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各种心理学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各种心理学基本理论

篇1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内容应注重考评学生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考评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评。

篇2

1.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

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作用。

(4)文艺学

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涉猎世界文学宝库,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

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些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也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在“精”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1)思维科学

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最后,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

(2)社会科学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除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涉猎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

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而自己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的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除了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外,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心理学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篇3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着,出现了几个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着《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篇4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

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

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篇5

关键词:作业治疗;心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22-02

一、心理学课程在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最早起源于精神疾病领域,在实践中通过适当的工作、劳动和文娱活动等来调节某些患者的身心状况。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各医学院校陆续建立了康复治疗学的正规教育,并逐渐规范完善,形成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分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的界定,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障碍的功能恢复[2]。综合现代健康理念与“全面康复”的观点,心理与社会因素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作业治疗的核心理论架构“人-环境-作业模式”也强调“人”在作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二、作业治疗教学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模式、方法及实践操作。[3]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借鉴同类先进院校的经验,康复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康复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和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中的心理学基础部分。[4]

1.康复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康复心理学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各种类型及年龄阶段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手段,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康复中患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从而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

2.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主要介绍人类正常的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在作业治疗实践中的评定,使学生掌握人类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行为评定的实施和操作过程,解释和分析作业治疗实践中评定结果的本质。

3.精神病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病学通过课堂讲授和精神病院实地见习,使学生掌握精神分裂症和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的病因、诊断、分类、特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为进一步的心理障碍的作业治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通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做出完整详细的作业评估,应用相关的作业治疗理论和技巧,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最佳的作业治疗,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从专业层面促进以实证为本的社会心理康复,开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累自我学习的经验。

三、心理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调整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与规定,康复医学院作业治疗教学体系分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指定选修课,并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其中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安排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见表1、表2)。康复心理学原本被设为指定选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授课。作为一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康复心理学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康复心理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理应在康复医学的领域中体现其特有的价值。[5]经研究和讨论,将康复心理学调整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方向和作业治疗方向)的全体学生,安排相应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学时,让他们在刚开始接触到康复医学时就能从概念和初步实践两方面渗透“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具体的康复治疗技能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两门紧密相关的课程,精神疾病是纯理论课,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在精神疾病对各种类型的病患做了系统介绍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也经历了较大的改动。原本在教学计划中,精神病学被列为专业课,并与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经第一轮教学后发现,因为两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进度表上没能达到良好衔接,使得学生在上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时,对于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还略显模糊。

四、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均以作业治疗专业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作业治疗基本精神,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课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电教、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授,针对各章应掌握和熟悉的内容精讲、细讲,了解内容粗讲。实践课20~30人一个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播放心理治疗录像、心理评定量表测定、治疗手段模拟演练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课堂讨论采取小组讨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约4~6人,可进行PBL教学,并采用个案研究、指定作业、文献回顾等形式,教师作为课堂引导和监管者,给出学生临床病例,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开放性讨论。如在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让学生对某种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损及残疾、患者作业活动能力的下降及社会参与性的缺失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及家庭跟进措施,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旨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口语表达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亲自示范操作,学生进行模拟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医患沟通技巧等,提高工作和实践能力。另外,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汇报,使学生能紧跟专业发展前沿,拓宽专业视野,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所有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外,均听取来自教学督导组及同行业专家及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来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学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具有作业治疗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在考核上,心理学的几门课程的成绩均按照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原则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笔试、操作考试、课堂表现、报告演讲表现等方式。

五、结语

本文结合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分享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方式,并就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做了思考。遵循人类学习规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考虑到课程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对课程的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其逻辑基本符合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学课程的完善还需进一步在教学方法、资源、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如何更大限度地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完善作业治疗专业教学体系,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2]胡军.作业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潘翠环,陈艳,叶正茂,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34-238.

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 认知心理学 实验教学

认知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作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实践运用,提高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是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核心所在。高师院校应当积极进行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问题反思

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教学特别是对一些极具代表性实验的操作,可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是认知心理学科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与演练操作的重要平台,是认知心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从事心理实验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此,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及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综观当前许多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现实状况,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心理学科相关的专业实验仪器和配套设施及囿于其他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尚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小组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不太会设计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实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升格的本科师范院校,整体而言师资力量较弱,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大多购置一些传统的常规心理实验设备,学科前沿和高端设备极少,难以满足心理学科专业常规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更不要说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助推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由学生具体操作,再由教师加以总结。常常是教师先拟定或安排好实验教学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按照相关要求去复制实验,实验内容多为学科内容相关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极少,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视改革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量增加学科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全面提升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与实践探索

针对传统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成为必然,这对于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与促进认知心理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我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系列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把握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从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在确定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时,首先应当认真考虑如何将认知心理学学科实验设计的相关理论、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心理科学研究能力有机结合,全面实现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目标。随着当前心理学各领域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新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手段被广泛使用,研究内容也逐渐向各领域的纵深方向发展。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必须突出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核心引领作用,科学把握学科实验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并进行综合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特别是要顺应当前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以生理学为突破口,适当增加脑与认知方面的实验项目,因为传统的心理学科实验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相对薄弱,而脑与认知的研究又是当前认知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为此,我们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基础之上,增加了系列认知心理学新实验,主要借助心理测试仪、生物反馈仪、眼动仪、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等设备开设学科新实验项目。实践证明,重视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实验设计方法,深刻领会认知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应用领域,熟悉认知心理学科的常用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初步形成从事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观察现实、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促进学生成长为高水平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完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工中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验实践活动,或只注重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对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关照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科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学科相关实验设备不断推出,如生物反馈系统、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形式,实践中应当认真筛选验证性实验,保留学科较为经典的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及实验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排认知心理学实验内容时应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高度统一,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拓展,增加学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拓展部分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相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而言,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应当特别注重认知心理实验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如当前广泛应用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研究技术,其核心就是将心理实验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学生可通过知觉刺激记录和分析个体的脑电活动以研究或预测其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充分满足心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5]。认知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多来源于实验研究,又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验证,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认知心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认知心理学教学团队

要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必须重视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建立高水平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团队,倡导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基础。当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结构需求模式发生转变,这必然促成对心理学科教学模式的积极转变,对高师院校心理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师必须加强对认知心理学科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科极为关注脑与神经认知研究,教师要更好地进行复杂的认知科学研究,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验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我院现有三名博士专业从事认知学科相关研究,并成功申请到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教师也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认知领域。同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过的心理学科相关原理,自行设计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教师的科研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改革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打破认知心理学科过分倚重理论考试这种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仅凭理论考试卷面分数来简单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有些学校虽然有了实验考核板块,但仅仅是流于形式。综观现有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认知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学科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面试能力考核三大板块,按六三一分值计分。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学过的知识对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独立操作,考核内容可包括认知心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原理与设计、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面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如要求学生采用专业知识回答驾车使用手机的危害等问题,并将考核工作贯穿日常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结合学科实验报告进行学科小论文写作,部分优秀学生甚至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之中,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科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可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傅亚强.实验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151-155.

[2]朱俊卿.论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10,(02):44-46.

[3]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06):33-38.

[4]张梅.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0,(10):91-93.

篇7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教学;思考;人才

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提升其运用所学的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幼儿心理学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幼儿心理学教学现状

(1)教学主体(学生)现状。目前的中职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相当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意,对学习没信心才来读中职,还有相当部分春季班学生是因为在初中实在读不下去,本身就有厌学情绪才读中职。他们选择中职就是因为读中职没有升学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还能学技术。许多学生本身在观念上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动手轻动脑的现象,而且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2)教材内容现状。我校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来,一直都开展幼儿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在教材选用方面,虽用过几个版本,但教材结构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主要特点是:①教材结构基本按照幼儿的知、情、意及幼儿的社会性和幼儿的个性来编排。②教材内容涉及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偏多,理论性很强,学生难于掌握,容易觉得枯燥无味。③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一些较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并未列入其中;教材内容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幼儿心理学的相关案例,学生难于理解,学完后很难把幼儿心理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3)教学方法现状。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主要还是注重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一部分老师自己都觉得该课程无味,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抛开教材瞎扯,对于教材内容,只让学生画所谓的重点和考点。学生考试前狂背重点和考点,考完就忘,那样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些学校不把幼儿心理学列为考试科目,那样学生就更不会重视,更不要说去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去有效指导未来的实际工作了。

二、幼儿心理学教学对策

(1)选择符合该课程要求的教师作为幼儿心理学教师。何谓符合该课程要求的教师呢?本人认为幼儿心理学教师一定要是掌握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专业心理学老师,不仅如此,幼儿心理学教师还必须是参加过学前教育专业专门培训的,并掌握幼儿教育学、有较丰富的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业专职教师。

(2)幼儿心理学教师应该熟悉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幼儿心理学教师应该熟悉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在课程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明确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幼儿心理学教师还有必要结合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制定符合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情况的授课计划和授课内容。尤其在授课内容方面可以准备较多的幼儿园教学案例供学生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幼儿心理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我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该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彻底杜绝纯理论讲授的现象,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可以提供一些幼儿案例让学生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幼儿的心理并尝试理解幼儿的言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来自家庭或幼儿园的一些视频,帮助学生对幼儿心理学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另外,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上台试讲的机会,先让学生预习,再抽取教材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某位学生上台试讲,对于认真准备、积极配合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教师要主动向一些在幼儿心理学教学方面比较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教学上的一些亮点(如他们是如何处理教材的,他们是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的以及他们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等等)和可以借鉴的一些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幼儿心理学教师的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并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以运用,从而提高我们的幼儿心理学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育理论课程应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备案课题: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GJD1215015;哈尔滨剑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QJG2015003。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37-01

一、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启发式教学可谓历史悠久,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块瑰宝。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无疑处生疑”,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自己会寻路、择路、走路。

二、教育理論课程特点的分析

教育理论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其中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是培养未来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基础课程。但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却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每每学习的时候总有很多学生在喊“难、难、难”。课堂提问中,学生对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回答词不达意;考试答卷中,学生对于理解类型试题的分析失分显著……产生这样的问题大多是由教育理论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新旧认知混淆

新旧认知混淆是教育理论课程的首要特点。无论是心理学、教育学还是教育心理学中,总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名词,但书本的解释又和日常的解释有所出入,因此就会造成教育理论课程有着新旧认知混淆的特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心理学时,很多名词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中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做过分析和理解。如在讲到“气质”的时候,学生常常会拿生活中一个人的外貌气质去理解心理中的气质。同样,教育学中的“课程”一词也常常和日常生活中课程就是某一门课相混淆。

(二)抽象性强

抽象性强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又一特点。在教育理论课程中很多理论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尤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例如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内容,不但有大量的实验,而且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新词、新理论。如加涅的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学习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示特别难懂,知识抽象性太强。像这样的知识,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还有很多。

(三)理论枯燥

教育理论课程涵盖了中外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思想、理论,学生所学的教材中基本上全是理论。理论性的专业书籍本身就难以消化,因此,这样的专业书籍加上很多的专业名词、专业理论,学起来是很枯燥无味的。例如,在教育学中,有很多历史著作、人物,还有的历史教育制度、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等,这些内容大部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的东西本来就很无趣,加上单纯学习专业理论也是特别枯燥的事情,以致很多学生认为教育理论课程大部分是很枯燥的理论。

三、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理论课程的应用

(一)听看结合

视觉是人的主导感觉,我们从外界接收的信息,约85%是从视觉器官输入的。[1]所以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看”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通过“看”的方式去启发学生。伴随着“看”,还要给学生讲一些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听看结合。因此,教育理论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结合一定的绘本、图片进行教学。如教育学课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究竟什么是教育,笔者找到了PeterReynolds的绘本“点”,让学生一边跟随教师阅读绘本,一边体会教育的力量,最后让学生自己有感而发、自己体会、自己说出来,从而达到了启发式教学的效果。同样,在其他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听看的形式。这样“听看结合”把复杂抽象的理论教学加以形象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拓宽学生的思路。

(二)说问结合

“说问”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探讨就会使学生的感性知识变为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储备。有问题才会有思维,让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问,大胆说,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心理学中讲解神经过程的传递介质——兴奋剂和抑制剂时,可以让大家围绕着“酒是兴奋剂还是抑制剂”去探讨,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内容进行相互探讨、相互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同样道理,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所以,这样的方式去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三)画做结合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解释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2]事实上就是要求“教学”同“学生的做”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做、去画,进而理解所学习的理论。例如,“思维”是心理学中最抽象的内容,笔者在讲解的时候让同学们做了两件事去体会我们的思维:首先是画图,让所有的学生画一座房子;然后让一半学生在房子旁边画着胖胖的猪,另一半学生在房子旁边画瘦瘦的猪。当同学们展示图画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会有同样的思维,画的房子几乎都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思维被定式了,但又发现由于教师的语言的影响,同学们又有着不同的画法——瘦猪和胖猪,也就是思维又有了不同,体会我们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去理解、去接受。同样道理,在教育理论的其他课程中也可以试着让同学们画,如画树图、实验图、概念的关系图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开启学生的心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作者:马影等

参考文献: 

篇9

由心理现象引起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职教领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健康教育,探索其途径和方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1学生心理状况剖析

学生们接受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种种刺激和矛盾,体验着学习、工作、交往、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这种社会环境使学生初次体验到激烈的竞争和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感情脆弱、思想方法简单、个性又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难以把握其理想心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失常,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般来说,评价心理健康状况有以下四种观点:①整体状况: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是交互影响的。②平均状况:指一般人处于常态分布领域,大部分人怎样,他也怎样,就认为是正常的、健康的。③理想状况:指心理健康是人们意识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况。④适应状况: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过程,当前世界社会在变,环境也在变,正常人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社会和环境表现出一种健康的心理准备和应付行为。

以上的观点,描述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状态,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心态,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和一般的学生都没有这种认识和体验。他们只是自我感觉“还可以”,而无心理健康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升华,接近半数的学生,甚至找不到心理上的感觉。

1.2学校教育的责任

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成长的过程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体现。对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困扰,许多发达国家把它做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教学、辅导、咨询等各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借鉴。面对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思路,我们认为:新时期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已经与现代社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他们不仅德、智、体、美要得到发展,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还有学生成长、学校建设、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都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既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动物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学校就应该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进行心理保健,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知识增长、技术更新的社会环境。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2.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种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且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如何寻求心理帮助,实现保护自己的“心灵”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为此,我们在2005年开始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由学校做出了《开展健康心理教育的决定》。使在校学生较系统接受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为他们调动心理潜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我们还专门为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讲座,使他们过好心理健康这一关,以便他们掌握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把握自己,适应环境,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机遇和挑战。

2.2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高中学生面对高考,心理压力很大,他们的心理素质既牵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也事关他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心理学范畴的认知、视觉、听觉、情绪、注意力等基本理论,我们制定了《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及相应的心理训练项目,编写了《心理健康教程》,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此外,我们还利用多媒体开展心理测试。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特点是:信息快、范围广、项目多,与传统的纸笔测试有着明显的差别。能为心理教育和学生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依据,更能有效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达到因人施教的教育目的。

心理咨询是健康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从学生咨询的内容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

(1)认识自己:这类学生无明显的心理问题,咨询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协调自己的行为表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2)适应性咨询:这类学生大多存在不能适应周边环境的问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上遇到一些矛盾和心理困扰。咨询的目的是缓解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障碍性咨询:这类学生往往存在不正常的心理,如逆反心理,并伴随有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如违反纪律、打架斗殴等。咨询的目的是排除心理障碍,释放心理压力,恢复正常的心态。

3 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成果

3.1教育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扭转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的开展,把对学生的教育转变,纳入了数量分析的科学轨迹。

3.2教学成果

篇10

关键词:旅游形象;形象建设;形象感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49-02

1引言

旅游地形象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向探索到螺旋式上升研究的发展阶段。起初,引起学者兴趣的是为什么旅游者会前往某一旅游地,即该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有哪些;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市场营销等新学科的兴起和一系列新兴理念的提出,学界开始关注从旅游地角度,来探索应当营造怎样的形象来吸引目标群体,更逐步将此与之前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注重旅游地与游客供求双方的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系统研究。朝恩(Chon,1989)的“推引力(Push/Pull)”模型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重要模型,并获得了广泛运用。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有关旅游地形象的研究的基本理论也借鉴了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其中认知心理学、感知与行为心理学更是为旅游地形象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旅游地形象研究有些从纵向角度出发,比较游前和游后旅游者认知旅游形象的变化(Pearce,1982;Phelps,1986; Dann,1994);有些研究从横向角度出发,探查旅游者与非旅游者感知的旅游地形象的差异;还有些注重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对旅游地形象进行定位,识别旅游地形象的各种特征,并进行优劣分析。

2综合分析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外旅游地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关注旅游地形象的实际测量,例如旅游地情感形象、形象构成(Dann,1994)等;二是考察有关因素和形象之间的关系,如旅游距离、人口统计变量等与旅游地形象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旅游地形象的动态研究,例如盖特纳(gartner,1986)、亨特和盖特纳(Hunt & Gartner,1987)探讨了旅游形象变化可能带来的短期影响。此后科特勒等人(Kolter,1993)提出了形象管理有关策略建议。罕(Han,1989)开拓了研究的新视角,他认为在形象研究中对影响旅游者旅游形象获取因素的研究更为重要,合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塑造和推广旅游地形象,等等。西方旅游地形象研究基础理论扎实,并且借鉴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已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技术也比较成熟。

中国经历了一系列著名风景区的城市改名、撤县换市、提升地区行政级别、全面引入CIS等不同程度的区域形象运动。旅游地形象的各种驱动效应及实践意义直接推动了旅游形象研究。旅游地形象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国内学者的关注,文脉等概念也被初步提出,李蕾蕾撰写了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地形象的专著。但是由于我国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旅游地形象往往是作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等等种种项目的一个环节,任务性重,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因而也相应淡薄了对基本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的探索,较西方国家扎实的形象理论和不断迭新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CNKI对以关键词为“旅游形象”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搜索到文章1693篇,进一步检索重要期刊,主要是《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及汇集旅游研究成果的大学学报等,将文章范围进一步缩小至396篇,进一步阅读摘要及部分文章主要内容,发现国内旅游地形象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城市、景区景点旅游形象及文化形象的设计和策划,多属实际规划研究。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内容模式沿袭形象运动,首先均界定形象内涵或分析构建的必要性,其次是对旅游资源作出分析,再次根据资源分析进行形象定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形象设计、形象口号以及设计推广策略等。这突出反映了我国旅游地形象研究模式化、方法单一。基于文脉的资源分析虽然能够较好的体现旅游地的特性,但是过于依赖少数专家的评述,有可能使旅游地形象塑造过于理想化,致使旅游地形象脱离了旅游者,成为无本之源,总体而言缺乏源自旅游者视角的形象测量及对旅游者感知形象的综合比对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旅游地形象的研究主要有两大切入点,一个是从旅游地角度出发,主要包括:旅游地形象基本理论研究、旅游地形象形成机制、旅游地形象建设及其影响因素等;另一个是从旅游者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旅游地形象感知模式、感知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旅游地形象的营销传播。

2.1旅游地形象基础理论研究

旅游地形象基本理论的核心就是界定旅游地形象的概念并挖掘其内涵。其突出成果体现在学者们借鉴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对旅游地形象进行更进一步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来一系列概念模型。

盖恩(Gunn,1972)提出的“原生-引致”模型是最早出现的、在当时较为完善的概念模型。费克耶与克朗普顿(Fakeye & Crompton,1991)对盖恩的模型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在完善后的模型中更加清晰的展示了各种来源的信息如何经过加工最终形成了旅游地实际形象,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研究虽然探讨了形成过程却并没有反映出对旅游地形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厄尔姆和克朗普顿(Um & Crompton,1990)的“旅游目的地认知模型”弥补了这一缺憾,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了可能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各种因素,他们对影响因子的提炼与归类深刻影响了之后的旅游形象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斯坦布勒(Stabler,1990)提出的“需求-供给”模型从消费者和供应方两个视角切入,把影响因子进一步丰富和提炼,完善了克朗普顿等提出的认知模型,构建了旅游地抉择的基础模型,得到推广和运用。还有学者根据不同的切入点,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地形象基本理论的研究体系,如巴勒格鲁和麦克丽则从潜在旅游者角度出发,研究影响初次游客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源以及潜在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都影响着旅游地形象的形成;伯吉斯(Burgess,1978)则从宏观角度,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出旅游地形象决定因素模型。鲁塞尔(Russel,1980)研究了可能影响旅游地形象的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框架,并设计了情感因子量表,他的量表被广泛使用,大量实证研究成果证明,他设计的量表真实有效,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2旅游地形象建设研究

在旅游地形象建设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是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一直是国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较多结合具体案例、做细致的个案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由于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组成,故许多规划文本也对规划对象的形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也可以视作是旅游地形象建设方面研究成果的组成。在旅游地形象建设研究方面,旅游地形象测量通常是形象建设研究的基础,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积淀而在测量方法上各有侧重,国外旅游地形象研究偏重于采用定量分析技术,而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则偏重于文脉分析,两种方法各有益处,定量技术能够获取源自旅游者的感知信息,而定性分析能够更深入的挖掘旅游地的特质,目前,这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已经成为了旅游地形象建设研究的发展新方向。

2.3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研究

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多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可能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实证成果丰富,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服务质量、旅游体验、满意程度等等因素、都被证实与旅游地形象感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伯乐格鲁和布林伯格(Baloglu&Brinberg,1995)、鲁塞尔(Russel,1981)、乔瑟夫和陈丁(Joseph&Chenting,2001)等都以此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了如旅游形象感情模型、感情环绕模型、旅游地感知形象自我协调的综合旅游行为模式等。总体上国外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程度较高,系统而深入、覆盖面广,更广泛借鉴心理学、医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尤其重视量化模型的构建并对之进行实证检验,SPSS,MathmatiC,EPT,TSP等复杂软件被广泛运用于对旅游地形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旅游地形象的研究程序和标准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规范的范式,使其研究从方向探索步入了科学规范的道路。通过对近段时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目前国外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的关注重点是旅旅游感知形象对游者行为模式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旅游地之间形象感知形象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比研究。而国内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关注重点,一方面从旅游地层面,偏重于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客体的研究,如李蕾蕾(1995)、保继刚(1996)、张宏梅、陆林(2006)等学者揭示了旅游地形象存在着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另一方面是从旅游者角度,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等方法,探索旅游者感知旅游地形象的过程、种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王家骏(1997)、卞显红(2005)等的研究成果证实旅游者期望与偏好与感知形象差异越小则旅游者越容易做出对旅游地有利的选择;另外,形象传播研究也是学界关注重点之一,陈传康(1998)、李蕾蕾(1995)、屈海林和邱汉琴(1996)、黄大勇(2002)、黄震方和李想(2002)等分别从营销策划、有针对性的市场群体推广、广告策略、推广模式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2.4旅游地形象的营销研究

旅游地形象的营销研究成果一方面体现在专门进行旅游地形象营销研究的文献之中,另外一方面体现在旅游规划文本、旅游市场研究中的旅游地形象研究板块。前者重在探讨作用机制、确立概念模型并多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假设、证明模型,如西斯、纽曼和格鲁斯(Sheth,Newman & Gross,1991)等构建的旅游形象的市场选择消费行为模型等。而后者多通过个案研究,从旅游地实际出发,制定营销方案,实用性强但是推广价值并不高,但是部分对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综合知识的运用,拓展了旅游地形象的营销研究的视野。

3研究动态与启示

3.1研究动态

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旅游地形象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的旅游地形象基本理论仍大多借鉴于其他学科的形象理论,自身的理论体系还没不够完善;二是研究方法呈现规范化、定量化的趋势,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开始逐步建立与实践,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被综合运用,各种数理统计工具使旅游地形象及其影响因素等测量更加精准;多学科交叉,更多学科的理念将被综合运用到旅游形象的研究中来,推动旅游形象的研究的前进步伐;研究成果被迅速转化为实践,旅游地形象的研究数据非常珍贵,是旅游者需求的客观真实的反映,为旅游地形象树立、市场开发与研究及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科学实践对旅游地来说至关重要。

3.2研究启示

旅游地形象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旅游地形象研究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构建;旅游地形象在传统的心理学等支持下,还应当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对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知识的运用;旅游地形象研究是动态的系统工程,不同旅游地、相同旅游地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某一旅游地发展阶段有突发事件、潜在顾客群体的变化等等都会让旅游地形象发生变化,因此,深入而动态的形象研究十分必要,也必将成为旅游地市场管理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Fakeye,P,C& Crompton,J.L.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 Rio Grande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Fall:11.

[2]Martilla J A,James.J.C.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J].Journal of Marketing,1977,(2) 77-79.

[3]Pearce,P,Moscardo,G.Visitor Evaluation: an appraisal of goals and techniques[J].Evaluation Review,1985,(9):282-306.

[4]Moscardo G,Pearce P.Historical Theme Parks:an australian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6,(13):467-479.

[5]姜科.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65-75.

[6]Baloglu S,Love C.Association meeting planners perceived performance of Las Vegas:a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J].Journal of Convention&Exhibition Management,2003,5(1):13-27.

[7]宋子斌,安应民,郑佩.旅游目的地形象之IPA分析-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10):26-32.

[8]Otto Lerbinger.危机管理[M].于凤娟译.中国台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组织,2001:37-42.

[9]Pizam,A.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classifying acts of crime and violence at tourism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8(Special Issue),1999:5-12.

[10]Gartner,W.C. and Shen,J.(1992) The impact of Tiananmen Square on China's Tourism image[J].Journal of Research,30(4):47-52.

[11]Echtner C M,Ritchie J R B. 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1(4):3-13.

[12]Chen J S.A case study of Korea outbound travelers destination images by using correspondence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45-350.

[13]Chen J S,Hsu C H C. Measurement of Korean tourists perceived images of overseas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0,38(4):410-415.

[14]Gallarza M G,Saura I.G,Garcia H C.D estination image: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56-57.

[15]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20(6):p563-P568.

[16]Um,S& Crompton,J.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in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435.

[17]Woodside,A.G.& Lysonsiki,S.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4):9.

[18]Deng W J.Using a revised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approach: The case of Taiwanese hot springs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5)1274-1284.

[19]Oh H. Revisit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17-p627.

[20]Leong S M,Tan C T,Assessing national competitive superiority an importance performance matrix approach[J].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1992,(1):42-48.

[21]李飞.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2):56-60.

[22]毛端谦,刘春燕.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6,21(8):40-44.

[23]张阿琴.北京市国内目的地形象认知模型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28-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