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重点难点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拆除工程重点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拆除工程重点难点

篇1

关键词:路基开挖 ;技术挖制

改建铁路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温泉至读书铺D1K1072+716~DK1073+300(既有成昆线里程K1072+721~K1073+305)段路基工程,位于安宁市太平镇境内,为新建双线,与既有线并行等高,与安晋高速交叉于D1K1073+020处。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路基全长584m,均为挖方约8.3万方,涵洞2处D1K1073+134 (既有成昆线里程K1073+129.11)1-1.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D1K1073+195框架涵 (既有成昆线里程K1073+216)图纸未到,并且该处设计改移道路0.3公里。该段施工对既有线影响较小不需要慢行、封锁。

本段D1K1072+756~1073+026长270m,设置46根锚固桩,并设桩间挡土墙,D1K1072+728~1073+090长262m设置锚杆框架梁护坡。

1.2既有线情况

昆线为国家I级铁路,运输较繁忙,钢轨为60kg/m,轨枕为混凝土枕,每公里1840根,线路为无缝线路,属于单线铁路。

1.3施工内容及工程重点难点

新建铁路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开挖、边坡防护、防排水设施、既有挡墙拆除等均需大型机械施工,距离既有线较近,防护重点难点是路堑开挖、既有挡墙拆除时,防止石块坠落到既有线范围内影响行车安全。

1.4路堑开挖

路堑采用“自上而下、纵向分层、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由昆明端向温泉端开挖;开挖前做好堑顶截、排水设施,及时排除堑内积水,以保持边坡和堑面稳定。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同时做好路堑基底的调查和勘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加强测量控制,避免超欠挖,保持边坡平顺。该段左侧边坡存在顺层,路堑开挖至桩顶平台标高后隔桩开挖桩井,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80%,且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下级边坡开挖。

2.路堑开挖

本段路基挖土方施工,采用挖掘机、破碎锤及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1) 根据路堑具体情况,为减少对山体边坡土的扰动,提高其稳定性, 采用分层横向挖掘法和分层纵向挖掘法,纵向坡度不小于4%,边坡成型一次到位。开挖完的位置及时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用人力和小型机械整刷边坡。

2)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3)排水系统在边坡施工之前完成,以免雨水、泥水渗入边坡中或汇集到既有铁路侧沟内,堵塞侧沟。

3.石方开挖

1)对于岩石不太坚硬的地段,路堑开挖尽可能采用松土法,即推土机切割,或挖掘机、装载机挖装,人工削平边坡;若岩石较硬时,采用凿岩机、破碎锤凿除,严禁爆破作业以减小对既有线的干扰破坏。

2)施工前仔细检查自然状态下山体性质,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天沟,侧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施工

天沟,侧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应绘出详图,放线施工,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沟基稳固,严禁将排水沟挖筑在未加处理的虚碴,弃土上。

2)沟形整齐,沟底,沟坡平顺,沟内无浮土,杂物。

3)沟水排泄不得对路基及既有铁路线产生危害。

4)天沟不应在地面坑凹处通过;必须通过时,应按路堤填筑压实的要求将坑凹填平,夯实,然后挖沟;并防止不均匀沉落和变形。

5.路堑边坡修整

路面按设计断面形式开挖,并挂线细致找平,边坡宜随挖逐步将其夯拍密实,路基每开挖2米左右进行一次边坡修整,修整前由测量人员进行中桩、边桩施放,沿边桩在设计标高位置处挂线,在挂线位置采用反铲挖掘机刷除超填土石方,用挖掘机的背面在边坡上来回推,使边坡压实,然后用人工进行修边,达到设计要求。修整前仔细检查安全防护栏情况,确保落石不会掉入既有线内,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

6边坡防护

6.1锚固桩施工

1、整平孔口地面

孔口地面的整平首先应做好地面排水截水设施,确保施工时地表水不流入桩井内。

6.2 人工挖孔及护壁:

(1)先依据每个桩孔的中心桩放出护桩,然后在桩位处挖出比孔径大20-30的方坑,深度约0.5-1m,坑底应整平,把护壁模板放进坑内,找出护壁模板中心位置,用十字线定在护壁模板顶部,移动护壁模板放进坑内,使护壁模板中心和挖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检查护壁模板的尺寸及其竖直度,最后在护壁模板周围方坑内浇注C20混凝土,并捣固密实,护壁厚度要均匀不少于50。护壁模板用4mm厚的模板拼装形成,高度为1米,支模通过中心垂线控制,其内侧尺寸为桩孔的设计尺寸,埋设时应高出施工地面5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埋设准确稳定,中心偏差不能大于30m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2)当孔口护壁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在护壁顶面做护桩。为加速砼凝结,可在其中掺加速凝剂。锁口施工时注意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及护壁背后超挖回填的饱满度与质量以保证继续下挖的安全。

(3)桩孔采取跳桩开挖,需要拆除部分与桩身灌注混凝土采取隔离措施,以利于护壁的拆除,和抗滑桩整齐美观。对于粘土层或亚粘土层段,当深度小于2m时,人工用镐挖土,用铁锹甩出孔外。每下挖1m,恢复桩位中心一次,用线锤检查孔径和桩的垂直度,开挖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对于粘土、亚粘土段边挖边护壁,以免坍孔。对于泥灰岩,石灰岩段不需要护壁。挖孔时如有渗水,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和流动造成坍孔,渗水应及时排出(抽水机抽出)。

(4)当挖孔深度超过2m时,在孔口顶面,放置小型电动卷扬机台架,放置牢固,用于出渣。或者采用辘轳人工手摇出碴。当下挖至泥灰岩时,采用小型电动空压机供风,接风管至孔内,用风镐凿动岩石。每下挖1米,符合孔径一次。孔径尺寸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若出现偏差及时纠偏。

7开挖采用人工风镐开挖严禁放炮

7.1锚杆框架梁施工

(1)施工前,沿坡面搭设脚手架,人工清理表面浮土及松动岩石,同时施工测量,定出锚杆孔位。

(2)采用风动凿岩机,按设计孔径,设计角度,以锚杆设计长度加0.2m左右进行钻孔,钻孔结束后,采用高压风吹孔,清除孔内的粉尘,采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严格控制钻孔倾角和孔位。

(3)锚杆制作可以在钻孔的同时在现场进行,也可以事先在加工厂内制作,采用汽车按需要运输到现场。钢筋下料长度应为严格按设计长度进行下料。

(4)安装锚杆前,核对锚杆编号与孔号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再采用高压风清孔一次,然后开始安装。

(5)锚固砂浆在现场按室内试验确定的配比进行拌制。

(6)用电动注浆机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注浆管插入孔底,砂浆由孔底注入,逐渐将空气由锚杆孔排出,注浆机压力控制在0.3~0.6MPa。注到套管底部位置。

(7)测量定位,放出框架梁外形尺寸,采用人工自上而下进行沟槽开挖。

(8)横梁、纵梁整体绑扎钢筋,按伸缩缝设置位置分段依次浇筑混凝土。

8既有设施拆除

D1K1072+716~D1K1073+300段内一处既有挡墙需拆除里程为K1072+760~K1073+034(既有线里程)。挡墙拆除待路堑土石方开挖低于挡墙2~3m后,由既有线侧向新建线侧人机配合拆除,拆除时在工务段监护人员在场情况下进行,以确保信息畅通及既有线行车安全。

篇2

【关键词】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原理

1.概述

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亦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在确定基坑土方开挖方案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当地气候、施工条件和周围环境等确定合理、便捷、安全经济的诸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本文总结了常用的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法如岛式开挖,盆式开挖,逆筑式开挖,沉井式开挖的适用范围,对其施工原理及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

2.大型基坑土方开挖的难点分析

2.1 明确各单位工程的合理技术标准

根据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规范和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的基坑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坑周地层移动和对周围建筑设施的影响程度,进行验算。提出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基坑开挖和支撑施工设计。

2.2 提出安全而合理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

(1)有支护的基坑要分层开挖,分层数为基坑所设支撑道数加一。每挖一层及时加好―道支撑或设好一道锚杆。当采用土钉墙或喷锚网支护方案时,应按设计每挖一层土做一层支护、随挖随支护;

(2)有内支撑的基坑,每层土的开挖,对同时开挖的部分,其位置和深度,以保持对称为原则,防止基坑支护结构承受偏载;

(3)保证支撑、围檩或拉锚的施工质量,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4)规定施工场地、土方、材料、设备的堆放场地及数量,限定基坑旁边的超载;(5)确保排水、堵水及降水的措施,严防围护墙体发生水土流失而导致基坑失稳;

(6)合理确定地基加固的范围、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7)选择满足出土数量和时间要求的开挖设备、运输车辆及道路和堆放条件;(8)提出监测设计,落实按监测信息指导施工,制定防止事故的方案。

3.大型基坑开挖方法及适用范围

3.1 直接分层开挖

3.1.1 施工要求

直接分层开挖是最简单的开挖方式包括放坡开挖及无内撑的基坑开挖。、在软弱地基条件下,不宜挖深过大,一般控制在6~7m左右,放坡开挖施工方便,工效高,可根据设计要求分层开挖或一次挖至坑底;基坑开挖后主体结构施工作业空间大,施工工期短。无内支撑支护可分为悬臂式、拉锚式、重力式、土钉墙等。

3.1.2 适用范围

基坑四周空旷、有足够的放坡场地,周围没有建筑设施或地下管线的情况,最简单的开挖方式。

3.2 盆式开挖方法

3.2.1 施工要求

盆式开挖即先挖除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后挖除挡墙四周土方的一种开挖方式。先分层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暂不开挖,可视土质情况按1:1~1:1.25放坡,使之形成对四周围护结构的被动土反压力区,以增强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待中间部分的砼垫层、基础或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再用水平支撑或斜撑对四周围护结构进行支撑,并突击开挖周边支护结构内部分被动土区的土,每挖一层支一层水平横顶撑,直至坑底,最后浇筑该部分结构砼。

3.2.2 适用范围

该方法支撑用量小、费用低、盆式部位土方开挖方便,适合于基坑面积大、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而且地下室底板设计有后浇带或可以留设施工缝的大面积基坑开挖。

3.3 中心岛开挖方法

3.3.1 施工要求

中心岛式挖土,亦即保留基坑中心土体,先挖除挡墙内四周土方的开挖方式。当基坑面积较大,而且地下室底板设计有后浇带或可以留设施工缝时,可采用岛式开挖的方法。这种方法先开挖边缘部分的土方,将基坑中央的土方暂时留置,该土方具有反压作用,可有效地防止坑底土的隆起,有利支护结构的稳定。必要时还可以在留土区与挡土墙之间架设支撑。在边缘土方开挖到基底以后,先浇筑该区域的底板,以形成底部支撑,然后再开挖中央部分的土方。

3.3.2 适用范围

宜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型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的情况。

3.4 逆筑法开挖或半逆筑法开挖或

3.4.1 施工要求

当高层建筑的基坑工程大而深时,围护结构的内支撑体系或锚杆体系工程量十分大,而且工期很长,特别是使用内支撑体系时,随着地下室结构由下而上,不再需要内支撑时,拆除工作量也很大,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往往还要爆破拆除。针对“顺作法”的缺点,“逆作法”则是利用地下室的梁、板、柱结构,取代内支撑体系去支撑围护结构,所以此时的地下室梁板结构就要随着基坑由地面向下开挖而由上往下逐层浇筑,直到地下室底板封底。

3.4.2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市区等施工场地紧张,周边环境要求高的深基坑,其可以地上地下同时施工,减少造假,同时不影响上行交通。

3.5 沉井开挖

3.5.1 施工要求

沉井法又称沉箱凿井法,在不稳定含水地层掘进竖井时,在设计的井筒位置上预先制作一段井筒,井筒下端有刃脚,借井筒自重或略施外力使之下沉,将井筒内的岩石挖掘出的施工方法。挖掘与下沉交相进行,直到穿过不稳定地层。

3.5.2 适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桥梁、烟囱、水塔的基础以及水泵房、地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顶管的施工。用于软土地基的基坑,对于环境保护较好,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少工期,降低成本。

4.总结

对于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应该按照以下三点来确定:首先基坑开挖应根据基坑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其次,选择一个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案;最后,基坑开挖过程中,除应严格按照制定的经过审批的方案执行外,尚应注意如下关键点的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分层开挖层数、每层分段数量,分段开挖的时间限制等,且注意必须与基坑支护的设计工况保持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另外,在开挖过程中,及时监测,及时反馈,做到信息化施工。用监测数据来指导指导进度。

参考文献

[1]郑了然.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探究[J].福建建材.2011(02)

[2]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6-57.

[3]蒋洪胜.基坑开挖对邻近软土地铁隧道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2 ,32 (5):53-56.

篇3

关键词:绳锯切割山体开挖

中图分类号: TU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104国道乐清市改建工程狮子山半山体开挖工程位于中国5A级雁荡山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的出入口,距白溪桥头8米左右,边临104国道,车流量达7000辆/日,山顶距开挖线边沿有寺庙,房屋建筑面积约300平米,开挖半山体侧距26米有民房,建筑面积约500平米,开挖高度约12米,总开挖数量约5340立方。岩质坚硬,裂隙较发育,属火山凝灰岩地质。

2山体开挖施工

2.1施工方案准备

根据原设计图纸提供的初步方案,在作业点周边采用拆迁安置或道路改移等方式,然后再进行爆破和挖掘机相结合开挖方法进行开挖。但施工现场周边红线范围外还是存在大量居民建筑物、施工段车流量大,即要施工又要维持车辆通行,显然原方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业主召集了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根据该工程实际地理地形位置特点和目前公共安全管理目标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标准,采用常规爆破开挖方案因条件不具备,不予考虑。根据我们近几年来采用特种工程施工技术积累的经验,拟定两种方案:一、膨胀爆破开挖;机械辅以人工凿除开挖;二、绳锯切割静力拆除开挖共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其优劣如下:

2.1.1 “膨胀爆破开挖”方案,基本可以满足开挖山体周边结构物不受损害这个目的,但不足之处是:

A施工周期长 单就狮子山开挖说,按35厘米*35厘米膨胀有效半径计,需钻装药孔5.8万米,投入5台钻机,工效3米/小时,两班制作业,就钻孔作业需241天;

B开挖不彻底 由于受临空面影响,岩体根部(路槽)是无法通过膨胀开挖的,只能辅以人工或机械凿除;

C 噪音大,粉尘多,不利于文明环保施工 由于风钻钻孔量大,噪音、粉尘污染严重,加之膨胀炸药本身粉末状,对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带来非常不利。

2.1.2“绳锯切割静力拆除开挖”方案,除能满足开挖山体周边结构物不受损害这个目标,对比“膨胀爆破开挖”方案,有如下长处:

A施工周期短,由于采用矿山开采先进设备和工艺,又没有成材率要求,一个月内可以顺利完成狮子山开挖,两个月内顺利完成朴头岭段山体开挖;

B 开采非常彻底,不留边、死角;

C 施工噪音低,粉尘产生量小,占用场地小,能满足边切割开挖边维持通车;

D 最终路堑边坡能形成锯切镜面,有利于开创雁荡山人文景观新亮点;

E 节省边坡防护结构费用。

根据以上两种方案对比最终确定绳锯切割静力拆除施工

2.2山体开挖前的辅助工作

2.2.1山体剥离:剥离工作主要是剥掉山体上的覆盖土、风化层,夹层使整个山体岩石暴露出来,为绳锯切割静力拆除做好准备。

2.2.2构造工作平台:山体出来后,要开挖出适合绳锯机工作的平台,一般宽度在6米,长度根据山势确定,绳锯切割静力拆除台阶高度控制在5-10米。 开挖方式一般采用钻孔加膨胀剂等方法,对山势比较平缓的作业面可以采用铺垫土层的方式构建作业平台。

2.2.3建立循环水池:绳锯切割时,必须通冷却水,以保护绳锯及锯机,冷却水量视机器数量定,一台绳锯机的冷却水耗用量为0.5-1吨/小时,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以及具备连续不间断供水能力;

2.3“绳锯切割静力拆除法”的施工工艺原理、流程及详细实施步骤:

2.3.1 工艺原理

根据被切割山体的形状和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施工吊装运输能力,确定分块体的大小,划分分块体的部位并进行定位分割,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绳锯机械中的金刚石珠绳对石质山体进行反复的磨切,达到切割岩石的效果。

2.3.2工艺流程:

2.3.3实施步骤

1.确定切割断面位置

切割首采面选定在山体的背面,利用现有的空地作为绳锯作业的初始平台,同步进行推进,逐步扩大平台,将山体切割成4*4*6(米)的方块,即纵深4米,宽度为4米,分两层,每层高度6米。

切割划分示意图 狮子山切割镜面效果图

2.测量定位

由测量人员进行切割线定位,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切割体大小,对个切块位置进行放样定位。

3.钻孔

根据测量放线进行穿绳孔(切割孔)的施工。吊装孔的位置应选在保证吊装时相对平衡的中心位置上钻孔是一项关键的准备工作, 若孔钻不好, 直接影响串珠绳的穿通, 影响绳的使用寿命及切割效率,所以打孔这一工序特别重要。

3“绳锯切割静力拆除法”的优点

3.1适应性广、功能强、效率高,首先开采深度深,能达到l0~20m甚至更深,常规开采一般只在10m以内;其次切割速度快,一般能达到4~5m2/h。

3.2从根本上清除了爆破作业对作业人员的危险,同时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采用爆破给环境带来的粉尘和噪音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3.3满足边切割开挖边维持通车,对原有道路的交通干扰影响最少。

4结语

我部在乐清104国道湖雾至清江段狮子山山体施工中引进矿山开采设备对山体绳锯切割开挖施工,即避免了政策处理对工期的影响,又节省了工程成本,有效地解决特定部位、重点难点的工程进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极具推广价值。

篇4

关键词:桥梁施工;后张法;预应力有效控

桥梁建设一般是属于政府范畴的公共工作,其对交通的畅通提供巨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建筑过程中采用更加有效的建筑途径来使桥梁更坚固,是建设行业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今,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应用在桥梁建设中更是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后张法预应力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特点

在确定建设桥梁的所处位置、地理状况、总长度和承受范围的条件下,预应力筋直接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锚具固定在构件上,不需要固定的台座设备,张拉灵活,其拉力可达几百吨,能永远停留在构件上,成为构件的一部分。所以,后张法适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后张法其不同于先张法的方法在于是:先安装管道,浇筑混凝土成型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预应力筋。预应力传递靠锚具,管孔、管束及钢绞线的数量经过科学计算确定。应用后张法预应力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能加强桥梁的承受能力,减轻自身重量,防腐性能提高,在相同环境相比之下使用寿命时间更长,因此广泛应用于许多桥梁建筑中。

二、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途径

(一)支架地基硬化及搭设

根据实地勘测,结合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交通情况等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支架地基进行硬化处理后搭设支架或架设贝雷梁,然后再按设计的桥梁底标高处铺设底模板。搭建好支架后对架体及地基进行加载预压试验,与此同时计算好桥梁总重量。预压试验的安全控制值系数一般取1.2~1.5,以检验架体的稳定性及承载强度。

(二)模板安装

根据施工工艺在梁底部采用木模,完成后拼接严密,支撑牢固,安装尺寸准确,能减少各部分的缝隙大小。建筑模板按先底模、后侧模、最后顶模的顺序进行构造。并且,在造模的同时预留出准确的孔道位置和大小,以便在后期穿钢绞线束时起到很好的作用。侧模的建造完毕后进入内膜的构建,保证内膜的封闭性是很重要的,此时应该用木模。模板安装质量的好坏是涉及到整体桥梁表面美观的重要性,模板安装的准确对桥梁的整体建设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作用。

(三)钢筋安装及布设管道

波纹管的安装应和钢筋安装按设计图纸同时进行,要注意组织好钢筋和波纹管安装顺序。波纹管的接长可采用厂家配套波纹管接头管长,接头管的长度一般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以防接头处漏浆。波纹管按设计编号逐一安装,安装时严格按图纸设计给定孔道坐标位置固定,要求保证安装的竖向、横向准确性,平弯、竖弯的地方要按设计设置的转弯半径。钢束定位用“井”或“U”字固定钢筋与周边钢筋点焊固定,在直线段布置间距按800~1000mm,曲线段按设计或规范进行定位。定位钢筋要与梁体钢筋用电焊焊牢,防止管道移动。

(四)砼的浇筑

砼浇注时注意浇筑的次数、顺序、厚度。浇筑应分两次进行,先从底板底部开始浇灌至腹板与顶板交接处,最后浇注顶板。注意浇筑的厚度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尤其是在振捣的时候不要碰撞模板,由泵管注入模中。在整个砼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波纹管,防止其变形、移位或破损。在浇筑过程中要分层压实混凝土,使其坚实没有空隙。浇筑完成后迅速采用麻袋、塑料薄膜等履盖,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五)穿束

穿束是真正运用后张法预应力的技术,穿束前管道应注意保持孔道通畅、干燥、干净状态,钢绞线保持洁净进行理顺并绑扎成束。钢绞束端头做成子弹头并采用一根钢绞线或钢丝蝇作为牵引,牵引动力采用卷扬机。穿束前经过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85%后才可以进行穿束,每个部位的穿束都应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人工缓慢、无破损地将单根钢绞线送入到孔道,延伸到另一端后采用卷扬机牵拉,完成整个钢绞线穿束过程。

(六)拆除模板

在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后到施加预应力前的期间,砼结构应通过检测强度,并达到一定数值要求时才能拆除侧模板,然后立即清洗。内膜的拆除要注意不要损坏混凝土的表层,不要破坏孔道的结构,拆除时间要平衡。底模模板及支架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方并达到预应力砼强度的85%后方可拆除,支架应该由上到下,跨中向两边对称进行拆除,防止上部无支点而破坏建造的砼。注意,每幅或每跨模板的拆除时的强度标准都是不同的,应分次测量。

(七)张拉预应力

张拉预应力应严格按照预应力张拉的流程规定进行。即张拉前应做好张拉准备工作,如:砼强度要达到张拉要求、机具仪表的选择及校验;其次是确定张拉顺序,应遵循均匀对称、偏心荷载小的原则。箱梁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下面后上面,先长后短,先对称后单端,先中间后两边,先纵后横。最后实测引伸量和计算引伸量容许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施工前应按有关部门规定对每批钢绞线的强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引伸量的技术指标进行抽检,并应按实测值对钢绞线的理论张拉引伸量进行调整。初始值在O初始拉力(10%бk)60%бk控制拉力(持荷2分钟) 105%бk控制拉力(持荷5分钟) 100%控制拉力锚固。张拉时应对应设标志,以便测定各钢束的伸长量。每根钢束张拉到设计吨位后,实测伸长量,以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调整后理论值的误差不得大于±6%。若发现伸长量异常,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才能再张拉。

三、后张法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时,砼强度必须达到85%以上。应测量好每条管道的长度、定位点的坐标、间距、安装的牢固性和准确度;管道的接长接口、排气孔管的安装严密性;管口应采用纱布或海绵堵塞,以免浇捣砼时砼渗进行。预应力张拉时严格控制好预应力值和伸长率,并且预防钢绞线断丝和滑丝。锚垫板前、喇叭口后必须加密加强钢筋网片。压浆时注意压浆的标号和流动性。

四、工程举例

某政府大桥施工前经过设计,桥梁总长243米,每五跨为一幅,应用后张法预应力技术,采用箱梁设计办法。计划承重卡车30t,底板厚度0.46米,腹板厚度0.50米。主要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支架地基硬化搭设支架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及布管砼浇筑穿束钢筋预应力张拉拆除模板压浆封锚。砼浇灌是采用有粘结的砼,因为这座桥梁的建筑工程浩大,应用这种方法更加方便灵活。经过两次浇筑后沿孔道穿入钢绞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钢绞线连接到桥梁两端锚具施加应力,使得束幅桥梁混凝土具有预应力,从而使得桥梁的耐受压力增加,提高了桥梁抗震性能和整体性能。

五、结语

桥梁预应力技术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后张法预应力的技术是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也是整个工程的重点难点之处。这不仅在于环境的因素,同样需要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本文简单的介绍一下施工中的后张法预应力的使用途径,希望为今后桥梁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辅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奇.贺栓海.“后张法预应力钢束有效预应力沿程分布分布模式派别与统一模拟方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篇5

(一)突出治理重点,从管理上提升治堵效应

2013年以来,县城管局积极推进“三城同创”工作,以强势推进城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围绕“路通、车畅”的工作目标,采取集中“整治月”及常规性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城市道路秩序的整治,强化城市道路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治堵工作效应。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道路秩序的整治:一是严格占道审批。从严控制商业占道审批数量、面积、时限、地段。特别是今年以来,实行占道审批“四严禁”即:严禁跨街彩虹门设置、严禁主街道固定摊点占道审批、严禁一街两起大型促销审批、严禁占用机动车道进行商品促销、严禁超过三辆以上商业宣传车游行。实行“四严禁”以来,占道审批数量同比下降65%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城区车辆的通行秩序;二是规范市场秩序。以整治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秩序为突破口,依据“疏堵结合,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城区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强势取缔了莲塘路、琴江东路、十字街、恒丰路、莲城北路等市场周边长期以来以路为市、堵塞道路交通的现象,并逐步规范成立了北门小广场、东城临时便民市场交易点,疏导规范菜摊400余个,不仅解决了菜农摆卖难问题,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市场周边道路堵乱现象;三是抓好静态停车管理。突出抓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车辆停放的管理,将静态停车管理纳入各监察执法中队常规性整治工作当中。两年来,通过先教育劝导、再警告、后处罚的执法方式,共纠正查处车辆乱停放现象1000余起,其中简易程序处罚达380余起;进一步加强了们出租摩车管理,合理设置出租摩托待客点,保障车辆的有序停放;四是严查占道经营。坚持“主街严禁,次街严控,小街背巷规范”原则,严查城区沿街商铺跨门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的整治,合理布局十字街、东城早餐点,出资5万多元规范制作12个不锈钢水果摊点,进一步美化城区水果摊点交易环境。两年来,先后取缔城区占道修理点、水果摊点、店外店、早餐点等580余起,拆除占道搭建80余起,规范安置摊点120余起。通过分类管理的模式,有效遏制城区乱摆卖现象,进一步提高城区道路利用空间,从根本上改善道路拥堵现象。

(二)完善基础设施,从源头上破解拥堵难题

通过建管结合的方式,不断改善城区道路市容秩序,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上破解城区道路拥堵难题。一是推进西华路改造工程。西华路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贯通城区南北的主要交通枢纽,设计双向四车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整条道路车流、人流密集,造成交通秩序拥堵。2013年年初,县城管局通过拆除原有绿化隔离带的改造方式,使整个机动车道由原来的25米拓宽为40米,西华路车辆通行变得更加通畅;二是推进白莲城市场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白莲城长期以来拥堵现象,推进市场改造工作,历时三个月先后完成了莲城北路货运站与烟花爆竹店的搬迁、烟草简易房的拆除、白莲城内部违章设施的拆除、沿道临时摊点的清理、路面整修硬化等工作,先后改造占道栅顶400余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物近600余平方米,规划建设350平方米的临时市场与一个垃圾站房等重点难点工作,使莲城北路面貌焕然一新,市场秩序井然有序,道路秩序明显得到改善;三是推进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工作。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工作,先后完成邮政北路、大丘巷、石中后侧、白莲城老土管局路、水保局对面、检察院南路等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工作,共计硬化面积近万平方米,逐步打通城区“断头路”,改善“泥巴路”,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现象。

(三)推行常态化管理,从制度上强化治堵工作

坚持从创新管理制度上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保障治堵工作常态化,提高城区治堵工作水平。一是实行包干管理责任制。采取网格式划片分区管理模式,实行治理工作“四定”包干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强化城区治堵工作力度;二是推行早夜间管理工作机制。将早夜城市管理纳入常态化,早班6点起错时交班、固定蹲守的执勤方法,加强市场周边道路秩序的监管,严防市场滩摊、乱摆卖出现的交通拥堵现象;组建夏季夜间巡查小分队,强化公共场所秩序、主次干道、夜宵摊点的管理,保障道路秩序的畅通;三是强化“门前三包”制度。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治理工作,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督促和引导机关单位、学校、沿街商家加强门前秩序的管理,形成人人自觉遵守道路秩序的氛围,为治堵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是完善市民投诉处理机制。今年年初,建立城管“7181800”市容投诉热线,集中受理市民涉及城市市容管理的投诉、举报、咨询和建议,对投诉举报中的乱占道、乱摆卖、乱停放等影响道路秩序的违规行为,第一时间组织专人负责处置,为治理城区拥堵现象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市民文明意识不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城区人口的剧增,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文明意识,随意性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和交通秩序,造成堵乱现象的存在;

二是部门协作能力不够。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公共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管理、社区物业管理、城乡结合部管理等,管理内容涉及多个管理职能部门,由于城市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共管合力,造成部分管理内容互相推诿。

三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逅。基础配套设施规划缺乏科学性,现有基础配套设施难也满足日益增长城市人口的需要,城区专业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滞逅直接导致城区堵乱现象的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市民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城管动态,让广大市民更加了解、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加强市容环境日常监管,加强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城管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能力,积极维护市容道路秩序,进一步确保治理成果。

篇6

今天上午,我们察看了××铁路几处征迁现场,发现问题还比较多,进展也不快,征迁的压力非常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不够重视。有的县市区认为铁路是国家的、是区域的,与自己关系不大,缺乏长远打算、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和力量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行动不积极。有的过于强调地方利益,瞻前顾后,行动迟缓,拖了全市后腿。有的认为铁路建设是项目公司的事,没有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来办,不仅没有焕发动力,反而成了阻力。

三是落实不到位。铁路建设是全市头号交通工程,市委、市政府反复向上做工作,才争取到今天的结果,但有的地方行动不迅速,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没有立刻就办、马上落实,其中原因需要深入反思、查摆和整改。

四是作风不扎实。缺乏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劲头,没有真正沉下心来、铺下身子干工作。

铁路建设是对各级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从上到下都肩负着重要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来加强和调控这项工作,各级的力度必须加大、责任必须落实、进度必须加快、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一要及早通过房屋评估报告审核。这项工作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市府办、监察局、发改委、铁路局负责督办,对完不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市铁路局要会同国土、住建、物价、财政部门,认真审核各县市区上报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意见,为评估报告通过审核提供政策依据。

二要竭尽全力争取拆迁资金。经过有关部门积极努力,省发改委、省铁投已表示全力保障××段征迁资金供应。但各方面变数很多,我们不能高枕无忧,要靠扎实的工作赢得支持、赢得信任、兑现承诺。市发改委、铁路局要继续加大力度,靠上去做工作,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三要全面开展房屋拆迁工作。要认真总结拆迁工作的经验教训,立即开展拆迁动员、测算安置等工作,做好大范围拆迁的准备。评估报告审核通过后,有关县市区要抓紧签订补偿协议,并立即开展拆迁,成熟一个拆除一个。对拆迁工作,各县市区行政首长要始终抓在手上,加强调度,亲自推进,干出成效。市直部门要服从大局,积极配合做好拆迁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影响工程进度。

四要抓紧拨付征迁滞留资金。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按照审计署整改要求,抓紧将滞留资金逐级下拨,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篇7

关键词:CRD工法;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控制要点

0 引言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高铁出入场线从高铁东站东侧正线之间通过交叉渡线引出,出入场线与正线并行约300m后转向北,上跨正线左线,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后爬出地面,通过跨徐海路大桥进入停车场。暗挖隧道工程设计采用单洞双线马蹄形结构,CRD工法施工,隧道覆土深度为5m~10m。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1.1 地形及地貌特征

高铁出入场线范围内主要为冲洪积层,沿丘陵边缘环状分布平原地貌单元,第四系地层主要受冲、洪、沉积影响而成。出入场线部分地段下穿邱山,为山前残丘地貌。

1.2沿线地层特性

①杂填土1-1层,该层厚度:0.2~7.5m,平均厚度:1.90m,土层底标高:28.17~48.38m。②黏土2-3层:呈灰褐~黄褐色。该土层厚度:0.2~5.5m,平均厚度:2.09m,土层底标高:22.19~29.28m。③粉质黏土2-4层:灰褐色,该层厚度:0.2~3.3m,平均厚度:1.55m,土层底标高:29.36~31.52m。④黏质粉土2-5层:灰黄色,该层厚度:0.3~4.3m,平均厚度:2.15m,土层底标高:27.67~31.64m。⑤黏土5-3-4层:褐黄色、硬塑~坚硬、土质不均匀、含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该层厚度:0.7~17.6m,平均厚度:9.26m,土层底标高:10.02~24.94m。⑥砂岩9-1-2层(P1s)⑦页岩10-7-2层(C2b):黄褐色,强风化,泥质结构,薄层状结构,结构部分破坏,岩志呈碎块状。该层未穿透。⑧石灰岩11-5-2层(Olm):灰白色,强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己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⑨石灰岩11-5-3层(Olm):灰白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已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⑩灰岩12-4-3层(∈2z):灰白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已破坏,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洞其中黏性土、碎石等充填,该层未穿透。

1.3 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及承压水。高铁出入场线范围内勘察期间观测到一层地下水,潜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2)不良地质作用:崩塌、岩溶地面塌陷、特殊岩土。

2.工程项目特点

(1)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本隧道单洞双线隧道,隧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突水、突泥初始风险等级较高。针对此情况,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CRD工法,临时仰拱支护、临时竖向支撑支护、永久性支护,交叉进行。

3.CRD工法重点、难点及监理对策

监理过程中以隧道施工安全、质量为重点,对工程进度、投资、环保、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监控。因隧道爆破开挖受CRD工法的作业空间及作业机械、出渣运输车辆的限制,临时支护(包括临时支护的合理拆除时间及其步骤)、永久性性支护都将给施工监理带来较大困难,以及二次衬砌及防排水工程的各施工工序都有不同程度的作业难度。

3.1 重难点一: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施工中隧道防排水施工

监理应对措施

(1)严格检查初支、二衬背后的回填注浆管的预埋施工质量及注浆质量;

(2)严格检查隧道初支后的分区防水及二衬背后回填注浆系统设置的安装质量;

(3)严格检查防水板的全包式固定质量,避免焊穿、脱挂、漏补现象;

(4)严格检查防水板的气缝密闭性施焊质量;

(5)严格检查环、纵向施工缝、沉降缝各类止水设施(细部构造)的施工质量;

(6)严格审查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力度;

(7)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边、中心排水沟的施工质量。

3.2 重难点二:CRD工法施工过程中受施工场地特别狭窄及超小空间、施工的局限性,造成机械作业困难、机械施工转洞作业耗时,以及机械、人工的交叉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CRD工法开挖断面步骤,确保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根据隧道四部导洞净空断面空间,量身定制进料、出碴运输机械车辆。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保障通道运输安全。

(2)及时与设计沟通,洽商有关安全事宜,必要时增设临时横通道,以解决机械转场及人、机交叉作业的施工困难。

3.3 重难点三:爆破开挖时可能存在基岩岩溶裂隙水,如果岩溶裂隙水连通承压水层形成高压水向外突涌,可能造成隧道内积水外排不及时,对围岩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严格操作超前地质雷达预报工作,必要时配合水平钻探,搞清楚掌子面具体地质表象,探清有无溶腔、溶洞、客水、主水水源流向。及时与设计、施工商讨相关对策,提出处理方案。

3.4 重难点四:本次CRD工法施工下穿淮徐高速公路东互通匝道,在埋深4.5-5.0米的超浅埋深条件下爆破开挖施工,是本隧道开挖的重点难点。爆破震速产生的巨大震动对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且对围岩产生的破坏或路面沉陷后果无法估量,是隧道施工期间的难点和重点。

应对措施:①采用静力爆破措施,把围岩挠动降到最低限度。②地面架设贝雷式变道,保障车辆运输安全通过。

3.5 重难点五:目前参建单位对CRD工法的施工步骤、支护参数、施工工艺、技术标准、使用机械、安全预警、应急响应等关键技术措施不是很熟悉,给施工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应对措施:①加强岗前技术培训,熟悉掌握CRD工法施工步骤、支护参数,以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达标、安全可靠。②技术管理人员,要熟悉掌握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提高认知。

3.6 超浅埋地段大管棚(单环长30米)施工:①容易串孔、撞管、注浆冒顶的危险发生。②双向对打施工,采用108mm直径的钢管,环向间距40mm。对向交叉钻孔后,孔口间距还剩不足10mm,即使不穿孔、不撞管,也在围岩顶面形成剪力层。下部爆破开挖工序施工时,极易造成掌子面顶部大面积垮塌,给施工安全、质量带来较大隐患。

应对措施:①大管棚施工,建议设计由两头对打,变成单面打入安装。这样可以适当加长管棚规格、长度,既能保障洞口段围岩稳定,又能保障进洞施工安全。②超浅埋地段注浆,极易使浆液冒顶跑浆。可随时观察地表动向,适当降低注浆压力,以减少注浆冒顶风险。

4.监理控制要点及其控制手段

4.1控制要点

(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积极协调,人力、物质优化组合,将施工干扰降为最小。

(2)测量、监控量测:建立隧道控制网,为隧道的施工、运营提供安全的保证。

(3)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必要时采取水平钻探预报,提供隧道掌子面开挖进尺、支护参数依据,以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4)隧道洞身:隧道穿越Ⅳ、Ⅴ类围岩地层时应做好洞内防排水,严禁积水长期浸泡基底及围岩。

(5)通风检查:通风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和安放的位置要符合相关要求,以确保每人供应3立方/min的新鲜空气。

(6)电力设备:变压器、配电箱、接线盒、电闸、拉线等电器用电安全管理。

4.3 监理的控制手段

(1)确定工序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及检查程序。

(2)旁站监理:对隐蔽工程、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及工艺,由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员实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督,当面制止影响工程质量的不良行为,及时清除不利因素。

(3)实量实测: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求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时,要对验收部位各项几何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返工。

(4)试验检验和抽查: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包括材料的性能、配合比、成品的强度等都要有试验数据,否则工程一律不予验收和计量支付。必要时对试验检验结果进行抽查。

(5)指令文件:监理工程师的各种指令都要有文字记载,并作为主要技术资料存档,使各项事情处理规范化、文字化。

(6)工序控制:按“质量控制流程”确定的原则严格控制工作程序,通过控制工序质量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严禁发生工序倒置或无序施工的情况发生

(7)报检程序:在施工单位“三检”的基础上,由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后,∽疟检资料,向监理工程师报检验收。

(8)利用计量支付控制手段:没有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认可意见,不得支付工程款,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坚决不予计量支付。

(9)对于现场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工序过程或工程产品质量监理工程师采用目测法,检测工具量测法以及试验法、理化法进行控制。

(10)目测法:凭借感观进行检查,采用看、摸、敲、照等手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

(11)量测法:利用量测 据判断质量情况。

5.结论

(1)CRD工法掘进原则:尽量少搅动围岩、短进尺,尽快施作初期支护,并使每个断面及早封闭,采用信息化施工,弱爆破,勤量测。

(2)严格控制沉降值,确保初期支护稳定。

参考文献

[1]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高铁出入场线暗挖主体结构施工图,2015.6

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

关键词:220kV饶平变电站;母差保护;失灵保护;双重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20kV饶平变电站是广东省饶平县的供电枢纽。2004年一期工程投产,2006年二期工程投产,全站规模为2台主变,容量一共330MVA,220kV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接线,设置专用母联,有7回220kV出线。当前使用两套RCS915AB母差保护装置及一套RCS916A公用失灵保护装置提供220kV母差及失灵保护。考虑到运行年限、电网稳定和根据《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下称“07版反措”)要求,对饶平变电站的母差及失灵保护配置进行双重化改造十分必要。在控制风险和投资情况下,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进,简化二次接线,拆除公用失灵屏,将旧母差屏更换为双套母差及失灵保护屏,第一套为南瑞PCS-915NA保护装置,第二套为深瑞BP-2C保护装置。

1双母线母差及失灵保护的特点

双母线相对于双母线单分段、双母线双分段而言,都是需要配置2套母差及失灵保护装置,通过配合实现对双母线的保护,区别在于双母线不需要考虑分段开关两侧的保护交叉问题,重点需要考虑每段母线与挂在该母线上运行的线路的保护交叉问题,因此二次接线和逻辑相对于母线分段的结线方式来说比较简单。

2母差及失灵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选择

在选择母差及失灵保护装置的时候,选取了符合《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母线保护装置。PCS-915NA和BP-2C相比较,前者采用了传统比率制动原理而后者采用了复式比率差动原理。使用不同原理互相配合,完善了对母线的保护,同时避免了同一厂家可能存在软硬件缺陷或者是同批次产品在质量上的瑕疵,在将其中一套停运时不至于由于另一套存在缺陷而失去母线保护。

3改造中的重点难点

3.1失灵启动判据

饶平变电站改造前的失灵起动判据是在#1主变、#2主变、7个220kV线路保护和220kV母联保护装置中实现的,而且只有一组失灵起动回路。根据“07版反措”要求,取消原先的失灵起动判据,采用母线保护装置本身的失灵电流判据,而且需要新增一组独立的失灵起动回路引进改造后的2面母差失灵保护屏,即每个220kV间隔的保护屏必须提供2组独立的失灵起动回路,避免寄生回路的存在,还有比如停运检修其中一面母差失灵屏时,220kV母线仍有正常工作的母差失灵保护。然而按照改造前由于现场220kV线路保护、主变保护使用的装置是不同时期的产品,部分产品的备用起动失灵接点不能满足同时满足要求,需要在220kV潮饶线主一保护屏CZX-12R操作箱加装TJR、TJQ继电器保证有至少两组起动失灵,主变保护屏引接解复压闭锁回路、改造起动失灵回路,其他220kV保护装置需要则进行改线。

CZX-12R操作箱加装TJR、TJQ继电器如图1所示。

3.2跳闸回路

虽然饶平变电站主变保护、220kV线路保护都是双重配置,但是目前仍是一套保护跳断路器的两组线圈。根据“07版反措”要求,“当共用出口的微机型母差保护与断路器失灵保护双重化配时,每套保护应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因此,取消220kV线路、主变保护的主一、主二保护跳双线圈的接线,改为主一保护跳第一组线圈,主二保护跳第二组线圈。改造完成后将原来的“主二保护跳第一组线圈的分相出口”改为“主二保护分相起动失灵”,以满足失灵双重化配置。改造后的失灵起动回路如图2所示。

3.3失灵联跳主变各侧回路

#1主变变高开关失灵启动联跳主变三侧的回路中,由于非电量开入的接口已经没有位置了,根据技术比对还有查找原来接线,发现“压力释放1”接口只是作为信号使用,不出口跳闸,因此将“压力释放1”接口改为“失灵联跳三侧”的开入量接入,将原先在“压力释放1”回路里的备用压板24LP改为“失灵联跳三侧开关”压板,再将“压力释放1”接入本体端子箱内备用端子,直接接入测控单元,不启动跳闸。#2主变变高开关失灵启动联跳主变三侧的回路中,考虑到“压力释放2”开入接口是备用接口,因此除了将“压力释放1”接口接线改至“压力释放2”接口,其他与#1主变变高开关失灵启动联跳主变三侧的回路一致。这样既考虑到现有接口位置的排列,又合理应用了备用接口,使相同功能接口尽量接近,方便以后的检修。

3.4解复合电压闭锁回路

当主变变高开关失灵时,如果这时电压闭锁元件灵敏度不够,失灵保护可能会拒动,因此必须对解复合电压闭锁回路进行改造。解除复合电压闭锁的开入回路K6接点(图3)虽然命名为“解复压闭锁”,而经过确认实际上是复合电压的动作接点,不配合保护动作。

改造时考虑逻辑要尽量简单,消除串联关系,不考虑将保护跳闸接点接入,避免因保护跳闸接点误导通导致解除复合电压闭锁的风险。解复合电压闭锁改造后回路(图4)采用主变PST-1020保护装置中的“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动作”解除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并解除25LP压板原有接线,改为49LP压板,避免混淆。

4停运旧设备及投运新设备的方案

饶平变电站现在的母线失灵保护只使用一套公用失灵屏,在投运新设备的施工过渡时期,由于220kV线路保护和主变保护是不同时期投运,部分保护屏不能满足同时接入母差失灵保护屏的条件,所以原先的公用失灵屏仍需要正常运行。需要先将220kV线路保护、主变保护全部接入新增的第一套母差失灵屏,并正式投运,在此期间对接入失灵回路和跳闸回路进行整组传动试验。由于试验存在高风险性,所以必须制定停电计划,待试验合格后通过验收投运,才可以拆除旧的公用失灵屏和旧的母差保护A屏。最后待第二套母差失灵屏接线全部完毕后投运,才可以拆除旧的母差保护B屏。

结语

由于是对旧母差失灵保护进行改造,因此在设计、施工以及投运时不仅仅要考虑满足对新设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考虑原有设备的配置特点,尽可能利用原来的设备资源,在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又能提高改造的速度和降低改造的风险。这个过程是需要深思熟虑,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又要在众多实现条件中择取最优化的方案。220kV饶平变电站220kV母差及失灵保护双重化改造,虽然完成了独立的母差失灵保护功能,提高了母差失灵保护的可靠性,但是具有2种不同的母差保护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到在运行检修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装置校验和运行操作方法,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Z].

篇9

【关键词】翻模;薄壁空心墩;应用与施工;经济分析

1、工程概况

张承高速L4合同段有三座分离式的大桥,均为9X40m的T梁,薄壁空心墩墩身10 个,40米跨径空心墩断面尺寸6.5米×3米(长×宽),壁厚为50M。和断面尺寸6.5米×3.5米(长×宽),壁厚为50 M,截面为双心截面,墩高从28~48米,为本标段重点难点及控制性工程,本项目的高墩数量少,高度不大,采用2×2.5m的外摸和1节3m的内侧模的翻模形式进行施工。

2、翻模施工工艺原理

将墩身分成等高的节段,分段浇筑,根据分段高度,将外侧模板设计成与分段等高的2或3节,配合1节内侧模板,其高度比外侧模高50cm。浇筑完顶节混凝土后,拆除底节模板,将其接于顶节模板之上,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如此循环,直至墩身完成。在墩高小于30米内用吊车提升模板和物料,混凝土可采用料斗提料,串筒配合,墩高大于30米时,采用塔吊提升模板和物料,混凝土可采混凝土地泵或混凝土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内模设置简易操作平台,在混凝土截面中心线位置设置型钢定型骨架,用于固定钢筋,简易工作平台固定在定型骨架上。

3、翻模施工

3.1施工工艺控制

3. 1.1模板、工作平台、定型骨架设计与加工

空心墩墩身模板正常段每节设计为2.5m,每套外模设计两节,内模设计一节高度为3m,充分考虑吊车和塔吊的提升力,本项目空心墩截面尺寸有两种形式,一种6.5m×3m,一种为6.5m×3.5m,均为双心厚度为0.5m。外模板截面全部设计为6.5m×3m,内模设计为2m×2m,对于6.5m×3.5m截面采取在

宽度侧面增加0.5m宽的模板拼装。外侧模和内侧模采用2×[14的槽钢作为大背肋,每节四道,间距为0.75m,内模距底口0.25m处设置一道2×[10的槽钢作为大背肋。整过大面板采用6mm的钢板,[10的槽钢作为骨架,间距按0.3m×0.3m布置,拼装四边用L10角钢,在角钢一边中心钻制螺栓孔,间距为25cm,直径为12mm,内外模采用φ20的对拉螺杆进行固定,间距0.75m×0.5m控制。在每节外侧模上设置2层简易的工作平台,宽为0.5m。钢筋定型骨架的设计为6m高,型钢骨架顶设置钢板制半圆孔作为钢筋定位。见下页图。

3.1.2塔吊、爬梯的安装

本项目根据墩的高度选用提升设备,高度小于30m的采用吊车作为提升设备,人行爬梯采用Φ28的钢筋加工简易爬梯与外侧模连接,并固定在已浇筑好的墩身上;高度大于30m的采用ZD40塔吊作为提升设备。

3.1.3承台凿毛清理

在承台混凝土浇筑之前,预埋墩身钢筋;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将承台墩底部分混凝土凿毛、并清除松散混凝土,露出新鲜混凝土,最后用风枪将杂物吹出。

3.1.4首节墩身钢筋绑扎

定型骨架吊入放样位置固定好,将加工好的钢筋与承台上的墩身预埋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水平箍筋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安装。其质量满足钢筋施工规范要求。见下页定型骨架定位钢筋图。

3.1.5测量放样

在墩身首次浇筑段钢筋绑扎完成后,测量人员进行墩身平面坐标放样,并报验测量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使用墨线弹出立模线,在立模线上每隔1m进行水准操平,所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模板底的基准标高和平面与模板的调整高度。

3.1.6安装模板

根据立模轮廓线安装首次浇筑段模板,外模调整部分用木

楔垫平,首节内模为距承台顶1.5m的变截面段,共4m,采用组合木模安装,安装完毕后由测量人员进行模板安装检测,检测合格后对模板与承台之间的缝隙用高标号砂浆堵塞好。

3.1.7首节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提升定型骨架到高于混凝土完成面位置进行固定,安装混凝土串筒,对承台顶面、串筒用清水润湿。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无离析现象。罐车水平运输至施工现场,立即进行坍落度试验,试验合格后用混凝土放入料斗,用吊车垂直运输,串筒辅助入模浇筑,分层均匀放料,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内,并采用定人定部位进行振捣操作,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模板5mm。尽可能在低温时浇筑,加强温度观测和混凝土的保温措施,拆模时保证拆模时的气温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不超过2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养生,在养生过程中,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4.1混凝土施工缝必须凿毛或刷毛露出新鲜骨料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采用水泥浆润湿。

4.2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用钢尺检测其几何尺寸,水准仪或水平管检测水平面高度,全站仪检测平面位置,线垂检测竖直度。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必须拧紧,内外模板的对拉杆拧紧,对拉杆与内模一端必须先拧一个螺帽,用于在较早拆内模时防止外模松动,避免浇筑上一节混凝土时漏浆。

4.3高墩放样注意避免日照引起的水平偏差(一般在2cm内),安排放样安排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以后。

5、经济性分析

5.1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每循环需要时间3天,支架碗扣翻模法每循环需要时间4~5天,施工进度快30%~60%。

5.2常规的施工方法速度在0.6~0.8m/天,采用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速度在0.8~1.5m/天,大大缩短工期,翻模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每节的高度,常规每节高度是2.5m、3m、4m、4.5m,节高增加费用增加较少,施工速度加快明显提高,节省了大量的吊车、塔吊、罐车、混凝土拌和等费用,一般节约10%~25%以上。

5.3翻模施工方法可以优化模板设计,取消支架,靠翻模自身结构来做操作平台,合理设计定型骨架,充分利用其载荷能力,搭设内模简易操作平台,大大减少支架和模板钢材用量,加快施工进度。

5.4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采用两节外侧模配一节内侧模板,对于双心薄壁空心墩来说,比普通施工方法减少30%~40%的内侧模板。

5.5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施工安全性高,安全设施费用较少,普通施工方法防护从墩底防护到墩顶,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防护只需防护两节模板高度,节约防护50%以上。

6、结论

6.1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施工进度比普通施工进度快25%以上,人员投入减少16%~20%,节约机械使用费。

6.2墩高在30m以内采用每节高度为2.5m的模板,墩高在30~50m以内采用每节高度为3m的模板,墩高在50m以上采用每节高度为4m、4.5m的模板最经济。

6.3吊车或塔吊翻模法比普通施工法节约模板10%以上。

6.4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节约安全设施费用。

6.5吊车或塔吊翻模施工法质量比普通施工方法更容易控制,进度更容易保证。

6.6对拉拉杆必须对内模端进行特殊设计,保证拆除内模时拉杆不会移动,以免外模松动漏浆。

6.7钢筋绑扎必须设置定性骨架,减少支架和操作平台,施工简单,操作方便。

6.8严格控制日照对墩身平面放样坐标的影响,避免在日照影响大的时间放样。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篇10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技术;建筑施工;钻孔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建筑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基础质量,进而影响建筑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钻孔灌注桩具有质量好、承载力好、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等特点所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重点和难点,本文就施工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一、钻孔灌注桩的含义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人工挖掘、钢管挤土或机械钻孔等方式在地基土层中形成桩孔,在桩孔中放入钢筋笼和混凝土而形成的桩。钻孔灌注桩技术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如果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将给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总的来说,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施工噪音小、振动幅度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各类建筑地基结构中。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

1、钻孔灌注桩技术介绍

钻孔灌注桩有不同的护壁形式,根据护壁形式不同分为泥浆护壁和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形式的钻孔灌注桩是首先调配泥浆,然后悬浮钻渣、冷却钻头。泥浆不仅能器械,对钻具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可以在孔壁形成泥皮时实现防止钻孔塌陷。施工的流程为:平整场地――泥浆制备――护筒埋设――工作平台架设――钻机定位――钻孔――清孔――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拆除护筒――检查质量。全套管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中, 省去了泥浆制备及钻孔清理的环节,在钻机安装完成之后直接将其压入套筒中,进行钻孔的成型,即完成了成桩。

2、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分析,主要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应用中的具体工艺步骤以及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论述实现。

2.1. 建筑钻孔施工技术

在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钻孔施工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于建筑钻孔施工场地进行整理、测量,然后再进行钻孔护筒的埋设,在埋设好钻孔护筒后,就可以按照钻机就位与钻进成孔、下钻、清孔、泥浆排放等步骤,进行建筑钻孔的实施。

首先,在进行钻孔施工场地的清理与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对于钻孔施工场地的地表杂物等进行清理干净,并对于钻孔场地进行夯压处理,使建筑钻孔施工场地的密实度达到钻孔施工的要求标准。

其次,在进行钻孔护筒的埋设施工中,通常是使用钢制材料进行钻孔护筒的制作,制作护筒的钢材料多使用4mm 左右厚度的钢板进行,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钢板材料厚度不足造成变形,通常会在制作成型的护筒上中下端部分,使用加筋进行焊接加固,以保证护筒埋设施工所需要的厚度与刚度要求。进行钻孔护筒的埋设施工时,护筒埋设轴线应与建筑施工桩基桩位中心向对称,并且埋设的钻孔护筒底部应与周围进行紧密的接触。通常情况下,钻孔护筒的埋设深度在100 到150cm 之间,钻孔护筒顶部高度与地面距离也有明确要求,通常在30cm 左右,偏差不宜太大。

最后,在进行建筑地基的钻孔施工中,首先应将钻孔钻机准备就位,并且保持钻机与地面钻孔施工面垂直,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对于钻孔施工的垂直度进行测量控制。钻孔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倾斜、偏移、沉陷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纠正,钻孔施工的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钻孔施工力度也应由小到大进行控制变化。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冲洗循环方式进行钻进成孔,钻进时注意控制钻孔内泥浆的比重,钻孔施工操作一定要规范化和专业化,防止塌孔问题出现。在钻孔成型进行下钻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钻头距离钻孔底部位置的距离约在50mm 到80mm 之间,并应注意对于泥浆泵的启动时间进行合理控制。最后,在钻机钻到预定的施工位置后,要立即停止钻进施工,保持钻机钻头与钻孔底部位置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使用换浆清孔法进行钻孔的清洗处理,同时注意做好清孔记录。

2.2. 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用的钢筋笼制作施工中,首先应对于进行钢筋笼制作的钢筋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钢筋材料型号、标准与直径大小等,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应用。其次,在进行钢筋笼的制作过程中,应按照钢筋笼制作设计图纸与要求进行制作,尤其是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钢筋焊接以及调直、弯折、截断处理等,都应按照具体的设计制作要求进行制作,保证钢筋笼的制作质量。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应选择整根钢筋作为钢筋笼制作主筋,需要进行焊接的钢筋末端尽量不要出现弯度,并且进行搭接钢筋的长度要大于5dm,进行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对于钢筋连接直径以及间距、顺直等情况下的误差都应控制在20 mm 以内。在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障碍物应使用正反旋转方式进行障碍排除,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轻轻下落方式进行钢筋笼的下放安装。

2.3.钻孔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分析

在进行桩身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中,首先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制。进行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导管进行导灌,灌注过程中导管与钻孔底部之间应控制在300 mm 到500 mm 的距离之间,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应对于钻孔内的含水量进行处理。在进行水下部分的混凝土灌注,应注意对于灌注混凝土的坍塌情况进行检查,并在灌注过程中控制好灌注时间与速度。最后,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注意拆除钢筋笼中的固定装置,并对于桩基头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人工凿除方式进行清理。

3、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3.1、初灌未封底

由于桩底的沉渣量较大,容易使初次灌注不能正常泛浆,或者是导管距孔底太远,初灌量不够没有埋住导管。而且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检查不到位和清孔不干净等原因造成。一般对于这种状况需要做好泥浆的性能控制,并延长清孔的时间。对于钢筋笼安放之后需要再次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二次清孔处理。导管的底端距孔底的高度需要根据桩径和隔水阀的种类及大小而定,一般高度不超过0.5m。

3.2、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一般是由于灌注的时间过长,致使上部混凝土接近初凝,而形成硬壳,一般随着时间的增长,泥浆中的残渣不断沉淀,从而进一步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从而造成混凝土灌注困难,以致堵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少开始灌注混凝土的积累量。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向导管内均匀灌注,防止突然中止灌注而导致混凝土导管内的空气不能排出,造成堵管。因此在进行导管灌注时,需要保证使用导管的内壁光滑干净,如果发生堵管的现象应立即采取清理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防止浇筑时出现堵管。

3.3、导管出现提漏

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导管提漏的现象。一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当导管出现堵塞时,一般采取的是上下提振法,如果此时导管的埋深不够就容易出现提漏。第二,由于泥浆过稠,在进行测量导管埋深的时候,出现混凝土浇筑高度判断错误,从而使卸管出现多提现象,造成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从而出现拔脱提漏的现象。因此,对于此种现象,一般需要严格的按照规程所用的测身锤进行测量孔内混凝土的表面高度,同时认真进行核对,保证提升导管的过程不出现失误。当孔内的混凝土面高度比较低时,一般终止浇筑过程,并重新成孔。当孔内的混凝土面高度比较高时,一般可以采用二次导管插入法进行灌注,而且导管底端需要加底盖阀,一般插入混凝土面的1m 左右,待导管料斗中注入满混凝土之后,需要将导管提起大约0.5m。同时底盖阀要脱掉,然后才可以进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

结论

总之,在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质量与建筑施工安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