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几何教学;探究类问题;反思
几何教学是中学数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几何,注重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要全面提高中学几何教学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思路的分析、技巧的揭示,而忽视“为什么会有这个思路”,忽视“技巧背后有没有某种必然性”的总结提升。这就使得学生在经历了题海、题型战术后,仍然惧怕几何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和一些具有元认知性质的解题策略。
一、实验操作,探究规律
几何探究类问题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操作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探究规律,并进一步深化应用”。新的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倡:在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发现、鼓励合作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最后再通过演绎的方式去证明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先让同学们把事先准备的三条长短不一的木棒摆一摆,看是否能摆成三角形。过了一会后,发现有几个同学怎样摆也摆不成三角形,于是我把这几个同学请到讲台前又演示了一遍,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条木棒能够摆成三角形?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木棒再进行研究……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生探究的欲望被瞬间唤醒,学习热情也瞬间高涨,每个同学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自己探索得出的性质也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实验探究向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考查了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水平,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空间。
二、解读铺垫,寻找方向
几何探究类问题往往通过对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或者知识和方法的介绍,让答题者在阅读或解题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方法,或领会某种新的数学思想。而这些思想方法正是进一步探究所必须的。因此,在解几何探究类问题时研读铺垫材料,透过材料的表象,看出材料所隐藏的思想方法,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例题 已知:等边的边长为。
探究(1)如图1,过等边的顶点依次作的垂线围成,求证:是等边三角形且;
探究(2)在等边内取一点O,过点O分别作,垂足分别为点。
①如图2,若点O是的重心,我们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到两个正确结论(不必证明):结论1.;结论2.;
②如图3,若点O是等边ABC内任意一点,则上述结论1、2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本例中,探究(1)就是最基本的一个铺垫,它的证明并没有多大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解答探究(1)。但是,在探究(2)②中第二个结论的分析过程中能用上探究(1)方法的人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品味探究(1)的作用。对于本题的构造过程无动于衷,体会不到这里实际上是为第二问的解决隐藏了一个方法,只是就题论题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导致在探究(2)②中第二个结论时无从下手。
简析:(1)如图1,为等边三角形,,,
,,
同理:,为等边三角形。
在中,,
在中,,
。
(2)结论1成立。证明:如图5,连接
由作垂足为H,则
。
(2)结论2成立。证明:如图6,过顶点依次作边的垂线围成。
由(1)得为等边三角形且,
过点O分别作,,,
由结论1得: ,
又,
四边形为矩形,
,同理:,
。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解读铺垫材料的意义重大,因为探究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往往就隐藏在题目的背景材料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多选择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剖析、教会学生解读铺垫材料的方法。
三、简化图形,突出重围
几何教学离不开几何图形,几何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何图形有基本图形和复杂图形,而这些复杂图形又都是由一些基本图形复合而成。不管遇到什么样复杂的几何问题,只要能够善于发现基本图形,并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图形的构成、形式及其性质,这样就能使模糊问题清晰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题 取一副三角板按图7①拼接,固定三角板,将三角板绕点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大小为的角(得到,如图7②所示。试问:
(1)当为多少度时,能使得图②中∥?
(2)当旋转至图7③位置,此时又为多少度?图③中你能找出哪几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其中一对的相似比。
(3)连结BD,当时,探寻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并给出你的证明。
图7
第三小题简析:(3)如图连结,擦掉线段可以发现
构成一个五角星。因为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和为,,所以的值的大小没有变化,总是。
利用基本图形及其性质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一些复杂问题,采用复杂图形基本化的策略,一般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另辟蹊径,殊途同归
什么是几何?伟大的数学家克莱因曾指出:“考虑空间的一个变换群,研究它的一切不变性质或不变量就构成一种几何”。比如,一个形状大小任意变化的四边形,顺次联结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始终是平行四边形。比如,一个三角形,它的一条底边长度不变,这条底边的对角顶点在这条底边的平行线上滑动,而三角形的面积始终不变。也就是说几何的精髓是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中,研究不变的规律。
例题:在中,交的延长线于点。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8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一条直角边与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
(1)在图8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与的长度,猜想并写出与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2)当三角尺沿方向平移到图9所示的位置时,一条直角边仍与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交边于点,过点作于点。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的长度,猜想并写出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方向继续平移到图10所示的位置(点在线段上,且点与点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
简析:此题以等腰直角三角尺与等腰的相对运动为背景,旨在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1)是在图8中,探究两三角形在特殊位置下两线段与满足的数量关系,通过≌容易解决。问题(2)、问题(3)是从通过三角板的移动过渡到一般情况下的。图9、图10中猜想探究线段、与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这一结论的证明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证法。如采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证明:过点作于点,于点,,四边形为矩形,∥。。,。又,,≌,。,即。
本题同时也隐含着一个基本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高的长度。因此本题还可以运用该性质解题。
证明:连结,,又于点,于点,,, 。
本题是一道利用三角板为背景设计的题目,求解时一定要了解三角板的特性,使求解难度降低,通过求解我们还可以看出,三角板通过适当的操作能变幻出许多精彩的中考数学试题,近两年的中考中就频频出现此类问题。
五、解后反思,自主提升
教会学生解后反思、实现自主提升是提高探究类问题解题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思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有时比方法更重要。解题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我们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反思,经常迷惘,题目做了一道又一道,题型解了一类又一类,可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碰到新题还是一头雾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反思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中留出几分钟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感悟提升;其次是要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反思不是解题过程的重复,不仅仅是订正错题,也不仅仅是用红笔写出错误的理由,反思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道题解完后,首先要让学生反思的是思路的产生和确定过程,是突然的灵光一现,还是由己知条件层层推出,还是历曲折之后的柳暗花明。作为答题者,在诸多合理性与必然性中,你有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想到这一种解法?在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在知识、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找到努力的方向。
总之,探究类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对其教学策略的探讨也应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我们认为传授方法或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徐小建.几何探究类问题教学例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6).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整合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整个教育。它不仅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使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模式都将引起更大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是进行教学改革切人点。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进行思考。
1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优势
1.1促进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在信息时代,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也使得教师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备课、写教案、课堂流程及提问等方面,都与以前不同,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可以利用一些软件,譬如几何画板等形象地给学生演示以往很难解释清楚的抽象概念,其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教师在除了研究课程内容以外,也需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及水平。
1.2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教师讲解起来很费劲,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概念,教师讲起来很辛苦,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信息技术的加入,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其形象、直观加之可以动态演示等特点,极大地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简化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还能通过图形、声音等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使课堂更活跃。
1.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负责教授,学生负责消化吸收,整个过程都发生在课堂中,所以课堂上的效率显得异常关键。以往老师安排大量的内容,学生没有时间消化吸收,单纯地接收,这种单向的灌输,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掌握知识的时间也被拉长。而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媒体手段等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就可以被接受吸收,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1.4信息技术相比老式教学有诸多优势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具有代数计算、几何作图、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如Flash、几何画板等,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制作出诸如情景导入、概念教学、练习指导等教学课件,就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传统教学方法起不到的作用,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存在的误区
2.1不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很多教师可能都没有仔细去考虑过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是想到了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运用了高科技,就更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教得就更得心应手。更有胜者,他们不考虑数学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课件下功夫,把课件搞得花哨,图片,文字,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这样不仅达不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目的,反而起的是副作用。
2.2信息过多导致出现“迷航”现象
电脑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存储海量的信息。有些老师当然就不会放过电脑的这个特点了,他们将课本上的以及课本外的相关知识通通的都搬到课件上面来,但是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十分钟,所以就只能加快讲解的速度,结果是学生被缤纷多彩的信息包围着,然后眼花缭乱,根本就没有将知识由接受到理解,更不用说对所学知识的处理和整合了。
2.3过分注重技术,违背了认知规律
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的喜欢在花样上面下功夫,却不知这样是事与愿违。因为人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在文字和画面同时出现的时候,人更多的时候是被画面所吸引,这样难以达到教学所要的实际效果。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件新颖、奇特的效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课件的制作上面,而在教学方法上面用的时间却少了,这样就违背了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数学学科教学的本意。
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3.1以理论指导合理制作课件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首先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设计是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以及信息技术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想制作出更加优质的课件,就离不开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变革教育观念,彻底舍弃传统教育观念。总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我们要采取积极和谨慎的态度来看待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3.2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各种教学情境更加的形象直观化,使得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就使得学生潜意识里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例如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实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仿佛走进多彩的图形世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3.3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是具体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呈现出的内涵却是无限的。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体会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具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地具体化,让学生能容易地领悟知识的难点,从而突破难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课堂的整合,是数学教学的延伸,给了我们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就一定会使数学教学发生质的飞跃。
篇3
【关键词】 初中;几何;研究性;教学
一、什么是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起源于大学教学,我认为基础教育也可引进此教学模式.
二、如何进行数学研究性教学
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操作程序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情景导入—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实践深化—拓展反思”为主线,强化学生感性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构建教师导,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的教学程序.
三、浅谈初中几何习题的研究性教学
(一)解题的重要性
解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 解题是学生从掌握基础知识向提高能力素质迁移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点,同时解题又是学习的难点.
(二)几何例题、习题课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由于解题的重要性,例题、习题的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不能就题讲题,特别是几何,一定要精选常用的且重要的基本问题作为例题. 对于一些基本问题或者叫母题,要进行研究,形成专题. 其基本教学模式为:(1)独立尝试猜想;(2)合作交流猜想;(3)拓展反思.
(三)实例
基本问题:“已知:如图1,ABC中,AB = AC,BH是高,点P是BC上任一点,PDAB于D,PEAC于E. PD,PE与BH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 ”
1. 独立尝试
(1)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任意画一个一般等腰三角形,作出一腰上的高,在底边上任取一点,再由这点向两腰作垂线段,度量出高和两条垂线段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并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改变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高和两条垂线段的长度也随之变化. 让学生多观察几组数据,独立猜想,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结论(PD + PE = BH或PD = BH - PE或PE = BH - PD).(2)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成立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成证明. 于是,再引导学生:证明线段和差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2. 合作交流
(1)在小组暂短交流后,全班再交流方法思路. 归纳起来是截长法和补短法. 每种方法分别请一位同学板演. 在及时肯定他们的同时,留下少许时间让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为中差生提供一个再学习、再消化的时空.(2)对辅助线作法的叙述以及思路进行重点交流. 截长法:如图2,作PFHB于F. 先证四边形PEHF是矩形. 再证DBP ≌ FPB(AAS)得DB = PF. 从而得PD + PE = BH. (补短法:如图2,作BGPE于G. 思路类似. )
3. 拓展反思
(1)方法研究
引导:还有无其他的方法?如果连接AP,你有几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由此你能想到证此题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合作交流.
简解:如图3,连接AP.
SABC = SABP + SAPC,
AB = AC, PD + PE = BH.
教师总结:这种用不同形式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建立等式来解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法. 一个图形中垂线段较多时,常可思考面积法,有时用面积法解题非常简便.
(2)演变研究
① 变换条件
a. 如图4,如果将“点P是BC上任一点”变为“点P是CB(或BC)延长线上任一点”,而其他条件不变,PD,PE与BH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 结论: PE - PD = BH. 证明:可用截长法或补短法,用面积法较简单(连接AP)
b. 已知:如图5,ABC中,AB = BC = AC,BH是高,点P是ABC 内任一点,PDAB于D,PEBC于E, PFAC于F. PD,PE,PF与BH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 结论:PD + PE + PF = BH. 证明:用面积法较简单(连接AP,BP,CP).
② 运用结论
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性研究;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中小学科学(理科)教育一般是指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素养水平的奠基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1999年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实质性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科学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质量以及生活的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昭示着传统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经受重新检验和整合。同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一样,新一轮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应有支持其进行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近年来对影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和体会,笔者认为,当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原来直接依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转向以对科学本身性质的研究和认识,以及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换言之,本次科学教育及课程改革比以往更具有直接而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对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同如何看待和认识科学教育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以Bernal,J.D.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科学有不同的涵义。科学的多种定义和解释,都反映了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在这种表述中,说明了人们依赖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中,科学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于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即发现历史事实、社会事实、自然界的事实和其他事实以及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项与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将科学看做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具有认识世界的巨大功能外,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功能。[1]
以科学及其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先后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科学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正在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理科课程论是以经验科学论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基础的。前者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大量的科学事实作为概括理论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应通过“观察与试验──获得现象、事实──归纳概括成理论知识──推广”的过程来进行;后者强调学习知识应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上,通过它们来扩展知识,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一般原理──检验个别事实──推广出新原理”。应当承认,这两种途径对于认识和掌握大量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很好地满足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培养未来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当代科学哲学的蓬勃发展,科学认识论有了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Popper,K.为代表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假说—推理(证伪)的过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经过下列几个不同的阶段:[2]
一个问题存在于某种学说里(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范围)
新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假设)
用新的学说推演可以得到严整的建议(提出证伪途径)
用辩驳性试验来验证建议(证伪)
确定合理的学说(去伪存真)
60年代又出现了以Kuhn,T.S.为主要代表的历史学派,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科学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科学革命”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彻底的“革命”来促进的,他提出了“范例”(也译称范式)的概念,认为科学是“范例”的不断演化与积累。[3]他认为科学家并不是以研究和验证(包括反驳)假说来发展科学的。他将科学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前科学 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他还将“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认识的主体,[4]从而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引入了科学哲学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建构主义”科学观点。
Popper,K.和Kuhn,T.S.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对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是科学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较为强调运用“假说──推理──阐明结论”的方式,并力图将这种方式也贯穿于科学教学过程;影响之二,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史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也十分重视它们之间的综合 。
有研究表明,如何看待科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科学观念,对于学生的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产生如此深刻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下列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关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有深刻影响。有人指出,传统科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5]例如:
科学家是特别客观的
科学就是孤独的探索
科学和技术是等同的
假说变成学说,后又变成定律
科学定律和其他一些观念是绝对正确的
仔细积累的证据就逐渐成为可靠的知识
为了使科学结论准确,必须反复验证
科学及其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证明
科学更多的是渐进过程,而不是创造
科学及其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实验是通向科学认识的主要途径
一种科学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
科学模型代表真实的事物
上述一些似乎没有任何问题的观点,长期以来,都在潜移默化地指导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第二个特点,尽管不同的学术观点仍然在继续论争,但关于科学性质、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开始进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国际上有影响的8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等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5]例如:
尽管科学知识经受长期的考验,但是,它却具有可变的特质
科学知识更多地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论和怀疑精神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步步的科学步骤不一定得到可靠的科学结论
科学力图解释自然现象
各种定律、学说在科学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学生应该注意到学说即使获得了很多的证据,也不一定变成定律
新知识必须清晰、公开地报导
科学家需要准确的实验记录,也要受到科学共同体的审查、批评
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科学家具有创造性
科学历史表明其发展既有进化的特点,也有革命的特点
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的
科学观念还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中小学科学教育界有关科学性质问题的讨论,确实对科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些科学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关于科学性质等问题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二、教学同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采用着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假设。例如,认为知道是什么一定先于知道怎么样;认为有效的学习顺序是,先接受、记住,再通过一系列练习增强理解,后再试图应用;认为最好先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讲解,然后,再在不同的背景中应用;认为通过外来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动机,而不是通过改变学习的形式或呈现内容的方式;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失败是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很少考虑教师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习风格同学生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
近年来,科学教学理论的研究者通过他们长期深入的研究,也有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反思这些基本的假设。他们认为,基于上述假设的教学只能使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功,而没有激活和开启其他更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具体地说,学习应该建立在并开始于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已经具有的观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自己的有意义的结构中。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中小学科学教学有广泛的影响,其基本观点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他们进入课堂前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这些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学习科学就不仅包括适应新的观念,而且包括修正或者取代已有的观念。这种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建构意义去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6]在科学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①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开始以前,儿童已经形成了关于自然现象和环境的认知模式;
②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认知模式;
③这些认知模式不断地用于解释新的经历,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修改;
④这些认知模式的应用范围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说已经在多种多样经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⑤这些认知模式在可变性上是不同的,有些是不稳定的;而有些却是固着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努力具有很强的抵制性;
⑥由于认知模式具有的固着性以及同正式科学概念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的结果常常同期望的不同,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
⑦将一种观点置于一定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⑧如果呈现给学生那些零散、原子化的知识点,只能导致机械的记忆,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即使记住,也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
虽然,这种学习理论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不同学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分歧。[7]例如,Ausubel(1968)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明确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虽然,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这种观点,但对于什么是教学的依据,却有很多不同的解释(Driver,1980),例如,Ausubel(1968)认为,发现学生的前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知内容的必要联系;Wittrock(1974)认为,发现学生产生于他们的文化背景、态度、能力和经验的概念和意义, 确定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他们有用的、新的意义和概念;Gagne and White(1978)等认为,发现学生的分解技能,然后,从这些分解技能开始,逐步地使学生进步;Driver(1980)等认为,发现学生具有的应变观念(Alternative Viewpoints),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重新考虑和修正这些观念;Shayer and Adey(1981)等人认为,发现学生思维逻辑结构特点,使课程和概念的逻辑要求同学生思维的逻辑结构相匹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其研究成果直接地成为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8]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很多具有科学和心理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在过去20多年中,直接地走进了课堂,对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直接影响科学教学过程的专著和论文,上述提到的很多学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一些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直接地建立在这些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维果茨基等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L.S.)认为,“教学”是在“发展”之前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在研究学校学习中,大多数心理实验都用使学生解决一些标准化问题的方法,来测量该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能测量儿童发展已经完成的部分,远未揭示问题的全部。找两名智力年龄同是8岁的儿童,给他们某些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研究发现 ,其中一名儿童可以解决一些智龄12岁的问题,而另一名儿童却至多解决智龄9岁的问题。儿童的实际智龄与在给予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的差异,表明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存在。经验表明,一名具有较大ZPD的儿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好的“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但教学目标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9]
这一理论同科学教育相关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①教育、教学不能等同地看做发展,而恰当组织的教育、教学将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将产生一个完整系列的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教育和教学,发展将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和教学是儿童发展过程必要的、一般的因素,这种发展过程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人类历史特点的过程。
②儿童能够模仿一系列超出他们能力的活动,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模仿,儿童可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比在自己独立的情况下做得更好;通过模仿,儿童也可以独立去这样做。这种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③儿童掌握日常概念的程度,反映了他们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他们获得的科学概念,反映了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④当科学概念超出了儿童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 科学概念的调节可以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唯一好的教育、教学,就是超前和引导发展的教育和教学。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与长期以来在欧美科学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皮亚杰(Piaget,J.)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经过改造和发展,作为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最近的20多年来,同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成为欧美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科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成为支撑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产生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巨大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科学主义受到了抨击,人文精神和科学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哲学发展同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发展密切了联系,成为科学方法理论现展的一个特点。科学作为一种探究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性事业或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到其内部的逻辑和认识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外部制约因素。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科学(理科)教师对于科学本身认识和观念的变革,是树立科学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期望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给予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对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课程改革文件进行比较研究,是制定、实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我们不对形成这些课程文件的支撑性基础性研究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介绍,就会使教师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前所述,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越来越将科学教育过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直接作为基础,那么,就更需要教师广泛地、积极地参与这一基础性研究过程,使制定的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到我国广大学校、学生的实际之中。提高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研究水平,将长期实践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可与其他国家比较和交流的我国特有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会变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5]Mccomas W F.(eds.)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6]Scott P,et al.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ience(Children’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M].Leeds:University of Leeds,Centres for Stud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1987.
[7]Black P J,Lucas A M.(eds.)Children’s Informal Ideas i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篇5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我们要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开放性提问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如何通过提问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之目的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平等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带着各种疑问,怀揣各自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学习,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重新构建,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且会使教师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将会使教师产生危机感,甚至会失去信心。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第二,课题的选择
选好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研究条件。课题的选择难度应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开始阶段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课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发挥,选题时应着重注意如下问题。
1、课题的选择应具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平等的学习者、指导者。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现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同一课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研究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结果等都可能不同。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自然科学教学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深入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完成实验,自己查阅资料,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
2、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自然科学本身来自于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自然科学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第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确定研究方案
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建立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预期目标,进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访谈、请教专家等途径,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得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进行探索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要仔细观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作好调查记录,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3、进行交流、评价
篇6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 写作策略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当下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一般说来摆脱不了识记字词、了解作者、弄清思路、把握感情、完成练习这样的套路。其中行文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材料的合理剪裁、语言的文采斐然、作者写作技法的使用和对优美语言的驾驭,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环境描写如何烘托人物心情等,往往只成为积累阅读理解题技能的材料,不能很好地化为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在对传统经验的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有效汲取文章的精华,为我所用,为写作所用,提高初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一、读写结合和记叙文的基本理论
笔者从以下三点阐发:
第一,阅读与写作的概念。阅读实际上就是主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以及作者的主观愿望经过作者的头脑加工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行为过程,是作者具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言语操作过程。
第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1]P55明确指出了“吸收”与“倾吐”相辅相成,写作的技能、本领应该是从阅读中来的。由此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离开阅读,写作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开始。重视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是记载和叙述事情原委、描绘事物情景和状态的文章,所以记叙文的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以叙述性而言,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它要求文章交代清楚,叙事完整,线索清楚,剪裁得当。以具象性而言,是就描写而言的,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面貌描述出来,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举一例:有些没有形体的东西,如音响、气流、光波等,在绘画中是难以描摹的,但都可以用语言描写出来。如:《荷塘月色》,朱自清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绘画无法表达的荷塘全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有着和谐的旋律”的“光和影”,“笼着轻纱的梦”,“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洲缕缕清香”,“像闪电般的洲颤动”,叶子底下的“脉脉的流水”。由此可见,语言不仅能绘色、绘形,还能绘声,能写出情态的发展变化。
二、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本人在2010年9月对本校初三学生328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研究材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第一,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现状。笔者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如下调查结果:1.从写作兴趣、写作目的来看,大部分的学生(57%)不太喜欢写作文,他们写作文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任务,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只有少数的学生(31%)会记在日记本上,许多学生缺少写作文的主动性。2.从阅读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读书,也认识到阅读对写作文有帮助,但阅读时存在很大问题,读书无计划,不经常读课外书。很少一部分学生读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他们只通读全书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摘抄的习惯。3.从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想写记叙文,但写不好,只能凭空编造;从取材范围来看,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较关心,但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和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程度一般。
第二,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可分成两点:1.写作主体方面。要指导中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可现状让人担忧。如初中生阅读量过少,作文词汇贫乏;初中生阅读量小,作文素材的积累严重不足;初中生课外积累少,文化积淀不够。由此可见,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从学生个性表达的需要出发来组织作文教学过程和写作过程,教学的模式化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使作文教学成为令人生畏的“老大难”问题。2.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相关不足之处:首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我们不否认“读写结合”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文本的体裁、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风格等的分析,看起来是注重“读写结合”,其实,“读”与“写”并未真正结合。其次,初中记叙文写作缺乏具体细致的指导。许多人对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和编撰,历来注重阅读方面,而多少忽视了写作方面,真正能当作文教科书使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作文教科书的编撰长期以来一片空白。最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本身有限,而大多数的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当中往往把记叙文的写法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却忽视了对生活现象的剖析认识,使得许多初中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明明知道该怎么写,就是没东西可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空话大话满纸,毫无感染力。
三、读写结合是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笔者从策略、步骤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来谈谈。
第一,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点:1.采撷百花,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要想写出成功的作文,除了需要文思敏捷外,材料的积累更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博览是丰富文化知识,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勤加练习,多写作一些记事、记人的记叙文,所有我们平时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可以为我所用,还可随机应用。如记事一类的记叙文,要注意体现事情、情节的阶段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要把事情、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这类文章,事情是重点,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述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2.多看静思,激发记叙文写作激情。作为一般的学生,对生活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具有浓厚感情的文艺作品,体验间接的生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而自化,再返观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其充实,从而激起其高尚纯美的感情和写作的冲动。3.熟读成诵,发现记叙文写作秘诀。对文章多看精思,熟读成诵,才能进入文章的美妙意境之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进而对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感情,有逐层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沟通与作者的感情,引发大量的联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能够增加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累,这些对于学习写作都是必要的准备。在博览中应注意记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名言(诗、文)、警句、谚语、格言、佳句(指含排比、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健康的句子)、鲜活生动的口语、典型的人和事;精辟而独到的见解、精彩的描绘片断、颇具特色的顺口溜。4.品味鉴赏,感悟记叙文写作技巧。学生要写出好的记叙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能否掌握写作技巧密切相关。文章各有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各具特色。所以,对于学写文章的学生来说,就要善于从阅读材料中吸取他人写作的技法和写作经验,真正做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比如选择较小的切入点,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范文《往下走,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第二,记叙文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步骤和操作方法。先从训练步骤说起:初一阶段:1.指导学生妥善处理材料,选择材料可围绕和突出主题、真实而又典型、新颖而又生动这三个原则来进行。2.指导学生学会构思,有如下方法:A.选例典型,以事感人。B.抓住特点,写出个性。C.正面描写,侧面烘托。D.小中见大,引申升华。以B为例,学习《藤野先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勒,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征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初二阶段:1.要求学生讲究感情真挚。感情的真实往往寄寓于一定的事情中,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还包括作者所想,只要符合“四点”——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视为“真”。如可以带领学生仔细体味朱自清的《背影》中的四次流泪,深刻体会浓浓的父子之情。2.要求学生描写具体形象。具体可引导学生做到:A.调动多种感觉,使描写细致入微。对学生有必要进行“五官训练”(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和身(触觉)),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什么写得那么耐人寻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五觉”都写进去了。B.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栩栩如生。写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时,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用上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中的两三种,一定要尽可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向读者传达最准确、最翔实的信息,用自己的审美的眼光来裁剪生活中的“美”。初三阶段:1.注重细节描写,即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如朱自请的叙事散文《背影》中有一段有名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在整个送行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这一感人的细节,不惜笔墨,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述。描述中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跃然纸上,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情浸透纸背,因此他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回旋在我们的胸间,使我们为之感动。2.正与变相对比,抑与扬相映衬。要使文章惊澜四起,就要注意写法的变化。“正与变”相对比,就是逆反用笔,就是苏轼所说的“反常合道”。它在看上去不可思议、毫无道理的事理中显示事物的价值和深意,从而造成波澜起伏的效果。如《平凡人的新鲜事》为了反映老太太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作者没有写老太太忍着口渴的煎熬、坚持早出晚归不请假、工作从不出错的生动事迹,却偏偏选取了违反常态的几件事:为了工作平时从不喝水,今天却喝水了;平时从不迟到早退,今天却提前下班了;工作从来不出差错,今天居然出错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在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无比感动的事实:老太太在丈夫患脑血栓、病情危急情况下仍然坚守紧缺人手的工作岗位。这样逆反用笔,比从正面表现老太太的敬业精神更有艺术效果。“抑与扬”相映衬,就是欲扬先抑,抑的目的是为了扬,使文章波澜起伏,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即是欲扬先抑法。由于运用此手法,因此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正与变”、“抑与扬”在对比映衬中实现了统一,文章就张弛有度、波澜起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艺术效果。
再从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操作方法说起。读写结合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从总体上把握序列的“线”,明确每个训练的“点”在“线”上的位置。循序渐进,以“读写结合点”为小目标,以文章为例子,以读写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具体操作方法有:1.借鉴创造,照猫画虎。即学生根据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教师应精选出那些文质兼美,学生易于和乐于模仿的文章,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充分体会和琢磨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理出思路,并确立模仿的对象或框题,教给学生模仿的方法,进行仿写。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2.具体补白,无中生有。补白拓展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依托课文语言文字,无中生有,虚中生实,浮想联翩;此过程又伴随着学生的理解、感悟。具体做法: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点滴的补白,点滴的培养,点滴的训练,潜移默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联读悟写,改换门庭。联读悟写,强调用读来掌握知识,用写来运用知识,用联来调动知识,用悟来巩固知识。“联”的内容有:联系课内知识、联系课外知识、联系新旧知识、联系实际。此外,还可以按方法分为各种联想:如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类似的事物的相似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反事物的对比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和它接近事物的接近联想等,是联读悟写中“联”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改换门庭,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改写的类型有:内容、结构、人称、语言的改写。以“语言的改写”为例,常见的是把文言作品改用现代汉语来写。如把文言文《愚公移山》改写成现代文的记叙文。4.心有所动,抒写随感。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感练笔,一因习作空间广阔,随意性大,无“规矩”束缚;二因“感”皆源自学生本人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有材料可写,所以学生写起来不怵。这样,可谓一举三得——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随感中同步提高。
综上,本文从分析当前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现状入手,以前人在读写结合教学方面的研究为依据,指出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了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以为,如果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能进一步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提升阅读品位,读和写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0-02
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极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容易走神,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对称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对折得出对称性的概念;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让小组自己比较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点,从而理解何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初中的数学是初中生理解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在数学老师的全篇讲授过程中,学生所能理解的内容是少之又少。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没有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等等;对已经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学校来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进行小组分配时考虑不全面,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或是有些教师分配的小组很合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小组合作模式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维度
1.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小组合作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指小组中的组成人员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探索、然后小组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得到结论的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会互爱互助的过程。小组合作的核心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别人的答案,然后与自己得出的结论相对比,看是否有差别,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加以修改。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探讨、交流、分享,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体会共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较为创新的地方。
2.学生之间互教互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般采用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而学生直接接受,在整节课中,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教师在讲堂上的大讲特讲,极有可能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存在半知半解的现象,但是并不敢向老师请教,导致学生却并不清楚自己对哪块知识的掌握较弱,从而对数学知识更加迷茫。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与小组成员进行自由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因为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讨论起来更加轻松,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小组合作学习是互教互学的过程,可以很快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四、如何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
1.教师要领悟学、加强方法指导
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尊重学生的意愿,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针对上课的内容,安排具体的学习方式,并且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相对应。尽量在课堂上提一些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小组合作模式建立的初期,教师应该注意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交流、合作、共享,及时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小组合作模式。
2.小组间要学会合作学习、把握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但是很多初中生不会合作学习、趁着老师让学生交流的时间,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白白浪费学习的好机会。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些答案并不唯一,例如: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有的学生会根据前面学到的两条直线平行时,得到哪些结论,从而根据结论想到会不会在同位角相等、过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就能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证明他们在不断思考,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可以不断充实自己,所以小组间要学会合作学习、把握住每个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大多学生认为,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提高了对数学的自信心。随着学生对小组合作模式的逐渐熟悉,越来越能全身心投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要讨论的数学知识看法越来越多,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之间争论产生的真知,才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并学会灵活运用。
五、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交流、得出答案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3(05).
篇8
一、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尽管国家不断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提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素质教育,但当前制度体制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次重大考试中仍然是靠分数来录取学生,分数仍然在绝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前途,这就对教学过程产生着一定影响。教师虽然认为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适时将合作学习引入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其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在以分数高低排列名次为重的观念盛行的现今社会,学生也会认为合作学习会使得帮助自己的同学在成绩上超越自己,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对合作学习产生顾忌。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因学生对合作学习并不特别认同,故而在要求他们分组讨论时,会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学生们并没有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使得合作学习沦为了形式,根本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整个学习阶段中,重点在于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就现阶段来看,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还不太扎实,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因而,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英语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初中阶段这一大好时机,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大胆实践的思维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的机会,也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创造了机会,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互动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这样,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开展的措施
1.合理的学习小组分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性格个性特点,将性格迥异分开,而将性格相近却而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并按照他们自身的兴趣去安排学习和交流内容,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积极的发表意见,将交流、合作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通过讨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既实现了交流合作,还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增长。
2.合理的设置学习交流内容。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英语相对较差,如让师生或生生之间用外语进行交流会有一定的困难。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去设置合理地交流内容,使学生在顺利完成合作任务使还可以充分感受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如果任务难度不适合学生现阶段的程度,纵使学生凭借合作的力量也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会使学生既产生失落感也会对产生畏惧和怀疑,起不到促进学习的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合作学习无法正常的开展。
篇9
关键词: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是一个最基本的课堂要素,杨惠元在《课堂教学理论与实现》中认为课堂教学有三个要素构成:教师、学生和教材。教材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优质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强化学习动力,甚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文将运用教材编写理论原则、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汉语水评等级大纲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理论与标准为依据,进行研究两套有代表性的教材中四个项目――编写的理论与原则、编写的课文、编写的词汇与语法项目和编写的练习,运用对比、统计等分析方法编排上的优缺点与存在的不足,得出泰国使用编写教材的工作、泰国教师和使用教材者提供参考依据。
笔者从2010年开始在泰国公立学校―典吾东中学担任汉语教师,经过汉语教学经验,按照参考材料的积累,我发现,泰国中学使用的初级阶段汉语教材的来源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国内引进、泰国教师独编和中泰合编教材。每个类型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不具备对泰汉与的针对性、教材编写不适合、教材的质量不能满足汉语教育的实际需求。
笔者的研究范围是泰国中学使用的初级汉语教材。通过文件研究法与抽想法选出两套教材《体验汉语》(高中)第一、二册,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文中简称《体验》;《我的汉语》(马燕华与何勇.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文中简称《我的》研究两套教材优缺点具体在哪儿?在各个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一、编写目的与对象
两套教材中都是为了零起点的学者。《体验汉语》的使用对象是学生,针对泰国公立与私立中学选修汉语课的学生或中文学习者,也可以与其他相应水平的中文教学。《我的汉语》除了针对汉语入门学习者,还供国际组织雇员或类似机构中任职的外国人士使用。
在教学中,我在同一批的学生使用两套教材,我发现《我的》这套虽然为了在职人士而编的,却得到中学生的欢迎。这套更满足学生的汉语交际需求。而《体验》上提供词汇和句子的还不多。
两套教材的设计思想与原则都是以语言功能为主线,都以“寒暄与问候”“询问与回答”等语言十大基本功能编写,创造学习气氛,贴近真实生活。
二、课文与词汇的内容比较
《体验》课文不长,第一册的第一课到第十课,每一节课都有10-15个句子。词汇难度低。对话短小、精炼、典型,便于学生朗读和背诵。学生很容易掌握课文的意思。
《我的》课文比《体验》长了一些,第一册的第一课到第十课,大概20 C 30 个句子。词汇多,有一定的难度,内容很丰富,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有的学生很难把握。这套的好处在于提高词语的复现率,词语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成绩:重点词语、一般词语和补充词语。每课的“词语表”分为“重点词语”和“一般词语”两部分,分别用红色和黑色表示。但《体验》没有提供这一点,只分“生词”和 “扩展词汇”两部分。
三、语法项目
对于两套教材选择语法项目以及编排,选择与编排语法点的主要原则是遵循由易到难。先从简单开始,打好了基础才能更上一层。这一点发现在《体验》第一与第二册共有39个语法点。有的语法点还没提到过却出现在阅读或者课文里面。《我的》上册共有52个语法点。语法项目总量过多。但是还是集中在初级阶段。这套教材也出现难易程度的安排混乱。
四、练习
两套教材都具有练习册。通过比较,两套的练习题量多,练习的形式也有各种各样。《体验》的练习题分为“试一试”和“练一练”。“试一试”就重视口语练习。“练一练”重视听力、阅读和书写,其中分为拼音练习、词汇练习和汉字练习。每一个课后练习都按照这样编排。对于练习题,《体验》还不如《我的》详细。《我的》的练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练习,第二部分是会话练习,第三部分是语法练习,第四部分是阅读写作练习。
通过四个方面的比较,两本教材均有许多成功的部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两套教材教材的课文内容难度大致相当,选择运用的重要词汇和主要语法点大致相同,集中在汉语回评考试1-3级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内。《我的》均存在词汇处理与语法项目选择的问题,致使内容偏难。笔者认为应该在课文或者阅读上尽量用所提到或者解释过的生词与语法点,以便减轻学习压力,同时也提高学习兴趣。虽然笔者都把关于教材的主要部分都来进行比较,但不是每个方面都是深入的比较,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关于文化的本文没有涉及到。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学者为教材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清忠.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D].暨南大学化文学院,2006.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整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信息技术之重要,它如同诸多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与物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备工具。没有信息技术,我们将寸步难行,同样,在教学领域中,信息技术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其应用广泛可见一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与深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传统的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由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方便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各类物理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赋予了物理教学生动形象的生命,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空间,成为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有利工具。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类似于机械运动、力的作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科学性,经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将学生置身于由声、光、电、影等多种信息元素构建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进行直观体验,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产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利用其开放性的资源优势为师生交流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在学生对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会习惯性地借助“电邮”、“QQ”或者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并从中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经验、成果、评价,以及与物理教学相关的资料及时反馈给学生,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从实验中体现出来的,能否对实验进行科学设计,能否在实验中能准确操作,能否正确地使用各种实验器材,等等。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机互动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与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的评价总结等信息进行收集与保留,适时地为学习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将物理中一些复杂的概念、图形或总结性文字,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幻灯片、网页,对一些表格、公式、试题分析等内容可以通过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方便快捷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加快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感知进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探索研究
所谓整合,简单理解就是整体结合,是指将一些分散的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机衔接,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无意义”个体到一个“有意义”整体的转化过程,并通过这种转化结合,使这个整体具备超值功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实践中对以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1.创境导入模式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可有效将学生的思维专注的引入到问题情境之中,通过各种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等,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进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如在“摩擦力”一课中,笔者首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其次,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及图片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以期对他们起到引导的作用。
首先是问题:
(1)什么是摩擦力?
(2)仔细观察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此时先不用学生作答,而是播放视频?
(1)运行中的汽车,轮胎的特写;
(2)滚动播放一些生活用具的手柄,突出手柄上的凸凹花纹。
这时,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提起了对本课知识的好奇心;二是加强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他们在心里首先对问题的答案有了大致轮廓;三是让学生解答问题,以验证他们自己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导入课题,尽快使他们心中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
2.模拟启发模式
在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课中,笔者在导入课题之后,首先向学生播放了一组图片:小明从泳池中走出,全身湿淋淋的,他觉得非常寒冷。而小强也是穿着泳裤站在水边,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已经知道了液体的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但既然如此,在吸热的同时又怎会制冷呢?小强同样也是站在水边,却为什么没感觉到寒冷?这时大部分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通过这样的启发,在笔者随后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课题,即水在小明身上不断蒸发,即汽化的过程,而小明的身体正是热量的来源,人的身体可视为是放热过程,皮肤温度降低,从而会造成寒冷的感觉。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进行有效渗透和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信息化物理教学的良好环境[2]。当然,在现代化教学的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远远不止以上这两种,这还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出更多可行的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