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教学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地理课程而言,便于教学问题的直观展现,加强对地理知识内容的分析,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将地理知识与相关案例要点相互融合,强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在本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学习任务优化设计、问题思考创设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还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故此,文章将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建议。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可应用不同的形式展开,所发挥的教学作用也不尽相同。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知识难度逐渐加深,特别针对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难题,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1]。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更新与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同时,不断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便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将地理知识形成有关的教学案例,就是一次教学创新的伟大尝试,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引用多个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相比单一的知识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高中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构建高效地理课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成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帮助学生消除认知上的障碍。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此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达到增强实效的教学作用。以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由于我国人口逐渐由西部向东部沿海区域发生转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节课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孔雀南飞的实例,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掌握实际生活中空缺的生活习惯,联想人们迁移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往东部沿海区域迁移的内在意义。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优势十分多元,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效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地理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阔学生地理学习视野的主要路径。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类型的地理规律,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实效性。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相对复杂多变,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知识内容只能浅层次介绍,针对值得探究分析的地理问题,无法深入探究[2]。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引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魅力。案例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例相互连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导向作用,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开端。高中地理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扩展延伸不同的内容,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起到辅助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选取案例内容,将案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使学生收获更多,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为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十分有限,难以切身体会全球各地的国家文化与居民特点。此时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在课下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搜索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将其引用到案例教学之中,将枯燥单一的知识内容,转变成形象真实的视频动画,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使学生通过领略世界各地的国家文化、居民特点,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实现地理教学预期目标。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开放式教学
案例内容的选编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案例内容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的选取要想突出其案例的思辨性特征,才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3]。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前精心编选案例内容,具体方法如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材更加多元化,对于一个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可应用不同的案例。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只需要分析案例内容,即可了解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材案例的应用。第二,视选取学生熟知的案例内容,相比于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大多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案例的熟知度更高,也了解其有关的背景内容。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选取耳濡目染的案例内容,加强教学案例和知识原理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角色之中,让学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识内在本质,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产业转移》为例,教材中引用的案例主要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学生理解分析的难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引用学生较为熟知的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纺织工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四、利用案例教学法,强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只是片面地“讲案例”,通过细致整合与耐心讲解案例内容,不仅与案例教学的目的相悖,还深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误区,此种教学方式和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用案例教”的效果。其中,“用案例教”主要针对以案例作为学习导向,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4]。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媒介,并非教学的侧重点,也不需要让学生多加留意和具体掌握,只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本质,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案例作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有效性的作用特点,为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地理课堂之中,激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案例内容的具体掌控,而是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迁移、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启迪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加以重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更新与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认知思想,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为学生耐心讲解地理知识,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满足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水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96.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
[3]刘春雪.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19(22):151.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 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04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深入认识地理学科,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有重要帮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任务落实在每一节地理教学活动中来。由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笔者同样有心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出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目标之中
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堂地理课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与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殊途同归,因此,教师可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中来。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可谓是教学的指向,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离不开对教学大纲的参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要想在地理教学中真正落实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责无旁贷地需要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性的目标,在教学中都应该得到体现和落实。但是并不是在每一课中都需要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逐步达成。
例如,“关于人地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比较从现象中总结归纳一般规律,并运用抽象的地理知识对现象做出科学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关心环境,热爱环境。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该三维目标指向的就是高中生地理的人文素养、地理技能和地理科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力争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由此可知,明确并实现教学目标是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二、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应在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应该同时注重教与学这两方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长期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在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更突显,学生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导致教与学失调。新课程改革较好地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正力图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调和,实现教学相长。其实,新课程标准给教与学作出了较好的诠释,教师的教旨在引导学生学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优化学生的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将学生的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先搞清楚二者之关系,在教学中才会更加注重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相比,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发现问题、自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总结学习经验。而教师则应该着重于引导组织,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搭把手”“使点力”。
比如,笔者考虑到《大气的运动》这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因此,首先是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接着,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出教学的重难点。毕竟只有将教学重难点解决好,课堂教学才算成功。笔者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过教学反思,经过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热力环流的效应,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讨,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总体而言,实现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创新化教学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的创新。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甚为重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考试对学生的考查越来越高。比如,高考地理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以纯粹的地理知识为主,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性能力,也就是在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考的压力导致教师“越俎代庖”,做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做的工作,教师直接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又将其生硬地接收。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少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思考探究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较难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和素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运用。而新课程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和启发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将理论实践化,推动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城市的兴起、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与学生的生活极为密切,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查阅、了解相关资料。笔者就将生活化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比预期好,足以说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有利。
篇3
其中,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地理课程的开发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从地理学科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学生发展层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善用地方自然现象与自然环境,配合地方特色民俗等人文现象和人文环境,以地理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概念为主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纲,突出过程性评价
篇4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者的重视。具有空间分析功能的GIS课堂教学法,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上最有条件培育学生高水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GIS课堂教学方法 综合素养 教学有效性
2014年3月,教育部教基二〔2014〕4号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的现实紧迫环境[1],着力进行课程改革,落实到地理学科上,就是将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需要和地理学科特性四者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育。
一、有效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的要求
地理素养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思S和观念,包括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这四大素养,所以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宽泛的基础上对地理学科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更高阶的要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要求能对众多地理要素进行要素综合分析,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综合分析能运用综合思维发现并解决真实情境下地方性问题的能力。这是由于地理学本身具备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出高水平的要求:基于一定的地理知识、思维和观念,高中学生需要做到根据给定的复杂地理要素,正确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地区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对现实中的地方问题给出合理的评价和解决方案。
二、GIS教学法的综合思维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使教师经常对区域之间或区域内的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强调、对比、综合或总结分析。但是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三板”教学方法会造成手绘地图信息量较少,只能展示少数地理要素的尴尬局面,无法对演变进行式的知识进行展示。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多以PPT为主)虽然可以进行多图穿插讲授,插入FLASH后也可以对演变进行式的地理知识进行演示,弥补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学生还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仅仅观看这一项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对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不太高。
GIS教学法就是学生使用GIS软件将获得的地理数据进行录入和数字化处理,主动对地理环境的各要素进行空间分析,以地图、统计图表、图像、数字等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直观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将GIS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就是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利用软件主动对地理要素进行处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思维得到高效发展。学生在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数据并将其录入数据库时会对它们的相互关系产生直观认识,让学生了解到组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要素是多个的、复杂的。此外,学生也可以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地理要素专题图层,运用空间查询功能进行查询展示,对某个地理要素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学生要进一步了解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不同时期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可以对其进行叠加分析,在叠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理要素时空角度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学生想要判断某些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这样可以揭示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GIS空间分析时,学生的要素综合能力、时空综合能力和地方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利用GIS软件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在获得最基本的地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地理要素处理过程中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形成的地理规律,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给出综合科学的解决方法,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并且在GIS教学方法中,GIS软件的使用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获得的知识更深刻。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GIS课堂教学方法无疑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综合思维。
三、运用GIS课堂教学法的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作为一个地区的综合,是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交通、劳动力、城市、市场、科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是高中地理知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基于GIS课堂教学法在综合素养上的教学优势,结合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内容的特点,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运用GIS技术软件ARCMAP软件平台,依照“阅读课本―查找资料―自主分析―讨论结果―提出建议”的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教学片断。本教学案例参照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根据课标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搜集的数据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并总结二者关系,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家乡建设与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1.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有关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数据并上传至学校教学网络平台。
学生预习书本知识并搜集相关知识及数据。
2.教学过程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
①在之前学习分析区域区位时会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类区位因素着手,所以位于此地的珠三角有怎样的自然区位条件呢?首先请学生打开ARCMAP,添加中国地图,对地图属性进行空间查询功能,确定珠江三角洲所在地为我国广东省内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学生运用数据库里的数据对珠三角自然因素进行图层建立,通过对地形和气候图层的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图一)。
②根据数据库对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提取相关数据,建立图层,认识到珠三角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区位优势包括铁路、公路、河流密布,交通发达(图二);城市众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③最后W生对珠江三角洲的众多图层进行叠加,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域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图三),并且根据教科书为我们提供的当时珠三角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即可自主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化的优势条件。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
在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请学生建立并对比分析1994年和2010年的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的图层,由此可以得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和进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其启示
从以上的操作结果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反过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学生的家乡区域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多启示,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数据,自主分析家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运用GIS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动手使用ARCGIS10.2软件提取相关的数据并分析,在珠江三角洲这一真实区域内,学生综合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和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建议。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提取可用数据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区域内的相关地理要素,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通过运用ARCGIS10.2软件对珠三角进行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真实地区进行分析和建议,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厘清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对自己家乡提供建议这一系列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人地观念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对若干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分析使其理解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中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越来越高。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多样化,在更注重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今天,GIS高中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实践力、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特别是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的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对培育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极大的优势。此外,GIS教学方法这种直观表现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是一种有效体现地理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GIS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更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基二[2014]4号,2014.
篇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并列为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从课堂教学、户外活动和家校合作三个层面入手。
[关键词]
核心素养;实践力;培养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也为教育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专家讨论稿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把地理实践力列为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贯彻了“育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和意义
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利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
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能高效率地展示某一地理知识、原理和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和变化规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等,并且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教师在讲授“水循环的过程”时,可以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每组准备两个玻璃杯,先往一个玻璃杯倒入热水后用杯盖盖住玻璃杯,再往另一个玻璃杯装入少量干沙子后加一些冰块,静置几分钟;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杯盖上出现小水珠是模拟了蒸发环节,把杯盖翻过来小水珠会掉下来是模拟了降水环节,干沙子变湿是模拟了下渗环节;最后可用该实验演示“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热水代表海洋,沙子代表陆地,杯盖上出现小水珠演示海洋的蒸发环节,把杯盖从装有热水的杯子移动到装有沙子的杯子演示水汽输送环节,把杯盖翻过来小水珠掉下来演示陆地的降水环节,干沙子变湿演示陆地的下渗环节,但不能演示陆地的径流环节。
2.利用地理教具的制作
制作地理教具是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完成制作,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合作探究能力。
案例:在讲授“三圈环流”后,可以分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每组准备一个充气地球仪、三个白色纸环、两卷纸条(粉红色和深绿色)、六个红色箭头、一把剪刀和一捆双面胶等材料。用三个白色纸环表示三圈环流粘贴在充气地球仪上,并用笔画出箭头表示每个环流圈的大气运动方向;用纸条表示全球的七个气压带,粘贴在充气地球仪上(粉红色代表三个低气压带,深绿色代表四个高气压带);用六个红色箭头表示全球六个风带的风向,粘贴在充气地球仪上。
3.利用地理角色扮演
地理角色扮演是让学生扮演地理事物角色,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解决地理问题。它能使学生进行充分的心理体验,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在讲授“锋的类型”时,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每组选三名学生,个子矮的学生扮演冷气团,个子中等的学生扮演暖气团,个子高的学生扮演锋面,站在个子矮的学生和个子中等的学生中间且手上拿着写有“锋面”的标志;演示冷锋时,个子中等的学生不动,个子矮的学生主动向个子中等的学生移动,靠近后个子中等的学生蹲下,个子高的学生身体向个子中等的学生倾斜;演示暖锋时,个子矮的学生不动,个子中等的学生主动向个子矮的学生移动,靠近后个子矮的学生蹲下,个子高的学生身体向个子矮的学生倾斜;演示准静止锋时,个子矮的学生和个子中等的学生同时向个子高的学生移动,靠近后来回移动。
(二)开辟户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开展地理观察和测量
地理观察和测量是学生利用课本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生活,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案例:在讲授“正午太阳高度角”后,可以在校内操场测量莆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具体步骤是:(1)使用卷尺、测绳、手表、标杆等工具得出标杆影子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即莆田正午时刻;(2)使用卷尺、测绳等工具测量莆田正午时刻的杆影长x;(3)使用卷尺测量杆长y;(4)根据公式H=arctany/x,得出莆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2.开展乡土地理调查
乡土地理调查是对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和人口等地理要素进行调查,它可以让学生深入家乡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避免了“纸上谈兵”。
案例:在讲授“工业区位因素”前,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地图先走访调查莆田市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莆田艾力艾鞋服有限公司、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莆田市东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地理位置,然后评价其地理位置,同时也为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的学习打下基础。
3.开展地理野外考察
地理野外考察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案例:在讲授“海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后,可以组织学生去湄洲岛等海边考察,直观感受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形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借助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家校合作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三位一体”,不仅让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而且可以解决外出安全的问题。
案例1:在讲授“全球定位系统(GPS)”后,课后让家长驾驶汽车,学生在GPS汽车导航上输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最后通过语音提示引导家长把车开到目的地。经过这段行程,学生亲身体验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切实感受了GPS汽车导航的工作原理。
案例2:在寒暑假的亲子旅行中,要求学生关注旅行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这样,复习“区域地理”时能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参 考 文 献]
[1]刘辛田.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透析――第三届国际地理奥赛引发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3(1).
[2]陆芷茗.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南京一中课程基地建设为例[J].地理教学,2015(24).
篇6
关键词:人地观念素养;地理教学;渗透途径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深化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通过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利于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一、人地观念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人地观念的理解主要有傅伯杰院士强调“地理学使命: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地理学研究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程菊认为人地观念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1]。吴岱峰解读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2]。
国外学者对人地观念的解读主要有英国学者罗士培提出适应论,涉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一定限制,同时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及利用可能性。美国学者巴罗斯提出人类生态论,认为研究目的不仅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也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人地观念的研究,本文认为人地观念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人地关系的理性认识。人地观念除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突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人地观念居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地位,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灵魂,也是地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人地观念的构成
正确人地观念可理解为“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与地的协调发展”三个维度,各个维度又包括多方面的内涵[3]。
1. 地对人的影响
地对人的影响主要指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其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并产生地域特征以及区域差异。地对人的影响主要是在一般场合下,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在特殊场合,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该维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面的实例,简要分析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地理背景,初步懂得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辩证看待地对人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
2.人对地的影响
人对地的影响主要指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改变和重建新的生态平衡,以增强自身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并不断发展和前进。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界进行顽强斗争,克服环境的束缚,争取更大程度上利用、改造自然,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求的潜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该维度要求学生能够在认识地理环境基础上,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和强度,并举出例证说明人类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结果。初步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必要性,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主要指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事实,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在人与自然环境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遵循生态平衡规律,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该维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区域环境的简要分析,理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性;分析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其中科学技术因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阐述区域开发中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提出改善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和措施。
三、人地观念的渗透
纵观整个地理教学,无论是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试卷的命题,都无不渗透着人地观念。要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人地关系思想,可从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技能的训练以及地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
1.地理知识学习中渗透
中学地理主要包括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初中涉及区域地理,主要有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内容;高中涉及系统地理,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等内容。这些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必须具备的,也是学生地理技能训练以及能力培养的基础,不仅可让学生了解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以及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也有利于形成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
例如,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不少主题鲜明的漫画,学生通过观察解读漫画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也可以形成人地观念。图1中“小鸟的悲哀”揭示因人类大量砍伐森林,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生物多样性被毁,并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图分析,学生可形成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强化合理利用和开发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小草的哀求”揭示出草场因超载放牧而造成的退化和荒漠化,使畜牧业发展受到影响。该漫画有利于形成学生保护草原以及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飞来的山峰”揭示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小,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促使学生爱护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和树立正确人口观。
2.地理技能训练中渗透
地理技能即是人们在进行地理实践时采用的使活动程序和方法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方式,简称动手制作能力。一般包括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技能、分析和应用地理图表的技能、地理图文转换的技能等。其训练不仅可强化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也对学生人地观念的树立起着积极作用。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提到为了抵御自然灾害、治理荒漠化,我国修建了三北防护林(如图2)。三北防护林指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修建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风沙危害,减缓当地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以改善自然环境,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三北防护林带,读图析图,不仅可使学生更好了解相关地理知识,也有助于形成正确人地观念。
3.地理能力培养中渗透
地理能力即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也称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是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综合体现。一般包括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信息收集能力、地理文字表述能力等。地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应用与提升都有促进作用。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城市化”一节,可要求学生通过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让学生搜集查找重庆市近30年常住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绿化面积等数据,分析重庆市近30年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可让学生对城市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结合实际在校园内开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以有效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
此外,人地观念素养的渗透还可以通过教学环节实施、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学生活动等加以实现,如何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形成人地观念等问题,仍需今后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程菊,徐志梅. “人地观念”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7):4-6.
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及素养,而并不是各种学习科目知识的综合,核心素养能够支撑学生通过学习而成为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有助于修炼心智,提高学习能力。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俨然成为了当下学校教育实现价值的基础,也是新课改推行的重要目标。
一、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成为最能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
与“学习能力”的概念及作用相比,“核心素养”的含义更为广泛,不但囊括了过去传统的教育领域学习能力,还包含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而任何科目教学都与核心素养相关,但英语与其他的科目教学相比承载了更多的“国际理解”功能,所以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除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外,还重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全球视野拓展,要求学生以包容的情怀去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对共同的人类命运给予更多的认知与关注。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的核心素养体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有学者提出,在众多的科目中,英语甚至超过语文成为最能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
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苏教版的教材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文化差异以及不同国度的思维方式,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用宏大的视野去认识人们细微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感受,潜移默化地培养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比如学生在向英美人进行初次见面的寒暄时,尤其是面向英国人关于谈论天气的喜好,就是在简单的How are you问好以后,避免直接摄入尴尬询问对方隐私的最好转变形式,因此也才有了关于天气问候的爱好。如Lovely day,isn’t it/Bit nippy today/It doesn’t look like we’re having/The sun’s trying to come out.各种英国人常用的天气问候语,学生除了了解具体的句式以外,还要认识到英国人酷爱园艺,很多家庭都会种花花草草,因此关注天气不过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寒暄。这其中就隐含了很多的文化差异与国情特征知识,所以学生英语的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语法单词语句等,要在核心素养框架下了解不同地方使用语言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生活习俗。在当前的普通高中教学中,尽管受到英语环境及高考压力的影响,但教师也要注重在日常的英语知识教学课堂上将学科的内容与核心素养拓宽至全球视野中的多元文化的结合进行培养。
二、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的教学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始终是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整个英语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都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从学生的需要、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创设教学核心主题后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在促进语言知识发展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
2.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在核心素养框架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生本互动的形式展开,教师不但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与环境,在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互动活动,多以鼓励式的语言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
3.坚持语境化教学原则。英语是重要的语种学习,而语种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即教师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的针对性设计,才能在更真实更有意义的环境下开展学习工作。英语学习效果展评的一大特点在于教师根据自设主题和文本完成目标,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技能、语法、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语的培训提升水平,并在语境化的氛围中更深刻感受核心素养的理念。
4.遵循技能综合化原则。在高中英语的技能学习中,无论是接受性质的技能学习,或是产出性技能,以及其他的语法词汇的总结学习,都不只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手段获取。教师的英语教学离不开各种辅教学资源,同时也要设置语境化与情景式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训练方式,促进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技能水平的提升。
5.坚持过程导向原则。学生高中英语的语言技能学习及语言知识发展对教师课堂引导有很强的依赖,这与当下我国中学的英语语言教学现状与环境有关。目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范例,以听说读写的环节与形式在训练中巩固知识,但从整体的教学工作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方法与技巧较为丰富、核心素养框架落实不全、教学容量偏大、无语言环境基础上的教学节奏偏快、不够注重教学过程和反思的情况。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需要日积月累,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英语积累水平等多方面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其水平与特点,坚持过程导向原则,逐渐增加语言难度以及文本的复杂程度,实现螺旋式英语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
三、关于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Z教学的教学策略探讨
1.英语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情境创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学形式,通过教师为文本创设一定感彩的场景,引起学生熟悉的生活联想或情感体验,进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文本的内容和含义,确保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提升,情感得以激发。这涉及到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中便包含了会话、协作、情境与意义构建四大版块,强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在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的同时,强化对文本与问题的理解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协商交流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组织语言进行文字的表述,最终强化构建与创设意义。
首先,教师应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聚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比如The World Online的学习,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词性变换等基础的知识以外,还要积极创设如order take-out food/go online shopping/watch videos等,将语言、音乐、图像、网络等多模态符号引入到教学课堂中。弥补语言环境缺失的缺陷,调动学生在感官上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联想力与记忆能力,强化单元学习效果,这与上世纪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次,还要积极创设任务情境,鼓励学生英语主动性学习。比如引用网络中国外网友Andrew所遇到的专业选择问题,需要从自我兴趣与父母的建议中选择,那么教师完全可以以此创设教学情境,以模拟化的任务驱动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在情景模仿中丰富知识,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英语核心素养。此外,猜测情境也是当前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灵活性,比如很多教师钟爱开展的猜词游戏,如educator、avenue、statistics、abundant、withdraw等词语写出来,让学生在不看词语的基础上调动其发散性思维、辨证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能力,探索英语猜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理解等题型中解题能力的提升。
2.英语问题导学的语言能力培养策略。问题导学要求教师在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模式中强化问题的创设与学生问题解答的能力培养,如遵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反思问题的环节。比如学习英语中学生们较为熟知的两首诗Brother和Summer,都属于cinquain,尽管只有寥寥数句却有着很深的意境。而两首诗中,前者的作者健美帅气,将兄弟爱开玩笑的性格表达出来,后者则是作者对夏天的厌倦,是一种一年四季经历过程中的周而复始的消极情绪体现,那么在课堂学习中的问答教学形式则可为“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his brother?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summer?”教师的设问从学生对于“His brother is his friend and enemy/summer is endless”等回答中体现不同个体对多元文化的差异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分析cinquain的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英语情感体验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在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情感体验主要为教师有意识选择能够贴近学生学习知识与水平的英语内容,同时又确保其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对更多的多元素材进行有效解读,启发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形成更广更深的体验,将自我感受与体验采用个性化的语言和方法表达展现,升华自我情感,形成文化意识,这正是核心素养的典型培育过程。比如教师在讲述Pygmailon的故事时,以上述的问题导学方式提问What other things show one’s status in society apart from how one speaks?要求学生结合不同文化社会的背景进行理解与思考,如表现的萧伯纳言语犀利与幽默的意境,并结合英美国家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卖花女和社会上层的皮克林对话中展现的素养,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英语是英美国家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并与中文的学习和表达一样,均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与在特定背景下展现的阶层,这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一种语言在不同时代中的差异性,形成英语文化的学习认知。与此同时,还能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的教学环节中注意到故事中任务在戏剧语言表现的手法,如夸张渲染以及抒情独白,思考这与中国的各种语言修辞手法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以此来促进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这便是核心素B框架下高中英语有效学习的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核心素养对高中生英语知识学习及文化意识培养学习有着长远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英语教学时,要紧密结合知识水平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并让学生都能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廖国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 2015,21(12):56.
[2]宁悦颖.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分析[J].课改进行时,2016,11(04):21-23.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2(16):6-8.
[4]夏新宇.聚焦核心素养 让学习真正发生――兼评“杏坛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名家视线,2016,7(08):30-31.
篇8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所谓深度教学,就是指教师借助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内涵,包括知识之间的逻辑和知识存在的意义,从而摆脱表层符号学习的禁锢。可见,深度教学理念并非单纯强调地理知识教学的难度与深度,而是一种与传统的表层符号学习形式相佐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深度教学策略主要有结构整合策略、自我驱动策略和问题导向策略。以下我将对这三个深度教学策略做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借助结构整合策略深化地理知识点教学
所谓结构整合策略,就是指在深化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结构整合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和深度化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地理思想,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南水北调”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便设计了一个以“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题的地理探究类型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绘制了该主题的知识结构框架,该知识框架的核心基点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从该基点出发,引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开设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三方面的影响,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地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地区的影响和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完成该知识框架的构建之后,我便将学生们分成三个研究小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代表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路线,其中第一个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内调工程开设的原因,第二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三个影响。在任务分配完成之后,学生们便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去深度理解地理知识,并深度研究地理核心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理深度教学的开展。经过小组学生的深入研究之后,三个研究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本小组的研究任务,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框架的整合、完善与补充。以第一个研究小组为例,该小组经过深度学习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开设原因有三个:1.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因缺水的原因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受限;2.我国南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3.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便借助结构整合策略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地理知识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南水北调工程问题的知识框架构建与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资源调配问题的普适性思维,对学生们日后研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也得到了相应程度上的锻炼与培养。
二、借助自我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众所周知,自我驱动是地理深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所在。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自我驱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习上的自我责任意识;其二,学习上的自我反思意识;其三,学习上的自我认知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这三方面角度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实现地理深度教学。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活动,此次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所示:阶段一:该阶段为知识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和研究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特点以及三种分类分别对河流造成的影响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自学这些知识点之前,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对三种河流侵蚀类型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自学完成对猜想的验证。阶段二:该阶段为课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附近的河流进行实地勘察和研究,搜集与三种河流侵蚀类型的有关材料,并对搜集所得的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储备奠定基础。阶段三:该阶段为汇报展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需要对前两个阶段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选派小组长在教学课堂中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们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以探究发现方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为辅,深度了解了“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地理实践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问题导向策略激励学生深度化探究
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是掌握一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点毫无疑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深度教学,则必须增加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机会,例如采取问题导向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思想和地理知识,从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便从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和迁移巩固这四个方面实现了问题导向策略的应用。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创设情境:我借助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了一则纪录片剪辑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和《热带雨林环境》两个部分。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这则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自然景观呢?”并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引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这一教学内容。引导探究:学生针对前期情境问题总结归纳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并在我的引导下针对热带雨林的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热带雨林景观的特征以及热带雨林景观热证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哪些环境因素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哪些环境因素基本上不会受气候影响,并归纳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在引导探究环节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探究总结了地理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关联,并从中发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规律,在这之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若突然改变自然环境中的其中一个要素,那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如此便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自然环境要素。迁移巩固:我借助“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根据所习得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对大陆中自然带的分布进行相应的研究,并试图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地理规律,从而实现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迁移巩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借助问题导向策略逐步引导学生们分析研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关的地理知识,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促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帮助极大。
篇9
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只重视书本的学习,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地理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解决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的问题,重点可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选择、作业精心设计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生活化;地理教学;素质培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素养、行为习惯、规范养成的培养,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储存器或被动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人”。课堂教学远离学生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产生课堂上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问题。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或经历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用地理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即使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会运用于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一、地理教学融入生活的必要性
(一)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渐成为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极力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其中心内容要求地理教学要立足于生活实际,掌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人文、区域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发现地理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基于地理学科性质的内在需要
传统地理教学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取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融入课堂,忽视寻找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最终削弱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地理学科的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才能使地理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地理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满足地理学科自身性质的内在需要,进而赋予地理学科新的活力。
(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核心素养的研究在21世纪初便已引起诸多国家的重视,并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改革。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现状,目前的学科课程呈现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的趋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世界去探索,才能在实践获得新的体会,更好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多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脱离生活实际,更多地偏重学生课程的成绩,把成绩的好差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生活化元素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
(一)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地理学是研究地区表面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地理密切相关,如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变幻莫测的天气及其引发的灾害性天气、人口问题、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其布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问题等。教师可通过使用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学习“地球公转及其意义”一节中“正午太阳高度”时就可借助教材中生活实际材料:“赵亮父母亲在去年6月份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遮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子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尝试让学生帮助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再如,在学习“天气系统”时,让学生根据锋面天气系统形势图对我国东部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判断预报。以上问题的意义在于构建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建构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解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有趣、更有用,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明确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当今时代为背景,以当下社会生活需要为基点,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某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实现知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相结合。
例如,在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一节中,教师可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特征;(2)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卫星地图认识城市功能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对城市各功能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总结各功能区的综合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以上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强,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指导学生的生活。
(三)重组资源,选择适宜教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选择自主或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情景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诗词与地理知识进行联系,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讲天气系统时,可以引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清明时节雨纷纷”;讲交通运输方式时,可引用“要想富,先修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时,可引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这样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条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形成理性知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下转第57页)(上接第54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典型的与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呈现给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例如,讲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时,可以查阅乌鲁木齐和南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方面的资料,整理后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城市在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民族、农业、工业、交通、传统民居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进而总结出两个自然区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案例学习中获得地理知识,同时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设计习题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来设计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生活性、实用性的习题练习,使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习题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育人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大气受热过程之后,可以布置以下的作业:在学习了太阳高度后,应该清楚每天的中午12时,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可以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然而,事实情况是,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大约在14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过程中被大气吸收的极少,绝大部分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再将这些能量传输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每天近地面气温最高的时刻不是正午,而是午后14时左右。还可以用此原理解释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辐射强但昼夜温差大等现象。学生在处理这些地理作业时,感觉不再是枯燥的地理概念、难懂的地理规律、深奥的地理原理,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作业,学习实用的地理知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
[3]刘娟.回归生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成佩林.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素养;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学科如何以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培养人的新要求,认真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一时成为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本文试从音乐学科在高中阶段存在的教学改革问题分析入手,结合关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运用,谈几点改进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相关的对策。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
谈到核心素养,目前众多国家将其作为深化课程,促进国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因,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等等。日本学者恒吉宏典在《授业研究重要术语基础知识》一书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内容,核心素养与人的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关键能力相关”。我国教育部在下发的相关意见中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表现为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能力等。所以,理解核心素养,它应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其内涵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二、高中音乐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课程应该“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要“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而作出努力。所以,现行的音乐学科教学应该首先关注学生,为学生提供必需的音乐素养教育。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音乐感受与体验兴趣能力,如学生在实现音乐感受与体验时能保持较高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能发展个性化的音乐爱好、能逐步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习惯等。
二是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如学生能熟唱百首知名歌曲,能凭经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能创造性地改编音乐作品、能正确地表现熟悉的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能凭经验选择合适的音乐表现形式等。
三是音乐交流与合作经验,如能熟悉并较好掌握数十首经典曲目、能用于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合作、保持较高的参与意愿和合作意识,能掌握音乐合作规则与方法的经验、具有参与校内外音乐社团或综合性艺术活动的经验等。
四是音乐情感与审美态度,如能熟知数十首歌颂爱国、励志、勇敢、友善、忠贞的经典中外音乐作品、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能与所选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获得较强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满足、能够对复杂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等。
五是音乐文化与社会理解,如对若干首中外名曲创作背景、公众影响、社会作用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的了解与感情,能感受与体验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音乐文化的精彩,树立平等的音乐价值观,以健康的音乐审美态度鉴赏各民族音乐精华等。
三、高中音乐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1.改进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音乐教学要针对音乐学科对学生的美感体验及音乐学科的教化功能,促进学生人格与身心的健康发展的课程目标,教学设计上首先要重视“以生为本的丰富而生动的音乐实践体验与感悟”,以及拥有不同人文语境和人文视野的宽度和高度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的培养的同时,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重视音乐学习中的学生与作品感情相互交融、涵养美感的过程指导,将音乐的鉴赏过程作为感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的体验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逐渐积淀和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
2.尊重音乐个性化发展的教学
普通高中学生音乐素质存在较大差异,而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受教育者的音乐潜能和人文修养最大化的挖掘和培养。具体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要关注学生间音乐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的个性化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而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合作、交流、表达等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体验。如在感知与体验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的教学中,教师击鼓示范,让学生感受中国鼓通过敲击不同部位产生出音色及力度的变化,以此来塑造和表现作品内涵,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以用击鼓、跺脚、拍手等不同的方式,按照作品中力度、速度的变化,从生动而惟妙惟肖的节奏合作练习中,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们在丰收之时热烈欢喜的劳动场面,以及核桃晾晒中纷纷滚落的景象,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化差异,鼓励不同学生多听、多想、多说、多做,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个性化音乐体验。
3.注重音乐实践积淀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艺术的本质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体,音乐形式是作曲方面的节奏、旋律、和声及演奏方面的强弱、速度、音色等的复合体,音乐的内容则体现出观念、思想等知识性侧面,以及气氛、情绪等情感性的侧面。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音乐教学,应注重音乐实践积淀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聆听构成音乐美感的各种音乐要素,以及诸要素的对比;另一方面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带着丰富的想象,品味音乐的气氛、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将这种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逐渐促进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的有效形成。
4.从合作与探究中培养表现能力
由于音乐是人类用于情感交流的媒介,高中音乐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法上还应让学生自由徜徉和领略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采取多种音乐形式,如合唱、合奏、音乐戏剧或其他音乐形式,共同协作,广泛交流,尽兴表达,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表现能力。
5.把音乐审美态度作为教学评价关键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和认知热爱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同时更应以开放的心态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深邃与博大,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本质,认识音乐的情感力量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音乐“以美育人”的教化功能。把音乐审美态度为教学评价关键,就是通过唱奏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直接体验爱国情感、道德情感、励志情感、友善情感和忠贞爱情等,逐步形成知美、懂美、爱美的正确审美价值观,同时也能对音乐活动与音乐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选择,进而形成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符的健康的音乐审美态度。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 下一篇: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