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体制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体制特征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新闻传播业;跨越式发展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传播业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40年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确立已久。市场经济体制由最初确立,到不断的发展,现已经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精神以及发展规律,已经为人们所认知和掌握。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迎来深入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实现新闻传播业的跨越式发展应当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明确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实现转变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其次明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新闻传播业应当明确新闻传播业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路径。

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运行体制。所谓市场经济,是指市场运行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是世界上多数所采纳的一种经济制度。从具体分类来看,市场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市场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对世界市场经济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鲜明的规律和特征: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既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规律。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市场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市场在生产生活资料的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均是通过市场交换所实现的,因而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亦与市场产生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进而获得决定生产产品数量、种类以及产品定价的自主决定权。生产企业的生产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尊重;二是政府在经济运行及发展过程中仅仅起到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等监管者和服务者的作用,其不直接干预经济的具体运行。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相反,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计划作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国家对于具体具体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品种、数量予以实现限定,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这一生产计划,其自身没有决定生产及生活资料的自主决定权。这种情况下,市场在计划机制体制下没有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进而难以形成。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具有我国的自身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特征在于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这种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有制的经济运行模式决定了我国采取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公有制特征。公有制特征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遵循市场在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同时,政府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依然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实现其对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适当干预与指导,以纠正市场在“失灵”。如此一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点。

篇2

(一)正确区分“社会体制”的多层内容

一是行业性特征的社会体制,如科、教、文、卫,是行业性特征的体制。行业性特征的社会体制有其自身的行业规律,不能以经济体制来包括或替代。如医疗卫生体制,发达国家也没有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就解决了医疗卫生体制难题,同样面临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改革难题,它与经济体制的发展没有必然的替代关系。在这个层次上,经济体制改革显然不能完全包含有其自身规律和特性的行业性社会体制,但行业性社会体制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协调,改善它们之间的协调性是必要的。二是社区性特征的社会体制。社区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体制建设进程有关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单位人”的工作居住模式,社区也就是单位的延伸,什么也都由单位管理。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劳动力流动增强了,原先单位负责的社会服务等逐渐转移到社会承担,“单位人”逐渐成为“社会人”,特别是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后,更多的人群主要通过自购方式解决住房,社区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社区的服务和管理问题日益迫切,以社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是对传统“单位人”管理体制的替代。社区的物业管理、安全管理、就医就学服务、文化娱乐和交流活动,体现出自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特点,但不完全是市场经济活动,也不能完全采取市场机制办法解决。三是社会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方式。社会管理,通常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人口家庭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需要社会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更多是与政权、民主和公民行为密切联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对社会管理资源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反映,这个层次的社会体制,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四是社会组织与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组织功能既是社会的,也是经济的,从经济角度看,社会组织是内含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部分。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主要是无数单个企业,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济活动又是高度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市场经济下政府管理的范围相对有限,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边界都比较明确,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都有成熟的法律和规制在约束调整,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联系要通过社会来完成,社会组织是必然的环节。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明显。在这个层次,经济体制必然包含了应有的社会组织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这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必须要协调的关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内含配套的社会运行机制

政府离开了社会运行机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是政府面对无数的企业主体,中间缺少缓冲带和信息沟通的桥梁,就等同于直接管理企业。企业离开社会运行机制的协调和自律约束,其行为就容易不规范和盲目。例如,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价格欺诈问题、假冒伪劣问题等等,主要都是企业活动缺乏行业自律协调机制的作用。社会运行需要尊重人们合理的利益诉求,建立正规化和制度化的矛盾和问题表达机制,社会运行要建立在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自律自治管理基础上,否则政府将难以摆脱繁杂的各项社会事务,并不断增加相关的人员编制和支出,使财政不堪重负。单靠刚性的手段来维稳,成本很高,收效甚微,甚至造成越维稳,群发事件越多的困境。没有社会自律协调机制的形成,就不可能顺畅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把社会组织作为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加以考虑。在社会体制改革中,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在逻辑上甚至优先于行政体制改革。社会自律运行机制,也是协调利益矛盾,实现和谐有序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目前生产力还不够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食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当前的突出表现就是利益矛盾。社会运行由行政管控为主转变为以自律协调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社会事务不仅日益增多,而且越来越繁杂,政府可能事无巨细及时处置,为此,政府要从传统的一些管理领域中超脱出来,扩大社会自律的领域,政府努力从管控为主转向服务为主,从以堵为主转为以疏为主,创造良好社会秩序。

(三)社会体制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一是不能割裂,所有社会事业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基础的大前提下的,不能离开这一前提。市场是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中人的行为同样需要激励与约束,这需要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正确处理社会事业自身特点的公益性属性和激励机制。二是不能等同,把公益性社会事业等同于市场化改革是错误的,但并不等于不能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必须确立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责任。社会事业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社会事业供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因此,要坚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强化政府在立法、规划、投入、监管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职责,尤其是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和能力。从改革顶层设计角度考虑的社会事业改革与具体社会事业领域自身改革目标属于不同类别的关系,不能相互取代。改革顶层设计中的社会事业改革是从社会事业的共同属性出发,通过改革社会事业的组织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来保障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并提高社会事业运行效率,主要着力在构建社会事业与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专项改革需深入社会事业各领域的自我特征、自身规律,应更具体化、专业化地规划改革方向和具体实施路径。

二、把“民生”与“分配”融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环节

(一)保障民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求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贫富分化加剧、公众民生诉求增长迅速时期。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民生保障越来越重视,用于民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科学技术、商务服务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合计达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66.3%,也就是说我国公共财政的2/3已经用于民生。但公众的反映是感觉民生投入不明显①。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保障民生不仅靠投入,也不是安抚措施,任何保障民生措施的实施都需要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要通过建立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职责,积极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化运作。财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保障民生的资源。投入保障民生的资金使用还要高度注重机制合理化的建设,在资金管理上做到管理成本的合理分配,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投入保障民生的资金使用还要高度注重机制合理化的建设。同时要大力推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这就要求深化改革,推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中高级要素的市场化。从市场准人、资格评定、投资体制等方面实现公立机构与私立机构机会平等,管理部门要实现从管理公立机构向加强行业管理转变。

(二)分配差距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性视角

财富分配是民生问题的核心,也是经济与社会共振的核心部位。财富分配是由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社会关系综合决定的。“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②,即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全部体现。我国一贯坚持以初次分配为重点,再分配调整为补充。初次分配重在深化促进机会均等的市场化改革,关键是完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推动城市化,融合城乡生产方式,建立就业优先的体制机制。再分配重在加强财税和社保制度的再分配调节功能。一般地讲提高劳动报酬、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不是作为单项制度的“分配制度”改革所能包揽,必须把深层体制在经济体制的整体关系逐步理顺。我国分配差距过大,在初次分配中有三层原因:第一层就是城乡差距的扩大。这在我国当代不是分配制度形成的,是比分配更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并由此决定的两种生产方式的结果。第二层是生产要素配置机制的缺陷造成的差距拉大。生产要素分配关联劳动、土地、资本等等,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实际是对生产要素报酬机制的设计,也是市场经济基本关系的再完善,涉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统筹考虑,也要看提高谁的劳动报酬。第三层是劳动报酬,是真正的分配问题。如果我们只在劳动报酬机制上研究“分配”问题,似乎不可能触动当代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例如,对基尼系数影响最大的是城乡差距,而促进城市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当前,我国在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同要素由于行政分割造成的机会不均等,劳动力资源上表现为身份问题,资本、土地等资源上表现为行政和资源的垄断。二是要素流动问题,无法实现城乡、不同市场主体间自由流动。全国总工会专项调研显示,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不足20%和31%。与此同时,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不公平。同工不同酬是农民工受到的最大不公正待遇。三是是否有组织协调的问题,集体谈判制度缺乏。特别是在以中小企业为就业主渠道的大背景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谈判制度的发育严重滞后,使资本收益压缩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从系统性视角来多层次考虑。例如,如果不能在工业化开拓的空问内顺利推进城市化,就只能延续以农村的廉价人力和资源服务于城市和工业,而农村人均占有的资源又不能分享因城市化减少农村人口而逐步提高,也就没有城乡差距不持续扩大的道理。

三、建议

(一)把促进形成社会自律机制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摆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先环节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各种中介组织,各种商会、协会、学会等协会组织,市场经济运行环节中,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部位,发挥更大作用。要增强社会组织在保障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中介作用、协调作用、自律解决矛盾的作用。微观经济主体和消费者的活动,要更多通过自律协调来加以调节,遵循一些共同的规范和准则,遵循起码的诚信约束。

(二)注重保障民生的长效体制建设,保障民生的实施手段可与市场机制结合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通过单独的一套体制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把保障民生融人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基础环节。建议在各部门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策及项目中,要将保障民生建立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突出保障民生的长效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各项民生措施的实施手段可尽量有效地运用市场经济体制。

(三)建议把作为单项改革所称的“分配制度”改称“劳动报酬制度”

重新考虑收入分配改革涉及范围,优先出台关于我国劳动报酬制度改革方案或指导意见。收人分配体制改革必须统筹协调,有所突破。单纯改革初次分配制度或再分配制度都不能有效缓解贫困、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单纯改革收人分配本身也不可能真正理顺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理顺生产要素市场关系,并把健全财税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等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措施融为一体,才能从结果上影响分配格局,这实际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过程,不可能成为毕其功于一役的“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作为分配制度本身,当前应当集中针对劳动报酬制度深化改革。建议收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涉及范围,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可以见到效果的实际问题。

篇3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论文库)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论文库)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论文库)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论文库)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论文库)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论文库)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论文库)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论文库)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论文库)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论文库)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论文库)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论文库)府职能转变和政(论文库)府效率:包括GDP与政(论文库)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论文库)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论文库)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论文库)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论文库)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

篇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在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过去的福利性的学前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的定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学前教育的定位不准,改革的成果不明显,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学前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体制转型;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体制转型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实现资源的配置,我国的社会体制开始转型,逐渐向市场体制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型,势必会引起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因此政府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政府可以包揽一切、统筹一切,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政府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的政府,细化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明确了社会各界的责任。社会体制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学前教育在之前被认定为福利性事业,如今也要进行重新定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建立和谐社会

一些补偿性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这种教育可以对一些学生起到扶持的作用,推动社会实现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公平。同时,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开展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降低违法行为的机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办园性质的变化

国家在施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很多政府机关采取依托单位办园的模式,由于学前教育地位不准确,很多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低收入阶层开办的学前教育,面临则巨大的生存危机,另外,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定位不准,教师的身份比较尴尬,很多教育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也难以进行确切地定位。政府在改革中虽然明确说明将由政府机关来接管中小规模事业单位办园,而且改变了企业单位办园的性质,将其由福利型的地位转变为社会职能型的地位。但是,政府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办园情况的业绩处理方案等,因此,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办园的地位不明确,在施行中容易发生混乱,而且目前很多企业办园逐渐走向市场,因此学前教育的定位更加模棱两可[1]。

(三)农村学前教育举步维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仍然属于福利型的事业,主要采用集体办园的形式,辅以独立办园,因此,在集体办园中办园的经费主要是由集体来承担,基本上国家很少进行财务上的支持,集体的力量可以满足办园的经费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且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形式,使政府的职能更多集中在服务职能上,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体制的改革需要重新划分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必须要对学前教育重新定位。然而体制改革带来了一些“单位”的解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因此原有的办园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因此导致政府学前教育服务职能欠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逐渐脱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行政手段开展学前教育面临着困境,其已经不适应市场体制的发展,再加上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导致未尽到一定的职责。在学前教育的开展中,出现了很多推卸责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规范管理。

(二)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主要采取地方分级管理的形式,但是政府的有关职责还不明确,各方面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因此各级政府在权责配置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特定的层级政府在开展学前教育中表现出明显的权责不对称,政府职责严重缺失。政府职责缺失、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关乎大范围的学前教育发展程度的制度等,比如学校教育的投入保障制度长期没有修订等[2]。二是地方政府之间权责不明,难以确定责任主体。

(三)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的学历水平差异较大,由于学前教育对教师的学历水平的要求相对不高,因此很多教师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下,甚至更低,因此教师在学历上表现着不均衡的趋势,也缺乏规范性。同时,教师学历呈现出不均衡的趋势,会进一步导致学前教育不同学历教师的工资待遇有着较大的差别,而且极不稳定。

三、社会体制转型下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将学前教育摆在福利型事业的位置,社会办园仍然坚持主导地位,政府办园作为辅助,但是这种办园的分布格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因此要结合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重新定位学前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认识到学期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如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公众等,它是一种公共产品,可以被定义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二)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市场与政府共同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私人物品经过市场配置,效率将会更高,但是对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则政府配置的效率会更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利于促进公平。所以,学前教育的产品属性影响着其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定位[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要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学前教育在费用承担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家庭是学前教育的承担主体,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而且县级、乡级政府承担的比例不尽合理,因此学前教育要继续秉持公益性的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成分分担机制,并结合不同阶层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根据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成分分担模式,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家庭分配、公平的地方政府分担和全面可行的中央政府的承担效果。

(四)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

目前,国家重点的教育项目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纳入其中,但是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较为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家庭的幼儿更容易被忽视。

(五)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政府的定位和职责不明确,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身份也不明确,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教师难以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农村集体办园教师的身份也尚未明确,因此教师的一些基本利益得不到保护。

(六)多种形式扩大资源,政府要明确职责划分

我国教学资源还不充足,在教学上难以实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近年来在学前教育中不仅出现了“办园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众多的家庭,一些地方幼儿园收费价格昂贵、但是质量却不高,导致一些家庭负担不起。

四、结语

在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等。因此,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并积极扩大教学资源,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前教育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欣 单位: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学毅.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5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篇6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法的产生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渊源。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为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民商法就随之诞生了。因此,民商法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民商法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竞争的精神。除此之外,民商法也提倡一种合作精神和责任精神,民商法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民商法的自由、公平的精神,与传统社会中的欺诈行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民商法体现了一种很强的适用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鱼龙混杂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采取不法行为。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民商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民商法的技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商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次民商法对各种经济行为的规定也是十分准确和细致的。由于民商法是要应对各种各样精明的商人,甚至是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所以,只有民商法做好这种经济的适用性,才能够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综上所述,适用性也是民商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性的特征。

(三)现代民商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现代民商法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而且现代民商法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共同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民商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等对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这些特征,为民商法提供了一种目标性,让民商法的针对性更加强,而民商法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也使民商法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保护。因此,只有弘扬民商法,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措施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民商法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社会民商法也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民商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是与现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缺陷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自由竞争,而社会民商法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所以,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也是现代民商法自身局限性产生的根源。

(二)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体现

现代民商法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是保护个人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护个人的经济自由,在这种体制之下,很容易就会使个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就会产生社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社会民商法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自由,而对社会生产当中的财富分配不作出规定,如果社会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那么民商法所维护的个人自由也是对这种不公平分配的自由的维护,因此,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民商法只会使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克服办法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民商法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产当中的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益,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却无法进行保护,尤其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首先就需要对民商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民商法的精神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照顾一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现代民商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转变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着缺位现象

所谓缺位是指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未能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及时地向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转型,政府未能真正做政府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市场却无法做到的事。当前,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仍然比较薄弱,政府应当承担的一些公共职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投资少,教育经费短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学难,城市孩子上学贵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二,医疗保障方面步伐缓慢。医疗保障属于政府应尽的职能,政府在这方面也存在着职能缺位。比如,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频频出现。第三,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对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愈来愈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的出现。第四,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虽然我国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造成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使法律缺少了应有的威严。

2、政府实行经济管理职能方面存在着越位现象

所谓越位是指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未能随市场的发育向市场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型,政府依然在做市场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当前,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企业没有真正的投融资自,政府对投融资风险问题管得过多,政府对企业的投融资项目要经过层层审批,导致企业立项困难,因而失去很多市场机会。同时,由政府许可证制度、地方保护主义等形成的行政性垄断阻碍了资金、技术、产品、劳动力在各产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和一般均衡价格的形成,市场运行紊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对策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中国政府必须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反思总结、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公平稳定的竞争环境,要建立健全经济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针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职能缺位问题,中国政府必须从中国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上来。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问题方面多下功夫,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2、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还企业自

中国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缺乏对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适度的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各种资源的模式,将这种职能交给市场,使政府权力从“无限”变成“有限”。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功能,转变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还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3、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首先,要建立行政审批法,确保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其次要改革行政审批体制,建立行政审批听证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最后要建立行政审批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审批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监管机制,完善审批追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廉洁、公正、透明、便利的审批制度,将政府行政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4、完善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建设

政府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控制、确立规范化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法律是保证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在健全有关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法律法规的同时,努力完善政府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政府行为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能够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的,就把它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各级政府要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依法行政,减少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同时也是一个既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在总结经验,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在多方努力与协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军.经济转型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0(8)

[2]梁文群,张永红.转型经济中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探讨[J].经济师,2005(5)

[3]于立,刘妍,宫长亮.经济全球化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J].科技与管理,2005(2)

[4]郭隽萍.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

篇8

不仅如总理所说,市场经济对道德约束日益增强,要求越来越高,法制建设仍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与进行宏观调控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的制约和调控,而这种合理的制度便是法律。

二、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应时展且科学合理的新兴经济体制,是一个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商品价格,以及市场稳定性都有积极意义的经济体制。其本质上更是从利民为民的角度出发,尽该制度最大的实用价值,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让面向人们的市场更加的公平。在制度上,选择亲民主义,也就是说,人民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种民主的经济制度。而且该制度在宏观调控上选择对外公开,也就是将调控的过程面向人民,让人民能够监督并提出建议。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默认的规定,例如货币的流通、货物的价格定制、货物的物流途径等等,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种默认的规定,国家通过搜集这些规定和制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制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定律,以维持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从而演变成了法律。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指令性计划具有法律效力,凡是有商品交换的地方就有法律的存在,而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为了保证契约的公正和遵守的进行,法律更是不可或缺。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法律的规范与保障,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市场经济的秩序就会收到干扰,所谓的公平竞争也不会存在,垄断经济、行政经济的现象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法律是完善市场经济的有效保证。该经济体制在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缺陷,为了克服和修正,离不开法律的引导和约束。在这种缺陷存在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最常见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以及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层的矛盾等,都需要合理、科学的法律建设来规范和克服。

三、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

我国目前的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顺利的过渡,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从“改革开放”说起,我们也可以说这种经济体制是的改革方向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了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的模式,对于我国现如今的发展乃至更遥远的未来都有着不小的影响,但是,在我国这个庞然大物上动刀做的“手术”往往都是大手术,在这种体制过渡的时期就意味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动。国家经过合理的计划以及科学的思想,开始健全我国的法律,旨在为新兴的经济体制保驾护航,让我过的经济体制能够成功而且高效地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进发。反腐倡廉、健全相关法律成为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合理的保护,让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有条理、有方向更加要健康。经济体制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健全,能够排除我国发展中的诸多“毒瘤”,这是保证我国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市场经济中法制建设的作用

第一、在市场经济中,所谓的市场主体是复杂多元的,而这些市场主体要想在市场上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必须通过法律来保证他们的平等地位,市场经济主体是经营企业,企业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在自主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也需要法律来规范。一切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以获取利润为根本目标,而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而触及法律的边缘的行为无法避免,各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活动也是纷繁复杂的,正是法制建设无形中维持着市场秩序。第二、法律是调节市场纠纷和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复杂的经济活动下,矛盾和纠纷无法避免,但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时法律往往来承担解决矛盾的职责。当各主体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由仲裁机构、司法机关等法律机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解决,由此抑制市场纠纷的发展。第三、法律能确认保护市场经济的契约性。市场经济的具体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订立新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形,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法律只有保障契约的合法有效性,才能进一步保障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经济行为的合法有效性。第四、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需要法律加以规范。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很多时候需要政府发挥职能来调控市场,但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涉及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政企分开”的制度,当政府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时候会涉及一系列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正确处理好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之间的关系,就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范政府的调控行为,只有权责明确,才能保证市场的顺利进行。第五、法律可以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在每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而我们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要对这种一般性进行制约,在与法律条文发生冲突时,还要以法律为准则,强制对其调整和控制。对于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是要同等对待,对于违法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会一视同仁。以法律来规定市场经济的自由性,杜绝危害经济安全的问题发生。第六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需要法律作为保障。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我国经济也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在法律建设上也要紧跟世界的步伐,使得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

作者:许庆华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改革;科学发展;体制基础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2-001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30年的改革实践已使国人形成共识: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决定未来。我国过去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靠改革,今后要实现更大的发展,解决我们前进中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很多是与现存的体制和制度相关。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认清新时期改革的新特点

1.新时期的改革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发展中的体制形态,即使是老牌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体制落后、僵化,面对新的挑战而不能不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的经济体制仍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今后将面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更高层次的改革任务。改革将进入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其性质之深刻,范围之广阔,任务之艰巨,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2.新时期的改革处在社会矛盾凸显阶段。当前,我国正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在这个发展阶段,对于我国既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诸多风险,是一个需要妥善处理诸多复杂矛盾的关键阶段。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不少社会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如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等,部分居民对社会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

3.新时期的改革处在攻坚阶段。事实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已讲了很多年,其至今“久攻不下”,“攻而尤坚”的原因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前些年由于某些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某些重要改革,改革确实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改革的难度更大,复杂性加深。

4.新时期的改革处在开放倒逼改革阶段。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加入WTO之后,改革面临全面对外开放的挑战,开放倒逼改革的形势十分明显。改革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WTO“过渡期”的结束,使国内市场国际化特征越发突出,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中国改革面临更为强大的国际压力。

二、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继续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基本上采取的是“渐进”方式,其特点是改革由表及里,先易后难。这种改革方式决定最困难的改革留到了最后。当前,垄断性国有企业、金融体系和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政府职能,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互为依赖的“铁三角”关系,集中了旧体制中主要的深层矛盾。这部分经济的低效率,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

2.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的成长、完善和成熟,是一个自然发育过程。在好的环境中,这个过程可能缩短,但不可能超越。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趋向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它的]变方向存在着不确定性。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观察到效率和结果差别很大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具有一般性,更多地则与不同的国情相联系。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产权保护。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三是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五是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发展和健全信用组织、机制和制度,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诚信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三、推动改革在重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当前要以发展民本经济为重点,构建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在传统的观念上,凡事都强调姓“社”姓“资”,所有制强调姓“公”姓“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确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投资者的积极性,个人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到底就是民本经济。所谓“民本经济”,主要是指民众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致富为主要形式,以民有、民资、民营、民管为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经济。民本经济姓“民”。真正使广大民众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民本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民众自我创业+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宏观调控=共同富裕。民本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民本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则:依法经营、劳动致富、平等竞争、照章纳税。

2.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当前要继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已成为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逐步推进,但总体看发展不平衡,改革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今后,要根据不同垄断行业的特点分类深化改革:一类是,对于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改革,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分清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对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必须引入新的厂商参与竞争,以提高效率。另一类是,对于尚未进行深入改革的铁路、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要积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垄断行业提出要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管。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不但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安全、环保、普遍服务的监督,也要加强对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管,强化制度建设,包括实行价格听证制度等,以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篇10

简单地说,国有企业即有国有资产参与的企业,在国际上泛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并参与管理的企业。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对“国有企业”的认识出现了泛化现象,地方政府参与投资或管理的企业也属于国有企业范畴。就国内而言,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行政性”,对国家政策的调控依赖程度较大。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内容往往涉及国家的战略性和稳定性,如能源、通信、金融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广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如何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成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设备资产又是固定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1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特征

狭义地说,设备资产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需求的机械设备,企业的规模越大,设备资产的构成体系就越大,如生产使用的机械、机器,运输使用的车辆、管道,维修使用的工具、器具等。设备资产的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能力,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在组织刚性、体制不全、改革缺失等问题影响下,部分国有企业依然缺乏对设备资产的认识,这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落后的主因。从企业固定资产角度分析,设备资产具有典型的实物、磨损、折旧等特征,设备资产与土地、厂房、原材料等一起构成了固定资产的基本成分。

1.2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内容

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的管理即对国家财产的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一项基本工作,管理者需要对设备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价值变化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进而实行控制管理,以满足设备机械的正常运转,延长其寿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确保设备资产实物的完整性、功能性,监督正常使用、有效利用,并能够进行检修和维护。第二,确保设备资产的归属权合法性,保证其价值形态清楚、准确,做好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设备价值评估和清单;当企业资产发生变化,设备资产评估要合理公平。第三,确保设备资产的高利用率。第四,确保设备资产的优化配置,主动与设备市场进行接触,通过市场交易调整企业设备资产的存量和功能,以先进性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1.3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从建国以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国有资产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国有企业转型改制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尤其是设备资产如何管理,成了一大难题。一方面我国缺乏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对设备资产的认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革新,缺乏对设备资产评估的手段和处理渠道。缺乏设备资产管理,会拖延企业前进的步伐,同时形成沉重的管理维护负担,也无法对设备资产的价值进行有效评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出现的设备技术更新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影响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设备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有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2.1企业体制现状分析

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较慢,依然保留了鲜明的行政特色。在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企业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管理方式简单,处罚方式粗暴,导致员工对设备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不足;从技术角度分析,企业内部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大多采取自己维修或厂家维修的方式,无法形成维护的常态机制,在出现设备损坏的问题后需要较长的周期恢复。此外,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倾向于依赖组织而不是市场,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倾向于持有而不是应用,这就导致设备资产的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很多数据并不真实。

2.2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首先,鉴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性”特点,企业组织的刚性强、效率低、冲突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物资和设备大多依赖于市场体系,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强调的是职能性特点,即强调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协调,因此无法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同时,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容易滋生官僚思想,企业运转效率低下,而设备资产管理职能需要生产、财务、质检等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难以开展。其次,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执行性特点十分突出,存在明显的等级痕迹,缺乏灵活性,基层员工只能负责与自身职责相关的部分,如生产人员只负责使用设备、维修人员只负责修理设备、采购人员只负责购买设备。而设备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缺乏信息的沟通很容易造成设备资产管理的漏洞,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协作能力下降。再次,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市场适应力较差,无法及时获取设备市场信息,由此构成交易成本高的弊端。

2.3认识定位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设备管理的认识,无法准确定位设备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如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的生产,所有部门都认为与自身无关,维护设备正常运行也被视为理所当然,缺少对维护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尊重。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国有企业的垄断优势让设备管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丧失的市场份额导致投资减少,影响落后设备和工艺的更新。

2.4运作维修现状分析

结合现状来说,我国国有企业中缺乏必要的设备资产管理理论,对设备资产管理停留在传统的改造、维修、应用等方面。如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以来,设备资产管理方面依然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领导层的频繁变动和守旧思想,增加了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同时,我国缺乏成熟的设备维修市场,企业的维修水平和管理水平持续落后,方式单一,这严重地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对策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