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5、课题研究目标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学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具体任务:
1、挖掘、编写出地理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丽、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篇2
一、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
本研究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以现代学习策略、元认知为理论生长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的元认知优化训练方案:激发兴趣;规范和形成常规学习习惯;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学科思维和方法;通过自我提问法、目标激励法、时间管理法、自我评价法、阶段总结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平行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高中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因变量是学生化学成绩、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兴趣态度的改变。通过实验考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模式:(1)单组前后测设计G:01―X―02;(2)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实验。
三、实验目的
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可操作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考查此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成绩和元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四、实验假设
1.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五、实验材料
1.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2007年3月第三版。本研究将元学习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该册书的教学中。
2.问卷调查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的元学习能力问卷。该问卷是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借鉴王会丽等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有关量表,又经深入了解高一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归纳编制而成。经小范围预测后,对问卷初稿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该问卷。该问卷共50道测题,测量学生在学习中的元学习能力高低,共有三个方面八个维度,包括学习活动前的准备性和计划性,学习活动中的意识性、方法性和执行性以及学习活动后的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其中,准备性,如学习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创设好学习环境,调节好情绪与精神;计划性,如学习之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意识性,如上课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些内容,可能以何种方式讲这内容等;方法性重在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复习、课后练习五个亚维度所采取具体的方法,如预习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讲时重在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应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等;执行性的表现,如上课克服开小差的现象,坚持在完成学习后做其他事;反馈性侧重对学习状况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补救性要求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采取补救性措施;总结性意指学生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总结自己或借鉴别人和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该量表的评分办法采取六分制:完全不符合表示l,基本不符合表示2,有点不符合表示3,有点符合表示4,基本符合表示5,完全符合表示6。某学生在某维度所有试题的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在该纬度的得分。施测所得的一致性系数a=0.97。试题分布见表4-1。
3.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见附录1)该问卷由杨育玲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调查表》改编而成,能反映学生对学化学习的兴趣程度。该问卷采取5分制评分办法,评分标准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说不清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l分。所有试题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兴趣越高。
4.实验前后的化学测试题2套(前测和后测各1套)(见附录2、3)。玉林市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和期考题。两套试卷都重视双基、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考核,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强区分度,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水平。
六、实验对象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研究以博白县中学高一年级两个自然教学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0班学生作为实验组,11班学生作为控制组。这两个班学生都是按中考成绩高低三个层次随机抽取分班,所以两个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均等,平均成绩相近。以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将成绩为84、100分之间者划分为优等生,将成绩在60、84分之间者划分为中等生;将成绩在60分以下者划分为学困生。被试构成情况见表4-2。
实验班和控制班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人数相近,可以认为学生基础基本相同。
两个班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以及前测成绩等方面都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课,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授课总时数、课外作业量尽可能保持一致,且都要参加不定期的小测验、两次相同的月考,两次阶段性(考试期中段考试和期末考试)。使两个班学生这个变量具有初始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的程序
1.前测。以高一新生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分班时按成绩由高到低循环排列,各班无显著差异),同时进行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化学元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前测)。
2.通过观察、谈访、问卷调查明确高一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新教材使用状况,利用新教材特点设计学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可行性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自发形成的。实验组按元学习能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实验时间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为期一学年。
3.后测。包括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化学学业成绩;化学学习兴趣水平测验题。
用对实验结果(调查问卷和前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和处理。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年实验,笔者分阶段对实验对象进行化学元学习能力水平、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进行检测。
定量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元学习能力前后测比较。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高中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元学习能力分数均转化为百分制标准。结果统计见下表4-3和表4-4。
后测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元学习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前后测对比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的元学习能力产生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前后测比较。以高一入学后第一次化学摸底考试为前测,试题经科组成员研究确定,信度和效度较高。以玉林市期末化学统考试题为后测试题,试题为专家命题,水平较高。两次考试流程正规、严格,全封闭流水账评卷,成绩客观,真实有效。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实验班高出对照班约0.03分;标准差S,实验班略小于对照班;Z=0.0180.05即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习成绩的平均分高出约16.01分,Z检验发现,Z=2.69>Z0.05=1.96,P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对比说明,结合高中新教材特点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前后测比较。
由表4-6可见,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两个班差异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两个班的兴趣水平分都不高。在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重新对两个班进行了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结果统计见表4-7。
从上表可看到,实验班学生经过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化学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说明根据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定性结果分析:
定量研究是围绕实验目的而设计的,数据只是反映实验结果的某些方面,本实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本人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定性的考查,发现实验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巨大的变化。
(1)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通过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比实验前更喜欢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再害怕“练习和测验”,而是把它们当作检验自己学习得失、方法正误的一种手段。自觉规划学习,自觉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了。
(2)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通过问题清单训练,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如在学习SO2化学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按物质类别,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学生提出:既然SO2与CO2一样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如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都能与水结合形成弱酸等),那么SO2是否与CO2一样能与Na2O2反应放出O2?我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你问得很好,初步具备科学家的素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着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2Na2O2+2SO2=2Na2SO3+O2。但也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SO2可能被Na2O2氧化,生成Na2SO4。两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我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他们课后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以证明各自观点的正确与否。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经过全班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方法和结论。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自然容易发现问题,知识与能力就在这师生动态的交往中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肯定和尊重,进一步鼓励了其他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质疑,把学习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完全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设。很显然,这种超预设问题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是巨大的、长久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的,它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总之,经过训练,实验班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学生不仅能及时完成课内作业,而且每天还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辅导书,期考该班化学成绩成为高一年级最高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比控制班强了许多。
九、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即利用新课程特点结合元学习能力训练,按照元学习理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结合学科课程在高一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篇3
一、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原则
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性的原则。
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进行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等。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达到新的发展。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学生是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依赖学业成就,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正确程度,将多学科融会贯通、联系、对比、比较、整合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自觉、热情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思维的多角度、灵活性、敏捷性、准确性和深刻性,等等。
3.注重学习评价多元化、交互性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进行描述性的、自主性的评价,主张评价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它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和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方案
1.确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学情,确定一个符合学生特点,并具备研究价值的课题。
2.分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
由于学生的时间和水平限制,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类研究。
3.确立研究目标。
研究性学习在确定课题后,要明确研究的目标,为学生后续的研究指引方向。
4.研究方法。
由研究性学习各小组围绕着自己的研究课题分组寻找资料,坚持论从史出,坚持用新的史学观点来进行研究。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研究结论不局限于教科书的结论,可以根据新材料得出新的结论。教师及时对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相关保障,如时间上,每周必须有一节课由各小组进行集体交流,必须有一节课学生自主研究。
5.成果展示。
研究性学习各小组经过搜集资料、探究、得出结论后,全班进行交流,每小组安排一位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并制作幻灯片,确定一定的展示时间量。交流后,不同小组互相辩论、并向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深化,进入二次研究,然后各小组写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在每小组写出研究报告后,每个学生也要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交。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师生角色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学生角色发生转换。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可以单独或以群体的形式来进行自己所喜欢的主题学习活动,他们的地位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的、封闭的,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学生对自己的地位角色有了高度的认同感,真正展示了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四、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创设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环境。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3.有利于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从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从依赖教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从传统的课程化学习到机动的非课程化(或新型的课程化)学习等。
篇4
一、以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例如学习《动荡的中东》一课时,向学生提问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高,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引入四次中东战争。理解了历史的因素。
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二、以论导之,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对于苏联的解体,可以由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解体吗?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以动引他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在课堂上,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历史基础性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性探究方式。
在基础课教学中,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不适宜进行全程的历史课题研究。但是,在教学中可以以问题为线索和手段,注重知识的因果联系和结论得出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辩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可以实际运用的具体方法有:1)问题诱导。教师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构成一个知识探究过程,学生通过解答系列问题,自然经历了一个由分析得出结论,从现象到本质的简单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观念。2)质疑提问。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定论和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也鼓励学生突破教材与课堂的局限,提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可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历史的欲望。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有一定深度与广度,又缺乏定论的历史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形成一种既分享合作,又质疑争论的课堂研究气氛。4)研究作业。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向学生提供诸如参考书目,相关网站名称等信息,让学生根据兴趣,就教学内容自己发现和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答这些问题,初步培养历史研究的能力。
2、历史拓展性课程教学中的主题性研究方式:
历史拓展性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对历史学科或历史学以致用某一领域有强烈兴趣的一部分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和最持久的动力,主题性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该模式的含义是:
(1)确定一个开放性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可以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情况来确定,也可以由学生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讨论决定,后者更具学生的自创性。主题必须是开放性的,有选择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空间。如:诗歌与历史,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世界宗教史话,我的历史观等。
(2)学生选择研究去向和组织形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个人或2―4人的小组为组织形式,在研究主题下,按自己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选择想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在主题“巴勒斯坦等以色列问题”以下,学生提出了:“古代犹太民族的历史”、“欧洲排犹思想的由来与发展”、“犹太复国主义的由来及影响”、“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巴以问题最新进展与预测”等问题。
(3)搜集和处理信息,并形成研究报告。
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图书文献、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等)和各种途径(社会调查,专家访谈等)广泛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4)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完成主题研究。
在课堂上,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形成对研究主题比较全面的认识。
3、学生自选课题研究方式
指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历史的或与历史相关的课题,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研究,并完成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它的基本过程是:
教师:选题指导――审定研究方案――提供方法指导――指导论文写作――论文评定
篇5
关键词:学生;探究性学习;创新思维;多媒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人性化历史课堂教学逐渐推行。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注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但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1.给学生提问的自由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不要嘲笑打击,更不要害怕被学生问住。教师要真心鼓励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2.给学生选题的自由
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课题,相信学生的能力,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
3.展示多样化探究性成果的自由
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成果展示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此外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展开辩论、研讨,搞展板,出黑板报,办手抄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
二、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长期以来,在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中,始终存在这样的误区:课堂教学布局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思维的培养基本是同向思维,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式,很少有体验式学习,更没有研究性学习。因此,在平常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历史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从而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如,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如何来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均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并以此作为教学中新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三、多媒体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广泛的交流帮助和高效适时的处理等条件。目前,网络探究性学习正渗透在各学科中,而它在历史学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互联网上有诸多的历史网站,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的对历史的不同认识,宏观到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的划分,微观到某个事件发生的年代,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必将开辟历史教学的新天地。但是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在研究性学习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细致展示,使学生非常形象地体会探究性学习的详细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尤其是运用多媒体动画,充分展示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2.何时需要多媒体课件
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调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等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老师能在“创设问题情景处”“学生思维的困惑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地位,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定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分为前期指导、后期指导以及评价指导。当然在指导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创造空间。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展示获取知识的现象和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设计多媒体课件,使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朝着“多媒体化”的现代化教学方向发展。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研究 研究方法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篇7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法;中学;培养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次问我: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主要体现是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现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要学好历史,除了要把课本读得烂熟外,还要象学习数理化,经常做练习,以达到训练自己思维的目的,并且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为最终取得高分奠定基础。当然,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好题和易错题收集起来,形成自己的了好题集与错题集。
这四种习惯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实用的,只不过对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
二,掌握历史正确的读书方法
1.读目录
读历史课本不能简单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也不能翻到什么地方就读什么地方,而要先读目录,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搞清楚章与章之间,节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依据目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课本的大体知识。
2.读章前提示语
每一章前面的提示语,讲述的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真正把每一历史事件放入历史长河中去认识,才能全面把握每一历史事件。
3.读每一节下面的标题
搞清楚标题与标题之间,标题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读课本正文
课本正文是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表现,是历史知识的微观方面的内容。只有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好历史。
5.读课本小字、注释、图表、引言
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历史课本内容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对历史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也才能更明白历史的延续性。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历史学习三步曲”要求历史学习要由粗读到细读,由宏观把握到微观掌握,由封闭式孤立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到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等。还要求把历史学习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
四,开发历史资源,提高治史能力
篇8
一、教师的情绪选择,激情微笑与幽默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其贯穿教学始终的情绪表现良好与否事关学生的认识活动和个性发展,事关教学效果的优劣。良好的情绪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情绪却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使学生心情烦躁,课堂气氛压抑。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自身情绪的选择。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应的社会活动,教育需要激情,教师更要激情。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动学生,首先要打动自己。要打动自己,就必须深入历史情境中,激情演绎,以情激课。教师的激情源自他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源于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一种兴趣、迷恋和陶醉。激情的课能让课堂随心而动,让学生身心振奋,不知不觉中带着学生走进情境或角色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他的课,轻松、活泼,让人回味无穷,留连忘返。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气氛也必然是宽松、和谐的……
教师要善于用幽默来创设乐学情景。“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对于历史课来说,尤其需要幽默。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发展学生能力。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教师情绪选择有时会受到来自学生方面因素的干扰(如遭遇问题学生的挑战,甚至引发师生冲突)变得无所适,此时,教师的幽默往往能起到“剂”的作用。教师应努力学会“制怒”,有效地控制、减少自己激怒的情绪,以免事态进一步向不良的趋势发展。
二、开展课堂主题研讨活动,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
1.重视典型课例问题的解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性和策略性的解决,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是生成性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重视典型课例问题的解决,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讲的典型课例应当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源自教师自身的教学情境。笔者在上完人民版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后,不少同学对秦的快速统一及短暂统治产生了强烈的探猎愿望。借助这一情境,笔者开展了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位同学在“我看秦的统一”中写道:“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和东方六国相比,它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一是天时,秦国实力强大,国富兵强,奠定了秦国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地利,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加上又有潼天险,易守难功,进退自如,列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御,对秦无可奈何。在古代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无疑对战争胜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三是人和,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秦王赢政即位后,充满雄心壮志,继承秦孝公以来的奖励耕战的国策,改革户籍制,鼓励民众积极生产,减免劳役,收到很大效果;政治方面,推行郡县制,提拔、重用了一批人才。对外采取远交近攻战略,最终在短短十年时间灭掉六国。这不能不令人赞为观止,然而这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通过开展上述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切身感受到秦朝鲜活的历史,不仅加深学生对秦朝在中国历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更重要的在于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倍增,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我把一些优秀的小论文推荐参加市第四届历史小论文评选,《我看秦的统一》获得市一等奖,另有多篇小论文获市二、三等奖。
2.开展“课堂主题”活动,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
要想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和创新课堂活动尤为重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基于新课程的倡导,我校高一年段历史备课组精心制作《年级历史课堂活动策划书》,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融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和长效性为一体的历史课堂主题活动。具体做法是,学生分成小组,确定主题内容(依据本学期必修课内容),分工查阅资料,完成主题活动报告――PPT课件,课前5-7分钟分组进行交流,学生评审团进行当场打分和点评。经小组PK,班级交流,最后参加年段、学校总决赛。开展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成长小舞台,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体验和分享探究成果,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建构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面向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需要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域转化成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笔者相应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就提问、作业、评价等施以不同的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促使自己在原来基础上不断进步,使其向更高水平的最佳发展区发展。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要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时,不要简单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成对学生提出的三种不同能力层次,而应依据所学内容将三种层次目标融为一体,引领学生去感受、理解、体悟,真正走进目标。赵亚夫教授形象地对知识做了这样的分析:
感受――经验陈述性知识
想象――理解程序性知识
体悟――行动价值性知识
显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让学生感知知识,并给予指导其对知识的理解与体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每人的基础、学习技能的不同,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应有所不同,以便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笔者依据教学内容,将三维目标设计成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需要,其中第一层次属基本层次,需全体同学掌握,第二层次属提高层次,为部分同学的要求。
(1)英国代议制确立及完善的过程,从中概括代议制有何特点?(知识与能力,属第一层次目标)17世纪晚期的英国为什么选择和平和渐进改革之路,怎样理解代议制的特点?(知识与能力第二层次目标,需要结合背景原因分析,适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2)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有效信息。(过程与方法,属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与教科书比较,培养获取有效信息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属第二层次目标)
(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对英国产生怎样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属第一层次目标);你如何理解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创新”过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何种重要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层次目标)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取和确定的,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体悟的同时,应进一步思考怎样的教学艺术和学习方法能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思考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才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艺术才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也是最有效的。
以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依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快班,普通班),笔者设计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对快班,笔者结合校本教材《当地文化名人集》,补充宋、元时期本土著名学者的一些作品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事先阅读,展开讨论,更多地进行理性思考,体悟、领略民俗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传承乡土文化(侧重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相对慢班,我采取了分组探究的做法,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的某一作品进行交流(侧重知识形成与合作学习过程的达成),同样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经过了解,高二学生经过一学期语文课文学史的学习,已具有较为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储备基础,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全盘讲解,只要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侧重引导就能达到教学目的。两种教学设计的目标有所不同,但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中却收到同样的效果。显然,“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不仅能有效激活学习者的兴趣,愉悦课堂氛围,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能得到培养,教学成效也明显提高。
2.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探究问题、发现和生成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最富创造性的过程。由于教材版本和授课者角度的不同,一些结论往往有不同之处。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笔者采用了一种激励教学法,让他们对教科书、参考书和教师的上课讲解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再通过自行研究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理解的结论。笔者常用的一句激励语是:“听完老师上课的讲解,再看看复习用书的分析,你一定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看谁能发现更多?”笔者把找不同点、找教师上课的“问题”作为一项作业加以提倡,通过找“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笔者鼓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习题,对教材中未强调的细节进行补充完善,此举在学生中引发很大的反响,学习的主动性一时大大提高,教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比如,有这样一道现成的题目:从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众多同学挖空心思搜寻答案之余,一位同学另辟蹊径,将东京城市布局与与唐都长安东、西市对比,得出宋都繁荣与当时统治者重视商业、商人地位较前提高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3.有效的教学评价,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篇9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 上一篇:人才培养工作总结汇报
- 下一篇:法律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