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的成就

篇1

[关键词] 体育经济城市现代化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9%,在未来的20年内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现代化问题日渐明显。因此,研究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中的规律和作用,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体育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研究体育经济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就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它的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不强,兴趣和热情欠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

2.城镇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是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同时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3.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明显差异。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经济条件的因素,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4.城镇居民的健身活动消费水平差异明显。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还是不快,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

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3)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在城市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他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1.发展体育经济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发展体育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亲身从事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是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经济可以加快城市现代化。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都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同时改善城市的软环境,引起更多外商的兴趣,加大资金的投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连锁性地为各个行业充满了生机,因此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4.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加大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还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

5.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可以使原本知名度不高,有极具地方特色技术过硬的产品,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

三、体育经济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经济开发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的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2.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开发体育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体育经济发展相关配套的建设。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2.开发体育项目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篇2

(一)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农村信息化骨干网络建设的载体

首先,远程教育可以发挥信息交互技术的优势。我国农村地区的继续教育是远程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村群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将远程教育应用于农村再教育时,要充分采用IPTV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种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政策和法规教育、电影和电视等文化宣传,使声音、视频、图片、文字融为一体,这样能使农村群众更容易接受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也激发了农民再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远程教育能充分发挥出信息量大和覆盖面广的资源优势。远程教育运用到农村建设中,其内容涵盖是非常广的,如种养殖技术培训、相关技能培训、农业加工制作信息、市场预测信息、农产品供应信息等。再次,远程教育能够将平台相互共驱、网络立体交叉的传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我国甘肃省天水市建立了网络平台,将现代的远程教育与广播、电视和党建、手机信息、农村文化的共享工程等公共信息服务的资源组合起来,让卫生、农业、劳动、科学技术、教育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服务。

(二)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农业发展信息化服务的主体

第一,远程教育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资讯服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对农村市场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对信息结构进行调整,并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拓宽渠道进行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分析,并且要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如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一些农业信息和教育信息提供给农民。第二,远程教育能为农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远程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农村信息资源,远程教育可以为广大农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第三,远程教育建立了联系村庄和农户的农村远程信息的服务系统。使用IPTV网络的技术手段,主动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增强宽带互联网模式下的终端网站建设,尽早实现标准的、统一的、集聚功能较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

(三)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业务平台

首先,远程教育是农民工获得就业创业的这个概念的教学平台。通过播放农民工的创业视频,增强农民工创业的理念。通过对农民工的宣传和教育,给农民工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并建立创业的概念。其次,远程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信息平台。可以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立远程服务的信息网站,为群众和招聘的企业建立一个信息的桥梁,为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信息的集成。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及时、可靠的外部工作信息。再次,远程教育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从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合适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加强对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管理、使用,及时公布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学技术、党员教育、实用技术、劳务力转移和农产品营销市场资讯,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根据市场和就业的需要,采取具体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对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整体质素。

(四)远程教育已成为农业产品交易信息的渠道

第一,远程教育扩大了农业产品的商业信息和浏览数量。远程信息网能够让农民及时地进行农产品价格以及预测信息等查询,为农村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农民不仅不受远程教育网站信息查询的限制,而且也可以浏览企业商务信息,这主要通过图形web集群和影视版的辅助教学站点来实现,它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服务。第二,农产品的商务信息功能也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得到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网络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图形网站、视频网站以及门户网站,在信息的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第三,远程教育是农民群众的留言板或论坛。网络辅助教学的网站提供了留言和论坛功能,使农民群众在浏览信息时可以反馈一些商务信息。

(五)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首先,教育模式要改革创新,制定好远距离培训计划。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普及到省、市、县三级,职业技能培训要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资源有很多,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甚至有的比较落后,因此,要尽可能做好各类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技术培训课件的制作作为重点。针对普通农民群众而言,他们没有机会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因此,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对其进行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为发家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远程教育中心只有贴近农村和农业的特点,做好区域内的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设计,制定一个长期的培训计划,完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才能对农村农业的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建立和完善学习的需求预测与反馈机制。应组织、收集、汇总和分析农村群众对实用技术的学习需求,确定课件制作的重点内容。对关键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实用性技术,要适时开发和研制有针对性的、能在教学平台播出的教学课件。再次,通过“互联网电视+基地农户”的教育模式培训农村中的实用性人才。把各种农业实用技术课件,通过远程网络分发到各播出平台,根据专业及时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使用“基地”、“示范点”进行现场实战训练,采取大辐射的方式来促进技术的推广。最后,教导学生要因材施教,进行分类训练。远程教育应根据“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少什么,补充什么”的原则,采取各种手段,培养迫切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在培训内容上,加强课程编排的计划性,讲究制作的配套,突出乡土特色,加快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库建设步伐。充分考虑各地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训,使农村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本土化、系统化、实用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大大提高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六)远程教育已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第一,引导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项目+远程+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组织+远程+农户”、“专业市场+远程+农户”、“公司+远程+农户”等模式制作远程教学和学习的配套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市场资讯和专业的培训,指引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项目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提供及时的农业信息服务,发展远程教育网的集聚功能,在促进项目的基础上,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质量。第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管理和科学决策。农民透过远程教育网可以检索到生产和管理的信息,进行合理判断,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产决策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农业经营的风险。第三,促进对农村产业群体的知识普及。远程教育应采取价值链接方式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连接到农业产业链中,使农民在工业化生产和管理中成为知识丰富的员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二、远程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

远程教育能够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而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基层党员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应当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教育片、宣传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农村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自律意识以及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规模培训,将培训基地、培训力量和培训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远程教育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其涉及的部门较广,因此,必须将这些部门的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确保各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共同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在党员干部培训中采用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总之,远程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更好地为农民发家致富起到带头作用,促进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村种植业中,为培养创业致富本领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让老百姓先富起来是我党的重要政策。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外出打工、自家的种养殖业、承包的种养殖业以及个体经营收入。其中外出打工和自家的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要想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就需要提高农民的知识,而农村远程教育正是信息技术培训的关键。通过远程教育,将农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远程教育能够给农民带来新型的服务。首先,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其次,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大力加强新农村科技培训工程的建设,以远程教育为主体,持续开展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再次,可以提供农民个人素养。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中开设农民论坛,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村委会还可以定期在闲暇时间组织农村群众到村委会中观看与农村村民有密切关系的教学视频,如种植技术视频、养殖技术视频等,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农民群众也可以相互讨论,这样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要充分发挥技术培训优势,使农民自身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与村支部干部要定期了解农民所掌握的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另外,对于一些返乡的农民工而言,没有一定的技能就难以实现自主创业,因此,应该加强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对这些农民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进而使他们的就业能力所有加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篇3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公路建设;重要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特点

(一)影响因素多,立体性强

1.工程经济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并在它们边缘上发展起来的结合体。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对一项工作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要考虑工程的技术特性。还要全面地、辨证地考虑经济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

2.工程经济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评选出最优方案,达到技术工作经济化的目的,所以说,工程经济分析具有立体性。

(二)实用性

工程经济主要研究工程建设领域中技术工作的经济问题及处理这些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工程经济中的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定量性

工程经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经济分析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提出明确的数撼观念,进行价值判断。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对于实在无法量化的经济要素辅以定性说明。

(四)比较性

工程经济研究的不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不是经济原理的追寻和探索,而是在现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较成熟的经济原理对工程建设各阶段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五)预测性

工程经济分析是在一项工程活动之前进行的,具有预测性。它通过多种科学手段对将要发生的工程活动进行预测,力图达到与实际的最大接近,但并不完全等于实际,所以在经济分析中还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找到敏感性因素和风险较大因素,分析其发生的概率和变化范同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分析效果的改变,以更好地把握实际活动。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内容

工程经济分析分为微观经济分析(或称财务评价)、宏观经济分析(或称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分析。

(一)微观经济分析

微观经济分析,即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其主要作用在于衡量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二)宏观经济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即是将拟建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中,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揭示项目的社会经济本质。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宏观经济分析是项目经济分析的核心。

(三)不确定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研究各种经济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估计经济分析结果所面临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风险分析的资料和结果,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不确定分析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三、公路工程项目经济分析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公路工程项目属公共事业投资项目,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分布广泛,定量计算比较困难,项目使用期限长,这期间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变化较大。这种情况使公路工程项目评价中的效益和费用计算非常困难,也使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分析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过程,建立统一的评价模式。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从经济角度来考察项目的合理性,其实质是通过确定预测公路项目建成后将获得的效益及付出的代价,选择合适的价格计算效益和费用的大小,用评价指标判断项目或方案的优劣。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费用效益分析

公路工程项目的费用是指项目建设及使用期间的各项投入,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费用、项目使用后的维护费用和大修费用。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实际成果和利益,包括产品、劳务及影响等。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公共事业项目,为整个社会提供运输服务,其经济效益包括的范围广泛,遍及项目影响到的所有区域,这给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困难。确定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是采用“有”“无”对比法,即将有公路项目和无公路项目时的各种费用及利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有项目时的经济效益。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以划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项目为道路的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包括以下三方面:

1.营运费用节约效益。由于项目投人后引起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给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各项营运费用的降低额。

2.时间费用节约效益。项目使用后,由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车辆的行驶时间而带来的效益。

3.事故费用节约效益。项目使用后,改善了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使交通事故减少,和无项目情况相比,由于交通事故减少而避免的损失即为事故费用节约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公路项目对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合理化效益,工业发展效益,资源开发效益,流通经济合理化效益,市场区域扩大效益,分散城市人口效益。

(二)价格分析

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是衡量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大小的尺度。在项目经济评价中,选择合理的价格体系是作出正确经济评价的前提。在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需要对一些资源的实际 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采用影子价格,即对公路项目耗用的资源中,价格偏离价值严重的资源价格进行修正。

(三)经济评价指标

在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一般采用以下四个评价指标:经济净现值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经济净现值率指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

四、公路工程经济评价常用方法

公路工程项目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有相同的地方:都需要通过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严格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消耗一定的建筑材料形成固定建筑物。公路工程在经济性分析时,许多国家基本上还是借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我国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起步较晚,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经济评价主要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五、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使我国公路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建设规模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设项目,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巨大。因此,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此进行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工程经济进行分析。对公路工程经济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思哲.论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2]冯黎娜,王建伟.浅谈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河南建材,2011(03).

[3]肖秋生,任福田,叶彬.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5(S1).

篇4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精品课程建设认识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基地、课程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对《数控机床与编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0.引言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无疑这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数控机床与编程》是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能独立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若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认真研究与探索,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1 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入课程教学,打造出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要能够体现如下四个先进性:

课程理念的先进性。要明确理解高职课程的内涵,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的联系等。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观念等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注意追踪该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采用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新出版的教材,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课堂信息量丰富。

课程实施的先进性。课程实施要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构建富有成效的课程实施平台。

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要求教师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以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讲解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重点突出,富于逻辑性。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得当,注重因材施教,利用较少的时间产生或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2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依据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要全力贯彻“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本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如下:

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建立。在对本课程建设准备期的研究与探讨过程中,曾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并召开DACUM分析讨论会,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对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及体系进行可行性论证,把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质量标准,真正落实在课程建设的源头。

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对本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原来的《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操作》整合为《数控机床与编程》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主要介绍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手工编程与操作等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往往造成培养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差距过大,使毕业生不能很快上岗工作。因此,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采用德国先进的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首先由教师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进程进行科学立项,然后围绕如何正确完成所设项目展开教学,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亲身示范或旁加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养。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现场参观等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利用数控加工的仿真软件,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仿真加工,这样不仅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本课程的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训室的建设,向综合型、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目前,我院已建有数控仿真实验室、数控车床实训车间、加工中心实训车间等,并且运行状态良好。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目前,我院已与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苏州胜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少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百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等12个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就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毕业生质量评价,现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等进行信息交流,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保证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成果,必须加强过程评价。为此,我们在开展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组织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及时反馈各种相关信息并整合其他教改成果,迅速提升课程的时效。对于课程建设的目标评价,其核心是社会评价,当前我们学院除了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相应的测评外,主要以学生参加劳动局统一组织的技能考核结果作为课程建设目标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就是以学生技能训练引导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培育、扩大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我院特别重视对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实行指导教师制,给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改善知识结构;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班进修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公开课、示范课以及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教学和学术问题,促进精品课程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由于我院对《数控机床与编程》的精品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必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紧密把握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注重教学设施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确保专业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谟树,张钟. 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篇5

关键词:入口空间设计;商业建筑;空间组织手法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entrance space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urban transport, cultural elements and other traffic and the entrance of the venue parking problem. Finally, enter the specific design practices of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practices designed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the entra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design of the entrance space; commercial buildings; spatial organization practice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商业建筑逐渐增多.其中多数都处于城市中心或者城市核心地区,因此其入口空间设计的好坏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影响更加巨大。在我国,由于城市人口拥挤,用地紧张以及开放空间本身的规模的限制,使得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均出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

1、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一般来说,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应注意和原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因为在城市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城市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种惯性对建筑设计形成一种制约。其次,城市的结构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的结构特征形成了城市独特的形象气质,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不仅具有时间的延续性,而且具有空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时必须尊重城市的文脉,注重对城市结构的保护与延续。

2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重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人口的迁移,城市原有邻里结构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因此,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必须顺应这种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以其自身的变化在所在区域内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对日渐混乱的城市空间进行重整。

3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对比

新颖而又合理的入口形态将会使旧有的结构秩序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秩序平衡,使城市真正成为生动而丰富的生活场所。这种对比关系符合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多样性原则,能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环境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使城市空间的层次更为丰富。

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场地设计

1交通组织

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外部开放空间内的交通组织问题,是现代商业建筑空问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商业建筑开放空间内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具体手法而言,其分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平面分流 (2)、立体分流;(3)、时间分流

2、停车规划

做好商业建筑停车场地的规划布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确定合理的停车需求量

停车位数量是当前商业建筑配套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停车需求估计是停车场建立过程中要求非常重要及苛刻的一个步骤。现代商业建筑的停车需求预测,必须在调查商业圈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以及观测商业区内的交通流量等基础上进行。

(2)停车场地规划

对于U型、L型、方形和条形的购物中心,顾客停车场应设在建筑正面,对大面积的停车场要进行分区,以便管理。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建筑,由于地皮昂贵,则可采用多层停车设备来解决其停车问题。

(3)停车方式的选择

由于我国人多车多,加之建筑用地面积紧张,因此常规的停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此时就应引入多种停车方式,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其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式停车(2)、限时停车 (3)、停车场地的多层次化。

三、商业建筑入口的空间组织设计

1、区域的划分

根据出商业入口空间的活动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属于动态的活动区域;一种是相对较为静态的区域场所。通过对人群活动的分流和分区,可以使商业入口内的行为活动有序化和规范化,提高入口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在区域划分时,还应注意空间形式的把握,因为不同的行为需求对空间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区域划分不是绝对的、生硬的,而是有着不同中间层次的渗透过渡,不能将其截然分开。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各种空间划分的方法,既保证了各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至于破坏入口环境的整体感和完整性。

2、空间的渗透

对商业建筑入口来说,形成空间的渗透与交流,首先要保证视觉上良好的可达性,即要加强边界的开放性,主要有两种方法:(1)、利用建筑自身的体量变化形成开放边界,例如商业建筑入口的出挑空间(捻廊、骑楼、构架等)和退让空间(前庭、架空、广场等),都可视为商业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开放连接。

此外,把空间的功能连续到相临空间中也能形成空间的渗透,同时活动的连续性也得到增强,如将外部空间的景观直接引入内部空间获得内部空间的外化效果:或者将内部空间的功能,比如购物活动等设置在入口处,从而延续了人们的购物活动行为,强化了内外空问渗透与交流。

3、层次的变化

一个层次丰富的入口空间,可以避免视觉上的一览无余,从而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深远感,吸引人们前往其间.通常组织空间的层次是按照由外――半内――内、公共――半公共一一私密、动态――过渡――静态等方法进行的。不同外部空间之间的分隔与联系形成了空间的层次,空间分隔从而形成了空间的边界,具有层次性的边界要让视线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序列的组织

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对比、反复、收放、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原先分散、零乱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而言,其特点是人流量大,流线复杂,使用密集.因此其空间序列组织的首要目的是保证主要人流路线的合理安排、清晰有序,同时还要兼顾次要流线的使用需求。其次,要妥善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关系,通过有效的序列组织将人群顺利引入商业空间领域内,并使之在此过程中充满期望与兴趣,进而最终体验到商业内部空间的丰富性,获得完美的购物享受。

5、趣味性的引入

在作为城市繁华地段交通节点的商业入口空间内,适当地设置一些有趣味的环境景观,不但可以为各种活动(如休憩、聚会、交往等)提供更好的背景,而且也更符合顾客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结合商业建筑的入口广场,转角地带或建筑前庭空间等进行综合布局,或利用标高的变化、或设置游乐设施、或引入水景、绿化等,都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活跃气氛,减轻或消除顾客的疲劳心理。

结论

作为商业建筑整体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担负着重要作用:它是与城市环境融合的中介:是与城市交通连接的枢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舞台:是商场对外宣传的窗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的相关探讨还远远不能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只希望引起同行们对于商业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001-01

前言: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亟待做出一定的调整,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的讨论就显得意义重大。

1 对职业教育新课程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全面认识

1.1 浅析aa新课程的含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倾向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以及决策的过程。然而,现代的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需要教师能够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来教导孩子,并且要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制定,将教学的诸多要素有序、合理的安排。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认真的分析有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从而,努力的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简单的说,教学设计就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并且对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过程做出的系统化的安排。包括:设定学习的目标、选择学习的内容、实施课堂的调控、掌控课堂的学习过程,以及进行一系列的课后反思等等。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就是对老师要教什么内容、如何教,以及如何达到合格的教学水平进行详细的策划。

1.2 新课程的理念及其特点

新课程的理念特点就是把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以学生的“学”为重点的新课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们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想法,让学生们不再进行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能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关注个体的差异,不要有个别的歧视,不要认为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就毫不理睬,要学会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认为这也是作为一位老师的责任。每一位老师都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目标分析

2.1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概述

有关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研究,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先后进行了很多次的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以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为了顺应现在社会的进步,教育部又再次启动了教育课程的改革。并且,从我国的国情发展,确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们基础的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的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体现主动性、独立性的特点。对此,对于那些教育工作者们来说,他们也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教育挑战,虽然,改革是很艰辛,但是却很值得。

2.2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分析

现在的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并且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教学修养和素质、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熟练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这个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师生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因为,教师这个职位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们需要打破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改变过于强迫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更加理解,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也要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忱以及创新精神。

3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主要强调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并且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并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去。这种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去发现、分析、理解、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对知识进行整理、分析以及对比。

信息设计的教学有两种。一是情景探究。这种教育设计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很多受到传统教育的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他们的创造力都没磨练的消失了,他们把知识学的越来越死。因此,这样的教育设计需要教师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多问为什么,怎么做。同时,将各种情景都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不能直接向学生们提出正确的答案,需要他们开动脑筋,仔细的思考过之后才能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重视学生的思维结果,还能让孩子们能够情景的认知基础上,对情景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行自己合理的探索。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们把握好时机,这是每个学生在创造发展以及舒展个性的过程。同时,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并且使学生的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还有一种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指的是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中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共同的任务,与此同时还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及互的学习。首先是对学生们分配任务,并且给每个学生今生分组工作。每组学生分为四人至八人。在此,学生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分配的任务来做,并且通过相互讨论得到结果。最后,让学生们进行展示,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能够找回自己的自信,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能够顺利地完成。并且,强调每个学生都能被平等的对待,也更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4 结语

本次研究,笔者对教育的现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此次新课程实施是一个难得的改革机会,它能够让学生减少自身的学习的压力,是一个新的教育的开始,运用了理解来代替机械的训练。由于教学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教学的设计也是异常复杂的,要想把一个教学设计的十分完整也是十分难得的,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对于学生来讲,创新性和主动性相对于传统教学一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富笑男,刘琨.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撂索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4-137.

篇7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做到总体布局,使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协调统一的发展,做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共同发展。要坚持走推进生产活动、促进生活富足、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环境承载力限度之内开发资源为基础、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原则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发展速度与基础建设和谐有序的发展、经济与资源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人类在优美舒心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做到经济社会持续的发展。

2、要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总体生态系统的生态。正常的生态系统在总体上来看是稳定的,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的。它在时间与空间上能够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也能保持稳定的对外界的不良影响作出相应的抵抗。较好的生态系统能够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它的多样性稳定不变

二、环境规划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的问题

1、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问题主要包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农田过度占用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导致今后粮食的短缺,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水体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严重浪费,从而使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缺少,最终使人们没有水可以利用;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颇为严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食物链缩短,生态系统对外来污染力的抵抗能力降低等。

2、由于城镇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它包括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从而破坏了土壤,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工业废气乱排放导致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农业污水乱排放而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缺乏等

三、环境规划的对策

1、科学规划,符合实际要求地开展城镇化

城镇化的规划与设计要适合当地区域特点,而且一定要能够与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用长远的角度看,不可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利益与发展,必须着眼于地区的整体情况和整体利益。必须建立自己的品味和特色。对于城镇的规划,要把地区整体发展、生态共存、城乡和谐发展、基础设施共建等相结合,突出城镇合理化、集约化的发展方针和策略。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贪大求全。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色、条件及地理位置来选择发展的策略。在规划城镇规模方面,要着重发展中心城区的功能,以中心城区功能为核心并以放射性带动周边建设和经济发展。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调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着良性循环,以对生态系统最小的影响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城镇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污水、废水、废弃的集中管理。对于各功能园区的建设,要尽量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同时在企业引进方面,严格把关,避免进入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节能降耗等绿色产业。倡导清洁绿色消费。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相应措施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城镇农产品比较充裕的条件,大规模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增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和谐联动,是对城镇化长期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坚实基础。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联合使用,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更加完善和提供广阔前景。

4、加强环保宣传,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区域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个地区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环节。从目前城镇情况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当城镇化的速度较快,迫使农村直接变成城镇,而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停滞在农民意识状态,并未因此“城镇化”,致使其对环境保护的意思、作用以及自身的行为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不仅仅需要宣传教育,还需要行政机构在行为引导上更加完备。(1)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即对人们行为后的影响来施行奖励或惩罚,惩恶扬善,依此来提高环保行为的概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行为。(2)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使人们的环保行为变得有法可依并且达到加强执法的力度。(3)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监督。向群众提供参与环保管理的平台。

5、建立章程,完善监督与治理机制

在城镇化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从理论上讲,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职责。经过实践检验,政府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备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措施,通过用法律的方式方法建立城镇的环保法规系统,通过法律加强对环保的管理,是环保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保状态制度出相应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使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与相应的规章制度互相配合,使城镇化的环保更加专业化、法制化。

6、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环境的载体,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管网体系的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特别体现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在完善改造管网建设的时,给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要同步进行,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设施建设,对于居民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我们可以采取以家庭为单位收集,由村或乡镇负责收集运输,交与县级处理。县级可以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来处理收集上来的生活垃圾。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政府引导或扶持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绿色原料,减低废弃物的排放,企业要加强对废弃物的科学循环利用,对于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回收措施,对于具有危险性质的废弃物,要建立安全的处理系统及专门废弃物焚烧体系,进行集中的科学无害处理。扩大城镇绿化面积,积极发挥防护林地对涵养水土、隔离污染、防风固沙等作用。建立科学化得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推广环保型节能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结束语

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各地域的不同造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不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把“以人为本”为发展观的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一科学发展观。因为只有人才是城市的核心,而城镇化的目标就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找到更加完善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篇8

如果我们把发展经济作为“硬道理”来考量,那么在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促进社会转型,保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则是当前情形下可以协调两者关系的“杠杆”。区域经济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城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对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条件下一些地方两者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出现厂反差。有的地方注重城镇建设,而在区域经济建没的能力上不能达到相互同步的效果;还有就是在相互的理论支撑下,区域经济与城镇建设被混淆成了一个大的概念,不能有效区别他们之间的能力址变而导致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磨合”程度又不具有其拉动或者推手作用;再有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属于软能力的体现,而城镇建设则是通过规模或者数量来进行评价与衡量,也就导致了经济能力过慢发展,而城镇建设的速度又过快,两者之间的杠杆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二、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产业支撑,实工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镇作为城市边缘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参与国民经济有效循环的重要桥梁和连接纽带,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加快城镇建设能够强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带动农村的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全面融人现代文明的潮流。同时也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看,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处于一个转折、分化期,面临的紧迫课题是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认识到城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既要看到新矛盾、新挑战,也要看到新机遇、新前景,完善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壮大城镇产业基础。坚持产业兴镇,把产业发展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二)实现生态管理,构建和谐发展的战略,促进城镇建设现代化

加强城乡统筹,科学合理规划,实现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城乡统筹,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镇化的范畴,形成一种相互依托,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壮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扩大城市的规模,更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功能。要围绕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计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个总目标,立足长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三)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探索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途

这里我们说到的以人为本他首先应当是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发展的要义则是将科学发展,针对人的管理放大到一种管理手段,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现资源的共性,另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一定要以文化价值作为引领,经济资源,科学资源以及共同资源作为管理的核心,那么核心部分的管理能力则是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的资本质量来探寻经济全面发展的路径。城镇建设首先是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大力引进人才,实现工业、经济、资金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流动,以软的管理弥补资源的差异性,尤其是通过技术创新与环境改善来提升区域间的固体资源利用串,不仅使其要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扩张和利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将这种资源的变化过程理解成资本的积累和完善。

三、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现

(一)科学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就会大大节约城镇建设的成本,有效发挥城镇综合功能,提升镇的档次和品位。因此城镇建设在进行规划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和集镇的魅力。二是要着眼发展,促进城市和集镇的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让农民参与集镇建设,形成有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促进地方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三是要科学引导,吸引广大市民和农民积极参与城镇建设,增加城镇建设的源动力和投入力。

(二)以基础建设为权手,拓展区域经济建设平台

城镇基础设施不仅决定着城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水平,还决定着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城镇化的进程。要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镇发展重中之重,按照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长远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短期见效的项目,更有中、长远的发展计划,特别是对主要的公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要舍得下大力气投入,为招商引资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实产业延伸功能,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产业提升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管理的完善,无论是工业园区的建设还是工业技术联盟或者是产业群的建设,都需要基础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持。笔者认为:工业园区建设既是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战略选择,又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载体;既拓展了城镇空间,又培植了城镇产业,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

篇9

关键词:高职 景观设计 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景观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设计市场对景观设计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地高职院校开设了与景观相关的专业或课程,教学重点和特点各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的《景观设计》课程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近年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专业能力有着实质性的提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问题出现。本文拟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及景观设计的市场走向,提出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历程: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称谓最早是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提出的。1900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地位。

20世纪20年代,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就开设过各园林专业的课程,这就是景观设计专业的雏形。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曾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标志着我国景观设计学科的形成。此后,一些高等院校相继设置了园林专业,我国的园林景观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以前称之为“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后来又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称为“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较为混乱。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和美术学院具有相对完整的景观专业学科体系,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亦有待改革,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现状

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目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前期知识铺垫不够。《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但是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少进行前期教学内容铺垫,学生一进入该门课程,就直奔主题,直接讲授相关理论重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较为缓慢,理解不够透彻,直接造成在接下来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对方案设计的思路不够完善,方案无新意,设计理念不强等缺点,学生接受难度较大。

二.课程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招收以艺术类专业学生为主,因此,在课程目标设置上也偏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多以艺术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景观设计专业水平。这种课程教学目标和社会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脱节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性只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更侧重其自然属性和人文价值,追求景观中人文和自然和谐统一。因此,景观设计课程的目标设置不能单一化,要紧密结合社会审美需求及社会实际应用。

三.学生综合知识和自学能力有待提高。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学科知识比较广泛。大多数学生已经从小养成了灌输式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主学生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多吸收课外知识,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定位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难以理解的空洞理论,增加实践训练的课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景观概念,懂得景观设计的规律及方法,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方案,绘制出相应的图纸,流畅的表达设计要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型方案的设计。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的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杂,因此,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决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应该针对景观设计学习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景观漫游动画等,在展示的同时,边分析边讲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实地考察教学法

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考察,考察的范围包括所在地区的各城市景观,在考察过程中,由教师实地讲解分析,分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在考察后要求学生进行整合分析,形成汇报PPT,在课堂中进行分析汇报。

3.项目教学法

由教师给出相应实际地块,并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后,给出相应的设计条件,由学生完成该地块的景观设计。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在前期考察后对该地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现状分析,对周边环境了解较为透彻,对人文要素,设计要素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容易上手,方案设计容易深入,不浮于表面。

4.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三.课程内容的筛选与精简

选择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教学,由浅入深,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教学专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庭院景观设计;2.居住区景观设计;3.广场景观设计;4.村落景观设计。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协作设计,自主创新。

经过以上对教学改革发面的思考,本人已经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实践检验,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反思。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各高职院校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实实在在进行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丁绍刚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 《科学教育家》 2008 06

篇10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用技术;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硬件性能的抽象,用户通过它可以来控制、管理计算机相关的硬件与软件,从而达到高效方便、安全可靠地使用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目的。由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及工程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也一直成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及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往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讲授沿袭了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基于学科型的教学,多是侧重理论知识,较少能够结合操作系统的最新发展,把操作系统的原理知识与具体技术先进、应用成熟的操作系统紧密结合。近几年,国家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提出新精神及改革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门技能型人才。随之,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和专家都进行了许多颇有成效的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那么,我们也针对“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改革,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的改变与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核及工学结合的实训等方面,以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把基于学科型的“操作系统”课程建设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操作系统实用技术”精品课程。

2课程概述

2.1课程发展沿革

2.1.1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2002年至2005年)

2002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操作系统”课程,专业教师认真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制定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阶段“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科型的知识体系进行的,重点讲授的是操作系统的理论。

2.1.2课程建设的发展与深化阶段(2005年至今)

此阶段主要加强了课程研究及新时期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对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1) 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课程教学计划,改变了“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传统内容,在必备实用所需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的教学。

(2) 建立了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开展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信息量,效果突出,课堂效果明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此阶段,课程从本质上发生了转变,以操作系统的实用技术为主,曾经以UNIX类的SCO Open Server 5.0.5 PC版操作系统为案例进行教学,到现在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案例的“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2.2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实用技术”为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是结合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目标而开设的,该课程定位于中小企业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培养。课程参照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并在内容选取时听取了来自企业的专家的意见。课程以当今在企业级应用中占有率较高的微软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为例,整体教学内容先进、实用。

该课程是整合原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而来,采用理论与实训方式并行进行。在系统组建和管理的实训中穿插了必须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不仅做到理论够用为度,还使得计算机操作系统理论更易于理解。课程和当前被认可程度最高的IT职业认证挂钩:MCP(微软认证专家)、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的教育,课程组教师已编写了“21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Windows Server 2003维护与管理技能教程》,教材消化吸收了微软的职业培训课程的内容。除此,我们还提供大量的电子教材、电子文档资源方便学生的学习。

为了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学校建设了功能强大的实训室。除了在校内有完善的实训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还和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课程师资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教师一部分来自企业,均有多年实际的项目管理经验,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主讲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励,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工学结合上,除了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企业的工程师还参与了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学生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在企业中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或者校园网中进行实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系统管理的能力,能在企业中胜任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2.3课程特色

2.3.1明确课程开发教学目标

该课程构建了操作系统实用技术与专业能力形成的关系,使教学实施过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突出了学生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紧密结合。

2.3.2课程内容与国内、外同步发展,全面融合

课程明确定位于中小企业系统管理员的培养,和当前被认可程度高的职业认证进行结合。课程消化吸收微软的职业培训内容,并且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把先进、实用的内容融入到我们课程体系中。

2.3.3采取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过程。课程把企业中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维护、管理作为工作职责项目,大项目分解为多个小的项目。每个项目的学习过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过程分为接收任务(分析企业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对每一项技术,都从“为何需要(Why)”、“是什么技术原理(What)”、“怎样实现(How)”三方面加以阐述,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2.3.4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 专业认知实习

学习完该课程后,专业安排学生在假期到企业中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可以让学生以专业的眼光审视系统管理维护过程,也进一步了解了系统管理员的职业规范。

(2) 在校园内实践

把校园网部分服务器的管理交给学生,不仅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也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3) 顶岗实习

专业和多家企业联合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顶岗实习机会。

3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有效组织

3.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操作系统实用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课程,是一门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设计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学科教育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课程与职业鉴定相结合。

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思路,明确以培养“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培养目标,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质量评价上,注重学生是否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包括关键性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3.2教学内容与课程组织

3.2.1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在企业服务器软件市场中占用绝对优先地位,选择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3这一服务器软件产品作为学习案例,是适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地,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选取了Windows Server 2003中的以下内容,共6大模块(15讲),如表1所示。

课程整体学习过程模拟了企业中计算机系统从无到有的构建并进行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做到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课程分为多个模块(项目),每一模块都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补充需要的理论知识。每个模块教学过程分为: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老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通过教、学、做的结合,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达到应用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以一整周的实训方式进行组织,保证学习过程的连续不间断性。整个实训过程,学生动手时间达80%以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讲授操作技能,还普及操作规范和职业规范。例如,要求学生在对服务器配置进行重大修改时,遵守管理员规则,事先制定实施计划、失败后的恢复预案、记录配置更改的日志等。还例如管理员要对企业重要数据进行保密。

3.2.2课程过程组织

学生主要时间是在校内,因此在校内的学习过程要与工作过程进行结合。该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形成一定的系统管理员职业行动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负责、客观、专业、周密的行动承担系统管理员的社会责任。

整个工作过程由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四个行动周期组成,每一行动周期中包括行动 、步骤、方法手段、工具和组织形式。由此,整个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学习中我们将把这些工作过程映射到学习过程。

课程整个学习过程模拟了在中小企业中构建计算机系统环境这一工作过程。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完整应用的构建,因此我们首先让学生以用户的角度来考虑和了解计算机系统,体会计算机系统应具有的功能,然后把整体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小的工作过程。在每一个小的工作过程中,遵循工作过程的步骤进行学习。完成全部小过程,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后,再把在企业中构建企业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大的工作过程来完成。

3.3教学考核

该课程提倡教考分离,鼓励学生参加CEAC或 MCSE 认证考试,通过该认证的学生承认成绩,并给以该门课程考核“优良”等级。或者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期末考核、课程设计三部分形成,平时项目占30%,期末考核50%,课程设计成绩20%。

3.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4.1全面推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以工作过程为向导

课程把企业中系统管理作为一个大的技能项目,并分解为多个小的任务。每个技能项目的学习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每个任务的学习过程分为接收任务(分析企业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

3.4.2 “WWH”教学法

具体的每一个项目中,都从“技术背景,为何需要(Why)”、“技术原理是什么(What)”、“怎样实现(How)”三方面加用阐述,确保学生能学以致用。

3.4.3 “面”与“点”关联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系统管理技术,然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企业系统管理设计)让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最终达到能够独立地利Windows Server 2003设计和组建完整的企业系统管理方案。

在进行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管理实验中,学生经常需要一人同时操作多台计算机,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采用了虚拟机技术(VM Ware Workstation)来实现。

3.4.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该课程的关键环节,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管理企业计算机系统的构建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后,学生按照实训项目单的要求,3~4人一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并鼓励每组同学对于同一目标用多种方案实现并比较优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更加复杂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课程网站建设

“操作系统实用技术”课程基于B/A/S三层结构,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和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了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具有良好的界面,后台维护快捷。学生非常容易地进行视频课程等诸多网站资源利用,并且和任课教师进行及时互动、在线答疑。任课教师也非常方便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更新。

5结束语

今后,“操作系统实用技术”课程要不断适应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特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工作:

(1) 教学内容紧跟具体工程实际应用,选择最新操作系统为授课案例,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2) 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应用最新多媒体技术深入教学课堂,使授课内容更直观形象,学生易接受使多媒体课堂的讲授和演示更加方便。

(3) 进行阶段性课程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操作系统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课程学习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辅资料,使学习灵活多样。

(4) 不断进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伟,马金素,李晓歌,等. Windows Server 2003维护与管理技能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铭,赵海燕,王腾蛟,等. 北京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8(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