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方法

篇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作者:周忠学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创新分析

引言:人文地理学主要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历史数据上增加人文活动的范围,对人文地理的思维进行分析。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规律,是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纽带。

一、信息时代地理学的主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从深远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对信息产业和技术以及地理关系。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以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为依据进行分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联网信息和地理学,地理学的思维创新与人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要路径。

二、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研究的创新

(1)空间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从流动空间的信息技术延伸到地理空间的领域[1]。主要是以空间分析和框架结构为依据,将传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界的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学能够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概念,从而促进了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和流动区域的形成。新的流动范围将围绕自然科学预地理学作为重点的基础内容,将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相互结合。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将流空间从单一的要素向网络分析转向虚实空间的互动,还能向耦合结果的流动空间转变,以空间分析为主要框架。并且将流动空间能及时从移动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向现代方向转变,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维度上相互融合,流动空间的本质是信息时代的活动内容。也是对公共场所的一种建设,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塑造城市与空间区域的结构,对范围的集聚和扩散变化程度进行整体的补充,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变化和感观形式的出现。所以,流动的信息时代技术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以理论依据为主导,具体如(图1)所示。

(2)新型的人地关系的变化

随着新型的人地关系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理學,主要强调人地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优化过程,科学系统的人地关系构成和综合实践以及动力学模拟都是根据3S技术的新方法和手段为开发依据,这种新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人地系统的研究领域[2]。在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是针对人文地理的理解从理性的的角度分析人的情感关怀,并且向地理学的角度去延伸来认识自然环境和资源共同组合,逐步转向对要素流动和地域创新能力方面扩展,对时空关系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认识。一些新的人地关系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为理论依据,还能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用来促进人文地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倡绿色生态建设的动态感观意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将改变了传统的现状,以新型人地关系为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关系的实现,主要强调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将人文地理关系和地理学相互统一。通过科学技术的实现来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在高新区域内协调和城乡相互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逐步向智慧城市的阶段跨越,新城市的建设对处理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以及新型的信息手段来维护将传统数据相结合。充分实现精确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模拟,并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作用,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人地关系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3)创新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人文地理格局的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互雇佣的关系,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将系统全面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定性人文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方向。其次,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观察地理文化的流动和变化情况,避免对产业组织和地域空间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将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交通网络以及自然环境以网络空间的形式定性。信息技术的实现提高了空间地域的流动性和变化规律,并且增强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将人文地理学重新规划和调整。也实现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时代的功能与结构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将流动空间的框架为指导依据,信息时代加快了地域发展的空间流动性,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地域空间的生活和实践影响。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情感搭配,并且与地理空间的互动模式为新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情感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对空间布局和空间数据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演变,评价出不同的地域发展状况。最后,还要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结合传统的方法对新型数据整体总结,构地理与创新研究的体系。

结束语: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来实现。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对新技术的实现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文地理学有了新的内涵,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地理学的创新过程和研究。

作者:刘进波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关键词:成人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学;体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074-02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廣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五、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

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三)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参考文献 

[1]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咨询,2007(11):128. 

[2]潘静.西方成人通识教育的启示及我们的选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4):12-14. 

[3]田建文,赵旭阳.高师“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几个关联问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6):121-124. 

篇4

Scholte(1997)指出全球化内涵包含3个层次:跨越边界、开放边界和超越边界。跨越边界意味着国际化,侧重于描述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开放边界意味着自由化,侧重于从政治与制度的角度分析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秩序的变革,以消除要素流动的壁垒。二者主要以地域为基本分析单元。而超越边界则强调以全球为整体,在超越地域概念的基础上重构空间。从全球层面上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生产、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知识传播等过程的空间结构,并且参与主体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进而导致结果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背景下, 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 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代人文地理的研究在全球化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人文地理学家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包含三种不同的态度-超全球化论、怀疑论和转型论。超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抑制的巨大力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全球化消费观念的扩散使得信息、资本和创新的"流"达到最大的状态。最大化的自由的 "流"建了一个生产、贸易和金融的跨国网络,这使得世界经济成为 "无边界的"状态。怀疑论者质疑了已经存在的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过于夸大的思想和分析的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化不是决定性的,而是被决定的。区域主义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有力的证据。怀疑论者认为国家政府在全球化经济的构建和管理行为者中仍占有中心性的地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者从不同维度开展了全球化研究:既包括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分析要素流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世界城市等,也涵盖了对政治与制度的解构(制度变革、国家转型、城市治理等);既涉及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扬弃,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者尤为重视对尺度与空间的理论重构,反对全球化意味着"地理终结"的论调,指出全球化不仅代表着跨国联系的强化,同时还推动着代表异质性的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转换由物质-政治-文化的转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当代全球化阶段,国家已经无法维持持续的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个体开始突破国家尺度的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文化的"普遍化 "显示文化的全球化和渗透性,突出了全球化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历史主要体现在全球化文化的扩散和渗透,全球化文化由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不断加深。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是文化结构要素的自身出现的发展危机导致了全球化阶段变化。Murray 的全球化波动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结构性危机是每一次波动产生的动力。欧洲的贸易殖民导致了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加强,这种文化的改变对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后殖民主义文化"培育了全球化的政治制度。在现代化阶段国家发展主义大力推进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动力;1970年的石油危机则导致了全球 "新自由主义"文化兴起,国家的力量受到全球制度和市民社会的挑战。其核心是致力于缩短资本循环周期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其导致的空间结果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带来的 "时空的压缩"。独立于领土空间的力量的存在使得全球化空间力量的结构表现越来越复杂,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他认为:一是全球化并不是像地毯一样均匀的铺展开来的。二是全球化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但不同的全球化波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总体来看,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计量地理学、后结构主义地理学、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制度主义地理学和关系的地理学,它们在全球化的研究主题、态度、分析的框架上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交叉。分析庞杂的 '全球化'的概念,可以发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化态度的演化经历了 "超全球化论-怀疑论-转型论"的演化。对 "空间 "概念的理解经历了 "绝对空间-相对空间-比喻空间"演化;空间辩论走向了 "真实的空间(地方空间)和比喻空间 (流的空间)共存"。总之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观点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关于全球化空间辩论的主导方向。对于空间规模的理解,全球的 、国家的 、区域的和地方的多种规模空间权利存在,关于制度 (权力)空间结构的理解经历了 "分离的层级性-协调共存的层级性-网络的交织"的演化。从全球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上,对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得到较多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将 "空间"研究作为研究的核心。即人文地理学关注解决 "what"和 "where"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解决"why"和"how"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显示,"空间"开始由 "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研究手段 (way)",研究的对象则转向解决"why"和"how"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全球变化,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家也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主要是关注经济层面的全球变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FDI 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实质上看,就是思考如何被动"响应"全球化,而不是如何积极的"牵制"全球化。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仅仅从单方面,单层面入手是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因此,多尺度的空间规模,多元化的行为者以及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需要在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其他更多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如社会学,管理学等。

参考文献:

1、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地图》

2、徐海英 -- 《人文地理》

3、贺灿飞、毛熙彦 -- 《地理科学进展》

4、高柏枝 -- 《环球人文地理》

篇5

[关键词]应用大学转型;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简介]林俊良(198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钦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评价。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这样,学生既有本行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识更接近岗位,对产业调整适应更快。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利于提高教学内涵和质量。

钦州学院是目前广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之一。学校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来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是高校为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做出调整的过程。而培养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立发展的灵魂与宗旨。而转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一、实践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也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过程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曲艺[1]提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可以说,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据地理学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课程所选用教材是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2版),属“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总―分―总的形式,将工业、农业、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几个主要的部门地理囊括在内。其中工业、农业又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王国梁[2]认为野外教学是课堂必要的延伸,可分为短途实习与长途实习两种,其中短途实习也称专题实习,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内;长途实习也称综合实习,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钦州学院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与经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一起,为人文经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的时间为一周左右,即两门课程一起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平时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在课堂完成。学生真正参与到野外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路线涉及区内的其他城市,为了到某个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乘车路途上,不仅在实践教学点开展活动的时间减少,也增加了师生路途疲劳感,以致实践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还有,由于学院资金、教师资源及个人时间精力等问题,难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中。

(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地方性不明显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取决于实习的路线,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资环学院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围绕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工业及东兴东南亚民族风情等面向广西特色的人文经济物象。让学生通过实习相应地了解掌握广西人文经济历史与现状不仅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也帮助其提高主动观察、思考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北部湾的开发、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等学校所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引人深思。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体现,但是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人文经济野外实习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从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来分,可分为直接实践教学与间接实践教学。直接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到真实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包括野外实习、调查活动等;间接实践教学则指教师为了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讨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间接地体会到某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根据人文地理学目前的教学情况,学生除一次人文经济野外实习的直接实践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即间接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75%的学生反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偏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衔接性不强;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尽可能地搜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或许在传统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会知识的更新、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学生追求个性、向往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课堂上简单的视频与案例讲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课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成连续的讨论。当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和发言多次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进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为改善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不仅需要在增加教学实践内容的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实践经验,掌握实践知识的教学活动。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这不仅考虑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而且结合了教材内容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条件的转变,一周的野外实习难以满足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乘车上,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以致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学院可为学生增加一次人文经济综合野外实习,也可适当地减少实践教学点或缩短野外实习的路程,合理安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让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内容。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经费及时间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中所需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都由野外实习完成与实现,而课堂的实践教学正满足与弥补了教学现实中的这一缺陷。教师可通过视频、模拟、组织讨论、观点辩论及课后调查等方式间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若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此外,增加专题性的短期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

(二)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从侧面反馈课堂教学的欠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广西、面向全国,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讨论四个专题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学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湾区域性。专题性实践教学为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时间为1~2天。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专题一组织学生调查并分析钦州市人口、民族组成的情况,培养学生查阅、获取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模式及优势工业等。其中,莲藕套种(套养)水稻(鱼)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基地模式为“藕+鱼+鸭+稻+鹅+沼气”,改进了广东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此外,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规范管理也是值得让学生了解与参观的。专题三包含内容较多,组织学生参观三宣堂、冯宫保、冯子材墓、天涯亭、广州会馆、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时的灵山县大芦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对比钦州老街骑楼及沿街建筑物的变化。专题四组织学生就时事政治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习思考问题与现场反应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性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体现连贯性与承接性,环环相扣。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实践活动时,又会涉及另一专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提高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按时开展,在增加外出次数的情况下,若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提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支持,既提高学生配合的积极程度,也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完成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使命。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段义孚;逃避主义

引 言

自从1976年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人文主义地理学”这一概念以来,人文主义地理学已成为当代西方地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著名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把80年代的西方地理流派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引起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着愈来愈深远的影响。

1.人文主义地理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是“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尝试,也是“一种人类究竟是什么、能够做什么的广泛观点” [1]。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迅猛社会变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把人日益物化。在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思潮十分流行。二战后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地理学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从整个地理学的发展来看,50年代实证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60年代末一些地理学家对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日益不满。因此一些地理学家倡议,实证主义应被人文主义替代,以人及其所处环境为中心,将人作为地理研究的出发点,重视意义、价值、目标和目的等的研究[2]。人文主义地理学主张人文地理学以人为中心,是人的地理学,关心场所的构建。1976年,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至此,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高峰。

2.段义孚的生平

段义孚作为西方公认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他的生平又是怎样的呢?1930年段义孚生于天津,后移居国外,成年后在牛津、美国伯克利读书,之后在美国多所大学教书。自任教明尼苏达大学,段义孚在地理学界声名鹤起,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和美国地理学会授予的奖章。1998年,段义孚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也特意提到了早年中国生活带给他的感受。他注重人性、人情,以人为本,给地理学一份人情,就是他的理念。在后来的人文地理研究中, 他总以人为本作为观察地理问题的出发点。在60年代的逻辑实证革命中,段义孚将人的情感与地理景观的关系进行了极具智慧的阐发,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3]。自此,Yi-Fu Tuan闻名于世界人文地理学界。

3.段义孚阐述的人文主义地理学

段义孚认为,爱与怕是人类情感的两项基本内容, 关于这两个主题在人文地理中的表现,他写了两本书,《恋地情结》、《恐惧景观》。其中《恋地情结》是他的成名作,此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书。段义孚所关注的“爱”与“怕”,指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与地方场所相对应的爱与怕,这些构地理的内容。恋地的本质是恋自我,当地方场所被赋予人的情感、价值后,人便与地“合一”。“合一”是合在人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与地方的情感有很多。面对各类未知地区,人类都会与其产生情感关系,恐惧是最主要的情感。陌生产生恐惧,恐惧则又产生要调节恐惧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些行为中又常附有发明创造。越是陌生,越是不自信,越有恐惧感,就越容易相信风水说、风水术。段义孚讨论的人与环境问题很有趣,从身边说起,他的人本主义就是这样与人贴近,不求高远,但求深省。人本主义一词在地理学界就与段义孚密切联系在一起。

3.1段义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

2005年段义孚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的学术报告。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科学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任务是深刻理解人类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4]。他强调人要对世界有所感悟。他的报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感悟力。第一,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在特点上的差异。地方特点可以通过感官来感受到,感受的综合便形成了地方感。第二,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强权于自然之上,扭曲了自然的本来形态。人的本性中有热爱自然的一面,也有攫取自然的一面。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应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分子,人可以从自然中获取自己的生存资源,但还要尊重其他自然要素的存在。第三,人类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推动人们营造新的空间场所。他强调:与一些物质文明相比,人类想象力产生的精神文明化对人类发展更有利。在人类精神财富中,有许多人类想象的美好空间和场所[5]。最后段义孚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必须能够把握大量的事实,同时感悟自然的复杂、精妙。

3.2段义孚所著-《逃避主义》

段义孚的著作颇丰,仅著作就有15部之多。其中《逃避主义》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张春梅翻译成中文,2005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逃避主义》一书是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最好的学术读本之一。全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他的个人情感、价值观,书中的图片、素材、生活事实也都体现出他对自然、世界的领悟力[6]。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一是自然:严酷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对象之二是文化:城市生活、苛政、宗教禁锢。对象之三是混沌:混沌、不清晰的状态。对象之四是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想要逃避的原因是对自然的恐惧、对社会的无法承受、渴望感受真实、对自身动物性的反感。

4.人文主义地理学所受的批评

人文主义地理学也受到其他学派的质疑、批评。如实证主义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过于主观性,关心的一些东西太琐碎,不注重改善现实世界,而结构主义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将重点放在人身上,扭曲了现实,没有考虑社会等因素对个人活动的限制、约束……鉴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种种局限,恩特里金等人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方法,它作为一种批判思潮,强调人文地理学中意义和价值等内容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文化的重视 [7]。

5.结语

人们将实证主义的兴起称之为一场革命,而当代著名地理学家D.李和M.塞谬尔则将人文主义的流行称为一种再觉醒。人文主义地理学是针对实证主义地理学中的弱点和不足发展起来的,其领军人物便是美籍华人学者段义孚。虽然人文主义地理学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有独特的见解,不过,它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它经常考虑的是具有独特性的事情,而不善于处理社会的大范围问题。人文主义学的作用是推进人的发展,它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人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英)R・J・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

[2]于涛方,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5).

[3]唐晓峰. 还地理学一份人情[J].读书,2002(11).

[4]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3).

[5]周尚意.“段义孚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会”纪要[J].地理学报,2005(9).

篇7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篇8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野外课堂 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高中地理作为承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科研究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新教育理念,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从以上地理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新地理课程对地理实验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都明确提出了要求,特别强调通过地理实验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地理实践的能力。地理课程标准指明了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加强地理的野外课堂应用,必然会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课程中,课内教学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标的试行和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我们走出课堂,靠近自然,接触社会。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三部分重要内容的必修1、2、3,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于野外课堂的应用。

(1)高中自然地理部分以野外观察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大自然是地理学广阔而富有生机的实验室,是内容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教育环节之一。野外实习是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机会,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地学和现实问题,将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人教版地理1的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更多地指导或者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观察,以学习到的课堂知识为基础,在大自然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地理1第一章地球运动的意义中,关于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当地一段时间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做出观察予以记录,得出关于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总结;第四章的地表形态中山地的形成,各种山地形态尤其是褶皱与断层结构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在当地找到这样的结构,让学生认真观察,加深理解。

(2)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以野外感受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要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而且灵活多变,又跟某些学科有交叉。注重引入案例式的教学,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的案例,都可以研究,使学生获得人文地理素养。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运用时容易出现混乱,如对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由于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理解不深刻,造成学生对某些因素的模糊认识,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感受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三个概念的对比,列表比较农业、工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相近的人文地理概念,多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深刻掌握。 比如在讲到“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时,应该以当地城市为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当地的气候、水文、资源、自然灾害、聚落类型、通信条件、环境污染状况等等,这样既对后面学习“工业的生产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等内容十分有利,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市民责任感。

(3)高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以野外综合实践为主要实施方法,开展野外课堂。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地理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地理1”和“地理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地理3中的区域地理都最具有典型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区域地理最有特色的小区域进行一个野外的实习,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为主题,让学生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地研究,最后汇总学生所得到的观察结果,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以完善对整个区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野外课堂的开展应该以具体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为主,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编排和要求,地理1中以野外观察为主开展野外课堂,地理2以野外感受为主进行野外课堂实施,地理3应该开展综合野外实习,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依托,应用到具体区域当中,以达到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福强,陈诗越.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开展——青岛马山野外考察实践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2] 彭志坚.浅析中学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3] 陈龙珠.略论地理野外考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1.

[4] 胡继兰,周仁桂.中学地理野外考查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地理教学,2010.47(8):55-56.

篇9

地理科学类下设四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这四门专业可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地理科学理论偏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注重实用性。地理科学类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综合咨询、信息管理和教育等行业均有不俗表现。当然,作为基础学科,部分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继续深造。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是相对传统的专业,除了部分重点大学在该专业上重点培养地理科学基础研究人才,一般院校的地理科学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人才。地理科学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教育学,核心知识领域是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教学论。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地理科学类其他三门专业相比,地理科学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专业。该专业的全面性在毕业生的工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专业地理教师,或是从事地区综合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城市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的专才等。当然,对旅游有兴趣的毕业生完全可以成为一名职业的旅行家,至少可以是旅游咨询师或旅游体验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门专业拆分而来的,主要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环境学,核心知识领域为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通过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

国内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学校较多,专业的培养方向自然大不相同。高考生如果对自然资源、环境检测保护、土地资源、房地产等情有独钟,应该在填报志愿前了解一下欲报考院校的该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比如南京大学该专业偏向于土地、旅游、水、海洋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保护管理;中山大学该专业专于水资源和供排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分为数字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与计算机应用;广州大学该专业的研究重点是国土资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它培养具备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规划类,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城市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学、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学科硕士研究生。

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似,除了传统设有地理系的大学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诸如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都有开设,但是考生要注意各个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般来说,设有地理系的大学该专业的师资较强,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专于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偏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广州大学的方向则是不动产分析与管理、区域物流规划设计等。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技术、地图学、遥感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实用价值巨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煤气电的基础设施网络监测与管理、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等领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优势使其全面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公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例如,大家现在手机使用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此外,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手机应用软件都广泛采用GIS技术 。

地理信息科学前身为地理信息系统,它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其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通过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篇10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建设;

作者:侯艳

“文学地理学”是康德在其《自然地理学》中提出来的一个地理学概念。[1]在中国,随着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将康德的“文学地理学”和德国那特硁的“政治学”用于中国文学艺术南北差异的研究,遂开创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历史。1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中国蔚然成风,其中颇多学者将其视为一门新学科(2),并致力于其学科建构。“文学地理学不仅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和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为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2]然而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其他学科?能否建成独立学科?特别是学科归属、研究对象、方法理论建构、学科建设等问题是目前文学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四大基本困境。

一、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的困惑

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在国外,由于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大部分是地理学家,因此他们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更多地偏向于地理学,并把它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提出来。AKDutt曾明确指出:“文学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或文化地理学的一个较近的分支学科。”[3]DeborahHart也提到:“文学地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地理学)较初级的分支学科。”[4]然而,国内学界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梅新林曾从研究实践中归纳出五种不同的归属倾向:“一是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二是从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三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四是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五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5]曾大兴曾将目前学界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归属概括为四种观点:一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一种学术方法;三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补充或者“补救”;四是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学科。[6]简言之,国内学界对文学地理学的归属倾向有三种: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首先,把文学地理学理解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思路最为普遍。金克木、严家炎、袁行霈等着名学者都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国内近十几年来的研究亦都沿着这条思路进行,即在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的时候,地理学作为方法论而存在。金克木先生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中呼吁从地域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中专列了一章来谈中国文学的地域性问题,认为文学不光有时间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有空间地域的差异和变化。而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元代戏剧部分即根据地域进行编写。李浩在《古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学术突围》一文中更是直言: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尝试应用,可以突破古代文学的研究困境,实现学术突围。[7]可见,这种归属思路是把文学地理学当作一种研究文学问题的跨学科方法。

极力倡导文学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交叉学科的学者有陶礼天和钟仕伦。陶礼天在其着作《北“风”与南“骚”》中正式呼吁发展文学地理学这门人文地理的新兴学科,认为:“文学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子学科即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即文艺社会学的一个支脉,因而文学地理学实质是一门边缘学科。”[8]钟仕伦则从中国和西方文学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角度出发,认为“文学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文艺学、地域美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9]。马晶则认为“文学地理学是文学和地理学两个知识体系的交叉重叠部分,具有二重性,既有文学学科的特性,又有地理学学科的特性。”文学地理学是“将地理因素影响下的文学研究和存在于文学形态中的地理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系统”[10]。梅新林也提到文学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他界定文学地理学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11]。在这个界定中,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和综合性学科的表述同时存在,更可见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的困境。

另有一部分学者将文学地理学作为分支学科来探讨。邹建军提出把文学地理学当作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又提到它也是一种批评与研究文学的方法。[12]杨义先生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文学,持大文学观,指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会通之学,“要会通文学与地理学、人类文化学以及民族、民俗、制度、历史、考古诸多学科”[13]。由此可见,杨义先生看到了文学地理学跨学科的特性,同时把它看作是对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他明确提到“文学地理学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学科分支”[14],同时又提出“文学地理学是一个值得深度开发的文学研究的重要视野和方法”[14]。可见,杨义先生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也存在着和其他学者一样的混沌和困惑。

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曾大兴,他明确地把文学地理学当作与文学史对峙的新学科,提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没有文学地理这个二级学科的文学学科是一个不完整的学科。”[15]他把文学地理学提高到与文学史相同的高度,由此将文学地理学列为与文学史并列的学科,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立学科。在他看来,作为一级学科的文学,其下的二级学科应该包含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地理和文学批评,并且它们之间是有等级差别的。“文学批评是一个最基础的二级学科,文学史和文学地理是两个并列的较高级的二级学科,文学理论是一个最高级的二级学科。”[15]他还特别指出:文学地理学不应仅仅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补充,也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方法的层面。……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并发展的,文学也不例外。几乎所有学科,都有其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也就是说,既有解释其时间关系的分支学科,也有解释其空间关系的分支学科。……为什么文学有文学史,而不能有一门文学地理呢?[15]曾大兴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定位指明了方向。但是,很明显,实际上他与邹建军、杨义一样,认为文学地理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同的是认为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史并列,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空间的,文学史的研究是时间的,因此时空两者可以并列,这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简单。并且,与文学史关系的紧密纠缠必然会增加文学地理学成为独立二级学科的艰难性并影响其在学界的认同感。

二、文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歧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国内外的文学地理学主要致力的研究有两种,一是以地理为本位的人文地理(或称文化地理)研究,其中多包含文学研究,二是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5]

首先,由于将文学地理学归属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国外学界普遍认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是关于文学与地理之关系的研究。“对地理学家来说,他们一直借鉴文学,把它作为一种更好地理解地方的方法。”[16]由此,一方面,他们将文学理解为地理学研究的资料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地理学家把文学视为一个毫无疑问的资源,‘一个生动描写风景和生活的价值连城的宝库’,用它来使自己的文本变得生动”[17]。他们认为文学所有的价值只在于它对生活的反映,它能使地理文本变得更为生动。所以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他们更多地致力于诸如此类的研究:“文学‘数据’应该怎样被用于更多的地理信息的传统形式,如人口统计数据,采访和档案材料?应该如何调解不同源头间的矛盾?”[17]另一方面,他们还致力于研究主观因素对地理空间的塑造,注重地方的意义和内涵的揭示。通过各种文学形式的研究,探索文学对地理空间的展示和建构,文学在地理景观意义构建上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并通过考察描写地区的着名作品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进而考察文学与地理学之共通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从文学出发去探讨地理空间的意义,解决的是地理问题,因而国外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尽管包含了诸多文学研究,但它是以地理为本位的人文地理(或称文化地理)研究。

相反,在国内“文学地理学是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这一观念普遍被认可,正如曾大兴明确指出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虽然要借鉴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但是它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文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文学,不是地理。”[15]对这一问题,徐玉如也有相同的看法,“文学地理学研究虽然要借鉴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但是它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文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文学,不是地理。文学地理学研究必须以文学作品为本位。”[2]然而,由于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的含混,学界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还存在众多分歧。将文学地理学理解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学者,致力于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文学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试图探究文学之所以表现出如此特色的地理因素以及文学本身体现出的地理空间特征。将文学地理学作为分支学科或独立交叉学科来探讨的学者,根据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的不同,其研究的对象亦不尽相同,大体持有“本位说”“关系说”“空间说”“文化说”“边缘说”和“地域审美说”等观点。

梅新林认为文学地理学有一个“双重范式”,即“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为主导、以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学地理研究为辅助,然后整合、发展为相对独立的文学地理学”。因此他主张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以文学为本位,研究“文学地理学理论、断代文学地理、区域文学地理、城市文学地理、文人群体活动空间以及文学地理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18]。梅新林的看法可称为“本位说”。曾大兴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与文学的关系来界定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主张“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言之,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文学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15];“概括地讲,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简称文地关系)”[6]这可称之为“关系说”。邹建军则特别提到文学地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认为“就是文学中的地理空间问题。”[19]邹建军的看法可称为“空间说”。杨义先生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会通之学,其研究对象即是研究文学在其自身的区域类型、文化层析、族群分合、文化流动等四大领域间的相互贯通。杨义先生的主张可称为“文化说”。陶礼天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主要“致力研究的是文学的地理风土质性以及其主、客观方面的成因”[8],他不赞同只关注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主张还要考虑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把它与政治、哲学、宗教联系起来,因此认为文学地理学可以归入艺术社会学的范畴。陶礼天的观点可称之为“边缘说”。钟仕伦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文学与地理学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本身或者是文学作品中有关人地关系的艺术表达。文学地理学实际上是通过文学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人对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审美反映,这种审美反映可以称为“地域审美观念”。也就是说,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流派、批评和接受中的地域审美观念。[9]钟仕伦的看法可称为“地域审美说”。

总之,国内学界尽管皆坚持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但由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尚不统一,因此其研究对象、任务和目标亦都处于不明确的困境中。而国外视文学地理学为以地理为本位的人文地理(或称文化地理)研究的这种倾向,更是增加了文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确定和统一的困难性。

三、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不确定

由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研究对象、任务和目标等还不十分明确,学科规范也没有真正地正式建立,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迄今没有完全而成熟的形成,有的是借用别的学科的方法。邹建军、曾大兴、钟仕伦、戴伟华、梅新林等皆提出了颇具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

邹建军认为,虽然文学地理学还没有一种或多种只属于自己的、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但是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文本解析、实地考察、图表统计、动态分析、比较对照、追求一种理论上的建构等方法值得重视。[19]他认为,所谓文本解析,即是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尤其是对作品的研究,它是文学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所谓实地考察,即强调对文学发生地与文学发展地的实地考察,关注作家创作、作品产生的地理背景以及文学史与文学集群的情况。它是文学地理学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所谓图表统计,即是对经过实地考察得来的一些东西进行数据统计,并得出相关的信息。它是文学地理学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所谓动态分析,即是借助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动态分析法,对作家与作品的地理分布,以及与地理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动态分析。它是文学地理学最具科学性的研究方法之一。所谓比较对照,即对不同地方的文学与不同时代的文学、对不同环境的文学与不同方向的文学进行比较与对照。它是文学地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所谓追求一种理论上的建构,即建构文学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形成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手段。它是文学地理学具有理论高度之表现的研究方法。

曾大兴认为:广义而言,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导和规定学术研究应该如何开展的规则和程序,一类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技术方法。仅就技术方法来讲,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又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凡是文学的其他二级学科能使用的方法,文学地理学都可以使用,这类方法属于一般方法。而文学地理学自己的方法,即是特殊方法。曾大兴进一步提出:文学地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它所用的还是地理学的方法,其中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等等[20],它们具体运用于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可归纳为五种研究方法,即系地法、现地研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和区域比较法。系地法,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然后按照形式文学区或功能文学区进行排列;现地研究法,就是把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空间分析法,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包括各种空间元素及其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和解读;区域分异法,就是按照文学的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地理板块;区域比较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不同区域的文学事象进行共时比较或平行研究。[21]在《文学地理学概论》中,曾大兴又补充了“地理意象研究法”,即地理学意象研究和文学意象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指出地理学意象研究与文学意象研究的不同,它必须准确地考证地理意象所在的地理方位,准确地描述其地理特征、地理价值和历史渊源;必须细致地描述地理意象的形态特征或者审美特征,阐述它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必须深挖和揭示地理意象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6]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文学地理学学者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需要,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曾大兴还特别强调: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与文学史的研究是有明显不同的。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关在书房里利用所能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除了使用文献资料,还必须走出书房,对文学家的出生成长地、流动迁徙地、文学作品的产生地,以及文学作品本身所描写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地理空间等等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和台湾学者简锦松教授的“现地研究法”特别值得借鉴。简氏的现地研究法的内涵比单纯的田野调查法要丰富,它实际上是“文献解读与现地测量”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地重现”作者“写作的场域”,但是它仍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因为简氏的“鉴识科学”最多只能实地重现作者的生活环境与写作环境(写作的场域),而很难实地重现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和地理景观。因为地理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是有差别的,地理学的真实与文学地理学的真实也是有差别的。[20]

此外,钟仕伦提出,区域地理学的“区域—比较方法”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非常适合于作家研究,包括文学流派、风格的研究。钟仕伦认为:一方面,进行作家的文学地理研究,运用“区域—比较方法”可以描绘出作家的地理区域特征和空间结构分布,并从这种分布中追寻到各个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或者文学风格所产生的因果联系,并且在这种因果联系中使他们被确认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另一方面,正如梁启超所论“‘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作家的空间结构分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常常随着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的迁移而变迁。运用“区域—比较方法”可以对文学的动态空间结构分布进行研究。因而,区域地理学的“区域—比较方法”无疑是建构文学地理学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最好借鉴。[9]

戴伟华则提出:在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微观与宏观的研究方法并重,相辅相成。微观研究方法侧重个案分析,其具体方法有利用出土文献、充分挖掘传世文献的材料价值、在材料可信的前提下作出合乎情理的推断、在名物考订中必须以文体为基础等。宏观理论探讨,要在对立统一中求新求变;利用归纳法不断深化,以求获得更包容更高层级的概念;提升理论思考层次,从本质上说明事物的性质。[22]

梅新林提出“双重研究法”又称“二元复合研究法”的观点。他认为:“文学地理学”既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双重性和二元复合性。就本质而言,“地理学”研究需要运用科学实证方法,而“文学”研究则需要运用美学阐释方法,它们彼此相距甚远,但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对应于文学“外层空间”的“版图复原”,需要借鉴和运用“地理学”的科学实证方法,包括准确的空间定位,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各种图表的编制甚至运用地理学专业性的工具;另一方面,契合于文学“内层空间”的“精神探原”,则需要继承和运用“文学”研究领域的美学阐释方法,包括对文本空间形态与意义细致深入的描述、分析与阐释,这是一种审美而非科学行为,需要具备足够的审美想象力、感悟力与判断力;而贯通于文学“外层空间”与“内层空间”的“场景还原”,则需要同时交替运用以上两种研究方法,或由外而内,以美学阐释方法为导向;或由内而外,与科学实证方法相印证。对于“文学地理学”研究而言,以上两种方法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彼此缺一不可。例如“文学地图”,其本身即有隐喻性与工具性的双重意涵,其科学性与审美性的分野非常明显。当“文学地图”之“图”与“文”有机地融为一体时,便是“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实证方法与“文学”研究的美学阐释方法的交替运用与融会贯通。[23]

综观邹建军、曾大兴、钟仕伦、戴伟华、梅新林所提出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我们不难看出文学地理学研究在文学、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文化地理)、地域学、空间学、人类学、文化学、区域学、美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寻求突破,力图摆脱困境,并创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其中曾大兴紧紧围绕地理或空间这一维度,与文学史的相关方法进行比较,探索出有别于文学史研究的六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特殊方法,可以说是文学地理学方法论的一大突破。然而尽管如此,曾大兴亦认为,文学地理学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真正意义上的方法论出现,还有待致力于文学地理学的学者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四、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困境

一门学科的建设,需要在理论、范式与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同步推进,并加以系统整合,才能建设成功。目前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范式与体系建构还处在不断探索中,其学科建设亦处在艰难困境之中。简言之,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遭遇到的最大困境,即理论体系扩张与实践操作困难之间的尴尬以及尚未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广泛认可。

就目前的研究看,对理论体系建构着力较勤且颇有建树的学者有很多,如在理论建构方面,梅新林力图通过构建“空间”之维的理论,探求文学地理学科理论建构的突破。他通过借鉴和重释杰弗里·马丁所归纳的地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与弗朗科·莫雷蒂所提炼的文学地图的双重空间概念,将它们重构为“版图复原”“场景还原”“精神探原”的“三原”理论,作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支柱。在范式建构方面,梅新林以“三原”理论为支持,重建新的“空间阐释学”谱系,并藉此对影响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新的反思和辨析,同时提出“文学”研究范式与“地理学”研究范式相辅相成之融合范式。[23]在体系建构方面,他所主张建构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从研究内容看,他认为,文学地理学应该研究作家籍贯地理、作家活动地理、作品描写地理、作品传播地理等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研究。就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而言,除了提出“三原”理论,“双重研究法”(“二元复合研究法”),还提炼出“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与范畴。[23]

就整个体系来看,梅新林构建的文学地理学既有理论支点,又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确实对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尤其体系建构有不小的意义。但是,正如彭民权在《文学地理学的体系建构与理论反思》一文中指出:无论从学科建设的体系建构还是实践操作的层面看,这个理论体系仍然处于初步的构想阶段,面临着不小的困境。首先,整个学科体系的核心是文学家地理,包括其籍贯、流向等。这种对地理因素的突出,很容易导致对文学作品的割裂式研究。其次,对于文学家籍贯与流向的考察往往采取类似科学统计的方式,以图表与数据呈现。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文学研究具有多大的有效性,还存在疑问。一方面,古人的籍贯十分复杂,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展现当时的地理分布与作家流向问题,往往会给人误导,得出错误的结论。另一方面,古代文献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太大,真伪难辨。因而,依据古代文献统计出来的古代文学家地理分布与流向,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还是一个需要存疑的问题。最后,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者往往与其研究对象有很强的地理关联,在研究之前容易产生地域期待视野。在地域期待视野与地域身份认同带来的主观化影响下,文学地理学很有可能陷入被地域文学、地域文化同化的尴尬。[24]

目前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曾大兴。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范式与体系建构的探索。在理论建构方面,曾大兴紧紧围绕“地理或空间”之维度,沿用中国学者注重实证研究的治学之风并借鉴西方的“实证主义思潮”,建构出以实证为基础的理论框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再根据大量的结论提炼、归纳而不是演绎出一个观点、概念或者理论,是他建构文学地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范式建构方面,提出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史并峙,从空间维度研究文学,与从时间维度来研究文学的文学史相对应,进而使文学这个学科真正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境界,即时空交融的境界。在体系建构方面,他所主张建构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在研究内容方面,认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及其空间要素、结构与功能,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的地域差异及其效果,文学景观的分布、内涵和价值,文学区的分异、特点和意义等。对这六个方面进行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不仅是对文本产生之环境的外部研究,而且是深入到文本内部的研究。就学科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而言,认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有五大板块:文学地理学学术史,文学地理学原理,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这五大板块相互匹配,有机衔接,由此构成文学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关联性”。同时总结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6种特殊方法以及相应的5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