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服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服务方案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核心型供应链;ASP模式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平台

一、 引言

目前,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组建模式都是以大型企业为基础的。而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资本能力与大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企业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企业资金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员工流动率高等。这些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特点使得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应用与推广。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故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不仅仅限于大型企业,必然要有中小企业的介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中小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月新,中小型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条件已成熟,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使更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导致失败的因素,已是摆在学者和企业经营者面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企业的竞争合作观念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两方面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1.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没有打破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停留在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重新审视竞争的目的,改变竞争的观念和方式,寻求走向双赢的竞争模式,这就是竞争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境界和新的竞争观念。

企业经营者必须走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误区,树立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竞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率,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发展企业之间稳定的、良好的、共存共荣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关系。

2. 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带来预期的绩效。这是因为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贯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其具体包括: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而这些企业仅仅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要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间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制度,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将企业自身和外部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形成高度竞争力。

三、 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要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与供应链中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更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供应链管理将链中企业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适合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大致有两种,核心型供应链和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理念,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供销关系相对稳定的企业联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应链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的批发零售型企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所以此类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故为了满足组建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应链。

1. 核心型供应链。核心企业型供应链(简称核心型供应链)通常围绕一个在经济实力、产品特色等方面具备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构筑,该企业特色决定了这条供应链的特色。此类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供应链,将具有战略合作的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且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咨询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条由终端客户驱动的无缝需求管道。但是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它们完全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由文献4可知: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要获得最大的赢利值就必须采取合作策略,而减少欺骗和中立行为。这种实施方案的最大优点就是:核心企业是置身于供应链中的,是供应链中的一环,所以能够并且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愿意将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收益最大化。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提供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公共数据平台,促进了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交流,方便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其中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核心,网络基础设施是硬件条件,技术支持是关键。

(1)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跨企业的服务平台,必须借助可靠的硬件系统、网络服务等在电信平台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局域网。由于有电信平台作基础,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还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拓展了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功能。

(2)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套餐,但是产品的需求、供应和质量等在供应链中是公开可查询的数据,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数据共享。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跨越了“围墙”,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信息,使资源在供应链上合理流动,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大大减少长鞭效应的危害,使供应、生产和销售流程配合一致。

(3)技术支持。供应链中的数据在链内是共享的,但是对于链外是保密的,所以核心企业要进行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以确保供应链中企业机密商业数据不会被泄露,同时要负责主机监控、数据备份、数据库优化、系统升级等监控与维护。

2. 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ASP,即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务公司。ASP模式就是通过第三方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为中小企业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客户订购ASP的服务,以可预见的固定月租费代替大量不确定的IT投资,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应用服务,免去安装、调试的诸多环节,也免去信息技术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麻烦,无需IT维护人员。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组建供应链,通过互联网享用ASP构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供应链内实现数据共享。模型如图二所示。ASP提供的服务有很多,而且所有中小企业都可能成为它的用户,所以某一条供应链中企业所定购的供应链服务必须具有如下供能:

(1)提供远程登陆的友好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登陆的友好界面,并提供安全控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权限管理。三方提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所有布置在该框架下的业务功能都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对不同角色使用的权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也就是对用户、角色和功能项之间映射关系的管理。用户在供应链中扮演着某个角色或某几个角色,但是对于每个角色所对应的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是有所区别的。故当用户根据自己的口令和密码进入到ASP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也是不同的。访问权限分为四级:允许写入,允许删改,只读,不可访问。ASP赋予用户的不同的访问权限,不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而且也实现了供应链内数据共享。

(3)数据库系统服务。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保证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包括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数据的转换提供相应接口功能,关键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合理规定数据检索、更新的权限,另外,数据在用户和系统间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密技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itman Publishing,1992:100-110.

篇2

财务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基于市场规律,结合经营规划,在供应链管理下构建科学的财务流程,并从以顾客为中心、流程化管理和风险控制三方面角度出发,对财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1.1以顾客为中心在客户需求的驱动下,供应链获得长远发展。客户满意度是对供应链当中所有运作环节的最合理的评价。第一,财务流程的设计要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前提,基于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视角,为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与传统的财务流程相比,在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要以完善的顾客服务体系为基础要素,更多地关注顾客关系维护和顾客服务质量提升。第二,财务流程的设计要完全面向顾客,通过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来保持企业财务活动的质量。使供应链中的企业整体资金流能够很好地为顾客服务,帮助其提升业务绩效,降低成本,提升价值增值。第三,供应链环境下的财务流程应该能介入并控制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以确保通过关系的维护实现经营目标。

1.2流程整体化管理将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整体化管理,而不在是传统的每个企业单独进行割裂式、片段式的管理。首先,利用精益思想,对财务流程进行价值分析。一是掌握整条供应链的业务内容、运作情况。二是基于经济性、柔性、运行绩效及实现难度等指标分析评价各项业务的运作流程,从中遴选出最佳方案。三是针对所选财务流程所包含的细部环节进行整体性分析。其次,对业务流程实行精益化价值分析时,借助六西格玛方法技术综合分析财务流中每一个小环节,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进行双目标优化。第一,最大化满足顾客;第二,满足供应链的运营需求。前一种能力以提升客户满意度,扩大增值空间为主要目的,后一种能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造流程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以此来拓展更多客户群。

1.3注重事中质量风险控制当前,对财务流程的设计多强调评价及反馈。这种事后控制方式无法防止由于市场及顾客需求的改变或战略失误导致的危机。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的优化设计要突出事中的财务服务质量及风险控制,制定财务流程控制方案,以保障财务流程的高效运转。在实施中,加强对全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有效控制。采用链条式思路综合管理服务质量相关的管理措施及控制技术,调整业务流程,基于客户要求提高时效,降低价格,对商业模式进行优化,构建高效的测试评价体系。

2供应链管理下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方法

构建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能够有效地将供应链的各个企业的财务运转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高效。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的财务流程能够很好地为顾客服务,需要建立面向顾客的财务流程机制,并且能够让顾客参与流程的运作及优化设计过程,促进顾客及全流程的价值增值。企业可以在六西格玛管理技术中融入精益化管理思想,以顾客满意为己任,不断创新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理念。精益强调暴露问题,通过对价值流的考察,发现非增值活动及资源浪费;六西格玛则是借助管理技术或管理方法,基于数据分析锁定问题根源,采取科学的办法加以改进。基于上述优化设计理念,构建精益六西格玛流程设计方法—DFSS-SM(DesignForSixSigma-ServiceManufacturing)。该方法涵盖了定义、测量、分析、设计、验证五大阶段。

2.1定义阶段明确现有资源及财务流程的内容和范围。基于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定义价值增值方向及须改进项:①定义顾客需求,锁定变异项或浪费情况,寻找改进机会;②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情况及现有资源;③明确财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定义每个环节的业务范畴、关键输出及所用资源。

2.2测量阶段第一,分析和识别与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有关的顾客,并明确其需求和需求内容的多项关键质量特性。其中,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第二,进行数据采集,对影响财务流程各个环节相对于顾客增值大小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2.3分析阶段明确财务流程所包含的细部环节,深度查找问题,保证各环节无缝链接。控制变异项,维护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是财务流程运作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此外,从顾客价值增值的角度上去分析流程浪费的原因,提升增值空间。

2.4设计阶段基于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情况进行财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充分体现以顾客需求和供应链运营需求为双层目标的设计要求,并满足之。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环节功能设计,并进行简单测试。

2.5验证阶段对财务流程进行测试,检验是否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满足顾客需求与企业运营需求,并进行试运行。

3总结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第四方物流

企业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可以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其他企业完成,最大限度地获得竞争优势,会促进物流外包的发展。

物流外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层次:从传统的物流外包,到第三方物流,再到最新概念的第四方物流。传统的物流外包指企业与一家物流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由其提供单一的、明确界定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指企业与一家物流提供商签订合同,由其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两种或更多的物流服务,并且给予其一定的决策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这种加和结果不一定能高效率,甚至是低效率的,当前第三方物流向专业化发展均势明显,其力量显然不足以整合社会所有的资源,解决当今物流瓶颈;第四方物流是在利用所有的第二层次服务的基础上,获得增值的创新服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全球物流带来产生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所具备的新的特点的影响下,具备条件的企业,正逐步实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并向第四方物流主体进行着转换。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概念是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并注册的,许多服务商都对第四方物流心驰神往。第四方物流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它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4PL整合模型见图1。

可见,要成为第四方物流主体,必须要具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对整个物流过程提供策划方案,对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集成的能力。所以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而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1)本身不是生产方和购货方;(2)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物流参与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3)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4)有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物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覆盖的网点及其支持力度上,所以区域覆盖和支持能力体现了第四方物流的主体核心竞争力。按照这四个条件分析,当前具备足够条件发展为第四方物流主体的,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IT服务提供商、供应链管理咨询公司三种组织。

(一)第三方物流

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3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这与上面所提到的第一种条件相符合,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由于服务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契约物流”。

3PL的优势在于物流实际运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客户管理能力。这是发展为4PL的基本能力之一方面。但3PL缺乏供应链规划设计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组织变革能力。3PL在物流专业化操作方面是物流具体实现的现实基础,但缺乏为客户进行职能优化、资源优化、流程再造、企业信息化平台搭建的能力。所以当3PL扩大其物流领域的业务范围,并同时发展为客户进行物流总体规划的能力,加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以及在物流规划方面的积累,最终发展为4PL也是可能的。

(二)供应链管理咨询公司

主要是指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咨询公司应物流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物流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或提供物流系统优化和设计方案等。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业中发展最快的环节,据估计每年市场总额达到二百三十五亿美元,并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随著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过程已变得愈来愈复杂,一般的企业要自行处理得好是十分困难的事。这时4PL以其知识、智力、信息和经验为资本,为物流客户提供一整套的物流系统咨询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咨询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管理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物流管理、控制协调能力以及有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缺乏实际物流运作经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

(三)IT服务提供商

建立和应用“B2B”物流交易平台、提供及实施物流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方面,IT服务提供商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向企业提供专业的企业IT 咨询服务。IT咨询服务的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业务流程咨询服务;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咨询服务;物资编码管理咨询服务;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的协同,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

可帮助现代企业管理实现以下四种转变: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从产品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变、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但他们较前两种的差距是缺乏物流运作实战经验、物流管理和变革管理能力。

以上三种可以进一步发展4PL的主体,并不一定只是独立地在发展,如IT服务提供商IBM,它既是IT服务提供商,又瞄准了供应链管理咨询。负责领导IBM最新成立的“供应链管理咨询”部门,是该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莫法特。他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货品总值约30000亿美元,当中有7500亿美元并不涉及制造过程产生的开支,是企业内部后勤的物流工序,企业要尽量降低这方面成本,就要有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二、三类主体基础上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的优势来自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管理咨询服务商等各方能力的整合。管理咨询服务集中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战略目标――再造与变革,而第三方物流服务则着重于运作问题――实施与执行,IT服务提供商则从信息交换实现方面提供4PL的基础服务。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的方案需要对三类主体的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三类主体发展基础上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有以下几类:

1、协同运作型4PL。这种类型的4PL为实力雄厚的3PL服务商提供供应链战略方案、技术、专门项目管理等补充功能,并主要通过3PL为多个客户提供全面物流服务,4PL与3PL方共同开发市场,而具体的物流业务实施则由3PL在4PL的指导下来完成。这种运作方式依赖于第四方物流组织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工作联系。当前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中已经发展产生了很多类似的工作小组或项目小组,尽管他们不是以独立的第四方物流的形式出现。

2、方案集成型4PL。这种方式下,由管理咨询公司发展起来的4PL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成员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3、行业创新型4PL。4PL通过与各种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服务商进行协作,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它以整合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以各个行业的特殊性为依据,领导整个行业供应链实现创新。这种类型的实现依赖于IT服务提供商在行业这个层面上所提供的行业标准信息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我国目前推进信息化进程,要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研究适合于发展4PL的各主体的特点,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结合基础上发展的第四方物流,正是在物流业推进信息化的一个实质的发展策略。这样,发展第四方物流以解决整个社会物流资源配置问题,从容应对国际性的物流业竞争。

参考文献:

1、刘奕.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外包”的发展[J].物流技术,2001(2).

2、梅绍祖,李伊松.电子商务与物流[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

3、吕玉明,夏安邦.浅沦我国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和发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9).

篇4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有了新的发展业态。商流到资金流、物流再到信息流所有功能在线提供和使用,使得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物流服务商等各方信息交互、业务协同、交易透明的水平大大提高,达成数据的交换共享,在此基础上,供应链管理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从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到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以及物流企业都是供应链融资的参与主体。在这个链条中,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货权质押、应收账款转让等方式从金融机构取得融资,物流企业则提供物流和仓储服务,同时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货押监管服务。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融资,银行作为信贷的发放方和资金的最终来源,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然而随着供应链金融朝着线上互联网的方向发展,这个链条上的主体也开始多样化,其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小伙伴之一:第三方支付

当然,第三方支付无法取代银行,只能与银行合作,协调其和供应链之间的信贷需求。

对第三方支付而言,信息是其核心资源。第三方支付参与到供应链融资,除了提供资金的流转之外,主要得益于其掌握的交易数据,特别是面对企业端支付服务的数据流分析。

交易数据的对于银行信贷来说至关重要,交易数据存在于账户管理、资金托管、资金评估、销售管理、账款催收的实际过程中,没有及时、可靠的交易数据、银行就不愿意轻易放出资金。而供应链上企业的订单通常是跨银行、跨网络、跨区域的,银行要收集众多小型企业的交易数据办理成本非常高。

作为直接掌握资金进出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是交易数据的集大成者,在获取信息的成本上远低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并且效率更高。利用大数据,第三方支付充当保理商或保理中介的角色,形成一套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打包和整合企业交易数据销售给银行,然后银行根据包括应收账款等信息批量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授信。

小伙伴之二:电商平台

事实上,供应链金融中来自互联网的力量,远不止于第三方支付。

大型的电商平台同第三方支付一样,在日常业务中积累着大量用户的信用及行为数据,能为供应链金融带来更好的资金使用效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京东和苏宁早已开始了围绕自身销售渠道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电商扮演供应商与银行之间的授信角色,将平台数据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信用额度,银行依此完成独立审批、发放贷款。以京东为例,取得授信额度的供应商,完成对京东的送货后,即可与京东对账,核对无误后,京东给银行指令,发放贷款。

这种方式除了能满足供应商对资金周转率的需求,还能打造一个服务的闭环,更加深度地黏住供应商,将他们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平台,

平台型的电商巨头们并不满足于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同时也在积极向自己的生态圈上下游延展,除了核心企业外,电商也可以用自有资金给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淘宝、京东和苏宁都成立了小贷公司,其中,淘宝对平台上卖家的掌控力稍弱,而苏宁和京东作为上下游交易链条的直接参与方,平台上积累了大量供货商的购销配送数据,为风控模型提供了有效的输入信息。

在去掉银行这一层之后,电商平台有着更大的主动性并且收益更大,能够大大提高资金流动速度,缩短资金周转时间,提高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小伙伴之三:物流企业

物流与金融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对物流企业而言,其核心资源在于对“物权”的掌握。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物流企业往往发挥着监管作用。同时,物流企业掌握着长期合作的中小企业的销售、库存和物流记录,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非常了解。

国内这方面的佼佼者是怡亚通,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供应链管理企业,怡亚通在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产业基础上开展金融业务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主导的商业主体是物流企业或者说是供应链管理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合作银行的贷款,银行以长期的固定利率贷给怡亚通,然后怡亚通将银行借贷资金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方式投放给客户,将利率上浮,获得之间的利息差,通过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补偿低收费的不足。

在国际快递巨头UPS开展的金融服务中,则是兼有物流供应商和银行的双重角色。2001年5月,UPS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获得了美国本土的金融业务牌照,开始为客户提供各种供应链金融服务,

融资款项全部来源于UPS自有银行UPS Capital,因为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这期间等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UPS在收到货物时,由UPS Capital给出口商提供部分预付货款,与进口商进行结算,收取全部货款,由此产生一笔不需付息的货款差额,而UPS Capital就滚动利用这些资金向客户发放贷款。

有消息称国内的顺丰速运也将开创金融业务,其瞄准的客户类型将包括顺丰速运的客户,尤其是合作紧密的电商企业,提供支付、供应链融资等服务。

忧乐之间的供应链金融

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行业的选择已经不再那么局限,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惠及的行业也可以从过去的汽车、钢铁、家电、纺织等行业,逐步扩展到零售业的各个领域。

篇5

如何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业务实践,提高管理水平,迅速构筑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壮大,是所有中国食品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

协同管理的需求

当整个食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之时,企业间的竞争势必转向核心竞争力的挖掘。而这时要比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谁的效率更高、谁的渠道整合能力更强,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就是看谁的渠道协同管理做得更精细、更到家。由此看来,食品企业导入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中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并不如制造业等行业完整,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见。同时,食品企业所需要的又绝不是一套简单的ERP或CIM软件,ERP擅长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但对上下游合作伙伴、渠道商、终端零售商的管理却无能为力,这中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食品企业需要的是既能与管理自身运作、又能与众多合作企业相互协助与结合的跨企业协同管理模式,企业对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有力的渠道管理支持,合作伙伴与企业之间结成的供应链的竞争力,才是最终决定商战胜负的关键。

在众多的国内外供应链服务内容的对比中,食品行业对跨企业协同管理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食品企业要将信息化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上下游合作伙伴,就必需确立一个高效率、低投入的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化方针。

可见,对于食品行业而言,跨企业协同管理是其在建立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企业间拉开彼此差距的重要契机。

再接再厉的国通

中国食品行业在巨大发展空间与面临的新经营条件下的生存挑战中,上海国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对经销商自身的管理能力配合的理解,以及自身独特的一套供应链管理思想、一套指导这个思想执行的业务标注的主张,引起食品行业的密切关注。作为一家为食品企业提供专业协同管理服务的公司,国通核心产品“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已集聚了福建亲亲、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贺兰山、青岛啤酒、健力宝等相当数量的知名食品业巨头。

这些食品企业借助国通提供的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将和经销商、分销商实现电子化的订单、库存、费用等协同业务管理,并将各环节的销量、库存、费用等实时动态信息汇总并进行智能分析,提供给供应链上相应的管理人员辅助其的决策。同时借助移动供应链解决方案,将业务员与导购员每天的一线市场信息实时汇总到ASP平台上,最终实现终端网点业务的动态管理。采用这种服务方式,使企业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应对企业发展变化带来的用户、业务流程、系统功能的更新要求,降低系统配置的风险度。

如今,在这些企业中国通的“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正常运转已成为整个企业的生产命脉!中国的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未来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都开始意识到,在目前以渠道为王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施协同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国通根据中国食品行业 “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根本特点,协助企业通过提升经销商,强化销售流程和销售队伍的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营销网络,进一步拉动企业的生产优化和研发优化,成为价值链上真正顺畅不断的“链条”。

供应链管理功能模块:协同预测与计划

篇6

关键词: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虚拟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物流

Abstract: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special dependence on moder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chnology. Virtual logistics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manag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virtual supply chain and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hould be a widely distributed, responsive and powerful logistics net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which is put forward by government and operated by enterprise.

Key words:virtual logistics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virtu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大流通、大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专用物流设施极为缺乏,致使交付前腐烂变质的农产品比例高达25%-30%,仅此一项造成损失每年就达6亿多元,导致我国农业物流分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美国、日本、欧盟等有些国家的农产品到岸价甚至远低于我国农产品的产价。农产品在储运与销售等物流环节中的成本过高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为此,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实现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农业物流与供应链整合,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可行方法。

虚拟物流中心实现了物流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充分共享,拓展了现代物流的内涵与外延。通过虚拟物流中心,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客户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推进了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变革。但是,目前关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研究尚未展开。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与物流效率,使得我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信息流来管理、监督与控制农业供应链全流程,构建与外界需求及环境相一致,实现农业物流高效整合与运作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对虚拟物流中心建设的需要

亟待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原因首先在于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业的大发展对农产品物流的需要。现代农业主要由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现代商贸业三部分构成,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主要农产品数量特别是粮食产量呈迅速增加之势,主要畜产品、水产品特别是猪肉与蛋类也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同时,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对物流的及时性、准时性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是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要求。例如,水产品的冷冻运输,牛奶制品的恒温运输,粮食的散装运输,肉类制品的冷藏运输等。因此,农产品物流难度远较工业品为大。

随着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及其它初级产品有着越来越大的进出口要求,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形成了大量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进出口物流。同时,从我国物流总体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呈持续增大趋势,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现代专业化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依然步履蹒跚。目前大量的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脱胎于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实力较弱,物流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自主物流品牌,对农产品特殊物流需求满足率不高。一些农业物流企业自身发展后劲不足,资源重复配置,业务交叉重叠,市场无序竞争、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业垄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反映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与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农产品生产、流通的虚拟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物流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装卸、包装、仓储、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一系列实体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技术、管理活动。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但恰恰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大量性、分散性、小规模性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的长度,使得其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至少包括有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加工商、农产品及由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销售商以及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组成(值得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本身也是供应链网络的一员,物流供应商为其它企业供应的是物流服务)。同时,所有这些企业/农户又由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统一进行信息流管理,构建以信息流监控实物流、服务流为特征的虚拟供应链网络。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虚拟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者,担负着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组织任务。

在这个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网络示意图中,就包含了农产品生产商(农户及农业生产企业)、供应、加工、销售企业、物流企业、最终用户以及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牵涉面广,供应链长度长,地域分布分散,只有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下,才能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组织作用,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优化,实现信息流对农产品供应链全流程的有效监控。

三、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结构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需求巨大,着力实现供应链网络的虚拟整合,建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选择。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基于互联网软、硬件环境,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销售等复杂供应链网络物流信息的高度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现农产品物流交易与物流运作的自动分析、撮合、管理、服务等功能的中心控制系统与节点-网络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功能包括根据农户/企业的需要,将采购、供应、销售、储运、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农户——企业、企业——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交互活动,提供物流信息的实时查询、浏览、匹配,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活动,跟踪在途货物、实施物流路径规划、智能物流调度等。涉及的操作流程包括农产品物流信息的、交互,农产品物流交易的匹配、撮合,以及农产品订单管理、渠道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实现为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加工商、销售商等提供系统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增值服务的目标。从实施构建的角度,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把系统平台建设放在首位, 充分发挥信息流与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农产品物流交易环节与物流运作管理环节的协同分析、调度、处理。

(一)信息/输出子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前端应是一个信息/输出子系统,组成一个由农户与各级农产品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物流商、金融服务商、最终用户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等参与的网络平台界面。

(二)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核心子系统之一,负责处理农产品物流交易的自动分析、筛选、匹配、撮合,由数据交互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与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在线物流交易撮合系统等模块组成。数据交互系统与中心数据仓库进行智能数据交互,当农户/企业需要物流匹配服务时,一般情况下,交易可在IDSS与DDSS支持下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只需企业确认生效,特殊情况下,农户/企业可自主设定交易要件,寻找供应链匹配方,手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

(三)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另一核心子系统,该子系统由GIS、GPS系统、物流智能规划调度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海关、商检服务系统等模块组成,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在农户-企业、企业-企业间物流交易形成后,在交易要件规范下,完成物流及供应链作业的处理、控制,完成物流信息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时监控、协调、管理物流作业。最后将物流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导入中心数据仓库。

(四)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

在农产品物流交易及物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都储存于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以供以后使用。同时,有关过程与结果的数据信息由中心数据仓库进入信息分布/输出子系统,由信息输出模块向交易各方输出,最后由单证形成模块形成各种所需单证,交付各方农户/企

业。

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实施方略

我国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益的重要推动作用。应认识到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整体优化,取得我国农业生产战略性优势的重要工具。我国应尽快制定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技术发展框架与战略,处理好基础与应用、政府与企业、开发与引进的衔接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资金投入,使我国在这方面尽快形成突破,获得农产品物流的战略利益。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近年来有了不少进步,但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电子化程度差,现代物流意识差,我国发展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有鉴于此,以下几个层面当前尤其应加快进行。

(一)加速农村信息设施与物流设施建设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首要前提。应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大力开展以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明显不足,形成我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发展的瓶颈。现在我国正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应加大投入,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物流基础设施近年内有明显提高。

(二)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

建设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采取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的方针。为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地域分割,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所要做的,主要应集中在政策法规制定及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即应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首先由政府出台相关法规及管理政策,并进行相关平台设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运输仓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搭建好平台。然后,由企业来实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运作。各企业/农户可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关系,自主选择参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农户参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就织成了一张越来越大的网络,发挥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网络系统

农产品生产涉及地域广阔,因此其虚拟物流中心的软硬件网络系统必须分布广泛、功能强大、通信快捷,既有高效率的中心处理系统,也有深入各个成员企业/农户的广泛客户端触角,形成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信息化虚拟物流节点-网络系统。为此,整体应使用客户端-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C/S/S)三层结构,中心设置多台大型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并行处理交易项目、物流运作管理及数据备份的需要,并实行多机容错机制及数据备份机制。虚拟物流中心与客户端之间基于Internet/Intranet进行连接,通过交换器实现与各个客户端之间专用包交换的连接机制。

(四)虚拟物流网络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以网络信息流价值的充分发挥为特征的,以信息流为主的虚拟物流网络必须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应充分发挥全国31 275座粮库、3 400多个年经营额超亿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700多万平方米冷藏库等现有农业物流设施的作用,并加以信息化改造,实现各节点间物流的高效、敏捷、低成本处理。根据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尚不完善的特点,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必要时可组建自己的物流运输/配送中心。该运输/配送中心应具备保税仓储、分拨配送、产品熏蒸、简单加工、检测报关等功能,并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业务融合与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分布广泛、反应敏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虚拟化、网络化、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思华. 创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之研究[EB/OL].[2003-03-25].湖北农业信息网.

[2] 丁俊发, 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5-25].物流天下网.

[3] 三山国际物流网专稿.农业物流蓄势待发[EB/OL].[2007-10-16].三山国际物流网.

[4] 丁俊发,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4-16].人民网.

[5] 黄少达,何雨欣.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74.8万亿元[EB/OL].[2008-01-11].新华网.

[6] 黄少达,何雨欣.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74.8万亿元[EB/OL].[2008-01-11].新华网.

篇7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Infor解决方案的内容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规划、费用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本管理、酒店业解决方案、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Infor中国公司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业务软件,帮助企业不断地进化,而不需企业为软件进行重大变革,软件购买便利、易于部署,并且便于管理。

Infor解决方案的内容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规划、费用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本管理、酒店业解决方案、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Infor解决方案的互操作与管理服务(ION)套件能简化和自动化Infor应用(包括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的集成,使用户能更便捷地实现以下操作:

连接――Infor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以轻松协同工作,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无缝执行业务流程,快速吸收新合作伙伴和客户。解决方案的复用业务功能,能够快速实现投资回报。

组织――Infor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控制业务流程,实现制度遵从和卓越运营。

分析――Infor解决方案能确保所有人获得相同的可靠数据,以便帮助各部门做出更快、更好的决策。

协同――Infor解决方案能够维持对整个企业运营的控制和协作。

使用Infor解决方案,企业的管理系统可以更出色地运营业务,而无论企业的应用部署在何处。

Infor公司采用开放的、更具活力和更可见的方式运营业务,得到了大企业用户的认可。目前,Infor公司已经成为中级客户业务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篇8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价值创造;供应链

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各自为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难以承担起整合社会所有物流资源的重任,难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具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为客户评估、设计、制定和运作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成为可能的第四方物流的应运而生。

一、第四方物流的内涵

第四方物流(4PL)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1]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性质有所不同,第四方物流既非是委托企业全部物流和管理服务的外包,也非是完全由企业自己管理和从事物流,而是一种中间状态;二是第四方物流组织往往是主要委托客户企业与服务供应组织之间通过签订合资协议或长期合作协议而形成的组织机构,经常是一个主要委托客户企业与众多物流服务提供商或IT服务提供商之间唯一的中介。同时,第四方物流大多是在第三方物流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第四方物流价值分析

1、增加货主企业收益

第四方物流分工的经济效率首先体现在它能提高货主企业的收益水平。收益的提高源自两大效应:物流管理效率的提高及货主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物流管理效率的提高表现在货主企业自己进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条件下,由于企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数量增加,供应链管理复杂程度提高,货主企业在原有技术水平的条件下,必然导致物流管理水平下降,企业收益降低。将供应链物流管理外包,货主企业便能充分利用4PL及与其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和资源,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货主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表现在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4PL企业之前,随着供应链物流管理复杂程度加深,企业的核心能力受物流业务的牵制,收益呈下降趋势。4PL分工出现后,由于货主企业与4PL企业在物流管理业务上的分工,使得货主企业退出不擅长的物流领域,能将企业内有限的资源和人力用于充分发展自身核心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2、降低货主企业总成本

第四方物流分工在许多方面为货主企业节约了成本,主要包括:减少物流人力资源费用以及减少货主企业的事前交易费用等。首先,第四方物流分工无疑将货主企业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外部化。通过与第四方物流企业合作,深化物流分工,可以使我国稀缺的高级物流人才得以在第四方物流企业相对集中,其工作成果能够为众多货主企业共享,这样将大大降低货主企业对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缩减高昂的人力资源费用。其次是,降低货主企业的事前交易费用,这里的事前交易费用,主要包括搜寻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交易费用、搜寻物流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以及签订合约的费用等。第四方物流分工可以降低物流系统的资产专用性、物流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使事前交易费用下降,这是供应链物流由企业分工发展为市场分工的主要原因之一。货主企业与第四方物流企业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收益,而且能获得成本持续降低的能力。

3、第四方物流的社会价值分析

第四方物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价值表现在:首先大幅度降低社会物流费用,一是优化第三方物流,二是提高社会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其次,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打破地区封锁,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第四方物流是从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运作物流的,它最大程度整合整个地区、国家、甚至全球的社会资源,建立供应链联盟,有利于整合物流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垄断,消除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现象,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建构良好的价值创造体制,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覆盖支持能力是第四方物流开拓市场的利剑。[2]

三、第四方物流价值创造的途径

第四方物流能否真正的创造价值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选择各方的服务供应商,从而能够指派哪个服务商解决哪个物流运作问题,理解服务供应商对于顾客的竞争优势。

1、基于外包的价值创造。

外包能让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扩大经营规模,开辟新的市场,提高企业报酬率,增强企业自由现金流及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3]第四方物流使企业更集中精力于主营业务,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主营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努力开发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其次,专业的第四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的利用率节省费用,使企业能从费用结构中获益。通过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减少额外开支。三是减少库存,第四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等手段,最大限度的盘活库存,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四是提升企业形象。第四方物流提供者与顾客的关系,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应处处为顾客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互联网了解供应链的情况。4PL提供者是物流方面的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还要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供者极大地缩短交货期,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4PL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有利条件。第四方物流是业务流程外包的提供商,这种领先的物流提供商将带来价值并且为满足客户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第四方物流是中立的,它将管理物流流程,而不考虑与企业合作的送货者、承运人和仓储方是谁;第四方物流能够而且将会管理与客户合作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2、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创造

价值链管理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价值增值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有效规划和控制。[4]4PL为一个企业管理和运作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整合将整合第四方物流和补充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技术、并且第四方物流需要对多个补充服务提供的能力进行整合,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效率,从而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次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增值,其产生的增值具体表现在企业利润的增长、运营成本的降低和资产利用率的提高上。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物流运作的流程再造,使整个物流系统的流程更合理、效率更高,从而将产生的利益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平衡, 使每个环节的企业客户都可以受益。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不仅能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的复杂需求, 同时又能控制这些物流运作环节。首先,提高营运收入,就战略层次而言,适当的供应链战略规划可以引导企业有效地有利益的新市场。就实际营运层面而言,客户的订单必须能如期的顺利交运履行,才能转为营运收入带来净现金流,最佳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可以提高订单打交的比例,整体产能利用率因而提高,营运收入自然课预期增长。其次,提高运转资金的效率,通过缜密的作业前最佳化规划,消除无实际受益的库存准备以降低平均库存水准,提高库存周转率。三是降低营运支出,避免无生产力的资源浪费,以生产线实际需求进行资源的规划整合,能消减库存成本、销货成本、运输成本,最佳化的规划得以减少其他诸如作业准备时间、采购费用等等的营业支出。[5]四是提供固定资本的效率,最佳化的规划使企业的生产线更为顺畅而井然有序,属资本性的产能投资即得以有效地用于满足市场需求己产生营运收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企业通过供应链的管理优化价值链,除了对企业本身有正面的价值外,企业的客户因此有机会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取得商品和服务,同时拥有更佳的服务水准。供货商若能整合于共同的供应链体系自然也能共享效益,使企业价值随之提高。

3、 基于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

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第四方物流的供应商通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赋予了产品更高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四方物流管理辅助企业实现从大批量生产向批量定制的战略转变。通过对客户资料的收集、统计和追踪发现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特征,优化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第四方物流积极参与企业与客户的及时互动过程,提品设计、质量、包装、支付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其次,传统的物流管理对象是大批量、品种相对较少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而第四方物流管理的对象品种繁多、路径复杂,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都大大增强。第三,第四方物流与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供应链体系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扩展要求,提供更深度的专业化服务,使联盟化和专业化互为表里,统一在物流一体化之中。最后,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获得个性化服务,所以传统物流渠道中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中介将逐步淡出,或转变为供应链上的一个部分,因此,传统物流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面临调整,而第四方物流站在全球的角度,为优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知识资本理论的发展,使第四方物流面对挑战,能够从容应对。总之,深厚的专业知识,高尖的科技手段,高透明的物流咨询系统是第四方物流实现与发展的基础。它不仅能控制管理特定的物流,而且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知识资本管理的不断发展,也给具有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的第四方物流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李尤.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1):108-111.

[2] 晏再庚.第四方物流价值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16):132-134.

[3] 李士忠.现代物流外包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2006(24):21-22.

篇9

关键词:煤炭物流;现状;改革

一、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企业所属物流公司大多属于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主要盈利点仍然是煤炭贸易,服务水平较低的运营模式 。

随着近年来煤价的不断攀升,煤炭流通环节利润空间增大,大量煤炭流通企业迅速出现,但资质良莠不齐。一方面,有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创新供应链模式,运用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优化煤炭供应链各环节的专业服务能力,对上下游企业进行物流一体化整合,为客户提供集约、高效、环保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小企业业务重心仅集中在煤炭贸易和落实铁路计划层面,主要通过传统的煤炭贸易价差来获取利润;业务经营和管理粗放,技术简单落后,造成整个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浪费严重、煤炭流通效率低下,并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一)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将竞争的焦点主要放在生产领域的资源扩张、降低成本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因此往往把非生产领域的煤炭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采购、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到煤炭物流统一运作与管理的框架内,因此尽管在物流方面的投入较大,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二)物流管理方式粗放,物流费用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煤炭物流配送体系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煤炭企业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临时计划多、急用料多,由于物流管理方式粗放,诸如对配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路线规划不尽科学、车辆配载不够合理、配送车辆实行台班制管理等,加上煤炭物流市场较为混乱,不仅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多次物流、颠倒物流、重复物流等,还导致了煤炭物流费用居高不下。

(三)煤炭物流技术手段落后

煤炭物流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和网络,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或建而不用,在库存管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基本还没有展开,无法实现装卸、搬运、换装、承接等物流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处理。

(四)污染和损耗问题比较严重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目前仍采用高污染、高损耗、低效率的传统物流运营方式,使煤炭在运输、中转和送配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煤质下降等问题,不仅影响着生产、运输及消费环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资源和自然环境也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高效的物流管理不仅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的需要,而且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煤炭企业应当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改变过去重生产营销、轻物流管理的倾向,从供应链的视角构建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增强客户服务和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指出,物流服务是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煤炭物流企业必须把握客户需求的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到企业的物流系统当中去,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二)加快煤炭物流体制改革和产业整合

1.推进煤炭产运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以及物流市场的不统一,减少市场进入的壁垒;完善铁路煤运管理体制,组成铁路部门集路、站、运、港统筹一体的协调格局,实现各运输环节的高效衔接;鼓励煤炭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展开竞争,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 。

2.加快煤炭企业横向重组。鼓励以现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核心,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源、资产为纽带,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中小型煤矿,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实现规模经济。除了整合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外,还需要从供应链层面整合物流资源,积极推动物流社会化和物流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煤炭供应链管理

1.推进煤炭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2.加快煤炭供应链联盟建设。

3.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

4.提升流通加工服务能力。

5.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考核体系。

 (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1.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订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

2.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设备,改善物流基础设施。针对不同煤炭加工产品,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车辆以及与之相关的装卸、仓储等先进物流技术。加强煤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包括仓库建筑、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运输通道等。

(五)发展煤炭“绿色”物流

1.政府和社会舆论引导。各级政府应把推进构建“绿色”煤炭供应链纳入发展规划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业加入到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建设中来,如通过给予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打造“绿色”煤炭供应链的成本。同时尽快制定针对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建立煤炭供应链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指标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奖惩措施。

篇10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流程;创新

一、引言

企业供应链由信息链、物流链与资金链构成,这些构成元素组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条利润增值链,而在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物流管理不容忽视。在供应链视角上加强物流管理,不但能够使各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能够为物流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提供保障,使企业物流链能够规范运行,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但在当前,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企业中的物流管理与发达及地区还有一定差异存在。因此,需要在供应链的背景下对物流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物流管理的流程进行创新,以提高物流管流程有效性,保证物流管理流程的科学性。

二、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1.物流职能尚未实现一体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日渐发展进步,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渐紧密、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渐广泛,但我国企业的物流智能还存在一定缺陷。很多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物流职能尚未实现一体化,企业内部的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合作的联系性还不够紧密,这导致物流实际管理水平落后,难以满足物流的需求,进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中,企业盲目追求全面的自我服务,分割了采购、仓储、配送的职能,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首先,现阶段,客户对物流管理服务提出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但企业仍旧以自身的发展为中心,还没有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起来,往往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企业在物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还较为落后,物流运输的方式存在单一性,资源利用的效率还有待提高。最后,一些企业虽然引入了多样化的运输方式,但还未设置出科学的运输线路与车辆调配的方案。另外,在对物流中的库存进行管理时,部分企业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应用目前比较先进管理技术,不但难以提高管理质量,而且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基于供应链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创新的措施

在对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进行优化与创新时,不应该单一地追求企业生产之间的连续性,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注重企业物流能力的增强,使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连接得到完善,使在供应链上的企业各部门、各企业之间能够同步运作,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但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物流水平还比较低,各部门之间还未实现真正的融合,尚未在供应链的视角上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应该在供应链的视角下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管理组织方面的创新。在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中,企业对物流职能进行划分性依据是物流的功能,目前,在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创新时,企业应该对这种职能划分模式进行转变,在对现代企业物流流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组织模式。并在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组织模式中对采购、物料管理、仓库储存、配送进行整体规划与整合,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出现,做到环环相扣,从整体上对物流管理进行把握,以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运行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创新,需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精简物流的管理层,摒弃无关紧要的信息沟通环境,使传统物流管理中机构臃肿、反应迟缓的状况得到改善。

2.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在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注重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应用,充分应用ERP、CRM、电子商务系统等,将企业各部门年之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动态的供应链体系构建起来,增强采购、仓库储存、生产、市场需求预测、销售、客服等各个环节的联系性,减少各个环节中的成本,从而使各个环节的附加成本得到增加。此外,企业还应用开发或者引进条形码、存储跟踪、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的物流管理配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流的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3.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的创新。目前,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而言,物流人才匮乏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物流行业中,受教育程度在中专以上的物流工作人员仅有7.5%,而人才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关键,直接影响到物流管理的质量。因此企业在供应链视角下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时,应该注重人才方面的创新,一方面,积极引进物流理论专业知识扎实、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人才,以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现有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对其进行物流理论知识、管理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责任意识方面的培训,或者组织这些工作人员到先进的企业参观、学习、交流等,让其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进而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物流管理队伍,保证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四、结语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日渐加大,而在企业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物流进入了供应链时代,企业想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基于供应链的视角,从自身物流管理水平入手,对物流管理的流程进行创新,并以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及市场状况为依据,构建适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物流管理流程。这样,才能对市场中的信息进行准确获取,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增强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为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毅,彭渝.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8):72-74.

[2]苏彩.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库存管理的优化[J].物流技术,2014,(8):141-14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