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88-01
农业资源保护是指对由水域、空气、土壤、气候、植被等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该系统一旦破坏,农业生产会受到致命打击。只有对农业资源和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永久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土地、水及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经济上能够维持、技术上应用恰当、环境上永不退化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2]。
农业资源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就是生产力。然而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相对滞后,比如:政府的引导和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1.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产业虽然整体规模庞大,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据统计,只有约5%的农业企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农业整体产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1.3 缺乏农业资源保护意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是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草原退化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3]。
2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耕地保护事关中国农业稳定、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之大事。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规划期内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0.27亿hm2,各地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程序操作,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同时,要注意吸收、引进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保护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的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有效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要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政策支持,特别是要加强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建设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在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地方逐步推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4-5]。
2.3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化
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信息系统,形成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统筹规划农业经济的发展[6]。同时,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养,成立专业的服务农业技术队伍,才能保证农业科技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化。
2.4 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
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现行的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理,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3 结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率。
4 参考文献
[1] 孙皆.试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3(1):21-23.
[2] 雷玉桃,王雅鹏. 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1(12):30-32.
[3] 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77-86.
[4] 李春海.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2):6,15.
篇2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环境评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42-04
一、引言
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倡导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仅是农业科学的基础组成,还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本专业培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整治与效益分析、农产品品质检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可获得基本的数理化理论知识,掌握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现代仪器分析、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科学施肥、农业再生资源利用、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等。当今新兴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污染物的排放,都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背景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跨领域综合性技术人才,应对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问题,解决生产实践遇到的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选修课程。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介绍评价标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掌握各类环境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了解环境评价的性质、目的和方法,初步掌握和开展各类环境评价的基本技能。因此,本文结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现有的本科培养模式,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环境评价》课程为例,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二、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内容单一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但现有的培养内容及课程设置主要还是注重对植物营养和土壤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其相关课程占专业核心课总学分的100%,对于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涉及较少,资源管理利用相关课程只开设了土壤调查与制图一门,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7%,环境类相关课程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32%。学生缺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对专业相关的农业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更是较少,然而管理的思想又是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
2.缺少专业认识相关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和相关教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设置,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认识较为浅薄,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只是机械化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介绍的内容,对在同一学年特别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致使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没有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实践动手能力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有27.5学分,但由于受到实践场所、实践经费和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只知道“为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因缺少实践而不巩固。
4.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核心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保证,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学生个性和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是必修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所开设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全部选修,失去“选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课程。
另外,高考录取学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进行录取,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个人在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对应用工作感兴趣,愿意服务社会,有的学生更喜欢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学习,而喜欢社会工作的学生却没有实践能力评定机制,成绩也不理想。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缺乏适应“学术型”学生和“实践应用型”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学校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场所,应该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究推行“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开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能独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发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气候、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2]。对于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改革应该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2]。首先我们不应该只是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通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门实用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和基本性的专业学科,作为农林类高校,我们不仅要为农林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环境评价为例的教学改革措施
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以环境评价课程为案例,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了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能力,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编写技能,及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对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3位学生进行了改革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3份,有效问卷60份),表1显示,16.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4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学习重要,只有15%和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中,其不满意率仅为1.7%,超过90.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比较满意。因此,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的探析,可以为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教学。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提高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老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输知识,而是积极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客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在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互动性的总体满意度较高,18.3%的学生对课程互动性非常满意,43.3%的学生感到满意,而有6.7%和3.4%的学生对其互动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理解的调查,只有8.3%的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特别是那些对课堂互动性不满意以及对课堂知识没有全部或大部分理解的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帮助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尔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经验,特别是中西方在该学科有价值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清晰辨别,思考问题,为今后继续研究或社会实践提供多元思想保证和机会。同时,练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针对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们普遍认为做习题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如图1所示,只有5%的学生认为通过做习题是较合理的;实物模拟(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调研(24.2%)等综合实践能力强的练习类型更是受到学生的偏爱。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背景和特点,综合考虑分析适宜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
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3]。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内、外在联系,以学生为基本点,以自我需求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平台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受访学生的了解,95.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的课程实习(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调查)持肯定态度,其中,10%的同学非常满意,58.3%的同学满意,26.7%同学感觉还可以,仅有5.0%的学生对实习效果不满意。如图3,然而在对学生关于环境评价课程哪方面还需要改进的调查中,有52.0%的学生认为,其实习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强实习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
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和朴质肯干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与资源调查规划是其基本的专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课堂讲解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逻辑结构,其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个逻辑结构进行不断地知识和概念的补充,从易到难,渐进地教学,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调查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图3示),43.0%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教授占20.0%,学生还希望通过学生讨论(22.0%)、网络教学(15.0%)、学生专题报告(16.0%)、案例教学(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可以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学习习惯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和程度差异。
4.考核机制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应以是否记得为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对课堂上学习过程的考核不太重视,期末考试考核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考核会让学生只注重期末临时的复习,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图4,学生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见:闭卷考试(14.3%),开卷考试(23.3%),提交论文(10.0%),案例分析(11.0%),平时成绩结合考勤(17.0%),综合考核(21.4%)等都是学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此,在立足于学生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可作为其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将考核形式由书面考核转变为书面文字表达与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为标准,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总结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考察学生的目的。
四、结言
2l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教育,受到的影响更明显、更突出,呈现出国际化、现代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这就是知识经济推动下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4]。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如何能在普及大众化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适合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生多学科意识的教育模式。因此,以上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不仅从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进行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改革,可以在现有环境评价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在个性培养上的差异,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的习进程。如何多方面地考虑学生因素,使得改革更具难度和主观性。我们无法探索符合所有学生的培养模式,只有符合绝大多数学生需要,保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同时也要创造让优秀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推进“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所有学生要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其知识,还要依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弹性计划,因人施教,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5]。只有有了体制的保障,师资的支持,才能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慢慢地进行熏陶和转变,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0-191.
[2]李旭霖,崔德杰,史衍玺,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卷(10):56-58.
[3]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35-38.
[4]张文修.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6-7.
[5]王救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1,44.
附件1:
《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评价》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提高同学们实际学习应用能力,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术氛围,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您的意见对我们十分重要,希望您认真填写,忠心感谢您对教学工作的配合!
您的性别:
男?摇女
1.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中:
A 重要?摇?摇B 比较重要 C一般 D 不太重要 E 没有用处
2.您对《环境评价》教学的质量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3.您对《环境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4.您是否能够理解《环境评价》课堂教学的内容:
A 完全理解 B 大部分理解?摇?摇 C 基本理解 D 少部分理解 E 都不理解
5.您在《环境评价》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受到启发:
A 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很少 E 没有
6.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的作业布置是否合理:
A 合理 B 比较合理 C 一般 D 不太合理 E 不合理
7.您喜欢的《环境评价》课的作业类型应当是:(多选)
A 实务模拟 B 案例分析 C 做习题 D 写论文 E 调研 F 其他
8.您对《环境评价》课的考试方式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9.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的考试方式应该是:
A 闭卷考试 B 开卷考试 C 提交论文 D 案例分析 E 平时成绩结合考勤情况 F 综合考核 G 其他
10.您认为《环境评价》课教学的实习的效果如何:
A 很好 B 比较好 C 一般 D 比较差 E 很差
11.您认为《环境评价》课教学的方式包括:(多选)
A 教师讲授 B 学生讨论 C 网络教学 D 学生专题报告 E 案例教学 F 其他
12.您觉得本课程在哪方面还需要提高或改进
A 教师水平 B 教学态度 C 教学方法 D 实习条件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46-02
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是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面针对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对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的依据、思路、框架、建设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课程群建设的依据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不断更新。作为农业环保类专业,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相比,存在很多劣势,需按照农科类环境专业在区域优势领域发展中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人才需求,对《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进行内容优化,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系统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当前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1.明确课程群建设目的,依据课程间知识点、方法、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结合点,将理论和技能融合成一个面向问题和应用的知识空间,优化课程群教学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课程群建设瞄准专业定位,与行业现状和发展相适应进行长远规划,以本专业生态环境领域人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课程群优化整合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及课程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基本条件为保障,培养生态环境领域本科人才能力进行课程群建设。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浅入深,先基础再综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加深递进和拓展延伸,以整体、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环境科学概论和环境监测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本能力把握,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特色课激励学生提高应用素质能力,挖掘环境规划与将管理专业教育课内涵拓宽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优化课程群教学模式。本课程群既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有实践性强的实验内容,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来,建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新课程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
3.突出课程群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重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故突出了课程群的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和优化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知识理解提出问题实际操作总结分析实习应用深化学习的路子。
4.以科研带教学,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这突出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课程组老师依据地域特色和科研基础,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课程群框架
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是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以宏观层面的农业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强化“农业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评价与管理”等基本理论,结合农业、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管理学相关知识,系统地打造以保障农业环境安全为核心的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教学组织上,加强主干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联结、递进与层级关系,减少重复与交叉的内容。课程群建设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强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方面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包括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6门课程。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和环境检测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监测实习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基础技能培养必修课。课程整合优化后,将系统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基本技能为着力点,技术应用为主线,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利用环境监测实验分成模块化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的做法,突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建立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结构的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本专业课程群建设条件
石河子大学于2003年开设“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并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弃物、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技术方法,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已经积累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体系。2010年环境监测课程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在该课程的推动下,教研室逐步加强和改革环境监测相关课程的建设。2011学年教研室教师所授本科生课程《生态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研究法》被评为石河子大学优质课程。因此,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可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农业环境教学。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不断更新。
五、本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体系较健全,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均按照环境专业人才共性能力培养为主,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的相关理论还不够突出和系统,亟待课程系统整改,主要问题有:(1)教师对各课程内容及特点不够熟悉,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或脱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配套,未与教学资源与条件有机结合,课程之间不能融会贯通,教学案例与实例启发性及与课程联系性不强。(2)课程组教师单打独斗,谈不上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学生由课程学习获得的能力系统连贯性不强,学期分散授课后教师仅强调本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未融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3)环境监测课程实验和实习内容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优化,但对学生仅注重实验及实习结果,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不能突出学生个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能力提高。(4)学生创新能力仅依靠教师个人指导,没有发挥相关课程及课程组老师的指导优势,忽略了学科及教师优势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局限了学生思维。
因此,本专业应针对环境领域共性职业能力(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分析的课程群平台设计,课程群建设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创新提高”为主线,以“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必修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理论支撑主体,以“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监测实习”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支撑主体,结合农业环境保护类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分析,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要求,选择相关课程,以“环境规划与管理”选修课程为专业方向拓展核心课,从而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需求,实现岗位需求和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就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开勇,张凤华,杨乐,等.高等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高教研究),2007,19(6):20-21.
篇4
1.1 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资源仅在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14.3%、32.3%。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纷纷进程务工,加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致使农业资源大量浪费或流失。
1.2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呈逐步恶化的趋势,如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协调,总体出现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质量较差,存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现象;森林资源不足,湖泊水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266万公顷;土地沙化严重,因荒漠化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高达1.38亿公顷,耕地退化已达773.33万公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
1.3 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加剧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日趋严重,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大量丧失,导致土地日渐荒废;农业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滥砍滥发和对草地的盲目开垦,致使农业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的能力弱化;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不适度使用,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大面积板结,最终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1.4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洪涝干旱、沙尘暴、暴雪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我国受灾、成灾面积逐渐扩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首先,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其次,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再次,大力发展沼气,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能源消耗压力,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最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2.2 切实保护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是防止耕地资源进一步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政府应在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将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此外,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力度,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构建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
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的现状,增强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这也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森林法》、《土地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次,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将环保意识上升到生存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再次,政府官员和环保干部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决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落实。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生态资源的保护,又要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平.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大观周刊,2011(14).
[2] 庄小朱.浅谈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C].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 “应对挑战创新服务三农”分会场论文集,2009.
[3] 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4] 关文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1(5)
篇5
农业环境是由农村土地、农村水资源、大气、森林资源、草原、生物等共同组成的综合环境体系,是农村居民生活及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恶化,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农业环境保护主要是科学规划农村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有序利用,促进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开展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控制各类污染源向农村的扩散,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建设生态农业、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黑土地保护、新型农村能源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等,改善农业环境;加强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保护现有的种质与物种资源,恢复被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
2 农业环境现状
我国农业环境当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业污染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城市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在一些地区已经向农村转移,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破坏了农村水资源、大气环境及土壤性状,更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如工业废气中的二硫化碳、氮氧化物、汞化物等会对农村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能形成酸雨(雪),增大土壤酸度,并对人们的皮肤、呼吸道等造成损害。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普遍存在。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加之不科学的施用方式,造成农药和化肥大量流失,进入土壤、水体、大气环境中,造成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农村地下水资源和大气环境。比如农药污染,目前使用的部分农药由于化学结构较稳定,不易被分散而残留于土壤中,进而随灌溉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道,再被生物吸收,从而形成了土壤——水体——生物的污染链。再如农用塑料薄膜,因其难以降解且不易回收,大量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农田固体废物污染,导致土壤耕层和理化性状变化,使农作物减产。
三是畜禽养殖污染严重。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畜禽粪污大量增加,加之无害化处理成本高、推行不力、监管薄弱,对土壤、大气、水体等农业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比如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沙门氏杆菌、蠕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无害化处理,就可能通过灌溉水或肥料进入耕地,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染源。再如畜禽粪污中的硫化氢、氨气等会产生恶臭气味,危害人类健康。
四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和焚烧秸秆的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固体垃圾和生活废水等,固体垃圾随意丢弃或堆放,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而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如洗涤剂,在进入水体后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秸秆焚烧会急剧升高地面温度,杀灭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和养分构成,还会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总的来说,农业环境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次生盐渍化,农业资源衰退,农业灌溉水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是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把农业环境保护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从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角度予以倾斜,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农业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和各级政府应完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体系,解决突出矛盾,切实推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农业、水利、环保、林业、发改、国土资源等部门应互相协同,共同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城市及工业污染不准向农村转移的规章制度,坚决打击破坏农业生态、污染农业环境的企业,并限期治理与恢复农业环境。加强环评审批环节的监管,对污染农业环境的企业一律不予立项。
四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耕作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环境;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先进的施肥(药)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加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确保国家提出的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得到有效落实;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引导畜禽养殖规模化和无害化,推广循环农业,从根本上治理畜禽污染问题。
五是推动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力度,净化、美化庭院,推动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1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经济基础较薄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跟不上农业发展步伐。其中很多农业设施都已超出使用年限,不能够适应恶劣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些都导致出现自然灾害时抗灾能力有限,阻碍农业发展。
1.2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发展的另一个条件是生产方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不足等问题渐渐被显现出来,这导致规模化农业生产和发展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大多的农业企业都传承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传统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1.3农业资源态势不利
农业资源态势也是一个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的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走传统向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导致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增长,进而导致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有必要用创新技术和科技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1.4农业投入不足
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资金供给短缺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各部门对农业投入有很大随意性,农业投入资金主要靠合作组成员筹措,外部资金和资本积累很少,这些都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1.5农民收入低
农民收入低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维持生计,虽然收入提高,但是是在与妻子孩子分离的基础上的,不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收入低的可怜。农村劳动力近年处于递减的状态,而且外出的都是青年和中年有能力的人,这样也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少了最基本的人力支持。1.6农民文化水平低人才是往城市涌进的,农村的人才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成反比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要依靠人才来创造和带动的。而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素质低的问题,由于没有接受良好教育,使得他们没有发展的长远眼光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贫困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需要对现有的农业体制进行改革,鼓励相关企业建立农业设施研发中心,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同时要建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相关技术投资环境,让更多企业投资到农业科技研究中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2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不再是传统向粗放型转变,而应该是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把握好4个转变:由以前的农业发展目标单一化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传统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比较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后就可以丰富种类,主要是可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向经济、生态和社会统一转变,在利用地方特色的资源时,打造出品牌效应,规模和质量就是品牌的保证,主要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向农业多功能转变,主要可以加快农业转变的方式;向农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变,主要是发展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2.3改善农业资源缺乏
改善农业资源缺乏是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改善我国目前农业资源缺乏的情况就要利用自身优势,用有限的资源来支撑更大规模的农业发展,使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发展,从而改善资源缺乏的态势。
2.4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主要是靠政府做好定位,把惠民政策作为自己服务农民的基本要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建立政府支持的巨大灾难风险分散机制等。同时还可以把求助的制度完善,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农业经济正常发展。
2.5提高农民素质
知识能带动农民走向富裕,只有农民摆脱思想上的贫困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主要是让农民具备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对农业发展前景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力,以达到最低投入获得最高经济利益。农民要培养集体协作的能力,多学习同行业先进经验和技术,以调整自己生产中的需要,达到适应市场的需要。
3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发展起来的,只有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解决了农业资源缺乏问题,不断研究农业发展技术,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晓艳 单位:扶余市陶赖昭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低碳;乐山
休闲农业指通过对农村景观、农业资源、农家生活、村寨文化等的综合利用开发,除提供特色农业产品外,更向人们提供观光、旅游、度假、疗养、学习、体验、购买等休闲产品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现农村功能拓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乐山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禀赋独特,休闲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乐山市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农家乐经营者以当地农民为主,受资金能力限制,缺乏统一规划,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加之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无序发展,大批游客的涌入,农村环境承载力严重超标,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土文化也在悄然流失。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对乐山市发展低碳休闲农业的条件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乐山旅游市场为导向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借鉴。
1、乐山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乐山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农户型、村落型、农场型、庄园型、产业庄园型。全市形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点达500多家,其中被乐山市评定的特色旅游村有4家,评定的星级乡村旅游点有90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25家,二星级46家,一星级8家),为游客提供多种乡村游憩活动:农园观光、农业生态游、鱼塘垂钓、乡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牧场休闲、乡村民宿度假等。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唯经济论严重阻碍着当地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在休闲农业兴起之前的区域经济极为落后,同时,当时的乐山农村极其缺乏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人才,当时的经营者最初基调便是“发挥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临场收入,搞活经济”,即以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为开发的终极目标。故在开发过程中,低碳概念仍然常常被忽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许多经营者仍然以扩大农家规模,提高经济收益为发展重中之重,对于农业资源的浪费、农村环境破坏情况不愿提及,这是目前无法根本扭转的事实,毕竟资金问题始终是农庄发展瓶颈,并制约着整个乐山市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所以短期内以资源破坏换取旅游收入的做法只能得到些微改善,无法实现根治,同时这些问题也正折射出当前全国低碳旅游发展的问题所在。
2.2农庄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仍然严重
由于自然风光风农庄比起人文景观旅游地更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与破坏,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合理规划以避免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但通过对十多家休闲农庄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当地的旅游资源仍然受着很大的人为威胁。首先,游客数量在暑假、黄金周期间激增,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的破坏,也影响了旅游舒适度,而从游客处的问卷调查也反映出他们对于休闲农庄人数过多的不满。同时,根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乐山休闲农业园和休闲农庄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农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被大量侵占,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受到城市文化的威胁。
2.3当地低碳旅游的概念普及程度不高
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以及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低碳旅游概念在当地居民中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在游客中的普及程度。在游客中听说过、有一定了解的游客占到了90%的比重,仅有不足10%的游客表示完全没听说过。而通过在农庄附近的小区走访,我们得知低碳旅游在当地居民中的普及度大大低于预期,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并对其了解甚少的居民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重。旅游区的居民在整个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要协助政府完成相关政策的实施,也要对于当地旅游政策的最新进展有一定了解,否则政府制定的各项计划措施将不能很好地得到基层的信任和支持,甚至会遭遇一定阻力,从而降低政策的实施成效。
3、对策
3.1提升低碳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设计
当前乐山旅游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即依靠旅游相关产业数量的扩张推动旅游收入的发展,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隐患。同时,随着全国旅游业整体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地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山岳型自然风农庄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线、同质旅游目的地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乐山旅游业更是面临着由盛转衰或进入更高发展层次的关键转折点,只有通过抓住机遇促进转型才能实现旅游业效益而非仅仅是旅游人数的上升。通过转型,将单一观光型旅游地变为低碳生态实践地、休闲农业观光地,例如在村居板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庄,打造环农庄生态农业休闲娱乐长廊,在城镇周边的山地板块,重点发展低碳体验游,推出森林浴场、林间观鸟、风中放飞、科学普及、自行车体验等特色产品,在远离城镇的村落,重点发展休闲娱乐游,打造小镇游憩、生态度假、森林休闲、户外运动等产品体系。这既是帮助游客挖掘农庄除了美学意义外的生态意义、自然意义,也能使得建设开发目的由吸引大量游客变为实现游客与旅游地环境共赢;通过转型,提升服务品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改变当前旅游收入单一依赖于资源直接利用的现状,也可以加大当地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如高山有机茶、雪魔芋、手工宣纸等,减少外运食品带来的碳排放,打造天然物污染的绿色产品,还可以新增如低碳旅游装备、徒步旅行用品、“大氧吧空气”等新概念产品,改变单一旅游产品结构,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提高游客在农庄的消费水平,摆脱旅游发展“旺丁不旺财”的困局,既能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又能使得农业资源受到更少的破坏。
3.2搞好休闲农庄的整体规划
休闲农庄在建设之初就应该以乡村旅游规划要求为准则,采用乡土气息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设计生态循环工程,处理污水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电梯等高能耗交通工具,减少资源浪费,控制碳排放的增加。
3.3合理分流农庄游客
一方面,政府应继续推行“山上游,山下住”的游览模式方便游客及时从农庄返程,以减少游客过长时间逗留给农庄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应构建农庄完全信息系统,合理调配客流量。乐山农庄客流的季节性波动问题比较突出,旺季如暑假等时期农庄环境压力很大,污染隐患四伏。与此同时,农庄水体的纳污能力随水期不同也存在差异,可结合生态环境实际制定不同时期游客接纳量及相应的价格调控方案,并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反馈给游客。通过信息系统构建,形成一种高效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旅游产品预售体系。保证旅游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合理利用,促使旅游经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
3.4加强宣传引导
宣传营销要从网络到实地进行分析,从多种手段,例如网站、报纸、提示牌等,旅游相关产业、当地居民形成“政企推进,游客配合”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旅游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也需要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自觉自为。从此次实践采访过程来看,当地居民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了解途径也非常单一,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这样一方面可普及低碳旅游,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居民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当地新闻联播是每天必看的节目,所以政府可以通过播放低碳旅游相关新闻引导舆论,也可以在新闻联播节目前后插播低碳旅游建设的宣传广告等创造积极氛围;对于上班族,政府可通过向企事业单位发放相关报纸达到宣传目的,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门户网站中进行适当宣传,譬如“乐山公众论坛信息网”等网站就是很多公务员了解当地新闻事件的场所;当然对于一些社区居民,政府也可以通过在宣传栏张贴低碳旅游介绍、定期举办社区大会等途径普及低碳旅游。在农庄,政府应该完善倡导低碳旅游的指示牌来引导游客,虽然现在各种介绍低碳事项的牌子已经陆续出现,并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但仍然存在指示牌间隔距离太大、数量不够的问题,对于与游客密切相关的农庄经营者、导游等,政府也应做好引导工作,促使其在运营过程中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工作,譬如提倡农庄在浴室张贴诸如“拒绝一次性用品”、“资源有限、节约用电”等字样,以教育游客注意低碳环保,对于表现良好的低碳酒店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表扬或者给予一定奖励;另外,导游也是帮助游客实现旅游低碳化的重要引导者,由于全程陪伴游客,具备一定低碳素养的导游能在游客乱扔垃圾、采摘花草时进行适当提醒,保证游客在旅途中减少碳排放,政府应加强在旅行社中的低碳旅游宣传,适当进行低碳旅游相关的评比活动以及对表现良好的旅行社进行表彰都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3.5强化人才保障
低碳旅游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旅游业界都仍然是一个前沿新锐的概念,它的建设过程以及成效监测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而由于各地发展低碳旅游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专业人士只有常年在旅游地进行监测观察才能为当地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与开发建议,所以政府有必要聘请专门人士、强化低碳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从而实现低碳建设的专业化、合理化,同时也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增加奖励金额,鼓励更多外来专家留在当地,从而建立起低碳旅游专家库和低碳旅游研究机构,助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旅行社、宾馆等旅游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也需要服务人员对于低碳的强烈认知,政府可以通过将低碳旅游教育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等途径扩大低碳旅游在从业人员中的影响,并建立健全以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探索建立与境外旅游企业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本土旅游人才的机制,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从而建立起对于低碳旅游等前沿领域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
3.6建立低碳休闲农业示范点
由于我国正处于低碳旅游发展初期,无论是经营管理模式还是发展方向都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当地政府可以选取一些低碳旅游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重点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区”、“ 低碳农庄示范单位”等。或组织相关负责人到国外成熟的低碳旅游农庄、酒店进行参观学习,根据各自示范点的特点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同旅游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对于乐山武陵源农庄而言,在已经拥有众多低碳生态旅游资源的情况下,应最大化自身优势,努力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点,并进行全国性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水生,朱朝枝 .福建山区绿色农业模式类型及其评价[J],食物安全. 2006(04): 45-46
篇8
在国家“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发展,对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物联网技术也被很多地运用到农业的众多领域。而农业邻域也是多物联网技术需求最迫切、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本文将从农业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智能农业系统主要功能这几个方面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作用进行剖析,从而对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出建议以及展望。只有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物联网产品设备检测才能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政策环境,为我国农业物联网可持续大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翻译成英文是“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可见,“物联网”的重点就是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交流,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以及计算机发展之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科技发展的时刻。在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在红外线探测技术的帮助下对农作物的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实时采集被测农作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将在短时间内被集合完毕发送给检测者。这种正在建设中的新型的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这三个世界的联通以及发展,对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具有战略意义。而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物联网的重中之重是对信息的采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往往更多地依赖互联网。而物联网的出现也印证了这一点,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各种方面的需要飞速增长。而相较于互联网来说,物联网的优势就是能够将触手伸到互联网所不能企及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上,人们往往只能感受到一个非常平面的形象,但是运用了物联网之后,人与人之间将可以全方面的感知对方,这种感知不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立体以及三维的。由此可见,物联网的产生将会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一次较大的改革。而物联网也将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方向。总而言之,物联网就是通过现有的先进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物品的传递以及监控过程中,将物品的任何细节都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的第一手传达。以便于实现物品的交换和传递。智能化的物品传达也能实现迅速的定位以及跟踪。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将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让世界的目光都注意到我国科技的进步。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物联网的需求则更为明显。物联网的发展也将给我国农业结构带来调整,为传统农业的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在关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将目光注视到欧美各国的物联网发展,欧洲的物联网被分为很多个层次,且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以及养殖业的物联网发展最为重要。为了使得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的发展情况被第一时间获知,作物的生长形式、水土状态以及是否有虫害,这些在物联网发展中都是需要解决的细微的问题。在信息传输层中,传感器获取各类数据的功能被放大,信息应用系统将会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定时定量的肥料施加都体现了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这些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欧美一些国家率先开展了农业领域的更新以及变革,实现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大范围使用,形成了一批良好的产业化应用模式,推动了相关新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物品在物联网的发展,为物联网的全方位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需求,为了保证农作物在传递过程中的实时消息反馈,物联网将会渗透到物品的传输、检验等多个环节,实现成本的节省以及农作物收获之后的高效流通,在农作物物联网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功能正在探索过程中。
2.1农业资源利用在农业资源探测以及监控方面,我国可以利用卫星对土地的实时信息进行探测并将探测效果传递给各级监测系统,实现信息的整合以及分析,经过层层监控和分析之后,将会最大限度的农业范围的统筹与规划。对农作物的事实情况的把握也将会十分清晰而明了。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农作物的采集,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及时反馈,GPS定位系统也将会运用到农作物的定位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不浪费。目前,在农业资源整合、农业资源的探测、土壤成分的检测以及害虫的防疫当中都使用了GPS技术,GPS技术也就是定位技术利用卫星,对大面积的农作物能起到很好的检测作用。为了使得有机农作物的生长更加健康也有利于农作物整体的把握,而且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技术也可以对农田里的各种情况都能制定出一套完美的应对政策,对突况进行监控并且及时反馈到监控者那里。特别是如今的农业发展已经进行到一个精细农业的状态,对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农作物的变化都需要有效的应对。在检测区域中构建基础网络和安装传感器,用于采集水温、PH值、电解质等等多种参数,及时的水况反应能够将水环境参数上传至检测中心并进行分析。
2.2农业生态环境监控农业生态环境监控是保证农作物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对农业生态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才能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模范的解决方式。另一方面,在建立农业物联网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也必不可少。因此国家必须要运用高科技手段融合互联网实现对农业生态的自主监控,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形势趋于变好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对环境监控方面仍然不可松懈,对大气环境,对河流污染以及草木覆盖程度的监控形势都比较严峻。经分析研究后发现,地面监测站与遥感技术的结合是组成我国环境监控的主要手段。在前期卫星不曾覆盖的地点进行人口测量,在无线传感技术发展的同时开展了无数的网络监测站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星星点点的检测站的建设下,我国的环境检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些系统依靠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
2.3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建立农业物联网的前提是实现对精细农业的管理。只有将农业的生产环节与高新技术发展结合到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农业的发展带来帮助。在集成了信息技术以及GPS技术以后,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变得无限透明,对农业生产信息的获取,对生产环节的管理以及突发事情的应对决策都显得十分智能。
3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创新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对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PH值、二氧化碳含量都实现了实时监控。在上述所测数值出现超出常态的变化时,监控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在物联网络上找到解决方案,并且对作物生长环境中的设备进行调控。2)视频监控:在物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只要拥有一个手机或者电脑等等其他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实时关注自己所订购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也可以根据监控室内的作物实际情况实施远程想法的传达。3)数据存储:在物联网监控过程中所产生的农作物的数据往往能反应农作物生长中的种种问题从而为以后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素材,在农业物联网中实现一个档案的存放。4)数据研究:系统将会在收集到数据之后,第一时间实现报表的制作,让用户第一时间感受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空间分布情况。5)远程控制:由于物联网的便利性以及可操作性,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农作物的监控以及对温度、湿度的操控。6)错误报警:系统将会给用户权限设定一些警戒线,超出警戒线,物联网将会第一时间通知用户,让用户能接触到农作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生长情况。
4推动农业物联网进程的建议和展望
我国幅员辽阔,并且由于农作物生长范围较大,因此建议物联网建立专业的工程专项,在农业发展优势区域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应用需求,在已有试点区域的基础上,扩大物联网试点的范围。与此同时,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政府在一些措施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上还不是非常的完善,而物联网又具备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为了支持物联网的发展,政府应该在税收等方面对物联网发展进行减免、甚至补贴。并且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实现不同的补贴限额。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很多领域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在大环境下,我们在政策的支持下或许能够奋起直追,与欧美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在农业育秧阶段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渗透,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互谅网将会发展到农作物生长的方方面面。由于手机、pad、电脑等等用品的普及,用户的实时监控也不再是梦想。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政府设立的无数监测站可全方位地掌控我国生态环境中的雨、水、干旱、大雪等等问题。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及时的预警报告,为农作物的及时保护提供了方案支持。而到了农作物成熟阶段,用户可以直接在家里实现对收割机等大型农业设备的监控以及同GPS技术对它们的位置进行实时掌握,不仅如此,强大的物联网还能实现用户对实时路况的掌握以便于达到农用设备资源的不浪费,为他们实现运行效率的最大化提供最大的帮助。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对收割机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因此,物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前途不可限量,几乎方方面面都可以运用到物联网,而未来的农业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也会更加的智能,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拥有者巨大的作用,对人工成本的降低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7).
[2]秦怀斌,李道亮,郭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及关键技术应用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4(4).
[3]李瑾,郭美荣,高亮亮.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5(S2).
[4]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2).
篇9
关键词:农业企业;国际化;中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09-03
一、文献综述
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企业,依据本国农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农业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得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等国际合作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农业经济体系。
Vernon(1966)提出,创新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完全被动的,它取决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主流地位,待到时机成熟,才会考虑出口以及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持相反意见的Forsgren & Johanson(1975)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须经长时间缓慢渐进而持续深入的过程,该理论假设企业国际化的谨慎迈进与“心理距离”有关,经营状况的改善与提升是促使企业加速其全球化经营战略步伐的根本原因,然而,该理论由于缺乏经验证据而未能被学界广泛认可。直到Lawrence S.Welch & Reijo K.Luostatinen(1993)指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划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阶段,前者的效果决定了后者的结果。基于此,中国学者鲁橦和李朝阳(2002)给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企业的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企业的外向国际化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内向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行为问题。农业企业的国际化不仅是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拓展和延伸;它还会提升农业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进行及时的战略性调整,有效规避或降低农产品交易风险。因此,无论从理论角度或是实践角度来说,对农业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都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二、中部地区农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在区域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就其发展阶段和模式而言,依然主要处于粗放型、原料生产型和家庭型的生产模式,农产品深加工的比例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比例。这种生产模式既没有规模效益,又缺乏科学的生产管理经验,抵御风险能力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以及国际化发展就必需依靠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中部地区的农业企业相对于农业发达地区的成熟农业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农业的产业化和企业化水平低,多为自产自销的家庭式农业经营。此外,为数不多的农业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弱。但因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农业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市场的可预测性低,独立性差,依靠政府补贴程度高。
由于中部地区的农业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落后、管理经验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不高。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部各省份农业企业的产品出口地区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的少数国家,而且贸易量和贸易额均不高;结构单一,产品集中度比较高,出口产品主要为瓜果蔬菜类产品这样的初级产品。此外,出于食品安全和国家利益等的考虑,许多农产品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食品安全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已经从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垒阶段。中部地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但由于内外环境的限制,后续的发展道路可谓艰巨而长远。
三、农业企业外向国际化经营的制约因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实力方面与其他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行政审批的干预,部分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金融服务的滞后,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政策支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与之抗衡。就农业企业国际化来说,现存的大量非商业性农业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使主体格局与现代农业相差甚远。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特征一直表现为供不应求。随着科技的投入,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供求关系发生着转变,我国的农业国际化才推上日程。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国家的农业政策影响着整个农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农业企业国际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最近,面对农业发展环境的变换和外来市场的冲击,农业走向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带动农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体系、资本的运营能力等都是带动农业走向国际化的必备竞争力。面对强劲的外国企业竞争,国内农业企业唯有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企业走向国际化,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农产品价格上,还能顺应市场规律,真正实现市场价格体系;有效促进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按照国际市场准入原则,我国的农产品不仅在产量,更能在品质上实现跨越式提升;利用国际资源改变我国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农业,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在吸引外资方面,能有效弥补农业投入不足,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引领中国农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四、促进中部地区农业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一)企业自身层面的发展
1. 企业自身结构、内部认识及知识资源的改变
实现农业国际化发展,首要应从企业战略层面着眼。企业战略的改变和实施主要受企业自身的结构、企业对内部的认识和企业的知识资源所影响。企业的自身结构和企业对内部的认识共同对战略的形成产生作用,而战略的形成又影响着战略的实施。战略的形成通过基于知识资源的战略对战略实施进行了修正。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区别企业结构复杂还是简单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选择权和结构限制的程度。在简单结构的企业环境下,企业只有很少的限制,同时它在形成和实施战略时可用的要素也少。在复杂结构的企业环境下,企业可能拥有很多阻碍它实施战略进程的限制条件,但是同时,在它形成和实施战略的环境中会有更多的要素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对于企业的内部认识来说,内部认识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选择权的多少。如果企业对内部的认识清晰,那么企业会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资源,如果企业对内部的认识模糊,那么企业会按照原来的方式使用自身的资源。所以,具体到农业企业国际化,就务必从企业的自身结构着手进行优化改造,提升知识、科技水平和加强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要优化出口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努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内部认识层面,要树立与农产品贸易密切关联的环境竞争意识,以提高产品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促使农业对外贸易的出口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和协调。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利于环境建设的技术、设备的引进。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发展适用加工需要的专用农产品。
2.加快实施农业企业战略和环境的改变
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不管企业实施何种战略,环境总是要改变的。当环境改变的时候,随之改变的是企业所面对的资源。面对新的资源,企业将制定新的战略,其中包括知识资源结构的改变。同时环境资源也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认识和企业自身的结构。如此良性循环、螺旋式的上升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种阶梯型的上升形态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当前,面临国内外市场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农业企业要实现国际化发展,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鼓励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适度进口结构性短缺产品的原则,完善农产品出口战略规划和调控机制,加强国际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第二,加强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引导农业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加快资本积累,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步伐。第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提供出口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和优惠。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出口基地。加强农产品贸易磋商和谈判,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支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维护自身权益。
(二)辅助政策支持
虽说内因是促进事物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农业企业若想冲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来“保驾护航”。
1.政府层面的支持。我国目前的管理存在着生产与贸易相互脱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行农产品生产贸易一体化管理,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竞争的整体实力。除此之外,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境外促销、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出口新办企业的奖励及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费补助等。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保险机制和出口保护与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突发事件。
2.金融机构层面的支持。金融机构应扩大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的贷款投放,积极支持出口企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同时,健全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支持农产品的出口工作机制,适时增大财政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加大宣传,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出口信用保险,规避出口收汇风险, 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3.组建农业产业行业协会和组织。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普遍存在着部门分割、垄断经营,市场运行无序,交易行为不规范,营销手段落后,尤其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农业企业进入国际化阶段后,无论是在规模、效率,还是在竞争能力上,都不能适应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通过建立农业行业协会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一体化管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樊增强.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2] 焦必方、刘丹.中国农业国际化问题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3] 刘祺.试论农业企业与企业战略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05).
[4] 王宏杰.我国农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01).
[5] 高飞.浅析农业国际化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理论研究,2007,(03).
[6] 卢业学.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9,(12).
[7] 毛凤霞、冯宗宪.新贸易格局下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06).
[8] 屈小博、霍学喜.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03).
[9]詹晶.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与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 2005,(05).
篇10
1.1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界定
“休闲农业”一词源自台湾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的概念,引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对其准确的概念定义以及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没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文章参考前人关于概念界定与内涵划分的研究成果,结合休闲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源利用类型、开展范围以及社会功能属性,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如下表述:即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与文化体验与休闲的新型农业业态.并认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质相同,而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农业相区别.
1.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内涵
休闲农业产生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背景之下,是依托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而开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地方通过实施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发展思路.所以文章在进行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对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即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表现在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维度的综合效果.
1.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支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其“稻米文化”中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观点,即农业除在传统生产中具有经济效应外,还具备生态、环境、社会等效益.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遵照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演化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即以农村环境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等多种形态的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除拥有一般的经济属性外,在促进农村环境改造、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特征.
1.4休闲农业综合效益作用机理
通过对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的界定、内涵和支撑理论的分析。
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演化为以农业资源、农事劳作、农业文化为卖点,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等形式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形式,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为传统农业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基于休闲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视角,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清晰的解读休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对于“三农”所产生的效益问题,在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解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
2.1编制方法
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编制方法,分别是系统法、目标法和归纳法.考虑到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指标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选用目标法和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经验分析构建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初级指标打分表,向华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从事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经济研究的专家征求意见,请他们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角度对各指标进行最高分为10,最低分为0的连续性分值评估,并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其次,计算收回的初级指标打分表中每个指标得分,剔除平均分值低于4分的指标,并汇总专家意见以调整现有初级指标;最后,对得分在4分以上但标准差大于均值一半的指标与专家再做沟通和复议,最终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为休闲农业社会效益,准则层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指标层为18个评价指标构成。
2.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阐述
将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定义为目标层,它由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准则层组成.以下就各准则层所代表的涵义以及对应的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2.3.1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农业在三产中的地位下降,但其产业经济效益仍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业,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贫富差距现状、社会就业等问题有深远影响.
2.3.2农村环境效益地方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其核心资源的维护与培育,而其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清晰的空气、安全的人居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和欢乐的农村文化等优秀的农村环境,所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是产业生存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