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4-01-04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低碳经济”概念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所以,笔者以为,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的,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发展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以及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由上述定义可知,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①经济性。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不降低”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③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无论对解决当前世界的能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还是对人类长远的社会发展,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有人把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把低碳经济的兴起,视为与工业文明同样伟大的一次革命,是把人类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开创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在我国,能源日趋短缺和高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和社会问题,正严重困扰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而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同样也符合我国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1.资金挑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是高污染、高排放的。相关资料表明,企业每生产一度电要释放7克硫,每生产一吨铝锭要释放21.8吨二氧化碳,一升汽油完全燃烧要释放2.2公斤二氧化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开发力度也将持续加大。火电、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重化工业和高耗能工业,目前每年耗煤量占原煤量的90%,高耗能工业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仅为10%~12%,但其耗能却占到50%~70%。能源的粗放利用和过度消耗,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环境问题,这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要发展低碳经济和发展新能源,企业原有生产流程需要大范围升级改造,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挑战。目前许多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问题,比如认为节能减排只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不愿在这方面增加过多投入。加上目前我国现有的已经上马的新能源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和技术不过硬等原因,经济效益缺乏竞争力,不能发挥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目前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也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这些障碍性因素让许多企业在低碳道路上采取了“停滞不前,静观其变”的态度,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成功转变为低碳企业的风险。
2.技术挑战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国内外学者基本取得了一个共识,就是“通过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因此,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如果低碳技术不能很好地实现商业化与产业化,那么低碳技术在影响经济发展模式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就微乎其微。目前,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高。从企业投入看,目前我国二万八千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七十五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在英国贸工部的2005年“全球企业研发排行榜”上,在全球1000家企业当中,美、日、德三国上榜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球1000家企业总投入的71.9%,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仅有四家,研发费用都未达到2200万英镑,前15家研发投入额最多的企业日本占三家,研发费用都在25亿英镑以上。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且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很不够。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偏重于短期经济效益,申请专利的大多都是实用型和外观设计方面的技术,而且军民科技研发“通用率”有待提高。这些都制约了中国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市场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国内“游戏规则”行动将对企业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气候制度将会通过国际政治外交途径转化成为各国的法定义务。例如,《京都议定书》以及国际气候保护协议磋商会议都旨在要求世界各国做出承诺和行动,最终会通过各国因履约而制定的政策措施与制度建设,将碳排放产生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为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芬兰、荷兰等国近年分别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先后引入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能源税和碳税制度等多项经济政策,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开征碳税。美国加州西部地区自发建立了碳排放贸易制度,实施企业自愿减排计划等系列政策,并建立了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激励机制。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将导致世界贸易规则的变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如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最早提出的碳关税议案,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保护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其商品遭受的不公平之竞争,以及2009年6月22日由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因此,有学者指出,美国“碳贸易保护主义”和“碳贸易歧视主义”正在发展,美国国会“碳关税”的贸易大棒或将成为其打击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一项工具。
三、面向低碳经济的企业应对策略
1.树立低碳经济观念
一方面,企业要切实认识到低碳经济是经济新的增长点,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企业,抓住了这个增长点,就给经济找到了腾飞的动力。有专家称,未来经济的竞争,有可能是低碳经济的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观念意识,而把低碳经济视为可有可无,抑或可以减缓考虑的问题,就将失去新的发展先机。无论是地区还是行业,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一定要把它置于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上,不要因为有困难就回避,也不要因为投资大就“偷工减料”或敷衍应付。今天,如果在这方面缺乏远见卓识,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观念和意识,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要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低碳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笔直的大路可走,于是一些企业就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左顾右盼,徘徊不定,想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等等国家有什么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则认为,自己不是能源消耗大户,人家还没动,我着什么急!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只能丧失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机遇,丧失市场话语权。要知道,有关低碳经济的科学技术、投资模式、管理经验,也包括政策法规等,都是通过探索和创新而产生的,每个企业都应当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创新者,要加快构建和形成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转型,企业需要对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进行战略思考和长远布局,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行动。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时,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转型对于企业自身和企业所处行业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法规的变动对企业经营环境产生的变革,以及国外游戏规则对企业海外资产运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约束,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避免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
2.及时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联盟平台
要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企业唯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才能获得低碳生产所需的技术,进而开展低碳产品的生态设计和营销。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义,从短期看,应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中长期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因此,面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前景,企业必须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可使企业具有稳定的交易关系,降低了成本,也缓解了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每个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具有异质性,通过技术创新联盟,可以获取发展低碳经济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同时还可以共享资源、相互学习、拓展产品技术链,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企业可根据实际条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联合形式、通过借用外脑开展技术创新的联合形式、通过以自身为主,与同行开展技术创新的联合形式,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联盟平台,从而提升企业面向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规模效应,提升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弥补企业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人才、资金的匮乏;扩展相关产品技术链,突破技术垄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进一步为企业的扩张和兼并奠定基础。
3.改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第一,建立企业总体低碳标准。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和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能够约束企业自身的总体低碳标准,努力做到使用低碳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持续发展,通过自律来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将能耗指标、排放指标、污染指标用规章制度的方式予以规定,并且对各项指标的指标值进行监测,当指标值超出规定值时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能耗、排放和污染。而且,随着低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员工低碳意识的不断加强,要及时更新规定的低碳指标值。同时,为了更好地监督企业低碳标准的有效执行,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用经济手段推进同行业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建立员工日常低碳标准。企业的员工对其实现低碳经济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来为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而努力。企业可以针对员工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制度,将员工为低碳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作为一项考核指标,比如规定员工每天的用电用水量、或者约束员工用水用电的时间、鼓励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等等,对于执行得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执行得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在所有员工的身体力行中被实践和发扬。
4.实施低碳营销第一,低碳产品定价。低碳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品。从产业活动的结果来看,低碳产品不仅是产品自身,还包括产品创意、科研、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这一系列全过程以及产生这个产品的各种社会环境。企业在制定低碳产品的价格时,要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把企业用于低碳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从而成为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同时,要注意低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煤炭企业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65-02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现实背景
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
2.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温室气体的威胁日益严峻。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80%,可见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巨大。根据2008年斯特恩的《气候变化全球协定的关键要素》提出大气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的长期目标是450-500ppm,而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为389ppm(见表1),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本世纪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550ppm,将大大超过长期目标的稳定值,这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和气候灾难。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来看,近20年呈逐步上升趋势,到2030年将达到碳排放高峰,预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90年的210亿吨增至420亿吨,增幅达到50%。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或者正进入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由此可见,为了应对危及世界人民福祉的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二、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减少和控制碳排放,涉及广阔的产业领域,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等。在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化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可以说,低碳技术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2007年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是60.2785亿吨,占全球20%多。这些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任务紧迫。所以,煤炭企业必须依靠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能源技术,发展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消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三、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与瓶颈
近年来煤炭企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煤炭企业在不断进行努力和尝试,力争使围绕节能减排展开的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低碳经济重在碳减排,而碳减排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减排,主要是减少含碳能源消费(包括减少能源消耗总量和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增加碳汇,主要是利用森林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也包括碳捕获和碳存储等技术的使用。这两途径都需要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作支撑,但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存在瓶颈,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现有低碳技术水平落后,核心技术缺乏。在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欧盟国家约在20年前就开始研究,而我国研究才不过5年。我国低碳领域的总体技术水平离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低碳技术至少跟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20~30年,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都是向国外购买的。我国现有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核心技术缺乏。目前我们还主要是引进,自主研发还不够。
2.缺乏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长效动力机制。技术创新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不足很难催生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煤炭企业的盈利目标可能是短期而不是长期,煤炭企业的短期盈利目标很难促使其放弃当前的利益而投资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尤其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新兴产业来说。未来低碳产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单个企业进行投资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未来收益能否弥补成本并获取可观收益以及创新项目能否成功都很难预测等不确定性因素将迫使企业放弃技术创新。
3.煤炭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技术创新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能力的强弱。目前煤炭企业大多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缺乏自主科学技术。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在低碳技术上主要是引进型技术创新和模仿型技术创新,简单消化吸收,只能简单重复现有技术。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技术支撑、产业支撑体系,迫切需要整合资源,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系统研究低碳技术与经济发展理论,实现低碳技术的原始创新与推广应用。
四、煤炭企业突破低碳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1.低碳生产层面。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因此,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生产领域的低碳生产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1)以技术引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低碳技术,技术起点过低大量投入得不偿失,因此可适当地依赖技术引进。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的义务,但在实施中技术引进仍然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先进低碳技术进行封锁;另一方面是技术转让方要求过高的技术使用费。(2)合作开发或自主研发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对于相对具有优势的核心低碳技术,企业或者研发单位可以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开发,不但能够降低研发成本、节约资源,还可以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美国政府1986年开始实施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2002年开始实施洁净煤发电计划(CCPI),并在这一领域取得较大成就。我国应该在该领域加强技术研发的合作与交流。对于遭到国外封锁的技术,我们国家和企业必须大力投入人、财、物自主研发,攻破重点、难点的核心技术,并力求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以保障低碳技术创新有序发展。
2.低碳消费层面。市场消费模式决定着市场的价值取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市场消费模式为基础。低碳消费需求可以引导低碳生产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反过来低碳技术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良性的低碳消费。从低碳消费层面入手,可细分为个人消费层面和国家消费层面。(1)个人消费层面。个人的消费意识必须转变。提倡新型的低碳消费理念,推崇积极、绿色的消费意识,改变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方式。为迎合消费需求,企业根据消费者选择的改变而作出调整,从而促使企业为产品升级换代而进行技术创新。(2)国家消费层面。首先,政府部门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和办公用品,租用节能型建筑的办公场所,制定实施公务人员能耗标准等。其次,积极参与推动低碳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国家应该限制高碳排放产品的进口,对于高碳排放进口产品进行征税或者实行配额制度。对于外商的投资项目也实行碳排放标准,过高的碳排放产业限制其投资,各个地区的招商引资要严格把关,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国内低碳技术标准,将碳排放标准作为重要的经济衡量指标,贯彻落实绿色GDP、低碳GDP。
3.低碳制度保障层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条件作为保障。如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制度、规范排放贸易机制。意大利的“绿色证书”制度、“白色证书”制度等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鉴于我国的国情,在建立低碳法律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金融创新与财税制度、低碳外交和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等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必须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1)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框架,如《低碳经济法》,对已有的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为促进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2)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以低碳产业取代高碳产业,增加低碳产业比重。(3)金融创新与财税制度及时跟进。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碳金融市场规则,并发展和完善国内的碳金融市场,为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财政税收制度方面,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手段,有效地促进低碳技术创新。(4)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国家级低碳技术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2)
2.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3)
3.丁玉梅,廖良美.基于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11)
4.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篇3
关键词 价值 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1)11-0003-10
技术创新作为当代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正在生成,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厦保华,2004)。过去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始终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但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范围的拓展,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其所深刻触及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使得人们重新审视技术创新价值观的取向问题。因气候问题应运而生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兼顾的社会发展模式,正成为各国的关注点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新的社会发展方式下的价值理念与以往的“经济增长”式价值理念是不同的,而不同的价值观会引发技术主体的不同的行为,因此从价值视角下探析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辩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价值哲学中价值的界定
历史上,中西方学者对价值问题做过大量的研究,不同学者对价值内涵理解不同,不同时期对它的界定也不同,因此要研究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辨证关系,必须先明确价值的界定。在西方,对伦理价值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尔后培根、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学者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价值学说,到现代,西方价值哲学流派众多,但本质多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尽管不同学者的价值界定都不相同,但就目前理论界的价值界定来说,大概可以归纳为6种,见表1。
笔者认为这6种观点都有局限性。1.“需要”型缺陷。片面强调主体的作用,而忽视了客体的反作用。2.“意义”型缺陷。意义和价值本属同义,且意义取决于主体的主观理解,不具客观性。3.“属性”型缺陷。重视了客体的作用而忽视了主体的作用,同一客体的属性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不同,对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主体的价值也不同。4.“劳动”型缺陷。劳动界定的价值是指人劳动创造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即马克思所讲的商品价值,它不具普遍性。5.“关系”型缺陷。用关系界定价值,没有对价值的实质作出明确规定。6.“效应”型缺陷。它忽略了系统性,一个客体可能对A主体产生一种作用和影响,对B主体产生相反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价值是指在关系范畴里某一特定环境下价值客体对主体系统的综合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同一客体的属性对不同的主体的价值不同,对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主体的价值也不同。
二、技术创新价值
由上述讨论可知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所以对技术创新的价值审视必然是对技术创新的诸多关系的价值审视,必然首先要求澄清技术创新的诸多关系。只有澄清技术创新的诸多关系,细致分析各种技术创新关系的价值负荷,才可能深入而全面地把握技术创新的价值。
从哲学视角看,技术创新的关系是立体的网络化的复杂化的关系系统,其基础层系有三个维度,即技术创新与技术、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见图1。(厦保华,2004)
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关系。在技术创新关系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关系是技术创新与技术的关系。现实的技术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从技术创新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关系角度看,技术创新价值实质是建构其“技术之家”的过程。
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关系。在技术创新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关系。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结合的产物,技术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技术是由社会构建的。因此,技术创新过程必然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必然是在各种相关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达成的一个平衡点。从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技术创新价值实质上是构建其“社会之家”的过程。
技术创新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在技术创新关系中,最被遮蔽的关系是技术创新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技术世界中,自然是“祛魅”的,成为了技术创新中被利用和改造的“持存物”。事实上,从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看,技术创新不仅驻留在其“技术之家”和“社会之家”中,而且也必然驻留在其“自然之家”中,技术创新价值实质上是参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
基于上述关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创新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对技术体系的工具价值、对人类的社会价值和对自然的生态价值。这三个方面之间是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即便具体到每一个方面,价值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可具体区分为正价值、负价值和零价值。
三、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也不尽一致,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观点,形象的称之为方法论、形态论和革命论,见表2。
尽管不同学者对低碳经济有不同的定义,但对其特征的认识还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低碳化,达到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经济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付允,马永欢,刘怡君,2008)。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突出特征表现为:“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2009)。从方法论层面说,低碳经济的出现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仅以人类为中心转变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哲学思维,它按照生态规律的指导,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性,拓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四、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从技术层面解析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在这里我们把内在的决定于技术自然属性的价值存在形态称之为“技术的内在价值”,同时把社会操
作过程中的技术价值存在形态理解为“技术的现实价值”。(厦保华,2004)从技术的内在价值理解技术,那么技术就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它仅仅成为技术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对技术客体实施的一种手段。从技术的现实价值看技术,那么技术是负荷价值的,通常技术成为一定社会制度调控的对象时,技术的社会后果才具备技术的现实价值的倾向性,而且对于不同主体,这种技术的现实价值有正负之分。
从技术的内在价值来说,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国内学者达到共识,就是“通过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Flavin,2008)。Ipcc在第3次评估报告中强调: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驱动因素之和(Houghton,Meira Filho,Ca!lender,et al,2001)。这足可见技术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相对于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碳技术而言,以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是技术范式的革命,是对建立在传统高碳技术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因此,从技术内在价值来看,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表现为建构新型的“低碳技术”,这包括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所包含的低一层次的技术要素及其网络;融入低碳技术创新所从属的高一层次的技术网络系统;与相同层次的技术创新相互竞争或协同。
从技术的现实价值来说,技术的价值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体现的结果。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程,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迈入生态文明。前两个文明时期,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技术呈现的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以效率为核心的技术与制度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财富的急剧增加。这一时期,巨大的财富使人们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也因此取得空前的发展。在这时期形成了一种“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创新观,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评价标准。在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经济活动主体必然会把效率放在关键位置上,在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理下,围绕着如何实现这种效率而展开经济活动(张凌,2008)。然而技术创新的效应不仅局限于经济活动领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然及其资源存在依赖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互动的,因此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如臭氧层破环、酸雨、全球气候变暧、森林破环等,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传统技术创新的恶果也迫使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寻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低碳经济正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从本质上触及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问题,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发展模式。
2、从社会层面解析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创新发展囿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技术创新活动受到主体的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主体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往往还会有冲突,而整个社会需求是由各种相关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之间需求的整合而成。从功能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的任何一种社会方式均完成其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因主体的复杂性衍生出的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使得技术创新既有正功能的结果,也有其负功能的影响。
传统的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双重的效应,它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价值实现带来“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效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特别是工业文明时期,传统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期的正负效应博弈中,正效应远大于负效应,人们因而忽略了“经济增长”式发展所累积的负效应,以至于达到一定数量的负效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式发展的不合理性和传统技术创新的缺陷。
低碳经济是集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实现、生态价值实现为一体的发展方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人类总的价值追求、总的趋向、总目的。全球“低碳社会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市场需求往往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同时为保证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支持,即低碳政策的制定、低碳经济的倡导和推行、低碳文化价值观的推广。具体来说,在微观层面,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创新主体需要对其组织、目标、制度等进行调整和整合,构建相应的低碳创新文化,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评估、选择、激励;在宏观层面,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低碳创新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功能,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需要作出相应的低碳创新战略、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调整,引导低碳技术创新的方向。
3、从自然层面解析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自然是技术创新被利用和改造的“持存物”,技术创新实质是参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这一人工化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过程。当人类以自然的演化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时,就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了。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但由此产生的各种废物不能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物种造成威胁,或者至少不能使自然系统能失去平衡。
传统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其创新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将这些单词纯物组合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创新方式的实质精神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限定”、“强求”。它把“物”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连根拔起成为单纯的“持存物”,其结果往往是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这种创新方式在数量上扩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破环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造成生态危机。
低碳经济是遵循自然界的整体原则并符合生态规律的,它把能源问题还原到自然界中去,运用生态学与系统工程等方法,设计能源利用过程中原料和能量的合理、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与废气物排放,以便在能源利用的每一阶段建立人类与环境间合理的物质能量循环。在方法论上,它克服了传统工业文明技术创新的弱点,创造出新的规则,催生新的评价方法,我们将这种新的评价称之为低碳技术评价,碳排放量的高低成为其价值衡量标准之一。同时技术创新是一个劳动过程,具有实践性。在实践领域,低碳经济指导技术创新的实践,反过来,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靠低碳技术的推动。
4、整合的价值观解析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基于上述关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可知技术创新的价值包括技术创新对技术体系的工具价值,对人类的社会价值、对自然的生态价值。这三方面的价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价值,任何孤立考虑某一层面价值的做法,都是对技术价值实现整体结构统一性的割裂。从总体来看,经济模式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如下,见图2。
传统的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增长”式经济理念的引导,价值标准偏向于把经济利益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割裂了技术创新价值的整体性。尽管从工业文明时期来看,这种理念下的技术创新确实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单一决策思维下的传统技术创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明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全球“低碳社会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增长”式的经济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生态危机促使我们思考发展方式的问题,而低碳经济的提出恰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新型的经济模式必然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睐与之相适应。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导技术创新必须把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体利益作为价值取向,这必然催生新的技术评价标准。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技术的依赖性很大,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
篇4
1地质勘探技术概述
1.1地质勘探
作为历史悠久的七大自然学科之一的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的发展史及其地势变化。在现今社会,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地震预测、矿产勘测和地势分析,等等。目的在于选出合适的持力层,从而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结果对矿产普查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确定其质量和数量,还用相应的技术条件,为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地区内的矿产、岩石、地层、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2地质勘探的方法
地址勘探主要分为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其中,坑、槽探是采用人工、机械的方式,开凿坑、槽、洞、井,并进行岩土层研究。通过分析研究,观察其内部构造,提取结构样本。此过程均在表层进行。钻探则是用钻机进行钻孔,对地下层取样分析。其目的是区别和划分地势的各个地表层次。它是21世纪地质勘探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勘探方法,其优势在于,通过这种方法向更深层次进行勘探,获取需要的资料。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研究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探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推测。
1.3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地质勘探要结合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市场需要,对符合勘探标准的地区进行勘探。要从全局考虑,从我国的地质条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情况等方面入手,加大勘探工作的力度,提高其精确度。对所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忽略、无视其存在,那样,容易造成巨大隐患。要不断完善勘探过程中的方案、措施,改进实施步骤,与勘探的理论基础相结合,使其充分利用,使勘探工作更加可信。改善不足,不隐藏错误,从而不断提高勘探质量。另外,在人事安排上也不容忽视,如何合理的将各种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是勘探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同时,加大创新技术的研究,对现有的比较烦琐的勘探技术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加简单。
2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方法
2.1地、物、化异常及其约束的方法
如今,这种方法大多使用在地势坎坷的区域,特别是对这一区域的夜间施工效果尤为显著。加快了人们在黑暗条件下勘探的进度。这种新型的勘探技术对勘探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勘探技术的一个突破,此方式可以很好地结合地理、物理和化学三门科学进行勘测。在现今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其定位预测的目标是储矿构造,只有同时掌握好地理构造、物理场的差异、以及化学场的异常,才能准确定位储矿位置,从而为勘探工作打好基础。
2.2提高地质勘探创新技术的自然扩散率
自然扩散率的测算因素在于初始采用地勘单位数、技术创新应用需求、技术创新盈利性及创新源与采用体间技术势差。地质勘探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成研发中心,组织技术研发人员进行自主研发。为了增加技术研发者的创造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创新者的技术创新利润,使研发人员更加注重其产品的研发质量,以及创新技术的研发速度,进而提高创新技术的自然扩散率。
2.3建立以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导向的新体制
现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找矿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方法也日新月异。找矿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其可行性,还要深入地表进行勘探。要了解地表本身情况以及矿石形成的规律,要用现代技术研究每种矿石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更为精准的物理仪器设备,提高找矿技术的准确性,从而获得更为精准的测量数据,同时,要进行图标的制作,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形象的描述成果,为技术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数据。
2.4地质勘查单位技术装备标准的建立
篇5
关键词:堤坝;建设;发展;创新
1 概述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极其丰富,其蕴藏量及技术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工程技术也从一开始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出现一批具创新代表性工程。随着我国水利水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堤坝建设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极具有标志性的坝工技术创新工程。文章主要结合我国堤坝工程建设技术,选择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这三个极具标志性的坝型工程,浅析在进行堤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堤坝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2 混凝土重力坝
我国大部分高坝中最常用的是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即使此坝不断受到堤坝建设新技术的挑战,然而,对其不断进行创新,并且注入新的技术,仍能使其青春焕发。
2.1 动态温控
要想控制混泥土重力坝内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若想通过常规技术进行,不仅投资高而且难度大,效果不如意。采用动态温控新技术,坝体不会有裂缝出现。其技术特点主要为:
2.1.1 动态控制入仓温度。对混凝土温差控制而言,一般传统温控要通过固定的控制标准来实现,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不超过20℃。而动态温控结合混凝土坝的坝址,其坝址较狭窄,且不同坝块的底宽及高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要区分坝块基础约束性态的差异,结合混凝土自身长期以来混凝土松驰和约束的性态变化以及其体积变形效应,充分利用重力坝坝基岩石热容量自身的调整潜力,再联系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等,达到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控制作用。
2.1.2 综合考虑入仓温度。由于新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热容量交换因素的存在,不对温控设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入仓温度界限,主要以每浇筑72小时的平均温度或者每3米浇筑层为标准。充分利用夏季昼夜的大温差,尽量安排在夜间低温时段进行大部分的混凝土施工。
2.1.3 优化混凝土配比。我国某坝混凝土通过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降低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的温升,还加入了能够使混凝土体积变形且有微膨胀特性的新型水泥,其抗裂效果十分明显。
2.1.4 使用综合简易温控措施。我国某坝使用上述方法后于高温季节进行施工,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还是超过了控制值,然而其差距大大缩小,也降低了温控难度。在夏季高温进行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生产时使用了简易综合温控方法,同时还配置相应的冰屑制冷设备,最终效果十分理想。
2.2 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技术
某大坝中的7#~15#坝段基础部位要求要在夏季进行浇筑工作,通过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技术的外掺,使得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比原设计的温度高6℃~8℃,这样大大简化了夏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堤坝的施工速度。
2.3 压力钢管设置压缩垫层
我国某水电站坝里,其引水压力钢管设计的内水压力为0.7MPa。因为钢管的弯管段及下游水平段覆盖的混凝土厚度只有2.25m~4.0m,要想进一步改善坝体的受力状态,使坝体的抗裂安全度提高,需要在距离钢管上游进口端大概20m处到蜗壳进口钢管段的上半周的地方设置3cm厚度的软垫层。通过设置压缩垫层的方法,可确保管周坝体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同时,还大大节约钢管周围坝体的很多配筋。此成果荣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预应力闸墩
我国某水电站的溢流坝引进12扇15m×22m的弧形闸门设计,而每一个闸墩都承受4320吨的推力。其闸墩使用的是预应力结构,不仅保证其结构的安全度,而且还节省了投资,给我国以后闸墩大吨位预应力设计带来了经验。此成果荣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 碾压混凝土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了通过振动碾压实及超干硬性混凝土方式的堤坝建设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混凝土重力坝发展。此类新坝型,在工程造价及施工速度上都比常规的混凝土重力坝有优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碾压混凝土坝而言,其坝体与上游面防渗层间的结合强度是难点也是重点。历经30年的实践及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研究了变态混凝土,其代替了常态混凝土高掺合料、防渗、低水泥用量、高效减水剂、大仓面连续浇筑、斜坡碾压、低Vc值等一系列具有我国建筑特点的堤坝建设技术。近几年还成功研发了振捣一体化及变态混凝土注浆技术。
以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龙滩大坝是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之一,如图1所示。龙滩大坝的特点是:日温差超过20℃,且在雨季暴雨十分频繁,在冬天或夏天,太阳辐射十分强烈;且施工仓面很大;施工强度很高。所以龙滩工程建设的难点之一就是温控防裂技术,进一步的创新技术如下:(1)快速入仓方式。对龙滩大坝而言,其碾压混凝土低高程需要采用的是汽车入仓方式,通常通过皮带机运输。从11公里以外的料场利用皮带机将灰岩骨料直接运送到拌合搂,经过一、二次骨料风冷以及加冰拌制的混凝土出机口可将其温度控制小于12℃,其皮带机上方设置保温隔热设及施遮阳防雨盖板,把混凝土转运至塔带机接着入仓,其塔带机的最高运输强度达到320m3/h,因而达到了一万平米级的大仓面4h到6h的快速浇筑覆盖技术,突破了年浇筑大坝混凝土318万平方米的纪录。(2)温控防裂技术。对龙滩大坝碾压混凝土而言,其通过预冷混凝土、仓面喷雾、高温季节时埋冷却水管、表面保温、上游坝面死水位以下回填黏土等一系列温控防裂措施,给高温地区全年建设施工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因为有良好的抗震性、安全性、经济性机适应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图2是已建成的面板堆石坝。得到的建设经验如下。
合理的堆石分区:将主堆区范围扩大,向坝轴线下游扩展主堆石区,占2/3左右的底宽如图3所示。同时在下游洪水位以下装设水下堆石区,且要求其渗透系数,抗冲蚀性好,级配良好。在上部合理范围增设增模区,在两岸坝坡增设变模过渡区,有利于协调坝体的变形。
改变坝体填筑程序:为了避免上下游堆石不均匀出现沉降现象,造成混凝土面板有结构性裂缝产生,因此,要从下游往上游进行依次填筑施工工作,尽量做到平起填筑。
设置堆石预沉降时间:要在拉面板前预留六个月的沉降周期,在沉降速率不超过5mm/月才能拉面板,且分期施工面板的顶高程要比堆石体低20m。
选用大型碾压设备:为了得到更高的干密度和更小的孔隙率,使压缩变形不容易发生。要想办法将上下游堆石的压缩模量比减少,避免上下游堆石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将面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于水布垭面板的上部1/3坝高处增加水平永久缝。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并使用双层布筋。
压缝面板预留宽缝:于缝内填充弹性垫料,来适应面板的挠曲变形,同时改进压缝面板底部的铜止水结构,保证面板厚度超过40cm。
延长蓄水时间:把大量有害变形转化成为“无害”变形,这样可防止面板沿垂直缝的挤压破坏和面板水平拉伸裂缝。
5 结束语
以后我国的水电开发会转移向西部高海拔及高寒山区,其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也愈加脆弱,自然条件也愈加恶劣,社会环境愈加敏感,很多300m级大坝以及大型的地下厂房将被建起,水电建设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更大。然而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进行创新,我国的堤坝建设技术也将有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马洪琪.300m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2):173-175.
篇6
1.1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
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必须服务于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具体来说要以《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福建省“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为其发展导向。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约束着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依据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做出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未必必然正确。实际上,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是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目标能有效挖掘休闲农业资源时,才能说符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的正确选择。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手段。同时,福建不同的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引导着不同的休闲农业类型,不同的发展类型又要求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作为基础和保障[2]。
1.2休闲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
通常情况下,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交叉形成的新型行业。其也必然可划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幼稚期阶段,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成长期阶段,主要以合作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在休闲农业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主要以自主创新为主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选择[3]。据福建农业资源区划部门统计,2011年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500多家,其平均投资额达2000万元,投资总额近100亿元,从业人数25万余人,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0亿元。因此,从投入水平及效益水平来看,目前福建休闲农业产业已经处于从幼稚期向成长期过度。在此阶段,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要从模仿型向合作型转变。
1.3休闲农业的资源禀赋
休闲农业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三个层面。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休闲农业资源的制约,如土地、气候、乡村景观、农业作物、农耕文化、区位经济等,这些因素决定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休闲农业作为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对休闲农业资源的依赖是一种连续的、持久的经济过程。当前,福建休闲农业资源可划分为6种类型:特色农业资源、森林生态资源、休闲渔业资源、高优茶区资源、观光果园、民俗农庄资源[4]。这6种资源类型都决定了相应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目的在于通过选择适当的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发挥福建休闲农业的资源比较优势,形成持续的竞争力,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益。
2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当前,福建休闲农业正处于转型期,经历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一型向多元功能型,从注重休闲产品数量向休闲产品品质等方面的转型。要实现上述的转型,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并且随着福建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性越强。福建休闲农业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福建休闲农业资源禀赋,进行合理定位,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路径。
2.1政府部门制定以合作创新为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为辅的战略框架
首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实质是为满足休闲者的需要,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引入到休闲农业项目中来,实现休闲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新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由于,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对其他产业技术创新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加强福建休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的技术创新合作是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必然的选择[5];其次,福建休闲农业当前正处于成长期这个阶段,根据上述技术创新模式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分析,选择合作创新能较好的促进当前福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最后,目前福建省休闲农业已经逐步形成西部山区生态型休闲农业产业带、中部都市城郊型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滨海、岛屿蓝色型休闲农业产业带的格局,且福建三个产业带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协调发展各个区域的休闲农业,需要建立以合作创新为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路径。
2.2中介服务部门建立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式信息平台
休闲农业是融合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如何实现“三生”功能及构建福建美丽乡村,关键是靠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前,在福州、厦门、泉州3个现代都市农业圈以及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等6个中心城市圈及周边,发展了各类设施农业型及综合服务型的集生产、科研、观赏、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打造城郊型休闲农业密集区,把城市周边郊区的休闲农业纳入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核心区,把郊区以外的大部地区纳入都市型休闲农业的区,美化了城市郊区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接受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辐射,密集区的出现加剧了城郊休闲农业的竞争,有效促进了福建城郊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而中介服务部门建立休闲农业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能更加有效引导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首先,能够为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决策资讯信息,为休闲农业企业家和科技人员者提供技术情报、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其次,能够为福建休闲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相关的国内外市场动态、技术支持,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信息等。最后,提高福建休闲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信息化带动休闲农业的现代化,最终促成“科技兴农”战略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
2.3休闲农业企业加强吸收与转化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成果
休闲农业产业横跨了第一、二、三产业,其技术创新融合了三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意元素,进行新的要素组合。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是建立在对其他行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吸收与转化的基础上[6]。因此,为了避免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技术创新“陷进”,应加强对其他行业引进技术的模仿、消化与吸收,实现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与其他行业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特别是营销、服务、信息等技术创新成果的引进、吸收与消化,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引用能直接提升当前福建休闲农业经济效益。但,在引进、吸收、消化的三个环节中,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最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对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福建休闲农业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早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合作创新及自主创新的自然转移。
2.4政府部门积极促进闽台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合作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绘;方法与创新;建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资料信息的应用和信息的管理、分析等多方面的工作上也相应增加了许多要求,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来说,传统的地籍测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所以,就需要运用数字化的地籍测绘,更加有利于对大量的土地面积进行量算与统计的工作,这就需要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工作进行的有效结合,而且更加方便地籍测量工作。在有效的信息成果进行管理和及时地更新便于更有效的利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实现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实现测图以及自动化地用图和管图等。数字化测图技术不仅能够在地籍测量过程中保证了绘图的准确性,而且对地籍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较好的有利作用。
1 数字地籍测绘的特点
1.1 劳动强度小以及自动程度的高
地籍测绘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而且还有许多的特点情况下,那么就有着非常复杂的绘图工作。因此,在传统的地籍测绘工作中,就需要很多大量的手工绘制和计算、记录工作,最后还要进行非常繁重的检核工作,如果遇到较大强度的劳动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失误问题。而现代的数字地籍测绘的方式也是以利用PTK和全站仪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外部的数据进行采集工作完成之后,然后可以将数据自动地记录到PTK工作手簿或者全站仪内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了许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力,不但可以很好地提高对于地籍测绘的劳动效率,而且这种地籍测绘的自动化程度也非常高。全站仪和PTK手簿中的数据能够及时地通过计算机进行传输,可以让绘图人员在室内就能够进行相关的图形编辑工作,这样也能够将室内的工作时间缩短了很多。
1.2 数据精度高
现代的数字化的地籍测绘主要是利用了PTK和全站仪的测量方式,能够对传统测图在地图点的展点以及测定的误差进行有效改善,而且对于提高测定地点中物点方向的准确性和视距精准度等多方面起到较好的有利作用,进而可以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而且把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可以进行有效的保留,并且可以贯穿从传输到成图的整个过程。发挥数字化地籍测绘高精准的优势,也在很大程度傻瓜避免了发生方向、视距以及展点的方面出现的误差,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证了测量成果的精准性。
1.3 信息量大
现地图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数字测绘来说就是最大优势。这样就能够对很多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分层存放,可以对没有制约因素的数据进行有效实现管理和存放。而且通过数字地图可以对不同数据进行存放,并且能够将信息存放至不同的层内,如果需要对信息进行提取或者是查看时,就可以对数据存放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就可以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长久性进行非常完整的保留。除此之外,数字化地图的测绘也能够根据在地籍测绘的数据基础上,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特性,进行不同方式的补充,以保证用户的不同需求。
1.4 信息存储和传递快捷
对于传统的测图之后进行的数据传递大多数都是依靠原图、复印件等形式进行相互递接,或者采取数据照搬的形式将传递工作顺利的完成,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很多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由于原图破损、复印件不清晰所造成的传递有误问题,这样不能很好地对数字的存储和传递保持较好的便捷性与数据的精准性。而现代的数字测图能够很好地将所测量得到的数据转化成为电子数据,然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进行有效的保存与传递,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传递和保持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也可以给工作带来便捷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5 有利于成果更新
对于数字化绘图的成果,其主要是根据绘图信息的定位信息存储到计算机内进行制作的,如果在信息出现变更等情况时,就需要把数据信息代码和一些对应的坐标进行编辑处理之后,输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就能够绘图进行有效地、及时地更新,这样就可以保证地面数据的可靠性。
2 数字化地籍测绘的作业方法
2.1 控制测量
在数字化地籍测绘中,使用成熟的GPS技术和逐渐普及的全站仪,来代替传统的三角测量方法。这种使用高精度的静态GPS系统控制不但可以很简便地使用导线网方式进行绘图测量工作,很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控制测量工作的高强度的劳动和三角测量方法的技术局限性和繁琐问题。在进行实际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控制测量能够采用静态GPS系统技术,实现数据的严密平差。对于外部作业所采集的数据,如果是使用RTK技术,那么就不需要做图根控制点,如果是使用全站仪,那么就不需要在收集控制测量提前下做图根控制点。另外,也能够使用RTK技术做直接加密出来和图根控制测量使用导线测量数据等方法。
2.2 界址点和地物点等细部点的测量
(1)RTK技术
RTK技术主要是运用于在开阔地进行测量,而且视线不会受到障碍和遮拦,所以就可以对一般建筑物的房角和较易看到顶部的建筑物进行测量。使用RTK技术能够减少了很多工作强度,而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将在野外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保存,一般都是自动记录在内存或者是工作手簿中,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现场进行绘制地籍草图。
(2)全站仪进行外业测量
如果有哪些不能到达底部的建筑物、是界址点在较为隐蔽时进行测量,就需要先使用PTK进行测量界址点,那么使用RTK测设一组图根点,然后再使用全站仪根据RTK测设的图根点进行界址点的数据测量。使用全站仪的优势,主要可以提高测量坐标的准确度和精准度,而且全站仪有着自动进行记录、内存管理的功能,尤其是使用免棱镜全站仪,不但可以对建筑物的界址点和平面坐标进行直接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自动保存到内存中去,而且可以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绘制草图,这种便捷的操作就可以减少了工作强度。所以,现在数字化测图的最主要方法是全站仪测量。
3 数字地籍测绘的创新
随着我们现代GPS卫星的快速发展,Galileo技术也得到了全面实施,我国的数字地籍测绘也得到了很多创新发展,在航天设备技术的成熟、完善的背景下,能够充分地利用PDA组合模式、GPS以及远红外遥感模式都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地籍测绘的主要技术;另外,现代的数字地籍测绘与MAPGIS、DJC等数据库软件进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测绘系统以此来提高地籍测绘的工作效率和数据测量精度,使得所测得的土地界线更加精准,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为测量成果的可靠性起到了保证性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测绘行业的快速发展,测绘工作者使用数字化地籍测绘的也日益增多,而且已经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然而这些测图软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也要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得到更好地普及和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新忠.“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4)
篇8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之下快速提高,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为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石油资源的开发压力也随之上涨。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石油资源的充足提供,加强石油的开采质量与效率,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石油行业发展的必然。因此,本文选择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1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现状分析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即物探技术、测井技术和钻井技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人用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研究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不仅推动了多个盆地地区石油勘探工作顺利发展,还在石油储量方面有一定发现。下面,我们就来对我国现阶段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分析与介绍。
1.1 物探技术
在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当中,物探技术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当中,最好用到的是地震勘探技术。继地震勘探技术之后,反射地震技术与三维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不断被利用到实际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当中来,使那一个阶段的石油勘探工作与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在技术人员的努力研究和多次实验下,无沦是在采集数据和数据处理方面,还是在制造设备方面,地震勘探技术都有所进步,而且在综合研究和运用多学科以及在成像技术的辅助下,其作用更加突出,应用更为广泛。如三维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空间上将远古时代的海底全貌、陆地情况及其形成的全部过程以具体数据显示出来,也可以充分利用井孔的岩石和生物两种地层的约束,详细分析盆地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工业油气开采中的关键问题,像该地的构造特点、形成沉积的整个过程、相关流体的流动J隋况等;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GPS,3G,GIS等先进技术得以发展和综合应用,将石油地质勘探还原,使之趋于真实状态,提高了其仿真度;此外还有井眼技术、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等,这些都有助于石油勘探效率的提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勘探行业的应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与四维地震监测技术等更为先进的石油勘探技术被利用,大幅度提高了新地区石油勘探的效率,也为一些老旧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1.2 测井技术
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石油勘探技术对测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机械行业、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完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得到了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测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性进步。目前,成像的测井仪器正在逐步代替数控式的测井仪器,使得数据的传输效率得到时间,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得以提高。也就是说,在每一次下井中可以组合数量更多的仪器,安装更多的探测器,加大井眼的覆盖规模,使成像测量的质量得到提高。另外,下井的仪器还具有更高的采样率与分辨率。除此之外,像套管井测井技术与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也有明显进步。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精度与速度明显提高,其应用的规模与效果都在增强。
其实近期较为关键和先进的测井技术还包括随钻测井、核磁共振、套管井等技术,而且经过不断研究和改进,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日益突出如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加快测量速度,提高测量精度;应用测量平台不仅可以减少测井过程中的故障的发生,还利于测井时间的缩短,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占用井场的时间较短;随钻井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测井仪器的可靠性,而且促使其朝着尺寸小、组合多、成本低的方向发展;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和井中磁测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识别钻周围的盲矿体;此外由计算机、测井车、测井仪器、深度系统等构成的测井系统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改善提高测井质量和成功率,这些测井前沿技术都利于石油地质勘探效率和石油综合效益的提高,对提高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钻井技术
在石油地质勘探活动的成本当中,钻井的费用占到了一半以上,因此,加强钻进技术的创新有利用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成本的降低。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欠平衡钻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广泛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地质勘探工作对地表与地层的损害,加大机械钻动的速度,杜绝漏失与卡钻现象的出现,是进行石油地质勘探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欠平衡钻井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安全管理与防腐工作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大位移井也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主要应用于开发海上油田与近海油田。
2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展望
就目前发展来看,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降低故障率和开发成本,提升勘探精度和开采连续性,提升各仪器设备的集成度、自动化程度以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其实现的核心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1)加大计算机仿真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其数据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允许在石油地质勘探中使用模拟的方法对相关区域和相关内容进行仿真分析,根据模型和输人数据对当前勘探区域的油气分布相关特性进行预测这不仅能够提升石油地质勘探的精确度,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质量。
(2)注重相关设备和仪器的性能提升现代石油地质勘探和钻井开采环境越来越差,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进一步提升相关仪器的精确度、可靠性以及抗高温抗腐蚀等性能此外,高性能的钻井设备还可以提升特殊环境下的开采可能性、实现深层或超深层钻井。
(3)膨胀管和连续管技术的应用对于无法正常钻进的环境如水层、破碎带等,可以使用膨胀管管技术,该技术允许钻井管道可以深人到原来无法到达的目的层而连续管可以被应用在小井眼钻井和其他恶劣环境中,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录井质量,降低钻井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在管内配置相关仪器对钻井和测井进行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
对石油地质勘探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新技术提升勘探效果,降低钻井成本,实现实时自动化测井钻井监控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扩大,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改进石油地质勘探和钻井效果是石油地质勘探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沈忠厚,黄洪春等 世界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4)
篇9
关键词:古地图;传统地图;数字地图;GIS;LBS;虚拟地理环境;智慧城市
纵观地图发展之路,地图从来都是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置身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要想探究地图的创新发展轨迹,唯有从追溯古老的地图开始。
1 地图溯源
在古代,伴随着人类渔猎、耕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地图的雏形,树叶、陶片、石块、龟甲、兽皮等都可用来绘制当时的环境。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地图的概念日趋成熟。
保存至今的公元前9世纪古巴比伦陶片世界地图,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技术进步。而真正能称得上地图的是在长沙出土的西汉马王堆三幅帛地图,距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还有公元2世纪时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密勒在《地理学导言》一书中所绘地图。
600年前的《郑和航海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详尽的古代航海图。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4)第一个较为准确地绘制出了世界地图。托勒密则发明了以新投影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堪称西方地图学的奠基人。我国魏晋时期地图学家裴秀(公元223-271)主持编制的《禹贡地域图》总结了制图的六大原则,对于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体现了地图的巨大作用,是地图学和地理学发展最快的时期。16世纪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提出的墨卡托投影法(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出现了实测地图的萌芽。
2 传统地图的回顾
传统地图主要是指建立在近代地图测绘基础上,用传统地图学理论作指导而编制的地图, 20世纪50年代趋于成型,到70年代末确立地位。传统地图产品包括过去以纸张、丝绢、布匹等作为媒介的地图,以纸质模拟地图为主流。下图是传统地图生产流程图:
通过分析传统地图的特性,不难发现其优点有:①使用方便、便于携带;②使用无需外设,不受地形、气候等外因干扰;③在形成完整的地理认知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整体规划;④人文气息浓厚,可见证历史,具有收藏价值;⑤是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重要的资料来源。
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①受比例尺和图幅限制,地图表达有局限; ②更新不易,检索困难;③编绘地图以经验为主;④人工参与影响地图精度和质量;⑤制印工艺技术变革缓慢;⑥基础测绘资料获取和利用困难。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地图曾经独领,对推动人类历史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3 数字化时代地图的革命
从传统地图到数字化地图的变革,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始研究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的融合,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平台,实现了纸质模拟地图向数字化地图的跨越。相关的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严密可靠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这种变革改变了地图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一阶段,数字技术使地图变成了数据,地图数据由地理坐标、属性和一定的数据结构所组成。一方面,传统地图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引进,使地图在理论基础、工艺手段、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数字地图具有传统地图无可比拟的优势:①以地图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保证了地图的现势性、完整性;②提升了地图设计水准和手法,提高地图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③提高了地图精度和制作质量;④精简了地图的生产环节;⑤便于地图成果保存和修改,实现了快速检索和调取;⑥输出方式多样化,应用形式多元化。
数字化地图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为地图步入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融合创新
4.1 地理信息系统(GI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使得地图又一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世界范围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始于70年代,90年代以来得以蓬勃发展。
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其实就是地图学功能在信息化时代的扩展与延伸,虽然地图学强调的是图形信息的传输,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强调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但二者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是一脉相承的。
地理信息系统在传输空间地理信息方面具有许多新的特点:①多元化数据源获取信息,保证信息传输的现势性;②以地图数据库形式管理,可以存储和管理海量地理信息,实现快速获取和高速查询信息;③扩展了地图功能――分析和计算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④增强了地图的显示效果。可以随意进行缩放、全屏、漫游及动态显示。
4.2 地理信息时代地图服务
目前基于地理信息的专业应用主要包括数字城市、智能交通、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查、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急等领域;社会化应用(消费应用)包括互联网地图服务和以车载导航、导航定位手机、便携式导航设备(PND)为代表的电子导航产品,以及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LBS)等类型。
地理国情监测属于地理信息专业化应用服务的范畴,我国提出的地理国情监测就是对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监测、统计和分析研究,并及时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为政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互联网地图服务则属于社会化应用范围,具有六大显著特征:一是量测自动化;二是传输远程化;三是数字地图实景化;四是地图应用智能化;五是前后台同步化;六是多种终端无缝化;七是市场形成“群雄争霸”局面。
卫星导航电子地图是将电子地图与内置在GPS设备上的导航软件相融合的一种应用服务。车载智能通信系统是导航位置服务的重要应用,通过手机终端的行人导航服务也在迅速发展。
5 新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展望
关注地图与新理念、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可以预测新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热点。
5.1 空间数据可视化与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图新的生长点
在空间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地理环境模拟中的应用。这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的地理环境,将广泛应用于城市、地质、海洋、林业等专业领域,它也可以是面向大众与网络社会的三维虚拟环境。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5.2 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是未来热点
位置服务(LBS)是基于地理信息的,由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与位置相关的地理信息服务,如地图、路径搜索等。
目前,全球的位置服务(LBS)主要形成北美、亚太及欧洲三大市场。我国起步较晚,但拥有巨大用户群体,市场潜力巨大。随着3G技术的推出,社会化的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LBS)将是下一阶段最富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新热点。
5.3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未来主题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引发的第三代信息革命,为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城市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集成,使得“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可以预测,“智慧城市”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6 结束语
从古地图到新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发展,反映了地图与时俱进的历程。地图的创新发展轨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引进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拓展延伸地图的服务功能,不断培育新的生长点,才能使地图得以创新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高俊.地图史纪要.地图学寻迹.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11.
篇10
一、情景创设。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通过猜谜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听:“谜面: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出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七嘴八舌,兴趣盎然)我把握时机地出示主题图,让同学们观察图画,并说说图上有些什么。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操作。调动创新意识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操作,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这对发展儿童科学的志趣,培养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符合实践~认识一再实践的认识路线的。儿童出于好奇心,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心向,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教学“比长短”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桌上事先摆放好的两根小棒,提问“你知道哪根小棒长,哪根小棒短?”引出需要比一比;接着就让同桌两个同学自主活动,摆一摆,比一比,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得出比较长短的方法:可横放着,也可竖放着,但都要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谁长谁短。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又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后,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城堡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三、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等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群体之间可以发挥互补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