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4 17: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绿色储粮;意义;思路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87-01

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前列。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的粮食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增多了,挑战是有些国家凭借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设立“绿色壁垒”抬高我国粮食出口的“门槛”。因此,在粮食储藏中通过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来防治储粮害虫,是我们安全储粮的重中之重,仅仅做到储粮安全已经远远不够了,在新时期,绿色储粮是科学保粮的发展要求。

一、我国储粮工作的现状

我国储粮工作在仓库设施建设、储粮技术手段、管理队伍的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在满足社会对粮食消费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当前储粮工作的现状,无论是在储粮观念、储粮技术、粮食陈化状况、储粮安全卫生等方面都与绿色储粮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绿色储粮意识不够强

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和改造,我国粮库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国家粮库已基本具备使用绿色储粮技术的条件,有些条件并不比发达国家差,一部分粮库经过适当的改造和建设,就可以达到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可以说在我国用绿色储粮技术进行粮食储备已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条件。但是,由于观念和体制等问题,粮食储备主要是国有粮食企业部门,粮食储备体制单一,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储粮基本是满足国内需要,极少进入国际市场。储粮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习惯用老标准、老技术,不愿进行新的技术改造和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再加之国家对粮食储备,更注重的是总量的供求平衡和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储粮安全,尤其是质的要求,缺乏必要的绿色储粮的规范。因此,我国储粮虽然具备了绿色储粮的条件和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绿色储粮推广应用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二)储粮害虫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储粮水平。粮食是活的有机体,其生命活动可引起水分增加,害虫和微生物繁衍导致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降低,因此对粮食的保管要求很高。目前,粮食企业中防治储粮害虫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杀虫剂防治储粮中害虫和虫螨的方法。最大优点是杀虫效果迅速,彻底,杀虫谱广,处理费用低廉,可以在不移动粮食的情况下进行杀虫处理。缺点是杀虫剂对人和动物都有毒性。它会给粮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害虫会对它产生抗药性。现在使用最广的储粮熏蒸药剂是磷化铝,磷化铝和粮食中或空气中的水分作用,会生成一种剧毒气体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高效熏蒸杀虫剂,被称为当代熏蒸剂的“王牌”,我国从1963年开始用磷化铝熏蒸杀灭储粮害虫,在熏蒸过程中,粮食对磷化氢的物理吸咐虽然在散气时能很快被解吸,但熏蒸后的粮食磷化氢仍有一定的残留。利用磷化氢熏蒸杀虫,还会使储粮害虫产生抗药性,常常发生磷化氢杀虫失败的现象。化学防治具有高效、简便的特点,但是由于广泛、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剂造成了粮食中农药残留的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和再度猖獗。

(三)储粮化学药剂防治难保粮食安全卫生

目前我国比较普遍使用的氯化苦、溴化烷、磷化氢等化学药剂熏蒸杀虫,虽然成本低,效果好,但造成了环境污染、残毒量高,与确保粮食安全、食用卫生有较大差距。

二、绿色储粮的含义及意义

(一)绿色储粮的含义

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避免化学药剂的污染,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侵害,造成量和质的损失以外,还受到熏蒸药剂的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中国已加入WTO,这给粮食的国际贸易开通了顺畅渠道,也对粮食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继续而频繁使用化学药剂熏蒸储粮害虫,必将形成绿色壁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减少粮食及其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粮食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

(二)绿色储粮的意义

21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如此形势之下,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

三、绿色储粮的思路

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目前采用的绿色储粮技术主要有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技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其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食品,是粮食仓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积极进行区域绿色储粮创新

在温控储粮技术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冷源的优势,开展“三低”储粮技术、自动化排风控温技术,以及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和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

(二)加强调研,优化安全储粮技术应用

在构筑科学储粮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出安全储粮技术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型,运用不同的储粮技术,使储粮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绿色储粮的前提是科学储粮。科学储粮是指以先进的、科学的储粮方法对粮食进行储存保管,确保粮食不受鼠雀危害、外界污染,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储粮损失损耗,确保储粮安全。粮食安全是21世纪粮食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粮食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科技投入,认真学习,广泛吸取国内外最新储粮科技成果,重视研究和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粮工程,开辟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郑振堂,陈明峰,张颜平.高大平房仓低温密闭储粮试验[J].粮食储藏,2006,(06).

篇2

关键词:粮食 质量 检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品质营养丰富、卫生安全的粮食,既是从源头上控制粮食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1、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在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食质量标准,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当前,消费者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粮食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一是粮食生产方面受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环境污染、农民用药施肥不规范、粮食储藏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等,导致部分粮食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粮食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在收获、收购、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农户露天储粮和马路晒粮现象、装具和运输工具对粮食的污染、防霉抑虫措施不当、加工工艺落后等都会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三是个别粮食加工企业违法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滥用添加剂等,导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油食品流入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运用质量检测手段对粮食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要求,需要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

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滞后、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质检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统一检测方法、检测手段以及能力验证、试验比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信息制度尚不健全。

3、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

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为粮食生产服务。做好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全面掌握新收获粮食质量和优质粮食品质状况,是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直接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服务“三农”,指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粮食产销衔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竞争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可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引导原粮质量提高,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检测,为粮食质量监管服务。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各级储备粮、军供粮、退耕还林粮、救灾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实行检测监管,严格质量把关,确保质量良好和急需时用得上,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军需民食、促进社会和谐。

进行粮食卫生指标检测,把好粮食源头质量关。对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可以掌握当前原粮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在这些环节中是否对粮食使用了违禁的药品或添加剂,粮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发热霉变,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以及超标程度如何,粮食经加工后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会下降多大比例,在成品粮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随时间如何变化等。通过全面认真的抽样检测,并公布权威的检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粮食生产和流通,为加强原粮卫生监管提供依据,对确保加工食品原料安全和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具有重要意义。

篇3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了专著《谁来养活中国?》,渲染“中国粮食”,在当时引起一场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大辩论”,实际上,当时对中国粮食问题会造成世界级影响的担忧在国内外学者中已屡见不鲜。仔细思考,如今已经不是“谁来养活中国?”这样的区域性问题,而是“谁来养活世界”这样的世界性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与此相对应,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的粮食安全问题仍在困扰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加速了环境的退化,并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粮食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粮食出口国也包括粮食进口国都无法漠视的重大问题。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

不可否认在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长期稳定甚至低迷时期,个别国家尽情享受了遵循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所带来的所有益处,可是,这些国家也必将承担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诱致的巨大粮食需求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消耗的巨大粮食需求以及投机基金引起的粮食金融化导致的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暴涨诱发的长痛。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也具有相对性?

当今的世界,已经由“富有”就可以买到粮食走向“富裕”也未必能够买到粮食的新阶段,以粮食(经济)援助和中断粮食贸易契约为代表的,以粮食作为武器的趋势日益凸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人类真的已经步入重新定义“富裕”这个概念的时候了。也可以说经济学在面对粮食问题时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分析粮食问题对经济学而言真有些强人所难的感觉,抑或是也许经济学已经踏进需要认真思考自身的基本观点、参照物和分析工具的门槛阶段。何故?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含着浓厚的政治、军事、生态、社会等色彩。说到底粮食问题是人性的善与恶的完美结合。

《谁来养活世界》旨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世界粮食问题置于世界经济坐标系中,分析世界粮食生产条件、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消费、贸易和库存的基础上,对农业协定以及粮食价格等进行详尽的考察。以此为依据指出世界粮食面临的问题,并从提高产量、合理消费以及科学制定粮食价格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方略。

《日本的粮食》利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食品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日本粮食问题放在日本经济的坐标系中,把握日本粮食发展的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从空间维度探讨了以下理论与实践问题:日本粮食生产条件和农业经营规模的空间分布剖析;粮食生产、农户经济分析、农业组织化、粮食贸易、消费、库存现状、粮食价格与政策等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的把握;日本食品经济的发展;日本粮食问题面临的挑战;日本粮食问题的对策。

本丛书最大的特点是资料详实。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使用,前后加工整理的数据超过100万之多。第二个特点是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一点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第三个特点是客观性,也就是在分析世界及各国粮食问题时,完全依据世界粮食发展的客观情况,没有主观臆断的色彩,也没有意识形态的表露。

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挑战;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尤其对于中国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此前,联合国粮农总干事迪马夫以绝食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荒人口的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止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到10.2亿,其中全球有29个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同时也促使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求情况不仅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会影响国际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状况。如果我们大量从国际上进口粮食,就会造成国际粮源的紧张,拉动粮食价格上涨。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影响较大,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粮食始终被视为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如果放松国内粮食生产,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无异于将自己的饭碗放在他人手上,在战略上极易受制于人,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团结干事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无忧无虑奔小康”的政治氛围的基础物质是粮食,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了”,这个简单的道理说明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需要。

(二)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脉

从政治角度看,粮食安全是立国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这是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中国历史上就有“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明成祖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哲学都表明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粮食也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化大象为无形的方式左右着古代中国政治。粮食问题几乎是所有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粮食以一种独有的隐喻讲述着真实的历史,任何政治家都难以逃脱粮食的政治。

(三)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历史反复证明,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90年代初发生的全国性粮食价格暴涨,都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调整恢复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粮食工作,保持粮食问题长期稳定,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吃粮安全,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发挥种粮农民积极性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种粮成本高,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

粮食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粮价在不断上涨,但是随着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提升,粮食保护价收购和补贴收入难以抵补种粮成本,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在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潮流的带动下,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对农业实行剪刀差,粮食生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真正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多是老弱妇孺。而在中国农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依然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大量土地被抛荒或粗放经营,因而影响到粮食安全。

(二)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升将使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有关预测表明,未来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4.6亿。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按照人均400公斤口粮计算,到2020年我国口粮需求总量达到5.84亿吨,比2010年的5.48亿吨增长6.57%,这将大大超过同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可能的增速度。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将为更激烈,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全国饲料用粮需求总量比重超过40%。同时,食生物燃料、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将会显著增大粮食消费比重。

(三)城市化推进,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随着城市化得推进,新增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使得我国耕地和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资料:过去十年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至18.26亿亩,减少总量达1.25亿,年均减少829.2万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水平的40%,并且耕地质量总体偏差,中低产田均占67%,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问题严重。

(四) 自然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干旱化趋势严重。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 200 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 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并且会对我国粮食中长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我们必须现阶段必须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开展多元化国际粮食贸易,加大力度深挖粮食供给增长潜力,确保粮食充足供应。

(一)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国家需要采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法保障稳定增加粮农的收入,并改进对粮农补贴扶持的方式,是农民在国家优惠扶持下从种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 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也不例外,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农田整治,推行沃土工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五)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六)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成杰. 粮安天下[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余晓峰.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0

篇5

1研究起草粮食行业“六五”普法规划。根据国家粮食局全国粮食行业“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省粮食行业“五五”普法规划贯彻执行情况,研究起草全省粮食行业“六五”普法规划。各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总结梳理法制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专项调研,研究起草外地粮食“六五”普法规划。

2做好“六五”普法骨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级粮食部门法制宣传骨干培训。

3做好粮食行业“六五”普法教材编发工作。国家粮食局将组织开展全国粮食行业“六五”普法教材的编写。省局将适时辑印全省粮食行业“六五”普法教材。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教材的发放和学习工作。

4进一步完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六五”普法规划,自觉接受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对粮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

二、围绕粮食流通中心工作。

1加强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粮食行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利用党课教育、组织生活和观赏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粮食行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重点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七周年的宣传活动。各地要根据确定的宣传主题和宣传重点。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

4加强《食品平安法》食品平安法实施条例》以及粮油质量规范的学习宣传。强化粮食经营者的质量主体责任,督促粮食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规范和食品平安规范,增强全省粮食质量平安意识。

5开展与粮食应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粮食部门处置粮食应急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各地要积极宣传在秦皇岛抚宁“4?12特大森林火灾中,为保证扑火部队饮食供应做出突出贡献的粮食部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这次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现了粮食部门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三、深化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

1重点做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增强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定期培训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2加强面向粮食经营者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粮食经营者依法履行义务的宣传教育。履行粮食经营者最低最高库存量、承担应急任务等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

3开展面向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法制宣传。依托“法律进乡村”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培养和增强粮食生产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法律进社区”活动,面向消费者重点宣传普及粮油消费知识,积极做好放心粮油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放心粮油的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粮食。

四、坚持粮食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1依法做好行政许可工作。积极完善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

2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突出对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全国食用油检查和粮食库存例行检查;深入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加强对执行国家粮食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废品粮油市场检查,切实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提高案件查处质量和效率;开展“创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活动,进一步推动监督检查体系、队伍和制度建设。

3扎实推进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做好《粮食质量平安监管方法》相关配套制度的研究。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平安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督促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粮食质量监管职责,严格落实粮食质量平安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平安监管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4深入开展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制度。提高创建水平。继续发挥示范单位的模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工作,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粮食企业创建活动,推动基层粮食部门法治建设。

5认真做好粮食规范性文件制定、定期清理和备案工作。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合法性审查、定期清理和备案制度。

6强化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积极疏通行政复议渠道。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建立行政复议机构,健全行政复议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复议人员培训,提升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复议能力。

五、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1以“六五”普法启动为契机。不时扩大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力。积极利用互联网、各级粮食部门门户网站,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的互动性。

2做好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结合“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高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

六、加强法制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1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普法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篇6

一部粮食发展史就是粮食经济学探索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弄清粮食的特性对于行业肩负的历史责任特别重要。我们首先要认识粮食是一个特殊商品,粮食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使命的行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粮食经济学会多次讨论,一致认为粮食这个商品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大家作了这样一个概括: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覆盖面最广、牵涉面最宽、敏感度最强的资源性、战略性、公共性的特殊商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民生活的首要必需品,是扩大内需的首选商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上面临的三大安全,即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中,实践证明粮食安全是三大安全之首,但现在已成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应当看到,在世界大国中,我国是人均占有农业资源相对薄弱的国家。这是对我们从经济大国发展成经济强国很不利的因素。中国要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在粮食问题上,一定要保持自,立足国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决不能把米袋子挂在别人身上。中国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谁也不会救我们。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提高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8年,粮食产量从1.1亿吨增加到2亿吨,用了9年时间;1959—1978年由2亿吨增加到3亿吨,用19年时间;1978—1984年,由3亿吨上升到4亿吨,用了6年时间,是中国粮食发展的黄金时期;1985—1996年由4亿吨发展到5亿吨,用了12年时间。1997—2011年,用了15年时间发展到5.712亿吨。近年来,粮食总产量仍在5亿多吨徘徊,人均占有粮食在370—400公斤之间。

当前粮食工作出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2011年粮食获得全面丰收,总产达到5.7亿吨以上,比上年增长4.5%,这是新世纪头十年以来第一个大丰收年,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上了5亿吨的新台阶。二是城镇化水平创历史新高。2011年末,全国总人口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已达6.9079亿人,占总人口的51.3%,首次超过了人口的一半。这是我们这个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化。而且,我国的大城市多,城市群多,对粮食需求呈现多样化、高质化的刚性增长,这对粮食行业来说既提供了极大的商机,也带来供应的极大压力。确保粮食供需的综合平衡,其任务之繁重、工作之艰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三是粮油的进口创新高。从本世纪初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9%,当前粮油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一。2011年进口大豆5264万吨、稻米59.8万吨、小麦125.8万吨、玉米175.4万吨、大麦177.6万吨,油菜籽126.2万吨、植物油779.8万吨,预计今后进口逆差将成为常态。以上三个特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与趋向性,是我们观察粮食形势、分析发展趋向、研究战略对策需要首先考虑的。

总的讲,今年的粮食形势是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稳定粮价和粮食市场是有物质基础的。但是,从中长期看,隐忧增加,潜在风险加大。可以说当前粮食工作也存在三大问题:“生产上放松粮食,流通上弱化粮食,消费上挥霍粮食”,而且这些现象日趋严重。最根本的是我们在粮食上过了十来年平安日子,对粮食安全的观念淡漠了,对粮食的重要性认识普遍淡化了。四川是天府之国,西部的大粮仓,但现在已成调入大省,去年调入的粮食达1100多万吨。虽然调出猪多、酒多,但过去也曾调出过,只不过数量不如现在。如果粮食紧张,调动困难,将不仅牵动粮食业,也会波及白酒、生猪饲养业,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粮情,要特别警惕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农业和粮食现代化丢掉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把粮食自丢掉了。

二、建设好可持续、抗风险、能自主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粮食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

粮食工作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中的常青产业,人民离不开粮食工作,国家需要粮食工作,时代赋予粮食工作以重任。国家设立粮食行政部门就是为了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让各族人民都能得到充足的粮食营养,这是全党、全国和全社会的头等大事。所以,在粮食战线工作的同志,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和广大企业群体都应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做好各项工作,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我们讲粮食安全,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在宏观上,要保持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综合平衡,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在微观上,要保证每个粮食产品的安全性,决不能让不安全、不合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纵观世界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粮情,笔者认为,在粮食安全这个全局大事上的长治久安,就是要求我们建设好可持续、抗风险、能自主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筑起我们粮食工作的钢铁长城。这个工程内涵丰富、要求甚高、任务繁重、难度很大,是我们粮食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进行以下系统工程。

一是要建立稳定增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体系,在现有粮食生产基数高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实现“十二五”期间5.8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规划目标。为此,需要突破政策上的难点(土地转让、价格体系等)、资源的制约、科技创新跟不上以及调动农民积极性、培养职业农民等一系列新问题。二是建立起高效运转、调得动、用得上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加紧建设“一链(产业链)两网(收购网、销售网)”系统工程,在多渠道、多成分流通中发挥国有经济的蓄水池、主渠道、主导作用,同时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外资企业的有益作用。把抓紧建设粮食现代化产业链与建立从源头到终端的粮食安全监管体系结合起来。把放心粮油工作普及到城市社区与农村村寨。三是加紧建设好以中央储备为核心,以地方储备为支柱,以社会储备(农民储备与企业储备)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粮食储备体系,同时把粮食应急机制建设好。四是建设和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遵循经济规律,加强宏观指导,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服务。立足当前,展望今后,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粮食系统要考虑经受以下三个考验:一是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粮食出现大幅度减产的考验;二是发生突发事件的考验,如疫病、自然灾害等;三是国际粮食危机和粮价大幅度波动的考验。总体看,有些苗头已经显现,我们一定要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做到万无一失。这是粮食工作和整个经济工作面临的难点,是对粮食工作的严峻考验。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不稳定的复苏期,国内经济面临的“经济下行,通胀上行”压力加大,在这个转型时期,我们尤需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应急的各项工作,勇敢地接受检验,扎实地做好工作,以期在新的一轮波动中从容应对,立新功、创新业。

三、搞好地方粮食行政部门的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省长负责制的组织保证

全国的县(区)级单位有二千多个,县(区)粮食局是全国最基层的粮食行政部门,是省长负责制的得力助手。一个粮食行政系统,一个粮食中介系统,一个粮食企业组织系统,这三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结构和依托。当前粮食工作虽然处于困难阶段,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取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稳中求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抓好转型升级工作,把粮食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根据一些地方粮食部门的经验,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要弄清家底,盘活现有资产。各县(区)粮食系统都有一些国有资产。我们要整合资源,使优质资产实现优化组合,以取得良好的效益。现在不少粮食部门都在实施“退城进郊”工作,要注意掌握“增量升级”的原则,搞好搬迁建设,增强经济实力。

第二,要抓好收购,落实地方储备,掌握粮源,制定应急方案,确保万无一失。要认真做好粮食供应工作。城镇是供应的重点,但要兼顾农村。要建立与城镇化规模相适应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不能任其自流。根据历史经验,粮食供应要关注弱势群体即失地农民和城市失业工人、困难职工家庭。要时刻关心敏感群体即学生食堂等的粮食安全供应。此外,还要特别关心老少边穷地区,尤其对“不给不要,不吵不闹,饿了睡觉”的那部分困难户要倍加注意,千万不要发生缺粮断炊问题。

第三,要加快粮食系统的“一链两网”建设,即抓好产业链、收购网、销售网,形成服务网络。要和放心粮油工程相结合,和主食品工程相结合,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地方整个粮食系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扶持培养骨干企业,创名牌、出专利,搞好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篇7

上半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利用粮食订单抓好粮食生产服务,积极开拓外购外销业务,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千方百计组织粮源,保障粮食市场供需平衡,努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我市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贯彻,开展“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们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今年粮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组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严明政治纪律,增强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快粮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主要以各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联系实际开展“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一是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各支部认组织党员真学习原文,学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的形式主要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二是进行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各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机关党员自觉对照“八荣八耻”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学习贯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员先进性为主题,以支部为单位过一次组织生活;四是组织一次党员奉献日活动。各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了以“党员奉献日永葆先进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党员到农村、到企业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五是组织一次敬岗爱业大讨论。结合和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各支部分别组织了敬岗爱业大讨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找到思想上、工作中的差距。

(二)分解落实指标,抓好市内粮食订单工作

为做好今年的订单落实工作,2月份市政府就印发了**年粮食生产指导性意见,将粮食生产面积、产量目标和订单计划下达给乡镇;3月初又专题召开信息会,及时粮食产销、政策信息,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农民可以按照指导性意见组织粮食生产,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我们粮食部门集中时间、人员、精力,与有关乡镇、部门密切配合抓好储备订单落实工作,做到“五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我们把订单任务落实作为促进农民增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并根据乡镇区域,分四组帮助指导乡镇、村落实订单工作,由局领导担任组长,实行订单指标落实、订单收购分片责任包干。并组织开展“五送一推广”活动支持春耕备耕,“五送”即在农户中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农资、送订单、送定金”服务活动,“一推广”是向规模种粮大户推广龙游县种粮大户傅献军承包耕地的经验和做法,拓展承包耕地农民的视野,探索适应土地承包新模式,培养造就一批新的规模种植大户,提高种粮效益;二是宣传发动到位。我们利用电视、广播、走家串户等宣传形式,把粮食购销政策交给群众,做到家喻户晓,并将粮食购销政策、大田栽培技术等印制成"粮农连心卡”发放到种粮农民;三是政策执行到位。在分配订单时,我们优先安排种植早稻20亩以上种粮大户的订单计划,并对订单数量分解落实到户等情况实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监督检查到位。在订单落实过程中,我们对订单分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防止和杜绝违规套取政府补贴,确保订单工作规范有序;五是服务工作到位。我们加强与乡镇、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做好订单工作,主动、热情、耐心做好订单落实工作,对种植早稻20亩以上的,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直接签订合同,并将预购定金送到种植大户手中。到4月25日止,全市已全面完成落实储备订单粮食2200万公斤,其中省级储备订单1800万公斤,市级及代省内采购储备订单400万公斤;落实早稻订单面积13.53万亩比去年增加1.23万亩、增幅为10%,占全市早稻种植面积的75.17%;储备订单落实到18个产粮乡镇、376个行政村、6.85万户农民,其中种植早稻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6户比去年增加18户、增幅为100%,发放粮食预购定金14.47万元比去年增199.86%;种植早稻10亩以上的117户比去年增32.95%。

(三)、强化内部管理,继续完善责任考核制度

我们继续补充完善机关管理和经济责任考核制度。一是制订**年机关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我们及时将市委市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工作考核目标细化分解到各科室,按照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二是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的员工分配制度。国有企业实行经济效益与员工工资总额相挂钩,按照责任分工、岗位及工作业务量等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进行量化考核分配。

(四)、做大边界贸易,积极组织省外调控粮源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我们成功承办了**年粮食产销形势分析暨早稻订货会议,全省11个地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业务处长,以及对口签约单位县(市、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业务科长,签约单位的负责人等1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衢州市4个粮食企业与省内19个用粮企业签订了5.9万吨早稻谷购销合同,其中我市粮食收储公司与8个用粮企业签订了2.5万吨的早稻谷购销合同,加强了省内粮食购销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边界粮食贸易,我们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主动与粮食产销区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理清思路,广交朋友,建立更加广泛的粮食贸易网络同盟,努力为省内外企业采购提供更多的优质粮源。

(五)、细化完善预案,组织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非常状况,我们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江山市粮食安全预案》要求,我们结合粮食部门的实际,对预案进行了认真的分解落实。同时,按照市政府对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要在全市重点乡镇建立10至12个放心粮油连锁超市(店),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工作,保障农民粮油食品安全。

(六)、推广科学储粮,开展星级粮库创建活动

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星级粮库创建活动的通知》(浙粮发〔**〕18号)及衢州市贸易与粮食局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对中心粮库和储备粮的管理,今年要进行“仓储建设管理规范年”创建活动,以提高我市粮食仓储管理和科学保粮技术,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创建星级粮库活动,江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年内要确保达到"二星级”粮库的标准。一是建立创建星级粮库组织机构。市局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并在中心粮库建立创建星级粮库工作机构,具体实施创建工作;二是制订创建工作目标和考核责任制。要加强对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及创建星级粮库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制订星级粮库的考评内容与工作目标;三是完善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以开展创建星级粮库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加强保粮知识、环流熏蒸技术等培训学习,提高保粮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科学保粮技术和水平;四是加强制度完善、环境整治等软件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要加大整治环境、整顿库容库貌力度,创造和谐的储粮自然环境条件;五是加大投入,添置仓储设施。今年计划投资50多万元,添置电脑测温仪等设施,实现与全省粮食仓储管理系统联网,改善粮库硬件条件,保障储粮安全。

(七)、加大招商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我们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分解考核指标。同时要做好今年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抓好中心粮库的仓容扩建和军供站的维修。其中储备库仓容扩建项目要力争在7月底开工,年内完成土建工程,军供站的维修工作要力争在7月底前完成;二是做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配合做好浙江云海药业公司的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和新建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技改等招商引资项目。

(八)、加强廉政建设,部署整治商业贿赂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安排,今年初,我们在全系统内部署开展整治商业贿赂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局专门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系统内整治商业贿赂工作的领导。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浙江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和有关法律法规,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决纠正本系统内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坚决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规范粮食市场经济秩序。同时,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建立了对话平台,将网上“对话平台”作为民情信息台,政策宣讲台,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作出廉洁自律承诺,并签订廉洁自律责任书,局领导在网上公开作出承诺。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的消防内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纪检等各项工作也按上级要求,及时签订了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确保一方平安。上半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切实抓实做好粮食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根据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下半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一)、认真执行政策,抓好订单粮食收购。今年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是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新变化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开展“四好”优质服务活动,全力以赴做好订单粮食的收购工作,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场兑现各项粮食补贴政策,确保完成2200万公斤储备粮的订单收购任务,在此基础上抓好中晚稻的收购工作,切实掌握储备粮源,确保完成市级储备晚籼谷1650吨轮换补库任务。

(二)、发挥边界优势,扩大购销经营规模。加强省际间粮食购销合作,年内要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订单生产基地1-2个,基地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年内组织采购市外粮食不小于5万吨,销售粮食5万吨,完成市外粮食销售收入7500万元,掌握充足的粮源,继续为省内外用粮企业采购储备粮源。

(三)、坚持以粮为本,抓好项目建设工作。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协议引进资金1600万元、实际到位8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军供站的维修任务;抓好中心粮库的仓容扩建项目,确保年内完成土建工程;做好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做好浙江云海药业公司的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和新建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技改等招商引资项目。

(四)、加强仓储管理,确保粮油储备安全。按照储备粮的管理要求做好各级储备粮的保管工作,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确保“一符四无”100%达标;积极开展星级仓库创建活动,确保通过省局组织的“二星级”标准仓库验收;按时完成安装台帐管理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加强军粮供应粮源的组织管理,确保满足部队的粮食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抓好粮食储备和安全工作,继续细化完善粮食安全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年内组织一次粮食应急预案演练;落实应急周转粮和成品粮规模,确保我市的粮食安全。:

(五)、发挥协会作用,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我们要继续发挥粮食行业作用,组织会员走访社区、走访农户,充分发挥“放心粮油生产企业”和"放心粮店”的示范作用,年内要完成农村集镇所在地不小于12个放心粮油连锁超市(店)的建设工作。

(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粮食一方平安。加强对粮食企业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业销售收入9500万元、工业增加值1040万元的考核指标,完成技改投资和固定资产投入260万元;加强对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储粮、综治、消防安全无事故,计划生育无违规违纪现象,确保粮食系统的一方平安。

篇8

一、粮食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乎国家的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和粮食储备工作。早在*59年,同志就提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他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思想更是把粮食储备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国策。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针对我国国情,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强调,中国人口多,自然灾害频繁,储备以应付突然事件是为上策。同志也多次指出,确保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丝毫没有改变。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论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还是90年代初发生的全国性粮食价格暴涨,事实证明都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而且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恢复调整过来,前车之鉴,刻骨铭心。当前,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必须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确保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方面,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只有实现了粮食安全,吃饭这个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把粮食安全这一关系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巩固好、维护好。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82年到*86年中央针对农村和农业工作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4年至今,中央又连续出台了4个“一号文件”,再次对三农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六中全会继续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锦涛同志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时强调,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而粮食安全的基础恰恰在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否保持,落脚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上。可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是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越是在粮食增产的时候,越要让农民也能增收。目前,我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受长期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中积累的矛盾比较多,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只有农民增收,才谈得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农业增效,才谈得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农村发展,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粮食安全也是中央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粮食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粮食安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有两条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再一个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粮食安全涉及生产和消费,联系着农民和市民,从而决定了必须统筹乡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利益,统筹粮食主产、主销以及平衡区域之间的发展。既要让农民持续稳定地从种粮中获得收益,避免出现“谷贱伤农”,从而保护种粮者的积极性和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兼顾城市消费者的承受能力,避免出现“谷贵伤民”,进而使整个粮食经济处于一种协调健康的良性循环和互动状态。此外,粮食安全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政府公共财政所覆盖的范围。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如何,直接体现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和谐社会,政府既要善于应对和处置可能出现的粮食突发事件,也要善于对影响粮食安全的重大因素和长期趋势做出未雨绸缪的全面规划,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并将可能出现的风险降至最低。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是对营造和谐世界的巨大贡献。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国政府既定的对外方针。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本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也是为世界和谐做出的重要贡献。过去,国际上曾流传一种担忧,认为中国无力自己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最终要靠挤占有限的国际粮食资源,给世界带来灾难,并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虑。然而中国却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不但证明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实实在在地丰富了世界粮食资源。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的巨大成绩让所谓“中国粮食”不攻自破,并由此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评价也不过分”的赞誉。自*6年起,中国不再接受联合国的粮食援助。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中国在*5年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从粮食受援国变为援助国,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持续改善,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好国内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上发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影响力,才能有资格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更好地推动营造和谐世界。

二、中央储备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一)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内涵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在此基础上,*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进一步把食物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这个概念涉及三个层面,一是生产层面,必须生产出足以维持人们生存与健康需要的粮食,使消费者“有的买”;二是流通层面,必须保证生产出来的粮食让消费者“买得到”;三是消费层面,还必须保证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因此,粮食安全首要的目标应当包括供求平衡、流通顺畅和价格稳定三个方面。

鉴于粮食是任何政权赖以维持统治的最基本物质基础,因此粮食问题在任何国家都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国家基本方略问题,都需要立足本国国情,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加以解读,从而使符合各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政策具体化。对我国而言,粮食安全不仅要满足军需民食,还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因此,我国粮食安全的主体不能仅限于个人、家庭,还必须扩展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着眼人们生存权的基本需要,更要兼顾发展权的长远需求。那么,与我国粮食问题相关的基本国情有哪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相当艰巨。

根据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未来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加,至2033年前后达到15亿的峰值,方可缓慢下降。人口增加直接推动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面积递减速度也随之加快,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年度间、区域间分布很不平衡。我国还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近几年因灾年均损失粮食在1000亿斤左右,相当于每年产量的近1/10,而且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对粮食供给的变化比较敏感,承受粮食风险的能力也比较脆弱,是规划粮食安全问题应当特别关注的对象。此外,从国际市场可提供的粮食资源看,目前世界谷物贸易量大体在2.4亿吨左右,其中小麦、玉米各为1亿多吨,稻谷为0.27亿吨左右,且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贸易渠道。如大量增加谷物进口,势必有赖于国际粮食市场供给能力的提升,并将改变目前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特别是我国相对短缺的稻谷,在城市大米消费量近20年增长83%的情况下,靠有限的国际贸易量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不能寄希望于进口解决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

在借鉴世界粮农组织有关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全面把握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我国粮食安全应该定位于:立足自给,有效调控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确保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产消平衡处于可控、可调的范围内,持续、稳定地实现粮食紧平衡目标,在兼顾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持续增长的需求。

(二)中央储备粮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1、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粮源储备

粮食具有季节性生产、长年消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必须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以维持消费的连续性。粮食是否安全,归根到底必须有足够的、可供消费的实物作为基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储备问题,建国之初就设立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的“甲字粮”,20世纪60年代又设立了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的“506粮”,9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专项粮食储备。进入新世纪,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央对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从而使中央储备粮的管理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建立以后,与垂直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加强。*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对中央储备粮的计划、储存、动用和法律责任做出全面规定,这也是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府行政法规。以此为基础,与中央储备粮各项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逐渐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储备粮管理制度体系。6年来,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逐步贯穿到储粮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央储备粮的质量和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储粮品质稳定在较好水平,绿色储粮、科技储粮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截至目前,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库存粮油宜存率稳定在90%以上,彻底消灭了陈化粮,储备粮的轮换进入良性循环,中央储备粮实现常储常新,中央储备粮整体质量和储存状况达到国家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能够随时为国家动用提供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储备粮,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新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中央政府应对各种危及粮食安全突发事件和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国家运用中央储备粮实施宏观调控越来越灵活。例如,*3年,为了解决国内大豆供求矛盾,国家首次抛售80万吨储备大豆以平抑过高的市场价格;*4年,为平衡国内粮食供求,又通过垂直体系完成了进口小麦的接卸转储任务;*5年上半年要求总公司在一个月时间内组织东北地区的玉米出口;从*5年起,连续两年在部分主产区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受到种粮农民的普遍欢迎。至此,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调运、储存等各环节都程度不同地融入于政府宏观调控任务,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中央储备粮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体系和运作平台

粮食安全是政府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粮食安全的首要责任也在政府。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应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作为特殊商品的粮食关系国计民生,不容出现大起大落和大的闪失。为避免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必须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一个稳固的基础。研究各国政府对本国农业的保护政策,包括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加以扶持和补贴。以美国为例,其农业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农民也仅占全国人口的2%,但根据美国新农业法,*2―*7年各项农业补贴就超过1000亿美元。越是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越是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的基础性产业,不惜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加以扶持和保护,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有效实施粮食宏观调控,将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未来走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此,中央储备粮作为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手段,在服务宏观调控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更是显而易见:

第一,中央储备粮是平衡年度间产量波动的“稳定器”。一般而言,产量的稳定状况直接反映粮食安全的水平,产量越稳定,粮食安全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又恰逢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调整的时期,年度间的产量波动不可避免。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基本上按照“增长―波动―增长”的轨迹向前运行。从建国初期到*78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五次波动,其中有三次超常波动。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又出现了四次波动。最近的一次是在“十五”头三年粮食产量迅速由10000亿斤下降到*3年的8600亿斤水平,波动幅度达15%。此后,从*4年到*6年又连续三年增产,累计增产1*亿斤,增长幅度超过10%。这种情况下,通过建立中央储备粮,在丰年的时候多掌握一些粮食,以从容应对歉年的不时之需,发挥储备“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就能有效化解年度间产量波动给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中央储备粮的这个作用在最近的一次波动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3年粮食产量下降导致当年产消缺口超过1000亿斤,但由于有前些年粮食丰收所积累的比较充裕的库存基础,有效弥补了当年的缺口,为后来的政策调整赢得了时间。紧接着从*4年开始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又是储备体系通过吸纳部分增产粮食,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稳住了粮食生产出现转机的势头。

第二,中央储备粮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维护粮食市场价格稳定、保障市场供给,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务院赋予中央储备粮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影响我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因素还不少,粮食市场发生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是结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在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到60%,整个稻谷产量中86%用于口粮消费,但是稻谷产量波动大,且难保存,往往成为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先导和敏感品种。再如,近两年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和粮食深加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粮食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方面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方面。二是受国际粮食市场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在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后,国际大粮商进入我国粮食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如果我们不主动牢牢占领国内粮食市场,势必被外资企业迅速取代。以大豆为例,*5年进口量达到2660万吨,占当年全部粮食进口量的81%,相当于世界大豆贸易量的40%左右,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牵动越来越深。针对粮食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利用中央储备粮对可能发生的结构性失衡、国际市场的冲击进行调控,显得越来越必要,也越来越关键。如今,针对重点大中城市,我们已有步骤地建立了一定的成品粮应急加工供应能力,以保证国家急需时可较为迅速地以成品粮形式直接供应市场。同时,对于东南沿海重点销区和一些西部缺粮地区,我们正逐步完善关键物流节点和通道上的储备布局和规模,以保证中央储备粮应急动用预案启动后,能够迅速形成持续、可靠的粮食投放供给能力。

第三,中央储备粮是保护粮农利益的重要支撑力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是《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明确赋予中央储备粮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晴雨表。以*5年为例,13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3.2%,当年增产的291亿斤粮食中,主产区增产就占到了91.4%。因此,稳住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就稳定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中央储备粮的布局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正是基于保护主产区种粮农民的利益并为之创造条件。尤其是*4年以来,中央政府决定在主产区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时,由政府指定中储粮系统按照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仅以*6年为例,小麦上市前市场价格低迷,其他市场主体持观望态度,入市收购的积极性不高。中储粮系统按照国家指令,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安徽共收购小麦800多亿斤,占6省小麦商品量80%以上。如果不启动托市收购政策,不仅市场价格将不可避免地跌破最低收购价,而且会出现农民“卖粮难”,这样一来,刚刚恢复的农民种粮热情和粮食生产出现的转机必将遭受重大挫折。正因为中储粮系统积极入市收购,使市场粮价成功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据估算,小麦主产区的农民仅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中就增收40亿元以上,实现了“既增产又增收”。此外,垂直体系近几年广泛开展订单农业,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民种粮的收益更加稳定。中央储备粮在经营轮换中注重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不仅提高了掌控“一手粮源”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经营意识,农民开始更多地从流通环节获益。通过落实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参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中央储备粮越来越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四,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是国家应对急需的可靠力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粮食生产的自然禀赋各不相同,粮食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也不容忽视。鉴于我国粮食主产区集中于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销区集中在东部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使得北粮南运、中粮东调,每年都形成十分可观的粮食流量。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我国迁移流动人口达到1.47亿人,而且*0年到*5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呈快速推进态势。据此估算,我国每年新增落户城镇人口至少在1000万以上。人口流动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直接推动销区和大中城市商品粮需求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主产区的依赖。由此可见,我国粮食区域间平衡的任务十分繁重,促进产销区顺利衔接十分紧要。而在这方面,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恰恰可以依托其独有的优势:实行垂直管理,粮权高度集中,中央政府的调用指令可以在系统内政令畅通,并能得到坚决、高效执行,对产销区平衡的不足加以弥补。*6年年末,针对小麦主产省托市收购量大,仓容紧张的情况,国家下达了187万吨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调拨任务。跨省区调拨粮食历来是粮食行业的难题,但依托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150万吨跨省调运任务,是建国以来省际调粮任务执行最好的一次,不仅实现了“调得动”,而且“调得快”,充分展示了中储粮系统完成国家应急调运指令的执行力。

3、中央储备粮为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回顾几年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有效、也最成功的就是建立了由中央掌控的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并通过这个体系将粮食这个最重要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和主导权牢牢把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可靠的基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推进政企分开、购销市场化,以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方面才得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一是推进了政企分开。将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集中于垂直体系,将执行政策性业务和企业的商业经营活动分开,就为政企分开,推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造了基本前提。二是推进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进程。中央储备粮正常状况下的购销调运完全采取了市场化方式,按照进出平衡、均衡轮换的原则运作,这就使国家掌握的这部分粮食资源融入粮食流通的大格局中,参与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粮食市场也更加完整。三是推进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目前,垂直体系管理的承储企业近1600家,在全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到10%,但库存量占国家粮食总库存的三分之一,收购量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的四分之一。这些企业都是国有粮食企业中的骨干。通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不但保证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而且推动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的全局。

三、中储粮总公司成立六年来的主要经验

随着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立应运而生的中储粮总公司,已走过六年不平凡的历程。六年来,总公司从实际出发,立足两个确保,率先巩固管理基础;始终心系大局,全力服务宏观调控;着眼完善体系,稳步推进企业发展和改革,中央储备粮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总公司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责无旁贷的义务。如何让中央储备粮更好地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关键是继续坚持垂直体系建立来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使中央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控中央储备粮这一重要战略物资,而且为国家顺利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是一项英明决策,应当毫不动摇地继续加以坚持。

第二,必须坚持以两个确保作为根本职责。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储备粮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中储粮总公司的政治使命。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两个确保放在第一位,贯彻到中央储备粮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做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第三,必须坚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六中全会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中央储备粮作为宏观调控的载体,必须跟上形势的这一变化,要对中央调控意图有更强的领会能力,有更高超的调控政策执行能力。同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意图。

篇9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思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2-0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国内对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从对世界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概念介绍,到逐渐提出立足于中国国家安全的粮食安全概念,并对粮食安全内涵进一步丰富的发展过程。1983年,吴天锡在《世界粮食安全政策》一文中将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引入中国。继而,中国农业科学院“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于1988年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粮食安全应当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两个层面。微观安全即指个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粮食获得和营养安全;而宏观安全则是指从政治方面看,国家以财力保证和宏观干预政策,保证国民的粮食安全。课题组认为,粮食安全系统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世界粮食安全大系统之下的国家和地区子系统,层层分解直到家庭和个人子系统;从粮食安全的环节看,可以划分为供需两个子系统,以及生产、储备、外贸、消费、收入分配、运销系统等。〔3〕1998年,朱泽提出中国粮食安全概念,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4〕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一有关粮食安全体系的表述,2001年丁声俊分析认为,粮食安全的概念相当丰富,至少应包括任何需求者、任何需求时间、各个产地来源、各种所需粮食和食物、粮食和食物数量与质量以及购买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而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应包括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的生产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的市场贸易体系;健全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对粮食进出口、粮食储备等进行宏观调节;提供综合信息的粮食预警报体系;建立援助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5〕吴志华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而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6〕200

6年,高帆论述认为,粮食安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能够获得与其需求相适应的粮食。实现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生产、流通和购买等因素在内的“多链条互动”的过程。〔7〕2009年,肖春阳指出,在粮食安全概念上,中国与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内涵并不一致。他认为,世界粮食组织所说“food security”,直译为食物安全或食物保障,现在约定俗成译为粮食安全,实质是食物安全。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农组织食物安全的概念,应是就一个国家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供人们直接消费的人均粮食供应量(膳食能量供应量);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适量进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2010年,刘笑然论述认为,粮食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满足每个居民获取所需粮食及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地域、对象、数量、质量、卫生、价格和运送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现代粮食安全至少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涵义。〔9〕

由上观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是基于“世界粮食安全观”的角度,从全世界的粮食安全状况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地区、民族、人口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粮食安全目标。而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一方面,它仍然指向“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起,也能买得到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国内研究的语境下,当我们提到粮食安全这一概念时,还应当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理解。从对既有的粮食安全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粮食安全思想的内涵也是随着时展而不断丰富的。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贸易这四个重要的内容在粮食安全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形势的不同,粮食安全思想由单纯重视粮食生产,到重视粮食流通,再到强调粮食贸易,并发展成为注重粮食生产、流通、贸易的综合协调,其内涵表现出一种由封闭向开放演变的特征。 调粮食生产的粮食安全思想

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能稳定地提高粮食的产量,持续地、较好地满足国内的主要需求。〔10〕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生产是粮食稳定供给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我国的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生产一直处于基础地位,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在建国之初的粮食安全思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大改造,这段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而迅猛的发展阶段。中国在经过苦难的战争后,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并进行了大范围的经济重建,努力摆脱贫穷与落后,为我国初步进行工业方面的建设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政治和经济体制转变最剧烈的一个阶段。在这短短七年之间,中国从开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大改造,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时期中国的剧烈转变和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都对当时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况以及形成粮食安全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本段内容参阅:魏巍《陈云的粮食生产思想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熊亮华《陈云对粮食问题的卓见》(《党史博采》1995年第11期)等文。在这个阶段,陈云负责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提出过许多重要的粮食安全思想。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陈云的代表观点是“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

在新中国成立时,面对东北1200万亩的粮田受灾,上海资本家大量储存布匹、粮食,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期望从中投机获利的情况,陈云不仅要为救助灾民而调拨积聚粮食,还要为稳定物价和市场而大量调拨布匹、粮食来保证上海物资供应。1950年4月13日中央会议上,陈云就粮食状况和财政状况进行了报告,提出:“应该预计到,经过十二年的战争,我国农田产量大幅降低,民间粮食的存储很少……帝国主义者以及逃亡在海岛上的一小群反动分子正在幸灾乐祸,他们梦想大陆上发生什么粮食危机。就让他们做梦去吧!华北、东北、河南、山东(除胶东区)等地已经普降春雨,我们麦收有望了。同时全中国农民正在进入

耕。那些幻想我们发生粮食危机而幸灾乐祸的人,注定会失望的。刚好相反,中国人民不但能战胜灾荒,而且会呈现出我们多年未有过的粮食丰收、粮价平稳的大好局面。”〔11〕陈云上面的讲话中包含了如下几点意思:第一,克服粮食危机,做好粮食供应,首要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第二,国家安危、政治斗争与粮食生产紧密相联。因此,他积极呼吁“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提醒全党更加重视和认真对待粮食生产。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召开,陈云在会上发表了《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的讲话。他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仍要大量进口粮食、棉花等许多农产品,虽然现在比以前有改善,但是,发展农业仍是头等大事。农业不发展,工业就很难发展。”〔12〕他提出了一些重要举措来增加粮食的产量:(一)完成土地改革;(二)预防水旱灾害,兴修水利;(三)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化肥使用。①

而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粮为纲”和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在全国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是对重视生产的粮食安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1956年底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得到好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为中国当时的经济体制已经较为完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无法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粮食生产上“以粮为纲”,是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的,在这一口号提出之初,由于“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毛泽东同志误以为粮食形势大好,已经在考虑“粮食太多怎么办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可以放在工业,特别是钢铁生产上面。在与薄一波的对话中,毛泽东以“以粮为纲”这一口号,逼迫工业发展也拿出相应的口号,提出更高的工业发展指标。〔13〕这种过快过急全局冒进的发展道路,使得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以粮食总产量为纲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1960年,饥荒发生,使本就出现问题的粮食安全状况雪上加霜。这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指出保证粮食生产不单是农业部门的责任,而且是各部门甚至全党、全民的共同责任。在“以粮为纲”、“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等粮食安全思想中,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生产。

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公社体制显示出很大的弊端,党内开始了对包产到户的讨论,这实际上也是粮食安全思想中关于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即选择怎样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粮食生产最为有利。在这场讨论中,陈云、邓小平、邓子恢、曾希圣、李富春等人都基于务实的立场,认为包产到户更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但毛泽东坚持认为,公有制是富强的根源,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是倒退,以政治标准来判断粮食生产方式的优劣。包产到户在改革开放之前最终未能被采用,但作为粮食生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生产体制改革提供了思想源泉。

尽管粮食流通、粮食贸易、粮食储备等思想在建国之初的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中已经初步形成,但把粮食生产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头等重要地位,是建国之初粮食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方面是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低点,粮食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大,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大多数人的基本粮食需求以获得人们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保证国家内部稳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物质保障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主要内涵。1953年开始,我国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利用政权力量,采取层级化的科层制治粮结构, 科层是指国家严格的层级管理模式。科层制治粮结构,即指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严格的层级管理治粮模式。这是高度集权的粮食安全保障结构。 见张睿《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强制要求农民把他们生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由国家来控制、调节全社会的粮食供应。市场流通的作用被国家计划取代。在这种封闭的粮食安全体系中,流通已经为国家所控制,因而在粮食安全思想中不占据重要位置。保障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为粮食安全的内涵所在。 流通体制改革的粮食安全思想

粮食安全中的流通,是指通过流通环节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

,让人们在任何情况下、短时间内都能买得到、买得起所需要的粮食。 娄源功认为,粮食流通安全主要涉及粮食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储备体系、进出口贸易政策、补贴制度和粮食市场体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在本文中,粮食流通仅指粮食的国内市场流通,对粮食进出口贸易单独论述。见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农村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突破。1982年,我国首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诞生,肯定了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体制。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了自主权,在分配劳动成果过程中也打破了“大锅饭”,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14〕1979年到1984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1979-1984年《中国统计年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粮食统购政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关于粮食安全内涵的讨论中,不仅强调粮食生产,更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众多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围绕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阐述观点,丰富了粮食安全思想的内涵。

1978年以前,国家控制几乎全部的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吴硕在《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必要性和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指出,当时的粮食安全存在粮食高产地区生产发展缓慢,国家粮食统购与统销不平衡,国家财政对粮食统销的价格补贴与年俱增、数字十分庞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粮食流通体制。〔15〕丁声俊在《对我国粮食流通战略转变的探讨》一文中论述到,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农民“卖粮难”、产粮省调出粮食难与国家“储粮难”、“调粮难”、“运粮难”的情况并存,究其根源,是由于粮食流通渠道不畅。他提出,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管理,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根本方针。〔16〕1985年,吴硕再次发文论证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取消统购统销的时机已经成熟,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农业生产者面向市场需求,靠国家计划指导和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粮食生产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1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逐渐减弱了对价格的控制,渐渐地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作用。〔18〕在粮食流通领域,关于双轨制的讨论十分热烈。1993年,陈锡文指出,我国粮食的“双轨制”是历来就有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粮食由市场定价的部分相对来讲可以忽略。〔19〕王德文、黄季焜则认为,双轨制是从1978开始正式形成的,并总结了我国粮食双轨制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是双轨制的形成,第二阶段是利用双轨制来发展我国粮食市场,第三阶段是改革双轨制。他们还指出我国双轨制是渐进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而且具有可逆性。 〔20〕对于“双轨制”的具体路径选择,唐仁建提出通过保量放价来实施,卢迈、谢杨则提出通过保量保价来解决这个问题。〔21〕

对于双轨制的效果,学界的看法也并不一致。一种看法是,双轨制难以影响粮农的生产决策行为,其理由是,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政府制定,政府决定了粮食的定购价格和数量,并且粮食的定购价格往往在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之下,因此,粮农的行为主要受粮食的市场价影响,其供给行为也往往取决于市场,而粮农售给国家的部分,则具有税收的性质。另一种观点是,双轨制会影响粮农的生产决策。金和辉认为,定购价格可以引导市场供给,同时,订购价格也通过影响粮农预期而调整粮农的生产决策行为。〔22〕高小蒙等人给出的观点是,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和计划都会对粮农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只有当粮农的粮食产量充足且国家制定的定购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市场的作用才会大于计划。〔23〕

1998年,政府先后颁布了《粮食收购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等六个配套文件来推动新一轮“粮改”,力图将粮食生产和流通放置于市场中去。2004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文件,决定在这一年全面开放粮食购销市场,稳定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双轨制”改革开始到1998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再到2004年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适当运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需、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运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学者们在这些政策制定前后进行了激烈讨论,为我国政府制定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步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总结,丰富了粮食安全的思想内容。尽管对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些政策选择存在不同意见,但学者们的主流意见认为,粮食流通由计划向市场,由封闭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不可改变。

四、强调贸易安全的粮食安全思想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就开始参与世界粮食贸易体系。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粮食进出口根据国内粮食产量丰欠不同,出现净进口与净出口局面的变化,但由于我国粮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并且粮食国际贸易都由国家直接控制,粮食贸易还不足以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状况。贸易安全成为粮食安全思想重要内容,发端于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发表。

1995年,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虽然中外学者们多认为布朗的研究方法导致他得出2030年以后世界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养活中国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学者们也清醒认识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粮食市场的发育,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变动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坚持粮食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已经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必须遵守对wto的承诺,逐渐取消保护农产品的各种非关税措施,实现粮食流通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粮食贸易不再是国家牢牢掌控在手的调控器,而成为了新的粮食安全风险因素。〔24〕粮食思想中,对粮食贸易的讨论逐渐成为重要内容。 布朗提出的2030年后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国内学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林毅夫在其《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一书中,基于对科技与政策的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只要选择执行正确的政策,在21世纪,中国完全有能力达到粮食基本自给的目标,具体可以通过选择科研优先顺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来保障粮食供给。①朱希刚从数据测算上提出,中国2010年粮食缺口为027亿吨,2020年仅为025亿吨,中国的粮食进口不到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1/10,不会导致世界性的粮食危机。〔25〕黄季焜则认为,城市化、市场化和收入增长将成为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根本动因,而技术创新将会给中国粮食增长带来持续动力。〔26〕胡岳岷直接对布朗的观点进行否定,认为由于消费习惯的地域差别,即使中国人均收入上升了,也不可能达到美国人对肉、牛奶、禽蛋的消费标准,从而使布朗所认为的中国扩大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将超过世界粮食生产能力的预测,不攻自破。另外,胡岳岷认为布朗夸大了人口对我国粮食供给所形成的挑战,认为中国人口到2030年未必像布朗预测的那样会达到16亿。在供给方面,胡岳岷认为,虽然我国存在大量的农田和灌溉用水被转作非农业利用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但总体来说,布朗的结论过于耸人听闻。〔27〕另外,朱泽、蔡承智、陈阜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未来粮食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持乐观态度,驳斥了布朗的“中国不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学者们都认为粮食安全是应当随时警醒的问题,必须给予长期重视,并从各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

其次,对是否应该大量进口粮食进行了讨论。吕新业、蔡承智、陈阜、林毅夫、田野等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大量地进口粮食。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进口规模的扩大,将会损害国际粮食供给状况,对粮价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益。并且,鉴于粮食在外交历史中常被粮食出口大国作为政治武器使用,因此,中国粮食必须保证一定的自给率,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也有学者,如柯炳生、朱希刚等支持扩大进口,认为中国不应该排斥粮食的大量进口,利用粮食国际贸易来实现国内供应的稳定的风险极低,粮食进口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

第三,关于粮食贸易中对粮食产业的保护的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完全排斥粮食国际贸易是不可能的。粮食贸易已经不在于是否参与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的问题,以及在粮食贸易中,如何保

本国粮食产业的问题。对于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学者们根据各种测量方法,提出过很多观点。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粮食外贸依存度不应该超过15%这一红色警戒线,5%—10%是理想区间。〔28〕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讨论了在粮食国际贸易的冲击下,如何保护国内粮食产业。粮食贸易成为粮食安全思想中一个重要内涵,并且在粮食安全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结语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入世以后中国逐步加入经济全球化,我国粮食安全思想也逐渐从单纯强调生产安全,到重视流通安全,到特别重视粮食贸易安全。发展到今天,当谈及粮食安全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单纯指生产安全或者流通安全,或者贸易安全,更多的是考虑一个综合协调的粮食安全体系,包括粮食的生产与流通、粮食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粮食安全思想内涵也逐渐丰富,体现出由封闭到开放的特征,是从单一的生产安全,走向综合协调的粮食安全思想。

〔参考文献〕

〔1〕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黄黎慧,黄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5).

〔3〕中国农业科学院“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世界粮食安全的几个理论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88,(5).

〔4〕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

〔5〕丁声俊.国家粮食安全及安全体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

〔6〕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7〕高帆.粮食安全的真问题是什么〔j〕.调研世界,2006,(3).

〔8〕肖春阳.中外粮食、粮食安全概念比较〔j〕.黑龙江粮食,2009,(2).

〔9〕刘笑然.论中国粮食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10,(3).

〔10〕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j〕.粮食储藏,2003,(3).

〔11〕〔12〕陈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83,140-143.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486.

〔14〕杨晓伟,刘小丽.邓小平“共同富裕观”三题〔j〕.天府新论,2011,(5).

〔15〕吴硕.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必要性和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商业时代,1983,(3).

〔16〕丁声俊.对我国粮食流通战略转变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984,(7).

〔17〕吴硕.粮食流通体制的战略性大改革〔j〕.经济研究,1985,(3).

〔18〕姚芳,孙来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天府新论,2010,(5).

〔19〕陈锡文,等.中国粮食的预测和对策〔j〕.改革,1996,(3).

〔20〕王德文,黄季焜.双轨制度对中国粮食市场稳定性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1,(3).

〔21〕肖凤南.市场化条件下粮食流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mpa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金和辉.计划、市场和中国农民的粮食供给行为〔j〕.经济研究,1990,(9).

〔23〕高小蒙,向宁.中国农业价格政策分析〔m〕.浙江人民出版,1992.

〔24〕毛燕琼.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外部挑战及“破局”之策〔j〕.天府新论,2011,(2).

〔25〕朱希刚.跨世纪的探索:中国粮食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5-36.

〔26〕黄季焜,罗斯高.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种子产业〔j〕.农业技术经济,1999,(2).

篇10

关键词:结构 调整 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整个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的稳定。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必须注意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就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需要的基本食品”。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三项具体要求:①确保粮食生产总量;②通过进出口调剂,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③保障低收入贫困人口的食品安全。而我国“粮食安全”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家庭粮食安全是基础,粮食营养安全是最高目标,国家粮食安全则是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的保证。

一、提出“粮食安全”的必要性

早在党的“十五”规划中就提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我国粮食安全体系问题,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同志、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实现粮食安全的意义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起到稳定和促进作用,但盲目的农业结构调整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国一旦出现了粮食的不安全情况,必然要制约和影响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战略方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以粮食安全为前提。

中国经济基础弱,人口多,地域广,交通欠发达,粮食安全必须以本国生产为主,靠大量进口粮食满足中国粮食需求,不可能、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另外,粮食是生活必需品,中国的粮食供给完全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治发生动荡,我国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中国的粮食问题,主要还是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

(二)丰富的粮食资源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物质保证。

粮食是最重要的饲料来源。粮食生产发展了,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三)调整农业结构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高收入地区,农村非农化程度较高,而低收入地区,农村非农化程度则相对较低。

(四)调整农业结构,能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后,有利于农民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结构加速了土地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调整结构有利于加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调整农业结构与实现粮食安全也存在着矛盾。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非粮食生产,这将影响到粮食安全。这主要表现为争资源的问题。由于人均耕地少,既要考虑吃的问题,又要考虑增加收入,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增加一种作物的种植,必须要以减少另一种作物的种植为代价。

三、太谷县粮食生产形势及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从1985年到2010年这二十五年来看,粮食总产增长幅度大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幅度。并且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了蔬菜、油料经济作物的发展。2、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加快了林牧渔各业的发展,但粮食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示。3、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快了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

四、太谷县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

(一)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1.单产提高困难

在遗传育种理论和应用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要想把粮食单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是相当困难的。从我县的粮食生产能力综合分析,单产的提高虽尚有潜力,但即使年年“风调雨顺”,也会随着单产的逐年提高,递增速度将越来越小,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2.种粮效益低

农民种地成本加大,粮食价格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国家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粮食价格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虽说国家对粮食进行直补,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急剧增大,农民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农民对农田的投入减少,有的弃田撂荒,良田沃土“退耕还草”,使粮食生产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3.政策调控的两难

既要稳定粮价平抑通胀,又要保持粮食价格具有一定的涨幅,以此来调动农民种的粮积极性,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一味地控制粮价,难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如果粮价大幅上涨,势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使通胀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粮食生产发展潜力

1.土地资源的潜力

从战略上看,解决我县的粮食问题,必须跳出耕地和粮食的圈子,仅就耕地论耕地和粮食论粮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整体的食物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生态环境因素协调的前提下,向山地开辟多种多样的食物资源,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劳动力的潜力

长期以来,农村近半的劳动力局限在第一产业,应当进一步发展农业加工企业,解决劳动力大量闲置问题,稳步推进小康建设。

3.科学技术的潜力

太谷县粮食作物单产与产粮大省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它反映了我县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增加总产的潜力。

4.资源深度开发的潜力

通过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可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稳产高产。

五、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科学地制定土地使用规划,严格维持耕地占补平衡,控制耕地的锐减速度。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法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占用基本农田。加强土地法实施监管力度,对越权批地、非法占地或占而不用、用而不当的,要坚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还耕。

(三)要进一步增加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的金融体制

调整农业结构,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坚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保持农业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广开筹资渠道:(1)积极招商引资,开发农业;(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3)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4)鼓励农民发展股份制经济,扩大粮食生产资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