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制图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 协同治理,关键变量,影响因素,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73-05

面对日益复杂、跨界的公共问题,突出协调配合、协同增效的协同治理在公共服务供给、危机管理、社会建设等众多领域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协同治理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多集中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应用,深层次的学理探讨不足。虽然协同治理的提出源于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的结合,但两者的耦合研究仍不够深入,多局限于治理理论框架,尚未将协同理论实质性嵌入治理理论之中。究其原因,一是对协同概念本身的界定较难,多视角、多场域背景下学者对其解释各有所持;二是处于成长阶段的治理群簇存在“理论丛林”(指治理群簇中的诸多理论),协同治理与其他治理之间的理论界限并不十分明晰,只有通过认真比较甄别,协同治理才能在理论丛林中觅得恰当的定位。因此,界定协同治理关键变量及影响因素,对于明确协同治理实现路径、梳理其学理脉络和理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治理群簇视阈下协同与治理的耦合性和协同性

治理群簇具有复杂的理论谱系,协同治理的恰当定位,既要回答其缘何由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耦合而成,又要回答群簇背景下其如何相较其他治理理论而存在。

治理理论体系是一个由诸多相关理论构成的群簇,内容具有多重侧重。有的侧重基础理论建构,有的侧重从结构、技术和工具等应用层面分析;有的强调对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反思,有的注重中国实践层面治理工具开发、政府部门变革与制度环境创新以及治理评估框架构建等。然而,治理理论体系并未构成全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其仍处于成长期。“治理理论试图拥有自己的‘学科基质’,但最终只获得了一个有些生硬的新旧混合体。它也未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学科逻辑问题。” 〔1 〕在批判新公共管理和寻找新公共行政范式的同时,学界提出网络化治理、协作性公共管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等理论。这些理论或是对原有理论的批判,或是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整体性治理回应新公共管理所导致的碎片化现象,协作性公共管理则是对科层制和新公共服务所强调的回应性的超越,一定程度上,网络化治理则是对信息时代下网络社会的适应。

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有着内在的耦合。其一,两者内涵相近,特征相似。治理所强调的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的互动性、治理的善治目标取向与协同内含的多元主体结构、机制性和目的性殊途同归。“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2 〕 (P4 )在公共行政范式向治理范式转换的诸多范式中,只有治理理论能充分体现协同思想,并以包括协同论在内的系统科学为基础。其二,两者都着眼系统,对象同一。治理具有系统性特征,是对多元主体网络系统的治理。治理模糊了传统意义上公共、私人和第三部门以及国家与社会的界限,试图构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彼此高度合作的治理系统。协同理论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协同效应涌现,探讨自组织过程以及结构和功能如何变化。其三,两者可以互相借鉴,功能互补。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复杂性管理,是对公共事务全球化、复杂化和跨界等异质性问题的回应,有效治理要求其借鉴包括协同学在内的复杂性科学。治理理论所运用的一些诸如自组织、互动过程、新的社会合作组织等关键词和话语显示其本质上是一种以系统科学等复杂科学范式为基础的复杂性管理。〔3 〕协同学作为研究社会自组织现象的系统科学,在刻画治理过程的有序性和治理结构有效性以及促进多元主体合作、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正如哈肯所言,社会协同学将描绘一幅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新蓝图。因此,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的耦合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的演进有其独特的价值。

协同性是治理群簇视阈下协同治理耦合体的主导特征,是协同概念的集中反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协同治理具有多元主体结构,是对多元主体协同状态的静态阐述。其二,协同治理具有机制性,协同机制是协同过程的抽象化,也是协同效应实现的动态路径。其三,协同治理具有目的性或功能性。目的是多元主体协同的动力源泉,目的达成是协同过程终止、协同功能发挥进而协同效应实现的标志。由此,性状良好的协同性特征将是理解协同治理的关键,它一方面要完整反映协同概念中的关系结构、机制和功能等信息,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这些信息在治理群簇中起到显著的标示、区别作用。一种极端情形是,治理群簇中没有丝毫协同性特征,那么对协同概念的简单引申便可起到区分作用,此时协同治理被看作近似为治理,这也是目前协同治理不能突破治理概念框架的症结所在;另一种极端情形是,治理群簇中存在某种可完整表达协同概念信息的理论,而此时协同治理的提出将毫无意义,其提出只会造成治理谱系混乱。然而,现实理论图景是治理群簇中存在协同概念的影子或片段信息,我们需要通过信息比较、综合才能显示协同性特征的完整性。因此,性状良好的协同性特征,对于协同治理在治理群簇中的恰当定位意义非凡。

二、协同治理的关键变量:网络、协作和整合

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内在耦合性,使二者深度耦合成为可能。协同治理的协同性特征,使协同治理得以与治理群簇中的其他理论相区别而存在,从而获得独立生存空间。具体而言,网络化治理、协作性公共管理和整体性治理等治理理论与协同性特征中的关系结构、机制以及功能有极大关联,但其皆是部分相关,性状良好的协同性特征则是对协同信息要素的完整反映。因此,寻找性状良好协同性特征的过程,将是界定协同治理关键变量的过程。

(一)协同治理与网络。网络关系是异于市场、科层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网络关系结构是网络协同效应实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其并不天然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只有对网络组织进行治理,合作各方的协同效应预期才可实现。〔4 〕由此,网络化治理所强调的网络组织或结构与协同概念存在关联。

协同治理强调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支配与服从、平衡与涨落等多元、多维的关系结构,网络化治理中网络组织或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其关系结构的贴切表达,因之,网络可以有效描述协同性特征之关系结构。网络多元节点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节点之间的关系及节点地位变化皆由利益、资源、目标变动所致。同时,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既有网络内部节点之间的关系,又有节点与外部网络的关系;既有市场交易关系,又有社会交往关系;节点之间的关系既可以通过科层、市场等正式机制来维护,又可以借助信任、声誉等非正式机制予以强化。“任何社会,现代的或传统的、专制的或民主的,封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都是由一系列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构成,这些网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一些以‘横向’为主,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则以‘垂直’为主,将不平等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 〔5 〕 (P203 )可见,网络能较好表达协同治理中多元主体关系结构。网络关系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消弭其机会主义价值取向,保证主体关系结构的有序性。

(二)协同治理与协作。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是对“科层制”和“回应性”等传统公共行政理念的挑战和超越。工业时代科层制下的协调观遵循“命令-服从”逻辑,而协作性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协作观则适应了信息时代下网络关系结构治理的要求,遵循“双向协调-平等合作”逻辑。同时,新公共管理潜意识地视公民为服务的被动消费者,忽视与之协作,而协作性公共管理则重视主体互动积极性发挥。因此,相较于其他协作观,协同治理的协同性特征与协作性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协作观有更显著的关联。

互动是协作的重要特征。协作互动既是对协同治理网络关系结构的维护,又是协同效应实现的动态机制和协同关系结构产生协同效应的桥梁。协同治理重视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此,在谈判阶段,要确保参与主体谈判收益最大化;在承诺阶段,要防范免费搭便车问题产生;在承诺兑现和绩效评估阶段,要确保承诺兑现以及各阶段以互惠原则进行。〔6 〕同时,多维网络关系结构的维护,要求加深协作主体之间的横纵向互动,既包括横向节点之间的关系黏合,也包括纵向节点与网络之间关系的嵌入。此外,协作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互动机制,进一步优化网络关系结构,推进协同主体互动过程的可持续和协同效应的实现。在社会政治系统治理中,动态治理方法强调互动的过程和变化方面,缺乏约束的动态性将导致系统的无法定位甚至解体 〔1 〕,因此,协作互动的机制化约束着其动态变化的可能偏离,这有利于进一步通向协同增效。

(三)协同治理与整合。协同与整合既区别又联系。从系统科学角度理解,整合虽在协同效应涌现中发挥功能,实现结构整合、机制整合和功能整合,但其只是协同概念中一个与结构、机制相并列的模块和变量,整合包含于协同中。当然,协同治理可以借鉴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整合观。一方面,系统思想与整体主义的契合,为协同治理借鉴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哲学基础。整体主义是系统思想的基本观点,刻画了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紧密结构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之,协同理论等系统思想内蕴对多主体、全过程整合的整体主义思维。另一方面,公共治理领域整体主义的复兴,批判了个体主义思维,为协同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

协同治理重视对网络关系结构的整合,追求结构的有序性:一是强调平衡网络内节点之间的利益关系,重视节点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目标冲突的化解。网络节点须立足其资源优势,嵌入外部网络,开展多维跨界合作,实现内外资源整合和自身持续、有序发展。二是重视对协作互动机制的整合,确保协作互动的方向性。协作互动机制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关键,但机制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机制效应是不确定的。强调协同效应是互动机制的目标走向,易于控制机制变动的随意性、保证不同机制的协调进而促进协同效应的实现。因此,可以克服特定子机制缺陷和协调多元机制冲突,有效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重视功能整合,以期获得有效结果。协同增效不是关系结构、互动机制的自然延伸,其实现过程可能存在功能断裂、功能异化现象。通过对功能的整合,有利于克服“碎片化”现象以及保障协同治理整合功能的发挥及其结果的有效。

三、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对协同治理的不同理解,学界分析了利益、资源、目标、社会资本、信任、互动、制度以及信息技术等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可将其粗略划分为利益状况、社会资本、制度和信息技术等三类因素。诚如前文述及,网络、协作、整合是协同治理的三个关键变量,为了明确实现协同治理的可能路径,便需进一步探讨类因素的作用域以及类因素对上述关键变量的作用机理。

(一)显性因素:网络关系结构中的利益状况。结构本质上是利益格局,网络关系结构是多元主体之间利益状况的凝结。协同治理诸影响因素中,利益与资源、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资源是网络关系结构确立、发展的能量源,是主体利益实现的凭借;目标是网络关系结构形成的黏合剂,是主体对其利益的公开主张。由于利益状况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易于被外显、察觉和估量,因此是影响协同治理的显性因素。网络关系结构静态地反映了利益、资源、目标等显性因素在协作和整合等变量中的变动,是利益状况的主要作用域。

利益状况显著影响网络关系结构的形成。网络关系结构作为利益凝结的产物,其形成过程必然伴随多元主体讨价还价式的博弈行为,其中资源和目标是两个重要因素。同时,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目标形成合作关系,而各自对个体目标的强调使利益博弈公开化,利益格局进而网络关系结构由此形成。利益状况通过协作、整合变量的调节作用,推动网络关系结构变化、发展。利益状况影响主体协作互动的热情,当预期互动能够带来利益状况正向变化时,主体互动的激励效应便会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主体之间网内外、横纵向互动关系的建立以及正式互动机制的运行,皆由预期利益状况正向变化所引致。因此,多元主体立足自身优势,建立了多维网络关系结构,借助常态化正式互动机制,最终实现了利益状况存量的正向变化。伴随着主体之间协作互动的持续进行,进而引起利益状况总体存量的变化,初始网络关系结构将不断向新的关系结构演进。正向利益状况变化易黏合多元主体网络关系结构,利益状况的负向变化将造成关系结构松散,整合功能正是通过对正向利益状况的强化和负向利益状况或利益冲突的消弭来确保主体关系结构的有序性。

(二)隐性因素:协作互动机制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协同治理的关键,协同治理广度、深度和效度皆取决于其存在状况。社会资本的生成路径决定了其具有累加性、非正式性、不易外显等特征,因而是影响协同治理的隐性因素。作为隐性因素的社会资本具有信任、互惠规范等要素在内的内在关联结构。社会资本与主体互动存在紧密关系,互动是其主要作用域。社会资本的累加效应途经主体互动而获得,反之,有价值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主体之间走向更深层次的互动。就像拥有常规资本一样,那些拥有社会资本的人往往会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更加利于集体行动。〔5 〕 (P198 )

社会资本影响主体之间的互动激励、横纵向互动关系、正式与非正式互动机制,进而影响协作互动机制对网络关系结构的维护以及协同效应的实现。“动力总是暗含着互动,互动和动力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1 〕 (P223 )。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需要多重激励,既需要利益因素的物质激励,亦需要社会资本的隐性激励。在公共管理领域,公共服务动机与激励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具有外显效应的公共服务动机要求多元激励 〔5 〕 (P92 )。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影响协作意愿,互惠规范约束短视投机行为。信任能够在协同者之间产生安全感和确定感,有利于协作意愿达成和合作成本控制。同样,互惠规范是一种高度安全性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有效约束投机,解决集体行动困境。〔5 〕 (P202 )

社会资本不仅激励主体互动,而且影响主体之间的横纵向互动关系。网络内节点之间的关系黏合以及节点与网络的关系嵌入,本质上具有跨界协作特征。跨界协作过程深受信任、承诺等社会资本的影响,协作治理已经成为取代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管理主义范式的新治理模式。协作过程本身受到利益相关者之间诸如面对面对话、信任建立、承诺增进和共识达成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当协作平台能够深化互信、达成承诺、有助于合作中期“小赢”时,协作将趋向于良性循环。〔5 〕 (P543 )此外,社会规范与正式规范(法律、制度等)不同,其是被灌输出来的,是由模式、社会化(包括公民教育)和惩罚等非正式手段来维系的 〔5 〕 (P201 )。社会资本主要影响的是协同治理中的非正式协作互动机制。

(三)共享因素:整合功能下的制度和信息技术因素。制度和信息技术因素是影响协同治理的共享因素,作用于协同治理的各个变量,本质上具有整合功能。整合的前提在于主体共识达成,而制度是合作共识的理性表达,它可以防范和化解合作冲突,并加速协同治理的整合进程。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整合工具,能够促进整合功能发挥。从农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渐次出现宗教、官僚、市场以及信息技术等整合工具。在信息时代下,技术可以实现整合进程的动态同步以及跨时空资源、知识的整合。

制度、信息技术因素与整合功能的同构性,决定了其对整合功能模块的显著作用。作为外生变量的制度,影响主体关系结构的有序性和协作互动的方向性。网络关系结构是利益博弈产物,有效的制度架构有利于利益格局稳定和主体角色的定位以及利益互动过程合法、有序进行。而作为内生变量的制度,其本身是多元主体利益博弈、协作互动的产物。信息技术将深刻作用于社会管理实践,促使协同治理中多元主体联系更加紧密,主体关系结构更加有序、富有成效,因此信息沟通状况的改善以及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将促使组织决策更为科学和高效。信息技术亦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互动环境和工具。随着信息技术进入Web2.0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论坛、博客、微博等虚拟社区或社群媒体将极大丰富多元主体互动工具选择和互动效率提升。以政府与企业、公民互动为例,电子政务将成为新的重要沟通渠道,将有效改善多元主体互动效果,提升公共服务绩效。

四、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协同治理的实现有赖于网络、协作、整合等关键变量作用的发挥,而这些变量深受利益状况、社会资本、制度和信息技术等因素影响。由此,协同治理实现的关键便是对上述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控。

(一)激发显性因素表达,优化网络关系结构。利益、资源、目标等显性因素的表达,能够稳定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预期,优化网络关系结构;相反,忽视主体利益诉求,一味求同压异,主体关系结构将会变动不居和稳态荡失。为此,首先要激励相关主体利益表达,正视其利益需求。相关主体之间应坦诚布公,尊重彼此利益关切,视利益表达为协同治理实现的前置条件而非障碍。同时,要重视阶段性合作利益分配,稳定多元主体合作预期,以此促进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要使资产专有和资源互依并重,实现主体优势互补。协同治理旨在多元主体协同效应的实现,而非一元主体封闭性资产专有、垄断排外。资产专有在确权资产归属的同时,更加强调产权明晰对多元主体交易、合作深化的激励,以此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后要制定清晰的协同战略目标,确保主体关系结构的有序性。目标是利益主张的公开化,协同战略目标能够平衡主体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利益,有助于防范、化解合作冲突;同时,清晰协同战略目标,亦是对主体之间角色的明确界定,有益于主体关系结构的有序化。

(二)注重隐性因素培育,深化协作互动机制建设。作为隐性因素的社会资本,与协作互动机制紧密关联。社会资本的累加效应经由互动而生,社会资本的培育有助于深化协作互动机制建设。为此,首先要弘扬协同精神,强化主体互动激励。协同治理所内蕴的协同精神,不仅有利于保障集体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有利于公共领域善治目标的实现。协同精神的弘扬,要求公民以主人翁心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开展对话、辩论和协商,从而激励主体互动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其次要培育社会资本,推进主体之间横纵向互动关系的纵深发展。为此,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协作互动平台建设,提高互动频率、提升互动质量;努力深化互信,承诺与守诺并重,外在承诺与内在承诺结合,谨防机会主义侵袭;采取措施,惩罚不合规主体,培育具有正向效应的社会资本,净化多维网络关系。最后要重视协同治理中的互惠规范建设,充分发挥主体之间非正式互动机制的作用。詹姆斯·科尔曼认为互惠规范的存在,可以使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行动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5 〕 (P201 )通过主体之间价值认同、情感联结、互补互助、利他行为激励等,可以有效发挥协作互动机制中非正式机制对正式机制的补充和作用。

(三)加大共享因素供给,促进整合功能发挥。制度和信息技术等共享因素的有效供给,有利于整合功能的发挥与协同效应的实现。为此,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有效供给。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整合功能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互动是影响制度有效性及协同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将为整合功能进而协同效应的实现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在宏观架构上,既要促进多元主体之间横纵向互动制度的衔接、配套,又要通过制度保障主体之间的正式互动机制与非正式互动机制的互补以发挥协同作用;在具体内容上,政府应营造有利于激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如加大对协同治理创新的政策支持以及对多元主体协同成果的认定与保护等。二要提升制度本身活力,保证主体结构的有序性和协作互动的有效性。制度是多元主体协作互动的产物,制度的动态更新、日趋完备,有利于激发制度活力和改善制度绩效。为此,应积极发挥协作平台的利益协调功能,完善主体参与、谈判沟通以及权责体系、监督、绩效评估等制度建设,促进网络关系结构的优化和协作互动机制的深化。另一方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供给。信息技术是整合功能发挥的必要手段,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促使网内外资源的整合,拓展协同治理多元主体协作互动的平台,促进组织之间的协作互动,改善沟通效果,优化组织决策。

参考文献:

〔1〕王诗宗.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学范式进步〔J〕.中国社会科学,2010(4).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张连国.治理理论:本质是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2).

〔4〕孙国强.西方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8).

篇2

CAD与机械制图融合的模式,主要包括添加式模式、分离式模式、融合式模式三种。添加式模式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划分部分学时,用于讲述CAD制图有关知识的融合模式。分离式模式是将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相互分离,分别予以教学的模式。融合式模式是将CAD教学完整地渗透到机械制图课程中,在讲述机械制图知识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CAD水平的模式。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均以添加式及分离式模式为主。与融合式教学模式相比,两者虽均可完整地讲述相关知识,但学生很难将CAD与机械制图知识建立起联系。可见,当前CAD与机械制图教学融合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将“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改革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方案合理性的主要途径。 二、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是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为构成教学目标的两大部分。以知识目标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绘图和识图能力水平”,并未将CAD的知识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长此以往,学生将容易产生“CAD知识与机械制图知识无必然联系”的错误观念,进而对学生素质的提升造成阻碍。

2.教学原则落后

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原则,仍以“以教师为主体”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整堂课的时间,全部用于讲授相应的知识。长期采用上述原则教学,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当中。即使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充分融合了CAD与机械制图两部分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无法明显提升。可见,及时更新教学原则,突出学生在课堂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较为重要。

3.教学方法单一

利用多种方法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CAD与机械制图知识的融合,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我国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以“板书法”及“口头讲授法”为主。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之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后的理论知识较为复杂,因此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通常较差,教学质量较低。“活动教学法”与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求相符合,将其应用到CAD与机械制图的“融合式”教学中,可行性较强。

4.教学评价不科学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评价方式,以“总结式评价”为主。教师会在期末,统一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上阶段的学习成果。由于传统CAD与机械制图融合的模式,以添加式模式及分离式模式为主,因此教学评价中,两部分知识同样会分开考察。长期采用上述方法评价,容易割裂两部分知识的联系,进而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及其未来的就业造成阻碍。可见,改革教学评价方法较重要。 三、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改革方案

1.教学目标的改革

(1)知识目标。教师应将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的知识目标,确定为“同时提高学生对CAD及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水平”。例如,正投影法为CAD与机械制图的主要知识,学习该部分知识时,教师则需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掌握三维立体及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以及“能够按照正投影法,采用CAD软件阅读机械样图”。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知识目标,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课堂的教学方向――充分利用CAD技术,解决机械制图问题。

(2)能力目标。教师应将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的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察能力、空间及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以空间思维能力为例,CAD软件中,机械图样均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如果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则很难了解CAD机械图中各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以及CAD软件使用能力,则通常会有所下降。将空间及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目标中,与CAD及机械制图的教学需求相符合,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及使用知识,使其全面素质得以提升。

2.教学原则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基础上展开。以学生为主体,应体现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以及教学的参与度两方面。例如教师可以将每堂课2/3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利用上述时间,针对CAD与机械制图的知识进行讨论及提问。而教师则应根据学生在两项知识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该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使学生利用课堂时间不断思考与CAD及机械制图有关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各类问题。

(2)加强教师引导。将课堂过度交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向出现偏差,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散漫。因此,为确保CAD与机械制图能够有效融合,加强教师的引导同样较为重要。例如:当学生讨论如何利用CAD制作齿轮图时,教师则应对学生予以引导,告知学生“应从简单的图形入手,首先逐一绘制端圆、轮齿、齿槽及齿廓”。采用上述原则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齿轮的构成情况,且能够提高学生CAD制图的熟练度,使CAD与机械制图得以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任务教学法”与“活动教学法”为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前者要求通过为学生设置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而后者则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掌握CAD与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以“活动教学法”为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在“轴承座的绘制”一课中,将CAD与机械制图相互融合:课堂开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并复习有关“轴承座的构成”“轴承座CAD图绘制方式”等知识;课堂开始后,教师应制作不同的“问题卡”,不同卡片中,应包含不同的问题,例如“轴承座由哪些部件构成”“请讨论轴承座的表达方案”“如何用CAD绘制轴承座的图形”。要求每小组选出一位组长,抽取卡片5张,获得本组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与其他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课堂结束时,教师应根据每小组的答案,给予评分。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及协作,快速掌握与CAD及机械制图有关的知识,使两项知识得以融合。

4.教学评价的改革

(1)总结式评价。教师应将CAD与机械制图知识相互融合,采用总结式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式评价可以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展开,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为使学生能够将两部分知识建立起联系,可将考试题目设置为“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是多少”以及“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之比是多少”等。考试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卷总结学生得分,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对CAD与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情况。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汽车专业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43

Abstract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automobile specialty.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s lagging behi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n automotive specialty,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automobile specialty; "Mechanical drawing:; reform

在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中,“机械制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国家标准的主要规则,以识图为主、以画图作为培养学生深入识图和检验学生看图能力的手段。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不高,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机械制图”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当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讨如何改革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1 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该课程以使学生学会运用制图技术为目标,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这一职业教育原则。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教学方法不当,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以讲授抽象理论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全程灌输,学生在学习中较为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学习兴趣;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尺规作图、模具演示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与新科技、新教学手段的融合效果不佳;第三,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较少,多数课时都属于理论课;第四,教学中所使用的素材都是教材中的素材,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不够合理,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低下,为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应当加强“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2 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2.1 提高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学习兴趣,究其本质而言,是指学生对学习对象或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在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造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认识教学内容的实质,去粗取精,在传授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失时机地将所讲材料和学生兴趣相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培养目标能够水到渠成地得以实现。

以“截交线”、“相贯线”这些知识点讲授为例,一些学生在接受起来有些难度,掌握比较吃力,而事实上只要掌握了前者,后者便能很容易地被理解。为此,在讲解“截交线”时,可以使用具体平面切割几何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刀切一个土豆进行演示,得到的截交线会因刀切入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对所得到的形状进行分类,归纳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为矩形、圆和椭圆,且切刀的位置会决定椭圆的长轴,最短的长轴和土豆的直径相等,此时截交线是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抽象理论得以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完成了教学要求,而且会给学生以“机械制图”课程生动有趣的感受。

2.2 讲究授课艺术,合理组织教学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方面,作为一门科学,教学活动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因而应认识教学规律、利用教学规律,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组织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应教条化、因循守旧,要因人、因课、因时制宜。另一方面,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创造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追求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而不应只追求知识的讲解与传播。

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备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对授课成功与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个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应不应忽视备课,它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进程、问题设置和启发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的力量,通过有效的语言组织提高教学的精彩程度,同时要与肢体语言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高昂,向学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能量。总之,对于一节有艺术魅力的“机械制图”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听不懂的地方,学生会以皱眉、摇头等形式示意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表情和反应的获取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3 立足课程特点,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好“机械制图”课程需要汽车类专业学生具备优秀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数学对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强调,不同于理化生学科对实验的重视,“机械制图”课程更加注重空间想象能力,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实践性。教师教学应立足于学科特点,所以在选择“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时,要强调实践,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风雨教学,使之与模型、在条件允许时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企业工厂。例如在组织投影基础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由于画图的任务量不大,而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制作投影箱,探讨总结投影规律,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相反,如全程使用课件教学,便容易造成学生课上感觉掌握了而课后不会写作业的状况。所以,教师要立足于该课程直观性、实践性的特点,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能够从三维立体转换到二维图形、从二维图形转换到三维立体。在课堂上,教师既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信息,又要学会有效使用模型、挂图等教具,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效果。

2.4 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基于其基础之上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也推动了工程设计的变革,并且对机械绘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融入计算机绘图内容,可以将CAD软件的二维绘图系统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掌握借助投影基础绘制图样的方法,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复杂零件图的绘制任务。

具体来说,在学生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等知识后,可利用几个课时的时间进行绘图软件教学,使学生了解软件的功能,熟悉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绘图、编辑、修正、捕捉等方面的使用技巧,在此之后,遇到任何制图内容的教学,都应在其章节后面添加对于CAD内容教学,这种辅助教学可加强知识技能传授的完整性。融入计算机绘图相关知识,能够使图示、图解的质量更高,提高其简便度和精准性,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制图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顺利地拿到相关技能证书。

2.5 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要积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尤其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其教学改革的空间将因这些技术的日益进步而得到开拓。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强化学生对课程抽象部分的认识和掌握,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三维立体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探讨对象,包括基本几何体、组合体、装配体、零件,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不得不单纯凭借各类教具进行课堂演示,尽管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它们都是制造厂家事先设计好的,在教学时有时会与教材脱节,也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和调整;与此同时,教具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且体积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对空间型体结构深入了解的需求;此外,对于那些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而言,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演示,而在车间参观实物时进行随意反转、拆卸、剖切也不太现实,学生不能详细了解其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手段,改进过往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感知、理解和巩固。例如对于组合体的补图补线、剖视图等知识的教学,可在备课时准备好图例,以便课堂上进行演示讲解,这样一来,能够为图形建立与之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由平面转换到立体能力。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决定着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及其未来的职业道路,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有所批判、有所继承,减轻抽象理论教学,增加趣味性和灵活性,讲究授课技巧,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并加强与新科技的融合。总之,只有持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付秋兰,吴俊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2] 陶素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零部件的识读、测绘与造型》课程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

[3] 赖铭钦.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23).

[4] 夏云周. 高职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5] 方小菊,陈继清.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7-29.

篇4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教学改革

1.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表达能力和空间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识图读图能力。AutoCAD计算机绘图课程是利用计算机和绘图软件进行制图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制图。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两门课程是独立开设的,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教学效果差。当前,如何改革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就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将两门课程有效整合,合二为一,进行一体化教学,将机械制图作为CAD的理论背景,CAD作为机械制图的有力工具,两者互相促进,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现有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作了大量删减,而基本投影及作图等有关作图原理知识的要求没有降低,致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明显下降,学生在后续内容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读图感到吃力。如果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与现代企业生产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则存在着较大差距。而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手工绘图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编辑修改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画出机械图样,从而极大地提高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但是,在CAD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识图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形体转换能力,不能应用CAD技术绘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样,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因此,两门课单独授课会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内容衔接不紧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结果。

3.教学改革可行性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CAD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它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利用其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编辑修改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表达出所要画的机械图样,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质量水平。

机械制图是CAD的基础,CAD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这两门课程,前者注重讲授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后者则注重讲授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图形的技巧,两门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的结合,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理论探索,教师更可以利用轴测图、三维图形变换、幻灯片文件等功能,展示空间形体及空间—平面的转换过程,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及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4.教学改革措施

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整合成一门课,以各个知识点为单元,先后或同时介绍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这种方法能将这两门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1 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教材在内容顺序上几乎相同,但是有些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讲轴测图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介绍正投影、三视图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想象不清物体的形状时,直观地画出轴测图来辅助思考;三视图介绍后进行简单物体读图。对于第一章的制图基本知识,可以穿插在后续课程当中。

同时,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求学生对徒手绘图、读图与计算机绘图三个方面达到熟练掌握。可以把需要讲解的图形提前在AutoCAD软件中建立模型,在授课时通过对模型的旋转、剖切等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图、读图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针对有难度的知识点,要能够现场板书作图示范,并且充分结合实物模型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例图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可以选用企业工厂现用的典型绘图事例进行讲解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以致用,提高教学的实用性。结合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制定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隐含在任务中。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小组讨论、团体协作,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完成来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3 改进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辅导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讨论题、多种讲解形式以及教师的应变能力。比如:教师要出能举一反三的典型题,补画第三视图的一题多解题等锻炼学生灵活思维。然后,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概括、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板书画立体图来将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变为直观的图形,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画轴测图的能力。利用三维软件来演示。三维机械设计软件Inventor具有优秀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和工程图功能。

4.4 改革考核方式

以能力为重点,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程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平时上机练习、笔试及利用CAD实际上机绘图等,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4.5 培养职业素养

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反映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使内容学习与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技术改造相适应,使学生在学好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学习与就业的衔接。

5.教学改革成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在教学中,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显示出极大的活力。CAD辅助制图,可以加深对机械制图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机械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CAD绘图方法的掌握。这样就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6.结论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循环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今后对制图课程的改革,也应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而变化,对相关课程作进一步整合,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成玲,孙文芳.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10(7):131-132.

[2]段润芳.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0(9):147-148.

篇5

关键词:机械CAD 机械制图 衔接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评议。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初步具备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从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基础、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掌握这门“语言”。

《机械制图》中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是传统的手工绘图。然而,工程图样作为工程界交流信息的共现语言,其严格的规范性要求在制图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如线宽、线型、字体规定以及标准件的尺寸,使得手工绘图难度增加,效率低,且纸质图纸的修改与保存都不方便,其缺点日益明显。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绘图的精度高,速度快,且具有多种绘图功能,如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尺寸标注、作图工具、显示功能、查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二次开发功能,因此迅速得到推广。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近几年来,各类职业学校纷纷更新课程体系,把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列入到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体系。

但是据了解,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开设这一课程,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第一、课时不足,学校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生的识图与绘图的能力应该主要通过《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得到培养和提高,CAD只要了解就可以,因此两者课时严重失衡;第二、师资不够专业,学校安排的教师本身对工程图的绘制与识读,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太了解,有的甚至还是让计算机教师任教,教学只能停留在学习软件本身上,并没有把这一软件应用到专业领域;第三、缺乏实践,由于缺少实践巩固知识这一环节,许多学生在隔了一段时间后,软件如何操作的几乎全忘了。第四、学生基础差,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种通病。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当然是不能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提并论。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工人。因此一切课程的教学目标都要围绕企业的需求设定。我们不希望听到毕业生如此的反馈:“学校里学的知识在工作上根本用不到”、“学校教的和我们在企业学的不同”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在制造业内,CAD已经基本普及了,基本上取代了手工绘图。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将CAD熟练的应用于实践环节中,那么我们教学就是失败的。而在CAD教学中,注意与《机械制图》的衔接,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

一、重新定位《机械CAD》的专业地位,合理分配课时

CAD教学应该与《机械制图》相提并论,没有主次之分,两者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机械图样这门语言,只不过两者的分工不同。学生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主要是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以及绘图的基础知识;而在《CAD》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提高绘图能力。所以,以前《机械制图》都要安排三到四个学期,应该缩减到两学期。《机械CAD》由一学期增加到两学期。《机械制图》提前一学期开设,这样可以把一些制图的基本知识与相关规定先行讲完,以便学习《机械CAD》时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

二、师资安排要合理

计算机老师担任《CAD》课程的教学,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学只会停留在软件本身的各种命令是如何使用的。甚至,有些操作用专业的标准来评判的话,可能还是错误的。比如,在标注圆和圆弧尺寸时,软件本身没有限制用直径还是半径标注,但是制图标准规定,小于180度圆弧标注半径,大于等于或是整圆标注直径。老师如果不明白这一规定的话,教学时候肯定会出错,从而误导了学生。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此科目,只能照本宣科,不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所以,担任这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是专业对口,如果由《机械制图》老师担任那自然是更好了。

三、慎重规划教学内容

现在书店里CAD教材版本很多,但是这些教程也都是按照软件本身的功能编排。上课时如果按照书本内容与顺序组织教学,其效果就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学生学完之后不能直接用于实践,几天不用几乎全忘记。这些教材只适合于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经验的人。给学生上课时,教学的顺序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机械制图》中的教学次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在介绍软件界面以及命令与坐标的输入方法后,基本绘图命令不能一次讲完。举例一:直线命令本身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把制图中的线宽、线型规定穿来。把学生从“不同的线型和线宽直线都是绘制出来的”这个误区中解脱出来。否则,按照书本顺序这部分内容属于对象特性的修改,安排在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之后。即使学完后,经常有学生画完图形后都不注意修改线宽与线型,不会自觉地用制图的标准来检查图形是否有问题。举例二:基本绘图命令圆和圆弧,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和《机械制图》中圆弧连接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作圆弧连接肯定要用到基本编辑命令――修剪,这时候可以先把修剪这个命令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

教学的重点应该与《机械制图》中的重点吻合。比如,CAD中辅助工具栏上“对象捕捉”与“对象追踪”这两个功能可以应用到绘制三视图中。三视图的绘制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在CAD中绘图可以使用对象捕捉与对象追踪非常方便地实现,克服了手工绘图中利用尺、规量取的困难。因此,讲这两个命令时可以多举一些绘制三视图的例子,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感受到CAD绘图的优越性,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两门课程的衔接,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CAD教学过程在,注意与机械制图的衔接,有些教学难点会得到化解,学生学习轻松,学习兴趣建立起来就容易多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怕学不好吗!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一、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精选内容,调整学时

骑着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加,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提出新的要求绘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和调整传统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以确保涉及内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想象的好处,小规模的内容的数量应该被淡化,突出字形的基础上,形状分析,线性表面分析,视图,剖视图,断面,零件图,装配图和其它内容。

(二)引进新技术,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要注重引入新技术、新知识,以跟上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掌握现代的绘图方式、设计方式,以提高绘图效率、设计效率,应当强调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计算机三维绘图能力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该课程与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如何体现技术测量与机加工工艺的关联时,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查手册将上述内容在机械图样上有所体现,同时还组织学生到车间现场参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建立良好的工程概念。

(三)加入测绘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制图的综合实际动手能力,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大量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使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前,应当安排一星期时间给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团体协作精神、观察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徒手作图能力以及公差检测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 改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

(一)训练学生的轴测图和草图的绘制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三视图正投影图,虽然它可以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但缺乏立体。的立体的直观强,接近人的视觉效果,广泛应用到项目,从而使机器部件,内部结构或工程的外观直观地表达。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该相互交替通过二维和三维逆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为了适应业务需求的学生还要加强学生的素描能力不借助制图工具和工具的情况下,你可以直观地通过他们的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和比例,手绘称为草图绘制。

(二)绘图教学中要紧扣家国标准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标准化机械制图,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遵循统一的制图标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机械图纸传达设计,加工和制造各种信息已经公布。面对众多的计算机图形标准,以确保履行其职能的模式,必须是标准的支持。作为一名大学生,教学能力为目标的重量。因此,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基础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纸。特别是,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理解理解标准规范的标准化原则的原则是执行标准的必要条件,并自觉,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循“统一,简化,协调最优选择“的,其次,让学生知道标准的法律性质,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必须经第三,让学生了解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是比较成熟的符号为标准制定,标准是引进先进技术的有偿使用。学生在绘图中使用,在读图查明,熟悉规范的交流。

(三)加强形体的描述与构形,扩大知识面

由于形状是画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形状应该在图形前面。不同的绘图方式对应着不同的技术基础,采用着不同的描述方式。为了使形体的描述方法和画图、看图的思维方法分离,《机械制图》教材中融入了计算机实体造型的边界表示法、结构实体几何表示法和扫描表示法,提高了描述形体的严密性和先进性。《机械制图》教材的第一章就介绍形体的形状与形体的投影,用投影法表达形体形状的依是形体的边界表示法。在课堂上,通过介绍形体边界信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一解形体形状将随着它的几何信息或拓朴信息的改变而变化,然后再讲述形体边界的这些相关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工程图学思维方式,也可以让学校更严格按照形体边界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进行画图实践。

三、结束语

“机械制图”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不仅需要改革的内容,还需要老师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高质量的产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变课程结构,删除一个困难和很少使用未来的内容,尝试练习,减少学习曲线,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博,瞿元赏,唐庸康.高等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

篇7

摘要:目前,中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严重断层,影响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有必要总结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衔接策略

作者简介:戴映红,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类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32-04

“机械制图”是中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并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应的技能。[1]在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机械零件图样的能力。而高职的机械制图教学主要突出学生阅读及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培养。因此,两者理应错位分工,各有侧重。但目前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雷同,造成中职学生学习内容难度过大,到了高职则因为内容基本相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做好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衔接,对于提高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复度过高

由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学生学习侧重点理应有着本质区别,但目前,中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编排内容高度雷同,主要内容章节安排甚至文字表述都一模一样,大大抑制了高职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见表1)。

(二)高职生源来源发生变化

近年,高职生源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即由原来的普高毕业生逐渐向中职毕业生转变,中职学生生源比例大幅度提高,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毕业学生生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如图1所示为台州某高职2012-2014学年机械类专业生源情况。

(三)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模式雷同

目前,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模式雷同,教师都把讲授法奉为圭臬,停留在“课程+课堂”模式,即知识构建学习。课堂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堂“泡沫”泛滥,思维含量低,高质量的探究少,导致学生缺乏深刻体会,理论似乎人人都知道,实践操作起来却仅仅是有人知道。雷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刚刚从应试教育环境下走出来的中职学生陷入更严重的厌学状态,[2]极大地窒息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岗位就业竞争意识的养成。

(四)中高职教学目标的差异

近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微调及社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量加大,升学成为许多中职学校首选目标。高职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在中职,“机械制图”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智力教育和应试教育,学生拼尽全力进行各种题型的技术性练习,为的是打造一块高职入学的敲门砖。在具体学习内容上,由于浙江省高职考试大纲仅把“基本体的表达识读、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等内容列入考试范围,自然这些内容也就成为教师、学生关注重点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而高职由于没有升学压力,虽也有各类考试、考证,但教师基本上都把知识面的拓展、能力培养、技能提升作为“机械制图”教学核心。因此,做好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目标衔接,降低因为两者教学方向不同带来的“坡度”,势在必行。

二、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策略

(一)组建学术委员会,加强衔接顶层设计

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3]涉及到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衔接。但目前,针对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真正做好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重视。[4]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指导委员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推进相关的理论研究,做好衔接工作的顶层设计。[5]

(二)开展交流活动,夯实衔接教学基础

中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胸怀全局,加强交流。中职“机械制图”教师不能因为应付高考而埋头于单纯的知识教学,而应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清楚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要求。高职“机械制图”教师则应加强与中职“机械制图”教师交流,认真解读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了解中职“机械制图”主要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深入诊断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体、全面处理教学内容。如此,才能胸怀全局,有的放矢,做好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提升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益。

(三)创新课程体系,提升衔接教学效益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6]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优化中高职“机械制图”衔接教学的关键。

1.加强岗位调研,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职“机械制图”虽然知识内容大同小异,但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主要培养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的中级加工操作人员,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主要培养的是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特别是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师要明确定位,突出中职基础地位,强调高职是中职的拓展与深化,强化中高职教育内在逻辑关系,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7]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产品设计、开发手段和加工设备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中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师要不断加强岗位调研,了解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中高职教学的衔接。

2.弥补断层,做好教学内容衔接。中职“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制图”的基础,高职机械制图内容应是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有机延伸。因此,高职“机械制图”教师既要加强区域市场调研,精心解读中职教学内容,与中职教师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4]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处理好学生因为中职基础没有掌握而造成的知识和能力上断层情况,切实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如中职学生组合体相关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而机械图样识读、零件图的绘制等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寥寥无几,测绘、装配图完全不会,CAD也仅仅略知皮毛。基于此,高职机械制图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应着重加强机件表达、零件图、装配图、CAD绘图等内容的教学和实践。

3.加强创新,做好教学模式衔接。目前,“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高考科目,教师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都围绕考试而进行,教学呈一种典型的“填灌”状态,从而导致学生普遍体验不到作为独特生命个体求智的乐趣和探索的刺激,更难于享受思维展示的豪迈和才情挥洒的满足,内心深处弥漫着厌学甚至弃学的消极情绪[8]。因此,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师在教学时要扶放结合,放而有度,将传统的讲述与新式教学法,诸如项目教学、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等有机结合,有序过渡。

4.注重生情,做好学习方法衔接。近年来,随着专业调剂等因素,中职机械类生源素质急剧下滑(见图2),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力低下,可谓先天不足。进入高职以后,再一次浸润于应试教育环境中。这样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养成了被动式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到了老师不讲就心理发慌的地步。因此,高职“机械制图”教师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重视他们的学习方法养成,[9]逐步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5.凸显能力,做好评价模式衔接。目前,中职“机械制图”完全以考试特别是高职高考成绩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10]忽视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违背了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严重抑制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机械制图”教师要真正转变理念,充分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和生命独特性,避免陷入应试教育模式。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性质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把学生职业道德观和能力发展放在首位,注重过程动态评价,如着眼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其它行为表现等,使评价成为促进机械制图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11]

(四)开发精品教材,优化衔接教学载体

鉴于机械制图知识的属性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质,一部内容科学、结构新颖的教材是顺利实现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的关键和保障。但目前高职“机械制图”教材基本上停留在以学科为主线,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导致许多知识内容和中职交叉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极大浪费。为此,近年来,一些学校联合企业、职业教育学者、课程专家共同开发“机械制图”教材。新开发的“机械制图”教材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对原有“机械制图”的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构和重组,以建立机械零件模型、简单机械的拆、装、测、绘等工作任务为引领,结合台州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形成了全新的教材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受到师生好评,该教材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创新教材。

(五)加强师资建设,确保衔接教学持续发展

开展中高职衔接教学,对教师特别是高职“机械制图”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教师转变理念,开拓视野,开展调研和研究,确保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衔接顺利进行。为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与中职院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12]提升中职教师师资水平。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机械制图”课程在校教务部协助下,尝试对台州市几所中职学校开展定期实行阶段性轮岗轮训,既有力提升了中职“机械制图”教师专业素养能力,使他们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同时,也拓展了本校“机械制图”教师视野,从而为顺利实现中高职衔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中高职“机械制图”衔接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转变观念,有序推进衔接。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师要切实明白,做好中高职衔接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契合点。

其次,相关行政部门要制定中高职衔接政策,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提供前提和基础,[13]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第三,创新衔接教学模式,即中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既可以通过学制进行,也可以通过非学制形式进行,如实施中高职“机械制图”一体化学分制等。[14]

参考文献:

[1]李澄,吴天生,闻百桥.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虹,辜文娟,蒋丽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2(35):17-18.

[3]徐晴.中高职机械类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衔接[J].职教论坛,2003(10):22-25.

[4]黄乾平,俞林.中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23-25.

[5]张健.应从顶层设计职教体系[J].内蒙古教育,2012(2):2-3.

[6]陆国民,王玉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6):56-59.

[7]王宝刚,鞠加彬,孔凡坤.中高职衔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13(33):8-9.

[8]潘涌.中国大陆高考境外留学挑战与深层教育透视[J].浙江教育科研,2013(5):7-11.

[9]彭志强.论机械制图的学法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0(4):32-33.

[10]杨东超,王玉坤,李学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7(2):183-186.

[11]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5-7.

[12]包中碧,钟富平.数控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教育,2013(12):25-27.

[13]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9.

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整合教学;互补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91-02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基础课。《AutoCAD》是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要使学生既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又能运用CAD快速准确绘图,可以将CAD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把CAD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把看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课程特点和关系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都是讲授绘图和识图知识的,最终目标一致。《机械制图》主要是讲解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课程内容饱满、逻辑严密。《AutoCAD》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制图工具,可绘出高精度图形。但《AutoCAD》必须遵守《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可以说,《机械制图》是《AutoCAD》的基础,离开《机械制图》的支承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而《AutoCAD》恰好又能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向学生直观、便捷地展示制图理论,避免了《机械制图》的枯燥乏味,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

二、《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一般都开设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门课程,但在课程安排上,往往被设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学期或同一个学期。在教学上一般也是由两位不同的教师来讲授。两门课程处于脱节割裂状态,教、学都显得费时且效果不佳。比如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一般都会使用实际模型来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力。而实际上模型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携带不方便,且不能修改、缺少灵动性。而此时若使用《AutoCAD》中的三维图像造型就会使这一块内容变得轻松便捷,灵活性和直观性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而在《AutoCAD》教学中也一样存在类似问题。比如说在尺寸标注章节,很多学生表示一学就会。但标出来的尺寸却很随意,不符合国标,当然图纸也就不合格。如果教师在讲解时,把《机械制图》中的相关规定也融合进去,那么学生标注出来的尺寸肯定会是合格的。所以说,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三、《机械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的措施

(一)《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

1.分析课程并对两门课程进行衔接整合。以《机械制图》为基础,以《AutoCAD》为工具,以绘图能力为目标,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下,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衔接整合。一般可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大模块,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个模块要传授的知识、能力及考核方法。第一模块:《机械制图》的绘图基本知识与《AutoCAD》绘图环境相整合。第二模块:《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与《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相整合。第三模块:《机械制图》的轴测图画法与《AutoCAD》的三维绘图基础相整合。第四模块:《机械制图》的尺寸注法与《AutoCAD》尺寸标注相整合。第五模块:《机械制图》的机件表达方法与《AutoCAD》的图案填充及视图缩放与移动相整合。第六模块:《机械制图》的标准件和常用件与《AutoCAD》模块和属性的操作相整合

2.教学方法。(1)多媒体授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多找素材,力争生动形象地讲授《机械制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改变原有的枯燥性。实验课主要在计算机房进行,让学生多动手练习来熟悉和掌握指令。(2)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双重训练的教学模式。很多同学在感受了《AutoCAD》带来的高效、便捷、精确的作图方法,觉得可以不用学习手工绘图,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手工绘图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不能被抛弃。比如说在画相切弧时,手工制图与CAD制图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就需要两种方法都要学习。

3.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1)教材要配套。一体化教学需先将两门课的内容优化整合成《机械制图与AutoCAD》校本教材。(2)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制图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AutoCAD》操作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3)相应的硬件设施。硬件设置主要指具备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这样才能使得一体化教学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4.一体化教学的优缺点。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AutoCAD》的先进性,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的作图原理进一步深入理解了《AutoCAD》的指令。缺点是:两门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讲解不够完整全面,需同学们课后自己扩充学习。

(二)《机械制图》与《AutoCAD》分段式穿插教学

1.课时比例及穿插融合的模块设计。可以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作为两门课程单独讲解,课时比例为2∶3,在各自课程中进行内容穿插融合教学。可以将两门课分为五个模块穿插。第一模块:《机械制图》的制图基本规定与《AutoCAD》的绘图和编辑命令、图层运用穿插。第二模块:《机械制图》的投影法和三视图与《AutoCAD》创建基本体穿插。第三模块:《机械制图》的组合体和切割体与《AutoCAD》的创建组合体穿插。第四模块:《机械制图》的图样的表达、技术要求、零件图、零件测绘与《AutoCAD》中平面图形的综合绘制、文字、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相穿插。第五模块:《机械制图》的零件测绘、装配图与《AutoCAD》块的创建与导入、装配图的组装画法相穿插。

2.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用、够用”的原则下,把准教学重点,大胆精练教学内容,把教材内容制作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目标明确,并配有相应的练习。(2)分层教学法。结合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提高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学习。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分段式穿插教学的前提。(1)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的制定。教师应适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与调整,精简掉交叉重复、陈旧老化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相关知识。(2)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作为一个项目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示范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制图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AutoCAD》操作技能,还要起主导和组织协调作用。比如说要有善于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专业探讨氛围,还要有极好的应变能力等。

4.分段式穿插教学优缺点。优点是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两门课程的各自理论知识,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也很全面。缺点是教师在教学时要容易造成两门课分割。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机械制图》知识的教学部分,要注意新国标、简化画法,特别是视图的正确画法

以突出实用性和动手能力为主线,对画法几何部分要精练教学内容,不必强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在《AutoCAD》教学中,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中的国家标准为准,不能随意标注。对一些特定技能如极轴追踪、极坐标等,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地掌握。

(二)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有机融合教学中,例题选择要典型且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起到巩固知识点及生产实用性。如果在书本和相应配套练习上找不到特别符合的不能将就,可以利用多煤体技术查找,务必使例题能恰当。

参考文献:

[1]丁建春.计算机绘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篇9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mechanical drawing reform, and discusses teaching reform from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 工作岗位;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Key words: job;mechanical drawing;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ean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80-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文件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把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作为课程教学模式。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而不对课程进行改革,那么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课程改革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高职学院的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目前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在很多高职学院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注重传授理论知识,优点是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多,缺点是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的培养,学生不了解机械制图在实际工作的应用,缺乏对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同时缺少企业文化熏陶。因此,为了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模具技能人才,有必要对机械制图的教学进行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宗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1 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根据多家企业的调查和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1.1 教学内容改革 最近3年,我院机械类的学生主要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宝钢集团、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和铭基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公司工作,工作岗位主要是模具加工、数控编程、设备维修、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等,其中模具加工为主要工作岗位。通过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的回访得知,从事这些工作岗位,主要需要阅图能力、测绘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而目前的机械制图的教材都是采用按章节按堆砌形式来撰写的,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不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也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淡化知识分界,强化整体功能,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工作过程相符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相关的课程体系来确定,而机械类专业要以培养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社会拓展能力为主线,减少相关内容重叠,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工科各行业职业能力最基本体现为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测绘能力,而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和计算机绘图这些课程内容和工科机械类专业密切相关,但在教学上往往各教各的,没有针对性,致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课程与课程相互脱节,同时有些内容产生重叠,因此,需要改革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将原来的《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技术测量技术》和《计算机绘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公差》。

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根据岗位职业技能划分机械制图专业基础能力、机械制图应用能力、公差测量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4个教学项目,细分13个教学任务,具体划分见表1。

1.2 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 教学组织设计是实现教

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应改变传统采用按章节、按堆砌形式来撰写的,不利综合知识的全貌,也不利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而应在教学组织设计中淡化知识分界,强化整体功能,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

1.2.1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将传统的按章节次序的教学内容安排修改为以专业工作过程为依据的教学内容次序,这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如数控编程员岗位,就是按设备拆装——零件测绘——绘制零件图——3D建模——数控编程——操作加工等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1.2.2 由易到难 在以生产为主线、工作过程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基础上,还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计算机绘图员,就是按平面二维图形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三维实体造型等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1.2.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 计算机绘图知识穿插在机械制图内容的教学各环节,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思想。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岗位能力为本位。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将CAD的绘图环境设置和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放在一起介绍;将CAD的基本命令与正投影法、点、线、面放在一起介绍;标准件与常用件融入块的知识;零件图的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这样做,既可以减少高职教育理论课学时少的矛盾,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建立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要体现四结合,即教、学、做相结合;制图、测绘、加工相结合;二维作图、三维造型、实体模型相结合;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1.3.1 五段法 所谓五段法就是对一个知识点,采用五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是直观演示、引入新课阶段;第二阶段确定教学目标阶段;第三阶段是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自学阶段;第四阶段是重点讲授阶段;第五阶段是练习和小结阶段。五段法主要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其特点是:教学目标明确、有利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3.2 项目导入的任务驱动法 项目导入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目的,教师设置并提出可以考核的、体现技能要求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易感知的实例或实物,讲解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演示完成该任务的操作步骤与要点,学生在理解所讲内容的基础之上,顺利完成该任务,掌握所要求的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该方法主要包含:提出任务阶段、信息收集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控制阶段和评定反馈意见阶段,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如项目三(机械制图应用),其特点是:教学任务明确,学习气氛浓厚,有利于提高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但教学进度不易保证。

1.3.3 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深入企业、实训基地等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新观点,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方法。现场教学法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准备阶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任务8(测量技术)其特点是:直观性强,学习兴趣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1.4 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选择教学手段要遵循三原则,即适时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机械制图教学手段主要有演示、视频等多种方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用精品课网络资源的教学手段;行业工程师带领的真实工作教学手段;实训基地零距离的岗位工作的教学手段等。

1.5 改革考核方法 科学的教学质量督体系是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保证,每一门课程学习之后,都必须有一个考核标准来衡量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否达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也不例外。但是一改过去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老办法,把机械制图与公差的考核分为四大部分,每一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第一部分考核,专门考核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当学生在完成第一项目时,进行第二部分考核,其目的是考核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第三部分是综合技能能力的考核,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部件的拆装、零件的测绘(计算机绘图)、装配图绘制(计算机绘图)的职业综合能力,这里所说的部件要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部件,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择具有侧抽芯的注射模作为拆装实践;第四部分是考核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各占份额见图1。

2 结束语

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基于工作岗位的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但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在有限的实践教学周期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很好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就业受到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杨军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所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3]张映晖.基于人文性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06).

[4]胡建生.机械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志泉.机械制图与公差[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 投影 垂直 平行

点、线、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要素,研究他们的投影是为正确表达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有利的分析手段。线的投影是点和面的投影的过渡部分,只有掌握线的投影,才能为面乃至组合体的投影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结合习题册让学生多做多练,学生对单一题型还能利用相关知识点作图,习题册上的题型也是考察单一知识点的居多,所以一旦碰到综合题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本文以一道综合题为例,再谈一下直线的投影。

例:过点C作一直线CP,使其与直线AB平行,且使点P距A、B两点等距,如图1所示。

一、根据相关知识点作图

分析题意,从题中可以得到一些关键词,如平行,等距,垂直等,看到这些关键词就要想到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投影特性,只有了解了这些投影特性才能进行作图。

(一)平行问题

如果空间中两直线相互平行,那么这两直线的同面投影也应该平行。题中要使CP与AB平行,所以直线CP和AB的两面投影也应平行,过C点作AB的平行线CD,P点肯定在CD这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

(二)等距问题

要求P点与AB两点等距,P点肯定要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要找到此点,必须要经过两步:一平分AB,二做AB的垂直平分线,这又涉及到另外两个知识点。

1.定比性

若点在直线上,则点将线段的同面投影分割成与空间直线相同比例,即定比性。在本题中,要想找到AB的中点M,直接在相应投影上取中点即为二等分点,如图2中m和m'。

2.面线垂直

要想找到AB的垂直平分线,首先要过等分点M作AB的垂直面。线如何垂直于面?如果一直线垂直于平面中的任意两相交直线,那么这一直线就垂直于这一平面。同时又有,若一直线的水平投影垂直于某一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其正面投影垂直于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那么这一直线垂直于这一平面。在本题中,过M点作正平线ME和水平线MF,得到相应投影m'e'、me和m'f'、mf,其中m'e'垂直于a'b',mf垂直于 ab(两垂直直线中有一条是某一投影面的平行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就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平面MEF就是AB的垂直平分面,该面与CD的交点P就是题中要求的点,如图4所示,MP就是AB的垂直平分线。

二、解题的一般步骤

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于刚接触《机械制图》的学生来说“空间”与“平面”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得还不是很灵活,作图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类题型,对单一知识点的熟知与掌握是关键,只有充分了解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及相对位置关系,解答综合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总的来说,基本的步骤有以下几点:

(一)分析题意

分析已知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物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抽象成几何要素,根据要求确定出有关几何要素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并从已知条件中找出关键词(如平行、垂直等),根据这些关键词联想到有关投影特性。

(二)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

一般利用综合分析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作图的要求条件,利用“正”、“反”结合的方法,逐步推理最后得到要求的结果。

(三)投影作图

根据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投影特性作出投影图。

三、总结

点、线、面的投影是《机械制图》的重点之一,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再加之点、线、面是一些基本的几何元素,不象实体一样来得直观,建立空间结构的时候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基本的投影特性,再根据相关特性作图,大部分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金大鹰.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