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整治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消防整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开区领导部署要求、全面摸排本单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使本单位高层建筑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2021年12月底。
三、治理范围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
四、工作步骤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分五个阶段:
(一)部署发动阶段(4月10日前)。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重点针对《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集中攻坚”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相关内容,统筹研究、部署开展工作,进一步细化整治工作职责、任务和措施,迅速开展工作。
(二)摸排上报阶段(4月11日至4月30日)。经开区管委会发挥属地监管部门网格效能,按照《市高层建筑检查记录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基础工作台帐》内容,开展摸底排查,确保数据全面、准确。
(三)自查自改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按照《火灾防控工作指导手册(高层建筑)》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进行自改。
(四)治理阶段(7月1日至11月30日)。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按照排查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分级、分类对单位风险隐患自查、自改情况进行落实整改。
(五)总结固化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根据开展“回头看”活动要求,将排查有遗漏、整改不到位的风险隐患及时汇总,并实施清单管理,依法整治到位。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加强改进措施,建立健全高层建筑火灾防控长效机制。
五、整治重点
(一)消防责任。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风险研判;加强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和消防装备建设,保障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经费投入;将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内容,实现日常管理全覆盖。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定单位消防责任人负责管理。
(二)日常管理。明确消防管理责任,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设置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灭火救援窗、消防水泵接合器、常闭式防火门、消防车取水口等明显的提示性、警示性标识。
(三)建筑防火。重点检查外墙外保温材料是否易燃、可燃材料;保障疏散楼梯、走廊和安全出口通畅;
(四)消防设施。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水泵、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烟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预警系统及其他消防设施(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灭火救援窗、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定期维护保养、能够正常使用。
(五)电气安全。定期检测电气线路的连接敷设、电气设备安装或容量负荷、消防用电负荷符合标准要求;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按消防技术规范标准设置电气、燃气火灾监控系统并保持完好有效。
(六)应急准备。依托社区网格员、保安人员、管理使用单位人员等力量,建立微型消防站;制定出台微型消防站队员优抚优待、激励保障等配套政策;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及时组织培训、演练。
(七)宣传教育。推动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落实;,开展多维度消防宣传服务;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疏散演练,掌握逃生自救和初期火灾扑救技能。
六、任务分工
(一)经济开区消防救援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细化职责分工,加强专项行动的调度指挥、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对集中攻坚整治中遇到的重大事项问题,要专题研究解决办法,并作为重点督查督办项目狠抓落实。
(二)落实管理责任,消防救援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全面排查辖区内高层建筑,集中整治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消防通道堵塞占用、室内消火栓无水及配件缺失等突出风险;
(三)经济开区管委会办公室、经济局要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的要求,根据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重点排查本单位场所,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筹协调。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的重要性,紧紧抓住本地区高层建筑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协调、部门配合,落实组织实施工作。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推动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篇2
一、突出重点,精心布置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在建工地开展“消防检查”专项行动的领导,市住建委、市建管处成立了消防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力量专门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员齐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清理抽查、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实现组织领导、人员机构、思想认识、宣传发动、履行职责“五个到位”。
三是动真格、求实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坚决要求整改到位,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加大打击力度;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消防安全的的行为,重拳出击,公开严惩,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威慑力;对存在违法生产的单位,一律责令停工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
四是要求施工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施工期间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及措施,确保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部署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二、坚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全国火灾事故频发的态势,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市住建委、市建管处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查隐患、查漏洞、查违章、查失责”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住建系统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在日常的警示文件、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文件通知中,明确要求施工企业大力开展施工企业认真查找存在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确保不因监管不到位发生亡人火灾。
二是强化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消防安全管理。我市始终以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的管理为抓手,要求我市所有建筑工地活动板房必须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第4.2.1.1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的强制性要求,近年来,我市建筑工地累计更换燃烧性能等级非A级的活动板房,面积达20482m2,通过系列整治我市建筑工地临时活动板房材质已全部达标。
三、突出重点,严格督办
一是开展了多轮次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根据省、市关于消防安全的系列文件要求,2018年4月市建管处成立由领导带队的四个检查组,对城区及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重点督查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消防安全教育以及应急演练的贯彻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焊接使用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情况等,此次专检共检查建筑工地369项(次),排查消防隐患500余条,下发整改单168份,停工通知书2份,暂缓施工令3份,对消防设置不到位的项目要求新增灭火器600余个,设置沙池20余个,对项目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或整改进度缓慢的5个项目纳入市级挂牌督办,并予以通报。
二是深入开展“地下空间、架空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建管处制定了《市住建委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通知,并抽调了市建管处、装饰办约20名工作人员,组成在建工程和既有建筑两个检查组,于6月中旬对我市“地下空间、架空层”既有建筑场所和建筑工地的消防通道、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专项整治,累计共排查在建工程项目140余项,既有建筑项目120余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4次,填写检查记录100余份,其中涉及“地下空间、架空层”的项目80余项。
四、加强教育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严格督促施工企业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用火、用电、用气常识,制订和完善消防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以演练。2018年9月市建管处组织全市各在建项目负责人、总监、安全员,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分管安全经理,各县市区住建管理部门分管安全领导共计200余人在十堰市万达广场召开全市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工作,2019年3月,十堰市住建管理部门联合十堰市消防支队在十堰市恒大城二期项目举行了高层建筑在建工程灭火救援实战演练。通过系列演练使从业人员了解消防要求,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遵守消防规定,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积极开展群防群治,营造“了解消防、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建工地安全消防态势平稳,但是部分施工企业还是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高层建筑在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时,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比较混乱,存在乱搭乱接现象,楼层的移动电箱数量不足等; 二是部分高层建筑的楼层内疏散通道不顺畅,指示标志数量不足或指示不清晰。个别在建高层建筑的周边道路拥挤,消防通道不通畅; 三是部分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不足,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预案未能及时设置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
1、继续开展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继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标准的要求,加大对落实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施工现场防火方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建筑工地临时设施管理、以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等方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督办,并进行跟踪复查,对于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确保工程消防安全态势平稳。
2、针对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特点,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授课、培训等形式,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并充分利用工地黑板报、墙报、横幅、条幅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介绍消防安全知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逃生自救
一、做好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由于高层建筑高度高,规模大,生活设施齐全,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难,一旦着火,往往造成巨大损失,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抓好抓实,减少此类建筑火灾的发生,将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从以往火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初期火灾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因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最终酿成重大火灾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维修、保养和测试,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加强高层建筑内人员消防知识普及,掌握高层防火灭火的逃生技能,提高自身的消防意识,全面履行各项防火措施,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自觉维护消防安全设施,对于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降低火灾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
1、消防安全管理混乱。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一般是委托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开发商不及时与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交接,造成消防管理责任不明确,加之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缺乏消防管理经验和维修经费、职责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使用单位或业主随意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拆除、遮挡共用消防设施的现象。甚至有的单位或业主随意改变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质,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设施设置不完善。一些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维修保养,已形同虚设,无法使用。很多老式高层建筑只有一个楼梯,没有按规范设置防火门及防烟楼梯间。
3、没有完善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监控值班人员不遵守劳动纪律,存在脱岗现象,物业管理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消防培训,不按要求持证上岗,不会操作自动消防系统。
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高层建筑内改建公众聚集场所,有关单位或业主认识不够,擅自装修,随意改变建筑结构,大量使用可燃材料,随意铺设电气线路,埋下了火灾隐患。
5、管理、使用单位的员工或业主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对火源、电源、气源管理不严,乱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存在,内部人员不能够具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特别是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有的人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高层建筑应该明确统一管理人,履行统一管理人职责,对高层建筑消防进行统一管理,负责调度大楼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维护、保养等,全面规范高层建筑内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从制度上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2.规范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施工管理,明确在高层建筑内施工管理程序,凡在高层建筑内的装修、装饰工作要报经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签字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开始施工。
3.明确高层建筑消防检查制度。为了更好的规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应该,明确相关制度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火警处置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制度;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实施细则;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4.明确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按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程序的要求,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控室值班人员的管理,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监控,以文件形式明确消防监控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检查部位、检查时间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保证监控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初起火灾、消防设施异常等。
5.建立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员普及高层建筑内人员的消防知识,提高全体人员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为避免火灾发生,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应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建立了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行开展“一二二一”的消防知识培训模式。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竞赛,组织两次消防逃生疏散演练,组织两次消防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全员参与消防知识培训、消防知识答题、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疏散演练,动员高层建筑内的全体人员参与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学习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员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与技能,确实做到遇到火灾时能够处惊不变措施得当,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6.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做好火灾安全防范重要性的宣传。在高层建筑内利用滚动屏幕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火灾宣传片,在人员经常出入的地下车库、楼梯张贴消防宣传口号,切实让员工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本单位责任范围内的消防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四懂”、“四会”。(即: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即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7.设立单位消防知识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人员通过不断参加公司、社会的消防知识培训,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培训能力,增强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各个岗位人员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确保全体人员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隐患。
8.推行以培训促进演练,以演练增强培训的培训、演练新模式。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持久、最剧烈的灾害。为避免在火灾中受害,每位员工都应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尽快脱离事故现场、进人安全环境的能力。纵观高层火灾事故案例,不难发现,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有人却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与平时所掌握的逃生知识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关系。举行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消防专家现场点评演练结果,切实做到“能在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确保全体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
9.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经验少、工作单位多、外来施工人员多等不确定安全隐患,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即监控值班人员对大楼内的、装修、改造施工、动火现场等每2小时检查一次,对大楼内用火、用电情况、疏散通道、应急照明、防火门等每天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做试验和检查每季度一次,对灭火器、消防栓等每半年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查试验每年一次。通过强化防火检查,规范检查内容,将社会要求的“四个能力”建设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整治力度,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单位所有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有效促进公司消防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从设计施工入手,避免遗留先天性火灾隐患。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提高高层建筑使用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是做好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 隐患
1、引言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各地的城市住宅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各种多功能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建筑纷纷涌现。一座座较为齐全的高层建筑一般会集办公、居住、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甚至生产等多功能于一身,但这些优势带来的人员密集、结构复杂、可燃物装修多、疏散困难等安全问题也给消防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建筑火灾实例来看,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带来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
虽然国家在1995年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一些老式的高层建筑仍不符合消防设计标准,这在于最初的消防设计上存在了先天的缺陷,导致建筑内部结构的安全疏散设施以及防火分区设计不合理,致使内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2.2 功能复杂,可燃装修多
一些高层建筑,为了追求装饰效果,往往忽视防火安全,采用大量的可燃材料装修。致使建筑内易燃可燃物品增多,建筑火灾荷载加大,发生火灾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容易形成立体燃烧。有的几个单位共同使用一栋建筑,造成管理松懈,火险隐患的不到及时整改。由于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量大,致使火灾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发生大的火灾事故。
2.3 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
在高层建筑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一些单位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大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而不能正常使用。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不够,有的建筑内部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不能正常启动、室内消火栓、灭火器形同虚设,花费了大量资金配备的自动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不能派上用场。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高层建筑火灾主要还是立足于自防自救,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初期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使“小火”酿成大灾,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 施工质量差、导致内部隐患大
一座准备建筑的高层建筑,从最初的消防设计审核到施工阶段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然而在这么多的环节的情况下,个别单位为了赶时间、省资金、抢工期,未能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施工,更有甚者在施工安装阶段在工程投标中隐瞒工程量,采取低报价投标,造成工程总造价缺口过大,影响了工程质量;一些施工安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标准、规范不熟悉,甚至完全不了解,不按规程、规范施工,造成安装的技术性错误,致使消防设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留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3、高层建筑呈现出的火灾特点
据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线城市的高层建筑更加是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对于高层发生火灾,主要还是以自救为主,如果高层建筑火灾一旦自救不利,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1)“烟囱效应”。一座高层的内部有许多的竖井如楼梯井、电梯井、管道井、排烟管道等,一旦室内起火,火灾时烟气一定向上升腾,就在建筑里面形成了烟囱效应,助长了火势蔓延。根据火灾时的温度高低和燃烧速度对烟的流速进行测试,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m每秒。加上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会使火势更猛烈,蔓延更迅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场。
(2)人员疏散困难。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用途十分广泛,有的一幢高层建筑内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住宅、餐厅、仓库、高级宾馆、歌舞厅、咖啡厅、酒吧等等,人员相当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及容易出现人员混乱、拥挤的情况,增加了疏散的困难。加之人在烟雾中能见度较低,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在短时间内很难安全疏散,所以人们往往来不及疏散而因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
(3)火灾扑救难度大。目前一座高层建筑的高度少则数十米,多则数百米高,一旦高层发生火灾,首先是我们的救援消防车辆达不到着火楼层的高度,只能依靠空中直升机进行灭火。其次由于楼层高,铺设水带线路长,水带耐压力限制,往往易造成水带爆破,造成供水中断,延误灭火战机。况且在一些中小城市,虽然出现了不少的高层建筑,而相应的消防装备却是落后的。所以高层建筑还是应该以自救为主,确保内部消防设施的完整好用才是硬道理。
4、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
4.1 把好源头关
为确保高层建筑自身具有一定的火灾预防和减少火灾损害的能力,作为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的职能部门,消防部门必须加强消防设计审核,把好审核关。一定要确保高层建筑合理的布置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在施工阶段按图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4.2 加强内部消防设施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要经常性的检测消防设施,确保完整好用,一旦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汇报,及时的解决问题。二是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高层建筑使用单位消防安全素质。三是消防控制室的操控人员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上岗人员要正确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三是要强化意识,明确管理职责。很多的高层建筑往往涉及多家产权单位,致使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比较难,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确定防火负责人,明确各自责任,共同维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5、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要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篇5
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德化县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件精神,为提升我镇火灾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加强城市消防公共基础建设,健全灭火应急救援体系,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职能,持续整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消除火灾隐患,逐步建立城市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和城市抗御火灾的综合实力,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镇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城市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进一步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消防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城市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逐步有效解决,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得到充分落实,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城市公共消防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由镇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镇分管企业领导、派出所所长担任,成员为综治办、派出所、企业办、林业站、村镇站、国地资源所等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社区)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镇综治办,主任由陈林晖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全镇的消防安全工作,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检查、指导、协调全镇的消防安全工作。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各辖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工作任务和分工
(一)夯实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一是落实消防规划的编制。村镇规划站要协助县消防大队完成德化县城区消防规划修编。同步修订消防专项规划,每年组织开展对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的检查。
二是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镇城市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要协调相关部门对城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进行配备,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
三是加强城市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建设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响应的指挥体系,加强对火灾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定期组织综合演练。要加大对救援力量、战勤保障和灭火救援物资储备等建设的投入,提升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
(二)整治城市重点消防安全问题
一是调整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火灾重点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在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旧城改造计划时,要优先安排棚户区、“城中村”、木屋毗连区等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
二是大力整治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企业办、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要开展对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公众聚集场所的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行为、有问责,督促整改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电气线路破损和“三合一”和“多合一”等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并形成长效机制。安监办要督促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的燃气管理、仪表、阀门、报警装置等部件,并在管道总阀门处设置醒目标识。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镇村镇站要协助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检查整治,督促落实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和使用),督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责任,指导施工单位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严厉打击不办理施工许可擅自施工、建筑施工企业无资质施工,以及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加大对施工现场特别是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严禁将工地活动板房出租作为店铺营业;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机械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将建筑外墙改造纳入监管范围,禁止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填缝剂和保温装饰材料;检查安全网、外脚手架、垫板等设施的防火性能,消除安全网等设施及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存在的安全隐患。派出所要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按照规定配置临时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安装消火栓并配备水枪水带,设置消防车通道。
四是开展危险化学品的检查整治。镇企业办、安监办协助要负有危险化学品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开展检查,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的,安全设施和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或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要责令改正;对易燃易爆场所设置位置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责令限期改造、搬迁,并报上级有关部门督促落实。
五是消除影响灭火救援的障碍。各相关村(社区),各相关单位要协助执法部门对建筑周边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违法搭盖的建(构)筑物依法予以拆除,改造建筑周边影响灭火救援的架空电力设施。
(三)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管理人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业主多、产权分散,消防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高层公共建筑,存在火灾隐患难以整改的,各村(社区)要协助协调建筑各产权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安全。
二是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要设立1名专职消防安全员,负责“四个能力”建设的培训、督促和检查;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员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疏散引导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演练;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识,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测。
三是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总负责,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施工单位应对消防施工质量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特别是明火作业的消防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在建设工地醒目位置、施工人员集中住宿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和消防安全警示标识;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要制定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派出所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推动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消防志愿宣传服务活动。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普法工作内容。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要在小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社区内每栋楼房均应设置一名消防宣传员。
(五)强化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监管
一是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政府负责制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工作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等范畴,把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实施和考评纳入政府消防工作责任目标单列考评范畴。
二是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指导辖区内单位(场所)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社区居委会要组建志愿消防者队伍,组织居民签订防火公约,经常性地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各村(社区)要结合省农村、城市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考评细则(附件3)做好各项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工作。
三是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按照现行事权划分原则,在其法定职责范围内强化职能监督。村镇规划站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及时上报制止。工商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关于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的,加强登记审查,坚持先证后照。文化部门依法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以及被消防大队依法查封、责令停产停业的公共娱乐场所,上报上级予以取缔或吊销文化经营行政许可证照。安监办要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学校、医院、金融系统、商场、酒店、高层建筑及办公场所等人口密集场所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承担职责,同时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火灾致灾因素。
(六)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部门单位联合执法机制。各相关部门单位在重大节日、活动期间要组织开展联合消防安全大检查,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监督检查并及时汇总通报检查情况,对重大火灾隐患、违法违章等消防安全问题,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单位要建立火灾防控信息通报机制,并在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管理。
二是建立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对重大消防安全问题,效能办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认真履行职责,实施跟踪督办,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进行责任调查,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篇6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为推进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接到通知后,办事处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了市、区文件精神,确定了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按照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明确了各社区网格为此次专项行动的责任主体。并制定下发了《顺河街办事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辖区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二、狠抓宣传,提高认识
为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我办坚持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全办的重点工作来抓,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消防工作会议。积极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100幅、发放家庭消防知识手册及宣传页7000份、张贴宣传贴画10000份等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安全常识和技能,确保了辖区安生形势的稳定。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一)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组织人员在辖区内迅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通过排查摸清底数,查明情况。全面掌握存在隐患的单位及场所的基本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治责任。
(二)全面排查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以消防、危险品生产运输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特种设备、汛期综合防灾减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整治。
(三)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辖区属于老城区,老旧居民区和棚户区较多,火灾隐患突出,形势严峻,一是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居民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的作用,对老旧居民区、棚户区电气线路乱接乱拉、违章用火用电情况进行治理,同时开展“三清”工作即清理居民楼院疏散楼梯、走廊、前室等公共区域可燃杂物,清理居民楼院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违规存放充电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方式,在居民中深入开展火灾案例、火灾危害、消防常识、自救知识的宣传,引导居民从思想上重视消防安全,从行为上遵守消防规范,督促居民做到“三会、一提高”(会查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逃生自救、提高家庭成员消防安全意识)。确保辖区的消防安全。三是完善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配备消防器材,抓好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同时在辖区老旧小区配备800具灭火器,基本覆盖全辖区老旧小区。
(四)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活动。对辖区高层建筑小区摸底排查,建立了档案。
四、存在问题
(一)部分企业商户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仍然不强。依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安全生产是企业商户的法定职责,企业商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者,政府则主要履行监督和引导职能。但实际上责任主体错位,部分企业商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商户重生产经营、轻安全、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社区安全管理网络已经建立,但社区层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的业务水平不高,监管责任也尚未真正落实,给工作带来极大不利。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严格按照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技能实训、业务培训等活动,切实提升干部群众风险辨识能力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
篇7
一、消防监督抽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消防监督抽查时间
年1月1日至年6月30日。
三、消防监督抽查范围
(一)全区范围内设有固定消防设施的单位。
(二)全区范围内大型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管理场所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三)全区范围内存在“三合一”现象的建筑(企业),重点是在乡镇(街道)和行政村范围内的企业、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家庭作坊等。
(四)全区范围内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公众聚集场所。
四、消防监督抽点内容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履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是否依法申报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单位的备案工作,是否按照61号令的要求落实各项职责,是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十八条,对“存在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结合三个原则:一是火灾隐患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隐患使火灾发生时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隐患使火灾发生时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三)设有固定消防设施的建筑。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落实情况;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消防设施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的日常管理情况;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配置情况及培训上岗情况;消防产品质量及系统运行情况等。
(四)辖区内危险品储量大、危险程度高、处置困难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辖区内的重大毒害源以及专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单位。此类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情况,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情况。
(五)存在“三合一”现象的建筑(企业),重点是在乡镇(街道)和行政村范围内的企业、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家庭作坊等。
(六)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公众聚集场所和“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市)级立项的工程项目等所选用的消防产品(含建筑工程中尚未安装的消防产品)和消防部队所选用的消防装备。重点抽查消防应急灯具、有衬里消防水带、防火门、防火电缆。
(七)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大型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家庭式旅馆等。重点检查办理消防监督部门审核、验收或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手续的情况、消防设施维护情况、疏散通道畅通的畅通情况、电气线路是否按要求敷设的情况、从业人员的消防业务知识培训情况。
(八)社会单位“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四个能力”建设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张贴上墙;是否落实岗位消防管理的责任、消防安全自查整改的能力;是否完善和统一消防设施标志标识;是否规范消火栓、灭火器及自动消防设施的管理;是否设置疏散引导员岗位;是否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使员工是否普遍达到“三懂三会”(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五、消防监督抽查要求
符合本次监督抽查范围的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状况和消防措施,逐一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特殊工种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管理制度,单位内部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等制度。对自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确保安全。
六、消防监督抽查程序
(一)年1月1日至年2月15日为单位自查阶段。
篇8
一、聚焦消防安全隐患,“三谋”发力推整改
一是坚持谋全局,摸实大底数。成立中心城区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行动要求和职责分工。以街道为单元、小区为网格,明确各片区、网格负责人,由建设、消防支队、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居委会及消防专家等组成检查小组,对284个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13个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按照“一小区一档”原则,列出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为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坚持谋细节,清除众隐患。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针对消防通道停车、楼道堆放、电瓶车违规停放、消防设备器材缺失等一批易处理的隐患问题,实施登记管理,逐一落实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和整改期限,实行“日跟进、周督查、月通报”监督,确保安全隐患问题逐一“销号”。同时,对整改完成问题开展“回头看”,对整改反弹、虚假整改的,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下发法律文书,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到位。目前,先后召开协商会75次,督查通知13份,下发法律文书5份,推动230个安全隐患较少的小区提前完成整改任务。三是坚持谋重点,破解旧难题。聚焦消防工作长期失管、往期维修纠纷多、业主不积极配合等疑难杂症,排定出重点整治小区54个,通过分类督办、专家问诊等措施,协调处理矛盾纠纷、资金来源等问题,推动重点小区整治达标。如仁皇山街道天盛花园小区,因存在历史维修纠纷而停止维修消防设施,通过实地查勘、现场协调,对小区现场取证后重新组织实施维修工作;龙泉街道祥和西区,因社区、业委会不认可维修清单而无法动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通过邀请消防专家给予全过程技术支持,优化完善维修方案,顺利完成维修并节约费用近20万元。
二、聚焦消防系统风险,“三防”结合强管控
一是指导培训到位,增强“人防”技能。加强源头管控,以人防培训为重要手段,对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指导每个高层住宅小区建立由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微型消防站队伍,每栋明确1名消防楼长,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防火巡查检查、24小时消控室值守等制度。定期召开消防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楼栋用电、用气安全、电动车用电安全等楼栋消防安全知识,确保每位楼长做到“会操作器材、会实施扑救、会开展检查、会组织宣传”。目前,中心城区已有“消防楼长”568人,今年已组织开展消防培训会260场次。二是督促检查到位,确保“物防”有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高层住宅小区火灾防控特点,重点对消防控制室、消防水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备器材等进行检查测试,指导发现隐患问题。对发现问题,督促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无法在短时间内整改并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进行挂牌督办。如飞英街道余家漾小区,存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消防水泵不能正常联动等6项隐患,通过市政府挂牌、建设与消防联合现场指导、属地街道跟踪落实,顺利完成全部隐患整改。三是数字赋能到位,实现“智防”精准。围绕“智慧消防”主题,推广应用“互联网+智能”监控系统,对高层住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实施24小时远程联网监控,保障自动消防设施和电气线路有效安全运行。积极探索梯控系统,有效管控电瓶车驶入楼道、室内违规充电。如在湖东街道怡和家园小区试点建立电瓶车禁入电梯管控系统,电梯可感应电瓶车驶入电梯情况,并自动报警且令电梯门无法关闭,确保安全使用。
三、聚焦消防机制短板,“三化”联动促长效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的增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因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员密集、施救困难等诸多原因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因此,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意义重大。
一、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现状
一是建筑防火设计先天不足。1995年国家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政策保证。但一些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存在先天设计缺陷,不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规》的要求。例如有些老式建筑未设计防火分区,消防布局不合理、缺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以及防火分区,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忧患意识淡薄。在高层建筑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现代高层建筑尤其是公共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种类繁多,一般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防排烟系统等。发生火灾时,上述系统均应做到联合动作。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不够,没有坚持对消防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不能做到及时联动,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也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应设为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的,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上装有闭门器,靠闭门器的作用防火门平时是要求关闭的,火灾时既方便逃生,又能有效地阻断烟气。有些高层建筑中的住户为了方便,将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顶上或是堆上商品或杂物,使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浓烟就会沿楼梯间扩散到上层,使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到地面。这些说明了人们对火灾忧患意识的淡薄。
三是高层住宅避难层“空白”。有关专家指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若超过消防云梯车能够达到高度,从大楼外面施救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要依靠自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旅馆、办公楼和综合楼等公共建筑,由于楼层很高,人员很多,尽管已设有防烟楼梯间等安全疏散设施,火灾时其内人员仍很难迅速地疏散到地面。因此,对超高层公共建筑在其适当楼层设置供疏散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和喘息的一块安全区即避难层或避难间,是极为重要的。我国《高规》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据了解,国内建成的许多超高层公共建筑都设置了避难层(间),一般是与设备层、消防给水分区系统和排烟系统分区有机结合设置。如高391米、80层的广州标志性建筑中信广场,在27层、47层、67层三层都是完全空置的防火避难层;共63层、建筑高度249.9米的北京银泰中心,分别在17层、33层、46层和55层设计了4个避难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过百米的写字楼、酒店等公共建筑,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开发商追求住宅容积率热情的日益高涨,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七八十米高的住宅楼已比较普遍,超过百米高的超高层住宅也相继出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之而来,《高规》中并没有对高层住宅的避难层作类似规定。据报道,目前广州市内十几幢超过100米的居民住宅楼均未设置避难层,北京市七八十米高的住宅楼已相当普遍,但这些“高个子”住宅却也都没有避难层。高层住宅避难层设置凸现“空白”。
二、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措施
一是政府支持,高位推动,确保推进管理工作机制化。政府支持,强化组织部署是推动创新社会化消防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①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创新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明确政府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发挥建设、房管、公安消防部门相应监督作用。通过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领导亲自带队检查督导落实,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②加强督办协调。通过全面落实国务院46号文精神的锲机,落实隐患整改机制。协调解决建筑多产权、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等突出问题,对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挂牌督办。③加强部门联动。将消防作为工商、房管、文化领证审核进行“捆绑”,有效发挥工商、房管、文化等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化消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联合执法工作合力。同时,对物业管理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增加对自动消防设施和公共消防通道管理情况的内容,并在房管局的相应网页上予以公布。
二是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切实提升火灾防控能力长效化。在防火工作上,推动消防监督工作由“地毯式”排查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部门和行业消防监管由指导性检查向履职担责转变、社会各单位消防工作由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负责转变、努力做到监督责任、隐患排查、监督执法、整改措施、责任倒查到位:①狠抓责任制落实,建立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工作责任体系。②大力推进整改建设。按照社会管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规律,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掌握社会单位火灾隐患底数,确保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落实消防监管职能,筑牢消防监管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技术防控,舆论监督,逐步实现社会单位防控监督网络化。在督促社会单位做好消防安全自查的同时,强化部门依法监管,采取人防与技防并举,群众与媒体监督等方式,切实形成“单位自查、部门监管、技术防控、群众参与”的火灾风险防控网络,有力提升社会综合火灾防控能力:①人技结合,双向防控。将设有消控中心的高层居民住宅强制接入城市火灾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远程监管的保障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中心与消防控制室同步监控设施运行,确保指挥中心能在第一时间监控单位火警并掌握辖区路况,为防灭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②舆论监督。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设置消防公益宣传栏,公布举报电话,曝光火灾隐患,并进行跟踪整改,形成浓厚的消防监督舆论氛围。
篇10
通过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使治理范围内的建筑、场所基本情况清楚、消防安全组织制度健全、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员工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提高;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建筑、场所装修材料普遍符合消防标准要求;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擅自停用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安全不合格擅自违法投入使用等行为基本根除;商(市)场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建工程施工工地用火用电管理规范,各项防火措施落实;九小”场所火灾隐患得到整治;社会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普遍增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有效运行,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改机制行之有效,全市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二、领导小组
市政府成立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此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领导。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公安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市防火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治理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消防大队。
三、专项治理范围
(一)商场、市场;
(二)三合一”场所;
(三)公共娱乐场所;
(四)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地下建筑;
(五)建工程施工工地;
(六)易燃易爆场所;
(七)九小”场所。
四、专项治理内容及工作措施
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依据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一)消防安全布局。
建筑、场所建设是否符合当地城市功能布局和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周边公共消防设施是否能满足灭火救援实际需要;否通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三合一”场所、棚户区”和“城中村”火灾隐患整治是否纳入城乡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地下建筑使用性质、商(市)场内部经营布局是否符合有关消防标准要求。
要采取改变使用性质、限期搬迁、依法关停或强制拆除等措施消除隐患。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三合一”场所要立即整改;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棚户区”和“城中村”要制定三年整改规划;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建筑和场所。
(二)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
防火卷帘是否处于半降状态;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并符合登高作业等使用要求。建筑、场所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在营业期间是否锁闭、堵塞;防烟、封闭楼梯是否正常;商(市)场非营业期间。
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停产停业整改。对建筑、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的要立即整改。
(三)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管道井封堵等竖向防火分隔措施是否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和运行是否正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电梯、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水泵结合器是否正常好用;灭火器材配备、应急照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有效;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检测制度是否落实;否擅自改变建筑防火分区。否落实消防控制室“256消防管理要求。
不能立即改正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对建筑、场所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擅自停用的要立即改正。
(四)装修材料。
其燃烧性能等级是否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等国家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否具有防火性能;建筑内部顶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以及窗帘、幕布。
方可开业。对建筑、场所采用聚氨酯类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的立即停产停业整改。文化、工商部门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合格后。
(五)用火用电。
电气线路、燃气管路的敷设、电器产品、燃气用具选用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各类建筑、场所是否建立健全用火用电管理规定;否存在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电气设备和明火等现象。
责令限期改正,对建筑、场所存在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现象以及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的行为。产权单位、供电部门应配合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抽烟、使用明火或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批同意,擅自动用明火的对违法人员依法拘留。
(六)消防管理。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是否建立,建筑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是否取得消防执业资格认证;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开展“消防安全两规定三提示”活动;建筑、场所是否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或建筑防火分区;餐饮场所、熟食加工区厨房排烟道是否定期进行清洗;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是否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
擅自投入使用的建筑和场所,对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要立即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达到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有关手续后,方可开业;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停产停业整改,建设、文化、工商部门要依法予以停工停业或取缔;对建筑、场所消防安全制度不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停产停业整改;员工不具备基本消防安全素质的立即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公共娱乐场所未按专项治理要求开展自查自改的责令停业整改。
(七)建工程施工工地。
防火安全措施、用火用电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临时消防供水是否正常可靠、消防器材设施是否完整有效;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各类易燃可燃建筑材料堆放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人员集中住地是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堵塞消防车通道,对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用火用电管理混乱,现场值班看护制度不落实,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施工工地无消防供水保障的立即停止施工整改。对有发生火灾事故危险,拒不改正的公安机关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对相关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依法拘留。
(八)九小”场所。
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对“九小”场所(小学校含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消防管理混乱。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火灾隐患复杂的公安派出所要加强监管力度,明确火灾隐患整改督导民警。
五、工作步骤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层建筑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