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机制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监督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会监督机制

篇1

关键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改进措施

企业的财会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基本保障,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正常运转,保证经营方式稳定,因此才能推动企业的高效运转。为了有效地进行财会内部控制,就要进行有效的内部调整,根据企业的自身特性来制定准则制度,企业财会内控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要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营销效益,并使自身的营销手段获得广泛的认可。一个企业的顺利发展是需要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但是一切的运作都离不开资金,因此财会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有效地财会监管机制可以避免企业在营销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保证各个环节有效顺利地进行,日常工作顺利的开展。

一、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1.企业监督机制的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在国有企业内部依然存在很多不成熟的机制,并且这些不成熟的地方都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显现出来。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内部,内部经营方式过于形式化,许多监督部门只是空有头衔,而没有实质性的权利,在企业中形同虚设,无法体现部门的监管权利。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规范性降低,对于财会的监控力度自然也不够,企业中的内部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最终导致企业从内部破裂而衰败。企业进行内部财会控制时,成本效益、财务报告等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内部矛盾,因此企业要以内部的报告作为评价的依据,提高财会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提高企业的运作效力。

2.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发展,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员工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能力,才能够提高部门之间的工作力度,从而提供企业整体的运作能力。为了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也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制度上要做到以人为本,照顾到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们在一个温暖的大环境中进行工作。在全球经济发展体系中,各项竞争也日益激烈,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因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中提高自身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是当前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

企业内部问题除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员工的素质之外,企I内部的和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今时代,人们的就业压力比较大,每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来之不易,因此在员工内部中,就会存在竞争,企业内部竞争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每一个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就是员工之间为了一己利益而竞争,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面的能量。要解决这类关系不和谐的问题,首先就要让员工放下工作压力,可以由公司不定期的举办娱乐活动,让同事之间近距离接触,摒弃不愉快的情绪,增强彼此的沟通,共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企业财会内控监督的必要性

企业的财会内控就是为了要保证企业具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要想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内部监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制定非常完整的监管机制。当前许多企业虽然设立了监管机制,但是监督形式还不是成熟,要想完善监管机制,就要设定明确的账簿。账簿的意义就是对于企业中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清楚,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给清楚财务支出,采用透明化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够保障监督制度更加完善,还能让员工免除因为财务问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前的高新科技,来实施管理手段。许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还不能够十分娴熟的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工作,因此就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工作技能培训,争取做到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熟悉自己的工作领域。对员工的能力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不过关的员工就要实施相应的惩罚制度,严重不过关者就要剥夺其相应的职位,以此来激励这类员工,更加努力的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虽然这种方式看似过于严苛,但是还是能够奏效的,让每一个员工都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够增加工作动力,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共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的管理机制不是十分完善。当前企业中大多都具有企业自身的监管机制,但是这些机制没有全部发挥作用,因此监管效果也不明显。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制定的监管机制缺乏科学性,制度的规范性不是十分的明确,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财会监督机制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只是一味的制度的确立,而对于发生的情况无法及时地解决,也起不到对企业的监督作用。除了企业管理机制制定的不是十分完善,在管理方法上也有所欠缺。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家族企业的禁锢中,对于经营模式与用人方式都采取比较传统的方法,虽然也会有监管部门的存在,但是监管部门的设立却是过于形式化。在企业中,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领导者没有清廉的思想,无法带领企业走上运营的正轨,那么在企业内就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无法得到解决。这些情况都使企业的监督机制无法发挥其工作效力,还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

当前大多企业的审计监督部门的工作情况不是十分乐观,虽然很多工作被分配下去,但是由于这类部门不具备独立性,在行使职能时缺乏强制性,只能够依赖其他部门而存在,因此这些部门的存在不存在实际意义。也由于这种现状的影响,导致监督部门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对于许多突发性问题根本无法解决,能进行的工作就是简单的财会监控,根本无法为企业的资金链的大方向提供有利的后方保障。除了员工的专业性不强之外,员工的整体素质都处于中下游水平,由于会计专业就业率较高,因此在各类院校中都存在会计专业,这就导致在工作岗位中员工专业性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些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对于相关的会计报表使用不当,置国家律法于不顾,这样就会导致财会信息不准确,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空虚,走向失败。

三、加强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措施

总体来说,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对于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实行力度还不够,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为了加强财会的内部控制,本文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一些措施。首先就是要针对企业的内部建立栏窆芾硖逯啤N夜当前的企业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管理方式上存在着疏漏,管理制度不完善,这样就会导致财政部门在工作时不尽心尽责,监督部门不履行自己在工作上的职责。针对这类情况,最重要的改进方式就是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不同发展目标,并且对财政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求财政部门内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恪尽职守。制定完整的工作体系能够让公司的各部门员工都按照制度执行,减少员工对工作内容有争议的情况,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让整个企业内部协同合作。财会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的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工作,不能忽略规章制度随意行使职权。最新的管理方式就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财政部门内部实行岗位轮换,让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相互进步,这样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让财政部门的每一个员工都对工作性质熟练掌握。

要想将严格的管理体制能够很好的落实到实践中,就要将管理机构逐渐完善。在企业内部制定对财会部门进行监管的管理层,要求每一个管理层人员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根据制定的管理体制,对部门进行监管。并按照企业的状况,随时修正企业的管理机制,争取做到让企业运行的更好,更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在运营。有了优秀的管理层,那么审计部门的管理制度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很多企业的审计部门都与财政部门合并建立,这样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一定要成立单独的审计部门,保证部门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审计部门的职权不应该被任何部门所影响,包括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审计部门要监管财政部门的支出分配、收入分配、账目记录等工作,保证财政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审计部门一般具有强制性作用,对于财会内控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要求其进行修改,对于财务收支问题中存在的有悖法规的行为,可以及时地强制制止,避免财政部门的内部出现问题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运作。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层,让领导层的人员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其修正方式进行二次修正,保证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要想有效地控制企业财会内控机制在实行的过程中的可行性,主要就是要增加财会部门员工的专业素质。要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影响企业发展的错误,不会因为财会工作人员的个人问题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相关法律培训,让工作人员知道违背法律的重要性,以强制的方式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这样也会减少他们在工作上的失误率

四、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想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要增加企业的内控能力。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团队精神以及专业精神,保证整个企业的高效运作,保证企业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韩晓群.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新财经,2011.

[2]张龙华.强化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0.6.

[3]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J].广西会计,2011.7.

篇2

第一条为规范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工作,保障财政部门有效实施会计监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统称财政部门)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当事人的违法会计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会计监督检查,并依法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跨行政区域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确定,由相关的财政部门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财政部门指定管辖。

上级财政部门可以直接查处下级财政部门管辖的案件,下级财政部门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可以报请上级财政部门管辖。

第四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处理,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经审查立案、组织检查、审理后,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条财政部门应当在内部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在相关机构中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会计监督检查和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移送和案卷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内部相关机构或者职责的设立,应当体现案件调查与案件审理相分离、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的原则。

第六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将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和其他财政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监督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法会计行为有权检举。

财政部门对受理的检举应当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得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

第八条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会计监督检查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第九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一)应当设置会计账簿的是否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二)是否存在账外设账的行为;

(三)是否存在伪造、变造会计账簿的行为;

(四)设置会计账簿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

第十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各单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实施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一)《会计法》第十条规定的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如实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上反映;

(二)填制的会计凭证、登记的会计账簿、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相符;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四)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各单位会计核算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一)采用会计年度、使用记账本位币和会计记录文字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报送对象和报送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四)会计处理方法的采用和变更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五)使用的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六)是否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七)会计核算是否有其他违法会计行为。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各单位会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销毁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公司、企业执行《会计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财政部门依法对各单位任用会计人员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否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任职资格。

第十五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依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一)对单位遵守《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二)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者抽查;

(三)对有检举线索或者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发现有违法嫌疑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

(四)对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定期抽查;

(五)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抽查;

(六)依法实施其他形式的会计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应当执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财政部财监字[1998]223号)和本办法规定的工作程序、要求,保证会计监督检查的工作质量。

第十八条在会计监督检查中,检查人员应当如实填写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记录。

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查工作记录的编号;

(二)被检查单位违法会计行为发生的日期、记账凭证编号、会计账簿名称和编号、财务会计报告名称和会计期间、会计档案编号;

(三)被检查单位违法会计行为主要内容摘录;

(四)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记录附件的主要内容和页数;

(五)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六)检查人员签章及填制日期;

(七)检查组长签章及日期。

前款第(四)项所称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记录附件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一)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的复印件;

(二)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合同、协议、往来函件等资料的复印件;

(三)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关资料的复印件;

(四)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可以在被检查单位的业务场所进行;必要时,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也可以将被检查单位以前会计年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财政部门检查,但须由组织检查的财政部门向被检查单位开具调用会计资料清单,并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

第二十条财政部门在被检查单位涉嫌违法的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嫌疑时,可以向与被检查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或者被检查单位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查询有关情况。向与被检查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查询有关情况,应当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并持查询情况许可证明;向被检查单位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查询情况,应当遵守《关于财政部及其派出机构查询被监督单位有关情况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财监字[2000]39号)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检查组应当在检查工作结束后十日内,将会计监督检查报告、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及其附件、被检查当事人提出的书面意见提交组织检查的财政部门。

会计监督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查的范围、内容、形式和时间;

(二)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三)检查组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四)当事人的违法会计行为和确认违法事实的依据;

(五)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的建议;

(六)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

(七)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九)检查组组长签章及日期。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对于检查组提交的会计监督检查报告及其他有关材料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章处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二十四条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检查中实施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一)警告;

(二)罚款;

(三)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五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查实后,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当依法从轻给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会计行为是初犯,且主动改正违法会计行为、消除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会计行为是受他人胁迫进行的;

(三)配合财政部门查处违法会计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它依法应当从轻给予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当依法从重给予行政处罚:

(一)无故未能按期改正违法会计行为的;

(二)屡查屡犯的;

(三)抗拒、阻挠依法实施的监督,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情况的;

(四)胁迫他人实施违法会计行为的;

(五)违法会计行为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

(六)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

(七)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确认标准、计量方法,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

(八)违法会计行为是以截留、挪用、侵占、浪费国家财政资金为目的的;

(九)违法会计行为已构成犯罪但司法机关免予刑事处罚的。

第二十八条财政部门在对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实施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当事人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所列违法会计行为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财政部门在对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实施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当事人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财政部门在对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实施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违法会计行为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财政部门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被检查单位的有关人员有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应当依照《会计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财政部门对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内容实施监督检查时,发现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门认为违法会计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会计监督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的;

(二)、的;

(三)索贿受贿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第四章行政处罚程序

第三十六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按照本章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七条财政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检举的违法会计行为案件,应当予以审查,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第三十八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下列内容予以审查:

(一)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二)证据是否确凿;

(三)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三十九条财政部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违法会计行为案件应当予以立案:

(一)有明确的违法会计行为、违法会计行为人;

(二)有可靠的事实依据;

(三)当事人的违法会计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四)属于本机关管辖。

第四十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审查后,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告知检举人,并将审查意见存档;认为案件依法应当由其他部门管辖的,及时将案件材料移送有关部门。

第四十一条对下列违法会计行为案件,财政部门可以直接立案:

(一)在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

(二)在其它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

(三)在日常财政管理工作中发现的;

(四)上级财政部门指定办理、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

(五)有关部门移送的。

第四十二条财政部门对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一条第(三)、(四)、(五)项规定立案的违法会计行为案件,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程序实施会计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审理制度。

财政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在相关机构中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已经立案并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案件按照本章规定的程序审核检查组提交的有关材料,以确定是否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以及对当事人的处罚种类和幅度。

第四十四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审理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并遵循实事求是、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错罚相当的原则。

第四十五条案件审理人员应当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实施的会计监督检查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三)收集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充分;

(四)认定违法会计行为所适用的依据是否正确;

(五)建议给予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是否合法和适当;

(六)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七)需要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六条案件审理人员对其审理的案件可以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一)对会计监督检查未履行法定程序的,经向财政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批准后,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

(二)对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中止审理,并通知有关检查人员予以说明或者补充、核实有关的检查材料。必要时,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另行组织调查、取证。

(三)对认定违法会计行为所适用的依据、建议给予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不正确、不适当的,提出修改意见。

(四)对审理事项没有异议的,签署同意意见。

第四十七条财政部门根据对违法会计行为案件的审理结果,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一)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二)违法会计行为轻微,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四)违法会计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将有关材料移送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并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具体建议。

(五)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违法行为应当由其他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将有关材料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六)认为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违法案件有关材料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八条财政部门对当事人没有违法会计行为或者违法会计行为轻微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会计监督检查结论,送达当事人,并根据需要将副本抄送有关单位。

会计监督检查结论包括下列内容:

(一)财政部门的名称;

(二)检查的范围、内容、形式和时间;

(三)对检查事项未发现违法会计行为或者违法会计行为轻微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说明;

(四)要求当事人限期改正违法会计行为的期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第四十九条财政部门对违法会计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制作会计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并根据需要将副本抄送有关单位。

会计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地址;

(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事实和证据;

(三)要求当事人限期改正违法会计行为的期限;

(四)行政处罚决定及其依据;

(五)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六)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七)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财政部门的名称、印章;

(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处罚决定文号;

(九)如果有附件应当说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第五十条财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财政部门应当采纳。

财政部门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五十一条财政部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财政部财法字[1998]18号)的规定组织听证。

第五十二条听证程序终结后,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十三条财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会计监督检查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送达当事人;遇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至六十日内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四条财政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财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六条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财政部门可以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加处罚款。

当事人对加处罚款有异议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因逾期缴纳罚款所加处的罚款,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七条案件结案后,案件审理人员应当做好案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第五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违法会计行为案件备案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对适用听证程序、提起行政诉讼和上级财政部门指定办理的案件,应当在结案后三十日内向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本办法所称“违法会计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违反《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违法会计行为案件”,是指财政部门发现的或者受理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涉嫌有违法会计行为的案件。

第六十条本办法所称“当事人”,是指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单位及其对会计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第六十一条本办法第五十一条所称“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二千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的地方法规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限额另有规定的,可以不受上述数额的限制。

第六十二条本办法所称“限期改正”的期限原则上为十五日。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由组织检查的财政部门决定。

第六十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日”,均指有效工作日。

篇3

关键词: 会计诚信;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Abstract: Accounting personnel must possess a good work ethic. But good accounting ethics lead the accounting ethics raise to a new level, in addition to scientific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guide and regulate, t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work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tate-owned forest farm accounting oversight accounting oversight play better, and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state-owned forest economy continu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counting integrity;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国有林场会计管理工作中诚信的表现及其重要性。

1.1会计诚信的内涵。

(1)从哲学范畴来看,会计诚信本质是内在要求会计客观的、真实的来反映经济活动,对外提供真实的高质量的会计产品,取信于会计产品的使用者。

(2)从道德范畴上讲,由于会计是由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来操作的,自然,会计由于人的缺陷和不足而使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假相。因此会计诚信就是要求会计及相关人员尊重会计、忠诚于会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并具有精湛的会计技术、技能,进而能提供一流的会计服务。

1.2会计诚信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不只是单纯的计数、记账。会计人员不仅要为政府机关、管理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这是现代会计活动赋予会计人员的更高使命,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正如原总理所要求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就是对我们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诚信。

2.会计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

2.1社会大环境某种程度的诚信缺失。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结成了社会,为了特殊利益和信仰建立了国家,形成了不同于私人领域的社会政治关系。一个国家的维系和发展,主要靠两种手段,一个是道德手段,一个是法律手段。 当前会计诚信缺失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且也不是单独出现的,它和社会大环境失信行为有关,并受其直接影响。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秩序要求每个市场主体公平地参与竞争,而这种市场竞争秩序需要政府来

2.2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

会计法规中虽然体现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也同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现实中却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行性不强,对于违法行为往往避重就轻,相互隐瞒包庇,或以罚代法,并不真正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以致会计信息失真恶性循环。再加上监督制度的混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行其是,不能有效地形成合力,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一定程度助长了作假的气焰。

2.3屈从领导的压力,职业道德被迫失范。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的影响。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

2.4会计法制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

3.适应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度。

3.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会计职业的特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

3.2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3.3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

3.4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坚决不做假账。

4.应当前国有林场改革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会计诚信机制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4.1加强对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

会计诚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上,熟悉掌握会计法律和财会知识,能够主观上自觉地遵法守法。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从内心上树立高于原则底线的务实求真的精神。各单位主要领导也应参加会计诚信教育,将会计诚信机制建设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人员,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理解会计诚信制度。

4.2建立健全的会计法制 。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是增强会计诚信的必要手段,重点在立法技术上,会计道德与会计法律互为补充,相互依赖。一般而言,会计法制越健全,人们不讲诚信的成本就将越大,人们必然就越讲诚信,注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同时,更应强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的落实,真正追究责任到人,使造假者感到犯罪成本高,以至于不敢轻易越过雷池。当今的法律制度执行和司法实践仍然不断受到人情关系、权力的干扰,因此会计法制建设还有赖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当然还要加强对市场监管,完善我国相关法律。

4.3加强会计工作中的审计监督与独立审计准则建设。

在会计规范性制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加强对惩罚性监管体系与相关制度建设是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对独立审计的监管效率一直是世界各国管理机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加强独立审计监管机制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贯彻实施独立审计准则,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执业队伍建设,强化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4.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国有林场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基层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小结。

国有林场财务工作中会计诚信,是整个林场经济发展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这就要求国有林场会计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度进行具体细致的量化,从而有助于建立完备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内部评价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构建国有林场财务工作中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林业发展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信息造假,促进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同时带动林业生产稳步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4).

[2]续淑敏。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探讨[J].农业经济,2005(2).

[3]李心和。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会计研究,2002(4)

[4]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3)

[5]舒惠好。王宏.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J].会计研究,2004(2).

[6]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J]. 经济研究, 2002 , (l):3 一 13

篇4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信息化建设;医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系统已经逐渐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财务会计信息化让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财务制度之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已经限制了医院的会计财务发展,因此要认真的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一、新财务制度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1.增强医院工作质量

在新财务制度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传输手段和信息采集存储的自动化,增强了医院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会计信息化方便了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了信息反馈的速度,能够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设施。总体来说,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将门诊管理科室临床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了财、物、人、研、教、医各个环节的系统性运行方案。医院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在平台上随时的掌握医院的运行信息,为医院的经济决策以及调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会计信息化实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

1.会计信息化应用范围不广泛

对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系统之间不能够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一般只建立了药品管理、门诊、住院收费、会计核算、耗材管理等小局域网络,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信息录入核算的工作量。小局域网络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会让医院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发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也会造成重复计算的工作量。

2.会计信息化硬件设施落后

大部分的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都存在硬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化服务系统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但是现行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没有具备高质量的硬件设施,让信息化建设出现了瓶颈。由于一部分的硬件终端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而很多医院并不满足相应的环境要求,在使用方面将有较大的难度,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3.会计信息化管理力度不高

虽然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很多医院的领导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医院领导在管理思想方面不能与时俱进,还在使用旧的管理模式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会计信息化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不断的改进,信息化管理力度不够,就会让信息化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

4.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较少

在新财务制度之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能力,还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现非常缺少高层次的系统分析人员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新财务制度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策略

1.医院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领导要与时俱进,认识到新财务制度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日常重要的工作。医院领导要落实责任制度,派遣专门的医院高层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要将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相关的法则,进行明确的核对,在加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之下,让医院的各个科室有关人员,掌握信息化系统使用的方法。在资金投入方面,医院领导就要考虑到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上的便利性,按照符合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特点,制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标准进行统一的资金划拨。要将会计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放入年度预算当中,加大对硬件设施以及网络的投入力度,促进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建立新财务制度下的一体化建设系统

医院要认识到新财务制度之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并且以此作为契机及时的更新软件,加强奖金核算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的衔接工作。将会计作为工作的核心,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物资、奖金、工资、成本、预算的信息化整合。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医院的经济决策以及运行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撑,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应用。

3.结合新制度的要求设计软件的新功能

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复杂的工程,要结合医院实际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现状,合理地设置科室的类别,供应商的信息、职工的信息项目试点等,建立统一的会计运营平台,实现所有业务的规范统一输入。新财务制度中,报表格式科目结构对账务处理方式,期末处理等都有了新的内容,因此在软件功能的设计上要体现新的要求。第一,设置科室标注功能,在辅助核算的帮助之下,将费用类科目和支出类科目算到科室的活动当中。要依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将费用和支出的科室一起核算。第二,要体现现金流量核算的要求,依据现金流量的标注功能,生成现金流量报表和现金流量明细表。第三,要充分地研究新制度对净资产科目以及期末科目结转处理的修改模式,灵活的设置期末财务收支结转功能。第四,加强了科教项目的管理力度,要具体体现医院对具体的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够及时的观察资金的使用以及结余的情况。第五,要在新财务制度之下,体现资金的来源。包括医院的自有资金以及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等按照不同的来源进行相应的处理。

4.增强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系统维护能力

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平台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医院的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实效性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病毒防范、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等多个方面都要进行良好的控制。医院要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电子信息的管理工作,保证程序数据和网络安全。要强化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文件存储和保管备份的能力,实行完善的财务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医院财务会计操作人员的道德操守,增强信息化系统的维护水平。

5.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在薪酬制度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而会计信息化系统也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和难度。为了有效地提升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医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按照系统功能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系统应用控制、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控制的原则,进行岗位的分配。医院要重视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培训,不断的让他们进行专业技术的提升,在满足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之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会计信息化操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新财务制度之下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领导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重视,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系统,增强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素质,使之符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

作者:秦涛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民医院财务科

参考文献

[1]赵秀珍.网络环境下医院会计核算模式应对[J].中国卫生经济,2014(,5):52-53.

篇5

一、怎样评价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全部经济活动的总括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辨别会计信息的真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对比主要财务指标的合理性。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投资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等。判断这些指标是否合理的标准,包括经验数据,企业历史数据和同行业对比数据。如果计算出的财务指标与上述指标有较大差异,表明会计信息可能存在着问题,应确定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例如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明显高于或低于同行业的一般主营业务利润,那么,该企业会计信息就存在虚假的可能。

(二)分析对比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金额前后各期发生变动是否符合一般规律。企业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金额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会计期间经常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同部门同行业有规律的变化。若无规律地异常变动,突增突减且变动金额较大,而且企业对这种异常变动很难做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往往存在着人为调整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因此,在财政监督工作中若发现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金额前后各期发生异常变动,应引起特别注意,并将异常变动项目确认为审点。

(三)分析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表的平衡性。一般来说,企业实现的利润与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流量相对平衡。在企业赊销政策合理的情况下,利润上升,经营活动和现金净流量增加;利润减少或亏损,现金流量减少。如果某企业在利润增加时,却出现经营活动和现金净流量减少。或者出现亏损时,经营活动和现金净流量却增加,则通常表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

二、怎样开展会计信息检查

通过上述对会计信息质量真实与虚假的判断,对存在疑点的会计信息要实施进一步审查,这一审查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一)资产方面1.库存现金。首先检查出纳员对库存现金日记账是否做到了日清月结,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其次核对库存现金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有无白条顶账、公款私存等现象,库存现金量是否超出了库存定额。第三,金库内有无其他票据、账外存款等,如:开据的销售发票不入销售账,变卖残料收入、房屋出租租金收入不入账,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2.待摊费用。个别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少体现利润或突出政绩,在本会计期间应该摊销的费用多摊、少摊、不摊、跨期摊销,结果导致减少了利润或增大了亏损额。3.应收账款。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的额度非常大,在通过逐笔检查,筛选出相对比较发生额较大,时间较长,疑点较多的可以通过函证,审查是否存在债权方有无通过转移资金,在债务方提取现金,债权方形成呆死账的情况。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企业是否按应收账款的余额,提足或冲减了坏账准备的余额。4.固定资产。个别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的增加不作财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增加不作财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尚未通过国有资产评估部门的评估,随意处理,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房屋出租,租金收入尚未纳入本单位当年的财务收支,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随意支取,招待费、歌厅、洗浴等一些社会腐败现象的消费统统从这里开支;在建工程完成尚不办理竣工手续,事业单位动用财政拨入经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虚增利润等等。

(二)收入方面就一个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失真,在收入方面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不进账;另一个是虚增销售收入。个别企业为了逃税,本期的销售收入未纳入当期的损益,挂在应付账款,使本期少体现或不体现利润,逃避缴纳所得税。各种预算外收入,如: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土地租金收入,边角余料的残值收入,劳务费等,尚未纳入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有的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有的挂在其他应付款,待以后冲减管理费用。还有个别企业的管理者为了突出政绩,掩盖企业的亏损,而将企业的代销商品全部列作收入,这样做实际上是给企业雪上加霜,因为代销商品是代替其他单位销售,销售属于委托代销单位,受托企业并没有现金流入,虚列这部分收入,其目的就是要表现为一定的利润,企业还要按利润额缴纳一定比例的所得税。

(三)支出方面1.假发票泛滥。近年来企业利用假发票违纪的现象屡禁不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利用假发票核销不合理支出。有些单位为核销招待费等,在宾馆、汽车修理部、加油站等开出假发票,以会议费、汽车修理费或汽油费等名义虚列支出增大成本,减少利润,少缴税金。如:某单位一年的招待费高达670,000元,平均每天吃掉1600元。经查实,很大一部分是用饭费条子核销其他费用。其二,利用假发票套取现金。有些单位用以各种名义开出的假发票在财务部门支取现金,形成“小金库”任意支配。其三,有的个别单位竟然明目张胆地把其他单位的费用开支拿到本单位来报销,以换取个人好处。2.摊提费用随意性大。企业的各种摊提费用应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范围、标准、方法执行,遵循一致性的原则。如折旧费、修理费等。有些企业费用的摊提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该摊的不摊,该提的不提,或者反之,反摊提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杠杆”。3.减值准备计提混乱。适时地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反之则会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目前中小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有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由于减值准备的提取或恢复都会影响损益,因此,各种减值准备的标准、方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前后各期的一到致性,都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

三、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的几点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业务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因此要精心组织、周密筹划,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法、有成效。由于会计信息质量决定投资决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着国家和社会和利益。因此,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法律威慑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忧了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以《会计法》、《吉林省财政监督条例》为依据,强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问题的处罚力度,尤其要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及时将查处的重大案件予以公开曝光,以弘扬正气,提高法律威慑力,增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政监督检查干部队伍,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监督检查人员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重要保障。为此,要全面提高财政检查人员素质,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知识层次,努力探索简捷高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力争使每一个监督检查人员都做到思想过关,业务过硬。

篇6

关键词:县级医院 新旧财务制度 会计核算方法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社[2010]306号)文件要求,自2012年1月1日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全面实行。为配合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财政部和卫生部要求对1998年11月开始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 并于2010年12月31日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全国范围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施行。

1.及时完成各类会计帐目余额接转

新制度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的确认以及对会计事项处理做出了较大幅度的变动,尤其提出了成本管理,要求对临床服务类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为了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笔者根据工作所在的无为县人民医院的实际,购买了新的财务软件,具体内容包括有总账、报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物流管理及成本等模块。但各类会计帐目的衔接方法还需要财务会计人员来具体操作,在新旧财务制度的帐目衔接中,我们采取了下列做法:

1.1资产类科目

(1)对原会计制度中设置的“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 “坏账准备”、“在加工材料”、“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坏账准备”、“在加工物资”、“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新账中相应科目设有明细科目,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2)原制度中的“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科目与其对应。新制度的“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核算内容较原账中“其他应收款”科目发生变化:一是增加了应收长期投资利息或利润等核算内容;二是不再核算医院的预付款项,相应内容转由新制度中“预付账款”科目核算。转账时,如果原账中“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包括预付账款,则应对该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将预付账款余额转入新账中“预付账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其他应收款”科目。

(3)对“药品”、“药品进销差价”、“库存物资”等原帐科目,新制度未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但设置了“库存物资”科目,其核算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原账中“药品”、“库存物资”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将原制度中的药品售价核算改为了进价核算。转账时,应在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下设置“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等明细科目,将原账中“库存物资”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将原账中“药品”科目相关的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科目相应的明细科目的借方,将原账中“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相关的明细科目的余额作为减项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科目相应的明细科目的借方。

(4)新制度将医院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对外投资”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对外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对外投资余额转入新账中“短期投资”科目,将剩余余额区分股权投资性质和债权投资性质转入新账中“长期投资”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篇7

关键词:中央财政 省示范建设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实验室 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96-01

本文主要围绕中央财政支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省示范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以及植物保护、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目标,按专业群分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按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整合和调整实验室、校内实训场,完善管理机制,特别是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建立。新增功能实验室—种子检测、测土配方实验室等。本文着重介绍校内基础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

实验室坚持应用性和基础性研究相结合思路,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加强资源综合集成,成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各专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阵地。实验室实行开放型管理运行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对大型科学仪器和设备、科技数据与文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信息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研和信息保障系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学科发展和创新性研究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在实验楼(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第七教学楼右侧,左侧为畜牧兽医分院)的一楼大厅绘制实验室基本平面图,每个楼层也要绘制各楼层实验室平面,并介绍各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和功能。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

主要围绕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的需要,充分利用作物种质资源,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群体改良、轮回选择、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等技术手段,选育出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品种(组合)在生产上应用;同时进行农作物的品质分析,测定农作物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分析,为品质育种提供实验指导。此外,积极为各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课和承担毕业实习任务,促进我院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学科发展。

1.将现有的作物栽培实验室和遗传育种实验室合并建成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仍为两间实验室,并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将于2011年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重新购置实验台和实验櫈,调整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2010年已购置一部分实验农机具包括微型翻耕机、联合收割机、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田间小气候测定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摇床、超低温冰箱、植物生长箱、超净工作台、凯式定氮仪等大型仪器。2011年购置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纤维素测定仪、脂肪测定仪、电泳系统(包括用于核酸、蛋白、双向电泳)、凝胶成像系统,安装多媒体系统(电脑+82英寸液晶屏电视)。2012~2013年购置基因扩增仪、基因枪、PCR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2.种子资源与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建在7-4-5室,原为保管室,将保管室转至7-4-7室,把标本室分别建在作物栽培与遗传育种改良实验室和种子资源与检测实验室内,不单建标本室。

主要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引种,种子质量控制,杂交制繁种技术,种子生产的化学调控,种子活力,种子贮藏,种子检验,作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本室拥有用于种子测定方面的仪器,如:水分测定仪、离心机、数粒仪、种子风选仪、种子发芽箱等,需在2011-2012年购置米质分析仪、食味分析仪、电泳仪、种子精度工作台等仪器。

3.土壤养分与配方施肥实验室

测土配方施肥通常的测试项目应包括土壤有效氮磷钾等常规必测项目、pH和有效微量元素等,这些项目主要是为了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为施肥配方提供依据;同时还需测定田间试验中各小区处理的植物样品的总氮磷钾含量以获得不同土壤条件下有关肥料利用率、土壤地力等重要施肥参数。因此,在设备配置时既要满足土壤测试的需要,还要能进行植物分析。要针对不同区域土壤—作物体系中存在的共同营养问题,增减一些项目的测试,如一些水稻种植区增测土壤有效硅、南方酸性土壤测有效硼、有效钙和镁,石灰性土壤测定有效锌等;石灰性土壤不必测定有效钙等。

测土配方实验室应包括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药品贮藏室、制剂室、恒温浸提室(有空调设备)、分析室、仪器室以及植物样品消化—蒸馏室等。 实验室面积一般应有150-200 m2。在5楼腾出一间库房和实验员办公室及土壤标本室作为土壤养分与配方施肥施肥实验室,实验员办公室移至7-5-11和7-5-13两室,需要购置实验台和实验櫈。在2011-2012年需要购置土壤养分速测设备、植物养分分析测定、中微量元素测定仪、肥料速测仪、测土配方综合仪等。

4.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

将7-4-1改建为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将植保机械实验室转至三楼,由植保教研室重新规划。

以上实验室的建设均围绕综合实验室建设,部分仪器设备进行整合调整,实现共用不重复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化学实验室和土壤实验室需安装通风设备和废液处理系统。另外根据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对部分实验室的电源进行适当的改造达到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春龙. 以中央财政支持为契机,加强成农院实验室建设[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38.

[2]毛建,郭星. 坚持亲农、事农、兴农的文化精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助推新农村建设[J]. 四川统一战线,2008,02:35.

篇8

关键词:财会工作 职业道德 财会人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开始以道德规范、市场法则和法律法则为运行准则,而道德规范在财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会工作越来越重要,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财务会计职能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财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财会人员的工资却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在生活压力下,财会人员的利益心不断膨胀,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很大扭曲。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冲击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思想。再者财会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足,虽然在财会工作上实施了《会计法》,但是有些财务会计人员还是铤而走险,做出贪污公款、做假帐、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

(二)财会人员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大多数的财会人员都是按照上级领导指示行事的。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财会人员都能遵守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按照会计法则行事。但是有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害怕上级领导的指责,害怕不能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害怕工作岗位不能保住,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为完成任务篡改财务会计信息,导致财务会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财会人员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而做出有损职业道德的行为,充分说明了财务会计人员在财会上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三)财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等职业道德准则,在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工作也十分马虎,没有端正工作的态度,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者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认识不足,业务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财务会计工作的需求。而且一些财务会计人员没有认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

二、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原则

(一)爱岗、敬业原则

爱岗敬业是每行每业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财务会计人员也不例外。财会人员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增加工作的热情,为财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诚实守信可简单概括为不做假、不说谎。财会人员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工作上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弄虚作假。最重要的是要严守秘密,不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做一名诚实守信的财会人员。

(三)廉洁、自律原则

廉洁自律原则要求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不要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拥有公正公平、不贪不占的廉洁品质。再者财会人员要加深对法律制度的认识,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并坚持正确原则,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公正、坚持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主要指财会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工作中做到公私分明,客观公正,将企业的财务情况如实上报,并要求财会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保证财会工作的有效性。坚持原则要求财会人员以会计准则为工作依据,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并实行有效的财务会计审计监督机制。

三、强化财会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财会监督机制

为了规范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建立有效的财会监督机制,制约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防止作假帐、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出现。监督机制主要是通过对财会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查看财务账簿、核算会计数据等,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监督机制主要分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两部分:社会监督。首先财务部门、审计部分、监督部分等对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督促,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其次,由财务会计事务所性质的服务机构对财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察和评估,以杜绝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法律监督。 针对财务会计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财务人员贪污、违法、乱纪等行为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及法律制裁。让财会人员正确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法规认识,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法制管理,使得财会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实行财会岗位轮换管理制度

在财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财务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管理制度,以强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杜绝贪污、作假行为的发生。轮换管理制度必须经过严密的计划才能实行,保证岗位轮换制度的合理性。在保证财会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每个财务会计人员的特点,合理更换岗位。岗位轮换制度的制定,对财会人员的岗位技能将更加高,要求财会人员增加多个岗位的技能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再者通过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加深财会人员对财会工作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企业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发挥激励机制在财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企业的财务活动少不了财务会计核算程序,为了保证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必须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得到建设。为了规范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调动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审核、评估,并实行奖罚制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规范了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财会人员竞争积极性,有利于企业优秀财会人员的选拔。

(四)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财会人员扼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深财会人员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宣传,通过职业道德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

(五)规范财会人员自身的自律行为

财会人员自律行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人员能够自觉按照财务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不断的要求自我、规范自我,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建设并不能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社会规范行为,主要强调财会人员的自觉性。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自我职业道德教育,并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改造,将财务会计准则变为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再者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财会工作的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在财会工作中遵纪守法,严格自律,不做违反法律的行为,做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财会人员。同时强化财会人员财会工作法律法规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不弄虚作假、不贪图利益。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务会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会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财会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规范财会人员的自律行为、实行岗位轮班制度,并发挥激励机制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规范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保证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秀珍,张春英.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煤炭.2010(S1):90-92

[2]胡瑞春.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0):56-57

[3]吴守巧.浅谈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34-35

篇9

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而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做得好,是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表现。

事业单位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

(一)预算控制机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的关键环节。构建会计控制框架体系时,预算控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词:第一个——“what”,指的是在实现计划目标过程中的收入、支出分别是多少;第二个——“why”,指的是为什么收入和支出是这个数目;第三个——“when”,指的是何时收入、何时支出,确保收支平衡。建立预算控制机制,主要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这也是构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的关键一步。

(二)审计监督机制

构建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强化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机制。在这个框架体系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延伸,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发挥定期监督作用时,独立审计有着其他审计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平衡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监督机制,主要针对原始凭证、会计账薄、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项目,根据内控框架体系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监督事业单位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及时发现执行中的各种漏洞和隐患,对财务和会计核算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修正现有的问题。

(三)各级责任机制

在权力行使方面,各事业单位应当对内部会计或相关工作岗位的权限、程序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在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时,务必要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所有经办人员在办理各项业务时也要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尤其是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其重要性比较突出,在集体决策、审批后方可实行,并完善其责任追究机制,起到防止国家财产被侵吞、贪污和挪用的作用。在岗位责任方面,事业单位应针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控制好实物资产验收入库、领用、盘点、保管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以防实物资产出现人为流失的现象。

(四)人员培训机制

身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把关人”,财会人员对于控制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现金流、采购和资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事业单位要抓好财会人员的准入机制,切身审查其有关资质,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安排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完全胜任各项业务流程后才能持证上岗。而对于在岗的财会人员,各单位要定期展开业务培训活动,提高其会计控制的意识,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确保其知识与技能始终跟得上本单位发展和会计工作发展的步伐。

小结

篇10

关键词: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监督弱化

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日渐迅速,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其实并没有那么安然。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以及监督弱化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财务信息失真及监督管理弱化进行详细分析。

一、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的原因

(一)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的主观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监督弱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财务制度已经不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财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当下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没囿切实的根据时展而进步,导致了很多钻体制管理漏洞空子的现象发生。并且很多公司的领导贪图自身的利益,财务会计不得不被迫做假账,由于上级领导的威逼利诱,导致了财会人员出现制造错误的工作行为。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监督机制,各级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财务的支出一级管理完全凭借领导的主观意愿,严重的导致了财务监管的弱化现象。并且财务会计信息的传播时而出现很多漏洞以,很多财务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使污染财务会计信息的人有可乘之机。

(二)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的客观因素

财务会计一直以来都是火爆的学科之一,会计师资格注册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会计师行业鱼龙混杂。很多并没有专业素质的人也可以通过不正规渠道获取会计师从业资格,导致了会计师职业素质较差,很容易出现贪污行为。政府监管部门应该积极加强监管机制,因为有些监管人员在工作中有恶意包庇财务会计造假账的情况发生,并且对虚假财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机会。并且我国并不重视经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财务会计的违法行为更加恶意猖狂。

二、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差

财务会计相关管理监督制度的规定是来自实践并且回归于实践的。由于很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较差,导致了相关财务监管制度没有办法客观认真的进行有效执行。所以在积极完善与进步财务监督制度的同时,一样要有有效的提升财务会计人与难度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

(二)会计法规与税法要求不同

我国会计法规以及税法的要求有所差异。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核算与分析反馈。通过会计的核算信息可以直接的反映企业的财务资金情况,由于会计法规与税法的要求不同,导致了财会信息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当税法计算信息以及税法要求的结果不同时,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随之产生。

(三)财会计量存在一定的局限

在商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会计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思维导致了在核算的过程中只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忽视了货币本身存在的币值变动,当货币经济中存在不定的变动时,财务会计信息也随之变动。财务会计计量的局限性不仅导致了企业信息的偏差而且促使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促进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主要组成部门,企业的发展以及经营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企业中的员工、股东以及债权人都起着直观重要的影响,并且企业还担负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所以企业要积极的认识到自己身兼的重任,切实的做到为员工为企业股东以及债券人负责,为了开创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而不断奋斗。力求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保障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以便与更好的履行自身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监管是企业监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企业内部监管力度是企业长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公司内部合理的结构配置进行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部门职权的强调。切实的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的规避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机制,保障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职权的高效性,不仅可以对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并且有效的提升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

(三)加强社会及征服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

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也是企业监督中的一部分,政府需要明确职能监管的划分,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从会计师注册到会计师从业资格证的颁发都应该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相关监督部门的职能,彻底杜绝企业虚假报告的肆意操作。并且可以与工会监督积极配合,利用工会的监督职能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切实的杜绝贪污造假的现象产生,切实提升对财务会计的监管力度。

(四)有效培养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有效的培养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才能让每一位财务会计人员感受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以便于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宣导学习的方式促进财务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利用“财务人员思政会”,“企业是我家”等富有引导宣传作用的相关活动,使财务会计人员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自己应对企业尽到的责任。并且将宣导与的实际相结合,定期使企业财务人员编写财务会计人员心得。利用现实的反面教材来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告诫。对企业管理层的人员也需要加强重视,切实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教育。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理解,以便于更好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并且杜绝企业信息不正确是的利益谋取与危害。总而言之,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监管弱化的有效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切实的提升企业管理者对社会意识的有效提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社会及征服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将企业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效的相结合,切实的培养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才能够有切实的在提升企业监管力度的同时,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罗玮.论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及监督弱化的对策[J].经济问题,2005.

[2]李春禄,曹志锋.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