事化管理;航海类;道德修养
航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未来船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组织纪律又是思想素质中重要的成分。航运业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使航运从业人员的工作具有风险性;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之具有艰苦性;在远离大陆、远离祖国的孤立环境中,需要自主决策与适时应变,使具有独立性。
一、做好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遵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还应更完善
(1)重点把握航海类专业学生群体特征的新变化。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其自身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这种特征在其生源结构、生源状况等各方面又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自我”意识强烈,追求自我价值,对集体生活漠不关心。这就与航海专业所强调的“集体意识”有所出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带来阻碍。(2)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考证自信心不强明显。由于原有基础相对薄弱,高职类院校的学生都普遍存在学习吃力、厌学等心态,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以后,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学习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再加上繁重的考证任务,精神压力就会进一步增大,逐渐形成对学习的忧虑和恐慌,产生厌学心理。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放弃当“船长”的理想。(3)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情况学生聚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调查显示,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人群。航海类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或者较为落后的地区,其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使不少学生从小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多数学生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异地求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对前途感到茫然,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感到不知所措。这样一群比较迷茫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产生的往往是不好的“化学反应”。(4)掌握半军事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性。半军事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照搬军队的管理模式,缺乏内在的实质性的思想教育方面的不足,这也在学生管理方面造成了一些缺失。部分学生对半军事化管理的目的意义不明确,他们只是在消极被动地接受这套管理模式,对统一着装、统一出操等有怨言。半军事化管理讲究的是服从命令意识,所以大部分学生还处在被动服从当中。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产生对抗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
二、大学期间对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航海家,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这具有很大的意义
1.半军事化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障,是各项工作得到落实的基础。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施与开展必须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的前提下进行。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半军事化管理的工作才有章可循,学生工作才能稳步向前推进。
2.加强半军事化管理领导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心理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双边活动的过程。学校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管理队伍,同时推进对学生管理的重心下移,加强对学生的半军事化管理,半军事化管理大队对各学生部门在半军事化管理方面应有绝对领导,大队长在学院半军事化管理方面要有全院一盘齐的思想,从而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
3.切实提高半军事化管理中学生干部的责任和能力。为实现学生在半军事化管理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必须依靠一支思想过硬、专业技能熟练的学生干部队伍,因此半军事化管理的核心力量是学生干部。要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的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干部在半军事化管理中的使命感,增强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切实提高工作的本领,那么这些学生干部不仅要掌握半军事化管理的基本技能,也要掌握管理的业务和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效地延伸管理的臂膀,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协助学院相关部门履行职责,负起带动、管理、引导同学的责任,有效地守卫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沿阵地。
4.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把半军事化管理工作和部队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半军事化管理工作要和部队紧紧联系在一起,带动学院与部队的共建工作,推动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双方既有领导间的互访、学习,也有业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部队为学院带来精良的技术指导、严格的作风培训,学院也能为部队提供智力支持。
5.把半军事化管理与军事理论课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想上巩固学生思德教育。(1)把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适当修改,加入军用被折叠教学和队列训练教学。(2)军事理论课程成绩中加重半军事化管理理论学习比重,使学生重视半军事化管理。(3)实践课设为内务卫生和军事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新生第一学期上军事理论课,使半军事化管理更好的结合军事理论课。
6.采用鼓励教育,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职业美德。针对航海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对他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在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相关纪律的同时,要注意给学生多点赞美和鼓励,使他们逐渐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教育管理的诚意,从而增强对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深层目的的理解。同时鼓励教育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及人格的完善。半军事化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措施。在半军事化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中军训使同学对人民军队有了深入的了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军事理论课、时事形势报告,使同学们看到了和平条件下潜在的战争威胁,看到了自己肩上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一日生活制度,培养了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成才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而对于大多数的航海类院校而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和改革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做好航海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半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下职业教育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真正做到卓有成效,才能培养出真正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毕鹏杰.新形势下加强高等航海院校半军事管理工作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5(4)
[2]蔡振雄.谈航海类轮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特点及其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1999(4)
[3]王昭翮.航海院校思想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6
[4]张白茹.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质[J].高校理论战线.2006
[5]李俊英.人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8
篇2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好的方面
(一)、认真抓好了以贯彻落实训练大纲为主线的军事训练工作,全营的整体训练水平有所提高。今年我师将参加总部军事训练一级师达标考评,训练任务要求高,任务重,虽然去年营对新大纲规定的一些新增课目作了一些摸索,但全营的训练基础仍不是十分扎实,作为营主管训练的负责人,身感责任的重大,因此,在这年,自已始终能将军事训练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强化中心意识,扎实打牢官兵的训练基础。一是认真学习研究大纲和年度训练任务,科学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在去年系统学习训练大纲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落实好年度训练,从去年老兵一退伍,自己就抽时间对大纲内容及年初业务科下发的年度训练任务进行认真地学习研究,进一步吃透其精神实质,加深对训练任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年度军事训练安排和大纲的要求,在对前几年营训练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三个连队部分干部对大纲内容进行研究,科学筹划新年度训练计划,做到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确保部队一开训就步入了按纲施训的正确轨道。二是严格按纲施训,狠抓训练规范。开训以后,能严格按计划抓好训练落实,杜绝了偏训、漏训,到目前为止,三个连队均能严格按计划展开训练,训练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是重视抓好警官、士官训练。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大纲要求,进一步提高警官、士官的组训能力和整体素质,今年以来,营十分重视抓好警官士官训练,通过压担子、教方法、集训观摩等形式,相互取长补短,警官训练自觉性高,较好地坚持了体能集中训练,理论学习制度,现在自觉学习钻研军事理论和业务技能的良好风气正在警官队伍中逐步形成;同时根据营士官队伍人数多,但又相对缺乏培训机会的情况,为了提高广大士官的组训能力和综合素质,营从四月开始至六月中旬,组织了一期为期两个月的士官素质培训,由部分教学能力强,素质过硬的副连以上干部担任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基础知识,组训带兵基本方法,组织教学法观摩等形式,使广大士官较为系统地掌握了管理和组训的基本方法,为平时开展工作组织训练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四是加强对训练的指导。专业训练展开后,为了扎实落实全部训练内容,顺利完成年度训练任务,自已不仅能按计划掌握全营的训练进度,同时也经常和几位连长一起就训练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虽然上半年部队的其它一些工作较多,或多或少影响了自己抓训练的部分精力,但还是能经常深入训练场检查训练情况,不仅只是给部属压任务,部署训练,还能利用自己以前在院校及连队任职期间学习和积累的一些方法、经验,和广大官兵一起解决训练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部队训练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训练水平有明显提高。
(二)、狠抓了经常性管理工作落实,营队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
一是坚持抓好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按条令要求,规范了从起床到熄灯的日常制度落实,按职责要求,监督检查连队按条令办事,重点纠正了中午午休时间和晚上熄灯后少数人员加班搞训练的问题,一日生活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生活秩序逐渐走向正规。二是重视抓好作风培养和人员管控。从人员警容、礼节礼貌、请销假等小事抓起,规范官兵言行,培养良好作风,尤其是在防治非典期间,能严格人员控制,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规定要求,自己也能模范带头,从四月二十日到现在,未去过一趟丁山、宜兴,全营官兵纪律观念强,都能认真自觉执行规定指示,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违反纪律的现象。三是以规范各类值班值勤为突破口,强化各级人员的职责意识。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营队的正规化建设,从年初一开始,就认真抓了营连值班员、连值日员、厨房值班员、等各级值班值勤人员履职司责情况,同时借助四月份师召开的正规化管理现场会,营又对大门哨兵、夜间哨兵进行了进一步规范,通过营连教育要求,现在各级值班员都能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职责清楚,按时交接,大门哨兵和夜哨,姿态端正、警惕性高,并以此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了战备、生活、工作、训练等秩序的正规。四是突出抓好了以解决“五个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针对专业训练动用爆炸品、易燃有、车辆装备多的特点,从严格制度入手,下大力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连队的实爆、实喷等危险性大的课目,能够亲自到场,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力度,一季度,结合师五个重点问题的检查,对可能影响营队安全稳定的事故隐患进行了认真的排查疏理,有重点的进行了综合整治,车辆管理能严格派车手续,杜绝了派私车、人情车。针对兄弟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做到举一反三,认真分析营队建设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现在营队各项工作秩序正规,制度落实,内外关系融洽,无严重不良倾向和违纪现象,保证了部队的安全稳定。
(三)、抓好自身素质培养,不断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
今年以来,自己一直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近几年,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部队建设的标准一年比一年高,前几年我营在上级党委机关及各首长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营几代官兵的共同努力,营队的全面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而能否保持全营这种好的发展势头,作为营队的一名主官,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因此,半年以来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方面注重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能自觉参加营及上级机关组织的干部理论学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武警部队下发的《干部培训教材》、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专业战术理论等自学教材,以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十分注意在工作中和向身边同志学习,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教训,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在涉及个人利益和单位建设时,能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始终将单位的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家庭、个人想法和工作的关系,平时能严于律已,模范带头,较好地履行职责,和全营官兵一道,扎实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做到谦虚谨慎,并能自我加压,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以适应部队建设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纵观半年时间的工作,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是全营官兵共同努力、支持的结果,更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完成的,通过反思,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不够艰苦深入,有懒惰思想。特别是在工作头绪多的时候,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往往只忙于一些事物性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其它工作的考虑,对训练的指导监督不够,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对训练准备的检查、对连队训练组织的跟踪指导等,都没有完全落实,至使专业训练水平、警官、士官的组训能力提高不明显。对连队全面建设的帮带也不够深入具体,其主要原因是吃苦精神不够,往往以工作上的繁忙掩盖思想上的懒惰,工作还缺乏艰苦性。
二是不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缺乏理性思考。平时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对部队训练管理的的研究不深不透,往往就完成工作而抓工作,发现了问题认真分析不够,缺乏理性思考,尤其是对新形势下如何管好部队练好兵缺乏研究。
三是精力不够集中,自身标准不高。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营队建设中,平时考虑个人、家庭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自己抓工作的一些精力,对营队建设虽有危机感和责任感,但还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主要原因是工作的事业心树立还不是很牢。
三、措施与打算
1、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把本职工作当作事业干,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好各项工作。
2、继续下大力抓好训练的落实,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下半年,要以参加一级师达标考评任务为牵引,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军事训练上,进一步树立中心位置,加强对训练的研究和指导,摸索科学组训的路子,尤其要在抓好警官训练上下功夫,战术训练也要有所突破,努力提高训练质量,顺利完成年度训练任务。
篇3
[关键词] 财会专业教学; 就业需求; 解决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08- 03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高校课程设置适当与否、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如今,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胜任能力,而高校则更重视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何能使传授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变成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使高校毕业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企业的要求,是现今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高等院校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过高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与经济和管理相关的专业逐渐成为当代高校本科的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90%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与财会相关的专业。虽然各个院校对课程教学安排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基本遵循“基础扎实、技能熟练、财会兼通、服务社会”的教育宗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素养与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等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如要达到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毕业生一定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熟练的技能等。暂且不论毕业生的创新和分析能力,仅就其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而言,在本科阶段能否完成也是未知数。而且,当今的本科高等教育为普及式高等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如此广泛的理论知识传授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 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虽然绝大多数的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可是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却不完全与培养目标匹配。各学校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学院根据教务部门审核通过的教学计划安排设置相应课程。教学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以江苏几所高校财会专业为例,其教学课程结构见表1。
由表1可见,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必须开设的通识课程比重较大,接近40%,且就其在校理论学习的平均课时数来说,也高达21学时/周,这都致使专业课课时被压缩,较少的专业课课时又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模式。除课堂学习外,学生还需大量时间消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这无疑又直接导致学生实践时间的缩短,其最终结果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欠缺“应用性”的锻炼。
1.3 课堂教学安排不合理
(1) 通识课程方面。通识课程安排课时较多,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且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不听课;又鉴于教师对教学要求不高,仅为理解并识记,期末绝大多数学生只需通过临时强记依然能通过考试,这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
(2) 专业课程方面。一方面,专业课理论教学难度大,且每堂课教学信息量大,而安排的课时又相对不足。因此,任课教师有时迫不得已会占用实践课时间来补充理论课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课时较少的限制,很多知识的理解需学生课后花费大量时间。
(3) 其他方面。基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安排,学生自学的时间相对减少,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尚且未能完全掌握,更不必说实践中的专业操作了。
2 目前社会对于财会专业求职者的技能要求
作为人才招聘方的企业,往往更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能直接参与企业工作的人员。由于企业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很少有企业会专门组织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企业的新员工在实践技术不强的情况下,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
据调查,目前企业对于招聘本科财会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较高的企业忠诚度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招聘到的优秀员工能在企业中长期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没有一个企业希望自己成为优秀员工的“训练场”。所以企业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忠于企业,稳重工作,能为企业的发展着想。
2.2 良好的诚信度
作为财会工作者,诚信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财务人员必须始终坚守诚信准则,不弄虚作假,保守商业秘密。同时,还需保持职业谨慎,客观公正地向外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2.3 灵活的社交能力
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免不了跟政府财政、税务部门以及银行和其他企业接触,需要财务人员能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灵活地处理各种事务,及时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经济危机”。
2.4 较强的专业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处理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能独立完成自己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熟悉账务处理程序。
2.5 较好的学习能力
初到企业的财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企业的开户银行、备用金的数额、报账流程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进入企业后尽快熟悉。
3 高等院校现有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的原因
尽管各大院校都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但毕业生的能力仍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学生在校接受动手训练机会较少
一方面,学校必须开设教育部硬性规定的基础通识课,如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这样自然会对专业课程的安排造成影响。因为学校在安排课表时,往往优先考虑通识课程安排,通识课程安排完后再安排专业课程,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被安排到晚上进行教学,这无疑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实践课时安排甚少,实践课时量还不足总课时量的1/10。使得很多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动手能力却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即使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了每个学期的实践课程,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学校不多。现实中,或因理论教学没有完成,或因模拟实训条件限制,实践课程无法依计划开展。
3.2 实践教学安排不实
首先,很多学校都存在师资紧张的问题,学校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由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结果往往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学生。
其次,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手段过于单一。很多院校的实训课程都是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室中的系统与真实的企业中使用的设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次,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宽口径,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但是实验课的设置往往仅局限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上,对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设置的模拟实验往往很少,这使得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点的掌握仅停留在基础的核算层面,很难有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项目投资决策等方面的体会。
3.3 学生对实践课不重视
目前,很多院校的课程实践教学基本安排在本门课程结束后1~2周内进行实践教学或在学生综合外出实习前进行综合会计模拟实验,而这段时间往往临近期末考试,在此时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要复习各门功课的理论部分以应对期末的专业考试,而期末专业考试成绩往往又与学生各项评奖评优挂钩,由此导致学生为了期末成绩的优异而忽略实践教学,甚至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4 高校财会专业本科教学与社会就业需求衔接的对策
正如前述,企业目前招聘本科毕业生,对其技能的需求,除了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较好的学习能力外,还需具备较高的忠诚度、良好的诚信度、灵活的社交能力等,而这些技能的培养,仅依靠学校开设课程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要想改变现状,让毕业生尽快适应企业用人要求,除了在教学计划、课堂学时安排等方面予以改进外,还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1 精简课程安排,合并内容相关课程并规定相关的自读书目
在整体教学计划上,根据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将重复的知识点集中安排在某一门课程中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空出更多的课时讲解本门课程重点难点,也可以增加学生课外学习补缺查漏的时间。此外,学院还可规定与本专业相关的若干自读书目,为此制定相关的学习要求,由学生在课外自行完成阅读,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深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可以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在每学期末学院可进行自选书目的考试,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
4.2 将实践课程单独纳入教学课程
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和所占学分比例,另一方面可以将实践课程像其他理论课程一样单独编制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期末将其列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考察,并作为单独的学分记入学生成绩单中。学院可根据本学期理论课程开课的具体情况,决定本学期的实践课课时和学分,以此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4.3 手工实践课与电算化实践课的融合
学校安排的实训课程往往局限于手工模拟企业记账流程,但是随着电算化在财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企业采用电算化记账方式。很多企业也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作为招聘时一项考核内容。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手工实践的基础上,高校应开设电算化实验课程,使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电算化的高效、便捷,同时了解电算化账务处理与手工账务处理之间的差别。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将来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4.4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尤其是团队活动,既可以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供机会,锻炼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责任感,加强诚信教育。
4.5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可与当地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在进行过模拟实训后,到企业中进行综合实习。高校可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同学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每隔2周进行轮换,直至所有的岗位轮换一遍。
企业可以委派一名专职人员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安排相关细节工作,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在不同岗位必须撰写岗位实习报告,记录实习的心得。实习期结束后由企业指导人员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该生实习期是否合格。
财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是一条漫长之路。在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结合学生特点,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才能使高校的毕业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闫书丽. 财务管理本科“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0).
[2] 蒋昕,等. 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 财会通讯:下旬刊,2010(7).
[3] 殷俊明,等.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 商业会计,2011(13).
- 上一篇:低碳城市交通
- 下一篇:防疫工作个人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